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素質養成范文
時間:2023-09-28 17:36: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職業素質養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引言
近年來,中國服務業始終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服務業在三大產業中占GDP比重最高、吸納就業最多的形勢進一步鞏固。參考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中國服務業未來的增長空間仍然巨大。人們在依賴和享受服務業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對服務質量也提出更高要求。服務質量的提升不僅依靠企業的實力和硬件,其關鍵還在于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那么現代服務行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這不僅是企業關心的問題,更是職業教育所關注的核心問題。
二、服務行業對員工綜合素質要求分析
為了更好地了解企業對服務類專業學生的素質要求,人們進行了一次較為廣泛的調研,行業涉及酒店、旅行社、百貨零售、金融業、通信服務、IT行業等,調研采用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相結合的方式,發放《員工職業素質調查表》1200份,回收問卷1086份,有效問卷1011份,同時,研究人員赴酒店、旅行社、商場、銀行等多家企業單位,通過與管理人員座談、與新員工現場交流等方式了解用人單位對員工的素質要求。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人們得出一些結論:第一,選聘員工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見圖1)根據調查,當前服務類企業在招聘員工時,主要考慮10個方面的因素,其中情商類因素占36%,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類占25%,職業道德占11%,其他還包括學業成績、外貌外形、學歷層次等。由此看來,與傳統的服務業相比,現代服務業顯然更關注員工的綜合素質,高分低能的應聘人員早已淡出用人單位的視野,而能促使專業技能發揮效力、學業成績轉化為實際能力的情商,越來越被用人單位所重視。調研中許多管理人員提出,職業院校畢業生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要具備較高的情商水平;既要會做事,更要會做人。第二,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抗挫能力尤為重要。(見圖2)通過問卷調查及企業訪談,用人單位普遍認為員工首先應具備如下重要素質:協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企業忠誠度、吃苦耐勞精神、抗挫能力、自控能力等,其中協作能力是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因素。許多管理人員都希望新員工確立這樣一種觀念,即企業是一臺大機器,每一位員工都是其中的一個零件,只有在企業的大機器之中,零件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團隊合作能力的發揮不僅關乎企業的發展,更決定了員工的個人發展軌跡。其次受到重視的能力就是人際溝通能力,在座談中人們發現性格開朗、愛好廣泛的新員工,在人際交往及溝通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到陌生環境能很快適應,有過學生干部工作經歷的學生尤為突出,在入職培訓及實際工作當中能主動和客人、上司、同事溝通,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也敢于表達。調查中人們還明確感受到很多單位對新員工的一種要求——過硬的抗挫能力。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服務工作,盡快轉換角色,調整自身定位,這是對每一位職場新人的基本要求。由于服務行業自身的特殊性,服務對象的個人素質千差萬別,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很難避免各種客我糾紛,心理承受能力是否過關將直接影響工作效果和職業發展。在對用人單位選才用人標準的所有因素進行分析后發現,用人單位對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全方位的。除了問卷中所涉及的這些核心能力以外,企業管理人員還提到了敬業精神、意志力、領導能力、執行能力、親和力和誠信意識等。第三,服務業需要吃苦耐勞精神。通過調查,人們發現目前企業員工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協作意識不強,心理承受力差,缺乏吃苦精神,社交能力不強,自控能力差等。當前學生多為獨生子女長大的一代,追求個性,特立獨行,往往缺乏全局意識和團隊精神。多數學生生活一帆風順,缺少歷練,部分同學生活條件優越,缺乏吃苦耐勞精神,遇到挫折缺乏承受力,進入新崗位適應能力差。初入職場,角色轉變大,心理沖突增多,此時,“態度決定一切”,良好的心態對于初入職場的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剛入職的新人大多都是從一線服務崗位做起,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操作單調重復。不少學生對就業崗位和待遇期望值高,不安心于一線服務工作,怕吃苦,不能受委屈。調查中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女同學在酒店餐廳實習了三四個月,每天端盤子、擦杯子、打掃衛生,被客人呼來喚去,還經常加班加點,因此她心里時常覺得委屈。一次包間客人用餐完畢離開后,她因為口渴吃了客人留下的西瓜,被主管發現,受到嚴厲批評,主管要求她向餐飲總監道歉。于是該同學內心壓抑已久的委屈瞬間爆發,與主管激烈爭吵一個多小時,然后憤而離職。類似這樣的例子在服務行業屢見不鮮。由于服務行業的特殊性,工作時間比較長,節假日不能休息,規章制度嚴格,工作自由度小,薪資待遇不高,如果對這些問題沒有正確的態度,很難在服務崗位長期堅持下去。一些管理人員提出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要有一個長期的規劃,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得失,也不能眼高手低,服務行業注重知識,更注重經歷。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從基礎做起,才能有長足的發展。第四,企業青睞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社會經驗的學生。多家企業的管理人員提到他們很看重應聘者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經驗,許多人力資源經理也認為有過打工和實習經驗的畢業生適應新崗位、新環境更順利,工作上手快,與同事上級也較好溝通,同時耐挫能力也更強。他們認為,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不僅能夠積累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工作經驗,把課本知識轉化為實用技能,同時能夠深入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具體要求,樹立市場意識,擯棄一些不切實際的觀念。此外,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拓展自身素質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們通過實踐可以磨煉意志、鍛煉能力、強化自我管理、增強責任感,可以達到與專業技能相輔相成的作用。
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中的職業素質養成策略
第一,轉變傳統的職業教育理念。轉變重智商輕情商的教育理念。首先,要轉變以發展智力為中心的教育思路,樹立智力和情商教育協調發展的教育理念。職業教育應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崗位需求為前提,在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情感要素,并且促使它們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其次,要轉變以考試分數為主要評價原則的教育理念,樹立以考核能力為主的評價原則。傳統的評估主要是通過標準化考試來檢測學生的成績,把分數看成是衡量學生水平的標準,而且是唯一標準。這不僅抑制了學生挖掘自身潛力的動機,也忽視了綜合素質與人格的發展。大量研究結果表明,一個人在學校成績優異并不能保證他以后事業成功。只有重視能力的培養,提高綜合素質,具備較高情商素質的人,才可能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才更可能獲取事業成功。轉變重專業課程輕人文課程的觀念。受功利主義課程觀念影響,許多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中,片面強化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方面的課程,而對文化基礎課和人文素質課很不重視。除了教育部明文規定的語文、數學、思想品德等基礎課之外,其他人文課程被大幅削減。這就導致高職學生在職業意識、職業素質、職業情感等方面的缺失,雖然專業能力得到提升,但其綜合素質不符合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要求,不利于學生職業生涯的持續發展。職業教育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為社會培養專業突出、個性完善、素質全面的職業人才。轉變重服務技能輕服務意識的觀念。服務意識是自覺主動做好服務工作的一種觀念和愿望,它發自服務工作者的內心,是優質服務的基本前提。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緊跟市場需求,往往非常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而忽視了對職業素質和服務意識的培養。沒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職業情感,服務人員在工作中很難保持積極心態,難以激發工作熱情,無法樹立正確的角色定位,即使擁有高超的服務技能,也不可能轉化為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和行為。第二,職業素質的培養應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強化職業規劃課程。高職院校要重視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把握行業特點和形勢,了解行業需求,并結合自身特點實現潛能開發。職業生涯規劃應從學生入校開始,活動課和理論課相結合,整體設計,伴隨學業進程分階段實施。許多大學生對自己不甚了解,對行業缺乏認識,對未來一片茫然,學校首先要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個人發展目標與職業生涯的契合點,引導學生盡早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明確職業發展目標,自覺提升個人職業素質,增強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將職業素質教育融入日常教學全過程。職業素質和職業意識的培養不是依靠一門或幾門課程完成的,而應貫穿日常教學全過程,滲透至所有課程和實訓環節中,將專業知識和技能與職業理念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職業培養。單純開設職業道德或職業素質教育之類的課程,學生往往認為過于空泛、枯燥,或者視同說教,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并非哪一門課程哪一位教師的任務,而是全體教師的責任。尤其對于專業教師而言,在教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傳遞職業理念,更加自然深入,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但要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對專業教師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加強教學內容與工作的相關性,以能力培養為主線,整合知識、技能和態度,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校企合作強化職業意識。職業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職業實踐,借助校企合作的平臺,學生可以盡早接觸真實的職業環境,得到職業鍛煉。目前,許多職業院校已與企業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尤其是企業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實訓資源和實習崗位,這些實踐機會不僅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提升,而且使學生與行業、崗位零距離接觸,讓他們加深了對行業和企業的理解,對強化他們的職業意識和培養職業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也使他們能夠更順利地從學校過渡到企業,更好地融入職業生涯。打造具有職業特色的校園文化。職業素質的養成要從學生進入校門開始,并且納入學校的人才培養體系。除了開設專門的職業素質教育課程之外,還應在校園內打造職業文化氛圍。如開展各種服務校園、服務師生的活動,幫助同學們樹立服務意識;開展職業服飾、職業風采大賽,培養職業情感;通過社團活動、班級活動,宣傳和強化職業理念;與行業實現文化對接,通過企業進校開講座、辦文化周等活動,將企業文化帶入校園,使師生們加深對行業和企業的認知與理解。第三,搭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實踐平臺。在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中鍛造學生綜合能力。調研中許多企業明確表示招聘時他們會優先考慮學生干部,他們認為學生干部的學習成績和個人綜合素質普遍較好,是校園里的佼佼者。學生干部在班級管理和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管理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得到鍛煉,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得到體現,這些都是受到用人單位青睞的優秀品質。學校應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班級管理、校園建設及自我管理的機會,在學生干部隊伍的管理中改變重使用輕培養的現象,將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提升作為學生干部能力建設的重點,特別重視服務意識、健康人格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育人功能。大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載體。許多學校都有著獨具特色同時又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這些精彩的社團活動背后,是學生們綜合能力的充分展示。學校應積極關注、引導和扶持學生社團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育人功能,讓學生們在充實課余生活的同時,也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挖掘個人潛力,增強綜合實力。尤其是大學生社團作為重要的第二課堂,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應將學生的興趣與社會的需求相結合,通過各種形式的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培養體系。社會實踐是學校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速大學生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但是很多學校和學生對社會實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積極性不高,使得社會實踐流于形式,內容陳舊、空泛,缺乏深度和廣度。學校應及時轉變教育觀念,把大學生實踐活動納入大學生教育管理體系中,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制定相應的社會實踐培養計劃,規定實踐課時數及學分,完善考核評價機制,使其與學生的綜合素質考評和各種評優掛鉤。同時,學校應充分整合各種社會資源,開發建設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并在教學實踐、專業實習、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勤工助學等基礎上,不斷拓展創新活動項目,豐富社會實踐的內涵,使其在內容、形式、廣度和深度上都得到發展。
四、結束語
職業教育能否順應社會發展,職業人才能否滿足市場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職業院校是否高度重視和有效地進行職業素質的培養和職業素質的拓展。服務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應著眼于服務業發展的大背景,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在強化職業和專業技能的同時,重視學生職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在人才培養體系中找準定位、合理規劃,使職業教育真正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李蕾.以職業素質為本位構建高職教育課程[J].山東社會科學,2014(12).
[2]王宇,張蓉倩.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探析[J].廣西教育,2015(1).
