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分析范文
時間:2023-07-21 17:39: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經濟發展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影響 經濟趨勢
Abstract :Modern economy is a new kind of economy based on the computer network and with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core. It ha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effect on the Chinese economy. It accelerates the pace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1.現代經濟的發展
現代經濟概括為一種建立在計算機網絡(特別是Internet)基礎之上,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經濟形態。它不僅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的興起和快速增長,也包括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和迅猛發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所引起的傳統產業、傳統經濟部門的深刻的革命性變化和飛躍性發展。因此,絕不能把現代經濟理解為一種獨立于傳統經濟之外、與傳統經濟完全對立的純粹的“虛擬”經濟。它實際上是一種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產生的、經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的高級經濟發展形態。
2.現代經濟的特點
作為一種新經濟的現代經濟,與以往的傳統經濟相比,有著受信息網絡種種特點的影響而形成的諸多特點:
2.1現代經濟是全球化經濟,由于信息網絡把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離變得無關緊要,基于網絡的經濟活動把空間因素的制約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個經濟的全球化進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強了。
2.2現代經濟是全天候運作的經濟。由于信息網絡每天24小時都在運轉中,基于網絡的經濟活動很少受時間因素的制約,可以全天候地連續進行。
2.3現代經濟是競爭與合作并存的經濟。信息網絡使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合作的范圍擴大了,也使競爭與合作之間的轉化速度加快了。世界已進人大競爭時代,在競爭中有合作,合作也是為了競爭。在競爭合作或合作競爭中,企業的活力增強了,企業的應變能力提高了,否則就會被迅速淘汰出局。企業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主要不再依靠天賦的自然資源或可供利用的資金,而更多地仰仗于信息與知識。
2.4現代經濟是創新型經濟。它源于高技術和互聯網,但又超越高技術和互聯網。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以此為基礎的現代經濟需強調研究開發和教育培訓,若非不斷創新,其新經濟的“新”也就難以為繼了。在技術創新的同時還需有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觀念創新的配合。創新來自創造性,創造性的存在,要有從無序中尋求有序的環境,而創造性的發揮,則要求從有序中沖刺出來,產生適度的無序。
2.5現代經濟是虛擬經濟。這里所說的虛擬經濟不是由證券、期貨、期權等虛擬資本的交易活動所形成的虛擬經濟,而是指在信息網絡構筑的虛擬空間中進行的經濟活動。經濟的虛擬性源于網絡的虛擬性。轉移到網上去經營的經濟都是虛擬經濟,它是與網外物理空間中的現實經濟相并存、相促進的。培育和促進虛擬經濟的成長,已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新動向。
3.中國現代經濟的發展分析
3.1現代經濟將促進中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許多專家認為,現在的第三產業過于籠統,應該從中單獨分離出一個部門來,這個部門就是第四產業,或者稱為網絡產業。從目前來看,產業結構變化的總趨勢將是:物質生產部門所占比重下降,知識服務部門所占比重上升。中國電子信息產品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網絡產品及與網絡有關的產品將快速發展,電子信息產品本身的結構將進一步優化;網絡技術與其他高新技術產業相結合會產生許多革命性的產品,比如將來的生物芯片或基因芯片可能根據病人的需要安裝在人體的某個部位,醫生則通過互聯網隨時實施跟蹤觀察治療;網絡技術可以與我國傳統產業進行廣泛深入結合,大大促進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使許多傳統產業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比如商業、旅游業、交通運輸業、采掘業、測繪業等,互聯網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3.2現代經濟加快了中國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步伐
網絡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流通效率和工作效率。網絡也大大減少交易成本,縮短生產廠商與最終用戶之間的距離,改變傳統的市場結構;網絡簡化商品流通環節,降低辦公費用,節省流通時間和流通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網絡能夠迅速將有價值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傳遞給需要的客戶,如最新產品信息,從而取得競爭優勢;網絡可以使政府和企業及時了解國內外的投資、融資、項目、市場等情況,避免盲目引進、盲目投資、盲目建設的現象;網絡可以使資金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為企業服務,加速資金的周轉,提高資金的利用率;網絡可以使企業以最快的速度獲得最新的技術信息,從而避免自己的盲目研究與開發,也可以使企業盡快利用各種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網絡可以促使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對人才的重視,使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3.3現代經濟使廣大消費者享受到越來越多價廉物美的商品和越來越優質的服務
由于網絡時代技術革新突飛猛進,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不斷下降,這十分有利于控制通貨膨脹,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可以大大提高;網絡可以加劇“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的格局,激烈的競爭可以使企業不斷采取新技術、新工藝,挖掘企業內部潛力,盡力生產和提供顧客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這樣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促使信息服務和其他各種服務的多元化。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比傳統經濟更多更優質的商品和服務。
3.4現代經濟優化了中國就業結構
人們常常把現代經濟和知識經濟聯系在一起,認為網絡革命將大大超過蒸汽機革命的影響,在這場新的技術革命中,人力資本將受到廣泛重視,各國均會采取種種針對人才的激勵措施,盤活人才“存量”,努力擴大人才“增量”,人將得到徹底的解放,人的潛能可以得到最充分的挖掘。可以說,我國與網絡相關的就業人數會大大增加,尤其是與網絡相關的服務業的人數會激增。在現代經濟的沖擊下,人們會自覺地提高自身的素質,發出“我要學習”的吶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就業者的知識、技術等含量會迅猛增加。而對知識、技術要求較低的行業將逐步萎縮,就業人數也會相應減少。
3.5 現代經濟將縮短地區之間差別,使欠發達地區實現“后發優勢”
3.6現代經濟加快了中國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的步伐
現代經濟使更多的外國企業和消費者進一步了解中國,熟悉中國的企業,購買中國的產品,享受中國更加優質優價高效的服務,并與中國開展投資、貿易和金融活動。現代經濟使公司實現跨地區跨國界的交易,使公司在網上與世界各地的許多公司進行買賣,網絡使公司發展和維護與國際客戶的關系,隨時進行多向互動式交流;網絡使同內企業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可以塑造中國企業形象和傳播中國企業文化,徹底改變了許多國家投資者和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誤解,更有利于中國企業和產品創國際品牌。
參考文獻:
[1]柴蒯:網絡經濟給我們帶來什么[J].創新科技,2003,(01) .
[2]《現代經濟》,紀玉山,長春出版社,2000.
篇2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01
進入21世紀以后,全球化的經濟發展趨勢不斷的深化,面對這樣的經濟環境,中國經濟發展中出現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現在,全球經濟發展多變而復雜,有機遇,也有挑戰,中國一定要抓住機遇,面對挑戰,促進中國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的概述
經濟全球化指的就是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世界各國的經濟之間有很緊密的聯系,成為了一個經濟的整體。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環境下,各個國家和地區相互交流技術、人才等,這樣來彌補自身的經濟劣勢,尋求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全球的范圍內可以自由的流通生產要素,發揮優勢,彌補劣勢,使各國的經濟都得到了發展,使全球這個經濟整體聯系的更加緊密。還有全球化的經濟發展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場準則,統一規范了經濟行為,促進了優化配置全球資源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經濟全球化影響了中國經濟
(一)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1.可以吸引外資。中國經濟市場的發展潛力很大,主要是因為中國有很多的人口,也就是說有很多的勞動力,同時還有很高的消費能力,因此在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 很多發達國家看好中國市場,開始投資于中國市場,創立了公司和工廠,也就是說有很多的外來資金進入中國市場。同時這些外來的公司和工廠會把很多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帶來中國,促進了我國公司和企業的發展。
2.影響了貿易。在全球化經濟發展的環境下,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加的頻繁,當前在國際市場中,我國的對外貿易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出口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我國不斷增長的對外貿易,我國企業的發展迎來了機遇,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和國際接軌了。
3.促進了勞動力的分配。當前不斷提高的生產技術使得農業勞動不需要很多的勞動力,因為好多工作都是由機器完成的,也就有了很多的勞動力,如何對這些勞動力進行分配是國家首要解決的問題。在全球化經濟發展不斷加快的情況下,很多外資企業都創設公司和工廠,這些公司和工廠就可以接收這些剩余的勞動力。當前是科技時代,企業也是非常重視科技人才的,這也為我國科技人才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發展空間,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二)全球化經濟發展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
1.因為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從管理理念和技術方面來說,發達國家限制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下,對經濟市場起主導作用的只是幾個發達國家,在這些國際的影響下,制定的全球經濟市場規則是對發達國家有利的,也會通過各種貿易壁壘保護自己的經濟。如果中國的產品進入發達國家,并沖擊了他們本國的經濟,發達國家就會采取各種方法阻止中國產品的進入,這些是全球化經濟發展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消極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2.產業轉移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全球化經濟發展趨勢的環境下,發達國家因為有資金優勢,就會轉移自身的產業,將低耗能、高技術的產業在本國發展,將高耗能、污染嚴重的產業在發展中國家發展,充分利用發展中國家廉價的勞動力和低價的資源,進而生產出他們需要的產品。可是發展中國家因為資金不足,技術落后,只能無條件的接受這些被發達國家轉移過來的耗能高和污染嚴重的產業,大大消耗了中國的資源和污染了中國的環境,影響了我國環境的建設。
三、中國經濟面對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措施
(一)對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進行完善
當前,中國已經初步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無論是在配置資源,還是在經濟結構方面都有待加強和完善,所以政府應該轉變自身的職能,對經濟市場的環境、規律、規則等進行分析,從本質上分開政企的職責,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還要對國有資產的管理進行完善,進一步改革國有企業。將企業的經營機制從根本上改變,使其可以和市場經濟的要求相適應,使其更加的科學、合理、規范,有效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還要注意建設的市場環境一定要是開放和公平的,不斷的完善市場體制。
(二)主動參與國際競爭
中國不僅是貿易大國,還是經濟大國,對國際市場有很大的影響,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引進外資,更好對國際投資質量的提高加以重視。通過和國際企業的競爭,激發我國企業的競爭意識,并正確引導我國企業參與競爭,不僅要充分發揮出我國企業的優勢,還要在競爭中使我國的企業發現自身的劣勢,并通過技術和管理上的改革彌補劣勢,這樣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的環境中就會獲得很大的進步。
(三)重視產業專業造成的問題
發達國家將產業轉移到我國以后,肯定會對我國的資源、環境、科技等方面造成不良影響,防止我國一直在國際經濟產業鏈的最低端。在向國際開放市場的同時,還要加強對轉移產業的經濟管理,避免嚴重的經濟影響產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不僅給中國帶來了挑戰,還帶來了機遇,所以,我國一定要緊緊抓住機遇,勇敢迎接挑戰,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魏崇輝.經濟全球化視域下的中國改革開放思想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1(22).
