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弊端范文

時間:2023-10-12 17:34: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市場經濟弊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市場經濟弊端

篇1

關鍵詞:市場經濟體制;建筑安全領域;弊端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但是在建筑安全領域依舊存在有比較大的弊端,也就需要相關企業跟單位能夠進一步加大對建筑安全工作的重視力度,做好建筑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建筑領域的持續與穩定發展,對于國有經濟的發展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1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頻發的因素

1.1企業領導重生產輕安全

在建筑項目開展過程中,一些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多是由其他職位的負責人兼任,甚至還沒有設置完善的安全管理體制。此外一些建筑企業在建筑項目開展過程中過于注重生產利潤跟生產效益,對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知不足,也沒有嚴格按照國家相應的安全生產規范來進行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在這一建筑企業管理體系中,安全管理的作用也就無法充分發揮出來,也就容易導致一系列安全問題的發生。1.2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不足在建筑行業建設過程中會涉及到非常多的工作內容,還會受到一些外界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也就導致了建筑行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有非常大的難度。因此在進行建筑行業的安全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求從事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員能夠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跟綜合素質,才能夠滿足安全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但是目前依舊有很多施工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多是由其他崗位人員兼任,也沒有做好對安全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工作,也就導致了安全管理制度無法有效落實,從而導致一些施工安全問題的發生。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原則

2.1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還需要遵循預防為主、綜合管理這一重要原則。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在結合了建筑工程特點以及當地具體施工條件基礎上,來進行安全風險防范策略的合理制定,借此來消除在工程建設施工中的一些安全隱患。此外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還必須強化對人員對于設備的管理力度,嚴格按照相關行業規范以及政策法規開展安全管理工作,這樣才能夠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可能性,確保建筑工程項目高質量高效率的開展。

2.2以人為本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只有真正確保了所有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才能夠確保建筑施工的有序開展,避免一些比必要損失的出現。只有作為建筑施工企業以人為本的主導思想,編制一套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才能夠保障施工環節的有序開展。此外還要將安全管理責任進行充分的落實,構建健全完善的安全考核體制,確保安全管理體制的有效落實。以人為本理念作為建筑行業管理體系中所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之一,只有在以人為本理念下開展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夠讓安全管理的效用得以充分發揮。

3影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因素

3.1人為因素

一些施工人員自身的工作能力比較差,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也無法嚴格遵循相關施工規范來進行作業。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同項目之間還存在有一定的差異性,也就導致了安全風險的種類不盡相同。如果施工人員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的安全施工要求進行規范化施工,也就容易導致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此外安全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比較差、責任心過低,也就會導致安全管理制度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部分施工管理人員對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力度不足,多是將管理重心放在了施工進度跟施工效益上,對于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還報以忽視的態度,使得建筑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也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3.2施工設備因素

近年來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施工設備也被應用到了工程項目施工中。但是一些施工人員在進行設備操作過程中技術水平不足,也就無法按照安全規范的相關要求進行設備操作,導致了安全事故發生可能性大幅度增加。此外一些生產施工設備的廠家為了獲取利潤,私自降低設備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標準跟安全性能,也就導致了施工設備質量不達標,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導致了一系列安全事故的發生。

4建筑安全管理措施

就影響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具體因素進行明確,其可以分為人為因素、環境因素以及施工設備因素三方面的內容。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優化與完善,也就需要各施工企業能夠就導致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因素進行明確,還要構建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措施,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各種建筑安全事故的發生可能性,為建筑行業的持續與穩定發展也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4.1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

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現階段也已經頒布了《安全生產法》以及《建筑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但是在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還應用到了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跟新設備,也就導致了傳統的建筑法規難以滿足現階段的建筑管理需求。針對這一問題,我國還需要對現有的建筑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強化,針對施工安全的監督跟執法檢查工作進行完善,這樣才能夠降低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確保相關責任企業的安全責任得到有效落實,對于建筑行業的安全穩定生產也有著重要意義。

4.2健全安全管理體系

建筑項目相關單位以及企業還要進一步明確自身的安全管理職責,進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嚴格落實,還需要所有參建單位能夠積極融入到安全管理體系中,這樣才能夠讓建設單位自身建筑項目安全生產的領導以及協調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首先在進行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過程中,促進設計單位發揮出建筑項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促使監理單位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在安全施工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此外還要促進施工單位強化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在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基礎上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在建筑施工管理過程中還需要涉及到非常多的內容,要求建筑企業在結合自身發展需求以及項目施工具體狀況的基礎上,進行要點因素的嚴格把控,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要有充分的認知。只有做好了現有安全管理資源的配置工作,強調自身安全管理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以及適用性,借此來確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層次分析法、安全檢查表法均是建筑企業對安全風險進行分析的重要途徑,還需要依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安全管理方法的合理選擇,借此獲得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

4.3落實安全責任制度

在市場經濟體制這一背景下,要求建筑企業在結合了自身運行特點基礎上進行安全責任制度的嚴格落實,還要積極組織員工們進行安全知識以及安全操作技能的合理選擇。因此建筑企業還需要對現有的安全責任制度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還要將各層級員工的安全責任進行明確,確保安全責任能夠落實到人。最后則要求建筑企業能夠強化對員工資質證書的檢查跟審核工作,在得到相應的崗位要求之后,才能夠進行人員的聘用以及職位的提升,這樣也就可以促進所有員工們參與到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對于安全管理作用的發揮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5市場經濟體制下建筑安全領域的發展前景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優化跟完善,導致建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各企業要想追求最大化的利益,還會對安全投資生產也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建筑企業作為項目施工的最大責任方,如何承擔自身的安全責任以及推動我國安全事業的持續發展,也就成了建筑從業人員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因此建筑企業還需要在適應自身安全系統變化這一前提下,才能夠確保自身的持續與穩定發展。在計劃經濟時代背景下,建筑企業還需要強化對利益以及安全管理兩者的有機結合,來為自身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很多建筑企業并沒有對自身的運作行為進行規范管理,因此為了確保建筑安全領域的良性發展,還要求我國企業能夠構建完善的安全體系,來為企業的經濟發展創造出良好的機會。但是也不能將建筑安全領域的發展前景完全落實到建筑企業的自主能力上面。因為各個建筑企業不會因為自身經濟實力雄厚就放棄對經濟利益的追求熱情,因此說建筑企業經濟足夠發達之后再提升安全管理的理念是不可取的。因為我國還需要在結合市場經濟體制現實發展特點這一基礎上,就安全性跟經濟性兩方面入手,做好安全管理的監督以及管理政策,做好建筑安全領域的宏觀調控工作,在此基礎上還需要不斷提升建筑企業對于安全領域的認知程度,明確安全領域的重要性,并且促進建筑企業在安全領域的投資需求。通過資本投入的方式也能夠推廣安全領域的有序發展,對于建筑企業的持續與穩定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強化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還能夠幫助建筑企業實現對經濟效益跟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對于我國建筑行業的持續與穩定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篇2

