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8-08 17:21: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長期以來,構造地質作為一門專業理論課,由于抽象難以理解,是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最難的課程之一。本文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構造地質課程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嘗試用這種嶄新的、廣受歡迎的教學模式來提高構造地質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構造地質翻轉課堂設計
1.教學內容設計
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如何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并維持學習者的注意力,筆者結合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①注重教學內容的關聯性。②使用“微課程”,即長度不超過 10 分鐘的教學視頻。比如,在設計“斷層”這部分教學內容時,可以利用斷層運動、破壞過程及造成的影響等相關教學視頻,加上教師講解斷層概念、斷層要素、破壞結果及與我們生活有什么關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課下看完教學視頻后,在課堂上重點讓學生對斷層對工程的危害、怎么識別野外斷層、如何處理其對工程的危害進行激烈的辯論和討論,加深學生對斷層的認識。
2.教學視頻的開發
構造地質課程主要采用軟件Camtasia
Studio8.4制作翻轉課堂視頻。筆者認為視頻制作軟件錄制時采用第一人稱錄制視頻更合適,為學習者創造出一種教師在旁邊的參與感。視頻制作工具能滿足構造地質教學知識點靈活呈現的要求,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課下學習真正實現,而且軟件開發教學視頻速度快、成本低且易于使用。視頻制作軟件Camtasia Studio8.4基本可以滿足構造地質翻轉課堂的教學需求。
二、構造地質翻轉課堂的應用
1.課下部分――教學視頻與課程管理平臺
對于構造地質翻轉課堂而言,網絡上未發現適用的教學視頻。因此,自行制作教學視頻是構造地質翻轉課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構造地質課程翻轉課堂視頻主要是通過軟件Camtasia Studio8.4制作的,翻轉課堂教學視頻制作成本小,而課程管理平臺則使用學院提供的課程中心平臺,節省了另外建設課程管理平臺的成本。
2.課上部分――PBL與協作學習
在構造地質翻轉課堂教學中,產生于教育領域的PBL(基于問題的教學)以及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協作學習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根據這些教學理論組織教學活動。PBL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復雜且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采用合作的方式來解決真實問題。協作學習則是指多個學習者利用學習資源,在輕松親切的氣氛下,結成學習伙伴,形成團體意識,共同學習和互助學習。
3.考核部分――定量與定性相結合
筆者認為,構造地質翻轉課堂教學的考核仍以小組綜合報告考核方式為主,同時加入個人平時表現,包括課程管理平臺上記錄的教學視頻及測試題目完成情況、課上主題活動參與情況等。因此,其考核成績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一是學生課下學習的積極性與完成情況,可利用課程管理平臺的跟蹤統計功能獲取相關數據,包括學生觀看視頻課件后的提問數量等;二是學生在主題活動中表現的活躍程度,包括是否積極提問、與同伴交流等方面;三是主題活動課件展示過程中的學生表現,根據每次課上成果匯報中小組成員的表現記錄來考核;四是小組的綜合報告,視小組成員分工及貢獻大小給予不同評價。
三、結論
經過教學實踐,將翻轉課堂應用于構造地質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實現個性化學習,最重要的是可以把構造地質的三維想象通過動畫展示出來。翻轉課堂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對專業課教學很有幫助。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 翻轉課堂 教學設計 誠信內容
翻轉課堂又稱反轉課堂。翻轉課堂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之后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方式不同,它是顛倒過來的模式,即教師先布置學習任務給學生,學生在上課前完成相關知識點的學習,遇到學習的疑難點后,再回到課堂中進行探究學習。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是師生和學生之間互動,它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知識學習的主動者,教師則轉變成知識的引導者[1]。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我們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誠信”內容為例,設計翻轉課堂教學過程。
一、誠信內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課例選自《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第四章第四節的內容。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中重要的教學內容,而本課例誠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是中華民族歷來所崇尚的傳統美德,它更是職業道德的基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提出的一項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故其在整個教材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為此,將本教學目標設定認知目標、情感目標、素質目標,通過本次課學習,學生能夠了解誠信道德,培養誠信意識,實現誠信素質養成的目標。為實現教學目標,我把“誠信的重要性”作為教學重點來處理,把“大學生與誠信道德”作為難點來突破。
2.學情分析
學生在中、小學已接受德育教育,對誠信有一定的認知,但是對誠信規范重視不夠,經常出現誠信知行背離情況。
3.設計理念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的教學設計理念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共同深化,感悟踐行”的模式,以社會熱點現象導入,引用經典案例闡述重點內容,結合實踐教學與情景教學突破難點,使學生對誠信問題心靈上有觸動,思想上有感悟,認識上有提高,行動中有體現,從而實現知行統一。
二、課前準備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授對象為大一新生,一個自然班的人數大約為40人,以每個小組5人的標準進行分組,即分為8個小組,每個組設有一位小組長。
教師在課前需要準備包括教學課件、教案、微視頻、誠信專題學習網站等教學資源素材。其中,微視頻的制作是資源準備中的重要內容。考慮到學生能夠集中精力聽課的時間大概為10分鐘,時間過長可能導致學生不耐煩,思想開小差[2]。我們根據教學目標,錄制準備3個微視頻,每一個微視頻分別介紹一個知識點,時間大概在8~10分鐘。具體如下:
第一個微視頻:誠信的內涵(講解視頻8分鐘)
以展示系列圖片毒奶粉、地溝油、瘦肉精等導入教學,由此引出社會誠信道德缺失問題。引用《說文解字》,對誠、信二字作簡單解釋,真實無妄、表里如一叫誠;不食言、不欺瞞,謂之信。我從歷史的角度,列舉中國古代的兩個例子進行對比分析。秦國商鞅“立木為信”,最終變法成功,國強勢壯;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結果自取其辱,身死國亡。
第二個微視頻:誠信的重要性(講解視頻10分鐘)
為了說明誠信的重要性,從個人、企業、社會、國家四個維度采用一些典型案例來分析。如季布因其“一諾千金”使他在有難之時,免遭禍殃;百年老店同仁堂始終踐行“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誠信理念,幾百年經久不衰;信義兄弟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踐履著“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的允諾;法國政府在時隔97年后履行拿破侖曾許下的“玫瑰花諾言”。通過以上分析深化學生對誠信的認識,讓學生認識到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產。
第三個微視頻:大學生與誠信道德(講解視頻10分鐘)
在此列舉“留學生逃票之后求職被拒”、“大學畢業生貸款不還被銀行告上法庭”等例子強化學生對“失信”行為危害性的認識。
在內容的講解上,教師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幽默風趣,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若講解微視頻吸引力不夠強,學生在課前就不愿意學習,將影響到翻轉課堂的教學,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講解視頻資源錄制完成后,請學校現代教育技術部教師將相關資源上傳至校內網中,教師將課前學習任務明確地告知學習者,要求學生自學完成,若有問題,把具體問題反饋至各小組組長,由小組長將問題匯總后反饋給教師。教師提前知曉學生存在的問題,以便做好課前的答疑準備工作。
三、課中實施
1.合作探究階段(重點階段)
合作探究階段由教師安排任務或提出相關問題,由小組同學合作完成。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時間與小組成員討論,自主學習時遇到的問題可向教師提出,學生可發表自己的觀點。
對于誠信問題,當今大學生在誠信方面存在哪些缺失,如何才能引導大學生做到知行統一?這是本次課的教學難點。為此,設置了三個教學環節,運用“問卷調查、網絡教學、情景教學”的教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學法展開教學。
第一個環節:課前提前布置學生開展“校園學生誠信問卷調查”活動,各小組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并統計分析。在課堂上發揮小班教學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每個小組派代表匯報調查結果。
針對學生的匯報情況,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抄襲作業、考試舞弊、貸款不還、簡歷造假”等種種失信行為與學生自身發展的利害關系做進一步分析。學生分析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一個沒有良好誠信品質的人,不可能有什么理想信仰;一個抄襲舞弊、蒙騙過關的人,不會有什么真本領,也不會有什么好前途;一個學歷造假、貸款不還的人,更難立足于社會。
第二個教學環節:為強化學生恪守誠信,教師以自己為例,登錄個人誠信公共服務平臺、個人征信系統,展示顯示結果。學生以身邊的親人為例,輸入相應系統,查看信用記錄。通過此實踐操作,讓學生知曉自己的不誠信行為將被記錄在案,并會直接影響個人就業、創業、貸款、買房等切身利益。
第三個教學環節:針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誠信知行相背離的現象,創設了兩個檢驗誠實度的情景。(10分鐘)
場景一:購物結賬時,營業員少找了你50元錢,你會怎么辦?