[2]顏春龍,梁英武.論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意義[J].時代金融,2012(27).
[3]宋國安.經濟全球化下中國經濟發展研究[J].商,2013(13).
[4]楊洋.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3(12).
[5]銀鋒.金融資本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J].理論探討,2013(02).
[6]吳登濤;張.試論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中國經濟的發展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3(17).
[7]陳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服務貿易發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03).
[8]周定溶.經濟全球化與中國貿易[J].經濟視角(下),2012(03).
篇3
關鍵詞:農業經濟;存在問題;發展對策
農業現代化是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基礎,同時也是我國農業經濟今后發展的勢趨,為實現農民富裕、縮小工農差別與城鄉差別,就要以科學技術為支柱,以農業產業化為中心內容,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逐漸縮小工農、城鄉差距,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以及城鄉一體化。
1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相關問題
1.1農業經濟基礎薄弱,生產技術含量不高當下,我國科技發展,以及農業經濟基礎設施仍相對比較落后,農產品的生產率也較低,科技含量不高。我國的農業技術人才不足等,無法適應與滿足我國農業生產的需求,無疑對農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產生較大影響與制約,阻礙了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1.2農業勞動力過剩且素質較低。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有大量的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部門,但當下農業勞動力的就業壓力依然嚴峻。剩余勞動力能否順利轉移,以及勞動素質的提升問題,都會對城鄉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的穩定產生較大影響。
1.3結構調整規模不大,產業機構調整緩慢盡管農業結構已逐步優化,但總體上產業規模偏小,加之受傳統農業影響,農民思想觀念仍然較落后,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更缺乏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應有的超前意識、競爭意識、品牌意識,以及市場經濟意識。除了少量的農場外,大都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這種情況的存在,無法帶動我國農業的規模經濟向前發展,同時也降低了勞動生產效率。
1.4財政對農業的投入不足,發展緩慢缺少資金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缺少經費搞示范、做推廣;缺少經費對病蟲害進行防控,以及農民技術、技能的培訓等方面,也是由于經費的不足,影響了現代農業發展的進程。
1.5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落后,機械化水平不高。生產技術的整體水平較低,機械化水平也不高,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我國科技對農業貢獻率也遠不及發達國家。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后,我國農業更加面臨國際規模農業的巨大競爭壓力。加之我國農業發展粗放式的經營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破壞,使大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旱澇等自然災害加劇惡化,大大降低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加快農業經濟發展對策
2.1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技術含量
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就需要政府給予資金與技術方面的扶持,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技術及資金投入,以提高農業基礎設施的技術含量,特別是傾斜與帶動落后地區的技術進步。從最基本的生產工具,再到水利灌溉及信息化宣傳一整套流程等,均需要高新技術的支持。同時,還要針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實際需要,著眼于對農作物品種的培育,以及低碳農業的發展與防污治污技術的研發,以提高農作物的安全水平。加大與提高農業科技投入的比重,盡可能借鑒與學習國外先進農業技術,實現以科學技術帶動農業經濟發展,并擴大農作物經營規模,切實增加與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及市場競爭力。
2.2開展農民科技教育,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現代化的種植主體和創造主體是廣大農民,那么農民首先就得現代化,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為農業工業化提供穩定的人才基礎,就顯得尤為重要。與此同時,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進一步促進科研成果應用,調整與推動農業結構,提高農業后續經濟效益,努力推動農業高新科技產業化,為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2.3強化農民素質建設,激發與調動農民積極性
農民是農業經濟主體,盡管我國總體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農民自身素質改變并不大,與其生活條件、教育水平落后有直接關系。那么培育現代化的新型農民,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加強農村義務教育,以及增加對農民的專業培訓,提升其綜合素質。另外,相關政府要給予農民更多的自,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與熱情。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使農村剩余勞動力更多地融入其中,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
3結束語
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同時對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保持社會安定,以及實現社會公平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我們要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與繁榮農村經濟作為一項長期重要任務來對待,并解決好存在的相關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健康發展。
作者:張泉麗 單位:云南省怒江州瀘水市科學技術局
篇4
在此背景下,新亞歐大陸橋的建成、中國經濟崛起,與形勢發展相襯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模式被正式提出。這一模式旨在加強亞洲與歐洲之間共同繁榮與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歷史性意義。其中,與我國接壤或相鄰的中亞五國是絲綢之路歷經之地。其經濟發展狀況直接影響雙邊貿易,其經濟發展走勢更加值得我們關注。
【關鍵詞】經濟發展;發展勢態;發展模式
一、前言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經歷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主要經濟體需求仍然疲軟,投資和消費乏力,全球貿易增長下降,保護主義開始盛行。世界經濟形勢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征:發達國家復蘇步伐沉重,經濟增速走向低迷;新興經濟體增速普遍放緩;國際貿易增速明顯下滑,爭端頻發;大宗商品價格呈戲劇性大幅度波動;發達經濟體進一步釋放流動性,國際金融市場跌宕起伏。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中亞五國的經濟增速普遍放緩:各國農業、工業、服務業發展不平衡;入世也為各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能發掘中亞五國的經濟潛力、為其經濟增長提供動力,需要我們對其既定條件、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深入的探究。
二、中亞國家近年經濟發展概況
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呈現低迷狀態,特別是歐債危機的沖擊,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嚴重不足,世界經濟增速從2010年的4.35%降至2014年的2.63%,2015年進一步降至2.47%,在較長時期內呈低速增長態勢。中亞五國的經濟增速也從到2011的8.71%降低到6.26%,經濟增速普遍放緩,吉爾吉斯斯坦甚至陷入負增長-0.09%的困境。但是,中亞五國積極采取了應對措施,通過擴大內需、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出口等,拉動經濟發展,保持了宏觀經濟繼續增長的勢頭,經過數據比較可以得出,其經濟增速仍高于世界整體經濟增長率。
從產業數據上看,中亞五國依然存在問題。在農業領域,中亞五國仍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各國農業生產起伏較大,吉爾吉斯斯坦出現了農業產值下降的局面。相較之下中亞五國在工業領域呈現較為積極的態勢該地區自然資源豐富,特別是哈、土、烏三國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吉爾吉斯斯坦黃金產量較多。為促進經濟發展,中亞五國紛紛擴大資源開采,增加資源出口,賺取外匯。但是,其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于資源出口,經濟資源性的特征突出,工業生產增長還是出現了不平衡現象,烏、土、塔三國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其中土、塔增長10%以上,而哈、吉兩國工業生產則出現大幅度下滑局面。
1.哈薩克斯坦經濟有升有降
金融危機前后,哈薩克斯坦經濟起伏較大,從2000-2007年連續8年10.2%的年均增長率下降到2008-2015年4.3%的年均增長率,經濟波動性大。但是,總體經濟一直呈上漲趨勢。到2015年底,哈國內生產總值是2000年的279%,依然是中亞國家經濟實亞力最強的國家。哈國家統計署公布2015年哈GDP約41萬億堅戈(約合1844億美元),即人均GDP超過1.05萬美元。