篇2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素質養成;公共基礎課;實踐教學
在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培養目標和定位問題上,也存在著過度夸大公共基礎課為專業課服務的效用,忽略了公共基礎課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功能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實踐教學體系。在《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以下簡稱《意見》)中強調“有效開展實踐性教學,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都要加強實踐性教學”,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中也強調要“促進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養成相融合”。因此,在公共基礎課中引入實踐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在實際工作中的實踐能力。
一、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培養目標及其實踐教學效用
1.公共基礎課培養目標。堅持產教融合是高職院校的立校之本和寶貴財富,產教融合主要是通過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落實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目前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公共基礎課程主要由兩課、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及計算機等課程組成,教育部在《意見》中將公共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關系界定為“加強公共基礎課與專業課間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學生文化素質、科學素養、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為學生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和職業生涯更好發展奠定基礎”。不難看出,高職公共基礎課程的培養目標和定位應該是“一主體兩兼顧”,即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主體,同時兼顧專業課教學需要和服務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
2.公共基礎課的實踐教學效用。高職教育具有鮮明的職業性特征,要求學生能夠高效率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行為,掌握實踐技能,適應崗位需要,其課程的職業指向性也就十分明顯。因此,公共基礎課的實踐教學效用就體現在“優、實、能”:“優”即優化課程設置,使公共基礎課適應且服務于高職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培養;“實”即課程內容實用,突出基礎課程理論的應用;“能”即職業能力與創新,公共基礎課有助于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以及創新精神的發揮。公共基礎課程效用,不僅包括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教學效益,更是涵蓋了滿足學生就業需求及終身學習的社會效益。
二、高職院校職業素質養成的內涵
對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學界較為一致的看法是,學生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還須具有適應專業發展所需要的關鍵能力即職業素養。1998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把職業核心能力分為八項,分別是與人交流、數字應用、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創新革新、外語應用等。職業素質就是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這八項核心能力。有學者指出,職業素質養成有別于理論系統知識的習得,兩者教學方式不同,職業素質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要求培養知識理論系統所指向的能力而不是掌握核心能力的知識理論系統。所以,以職業活動為導向、職業能力為本位,以任務驅動的學習實踐為過程,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進行教學,讓學生獲得實際工作所需的實踐能力,是職業素質培養的不變宗旨。公共基礎課程中的“演講與口才”“應用文寫作”“計算機”“英語”等與職業素質養成所包括的八項核心能力都是能夠相適應的,這些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滲入信息處理、與人交流、外語應用的能力。根據崗位要求和職業領域的特殊性,結合各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中將職業素質的培養滲透在公共基礎課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中。
三、公共基礎課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原則
1.特色性原則。特色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動力,不同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素養及專業能力要求不同,因此公共基礎課在教學觀念、實踐教學、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師意識、考核辦法等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上也不盡相同,事實上公共基礎課實踐教學體系的特色往往是高職院校最為鮮明的特色。
2.實用性原則。以各個專業的培養目標為依據,構建公共基礎課實踐教學體系。要充分分析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所應習得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依據專業的教學規律及特點,制訂可操作的實踐教學方案。要適應未來崗位的需求并緊密關聯專業崗位群的發展,以實用性為原則組建一個分工明確、層次分明的實踐教學體系。
3.綜合性原則。綜合性體現在理論教師與實訓教師的綜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綜合、課內與課外的綜合等方面,淡化理論教師與實踐指導教師、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教學與社團之間的界限,形成一體化綜合實踐教學模式。
四、以職業素質養成為導向,構建公共基礎課實踐教學體系
相較專業課而言,公共基礎課程的實質性改革明顯滯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課程的實施主體——教師對公共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方面的意識淡薄,絕大多數還停留在課堂課程實施的層面上,即關注“怎么教”。因此,在公共基礎課中滲透職業素質養成的同時,還要通過課程優化、課堂實施、課外實踐及教材重構等方面強化公共基礎課教師的課程實踐教學意識。
1.優化課程。優化課程指的是對高等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對課程內容增加實踐性內容的建設和設計。教師要以實踐性為基礎合理地選擇課程教學的內容,將課程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任務項目化,不必過多地滿足課程的完整性,重點要求課程教學的實踐性。例如,英語模塊化教學是以英語實踐應用為理念的一個模塊化的整體,在模塊化的整體中設置與培養目標相匹配的子模塊,如英語基礎知識模塊、行業英語模塊、求職英語模塊等,在每個子模塊中再設置不同的任務單元。以能力為主旨的模塊設計,以模塊鏈接與組織為特點的課程設計是模塊化教學思想的特色。同時,將教學內容情境模塊化,把學生所需的實踐項目分為競聘演講稿、活動策劃方案和海報等情境模塊;加強創業就業教育,將創業就業教育優化為項目計劃書、求職信、簡歷、勞動合同、工作計劃、總結的撰寫等。
2.課堂實施。在公共基礎課程中滲透實踐教學,課堂教學設計是一關鍵環節,在公共基礎課本身尋找出包含能力點學習訓練的載體,在設計策略上,緊扣培養職業素質養成,課程內容任務化、學習過程行動化和學習結果具體化。公共基礎課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方面要克服缺乏行業、企業背景以及實踐經驗的不足,結合任教班級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深入分析專業需求和工作崗位需求,緊密結合所教授課程,構建項目,然后分解到課堂教學中去。教師通過加入案例講解對基礎知識分析的教學方法,即在公共基礎課實踐教學中使用“引導式”案例教學。該方法要求教師事先設計好問題,預設好學生有可能出現的錯誤“陷阱”,在案例分析過程中以學生參與為主,適時引出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分析案例存在的問題并找出有效解決的方法。這不僅能夠讓教師利用案例分析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能夠將基礎知識融入案例分析的過程,讓學生在情境中習得知識。“引導式”案例教學與傳統教學相差不大,也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但不同的是在案例分析中,學生扮演的是觀察者的角色,學生通過觀察對案例進行分析,將分析結論反饋給教師,學生的反饋成為教師進行下一個案例教學的提示;教師扮演的是舵手的角色,將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分步驟告知學生,適時地進行提示。因此,“引導式”案例教學法能夠讓教師有效掌控課堂教學,更能夠增強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操作當中去。
3.課外實踐。課外實踐是高等職業教育課程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通過設計任務鏈,將課外實踐的內容穿插在任務中,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獲得課外實踐所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在課外實踐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個性發展特征,對教材進行再次開發,并在其中融入行業企業的實用要求,專業發展需要及學生個性化發展必需的、有用的題材,挖掘、整理教學內容并重組成為一個個學習任務,精心設計科學合理的任務鏈,優化學生的課外學習活動,讓學生在任務鏈中主動獲取主要信息,一步步接近目標,有利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進一步增強實踐能力,在器重、包容和激勵的氛圍中實現學習目標,在合作探討交流中提升素質。課外實踐另外一個重要的形式就是輔導學生社團。教師通過輔導學生社團,展開具有趣味性、計劃性、常規性的職業素質培養活動,使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并非只是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場所中應用。
4.教材重構。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以培養綜合實踐能力為宗旨,對公共基礎課程的教材進行整合優化。公共基礎教學的教材重構須以教材系統的知識體系為根本,對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取舍,跳出教材過多單獨闡述理論的怪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互動結合,追求課程的生成性而避免課程的僵化。另外,課程教學不能只拘泥于教材,應盡可能為課程增加各式各樣有用的、開闊學生視野的教學資源。
5.評價體系。公共基礎課實踐教學的評價(考試)是學習成效的重要反饋機制,可選擇的方式包括主題演講、模擬場景或構想推介、主題活動、調查報告、資料綜述等;也可借鑒清華大學的考試方法,允許學生自帶一張復習題紙來考試;或采用實踐表演類考核,如大學語文的“話劇表演”、英語的“商務接待表演”、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模擬招聘”等。語言類的課程不應統一采用筆試的考核方式,可以調整為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方法。評價結果也不應只用一個分數來反映,而是以分數、級別和評語相結合的方式呈現。另外,應該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學生的平時考核狀況和期末考試成績,還應增加學生技能操作、合作探究、獨立完成任務等方面的考核。
[參考文獻]
[1]劉建文.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服務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路徑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7).
[2]楊利香.在公共基礎課程中滲透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3(9).
[3]葉紅.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4]陳家頤.高職公共基礎課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5(11).