場景二:購物結賬時,營業員多找了你50元錢,你會怎么辦?
在課堂上將主要圍繞多找了50元錢,“退還,還是不退還”進行討論分析,要求每位學生參與討論。很多同學對營業員少找的50元知道要要回來,但是對多找的50元卻做不到退回去。我們要求他人誠信,自己卻不誠信;只愿意享受誠信帶來的便利,卻不愿意承擔誠信責任。在此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個社會需要你、我、他的誠信,只有每個人都做到誠信,才能構建誠信的環境和誠信的社會。
2.學生指導階段
每一個小組在合作探究階段遇到的問題,教師給予個性化指導,給不同學生答疑解惑,做到對不同學生不同問題因材施教。
3.總結提升階段
由八個小組的學生代表對本次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也可談教學體會或感悟,教師再對本次課的知識進行梳理,并對課程學習過程進行總結。
四、翻轉課堂總結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用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在實踐過程中,“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和理念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教師的課前準備要更充分,微課視頻制作要更精細、更完美,以足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和理念會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其他教學內容中得以應用,相信有更好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教學;護理專業;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06-0037-04
教學設計是在一定教學理念指導下的分析教學問題、設計教學進程、預判教學結果的過程,對課堂教學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課堂教學設計時,筆者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理念,將課堂教學由“課堂講解―課后作業”向“課前學習―課堂研討”轉變,取得了較好效果。本文擬以《基礎護理技術》課程中的“管飼飲食――鼻飼法”內容教學為例,從三方面對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高職專業教學設計進行研討。
一、通過教學背景分析,確立三維教學目標
教學背景分析是教學設計的基礎環節。筆者認為,作為一門專業課程,教學背景分析涵蓋崗位分析、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三方面的內容。
(一)崗位分析。從職業需求出發,確立教學任務。“就業導向”是職業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在教學設計時,需要將工作任務作為教學內容選擇的出發點,通過對護理崗位分析,確立教學項目。從護理崗位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鼻飼法是所有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臨床“三基”中最基本的護理技能之一,同時與胃腸減壓等操作有密切聯系,是臨床上消化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消化外科、普外科、ICU等科室日常護理的常規操作。《護士條例》也強調操作的規范性是臨床判定能否構成醫療事故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將鼻飼法技能操作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
(二)學情分析。從學習動機出發,確定教學起點。學情分析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學生已有知識與技能基礎。學生已學習《護理學概論》、《人體解剖》、《人體生理》等課程,掌握了消化系統的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對消化系統疾病也有初步的了解;本課前已經學過日常生活護理技術、患者一般飲食的護理等內容,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下完成鼻飼法的學案;通過兩周的臨床見習,學生對鼻飼法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高職學生具有課前利用Mooc自主學習的能力。二是學生的學習意愿。我們曾對高職學生專業學習動機進行過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1.07%的學生內驅動機來自操作練習,85.71%來自臨床在教學過程中操作展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技能操作教學,減少理論說教。三是學生的學習風格。結合平時課堂觀察,發現所教班級學生傾向于教師給出明確任務、詳細指導、建構完整的知識框架,探索性學習的欲望不同。同時,作為一種規范的基礎性技能教學,學生模仿學習也很有必要。此外,護理專業學生以女生為主,在獨立學習與結伴學習、競爭與合作等方面傾向于與他人合作學習、角色扮演。
(三)教材分析。從課程資源出發,選擇預學路徑。本節課選材是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李曉松主編的《基礎護理技術》,第八章第四節特殊飲食護理的第一部分內容“管飼飲食――鼻飼法”,教材還有配套習題集,共分4學時。飲食與營養不僅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也是預防疾病、保持和促進健康所必需的,一般人群都可通過正常途徑來滿足自身對飲食與營養的需求,但對于一些昏迷、口腔疾患、食管氣管瘺等特殊病人,鼻飼法是滿足其對飲食與營養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教材中,鼻飼法操作要領及注意事項的知識點多,容易混淆;在示教和模擬練習中,許多重點內容、注意事項無法真實展示,需要以口述的方式呈現;學生臨床見習時間短,鼻飼法操作相對較少,臨床帶教教師的示教也基本上是在模擬人身上展示,學生的直觀性感受不夠。
基于上述教學背景分析,我們確立了本節課三維教學目標:一是知識與技能維度――能夠說出并正確實施鼻飼法操作;能夠說出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并在操作中正確運用;能夠正確處理操作中出現的異常情況。二是過程與方法維度――通過學案、Mooc學習,養成自主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通過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小組競賽提高團隊合作能力。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樹立關愛生命,關注健康,樂于奉獻的護理理念;養成嚴謹求實、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養成正確的護理行為意識。
二、通過先學活動編排,提升技能感知水平
讓學生在課前先學是翻轉課堂模式的基本要求。根據動作技能形成的三個階段,我們可將課前先學定位為學生初步形成鼻飼法動作技能的整體感知。在先學活動的編排上,主要完成以下兩項任務。
一是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課程資源。一般而言,學生先學的課程資源包括三方面:(1)文本資源。教師精心設計預學案、課前學習檢測試題,為學生課前學習指明方向,明確理論學習的重點和難度;為學生準備好教材及練習冊;讓學生到學校圖書館查找大量的與“管飼飲食――鼻飼法”相關的文本的、圖片的、音像的參考資料等。(2)設備資源。師生共同準備操作用物;實訓室模擬醫院環境給學生提供練習場所;校院合作辦學,資源共享,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臨床,親眼目睹真實環節。(3)信息化資源。精心制作Mooc,細化重點操作步驟,規范操作行為,為學生進行預習思考達到對鼻飼法的初步認知做了鋪墊,為翻轉課堂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利用學校網絡資源上網預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是建立班級合作學習小組。小組合作學習是現代課堂教學改革的一種趨勢。在高職護理專業教學中,我們也引進了小組合作學習機制,這樣在課前先學和課堂教學中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建立班級合作學習小組,首先遵循異質分組原則,在全班建立8個學習小組。其次,每個小組挑選具有管理能力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其他同學進行不同角色分工和責任分工。第三,建立小組合作學習規程,確保為了小組共同目標,組內人人參與、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第四,建立小組學習評價制度,突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運作機制。
在為學生準備好相關課程資源、建立班級合作學習小組后,教師通過班級QQ群上傳預學案,明確小組學習目標及學習任務。在小組內進行課前先學活動,通過小組內的交流、討論,并結合臨床見習體驗,讓每一位學生都形成對鼻飼法操作技能整體感知。小組內組織檢測,達到80分為合格,能夠進入課堂學習。檢測未達標者,通過自身的再學習和小組同伴的幫助繼續學習,確保在課前達到80分的檢測目標。
三、通過課堂教學程序預計,
突出職業技能提高
“翻轉課堂”將知識傳授的過程提前到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由學生通過課前自學教學視頻和輔助材料完成,而知識的內化則在課堂中通過教師的幫助和學生之間的小組協助完成,從而形成了對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翻轉。就動作技能教學來說,課堂教學應定位于動作技能形成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即通過適當的刺激與反應,形成動作與知識、動作與動作的聯系。通過不斷強化訓練,使動作技能達成自動化水平。對于“鼻飼法技能”教學,重點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提高昏迷病人插管的成功率;二是插管過程中“三種情況”的正確處理。這兩個重點,既有操作層面的,也有基于知識層面的,突出護理技能是一種心智活動的特點。基于上述教學構想,筆者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一)病例展示,導入新課。病例展示是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圍繞情境展示,課前先學的知識與技能。在教學本章節內容時,筆者出示病例:“王某,73歲,男性,因腦出血入院,經治療后,病情得到控制。目前患者意識清醒,但患者體質較弱,仍不能說話及正常吞咽。醫囑要求給予管飼飲食,補充營養。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如何做好王某的飲食護理?”其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學生交流討論后形成小組對患者的評估意見及飲食護理方案,并在全班交流。教師對學生交流情況進行評點,重點評述患者的神志情形、鼻飼液及胃管的選擇,從而導入新課。
(二)學生展示,動作糾正。我們把人體模型當作患者王某,由學生根據課前知識點學習以及動作技能的理解,對模擬的王某進行鼻飼法操作展示,一邊操作一邊進行講解,通過“心手合一”,暴露心智活動。如通過改變模型的頭頸部弧度,探討提高插管成功率的原因何在等。其他同學觀摩,并對照鼻飼法操作評分細則,進行評分(見表1)。在大家討論的基礎上,由教師進行點評,糾正不正確或不到位的動作,必要時進行示范。在操作應知層面,側重解決“插管過程中會碰到哪三種情況,如何解決”“怎樣確定胃管在胃內”等問題。
