考古學入門范文

時間:2023-10-19 16:05: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考古學入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考古學入門

篇1

1872年,英國工程師維恩曼·狄克森和他的伙伴們進入胡夫金字塔內部,他們意外地發現了王后墓室的南通道,這個通道只有長寬各20厘米,人無法進入。1993年,一個由德國考古學家魯道夫·甘登布里克設計的機器人“烏普瓦特2號”攜帶攝像機進入了這個神秘的通道。大約前進到65米的地方,考古小組驚奇地發現,通道被一個石門堵住了,而且上面還有兩個類似門把手的銅制物,這一發現激起了全世界的好奇心。

為了能夠解開這座石門的秘密,由美國科學家研發的“金字塔漫游者”裝備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探測設備,開始了人類對于金字塔的又一次探索。“金字塔漫游者”能夠攜帶一系列的工具和攝像機,其傳感功能異常出色,共有五個極小的數碼攝像機專門用來拍攝和回傳通道和石門的細部

圖像。

埃及當地時間2002年9月17日凌晨3時57分,當機器人配備的高分辨率光纖攝像頭從石門下部的縫隙進入門的后部時,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出現了——探測現場監控器屏幕上發現石門背后出現了另一道布滿斑痕的石門。

“門后還有門”,這一結果愈發凸顯了金字塔的迷霧重重,這扇新的石門背后是否還有可以發掘的秘密呢?不過,據考古學家事后分析,新發現的這個石門和前面那個石門很不一樣,它上面有很多裂紋,明顯是沒有經過打磨處理的,另外上面也沒有銅把手,但它究竟是一扇石門還是一整塊巖石卻不得而知。

好在人類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過。2004年,兩名法國業余考古學家在對埃及胡夫金字塔進行了20年的研究后宣稱,他們在金字塔里探測到了一條以前無人知曉的秘密走廊。他們相信,這條秘密走廊正通往一個不為人知的密室,那里或許存有胡夫的木乃伊。

秘密背后仍舊還是秘密,這或許就是金字塔,或許就是古埃及文明的魅力所在。一座石門,并不會削弱我們探索的勇氣,更可以被看做是“考古新征程”的開始。在埃及,在尼羅河畔,還有成千上萬的謎團都在靜靜地等待著我們去解答。

(選自《光明日報》2011年3月26日,有刪節)

篇2

藝術就像海市蜃樓中的恍惚世界,使我如進入壯觀的宗教殿堂,有“天國樣沐浴”的感受,此生當足矣。道家有個著名論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可視為發車,“萬物歸一(真)”,當可視為收車;或完全撇開這兩句話而更直截了當地說,是從“零” 發車,轉其整整一圈,然后又回到“零”的位置。

從古到今的書法大家,我最佩服顏真卿,他的書法不但有別于前人,而且不斷地有別于自己,其書體、風格,當譽“水無常態,軍無常勢”,自然通變生新。

真不容易、容真不易、真易不容、不容真易、容易不真;得失互維、進退互循、長短互易,彼此互感。

大凡一件好的藝術作品,在于作者對其作品的“矛盾”的安排。作品越生動,說明各種矛盾越復雜或越高度地概括,如果會制造“矛盾”,利用“矛盾”,化解“矛盾”,到最后使“矛盾”變成和諧,有一種美的律動,美的感染,這個作品就越具有藝術性。

就如法酷則情滯,情肆則法疲,這矛盾的兩個方面,必須有一個綱來舉,目才能張,此謂“理”也。情理之中,法理其間,就其創作之需要,則可使“情、法”通融共濟,依側重可傾斜其比例,如楷則甚峻,乃法理大于情理;行草書似情理大于法理故而飄逸、跌宕。

古人道:“書法學其上,得乎中;學其中,得其下”。我就不信這個邪,萬事總有輪回,如加上“學下得上”亦猶不可,我專好師古人以為“下”者,至今尚樂此不疲。

一生投身于藝術,猶如身進賭場,要么贏了(成功了),要么輸入(失敗了)。有時我卻在想,賭博場上輸贏尚是物質性的,亦有去而復得之可能。而從事藝術,成功與失敗則既不明晰,又舉步維艱,往后退自然沒有出路,往前走并不見得是朝成功的方向邁進,有時成功躲在“山窮水盡”之途中,有時失敗卻恰恰在表現著“春風得意”之道旁,孰成功,孰失敗,真像古人云:“得失寸心知”。因此,我不敢稍有懈怠,那種“一孔之見,一功之得”的古訓使我始終提著心勁,但我很自信,既進了“賭場”也就無需反顧了,只有向前進,這種前進中的失敗也可能是今后成功的鋪墊,必須在失敗中尋找到成功的途徑。

我是想通過書法這個“筏子”把我舶往彼岸——精神的最高境界。同時使我能以書法為“探桿”窺其“地球”深層(內核),也就是更多知識和藝術的精神熱源。這也可能是我學書法真正的理解和收獲。

我不一定是成功者,但我卻是一個努力的跋涉者。是否到達目的地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進行,在于獲得精神寄托的感知,這是完整體現自己的可貴的過程,盡管這個求索的過程非常艱辛,卻又非常崇高,因為他掂量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藝術簡介

王蒙,文化學者,筆名阿蒙,號龜背廬主、北苑學堂、南北行者、雁塔西樓客。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會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作品入選“全國第二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三、七、八屆書法篆刻展”、“全國自作詩詞書法大展”。在入選“全國千人千作書法篆刻展”中獲陜西省書法一等獎三次。

1989年在陜西美術館舉辦“阿蒙書法藝術首展”

1999年在陜西歷史博物館舉辦“王蒙書法藝術十年回首展”

2008年在陜西美術博物館舉辦“墨舞奧運2008——王蒙師友書法展”

2003年出任陜西省備戰“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培訓班班主任

2011年出任陜西省備戰“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培訓班班主任

2012年3月在西安亮寶樓主辦“紀念王子云先生誕辰115周年暨王蒙

家族書畫展”

出版著作:《長安學叢書——王子云卷、何正璜卷》、《王蒙書法藝術百種作品集》、《美術家——王蒙》、《王蒙師友書法集》、《書法入門——曹全碑》、《情懷——王蒙詩文書法集》、《當代影響力書法名家——王蒙》《當代美術名家作品精選——王蒙專輯》。

書法品位和創作理念影響了大批中青年書法家,起到了極大的創作示范作用。

采訪手記

篇3

關鍵詞:中國音樂史;創作性構成;課程教學;多媒體;整合

中圖分類號:G42302文獻標識碼:A

中國音樂史是闡述中國音樂發展脈絡的文化類學科。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學生了解和掌握中國傳統音樂發展和近現代音樂發展的知識的重要途徑。音樂史課程是以講解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音樂現象為主。內容包括對文、譜、圖、音、像、物等的闡釋。同樣,通過對文、譜、圖、音、像、物的欣賞、考證和研究也是對歷史的深化和理解。

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音樂史課程始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課程發展僅有不到百年的時間。然而,在近一個世紀的研究與教學中,中國音樂史的學科界定、教學的整體思路、教材的編、著選用、教學方法以及運用創新等教學手段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基本形成了一定的體例和體系。目前,中國音樂史教學已經有了本、專科、研究生和博士生等多重層次的教學標準。音樂史在學科關系上隸屬于歷史學范疇,然而,在學科特點上又與其它歷史學科有著很大的區別,區別在于對歷史作品的描述。音樂藝術屬于時間藝術,作品的演繹稍縱即逝,歷史音響很難客觀地留下來,在教學上再現歷史音響有很大的難度。另外,中國音樂史作為理論學科主要以文本講授為主,課堂較為枯燥,不如技能課堂富有激情。因此,多數高等音樂專業院校常被“重技輕理”的現象所困擾。如何能使中國音樂史課程真正“有聲、有色”,增加課程的形象性、趣味性,突出音樂史學科教學特征,在深切的情感體驗中愉悅性地達到教學效果,是近些年來音樂史課程改革和整合的重要課題。正如楊蔭瀏先生所言:“音樂史不能沒有音樂,不能離開音樂,不能從書本到書本”。如何整合?筆者認為創作性地構成中國音樂史課程是探索的渠道之一。

一、教學資源的構成與整合

中國音樂史教學方法基本經歷了兩個階段,既無聲時代和有聲時代。從上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可算是第一階段,由于錄音、錄像設備不能廣泛應用,教學方法基本以講授為主,闡釋文獻和研究成果,屬于沒有音像或音像應用不普及的音樂史教學時期;第二階段是從50年代至今,隨著錄音機和錄像機的運用與普及以及媒體時代的到來,音樂史課堂上基本有了聲音、圖、像,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課堂設備的不斷升級,現今課堂上能夠輕而易舉地感受到演奏廳的音響效果,能夠輕而易舉地切換到考古現場和領略到歷史實物的風貌。目前,中國音樂史通過現代多媒體設備的有機使用,基本整合為《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課程。中國音樂發展的文本部分是對中國音樂發展中重要音樂事件、人物及作品做歷史闡述,其它相關事件只做簡要敘述;而名作賞析則是對中國音樂歷史上曾經出現的重要音樂作品進行欣賞評析,使學生對中國音樂史中出現的重要音樂作品有比較全面、細致的了解。兩者相輔相成,互為支點。

