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意義范文
時間:2023-08-01 17:39: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學期兒童;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6-000-01
《綱要》中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可以借助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幫助幼兒掌握健康知識,樹立科學的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和和諧發展。因此,對學前兒童實施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一)學前期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實施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幼稚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由此可見,教育幼兒的首要目的就是如何增強幼兒的身心健康。這是由于學前兒童身體器官的發育、系統的發育以及功能的發育尚未完善,學前兒童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以及對疾病的預防能力和抵御能力較弱,再加上學前兒童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適應能力較弱,易于受到傷害。所以,學前兒童需要成人的精心養育和幫助,更需要鼓勵學前兒童積極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健康活動,通過開展適宜的健康教育活動,促使學前兒童掌握健康知識,形成正確的健康態度,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二)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為幼兒今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17世紀英國偉大的哲學家和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認為:“人生幸福有一個簡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體,凡身體和心智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別的奢望了;身體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使得到了種種別的東西也是枉然。”[1]人處在生命歷程的任何一個階段都要關注健康問題,都要時時掌握健康信息和知識,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對健康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否則,健康就會遠離我們。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是人一生健康教育的奠基階段,關注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既能夠提高學前期的生命質量,又能為人一生的健康贏取時間。因此,對學前兒童開展健康教育,幫助學前兒童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對于提升人一生的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是兒童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
學前兒童的身心健康是兒童全面、健康、和諧發展的基本前提,是兒童智力發展、品德發展和審美發展的物質基礎。學前兒童健康既是兒童身心和諧發展的前提,也是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的結果。一個人只有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和立足,才能更好地在這個社會上贏得一席之地,從而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多姿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擁有健康的身心,更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此外,新穎有趣的健康教育活動還可以充分滿足學前兒童活潑愛動的心理需求,幫助幼兒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在與同伴和諧相處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和創造健康美。
二、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教育學原理告訴我們,教育者對任何年齡階段的兒童實施教育,只有通過受教育者的內化才能發揮作用。幼兒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去感受、去體驗周圍的世界。教師在設計、組織和實施學前兒童健康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比如教師在選取活動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規律,選取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充分讓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去學習,讓幼兒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
(二)科學性原則
教師設計、組織、實施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要遵循科學性原則,制定活動目標要科學,選取活動內容要科學,選擇活動方法要科學。所謂遵循科學性原則就是要教師學會觀察幼兒,研究幼兒,掌握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幫助幼兒樹立科學的健康知識,幫助幼兒形成科學、健康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發展性原則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要為幼兒一生的健康發展負責,既要考慮到幼兒的現實發展,又要考慮到幼兒的終身發展。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告訴我們,教師在實施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中既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已有發展水平,又要考慮到幼兒將要達到的水平,要善于在兩者之間形成最近發展區,讓每一個幼兒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教師絕不能只顧幼兒的眼前發展,而忽視了幼兒的終身發展,既要讓幼兒充分自由發展,又不能讓幼兒養成懶散的壞習慣,要為幼兒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差異性原則
教師在實施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中要遵循差異性原則,教師要從思想上高度認識到,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唯一的,每個幼兒都有著自身特有的興趣愛好和需求,教師不能用同一標準去要求所有幼兒。教師要注重個別差異,在面向全體幼兒的同時,還要關注到個別幼兒的需求,在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時,還要輔之于個別活動或區角活動,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主動性,滿足每個幼兒的興趣和需求,讓每個幼兒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和發展。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關系著幼兒一生的健康發展,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前兒童健康發展既需要幼兒園的努力,還需要與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幼兒園、家庭和社會三者緊密聯系、相互補充,共同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全方位地促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麥少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指導[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5.
[2]龐建萍.學前兒童健康教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李君.學前兒童健康教育[M].科學出版社,2012.
篇2
關鍵詞:學前教育;兒童;心理健康
一、前言
目前,由于計劃生育的實施以及人們對生活水平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如今的兒童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她們從在媽媽肚子里到出生都備受關注,家長的溺愛加上不正確的教育方式,非常容易出現不健康的心理,包括自私、不關心別人、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及依賴性非常強等。由于這些不健康心理的存在,對學前教育工作者來說,研究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堂。
二、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家庭因素主要是父母的素質和生活態度對孩子的影響;學校因素主要包括師生關系、同伴關系以及教師的評價等,這些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社會因素中,電視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三、學前兒童的常見心理健康問題
學前兒童的常見心理健康問題主要包括攻擊、自卑及過度依賴。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在教育過程中,必須通過各種方式來改變這些問題。比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法、榜樣示范法、移情訓練法以及強化法等來解決這些問題。
四、培養學前兒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措施
1.培養家長良好的教育方式
學前教育對于兒童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這是眾所周知的。同時,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培養兒童良好的健康心理,也要做好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正確的家庭教育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基礎環境。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為此,學前教育的組織者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向家長講解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相關知識;第二,幼兒教師要定期進行家訪,將孩子的情況和家長進行溝通,這樣通過雙方的交流來幫助孩子;第三,對于教師發現的個別孩子存在的嚴重心理問題,要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引起重視,多對孩子進行引導。
2.注重兒童生活習慣的養成
良好的生活規律和規范的生活習慣是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的有效方式。比如,早上到學校,教師可以先和孩子說:“小朋友早!”并讓小朋友養成和教師打招呼的習慣;要教育孩子吃完水果后,不要亂扔果皮;吃飯前要洗手……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的行為,對于小朋友來說,長期堅持下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幼兒教師要記得經常提醒,同時給他們講解這些好習慣的好處,這樣形成了良好的習慣,對健康心理的培養也是非常有效的。
3.通過游戲等活動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各種有趣的、具有實際意義和價值的游戲類活動對兒童健康心理的培養是非常有效的。在各種有趣的游戲中,兒童可以體驗到自由、愉悅等。同時,通過愉快的游戲可以緩解兒童遇到的心理緊張問題,避免抑郁心理。另外,游戲類活動還可以幫助兒童建立互動,參與性也會逐漸增強。因此,健康、積極的游戲不僅能發展兒童語言、動作、表達及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還能培養幼兒積極、樂觀、進取等優良品質,潛移默化中使兒童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
4.給單親兒童更多的關注
從目前我國對離婚率的統計來看,離婚率逐年增多,這樣單親家庭的兒童也變得越來越多。父母離異和不幸福的家庭勢必會給兒童帶來心理上的創傷。因此,相比較家庭美滿的兒童來說,單親兒童的心理更容易出現問題。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很多都表現出性格孤僻、情緒不穩定等。對于學前教育教師來說,對這些兒童必須要特別關注,必要時采取特殊的教育方式,給他們更多的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一些困難,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精神,使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總之,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影響他們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問題,作為學前教育教師,必須高度重視,不僅要有過硬的業務本領,心理素質也要特別好,要做兒童的榜樣,使他們在社會、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關心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只有這樣,學前兒童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蔡志華.家園互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4).