     摘要:如何科學、合理地劃分中央與地方的稅權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我國現行稅制稅權劃分存在的弊端入手,提出一些稅權劃分應堅持的原則、構想和其他應解決好的問題。

    關鍵詞:分稅制  稅權劃分  公共產品

1994年,分稅制在我國正式實施,經過7年的實際運行,效果是顯著的,首先它保證了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的同步增長;使我國初步建立了稅收的分級征收和分級管理的制度;使我國稅收管理體制由中央高度集權制逐步地向地方適當分權的方向發展。它從根本上克服了在20世紀80年代有計劃商品經濟條件下建立起來的稅收制度的某些局限性。但是,由于它是市場經濟發育不成熟的早產兒,先天不足,在市場經濟日益成熟和世界經濟向一體化發展的今天,它的機能越來越不適應發展著的經濟環境,最突出的表現是稅權劃分不合理、不科學。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劃分中央與地方的稅權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我國現行稅制稅權劃分存在的弊端入手,提出一些稅權劃分應堅持的原則、構想和其他應解決好的問題。  

一、現行稅制在稅權劃分方面的弊端分析

篇3

關鍵詞:市場經濟宏觀調控;弊端;啟示

計劃經濟下宏觀調控的主要弊端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調控程序自身不平衡。計劃經濟本質上是政府主導型經濟,因為作為一個計劃,發行計劃的主體在指導和監督計劃的執行上都應該是政府。如果政府所制定的經濟發展運行計劃是平衡的,是客觀的,具體說是總供給和總需求各種指數都是平衡的。在這種前提下,政府職能就是監管,以確保計劃的完美實施。但是,政府如何制定平衡的經濟計劃,必須滿足以下要求:首先,政府通過獲取制定一個計劃的全方位,立體式,符合實際的客觀指數,及時,準確的GDP數據;其次,政府總體規劃方法要符合市場規律,遵循客觀情況;再次,一個系統的計劃是否完美,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取決于規劃方案是否科學,決策過程是否民主;而現實中,一方面由于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等技術落后,市場主體根據自己的喜好,故意歪曲信息將導致政府無法獲得制定一個全面,及時,準確計劃所需要的全部經濟信息。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政府在尋求最佳規劃方法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投入----產出方法,優化方法已用于制訂計劃,但是,截止到目前,我們尚未完全掌握優化規劃的有效方法。其實,規劃方法的關鍵在于制定主體對于改善經濟恒量和變量之間的關系有清醒的認識,對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性質,程度已經很清楚了,也希望有簡潔和實用的數學模型,但目前這些條件都不具備。一個國家的規劃方法是計劃經濟的落后,許多的計劃是,政策制定者和結果。再次,建立和完善規劃制度在實踐中是不容易的,而系統的建立和效率能保持各個利益之間的均衡,從而避免沖突的發生。最后,作為制定主體----規劃師應該完全代表社會利益,完全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上,著眼全局,但事實上是,在現實中這是理想化的存在,計劃制定師總是難逃自身利益的局限,往往從己出發,或從其代表的部門或地區的利益出發,制定一個反映少數人利益的計劃,著眼小集團利益。鑒于上述事實,現實的計劃常常是不完美的計劃,計劃本身難以避免出現不平衡的結果。

第二、計劃調控是零星的,不全面的。往往是在經濟環境的變化,一些規劃是已經預測了的,并且已經考慮在該項目中,但有些情況是計劃中并尚沒有出現,沒有預測更無法提前考慮的,這些情況將使預先設定的平衡被打破。例如,在發生自然災害時、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常常令計劃執行措手不及,所以,他們需要根據變化的經濟環境,不斷適應和更新計劃,以求達到與時俱進。可是,這一簡單的理想也不能完全實現,客觀情況是規劃方法和制度出臺以后,由于政治因素等其他原因常常導致這種調整的滯后,計劃調整往往滯后或者片面,不均衡,因此,在計劃經濟中,即使其中第一個計劃是均衡的,也會因為規劃調整導致宏觀經濟的片面失衡。為此,需要滿足以下條件而使計劃能夠跟上經濟變化的腳步:首先,規劃部門出臺符合客觀情況的執行規劃和計劃指標。其次,建立有效的評估或績效識別系統。

第三,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監督體制。在優先考慮數據,技術,收益效益等環節的前提下,這些條件必須首先得到滿足,在此前提下,計劃經濟時期,執行該計劃時所產生的矛盾和不平衡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實行計劃經濟,國家是不是一個很長的計劃綱要下,為了實現計劃指標指數不得不執行的現象出現。這些客觀問題的存在,恰恰說明計劃經濟的環境下,宏觀調控所導致的平衡是難以實現的。只要存在客觀的經濟失衡問題,就需要政府部門通過宏觀調控激勵和監督機制予以糾正。因此,宏觀調控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在計劃經濟的擬定和實施過程中缺乏監督和激勵造成的。

二,計劃經濟下宏觀調控給我們帶來的一些啟示

無論是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需要,也有宏觀調控。從形式看,似乎都沒有區別,但事實是,也有明顯的差異。要清理的問題是如何實現合理有效的宏觀調控,但如何進行宏觀調控。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經濟制度的性質是根本不同的,不同的經濟制度的性質決定適用宏觀調控的程度也存在本質的差異。在市場經濟條件的宏觀調控體系和計劃經濟是相排斥的。反映在客觀情況下有必要建立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經濟模式,讓市場主體充分發揮本能的調解功能,讓市場經濟機制充分發揮其自身的調控功能,它可以不遵循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的宏觀調控和控制系統。應該清楚地看到,這種模式不僅可以對計劃經濟,更要能夠使宏觀調控和控制系統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需要。宏觀調控和控制系統的重復,阻礙了我國市場經濟的增長,破壞市場體系的正常功能,從而損害經濟效率的增長和社會福利增加的改革。因此,應加快宏觀調控和控制系統的改革進程。

