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學理論范文
時間:2023-10-13 16:54: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混沌學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混沌理論;蝴蝶效應;分形;吸引子;成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O415.5
一、混沌理論
混沌是直接研究我們所看得見摸得著的宇宙,以及在人類本身的尺度大小差不多的對象中發生的過程,所有日常生活經驗與這個世界的真實圖象都是我們研究混沌時所探索的目標。混沌是一種關于過程的科學而不是關于狀態的科學,是關于演化的科學而不是關于存在的科學。混沌中蘊含著有序,有序的過程也可能出現混沌。混沌不僅能產生多維空間模式,而且還可能發展為一個含學習的過程系統。其基本思想是“當不存在滿足給定條件的吸引子時,為了找到好的解,可使系統進入混沌狀態,尋找一些候選解,并通過學習使其成為一些新的吸引子。最后從這些新吸引子中發現較好的解。”也就是說,從已存在的吸引子出發,利用混沌性態,對若干個單個吸引子施以折疊、混合等處理,以合成一些新的候選解,最終得到較好解。
混沌有三個特征:
(1)蝴蝶效應:是由洛倫茲在美國科學發展學會第139次會議上發表題為《蝴蝶效應》的論文中提出的論斷,即系統演化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在混沌出現的參數范圍內.初始條件的一個微小誤差在迭代過程中會不斷地被放大,不但使迭代結果變得極為不同而最后隨機地遍歷幾乎整個吸引子.由此使得系統的長期預測變得不可能。
(2)分形:1975年BenoitB.Mandelbrot的專著《分形:形狀、機遇和維數》標志著分形理論的誕生。分形具有無限精細的結構,比例自相似性質,一般分數維數大于它的拓撲維數,可以有非常簡單的方法定義并由迭代產生等等。
(3)奇異吸引子:也就是混沌吸引子。代表系統的穩定態,在相空間中是由點或點的集合表示的。這種集合同很多對周圍的軌道有吸引作用.系統運動只有到達吸引子上才能穩定下來并保持下去。混沌動力學的吸引子是相空間的分形幾何體,具有分數維數,稱為奇異吸引子。產生奇異吸引子的動力學系統很多,主要有Lorenz吸引子、Rossler吸引子、Henon吸引子等等。
二、混沌理論在對外漢語成語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成語教學本質上是一種高度創造性的活動。傳統教學基于牛頓機械決定論,視教學過程為線性的封閉系統,具有確定性和可預測性等.因為預定的線性教學過程很容易受教學中的混沌事件影響,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環境的微小變化,學生身心狀態的微小變化,教學內容的微小變化或是教學目標的微小偏差,都會導致教學效果的巨大變化。再加上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和評價本身具有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其構成的教學系統必然是混沌的。
1、利用蝴蝶效應進行成語教學
對外漢語成語教學在考慮構成要素的復雜性后,沒有絕對的確定性,確定性系統中又具有內在的隨機性。教學過程因其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和行為的不可預測性,被視為一個非線性系統。學習者特征或教學環境不同,就可能產生不同的學習結果。僅僅根據特定條件的教學策略去預測學生的成績是不合理的。教學的對象是人,而人的發展是不可預測的,這樣對變化的完全控制則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培養留學生漢語思維過程中,應有意識地運用蝴蝶效應原理和教學活動的混沌吸引子,比如我們教給留學生一個“一X一X”形式的成語時,就引導其盡可能多得說出有關形式的成語,并且可以通過改一個字使整個成語的意義發生巨大變化。從而使留學生充分認識到蝴蝶效應,深刻理解成語。同時要認真對待留學生的新奇思維火花,并加以正確引導.幫助留學生正確建構認知結構。
2、利用分形進行成語記憶教學
分形是指系統在不同標度下的自相似性。元認知是一種幫助學習者處理復
雜現實世界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學習者的學習結果與學習者的認知具有跨尺度的相似性,幫助學習者反思其學習活動,發展元認知,提高元認知能力應該成為教學活動的任務之一。在漢語成語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元認知,利用分形迭代的思維方法,促進認知的蝴蝶效應發生。例如,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加強對常用成語進行重點教學,以培養元記憶,運用類比和隱喻的方法促進學習遷移;在教學方法上,重視學生“學什么”到“為什么”,逐步培養思考能力,真正能夠學以致用。運用反思法培養留學生的自調能力等等。
3.奇異吸引子在成語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成語教學中利用負反饋機制控制教學過程,努力實現預定目標,忽略或排斥正反饋機制的作用,消除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偏誤、干擾等因素。混沌理論認為教學過程的偏誤、干擾等因素往往是學習吸引子,若處理得當,能促進學生認知的非線性擴張。負反饋使系統趨于平衡與穩定,其作用類似于收斂吸引子對系統的收斂作用。正反饋與負反饋相反,它是一種破壞原有的穩定狀態,使系統趨于不穩定的反饋,其作用類似于奇異吸引子對系統的作用。兩類吸引子使系統以穩定一不穩定—新的穩定的方式螺旋式發展。在教學系統中,目的、目標、總體要求屬于收斂吸引子,而學生各自的獨特個性、學習風格與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偏誤、干擾等屬于奇異吸引子。對外漢語成語教學應同等重視兩類吸引子和兩種反饋機制,既要發揮收斂吸引子和負反饋機制作用,努力實現預期的總體目標,又要發揮奇異吸引子和正反饋機制作用,使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得到充分發展。
三、結語
混沌學為對外漢語成語教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在培養留學生漢語思維的過程中,應有意識地運用蝴蝶效應和分形理論,引導學生正確建構認知結構。使對外漢語成語教學在教學過程真正成為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從整體與部分、整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中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以實現教學系統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王穎著.混沌狀態的清晰思考[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2]李曙華.從系統論到混沌學[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黃潤生.混沌及其應用[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2000.
[4]王東生,曹磊編.混沌、分形及其應用[M].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5.
篇2
【摘 要】傳統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中的規范化和精準化的科學管理模式不僅僅是對高中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提升的一種制約,也同樣是對教學中人本管理有效性的一種忽視。應用混沌管理的相關理論,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高中生的物理學習潛力,另一方面還能形成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氛圍。本文就混沌管理理論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形成背景,簡要分析該理論的具體實施、應用路徑。
關鍵詞 混沌管理理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應用路徑
一、引言
混沌理論認為,世界并不是固定不變的,人對其的觀察也就必須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深入,這樣的理論也是對“人”的一種肯定,在地位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讓人意識到自身的矛盾性與復雜性。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運用混沌管理理論,可以更加真實地展現教師和學生的人性,及其本性中的復雜性和多變性。相比較清晰管理理念的現代教學模式,混沌管理則應當歸類于后現代教學模式,是對同一教學環境中師生共同體的有效構建,在教師和學生“人性”都同樣得到認可的基礎上,實現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混沌管理的形成依據
1.教學主體的轉變要求
在科學信息高度發展的今天,高中的物理教學也深受網絡的影響。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絕對權威者,學生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當學生開始擁有對知識的主觀認識和主觀感受時,教師也就喪失了管理中的權威性,這同樣也就意味著清晰模式在教學中的功能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教師本身所具有的個人魅力以及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尊重。在教學中,權威是有形的,而魅力是無形的,但是,學生對權威的接受卻是外在強加而成的,而對教師魅力的感受則是出于學生的一種內在欣賞,只有兩者相互結合,形成教學的共同體,才能實現對學生的教育意義。
2.學習方式的改變要求
傳統的學習方式只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聽”、“記”、“背”的功能,而對其的主觀性卻并不作要求。但隨著高中物理課程的改革和其教學難度逐步加深,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探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此時清晰管理的教學模式則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學生的培養要求,反而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壓力。因此,高中的物理教學提出了混沌管理模式,有效舒緩學生清晰模式下物理學習的壓力,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松而和諧的氛圍,從而實現其對物理的深度學習。
三、混沌管理理論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路徑分析
1.建立混沌教學的主體
在一個新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環境中,一開始教師并不能準確的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把握,因此,運用混沌管理理論進行高中物理課堂的管理則顯得尤為必要。在這一階段中,教師要形成管理者的自我定位。相比較清晰化的課堂管理模式,其更加注重的是一種生平的關系,即未來是不斷通過對學生這一群體的關心和尊重,形成師生之間的共識,從而進一步實現師生共同體的構建。簡而言之,在混沌管理的模式下,教師將自己視為課堂的管理者,更利于加速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形成共同體。
所謂“共同體”,也就是師生在長久的相處中,形成的一種心領神會的相互理解。而在形成共同體的階段中,教師的管理者身份和學生的被管理者身份的界限都開始漸漸模糊,兩者都將同時進入一個管理主體,一個系統之中。以混沌管理相關理論來解釋,只有當師生之間形成一種相互吸引的關系時,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才會消失,兩者之間也才能形成一個不需要監督和約束的統一的管理系統。