篇3
【關鍵詞】:學前兒童;退縮;社會交往
社會中我們會發現有這樣一些兒童,他們健康聰明,學習成績也不錯,唯一讓父母擔心的是他們太畏懼,在人多的場合總還是靜坐一旁,他們很難快速融入新環境,這種情形稱為“社會交往退縮”簡稱“社交退縮”。這樣的兒童在團體中很容易被別人忽略。學前兒童的退縮不但阻礙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而且會導致更廣泛的行為障礙,甚至會產生更嚴重的心理疾病。就此原因我對學前兒童社交退縮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解決方法。
一、形成快樂情緒和合理宣泄不良情緒
學前兒童初期產生的快樂情緒基本以滿足生理需要為主,年齡小時,多是生理因素引起。隨著年齡的增長,快樂多是由社會因素而引發的。除了滿足基本的需求之外,皮膚的接觸,別人的認同,朋友的贊賞,都可以鼓勵學前兒童樂觀、快樂的生活。交往的快樂就是一種歸屬感,因為快樂是可以分享的,可以傳遞的。學前兒童學會快樂的生活,自然對其社會行為有積極的影響。
學前兒童社交退縮的不良情感情緒如憂慮、煩惱、厭惡、恐懼等,只有讓其發泄,其行為才能趨于正常。因此,要交會學前兒童向父母、向同伴傾訴,或者引導他們在適當的場合用有趣的活動來代替、沖淡和消退不良情緒等,這都有效的排解不良情緒的方式。
二、增加學前兒童與外界交往的機會
學期階段是學前兒童對外信息交流的探索時期,有社交退縮的學前兒童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缺乏主動性,他們的同伴圈子往往很小,長此以往,只與幾個同伴交往會使學前兒童變得更加孤僻。增加兒童的交流機會有助于克服兒童膽小、怯生等退縮。例如,帶學前兒童到親朋好友家拜訪;并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多與小朋友交往、玩耍,增加交流機會;同時鼓勵兒童在集體活動中大膽表達增加的觀點和看法。
三、加強行為訓練
有退縮的學前兒童大多是因為沒有掌握相應的交往模式,很少帶來交往成功,因而產生社會退縮。現代教育中所謂社會技能的綜合訓練,其實質就是讓兒童掌握交往行為模式,從行為訓練入手以提高交往能力、克服社會退縮的教育方式。交往模式掌握的過程包括語言指導、榜樣示范、行為演練和積極強化等環節。
1.語言指導是指向訓練者講明訓練內容、訓練方法及其意義,重點講解行為模式的要領。例如:樂樂要參加詩歌朗誦比賽,此時樂樂家長應該幫助樂樂分析詩歌情景,指明比賽重在參與的精神,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2.榜樣示范是指向兒童展現有針對性的、易于效仿、多樣化的的理想模本,使兒童能直觀地進行觀察和模仿,能夠“依葫蘆畫瓢”,其展現方式有電影、錄像、網路等以及真人示范。
3.行為演練指兒童在榜樣示范基礎之上,加之以練習能夠理解的行為模式,直到熟練化的過程,這是行為模式由內化轉向外化的關鍵性心理過程,行為演練的完成,標志著兒童已經學會了相關交往技能。
行為演練的基本要求是“重復”,直到轉化成為習慣。在此期間,家長要注意幫助幼兒,理解幼兒,不能操之過急。
4.積極強化是指用獎勵引發成功的快樂,激發兒童交往興趣,消除社交退縮。積極強化可用贊揚、社會關注、某種獎品、活動機會或者代用券等方式進行。要求強化有及時性,當兒童理想行為出現后要盡快給予強化。強化要有經常性,特別在理想行為剛剛發生的階段實踐證明,交往模式無論是作為補救措施,還是作為干預措施,對學前兒童社交退縮的改變是有效的。
四、培養良好的家庭氛圍
作為學前兒童主要的生活環境,家庭氛圍對學前兒童各方面影響至關重要。父母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他們的意見,允許孩子表達、表現自己,給予孩子充分交流的機會。在家庭生活中,孩子記得到尊重又得到保護;正當的需求可以的得到滿足,不適當的行為會得到抑制和糾正,寬嚴有度、官方結合。
五、培養學前兒童自信心
1.自信心對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和認識能力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能促進幼兒產生積極主動的活動愿望,大膽探索、思考問題、樂于周圍人交往,保持愉快的情緒。學前兒童在獲得更多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能逐漸發展樂觀、勇敢、獨立性強等性格特征。
2.成功感是自信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積極體驗會激發兒童在嘗試的欲望。由于學前兒童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是有限的,有的事情他們經過努力能做到,有些經過努力也暫時做不到。這個時侯,不要勉強兒童,適當是時候還要幫他們一把。著名教育家蓋杰說過:“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學習動力的方法。”
3.幫助學前兒童養成樂觀的態度,學習是在嘗試錯誤中進行的,無論的成功還是失敗,這個過程對于學前兒童了解自己、學習經驗都是非常重要的。教會他們正確面對失敗,樂觀的自我評價,表現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時,不自暴自棄,不怨天尤人,能主動調動情緒,保持平衡的心態。
退縮性行在學前時期已經相當穩定,所以預防和糾正應該越早越好。干預不僅要聚焦于訓練社會技能,而且要調節情緒,這是需要多種渠道共同配合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認識到學前兒童社交退縮的表現、形成原因及糾正方法,更有利于促進學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幗眉:學前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周梅林: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篇4
關鍵詞科學概念,認知發展,樸素生物學,樸素物理學,心理理論。
分類號B844
1 引言
科學教育是將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作為整體的體系,使其內化成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為的教育過程。當今世界正處在一場科學教育的革命之中。美國及世界其它一些國家都先后制訂了科學教育的國家綱領性標準和規劃。中國作為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要實現新世紀的騰飛,也必須通過科學教育的改革,培養具有科學素養的新一代創新人才,促進我國科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實現我國跨世紀發展的戰略目標[1]。實現這些目標的一條已經被證明為行之有效的道路就是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科學啟蒙教育是兒童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發展兒童智慧,激發兒童探索自然之謎的興趣,培養兒童的科學世界觀。
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已不能適應這一發展。目前人們很關注如何根據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充實先進的科技知識,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但是,如何根據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來提高科學教育的效果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當前科學教育的出發點不是看兒童缺乏什么,而是著眼于兒童頭腦中本來有什么。對嬰兒的知覺、注意、記憶、知識表征、推理和問題解決的研究得出共同結論:這些認知能力很早就得以體現,其運用隨著幼兒活動范圍擴大日益顯得主動。認知發展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甚至學前兒童在人類重要的知識領域已經有自己的“樸素理論”(naïve theory),在他們受到正式教育前,就用這種理論來解釋現實世界的現象。兒童早期獲得的這種非正式的或前科學的理論雖然不規范,但這種樸素理論是兒童用以解釋周圍世界事物的工具或知識框架。比如2歲的幼兒知道人不能住在月球上,問其為什么,他會回答“會摔到地上”,這種非科學的、啟發式的(heuristic)回答對兒童本身的意義是重大的,兒童可以籍此把紛繁復雜的世界納入到自己的認知框架中,并做出推理和預測。
科學啟蒙教育應從最貼近兒童生活的科學領域開始進行。Wellman和Gelman(1992) 提出了兒童的三個核心知識領域:樸素物理學、樸素生物學和樸素心理學(心理理論)[2],盡管一些研究者認為兒童在其它領域也會有樸素理論[3],有研究他們被公認為兒童認知的最重要知識領域[4]。Wellman和Gelman(1992)認為兒童獲得某一特殊領域的樸素理論要符合三個條件,即(a)能認識到該領域有它的特殊認知對象(本體區分,ontological distingction);(b)能運用該領域的特殊因果原則對該領域的現象作推理或解釋;(c)這些解釋具有一致性[2]。
那么兒童能否區分以上三個領域的現象呢?如果能的話,又是什么時候能作的這種區分呢?研究者對此有兩種不同看法:一種如皮亞杰(Piaget,1929)認為,能作這種區分是兒童入學以后的認知成就,而幼兒對于這三種領域現象的認識是混淆在一起的,從而表現出泛靈論(animism)、人工主義(artificialism)和實在論(realism)的認知特點[5]。另一種持“理論”理論的研究者則認為這三個基礎領域知識的獲得發生在童年早期,它們成為兒童隨后認知發展的基礎[6]。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支持后一理論主張。
2 兒童的樸素生物學
學前兒童是否具有獨立的樸素生物理論是一個尚存爭議的問題。這種爭論反映了研究者對兒童的認知如何達到更高水平這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如果兒童很晚才能區分這幾個領域,那么就需要用某種質變和重組來解釋它們是怎樣最終分開的。如果兒童在入學時就已能區分這兩個領域的概念,那么要么這種質變和區分發生在學齡前,要么沒發生,發展可能是現有概念的逐漸精細化。因此,兒童樸素生物理論的研究既是對認知發展領域特殊性的檢驗,也可為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提供實驗依據[7,8]。
要解決學前兒童是否具有樸素生物學理論的爭議,只有通過對兒童不同生物現象的認知進行研究,才能勾勒兒童樸素生物學認知的全貌。Wellman和Gelman認為生物運動、生長、遺傳和疾病可能是兒童最早掌握的生物過程和機制[4],因為這些是基本的生物現象,這些現象包括動物或植物整體的可見特征,而不只是涉及生物體的一部分或不明顯的過程,如消化。我們認為運動(包括自主運動)不能作為區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標準,它更多是兒童區分動物和非生物的標準。中國人用“生老病死”四個字精辟地概括了生物的發生發展消亡過程。兒童的認知必然受其生活經驗影響。因此,我們選擇了“生長”“衰老”“疾病”和“死亡”作為基本的生物現象來考查兒童的樸素生物認知[9~17]。
我們的研究主要選取3~6歲的學前兒童,分別來自教育條件較好的城市幼兒園和教育條件較差的農村(城鄉結合部)幼兒園。主要采用訪談法,結合使用分類、迫選等多種方式,對每種認知現象都以不同任務變式施加給同一組被試,藉此探查兒童認知發展的個體差異和個體內部差異。主要發現如下:(1)兒童對非生物的判斷成績最好,對動物的判斷次之,對植物的判斷最差;即3~4歲幼兒就能夠比較明確判斷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他們知道非生物不會生長、衰老、生病和死亡,但對動物生命特征的認知判斷成績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對植物的判斷相對最差。只有對“生長”的認知例外,反而植物判斷成績最好。(2)兒童的生物現象認知表現出不同步性,對生長的認知成績最好,死亡次之,之后是衰老和疾病。(3)兒童在對生物現象做出因果解釋時,沒有表現出皮亞杰所示的“泛靈論(或萬物有靈論)”和“人為主義”,他們很少用心理意圖作為生物現象的原因。(4)學前兒童能夠在各生物現象之間建立聯系,而非把各個生物現象孤立起來。他們常常用一種生物現象去解釋另一種生物現象,如用能否生長來判斷能否衰老。(5)教育條件好的兒童比教育條件差的兒童顯示出明顯的認知優勢。
我們的一系列研究證明,兒童到入學時(6歲)在以上各個維度上都能夠區分生物和非生物,他們已經有獨立的樸素生物理論[9~17]。
不過,目前關于兒童樸素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多局限在學前兒童,關注的焦點多是學前兒童是否具有獨立樸素理論的理論爭論,對教育實踐的指導作用不明顯,我們的研究也有同樣的局限。因此,我們下一步的研究將更突出干預研究,即在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做促進的教育實驗。我們目前關于兒童的疾病和健康認知的研究與教育實踐結合更緊密。
兒童健康教育是目前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健康教育的目標是通過認知改變行為,培養兒童科學的健康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兒童的自我保健意識,一個核心內容是提高兒童對健康和疾病的因果機制認知。兒童只有了解疾病的因果機制,才可能在新情景中作出正確推理,分辨危險因素,作到既預防疾病,又不至于對疾病感到恐慌。科學的健康教育方式應該是根據不同年齡兒童的認知水平,根據兒童的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因果認知,選擇那些兒童有可能接受的內容,有的放矢地實施相應的教育方案,增進兒童對健康的認知和健康行為。國外學者指出,健康教育不能只是教授事實和知識[18],所有成功的健康教育計劃都有賴于對健康信息的解釋,而這些解釋必須根據兒童的認知模型[19]。我們的研究正是致力于探查的兒童的疾病和健康認知,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育干預。
這種思路在我們關于兒童樸素物理學的研究中也得到體現。
3 兒童的樸素物理學
樸素物理學是指人們對物理實體、物理過程、物理現象的直覺認識[20]。。雖然兒童對此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但這些憑經驗得來的知識與當前的基本科學概念常常有沖突。以往研究者考察了兒童對物理學各個分支基本概念的認知,如力和運動,能量,熱量,光,聲,電,天文現象等等,其中又以對力學概念的研究最為詳盡。皮亞杰對此做了開創性研究,得出兒童對力概念的6種類型的認識:力就是運動;自己能動的東西就有力,反之則無力;力是有意圖有價值的動作;力是搬運物體的動作;能持久支撐就有力;力和大小輕重有關[21]。