(三)分組練習,熟練操作。在學生掌握了規范的操作技能后,分小組進行反復練習,以便讓學生對操作技能掌握更為嫻熟,最終達到技能形成的第三階段,即動作自動化階段。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操作情況,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激發組際競爭,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四)課堂小結,溫故知新。在課堂小結階段,指導學生完成詳細的反思與總結,查漏補缺;完成課后練習以鞏固本課知識,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嘗試幫助案例中的王某做一份健康宣教。同時布置下一課的預學案,為下一課翻轉課堂做好準備。教師也對本節課進行評價。
總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也必然導致課堂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和教學方式的變革。在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學設計時,教學背景分析是基礎,先學活動編排是關鍵,課堂教學實踐是核心,突出學生學習中心,有效促進學生職業技能水平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篇4
關鍵詞:翻轉課堂;基礎會計;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2-22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 或 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首先由教師創建教學微視頻,學生在家或課外觀看視頻,然后再回到課堂中,由師生、生生間面對面地分享、交流學習成果與心得,以實現既定教學目標的一種課堂形式。翻轉課堂的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林地公園高中,2007年,該學校的兩個化學老師用普通的錄屏軟件將講解的PPT錄制下來后轉換成視頻,上傳到網絡,采用這種方式來給上課請假的學生補課。2011年,美國人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創辦了可汗學院(Khan Academy),該學院網站為學生免費提供了大量有關物理、化學等課程的教學視頻和課后知識測試,吸引了廣大師生,翻轉課堂逐漸成為廣大教育者進行教學改革的方向。
一、翻轉課堂的特征
1.教師角色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主動在課堂上以PPT的形式將知識點呈現給學生,學生被動完成學習任務。翻轉課堂將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指導者,教師可以通過課前、課中、課后,即線下、線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和幫助,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教師由單一的知識傳授者向復合型教師角色,即課前學習資源的提供者、課中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課后知識的測試者轉變。
2.學生角色的轉變
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而是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變得個性化,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地點及學習模式。一旦選擇了學習內容,進行學習時,由于教學環節都是教師精心設計的,因此需要學生高度參與才能完成,由此學生角色由被動的學習者變成了主動的參與者,成為學習的主體。
3.課堂時間的重新分配
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的教師花大量的時間講授課程的教學模式,改為課前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實現課堂時間的高效化。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方位參與教學活動,完成學習任務,實現掌握知識點的目標。大部分課堂時間用來學生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學活動,討論交流知識問題,這將會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系統。
二、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
1.重理論、輕實踐
傳統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教師片面強調理解什么是會計、賬戶、借貸記賬法、會計憑證、賬簿、財產清查、報表等知識點,機械地向學生灌輸這些知識點,在課堂上并沒有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盡管會在期末有一周的集中實訓,但是由于時間較短,而且是在“基礎會計”全部知識點已經學習完畢之后進行,學生比較陌生,教師指導不過來,因而效果較差。
2.學習方式多為死記硬背
“基礎會計”是一門實踐操作很強的課程,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過分強調知識點的記憶,教師的課堂,缺乏靈活性,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考核的方式為通常閉卷考試的形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容易走入誤區,認為只要考高分了,就表示這門課程學好了。
3.忽視網絡教學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時代,微信、QQ等網絡媒介層出不窮,教師的課堂已經基本實現了由傳統的黑板教學向PPT教學過渡。但是大部分教師將對PPT的運用看成了對傳統黑板教學的替代,上課過程中只是簡單地對著PPT講解知識點,沒有很好地將各種信息化的媒介應用到上課過程中。
三、翻轉課堂在“基礎會計”中的教學設計
“基礎會計”課程是會計專業的入門課程,以“會計核算過程”為頂層設計依據,按照“認知會計對象―劃分會計對象類別形成會計科目―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審核會計憑證形成記賬依據―建立賬簿―登記賬簿―對賬―結賬―報賬”的會計職業認知規律與會計核算工作過程來設計教學內容。下面筆者以會計賬簿為例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1.內容熱身
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第一步應為課前自主學習的主要內容。學生每4人一組,共分成10組。組內實行組長負責制。學生登錄世界大學城觀看一段微視頻,具體內容為某有限公司會計人員對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編制好了記賬憑證,但是一張張記賬憑證是零散的,此時,如果會計信息者需要下列信息:企業在銀行還有多少存款?庫房還有多少材料?企業還有多少債權尚未收回?還有多少債務沒有償還?那么,編制憑證后應該再做些什么才能提供上述信息呢?為了把會計憑證中大量零散的信息資料進行集中歸類反映,以提供系統、完整、有用的會計核算資料、該公司應設置和登記會計賬簿。
學生通過在課前主動觀看這段微視頻,心中不免有諸多的疑問,到底什么是會計賬簿呢?應如何登記會計賬簿呢?登記賬簿的時候有哪些要素是必要項目不能省略的呢?進而喚起了他們對于學習知識的熱情,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2.分析交流
翻轉課堂的第二步是分析交流。學生在授課前通過觀看該視頻已經初步了解了會計賬簿的知識,但是由于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結構都各有不同,因而觀看該視頻后對知識的認知也存在差異性,這種差異又會導致產生新的認知問題,比如賬簿有哪些類型?不同的賬簿之間有何共同之處?建立賬簿的流程有哪些?每個學生或許都會有一些讓他們困惑的問題,教師在這個環節可以設置1個5分鐘的小測試,測試的主要內容為視頻里面出現的賬簿相關知識。教師根據學生測試的結果分組進行總結,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類,正確率較高的題就可以基本不用講了,重點講解正確率較低的題目,對學生回答錯誤的問題能夠在組內解決的,不必要進行集中講解,而是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會的學生教會不懂的學生。針對學生普遍不懂的問題,教師可以集中進行講解。講解的形式可以通過播放比如訂本日記賬、活頁明細賬、總賬的填寫等視頻。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教師適當補充相關知識點。講解完成之后,學生可以通過重復觀看微視頻或者相關學習資料解決自己的困惑。
3.獨立作業
分析交流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任務由學生分組完成。教師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賬簿的啟用,登記三欄式明細賬、數量金額式明細賬、日記賬、總賬等。完成組針對考核的知識點每正確一個加2分,錯誤一個扣1分。學生在登記賬簿的過程中,教師負責協從指導。在登記各種各樣的賬簿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對會計賬簿這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進一步理解該知識,真正實現學生對賬簿知識的內化過程,并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
4.協作互助
傳統的課堂教學呈現給學生的課后作業,學生都是課后單獨完成,學生之間缺乏良好的團結互助行為。但是在翻轉課堂中,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助表現得非常明顯。
該環節采用的是一組新的教學策略――同伴教學法,即專門用于檢驗學生及其同伴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在基礎會計教學中,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之后,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作業的互相檢查,第一組作業交給第二組檢查,第二組的交給第三組檢查,以此類推,第十組作業交給第一組檢查。在評分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對知識點每判斷正確一個,檢查組學生加1分,判斷錯誤時檢查組學生扣1分。
這種方式雖然簡單,但是卻可積極促使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數統計完畢,教師進行點評,選出得分最高的組,對學生填制賬簿錯誤率較高的地方進行集中指導,改變學生對賬簿的錯誤認知。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特征,使得學生的學習態度、思維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團結互助的職業素養有了很大提升。
5.歸納總結
翻轉課堂的最后,教師總結會計賬簿登記的相關知識點,同時布置任務,將賬簿的種類在電腦里面進行展示,同時要求學生根據業務需要選擇性地登記各類賬簿,進一步理解如何按一定的規則啟用、建立和登記賬簿,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完成之后由學生分組拍照發給老師,教師根據拍照上傳的結果分組進行打分,打分的結果將計入過程考核中。
在課堂教學結束后,還可以要求學生課后合理安排時間登錄到世界大學城,對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利用微課反復觀看、學習。
四、翻轉課堂的反思
翻轉課堂的實施,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尤其對于基礎會計課程而言,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該課程的實操部分,學生實操技能方面的正確率有了顯著提高。盡管翻轉課堂有著諸多優勢,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在授課前將知識點進行碎片化,精心制作畫面及音質較好的微視頻及其他多媒體教學資源,由于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采用翻轉課堂教學,因而教師應根據需要認真選擇知識點進行翻轉課堂的設計。