2.混沌管理的教學規則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利用混沌管理理論,也就時刻要求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教學規則:首先,要注重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尤其是語言詞匯的使用。在很多的教學實例中都表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謾罵和侮辱,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很大的傷害,許多的課堂破壞者以及成績不理想者,其基本上都或多或少地與教師的言辭、有其影響。也就是說,在混沌管理模式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做到以身作則,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也要有耐心的對學生的物理學習進行教導;其次,要加強師生之間的關愛。與傳統的教學手段對比,關愛教學法在意義上也就顯得比較混沌,知識的傳輸是一種理性的過程,而情感的教學則會顯得較為感性。但是,這種關愛的教學方式對師生之間的深度交流溝通以及課堂的有效教學卻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有利于營造和諧生動的課堂教學氛圍,也有助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最后,形成混沌課堂的簡單規則。高中物理課程的混沌教學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教師和每一個學生都會對課堂教學的效果產生直接性的影響。因此,只有做到課堂中每一個個體的相互尊重,就可以加強混沌教學的課堂管理功用。除此之外,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簡單規則的制定者與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權威性并無任何關聯,它僅僅只是作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監督,共同促進的依據。即使當學生在課堂中犯了錯,教師對學生的警戒和懲罰也應當置于和諧的氛圍中。
參考文獻
[1]劉徽.混沌課堂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4
[2]馬文焰.高中物理教學課堂混沌管理[J].廣西輕工業.2010(05)
【作者簡介】
篇3
關鍵詞:復雜性;自組織;戰略管理系統
在實現戰略的過程中由于不確定性而帶來持續的近期焦慮,戰略的實施效果也不盡人意。戰略管理如何應對復雜性環境,增強自適應性的問題,已成為企業為保持可持續性發展而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復雜環境對經典戰略管理理論的挑戰
(一)復雜戰略環境的挑戰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企業成長環境全球化、數字化和資本高度流動性的特點,決定了企業面臨著越來越高的不確定性。由于信息網絡化、電子商務、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企業戰略競爭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的競爭者、新的競爭規則、行業結構的新變化、新規制環境、不斷增加的客戶期望、新雇員和新價值觀、新技術等等的不斷涌現,展現了新的競爭景象:混沌無序。企業內部環境、外部環境及內外部環境間交互作用都日趨復雜。由于持續、頻繁、復雜的環境變化,企業無法對產業結構、企業行為的未來作出規劃或預測。經典戰略管理理論的前提假設已不復存在,在復雜環境下經典戰略管理的未來發展已成為一個新的挑戰。
(二)戰略管理本身復雜性的挑戰
除了戰略環境的復雜性日益升級之外,戰略管理作為現代管理中的最高層次及其首要任務,其本身具有很大的復雜性。在戰略管理形成、實施及評價控制等過程中,戰略主體、客體及主客體間相互作用的復雜性、動態性、突變性和隨機性,都對在復雜環境下如何實施戰略管理、保持企業持續競爭優勢造成了很大的挑戰。戰略管理其本身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源于經營決策者主觀的不確定性;其次,戰略管理具有層次性與協同性;再次,戰略管理具有動態性與開放性。在實現預定戰略目標的過程中,企業各層次戰略都處于不同程度的動態發展變化之中,通過不斷學習對其各個層次的戰略進行持續調整和完善,以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同時,由于企業本身是處在一個開放的自然、社會和經濟系統中,戰略管理活動自始至終都與外部環境密切聯系,并與環境相互作用。
二、一種新的理論分析工具――復雜性科學
復雜性科學主要研究非線性反饋網絡,特別是復雜自適應系統。復雜自適應系統由許多成分和行為主體組成,他們按照既定規則相互作用,反應彼此行動,改進自我行為,進而改善整個系統的行為。
科學家們對復雜自適應系統的主要發現是:系統只有運行在可以被稱作新奇空間的狀態中才具有創新能力。新空間是一種處在混沌邊界的相變狀態,是一個同時既穩定又不穩定的矛盾狀態,受競爭和合作、放大和抑制、接受創新張力和拒絕創新張力這些互相矛盾的力量所驅使。這種系統發展的方式是辨證的,其結果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這個共同進化的過程即是隱性模式破壞顯性模式以產生突現結果的自組織創新破壞和重構過程。
組織是復雜的自適應系統,當他們在占有混沌和系統瓦解邊緣的創新空間時,本身也是屬于創造性的。這是一種狀態,人們在組織的影子系統中用觀念和行為運作,最后從改變合法系統的意義上說確定了組織的影子系統之間的拉力,從而改變他們自己。這是組織學習或強大管理的本質。這種現實時間的學習或自我反映,是一個自組織過程,產生激進的不可預測的新結果。
在復雜性科學中代表性的理論是耗散結構理論。它是指處在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通過不斷與外界交換物質、能量和信息,在外界條件變化達到一定的閾值時,可從原有的混沌無序的混亂狀態,轉變為在時間、空間或功能上的有序狀態,這種在遠離平衡的情況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結構(自組織),被稱之為耗散結構。耗散結構理論認為系統形成有序結構需要四個基本條件:
(一)系統必須是開放的
這是系統向有序方向發展的必要條件。
(二)遠離平衡態
平衡狀態是孤立系統經過無限長時間后穩定存在的一種最均勻無序的狀態。只有開放系統遠離平衡態,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結構。
(三)非線性相互作用
子系統之間存在的非線性相互作用,是系統形成時涌現出新性質的原因。這是維持系統,特別是復雜適應性系統的目的性與整體性特征的重要條件。
(四)漲落現象
漲落既是對處在平衡態系統的破壞,又是維持系統在穩定平衡態的動力。漲落是使系統由原來均勻定態解到耗散結構演化的最初驅動力。
三、復雜性科學理論對形成戰略管理系統自組織的啟示
復雜性科學理論把組織看成一個復雜自適應系統,該系統本身具有自組織的特性。拉爾夫?D?斯泰西(Stacey,1993)論證了組織系統與混沌戰略之間的關系,指出正是組織管理中的特殊管理,即隱性系統追求的雙環學習的自組織過程,決定著組織運行具有創新性的方向。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管理學教授戴維?利維(Levy,1994)進一步指出,混沌戰略是要把組織看成一個動態的復雜系統,這樣,長期的戰略計劃、規劃成為了不可能,因而管理者需要用組織愿景和政策來影響組織的自組織方式,從而使組織結構得到優化,使組織結構成為有活力的系統。對混沌系統而言,長期預測幾乎是不現實的,重大變化的發生是不可預期的。因此,靈活性和適應性是對組織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求。
綜上所述,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和保持企業競爭優勢,在復雜性環境下需要構建企業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混沌戰略,提高企業戰略管理系統的適應性和自組織能力,增強企業戰略管理能力。因此,可以根據復雜性科學理論及耗散結構(自組織)形成的四大條件,采取以下針對性戰略舉措,以提升企業戰略管理系統的自組織能力,促進混沌戰略的形成。
(一)形成開放的企業文化
戰略管理系統的復雜性,決定了各層次戰略之間、同層次戰略之間及戰略管理系統與外界環境之間一直存在著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為了提高企業戰略管理系統的適應性和自組織能力,推動企業自組織的形成,企業應該形成開放的企業文化。
開放的企業文化有助于企業超越傳統的產業邊界、市場邊界和技術邊界等落后的傳統戰略假設,把企業放在一個與外部環境構成的生態共同體中進行戰略分析與決策,選擇戰略管理行為。
開放的企業文化同時能夠促進戰略管理系統自主發生與外界環境進行資金、人才、信息、物質供給和社會需求等方面的交換和交流,在創造和學習中持續改進戰略行動和方案,打破孤立帶來的穩定靜態,使戰略管理系統遠離平衡狀態,呈現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有序結構,從而不斷增強戰略管理系統感應外界環境的能力,提高戰略管理系統的自組織能力。
(二)建立完備的通信系統
開放性系統帶來的信息可以消除系統的混亂度、不定度,可以減少系統的自然遞增,從而使系統序化。然而,擁有信息的組織并不必然導致序化,因為一個系統序化的程度是由信息被組織的程度決定的,任何程度和種類的無序都與信息傳輸障礙有關。
在戰略管理系統中,建設完備通信系統應努力做到:充分重視每個成員對外部環境各種信息的感知作用,彌補領導者在這方面的不足,使戰略管理系統獲得自適應的機能;建立相互配合完成組織目標和特定功能的機構;遵循自由無礙的信息處理規則;具備信息傳遞和處理的足夠動力;擁有信息傳輸的必要手段。只有滿足上述條件的通信系統,才是完備的,才能保證戰略管理系統的有序化。
建立了完備的通信系統,戰略管理系統就可以及時感知外部環境的變化,通過通信系統內部自由無礙的信息傳輸、信息處理,各組成要素按照信息反饋得到了信息優化,積極調適自身以適應外在變化,從而達到增強適應機能、保持企業穩定發展的目的。完備通信系統是戰略管理系統形成自組織的根本制度保障。
(三)構建持續學習和創新機制
復雜性科學理論指出,非線性相互作用是系統形成有序結構的內部原因,而漲落是系統演化到有序結構的最初驅動力。系統的非線性機制使系統具有了整體,使微小的漲落不斷放大成為巨漲落,使系統發生狀態的改變。所以,非線性機制是漲落發揮作用的前提,是系統狀態發生改變的初始條件。系統的發展是通過漲落達到有序,只有那種被放大了的漲落,才可能對系統向有序化的轉變發生作用,并成為系統走向自組織的初始點和核心。
戰略管理系統內部成員眾多,它們之間的互相支撐、交互作用,具有明顯的非線性特性。內外部環境的復雜變化,為戰略管理系統帶來了某種偏差或干擾(漲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系統的穩定性。戰略管理系統既可以利用良性漲落帶來的契機,發揮內部成員的非線性作用,創造有利于企業效益提高的巨大的“蝴蝶效應”;戰略管理系統也可以制造漲落來破壞平衡態,促進戰略管理系統自組織的形成。同時,應建立危機預警機制來避免對企業不利的漲落。
四、結束語
企業建立持續學習和創新機制勢在必行。建立持續學習和創新機制,一是為了培養成員不斷吸收新知識、消化新技能及識別良性偏差的能力,同時,學習過程中成員的非線性作用也可放大學習效果,促使成員知識和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二是為了培養成員在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成員間的非線性作用,創造出企業新的產品和服務、新的商務模式、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生產技術,等等,放大企業戰略管理過程中導向有序的偏差,促進企業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最終形成企業戰略管理系統的自組織。
參考文獻:
[1]Amar V. Bhide.新企業的起源與演進[M].北京:中國人民人學出版社,2004.
[2]肖小勇.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發展動力研究[J].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2).
[3]亨利?明茨伯格,布魯斯?阿爾斯特幾德,約瑟夫?蘭佩爾.戰略歷程-縱覽戰略管理學派[M].北京:機械業出版社,2002.
[4]邁克爾?波特著.陳小悅.竟爭戰略[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5]劉洪,郭志勇,徐晟.企業系統演化及管理混沌理論的研究概述[J].管理科學學報,1998,(4).
[6]拉爾夫?D?斯泰西.組織中的復雜性與創造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7]楊永福,黃大慶,李必強.復雜性科學與管理理論[J].管理世界,2001,(2).
[8]黃永軍.自組織管理原理:通往秩序與活力之路[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
[9]Ralpah D. Stacey. Strategy as Order Emerging from Chaos[J]. Long Range Planning,1993,26(1).
[10]David Levy.Chaos Theory and Strategy:Theory Appli-cation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ummer Special Issue,1994,15(SI).
[11]Bukzar Jr.Ed Strategy Bias:The Impact of Cognitive Ad ministrative Sciencess:Jun 1999,16(2).
[12]Gerard P. Hodgkinson, Nicola 1. Brown, A John Peaman Br eaking the Frame: A Analysis of Strategic Uncertain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20).
[13]Barney,J,1995.Looking inside for Competitive Executive,Vo1.9.