哈薩克斯坦的工業、農林漁牧業、貨物在國民生產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農林漁牧業是平民個人最重要的生產方式。哈薩克斯坦生產受氣候影響,具有持續增長、增速波動性大的特點。2011年哈薩克斯坦農林漁牧業總產值為1.41萬億堅戈,較2010年增加16.90%,而在2015年,農林漁牧業總產值為1.93萬億堅戈,較上年增加8.30%。
哈薩克斯坦的工業對經濟貢獻很大,其資源依賴性較強,生產很不穩定。當前,哈國仍以油氣工業、金屬和非金屬開采業、冶煉業等重工業為主,受國際市場行情的影響較大,金融危機前后相比,主要工業產品增減不一。2015年,哈薩克斯坦工業生產總值為10.16萬億堅戈,已進入工業化后期階段,是中亞五國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而哈薩克斯坦城鎮化率水平也最高,約為53%左右,這些工業發展特征皆能有效吸引外來投資。
2.烏茲別克斯坦經濟穩步持續發展
烏茲別克斯坦是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的中亞國家,從2007年以來連續9年保持了8%以上的增幅,宏觀經濟呈現持m穩健增長的態勢,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0%,是中亞國家中保持經濟增長率較高的國家(見表1)。
烏茲別克斯坦的農業生產穩定增長,金融危機以來,烏農業保持了年均超過6%的穩定增長率,反而比金融危機之前增速更高。烏為世界第三大棉花出口國,年產籽棉約350萬噸,皮棉100-120萬噸。烏棉主要進口國為獨聯體國家、中國、孟加拉國、越南、日本、阿聯酋、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韓國、新加坡等。
相比之下,烏茲別克斯坦的工業生產受到阻力。金融危機后,烏工業受國家棉花、油氣等大宗產品市場的影響,增幅有所下降,但相比其他國家,仍保持了年均6%以上的增長率,工業發展潛力較大。其中電力領域發展成果顯著,僅2015年烏就在電站新建和改造方面共實施了包括塔利馬章熱電站擴容等38個型投資項目,2015年共7個電力領域大型項目竣工,包括中國華立儀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建設的塔什干市0.4千伏電流互感器生產廠正式投產;烏化肥生產在中亞地區較有影響,2015年烏茲別克斯坦化肥產量為122.1萬噸,同比增長4.2%;烏國內棉花深加工量持續提高;輕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擁有巨大潛力,外國投資的合資企業數量在增長,烏國輕工企業數量超過2200家,自2000年起,棉花和紡織產業吸引外資20億美元,2015年烏國棉紗產量達39萬噸。
3.土庫曼斯坦經濟增速位列中亞第一
土庫曼斯坦是中亞國家中較少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是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2011--2014年GDP增長率均呈兩位數增長,這主要是由油氣工業和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的。
土庫曼斯坦的農業增幅較小。2015年,其種植的作物當中籽棉增幅最大,比上年同期增長12.6%;小麥和蔬菜分別增長2.7%和2.8%;畜牧業與上年持平,增長0.1%左右,肉、奶、蛋增幅在2%以上。
工業總產值增幅不大。土庫曼斯坦的大部分產品與上年持平或略有增長,主要工業品天然氣,包括冷凝液在內的石油、汽油和柴油分別增長4.6%、3.2%、2.7%和1.5%,部分產品增幅較大,如水泥和機 器附件、型鋼漲幅分別達31.5%和30.4%,非金屬建材、針織制品、礦泉水與非酒精飲料漲幅分別為13.1%、11.1%和11.4%。近年來,電力工業是土大力發展的產業之一,2015年度土向阿富汗和伊朗出口電力達2.71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電力產能約達每小時19189千瓦,同比增加5%。截至2016年1月20日,土已向居民免費提供天然氣、飲用水、電達23年。
4.吉吉斯斯坦經濟波動較大
吉爾吉斯斯坦是唯一一個在2005年發生“”,之后一直動蕩不定的國家,其經濟受政局不穩和金融危機的雙重打擊,波動較大。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是2000年的187%,在中亞國家中增幅最小。吉爾吉斯斯坦宏觀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吉是中亞國家中唯一一個經濟曾出現負增長的國家,2015年吉國內生產總值約合65.72億美元,同比增長3.47%。
農業總體呈穩定發展態勢。2015年吉農業產值為593.95億索姆,同比增長0.7%。其中,種植業增長0.6%,畜牧業發展良好,禽畜肉產量增長1.7%,牛奶產量增長1.8%,雞蛋產量增長6.1%,皮毛產量增長2.1%。
工業發展形勢嚴峻。金融危機以來,占吉GDP約10%的“庫姆托爾”金礦大幅減產,工業產值隨世界金價和金礦產量大幅波動,嚴重制約了吉工業增長。2015年吉工業總產值約合17.69億美元,同比下降14.66%。從總體看,吉國工業的比重從2010年開始一直在下降,前景堪憂。
5.塔吉克斯坦經濟取得可喜成績
受地緣位置與歷史因素影響,塔吉克斯坦的經濟基礎在中亞國家中最薄弱,但卻是金融危機以來經濟持續增長較快的中亞國家,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是2000年的301%,超過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增速,以及獨聯體的平均值(182%)。金融危機以來,塔政府為完成保障能源安全、保障糧食安全和擺脫運輸困境這三大戰略任務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開始見效。2015年塔GDP總額約合78.53億美元,同比增長4.2%。自獨立建國以來,塔吉克斯坦是接受外國援助最多的中亞國家,外國援助對塔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2012年塔吉克斯坦共接受來自45個國家的援助,合計7510萬美元,援助物資共2.12萬噸。主要援助國家有美國(46.4%)、俄羅斯(10.4%)、中國(10.2%)、荷蘭(5.1%)、哈薩克斯坦(3.5%)等。
近年來,塔政府致力于修建公路、隧道、電站,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此外,在中亞國家中勞動移民的匯款對塔國經濟影響最大,2012年塔在俄羅斯勞動移民匯款總額為36億美元,占GDP總額的48%。據塔移民機構統計,2012年在俄羅斯的塔勞動移民87.8萬人,而據俄羅斯方面統計該數字超過100萬人。
農業取得較大增長。金融危機以來,在其他中亞國家農業起伏不定的情況下,塔農業生產總值為34億美元,同比增長10.4%,達到兩位數的增長。其中畜牧業為9.54億美元,種植業為24.46億美元。主要大宗農產品棉花種植面積為20萬公頃,產量41.79萬噸,同比增長0.5%。
工業呈兩位數增長。金融危機初期,塔國工業負增長,隨著水電立國戰略的清晰和多項目實施,塔國工業快速回升,2013年塔吉克斯坦的工業產值約18.5億美元,同比增長7.7%。
三、中亞五國的發展態勢
總體而言,前蘇聯解體后,中亞五國均開始進行政治與經濟改革,企圖擺脫前蘇聯計劃經濟的體制,實現自由市場經濟。但是,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亞五國在經濟改革上表現出不同的情況。有些國家走上了依靠資源稟賦的市場化模式,有些國家則加強政府指導,擺脫資源困擾。
1.資源稟賦:資源分布不均衡
中亞五國的資源稟賦分布極不平衡。從人口資源上來看,由于地處山地內陸,自然條件較差,中亞五國大部分地區地廣人稀,僅烏茲別克斯坦人口較為稠密。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總人口占中亞人口的70%,因此這兩國最可能具有人口資源優勢,可通過發揮勞動力成本低廉優勢獲得增長。
中亞五國的自然資源也存在分布不均的問題。從能源來看,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是中亞五國內部油氣產量較高的國家,其中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曾是前蘇聯重要的煤炭資源基地,年產量穩定在1.1噸左右,主要出口俄羅斯和烏克蘭。僅在2010年,三國石油產量已達9575萬噸,天然氣量達1331億立方米,而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油氣能源主要依賴進口。煤炭資源上,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曾是前蘇聯重要的煤炭資源基地,現在年產量穩定在1.1噸左右,主要出口俄羅斯和烏克蘭,超過其余三國。在礦產資源分布上,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有全球產量1/3的鈾礦,且開采量呈逐 年增加的趨勢,并由國家完全控股。這兩國也是中亞國家內銅礦產量較高的國家,2010年兩國銅產量為49.2萬噸。哈薩克斯坦也是世界上鉻鐵、錳鐵、硅錳等鐵合金的重要生產國之一,鋅、鋁土產量位居世界前列。除土庫曼斯坦外,中亞四國黃金產量較高,占全球4.63%。
2.經濟發展階段:發達工業國和欠發達農業國并存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中五國并非經濟大國。以1991年為分界線,中亞五國國民生產總值出現了大幅波動,此后經濟總量不斷增加。但是,在跨地區對比中,中亞國家的經濟總量依然較小,2015年中亞五國GD總 量不到我國的3%;從地區內部情況來看,中亞五國之間發展差異較大。2015年,作為中亞最大國家的哈薩克斯GDP為1844億美元,土庫曼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屬于中亞五國中發展較一般的國家,GDP總量約為哈薩克斯坦的1/3。而中亞最小的山地國家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2015年GDP總量分別為65.72億美元和78.53億美元,不及哈薩克斯坦的1/10。從人均數據來看,2015年,哈薩克斯坦的人均GDP為10508美元,土庫曼斯坦為6948美元,烏茲別克斯坦為2132美元,吉爾吉斯斯坦為1103美元,塔吉克斯坦為926美元。哈薩克斯坦在20年內人均GDP增長約為之前的8倍,土庫曼斯坦增長約6倍,
依據表7對于工業化階段的劃分,結合各國人均GDP,哈薩克斯坦已進入工業化后期階段,是中亞五國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土庫曼斯坦進入工業化中期,烏茲別克斯坦進入工業化初期,而其余二國依然處于工業化的起始階段。由此可得知,中亞五國較低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的發展布局,嚴重限制了與周邊大國合作的空間。
圖2為中亞四國城鎮化率變化對比圖,城鎮建設上,哈薩克斯坦城鎮化率水平最高,約為53%左右;塔吉克斯坦城鎮化率水平最低,平均水平不到30%。烏茲別克斯坦城鎮化率水平從2008年躍至51%,達到了工業化國家的一般水平。從城鎮化率數據可以看到,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農村人口仍占大多數,尚未達到工業化的標準。
中亞五國不僅工業化進程緩慢,而且工業化水平也并不高。圖三為中亞國家1994年與2015年三次產業結構的對比圖,同時反映了各國三次產業產值的變化水平。可以看出,作為中亞五國之中較發達的哈薩克斯坦,其工業結構符合一般工業化高級階段的工業結構;吉爾吉斯斯坦1994年時以農業為主,經過20年發展,農業占比已降至19%左右,但工業占比較小,而服務業占比較大,反映了 其工業發展水平不高的事實;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五國中傳統農業較發達的國家, 經過20年發展,這一情況仍然未變;土庫曼斯坦在20年發展之中工業一直為其主要支柱產業,農業占比大幅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塔吉克斯坦,在1994年時工業結構良好,而到2011年,農業占比大幅提高,工業占比大幅減少,工業結構呈現倒退趨勢,成為中亞五國中農業占比最高的國家。