其次,在設計教學活動內容方面,教師應多方面地進行。比如,可以采取學生小組討論、教師答疑、成果匯報等形式,促使學生全方位地參與到由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來。
最后,為了使一些不太積極主動的學生能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教師可以在“藍墨云”微信端建1個班課,然后將班級學生全部納入進來,在這個微信端進行點名、任務的布置、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微課資源上傳以及知識點的小測試等。在這個系統里面,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進行全程監控,有效避免部分學生不自主學習的現象,真正實現參與率達到100%的效果。
五、小結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教學課堂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而通過對基礎會計進行翻轉課堂改革,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的動手率幾乎達到100%,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團結協作的職業素養,有助于培養出符合信息時代需要的優秀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篇5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C-0083-04
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是經濟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對企業戰略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盡管企業戰略管理課程在內容上有著邏輯的嚴密性以及體系的完整性,但也存在著不注重理論應用的缺點,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灌輸式的講授方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只是被動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動的參與者。教學模式的革新一直是近年來高校關注的問題,教學重點由“教”轉化為“學”是教學實踐中必須面對且亟待解決的問題。翻轉課堂的出現為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在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性和能動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傳統教學設計
國內眾多學者對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設計進行了研究和探討。魯銀梭(2013)結合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內容和體系,重點分析了問題導向型教學設計的注意事項和教師的角色扮演,認為要想促進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教學互動性和學生參與度,還需要對該課程進行進一步的教學設計;劉秋民(2011)認為企業戰略管理課程需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強調“體驗式”教學,按照工作過程的流程,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最終達到自主探索、解決企業諸如戰略發展、團隊合作、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問題;尹磊(2010)通過沙盤分組對抗的形式模擬了戰略決策實踐,對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張麗琨(2014)將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知識與沙盤實訓對抗有效地結合起來,創立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耦合機制;張穎(2014)以應用為導向,對戰略管理課程進行了全新教學模式的設計,將企業戰略管理教學環節分為四個部分,明確了四個教學環節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實施手段;楊娜(2014)對國內外有關模塊化教學和企業戰略管理教學的研究進行了回顧,然后闡釋了目前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難點,結合模塊化教學方法的原理將其應用到企業戰略管理教學中,對企業戰略管理模塊化教學進行了設計;盧啟程(2010)通過對本科生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實踐進行的初步驗證提出了“讀、寫、議”教學法的教學設計,從設計學習任務、設計學習情景和體驗環節、設計自主學習策略、設計自主學習策略、設計管理與幫助機制幾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姜桂娟(2010)從專業學生應職崗位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培養出發,有針對性地按照“任務驅動、典型案例、關鍵技能、素質拓展、真實體驗”的理念,進行了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設計。
上述教學設計創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最終促使問題的解決,進而培養了學生綜合管理的技能與素質。同時,教師能夠按照與學生的互動情況進行課程教學,學生方便了解課程進度、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但是,上述教學設計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不能有針對性地提升接受能力略差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沒有完全從書本的知識框架中脫離出來,不能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學科素養完全顯現,教學質量提高的效果并不顯著。
二、翻轉課堂的特征及其與傳統課堂的對比
當前,翻轉課堂已成為全球教育領域研究的一個重點。翻轉課堂是知識多次內化的一個過程,其實質為使最稀缺的學習資源――“時間”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翻轉課堂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師與學生教學角色的“翻轉”。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在講臺上主動地通過PPT形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在座位上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內容,沒有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及他們的個性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自我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而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觀看微視頻及QQ分享的文件時,能夠根據自己的水平及需要來不斷調整學習進度,遇到疑難問題可以通過不同途徑隨時咨詢老師或向同學請教,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第二,學習方式的“翻轉”。傳統課堂上,老師在課堂上經過講解來完成知識的傳授,知識的進一步吸收由學生在課后通過練習來實現。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沒有老師和同學們的支持和鼓勵,學生在遇到疑難問?}時往往會感到迷茫甚至失去繼續學習的興趣。而翻轉課堂讓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都能得到關注,學生可以針對某個案例發表自己的意見,參與小組討論并得到老師的個性化指導,最終完成知識的進一步吸收。
第三,教學環境的“翻轉”。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教學模式的設計提供了技術支持與保障。在傳統課堂上,老師常常會把要講的內容全部展示在黑板或者PPT上。而翻轉課堂通過管理信息系統整合了網絡媒體資源,教師能夠有效地利用各種教學網絡媒體資源,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學生也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完成學習任務。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不僅關注教師的“教”,更注重學生的“學”。支持各種情景式學習,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學生課前主動發現問題,課堂中進行小組討論或咨詢老師并解決問題。通過制作核心知識教學微視頻等途徑來讓學生更早地接觸教學內容,增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進而主動探求知識的意義。表1為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的對比。
三、翻轉課堂教學的優勢與劣勢
(一)翻轉課堂的優勢
3.協作探究,針對性輔導。每一小組在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分歧。此時,教師需要在企業戰略管理課堂上進行巡視并及時關注各個小組的動態,在課堂上進行適當的引導,并對學生的觀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對各組成員討論后還存在的企業戰略管理疑難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
4.展現成果,總結梳理。小組討論結束后,各小組成員及時形成總結性成果,并采取上臺演講、模擬情景再現、課程論文提交等形式來報告總結性成果。在小組成員報告成果的過程中,其他成員可以通過跨組進行討論,交流本次課程學習中自己的收獲及心得體會等。總結性成果報告完畢后,由教師對本次課程內容進行梳理總結,強調注意事項,促進學生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期末,教師可以加大在線學習成績的比例,減少期末考試分數所占的比例,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三)課后評價設計
如果進行教學設計之后不注意分析總結,教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課后教師和學生都應對本次翻轉課堂進行反思:教師要反思本次教學設計中還存在哪些有待改進的地方,以便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幫助;學生要對這一階段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如對某公司進行戰略規劃后,學生應該反思經過小組討論后對本次規劃有哪些收獲?針對本次規劃,有哪些地方值得改進?制定一份優秀的戰略規劃應注意哪些問題,等等。反思評價一方面促使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實現了共同進步。
篇6
引言
可汗學院的推廣使“翻轉課堂”走進了人們的視線,這一顛覆傳統的教學法成為當今教育教學中的熱議話題。在傳統課堂環境下,教師在課堂上教授新知識,學生在課后完成作業、內化知識;而翻轉課堂卻反其道而行之,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學視頻等材料學習新知識,在課堂上進行練習從而內化知識。通過這一“顛倒”,學生可以在課堂外自定步調、隨時隨地學習,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課上,教師和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探究難點、交流合作上,提高課堂效率。