不得否認,政府的一些傳統的宏觀經濟調控規劃制度是底線,底線不容僭越,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征服政策的實施是有效果的。但問題是,一方面,政策效果具有短期性,另一方面,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利于在市場經濟的增長,因此損害長期的經濟利益,甚至短期性的影響,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宏觀調控和控制系統實現了根本性的變化,到現在為止,中國還沒有成立,并適應新的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體系,宏觀調控相關征服部門不具備適應市場經濟變化規律的情況,更加不能掌握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調節方法,也談不上對宏觀經濟的操控有效性了,積累市場管理調控的經驗教訓,只有在宏觀調控的變化情況才是可能的。目前需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管理的體制機制體制,同時制定相配套的宏觀調控規劃計劃,全面推進創新。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系統而努力。除此以外需要加快改革經濟管理方式,始終不渝的堅持正確的政策方向,徹底變革落后的傳統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引導,盡快形成成熟的市場經濟調控體系,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經濟大繁榮,經濟大發展。應當看到體制系統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卻應該是我們努力奮斗的動力和目標。(作者單位:河南駐馬店市安裝公司)

篇4

所謂自由經濟也就是市場經濟,通常以市場主體的自由活動來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組合與配置,并實現經濟活動的社會目標與價值,市場經濟主要有如下基本特點:

自由性。即經濟主體對本經濟擁有完全的產權,并享有獨立的經濟利益。自負盈虧,遵循市場的運行規律自我約束,積極開拓自我發展的空間。

平等性。勞動者的勞動付出與收入完全對等,商品的交換嚴格遵從市場的價值規律進行等價交換,不存在任何操縱市場價格的壟斷組織。

競爭性。“物竟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在市場經濟顯得尤為激烈。

效益性。市場經濟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追求利潤,唯利是圖是市場經濟唯一的目標。

市場經濟的這一基本特點使其在社會的資源配置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主要有:

收入的分配。在市場經濟中勞動者收入的大小完全取決于市場的價格,也即完全取決于勞動者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實現了社會的公平。

供應與需求的調節。在市場經濟中生產者往往通過市場反饋的信息來決定對某種產品的生產,如果某種商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則表明該種產品有利可圖,應增加產量;反之,供大于求,則表明價格會下跌,無利可圖,應減少產量。有效地調節了社會資源,使資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比較適合人類經濟的運行規則,人類也因為遵循了這一運行規則而使社會經濟更加繁榮昌盛,以市場經濟盛行的美國為例,可見一斑:

二戰后美國奉行的市場經濟得到進一步的重視,經濟繁榮程度也步步升高:1947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6萬億美元;2007年升高到11.5萬億美元;而人均收入1947年才1.1萬美元,2007年卻高達3.8萬美元,這一功勞不得不歸于市場經濟。

自由經濟雖然為世界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我們知道,一切經濟的活動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這一因素。人是自私自利的物種,人不管做什么他首先考慮的是他自己“人不為自天誅地滅”是自私人性的詮釋,而且人的欲望是毫無止境的,“人心不足蛇吞象”把人的貪婪性描寫得入木三分。人類攜帶著自私、貪婪的特性去追求他活動的最終目標――獲利的過程是非常危險的過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金錢對人類的誘惑足以讓他不顧個人的安危,難道他會心安理得地遵循市場的運行規律去追求他應得的那份社會價值嗎?不可能,否則諸如壟斷組織的違規行為不會屢禁不止,對付這一現象唯有允許政府進行適當的干預,也就是干預市場經濟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所謂的政府干預也就是政府行為,是指政府根據憲法通過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事務進行組織管理和控制的活動,是國家權力的運用和實施。

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干預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能吸引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從而保證市場經濟的繁榮昌盛,所以政府對內應該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大對公共衛生,文化教育,社會治安等的投入,提供一個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對外要加強軍事及外交等的建設,在維護國土完整和獨立的前提下,共同建設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

對社會資源提供保護性措施。自私人性的特點促使人類在進行經濟活動的過程中,在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面會進行掠奪性的開采,造成自然環境的嚴重惡化,所以政府有必要通過立法、稅收等手段對自然資源加以保護,合理地開發和利用。

適度良好的國家干預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一觀念已得到各國的認可并加以充分的利用。美國早期基本上是自由放任的經濟,完全由市場來決定,但發展到一定時期后,美國的自由經濟越來越需要國家的干預,比如,營商環境的建設,各種法律措施的制定都只能由國家來完成,從早期的反壟斷法等到現在奧巴馬的7870多億美元的救市方案都深深地打上了政府干預經濟的烙印。

市場經濟不是完全自由的經濟,它需要政府來行使它所不能行使的職能。沒有政府的干預,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幾乎不存在。總之,市場經濟和政府干預是一個目標上的兩個手段,它們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當然,并不是每一個政府的干預行為都能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有時政府的干預反而引導經濟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是不正當的政府干預行為所致,即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多管了。所以政府在運用干預手段時要三思而行。

二、國家干預市場經濟的范圍

適度干預。要使國家對市場經濟的干預達到適度的狀態,就必須嚴格分清國家對企業的職責范圍,一般情況下市場經濟能夠順利解決的問題政府就不應該再進行干預,否則會導致政企不分,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多管了,使企業無所適從,浪費了國家資源。政府對企業予以太多干預會產生兩個極端,一方面會阻礙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轉,阻礙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企業為了擺脫政府的束縛,開拓企業的發展空間,不得不以賄賂的方式,求得政府放權,這樣權錢交易的腐敗現象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給社會風氣帶來消極的影響。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在不斷地完善之中,各國往往在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采用多干預的手段來彌補市場經濟的缺陷,而在市場經濟的高級階段由于其機制己比較完善,可以自主地解決資源配置,所以應采用少干預手段。