篇4
他曾經是后現代主義建筑理論不遺余力的鼓吹者,現在則正致力于建立一門“新”建筑學:宇源建筑學。一宇源建筑的概念關于宇源建筑,詹克斯寫道:“如果說建筑必須源于自然和文化,它還應該擁有一個更大的源泉,即作為整體的宇宙。”并且,“在傳統文化中,建筑總是具有某種宇宙的向度”。詹克斯所謂傳統建筑的宇宙向度大概是指普遍見于東西方傳統建筑文化中對宇宙的象征性指涉。他認為當代建筑也應當具有這方面的內涵,建筑的訴求對象應該轉向宇宙發生論,其價值核心是進化與躍遷。詹克斯不是高技派,所以即便在這個大量借用現代科學概念的新理論中,他也不喜歡給予技術特殊地位。宇源建筑概念的提出表明,詹克斯開始關注現代科學發展對建筑學科的巨大影響,但并不等于他將放棄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后現代主義建筑美學。他最關心的仍然是形式和形式的象征性意義,這一點決定了他在著作中選擇實例的標準:所有被用來說明宇源建筑的作品都具有非常復雜的形式。詹克斯這樣概括這些作品的特征:“通過波動的、流動的或結晶體的形式以及計算的模糊性表現了發生過程,其參照對象非常廣泛。更符合宇宙發生論特征的建筑的下一個挑戰是如何創造真正能夠運動的局部,使居住者或參觀者與建筑建立共生關系,積極反映宇宙發生的過程。”
顯然,詹克斯尋求的只是一個建筑尺度的宇宙模型,這種模型與塑料制作的Sl5鏈式模型并無不同。它們并不是真正的宇宙,而只是針對外行的簡易圖像或簡化圖式。現代建筑運動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對居于建筑之上的特權范疇的顛覆,只有“人”被賦予建筑本源的特殊性,其結果是形式的簡單化和建筑價值判斷的歷史性轉向。詹克斯的做法剛好相反,他要求建筑重新對所有這一切表示敬意,在他的后現代主義理論階段,這些范疇包括流行文化、歷史樣式、裝飾和象征,現在則加進了生態、水滴、地形乃至宇宙———一切看上去很復雜和事實上很復雜的東西。二復雜、復雜,還是復雜密斯的“少就是多”同柯布西耶的“房屋就是住人的機器”一樣是引發爭論最多的現代建筑經典“教義”。最著名的抗辯是文丘里的“少就是煩”(m2((83(89"-2R)。詹克斯則將雙重代碼和復雜性置于建筑價值的核心,其早期的后現代建筑語言雖然表述復雜,但說白了,其實也只是要求建筑具備復雜的形式和容易理解的意義。在查爾斯•詹克斯的早期研究中,雙重代碼概念始終占據著核心位置,從]\世紀a\年代以后,復雜性概念轉而被突出強調。
但不難看出,詹克斯最為關注的始終是建筑的形式,他所強調的意義與諾伯格•舒爾茨所強調的意義不同,更加注重從流行文化的角度來解釋建筑。詹克斯曾經非常激烈地模仿尼采的口吻宣布:現代建筑已死。但這個預言卻落空了,現代建筑雖歷經艱難卻頑強地生存下來,不僅牢牢占據著建筑創作受關注的極少主義等最新形態。反倒是詹克斯親手“接生”的后現代主義在不過!"余年的大紅大紫之后,驟然沒落,而今已無法在建筑界主流話語中覓其蹤跡。當然,詹克斯不可能甘心為后現代主義陪葬,為此,他就必須接受現實,接受科學技術影響建筑發展的合法性。科學技術作為建筑創作的基本推動力是現代建筑運動的核心觀念之一,但詹克斯顯然不愿意承認現代建筑對這些觀念的占有。他認為,現代主義的建筑學是關于過程的。它關心的是建筑的形狀———功能、技術、構造、光、空間以及使用建筑的手段,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在!#$%年出版的&’(*(+,-.(/01中,詹克斯將現代主義的氣質歸結為“創造2破壞”的精神分裂癥,稱它是現代城市和建筑異化的罪魁禍首345。所以,當他不得不接受科學技術影響的合法性時,他寧可選擇能與更復雜、但更容易看懂的形式聯系在一起的科學概念。現代復雜科學似乎符合這一要求,因為它們很復雜,而用于描述復雜科學理論的圖像卻神奇而漂亮,很容易吸引公眾的目光。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所引起的轟動效應應該是促使詹克斯理論轉向的重要因素。以前,他大概從未想過復雜科學理論的簡化版本能如此吸引公眾。復雜科學所描述的世界觀使詹克斯歡欣鼓舞,他認為:“我們獲得了第一個后基督教的新型綜合世界觀,一個能使科學家、理論家、建筑師、藝術家以及普通民眾聯合起來的結合點。它是由所謂‘復雜性科學’闡明的新世界觀。這種科學包括復雜理論、混沌科學、自組織系統理論和非線性動力學。”
高談混沌學、非線性、大爆炸、分維幾何已經成為當今的時尚,好萊塢電影中動輒開講黑洞蒸發、奇異吸引子、蝴蝶效應、*維空間。看起來,這的確是一個專業人士與非專業人士、科學家與公眾、既復雜又有吸引力的結合點。但不幸的是,由于復雜科學在技術方面的復雜性,藝術家、建筑師、民眾通過媒體或科普讀物所了解到的充其量只是這些理論扭曲了的流行影像。面對芒德勃羅集合的計算機模擬圖,我們只是為這復雜、漂亮、神秘的圖形所吸引,誰真正理解分維幾何學的原理,或什么是芒德勃羅集合?作為宇源建筑學的倡導者,詹克斯本人又何嘗能夠真正理解復雜性科學呢?復雜性科學理論被詹克斯看做解釋當代建筑現象的最佳依據,由此他也改變了對許多建筑現象的評價。詹克斯曾是解構主義的堅定反對派,因為他從解構主義中看不到任何可以理解的意義。正如埃森曼所表達的:建筑只是其自身,不必在建筑之外尋求其意義的解釋。所以,在01中,他對包括解構主義在內的新現代主義冷嘲熱諷:“新現代主義充斥著熟練的游戲和玩笑,有時候其創造者自己都被蒙蔽了。……每當想到現代主義兩百年的舞蹈演變為足尖旋轉的表演,你不由得要發笑。”345但在后來的《躍遷宇宙的建筑》中,解構主義卻被當成體現新世界觀的最佳建筑形式,因為詹克斯從解構派的作品中發現了復雜性、非線性和自組織系統。“突然躍遷在自然界的所有尺度上存在,并且與自組織過程相聯。”
同時,“由于積極的反饋,自組織系統對最小的信號也非常敏感”。那么,符合這種原理的建筑必然是極為復雜的、多重的和矛盾的。解構主義恰好具備這些特點。因為同樣的理由,詹克斯也曾為一部分高技派的作品,但不包括福斯特的建筑,大概是嫌它們的立面太簡單了吧。當然,詹克斯所謂的復雜不是無限制的,他仍然強調整體。所謂的復雜性是有組織的復雜性。后來他又用“組織深度”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因為自然和文化總是向更高的組織水平躍進,其基礎是差異,是差異保證系統遠離平衡態,避免完全的混沌。組織動力和豐富性的最主要來源是“想像力”,“想像力對‘靈魂及其能力全體’的控制成就了具有豐富的多重意義的新藝術作品”“真正的創造性活動可以融合無關的事物,為分散的材料建立整體。”3!5簡而言之,建筑創作就是“一種追求艱難整體的努力”詹克斯的后現代建筑理論的重心在“意義”上,他的新理論則更加傾向“復雜”。三宇源建筑學的語言詹克斯從現代復雜性科學中借用了大量概念,用來限定宇源建筑學的語言,其中的核心概念是:突變、自組織和自相似性。自相似性是指分形系統中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結構的相似性。但“自相似性是一種變形的模擬,而非嚴格的復制”./0。所以,自相似性不是單調或雷同,其結果是整體結構下的豐富形態。芒德勃羅圖中的無窮變化可以證明這一點。詹克斯認為當代的“有機建筑”表現了自相似性,它通過模擬自然事物將對象的自相似性結構轉變為建筑形態的自相似性。顯然,詹克斯重視的是建筑造型,也正因為如此,他有些牽強地將一些生態建筑、綠色建筑的實驗作品拉進宇源建筑學,其共同特征是具有相當復雜的外觀或仿生形式。奇異吸引子是有組織混沌的動力來源,是混沌系統獲得秩序的基礎。詹克斯當然不會放棄在建筑中為其尋求對應物。從他對戈夫設計的拜文格住宅的平面中的螺旋坡道的分析中,可以發現他是如何理解這種轉換的。拜文格住宅的平面中不可能有什么奇異吸引子,只要將其理解為漸開線就可以理解這個平面的組織關系,只是與混沌學家用于描述奇異吸引子的圖形有某種相似之處。這種圖形或表象上的相似性正是詹克斯確定建筑語言的基本法則。對于與非線性和突變概念對應的建筑語言,詹克斯的處理方法是一樣的。“波狀的平滑增長”結合“折形的突變”,建筑中各種波形曲線和突然的皺褶成了非線性和突變在建筑中最有力的表現形式。他用這種方法來闡釋埃森曼、哈迪德、甚至中國傳統冰裂紋裝飾。也用自己的設計來解釋這種對應的原理。這些設計挺有趣,很容易理解,但看不出有什么必要非得與玄奧的非線性和突變扯到一起。那么,這些復雜觀念的表現形式如何才不至于導致混亂呢?詹克斯給出的答案是:組織深度,真正具有創造性的建筑設計不能消滅差異。
也就是說,不能像現代主義那樣建立一個簡單的整體,其整體必須在保留差異的基礎上實現。“高度復雜而富有聯系的結構才有組織深度。”“復雜的整體表現出像一個歷史久遠的村落那樣的豐富性,各種品質和房屋類型共存,沒有任何明顯的壓制。”.在它們結成整體的過程中,時間扮演了一個關鍵角色,因為時間能消除矛盾,將本來不協調的東西攏到一起。也因此,在建筑設計中引進時間要素就成了達到組織深度的關鍵問題。后現代主義的解決辦法是通過多元化的語言、鄉土主義和文脈來表現時間的連續性。另一種方法是“將現有城市結構與格局視為底,在上面填加并布置新的層次”.,形成圖底關系。這種方法其實是通過新與舊的對比來顯示時間的延續,一個全新的建筑的出現會使人注意原有環境的古老,并凸顯環境更生的現實。顯然,第一種途徑是詹克斯一貫觀點的延續。真正給人新意的是他對第二種途徑的承認,正是根據第二條途徑,詹克斯接受了解構建筑的合法性。詹克斯的轉變還表現在他對邊緣位置的關注,他相信四規則詹克斯為宇源建筑學制定了1條規則。建筑親近自然和自然語言。從詹克斯的描述中可以發現,這條規則除了要求建筑與自然協調外,更多是要求建筑去模仿自然事物的形態。
(1)建筑應表現宇宙發生的基本規律———自組織、突變以及向更高或更低層次的躍遷。如我們前面指出的,這種表現充其量是對這些規律的流行圖像的模擬。
(2)建筑應具有組織深度、多元性、復雜性和混沌的邊緣。復雜性和多元性一直是詹克斯所追求的,組織深度和混沌的邊緣是新提法,也是復雜和多元的元素結成“艱難的整體”的基礎。
(3)突出多樣性,建立自下而上的參與性系統,以使差異最大化。重視差異,以避免系統趨向衡態。在詹克斯看來,多樣性、公眾參與是建筑創造性的保障,它們可以使差異最大化。
(4)多樣性可以經由拼貼、激進折中、重疊來實現。這一點與詹克斯對后現代建筑語言的規定幾乎沒有任何差別。
(5)建筑應接納時間及其作用過程,其中包括生態的需要和政治的多元化。
(6)建筑應對涉及的美學和觀念性的代碼進行雙重編碼。雙重編碼是詹克斯的標志性術語,就是要求建筑的意義既能被專家理解,也能被普通民眾理解。
(7)建筑學應追隨科學尤其是當代科學去探索宇宙的信碼。詹克斯希望用這些規則來確定一個建筑學的新范式。
但由于詹克斯本人對復雜性科學理解的局限以及純科學理論在建筑學中落位的困難,這種建構顯得膚淺而空泛。當代其他學者的研究表明:在宏觀的空間、時間尺度上,在建筑和城市的統一體中的確存在非線性、突變、混沌、自相似性的性質。譬如中國當代城市在不同尺度上出現的“院式結構”完全符合自相似系統的特征;庫哈斯所謂的“普通城市”中畢業論文也包含著巨大的混沌;建筑歷史的發展是非線性的;突變現象在時代轉換時屢有發生;甚至一個大型城市中多種相差懸殊的風格、類型的建筑并存也可以理解為非線性、突變的表現。但是,這些都是在一個很大的時間、空間尺度上發生的,它們真的能夠在一個單體建筑上全部展現出來嗎?或者說,一個單體建筑有必要這么復雜嗎?事實上,就連伯納德•屈米這樣典型的解構派建筑師也不傾向于僅僅從單體的角度去理解建筑的復雜性。他對復雜性的理解更多基于區域或城市尺度的分析"#$"%$。整體的復雜不必意味著局部的復雜,簡單的局部同樣可以構成復雜的整體。詹克斯對現代主義和簡單性的否定帶有突出的感彩,他的判斷也有悖于建筑發展的事實和科學追求的本質。一方面,如今比經典現代主義更追求簡單性的極少主義正如日中天。如近兩年的普里策獎,就連續頒發給赫爾佐格和德•默隆、默克特這樣從不會把立面搞得太復雜的建筑師。超級秘書網
篇5
【關鍵詞】復雜科學;系統科學方法;闡釋學;模糊邏輯
被稱為“制高點”、“突破口”的教育技術涵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心理和藝術等眾多學科的研究領域,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科學規律和各種技術,把教育和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但只是從應用層面和技術層面發展教育技術是不夠的,必須從系統方法的角度來認識教育技術。只有這樣我們對教育技術的認識才具有高度和深度,才能實實在在地對教育技術的發展進行指導。
一、復雜科學的提出
教育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社會現象,它的復雜性不僅體現在教育的主體復雜多樣,系統內
部紛繁變化,還體現在與教育系統息息相關的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上。因此,研究教育有必要從復雜性的視角來審視。復雜科學是國外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研究復雜性和復雜系統的科學。復雜科學包括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簡稱“老三論”)和耗散結構論、突變論、協(簡稱“新三論”),以及相變論、混沌論、超循環論等其它新的科學理論。這些理論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復雜系統的有關特性,如非線性、混沌、突現、自組織、非還原性等。[1] 正是基于對教育系統復雜性的認識,人們提出將復雜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教育系統的研究中,從復雜性角度來理解教育系統及其復雜性,轉變學習概念,重新設計與復雜性相適應的學習系統,為學生提供從復雜系統中涌現出的新的思維方法,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果,最終達到增強教育系統效能的目的。