下面筆者嘗試借用“Moodle平臺”,以“微視頻”和“導學案”為基礎進行翻轉課堂的設計。
中學物理翻轉課堂設計的原則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初中物理跟實際生活聯系緊密,許多內容來源于生活中的現象,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將生活中的現象用科學的方式解釋出來,所以它要求學生善于觀察周圍生活,善于動手做一些小實驗,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基于此,筆者認為中學物理翻轉課堂的設計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1.激發學生興趣是設計的出發點
初中階段的學生剛開始接觸物理,對物理有較大的興趣,教師在設計翻轉課堂時應盡量做到有趣,并與生活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微視頻的制作可以適當通過設置懸念等形式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有興趣參與到學習中。
2.精心選擇實驗內容
由于學科的特殊性,物理教學設計的關鍵點在于實驗的設計。在備課中,教師需要精心選擇實驗,并且分清哪個實驗需要錄制微視頻,哪個實驗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哪個實驗需要放到課堂上演示等。
3.鼓勵學生動手實驗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提供平臺,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在實驗中感悟科學知識比聽籠統的講授印象更為深刻,獲取的體驗也更加直接。
4.反思學習很關鍵
初中物理大都是基于生活常識或應用的,知識點比較碎,大量的練習并不能有很好的效果,關鍵是要學生理解知識點,吃透知識點。因此,在翻轉課堂設計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并及時梳理知識,內化知識。
以《溫度》一課為例展開翻轉課堂設計
《溫度》一課選自人教版(2012)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物態變化第一節,學生剛剛開始接觸熱學知識,對本節課知識還很陌生,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一些知識與物理學相結合。本節內容的主要知識點有:①溫度計的構造、原理;②攝氏溫度的規定以及溫度計的使用;③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溫度值。綜合考慮各因素,筆者對這節課做了以下設計。
1.課前
教師在課前需要編制相應的“導學案”引導學生學習,導學案應包含學習目標、學習方法介紹、自主學習任務、配套資源路徑、知識點小結、學習效果檢測題、學習反思等。為了幫助學生學習,筆者錄制了四個視頻:視頻一為自制溫度計,主要引導學生分析溫度計的原理;視頻二為攝氏溫度介紹,并介紹一些常見的溫度值;視頻三介紹溫度計的使用,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溫度計;視頻四介紹體溫計的使用,重點分析體溫計與實驗室用溫度計的區別。最后布置一道實驗題,即讓學生自制一個溫度計并測量水溫,并思考如何改進這個溫度計(教師可以提供部分器材)。教師將以上學習資料上傳到Moodle平臺供學生下載觀看,并通過Moodle平臺的聊天室為學生搭建交流的平臺。此外,Moodle平臺還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時間,方便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學生在課前通過Moodle平臺認真閱讀教師布置的任務,并按導學案上的相關要求,觀看微視頻,完成檢測題,自制溫度計等。最后,學生學習反思,將自己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
2.課中
翻轉課堂的一大特點就是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知識的內化。在課堂上,筆者提前將學生分成小組,交流討論本節課所學知識并展示自制的溫度計。針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互相交流、答疑,對于一些共性問題由教師進行講解、指導。另外,針對學困生,筆者進行個性化輔導,促進學生共同進步。最后,由大家分組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點,在分享的同時互相補充,教師在一旁指導,從而讓大家都能夠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
3.教學反思
本節課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學生都比較感興趣,配合度較高,大部分學生都完成了導學案,一些學生也按照要求自制了溫度計并標上了刻度。而且,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更加深入,作業的完成情況也有所改善。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小組合作能力欠缺,少數學生存在敷衍態度。
對中學實施翻轉課堂的幾點思考
1.翻轉課堂理念的轉變
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從“臺前”走向“幕后”,為學生學習搭建平臺,教是為了不教。教師不再是“滿堂灌”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助學者。
2.翻轉課堂實施環境的準備(學生、設備等)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翻轉課堂成功的保障。在翻轉課堂能否成功實施的因素中,學生和設備占了很大部分。學生在傳統課堂環境下接受教育很多年,學習風格已經基本固定,突然轉變教學方式,一些學生會感到很不適應。美國心理學家Thorndike三條學習定律之準備律中說到,“當一個傳導單位準備好傳導時,傳導就產生滿足,不傳導就產生煩惱;當一個傳導單位未準備好傳導時,強行傳導就會產生煩惱”。所以學生對翻轉課堂的支持力度也是關鍵,需要教師提前告知學生翻轉課堂的相關理念以及學習方法。此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影響翻轉課堂的效果,如果學生自制能力差、學習習慣不好,沒有課前學習的習慣,就需要教師采取有力措施幫助學生盡快適應自主學習。
篇7
關鍵詞 翻轉課堂 高職 基因工程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A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在信息化環境中,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2012 年7月,喬納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兩人合著的《翻轉你的課堂:每天每節課與每個學生交流》(《Flip Your Classroom: Talk to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一書由國際教育技術協會出版,成為翻轉學習理論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形式上,翻轉學習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逆轉,而在本質上,翻轉學習真正實現了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范式的轉變。一方面,講課視頻由學生在課下根據自身知識掌握情況自行點播,既可以選擇性“聽講”,也可以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重播學習;另一方面,課上時間則充分用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面對面交流以及知識的綜合運用。
本文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思想,對高職《基因工程》教學進行了重新設計,實現了課堂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范式的轉變,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大幅度提高了《基因工程》教學效果。
1 教學分析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稱基因操作技術或DNA重組技術,是在分子水平上對基因進行操作的技術。
高職《基因工程》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使學生能熟練的進行基因工程相關技術的操作:聚合酶鏈式反應(PCR),酶切、連接、轉化大腸桿菌,瓊脂糖凝膠電泳,SDS―PAGE,West―Blot雜交等技術。高職《基因工程》課程的知識面涉及廣,對學習者的要求比較高,另一方面高職學生普遍學習基礎較差,許多高職學生對以上知識還停留在高中階段,因此僅僅通過傳統課堂教師的講解,絕大多數學生理解不夠透徹,大部分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似懂非懂,因此在基因工程的實踐教學中遇到很多問題,很難完成基因工程課程的培養目標。
2 教學流程設計
2.1 教學設計思路
基因工程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課程,我們汲取翻轉課堂教學應用成功經驗,將該課程分成若干技術項目,教學流程設計主要包括課前的項目準備、課中項目設計和課后項目實施三個環節,分別實現知識傳遞、知識內化和知識實踐。
2.2 教學進程――以PCR技術項目為例
2.2.1 課前
首先,將全班進行了分組,每組大約有3~5人不等,以后的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我們在課堂教學之前,在課前精心準備了大約8分鐘的PCR知識點的動畫視頻教程,主要講述PCR的原理,PCR所需要的體系,PCR技術的操作步驟,學生也可在網絡尋找到相關的視頻、動畫及相應的知識等,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集體預習上網查閱資料和通過教材來預習,預習完成以后需要書寫預習報告書。
2.2.2 課中
傳統課堂由于時間有限,要想通過一節課實現項目化的教學顯然是不現實的。教師在課堂上既要講述PCR動畫的原理和操作步驟,時間很趕,未完成的項目只能安排在課后,教師難以監控項目的進展,學生遇到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課前經過深度預習之后,學生對PCR動畫的原理和操作步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在課堂上教師以項目引領、任務驅動、小組合作、創設的自主學習環境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項目的設計中,在項目進展中遇到問題組內協作解決或咨詢教師,教師巡視各組的學習進展,對有問題的小組和學生及時給予指導,最終達到設計符合可以實施的項目進程來。
2.2.3 課后(實訓)
課后,我們組織學生進入基因工程實訓室進行PCR技術的實施,從項目耗材、試劑的準備,項目實施,最后項目實施結束以后進行小組總結,并且制作PPT各個小組講述自己的實踐過程,全班進行評價。由于學生全程參與到了項目準備,設計設計,項目實施,學生的參與度很高,切實達到了“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3 結語
翻轉課堂顛倒了傳統的教學流程、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效,對于傳統課堂而言是一場顛覆性的變革。筆者基于翻轉課堂的理念,對高職《基因工程》教學進行了重構。經過了兩年的教學實踐,大大提高了《基因工程》教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
[2] 秦煒煒.翻轉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范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3(8).