篇5

關鍵詞:信用社;金融機構;體制改革

信用社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比較特殊的金融機構,有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之分,現在城市信用社已經基本消失,信用社主要指的就是農村信用社,農村信用社是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區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業人口走向城市,農村信用社服務的人口逐漸建設。更重要的是由于農村信用社內部體制中存在眾多弊端,它索恩能夠提供的農村經濟貸款服務也十分有限,可以說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與此同時,正在進行的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也進入到了一個瓶頸,由于各種問題是體制長期發展中積累下來的,形成了牽一發動全身之局,農村信用社到底要走向何方目前還存在很大的疑問。

一、農村信用社體制現狀

信用社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后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信用社在發展過程當中曝露出許多體制弊端,雖然經過長期體制改革,但是這些弊端并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主要體制弊端如下:

(一)機構設置混亂

農村信用社的機構設置基本上是按照鄉鎮來劃分的,在村里設置代辦點或者代辦站,然后又大社進行統一管理,而縣級單位設置聯社,現在雖然設置了省級農村信用社管理中心。而在金融體制管理當中,當前是由人民銀行進行統一的管理,但是普遍存在管理混亂、體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確、權責不統一的問題。在具體的管理當中現在信用社基本上延續了農業銀行的模式,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并不相適。現在農村信用社基本上承擔就是存款業務,貸款種類單一也難以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沒有起到農村經濟發展資金籌集的作用。

(二)管理體制不科學

首先,缺乏科學的監督機制,由于目前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規制農村信用社的發展,現在多數農村信用社多是借鑒商業銀行的監督的機制,但是這些內部監督規章制度缺乏科學性,并不適合農村信用社的實際情況,很難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貫徹執行。其次,業務千差萬別不統一,由于農村信用在管理體制上沒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統,因此各地方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業務并不統一,金融機構競爭各自為戰,難以形成合力,根本不能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機構自有競爭的需要。

二、農村信用社應該走上市場化的發展道路

農村信用社自產生以后,學者們就對它存在的體制弊端進行認真的分析和思考,并著力推動信用社的體制改革,但是經過二十多年的體制探索,可以發現農村信用社的體制改革成果并不是很明顯,這主要是因為體制改革的方向不明確所導致的。

(一)有關信用社改革方向的爭論

現在有關農村信用社改革的觀點主要分為三類:

1.主張堅持合作制

這種觀點認為中國現有的制度條件下并不缺乏實行合作制的土壤,而我國農村經濟仍然是以分散的小農經濟為主,現在農村經濟的發展現狀可以說主要是以農業小額貸款為主,因此仍然有繼續實行合作制的空間和必要性。信用社體制問題形成的原因是“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務和政策超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同時,經濟工作很粗,把合作經濟等同于集體經濟,公益法人與非公益法人部分,對社會上弱者群體的組織不制定必要的優惠照顧政策。”

2.主張放棄合作制

持這一種觀點的人認為合作制的一個最基本的前提是合作的自愿,但是我國這樣一個行政力量為主導的國家,并不具備實行合作者的基本前提條件。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國的農村信用社合作制并不是在自愿的前提下形成的,而是在行政力量的捏合下形成的。第二,合作制要求各合作者之間要在日常業務中體現出互助合作的原則,但是現在非社員存款越來越多,沒有體現出這一要求。第三,農村信用社作為一種社會存在其性質到底是商業銀行還是農村發展過程中的互組織無法得到根本的明確,導致現在有關金融管理的很多規定并不適合農村信用社。因此,現在農村信用社應該放棄合作形式,轉而走上農業商業銀行的發展道路。

3.主張走多種形式的道路

這一種觀點認為,現在不能急切討論合作制的放棄還是不放棄的問題,而是應該在堅持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尋找最適合農村信用社發展的方向。認為“允許各地農村信用合作社因地制宜的探索和實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各種產權制度,對根本解決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問題具有深遠意義。”

(二)幾種觀點評析和本文的主張

1.幾種觀點評析

對于第一種堅持合作制論,筆者認為這一種觀點沒有看到當前農村經濟的發展的實際,沒有對農村經濟未來發展做出正確的預測。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作用逐漸凸顯,農村剩余勞動力大批量的向城市轉移,農村人口逐漸減少,可以預見在未來農業生產必將走上企業化、集約化的生產道路,到時候合作制體制主要面向農業生產發展中的小額貸款定位將不再有市場。并且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農村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農業生產的現代化特征愈發明顯,農民的收入已經不再那么依賴農業生產,而是向林、菜、牧、漁的方向發展,而這個農業產業部門當前正朝著企業化的生產之路邁進,這一過程中農民所需要的資金是越來越多,小額貸款與農民需求之間并不協調。

對于第三種觀點,應該說這一種觀點是介于第一種觀點和第二種觀點之間的中間觀點,本文認為這是一種不徹底的改革觀點。主要是因為當前農村信用社發展中的困境已經證明了現有的體制與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并不適應,如果在堅持合作制無疑是將農村信用社推向更加困難的邊緣。按照這一觀點在現有體制的基礎上進行多體制試點改革,最大的疑問就是在多長時間之內才能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信用社發展的體制,這一點我想任何一個學者都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不能忽視的是以中國農業銀行在內的商業銀行業務正在逐漸的向農村方向擴張,農村信貸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化,如果農村信用社不能再最短的時間內拿出相應改革對策,那么留給農村信用社的道路只有破產一條道路。

2.本文的主張

本文主張第二種觀點,也就是要徹底放棄合作制,轉而走向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道路,成立農村商業銀行,構建現代商業銀行的體制。主要原因如下:

(1)西方發達國家的合作制金融機構大部分轉向了商業銀行

合作制金融機構并不是我國特有的現象,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曾存在過,但是經過實踐表明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合作制銀行管理體制并不能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因此西方國家絕大多數合作制金融機構通過改革走上了商業銀行的發展道路。在體制健全的西方發達國家尚且如此,體制不健全的我國更應該走上規范化、現代化的商業銀行發展之路。

(2)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改變了農民對信貸的需求

農業信用社合作制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是農村的,也就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大量的存在,但是這一基礎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正在逐漸的消失。因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受到市場經濟的巨大沖擊,瀕臨崩潰的邊緣。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現在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大為提高,種植、收割等繁重農業勞動已經不要人力就能完成,這種情況下大量的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涌向了城市,而農村農業生產的機械化、集約化日益明顯,農民對農業發展中的小額貸款需求大為下降。