物理學中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提出了解決復雜自然系統的理論、方法,為統一自然系統和社會系統建立系統科學準備了材料。物理學以前討論的系統是可逆的、退化的,牛頓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判定了系統的演化方向和特點。這類自然系統的演化方向與生物界、社會科學中普遍存在的發展、進化等演變現象相矛盾,人們無法用統一的方法來研究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I.Prigogine提出耗散結構理論:開放系統在遠離平衡狀態時,由于同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可以形成某種有序結構。在自然界的物理、化學系統中可以發現存在著與生物學一樣的進化現象,并可以利用耗散結構來統一討論。H.Haken提出協同學,認為復雜系統的相變是子系統之間的關聯、協調作用的結果。我國著名學者錢學森教授在80年代提出了系統科學體系的框架,分析了在不同層次上的學科內容,提出了它們之間的聯系,使系統科學走上了全面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從系統科學的角度來討論問題,這就可以站得更高,對問題分析得更深入。對這些復雜系統的分析不僅是對系統理論的應用,同時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新的方法,所得到的新的結論也會豐富系統理論本身的內容,使系統理論真正成為解決復雜系統演化的理論。[2]
二、系統科學方法指導教育技術,以實現最優化
系統科學理論“老三論”(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和“新三論”(耗散結構論、突變
論、協同論)為許多學科包括教育技術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系統科學的思想觀點和方法對教育技術學學科的形成和發展有著廣泛和深遠的影響,成為教育技術學最重要的理論基礎。系統科學方法具有以下特征:整體性、綜合性、有效性、定量化和最優化。其中最優化體現了系統科學方法解決問題時所要達到的目標,它可以根據需要和可能為系統確定出優化目標,運用新技術手段和處理方法,把整個系統逐級分成不同等級和層次,在動態中協調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標服從系統總體的最佳目標,以達到總體最優。
教育技術(AECT)94定義: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系統方法為核心展開全部教育實踐的,即對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現代教育技術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優化。教育最優化是指一定的條件下,在同樣的時間內,使學生學得多些快些好些。最優化標準有兩個: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時間。用最少時間得到最大效果是教育技術所追求的目標。
如前所述,耗散結構理論認為:任何遠離平衡狀態的開放系統,都能通過與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這時系統可從原有的熵增的狀態,轉變為一種在時空和功能方面的遠離平衡的有序狀態,即形成一種組織化和有序化的耗散結構。孤立的系統只能出現負熵,最終導致有序結構的破壞。[3]目前,中國的應試教育還根深蒂固,必須以和諧的方式從教育系統的外部引入負熵,營造開放的教育環境,促進系統內部長期積累的熵增的逐漸減少,通過系統內部的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教育系統從無序向有序進行。教育技術可以實現以上轉變。教育技術具有開放性和旺盛的科學活力,它與全新的認知理念同步發展,并及時把相關科學和高新技術引入到教育系統中,促進人們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使教育領域成為培養適應社會的創新人才的基地。
開放是系統減少熵增和內耗的調節劑,開放使系統不斷更新,也使系統獲得良性循環的保證。系統要達到開放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系統內部各要素的相互開放和交流,系統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影響因素的相互開放和互動。開放的本質是系統吐故納新,教育技術的靈魂是整合,它意味著教育對各個學科的開放,接納和綜合。[3]
教育技術具有開放的顯著特征:(1)開放的教育觀念 學會學習是當今教育的主旋律,培養每個公民的信息素養增強了教育技術的開放性,教育技術實現了教育理念的全面開放。(2)開放的教育對象 從教育走出校園,面對社會每個公民,面對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人,可以按學習者的需求,構建教育環境。(3)開放的學習 重視學習的過程,從學習方式的單一化向多樣化開放,如集體學習,個別學習,研究性學習,協作學習等。傳統的認知方式是人們長期形成的習慣,而電子學習創造了全新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模式,激發了認知潛能。(4)開放的學習能力 從重知識的獲取能力到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人的信息素養是學習的主要目的,強調個人對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評價、創新的能力。(5)開放的信息資源 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多媒體教室、視頻會議系統和信息高速公路把全世界的信息資源通過文本、視頻、音頻、動畫、數據等傳播形式呈現在學習者面前,讓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獲取信息。
三、闡釋學、模糊邏輯、混沌理論與教學設計
教學系統由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構成,教學設計是對教學系統
的優化設計。教育技術的核心問題是教學設計。因此,教學設計應擺在教育技術學研究與實踐的核心位置,這是因為教學設計不僅構成教學開發與應用的前提,更直接影響到開發與應用的質量。人們獲取學習信息或學習資源的手段、環境及學習目的都發生著變化,因此,教學設計處于變化之中。傳統的系統理論研究教學設計具有一些局限性,如教學設計的線性、確定性、封閉性和負反饋性等與當前以人為本的教學實際有一定的距離。[4]20世紀90年代以來闡釋學、模糊邏輯、混沌理論等多種學科領域的研究為教學設計提供了多樣化的視角。
(一)闡釋學與教學設計
闡釋學(Hermeneutics)是一種關于意義、理解和解釋的哲學理論。從廣義來說,它是對于意義的理解和解釋的理論或哲學。闡釋包括兩個基本的意思:一是使隱藏的意義顯現出來,二是使不清楚的意義變得清楚。“闡釋學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方法。通過闡釋學原理的應用,在解釋者對世界所熟知的意義和世界擁有的某種未知的意義之間架起一道理解的橋梁,縮短二者之間隔閡的距離。” [4]在闡釋學發展過程中,有關學家研究總結出以下法則和原理:正確理解文本意義的法則。對文本的理解和解釋不僅僅是一個語言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創造性的心里過程。(1)歷史性原則——結合作者所處的具體條件理解文本的意義。(2)整體性原則——在一定的語境中理解每個詞語的意義。(3)代入性原則——進入作者創造時的情景,重新體會其原意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對所學內容獲得正確的理解,或者幫助學習者對所學內容闡發個性化的意義。根據學習者的理解過程來促進學習者的個性化理解,教學便有“建構”的意義。闡釋學為教學設計思維提供了一種有意義的視角,對教學設計的啟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沒有學習者的理解活動,理解不可能產生。學習的產生在于學習者能參與到理解的活動之中。闡釋學認為,當理解者與文本以共同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時,理解便產生了。(2)背誦不等于理解。以促進理解為目標的教學,應當關注文本創作者和解釋者所處的不同文化或社會情境。文本的理解不是通過文本的背誦而獲得,而是通過解釋者的闡釋。(3)教學不要奢望某種統一的意義理解或學習結果預定。理解并不是一種僵硬的過程,它涉及所處時代的社會和歷史的影響。要從一個群體中期待一種可信的、客觀的學習結果預定,是不可能的。(4)學習是一種個別化的社會性的活動。每個對話/交流都是不同的,忽視這一現象將導致在教學實踐中錯誤地判斷學習者理解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運用闡釋學原理為教學設計尋求一種解決方案,意味著我們在為學習者深化某一問題的理解尋求方法。教學設計的思維和操作可以沿著以下原則展開:(1)利用理解的空白,促進學習者對學習內容表現他們個人化意義的理解。這種處理理解“空白”的活動,是基于闡釋學的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之一。學習者在對待理解“空白”的問題上,要求表現個人化的解釋/意義生成。教學設計就是要為學習者對文本形成個人化的意義創造/組合大量的機會。例如,為學習者提供開放性問題的課堂討論練習,就有利于學習者展現個人化的反應和發展學習者的個人化意義。(2)多數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在理解主題內容時,都會帶著自身的偏見和切身的利益。這就意味著在學習課程內容開始,教師可以通過引發討論的問題,來發展學習者的主觀性意義。(3)為了促進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教學應當在“文本創作時代”與“理解者所處時代”之間架起一座溝通之橋。在任何一種學習活動之中,學習者都會把其自身的時代和文化代入其中,對意義的解釋產生影響。
(二)模糊邏輯與教學設計
模糊邏輯(Fuzzy logic)是美國工程師LotfiZadeh(1965)提出的一個概念。模糊邏輯對傳統邏輯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傳統的邏輯假設是:人的思想是精神的,人們在思維中所用的概念、命題的意義都是精神的,人們在思維中所用的概念、命題的意義都是精確的。它以命題的二值性為基礎,以排中律為基本原則之一。因此,傳統的邏輯所遵循的是二值性原則和排中原則。一個命題或者是真的,或者世界假的,并且一個及其否定必有一真。而模糊邏輯卻與概念、命題意義的不精確性相一致,它推理的結論并不嚴格依據前提。模糊邏輯的出現,為解決復雜性、交叉性的問題開拓了道路。
模糊邏輯對教學設計的啟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模糊邏輯理論對教學設計中的需求分析和評價具有啟示意義。這些分析在教學系統設計模式中居核心地位。從模糊邏輯理論的角度來看,在理念與行為只常常存在一種或然的、非線性的關系。因此,運用模糊邏輯作為一種分析工具,更能有效地解釋行為。(2)模糊邏輯理論對認識/處理學習者的感知問題更為有效。學習者對自身能力的感知及自信心,與學習者獲得好成績同樣重要。(3)運用模糊邏輯超越決定論的思維和設計方法,在評價“現實生活”的問題方面顯得更為有效。[4]世界并非是黑白兩極的,而是絢麗多彩的。
(三)混沌理論與教學設計
20世紀60年代,誕生于數學與物理學的混沌理論,與相對論、量子理論并譽為20世紀的三大科學革命理論。混沌理論的產生始于量子物理學不滿牛頓機械決定論對物理現象的解釋。牛頓物理學認為宇宙中的每種實踐都是有序的、規則的并可以預測的。量子物理學認為宇宙并非是一個巨大的、事先決定的存在,所有的物理現象都是不可決定的,也是不可預測的。這種非決定論為解釋世界的混沌現象提供了認識/研究途徑。所謂“混沌”,是指非決定論的不可預測性與無序性、復雜性、不平衡性、多樣性、非線性及不穩定性的存在。理解混沌,應當注意兩點:第一,混沌系統中隱藏無序;第二,混沌是存在于無序中的有序模式。理解混沌理論要把握以下三個關鍵概念:
1.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Sensitive dependence on initial conditions):一個系統中的混沌是指系統內初始條件的小變化會引發后續的大變化。這也常被稱為“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混沌系統對其初始條件的異常敏感性說明,最初狀態的輕微變化導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當一個系統的初始條件不清楚或不確定時,我們是不可能預測到會發生什么結果的。