在未解體之前,中亞五國由前蘇聯計劃經濟統一進行分工布局按照地理優勢與能源分布,造成各國經濟結構單一,如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土庫曼斯坦和以農業為主的烏茲別克斯坦濟結構都具有較強偏向。然而,前蘇聯解體后,中亞各國失去了前蘇聯的經濟支持,獨立走上了發展之路,由于資金、技術以及市場等嚴重匱乏,各國基本上以資源和原材料作為增長的動力,工業仍以農業與資源類產業為主,易形成資源陷阱。而高附加值的工業缺乏、過多依賴外貿以及僑匯收入仍然是中亞各國發展的短板。中亞國家迫切需要發展工業,提高資本存量發展國民經濟。
四、中亞五國的經濟發展模式
一國經濟增長模式決定了該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向以及與周邊國家合作的空間,因此,對于探究中亞五國的經濟發展模式無疑是重要的。以下將通過對中亞五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分析,總結這五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然后詳細探討這幾種發展模式的差異和可能出現的問題。
1.中亞五國經濟發展模式分類
劉世錦對踏入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模式進行分類,一是依靠技術創新增長的國家,如老牌發達國家英國、美國等,其通過幾次工業革命已將要素作用發揮到極致,階階段通過技術變革實現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二是成功追趕技術前沿的歐洲后發國家這些國家通過馬歇爾計劃,由美國扶持在戰后得到強勁的發展;三是通過要素稟賦與自生能力,發揮后發優勢成功趕超的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四是基于“華盛頓共識”發展模式的拉美國家,實行進口替代戰略曾得到發展,但最終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五是中國通過“擠壓式增長實現經濟發展;六是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并實現快速增長,一度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前蘇聯和東歐諸國。對于解體后的獨聯體國家,其發展模式并未有論述。在這篇報告中,將通過三個要素構建發展模式的框架,辨析中亞三國的發展模式。三個要素是:
(1)市場經濟發展路徑
國內學者一般將獨立后的中亞各國經濟發展模式歸于“社會市場經濟模式”。中亞五國自獨立后便開始從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模式轉變,在建立市場經濟過程中一般采取兩種發展模式,一類是基于“華盛頓共識”下的經濟發展模式,即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以巨額投資、援助為交換條件在發中國家實現資本完全流動、完全私有化的經濟發展道路,即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復制,因而其具有自由市場的特征;另一類則是基于本國國情,艱苦創新,獨立自主走向經濟發展的道路,因為其不受制于發達國家經濟制度的控制,強調采取有步驟的改革,調整產業結構,而非激進的對資源實現完全自由的配置,因而帶有政府干預的色彩。
(2)增長的源泉
關于增長的動力有兩種:一類是基于資源稟賦的增長,這類增長往往出現在工業化初期,資源、生產要素等邊際收益不為零的情形下,不斷加入要素便能實現增長;另一類則是基于技術創新、制度變革的增長,這類增長往往是在第一類增長出現乏力后,由粗放式的增長模式走向集約式的增長模式,依靠創新驅動和制度變革帶來全要素增長率的提高。
(3)國家發展的階段
不同階段下國家增長的目標可能不同。通過對比一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可以確定該國是處于工業化初級階段還是工業化高級階段。在工業化初級階段,由于迫切需要發展本國經濟,一般遵循比較優勢;而進入工業化高級階段,更多的是重視產業結構調整與生產方式的提高。
根據上述三個標準,結合中亞國家本身的發展特征,這里定義了中亞國家的發展模式,即自由市場下的工業化發展模式與政府指導下的工業化發展模式。
在按照社會主義制度進行治理的國家中,中亞五國與海隔絕的理位置與氣候條件使其在總體經濟發展上呈現天然劣勢。世界各國的工礦業城市發展都前途坎坷,中亞五國也并不例外。按照前蘇聯工業化的整體規劃,中亞一直是前蘇聯工業化的原材料提供基地,缺乏市場建設。前蘇聯解體后,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按照“華盛頓共識”接受了西方全面私有化的改革,因此,在發展模式中這兩國是一致的,即為自由市場下的工業化發展模式;而其他三國改革雖也借鑒“華盛頓共識”,但改革較為保守,因此屬于政府指導下的工業化發展。這也表現在中亞國家在改革過程的不同:哈薩克斯坦為保證改革成果,提出“加速工業創新發展規劃”,努力在非資源領域行業進行工業化道路;同時保證“農業畜牧業發展計劃”的落實,促進食品工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努力節約能耗,改善商業環境以及實現區域一體化等;烏茲別克斯坦在工業、基礎設施、交通以及金融行業實行改革,保證國內生產總值2011―2015年提高50%,同時加速現代化改造,發展服務業和農業等保障人民生活生產領域;塔吉克斯坦則在發展戰略中盡量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降低貧困程度,并采用招商引資建立水電站等;第四,吉爾吉斯斯坦主要將財政投入到農業生產建設,并將其作為戰略性經濟行業,同時在服務業以及工業領域組建現代化企業。而土庫曼斯坦確定了2030年經濟優先發展戰略,兼顧宏觀經濟調整與市場引入機制,對工業生產進行現代化改造,加大引進技術創新的力度,推動輕工業、建材工業和農業生產潛力的快速增長。中亞五國的經濟起點不同、產業發展側重點不同、政府干預力度不同,獲得成效上則呈現了不平衡的情況。
2.自由市場下的工業化發展模式
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在獨立后采取了激進式的改革方式,基于“華盛頓共識”,兩國在獨立初期就通過了一系列私有化的政策與法律文件,除比較重要的戰略產業(如能源、鐵路)外,幾乎在經濟領域的各個方面都放松了管制。但是這兩國的增長方式還是有所差異,哈薩克斯坦依靠豐富的資源成功擺脫了貧窮走上依靠出口增長之路。哈薩克斯坦發展模式具有拉美特點:第一,完全私有化為私人企業發展提供法律基礎和制度保障;第二,基于金融、財政、法律等一系列自由市場下的政策,政府完全退出市場;第三,鼓勵對外貿易吸收外國資本;第四,增長主要是“國富”而非“民富”;第五,過于依靠資源行業,農業發展幾度欠缺。
相較之下,吉爾吉斯斯坦從改革伊始也采取了全盤私有化的方式。吉爾吉斯斯坦在1993年發行國家貨幣,并通過控制貨幣發行量調節市場經濟。在貿易方面,優化國內投資環境,積極引進外資,并將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實現完全的資本流動與匯率浮動制度。1998年,加入界貿易組織,取消進口稅,參與國際無關稅貿易。但是,由于資源匱乏,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雖然吉爾吉斯斯坦采用“華盛頓共識”,但也僅僅是依靠外部援助維持本國經濟,未來增長方向依然具有不確定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吉爾吉斯坦的中小企業與外資企業發展較快,發展前景較好。
3.政府指導下的工業化發展模式
出于經濟安全的考],在推進市場化方面,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與土庫曼斯坦并未像上述兩國一樣完全敞開私有化的大門而是保持了較強的政府監管,進行循序漸進的經濟改革。在經濟開放的程度上,三國開放程度收到限制,比如,國外公司在土庫曼斯坦境內從事經營活動必須由總統親自批準在價格改革上也實行謹慎的態度,全國商品價格放開的步伐要慢于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此外,這三國在市場化進程中分階段進行,從易手的部門開始改革,對私有化進行嚴格的宏觀調控,注重社會保障,因而這三國尤其是烏茲別克斯坦,由于其以“促進社會公正、加強政治穩定”為主要目標結合國內實際,在經濟發展模式上更偏向于東亞國家的發展模式。
同樣,相似的工業發展模式框架指導下,這三國的發展路徑上仍有一定差距。土庫曼斯坦資源豐富,其GDP增長主要靠資源出口,資源行業表現出國家高度壟斷經營的特征,與油氣資源有關的行業幾乎都為國家所有。在經營模式上,土庫曼斯坦采取粗放式的經營方式,生產率較低,因此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但土庫曼斯坦仍積極探索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與國家經濟發展相協調,采取了“積極中立”的外交政策。而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油氣資源都非常匱乏,礦產資源以金、銀、鋁、鎢、鈾為主,但數量有限,加之水電資源難以開發,農業產品結構單一,主要以棉花為主。現階段增長主要依靠外部援助,遠沒有達到國家發展的目標,因此還需要探索新的增長模式。
4.中亞五國增長模式的問題
從中亞五國的增長模式中可以看到,中亞五國在增長中存在的問題如下:第一,基于“華盛頓共識”背景下全盤私有化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有著與拉美模式相同的問題,即其經濟發展受國際組織的影響較大以致失去本國獨立自主發展的特征且全面市場化造成嚴重的后果,即經濟波動較大、三角債較嚴重、收入差距拉大,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等。第二,經濟結構依然不合理。中亞五國幾乎都存在消費品生產較小,僅依靠資源經濟拉動增長的問題這在資源豐富的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尤為嚴重并將長期困擾著這些國家的進一步發展依靠資源出口增長的哈薩克斯坦與土庫曼斯坦可能會陷入資源詛咒”陷阱,或者這種威權統治的國家統治者容易利用這些易尋租的收益去建設一些對實質發展相對無益的融資項目,從而使國家受損,因此其很難走向東亞的發展模式。而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與土庫曼斯坦并不以資源出口為增長的主要動力,從而能夠仿照東亞發展模式,通過與大國的組織合作等得到發展。第三,資本匱乏,國內儲蓄率較低,投資較少,無法拉動本國經濟增長,限制了中亞五國經濟結構的改善,因此需要進一步吸引外資。第四,增長方式過于粗放,中亞五國都存在高耗能低產量的情況,重視產量而忽視生產質量,因此,需要為中亞五國發展提供制度支持,從而改變中亞五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的弊端。
五、總結
本文切合全球經濟的大環境,回顧了金融危機后中亞五國的經濟發展態勢,分析了五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深入探究了地理位置、歷史、跨國合作等因素對五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通過分析可知,中亞五國雖然有較為不同的發展模式,其經濟均存在產業結構不平衡、資源依賴性強、生產質量與效率不高的問題。如何抓住分工國際化、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等全球經濟發展機遇,調整內在經濟與對外貿易結構,維持并穩步加速其經濟增長,應該成為中亞五國在制定相關經濟政策時的主要考量。中亞五國具有亞歐大陸橋梁的地緣優勢和足夠的經濟基礎,在機遇與挑戰面前,我們仍有理由對五國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參考文獻:
[1] 姚大學, 王澤壯. 中亞五國經濟發展模式[J]. 歐亞經濟, 2004(6):22-26.