中國音樂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音樂史資源材料包括文、譜、圖、音、像、物等內容。在《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課程中,古代史部分以闡釋和考證文、譜、圖、物為主,欣賞為輔。而近、現、當代音樂受西方音樂體例風格影響較大,且文、譜、圖、音、像、物等較為豐富,以欣賞為主,歷史的講述為輔。

在課程資源方面,首先,包括對古代遺存作品的釋譯。在中國古代音樂發展過程中,記譜法眾多,且內容繁雜。有文字譜、減字譜、律呂記譜法、燕樂記譜法、工尺譜等等。在音高和時值方面不如五線譜記譜法更客觀。要演繹古代所傳作品,還需要眾多的音樂理論家通過對古文獻考證和研究中付出大量的工作才能揭開歷史的面紗。例如演譯古琴作品被稱為“打譜”(如姚丙炎打譜的《酒狂》載于[明]《神奇秘譜》;管平湖定譜的《陽關三疊》載于[清]張鶴《琴學入門》等等)。通過考證古譜而譯譜的,如楊蔭瀏譯譜的《白石道人歌曲集》。還有近年來根據對敦煌古譜中的琵琶譜及其他器樂譜的考證和研究所譯制的器樂作品和舞蹈作品也相繼用于表演和教學。

其次,包括通過對古代文、譜、圖、物的考證和研究,部分作曲家創作的一些古風作品,也是中國音樂史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作品大多是在音樂學成果和音樂考古成果基礎上,依據當時社會發展情景所創作的作品。例如錢兆熹作曲的《原始狩獵圖》。樂曲采用仿制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7千年前的骨笛作為領奏,并運用古老的“活五”調式、現代的偶然音樂技法和奇特的節奏與音樂相結合,表現了原始人從寧靜的夜景到捕到野獸的狂喜狩獵場景。在課程教學中,學生通過欣賞該作品,會直觀地領略到古笛的形制、音響以及體會到骨笛在原始社會中的使用(仿鳥或獸鳴以狩獵)。其他題材還包括《詩經》、《樂府》、《楚辭》等創作的音樂、舞蹈、戲劇的古風作品都是中國音樂史與作品賞析的課程資源。

第三、根據古代音樂典故和傳說創作相關內容的動漫作品。例如根據伯牙和鐘子期典故創作的動漫作品《高山流水》。畫面簡潔,音效結合,情景交融,篇幅短小,適合課堂播放和使用。在課堂上真實演繹了“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方鼓琴,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乎若流水,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千百年來流傳的“知音”故事。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現代考古資料,都可以作為課程資源在課堂上充分利用。例如1978年對位于湖北隨縣城郊擂鼓墩曾侯乙墓發掘的影像資料。在課程教學講授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切換到該影像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上欣賞燦爛奪目的眾多樂器構成的一座巨大的地下樂宮,同時,也認識到它也是一次轟動世界的音樂考古大發現。

二、多媒體教學的運用與資源的整合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下的多種電教媒體的優化組合。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技術作為一個全新的教育手段,在常規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教學不僅突破了傳統教學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而且大大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使學習內容變枯燥為形象,圖文、音像、動畫栩栩如生,猶如身臨其境,能夠大大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豐富教學內容,拓寬教學視野,激發學生思維。因此,構建多媒體教學模式至關重要。

首先,整合的學科。包括音樂欣賞課、作品分析課、民族民間音樂、民俗學、考古學等課程。音樂欣賞課是整合的主要課程。中國音樂史是對中國音樂發展史中重要音樂事件、人物及作品做歷史闡述,包括遺存作品、作曲家、作品風格、流派、樂律學觀點、音樂思想等內容。而欣賞則是對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的重要音樂作品進行賞析,使學生對中國音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要音樂作品有比較全面、細致的了解。而對作品分析課的整合主要是指利用作品分析的知識和手段對所涉及的作品進行簡要地分析和評述,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以及打譜軟件,對相應的歷史作品或古譜進行分析。對民族民間音樂、民俗學、考古學等相關學科知識的運用,也是學科整合的重點。中國音樂的歷史在各個地區的發展是不平衡的,而且各具特色。例如:通過考古學發現河南舞陽賈湖骨笛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歷史,開6-7孔,其中一只古笛能夠吹出完整的六聲音階或七聲音階。利用簡單的指法可以吹出像《小白菜》這樣的民歌旋律。而通過考古發現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哨一般開2-3孔,距今有七千多年的歷史。通過民俗學可以考證古代祭祀活動中的音樂現象以及民事活動中的音樂。通過對民族民間音樂知識的利用可以了解和學習不同時代、不同地區音樂發展的特點。

其次,整合的方法。把課程資源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制成多媒體教學課件,使教學中所用到的圖、文、音、像融為一體,通過計算機進行有效調動,實現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的有機結合。創造一個形象的音樂情境,改變傳統音樂史教學中呆板、枯燥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和對歷史的感知能力。

普遍認為,歷史是對往昔的記載。歷史包括歷史本體與歷史認識兩個部分,即客觀發生的歷史和對此的思考。史學家根據歷史遺存(如文獻、檔案、典籍、實物等)進行梳理和整合,這種梳理與整合在時間上永遠都滯后于客觀歷史,這必然會與客觀歷史有一定距離。隨著新的史料證據的發現和新的觀察角度的改變,歷史知識本身也一定會發生改變。可以說,歷史的價值不僅是對客觀歷史的回憶,更重要的是對歷史的思考。正如意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提出的歷史學理論的命題:“一切真正的歷史都是當代史”。同樣,音樂史的基本對象是人類音樂藝術發展的過程,而音樂史學既是與客觀音樂歷史相關,并產生于其后的一種歷史學科。在學科關系上隸屬于歷史學范疇。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歷史作品的欣賞評析,對古代遺存的文獻、檔案、典籍、實物的梳理,讓學生以自己對歷史音樂作品的感受來了解歷史,重在引導而非灌輸,不提供最終的“絕對真理”,因為,歷史永遠是當代人的認識。

音樂藝術屬于抽象藝術,既看不到也摸不著。不像文學作品,可以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也不同于攝影、繪畫藝術,可以借助色彩線條來展示。但是,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抽象的音樂理論形象化,把音樂作品視覺化,通過建立虛擬的歷史展現場景,使聲像同步,視聽結合,增加作品感染力。從一個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來講,這種現場震撼力會使學生對音樂歷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中國音樂史在歷史分期上與西方音樂史有較大的區別。西方音樂史歷史分期已經形成一定的體系,作品體裁、題材、流派也非常清晰,完全可以從歷史音樂作品反觀歷史發展。然而,中國音樂發展史卻較為復雜。近年來,眾多學者從不同學術角度對中國音樂的發展分期進行了研究與嘗試。如費師遜先生從民族音樂研究的角度,認為音樂史研究可以從文化史角度進行分期,并提出巫文化、雅文化、清(商樂)文化、燕(樂)文化、俗文化、新文化等具有歷時性的文化分期概念。這對于在歷史研究中注意某一歷史時期的不同地域文化特征、注意每一歷史時期的音樂文化特征,其思路是有啟發性的。劉再生先生所著的《中國音樂史簡明教程》把中國音樂史發展歷程分成樂舞時代(原始社會――夏、商、周時期)、歌舞技樂時期(秦漢――隋唐五代時期)、民間音樂時期(宋――明、清)、專業音樂創作時期(清末――近現代)四個時期,從文化交流角度對音樂歷史進行了分期。使人感覺板塊清晰,一目了然。王子初先生2006年出版的《中國音樂史教學參考圖庫(光盤)》,首次以現代圖典與多媒體結合的形式展示了中國古代音樂豐富的歷史圖片資料,向世人呈現泱泱中華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可以說,開創了中國音樂史的“圖像學”。該書由數十年來考古出土的、與音樂有關的文物照片共743幅匯編而成,其年代跨度從遠古時期至明清時期,每幅照片都有文字介紹。這些對于音樂歷史多渠道、多角度的的研究,在中國音樂史課程整合中可以綜合起來運用。

三、在學科整合中所要注意的問題

在學科整合中,要明確教學目的,不能喧賓奪主,偏離教學方向。在眾多學科交叉中,避免知識重復教學,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體現學科整合優勢。在課程進行中仍然以講授為最主要教學方法,主講教師在課堂上將課程的理論結構、理論體系、章節主要內容作邏輯梳理,讓學生知道這門課程的主要知識結構和邏輯線索。明確多媒體設備只是輔助教學設施,不能取代教師講授地位,避免教師變成設備播放員。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的同時,增加課堂討論,深化學生對音樂歷史的認識,從中感悟中國音樂史理論的魅力。

四、結語

篇4

新課程的課程目標“過程與方法”特別提出要培養“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學科思維方法。所謂“論從史出”,就是你評說歷史的任何一句話都要有史實依據,不能憑空想象。怎樣解決“史論脫節”這一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最常見也最實質性的問題呢?本文嘗試從日常教學實踐和教研活動中提取可借鑒的案例,以期與大家共勉。