2.分形(Fractals):分形理論創始人是美籍法國數學家B.Mandebrot.fractal,本意是不規則的、破碎的、分數的。用此來描述自然界中傳統幾何學所不能描述的一大類復雜無規則的幾何對象。例如,彎彎曲曲的海岸線、起伏不平的山脈、令人眼花繚亂的滿天繁星等。它們的特點是極不規則或極不平滑。直觀而粗略地說,這些對象都是分形。分形,意指系統在不同標度下具有自相似性質。由于系統特征具有跨尺度的重復性,所以可產生出具有兩個普通特征:第一,它們自始至終都是不規則的;第二,在不同的尺度上不規則程度卻是一個常量。
3.奇異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s):吸引子是系統被吸引并最終固定于某一狀態的性態。而奇異吸引子則通過誘發系統的活力,使其變為非預設模式,從而創造了不可預測性。
混沌理論對分析學習系統提供了另一種科學視角,對我們在分析教學系統中常用的決定論科學方法提出了質疑。(1)如生物學系統一樣,教學系統也是充滿了混沌。傳統的教學設計原則和假設在兩個方面與混沌理論相抵觸:一是教學系統的決定主義假設;二是學習者和學習過程是可預測的。(2)混沌理論挑戰傳統教學設計中的線性教學程序——設計者或教學者認為只要按照預定的教學程序,對學習者施加干預/影響,就可得到預期的學習結果。但事實上,預成的線性教學設計很容易被教學中的混沌實踐所顛覆,導致教學過程難以預測,難以單靠線性的操作程序來控制教學過程,并得到預期的教學效果。(3)混沌理論認為教學設計必須認真考慮學習過程。學習的信息處理模式通常在本質上把學習描述為一種線性過程(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工作記憶——績效)。但是,學習的發生過程是學習者個體差異以一種混沌的形式相互交織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4)走向重視學習者元認知能力的發展。處理教學系統設計/實施混沌理論的最有效方法是:幫助學習者學會反思其學習活動,發展其元認知意識,提高其元認知/反思水平。發展學習者的元認知意識是一種幫助它們處理復雜現實世界問題的方法/途徑。元認知是指關于我們如何人感知、記憶、思考和行動的知識。掌握這些過程并在學習中及時應用,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效。(5)情感與混沌。在學習中處理混沌現象最有力的促進因素要靠人類的情感。已有的情商研究表明,經常性的情感挫折或情緒波動會影響個體的智力水平,損害/削弱學習者的學習能力。自我意識是情商的關鍵性能力。了解和控制個人的自我意識,對于成功做出決策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就目前我國教育技術發展情形來看,以上這些研究還未完全體現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但是,積極地吸納各種相關理論的研究成果,適應時展和健全自身發展,卻是新時期教育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王強.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edu.cn/20031029/303496.shtml
[2]姜璐.系統科學之窗.systemscience.org/chistory/xtno3.htm
篇6
關鍵詞:方向管理論 目標管理 管理系統 組織理念
中圖分類號:G 304 文獻標識碼:A
方向管理理論于1986年6月首次提出的,在管理新思想不斷涌現的今天,也應該算是一個具有較高學術及應用價值的創新的管理學理論。這一理論的很多結論因背離常識而顯得太離經叛道,與傳統企業戰略管理的基本出發點和理論體系有極大的差異,接受該理論必須有一個過程。方向管理理論遇“冷”是其科學發展、不斷完備的必然歷程。方向管理理論的先進性、科學性,將會伴隨著理論的研究及應用,不斷地延展。
一、方向管理理論概述
方向管理理論就理論分類而言,應歸于戰略管理領域,是研究未來的理論。但與國內外理論界認同的戰略管理理論相比,它又顯得很另類。譬如,當幾乎所有的戰略管理理論都將戰略方向與戰略目標混為一談時,這一理論卻著力研究了二者的非同步性和非一致性,研究對于一個特定的戰略規劃,其戰略方向的不變性與戰略目標的可變性之間的關系;再譬如,當幾乎所有的戰略管理理論都在為設定戰略目標、實現戰略目標而努力的時候,這一理論卻提出“戰略目標的達到與否并不是戰略管理成敗的最基本判據”“ 對系統運動方向正確與否的把握,較之如何趨近目標的控制手段以及對目標實現程度的追求更為重要”;再譬如,當很多管理學家都認為規范化是管理“有序”的基本體現時,這一理論卻提出“變化萬端”才是“有序”的本質特征,強調創新與戰略變革才是企業生命之源;再譬如,當如今管理學界很多人都在追求管理的模型化,熱衷于運用數學方法提出具有一般解釋力的命題時,這一理論卻認為戰略管理最核心的內容,主要應該體現在愿景層面甚至理想層面,而具象的愿景與抽象的理想的規劃,是不可能也不應該做模型化處理。 戰略管理首先是一門藝術,其次才是方法。在筆者看來,不僅戰略管理,甚至包括一般管理行為的模型化研究,絕大部分是數學之花鋪就的美麗歧途,大部分是一些管理學家在書齋里的投機取巧、自娛自樂、中看不中用甚至不中用也不中看。這些幾近淪為雜志管理學、課堂管理學的“公理化”“精細化”管理理論,只能證明一些似是而非的邏輯推理,毫無思想性可言,對實際的管理幾乎沒有什么啟發性,更談不上應用性,成為管理理論中最典型的雞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二、方向管理理論的研究現狀
如果說,現有研究對方向管理理論的創立確有些許貢獻的話,大概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提出了方向管理的概念。眾所周知,目標管理的想法自古就有,在近代西方工業革命之后“可用性”思潮影響下,目標管理的方法更是得到了極大推崇。但總體看,目標管理作為一種管理理論還不夠系統,不夠嚴謹。自從被世人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德魯克(Peter F Drucker),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完成目標管理理論的構思以來,管理學界普遍認為,作為“目標管理”概念的科學界定及管理方法的完整設計已經基本完成。但非常遺憾,德魯克終究還是在研究“各個層次的管理者”如何“堅持不懈地將共同的目標作為他們努力的方向”時,把目標與方向混為一談了,沒有提出方向管理的問題。
以德魯克的能力與智慧,判斷有目標管理就應該有方向管理其實是不困難的,發現二者在聯系的基礎上有區別也是很容易的。應該說,當德魯克發現工作目標與愿景目標的區別時,他已經非常接近方向管理的核心內容了,當德魯克在《公司的概念》一書中提出企業應該培養“有管理能力”的、有“責任感”的工人和建立一個“自我管理的工廠社區”時,他已經非常接近“自組織管理”的設想了。而對操作層面的“工作目標”與愿景層面的“戰略規劃目標”區別的認識,以及ψ宰櫓管理思想精髓的理解,正是方向管理理論的兩大基礎。
我們冒昧揣測,德魯克作為研究態度嚴謹的大家,之所以沒有在目標管理研究的基礎上對方向管理做進一步的研究,不是因為不存在方向管理的問題,也不是因為方向管理的研究不重要,更不是因為方向管理的研究太淺薄、太容易以至于不屑于研究,恰恰相反,是因為方向管理的研究太困難。待到自然科學的發展為方向管理研究提供了可資利用的工具理論時,德魯克的精力和知識結構,已經決定了他不可能再進入到這一研究領域之中了。
從擬管理系統控制方式的視角看,戰略管理之外的當下所有管理理論及管理實踐,從嚴格意義上均可歸類于目標管理。目標管理方法應用之廣泛,可囊括至小到一個家庭的收支、一個企業的生產、銷售、產值、利潤等的目標控制,大到一個國家GDP、CPI、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等的目標控制。
正如《戰略層面不確定性管理的思考》一文中所講到的:在操作層面的具體工作中,“以不變工作目標為追求,以實現式管理為手段的管理模式,不管以何種形式在何時出現,都無法改變其作為一種技巧管理模式的特質。在管理過程中,一旦工作計劃目標確定之后,管理者更偏重的是如何提升、完善有助于擬管理系統趨近目標的控制手段”。相對于工作計劃目標實現的確定性,戰略規劃系統的非線性變化乃至長期行為的不可預測,決定了系統戰略目標實現的概率特征,決定了所有戰略目標管理其實都是一種“近似管理”,確定性戰略目標的預設是相當困難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建立在確定性基礎之上的傳統的管理理論,根本無法適用這種不確定性的系統演化過程的管理。
而方向管理理論,是一種對系統長期運行過程中從無序向有序的演化進行方向控制的理論,是一種基于目標變動而方向確定基礎上的管理理論。這一理論不僅不拘泥于戰略目標的確定性實現,甚至容許戰略目標在不確定狀態下的顛覆及重設。這種建立在全新管理理念之上的管理理論,對于不確定性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二,找到了適用于方向管理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理論。在現研究之中,所找到的研究方向管理的方法,一言以蔽之,自組織管理的方法;所找到的工具理論,一言以蔽之,是包括普利高津的耗散結構理論、哈肯的協同學理論、托姆的突變理論和洛倫茲的混沌理論等在內的一組自組織理論。
就學科分類而言,耗散結構理論屬非平衡熱力學理論,協同學是以物理學為基礎的綜合性理論,突變論、混沌理論屬數學理論,但它們都具有橫斷學科的性質。在這四個理論中,耗散結構理論側重研究系統能否演化以及系統演化的方向,協同學側重研究系統演化的內在機制,突變論側重研究系統演化的方式,混沌理論側重研究系統演化的存在狀態。這四個理論構成了研究系統演化的一組完整理論。
三、方向管理理論的創新
方向管理理論說到底,恰恰就是一個以方向控制為目的、以自組織管理為手段的演化控制理論,是一個系統在預設方向的演化過程中如何把控才能不偏離方向的自組織管理理論,這四個理論自然就成為方向管理的工具理論的必然選擇。
倘若真能因僅僅提出理論的一個核心概念,找到一個研究相關理論的工具,就算是創立了一個理論,對夢想成為理論創新者而言,那當然很好,難度也不算太大。但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遠遠不夠的,建立一個包含一組概念、邏輯自洽的理論的框架體系,才應該是衡量一個創新理論的基本前提條件,也是理論創新的題中應有之意。
黑格爾當年在為其龐大的哲學演繹系統設計邏輯起點時,曾對“起點”做出了三條主要規定:第一,它必須是最簡單的、沒有任何規定性和內容的最抽象的概念。第二,它又是最豐富的。正因為它毫無規定性,才內涵了以后發展的全部可能性。第三,該起點作為一個統一整體的部分,它能把自身包含的多種多樣的可能性和豐富的內容不斷展開和外化,同時通過外化不斷地認識自己,回復到自身。
黑格爾關于構建哲學理論體系及設計研究起點的思考固然很深刻,但畢竟管理科學作為應用科學,與哲學的研究對象不同,理論體系構建的原則不同,簡單套用顯然是不合適的。戰略管理理論中不確定性管理的理念,相比較于經典管理理論、行為管理理論等,是一種更接近于“道”而非“器”的管理理念,換言之,戰略管理的思考方式,是一種更“哲學”的思考方式。
篇7
一、網絡經濟對傳統經濟學理論的挑戰
西方交易費用理論認為,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是要花費費用的,經濟運行是有摩擦、有阻力的,也就是說經濟活動是一種摩擦經濟。只有通過合理的產權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降低交易費用,減少摩擦,提高經濟效率。由此,如果說傳統經濟是一種摩擦經濟的話,那么網絡經濟就是一種非摩擦經濟。
網絡經濟在大部分情況下就是沒有摩擦的經濟,也就是說,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費用要比在傳統經濟模式下低得多,幾乎以接近于零的成本獲得無限資源,無限地提品、服務及創意,從而使經濟狀況大為改觀。在某種意義上,這種新型的經濟模式就如同一個虛擬的世界,只要產品低成本制造、廉價銷售,就會贏得用戶。可見,網絡經濟是不同于以往經濟模式的一種低成本、無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經濟型態。
網絡經濟向傳統經濟學理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網絡經濟了傳統的供需平衡機制
在傳統經濟學中,生產隨需求而變化,企業根據需求的升降來調整生產。也就是說,傳統經濟是一種“供給支持需求”型經濟,即“看不見的手”努力平衡供給和需求。它的傳導機制是:需求——價格——供給。具體來說,需求下降,引起價格降低,再引起供給減少;需求上升,引起價格升高,再引起供給擴大。而在網絡經濟中,由于沒有什么摩擦,沒有相互抵觸的因素,因而需求毫不費力地隨生產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網絡經濟是一種“供給主導需求”型經濟,即“看不見的手”努力“主流化”。它的傳導機制是:供給——價格——需求。具體來說,供給增長,引起價格降低,刺激需求增長;供給增長,又引起價格降低,再刺激需求增長,如此循環往復。可見,網絡經濟中供需平衡的規律顛倒了。
(二)網絡經濟改變了傳統經濟中的“收益遞減規律”
收益遞減規律打個比方說就是,消費者吃得越飽,饑餓感就越小,對食物的需求就越少,因此食品商的收益也就越小。而在網絡經濟中,消費者吃得越多,就越感到饑餓。例如,微軟公司的用戶需要越來越多的該公司生產的產品,因為軟件用戶已被鎖定在某一個文字處理系統或排版系統上,他們不愿學習使用新的系統,于是不斷購買原系統的新版本。不久,一種產品、一項服務或一個創意就取得了偶像地位,隨之在消費者眼中變成了一種時尚,從而取得了主流地位。主流化了的產品、服務或創意能自身獲得動力,從而使收益遞增,而不是遞減。