(3)企業化經濟在農村日漸興起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經歷一個由傳統種植到農林牧副漁發展轉變的過程,而到了二十一世紀,以農林牧副漁為主的農業生產活動再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民開始利用各種幫扶資金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使農業生產的中心轉向了農產品加工業或者其他農業企業。這種情況下農民對于貸款的需要轉向了企業貸款,以面向農民為主的農村信用社貸款機制根本不能滿足這一需要。只有資產更多、實力更強、貸款額度更大的商業銀行才能滿足現有農村發展條件下的農業企業發展需要。

總之,農村信用社要想擺脫現有體制的各種弊端,必須徹底放棄合作制,走上商業銀行的獨立市場經濟主體發展道路,通過體制改革走上現代化商業銀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監獄企業 市場化 計劃經濟 弊端

1.當前監獄企業市場化的表現

1.1監獄企業市場化的出處

我國的監獄企業主要是為監獄服務的,監獄不僅可以從中獲得勞改犯人的勞動手段,而且還可以獲得相應的經費支持,其產權由監獄系統把持。監獄企業在體制上采取“監企合一”的方式,使得能夠適應計劃經濟體制,其單一的結構保證了其執行力的快速有效,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國跨入21世紀后,隨著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歷史變革,最終使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革。這就為監獄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1.2監獄企業市場化的表現

監獄企業經歷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曾經的輝煌逐漸變成了記憶。以遼寧省錦州監獄為例說明一下監獄企業面臨轉變的前后的巨大差異。歷史上的錦州監獄企業曾經取得過令人自豪的成績。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化過程中,監獄經濟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日益顯現,經濟效益不斷下滑。

2.監獄企業市場化弊端的成因分析

2.1監獄職能等基本概念

監獄職能在《監獄法》中有明確規定。《監獄法》第二,三,四條對其進行了明確規定,監獄作為執行國家刑罰的機關,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對于死緩、無期和有期徒刑的犯人執行相應的刑罰。不但如此,監獄對犯人還要進行教育改造,采取既改造又教育的原則,使得教育和勞動結合,從而使罪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出獄以后能夠遵守法律。

2.2監獄企業不適于參與市場競爭的原因分析

監獄企業與市場經濟原則上有沖突。第一與市場原則相沖突。第二監獄企業沒有經營自。第三,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經濟,競爭的結果必然出現優勝劣汰。第四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要求各個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產權可以進行交易和轉移。

2.3監獄企業不適合市場化的法理原因分析

首先要明確監獄企業的定性定位問題。監獄企業不能和一般的國有企業等同起來,其主管部門和一般的國有企業有著明顯的差異,是由中央、各省市區和直轄市的監獄管理機構來主管的,是由國家投資實現運轉的,所以建業企業為國家所有,而不像一般的國有企業一樣為全民共有,因此其性質應該歸類為公營企業。

第一,社會主義國家存在國營這個企業,但是對于公營的企業來說則廣泛存在于各個國家體制當中。作為各個國家都共同有的部分,它具有大眾性。而對于國營性質的企業則單單存在于社會主義國家當中。對于我國對公營性質的企業則歸進了國有企業范圍之內,對于產權的歸屬問題不是太清晰。

第二,公營企業主要是針對那些特殊而不具備競爭能力的企業,而國有企業則是國家為了競爭而設立的企業單位。

第三,針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國有企業進行政府和企業的權利分開,而公營則并沒有實現政企分家的情況,其主要是通過 政府直接控制,特殊法人作為其市場定位。

第四,中央政府掌握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對于公營企業的所有權則大多數由地方政府所把持。

3.監獄企業發展模式的合理化建議

3.1從立法上對監獄企業進行規范

明確罪犯勞動資源,監獄企業為行政執行產物,以行政法規進行管理,退出市場競爭。關于監獄企業立法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我國《監獄法》并未對監獄企業做出相應的規定。

第二,我國監獄企業無法可依。在不適用普通企業法時,我國監獄企業幾乎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態。

第三,無法把握監獄與監獄企業的合理分工。

監獄立法的可行性有三點依據。第一,我國監獄經濟改革的理論探討為立法奠定了理論基礎。第二,我國目前司法領域立法已經有相當積累,為監獄企業立法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第三,我國特別形態企業立法逐漸增多,可以為監獄企業這種特殊的企業立法提供立法模式的參考。

3.2繼續以企業形式存在,肯定其合理價值

作為監獄企業,主要的組織形式是通過對監獄內在押服刑的罪犯進行勞動改造的。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它作為一種特殊的企業是最直接最適合的一種針對罪犯的生產改造形式。作為監獄企業,將罪犯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和罪犯本身勞動改造的機遇結合到一起,可以為罪犯提供諸多如生產、社會話的勞動機會,同時還可以讓罪犯學會如何進行生活,獲取勞動所得,體味勞動不易,收入不易的簡單道理。而且在監獄企業的管理和約束中,學會逐漸融合到社會中去。

3.3借鑒其他國家監獄企業發展理念的啟迪

其他國家監獄企業改造罪犯理念的啟迪。重視罪犯生產項目和產業發展指導,強調監獄企業的生產項目需要在最大程度上滿足改造罪犯的需要。我國監獄目前主要從事手工勞動,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

綜上,監獄企業雖然在市場中不占據主體地位,只有經營性的權利。從市場的競爭看,它在各行各業中并不占據有利地位,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大潮下,監獄企業既然參與到了市場中,就必須按照市場的經濟規則進行競爭。在近期出臺的SA8000規則,其內容直接顯示就是針對企業勞工的。由于監獄企業行業特殊,對這項規則具有例外性,但是卻缺乏現實的法律保證,在市場競爭中并沒有優勢可言。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市場經濟 經濟倫理 道德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它除了具備市場經濟的普遍特點外,還具有自身的特點:公有制占主體地位、以實現共同富裕為奮斗目標、國家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等。而道德作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總和,是人們在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相互關系的直接反映,與社會結構尤其是經濟結構關系密切,它包括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等。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人們的社會生活各領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市場經濟與道德的關系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一、經濟與道德的關系