篇3
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素質,是他們的就業核心競爭力,是民辦高校推進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促進新時期民辦高校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生整體職業素質,推進和增加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利國利民,意義重大。
【關鍵詞】
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素質;養成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走強,各用人單位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漸長,對民辦高校大學生的職業素質也相應地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部分民辦高校大學生的職業素質良莠不齊,甚至成為制約其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因此,了解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素質的現狀,探討其職業素質培養模式的構建渠道,創新其職業素質養成的有效途徑,成為有效提升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素質、增加和促進就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一、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之現狀
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體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面。影響和制約職業素質的因素很多,包括受教育程度、實踐經驗、社會環境、工作經歷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等)。三十多年來,全國超過四百余所民辦高校在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和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
1.職業意識淡薄
職業意識是作為職業人所具有的意識,是職業道德、職業操守、職業行為等職業要素的總和,具體表現是具有基本的職業道德,如工作積極認真,有責任感等。職業意識既影響大學生個體的就業和擇業方向,又影響整個社會的就業狀況,它包括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協作意識和奉獻意識等方面。調查表明,部分民辦高校大學生對自己將要從事的行業了解不足,對目標公司的選才要求和用人標準認識不清,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認真考慮過自己的職業發展等問題。有的大學生入職之后無法快速適應新的用人機制和環境,頻繁出現“跳槽”“裸辭”等現象。
2.就業能力不足
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獲得工作的能力較差、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有些大學生不注重提升交際能力,不善于推銷自己;有些大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欠佳,不能合理定位自己適合的單位或崗位。在工作能力方面,有些大學生雖經過專業訓練,但動手能力不足,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欠缺;還有些大學生只注重專業知識的積累,忽視實習實踐,不注意職業素質的培養和提升,只注重做事,不注重做人,缺乏對崗位的熱愛,以致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經常瀕臨被讓出崗位的危機。
3.心理素質欠佳
部分大學生表現出過高的就業期望值,在現實面前形成強烈反差,導致心理上承受巨大壓力,最終產生心理失衡。在激烈競爭的就業環境中,部分優秀的畢業生暫時無法找到專業對口工作,而某些平時表現差或能力一般的大學生由于其他人為因素反而獲得了熱門崗位,必然挫傷其他大學生就業的積極性,承受能力差的大學生可能產生恐懼心理、厭世心態等。還有的大學生由于其就業不穩定,對待工作缺乏持之以恒的品質,將初次就業當成跳板,先求穩定,再另謀高就,這勢必造成有用人才的流失。
二、深化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素質建構模式
近年來,由于高校持續擴招和辦學體制等客觀因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社會難題。與普通公辦高校一樣,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需要社會、學校、個人全方位、多角度共同努力,也需要社會、政府、用人單位共同努力,深化“學生—高校—社會”立體式職業素質培養模式非常必要。
1.學生自我培養模式
民辦高校大學生身處激烈就業形勢,想要脫穎而出,就勢必首先從自身做起,如做好職業定位,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努力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這也是整個模式體系中最重要的環節。人與職業的合理匹配是民辦高校大學生做好正確職業定位的客觀基礎。只有進行科學的職業定位,才能確定最適合自己的職位或方向,進而順利找到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專業才能。大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積極參與實習實踐,增強實際操作能力和專業技能,逐步鍛煉和培養職業意識。
2.學校責任培養模式
民辦高校是培養大學生職業素質的重要平臺。民辦高校有責任有義務運用職業發展理論,構建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體系,幫助他們完成由“大學生”向“職業人”的轉變,使他們成為職業素質高、受用人單位歡迎的人才。首先,對大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要實現全程化,應以職業生涯與發展理論為基礎,按照具體情況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將職業素質教育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其次,學校要堅持開展大學生職業素質課程教育,通過有效訓練和實踐使其掌握基本的就業理論和技巧。還可合理運用校園文化活動等載體開展職業素質教育,使學生在校得到鍛煉。最后,學校還應培養有專業就業指導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積極開展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指導工作。
3.社會共同培養模式
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這個社會問題,除了提高大學生自身素質和加強高校就業指導,政府和用人單位也應提供相關保障。政府可繼續通過設立專門機構、制定專項計劃和政策來支持大學生就業前的實習,扶持職業素質教育的咨詢輔導機構,以滿足目前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用人單位可逐步完善實習制度,深化校企合作,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實現人力資源共享,達到“雙贏”。
三、創新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素質提升途徑
職業素質的培養包括職業素質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教育與培訓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彼此反饋,最終增強大學生的職業素質,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為其將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活動
古人云,志不強者智不達。民辦高校要創造條件,開設“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課程,科學系統地為大學生講解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自覺認同并積極實施職業生涯規劃,確定職業發展方向,明確人生奮斗目標,形成向既定目標努力的強大合力,最終促進良好職業素質的養成。
2.組織技能訓練和資質考試
民辦高校各學科專業技能訓練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方面效果明顯,作用不容忽視。近年來大學生熱衷的有關職業資格證書等資質已經成為相關職業準入的基本標準,它是作為社會普通勞動者必須具備的職業素質的量化形式。有針對性地組織大學生參加相關內容全面、訓練科學且具有權威性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必將提升他們的職業素質。另外,民辦高校聘請用人單位優秀人才或優秀校友為大學生傳經送寶,給他們樹立學習的榜樣,同樣有利于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
3.重視社會實踐和第二課堂
民辦高校大學生的職業素質提升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滲透到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要注重發揮社會實習實踐的積極作用,引導大學生在生產勞作過程中培養和提升職業素質,為將來的職業發展打好堅實基礎。要大力抓好第二課堂,充分利用課堂之外的寶貴資源和有效載體,如組織開展向歷屆優秀就業創業校友典型學習交流活動,舉辦職業素質學習評比、演講比賽、技能展示、科技制作、知識競賽、報告講座等,讓職業素質的培養和提升無處不在,落到實處。
4.扶持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
黨的十明確提出要“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民辦高校要積極完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鼓勵大學生自謀職業、自主創業。要抓緊出臺和完善相關政策與措施,對具備創業實力的大學生團隊給予重點幫助、扶持。加強大學生見習訓練工作,確保見習訓練體制機制正常運行。加強大學生創業培訓,加大定點培訓機構網絡體系建設。建立創業導師制,舉辦創業大賽,完善“進展會、進社區、進縣市、進校園”一體化的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機制,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理念,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以創業帶動更多大學生高質量就業,產生更多“創客”。總理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總要求,對于促進和提升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素質、深化改革、促進就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具備良好職業素質是民辦高校大學生實現個人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必要前提。只有把職業素質的培養和提升貫穿于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強化意識,形成合力,民辦高校大學生的職業素質才有望真正養成。
作者:張汛 李興美 單位:漢口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偉平.以素質拓展為主線加強大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D].2011.
[2]徐冬蓉,嚴曉蘭.論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8(5):148-151.
[3]劉洋,付小美.從就業市場需求看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體系的構建[J].廣西教育,2010,(3):118-119,121.
篇4
關鍵詞:高職;職業素質;養成教育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職業教育的教研教改成績斐然,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我們仍需看到,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素質教育相對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職院校“教學”水平遠高于“教育”水平;職業院校的素質教育缺乏職業針對性,除了政治思想課程外,大部分高校均開設了創業教育、就業指導等課程,但大部分是由思想政治專業教師承擔教學任務,課程與專業脫節,不能滿足職業崗位對學生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職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著對個人認識有偏差、就業心態與現實脫節、就業心理不健全、求職技巧欠缺、創業意識淡薄等問題。
一、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缺失的原因探究
1.學生人文素質水平較低
多年來,我國的高職教育進入“夠用為度”的誤區。所謂的“夠用”,通常僅限于操作層面的夠用,而很少關注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很多高職院校將高等數學、大學語文等基本公共基礎課的課時一減再減,有的甚至干脆取消。由于人文素質的缺失,往往導致學生不能正確判斷做人基本規則;工作生活中過于自我,缺乏理想和責任感,溝通協作能力差;文化知識薄弱,自我學習、持續發展能力弱。
2.保障機制不夠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活中的信息量日趨增大,人們越來越“現實”,越來越多的關注自我利益和物質的享受。高職院校的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成形成,極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社會上的一些不良思想或多或少會影響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另一方面,職業教育雖然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卻明顯存在著實利主義、工具技術的傾向。如果不能保障學生享有足夠的人文教育、基礎教育,將會導致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的缺失更加嚴重。
3.教師人文教育水平不高
受我國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實施的是以學校教育為主體的職業教育,教育的主要場所是課堂,大量采用模擬場景、案例分析等方式組織教學。這樣難免會出現理論教學與企業實踐相脫節的問題。同時,學校的教學環境缺少職業氛圍。另一方面,現在的高職學校的院系體制建構,基本上沿襲了學科領域的分工原則,教師最主要的工作仍是專業教學和教研科研,參與人文教育、素質拓展訓練往往被視為是負擔,因而往往被忽視。
二、高職院校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探索
目前,高職院校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研究,主要涉及到學校、學生、政府和用人單位四個層面。學校是職業素質教育的主體。
(一)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高職院校的素質教育應從課程建設、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校園文化和教師隊伍等五個方面,核心內容是將職業素質教育貫穿于高職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1.課程體系建設
課程體系建設是高職院校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核心內容。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在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和用人單位需求不斷調整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根據專業課程學習的各個階段的教學特點,有針對性將人文素質、職業素質教育逐步滲透到課題體系中。合理的課程體系應該適度吸納人文社科的最新成果,突破專業課程局限,將專業課程體系與人文社科等基礎知識有機融合,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能夠全面發展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因此,高職院校應統籌安排、合理設置課程體系,適度開設人文社科等公共基礎課程。
同時,要兼顧“以就業為導向”,合理設置專業,認真研討課程的教學大綱,保證教學內容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密切注意經濟變革對人才需求的影響,實時調整專業設置、教學大綱和課程內容,保證培養出來的學生真正為市場所需,提高學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2.課堂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要注意在課堂專業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課堂教學是職業素質鍛煉的最佳平臺。
首先,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容,職業教育的教學形式應該具有多樣性。如課堂講授、邊講邊練、分組討論、實際操作、教學演示、專題講座等形式,以滿足不同教學內容的需求。同時,針對目前廣泛開展的“訂單”、“定向”培養模式,可以嘗試將企業文化納入課程教學,將訂單培養企業或定向培養的企業群的企業文化分解滲透于專業教學之中。教學地點可以是課堂、專業實訓室,甚至可以是企業生產、經營一線。
其次,教學組織中,要大力推行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由“教師的課堂”,演變為“學生的課堂”,由教師講授發展為教師組織、引導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結合專業特點,積極運用案例教學法、模擬場景教學法、分組討論法等手段,大力推行“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討論式教學、辯論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
最后,將素質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新生入學教育開始,從態度、知識、技能三個方面提出職業素質要求,要求學生端正態度,立足專業現實,展望職業未來,做好大學生活設計和職業生涯規劃。在學校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興趣,扎實基礎,強化技能,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3.實踐教學研究
各高職院校要注意在社會實踐中體驗和改進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結合本校的辦學特征,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分別組織軍事訓練、志愿者服務、企業參觀、社會調查活動以及頂崗實習等實踐活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認識社會,了解企業規章制度,熟悉企業文化,在實踐教學及社會實踐中滲透素質教育。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增強其職業適應性。
4.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氛圍的營建是高職院校滲透職業素質教育的有力保障。為優化育人環境,形成有文化底蘊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要從校園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入手。將學校歷史、辦學理念、專業特色、校園標識、行為規范等因素綜合考慮,制定校訓、校標、校歌等,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在校園設施建設中,力求讓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成為文化的載體,把教育目的和文化知識融入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做到“處處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師”。
5.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滲透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的關鍵因素。教師的言傳身教在師生的教學互動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因此,高職院校素質教育滲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職業素質水平和教學能力是當務之急。
(二)從細節入手提升自我素質
高職院校的學生要注意建立職業目標,從小事做起,關注細節。據調查,目前企業招聘過程中,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是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畢業生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立于不敗之地。因此,高職學生在校期間除了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提高職業技能外,還要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從專業學習、社會活動、社團活動、創業計劃比賽、技能大賽等各個方面來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
(三)充分發揮政府的調控引導作用
各級地方政府要積極建立和完善全程、全員、專業的信息化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實現畢業生就業市場、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的貫通,加強對用人單位招聘行為的規范和管理。現代科技的廣泛運用與發展,提高了對高技能人才的職業素質要求。高職院校要為社會培養適用的人才,形成有效的供給,以滿足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政府應發揮作用引導高職教育培養用人單位和崗位所需人才。
(四)挖掘潛力實現校企深度合作