一、究科生之際曉培養之可能

1.初中歷史與社會的特性

初中歷史與社會學科中關于歷史的內容是研究歷史的,屬于史學,也可以稱之為歷史科學,科學性是歷史學的基本特性之一。歷史科學所承擔的任務旨在探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特殊規律,以及總結研究歷史的方法和理論。這種實證性又是通過搜集、整理、解說、連綴證據、尋求確定性賦予的。更重要的是,歷史學科思維的基本特點之一是重視論證意識,這是學習歷史必須樹立的常識。從入門學習就要樹立學生的實證性意識,這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基礎,也是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的基本素質。

2.史實的推陳出新

目前,各種各樣不斷被挖掘和發現的史實,正逐漸并最終取代原先陳舊的、落后的但曾被世人視為亙古不變的史實,這一過程極大地推動了學術研究不斷涌現新成果,促進了歷史研究的繁榮與進步。其中,考古學之于歷史研究的意義之重大,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這一點是研究者們的共識與常識。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歷史考古學所作出的貢獻越來越突出,如不斷發現新的文字資料,包括殷墟甲骨刻辭、青銅器銘文、戰國與秦漢的簡牘、陶文及封泥,以及歷代碑刻、墓志等,這些出土文獻為歷史研究提供了前所未見的新的文字史料,具有極其獨特的證據價值。

3.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從生理和心理發展看,初中生已開始進入基本能力培養的良好時期。這一時期,作為思維的主要器官――大腦日趨成熟,為初中生的思維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并產生了許多新的特點,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維的創造性進一步發展:創造性思維的構成主體,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的協同發展成為中學階段最突出的特征。此外,初中生的獨創性有了一定發展,他們能創造性地學習、獨立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在獨立意識增強的同時,他們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總之,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我們培養他們的論證意識創造了極佳的機會。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提高證據意識可以通過加強對證據的認知,訓練和培養重視證據、積極收集和運用證據的思維習慣和專業精神,樹立證據核心價值觀實現。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領導者和合作者,首先必須樹立尊重史實的態度。

1.轉變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什么”講得比較多,“為什么”分析得比較少,告訴學生現成的結論比較多,啟發學生思維自己得出結論的比較少。因此,學生往往傾向了解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即知道歷史上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而對于歷史事實發生的過程、原因、結果、影響則更多地接受歷史教科書中的現成結論。這種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導致的最終結果是,許多學生對教師告知的結論產生依賴性,變得沒有主見,只會揣摩教師的意圖和參考答案,缺乏創造能力。因此,歷史教學的方式應由傳統講授向探究性學習發展轉變,教師精心設計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通過收集各種資料,推斷其真實性。根據不同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獲得充分的證據,再考慮到歷史背景、多種解釋與觀點、分析變化與延續等,然后綜合地得出精辟客觀的歷史判斷。這種轉變的重點在于強化史實對歷史現象、歷史人物、歷史論點的論證作用,符合新課程發展提出的“培養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要求。

總之,教師要創造良好的環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培養實證研究能力。

2.更新知識儲備

教師應該深入探討教學內容的學術依據,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刨根問底。如關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史實新解、歷史解釋,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讓自己的歷史課具有時代性,同時善于將史料推陳出新。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固然可貴,但我認為普通史料的新利用更重要。教師仍然要放在研究舊的普通史料證據上,不能圍繞現成的材料不斷地炒冷飯,機械地根據某一類固定的思路、簡單地重復運用于論證同一個問題,善于將舊證據推陳出新。最重要的是擺脫舊的思維定勢和方法的束縛,運用新視角、新方法,證明新問題,使證據本身蘊含的信息最大化、多元化、立體化。但要特別警戒的是,在操作實踐中,這種獨創性地運用證據的理念主旨絕不是標新立異,以新奇取勝,更不是前人舊說,另立新說。

3.正確對待學生的結論

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置于發現、探索證據的位置,放手讓學生讀、說、議,教師則適時點評。教師的點評只是從中起著轉承起合的作用,不可長篇大論。這對培養學生思維的縝密性和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至關重要。在探索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分析研究證據材料,可能會得出與教材或教師不同的結論,對此,教師不能一棒子打死,因為結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出結論時,學生是否會運用歷史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只要沒有政治錯誤,學生能夠言之成理、自圓其說的都要加以肯定,對于不得要領的學生,則要善加引導肯定其對的思路或加以提醒鼓勵其深入思考,直到得出結論。面對學生的不同見解,我們要給予有力的理解、支持、保護和鼓勵。

一節優秀的歷史課,必然具有某種歷史味道。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必然要選擇和呈現相關史料,史論結合地對歷史進行評說,對學生的思考成果給予合理的評價。

三、付諸保護行動,詮釋歷史論證意識

讓學生明確人們的生活本身就是“正在發生的歷史”、“歷史證據就在我們身邊”,周圍的長輩就是近現代社會生活變遷的見證人,由此發動學生自主尋找身邊歷史有關的人或物,通過訪問長輩,調查本地歷史,從自編的家史、家譜中進一步查找史實并集中起來,相互交流,進一步了解國家、地區及家庭生活變遷的歷史軌跡,感受和探究歷史。學生既學會搜集和處理史實,又鍛煉社會交往與合作的能力,充分體現歷史學習的社會性和實踐性。

篇5

作者:李明玥

北京中醫藥大學

初見

這是我第二次讀鄭虎占教授的《中藥臨證備要》,第一次是在我剛讀大二那會兒。那時,我因為感到要學的中藥學有些艱澀難懂,打算尋找一些關于中藥的書輔導自己學習理解這門課,于是便遇上了它——《中藥臨證備要》。

其實,那會兒我還處于所謂的人生低谷中不可自拔,雖然沒有什么刻骨銘心的絕望,每天也看似很積極地工作,學習,但是,我明白自己內心的迷茫:自從申請轉向中醫專業失敗后,我失去了成為中醫這個目標后,整天只是漫無目的地努力,要談起激情干勁什么的是一點也沒有。

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迷住了。這本書,與其他書最大的區別便是,它并非單純地舉例子講一些結論,而是通過大量的古籍文獻資料論證,仿佛考古學家一般將事實證據擺到你面前,最終推理論斷出結論。這種結論是你自己通過思考所得到的,遠比簡單的聽別人的結論來得影響深刻。

另外,中醫最大的魅力便在于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它是經過名為時間的篩子篩選過,最終沉淀下來的精華。而在這過程中留下來的經典,更是經過千錘百煉,每一處都是精華,值得我們細細咀嚼品味。

而這本書中,信手拈來的經典摘錄,用的恰到好處,讓我這個傳統中醫文化的fans讀來十分心喜。這一點,大概是因為鄭教授本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對經典誦讀倒背如流的原因吧。

鄭教授對現在的中醫藥獨有一番見解。在第一講中,他看似只是在談論影響中藥療效的因素。但實際上,在談論的過程中,他已經把現代人們對中藥療效產生的質疑,中醫在當代無法快速發展受到限制的原因等等這些問題一并都解決了。他并沒有直接去回答這些問題,但是在談論影響中藥療效的因素時,他卻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我們心中隱藏的所有疑問。甚至,在不知不覺中,他還解決了我心中最大的問題——除了已知的抓藥,中藥師還能在臨床方面做什么?

是的,我一直對本專業——中藥學心存疑惑。我當然知道,學中藥以后可以走藥劑藥理這些方面,但是我心中存著一個夢想——我想上臨床,圓自己一個醫生夢。現在轉專業失敗后,我一直不知該如何自處,失去這次轉專業機會后,我想實現上臨床的夢想變得越發困難,我不知該如何努力。

但是,現在在讀了這本書后,我才明白原來在臨床上中藥師的作用很大。中藥療效的影響因素很多,變化很大。不同品種的同一味藥質量相差很大,所需用量也大大不同,如果不注意,很可能醫生開出的方劑是對癥的,但是拿到的藥卻用量不對,療效大打折扣,最終造成患者對中醫的不理解。所以一個好的臨床藥師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醫患糾紛。當然,這本書里強調的是加強醫學生的藥學教育,但這并不妨礙我得到自己的理解。

也許,對于這本書來說,也是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再遇

再次遇見它已經是15年的春天了。

因為已經完整地學習過中藥學,當初一些模模糊糊的概念已變得清晰,再次品味它又有了一番新的見解。

看一本書先看目錄。一共十六講,第一講講的是影響中藥療效的因素,后面十五講則是各類中藥臨證備要。

本書的第一講就與眾不同。第一講講的是影響中藥療效的因素,有中藥品種、中藥采收與貯藏、中藥炮制、中藥加工。這些內容粗看與教科書上差不多,它有的教科書上似乎都有。但仔細一看卻是大大不同。教科書上是單純地列出中藥的產地、采集與貯藏,中藥的炮制中藥的劑量與用法等等,雖然內容全面,但是感覺知識點仍然散落,沒有聚集在一起。而這本書里不一樣,鄭老師是經過自己的思考和總結,以中藥療效為線索真正把散落的知識點串在一起給我們講解的,內在的結構感和邏輯感讓我讀來尤為暢快。