[3] 許崇利,黃江麗.基因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9(4).
[4] 陳觀水.農業院校基因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科技信息,2011(18).
篇8
《醫古文》是高等中醫藥院校特有的一門基礎課程,是中醫藥從業人員研究古代中醫藥文獻所必須掌握并且要進行終身教育的重要課程。在微課發展之前,醫古文課程曾經錄制過一種“定制錄制類”的視頻課程――國家級精品課。這種方式采用的技術比較簡單,是在授課教師講課的過程中,使用攝像機拍攝教師的授課場景以及教學幻燈片的內容,后期進行簡單的處理,制成教學錄像片,進行遠程教學或者課程推廣,供各兄弟院校的青年教師觀摩學習或者教研室留檔。
1 新技術支撐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微課、慕課”等短小精煉的網絡課程形式被廣泛推廣。胡鐵生認為,“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1]。黎加厚認為,“微課”和“微課程”同義,是指時間在10 min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2]。這種微課程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補充,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比例,成為課程的輔助形式。而基于這一系列新型教學技術與教學方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得以更為廣泛地推廣。
在《醫古文》微課設計與制作過程中,授課團隊將“微課”設定為15 min的教學視頻課件,將《醫古文》授課內容碎片化,制作成簡潔、凝練、精細的教學視頻課件。醫古文的課程設置,上編是閱讀文選的內容,通過這部分文選的學習,讓學生學習借字、古字和異體字,積累常用詞語及其主要義項,包括實詞和成語典故的意義,常用虛詞的作用及其相應的意義。下編是古代漢語基礎知識的學習,通過對詞義辨別、文意理解的學習,以及掌握句讀、今譯、注釋等方法,進而指導學生正確閱讀理解中醫藥古代典籍。
2 《醫古文》微課制作技術分類
《醫古文》微課的制作,采用先進技術手段,制作短小凝練的現代化視頻課件。授課團隊通過對全國多媒體微課課件大賽作品的分析學習,采用了以下幾種制作方式。
(1)?n堂實錄:這種方法在微課誕生之前就已經廣泛應用,比如錄制大師課、網絡課,就是使用攝像機對課堂授課進行錄制,后期再通過剪輯,制作成短小的視頻課程。這種微課是對整體教學的碎片化切分。將一整堂課切分成15 min的短小視頻,通過簡單整理制作成微課。
(2)錄像加截屏:將課堂實錄的錄像片同授課內容的幻燈片相結合,分塊剪輯制作成整體視頻。這種方式制作的微課,教師的授課是連續、完整的,教師語音講解內容不中斷,只是在需要強調和演示的部分,插入幻燈片截屏內容。
(3)幻燈片錄屏:使用計算機錄屏軟件,錄制教學幻燈片的內容,然后配以教師的講解音頻,并配以字幕文字,制作成微課。如果采用單一幻燈片錄屏方式制作微課,教師不需要在教室完成授課,可以在家中進行錄制。
(4)動畫模擬:在使用PPT幻燈制作《醫古文》課件的過程中,也采用了一些動畫視頻,來演示諸如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等知識點的內容。在制作《醫古文》微課課件時,也可以使用這些現有的動畫素材,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應用,這些動畫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3 《醫古文》課程微課制作實例
采用課堂實錄、錄像加截屏、幻燈片錄屏、動畫模擬等技術手段,制作時間各為15 min。
上編-閱讀文選。選取了5篇作為重點:扁鵲傳、華佗傳、皇甫謐傳、錢仲陽傳、丹溪翁傳。課件展示的知識點包括:對重點段落閱讀并要求背誦、文意理解、詞語注釋、句子今譯。下編-基礎知識。選取的章節包括:第一章,工具書。課件展示的知識點包括:工具書的編排方法、工具書的使用方法、常用工具書簡介。第二章,漢字。課件展示的知識點包括:漢字的結構與字義分析、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容易誤讀誤寫的中醫藥常用字。第三章,詞義。課件展示的知識點包括:詞語意義的演變與引申、詞語現象的剖析、詞語意義的辨別、語法與詞句意義的關系。第四章,注釋,課件展示的知識點包括:注釋的內容、注釋的方法、注釋實例分析。第八章,古代文化知識,課件展示的知識點包括:記時方法、年齡稱謂、避諱方法、度量衡制度、中草藥事物命名。
4 基于微課的《醫古文》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實踐應用
在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新型教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使翻轉課堂教學法成為教師們踴躍使用的教學方法,在近幾年的實踐中,積累了大量教學經驗,各級各類教學管理部門,也組織了許多教學競賽,微課課件的專門競賽也給教師們提供了學習交流的舞臺。授課團隊的各位教師,積極制作并使用微課課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4.1 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實踐應用
該授課團隊以2015級中醫學專業臨床方向經典班(116人)的教學為例,總教學時數為64學時,32次課,授課團隊將《醫古文》上編和下編分別制作了8個教學課件,共計16個教學課件,在16次授課中使用。微課課件的使用分為3個階段。
(1)第一階段:課前預習。將微課課件通過網絡,指導學生在聽課之前,對本章節內容進行充分的預習,熟悉授課重點、難點,逐一解答教師設定的問題。
(2)第二階段:課堂講授。在課堂授課時,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教學小組,由學生擔當授課的主導者,講解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3)第三階段:課后學習效果評價。通過網絡答題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考核,制定考核標準,分析學生成績,調動學生個體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進程,力爭更好地解答問題。
4.2 教學效果的反饋
篇9
關鍵詞:翻轉課堂;電子商務;微課;微視頻
基金項目:青島農業大學2018年校級教學研究項目《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電子商務微課開發和應用研究》(項目編號:1118059)。
引言
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新模式是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心[1]。在移動互聯信息網絡快速發展與普及的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方式被重新定義,學習習慣呈現出多元化、碎片化和移動化的特點。如何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重新整合與利用教學資源,發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成為高校教育關注的關鍵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順應教學改革趨勢,重新建構了教與學的過程,教師成為引導者和促進者,學生轉變為學習的建構者,在高校課程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培養創新型、探索型、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1、翻轉課堂的概念與特點
1.1翻轉課堂的興起與發展
翻轉課堂概念最早源于美國,2000年,Lage&Platt在《經濟學教育》雜志上發表文章首次將翻轉課堂(InvertedClassroom)作為一個獨立的概念提出。2007年,隨著YouTube的出現,翻轉課堂找到了較好的實現平臺,可汗學院(KhanAcademy)、大規模開放網絡課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教學視頻開始盛行,技術與課程走向創新融合。2011年,SalmanKhan在TED上發表關于翻轉課堂視頻教育的主題演講引起全球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重視[2]。
國內學者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對翻轉課堂理念開展了全面探索。學者圍繞翻轉課堂的意義、實現條件、局限性等開展集中探討,并以信息技術整合與學習環境創設為基礎構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如曾貞的“反轉”教學模式,張金磊的建構教學模型,鐘曉流的太極環式翻轉課堂模型[3],文理通用的教學模型,基于QQ群的學習共同體模型。各地院校也參與到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如重慶市聚奎中學“課前四步驟”“課中五環節”基本模式[4],山東昌樂一中“二段四步十環節”模式,浙江萬里學院基于Moodle教學平臺的翻轉課堂試驗等[5]。隨著信息技術推動教與學形式發生根本性變革,翻轉課堂已經進入廣泛深入研究階段,不同學校在實踐中形成了翻轉課堂課程教學的實用模式。
1.2翻轉課堂理念與表現特征