嘗試校中廠、廠中校等辦學模式,加強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用,實現校企雙贏。通過校企深度合作,企業專家能手參與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參與實踐課程教學過程,接收學生實習實訓,按企業需求在學校組建訂單班,接收畢業生就業;學校利用師資和教學條件優勢,為企業培訓員工,提供技術支出和咨詢服務,參與企業技術升級改造等等,建立內在的、校企自愿的深度合作模式。
三、構建職業素質評價和反饋體系
按照“以學校為主體、行業協會引導、社會用人單位參與”為指導思想,高職學校專任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共同完成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法等能力本位的課程設計與實施,共同制定考核方案,共同建設教學資源,從校內理實一體授課與集中實訓、頂崗實習兩個方面共同考核,健全社會、用人單位跟蹤制度,學生、家長意見反饋制度,學校教育教學各環節動態監控制度,形成行業、企業參與,學校與社會有機結合的,以畢業生起薪高、就業率高、企業滿意度高,以及雙證書獲取率、專業對口率、用人單位滿意率評價學生職業素質,吸收用人單位參與教學全過程的動態監控、分析并評價高職院校的職業素質培養成效。(作者單位: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是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十二五”規劃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高職教育職業素質新探,王官成 徐健 茍建明,光明日報,2012.12.24
篇5
關鍵詞:職業素質;養成;高職;校園文化建設
高職校園文化是高校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是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補充與完善。高職校園文化通過其外顯的環境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內隱的精神文化,對高職生的職業素質培養發揮著重要影響,在實現高素質、高技能、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培養目標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高職校園文化是學生職業素質養成的重要載體
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勞動者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具體包含職業意識、職業心態、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技能等方面。職業素質的形成是學生在一定環境下自主發展的結果。高職教育者的任務就是要為學生職業素質的形成與發展提供必需的養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職教育整體水平的高低,它所培養的是具有較高適應性的職業化專業人才,“職業素質”是反映高職學生質量的關鍵參數,是衡量高職人才素質的重要標準[1]。高職校園文化屬于高校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它是以高職院校校園為空間,依據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在特定的高職教育活動中,由師生共同創造的一種群體文化,是融入了更多職業特征、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人文素質的校園文化[2]。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在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它并不是職業教育的文化點綴,而是第一課堂的延伸,為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無縫”對接創造條件。
(一)高職校園物質文化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和規范學生的行為
物質文化是大學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大學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3]。現代大學校園物質文化所包含的三個方面(環境文化、設施文化、治學積淀及隊伍文化)都有其獨特的育人意蘊[4]。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外在表現,是能被人們感覺到的客觀存在的實體文化,它主要包括物態環境文化(學校的各種建筑物如圖書館、宿舍、食堂、教學設施等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形態)和自然環境文化(各種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5]。從校園內的建筑規劃與設計、景觀建設、標志性建筑到校園內的大眾傳播媒介如校園廣播、學術報告廳、大會堂等設施及一些音響、聲像設備和校園網絡等,都屬于物質文化范疇,作為一種有形文化,它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展現了一定的文化魅力和自然美感。每所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都應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個性,既是其持續的生命力所在,也會讓沐浴在良好的、富有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中的學生在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審美觀念等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無形中陶冶情操,產生極大的價值影響作用。
(二)高職校園精神文化以其隱性力量發揮著引導學生精神、心靈和性格的塑造的功能
校園精神文化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和靈魂,是在長期發展中得到師生員工的認同并積淀而成的價值觀念、道德情操等深層次的文化。高職院校的校園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學校精神、校訓、校風、教風和學風等,校園精神文化展示的是高職院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蘊。從辦學理念來說,它包括辦學宗旨、培養目標、育人途徑等,它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核心競爭力,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價值取向和追求,必然也會在思想上對學生在校期間的知識與技能學習、職業綜合素質形成產生較大影響;校訓是學校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所在,代表了學校的辦學傳統和文化積淀。校訓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能使身處其中的學子將其內化為自己的內在價值尺度,達到實現修為之目的;“三風”的校風、教風、學風不僅從不同層面體現了校園精神文化的不同要求,也是一種精神力量,體現的是高職院校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帶有傾向性的比較穩定的精神狀態和精神風貌。“三風”具有較大的約束力和促進力,對學生職業素質養成具有熏陶和激勵作用。
(三)高職院校制度文化發揮著規范制約和激勵導向的功能
高職院校制度文化是其精神文化順利形成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集中體現了對師生員工的行為要求,是高職院校工作中的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制度文化用簡潔精煉的語言,通過學校制定的正式制度或者是各部門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制定的行為規范和準則等,對師生員工的工作、學習、生活等進行規范和制約。對于學生來說,校園制度文化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發揮著重要保障作用,它能使學生在自我調節中規范行為,鍛煉自控能力;同時,生活其中的學生還能在制度規范下,產生自我認同感和歸屬感,并逐漸將其內化為自身行為,激發出學生的潛能和熱情,引導著他們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努力奮斗。
(四)高職校園行為文化發揮著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塑造學生職業精神的功能
校園行為文化即活動文化,主要包括了校園文化建設中各種文化娛樂活動,還包括師生們參與的教學科研、社會實踐、學術研討等活動以及活動行為中體現的深層次的道德修養、文化品位和價值認知等,是校園文化的動態體現。具體來說,校園行為文化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學校進行的教學實踐類活動,如實習、實訓、科學技術活動及相關學術講座等,通過這些活動開闊學生視野,拓展知識、啟發思維,使學生能進一步了解新知識和技能,并能通過實踐形式將知識應用于社會,增強自身職業素養;另一類是人際互動類的活動,如人文類講座、各類競賽性活動、體育文娛類活動、志愿服務活動或社團組織的相關活動等,這類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發展興趣愛好的校園空間,滿足他們的精神需要,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鍛煉組織能力,提高團隊合作能力,營造文明和諧氣氛,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修養,實現塑造其職業精神的目的。
二、基于職業素質養成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思路
高職教育區別于普通本科教育的獨特性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的以職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另一方面是它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因此,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功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為培養合格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服務。
(一)加強頂層設計,充分認識校園文化建設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高職校園文化是以就業為導向,融入了更多職業特征、職業特色、職業素質培養等內容的校園文化。我國高職院校在經過十多年的數量不斷擴張時期后,進入到了注重內涵建設的關鍵時期,如何在學校發展中突出自身特色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是各個高職院校面臨的首要問題,而其校園文化建設也應成為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優秀的高校校園文化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斷積淀、提煉,才能形成一種理念、一種精神,所以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高職院校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在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還不夠成熟,對于高職校園文化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認識還不到位,很多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還僅限于一些行為文化即一些與職業發展關系不夠緊密相關的活動,層次較低,特色不突出。因此,高職院校首先要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和規劃,將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到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將職業素質培養作為高職教育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其次,高職院校要對人才培養目標加強認知。人才培養目標不僅要體現培養高技能,也包含著高素質這一基本理念。但是高職院校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對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認識明顯不夠到位,因此,要在校企文化融合基礎上,注重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特別是要對職業素質內涵進行解構,將職業素質構成要件中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職業個性培養等方面的內容體現在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和質量評價標準之中,同時,也要在校園文化建設所包含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中處處從職業素質培養角度設計建設目標,體現特色。
(二)充分利用物質文化載體,營造職業素質培養氛圍
物質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審美情趣,使高職學生的個性得到不斷的培養和完善。作為無形的教育力,高職院校首先要結合自身的人文特征、治學精神、職業精神、技術精神、實踐精神、創新精神等進行提煉升華,通過校園的建筑園林、綠化工程、生活設施、文化設施、教學設備等與這些要素相結合,形成各高職院校特有的環境氛圍,構成一種整體的育人氛圍[6]。其次,高職院校要突出“職”的特點,注重校企互動,建立凸顯企業文化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為學生的職業素質養成營造氛圍。因此,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要明確學校和企業合作的文化主題,按照高職人才培養要求,長遠規劃,小到教學樓、道路的命名,大到專業教室、實訓室的設計與規劃、儀器設備和實物展示等能處處體現校企文化的融合與互動,給學生以信心,使其主動提升自己職業素質。
(三)夯實精神文化建設基礎,提升校園文化底蘊
高職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和實質,它體現的是一種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精神文化是一種無形力量,它所蘊涵的價值觀念反映著學校的追求和信念。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對學校理清辦學思路、明確辦學目標、促進學校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善學生的精神面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提高辦學效益起著關鍵作用[7]。因此,校園精神文化是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
1.高職院校精神文化建設要以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為前提。
優秀的校園文化是需要歷史積淀和精心培育的。高等職業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高職院校只有始終準確把握與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上的區別,主動適應企業需要,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才能培植高職教育特色,凸顯高職教育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義[8]。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發展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把促進學校發展和提高教育質量作為辦學的追求,最終確定符合其發展特點的辦學理念。
2.創新高職學院精神,促進校園文化與企業、行業文化的適度融合。
高職教育作為與社會聯系緊密的一種教育類型,要培養具有行業屬性和企業所需素質的高職學生,打造符合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就必須從企業文化引入著手,增強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溝通互動,縮短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的距離,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對企業文化理念、規章制度等產生價值認同,最終在兩者的密切聯系中實現人才培養的目的。
3.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充分體現精神文化內涵。
高職院校要從細節入手,從新生入學到日常管理,時時處處體現學校的校風、學風建設氛圍,使優良的校風和濃厚的學風能在學生中間產生內心自覺,而嚴謹的教風又在全體師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方面產生較大的影響,在增強學校的品牌影響、提高學校的競爭力方面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四)努力完善制度文化,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體制
高職院校制度文化建設不僅僅是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執行,科學、合理的制度文化建設有助于創設和諧、有序的校園環境,培養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并具有一定的導向性。但是,筆者在審視高職院校現有的制度文化建設中發現,一些院校對制度文化建設不夠重視,對于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特點、體現高職特色的制度文化內涵把握不準,“拿來主義”的制度建設或沿用老制度等問題都有存在。在注重內涵建設的高職教育發展階段,制度文化建設是必須重視的問題。
1.制度文化建設要充分發揚民主,體現人本思想。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更為契合學生發展要求。高職院校在制度建設中,要尊重個性、發揚民主,融入理性化和人性化的色彩,體現制度服務于人的理念,在制度的制定和實施時,關注學生成長的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群體的差異性,使之能夠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多元需要。
2.制度文化建設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體現高職特色。
從目前高職的錄取情況來看,高職生源質量不夠高,與本科生還有一定的差距。高職院校在制度文化建設中要考慮生源狀況,注重學生做人的規范和道德的養成教育;同時,制度文化建設還要體現高職發展特色,從人才培養角度出發,滲透有關就業和職業制度、行業規范,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法律意識,使學生對規章制度從被動適應到主動遵循,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
(五)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行為文化,在活動中激勵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
校園行為文化是師生在教學、實訓、文體娛樂中產生的活動文化。行為文化作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體現的是校園文化的動態層面,是校園人在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學習、文體及生活等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行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動態地反映一所大學的精神面貌[9]。因此,校園行為文化最能展示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水準,通過具體可感的文化活動形式,從量和質兩個角度提升高職校園文化品味,更對學生在行為習慣、價值觀念、職業技能和基本素養提升方面提供了平臺。
1.緊密圍繞學生職業技能培養要求,加強實訓和實習課程建設。
高職教育與職業培訓不同,它需要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強化技能訓練,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校企深度合作,通過實習、實訓和專業技術講座等課程內容的改革,推動涵蓋職業道德、職業能力等多種要素的綜合品質即職業素養的訓練。在課程安排中,應注重模塊教學,將包括通識課程、專業必修與選修、實踐與訂單安排等模塊的組成具體化,通過校企雙方在學生職業素養內涵和訓練方面進行切實可行的探索和實踐,實現校、企、生的“三贏”。
2.充分利用社團活動,打造學生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平臺。
社團活動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校園生活中最富有色彩、最為活躍的一部分,備受學生歡迎。社團活動一方面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誠信意識、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等,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因此,高職院校在社團活動中要加強管理、提升層次,不僅管理要規范,更要加強教師對社團的指導力度,提高社團活動的質量,將社團活動內容的安排與學生基本素質的提升結合起來,真正發揮社團在校園行為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社團建設要結合社會發展實際,不斷創新,發展特色,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實現學生自我素質提升的目的,才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參考文獻:
[1]邢丹.淺析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4(27):185-186.
[2]盧亞蓮.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J].凱里學院學報,2014(5):139-142.
[3]候長林.高校校園文化基本理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6.
[4]石正東.高職院校彰顯職業特色的物質文化建設探究[J].學習月刊,2010(6):49-51.
[5]祝玉芳,張飛.構建和諧校園物質文化[J].教育與職業,2007(6):33-35.