除了行文流暢外,本書的細節處理也尤其到位。一般來說,中藥臨證備要,一聽書名就知道這是一本講得很細碎,需要大量記憶的書,即使書寫得再好,在看到中間部分,經過大量藥重復,仍不免感到稍許厭煩,忍不住棄書而逃。

但是本書不然,每一講,雖然是在講一類藥,但是每個藥都是取其獨特之處,側重點不同,詳略得當,讀來始終帶著新鮮感。

結束語

這真是一本好書。

好書的定義是什么?由大到小,由淺入深,適合領初學者入門,也適合有基礎的人精讀,每個人讀來都有不一樣的體會。這些說的都是它。

我在剛學中藥那會兒讀它,因為其中優美的辭藻,形象的中醫理論解釋,恰到好處的經典引用,生動而具體的病例和各類藥的臨床各種妙用,而深深地被吸引了,原本枯燥無味的中藥學學來也是有趣地很。比如,學過中藥的人都知道大黃雖是瀉下藥,但是其功效卻有很多,遠不止瀉下一種,在記憶它的功效時,我很是一番頭疼。但是當我讀了這本書中關于大黃描述后,我卻很快將大黃的功效記下來了。原來大黃的解毒消癰排膿功效時導熱毒自大便排出,活血化瘀也體現在導離經之血由大便排出??從根本上去理解中藥的功效,這樣的記憶比死記硬背更牢固,也更有趣。

等有一定基礎后在讀它,越發不可自拔,里面有著大量寶貴的用藥臨床經驗,與課本上為了應試而畫出的重點不同,這本書上的是扎扎實實的臨床累積的經驗。比如說金銀花,臨床上金銀花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因為它的有效成分綠原酸含量以每年10%遞減,所以在應用金銀花時以新品為宜。

本書的特色還包括靈活應用經典。由于古今藥材應用的差異,同一味藥,應用部位發生改變,其應用方式也需要相應改變。比如說瞿麥,瞿麥的入藥部位,古人主張只用穗不用莖葉,而當今藥典則規定地上全草部分入藥;有文獻記載瞿麥地莖葉利尿作用強,所以目前的瞿麥飲片藥性峻猛,因此臨床使用尤其注意小便利則止服,免致"小便不禁".

篇6

論文關鍵詞:張舜徽,中國文獻學

“文獻學”一詞始見于1920年梁啟超的《清代學術概論》中所言“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獻學者宗焉”。1930年,鄭鶴聲、鄭鶴春兄弟所著《中國文獻學概要》首以“文獻學”標著書名。時隔半個世紀后,又有三部文獻學著作相繼問世。王欣夫的《文獻學講義》,吳楓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張舜徽的《中國文獻學》。三者成鼎足之勢,促使文獻學的新發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張舜徽所著的《中國文獻學》。

1 簡評《中國文獻學》的學術價值及影響

張舜徽(1911-1992年),現代史上著名文獻學家。他所著的《中國文獻學》于1982年由中州書畫社出版,此時中國的文化事業正值百廢待興時期,作者“將整理文獻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詳加闡述于前。俾學者由此入門,以得整理文獻之術。”本書把傳統的歷史文獻學從偏狹的領域中解放出來,拆除了“文獻學”與“史學”森嚴的壁壘,恢復了漢唐歷史文獻學“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宗旨,確定了總體的文獻研究,劃定了文獻學的范圍,這是文獻學學科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且以敘述式闡明內容,注重最新材料指引證,論斷富有前沿性、創新性、啟發性,是一部重要的研究性著述,標志著當代文獻學系統的構建。對文獻學教育、研究和文獻整理工作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文獻學教育方面,這部書作為教材,在很多大專院校被廣泛采用;其次,20世紀80年代,文獻整理工作有較快發展,大批的古籍被整理出版;再次,在文獻研究上,這部書的出版起到了標志性的作用,標志著中國文獻學的最后確立。

2 簡評《中國文獻學》的體例

全書共十二編、六十章。第一編概述文獻學的范圍和任務;第二編介紹著作、編述、抄纂三者的區別;第三、四、五編分別論述整理古代文獻的基礎知識——版本、校勘和目錄;第六編介紹前人整理文獻的具體工作;第七編總結了前人文獻整理的豐碩成果;第八編介紹一些杰出的校讎學家整理文獻所取得的成就;第九編專門介紹清代考證學家整理文獻所取得的業績;第十編羅列近代學者對整理文獻的重大貢獻;第十一編提出今后整理文獻的重要工作;第十二編指出文獻學的主要任務及最終目的是“在對文獻進行整理、編纂、注釋工作的基礎上,去粗取精,刪繁就簡,創立新的體例,運用新的觀點,編述成有系統、有剪裁的總結性的,較全面、較完整的中華通史”。

3 簡評《中國文獻學》的內容

3.1 對古典文獻學知識體系的構建

作者圍繞“文獻整理”構建文獻學學科的理論體系,首先介紹文獻的載體,接著是文獻整理的重要方法,再輔以考證、翻譯、抄寫等方面的知識和方法,就構成了文獻學方法論的完整內容,這是此書的重點內容之一;另一個重點是介紹前人整理文獻的具體工作和豐碩成果,分歷代校讎學家、清代考證學家、近代整理文獻的著名學者三部分來敘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另外,作者始終站在文獻學研究的角度,用心收集大量的文獻材料,更好的論證觀點;最佳版本的應用也是一大亮點,使得著述具有可靠性、真實性、最佳性等功效。

3.2 明確文獻學的基本要求和任務

首先,作者從“文獻”本義出發,嚴格區分其研究范圍與古生物學、考古學的不同,得出結論:“文獻既是一個舊名詞,自有它原來的含義和范圍。我們今天既要借用這一名詞,便不應拋棄它的含義而填入別的內容。近人卻把具有歷史價值的古跡、古物、模型、繪畫,概稱為歷史文獻,這便推廣了它的含義和范圍,和‘文獻’二字的原意,是不相符合的。”作者從狹義上來解釋文獻,把是否有文字記載作為文獻的重要標志。

其次,他贊同梁啟超“廣義的史學,即文獻學”的論斷,闡述:“要很好地繼承過去校讎家們的方法和經驗,對那些保存下來的和已經發現的圖書資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簡、帛書),進行整理、編纂、注釋工作,是雜亂的資料條理化、系統化;古奧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尤其是將非書籍古代文獻排除,一改前人對“文獻”論述的偏失,“并且進一步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條別流源,甄論得失,替研究工作者提供方便,節省時間,在研究、整理歷史文獻方面,做出有益的貢獻,這是文獻學的基本要求和任務。”——這是作者第一次闡明了文獻學的基本要求和任務,是對文獻學做出的一大貢獻。

3.3 批判地總結和繼承相關學術成果

作者對中國學術史上整理研究歷史文獻的積極成果,有所舍取,兼收并容,形成了自己的文獻觀。用大篇幅將前人整理文獻取得的卓著成加以總結,由遠至近:歷代校讎學家、清代考據學家、近代學者。讀者從中可以了解中國古代思想流變、學術特色、師承關系;也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文獻觀,即把“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作為整理歷史文獻的最終目的和最高學術境界,把為人民大眾服務、寫出能為一般人民所接受的《通史》視作歷史文獻學家的天職,這是作者歷史文獻觀的社會落腳點與最后的歸宿。

3.4 對文獻學方法的新探索

全書立論以學術史為依托,扎實理清學術史中的基礎知識,對文獻學方法總結的新探索。以文獻學而言,古代即稱校讎學,其主要方向為目錄、版本、校勘三者,因此該著作的第三、四、五編以此作為整理文獻的基礎知識,第六編又從前人整理文獻的具體工作中,抽繹出抄寫、注解、翻譯、考證、辨偽、輯佚六種,這實際上是基礎知識的延伸與補充。

尤其是第六編第三章介紹的“翻譯”方法。20世紀30年代二鄭兄弟在《概要》把“翻譯”列入文獻學研究體系——突破了古典文獻學的研究范圍,作者亦對此問題認識深刻,論述詳盡。本書有言“我國學者對于域外文獻之整理,在兩個大時期內,進行了大量的翻譯工作。一是隋唐以前由印度傳入的佛典;二是明清以來由西歐輸入的科學書籍。”“翻譯”既與古典文獻學的研究密不可分,對現代文獻學的研究更是題中應有之義。隨著科技的發展,傳播信息載體的變化,翻譯作為世界文化的橋梁,是現代文獻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作者此舉不僅總結了古典文獻學,更開啟了現代文獻學的研究。

4 結語

張舜徽不愧為中國現代文獻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的文獻學觀不僅為中國學術思想寶庫增添了新的遺產和光輝,而且為中國現代學術的創新、為廣大文獻學工作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與道路。他在《中國文獻學》該書中所表達出的扎實的基本功、廣博的知識面、頑強的鉆研力,更應為廣大文獻工作者所努力學習。

參考文獻:

[1] 鄭鶴聲,鄭鶴春.中國文獻學概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M].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

[3] 吳 楓.中國古典文獻學[M].濟南:齊魯書社,1982.