翻轉課堂,一般被稱作“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而言,本質是教學流程的翻轉,重新建構教與學的過程,將“課前學習+課堂探究+課后鞏固”相結合,構建具有參與度、自由度、整合度和延展度的有效課程,培養學生探究學習、協作交流、創新實踐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特點體現在:一是依賴于信息技術的支持,翻轉課堂教學課件的設計、教學視頻的錄制、學生課外學習效果的檢測都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二是重構學習流程,翻轉課堂最顯著的標志是教學流程的翻轉,翻轉課堂將“知識傳遞”置于課前,“知識內化”置于課堂;三是師生角色的重新定位,翻轉課堂中教師成為學習的設計者和推進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中心;四是教學方式與評價手段多元化,開展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采取多元化、多角度、多方式的評價手段;五是微課程精心設計與應用,微課平臺的互動功能增強了學生學習的情境感和參與的積極性。
2、高校電子商務課程特點與教學現狀
2.1高校電子商務課程特點
電子商務專業是目前普通高等院校普遍開設的新型交叉學科,《電子商務》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習和認識電商領域相關知識的先導性課程,內容涵蓋電子商務流程涉及的各個方面,對電子商務知識進行系統概況,教學質量水平直接影響后期專業課程的學習。
2.2高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現狀
(1)教學流程相對固化。傳統的教學流程一般按照培養計劃及教學大綱,將電子商務課程分為32學時理論課程,章節設置依托教材框架。教師課堂講授按部就班,教學進度只限于教學大綱的安排,忽略學生理解能力與接受程度上的個體差異性,課程教學缺乏啟發、交流、探討環節,學生機械掌握書本上的知識點,內化程度不足,大部分學生靠考前突擊應付期末考試,學生普遍缺乏獨立探究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
(2)課堂教學缺乏活力。傳統課堂全盤講授的教學方法,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依托書本教材灌輸講授現象盛行,教學內容理論性內容多,實踐性環節少,教學過程理念方法多,師生交流少。高校課堂學習環境相對自由,學生學習過度依賴于教師的講授,學習興致不高,參與度低,自學能力與自學意識普遍缺乏。
(3)教學評價方式單一。評價考核重理論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高校電子商務課程考核評價一般依據培養方案設定,按照考勤成績(10%)+平時成績(20%)+期末考試成績(70%)進行考核,平時成績多數情況以2-3次作業成績為準,注重結果性評價,過程性考核關注不足,缺乏對學生參與課程及表現程度的調控與激勵,試卷考核重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輕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
3、高校電子商務課程開展翻轉課堂的優勢與可行性
3.1高校電子商務課程開展翻轉課堂的優勢
(1)多元化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知識內化能力。翻轉課堂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學習方式,優質的教學資源與靈活的學習環境。課前學生通過在線課程、視頻資料等途徑達成對知識的初步認知;課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與互動實現對知識的深度理解與內化;課后通過完成教學任務建構知識體系。翻轉課堂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獨立探究、自我測評、互動討論等多種學習方式,課堂變成參與式、互動式,學習者成為知識的建構者。
(2)個性化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翻轉課堂更多地體現學生的個性,為學生營造主動學習的環境。在線課程以微視頻、微課件形式保存,便于學生自己掌握學習時間與進度,利于學生自主探索,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與學習基礎自主探索,進行發現式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在線平臺及時了解學生學情,采用恰當的測評體系客觀評定學生學習狀況,針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進度不同給予個性化指導,引導、督促學生自行學習、積極討論、主動探索、總結經驗。
(3)實操性內容設計培養學習者創新實踐能力。設計商務信息處理、網絡營銷、網站規劃與運營、網絡客戶服務等策劃管理、商務營銷、商務技術實訓內容,以交流、分享、實踐替代傳統的講授教學模式[6]。通過任務設置與課堂互動,提高學生的專注度與創新力,在課堂討論與展示中,將電子商務課程的知識、理念滲透到具體的任務中。學生需要與教師合作、與同學合作,共同解決知識內化中遇到的問題,積極關注教師與同學對自己及團隊的評價與建議,培養學習者的團隊協作能力。
3.2高校電子商務課程開展翻轉課堂的可行性
(1)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普遍應用。隨著網絡與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信息化在教育中的作用愈加凸顯,開放、共享、交互、協作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顯著特征[7]。網絡教學資源庫可以整合與分享優質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圖文并茂的教學視頻、協作共享的教學平臺及實用創新的情境項目,個性化與開放式的數字化學習與服務平臺利于學生個性化、自主化、分層次學習。
(2)電子商務課程對網絡依賴程度高。電子商務專業的工作環境及學習環境更大程度上依賴于互聯網,電子商務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都依附于網絡,電子商務基本技能的實訓項目趨向于網絡化、自主化,需要借助第三方電商平臺,圍繞企業真實經營項目開展具體業務。
(3)Z世代大學生群體具有天生的互聯網基因。目前的大學生群體是“數字原生”的Z世代群體,是受互聯網、智能手機等科技產物深刻影響的一代人。大學生群體擁有智能手機,具有網上購物體驗,每天在網絡上的時間較多,能夠熟練運用學習平臺,獲取信息、學習資料及專業領域知識80%通過互聯網進行。
針對選修電子商務課程的青島農業大學大二學生,筆者通過學習通平臺開展了關于在線課程認知的問卷調查,參與調查學生158人,網齡在6-10年的學生占52%,10年以上的占11.8%;每天上網時間在3-5小時的占48.1%;進行過在線學習的學生比例高達99%,49%的學生對在線學習非常感興趣;63.9%的學生更喜歡利用手機APP進行在線學習;38.2%的學生認同在線學習有助于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能力的提升;79.4%的學生在各類學習形式中更青睞視頻音頻方式。
4、高校電子商務翻轉課堂教學的設計與應用
4.1構建“學習通+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1)超星學習通平臺應用。以超星“學習通”在線網絡平臺為基礎,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筆者所就職的青島農業大學為例,在教務系統中開設了超星網絡教學平臺,學習通平臺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交流平臺以及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學生創設了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將課堂學習、移動學習和網絡學習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獨立探索與合作探究中實現知識的內化,探求知識的意義。
(2)基于學習通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關鍵是學習過程與環節的設計[8]。將電子商務課程課前、課中、課后環節細分為課前導學、課堂探究、課后鞏固部分。
首先,課前導學部分。教師設計和開發教學內容及相關知識點的微課,分析課程重難點,課程要求與步驟以及應注意的問題,布置任務引導學生在線學習。學生在線觀看微視頻,了解課程內容體系及重難點,清晰自身學習的需求,根據自身理解程度有針對性的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課前導學部分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時間,一般為1-2個小時為宜。
其次,課堂探究部分。教師在學習通平臺上通過課前的學情分析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確定課程解決的關鍵問題,通過將學習通隨機選人、限時測驗、投票、搶答、討論等形式各樣的互動功能融入教學進程,形成學生能全身心、實時高效參與的交互教學情境。學生通過課堂答疑解惑、獨立探究、參與討論、合作交流,進一步彌補自身知識上的盲點,深化對課程知識點的認知,完成知識的內化與應用。課堂探究部分,以一學時45分鐘為例,講授時間適宜控制在15分鐘左右,課堂研討時間30分鐘。
再次,課后鞏固部分。教師提供學習資料,讓學生延伸閱讀和消化課程知識,創建問題情境,組織學生自主思考,針對學習者的知識水平差異,選擇恰當的問題或者話題開展課后探討,以小組活動、獨立探究等為基本方式布置課后任務,通過觀察交談、提問分析、作業考察等方式針對性的給予輔導。學生自主學習,歸納總結知識點,借助分享的課程資源、與教師同學交流協作,獨立思考,深度內化。課后鞏固部分可以一個章節或一個周次為周期布置作業任務。