[2] 畢燕茹. 中國與中亞國家產業合作研究[D]. 新疆大學, 2010.
[3] 趙常慶. 中亞五國概論[M]. 經濟日報出版社, 1999.
[4] 常慶. 中亞五國經濟體制與發展模式探討[J]. 新疆社會科學(漢文版), 2001(1):65-71.
篇5
我國目前可堪稱世界體育強國,但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與體育事業的蒸蒸日上極不相稱。筆者對其加以具體分析后,認為影響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論文。
1.市場定位不準。在計劃經濟時期,人們的思想受到嚴重束縛,視野不開闊,認識不到體育與經濟的關系,造成二者嚴重脫節。多年來只強調國家投入,不注重自身的商業開發。國家隊出國參加大型比賽拉贊助,從來都回避創收的動機,并沒有把體育定位在一種商業活動的格局上;對體育的消費也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層次消費上,而沒有將其引向貨幣化、市場化的高層次消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進一步解放思想,人們雖逐步認識到體育與經濟的互動關系,但在摸索發展體育產業的同時,常常不能完全脫離十幾年的慣性思維,以開闊的眼界邁開步子大膽干。另一方面,亦或是經驗不足、缺乏理論的指導,在中國的產業結構需要大調整的時候,大部分企業家還有點跟不上形勢。
2.傳統體制制肘。我國體育賽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國家體委包辦,形成一種法定的計劃運轉。在改革過程中,才嘗試性地使體育從政府行為向企業行為轉變。這一舉動雖然帶有相當濃重的市場經濟成分,但在某種程度上仍帶有計劃經濟時代的烙印。企業在與體育部門聯合辦體育的過程中,往往不能獲得足夠的自。另外,在贏利后,企業得到的往往占少數,許多賽事的投入越來越多,而效益好的卻寥寥無幾。長此以往,打消了欲投資體育的企業的積極性。
3.市場競爭乏力。我國全球知名企業少,眾多企業與美國、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企業相比,資本明顯處于弱勢。因此,在很多國際性的重大賽事,如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的冠名權、指定性產品等的商業競爭中往往難以占有一席之地。
4.政策扶植乏力。在美、英等體育經濟發達國家、政府為扶植本國體育經濟的發展,都相應地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對體育部門舉辦的體育比賽、體育組織接受的捐贈和體育場館的經營收入,不同程度地減免稅收;企業出資贊助體育比賽,可以記入企業生產成本或作廣告支出;修建體育場館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優惠政策和低息貸款。而我國在這方面的扶植力度遠遠不夠,同教育、文化等事業相比、體育產業在政策優惠方面受到“冷遇”。
5.相關服務不完善。體育產業和所有其他產業一樣需要一系列完善的產前、產后服務措施,服務措施跟不上必將會阻礙體育產業的發展。我國絕大部分體育用品生產企業一味地強調體育產品的生產、銷售,卻不注重體育產品的消費咨詢、培訓和指導,沒有及時地為消費者提供體育指導員,體育中介公司亦嚴重匱乏。這些因素都延滯了體育經濟的發展。就拿曾經火爆一時的健身器材市場來說,對于如今出現的令人費解的市場萎縮現象眾說紛紜。但究其主要原因,則是由于針對健身器材的選擇與使用的指導從沒熱過,有些產品根本沒有使用方法說明,或者有,也只是極其簡單的寥寥數語,根本起不到作用。消費者沒有科學的“健身計劃”,沒有合理的運動指導。
6.缺乏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國內企業存在著嚴重的盲從傾向,哪種體育運動獲利較高時,眾商家便都往一條道上擠,造成了重復建設、規劃不科學、盲目攀比建設規模的不良現象;同時,由于現有的體育經營管理人員大都是退役的運動員、教練員和待業下崗人員,他們一般只熟悉體育工作,而缺乏對市場運作及其規律的了解,體育產業經營管理水平了亟待提高。
二、我國體育經濟發展出路
1.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體育改革力度。我國體育在計劃經濟時代是完全依賴國家預算,吃“皇糧”。這種現象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將逐步消失,體育也處于改革的大潮中。體育部門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企業聯手辦體育,同時刪減分流行政人員: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逐步實現政體(即體育企業)分開,真正按市場規律發展體育經濟。如上海市為舉辦八運會興建的具有國際標準的場館耗資56億元,沒要國家一分錢,完全用市場方法運作,堪稱氣勢恢弘的大手筆。我們企業家的思維也應從工業經濟的圈子延伸到體育經濟領域,考察國外極富商業價值的體育產業,結合我國國情、開拓中國市場。
2.大力推進體育產業化經營。
(1)發展體育品牌經營。①體育用品品牌經營。就是將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的服飾、飲料等實行品牌經營。中國體育用品有李寧、青島雙星等名品。但擋不住耐克、彪馬等國外品牌的強大攻勢。國內市場難以守住,在進攻國際市場時實力又遠遠不及。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以及舉國上下正在興起的“全民健身運動”,為體育界提供了無限商機,但又不乏挑戰。面對硝煙彌漫的體育用品市場,各商家應認清市場形勢,主動進行企業的產品、產業結構調整,通過主動調整,去爭取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在體育用品的材料、功能上不斷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著力發展自己的品牌,在守住國內市場的同時,闖出去占領國際市場。②體育賽事品牌經營。在中國體育日漸步入社會化、產業化發展軌道的大背景下,把一個體育賽事經營成名牌賽和把一個體育產品經營成品牌產品一樣,同樣可以獲得品牌效應。北京國際馬拉松賽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有影響的國際田徑賽事,并被列入世界十大A級馬拉松賽的行列。
篇6
關鍵詞:北京;低碳經濟;發展路徑
2003年,英國政府發表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經濟”這一概念。為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危機的雙重壓力下,越來越多的國家也提出了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
一、北京市低碳經濟發展現狀
北京作為我國首都。率先提出了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積極探索低碳經濟發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1.單位CO2放量和萬元GDP能耗呈下降趨勢(圖1),提前超額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據測算,2001年至2007年,北京共計節能3020.2萬噸標煤,合計減排二氧化碳7853萬噸,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46.5%。“十一五”前四年,北京萬元GDP能耗下降率連續四年超過5%,累計下降23.34%,提前超額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其中,2008年,北京市萬元GDP能耗累計降低度和“十一五”節能目標完成進度兩項指標均排名全國第一。
2.建立和完善低碳發展機制,為低碳經濟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十一五”期間,北京先后制定出臺了《北京市振興新能源產業實施方案》及《綠色北京行動計劃》等措施,實施低碳出行獎勵制度和財政補貼政策,大大促進了北京市低碳經濟的發展。
3.優化能源結構,促進新能源發展。統計數據顯示。北京煤炭消費量由2005年的3069萬噸減少至2009年的2665萬噸;天然氣消費總量由2005年的31億立方米增至2009年的65億立方米,所占比重由7%提高至12.6%。截至2009年底。北京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比僅為32%,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升至68%,天然氣應用也領先全國。
4.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低碳產業。近年來,北京淘汰了“三高”企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率先在國內構建起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2008年,北京市服務業比重已超過71%,第三產業占CDP的比重上升至73.2%,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同時。重點發展太陽能、風電、生物質能、新能源汽車、低熱、核電等新能源產業,有效推動了北京市經濟向低碳化轉型。
5.實施植樹造林工程,提高碳匯水平。通過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太行山綠化、通道綠化等重點工程,北京市實現了碳匯突破性進展。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森林資源總碳儲量為1.1億噸,森林資源年固定二氧化碳量約為972萬噸(碳匯量)。
二、北京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
盡管北京市通過各種舉措使節目減排工作和低碳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真正實現北京市經濟的低碳化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從總量上看,未來十年是北京城市化、國際化快速推進時期,盡管北京市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長速度放緩,但總的碳排放量仍將繼續增加。北京作為高耗能城市,能源消耗從1998年的3808萬噸標煤增長到2008年的6327萬噸標煤(圖2),且能源自給率基本為零。在能源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實現北京經濟的“高碳化”向“低碳化”轉型尤為重要。
2.從制度層面看,只有消除低碳經濟建設的制度壁壘,破除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的體制弊端,才能形成經濟可持續發展、資源環境不斷優化的雙贏局面。目前,北京市管理體制尚不完全適應建設低碳經濟的要求,如行政機構設置不到位、制度能力建設有待進一步提升、財政制度中環保成分不足等。
3.從產業結構方面看,目前,北京正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主要方向就是在堅持第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前提下,大力提高現代服務業在經濟中所占比重,著力發展金融、文化創意、物流等低能耗產業。北京市所確定的這一產業結構調整方向,本質上代表著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的要求。 轉貼于
4.從技術層面看,一方面,我國低碳技術,特別是低碳核心技術儲備,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很容易在未來碳交易市場上處于被動地位。另一方面。北京科技資源高度密集,科技優勢得天獨厚,具備低碳技術研發條件。因此,北京市要促進低碳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必須積極完善低碳自主創新體系,促進低碳技術。尤其是低碳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三、北京市發展低碳經濟的基本路徑