[4] 胡軍,曹慧.簡評張舜徽的《中國文獻學》[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1):

107-108.

[5] 趙海麗,王希平.“鄭”“張”中國文獻學著述之比較[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08(6):

76-79.

[6] 何林夏.試評三部歷史文獻學著作的學術傾向[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2(1):32-36.

[7] 田方斌,李惠明.文獻學學科體系論略[J].圖書情報工作,1997(10):3-7.

[8] 韋順莉.試論張舜徽的文獻學觀[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版),1995(2):92-94.

[9] 楊溢.中國文獻學發展歷史軌跡[J].文獻學與目錄學研究,2005(4):37-40.

篇7

敦煌寫本以佛教經典為主,還包括佛典之外的道書、經史子集四部書和其它典籍,而 且在佛經等卷子的背面、裱紙和備用紙上,也留存了豐富的公私文書,多為傳世文獻所 未見。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些文書現分藏于英、法、俄、中、日等國的公私收藏 者手中,為學者的使用帶來諸多不便。雖然20世紀60年代公布了英國圖書館藏和北京圖 書館藏的大部分文書縮微膠片,70年代末法國國立圖書館藏卷也全部公布,使學者全面 掌握敦煌文書最主要的三大館藏成為可能。但是六、七十年代所制成的膠片和照片,清 晰度十分有限,特別是法藏文書,由于原件上面包了一層薄紗,拍照效果很不理想,所 以很多重要文書無法識讀。而且由于編目工作的局限,許多正背面都有重要內容的文書 非看原件無法進行研究。從1985年開始,作者相繼走訪了各國大小收藏單位,包括英、 法、俄及日本、德國、丹麥、瑞典、美國等較零散的單位,還有海峽兩岸各個分藏單位 ,從而全面地接觸大量寫本原件,并在收集散見未刊文書及文書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上做 出很大努力,有不少補前人所闕之發見。例如在第三講《敦煌藏經洞文物的早期流散》 中,作者從零碎的資料中輯出斯坦因到來以前藏經洞文物流散的情況,并認為1900年敦 煌藏經洞開啟以后到1907年斯坦因進洞以前,流散出來的敦煌絹畫和經卷中不乏精品。 如原為廷棟舊藏、后經許承堯售出的卷子,現分藏于安徽省博物館、中國國家圖書館( 原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天津藝術博物館、臺北“中央”圖書 館、臺北中研院史語所、日本天理大學圖書館、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等處。從已經發表的 北大、上圖、上博、天津藝術博物館藏卷和作者經眼的臺北“中央”圖、天理圖、弗利 爾的許氏舊藏卷看,其中不乏精品。(注:《敦煌學十八講》,第57-60頁。)作者還指 出,尚未經敦煌學者仔細調查的安徽省博物館藏卷,從《中國古代書畫圖錄》發表的《 本際經》和《書信》卷子來看,也是早期流散出來的重要典籍和文書。(注:《敦煌學 十八講》,第59頁。)再如,屬于葉昌熾舊藏、現藏于美國華盛頓的弗利爾美術館的《 地藏菩薩像》,因其色彩過新,以致讓研究者遲疑不定,而長期沒有正式發表。1997年 2月,作者有機會走訪弗利爾美術館,見到這幅學界尋覓已久的于闐公主供養《地藏菩 薩像》,遂向館方提供了其在入藏該館前的流傳情況和相關記載,在得到館方許可后, 予以發表,以便學人探討。(注:榮新江《葉昌熾——敦煌學的先行者》(Ye  Changchi: Pioneer  of  Dunhuang  Studies),《國際敦煌學項目通訊》(IDP  NEWS)No.7,Spring199 7,第5頁。)這些早期資料的收集鑒定,不僅有利于全面收集敦煌資料,亦為散藏敦煌 寫經的真偽辨別提供了標本。

關于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的流散、收藏、整理與研究的情況,作者曾著有《海外敦煌 吐魯番文獻知見錄》。(注:榮新江《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知見錄》,南昌:江西人民 出版社,1996年。)本書第五講《敦煌寶藏的收藏與整理》則增加了中國收集品的情況 ,重點在未刊資料以及近年來中外合作編輯出版海外敦煌文獻大型圖錄的工作。特別是 自1992年始,俄國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國科學出版社東方文學部與上 海古籍出版社合作,編輯出版《俄藏敦煌文獻》大型圖錄,影印俄藏18000余件全部資 料,此項工程的完成,將給學術界提供大量新材料。1991年2-8月,作者曾應英國圖書 館之邀,去做S.6981-13677號非佛教文獻的編目工作。(注:榮新江《英國圖書館藏敦 煌漢文非佛教文獻殘卷目錄(S.6981-13624)》,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7月。) 由于這部分文書殘片大多沒有首尾和題名,而且所存文字極少,比定工作十分艱難。20 00年,作者又把自己和其他學者對這些殘片的陸續比定結果和改訂意見,匯總發表。( 注:榮新江《<英國圖書館藏敦煌非佛教文獻殘卷目錄>補正》,宋家鈺、劉忠主編《英 國收藏敦煌漢藏文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379-387頁。)關 于各國寫本的編目工作,作者特別表彰了二戰后在戴密微推動下,法國科研中心的敦煌 研究小組對法藏敦煌寫本的編目。與已刊敦煌寫本目錄相比,法目著錄最詳,每號內各 項內容均一一分別著錄。其優點在于著錄詳盡,可以讓看不到原卷的人盡可能了解原卷 的外觀,特別是一些縮微膠卷或照片上看不到的紅字和朱印;其每項內容附有研究文獻 出處,與東洋文庫目錄相仿,雖然不夠完備,但極便學者使用;目錄按伯希和編號排列 ,便于檢索,又用主題分類索引的方式做了統一安排。作者認為這是目前處理敦煌寫本 編目的可取方法。(注:《敦煌學十八講》,第111頁。)

由于廣泛接觸過寫本原件,在整理敦煌寫本所應遵循的規范這一問題上,作者多補前 人所闕。如由于用敦煌寫本補《全唐詩》的影響,敦煌詩歌一直是按同作者或同類詩的 方法歸類整理的,這樣往往割裂了敦煌本原卷抄寫詩歌的內在理路,違背了原編者的抄 寫原則。王重民先生曾把P.2492詩集寫本著錄為“白香山詩集”,1955年文學古籍刊行 社影印宋刻本《白氏長慶集》,也把它作為附錄。然而最近發現的俄藏Дx.3865是緊接 P.2492詩之后的詩冊散頁,兩件可以直接綴合,俄藏卷除了接著法藏卷的白居易《鹽商 婦》外,以下還有李季蘭詩(首句“故朝何事謝承朝”)、白居易《嘆旅雁》、《紅線毯 》、岑參《招北客詞》,顯而易見,這個卷子只是唐朝一個詩文合抄集,而不是白居易 自己的詩集。如果不直接閱讀文書原件,特別是全面掌握文書資料,是很難有這樣的認 識的,作者進而指出:“可見敦煌詩集抄本的形態,與今人的別集不同,整理敦煌詩歌 ,應當充分尊重原卷詩歌的次序和同卷上相關聯的其他內容。”(注:《敦煌學十八講 》,第277頁。)作者認為,基于這種認識而精心整理敦煌詩集的著作,當推徐俊的《敦 煌詩集殘卷輯考》,此書不論從校錄之精審,還是從忠于原文而言,都可作為今后四部 書整理工作的典范。

敦煌學自始就是一門國際性的學問,經過近百年發展,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學術成果, 今人的研究必須在前人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深入。有關敦煌學學術史的回顧,鑒于中國 已出版的有關“敦煌學史”的論著,偏于中國學者的成就,而忽視了外國同行的貢獻, 作者在法國戴仁教授《歐洲的敦煌研究》一文基礎上,從中國學術界的視角,來審視歐 美學者利用敦煌西域出土資料對東方學的研究,特別是利用敦煌資料對漢學研究所作之 貢獻,以及暴露出來的一些缺陷,以期理清一個線索,為全面整理近百年的敦煌學學術 史作準備。作者強調,在與敦煌漢文寫本密切相關的各種胡語的研究上,歐美學者仍然 占有明顯優勢,而此類材料的解讀考釋,必將有助于漢文文書的深入研究。作者又專辟 一章,分析了幾乎同時接觸到敦煌資料的中國和日本學界對敦煌資料的利用和不同的學 術走向。作者在總結20世紀中國敦煌學的特征時指出,敦煌學人只有具備較為廣闊的學 術根基,才能抓住新材料、開拓新學問;敦煌學研究要想把路子拓寬,就要兼容并蓄, 盡量促成敦煌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影響;開展國際性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對中國學術的 進步至關重要。這些經驗性的總結仍然是今后中國敦煌學研究的重要準繩。就日本學者 而言,他們在敦煌學的諸多領域,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到了八、九十年代,日本 敦煌學研究在涉及范圍上雖不及中國學者廣泛,但在某些領域,如佛教典籍、道教史、 唐史、非漢語文獻,都有比較深入的研究。作者以2000年《亞洲學刊》(Acta  Asiatica )第78號所發表的百橋明惠、森安孝夫、高田時雄、吉田豐四人的文章為例,指出“面 對一個個富有實力的日本敦煌學中堅,特別是他們在藏文、粟特文等方面的成果時,我 們仍然不要忘記‘敦煌學在日本’這句激勵過許多中國學者奮發上進的話語”。(注: 《敦煌學十八講》,第191頁。)