[6]姚海濤.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理論與實務[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43.
[7]孫慶珠.高校校園文化概論[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152.
[8]蓋曉芬.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要義與路徑選擇[J].中國高教研究,2009(8):82-83.
篇6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職業素養;職業道德
1在大學語文課堂融入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原因
多數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尚未發揮其應有的育人作用,原因有以下幾點:(1)大學語文課作為公共基礎課,長期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有的院校甚至不開設此課程。在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主的高職院校中,大學語文課程一直處于邊緣化狀態。從師資配備到團隊建設均無法與專業技能課程相比,直接影響了大學語文課程改革和內涵建設,也與國家提倡傳統文化復興的戰略背道而馳。(2)很多大學語文任課教師在思想認識上對大學語文課不夠重視,未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大學語文課的育人作用,主要表現為:①部分教師還停留在高中階段的教學方法,教授文言文就逐詞逐句翻譯,教授現代文學就對文章的中心思想、表現手法等進行分析;②部分教師完全是放養式教學,大部分課程都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討論、自主寫作,教師在課程中的引領作用微乎其微;③由于目前的學評教體系,部分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遲到早退、睡覺、玩手機等現象放縱不管,只顧在講臺上念電子課件。教師授課興致不高,授課內容與職教目標距離甚遠,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強,課堂教學效果差,基本的文化知識傳授都成為問題,更何況在課程當中融入職業素質養成教育。(3)職業院校中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服務于人才培養。大學語文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具有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激發閱讀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漢語以及文學常識的興趣的重要作用。在高職院校中,除了上述教學目標之外,大學語文課程還應服務于高職院校培養技能型高素質人才的目標,要根據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特點進行有效改革,在做到文化育人的同時,將職業技能培訓、職業道德提升、職業角色認同合理融入大學語文課程中,育人于潛移默化之中。但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大學語文課程改革并未達到這一目標,這一工作的開展,需要一線任課教師、專家團隊以及學校領導共同商議并制定相應的課程改革方案。(4)寧波市某高職院校將職業素質養成教育工作提升到學校中心工作之一的高度,對全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的教學活動都需要服務于職業素養教育。同時,學校也應當為各級各類服務于學校職業素質養成教育工作的教學活動提供有力的制度、財政、人力等方面的保障。作為校級基礎課程之一,大學語文課首先要服務于學校的中心工作,因此,將職業素質養成教育融入大學語文課堂勢在必行。就如何在大學語文課堂中有效融入職業素質養成教育,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實踐和探索。
2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堂融入職業素養途徑
2.1根據不同專業、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設置不同的課程目標
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教學目標方面,可以將大學語文教學目標與相關專業學生的專業教學目標有效結合。以浙江省寧波市某高校為例,該校的大學語文課程針對旅游專業的學生,在教學目標設置上重點強調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注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針對英語專業的學生,重視培養其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和文案撰寫能力,使其能夠傳播優秀的中國文化;針對財會專業的學生,注重提升其文案寫作能力,單獨開設一門應用寫作課程來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方面,可以通過對文章的學習完成職業道德的提升與職業角色認同教育。如通過講解上古神話,與學生分享夢想的重要性,教育學生不要眼高手低,要將自己的理想作為奮斗方向;在講述現代作家許地山的短篇小說《春桃》時,講述個人努力奮斗的重要作用,告誡學生不要坐享其成,認真體會春桃的創業夢,鼓勵大家有夢就勇敢去追;在講到詩詞背誦是專升本考試的必考題目之一時,引出深造和就業兩者的區別,告訴學生無論選擇哪種出路都是正確的,選擇了就要勇敢地奮斗。
2.2教材編排要體現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
寧波某高職院校目前已經有了由本校教師專家編寫,適用于本校大學語文教學,體現職業素質養成教育在基礎課中的融合,又具有普遍的推廣價值的教材。該書打破了原有的按照年代或體裁等體例的編輯模式,按照文章的主題立意,將文章分為“人與理想的追求”“人與心靈的對話”“人與形象的塑造”“人與人交往與溝通”“人與自然的和諧”等八個單元,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道德為基本目標,要求授課者充分了解課本的編排深意,充分消化吸收,將“知識與技能”“情感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有機結合。
2.3教學過程時刻滲透職業素養教育
職業素質養成教育不能僅僅依賴第二課堂的成果來鞏固,對學生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第一課堂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的表現是其職業素養的直接體現。反復的說教,遠遠不如言傳身教更有說服力。教師要教育學生形成時間觀念,上課不能隨意遲到。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工,給學生做好表率。教師不允許學生上課隨意玩手機,自己也不能上課隨意翻看手機、接打電話。每堂課結束后提醒學生自覺將垃圾帶走,出門關好門窗、燈,良好品質的形成要從小事做起。教師要認真備課、熱情講課,將自己對講臺的熱愛傳遞給學生。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學校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對于言行不當的教師要予以適當懲戒。
2.4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公文寫作是大部分職業都需要具備的工作能力。不同專業學生需要不同的寫作內容,因此,在大學語文課程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對于英語專業學生,針對其將來可能從事的翻譯、外貿、文員等工作,可重點教授通知、邀請函、會議記錄、自薦信等應用文的格式及寫法;針對旅游專業學生,重點教授廣告、活動策劃書、導游詞、景點介紹詞等的撰寫;對于財會專業的學生,重點教授摘要、會議記錄、通知、會計報表說明書等的寫法。針對對應用文寫作能力需求比較強烈的專業,可以在大學語文之外單獨開設應用文寫作課程,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
2.5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處在日新月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中的當代大學生,單純講授理論知識的教學方式無法吸引高職院校的學生,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靈活運用網絡資源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圖片、影像視頻、動畫等,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果。在課文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親身經歷或熟悉的事例進行講解,這樣更易于學生接受。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進行思想引領,水到渠成地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如在講解理想時,可以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詩歌朗誦會、“你說我猜”游戲等復習文史知識,并穿插對中國夢、時事政治、校史校訓的學習和講解。
篇7
關鍵詞:職業素質;養成;高職;校園文化建設
作者簡介:張志強(1977-),女,河南濮陽人,河南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當代中國教育改革。
基金項目: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高職院校提升科技社會服務能力問題研究”(編號:162400410166),主持人:張志強;2014年河南廣播電視大學重點課題“基于學生職業素質養成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問題研究”(編號:GZZD201501),主持人:張志強。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6)05-0037-04
高職校園文化是高校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是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補充與完善。高職校園文化通過其外顯的環境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內隱的精神文化,對高職生的職業素質培養發揮著重要影響,在實現高素質、高技能、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培養目標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高職校園文化是學生職業素質養成的重要載體
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勞動者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具體包含職業意識、職業心態、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技能等方面。職業素質的形成是學生在一定環境下自主發展的結果。高職教育者的任務就是要為學生職業素質的形成與發展提供必需的養分。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職教育整體水平的高低,它所培養的是具有較高適應性的職業化專業人才,“職業素質”是反映高職學生質量的關鍵參數,是衡量高職人才素質的重要標準[1]。高職校園文化屬于高校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它是以高職院校校園為空間,依據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在特定的高職教育活動中,由師生共同創造的一種群體文化,是融入了更多職業特征、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人文素質的校園文化[2]。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在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它并不是職業教育的文化點綴,而是第一課堂的延伸,為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無縫”對接創造條件。
(一)高職校園物質文化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和規范學生的行為
物質文化是大學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大學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3]。現代大學校園物質文化所包含的三個方面(環境文化、設施文化、治學積淀及隊伍文化)都有其獨特的育人意蘊[4]。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外在表現,是能被人們感覺到的客觀存在的實體文化,它主要包括物態環境文化(學校的各種建筑物如圖書館、宿舍、食堂、教學設施等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形態)和自然環境文化(各種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5]。從校園內的建筑規劃與設計、景觀建設、標志性建筑到校園內的大眾傳播媒介如校園廣播、學術報告廳、大會堂等設施及一些音響、聲像設備和校園網絡等,都屬于物質文化范疇,作為一種有形文化,它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展現了一定的文化魅力和自然美感。每所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都應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個性,既是其持續的生命力所在,也會讓沐浴在良好的、富有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中的學生在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審美觀念等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無形中陶冶情操,產生極大的價值影響作用。
(二)高職校園精神文化以其隱性力量發揮著引導學生精神、心靈和性格的塑造的功能
校園精神文化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和靈魂,是在長期發展中得到師生員工的認同并積淀而成的價值觀念、道德情操等深層次的文化。高職院校的校園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學校精神、校訓、校風、教風和學風等,校園精神文化展示的是高職院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蘊。從辦學理念來說,它包括辦學宗旨、培養目標、育人途徑等,它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核心競爭力,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價值取向和追求,必然也會在思想上對學生在校期間的知識與技能學習、職業綜合素質形成產生較大影響;校訓是學校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所在,代表了學校的辦學傳統和文化積淀。校訓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能使身處其中的學子將其內化為自己的內在價值尺度,達到實現修為之目的;“三風”的校風、教風、學風不僅從不同層面體現了校園精神文化的不同要求,也是一種精神力量,體現的是高職院校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帶有傾向性的比較穩定的精神狀態和精神風貌。“三風”具有較大的約束力和促進力,對學生職業素質養成具有熏陶和激勵作用。
(三)高職院校制度文化發揮著規范制約和激勵導向的功能
高職院校制度文化是其精神文化順利形成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集中體現了對師生員工的行為要求,是高職院校工作中的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制度文化用簡潔精煉的語言,通過學校制定的正式制度或者是各部門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制定的行為規范和準則等,對師生員工的工作、學習、生活等進行規范和制約。對于學生來說,校園制度文化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發揮著重要保障作用,它能使學生在自我調節中規范行為,鍛煉自控能力;同時,生活其中的學生還能在制度規范下,產生自我認同感和歸屬感,并逐漸將其內化為自身行為,激發出學生的潛能和熱情,引導著他們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努力奮斗。
(四)高職校園行為文化發揮著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塑造學生職業精神的功能
校園行為文化即活動文化,主要包括了校園文化建設中各種文化娛樂活動,還包括師生們參與的教學科研、社會實踐、學術研討等活動以及活動行為中體現的深層次的道德修養、文化品位和價值認知等,是校園文化的動態體現。具體來說,校園行為文化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學校進行的教學實踐類活動,如實習、實訓、科學技術活動及相關學術講座等,通過這些活動開闊學生視野,拓展知識、啟發思維,使學生能進一步了解新知識和技能,并能通過實踐形式將知識應用于社會,增強自身職業素養;另一類是人際互動類的活動,如人文類講座、各類競賽性活動、體育文娛類活動、志愿服務活動或社團組織的相關活動等,這類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發展興趣愛好的校園空間,滿足他們的精神需要,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鍛煉組織能力,提高團隊合作能力,營造文明和諧氣氛,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修養,實現塑造其職業精神的目的。
二、基于職業素質養成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思路
高職教育區別于普通本科教育的獨特性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的以職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另一方面是它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因此,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功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為培養合格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服務。
(一)加強頂層設計,充分認識校園文化建設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高職校園文化是以就業為導向,融入了更多職業特征、職業特色、職業素質培養等內容的校園文化。我國高職院校在經過十多年的數量不斷擴張時期后,進入到了注重內涵建設的關鍵時期,如何在學校發展中突出自身特色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是各個高職院校面臨的首要問題,而其校園文化建設也應成為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
優秀的高校校園文化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斷積淀、提煉,才能形成一種理念、一種精神,所以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高職院校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在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還不夠成熟,對于高職校園文化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認識還不到位,很多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還僅限于一些行為文化即一些與職業發展關系不夠緊密相關的活動,層次較低,特色不突出。因此,高職院校首先要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和規劃,將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到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將職業素質培養作為高職教育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其次,高職院校要對人才培養目標加強認知。人才培養目標不僅要體現培養高技能,也包含著高素質這一基本理念。但是高職院校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對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認識明顯不夠到位,因此,要在校企文化融合基礎上,注重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特別是要對職業素質內涵進行解構,將職業素質構成要件中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職業個性培養等方面的內容體現在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和質量評價標準之中,同時,也要在校園文化建設所包含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中處處從職業素質培養角度設計建設目標,體現特色。