1.完善法規制度
北京市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需制定合理、正確的制度和政策,確定北京今后一定時期內低碳經濟發展的中長期目標,為低碳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方向保障。首先,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引下,北京市應強化政府的環境保護責任,在貫徹落實好國家和北京地區現有的低碳政策制度的同時,擬定周密的低碳發展規劃;其次,要加強環境立法和能源立法,不斷完善北京市低碳發展法律體系;再次,應采用多樣化、彈性化的環境管制方式,設置合理的碳排放監督程序和責任機制,同時推動建立公民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建立有利于經濟社會低碳化發展的長效機制。
2.建立低碳產業體系
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產業的低碳化和減碳化,其主要載體是低碳經濟產業體系,包括火電減排、新能源汽車、建筑節能、工業節能和循環經濟、資源回收、環保設備和節能材料等。目前,北京已明確提出大力發展金融業等低碳產業。
3.加強金融對低碳經濟的支撐
要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高碳”向“低碳”轉變。必須在金融創新上作出戰略安排。首先。北京要利用北京環境交易所積極參與碳排放交易市場這一全球金融市場,建設綠色資本市場,積極研究開發環境風險投資基金等金融產品,加快環境金融產品創新;其次,北京要積極發展碳金融,構建碳金融支撐體系,促進低碳融資業務的發展;再次,在銀行等金融部門成立專門的綠色機構,消除低碳發展的融資障礙;第四。除了開展低碳經濟的委托貸款、擔保業務之外,還應逐步發展低碳期貨、低碳證券、低碳保理等低碳金融衍生品。
4.加強低碳技術研究
低碳技術是實現北京低碳發展的核心,發展低碳產業必須以核心技術為支撐。北京市能否實現低碳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主創新能力。
5.完善基礎設施配套
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物質載體,基礎設施設計、規劃和建設過程從規模上加大了能源的消耗。北京市低碳經濟的發展要堅持基礎設施先行。首先,突出規劃的先導作用,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功能、產業定位,對綜合交通體系、給排水等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予以重點安排;其次。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推進快速通道建設及智能交通網絡建設,建立和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再次,樹立“多市一盤棋”的理念。在發展智能電網及優化輸電和配電網絡等重大項目建設上同京津冀經濟圈形成共建合力,提高基礎設施的經濟性和共享性。
四、結 論
發展低碳經濟是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必然選擇。積極探索北京市發展低碳經濟的基本路徑,不僅可以促進北京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低碳城市的建設,還有利于實現北京市建設“綠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遠景目標。北京市低碳經濟支撐體系的建設應以“低能耗、低排放”為出發點,通過有針對性地加強制度體系、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積極發揮區內有利條件,推動北京市經濟發展實現“低能耗、低排放”,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高碳”向“低碳”模式轉變,從而促進北京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新宇,范伯元,張紅光,李彬等,北京市低碳經濟發展的考慮及政策建議,中國能源,2010,32(6):21-23
[2]張煥波,齊曄,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思考:以京津冀經濟圈為例,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5):6-11
[3]陳柳欽,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0,32(8):6-12
[4]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加快低碳城市建設刻不容緩[J],北京觀察,2010,3:321-36
[5]張坤民,低碳世界的中國:地位、挑戰與戰略[J],中國人口資源環境,2008(3):1-7
篇7
關鍵詞:大田縣;林業經濟發展;波動及成因;分析探究
近年來,大田縣林業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為緩慢,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大田縣礦產資源豐富,由于過度開采礦產和森林資源大量的采伐,造成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不僅使得森林資源的數量逐漸減少,同時森林質量也在不斷下降。還有就是大田縣屬于我國福建省三明市,縣域的的林業經濟發展規模相對較小,且生產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為落后,自主研發水平和能力也較為有限。此外,大田縣缺乏完善的林業管理機制也是影響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并林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其與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聯系,所以,國民經濟的波動會在很大程度上帶動林業經濟的波動。
一、林業經濟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性
對林業經濟發展的變化情況與國民經濟發展的變化情況之間的關聯計量進行有效分析,是充分掌握大田縣林業經濟發展波動規律的重要途徑。通過對二者之間的關聯計量進行一系列分析,根據林業生產總值和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制定出二者之間的變化規律和動態關系的分析指標,利用量化來反映不同時期林業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具體的變化情況,分析林業經濟和國民經濟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1]。林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林業經濟的發展受到國民經濟發展需求變化的直接影響,具體如表1所示。通過表1分析可以發現,林業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值之間有著非常強的關聯性,并且林業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其發展與大的經濟環境有著一致性特點;同時,在不同的時期內,林業經濟發展情況與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又存在著一定的不同,這主要是因為林業經濟自身發展規律的影響而產生的結果,另外還是因為不同時期內國民經濟發展結構、發展速度以及國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總而言之,通過分析發現林業經濟發展規律與國民經濟發展規律呈現出一種線性關系,其中林業生產中存在的自變量,對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具體的影響狀況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判斷[2]。
二、國民經濟波動對林業經濟發展波動的影響
通過對林業經濟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性分析發現,它們二者之間的相關程度相對較高,并且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首先,國民經濟從2012年之后經歷了一次較長的經濟發展周期,對林業經濟產生了一定的波動性影響。由于2012年林業經濟只是略有下降,其波動的幅度也相對較小,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林業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部分,國民經濟發展的波動對其有著一定的影響,并且波動周期與國民經濟具有一致性。但是根據圖1分析發現,林業經濟生產總值的波動幅度要比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波動幅度大,其增長的周期為5年,而國民經濟增長周期為2年,林業經濟增長周期要大于國民經濟增長周期[3]。并且二者之間的波谷與波峰也不是很一致,林業經濟波動的年增長率要高于國民經濟波動的年增長率,而且林業經濟的波動周期和幅度的次數也高于國民經濟。總之,林業經濟發展的波動相對于國民經濟發展的波動來說較大,谷峰之間的落差也較大,這表明林業經濟發展的波動較為劇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林業產業發展的特殊性,其作為一個發展相對滯后的產業,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完善和調整,在短期時間內很難與國民經濟發展實現相互協調。
三、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措施
為提升林業經濟發展水平,大田縣應該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加快林業經濟發展的步伐,適當轉變林業產業生產方式,使其朝著復合型產業結構發展,并且將木材生產作為主要產業,實現林業經濟發展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同實現。此外,我國還應該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為林業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重要戰略、生態文明建設等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一部分,應該抓住機遇,明確市場定位,采取一系列的財政投入和人民參與措施,提升林業經濟發展效率,促進林業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
四、結論
總之,林業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著重要的位置,與國民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我們應該充分了解國民經濟波動對林業經濟波動產生的影響,采取一系列的財政措施和社會手段,提升林業經濟發展水平,促進林業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陳聯度 單位:大田縣奇韜林業工作站
參考文獻:
[1]高陽.中國林業經濟發展的波動及成因分析[D].北京林業大學,2015.