經濟對道德有決定作用。馬克思認為道德歸根結底是由經濟決定的,經濟的發展必然引起道德的變化和發展。其哲學依據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一種上層建筑歸根結底是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種社會存在決定的。 縱觀社會歷史發展,道德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趨于進步的,是隨著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而變化發展的。當今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賦予道德體系以新的內容,并為道德體系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其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經濟,具有道德的合理性,例如商品競爭強化人們的平等觀念和民主意識。從全球范圍來看,市場經濟普及全球,這說明市場經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果,是人類社會在一定時期內的經濟規律,是不可逾越的經濟階段。而在中國,社會主義的社會性質與原則決定了中國的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是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的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將日益成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道德對經濟有能動的反作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與社會存在相適應的社會意識能對社會存在起積極的促進作用,而與社會存在不相適應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產生阻礙作用。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種社會存在有重大反作用。契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道德體系將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保駕護航,能對經濟效益的增長產生巨大促進作用。然而,一旦道德體系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或單純由市場經濟建立起來的不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道德體系,它不僅不能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起積極的促進作用,反而會使整個社會環境惡化,出現誠信缺失、坑蒙拐騙盛行的現象。表面上經濟仍然呈現增長的趨勢,而實際上整個經濟已經開始衰敗,等問題已經在表面呈現出來的時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已經面臨全盤崩潰的危險了。

然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GDP保持高速增長,人們的價值觀和發展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與此同時,市場經濟的發展對道德的影響是推動作用還是抑制作用擺在人們面前。市場經濟在發展的同時又有經濟和道德的矛盾,形成了矛盾的統一體。具體來說,市場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以利益為基礎的社會發展,在市場的調解下,形成不同的組合方式,選擇最佳的組合方式,最終到達資源的優化配置。從此以后,人們不惜一切手段和代價追求利益,致使出現見利忘義的社會現象的弊端。在很多現實經濟生活中,許多不講道德的譬如企業等市場主體在競爭中經常獲得大量的非法利益,但誠實守信往往成為被欺詐、受損失、被騙的對象,在這樣的情形下,引發了對公平正義的問題的爭論。

二、經濟倫理在市場經濟中的缺失

第一,市場經濟中的道德缺失。市場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運作模式,是人們以利益為根本出發點來追求利益的,市場經濟的內在動力和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基礎是市場經濟主體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市場經濟的發展引導了社會的進步,但市場本身的缺陷性又導致了市場本身無法克制的弊端,導致了種種道德全方位的缺失,破壞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阻礙了整個社會的全方位可持續協調的發展。

第二,市場經濟秩序中各種道德缺失的具體表現及分析。微觀領域中,道德缺失的現象普遍而嚴重。在生產過程中,企業和商人為了減少市場風險,追求更大程度的經濟利益,不惜違背道德和法律,使用低劣的生產原料減少生產環節,用增加工人的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來增加收益,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使工人的身體和人格遭到踐踏。在交換的過程中企業和商人為了賣出更多的產品,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不惜危及消費者生命財產的安全,大搞特搞虛假宣傳,采取欺詐性合同等不正當競爭手段謀取高額的經濟利益。在宏觀領域中,商人和企業與主管行政部門搞權錢交易,雙方獲得非法利益,再加之受地方保護主義,小團體主義和地方本位主義觀念的影響,嚴重影響了產品質量,導致豆腐渣工程連連出現,使得政府企業形象遭到嚴重滑坡。

三、經濟倫理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一)倫理與經濟的結合。市場經濟活動中有倫理因素,倫理活動中有市場因素。其一,人的經濟生活和經濟行為中的道德觀念。經濟主體在實現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不能為了自身利益發展而發展,要不斷改革和調解行為方式,提升生產效率等使之符合倫理化的要求。最后,人們選擇的經濟行為的倫理意義。依靠倫理道德關系力量調解個人與社會的利益沖突,把矛盾化為最小,通過多種方式把對社會的認識轉化為個體的道德認識,由個體的道德實踐,上升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

(二)經濟倫理的社會作用。市場經濟的發展所引導出來的各種社會問題,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組織、個人來協調,但是核心離不開經濟和道德的相互制約。下面從幾個方面說明了加強相應的經濟倫理的必要性。其一,規范市場經濟運行的新秩序。如何規范市場運行秩序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市場經濟的高效率是在一定的經濟規則中實現的,以價值規范為核心為市場經濟的運行提供相應的倫理道德秩序。其二,通過影響人的精神取向,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信念支持,解決經濟主體在經濟生活中的理想信念問題,人們應有條件的追求利益,這種條件就是道德責任,是建立和優化經濟秩序所必須的。

總之,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統一于社會的發展中,道德與經濟統一在社會的發展中。國家投入資金到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中,加大社會主義道德價值體系的宣傳力度,教育國民學習和建立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同時市場經濟的活動主體主動學習和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并且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道德價值觀。憑借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在全民意識中力量,糾正市場經濟中的不良之風,為市場經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契合的道德,一方面可以通過提高合作規模來提高經濟效益,推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又通過影響人們的精神取向、人個個素質和工作態度來促進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3 卷[ M] . 人民出版社,1962: 8.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1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4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2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篇8

【關鍵詞】勞務派遣 利弊 應對措施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我國的勞動關系和就業方式逐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勞動力市場越來越富有生命力。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全新的用工模式也逐漸出現,特別是勞務派遣作為一種企業用人、社會管人的方式,其實施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普遍得到廣大企業的接受和采用。就目前企業勞務派遣用工現狀來看,勞務派遣用工制度對企業發展來說具有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弊端,這就需要社會和企業共同努力,不斷完善勞務派遣用工制度,找出應對策略,為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提供保障。

一、企業勞務派遣用工制度的利弊分析

(一)積極作用

首先,企業經營目的是獲取更多利潤,促進自身發展,以更好立足市場競爭,而勞務派遣用工方式中,對于人力資源的招聘、培訓、考核、管理、薪酬福利的發放等都是由派遣公司全權負責的,不僅降低了企業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還使企業能夠集中精力發展和管理核心業務,使自身經濟效益不斷得以提升。勞務派遣用工機制打破了傳統的零碎招工弊端,通過這種方式,用工單位能夠進行后備人員的篩選,有效避免了不合格人員的招進,有利于降低離職成本,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其次,勞務派遣用工方式比較靈活,且履行了法制合同用工體系,能實現依法用工,企業可利用這種優勢將部分工作外包,提高企業員工的用工效率,而在勞務派遣過程中員工的發展空間也大大拓展,企業則也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實現員工的遞增或遞減,保證企業員工能在企業內部發展,也能在其他企業發展。總之,勞務派遣的實施對于提高企業用工效率、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企業實施勞務派遣用工制度還有利于規避用人風險,這主要是因為在勞務派遣中,甲乙兩方并不存在勞動關系,雙方出現的糾紛也不屬于勞動爭議,有利于降低爭議風險,維護雙方合法權益。勞務派遣用工制度的主要任務是進行人力資源庫的建立和健全,嚴格人力資源的合同簽訂、薪酬支付、福利保證、社會保險等,有利于保證派遣人員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大大降低了勞動糾紛,規避了用人風險。