Vosniadou通過讓兒童自由畫出或用橡皮泥塑造地球的方式,以及迫選或開放式提問的方式,總結得出兒童頭腦中主要有5種地球模型:矩形,碟形,雙地球模型(人生活在平面的地球上,而說的那個“地球”在天上),中空球形(人生活在球內所以才不掉出去,天空就是空心部分)和扁球形(球的頂端是平面)[22]。
顯而易見,在這些概念中,很多是科學概念和日常經驗的糅合。即使開始上學后,兒童也會繼續堅持他們先前的觀點和理論。比如很多小學低年級兒童認為毛衣會發熱,在被要求自己設計一個實驗來檢驗時,他們把溫度計放進毛衣里,當觀察到毛衣溫度不變后,他們認為可能是溫度計有問題[23]。可見,即使在相互矛盾的證據面前,兒童仍會堅守自己的理論,要他們放棄這些樸素理論就需要行之有效的科學教育,而科學教育也必須以兒童的樸素理論為基礎。
我們的目前的研究致力于發現兒童樸素的物理學認知中與科學概念相偏離的部分,考查他們對物理現象的認知策略,探查影響其概念認知發展的因素,如認知能力,元認知和動機等因素,然后制訂概念轉換策略,幫助兒童由自發的前科學概念向科學概念轉化[24]。
4 兒童的科學概念和心理理論以及推理決策能力的關系
樸素物理學、樸素生物學和心理理論,是兒童最重要的認知領域。那么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何,是同步發展,還是有發展的先后次序,一種樸素理論的發展能否預測另一種理論的發展,這也是關系到兒童認知發展的一個基本理論,即兒童的認知發展是具有領域普遍性的還是特殊性的,是階段性的還是連續性的。
因此除了兒童的自然認知,我們同時進行了兒童的社會認知研究。與密西根大學Wellman教授和心理所方富熹教授合作制定了中國兒童的心理理論發展量表[25]。該研究發現,中國兒童與西方兒童有著基本相似但又略有不同的心理理論發展順序。中國幼兒的心理理論發展順序為Diverse desires, knowledge ignorance, diverse belief, content false belief, hidden emotion,而對美國、澳大利亞的正常和聾啞以及孤獨癥兒童的研究都報告,他們的認知是diverse belief任務的通過先于knowledge ignorance任務。這個結果顯示了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文化差異。這個量表可以作為我國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測量評定工具,用于探索兒童心理理論發展水平和其樸素物理學及樸素生物學發展的關系。
其次,我們還關注兒童的科學概念認知與其一般推理能力和社會領域的推理――道義推理以及決策能力之間的關系[26~33]。兒童的科學概念認知一方面會受到個體經驗的影響,另一方面個體的認知能力包括推理和決策能力也是影響其認知成績的重要內在因素。按照皮亞杰的理論,三段論推理要到形式運算階段才能進行,但新近的研究發現如果推理任務是道義領域(與社會規則有關的推理),即便幼兒也能夠正確推理。說明推理能力的發展也是有領域特殊性的。我們的研究已著手揭示這種特殊領域的推理與特殊科學領域的認知的關系,并且強調這種特殊性對兒童的適應意義。
以上研究旨在探明兒童認知發展的基本理論問題,即領域普遍性和特殊性,階段性和連續性,以及認知發展的影響因素。
5 小結和未來研究
總之,目前認知發展研究的發現突破了多年來以皮亞杰學派為主導的研究兒童認知發展的理論框架,使人們以全新的方式思考兒童的認知發展。傳統認知發展理論的代表人物皮亞杰認為認知發展具有普遍階段性,兒童的時間、空間、重量、生命現象、道德等的認知遵循同樣的發展順序和階段。近年來興起的特殊領域觀向皮亞杰的普遍領域觀提出了挑戰,以兒童樸素理論發展研究為代表的特殊領域觀有三個特點:第一,強調知識在認知發展中的重要性;第二,強調核心理解,即注重對人類基本知識領域的認知;第三,強調發展。視認知發展為“理論的發展”的“理論”理論成為當代認知發展研究中占優勢的理論。
盡管相關研究有不少發現,但其局限也是明顯的:(1)研究對象多局限在學前兒童,關注的焦點多是學前兒童是否具有某個獨立樸素理論的理論爭論,對教育實踐的指導作用不明顯;(2)研究多從一個知識領域出發,對兒童不同領域的認知發展缺乏對比,因此我們不清楚兒童的不同知識領域樸素理論是同步發展的還是有先后次序;(3)研究對象多為西方文化中的兒童,我國兒童的樸素科學認知研究很少。(4)相關研究很少探查影響其認知的因素。
以上問題為我們的進一步研究留下了很大空間,也為我們提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首先,我們同時探察幼兒和小學生的科學概念發展。增加小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學階段是兒童科學啟蒙教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的認知水平處在具體運演階段,比幼兒有更高的接受能力,是開展科學啟蒙教育的最佳時機。由于小學階段尚為開展系統的物理學和生物學學科教育,因此仍有可能探查兒童的樸素理論發展。另外,由于幼兒到小學生有較大的年齡跨度,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縱向探查由年齡和教育環境改變可能引起的認知變化。其次,探查同一個體的樸素物理學認知和樸素生物學認知以及其心理理論發展,對同一兒童不同科學領域的認知做對比,以反映其認知中的個體內部差異。第三,為了探查兒童科學概念發展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我們將進行中美跨文化研究,兒童身處其中的文化不可避免影響兒童的認知和行為,這種跨文化的研究可以為不同國家的科學教育互相借鑒提供依據。第四,探查兒童樸素科學認知發展的個體差異和影響因素。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中兒童認知成績比較,考察兒童認知能力、父母受教育程度、兒童的生活環境(城鄉)、教育環境(幼兒園/學校)等內外因素對兒童科學概念認知的影響。第五,在基礎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可以促進兒童科學認知發展的方法手段,以期為科學教育實踐服務。如,如何利用不同的表征形式促進兒童的問題解決能力,我們已有研究標明,自然頻率表征比概率表征有更大的優勢,能夠幫助兒童解決貝葉斯推理問題[34]。
兒童的科學概念總是以前科學概念為先導,兒童前科學的樸素認知是今后科學知識掌握的基礎。研究兒童的前科學概念和認知發展水平,就可以使得教育內容更有針對性,使課程設計與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保持一致,使得教育內容既不至于過于高深,超過兒童的接受能力,從而事倍功半,又不至于過于淺顯,浪費兒童的寶貴學習光陰。
參考文獻
[1] 關于呈送《面向21世紀發展我國科學教育的建議》的報告,科發學部字(2000)0345號
[2] Wellman H M, Gelman S A. “Cognitive Development: Foundational Theories of Core Domai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2, 43: 337~375
[3] 朱莉琪, 皇甫剛. 兒童樸素經濟學認知的發展. 心理學動態,2001,3: 227~231
[4] Wellman H M, Gelman S A.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foundational domains. In: W Damon (Series Ed.), D Kuhn, R Siegler (Vol.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 Vol. 2. Cognition, perception and language. (5th ed). New York: Wiley, 1998. 523~ 573
[5] Piaget J.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1929
[6] Atran S.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Natural Histor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7] 朱莉琪,方富熹. 兒童認知發展研究的新進展. 心理科學,1997, 2: 151~155
[8] 朱莉琪. 兒童認知發展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首都師大學報,1999,4: 111~115
[9] 朱莉琪,方富熹. 學前兒童樸素生物學理論的發展. 心理學動態,1999,3: 31~36
[10] 朱莉琪,方富熹. 學前兒童樸素生物學理論的實驗研究. 心理學報,2000, 34(2): 177~182
[11] 朱莉琪. 兒童對疾病的認知.心理科學, 2003, 1: 174~175
[12] 劉光儀, 朱莉琪. 兒童病因認知發展的研究. 心理科學進展,2003,11(6):658~662
[13] 朱莉琪, 方富熹. 學前兒童對生物衰老的認知. 心理學報,2005, 5: 335~340
[14] 朱莉琪, 方富熹. 學前兒童對生物死亡的認知.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 1: 91~93
[15] Zhu Liqi, Fang Fu-xi.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eschooler’s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Phenomena- Growth and Al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0, 24(1): 105~110
[16] Zhu Liqi, Fang Fuxi.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ag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Tampa, FL, 2003
[17] Zhu Liqi, Liu Guangyi.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ill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 39: 268
[18] Freeland-Graves J, Nitzke S. Position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Total diet approach to communicating food and nutrition inform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2002, 102: 100~108
[19] Sivaramakrishnan M, Arocha J F, Patel V M. Cognitive assess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children from two different culture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998, 47: 697~702
[20] 王振宇.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67~376,390~398
[21] Piaget J.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physical causalit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32. 120~132
[22] Vosniadou S, Skopeliti I. Reconsidering the role of artifacts in reasoni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e as a model of the earth.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5, 15: 333~351
[23] 面向全體兒童的科學,data.省略.cn/usnews/
[24] 牟毅,朱莉琪. 兒童樸素物理學的錯誤概念及影響概念轉換的因素. 心理科學進展,2006(已接受)
[25] Wellman H, Fang F, Liu D, Zhu L. Scaling of Theory of Mind Understandings in Chinese Childre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accepted)
[26] 方富熹,方格,朱莉琪. 兒童充分條件假言推理能力初探. 心理學報,1999,31(4): 322~329
[27] 朱莉琪. 兒童推理能力的新發現――道義推理. 心理科學,2001,2: 214
[28] 朱莉琪, 方富熹, 皇甫剛. 兒童期望值判斷的研究. 心理學報, 2002, 34(5): 517~521
[29] 朱莉琪. 生態智力―介紹一種新的智力觀點. 心理科學, 2002, 1: 118~119
[30] 朱莉琪,皇甫剛. 不確定情境中的決策心理. 心理科學進展,2003,11(5): 481~485
[31] 朱莉琪,劉光儀. 兒童適應行為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2005,3: 36~39
[32] 陳單枝,朱莉琪. 兒童的決策行為. 心理科學進展,2005,5: 606~613
[33] 王霏,朱莉琪. 三段論推理中影響因素. 心理科學,2006(已接受)
[34] Zhu L, Gigerenzer G. Children can solve Bayesian problems: The role of representation in mental computation. Cognition, 2006, 98(3): 287~308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cience Concept
Zhu Liqi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ed our study o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concepts, including children’s naïve biology, naïve physics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their theory of mind, meaning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in the three core knowledge domains. We explore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growth, aging, illness/health and death. We also investigated children’s naïve physics, intending to find out children’s cognitive potential and to enhance their naïve conception changing to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were also investigated. It may shed some light on science education.