進行學術史的回顧,并非簡單地臚列前人眾說,重要的是從中發現問題,以期在前人 基礎上對課題的研究有所推進。由于作者對多個問題進行過深入探討,因此多能指出前 人研究的不足。如作者在總結歸義軍史研究的狀況之后,清醒地認識到歸義軍的政治制 度、經濟、社會、文化、宗教等方面都有待深入探討。作者爬梳過有關的漢藏文書,撰 有《通頰考》,(注:榮新江《通頰考》,《文史》第33輯,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第119-144頁。)對吐蕃統治敦煌的歷史進行了個案研究。同時敏銳指出“目前,在敦 煌歷史研究中,最有潛力而且也是最難的研究課題,就是吐蕃統治敦煌問題,希望有年 輕的學者把這項研究深入下去。”(注:《敦煌學十八講》,第232頁。)近年在莫高窟 北區洞窟中,與元代漢文文書、西夏文佛經、回鶻文殘片同出的有兩葉四面完整的敘利 亞文《圣經·詩篇》,作者認為“這一發現,大大增加了我們對蒙元時期景教傳播的認 識,也向我們提出了一些目前還難以解釋的新問題。”(注:《敦煌學十八講》,第244 頁。)作者還指出“經過語言學家多年的努力,現在大多數于闐語的文獻已經解讀,但 是還有不少譯自漢語佛典的于闐語文獻沒有比定,也還有相當數量的世俗文書沒有圓滿 地翻譯出來。這些材料主要是屬于十世紀的文獻,與沙州歸義軍的漢文文書可以互相發 明,因此還有待深入研究。”(注:《敦煌學十八講》,第280頁。)以上諸例,皆為作 者深入研究之后的學術心得。在整個學術史回顧中,作者之重點在“導”不在“評”, 即引導后來者如何在材料占有和問題深入上去超越前賢。諸如此類金針度人的提點于本 書中隨處可見。在后論中,作者則集中從中古時代的宗教史、唐朝各個階層的社會和文 化、吐蕃王朝對敦煌的統治與漢藏文化交流、用本民族的史料研究西北民族史四方面, 對新時代的敦煌學進行了學術展望。

在敦煌文獻流傳過程中,一些文物商人為牟取暴利,仿造敦煌卷子,為學術研究帶來 諸多不便。近年來,一些來歷不明的敦煌寫本小收集品陸續發表,辨別其中的偽本遂成 為敦煌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榮先生多年關注敦煌寫本辨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其相繼發表了《所謂李氏舊藏敦煌景教文獻二種辨偽》(注:林悟殊、榮新江《所謂李 氏舊藏敦煌景教文獻二種辨偽》,香港《九州學刊》第4卷第4期敦煌學專號,1992年, 第19-34頁;英文縮寫本‘Doubts  concerning  the  Authenticity  of  Two  NestorianChinese  Documents  

Unearthed  at  Dunhuang  from  the  Li  Collection’,ChinaArchaeology  and  Art

篇8

[關鍵詞]3D打印;學習技術;教育創新;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008(2013)04-0029-07

一、引言

3D打印(3D printing,又稱三維打印)是一種快速成形技術,它以數字化模型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構造物體。由于其在制造工藝方面的創新,被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生產工具”。3D打印技術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出現,但由于價格昂貴。技術不成熟,早期并沒有得到推廣普及。經過20多年的發展,該技術已更加嫻熟、精確,且價格有所降低。目前,3D打印技術已經應用到許多學科領域,工程師和工業設計師利用3D打印將設計方案轉換為原型并測試:外科醫生使用3D打印制作器官模型以協助策劃復雜的手術方案:考古學家和博物館的技師利用3D打印制作珍貴文物的復制品,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研究,這樣的創新應用正不斷進入大眾的視野。

該技術的普及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地平線報告》是美國新媒體聯盟與美國高校教育信息化協會合作的教育領域最有普及潛力的新技術報告。2013年版的《地平線報告》首次將3D打印的教育應用列入了“待普及”的新技術清單,并對3D打印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報告的編纂者認為,該技術將會在4-5年內普及。鑒于該項技術在教育方面的創新潛力和廣泛應用的前景,本文將從文獻分析入手介紹3D打印的原理和來龍去脈、教育應用情況和基本模式。并結合實際案例對其創新之處進行詳細分析,總結出3D打印在教學中的角色以及應用模式。

二、3D打印技術的原理和發展現狀

(一)3D打印機的原理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提到“打印”,首先想到的是能打印文稿或照片等平面內容的普通打印機,事實上二維的噴墨打印技術和某些類型的3D打印在技術上確實比較接近。3D打印使用特制的設備將材料一層層地噴涂或熔結到三維空間中。最后形成所需的對象。所用設備即3D打印機(如圖1所示)。3D打印機的精確度相當高,即便是低檔廉價的型號,也可以打印出模型中的大量細節,而且它比起鑄造、沖壓、蝕刻等傳統方法能更快速地創建原型,特別是傳統方法難以制作的特殊結構模型。一般來說,通過3D打印獲得一件物品需要經歷建模、分層、打印和后期處理四個主要階段,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1.三維建模

通過goSCAN之類的專業3D掃描儀或是Kinect之類的DIY掃描設備獲取對象的三維數據,并且以數字化方式生成三維模型。也可以使用Blender、SketchUp、AutoCAD等三維建模軟件從零開始建立三維數字化模型,或是直接使用其他人已做好的3D模型。

2.分層切割

由于描述方式的差異,3D打印機并不能直接操作3D模型。當3D模型輸入到電腦中以后,需要通過打印機配備的專業軟件來進一步處理。即將模型切分成一層層的薄片,每個薄片的厚度由噴涂材料的屬性和打印機的規格決定。

3.打印噴涂

由打印機將打印耗材逐層噴涂或熔結到三維空間中,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有多種實現方式。比較流行的做法是先噴一層膠水,然后在上面撒一層粉末。如此反復:或是通過高能激光融化合金材料,一層一層地熔結成模型。整個過程根據模型大小、復雜程度、打印材質和工藝耗時幾分鐘到數天不等。

4.后期處理

模型打印完成后一般都會有毛刺或是粗糙的截面。這時需要對模型進行后期加工,如固化處理、剝離、修整、上色等等,才能最終完成所需要的模型的制作。

目前,3D打印領域在具體實現打印的關鍵技術方面處于百花齊放的狀態,各種技術相互競爭,它們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打印機分層創建部件和應用材料方式上。例如,選擇性激光燒結技術(SLS)和混合沉積建模技術(FDM)可以歸為一類,它們是利用熔點較低的可塑性材料作為打印的“墨水”,通過熱熔的方法來制造物品的:還有一類打印技術是直接用液體材料作為打印耗材,包括立體平板印刷技術(SLA)和分層實體制造技術(LOM)。通過光敏等方法使材料固化。以上的這些技術各自都有優勢和不足,其適用領域有所不同,在實際應用中應該綜合考慮打印的速度、成本、打印機價格等因素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

(二)3D打印的發展現狀

第一臺商用的3D打印機出現在1986年,但3D打印技術的真正確立是以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Scans E.M.和CimaM.J.等人于1991年申報的關于三維打印專利為標志的。目前,在3D打印領域比較著名的公司有3D System、Z-Corpo,ration、Object Geometries等。

經歷十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后,3D打印無論在技術、造價,還是應用領域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打印技術方面,目前,主流打印機能夠在0.01mm的單層厚度上實現600dpi分辨率的打印精度,較先進的產品已經具備每小時1英寸以上的垂直打印速率,并可實現24位色彩的彩色打印。用于打印的材料涵蓋從石料、金屬到目前占主流地位的高分子材料,甚至是面粉、蛋白粉等食品原料。目前,已經開發出的可打印材料約為14類,可混搭出一百多種耗材。在造價方面,3D打印機的售價正在迅速降低,MakerBot公司新推出的低端打印機Replicator 2的售價已經下降到2199美元,高端的Replicator 2X也僅售2799美元,預計幾年后家用型的3D打印機會降價到100美元以內。

3D打印的應用領域正在迅速擴張。在消費電子、航空和汽車制造等行業。3D打印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效率生產小批量的定制部件,完成復雜而精細的造型。位于紐約的創意消費品公司Quirky支持設計師在線提交設計方案,通過3D打印制成實物,并通過電商網站銷售,每年推出六十多種創新產品。在醫療領域,3D打印被用于制作人體器官的替換材料。2013年初,歐洲的醫生和工程師利用3D打印定制出一個人造下顎以替換病人的受損骨骼。成功地使病人得以康復。同時,德國的研究人員正在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人造血管。在建筑領域,意大利發明家恩里科·迪尼發明了一臺可以用沙子直接打印立體建筑的巨型3D打印機。此外,全球第一家3D打印照相館也于2013年初在日本開業,用戶經過拍照、建模、打印三個階段,就可以為自己制作一個三維頭像。