篇8
關鍵詞:交通經濟;科技進步;運輸效率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促使生產過程發生巨大變化,從而推動了經濟發展。從廣義上來講,經濟產量的增加除去資金投入及勞動力的增加外,其他都可以歸結為科技進步的作用。當科技運用到交通運輸業中,必然對交通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一、科技與交通經濟的增長速度模型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交通運輸工具的使用效率大幅提高。無論是運輸速度、承重還是距離都較以往有大幅提高。目前,在發達國家的經濟運距已經達到1200km。我國雖然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但較過去的60km已經大幅提高到了250km-300km。可見,科技進步對交通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在生產模型的研究方面,美國經濟學家索洛所做的貢獻最為顯著,他通過對C-D生產函數的大量研究和總結,在此基礎上擬合出了經濟增長速度方程。增長速度方程是從經濟變量的相對變化來研究經濟增長與技術進步的相對關系,主要用于描述投入要素增長速度、產出增長速度與科技進步速度之間的關系,該方程的表現形式為:
Y=a+αK+βL
其中,Y為產出增長速度,a為年科技進步速度,α為資金產出彈性,β為勞動產出彈性;K為資金產出彈性,L為勞動投入量增長。索洛的增長速度方程是考察科技進步對發展貢獻的最有效模型之一,其主要意義包括:經濟的增長量是通過生產要素資金和勞動的投入量的增加以及科技進步所帶來的。
通過以上的模型分析,在我國的交通經濟結構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其對交通行業發展的作用和貢獻均呈增長的趨勢,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科學技術進步對交通行業的促進作用也將越來越大。
二、科技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特征
廣義的科技進步包含了政策、社會和自然條件等因素,科學技術的發展及成果的轉化和運用,不斷轉化為交通生產力,從而提高和增強交通工具的性能、推動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優化交通運輸業的布局模型、促進多種交通方式的發展及互補、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提高交通從業人員的素質。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影響,主要由以下幾個特征組成。
(一)實現運輸結構的多樣化
運輸結構指的是交通運輸行業內外,相互聯系的各個方面和環節的有機比例和構成。科技日益發展,各種交通方式都開始運用到先進的科技,這就對原有的交通運輸結構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交通運輸結構會由于交通方式的不斷發展而逐漸被改變。
(二)利用有限的交通資源提高運輸的效率
效率就是體現在投入與產出的比率。交通運輸效率就是指在運輸過程中所需的勞動量與實際取得的運輸效果的比率。科技的發展使得交通運輸速度、承重等的提高,無疑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
(三)改造和升級現有的運輸設備
科技不斷進步,現代人不斷用新的工藝、新的材料研發出新的運輸裝備取代舊的落后設備。運輸方式逐漸多元化,各類特種車輛、船舶、裝卸機構等不斷被研發出來并加以改進。運輸規模也越來越大,如集裝箱運輸,大大提高了運輸能力,增加了運輸數量。同時,規范的裝卸、運送機械化,使得運輸效率大幅提高。運輸裝備的改變滿足了人們不斷提出的新的運輸需求,而這一切都依賴于科技進步。
(四)理順交通運營管理體制
改革開放的30年里,企業的經營理念也從粗放型向集約型過渡,對交通運營企業也是如此。交通運輸業的變革,不僅包括規模的擴展,還需要依靠高科技、高技術,以高效率、高質量作為發展的主要目標。科技進步是集約型企業的競爭力所在,是提高效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優化交通發展結構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各個行業均收益,對交通運輸企業也不例外,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投入的人和物不變時,運輸周轉率越高,運輸收入也越高;在周轉量或收入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投入越少。而對交通運輸企業而言,其經濟效益提高的關鍵在于轉換和轉移階段,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最根本的方式即降低損耗及提高效率,而科技正是提高效率及降低損耗的最有效的方式。未來生產率的增長速度不可能無限制增長,當增長率逐漸趨緩時或是發展規模受到瓶頸制約時,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生產率增長的影響也將會進一步體現。
(六)改進運輸產品的結構
科技的發展使得生產結構、產品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商品日益向更輕、更小、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發展。而人們針對這些產品,對交通運輸行業的產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消費性旅游比例有較大提高,對客運工具的舒適性同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使得運輸工具的品質必須不斷提高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只有利用先進的科技不斷調整交通行業的產品結構,才能跟得上社會的發展。
三、結束語
社會在不斷發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現代人對交通運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運輸效率、運輸條件等都不斷提高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而這些的提高都依賴于先進的科學技術。可見,唯有正視科技的力量,并充分利用到交通運輸業中,交通運輸業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盛,蘇駿.依靠科技進步促進交通發展[J].江蘇交通,2001(2).
2、成耀榮.論科技進步在交通運輸中的作用[J].長沙交通學院學報,2003(3).