篇5
關鍵詞:體育教育;學前體育教育;民間體育游戲
1研究依據與意義
學前教育作為人終身發展的起點,已經成為我國關注的話題。2006年6月,在上海召開了“學前教育—人的終身發展的起點”為主題的教育論壇;2010年11月,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專門研究了學前教育工作;與此同時,國務院下發了《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在2010年12月,國務委員劉延東召開了全國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并提出了三點建議。這表明學前教育越來越被我國高度重視。學前體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體育在學前教育中起著基礎性作用,它同樣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重視。從世界各國來看,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兒童體育,他們強調體育運動對兒童健康、智力、創造力、情感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性,且教育部門還編寫了包括幼兒園在內的體育教學大綱。他們認為“人的協調、靈敏能力在幼兒園、小學時期發展最為顯著,因而體育鍛煉的效果也最好”[1]。我國對學前體育也十分重視,我國在2001年6月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把健康作為幼兒教育五大領域之首,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2];在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也提出了“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要求;這充分體現了學前體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時,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總理提出的要求中也可以看出,幼兒園的體育活動同樣應“堅持以游戲為基礎”,足見體育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性。“體育游戲是一種融合了運動、游戲和教育指導于一體的身體練習;在幼兒園中,體育游戲不僅是身體鍛煉的主要手段,也是幼兒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3]。民間體育游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之一,它是由勞動人民根據生活經驗自發創編的,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娛樂活動;它既有體育的色彩,又有游戲的味道。游戲是兒童的天性,而民間體育游戲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較強的娛樂性,且貼近兒童的生活。它完全符合學前兒童好動、好奇的特點,“能滿足不同年齡、性別性格兒童的個性要求,滿足兒童好動、交往、自我表現和自我放松的需要,有助于兒童體能、智能、感知、語言、社會等方面的和諧發展”[4]。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卓婭教授指出:“就我國專業研究的實際情況而言,學前兒童體育是指在幼兒園中對3-6歲幼兒所進行的體育實踐。”[5]通過網絡搜索和期刊網查找發現,我國專家學者對學前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顯著的成果,但是在學前體育這個處于學前教育和學校體育的邊沿問題上,并沒有多少文獻資料。從收集到的文獻資料來看,我國對學前體育的研究起步比較晚。我國的專家學者是在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對學前體育進行相關研究。在實踐應用方面,在我國上海、南京、深圳、汕頭已經有部分幼兒園意識到民間體育游戲對于學前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經在實施中;但是很少按照幼兒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安排體育活動。就目前現狀看,采用地方特色民間體育游戲,根據不同年齡層(大、中、小班)學前兒童的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對民間體育游戲在學前體育教育中的應用的研究尚未發現。為此,本研究將以潮汕民間體育游戲為例,并根據不同年齡層(大、中、小班)學前兒童的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對這些游戲進行選用。為學前兒童提供更為科學、更具趣味性和娛樂性的民間體育游戲,為學前體育教育提供優質教學資源,使潮汕地區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保護,為我國其他地區的學前體育教育提供參考。
2民間體育游戲在學前體育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學前階段的兒童正是長身體、長智力、動作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語言、情感、社會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學前階段的兒童好奇心強、情感豐富,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他們活潑好動,喜歡玩耍和游戲,追求新奇、趣味性較強的事物。民間體育游戲內容豐富、取材方便、簡單易行、隨機性較強,特別是有濃厚的趣味性和較強的娛樂性,且貼近兒童的生活。所以民間體育游戲具有的特征完全符合學前兒童好動、好奇的特點,“能滿足不同年齡、性別、性格兒童的個性要求,滿足兒童好動、交往、自我表現和自我放松的需要,有助于兒童體能、智能、情感、社會能力等方面的和諧發展”[6]。
2.1有效促進幼兒體能健康發展
學前階段的幼兒是生長發育和動作技能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通過各種體育活動來促進兒童身體和動作的發展。但是,如果用一般體育活動的動作讓他們機械地反復練習,勢必會影響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而民間體育游戲的特點則能吸引他們參與到游戲中來,在游戲中他們同樣能對各種動作進行反復練習,且樂此不疲。這樣,既使兒童享受到游戲帶給他們的歡樂,又能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從而發展兒童的動作技能,增強兒童的身體素質。根據李玉峰[7]和李向宇[8]的實驗研究表明,他們一致認為,民間體育游戲與一般體育活動對發展幼兒身體形態的效果是相同的,且對促進幼兒身體的健康發展,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有著積極的作用。根據李向宇的深入研究表明,民間體育游戲同一般體育活動相比,民間體育游戲對提高幼兒體質的作用更加顯著,能更好地發展幼兒的跑、跳、投、平衡、協調等方面的運動技能[9]。我國學者曹中平的研究同樣指出,民間體育游戲同一般體育活動相比,能更有效地促進幼兒體質、運動技能的發展[10]。由此可見,民間體育游戲應用于學前體育教育中,能更有效促進幼兒體質和運動技能的健康發展。
2.2有效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因為民間體育游戲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且貼近兒童的生活,所以深受兒童的喜愛。民間體育游戲能滿足幼兒好動、社會交往、情感體驗、成功體驗、表現欲等方面的需要。在民間體育游戲中,幼兒可以拋開一切心事,敞開胸懷盡情地玩耍。在這種完全放松的環境下,能有效地消除幼兒的消極情緒,使幼兒得到良好的情感享受,對幼兒心理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根據李玉峰的實驗研究表明,民間體育游戲應用于學前體育中,比一般體育活動能更有效地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11]。
2.3有效促進幼兒智能健康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研究表明,8歲前兒童的智力獲得已能達到人全部智力的80%[12]。而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一般處于3-6歲之間,所以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是人生中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國學者施小菊的研究指出“幼兒時期的智力開發主要是靠做游戲實現的,兒童是在形形的游戲活動中開拓視野,啟迪智慧,形成性格,促進智能的發展”[13]。民間體育游戲是一種集體能、技能和智能于一體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需要對各種情況進行觀察、分析判斷、采取行動等一系列反應。通過游戲,對幼兒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進行良好刺激,有效地發展幼兒各種感官的敏銳性,活躍其思維,使幼兒的語言、身體動作、人際交往等多元智能全面得到發展和提高。
2.4有效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民間體育游戲是多人游戲,一般需要多人合作進行,聚集在一起玩游戲的小伙伴們便形成了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里,小伙伴們隨時都必需進行語言交流,在這過程中他們既要表達自己的意愿,也要理解他人的意愿并作出應答,從而使他們的社會語言和交往技能得到不斷發展。每一種民間體育游戲都有其自身的規則,只有大家都遵守其規則,游戲才能順利地、更好地玩下去。所以,在游戲的過程中使幼兒學會了遵守規則、尊重同伴和對手、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逐步擺脫自我為中心,從而促進幼兒控制自己行為和情緒的能力,使幼兒的社會性日趨成熟。在游戲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規則理解不一致、人員分配不均等問題;幼兒通過對游戲存在問題的協調和處理,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協調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游戲中,絕大部分的幼兒需要扮演某一角色,承當一定的職責,且要與同伴齊心協力爭取勝利;在游戲活動過程中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相處的習慣,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民間體育游戲在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功能上已得到我國學者曹中平的證明,曹中平通過實驗研究得出“民間體育游戲對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14]。總之,幼兒在民間體育游戲的玩耍中,通過游戲角色扮演、問題的解決以及同玩伴之間的接觸、溝通等,使幼兒的社會性得到了有效發展。
2.5有效地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民間體育游戲作為民間游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攜帶著中華民族遺傳信息的“文化基因”,包含了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體育游戲反映了某一地區、某一時期內人們的生活常態、文化意識和民俗風尚,蘊含著某一地區人民所積累的智慧。民間體育游戲是一種社會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具有傳播文化的功能。然而,讓民間體育游戲參透在幼兒園每天的體育活動中,經過長期的熏陶,將加深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感悟和認同感。所以,將民間體育游戲應用于學前體育教育中,既是傳承和保護民間體育游戲的有效保障,也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同時,也為學前教育提供了幼兒喜歡的校本教材。
3民間體育游戲在學前體育教育中的選用