4.2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設計
圍繞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方法,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深化課程認知,完成知識的遷移與應用。提高學生認知水平與自我學習能力,熟練掌握課程所設計的知識點,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知識內容特點與規律,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與學習習慣。以目標設計為先導,制定教學項目計劃,創設開放的數字化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獨立探究、合作學習、創新思維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師生合作、資源整合、自我探究,體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激發學習樂趣,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4.3電子商務微課設計
電子商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重點是微課方案的設計,教學流程的翻轉使課前導學成為關鍵。學生通過導學案例、教學視頻、教材課件、專題網站、課前任務清晰課程框架體系、知識背景與自身知識盲點與需求點,為課堂學習中拾遺補缺、合作探究提供良好的基礎。同時,微課有助于學生根據自身知識理解程度針對性的反復學習、差異化學習,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求,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知識。
因此,根據課程教學目標任務、重難點以及知識點之間內在聯系,科學合理的設計微課件、微資源、微視頻、微任務、微統計等微課方案是翻轉課堂模式的重要環節。表2以電子商務課程“新零售”一章為例,解析微課設計的具體內容與目的要求。
4.4教學效果評價體系設計
形成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建立多元化、綜合化、動態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及時了解學生重視掌握水平,并給予個性化指導。
學習通平臺能夠對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參與和課后作業等學習情況自動采集,根據學生參與互動情況自動加分,如完成一次簽到+2分,參與問卷+5分,測驗正確+2分等,學生能夠實時看到自己積分變化,評價指標驅動學生在限定時間內自主完成相應教學任務。借助學習通形式靈活的評分功能,學生能夠參與到成績評定中,如拓展性作業公開匯報的成績由班級同學共同評價,完成小組任務時組內成員之間互相匿名打分,這樣既能做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又培養學生注重合作的意識。結合學習通平臺的評價功能,將翻轉課堂教學評價環節分為課前、課堂、課后及期末階段,形成性評價注重評價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表現情況及參與學習的情感態度,結果性評價側重于認知能力的考核。
5、結論
篇10
翻轉課堂的關鍵理念是課外傳遞知識,課內內化知識,有效地解決課內學習學生學習效率差異性問題,解決課后鞏固不到位等問題。本文具體探索移動微課程融合于《高級商務辦公》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詳細介紹移動微課程的設計思路、翻轉課堂教學的方法步驟,并展示具體實施方法,為類似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移動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改革
一、引言
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催生了移動學習,人們通過手機、PAD等移動設備查閱信息、觀看視頻、記憶單詞,隨時隨地獲取處理信息,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高級商務辦公》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開發設計移動微課程,來探索移動微課程與傳統課程教學整合銜接。通過建設微信公眾平臺,再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手段,設計并開發出滿足高職學生需要的《高級商務辦公》移動微課程,利用微課程進行翻轉課堂教學,達到互相支持、互相促進的有效結合。
《高級商務辦公》是高職院校經濟貿易、文秘等文科專業的專業選修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商務辦公能力,掌握基本辦公軟件設備的使用,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職場工作。目前,該課程教學大多數教學內容仍采用“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為主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忽略了教學對象的差異,漠視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難以滿足不同水平學習者的需要,從而影響學習者的興趣和積極性,影響教學目標的實施。學生課堂自主活動缺失,壓制了學生質疑、批判、探究、創新能力的發展。翻轉課堂是目前微課應用研究的熱點之一,翻轉課堂的核心理念是傳遞知識在課外,內化知識在課內。學生通過微課程平臺,利用碎片化時間,在車站、機場或某一個特定等待的場合進行知識的傳遞學習。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進行不同程度的重復學習,非常有效地滿足個性化需求。課內以答疑、討論問題為主,能有效地帶動課堂學習積極性。
二、基于移動微課程設計的翻轉課堂教學
移動微課程設計的翻轉課堂教學包括三步:課程微信公眾號的建立,微課程設計,翻轉課堂教學。具體過程如圖1所示。微信公眾平臺建設包括平臺的開通、平臺的關注以及平臺優化三個方面內容。其中開通平臺:填寫關于平臺信息與課程資料,引導學習者進行微型移動課程的學習。平臺的關注:在學生中宣傳微課程平臺,通過查看公眾賬號或是掃二維碼的方式關注,學生關注量要達到1,000以上。平臺優化:包括平臺菜單的導航設計、課程內容的排版修改、界面人性化設計等。移動微型課程的設計過程以傳統教學設計為基礎,遵循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區別非正式學習與正式學習的差異性,移動學習與傳統學習的差異性。將《高級商務辦公》課程的總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分隔設計每一次的“短小精悍”、“碎片化”、“輕松愉悅”等特點的微課程教學內容。選材、組織材料、編輯制作、上傳、推送形成每一次微課程教學內容。其內容包括視頻、圖像、文本等教學內容的制作。以ADDIE教學設計模式為基礎,構建適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首先由教師創建教學視頻,學生在家或課外觀看視頻講解,然后再回到課堂中進行師生、生生間面對面的分享、交流學習成果與心得,以實現教學目標為目的的一種教學形態,將移動微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作為課前學習,課堂內以解決學習問題為主。
三、翻轉課堂的實施步驟
本文以《高級商務辦公》課程中“頸肩樂按摩器使用說明書制作”一課為例,說明將翻轉課堂應用于高級商務辦公教學實踐的具體操作。
(一)課前教學微視頻的制作。教師通過文本推送布置“說明書制作”具體要求,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再根據說明書制作過程中所設計到的word2010知識點,根據微課程設計思路,分解課程內容,制作3段5~8分鐘左右的微視頻,分別是word2010頁面設計、字體特效、圖片裁剪與定位。通過建立的移動微課程平臺任務要求及相關視頻的推送,并根據后天的數據統計學習效果分析。
(二)學生在課下通過微視頻的自主學習后。學生如存在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和疑問,教師需及時追蹤學生在線自測的反饋情況并收集學生的疑惑,在課堂上預先講解難點疑惑。釋疑解惑后,教師可采取“同濟互助”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選出一位組長以帶領組員討論互動。通過學生在翻轉課堂上頻繁的練習,就會在短時間內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學生word綜合運用能力的終極目標。
四、結語
基于移動微課程設計的翻轉課堂教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課程目標的分解小目標,每個視頻實現一個小目標,視頻要短至5~8分鐘,但是要包含一個完整的知識點,要保證視頻質量及吸引力;二是保證課前推送的課程任務及課程視頻,學生認真自主學習了,這是翻轉課堂教學的關鍵,通過學生在移動微課程上反饋信息告知教師;三是教師要對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充分準備,這樣可以有效地引導討論課程的積極開展。
【參考文獻】
[1]汪瓊.翻轉課堂教學法.
精品范文
10翻轉課堂教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