(二)存在弊端

勞務派遣作為一種臨時性和輔較強的用工方式,只能作為企業用工的補充,而無法成為企業核心用工模式,否則,當用人企業和被派遣人員雙方關系結束后,將會直接面臨內部機密的泄露。勞務派遣用工中,人員流動性大,就業穩定性差,用工關系較為復雜,加上分配機制和薪酬福利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員工工作積極性,這就使員工對企業缺乏歸屬感和認同感,不利于企業高素質工作團隊的發展,也不利于企業文化的建設,最終難以落實各項工作。在往常的用工中,用人單位都盡量規避社會保險費、加班費等方面的義務和責任,但是在勞務派遣用工中,當被派遣員工受到損失時,用工企業需要和派遣公司共同承擔責任。此外,在現行法律法規中,對于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公司、被派遣人員三方的賠償機制尚不健全,導致員工工傷獲賠困難,而且被派遣人員不同于正式人員,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公司沒有基于臨時人員的勞動保障,也沒有明確的責任權定,當出現問題時,雙方相互推諉,使工傷獲賠難度大大增加,這不利于三方持續健康發展。

二、企業勞務派遣用工策略

明確責任和義務。用人單位和勞務派遣公司與被派遣人員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為了更好保證員工的合法權益,必須明確雙方責任,確保員工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以及薪酬、法律等方面的保障,提高員工參與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好促進用工單位和勞務派遣單位的發展。

同工同酬。雖然被派遣員工并不是用工單位直接招聘的員工,但是為了促進自身的更好發展,用工單位必須公平對待被派遣員工,做到同工同酬,保障他們合法權益,避免出現不公平待遇。

完善年度考核。為了優化人力資源,用工單位應加強對被派遣員工的管理,加強年度考核力度,實行優勝劣汰,將考核結果作為他們去留和待遇標準之一,合格者留下,而不合格者則遷回原公司。

完善計劃審批和聘用。用工企業應堅持用工和編制相結合,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市場需求等提出自己的用人計劃,確定用人數量,做到定崗定編,實施公開化的招考方式,從緊必需,不斷為企業注入新的人力;企業應建立基于勞務派遣員工的薪酬調整機制,且對每個派遣員工增加社會保險;公開招考是避免不合格用工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用人企業在實施勞務派遣用工時,可由相關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招聘信息,公開招聘,擇優錄取。

三、結語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勞動力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如何留住人力、促進勞動力市場的健康發展必須廣泛受到關注。企業勞務派遣用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僅能夠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用工效率,規避用人風險,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來說也具有重要推進作用,但是與此同時,應認識到其存在弊端,政府須致力于對勞務市場和勞務派遣用工制度的完善,找出科學的應對措施,不斷滿足勞動者多樣化的就業需求,促進勞動力市場和企業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妮茜.現代經濟條件下勞務派遣用工制度的利弊分析[J].經濟視野,2012,(7).

篇9

關鍵詞:經濟法;宏觀調控;法治政府;依法治國

中圖分類號:D912.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16)-06-0112-01

依法治國自黨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以來,便被作為國家方略貫徹至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更是提出了建設法治中國,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重要戰略指導思想。這是國家治理能力和體系現代化的要求,是一項政治問題,同時也是一項法律問題。在依法治國的話語空間下研究經濟法的時代使命,是經濟法的職責所在,也是其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經濟法是國家應對經濟危機的利器。

市場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決定了經濟危機發生的必然性,而在宣揚自由、平等、競爭的市場機制理念下又催生了壟斷。市場經濟在給人們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及2008年的經濟危機足以說明這一點,自由經濟的發展理念和模式已經受到動搖。有鑒于此,包括我國政府在內的各國政府紛紛加強了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力度,力圖通過各種政治、經濟、法律手段保障經濟的平穩運行。

經濟法正是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以經濟危機為誘因,以消除危機為宗旨而興起的部門法。它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力于市場機制的引導、規范和保護,矯正和規制市場機制的負面效應,增強國家宏觀調控與市場經濟機制之間的耦合度。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規范各類經濟活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時,在依法治國的戰略思想指導下,政府對經濟活動的管理行為同樣要納入到法治軌道,經濟法成為政府進行經濟管理的標桿和尺度,為依法行政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礎。

二、經濟法是彌補民法不足的最佳選擇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調整對象包括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在經濟法出現之前,民法這一調整范圍決定了其具有經濟法的功效,并且在現實中也或多或少的履行著經濟法的職責。然而,由于市場經濟自身所具有的弊端,投機倒把、行業壟斷、誠信缺失等市場失靈的現象折射到法律方面便是民法的失靈。面對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以抽象人格和權力類型化為基礎所進行制度架構的民法,難以應對現實中的人性差別,其自身的面對市場經濟的弊端是與生俱來的。

盡管,近年來許多民法學家試圖通過修補民法漏洞來增強民法在商品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如在民法中填補一些基本原則,力圖降低道德風險的發生,為民法在調整商品經濟關系的時候增加些幅度空間;還有些學者極力推進私法的公法化,在民法中積極吸收國家權力的加入,以增強民法在調整商品經濟關系時的強度,加強國家干預;有些學者則是倡導民法自身的改革,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解決行業壟斷、貧富差距擴大、環境污染等問題。然而,民法的這些變革和調整始終無法突破自身的邏輯困境,難以消除市場中的根本問題和現實矛盾。經濟法的調整范圍囊括在民法調整范圍之內,且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就消除市場經濟中的弊端更為有效。并且經濟法中與生俱來的公權力干預,使得經濟法成為推動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也為民法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故,經濟法成為彌補民法不足的最佳選擇。