民間體育游戲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而流傳至今,是因為民間體育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著濃厚的趣味性和較強的娛樂性,完全符合人們游戲的心理。而且,民間體育游戲取材方便、簡單易行,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失為人們休閑娛樂的理想選擇。同時,民間體育游戲在促進幼兒體能、智能、心理、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那么,如何將民間體育游戲更好地應用于學前體育教育中,使民間體育游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更好地促進不同年齡學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為此,本研究將以潮汕民間體育游戲為例,以學前兒童的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為視角,重點研究不同年齡層(大、中、小班)學前兒童對民間體育游戲的選用。
3.1潮汕民間體育游戲的挖掘與整理
潮汕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且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民間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民間體育游戲便是其中的一種。通過走訪和資料查找,挖掘、搜集了大量的潮汕民間體育游戲。經過仔細篩選和整理,整理出了最經典、最流行、最具潮汕文化特色以及那些頻臨消失的潮汕民間體育游戲,具體有:撬寸桿、擁軍掠賊、走掠、“盲人”捉“魚”、“拔河”、掠水鬼、拾子兒(潮汕方言:掉科)、轉瓦餅、揭火柴棍、拍安仔、轉荔枝核、轉“盲人”(潮汕方言:挨青夜人)、鉛銅鐵錫、跳房子、鉤腳擊掌(潮汕方言:鉤腳拍噗)、蛇剝殼、一鼠二牛、孵雞仔、捉“蜻蜓”、擲“死老鼠”、滾鐵環、丟手絹、廁棋、行龜、放直等。
3.2潮汕民間體育游戲的選用
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速度比較快,不同年齡在動作發展、運動技能、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上都存在著差異性,不同年齡所表現出來的水平有所不同。所以在游戲的選擇中,應該根據兒童的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兒童在動作發展、運動技能、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選用。使他們能夠“跳一跳,摸得著”,從而更好地發展兒童的“最近發展區”,使學前兒童的身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根據學前教育的班級劃分方法,學前兒童一般分為小班(3-4歲)、中班(4-5歲)、大班(5-6歲)。
3.2.1小班民間體育游戲選用小班兒童的身體組織結構和器官功能有所發展,骨骼硬度小而易于發生彎曲和變形。該年齡兒童的大肌肉正處于迅速發展的時期,由于腦功能的發展日趨完善以及小肌肉的開始發展,手部小肌肉已發展得比較好,手部動作逐漸精細化,手指變得靈活起來。該年齡兒童的神經細胞還比較脆弱,容易產生疲勞,且他們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對同一事物堅持的時間短,一般只能堅持十幾分鐘[15]。小班兒童已能掌握簡單、單一的幾乎全部基本動作,但對于復雜的技巧性動作他們仍難以完成。他們已能到處任意活動,能自然地、有節奏地行走,能雙替上下樓梯。一般能掌握雙腿向上、向前的跳躍動作,單腿站立能堅持5秒左右,有部分兒童已出現單腿跳躍動作[16]。他們已有進行簡單游戲的能力,但理解能力、情緒控制、規則意識和行為規范還比較差。因此,我們所選擇的游戲應適應小班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動作技能發展特點,使用那些方法簡單、涉及動作單一、持續時間短的游戲。根據小班兒童的特點,在潮汕民間體育游戲中應選擇捉“蜻蜓”、蛇剝殼、拍安仔、轉荔枝核、掠水鬼等游戲。這些游戲的方法、規則比較簡單,且游戲中所涉及的動作比較單一,只要求參與者能做出基本動作,符合小班兒童的理解力和執行能力。
3.2.2中班民間體育游戲選用中班兒童的身體組織結構和器官功能發展得到進一步加強,大肌肉繼續發展,小肌肉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該年齡兒童的有意已開始發展,責任感已初步出現,他們已開始學會情緒的控制,對游戲的規則意識開始萌芽,已開始喜歡與他人交往,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步加強[17]。中班兒童已經能熟練、靈活地完成各種基本動作,且動作的質量已得到明顯的提高。該年齡的兒童已經可以自如地進行奔跑,能較好地做單腿跳躍動作,能拋接球及抓住跳躍中的球,平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能腳尖對著腳跟直線向前走,能較熟練地進行鉆、攀爬等動作[18]。此時的兒童對各種游戲都顯示出濃厚的興趣,且玩游戲的水平逐漸有所提高。他們對游戲的理解力逐漸增強,已能自己選擇、組織簡單的游戲。在潮汕民間體育游戲的選擇中,根據中班兒童的特點,他們適合進行轉瓦餅、“盲人”捉“魚”、孵雞仔、揭火柴棍、走掠、滾鐵環、鉛銅鐵錫、丟手絹、廁棋等游戲。這一部分游戲的方法、規則稍有復雜性,要求兒童具有一定的理解力、情緒控制能力、規則意識及完成稍有復雜性動作的運動技能。而該年齡兒童各方面的能力已能達到參與這些游戲的要求,基本上能勝任這部分游戲的角色扮演。
3.2.3大班民間體育游戲選用大班兒童身體組織結構和器官功能發展得更加完善,“條件反射的形成已比較穩定和鞏固,形成動作技能的能力更加提高”[19]。該年齡兒童控制情緒的能力越來越好,規則意識逐漸形成;開始喜歡與同伴三五成群一起玩游戲,且合作意識逐步提高。他們自我評價的能力逐漸發展,能根據事物的屬性進行分類,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關系[20]。大班兒童走路的速度基本接近成年人,能迅速自如地奔跑,且跑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較好。由于小肌肉運動技能繼續發展,動作的力量、控制能力和靈活性明顯提高。已能進行有一定復雜性的技巧類運動,能夠一邊跑一邊拍、踢球,能腳尖對著腳跟進行后退走,單腿站立能堅持10秒左右[21]。他們已能堅持較長時間從事同一種活動,一般能堅持40-50分鐘,對感興趣的活動堅持的時間會更長。在潮汕地區民間體育游戲的選擇中,根據大班兒童的特點,他們適合進行拾子兒、跳房子、擲“死老鼠”、鉤腳拍掌、擁軍掠賊、轉“盲人”、“拔河”、行龜、放直等游戲。這些游戲的玩法和規則有一定的復雜性,參與者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部分游戲屬于集體性角色游戲,需要同伴的團結協作,所以參與者要有一定的角色扮演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也有部分游戲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對身體素質的要求較高,參與者需能完成有一定復雜性的技巧性動作。而大班兒童的身心發展水平已能達到這些要求,具備進行這些游戲的能力。
4結束語
民間體育游戲應用于學前體育教育中,既能有效促進學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又能傳承、保護和弘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其價值作用是顯著的。但是,不能盲目地、無選擇性地將民間體育游戲應用于學前體育教育中。為充分發揮民間體育游戲的功能作用,經挖掘整理得到的民間體育游戲應根據不同年齡層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選用,再經過教材化處理之后才能進入學前體育教育中應用。在課堂運用上還必需做到以下4點:首先,充分考慮民間體育游戲的應用環境(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其次,根據不同發展水平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控制好游戲的時間、強度及運動量;再次,教師應隨時掌握游戲過程,及時排除游戲中的一切安全隱患;最后,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游戲的情況適時給予指導,并從小班到大班逐漸培養兒童對游戲的創造力和自主性。
參考文獻:
[1]佚名.發達國家重視兒童體育[J].教師之友,2000(7):47.
[2]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Z],2001:29.
[3]于秀,矯禎玉.我國學前體育現狀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4(5):47-48,75.
[4][6]梁周全.民間兒童體育游戲教育價值探討[J].湖北體育科技,2009,28(5):500-501.
[5]許卓婭.學前兒童體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4.
[7][11]李玉峰.民間體育游戲對幼兒身心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4(12):99-102.
[8][9]李向宇.民間體育游戲對3-6歲幼兒體質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23(5):179-180.
[8][10][14]曹中平.民間體育游戲應用于幼兒健康教育的實驗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5(1):35-37.
[12]郭泮溪.中國民間游戲與競技[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302.
[13]施小菊,徐志誠.論我國民間游戲與民間競技的社會價值[J].體育文化導刊,2003(5):35-36.
[15][17][20]佚名.0-6歲兒童生理和心智發展特點[EB/OL].
[16]解毅飛.論學前體育的特點、年齡分期、內容和分類[J].浙江體育科學,1994,16(2):20-22,14.
[18][21]佚名.3-6歲兒童的動作發展特點[EB/OL].
篇6
關鍵詞:幼兒 行為問題 心理健康
幼兒階段是一個行為問題產生較多的階段,對以后的成長具有較大的影響。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只有正確地解讀幼兒行為,才能走進幼兒的心靈,以便有針對性地幫助,引導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一、幼兒常見的行為問題
幼兒階段是社會化過程最快的,是學習知識最快的階段,同時也是產生問題很多的階段。學前兒童常見行為問題指幼兒在身心發展過程中,由于其生理機能失調、環境適應不良或心理沖突等導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礙及不適當行為。現階段幼兒常見行為問題的主要表現包括:(1)羞怯、膽小。這樣的兒童總是被其他的兒童任意擺布,在人群中顯得比較被動、無助,平時也很少主動與其他人交流、玩耍。(2)焦慮。這樣的兒童總是顯得煩躁不安、擔心害怕等。(3)多動。這樣的兒童在學前班比較常見,他們往往不能安靜地呆在一個地方,在課堂上或在游戲中難以保持注意。這里所說的多動并不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多動癥,兒童多動癥又叫腦損傷綜合癥也叫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是兒童常見的一種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動過度為主要特征的行為障礙綜合癥。(4)攻擊。攻擊是指個體對他人進行言語或身體的攻擊。很多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表現出一些攻擊,例如,一些兒童喜歡與人爭執,惹是生非,戲弄、恐嚇、欺負同齡或較小年齡的兒童,強占搶奪別的兒童的玩具或物品等。
二、幼兒常見行為問題的影響因素
影響幼兒心理成長的因素很多也很復雜,但目前已經達成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個人的生物因素(遺傳)、心理行為因素以及外部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和影響著個體的心理成長。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影響人的行為的基礎,它決定了個體基本形態構造上的差異,同時又影響著個體行為習慣及人格等心理因素的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恒河猴的研究發現,猴子的攻擊性或者友好行為可能來自遺傳,而人的情形與它們相似。美國加州大學的人類學教授瓊希爾克說,“人類個體之間的性情與行為習慣各不相同,而且在一生中都變化不大,這個研究支持了這個事實,但是造成人們不同的性情與行為的因素來自先天遺傳還是后天的環境的影響呢,比較難下結論。”但總地來說,生物因素是影響幼兒成長的重要因素。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兒童的人格特征、早期經驗、行為習慣等。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朔到其早期的行為。也就是說兒童早期的經驗是兒童,尤其是成年后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3.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是指家長與孩子的關系,包括父子關系和母子關系。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對于兒童行為發展的影響是最為根本的。