(二)充分利用物質文化載體,營造職業素質培養氛圍
物質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審美情趣,使高職學生的個性得到不斷的培養和完善。作為無形的教育力,高職院校首先要結合自身的人文特征、治學精神、職業精神、技術精神、實踐精神、創新精神等進行提煉升華,通過校園的建筑園林、綠化工程、生活設施、文化設施、教學設備等與這些要素相結合,形成各高職院校特有的環境氛圍,構成一種整體的育人氛圍[6]。其次,高職院校要突出“職”的特點,注重校企互動,建立凸顯企業文化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為學生的職業素質養成營造氛圍。因此,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要明確學校和企業合作的文化主題,按照高職人才培養要求,長遠規劃,小到教學樓、道路的命名,大到專業教室、實訓室的設計與規劃、儀器設備和實物展示等能處處體現校企文化的融合與互動,給學生以信心,使其主動提升自己職業素質。
(三)夯實精神文化建設基礎,提升校園文化底蘊
高職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和實質,它體現的是一種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精神文化是一種無形力量,它所蘊涵的價值觀念反映著學校的追求和信念。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對學校理清辦學思路、明確辦學目標、促進學校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善學生的精神面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提高辦學效益起著關鍵作用[7]。因此,校園精神文化是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
1.高職院校精神文化建設要以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為前提。優秀的校園文化是需要歷史積淀和精心培育的。高等職業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高職院校只有始終準確把握與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上的區別,主動適應企業需要,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才能培植高職教育特色,凸顯高職教育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義[8]。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發展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把促進學校發展和提高教育質量作為辦學的追求,最終確定符合其發展特點的辦學理念。
2.創新高職學院精神,促進校園文化與企業、行業文化的適度融合。高職教育作為與社會聯系緊密的一種教育類型,要培養具有行業屬性和企業所需素質的高職學生,打造符合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就必須從企業文化引入著手,增強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溝通互動,縮短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的距離,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對企業文化理念、規章制度等產生價值認同,最終在兩者的密切聯系中實現人才培養的目的。
3.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充分體現精神文化內涵。高職院校要從細節入手,從新生入學到日常管理,時時處處體現學校的校風、學風建設氛圍,使優良的校風和濃厚的學風能在學生中間產生內心自覺,而嚴謹的教風又在全體師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方面產生較大的影響,在增強學校的品牌影響、提高學校的競爭力方面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四)努力完善制度文化,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體制
高職院校制度文化建設不僅僅是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執行,科學、合理的制度文化建設有助于創設和諧、有序的校園環境,培養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并具有一定的導向性。但是,筆者在審視高職院校現有的制度文化建設中發現,一些院校對制度文化建設不夠重視,對于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特點、體現高職特色的制度文化內涵把握不準,“拿來主義”的制度建設或沿用老制度等問題都有存在。在注重內涵建設的高職教育發展階段,制度文化建設是必須重視的問題。
1.制度文化建設要充分發揚民主,體現人本思想。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更為契合學生發展要求。高職院校在制度建設中,要尊重個性、發揚民主,融入理性化和人性化的色彩,體現制度服務于人的理念,在制度的制定和實施時,關注學生成長的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群體的差異性,使之能夠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多元需要。
2.制度文化建設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體現高職特色。從目前高職的錄取情況來看,高職生源質量不夠高,與本科生還有一定的差距。高職院校在制度文化建設中要考慮生源狀況,注重學生做人的規范和道德的養成教育;同時,制度文化建設還要體現高職發展特色,從人才培養角度出發,滲透有關就業和職業制度、行業規范,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法律意識,使學生對規章制度從被動適應到主動遵循,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
(五)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行為文化,在活動中激勵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
校園行為文化是師生在教學、實訓、文體娛樂中產生的活動文化。行為文化作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體現的是校園文化的動態層面,是校園人在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學習、文體及生活等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行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動態地反映一所大學的精神面貌[9]。因此,校園行為文化最能展示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水準,通過具體可感的文化活動形式,從量和質兩個角度提升高職校園文化品味,更對學生在行為習慣、價值觀念、職業技能和基本素養提升方面提供了平臺。
1.緊密圍繞學生職業技能培養要求,加強實訓和實習課程建設。高職教育與職業培訓不同,它需要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強化技能訓練,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校企深度合作,通過實習、實訓和專業技術講座等課程內容的改革,推動涵蓋職業道德、職業能力等多種要素的綜合品質即職業素養的訓練。在課程安排中,應注重模塊教學,將包括通識課程、專業必修與選修、實踐與訂單安排等模塊的組成具體化,通過校企雙方在學生職業素養內涵和訓練方面進行切實可行的探索和實踐,實現校、企、生的“三贏”。
2.充分利用社團活動,打造學生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平臺。社團活動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校園生活中最富有色彩、最為活躍的一部分,備受學生歡迎。社團活動一方面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誠信意識、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等,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因此,高職院校在社團活動中要加強管理、提升層次,不僅管理要規范,更要加強教師對社團的指導力度,提高社團活動的質量,將社團活動內容的安排與學生基本素質的提升結合起來,真正發揮社團在校園行為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社團建設要結合社會發展實際,不斷創新,發展特色,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實現學生自我素質提升的目的,才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參考文獻:
[1]邢丹.淺析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4(27):185-186.
[2]盧亞蓮.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J].凱里學院學報,2014(5):139-142.
[3]候長林.高校校園文化基本理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6.
[4]石正東.高職院校彰顯職業特色的物質文化建設探究[J].學習月刊,2010(6):49-51.
[5]祝玉芳,張飛.構建和諧校園物質文化[J].教育與職業,2007(6):33-35.
[6]姚海濤.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理論與實務[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43.
[7]孫慶珠.高校校園文化概論[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152.
篇8
隨著近年來學生就業壓力的日趨增大,對學生綜合素養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從現行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養看,仍表現出個人素質過于單一現狀,很難與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相適應。本文對養成教育的相關概述、養成教育視閾下高職德育與職業素養融合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以及具體的融合路徑進行探析。
[關鍵詞]
養成教育;德育教育;職業素養;融合
當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學生在思維方式與習性養成方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假若學生在多元文化環境下,更傾向于接受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的洗禮,將會養成較多惡習,對其終身發展都會帶來不利影響。這就要求高職教育工作開展中,除保證學生在職業技能方面得到強化外,也需將德育教育內容融入,通過二者的有效結合,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從養成教育視閾角度出發,對高職德育與職業素養融合的相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養成教育的相關概述
關于養成教育,其實質為對學生良好思維習慣、語言習慣與行為習慣進行培養的教育。從該教育理論看,強調將人體結構作為基本模型,整個模型內融入情感、行為、契約、時間、知行、道德等,這些內容便是學生養成習慣的具體體現。在養成教育理論中,其要求學生培養工作不能單純局限于某一層面,需將學生各方面素質進行融合。如在高職院校職業教育活動中,應注意將德育內容引入其中,或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融入職業素養部分知識,其既可改變以往學生接受單一知識中興趣缺失的現狀,也能達到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目標。在養成教育視閾下,高職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時,應保證將其自身政治性、導向性、時代性、文化性與普遍性凸顯出來。如其中的時代性特點,強調在教育內容中使黨與國家教育方針體現出的基礎上,能充分結合當前時展內容。再如導向性,主要指為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價值引導。而對于職業教育,其特點應以個體性、差異性與實踐性為主,如在差異性方面,側重于描述不同崗位職責對學生素質的要求,應根據該要求完成職業素養教育工作。
二、養成教育視閾下高職德育與職業素養融合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德育教育與職業素養融合必要性
高職德育與職業素養的結合,不僅與養成教育理論相吻合,同時也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從德育、職業素養融合的必要性看,首先表現在學生全面發展層面。養成教育理論要求學生能夠在接受教育中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語言習慣以及行為習慣等,此時在職業技能培養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將學生培養為真正的“職業人”。其次,德育與職業素養的融合是提高德育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以高職教育中的實踐鍛煉、主題教育活動項目以及具體課程培訓為例,本身將課內與課外的資源引入其中,有效解決傳統德育教育過于枯燥、乏味的現狀,可利用這種教育合力使德育教育有效性得到提高。最后,德育與職業素養的融合是打造高職教育特色的有效方法。區別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院校更注重采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方式,以學生就業作為導向,完成人才培養過程。若能將職業素養、德育教育有效結合,更能使職業教育不斷創新,打造高職教育特色。
(二)德育教育與職業素養融合可行性
從養成教育理論中可發現,德育教育、職業素養在內涵與特征上都有一定差異存在,完全屬于兩個學科領域范疇。然而二者之間的共性特征也不容忽視,包括教育主體、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目標以及教育途徑等,這些都為德育、職業素養的融合提供可能。其中的教育主體,主要表現為由輔導員、理論教師作為職業素養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對于教育對象,都為高職院校學生,且強調在教育中以學生行為、認知特征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依據,進行教育模式的設計;而教育內容方面,職業素養涉及的內容為職業能力、職業習慣、職業情感與職業道德等,德育教育內容以理想信念教育、價值觀教育為主,二者在道德與價值觀教育層面上可進行互通。除此之外,功能互補也為德育、職業素養的融合創造可能,如職業素養教育中,德育教育在功能上集中表現為價值導向性,而德育教育中,職業素養可作為重要的途徑與載體。
三、養成教育視閾下高職德育與職業素養融合的具體路徑
(一)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職業教育目標確定
養成教育視閾下,對學生“行知”給予極大的重視,而這種“行知”要求有正確的思想作為引導,通過職業素養教育的這一載體實現。因此,對于德育、職業素養的融合,應注意將德育內容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思想,保證職業素養教育目標既滿足具體行業的職業能力外,也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其更好地為社會、企業服務。以某高職院校為例,其在專業主體上以商務貿易為主,覆蓋較多專業群如語言文化、旅游管理、藝術設計、信息技術、工商管理、會計稅務以及金融等。對于商務貿易行業,其強調人員從業過程中能夠將高效便捷的服務提供給大眾,要求自身職業素養較高。對此,在職業素養教育目標上,院校將其界定在“財貿素養”層面,其中的核心要素包括誠信、創新、嚴謹、責任與愛心。這一目標的設定與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完全吻合,職業針對性極為明顯,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可起到關鍵性作用。由此可見,職業素養教育目標設定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引入,能夠達到德育、職業素養教育融合的目標。
(二)德育與職業素養融合中隱性與顯性課程的互通
養成教育理論中,將情、意、知與行等作為學生內在素養的構成要素,要求在培養學生過程中,從這些構成要素著手。但如何使該目標得以實現,關鍵在于課程體系是否合理。仍以財貿職業教育為例,課程體系構建中主要將德育、職業素養進行融合,其中處于教育主陣地的為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礎上進行教育課程化模式的創新。如在財貿素養課程方面,可考慮以5個學期計劃開展,不同學期分別以創新、嚴謹、誠心、責任與愛心作為主題。且在課程開展中將每學期課程細化為理性認識、行動實踐以及總結評價等三個階段。對于理性認識階段,教育中可將商業文化專題內容作為重點,如中華老字號或古代商業等,使學生對財貿素養職業相關文化內涵、歷史淵源等充分掌握。而在實踐行動階段,院校可將教育內容貫穿于節慶活動、社團活動、班級建設以及宿舍建設等活動中,有利于學生職業品格、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注意的是這些教育活動的開展主要以顯性課程為主,院校也可考慮將隱性課程引入其中,如講座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這些課程中完成職業倫理、職業精神的學習。在專業知識和技能課、實訓課的教學中,也有意識地將職業精神、職業倫理等內容融入教學內容,使學生確立“做人先于做事、正確的價值觀重于嫻熟的職業技能”的職業素養意識。
(三)基于企業文化的德育與職業素養教育
由于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上主要以就業作為導向,所以在德育、職業素養教育融合中應注意以企業文化素材。事實上,許多行業中先進的企業文化本身具有明顯的育人功能,將其引入課堂教育活動中,對職業素養、德育教育的融合可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如在教學活動中,直接對相關行業的企業文化理念進行剖析,引導學生對其中涵蓋的職業素養與德育知識挖掘,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也能快速接收知識內容。除此之外,在職業素養、德育教育融合的環境下,對教學評價機制也提出較高的要求,可考慮增設證書的方式,若學生在學習表現與學習成效上都較為明顯,可將相關的職業素養證書頒發給學生,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且為企業人才錄用提供參考。職業素養與德育教育的融合是提升高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本文研究中主要從養成教育視閾出發,分析發現德育、職業素養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立足于當前職業教育、德育教育現狀,在職業教育目標設定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作為指導,并采取顯性課程、隱性課程的互通方式,同時在教育工作開展中將企業文化引入,以此使職業素養、德育教育真正融合,推動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作者:陳杰 鄭永青 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旅游與財經分院
參考文獻:
[1]周娟.對生命化德育視野下高職德育教學模式的探究[J].職教論壇,2012(2):38-39,42.