三、經濟法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

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經濟因素。經濟的平穩、有序發展是社會穩定的經濟基礎,而一旦經濟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很可能會引發罷工、游行、示威甚至暴亂等社會治安問題,嚴重的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并且在歷史上因經濟危機引發的動亂不勝枚舉,如上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危機席卷歐洲,德國法西斯趁機上臺,進而造成了長達十幾年的世界大戰;近幾年歐洲債務危機,同樣引發的歐洲各地的游行示威。經濟因素對社會穩定的影響是深刻的,而市場經濟中對個人利益追求的同時,如何維護他人利益以及社會整體利益成為了國民經濟正常運行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而經濟法恰恰以此作為其價值追求,它通過對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中的行業競爭,消費者權益保護,勞動者權益保護,銀行、財稅、證券、土地和房產的管理規范以及環境保護等,全方位的保障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成為社會穩定的重要法律手段和途徑。并且在打破壟斷、消除貧富差距、維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環境以及規制政府經濟管理行為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有效的化解了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各種利益沖突,在更深層次意義上實現了社會的公平、正義。

四、經濟法是法治政府依法管理經濟活動的法律依據

在依法治國的國家戰略指導下,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國家的三位一體建設被提上了日程。其中法治政府建設是當前我國社會追求現實和迫切的,長期以來行政治國的流弊在我國根深蒂固,政府的行政行為處于無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狀態,全國范圍內曝光的個別地方政府侵犯私權利的行為時有發生,如暴力拆遷、等。嚴重挫傷了政府在公眾心中的權威,不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設。在經濟領域,國家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主體,其經濟政策的制定在沒有法律依據的前提下任意性較大,基本上是依靠行政長官的意志進行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宏觀管理并未納入法治軌道。而在市場競爭領域,由于職權不明,很多行政機關對于市場競爭的干預不當,常常出現以調查、監管之名,行妨礙市場競爭之實的情況,嚴重擾亂的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

而經濟法通過銀行法、證券法、財稅法、土地和房地產管理法等有效的規制的政府的經濟管理行為,使得政府在進行經濟管理是有法可依。而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等法律的制度和頒布,保障了政府在干預市場競爭時能夠做到有法有據,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避免行政壟斷行為的出現,維護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

參考文獻:

[1] 程宗璋.依法治國與經濟法論要[J].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

篇10

這截然不同的命運,我們不由地感悟到:學校必須改進傳統的行政管理,滲透經營理念、運用經營機制,這是現代學校發展的趨勢。這樣,在學校管理中,既有行政管理為依托,又有學校經營為抓手,辦學效益就能取得最優化。

一、確立學校經營理念

(一)市場意識

傳統的行政管理注重照章辦事,強調如何貫徹、落實、執行上級文件精神,強調對上負責,尋求行政支持。行政管理對于實現學校管理職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弱點和弊端。這種管理“等靠要”思想突出,被動消極,缺乏進取精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勢必受到市場規律和教育規律的雙重制約,學校必須根據社會的客觀要求、學校的客觀基礎、辦學的客觀條件和教育的客觀規律確定自己的位置。市場意識對學校管理者來說,要有一種學校生存的危機感,認識到學校必須經歷生源競爭、教師流動等考驗。對教師來說,要有一種職業危機感,認識到隨著教師雙向聘任制的全面實施,學生和家長選擇權的加大,教師職業社會化的步伐加快,“鐵飯碗”將逐步退出歷史的舞臺,職業風險不斷增強。這都要求我們逐漸形成市場意識,以適應社會對教育的要求。

(二)服務意識

行政管理具有權威性、強制性和管理的垂直性等特性,其核心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目標任務,學校管理者是行政命令者,教師是施教者,缺乏服務意識。學校經營的核心是如何提高學校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謀求學校生存發展,實現自身價值的增值。它關注學校在市場中的地位,強調服務,謀求主動發展,提升自己的信譽度和美譽度,努力滿足教師、學生和家長的需要,所謂“顧客是上帝”正是這個道理。

對學校的管理者來說,其服務意識體現在:要樹立教師才是學校發展主體的辦學思想,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與和諧的工作氛圍,挖掘教師的潛力,煥發教師的斗志,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搭建平臺,把先進的辦學理念內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共同建構學校發展的美好前景。對教師來說,其服務意識體現在: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教育觀,主動地為學生提供幫助,服務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真正體現教育就是服務。

(三)品牌意識

傳統的行政管理,有嚴密的組織機構,統一的目標,統一的行動,它的著眼點是對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以上級滿意為目標,學校工作的重點是迎接檢查、驗收評比、晉級升格等活動。學校經營強調教育是一種產品,教育服務產品既然是產品就必須講品牌,以品牌求生存,求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確立品牌意識。

因此,對學校管理者來說,根據教育市場需求,創造特色“品牌”和質量“品牌”,通過“品牌”,建立具有競爭力的生源市場,使學校具有一定的經濟資本,從而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學校“品牌”,由此形成學校品牌--生源市場、生源市場--經濟資本、經濟資本--學校品牌的良性互動。

二、建立學校經營機制

(一)建立市場用人機制

在市場經濟的宏觀背景下,國家用人向單位用人,事業用人向社會用人轉變。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單位用人機制,在經費總包干的前提下,學校根據內部的定崗核編,簽訂聘用合同,確定工資待遇,明確雙方的責、權、利關系,建立平等的雙向選擇。這樣有利于克服“人浮于事”“能進不能出”的弊端,體現優質優酬,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對校長而言,可以采取校長資格培訓的市場化,校長任用的競崗制,校長待遇的職級化。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校長經營管理學校的水平和能力等綜合評估,給校長進行職級的評定,不同職級的校長享受不同的年薪和待遇。校長在聘期內,有明確的目標任務,有相應的學校經營權,獲得相應的報酬,責、權、利結合。校長聘任期滿后,接受考核,兌現獎懲,并決定是否繼續聘任。

(二)逐步擴大學校的自主經營權

學校經營必須要有相應的自主經營權。在法規政策的前提下,學校可以自主籌集經費,自主用人、自主內部分配、自主進行教改實驗,自主開發教育產品、自主開發學校品牌等,也可對學校品牌進行輸出,采取聯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開發教育市場。自主經營權能主動解決學校行政管理過程中的不利矛盾和弊端,學校才能自我發展、自我約束。

(三)建立以質量標準為導向的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