4.家庭結構的變化
中國的基本國策要求每個家庭只能生育一個孩子,這就打破了傳統的以家族為單位的幾代同堂的大家庭結構,而轉化成了以父母與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小家庭結構。在這種新的家庭結構中父母在孩子撫育上無法進行比較,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面,兒童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失去了相互學習和相互幫助的機會。由于新的家庭結構的確立,已經從傳統社會中以父母為中心的形態轉向了以孩子為中心的形態。這種新的形態的建立,使兒童具有了更多的權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識。正像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嬌寵的孩子永遠不能自立。他缺乏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勇氣。”這樣的兒童往往過分依戀父母,缺乏獨立能力。進入學校后又蔑視同伴關系,強調自我中心。
5.家庭經濟水平的變化
家庭經濟水平的變化對家庭和個體心理有著直接的影響。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學說。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了五個層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馬斯洛認為只有滿足了低層的需要才能引起高層的需要。隨著家庭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需要已經從最基本的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向較高層次的精神需要轉化。正像格拉瑟所說,這種轉變是一種定向轉變,是個體從一種以生存為中心的目標定向向以自我滿意為中心的角色定向的轉變。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父母在孩子的身上投入了更多的關懷。而孩子也開始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強調自我滿意、注重享受生活,更加強了個人的自我中心意識和任。
三、幼兒常見行為問題的解決辦法
1.運用兒童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指導
幼兒的心理和智力發展還不夠成熟,很多成人的語言還不能夠理解,因此教育工作者應該運用比較平和、簡單的語言與其交流。同時也要注意與兒童交流的方式。
(1)要設身處地地與兒童進行溝通。每個人做一件事情都有一個動機,幼兒也一樣,如果發現幼兒出現了一個“不合理行為”,我們不是要馬上批評他和教育他,而是要深入探討其行為動機,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一下。因為幼兒由于能力的限制,可能會出現好動機,壞行為的現象。
(2)多觀察和參與兒童的活動。幼兒對外人都有一種本能的反抗意識,因此和兒童交流之前先要取得幼兒的信任,不可以直接談論主題。多花一些時間和幼兒玩耍,取得幼兒的信任,然后才能開始真正的有意義的健康教育與輔導。
2.讓家庭參與
幼兒的很多行為問題都與家庭有直接的關系,因此要想從根本上幫助幼兒心理健康成長,解決幼兒心理成長中的問題,就必須有家庭的參與。同時在家庭參與的情況下,不可以給家長制造過多的壓力,否則會取得相反的效果。有學者提出讓家庭介入幼兒心理指導的方法:第一,幫助家庭成員統一思想,做到積極配合;第二,讓父母參與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第三,在幫助兒童健康發展的同時與父母討論問題,并在必要時進行家庭輔導;第四,必要時要接受社區介入。
3.早診察,早干預
治療并不是萬能的,解決幼兒行為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做好基本的預防保健工作,防患于未然。只有做到預防與治療的全面協調才能做到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每個兒童的個性和家庭環境都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在平時的工作中能仔細地觀察、深入地了解,對潛在的“問題幼兒”進行早期診斷、早期干預,使“問題幼兒”能在最佳的教育干預中,改變不良行為。
4.創造環境,早期訓練
(1)在幼兒園要建立一種溫暖、親切、合作的氛圍,讓每個幼兒都對這個集體具有一份歸屬感。這種環境中才能使幼兒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才能使幼兒的心理得到健康的發展。
(2)課堂的設置要在內容上為幼兒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發展提供不同的學習經驗;在形式上體現多樣化,方便幼兒的主動參與。
篇7
(浙江紹興文理學院教育學院,紹興 312000;浙江大學“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國家創新基地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積極心理學與教育研究中心,新南威爾士 2751)
[摘要]鏡像神經元系統是近十年來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取得的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有關其個體發生學存在適應說和聯想說兩種對立的假說。前者認為鏡像神經元系統是進化的產物,由生物性的遺傳基因決定。后者認為鏡像神經元系統是聯想序列學習的產物,是個體在感覺運動經驗的獲得過程中形成的。回顧這兩種假說的各自證據,可以發現聯想說更占優勢。據此理論,學前教師應充分創設有利于聯想序列學習的情境,以促進兒童鏡像神經元系統的發育,提高兒童的運動技能、藝術感受與表現以及人際交往等能力。
[
關鍵詞 ]鏡像神經元系統;適應說;聯想說;聯想序列學習;學前教育稿件編號:201411180001
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認知哲學研究”(編號:13JZD004)、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七批特別資助項目“現象學與神經科學對話中的他心問題研究”(編號:2014T70578)、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具身情緒啟動兒童隱喻理解的實驗研究”(編號:Y201328164)
通訊作者:陳巍,紹興文理學院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浙江大學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E-mail:anti-monist@163.com
一、問題提出
人類個體在生命早期如何學習新的行為、掌握新的技能,并與他人建立有效的人際互動,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一直是發展心理學與學前教育學研究的熱門話題。上世紀90年代中期,帕爾瑪大學的神經科學家陸續在豚尾猴大腦腹側運動皮層的F5區、頂下小葉(IPL)的PFG區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運動神經元( motor neuron),它對于執行或觀察具有特定目標指向性(goal-directed)的行為都會做出激活反應,并且無論是個體自己的動作執行,還是觀察他人的動作執行,甚至只是聽到他人執行這一動作所對應的聲音時,都會被激活。由于其反應屬性就像鏡子一樣可以映射他人行為,因而研究人員將之命名為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最新的證據顯示,人類大腦左側額下回后部(pos-terior IFG)和頂下小葉喙部(rostral IPL)以及輔助運動系統(SMA)、內側顳葉(MTL)也構成了一個相似的鏡像神經元系統(mirror neuron system,MNS)。較之猴的鏡像神經元,人類的鏡像神經元系統的功能更為復雜,大量科學證據顯示,該系統參與了一些高級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例如模仿、語言理解、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以及共情(empathy)等。陽那么,人類的鏡像神經元系統從何處來呢?是先天存在于人類大腦中的,還是由后天的經驗“誘發”產生并逐步成熟的?相比成人鏡像神經元系統及其功能的豐富研究,上述涉及鏡像神經元系統個體發生學( ontogeny)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在這方面存在兩種對立的假說:適應說與聯想說。
二、鏡像神經元系統的起源與發育之爭
在個體發生學上,適應說認為鏡像神經元系統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是進化的產物,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為完成某一特定的功能而形成的一種屬性。目前許多研究者都認為鏡像神經元是對行為理解功能的適應結果,后天經驗對鏡像神經元系統發育的影響非常微小。與之相對,聯想說的基本觀點是,鏡像神經元是聯想序列學習( associative sequence learning,ASL)的產物而非基于特定功能形成的。個體將在執行和觀察同一行為中獲得的感覺運動經驗聯想起來,就形成了鏡像屬性。
(一)適應說的內涵與證據
對鏡像神經元系統的研究主要是運用腦成像與電生理等認知神經科學技術,但這些技術由于倫理限制等原因很難在嬰兒群體身上運用,且很多實驗過程不適合嬰兒研究,因而迄今為止也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在新生的人類或高等靈長類動物大腦中存在鏡像神經元或者具有鏡像屬性的神經系統。有關鏡像神經元及其系統的適應說總體上依賴于進化心理學與進化神經科學的證據。
早在鏡像神經元被發現之初,就有大量研究者認為它是自然選擇或進化的產物,其功能特性與生物強大的遺傳傾向特性之間存在普遍聯系。具體而言,“面部加工及其鏡像神經元系統,或至少是涉及面部運動的部分,均依靠出生時就已經存在的大腦網絡。該網絡的基礎很可能是由基因預先決定的”。之所以需要此類神經元,是因為“鏡像神經元機制具有重要進化意義,靈長類動物憑此理解其同類做出的動作”。此外“它們構成了相對簡單的動作知覺機制,這種機制在動物的進化過程中被多次運用”。針對模仿行為,有研究者甚至認為,人類鏡像神經元系統的結構之所以變得復雜,是為了更好地整合一系列腦結構和文化環境,以至于模仿變得在進化上對于人類極為有利。腦無需為了這個目的再進化出一個新的系統,通過改造已經存在的系統使其擁有必要的屬性即可調控這種模仿行為。由此“具有一個鏡像神經元系統或許就是人類進化上獲取模仿能力的一個必要步驟,并間接地推動了10萬年前人類文化進化史上的一次‘巨大飛躍”’。如,模仿使得類似火的使用等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發現得以迅速被掌握,并被廣泛傳播。總之,這些觀點認為鏡像神經元是在高等動物進化過程中被“設計”(design)去執行一系列的社會認知功能。目前,適應說支持者所提供的證據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鏡像神經元系統進化的種系發生學( Philogenetically)證據。有學者指出,人類額下回區的喙部(基本上與BA44區聯系)與猴腦F5區是進化上的同源組織。以一種功能性視角來看,許多論據認為作為著名的語言運動中區Broca區一部分的BA44區,除了言語運動表征功能之外,還包括(如猴F5區)對于手部動作的運動表征功能。這也解釋了從手勢運動到言語運動的進化歷程,以及兩者之間的緊密關聯。例如,演講時通常伴隨不隨意的手勢。進化認知神經科學的證據進一步顯示,鳴禽的高級發聲中樞( HVC)與視覺聯合區(auditory association region,Field L)中存在一類具有鏡像屬性的神經元。其中HVC區、猴腦F5區以及人腦Broca區具有進化上的同源性。
其次,如果適應說成立,那么先天存在的鏡像神經元的功能屬性應該在個體發育早期的社會認知活動中就會有所體現。這方面的證據主要集中在有關新生兒面部動作模仿的研究中。如有學者在實驗室情境中發現新生兒具有模仿成人面部動作的能力,其中最有力的觀察來自于張嘴和吐舌兩個動作。如果成人實驗者張開嘴而非吐舌,嬰兒會提高張嘴的頻率而非吐舌的頻率。新生兒的模仿行為不能被描述為反射行為。反射是被一個刺激自動引發,而非被有目的的主體自動激活。盡管新生兒的模仿也依賴于成人實驗者的行為,但實驗者吐舌的動作并不只是觸發了新生兒吐舌的動作,它同時改變了嬰兒自發吐舌這種動作出現的頻率和呈現的方式。新生兒可能要有一個時間上的滯后才能重復這種行為,而重復的動作可能每次都是不同的。