自上世紀90年代起,我國的科研機構也已經開始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3D打印機,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都取得了不俗成績,基本與西方發達國家處于同一水平,研制出了多種類型的3D打印裝備和材料舊。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率先研發出飛機鈦合金大型復雜整體構件激光成型技術,這是國際上3D打印領域內的重大突破。華中科技大學研發的大型3D打印機,可通過激光將原材料制造成復雜的工業零部件或生活用品。2012年底,工信部宣布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以推動3D打印產業化,并組織制定發展路線和中長期發展戰略,完善3D打印的技術規范與標準。

三、3D打印的教育應用

(一)在各學科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3D打印也為教育行業打開了一扇新窗口,一些教育機構和組織正在研究、探索如何將該技術應用到教學和學習中。學生不僅可以享受到這種最新潮技術輔助教學的便利以及各種創新用法。還可以此作為促進他們學習設計技能的推動力。更會對他們的技術素養和未來的職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是目前3D打印的一些典型的教學應用情況:

瑪麗·華盛頓大學的教師在2012年的設計入門課程中使用3D打印機作為學習環境。由學生掃描實物或自己設計出物品。打印出原型。并在此基礎上試驗和改進。在FullSail大學,學生們使用該技術制作3D漫畫人物。他們利用三維軟件設計人偶并打印出塑料模型。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學生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出一架模型飛機并成功試飛,飛機的所有零部件都是通過3D打印制造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數字圖書館項目提供了很多3D動物和器官結構模型,包括無脊椎和脊椎生物,很多是已滅絕生物。該項目的參與者正在掃描并打印復制古人類化石。哈佛大學博物館的研究人員也在利用計算機為收集到的殘缺古代器具、化石等建立模型,然后用3D打印出復制品。

根據對美國TeachThoughLcom網站、2013年版《地平線報告》等文獻以及其他一些資料和案例的整理和篩選,筆者一共搜集了數十個在不同學科領域內使用3D打印機輔助教學的例子,詳見表1。

(二)典型案例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3D打印在教學方面的探索性應用已經展開。作為一種通用的技術,它可以應用到大部分的學科中去,涵蓋正式學習、非正式學習和培訓等類型的教育,尤其適用于設計、工程相關領域或是需要快速制作模型的領域。下面,我們借助三個案例詳細分析3D打印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性應用。

1.“明尼蘇達星站”項目

明尼蘇達星站(STARBASE Minnesota)是一個由美國國防部資助的、旨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數學和技術興趣的非營利教育項目。該項目始于1993年,主要教授航天主題的短期課程。提供了豐富的技術環境,鼓勵學生自信地發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項目的主要活動是讓學生以工程師的身份參與,為探索火星的模擬任務設計和建造模型火箭。該項目自啟動以來,不斷在學習活動中引進新的技術和設備,以構造豐富逼真的探究學習環境。為了讓學生能夠更真實地體驗工程師的工作,該項目引入了3D打印機。在掌握關于火箭的基礎知識以后,學生會花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學習如何在計算機上設計火箭模型,然后通過3D打印制作出火箭模型的組件,以測試不同的火箭設計(見圖3)。模型火箭完成后,學生還要試飛并收集相關數據,將火箭的飛行路線在谷歌地圖中標注出來。此后,他們會嘗試分析結果,并與負責項目指導的工程師討論設計方案對飛行路徑的影響。整個學習活動的流程如圖4所示。

3D打印在構建學習火箭設計知識的探究情境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提供了模型快速生成能力。原來的活動設計方案中,由于成本和技術問題,學生僅在電腦上完成設計方案,不制作模型。配備3D打印機以后,學生的設計能夠得以實現,并增加了測試和試飛環節,這是原來的課程無法做到的。

(2)營造真實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火箭模型的飛行測試,學生們會將自己的設計與測試結果建立聯系。這將會影響學生們以后的學習和他們對工程設計的興趣。在未來的教育中。這類情境對認知的影響會越來越明顯。

3D打印機在本項目中的應用得到了師生們的一致好評,輔導教師克里斯蒂娜·約翰遜認為,“利用3D打印機,學生們可以真正地測試他們所設計的火箭,即使是枯燥的數學知識的學習,也成為了一個讓他們興奮的過程。明尼蘇達星站項目每周最多可以培養115名學生,學生們試飛火箭時的表情無一不讓我感到興奮和驕傲。不論是對于我們還是對于學生們來說,這都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就。3D打印機對于這項計劃的成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人物動作模型制作案例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是一所充滿創新和協作氛圍的公立大學。在該校的工業設計系。教師關注通過設計與技術解決從交通到醫療各個領域的設計問題,他們教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利用可視化軟件和快速成形技術。創造性、切實地解決各種設計問題。

助理教授Spellcer Barnes在面向本科和研究生的“數字產品建模高級課程”中,提出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要求學生利用3D建模軟件和3D打印機設計人物動作。其目的是向學生展示如何綜合利用各項技術的組合完成具有挑戰性的設計任務。包括創造性地使用3D打印機高效地完成任務。首先,學生需要從電影、卡通或漫畫中選取一個人物角色,或者創建一個原創角色。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對角色作概念設計并繪制參考草圖(見圖5和圖6)。

由于有大量的細節需要建模,這個模型可能會很大。將模型轉化成可打印的格式后發送到3D打印機,再打印成模型實物。最后,學生交流、展示自己打印的人物動作模型,進行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3D打印在人物模型的制作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作為有效的教學和評估輔助手段。3D打印機在本項目中的使用節約了模型制作時間,不具備模型制作技能的學生也能制作出精美的模型。而且,3D打印促進了評估活動的進行。Barnes教授認為,“利用3D打印機創建的模型,我可以很好地了解學生在建模進展中的問題,如學生的設計草案和表達理念是否清晰,或學生所設計人物模型的姿態和平衡性等。”

(2)促進學習者的創新活動。3D打印技術作為一種連接虛擬與真實世界的技術,不僅豐富了學習者的學習環境。而且促進了學習者的創新活動。綜合利用3D打印機及其制造技術有助于營造優質的、多樣化的創作環境,提供多種創新要素。另外,3D打印機可以實現將學習者的設計想法有效地可視化,更早地發現錯誤和不足,引導學習者走向創新驅動的設計過程。

3.“從數學到飾品”研究項目

3D打印技術可以將我們構想的虛擬物體轉化成可穿戴、可展示的實體。意大利理論物理國際研究中心(ICTP)的Gaya Fior介紹了一個在數學教學中利用3D打印機輔助數學學習的例子。該案例利用網上的免費工具將數學中的等值曲面轉化成三維模型,并打印出可用于課堂教學的實物或者很酷的裝飾品。

將數學公式制作成三維模型主要有下面幾個步驟:首先,需要一個能夠在三維空間中對數學曲面建模的可視化軟件,該案例中使用了免費的KRDSurf軟件,這是一個支持參數方程和等值曲面的繪制工具,自帶了五十多個范例。Gava Fior選擇了pseudo-Duplin等值曲面為數據源,這個模型不僅看起來比較有趣,還能獲得較好的3D打印效果。確定模型對象后,還要調整好模型的分辨率,將生成的三維模型導出為OBJ格式文件。接下來需要對三維模型進行打印前的加工。使用Neffabb Basic軟件檢測并修復模型中的網格錯誤,再將其轉化成3D打印軟件最常用的STL格式。然后使用Ultimaker公司開發的Cura軟件。將三維模型大小調整為適合打印的尺寸。由于大部分數學等值曲面都有弧形的底部和內凹的空缺部分,這里需要放置一個支架來保證模型在打印過程中不會坍塌。最后將文件發送到打印服務,并利用不同的材料(如金屬或陶瓷)將文件打印出來。

3D打印的使用淡化了學科間的界限,不僅可以將數學模型以立體的、可視化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習者獲得更為直觀的感受。3D打印還可以為枯燥的數學知識增添趣味性和實用性,將數字化和時尚相結合。通過技術手段,可以使得數學與藝術并駕齊驅,通過數學模型去構造和實現藝術設計。令人驚奇的是,一些數學曲面的形狀和特性本來就特別適合于珠寶。例如,如圖7所示,實例不需要添加任何種類的掛環就可以作為吊掛的裝飾物。

四、3D打印的用途、模式及創新

(一)在學習環境中扮演的角色

3D打印直到最近兩年才在學校中有了初步的應用,但大都還處于前期探索階段,并未真正投入日常教學。根據其在學習環境和學習活動中所處的地位不同,筆者認為,目前3D打印在教育實踐中主要扮演了以下三種角色:

1.作為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

此時即要教會學生如何設計、如何建模、如何使用3D打印機。3D打印是集光、機、電、計算機、數控及新材料于一體的先進制造技術,被稱為“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制造技術”。我國已經制定了相應的發展策略,旨在促進信息產業和工業的深度融合。制造企業的數字化、信息化改造,需要大量熟悉先進制造技術的操作人員。隨著國家大力發展3D打印技術的各項措施和政策的出臺,未來人力資源市場會需要大量掌握3D打印技術的各級人才。這必將提供巨大的就業和創業機會。目前,已有一些職業院校開始開發此類專業和課程。2013年秋季。青島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計劃中,青島電子學校新增了“3D打印技術”這個專業。

2.作為教學工具或學習工具,起到“效能工具”的作用

利用3D打印制作教學用具。或是把它作為快速實現工具,是目前3D打印在教學中最主要的用途。國內的一些高校已經為工業設計專業的實驗室配備了3D打印機,學生在設計室內就可以把自己的設計轉化成為作品,隨時調整和改進。例如,有的學生正是得益于此,以3D打印機制作的作品參加了廣東省“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3.作為教學環境,起到“認知工具”的作用

針對需要制作模型的課程,3D打印可以作為小組協作探究環境的一部分。承擔對創意和技術方案進行快速驗證的任務,促進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和社會性認知。例如,Intel未來教育展示中有這么一個案例:某小學的物理課上討論力學問題。學習小組設計了各種橋梁模型構造的方案,并將設計打印成實物,檢驗設計的承壓能力。這就是一個將3D打印機作為探究學習環境的典型示例。

(二)在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3D打印在知識和技能、理論和現實之間架起了橋梁,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總結3D打印在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見圖8),其核心是3D打印的快速生成能力促成了數字化設計的實物化:

1.用于制作增強型的立體教具、學具

可視化教具對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原來的教學場景下,教師多使用語言和圖片描述教學內容,形象直觀的立體教具較少配備,或是無法定制。3D打印提供了更多的創造空間,教師可以自行制作某些教具,并在課堂上展示。學生也可以觀察、觸摸和組裝這些教具,這種方式顯然要比原來的教學效果更好。而且。由于多數教師都缺乏制作教具或設計教具的能力。有了3D打印機以后,只要公布設計文件,這些模型也可以在教師甚至是學生之間分享,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2.用于輔助學生進行設計創新

工程類或建筑類項目的學生可以使用3D打印完成快速原型。通過電腦直接將設計打印成微縮模型來構造設計方案,而不用花很多時間手工制作。通過這些快速原型,在設計初期就可以發現問題和不足,并且修正設計中的缺陷,教師也能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同樣也可以利用3D打印技術快速實現他們的設計方案,并且到生活中進行檢驗和試用,把課堂上獲得的技能和創造性構想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3.用于強化課堂交互活動和協作學習

3D打印技術可為課堂交互活動提供更多的創造空間,使得課堂上的教學互動僅受教師和學生的想象力限制。例如,在物理課上。教師可以使用3D打印機制作齒輪組等機械部件,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自己設計其它部件并用3D打印機實現設計,完成整個力學實驗。這類交互活動中學生處于教學活動的中心。以平等方式與教師互動:教學設計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強調對學習主題的深層理解:教師扮演咨詢者、輔導者和學習動機激發者的角色。這些開放式的交互活動不僅有趣,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

(三)對教與學的創新

根據上文對3D打印教育應用的模式和應用的領域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這項新興的學習技術在教與學方面有諸多的創新之處,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學習體驗三個方面:

1.3D打印的應用有助于創造新穎的教學內容

國內外的一些應用3D打印的教育實驗設計了很多新課程設計,這些課程常常涉及電子、計算機、設計等多學科內容的整合。例如,上文案例1中的明尼蘇達星站項目就涉及空氣動力學、材料學、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而3D打印為這些知識的整合提供了機會。此外,3D打印的應用也有助于推動STEM教育。STEM是包含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綜合素養,強調學生的設計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它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才培養目標之一。STEM教育有別于傳統教育體系中學科界限分明的做法,著重于培養青少年的工程師精神,3D打印的應用使得很多以往難以實現的“動手做”類型的課程設計成為可能,激發了學生投身于技術和工程領域的熱情。

2.3D打印應用在教學中,可改善教學方法

在大部分的3D打印課程案例中,3D打印技術的本身并不是課程的重點。這類課程采用項目的形式,其主要目標是將抽象的概念變成有趣問題的解決,進而幫助教師和學生掌握抽象概念。如在《3D打印:從想象到現實》一書中提到的“邊做邊學”課程設計了一個制作風力發電機的項目,將物理學、電子技術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動手制作巧妙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學會和應用這些基礎知識。此外,3D打印可用來制作定制化的教具和學具。案例3中提到的數學曲線模型將抽象的數學方程轉化為可觀察、可觸摸的實體模型,讓學生切身體驗,為教師講解該內容提供了一種更直觀的方法,有學者稱之為“觸覺教學”。

3.3D打印應用在學習中,可營造更愉快的學習體驗

3D打印的核心應用在于它能夠幫助使用者將數字化的設計快速變成實物。上文提到的觸覺教育中,獨特的實物模型給學生提供了切身感受,并且可以操作模型互動。從另一個角度對事物增進了了解,能夠幫助他們愉快地記憶,避免遺忘。還有,對于需要動手設計和制作的課程來說。3D打印可以幫助學生加速設計的過程,學生可以在設計的早期就通過原型化排除錯誤的設計。例如,以前力學課程實驗中學生要想建造一個橋梁的模型,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用牙簽和膠水制作,而現在交給3D打印機很快就能完成。這樣,學生能更快、更安全地發現錯誤,找到解決方案。而幫助他們避免因為浪費時間在無用工作上,或是項目失敗帶來的挫敗感。

五、述評與總結

3D打印是近年來迅速推廣的快速生成技術,它在各個行業中應用得越來越廣泛,由此也引起了行業內部的創新實踐。本文對3D打印技術的概況、原理和教育應用情況進行了介紹,較為詳細地分析了其在教育中的應用模式和經典案例。總的來說,3D打印有利于學習過程和學習活動的開展,其優勢之處在于幫助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有利于學生將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此外,它能夠解決教育機構的一些健康和安全問題。譬如,隨著三維打印的應用,制作出原型或單個產品很容易,而且清潔、綠色,而學生可以較少接觸刀鋸、車床等容易造成意外人身傷害的機械,保證了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當前3D打印僅僅是試水教育行業,國內僅有少數高校和沿海發達地區的個別中小學配備了3D打印機,而且大多處于“可有可無”的水平,未達到在教學活動中創新應用的層面。在教育機構中。特別是國內的學校中推廣和普及仍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首先,軟硬件環境配備代價高昂。無論3D打印機還是專業的三維建模軟件價格都較高。同時3D掃描儀、三維模型的素材庫等配套環境也有所缺失。而且入門級的3D打印機的工作效率很低,一個不太復雜的小物體都要數個小時才能打印出來。需要同時配備多臺3D打印機才能滿足一個30人小教學班的一次教學活動需要。其次,用好3D打印機需要對課程重新設計和再造,原有的學科課程很少涉及動手制作和多學科內容的整合。因此,除了打印教具以外,目前,3D打印機大多應用在創新性的課程或是課外學習活動中,難以引起常規課程教學的變革。再次,在課堂中應用3D打印機對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要求較高,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基本的工程素養是用好它的核心能力之一。這就首先需要對教師進行培訓,既要在使用設備的技能上,更要在創新意識和學習活動設計能力上提升教師的水平。

教育行業是未來3D打印推廣應用的重要市場,打印機廠商已經意識到其在教育應用中存在的諸多問題。3D打印廠商針對其在教育行業也提供了一系列的整體解決方案,涵蓋教學資源、教學案例、技術服務、立體模型庫等。2012年底,Stratasys公司了一款專門面向高等教育機構的3D打印機學術包——Olbiet30 Scholar。這款學術包是從硬件到軟件再到耗材的完整解決方案,將為教育機構提供完善的快速成型模具和制造體驗,幫助非專業人士降低3D打印的使用門檻。此外,Shapeways和iMaterizlize等一些創新技術公司提供了在線3D打印服務。用戶可以在線提交模型文件,打印出來以后快遞給用戶。整個過程就如在線沖洗照片一樣簡單。還有一些公立的或慈善性質的創新實驗室配備了3D打印機,可以對外提供打印服務。在3D模型的來源方面,有一些開源的模型庫和轉換工具可以免費使用,互聯網上有海量的Google Sketch、3D max、AutoCAD格式的模型免費下載。用戶可以下載后根據自己的需要修改,然后生成可打印的模型。

3D打印機從一種用于工業生產的制造機器,走進了家庭、企業、學校、廚房、醫院,甚至時尚舞臺。3D打印機和互聯網、微電路、材料和生物技術相結合將引發技術和社會的革新,最終的結果是科學技術和創新呈現爆發式的變革。不久的將來,3D打印技術也會像電腦、打印機和互聯網一樣進入我們的學校和家庭。教育工作者不能,也不應錯過使用這項新技術的機會。雖然3D打印機的普及還面臨著很多困難,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我們現在擔心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讓我們在實踐中探索這種新興學習技術,借此推動教學模式和教學活動的創新。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