[2]魏啟晉.論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融合[J].職業教育研究,2012(7):19-20.
[3]劉華.以職業素養培育為核心構建高職生德育新模式[J].價值工程,2015(2):254-255.
篇9
關鍵詞:高職文秘;職業素養;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4-0218-03
職業素養鼻祖San Francisco在其著作《職業素養》中這樣定義: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是職業內在的要求,是一個人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具體表現為職業道德、職業品性、職業知識、職業能力等要素。職業素養影響著高職學生能否順利就業以及今后的職業生涯發展情況,將職業素養養成教育與專業教學緊密融合,是有效培養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有益嘗試和必要措施。筆者擬以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文秘專業的職業素養養成教育實踐為例,探尋高職文秘專業學生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新型模式。
一、秘書職業素養的內涵界定
關于秘書職業素養內涵的說法很多,但大都表述不夠嚴謹、不夠全面。張代平在《論商務秘書職業素養的“崗位主導式”培養模式》一文中提到,秘書的職業素養包括思想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以及身心素養,表述籠統。陳穎在《淺談秘書的職業素養》一文中將秘書職業素養表述為“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全面優良的綜合素質,高效的工作能力,而且更需具有健康向上、樂觀的精神風貌和淳樸、真摯的情感”,表述不夠嚴謹。
筆者認為,秘書應具有這樣的職業素養:具有愛崗敬業、忠誠領導、樂于奉獻、善于合作、勇于創新、嚴守機密的職業道德;舉止得體;文明禮貌;具備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秘書學專業知識以及相關學科基本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檔案管理、文書工作、信息工作、辦公自動化等基本技能;有較強的表達能力、調研能力、辦事能力、交際能力、管理能力;有較好的自學能力、環境適應能力、一定的創造能力;具有樂觀、謙虛、隱忍、寬容的心理品質。
高職文秘專業面向中小企業培養秘書人才,如何使文秘學生在學校期間就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成為一個“準秘書”,能夠順利走上秘書崗位,并有良好的職業生涯發展,是專業教學面臨的重大課題。
二、高職文秘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現狀分析
筆者通過畢業生跟蹤調查以及用人單位的反饋發現,當前文秘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素養狀況令人堪憂。如言談舉止不得體、不善于為領導主動服務、責任意識不強、秘書角色意識不明確、承受挫折的能力不高、專業技能不嫻熟、知識遷移水平低、特別容易心理失衡且不善于調節等現象。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除了家庭原因、社會原因外,高職院校職業素養培養不得利是重要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秘書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邊緣化
職業素養培養的邊緣化表現在高職文秘專業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持消極態度,職業素養在文秘專業課程體系中處于邊緣化地位。普遍的現象是,大部分高職文秘專業的職業素養教育與其他專業一樣,僅僅作為高職學生就業指導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全面、深入地參透到專業教學中,更沒有開設專門的秘書職業素養課程。沒有專業針對性的職業素養教育往往淺嘗則輒,不能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秘書職業素養,而單純的專業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課程對職業素養的培養也幫助不大。
(二)秘書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低效性
低效性表現在職業素養養成教育收效低,對文秘專業學生職業心理、行為方面的影響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沒有形成較為有效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目的性、指向性不強,沒有很好地滿足企業對秘書人才職業素養的要求。
一是職業素養的內容問題。由于職業素養教育沒有與專業教學緊密結合,只是選取職業人共性的職業素養內容,體現秘書職業特點的職業素養往往被排除在外。以秘書職業道德內容為例,相比其他職業,秘書職業更需要從業人員具備樂于奉獻、嚴守機密的品質,而這些顯然在現有的職業素養教育內容之外。
二是職業素養的培養方法問題。職業素養因其自身的獨特性質決定了它是一種踐行的知識,是一種如同杜威所講的通過“職業進行教育”的東西。然而文秘專業不像計算機專業、藝術設計專業,其操作性和實踐性的特點不明顯,實訓有較大困難,導致“校企結合、工學結合”在實踐中很多流于形式。然而把秘書職業素養的養成置于現實的秘書職業活動之外,通過純粹的知性方式——秘書職業素養內容的傳授來進行,這種脫離職業素養生成本源的培養行為必然會導致職業素養培養的低效性。這種“傳授”實際上就是“灌輸”,“灌輸應被看作是任何一套信念的二番五次的重述,而在這么做的時候,這些信念的根據或證據卻沒有受到充分地公開檢查。”
三、“模擬公司為平臺、五個載體共聯動”的秘書職業素養培養模式構建
(一)應遵循的兩個原則
1.“三全”實施原則。“三全”即要對文秘專業學生全范圍、全過程、全員地進行職業素養培養。全范圍培養要旨是要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職業素養的培養,包括:學生生活和自我管理、學生活動、專業課程學習、實訓實習等。全過程培養是指職業素養的培養應貫穿于從文秘專業學生入學開始至畢業的各個環節。全員培養指從教師、學生、教學輔助人員到教學管理人員以及其他所有為教學服務的人員都參與到文秘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中來。
2.有效考核原則。考核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不僅僅是為了甄別高低。應該將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注重評價的發展。因此,要改變過去那種評價指標由校方制定、評價者是教師、學生完全被動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評價由本人(學生)自評、考核小組他評、專業審核、學院認定等幾個環節構成。另外,由于考核的項目較多,切實把好每一項目的考核環節也是保證較為準確地反映文秘學生職業素養狀況的關鍵。
(二)“模擬公司為平臺、五個載體共聯動”的秘書職業素養培養模式實施
我校的文秘專業在筆者的主持下,自2009年9月份開始實施秘書職業素養養成教育計劃,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文秘專業是我校第一個開設結合專業特點的職業素養課程的專業。據筆者了解,這在全國高職高專文秘專業中也是屬于全新嘗試的一種做法。
1.實施的基本思路。秘書職業素養納入文秘專業課程體系,以課程的形式進行培養,設置相應學分。以模擬公司為平臺,所有的文秘專業學生進入模擬公司“工作”,強化公司員工和秘書的角色,淡化“學生”、“班級”的概念。公司明確學生的角色要求與崗位職責,通過學生在日常行為規范、學習規范、公司工作業績、技能比賽成績以及專題講座參與情況等五個方面的綜合表現全面培養學生的秘書職業素養,并采用星級秘書的形式進行考核(見圖1)。
2.實施的內容與形式。(1)實施內容。就業指導和專業課程教學并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只有結合專業特點,選取體現秘書職業特點的內容進行全范圍的培養才能真正使學生具備較強的適崗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發展。為此,我校的文秘專業選取了五個方面的內容,也即五個載體,包括:日常行為規范、學習規范、工作業績、技能比賽、專題講座。課程內容并沒有把頂崗實習納入其中,原因是頂崗實習重在檢驗文秘學生的職業素養,更多的培養是在頂崗實習之前的諸多教育環節當中。①日常行為規范。高職學生共性的行為規范對文秘專業學生要有更高的標準,同時突顯文秘專業學生特有的規范,包括穿著、儀態、化妝等。我校文秘專業為此還編寫了順口溜式的文本,將文秘學生應恪守的言行規范納入其中,學生易記易背。②學習規范的培養除了完成專業課程的學習任務外,要對學生的課程書面作業設定標準,將規范的文書工作相關要求轉換為書面作業的形式要求。每一次嚴格審核,讓學生在平時作業的過程當中,養成良好的文書工作規范。另外,在相應的專業課程課堂上規定著裝和禮儀要求,特別是禮儀訓練、接待等課程教學。③公司工作業績是秘書職業素養養成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文秘專業實訓難、實訓基地少是困擾許多同行的一個問題,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是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設立模擬公司,以學校各部門、教師或學生個人為服務對象,并進而延伸至校外,以提供各種秘書服務和進行高仿真任務訓練為途徑,解決學生在模擬公司“工作”的問題。我校文秘專業于2008年設立了“校園秘書服務公司”這一模擬公司形式,參照公司法,學習企業經營與管理經驗,創建企業文化,采取制度化管理,進行仿真運營。公司的組織機構如圖2所示。模擬公司“工作”對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有著重要意義,公司化的運作讓學生提早體驗了職場生活,并在完成一次次的秘書服務當中反復修正和檢驗自己的職業素養,諸如隱忍、謙虛、嚴守機密等這些品質只有在公司“工作”中才能切實得到培養。④技能比賽。公司每個學年組織一次技能比賽,學生通過電子公文、文字錄入、檔案整理等諸多項目的參賽,對自己的職業素養可以進行階段性的檢驗。⑤專題講座。邀請企業老板、高級秘書、勞動模范等進校園,做講座,言傳身教,對學生進行生動的職業素養教育。日常行為規范、學習規范、工作業績、技能比賽和專題講座是培養文秘專業學生的有效載體,日常行為規范與學習規范是基礎,工作業績是關鍵,技能比賽是檢驗,專題講座是輔助。這五個載體則依托模擬公司這一大平臺,校企融合,學生與秘書角色共通,有效培養文秘學生的職業素養。
(2)實施形式。①教學形式。職業素養培養只有在職業活動中才能實現高效性。為此,根據實施內容,秘書職業素養課程的教學方式不再是講授與簡單的操練,綜合了講授教學、案例教學、實訓教學、任務驅動教學、角色扮演教學、現場教學、分組討論等多種形式,教師更多時候是進行監督、輔導與指導。教學地點也不再是課堂,而是整個校園,甚至是校外企事業單位。教學時間變得靈活,教學時長宜為兩個學年(按三年學制論)。②考核辦法。我校文秘專業職業素養課程的考核目前采取的辦法是:采用星級秘書的考核形式,從三星級到五星級設定具體條件,通過量化考核與質化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考核。考核程序則是學生自評(《校園秘書手冊》的填寫和個人總結)—模擬公司人事部主持他評—全體專業教師審核—學院認定相應學分。
3.秘書職業素養養成教育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問題。(1)日常行為規范考核是職業素養養成教育考核的難點,要落到實務。我校文秘專業目前采取定期隨機檢查的形式監督文秘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檢查結果會受檢查覆蓋面與檢查次數的影響。由于文秘學生的身份標識不明,往往造成檢查的困難。目前正在尋找更為有效的考核辦法。(2)模擬公司運營狀況是關涉職業素養養成教育效果的關鍵,要著力經營。職業素養培養要在職業活動中才能更好的培養,所以為學生創設高仿真甚至真實的工作情境就變得異常重要。為此,要花大力氣指導模擬公司的常規化、規范化運營,要在設備上、資金上提供保障,只有這樣,才能切實保證學生在模擬公司里正常“工作”。
高職文秘專業已經從過去學科型教學模式中得到解放,但過分偏重技能訓練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只有全方位、立體式地對學生進行秘書職業素養養成教育,才能真正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秘書人才。我校文秘專業在秘書職業素養養成教育上的嘗試,期望對兄弟院校的文秘專業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高虹,彭海學.高職生職業素養內涵及培養途徑[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4).