(三)網絡經濟具有不同于傳統經濟的“反饋機制”
這里首先要明確負反饋和正反饋的概念。所謂負反饋就象是汽車行駛太快時的突然剎車,是阻力、摩擦力。在傳統經濟學中,負反饋既是阻力,表現為需求阻礙供給;又是摩擦力,表現為制造、分配和銷售的正常開支,表現為收益遞減。正反饋則截然相反,它是在加速而不是阻礙市場份額的變化。降低價格,鎖定特定的用戶群,發展長遠客戶,所有這一切都刺激了需求的增長。這種正反饋機制促使需求不斷增長,迫使產量持續增長,直到市場飽和。因此,網絡經濟自身具有正反饋機制,這種正反饋機制與傳統經濟學中的負反饋機制或收益遞減規律的運作方式正好截然相反。
但是,網絡經濟雖然不同于傳統經濟,但它仍要受市場力量的支配。正如詹姆士·阿利指出的,“遞增利潤的存在并不意味著遞減利潤就不存在了,這兩種現象將永遠共存,并且起著互補作用。”實際上,網絡經濟僅僅是延遲了遞減利潤開始產生影響的時間。
(四)網絡經濟具有非線性的“混沌”特征
某些具有內在不穩定的系統時而會出現紊亂的態勢,數學上稱之為“混沌”。而非線性則是指人們難以預料的因果關系。例如股票市場價格的波動就是一種混沌狀態,買賣、搶奪市場份額向來就是按非線性系統規律進行的。一個混沌系統就是一個非線性系統。網絡經濟就是這樣一個非線性的系統,它一旦有變化,就不是從一個值均勻地變化到另一個值,而是跳躍式地變化。網絡經濟內在的非線性特征正是傳統經濟學理論無法解釋的主要原因所在。
這種現象只能用“混沌理論”來解釋。一個非線性系統即使呈不穩定的混沌態勢,它仍會趨于某個均衡點,系統圍繞該點上下波動,達到該點時,便處于穩定狀態。這個點就是混沌系統的均衡點。運用到股市上,它就成了某種股票價格的均衡點;運用到網絡經濟中就是各公司的市場占有率。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體系的本質不同就在于它內在的數學原理是用數理混沌理論描述的。傳統經濟學理論只揭示了有形物品、貨物的供需以及市場總是從一種狀態線性地過渡到另一種狀態的規律,它無法解釋當代網絡經濟所具有的非線性混沌特征。
綜上所述,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有著明顯的不同,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不再完全適用于現代網絡經濟。
二、網絡經濟的特殊定律
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學的定律不同,它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定律。
(一)莫爾定律(Moore’Law)
莫爾定律認為,網絡技術改變了傳統經濟的變化速度(rateofchange),網絡經濟是按照“因特網時”(internettime)的速度運轉的,計算機處理能力每18個月就翻一番。由于這個定律首先是由美國因特爾公司的戈登·莫爾提出并應用的,因此被稱為“莫爾定律”。
“因特網時”是網絡經濟的變化速度,它是以小時為計量單位的,這已接近人類能夠吸收信息并做出決策的能力的極限。通常7年相當于因特網時中的1年。在因特網時,每3~5年就是一個網絡經濟時段。一種產品在3~5年里就會達到主流飽和狀態。為了更鮮明地理解因特網時,可以將網絡經濟與農業、工業、后工業等經濟時代列表對比如下:
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時代的對比
時代延續時間(年)交互速度(英里/小時)環球所需時間
農業經濟3~50003~5(人力)3~5(年)
工業經濟3~5003~50(馬車~汽車)0.3~0.5(月)
后工業經濟3~503~500(飛機)0.03~0.05(天)
網絡經濟3~53~5000(網絡)0.003~0.005(小時)
顯然,每個時代的長短取決于交通和通訊的速度,也就是那個時代的技術速度。根據上表,工業時代比農業時代要短10倍,后工業時代要比工業時代短10倍,而網絡經濟中每個時代則只有3~5年,極其短暫。
極端的“因特網時”給網絡經濟的運行強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學習。莫爾定律是網絡經濟中企業和它的競爭對手必須遵循的一種業績學習曲線(performance-learningcurve)。網絡經濟是給信息增殖的一種經濟模式,增殖能產生更多的信息,而更多的信息又能進一步增殖,這種不斷循環著的特殊的信息收集過程,被稱為學習。學習是運行在網絡經濟中的正反饋機制的核心部分,因為它以技術優勢代替了物質優勢。一般來說,一項新發明、新的電腦程序或新方法問世后,必然會有人對其做出改進,在原來的基礎上巧妙地修改、提高或運用,從而掌握了增殖的奧秘。這促進了更多的革新和改進,于是就有了更多的學習,導致了后代產品的進一步增殖。這個發明、學習和增殖的循環會一直持續到技術枯竭或該技術被其他技術所取代。學習導致了全社會都在追求速度,學習過程和與之相適應的正反饋機制是網絡經濟的推動力,因此,控制學習變化速度是網絡經濟的一個關鍵因素。
(二)達維多定律(Davidow’Law)
達維多定律認為,在網絡經濟中,進入市場的第一代產品能夠自動獲得50%的市場份額,因此,一家企業如果要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就必須第一個開發出新一代產品。與其作為第二或第三家將新產品打入市場,絕對不如第一家,盡管你的產品那時還并不完美。該定律還認為,任何企業在本產業中必須第一個淘汰自己的產品,即要自己盡快使產品更新換代,而不要讓激烈的競爭把你的產品淘汰掉。這實際上是在“因特網時”中生活的一個必然結果。威廉·達維多在因特爾公司任副總裁時,就注意到了提高產品更新速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這一定律。
(三)新蘭切斯特策略(NewLanchester’Strategy)
對網絡經濟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的第三個人是英國的F.M.蘭切斯特(1868~1946),他設計了英國的第一輛汽車,寫了《戰時飛機:第四代武器的開端》一書,并于1916年創立了“數學理論策略”。他的思想影響了運籌學的創始人伯拉德·庫柏曼。W.E.德明在60年代把上述兩人的思想介紹到日本,日本科學院院士申夫田岡博士總結了該理論中的精華部分,并以此為基礎針對日本人的消費狀況制定了一種新的營銷策略,被稱之為“新蘭切斯特策略”。該策略描述的是網絡經濟的競爭規則。新蘭切斯特策略被用于商業時,就成為一整套的指導原則,指點市場部門如何在競爭中取勝。
具體來說,新蘭切斯特策略的運用可以使產品、服務或標準主流化。某個產品一旦主流化,它的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動搖,鎖定了一大批固定用戶,并給生產該產品的公司帶來巨額利潤。因此,蘭切斯特被許多人視為運籌學之父,在網絡世界里,可以稱為網絡經濟的建筑師,至少也可稱為市場交易策略的設計大師。
三、網絡經濟中的生存原則和競爭策略
商場就是戰場。網絡經濟中的市場營銷就象打仗一樣。根據以上網絡經濟的特征以及運行規律,企業必須采取不同于傳統經濟的生存原則和相應的競爭策略。
(一)產品主流化(mainstreaming):搶奪市場份額
主流化是網絡經濟生存競爭的首要原則。為了贏得最大市場份額而贈送第一代產品的做法就是主流化。主流化所追求的目標就是“鎖定”(lock-in),即通過吸引客戶從而占領主要市場份額的過程。一旦數以百萬計的用戶對該產品有了依賴感,考慮到培訓費用和其他轉換成本,他們就再也逃脫不了;一旦某個產品取得了主流地位,這個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動搖。顯然,主流化有兩方面的意義:它不僅鎖定了用戶,同時還消除了競爭。
免費贈送是實現主流化的具體方式,它通過把自己產品的價格降到冰點,而使其普及程度一夜之間升到沸點,從而一躍成為市場霸主。許多網絡公司都是這么做的。這也就是著名的“剃須刀和刀片”原理,贈送剃須刀就是為了長期推銷刀片。
主流化的直接目標就是追求市場份額的最大化,而市場份額的多少與企業在競爭中的地位有直接的關系。研究發現,一個企業要想在網絡經濟中白手起家,必須先擁有26.1%的份額,再贏得41.7%的份額,最后達到73.9%的份額。這一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當一個企業使用高明的計謀達到26.1%的市場份額這一最低目標時,才能成為“競爭者”,即才可被看作是一個可參與競爭的企業。若低于26.1%,則它的生存能力就很弱,只能算是“不穩定的競爭者”,它的地位可能隨時會被競爭者取代。一旦擁有26.1%以上的份額,就開始與其他公司相脫離,處于領導市場產品的地位。獲利能力一改變,市場份額也隨之改變。(2)彌補缺口來進一步贏得41.7%以上的市場份額,這樣就會成為市場“領導者”。所以市場霸主的目標是獵取超出41.7%的份額,這時,該公司與它的競爭對手之間贏利能力的差距才能擴大。在網絡經濟中取得這一關鍵地位的捷徑常常是兼并和收購(M&A)。(3)通過主流化以賺取73.9%的份額,從而成為“壟斷者”。當然,壟斷是每個雄心勃勃的公司的最終目標。但是,但再往上超過73.9%時就會停滯不前,因為其一,很難刺激出更多的商品需求量;其二,會引來與其他產業集團或專業化產品公司的競爭;其三,市場份額與贏利能力兩者之間就會錯位。因此,雖然擁有90%、95%或100%的市場份額,似乎是最理想的目標,但在網絡經濟中不應該是一個聰明企業的目標。
(二)鑄造價值鏈:“黃金定律”
網絡經濟中,許多高科技產業已構成價值鏈上的分支。價值鏈是由基礎科技公司、中等增殖公司及最終用戶共同聯結成的價值增殖鏈條。網絡經濟通過價值鏈實現價值增殖,企業從價值鏈的一個或多個分支中抽取資金,賺得利潤。網絡經濟決定了任何公司若只是贏利,而不實現價值鏈增殖,將難以幸存。
價值鏈中包含有“黃金”,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價值鏈上的分支越多,它所獲取的“黃金”也越多,這就是“黃金定律”。任何企業意欲挖掘網絡經濟的潛力,就必須充分利用由一個甚至多個市場空間構成的價值鏈。
網絡經濟下,價值鏈比各組成部分的總和價值要大。單槍匹馬地干無濟于事,所以各企業要聯合起來,形成“價值鏈群”才能幸存。隨著產品的分解,價值鏈不斷整合。各企業應建立合作關系,發揮聯合的作用,竭力從整個價值鏈上獲取利潤。
(三)PICN原則:產品個性化
網絡經濟中產品和服務必須要有個性,即質量和外觀以及感覺要對人性因素具有吸引力。個性也許很難定義,但是有個性的產品就有市場。一個企業要在網絡經濟競爭中獲勝,必須瞄準個體市場,實現產品、服務和創意的個性化,即遵循PICN原則。
PICN是一個縮略詞,由個人化(personalization)、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客戶化(customization)和特定化(narrowcasting)四個詞的英文首字母大寫組成。這里,個人化是指產品恰恰正好符合個人的需要;客戶化是指客戶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剪裁某項產品;個體化是指某項產品是專門為某個特定的人的生活方式而設計的;特定化即指客戶是通過單人市場發掘出來的。所有這些,都組成了PICN因素。在網絡經濟中,個人化代替了效率,個體化代替了大規模生產,客戶化代替了客戶支持,特定化代替了大規模銷售。
顯然,PICN原則迫使生產超越了銷售的束縛。網絡經濟中的生產不再是整體地、大批量地生產出普通呆板的產品,或提供僵硬、沒有特色的服務,取而代之的是,它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事后能夠改進。個人化和個體化使價值乘數達到了最大化。總之,在網絡經濟中,個人化、個體化和個人市場這些新觀念正在深入人心,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節約資金這些傳統觀念正在悄然逝去。由于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個性化了,所以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在網絡經濟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四)虛擬社區和部落意識
虛擬社區是由有著相同需要的人組成的群體,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把世界各地的人們與世界各地的產品和服務聯結起來,虛擬社區這個概念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網絡經濟中,企業首先得找出富有代表性的個人習慣、個人喜好和個人品味,并據此生產出符合個人需要的產品。然后企業必須找出大量的這種類型的潛在客戶,把他們當成一個獨特的群體,向他們出售產品。但是要想吸引住這個群體,就得迎合他們共同的人生經歷、價值觀念和興趣愛好,也就是說,要創造出一種社區意識。一個成功的營銷策略必須迎合他們心靈深處的那種農業時代的部落意識。網絡經濟中的產品和服務不僅要適合一個單個的人,同時要能引起整個部落的興趣。事實上,虛擬社區已超越了社團的范疇,隨著網絡經濟趨于成熟,每個人都將成為某個虛擬社區的一員。這一觀念實現主流化以后,很多后工業時代的做法將被過去的農業時代的傳統所代替,人們的觀念必須領先一步得到更新。
(五)企業產業化