篇9
關鍵詞:六安市;耕地資源;經濟發展
一、引言
耕地作為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其變化情況不僅是土地利用的核心指標,也反映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探討研究耕地資源變化趨勢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既是耕地保護工作的需要,對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耕地面積與GDP、城市化率、固定資產投資、二三產業增加值等經濟發展指標之間的關系。
二、研究區域概況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地處江淮之間,素有“大別山門戶”之稱。其東連合肥市和巢湖市,南與安慶市和湖北省黃岡市相鄰,西接河南信陽市,北抵淮河,與阜陽市和淮南市接壤。全市土地總面積1839340.83公頃,占全省12.9%,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呈梯形分布,河流、盆地、湖泊相間其中。市域可分為大別山北坡山地、江淮丘陵、江淮崗地和平原四大地貌單元,耕地資源分布與地貌匹配具有代表性。我國“中部崛起”戰略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六安市作為中部的農業大區,合肥經濟圈的西翼,受其產生的拉動作用,經濟呈現加速發展趨勢。研究六安市耕地資源變化規律及其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對應關系,對于深刻認識和正確處理耕地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近年來六安市耕地面積變化與經濟發展狀況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實際,選取GDP、固定資產投資、二三產業增加值以及城市化率作為衡量六安市社會經濟發展指標(見表1)。
從表1可見,1997-2007年六安市GDP、固定資產投資、二三產業增加值快速上升,城市化率逐漸提高,耕地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呈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
由圖1和表1可見六安市近年來耕地面積變化和經濟發展情況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97-2001年):為耕地面積緩慢增加、人均耕地緩慢減少階段。該階段共增加耕地面積4673.90公頃,增加率為0.69%;四年間GDP增長額為9.44億元,增長率為5.5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06億元,增長1.16倍,城市化率由17.59%上升到20.91%,提高3.32個百分點,年均增長0.83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增加值穩中有升,由原來106.06億元增長到115.83億元,增長9.77億元,增長率9.21%,此階段為六安市經濟平穩發展階段,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是二三產業的發展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第二階段(2002-2004年):為耕地面積快速減少階段。這個階段共減少耕地21178.22公頃,減少率為3.15%,年平均減少耕地面積達7059.41公頃,是上一階段耕地年平均減少量的6.04倍,人均耕地面積也由0.1022公頃下降到0.0964公頃。此階段GDP增長較為迅速,三年間GDP年平均增長18.96億元,是上一階段GDP年平均增長的8.03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50.08億元增加到85.40億元,增長率為49.41%,增長額為28.32億元,年均增長9.44億元;城市化率上升了5.75個百分點;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二三產業增加值增長了47.15億元,增長率為37.44%,年均增長15.72億元。此階段是六安市經濟快速發展階段,固定資產投資對社會經濟發展貢獻較大。第三階段(2005-2007年):耕地面積緩慢減少階段。期間耕地共減少948.71公頃,減少率為0.15%,年均減少237.18公頃;經濟發展仍然迅速,GDP增加額127.01億元,增長率為40.6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由116.40億元增加到201.3億元,增長額為84.90億元,年均增長42.45億元;城市化率由26.66%提高到33.5%,上升了6.84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增加值增加額為98.11億元,年均增長49.06億元。此階段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進程加快,二三產業發展迅速。
四、耕地資源變化與經濟發展關系
近年來,六安市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各行業對土地需求不斷加大,耕地面積大幅減少,保護耕地的壓力與難度增加。從圖2耕地面積變化與經濟發展關系可以看出,耕地面積變化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耕地面積與經濟發展呈現負相關關系。
為定量顯示六安市耕地面積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以耕地面積為因變量(Y),GDP、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二三產業增加值和城市化率為自變量X1、X2、X3、X4,運用SPSS統計軟件分析變量之間的關系(見表2)。
從表2相關系數矩陣可看出,變量之間存在較嚴重的多重共線性,不能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對其進行回歸分析,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將上述變量降維,對變量ZX1,ZX2,ZX3,ZX4進行主成分分析。
從表3可見,第一個主成分的特征值是3.929,累計貢獻率是98.214%,符合主成分個數提取原則,因此提取一個主成分。用初始因子載荷矩陣中的數據除以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值3.929開平方根便得到主成分中的指標所對應的系數,將得到的特征向量和標準化后的ZX1、ZX2、ZX3、ZX4相乘得到主成分得分值F,即:
F=0.5029611ZX1+0.50145ZX2+0.5034962ZX3+0.4918937ZX4①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對y*、F進行回歸,得主成分回歸模型:
y*=-0.411F ②
將主成分F與ZX1,ZX2,ZX3,ZX4的關系代入主成分回歸模型②式,得到:
y*=-0.2067ZX1-0.2061ZX2-0.2069ZX3-0.2022ZX4③
將③式中的標準化變量轉化為變量X1、X2、X3、X4,得到模型:
Y=50.94-0.0155X1-0.0263X2-0.0183X3-0.2765X4 ④
五、結論與建議
上述模型證實GDP、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城市化率、二三產業增加值確實與耕地數量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且從四者的系數值可以看出城市化率對耕地的影響程度略大于GDP、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以及二三產業增加值對耕地的影響。可見,六安市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耕地數量也隨之快速減少,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負相關,并呈現GDP增長越快、耕地面積減少越多的趨勢。
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六安市將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耕地面積減少的趨勢不可避免,但是濟發展與耕地保護可以協調統一。此外,經濟發展可以進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復墾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能有效地增加耕地面積。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科學規劃,控制城市占地規模。當前六安市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必然要加強市政建設,緩解其造成耕地壓力的唯一途徑是土地集約化利用,即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在考慮整體建設、公共安全和采光等因素的前提下,城市建筑應該盡量向高空發展,力求不占或少占耕地。轉變傳統的城市發展方式和用地觀,使工業用地由分散布局變為集中布局,由粗放型轉為集約型利用,形成規模相當、集約化水平較高的工業區域。第二,發展高新技術,推進節地型經濟。六安市還處于經濟起飛階段,招商引資時要引進高新技術和人才,發展技術密集型工業,提高土地投入產出效率和單位土地創造的產值率,減少單位產值的耕地占用,大力推進節地型經濟增長,進一步節約耕地。第三,實施土地有償使用制度,開放土地市場。今后六安市要通過建立耕地保護基金制度、實行耕地保護費制度、提高征地青苗補償標準和積極應對意外風險等經濟手段來調動農民保護耕地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還要實施土地有償使用承包與轉讓及租賃制、股份制,土地有償使用“出讓制”,集體土地所有權依法“征用制”,并建立開放的土地市場。此外,還要大幅度提高耕地非農化成本,減少建設用地對耕地的占用,使得建設用地更加高效的使用。
參考文獻:
1、吳強.57年來梅州市耕地資源變化及區域差異分析[J].廣東土地科學,2009(8).
2、六安市統計局.六安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2008.
3、佘延雙,沙景華.我國產業結構轉換能力的區域比較分析[EB/OL].paper.省略,2006(4).
4、郭貫成,耕地面積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相關分析――以江蘇省十三個市為例[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1(10).
篇10
關鍵詞:金融;扶持;實體經濟;問題;分析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勢下,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手段就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不僅包括傳統的農業、工業、商業等物質生產部門,還包括教育、文化、藝術等精神產品生產和服務部門。做好新時期的金融工作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從多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認真對待金融扶持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措施,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一、金融扶持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在實體經濟的結構中,小型微型企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據統計,全國共有6000多個小微型企業和個體商戶,在我國的實體經濟中占據了較大的比重。為我國的GDP的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較多的工作崗位,解決了社會人群就業難的問題,因此,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戶在實體經濟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另外,每年這些小微企業和合體商戶在創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的同時,也為增加了國家的財政稅收,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貢獻了很大的力量。但是,這些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問題,因為在我國較多的金融企業都流向了大型企業,這樣看來,小微型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劣勢,沒有金融的支持,這些企業難以得到更加長足的發展。據統計,每年都有大量的小微企業因為資金鏈的斷裂而破產倒閉。
2.民間借貸風險大。現如今,民間的資本較為充裕,這樣也就導致大量的社會閑錢流入了借貸市場。從理論上講,民間借貸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幾年來民間借貸的利率近乎處在一個瘋狂的狀態,高利貸這種情況幾乎到處都有,這樣就使得民間的資金脫離了正常的經濟發展軌道,誤入歧途。在社會上經常存在著小微型企業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在向金融機構融資不成功的情況下,在民間借貸,更有嚴重者甚至轉向高利貸,這樣的發展狀況無疑使企業陷入一個無法自拔的困境,在資金和市場的壓力下,最終導致企業的崩潰和破產。
3.銀行的借貸結構不完善。相對來說,一些大中型企業在融資方面顯得較為簡單,銀行支持大中型企業的融資,主要還是來源于對大中型企業的信任,小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也是由于銀行信貸對小型企業制定的約束較多,大中型企業的頻繁融資也占用了大部分的金融資源。在當前的形勢下,銀行的金融資源大都投入到重復建設,房地產開發等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中,不僅與當前的經濟發展軌跡背道而馳,也不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這樣一來,由于銀行借貸結構的不完善,就造成了金融資源被大中型企業占據,使得其他產業的發展規模受到了限制。
二、改善金融扶持經濟發展的建議
1.強化金融市場機制。在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要想抓住機遇,實現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必須強化金融市場機制,保證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市場的協調與適應,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依賴銀行部門是不可能獨立完成的,這就需要政府出面制定相關的政策,以政策杠桿強化金融市場機制,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另外,還需要借鑒發達國家的有效調節金融市場機制的措施和政策,建設與國際接軌的金融市場機制。
2.優化金融信貸政策。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和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專業分析,優化調整現行的金融信貸政策,以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為主要目標,逐步出臺具有多樣性差異化的金融信貸政策,以適應社會各類企業的需要,在金融信貸的各個環節和流程中實施差異化的要求,另外,在優化金融信貸政策的同時還應該注意資金周期性的監管和風險的評估,減少信貸風險,保證每一分錢都流向正確的經濟發展軌道。
3.加大金融產品創新的力度。金融行業在做好原有的金融產品推廣的同時,應該不斷加大金融產品的創新力度,根據實體經濟市場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根據客戶的需要,創新出新的金融產品,并且確定合適的收費價格和應力空間,為客戶提供多種金融投資的方式,從而擴寬融資的渠道,不斷滿足各類企業的融資需求,推進基礎資產的金融化,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
4.規范民間信貸。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銀行業缺乏的是內部之間的市場性和競爭性,在加上政府對利率的調控較為嚴格,這樣的政策就造成了民間信貸的瘋狂,較高的利率吸引了擁有資金的群眾走向了高利貸的道路,然而簡易的借貸手續又吸引了大量融資難的企業,這樣民間信貸就顯得沒有那么正規,反而處于較大的市場風險中。因此,規范民間信貸,也是推進金融扶持實體經濟的一種有效的措施,民間信貸規范以后,大量的社會資金可以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創造較大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給予較為可觀的力量支撐。
三、結語
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金融作為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必須在有力的政策支持下,發揮它最大的市場價值,為我國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同時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也是推進我國經濟轉型的一項重要因素。因此,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是穩定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田佳卉.金融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關于進一步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J].東莞市人民政府公報,2014,01:7-14.
[3]陸岷峰.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性分析[J].西部金融,2013,12:6-10.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