[2]張代平.論商務秘書職業素養的“崗位主導式”培養模式[J].教育探索,2008,(10).
[3]陳穎.淺談秘書的職業素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5).
[4]張壽三.職業素養——管好自己的飯碗[M].廣東:海天出版社,2009.
篇10
關鍵詞:播音主持;專業能力;職業素養
筆者在高中語文課上,曾觀看1961年版的電影《安娜卡列尼娜》,吸引筆者的不僅是故事情節,還有與人物形象深度契合的配音。這部老電影中的配音非常動人,中文的語言表述與人物形象、心態動作等完美結合,情真意切又渾然一體,使人由衷贊嘆上海譯制片廠的配音專家對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創作功力。他們為什么能夠那樣生動貼切地表達,使聲音如魔術般呈現?這大概就是聲音藝術的魅力。聲音藝術是播音主持專業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雖然播音主持專業的涉及面比較廣,新聞主播、文藝主持、解說、配音、誦讀等都是其專業范圍及相關領域,各個具體的專業方向對專業能力培養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多年來播音主持專業能力的基礎,離不開3個方面:首先是音質、語音與發音,音質要圓潤響亮堅實,語音要標準,發聲時氣息通暢、省力、控制自如,這是播音主持專業非常重要的外在表現形式,受眾對從業者聲音“好聽”的要求遠遠高于常人;其次是語言感受與表達,對于主要以語言為工具與受眾進行交流的專業人員來說,能以最恰當的語氣、節奏、重音等方式、技巧,將對作品的理解用語言形式外化出來,是極為重要的專業能力;最后是形象與氣質,雖然人們越來越重視內在素質,但這一專業的人員尤其是在需要直接面對鏡頭時,形神兼備仍然是重要條件。這些專業基礎能力主要是從藝術性的角度進行衡量,有些是先天自然獲得的成分較多,有些是受不同地區和行為習慣的影響更多,有些則主要在于素質的養成。播音主持專業培養出的專業人員是多層次、多領域的,其中也包括為在媒體一線工作的播音主持隊伍輸送新鮮血液。對這些主播來說,上述專業能力僅僅是基礎性的,此外還需要具備更全面的職業素養。
一、播音主持職業素養內涵日益多元化的時代背景
隨著國家發展和科技進步,播音主持專業一直在發展、前進,不同時期的播音主持都需要滿足時代要求、結合行業發展趨勢、不斷提升專業水平。當前,媒體行業深度融合發展,使播音主持行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在中國國力不斷增強的大背景下,對外宣傳的能力與效果需要進一步加強。我國在國際輿論話語權上尚未取得應有地位,這呼喚更多年輕人投身于傳播中國好聲音的偉大事業,也對未來主播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出了更加綜合和多元的要求。另一方面,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國內現代傳播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搜狗與新華社聯合的人工智能機器人——AI主播已經上線,其坐立自如,且可以24小時不間斷播報,那么人類從業者就要更有競爭力,練就有特點、多樣的語言風格和準確、豐富的表達能力。這些都要求未來的從業者在鍛煉播音主持專業基礎能力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尋求多方面綜合能力的養成。一個好的主播應該是具備多方面能力的綜合體,并能將這種綜合素養恰到好處地在節目創作中展現出來。
二、播音主持職業素養綜合發展的方向
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不斷提升,社會公眾可以通過傳統的廣播電視、飛速發展的互聯網和微端等各個渠道獲取大量的信息。這些時代因素折射到播音主持行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從業者的發展和取舍,對從業者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專”不夠,還要“多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是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播音主持專業是公眾人物的“搖籃”。他們的言行舉止及其反映出的對國家、民族、社會和他人的認識與態度,影響他們在工作中的反應和判斷,從而直接體現在節目內容和質量上;即便日常生活中的只言片語,也容易被各種傳播媒介捕捉并發散出去,造成廣泛的社會影響。播音主持以及相關從業者需要具備能夠匹配所從事職業的社會責任感、道德修養和家國情懷,才能“人設”不倒,為廣大受眾做好精神家園的守望者、社會價值的風向標。未來主播在面對受眾時,應當有由內而外的真正自信的精神風貌。二是廣泛的文化知識積累和較強的心理素質、控場能力。2019年有個很轟動的新聞事件,中國CGTN主播劉欣“應戰”美國福克斯商業頻道主播翠西里根,“約辯”中美貿易相關話題。中國主播參加這種有辯論性質的對話并不多見,在對話中雙方談論了中美貿易談判、知識產權、關稅和經濟體制等多方面內容,主播劉欣的表現溫和大氣,這無疑需要平時豐富的知識積累與沉淀。2015年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三季總決賽第一輪競演結束時,主持人汪涵不得不面對歌手退賽的突況,在參賽歌手、現場和屏幕前的萬千觀眾的注視下,他以冷靜客觀的態度和面向觀眾的真誠話語,很得體地控制了局面,留住了人們對節目的熱情,以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控場能力避免了節目和個人主持生涯可能出現的“至暗時刻”。上述案例可以說明,對一名合格的主播來說,知識積累、文化底蘊和心理素質、控場能力,都是職業素養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三是敏銳的新聞洞察力、分析力和較好的藝術理解力、感悟力。好主播也是合格的新聞人。對于新聞主播、文藝主持等,如果進行更細致的分解,會有不同的側重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年主持人大賽從新聞和文藝兩個類型中選拔,無論是自我展示、即興考核,還是以經典節目實戰為題、結合“走出去”素材現場講述等,都致力于測試選手的新聞洞察力、分析力和藝術理解力、感悟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近年來,央視4位男主播圈粉無數,被網民稱為“央視Boys”,他們中既有新聞主播也有文藝主持,共同出現在網絡直播中,使新聞節目中的嚴謹敏銳與綜藝節目中的感性靈動相得益彰,都展現出過硬的綜合素質,很快觀看人數就達到兩千多萬人,“帶貨”成果自不必說。從廣義“新聞人”的角度,新聞敏銳度和藝術的靈性,應該交融在播音主持的職業素養中。
三、播音主持職業素養的綜合養成
播音主持應當具備綜合的職業素養,這種綜合素養在培養中需要多方面、多領域、多學科交互體驗,尤其是語感與表達、氣質與視野、新聞敏銳度與藝術表現力等方面。播音主持專業基本功需要勤學苦練,但僅苦練基本功是不夠的,還需要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廣泛的思考與實踐。閱讀是好習慣,讀書是精神世界最好的營養方式。多讀書,讀好書,開卷有益。對播音主持專業來講,專業能力與文化素養密不可分,文化素養是職業素養的重要內容。播音主持要主動閱讀,既閱讀中長篇的中外優秀作品,也關注網絡上的碎片化文字,盡可能涉及多領域知識,在閱讀中使思維活躍起來,借助他人的文字,觀察感悟世界上不一樣的風景和人生。這不但能夠陶冶性情,使人“腹有詩書氣自華”,更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思維、理解乃至反應能力。有學者指出,“語感是一種能力,是把接收、鑒別、儲存信息和發出、豐富、駕馭信息全部融入語言感受中的能力。”[1]閱讀帶來的良好的思維和理解能力,正是這種語感的基石。“播音主持是腦力勞動突出的綜合藝術,不僅只是聲音的簡單傳遞者。”[2]只有具備深入理解稿件并體悟作者創作情感的能力,在進行有聲語言表達的時候,才能斷句準確、輕重得當、語勢多樣,從而在專業創作中表現出豐富的層次和作品本身蘊含的內在情感。閱讀習慣的養成,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提升思維力,是長期堅持才能有成效的事情。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習者應對其重要性有認識,從而使自己具備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學校也應盡可能多安排相關的課程內容并強化數量要求、質量考核。而對從業者來說,結合工作內容去閱讀,挖掘節目和作品內涵,是更持久和兼顧的方式。同時,播音主持還要深入社會和基層,行萬里路,感知5000年中華文化的滋養和人民群眾的生活苦樂。老一輩播音員慷慨激昂的播讀,曾鼓舞感動眾多華夏兒女不懈奮斗。他們飽滿的創作熱情,建立在深厚的文學底蘊、清晰的社會認知以及對信仰的忠誠之上。主播需要關注社會、貼近基層。關注社會,從生活中、網絡上感受從5000年苦難與輝煌中走來的古老國家在近70多年的奮斗中獲得的尊嚴、進步和發展。最真切地觸碰時代的脈搏,也許是現在和未來的主播培養與國家、民族和人民在一起的家國情懷的最好方式。貼近基層、貼近群眾,是新聞人的情感之根;觀察體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和與之相連的社會熱點問題,是新聞人的報道之源。播音主持也是新聞人,更需在基層和群眾中、在捕捉社會熱點及深層問題中,鍛煉主播所應該具備的新聞素養、敏銳度,具備廣闊的視野和較高的認知層次,使播讀更有感情、反應更敏銳、評論更有內容、節目更接地氣,從而最大限度地傳遞客觀真實的信息,并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 上一篇:河道環境治理方案
- 下一篇:城鄉環衛一體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