(二)聯想說的內涵與證據
對于聯想說來說,重點在于質疑適應說的上述證據,并回答鏡像神經元系統是如何在感覺運動經驗獲得過程中形成的,尤其是后天的經驗與學習過程會對鏡像神經元系統產生何種程度的影響。庫克( Cook)等人認為在個體發展的整個進程中,鏡像神經元是在聯想學習的領域一般性加工中形成的。雖然它們可能有心理功能,但并非一定要有一個特定的進化目的或適應功能。
聯想序列學習解釋認為,鏡像神經元的反應屬性是通過如下步驟獲取的:在學習前,具有高級視覺屬性的感覺神經元(例如位于紋外皮層( extrastriate areas)的神經元)與具有感覺運動屬性的運動神經元(例如位于前運動皮層和頂葉皮層的神經元)之間不存在系統化的聯結。在那類可以產生鏡像神經元的學習過程中,編碼產生特殊運動指令的運動神經元與編碼運動感覺屬性的感覺神經元之間形成了關聯性的激活。這種經驗可以通過模仿、鏡像自我觀察、對自身運動的觀察或執行與他人的同步動作而獲取。關聯性的激活增強了那些編碼感覺屬性的神經元與編碼運動指令的神經元。這要滿足兩個原則:一是鄰近性(contiguity),觀察者在同一時間看到并且做出與被觀察者相同的動作(如嬰兒看到成人的吐舌動作,并做出相似的動作);二是相倚性( contingency),通過一個事件推測另一個事件(如通過成人吐舌動作可以預測嬰兒會發生相應的模仿)。在學習之后,感覺神經元的激活會傳遞給那些與感覺神經元之間存在強烈聯結的運動神經元。這些運動神經元也就演變成了鏡像神經元。目前,聯想說得到了一系列實驗室實驗的支持。
按照適應說的觀點,如果鏡像神經元是一種自然選擇的基因適應產物,那么進化賦予的結構體現在功能上就應該具有某種程度的穩定性。換言之,鏡像神經元的發展對那些妨礙其適應功能的環境擾動應該具有抵御或“免疫”能力。然而,來自大量實驗的證據顯示,鏡像神經元或鏡像機制無法抵抗對不相似動作的編碼。不匹配或逆鏡像( counter-mirror)感覺運動訓練會消除自動模仿,甚至會反轉磁共振成像(fMRI)和運動誘發電位(MEP)的鏡像反應。如有研究者對被試進行了大約90分鐘的不匹配感覺運動訓練:當觀察到一個小指運動時,他們就重復進行食指運動,反之亦然。在這項訓練之前,他們的手指運動表現出鏡像運動誘發電位反應。如觀察食指運動比觀察小指運動誘導出更多的食指肌肉運動,反之觀察小指運動比觀察食指運動誘導出更多的小指肌肉運動。在實施這一短暫的訓練之后,這一模式就被改變了,即觀察食指運動比觀察小指運動誘導出了更多的小指肌肉運動。這暗示鏡像神經元具有超越適應說設想的極強可塑性( plasticity)。上述結果也印證了以往研究中發現一些長期接受某類技能訓練的個體在觀察其他個體執行相同動作時會產生更強烈的鏡像神經元放電。例如,對鋼琴表演中的手指動作的觀察表明,鋼琴家的鏡像神經系統激活程度比普通被試更高。其次,按照適應說的觀點,鏡像神經元的產生是為了更好地幫助生物體適應外部環境,并與其他個體之間進行有效的社會互動。然而,近期的研究發現,鏡像神經元或鏡像機制無法抵御對無生命刺激的編碼。任意關于聲音、色彩和形狀的刺激都能在感覺運動訓練之后誘導出鏡像的運動誘發電位、磁共振成像和行為效應。例如,有研究者對被試進行了大約50分鐘的感覺運動訓練:當看到機器鉗子打開時,他們就張開自己的手;當看到機器鉗子閉合時,他們就握攏自己的手,如此反復訓練。在這項訓練開展之前,鉗子運動誘發的自動化模仿比人類手部運動要少,但訓練后的24小時,鉗子運動所誘發的自動模仿效應和手部運動誘發的效應一樣強烈。這說明鏡像神經元的活動并不具有對象特異性。
結合上述證據,聯想說認為,來自種系發生學上的證據恰恰支持了聯想序列學習對于鏡像神經元產生的設想。研究者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假設,凡是具備聯想學習能力的物種(例如鸚鵡、狗、大象與海豚)都具有類似的鏡像神經元系統。至于新生兒面部模仿能力,已有研究發現,閃爍的光線、歡快的音樂等一系列喚起刺激都能誘發新生兒吐舌這一動作,而當嬰兒在觀察一個機械的“舌頭”時也會誘發更頻繁的吐舌動作。此外,聯想序列學習理論較之適應說也更容易實現操作化的檢驗。
三、鏡像神經元系統的發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與適應說相比,聯想說為鏡像神經元系統提供了更靈活、更多樣的發育途徑。基于聯想序列學習理論的鏡像神經元個體發生學刻畫了幼兒社會認知發展的生物基因與后天學習的耦合動力學圖景,也為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藝術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與語言教育等五大領域之間的整合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心理學解釋框架。
篇8
【關鍵詞】幼教教育心理健康必然聯系
目前,隨著人們不斷的在幼兒教育上發現各種問題,幼教教育的問題日漸白熱化。曾有位著名的教育學者曾論斷:“幼兒出生后4~6年,是幼兒形成健康獨立意識的關鍵時期,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習得是成人直接接觸中感受最為關切、最為深刻的社會”。可以看出,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是必然的。也就是說,幼教教育的重要性關乎未來幼兒的健康快樂的成長,所以,搞好幼教教育是教育走向新旅途的關鍵。
一、幼教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
幼教教育,不僅包括對幼兒素質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等,同時,對幼兒的心理教育也是幼教教育的關鍵。心理健康教育,總的來說,主要是教育中幼兒能呈現出一種高效而滿意的一種心理健康狀態。從具體的來說,心理健康則是指幼兒的心理活動能協調一致和過程內容的完整,也就是說,不管在情感上、意志上、行為中。幼兒都能與社會相適應,也能保持著與社會并肩齊走。所以說,幼教教育不僅要關注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同時還要高度注重其心理健康的發展。
(一)心理健康的首要標志:健全健康的意志品質。在幼教教育的過程中,當幼兒面臨這困難時,不應該插手阻擋幼兒就解決問題的意志,而是在幼兒旁邊不斷鼓勵他要自己解決難題,以至于培養幼兒面對問題時不依賴別人,而是通過自身的意志和智力來化解難題。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成長,幼兒的意志品質肯定對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的。也對幼兒未來路上面臨難題時能用智慧和個人意志解決。
(二)通過幫助幼兒提高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來健全個人的心理健康。人是社會中的一員,脫離社會這個大家庭,人就不能得到完整全面的發展。所以,與人交往已是對幼兒教育不可少的必要階段。從幼兒開始,讓其體會到能在同學和朋友中友好相處的快樂和重要性,讓其在相處過程中,學會與人友好相處的方法。以此讓幼兒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關系,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才能使幼兒避免形成孤僻冷傲的性格,才能讓幼兒對整個社會充滿著生活得樂趣和意義。
二、探索幼教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在幼教教育中,幼師扮演者重要角色,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幼兒的健康教育大部分還得依賴幼師的教育。由于最近各地不斷爆出幼師在教育過程中不斷虐待幼兒的行徑,幼師揪住幼兒的耳朵提起幼兒的身體等這樣的圖片不斷在網路上爆出,這些幼師的行為怎能得到社會的諒解。被虐的幼兒此刻心理不僅充滿著對社會的恐懼,這種恐懼怕是幾年也不能化解的吧。
幼師在幼教教育的地位作用是不可言喻的。但是,幼教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大多數幼師面臨的難題,也是其教育中的薄弱環節,特別是大多幼師的觀念一直停留在傳統教育的觀念上,大多數幼師只注重對幼兒的生理保健和技能傳輸,卻不能很好的對幼兒的心理健康進行教育。因此,幼師再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嘗試著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而且還要對新的有利幼兒教育的觀念進行嘗試。相信,幼兒在幼師的健康教育下,幼兒的未來成才才能更完整和更快樂。
(二)教學過程中逐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整個社會不斷的再向前邁進,幼教的教育也不只是停留在原地,也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改革。但是,對于青少年的各種問題的出現,人們還得在幼兒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努力。只有幼教教育的成功,才能把幼兒的未來引到正途上,也才能讓幼兒的成長避免現今的狀況。所以說,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個刻不容緩的工作。在幼教教育中,作為幼兒教育的工作者,更要把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時時放在心里,不斷的在探索研究中向前進。在教育活動過程中,讓幼兒深切的體會其中樂趣,不斷開發幼兒的潛能,改善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把實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結合起來,讓幼兒的在幼師的完整健康的教育下快樂成長。
三、家庭和校園環境的統一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
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與否與其成長的環境有著密切聯系,心理學家也多次向我們證明,一個良好的健康教育環境可以調整幼兒的不良心理。所以說,在幼教教育中,一個良好的、健康的成長環境對一個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有多重要。
(一)家庭的環境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最基礎的環境,家庭是幼兒來到這個世界中的第一個接觸的環境,一個良好的家庭人際環境極其家庭結構都是影響幼兒成長的關鍵。近年來,隨著生活步伐的加快,家庭環境的變化也在加快,類似單親家庭、父母忙于工作而忽略孩子和家長對孩子的期許過高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這些對幼兒的成長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說,創建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一個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家庭是孩子第一接觸的環境,而家長則是孩子接觸到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起著關鍵作用。教育是一個繁雜而長期的工作,由于家長的觀念和水平參差不齊,素質高低不一。所以,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統一對孩子教育的認識是重要的。
(三)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固然重要,但在未來的十幾年,孩子多接觸到的是都是校園環境,所以,幼兒時期,幼教教育與家庭之間的緊密聯系為幼兒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幼兒只有在健全的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悉心教導及校園教育完美結合下才能才會在未來路上走得更遠。
結語:
幼教教育不僅僅是幼師的主要責任,也是家長和社會的責任。幼教教育對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而對其成長的關鍵還得是對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這項工作是個長期而又復雜的工程,只有在幼師、家長還有社會完美的配合下,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幼兒的成長關乎國家未來的健康發展,他們是祖國未開放的花骨朵,只有悉心的呵護和栽培下,他們才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因此,只有讓幼兒接受健康完整的教育,我們才有可能在將來目睹這些未來之星綻放的風采,也才能培養出在生理和心理完整健康的下一代!