在網絡經濟中,當市場份額增加到最大值時,該產品就成了市場的主導產品,制造該產品的企業就能創立完整的產業。企業就要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產品轉變為產業的標準,否則該企業就會失去壟斷市場的機會。發展一個產業與壯大一個公司有天壤之別,區別在于發展一個產業得到的回報比發展一件產品的回報更為豐厚;換言之,一家公司若是轉變為一個產業,其價值就轉化為一個“金礦”。例如,微軟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個產業,而蘋果公司只停留在一家公司。微軟公司的產業包括了本公司,外加成千上萬個第三方開發商、合作伙伴及追隨者,是最成功的例子。
綜上所述,網絡經濟條件下,經濟運行和企業內外環境均發生了奇異的變化。企業只有密切注視并適應這種變化,采取不同于傳統經濟的競爭策略,才能在網絡經濟中生存和發展壯大。[參考文獻]
1、T.G.勒維斯[美],《非摩擦經濟——網絡時代的經濟模式》,卞正東、王宇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3;
篇8
關鍵詞:一畫論;道;美學
石濤是清代初期杰出的山水畫家,他的《畫語錄》又叫《苦瓜和尚畫語錄》,它受到很多畫家、學者的重視,被認為是中國美學史上一部重要的繪畫美學著作。石濤美學在美學史上的獨特貢獻就是“道”和“一畫論“。他認為,“一畫”是世界萬物形象和繪畫形象結構的最基本因素和最根本的法則,以這一理論作為基礎,它還論述了繪畫創作中法則和自由的統一,繼承和創新的統一,整體性和多樣性的統一。而“道”又是老子哲學的中心范疇和最高范疇,“道”和“一畫論”是山水畫的最高境界,掌握了這些便更能具體的來研究美學。
老子美學是中國美學史的起點,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范疇,在《老子》這本書中,關于“道”它主要有五個性質和特點:第一,“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產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它不是依靠外力而存在,還包含了形成萬物的可能性。第二,“道”產生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三,“道”沒有意志,沒有目的。“道”雖然產生萬物,但是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萬物,“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這句話便是這個道理。第四,“道”自己運動。它并不是靜止不運動的,是自己運動的,正是這種運動便構成了宇宙萬物的生命。第五,“道”是“無”與“有”的統一。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最高的藝術精神來源于最本質的、最根源的“道”和石濤美學理論中的“一畫論”。《畫語錄》是石濤創立的藝術哲學,“一畫論”又是石濤美學體系的核心。“一畫論”的體系,是一個宇宙萬物運動規律與繪畫美學規律上的統一。石濤的一畫論,從宇宙的發生引出了萬物形象和繪畫形象結構的最基本的因素和最根本的法則。石濤的這個美學體系,使得繪畫史上關于創造自由的探討進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更哲理化而又更具體化了。
石濤論繪畫的法則和自由
在一畫論的基礎上,石濤論述了繪畫創作中法則和自由的關系。也就是《了法章》的內容,它所討論的就是如何打破束縛而獲得繪畫的自由的問題。
世界上什么東西也都是有規律的,因此繪畫也不例外。但是一般而言人們往往會被繪畫的成法束縛而得不到自由,畫家往往會被法障就是因為沒有很好的把握“一畫”這個根本法則。如果把握了這個根本法則,畫家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想法來畫畫,從而達到高度自由的境界,因此畫家也不會被束縛而得不到自由,畫家把握“一畫”是十分重要的。
古代畫家進行繪畫創作都是依據一定法則的。“一畫”的這個理論它并不是要人們放棄任何約束,也不是要讓人們墨守成規,它是要讓人們在懂得法則的同時也會獲得自由。如果人們被一些成法束縛失去了自由,那么法則也起不了什么積極作用,還是等于否定了法則。繪畫的法則都是從繪畫的實踐中產生的,這樣才能更好的打破所謂的“法障”,從而獲得繪畫創作的自由。根據石濤的思想來看,我們創作的時候就應該把法則和自由統一起來,對每個畫家都是十分受益的。
石濤論繪畫的繼承與創新
在石濤的《畫語錄》里用了兩章的內容來論述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它是從兩個層面來說明的,一個是“古”與“我”的關系,另一個是“識”和“受”的關系,其實這兩個層面講的都是一個問題。
繪畫是一種審美創造,“借筆墨以寫天地萬物而陶泳乎我也”。為了創造,我們應該學習古人,但是也不能墨守成規,而是應該要創新。他說“古者,識之具也:化者,識其具而弗為也。具古以化未見夫人也。嘗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識拘之也。識拘于似則不廣,故君子借古以開今也。”另一方面也就是說在進行創作的時候要講究一定的法則規律,并且在這同時還要注意其中的變化。因為我們要尊重自己的創造,也要尊重自己的個性,因此不能把自己成為古人的奴隸,我們要有創新。這里的“識”并不是泛指一般的認識或理性認識,它是指對于古代繪畫傳統的學識和修養。“受”指的是畫家本人的創造力,不是畫家對外界事物的感性認識。這樣看來應該把“受”放在第一位,畫家的創造力應該作為基礎,然后才有古代繪畫傳統的學識修養來規范自己的藝術創造。也就是說畫家在發揮本人的創造力,學習古代的繪畫傳統,如果只想著要表現個別的具體事物,那是很有限的,畫家應該著眼于“一畫”這個最普遍最根本的理論法則才能更好的表現萬物的自由。
石濤論“蒙養”與“生活”
以“一畫論”為基礎,石濤把“筆”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把“墨”和“蒙養”聯系在一起,還提出了“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的命題。他所謂的“生活”是指山川萬物的活生生的各種不同的特殊形態。書中第五章是這么寫的“山川萬物之具體,有反有正,有偏有側,有聚有散,有近有遠,有內有外,有虛有實,有斷有連,有層次,有剝落,有豐致,有飄渺,此生活之大端也。”可以看出他所謂的“生活”并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社會生活”或者“社會體驗”。“蒙養”是指太古時代宇宙渾然一體的混沌狀態。畫家在創作之前和創作過程中,必須時刻想著這種原始狀態,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盡管打破了混沌,但是畫面形象還可以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這里強調“生活”是著眼于繪畫形象的多樣性和生動性,“蒙養”是著眼于繪畫形象的統一性和整體性。石濤說過:“以墨運觀之,則受蒙養之任;以筆操觀之,則受生活之任。”操筆要追求畫面形象的多樣性,運墨要追求畫面形象的統一性,這也是筆墨的審美功能。“筆”“墨”無論是作為藝術技巧的概念還是作為藝術形式美的概念,都和繪畫的整體形象緊密的聯系起來了,石濤提出的“蒙養”“生活”都是以“一畫論”為基礎的繪畫美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繪畫形象的最基本的因素是“一畫”,由一到萬,千姿百態的萬物都主要靠筆,用筆要有對宇宙萬物的特殊性和多樣性的意識。但是萬物之間又不能沒有沒有規矩,它要組成一個整體形象,所以又得靠運墨,運墨要有對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整體性的意識。“蒙養”和“生活”的統一就是“墨”和“筆”的統一,也就是繪畫形象的整體性和多樣性的統一。
由于石濤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他的這些理論無不滲透著道家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成份。石濤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最為積極的因素,另一方面也為強調個人的創造找到了一塊牢固的理論基石。通過“一畫”,他始終對藝術本體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放在首要地位,構架起自己富有創建性的繪畫藝術、繪畫美學理論體系。在現代,在學習借鑒西洋畫和西方美學精神的同時,也要繼承這種寶貴的經驗和美學精神,這樣才能繼往開來,把中國繪畫的瑰寶流傳下來,發揚光大。石濤畫論內容廣泛,其美學思想,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財富,是我們研究、學習、創新發展中國畫的基石,這個畫論思想,至今仍為中國畫的發展具有革新精神和典范作用。(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潘天壽.中國繪畫史[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篇9
[關鍵詞]混沌理論;幼兒園課程;蝴蝶效應;自相似;奇異吸引子
19世紀牛頓一迪卡爾的機械科學、簡單秩序、系統封閉的世界觀影響了整個工業化的歷史。這種世界觀強調數量的精確化,不接受矛盾和不確定知識,強調絕對不變的恒定和單一,認為只有一種思維方式、一個真理或一個最好的過程。自20世紀以來,這種世界觀在宏觀和微觀世界都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和問題。隨著自然學科研究的突破性進展,被稱為“20世紀物理學第三大革命”的混沌學形成,它徹底擊碎了關于可控制可測量過程的牛頓式夢和拉普拉斯關于決定論可預測的幻想,由此展開了科學領域范式的重大轉移――由現代主義范式走向以開放、動態、不確定性、非線性為特征的后現代主義范式。[1]許多科學家、哲學家和其他領域學者以此為基礎在各自的學科領域開展研究。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研究領域,幼兒園課程當然也處于這場范式轉移之中,封閉的、追求形式化的傳統幼兒園課程受到了極大挑戰。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力圖從混沌理論視角對幼兒園課程進行重新審視。
一、混沌理論的基本觀點
混沌理論亦稱“非均衡理論”或“動態系統理論”,產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數學和物理學領域,與相對論、量子論一起被譽為20世紀三大科學理論。傳統對“混沌”的理解是“亂七八糟,混亂無序”,今天科學的“混沌”是指在確定的系統中出現貌似不規則的有序運動。現代關于混沌的研究還揭示了另一種“混沌”,即非平衡的混沌,這種混沌出現在有序結構之后,是有序結構進一步演化的結果。混沌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它的基本觀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1963年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在論文《決定性的非周期流》中提出的,即一只蝴蝶在世界上某個地方振動一下翅膀,就可能引起世界上另一個地方的風暴。它強調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即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在宏觀上將會產生系統的不確定性與不可預測性。從更深的層次看,混沌運動的本質特征是系統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在我國,婦孺皆知的成語“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是與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相關聯的,因為初始條件是不穩定的、不為人知的。
2.自相似結構
混沌運動會表現出非周期性和非對稱性,但這并不能說明混沌運動是無序的。相反,它表現了一種混沌之序,是一種整體穩定、局部不穩定的運動狀態。在不斷運動的過程中,系統會呈現出一定的相似性。從層次關系上看,部分與整體具有結構上的相似,從而表現出有序性。這種有序是一種非周期性的有序,一種更為高級和復雜的有序形態。
3.奇異吸引子
在混沌運動過程中,對行為運動范圍的控制和限制體現三種不同吸引子:吸引不動點、極限環和奇異吸引子(即混沌吸引子)。吸引不動點將系統的行為收斂為一個靜態的平衡點,而極限環則將系統的行為收斂為一種周期,兩者使系統形態呈現靜態的平衡性特征。奇異吸引子不同于前兩者,它通過誘發系統的活力使行為運動偏離靜態固定區域而導向不同的形態,使其變為非預設模式,從而創造了不可預測性。總之,正是以上兩種相反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張力,觸發了一個局部豐富多樣的復雜的巨大模式。[2]
4.非線性