參考文獻
[1]歐新民.《學前兒童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篇9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心本課程;教育生態環境;家園合作;身心健康成長
近幾年,我園發現幼兒自我意識過強、自信心不足、不能與人合作等心理不健康的現象正在呈一定的比例上升。甚至個別幼兒暴露出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不是一個簡單地問題了,成了家長和老師共同憂慮的問題。大家深深感受到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當務之急。為此,我們幼兒園申報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之幼兒自信心的培養》這一課題研究。我們班有幸成為課題研究試驗班,經過2年有計劃、有目的的嘗試,已初見成效。下面就怎樣加強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合我班的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優化教育生態環境,重視感染熏陶
瑞典教育家愛倫?凱指出: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秀人格的基礎。現代的幼兒教育實際上就是環境教育,環境對人生存和發展的影響,就年齡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齡越小受環境的影響就越深刻。為了讓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我把優化教育生態環境放在首位。
教育生態環境指的是營造一個把教育的物理環境、教育的心理環境和教育的社會環境三者聯結成和諧有序、共生共享的一種生態型的簡化、凈化、美化和社會化的環境。個體的發展就是他們利用和改造環境能力的發展過程,因此,在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中,積極開發和利用環境因素,能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
(一)創設自由寬松的教育物理環境。
為幼兒創設一個有利于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這種心理環境讓幼兒能夠感受到自由、寬松、和諧的氣氛,是培養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我們充分利用幼兒園活動室內外及周邊自然、社區等環境,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拓寬幼兒的活動空間。例如:在室內,設置了便于幼兒隨時閱讀的書架,便于幼兒自由取放的開放式玩具柜。在室內、走廊等地方,還設置了多種活動區域。我們還張貼了許多條鼓勵性的語言,如:我是個會分享的好孩子!我今天又進步了!學習本領,我最棒!有朋友和我一起合作,真開心!……激發孩子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另外還在班上開設“好孩子成長樂園”貼圖表,幼兒每次上完心理健康后,就把獲得的貼紙貼在成長樂園上,滿十個貼紙可以換取一個獎章,學期末按獎章的多少排名換取禮物;每周心理健康課上評出的“小天使”還可以在貼圖表上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手工、繪畫、照片等),并擔任一周的班長,協助老師管理班上大小事務,讓其充分體驗到成為“小天使”的榮譽感,這里成了孩子們最愛的區域。
(二)創設適宜幼兒發展的心理環境。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幼兒期幼兒的情感是十分脆弱的,容易受到傷害,教師應從尊重、關愛、理解、幫助等多種角度去感化幼兒、教育幼兒,成為幼兒生活中的楷模、學習中的伙伴。站在幼兒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第二,要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良好的同伴關系,在于教師如何引導。現在的獨生子女,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什么都是“我的”,“我要”很霸道,不懂得互相謙讓。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教育手段和教育內容,引導幼兒互相謙讓。例如:吃點心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就開始爭先去拿點心吃,這時教師不能讓孩子放任自由,及時引導幼兒有秩序地拿點心吃,甚至拿不到點心的,小朋友要幫忙拿,互相謙讓、互相幫忙;小朋友進洗手間時教育幼兒不爭先、不推擠、不爭搶位置;吃完點心玩玩具的時候,出現爭搶現象,老師要及時地教育幼兒要懂得把玩具分給同伴玩,或者和同伴一起玩;同伴之間引起糾紛人時,老師要站在公平的角度去處理問題,并教育幼兒要與同伴友好相處等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都可以隨時教育幼兒,引導幼兒了解幼兒園是一個集體,是小朋友的另一個家,小朋友在一起是好朋友,好伙伴。教師要經常深入到幼兒日常生活的個環節當中,進行接觸與交流,教育幼兒要與同伴和睦相處,在同伴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氛圍。
(三)創設良好社會環境。
家園配合,也是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家庭是幼兒活動的一個重要場所,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是教師最好的合作者,沒有誰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教師注意對幼兒鼓勵、表揚,家長卻時常隨意貶斥、否定幼兒或者教師注意給幼兒創造鍛煉的機會,幼兒回家后家長卻什么也不肯放手,不讓鍛煉,是不可能培養和建立起幼兒的自信心的,所以家長在培養幼兒自信心的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在家園共育工作中,教師要起主導作用。我通過家訪、校訊通、家長會、家長園地等各種有效途徑,深入了解幼兒及家庭情況,及時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的表現情況及了解幼兒的在家表現情況,以利于教師了解情況,更好的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使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讓家長了解孩子心理特點,分析優勢和不足,并和老師交換意見,共同制定幫助孩子完善心理品質的措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
上學期我們對家長進行調察問卷,取得家長的認同及配合,結合家長反饋的信息共同探討培養幼兒心理健康的途徑和方法。本學期我們還舉行了《心理健康課》家長開放日活動,活動結束時我們馬上進行了家長反饋調查,家長都反映了幼兒學習心本課程以來的不同進步,絕大部分家長給了本次活動積極的肯定,十分滿意度達到95﹪.當然,家長們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有的家長提出可以給家長更多地參與到活動中的機會;也有家長提出課堂中望老師對經常不舉手或少舉手的孩子也能多邀請他們回答問題,以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鍛煉他們的膽量,多鼓勵他們講話;還有的家長希望每個星期能增加這門課的課時……我們會對這些建議認真反思對待,讓每一位孩子都能獲得充分的發展。此次家長開放日活動,不僅鍛煉了我們教師自己對心本課程的教學組織能力,而且也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在課程中的表現,并親身參與到活動中,促進了家長和教師的溝通交流,把家長、教師和孩子們的心連在了一起。
二、上好每周的心理健康課(團輔課)
(一)課程的特點和意義。
我們研究這一課題,有同步的教材就是《心本課程》。幼兒心本課程與普通課程最大的區別在于除了普通課程都具備的教學路線外,還有一條內含的心理路線,采取的是雙線教學,讓孩子能更加受益和真正出現良好的變化。心本課程的核心是幼兒團體輔導,就是在老師的帶領下,所有幼兒圍繞某一個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通過一定的活動形式與人際互動、相互觀察啟發學習,實現團體對幼兒觀念、態度和行為的改變。心本課程的每個環節都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其內心的心理需求來設計的。
幼兒心本課程環節主要分為開園樂、教學主體和結園樂三部分。
開園樂的目的是為了組織和營造團體的動力和團體氛圍,為后面的教學做必要的鋪墊。此環節我們每學期都選不一樣音樂,讓孩子在歌舞中盡快融入團體氛圍當中。
結園樂的目的有2個,第一個是通過貼紙來評選津心小天使,讓她感受到被同伴認可的莫大榮譽感。第二個是隆重的頒獎儀式,本節課獲得最多貼紙的幼兒當選為“小天使”,讓小班長為其戴皇冠、披風、權杖,讓其他伙伴真心接受并祝福“小天使”營造“努力榮耀共分享”的氛圍,讓孩子產生都想當小天使的動力,為下節課積累動機。
心本課程的教學主體也是這個課程的最大特點,是以“行- - -情- - -知- - -意”作為教學結構模式。先由老師創設開放性的團體活動吸引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們將個人的體驗在團隊中分享和互動,這個環節很注重孩子的體驗和分享,讓團隊對個人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實現讓幼兒感悟活動中強調的知識和行為。如:我們在家長開放日展示的一節心本課程的改編教案《我愛我家》,活動的目的是鼓勵幼兒繼續積極自信表達,在集體面前大膽分享自己的家庭,并體驗與父母、同伴共同參與活動的樂趣,讓幼兒更愛自己的家人和班集體。本節課是為了增進幼兒對自我的認識,并通過分享家庭成員的故事經歷,讓幼兒明白自己的家庭成員都是與其他人有所不同的,初步在團體中分享個人經驗。這就體現了行和情的部分。而后面的分享環節,同時讓家長參與到心本課程的活動當中,更安全的增進幼兒與家庭(“小”的家)、班級團體(“大”的家)的連結,讓孩子們更愛自己的家庭和班集體,這就是知和意的部分。幼兒在逐步完善對自我所處家庭及班集體中關系的認識過程中能逐步培養自尊、自信的發展,能很好的體現心本課程的教學目標。
(二)課程的收獲。
經過兩年心理健康課的開展,大大促進了我班幼兒身心各方面的發展,突出地表現在自制力和堅持性方面,幼兒在日常生活、社會交往和認知活動中已明顯地表現出自我控制能力和堅持性的品質,如能克服外界因素以及個人愿望、情緒的影響,遵守游戲規則和活動紀律,能以集體和他人的利益約束自己的行為,能克服一定的困難堅持完成任務等。另外,在游戲活動中,孩子們也常常表現出認真,專注以及愿意接受挑戰的自信態度,做事力求取得成功,并為取得成功感到愉快。這些品質,讓我們班的幼兒在幼兒園舉行第八屆小星星詩歌故事表演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幼兒圍棋賽獲得團體特等獎,六一體操比賽一等獎,還榮獲2011年度中國心理學委員會頒發的“心理健康教育先進班集體”獎等,體現出一種積極向上、朝氣蓬勃、自信的班級凝聚力。
三、日常生活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滲透
陳鶴琴先生認為:“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應把握時機。”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幼兒人際交往相對頻繁和心理品質自然顯露的時刻,除了上好每周的心理健康課,我借鑒他人經驗,結合自身特點,在班內開展了一些活動,實實在在地解決了一些問題,而且效果很不錯。大班段開展的“贊美時刻”活動,例:老師利用晨間談話或餐前餐后的一段時間,讓幼兒互相贊美優點,老師也參與其中,贊美的范圍很廣:誰做了好事、誰愛動腦筋、誰講故事講得好或有進步了、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反正可以是小朋友的點滴進步,也可以是小朋友微不足道的特長;又如在班上以“心情角”為依托,幫助幼兒建立關心、友愛、健康的情感。每個孩子今天早上的心情是高興、平靜還是生氣,老師只要觀察“心情樹”、“我的心情”板塊里的“心情娃娃”、幼兒自畫像和幼兒照片就知道了。我還在美工區為孩子們提供各種畫紙、筆、“出氣筒”、小水桶等,供幼兒不高興時自由進入,亂涂亂畫,借此發泄心中的悶氣。比如我班的那個“我和鏡子說悄悄話”,我在里面放上了一面鏡子,每天早上孩子來園時,就可以去那和鏡子說說自己的悄悄話。一方面孩子的情感有了一個宣泄和釋放的地方,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孩子們特別喜歡 “心情屋”。“心情角”“心情屋”活動的建立,能讓教師及時發現幼兒的情緒,了解最需要開解的孩子,分析原因,用心幫助、解決孩子們的困惑,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讓孩子在幼兒園的每一天里都過得幸福開心。
結語:維護和增進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幼兒的整體心理素質,將隨著人本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隨著生命教育的日益重視,隨著基礎教育的低齡化傾向,成為全社會的關注熱點。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以,在這一階段加強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幼兒心理健康的養成不是一個游戲、一個活動、一個故事就能解決的。為了把幼兒心理健康工作做的更好,我會堅持不懈的把工作滲透到幼兒園的各項工作中去,深入研究和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持之以恒,努力把我們的孩子逐步培養成身心健康發展的新世紀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歐新民.《學前兒童健康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2]《心航拾得》優秀結業作品集,廣州津心教育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