“線性”指小起因引起小結果;“非線性”則是指不起眼的小原因可能引起巨大的、具有震撼性的結果。線性因果關系――般被視為常態,混沌理論卻認為“非線性”才是自然和社會的常態。因為任何事物和現象間常因糾葛而形成錯綜復雜的混沌狀態,這種狀態是非線性系統長期演變的結果,且每種行為都只是暫時反映當時系統的狀態。混沌理論認為,系統的變動情形都是非線性的、動態的和暫時的,永遠平衡并不存在。[3]
二、混沌理論視野下的幼兒園課程
混沌理論采取對現象作整體詮釋和解析的研究范式,提供“非線性”典范的思考方式,強調混沌和秩序并存,主張以整體、全面和易變的思維方式去看待事件和現象。該理論以開放系統的動態、不穩定為探索重點,將混沌狀態和不可預知行為視為主要特征,這為我們研究幼兒園課程提供了不同于傳統的思維模式。[4]
1.課程目標要整體規劃,統整各方資源,同時應注重培養幼兒的“關鍵能力”
幼兒園課程本來就是一個復雜、混沌的系統,不僅涉及自身教育觀、當代教育思潮、國家教育方針、學科知識發展、幼兒心理等方面內容,也與社區發展及家長的觀點等因素密切相關。課程目標可視為整個課程的初始條件,目標基礎上的內容選擇、課程實施及評價都依賴于初始的目標制定。因此,在進行幼兒園課程目標設計時應考慮其可能產生的“蝴蝶效應”,即任何一個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在制定幼兒園課程目標時,宜采取整體規劃方式,綜合考慮所有相關因素,促進社區、家園積極互動,統整各方面的教育資源,以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使課程得以順利實施,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能力”是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是指幼兒進行智力活動的核心技能和能力,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性能力,各個領域都有相應的關鍵能力。混沌理論的“自相似結構”觀點強調整體穩定、局部不穩定、層次上非周期性的有序,它給我們的啟示是:盡管課程目標是多層次的,課程方案是多元的,但都必須圍繞自相似結構中的吸引中心來確定課程目標,即目標的設定要以培養幼兒的“關鍵能力”為核心。
2.課程內容應具有開放性、建構性、生成性
傳統幼兒園課程在教師的精心準備下嚴格按照計劃好的、確定的內容進行,不允許有“干擾”或“破壞”,較少顧及教學模式或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幼兒的接受能力。混沌理論認為非線性是一切自然和社會的常態,任何事物和現象都會形成錯綜復雜的混沌狀態,這一狀態處于永恒的變化中。幼兒園課程作為一個混沌系統,也應體現其非線性特征。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內容不應是完全預成的,應注意“生成”,充分體現開放性和建構性。[5]幼兒園課程應不斷生成新的內容,以符合不同時期不同幼兒的接受能力和身心發展水平,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混沌理論強調非模式化和不可預測性。因此,在幼兒園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允許幼兒突發奇想、教師隨機應變等奇異吸引子的存在,課程內容不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應是死的、固定的“教材”,而應體現出開放性和動態變化性。幼兒所有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都應成為幼兒園的課程內容,因此課程內容不再僅僅是教師本人的價值觀的反映,不再是預先設計好的、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是教師、幼兒、家長及社區人員等多種價值觀的集中反映,是特定時間、特定場合、特定活動和特定幼兒等奇異吸引子在活動過程中不斷誘發生成的非模式化的內容。
3.課程的實施是師幼在平等基礎上不斷對話的過程
混沌運動中的奇異吸引子通過誘發系統向不規則方向發展,使系統產生復雜、豐富、多變和不確定性。在把幼兒園課程視為混沌系統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將課程實施看作是一種對話。對話的原始意義專指人與人之間的談話方式,這里是指一種平等、開放、自由、民主、協調、富有情趣和美感、時時激發新意和遐想的交談。在這種對話中,說話者能夠完全敞開心扉,有一種要去經歷一場有趣的冒險的感覺。[6]師幼通過平等對話和相互交流,不斷激發和尋求課程實施中的奇異吸因子,創造課程革新的動力。因此,課程實施過程不再是教師“獨白”與“自言自語”,而變成師幼在平等交往過程中不斷對話與交流的過程。在這種對話中,教師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而非真理的擁有者和居高臨下的指揮者,所有的參與者都是課程的創造者和開發者。[7]
4.課程評價要體現多元性和發展性
混沌理論對幼兒園課程建構多元性和發展性評價有許多方面的啟示:首先,混沌理論認為每種行為只反映當時系統的狀態,不存在永久的平衡。幼兒園課程的評價應是一個開放的循環系統,應在評價過程中不斷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流與溝通,以保證活動內容及時更新。評價中的每一次循環,都是在前一次評價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都會增加新的信息。[8]其次,由于評價對象的復雜性以及評價過程中價值關涉的復雜特征,幼兒園課程評價也可看作是一種混沌現象。因此,對幼兒園課程的評價不再以園長和專家為權威和標準,而應是教師、家長、幼兒對課程全過程、全方位的評價,不僅評價的主體是多元的,而且評價的內容應綜合考慮課程的目標、實施和結果,可以分別把它們看作是課程評價的吸引中心,圍繞這些吸引中心進行多重評價。[9]第三,多元性和發展性評價在強調評價結果的同時更應強調評價過程。非線性系統的不可預測性以及系統變化過程中偶然性的特殊作用,要求對評價過程給予特殊關注,在過程中不斷完善和發展。[10]由此可見,多元性與發展性評價充分體現了混沌理論的基本觀點。
參考文獻:
[1]陳建翔.量子教育學:一百年前“量子爆破”的現代回聲.教育研究,2003,11
[2]李桂元.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混沌理論及方法.自然辯證法研究,1995,8
[3]朱云東.混沌基本理論與教學設計發展的新方向.電化教育研究,1999,5
[4]黃娟.混沌理論對傳統教學設計的沖擊和啟示,電化教育研究,2005,5
[5]張華.走向課程理解:西方課程理論的新進展.全球教育展望,2001,7
[6]滕守堯文化的邊緣.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4
[7][9]卒子建.后現代視野中的課程實施.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1
篇10
根據理論,當委托人對人的行為具有依賴性,并且獲取人的信息要付出高昂的代價時,在關系中就存在道德風險。當企業同時存在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時,企業的投資行為同樣會產生道德風險。債權人具有優先的收益索償權及企業破產時財產的優先索償權,企業價值上升時,企業價值的增長要由股東與債權人分享,并且債權人分享固定且優先的收益。因此,盡管企業面臨一個凈現值為正數的投資項目,在最終風險由股東承擔的情況下,股東只要沒有從中獲得與之所承擔風險相對應的報酬,就會拒絕將股權資本投入到這個凈現值為正數的投資項目中去。而只要企業存在著未清償的債務,就會存在企業提高資產的風險程度向債權人轉嫁經營風險的道德風險問題。
當企業面臨財務危機時,這種轉嫁風險的動機將更加強烈。因為企業面臨著財務失敗,股東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不會增加新的投資,因此,冒險的股東可能會違背與債權人簽訂的契約,將企業所能控制的現有資源投入到風險更高的項目中去:一旦成功,會擺脫困境并分享較高的盈余;一旦失敗,則宣告破產。而保守的股東可能會傾其所能轉移企業的資產,比如變賣企業有價值的資產。在極端的情況下,企業有可能通過非法手段粉飾企業財務報表,封鎖消息,制造虛假的財務信息,誘使外部股東或債權人進行投資,以向新的股東或債權人轉嫁風險。這一系列的道德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企業財務狀況的進一步惡化。
二、運用企業戰略學理論分析
企業戰略學理論是從戰略管理的角度探求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直接原因。這一方面的研究一般根據Porter的競爭優勢理論,強調競爭對手進入和替代的威脅以及與客戶或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等因素,分析這些因素后就可以確認企業在降低成本、產品差異化、市場競爭策略上所具有的比較優勢。一些外國學者認為,導致企業財務上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此,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其目的就是找出導致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共同因素。
Argenti將處于財務困境的公司所面臨的問題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①五種管理失誤,即首席執行官權力過大、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的職位沒有分離、財務總監沒有相應的權力、董事會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而且態度消極、董事會這一層以下缺乏管理深度。②三種財會體制弱點,即預算控制能力不足、現金預測不足、管理人員對成本控制認識不足或能力缺乏。③公司對其經營環境感覺不靈敏,缺乏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④存在一些常常能導致公司經營失敗的錯誤。
1991年,Pratten將導致公司陷入財務困境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四點:①商業環境的變化,如競爭、技術發展的變化。②經濟環境的變化,如通貨膨脹率、利率、匯率的變化。③公司發展速度過快導致資金不足。④管理失敗,如戰略制定的失誤。另外,Pratten還結合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所出現的新情況,總結了一些新的影響因素,如經濟全球化、管制的放松及技術進步的加快造成國際競爭激烈程度的加劇等等。
三、運用非均衡理論分析
非均衡理論,如混沌理論和災害理論,主要是描述性的,即它們發現了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前的某些征兆,但沒有找到能夠解釋引起財務困境的真正原因。
混沌理論主要從考察一個乃至其后一系列由其產生的微弱干擾對整個系統的影響入手,指出當這一系列微弱干擾對系統的非均衡影響逐步累加時,最終會導致整個系統偏離原來的均衡狀態。混沌理論認為這些攪動都是外生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控性,比如自然災害、政府政策等。
災害理論主要關注系統中的幾個潛在均衡點,著重分析在一些逐漸平緩發生的變化后出現的突然的、不連續的變化對整個系統的影響。Ho和Saunders(1980)首次將災害理論應用于破產研究領域,他們使用災害理論研究美國的銀行管制,發現銀行的破產不是因為逐步衰落而引起的,而是一種由管制機構行為引起的突然倒閉。另外一些研究則將破產與具體的經濟原因聯系在一起,如消費者偏好、企業生產函數的變化、市場結構、行業特征、公司的成長特點、資本結構特征及在行業中的相對地位等等。
四、運用規范性理論分析
Scott于1981年將企業破產定義為權益價值小于零或資不抵債,并總結出由四種財務模型組成的解釋公司破產的規范性理論。
第一個模型是期權定價模型。該模型將負債經營的企業看成是被債權人持有的證券,而股東持有一個以該證券為標的物的看漲期權,只有在企業的總市場價值(MV)高于債務價值(D)時,股東才會行使該看漲期權。在企業破產的可能性和期權的價值之間存在直接的聯系,而期權價值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是MV與D差的期望和MV方差的比值。所以企業破產的概率由企業的MV及D共同決定。
第二個模型是不存在外部資本市場條件下的賭徒破產模型。該模型假設企業無法通過證券市場籌集資本,企業每期都以一定概率得到一個正的現金流和一個負的現金流,所以存在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總是得到負現金流的可能性。如果企業得到負的現金流,那么它就必須變賣資產來彌補損失,當資產價值小于零時,企業破產。根據前面的假設,存在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總是得到負的現金流的情況。在此條件下,企業破產的概率由現金流(CF)和企業凈資產清算價(KA)之和的期望與CF方差的比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