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知識要點范文

時間:2023-07-11 17:51: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醫基礎知識要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醫基礎知識要點

篇1

關鍵詞:建筑施工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前言

靜力壓樁施工法早在20世紀60年代在上海開始研究應用,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壓樁機械的發展和環保意識的增強進一步得到推廣,到到20世紀90年代,壓樁機實現了系列化,既可施壓預制方樁,也可施壓預應力管樁,目前在全國許多城市得到了廣泛應用。

一、某工程簡介

某工程地上十五層,地下一層,建筑高度52.2m,建筑面積為16400m2,建筑結構類型:一類高層建筑,現澆框剪、框架結構。

本工程地質情況:①人工填土層平均厚4.4m;②沖積土層平均厚11m;③殘積土層均厚6.5m;④基巖均厚23.1m,頂面埋深16.1-26.95m。

樁基工程安全等級為一級,其采用靜壓PHCΦ500mm預應力C80管樁,管壁厚125mm,單樁設計承載力: 抗撥1000KN,抗壓2000KN。樁端持力層為基巖的全風化巖層,樁長為18至25m。樁頂設計標高為-6.5m,局部達-7.5m,工程樁總數213根。

二、靜壓樁施工過程

(一)施工準備

1、對施工場地要求:場地地耐力應不小于140KN/m2,坡度不宜大于1%。當樁機在上坡時,坡度應控制在10%左右,上坡時卸掉樁機配置。樁機最小工作半徑:樁位中心距周邊建筑物應大于1/2壓樁機寬度+1.0m,且對建筑物應配備相應的保護措施。

2、管樁堆放和管樁進場前應有出廠合格證以及管樁的檢驗報告。堆放時應選擇在堅實、平整的場地,以防不均勻沉降造成損樁,并采取可靠的防滾措施。

3、樁位測量定位根據基準點進行放樣,將軸線控制點引出6至8m,做好測量控制網。

(二)壓樁技術

1、樁機的就位:樁機移至樁位置,將樁機調平,使夾持器的中心對正樁位中心。

2、管樁的就位:當管樁下放至地面10cm處停車,夾持器把管樁夾緊,吊車的吊鉤放松。夾樁的壓力不大于5Mpa,并應逐次加壓。管樁對中方法:將鋼筋制成的Φ500mm的模具放置在地面上,模具的中心對樁位中心,而管樁周邊與模具的周邊對齊。

3、壓樁

A、壓好第1節樁是保證整根壓樁質量的關鍵,定位和垂直度應嚴格控制,壓入時,先應根據機上水平儀調平機臺, 同時須在樁機的正面和側面分別設經緯儀或吊線錘,監控下樁垂直度, 樁身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壓樁速度不得大于2M/min。

B、合理的調節管節的長度,盡量避免在接樁過程中樁尖處于或臨近硬持力層,管樁接頭數不宜超過三個。

C、因為全風化巖面起伏的變化大,所以容易造成管樁終壓后樁長不一,有砍樁與超送,露出地面的管樁應及時截樁,截至地面以下300至500mm,以免樁機行走時損壞管樁。

D、要求現場測量工作者對壓樁過程進行全程測點測量。

E、在壓樁過程中通常會遇到突況,如遇以下情況時應暫停壓樁,并及時與監理、設計等有關人員研究處理:①樁身混凝土出現破碎及剝落現象;②壓力值突然下降,沉降量突然增大現象;③樁身突然傾斜、跑位,樁周涌水現象;④地面明顯隆起,鄰樁上浮或位移過大現象;⑤按設計圖上要求的樁長壓樁,壓樁力未達到設計值;⑥單樁承載力已滿足設計值,壓樁長度不能達到設計要求。

4、接樁

本工程的樁接頭采用CO2體保護焊,依靠焊比和焊件之間產生電弧來熔化金屬進行焊接,以CO2氣體在電弧周圍造成局部的保護層,以防止有害氣體的侵入,保證焊接過程的穩定性,從而獲得高質量的焊縫。

A、需接樁時,其入土部分樁段的樁頭宜高出地面0.8~1.0m,便于接樁焊接操作,上下節樁段錯位偏差不應大于2mm。

B、管樁對接前,上下端板表面應用鐵刷子清刷干凈,坡口處應刷至露出金屬光澤。

C、管樁接樁一般為“U”形坡口,可采用JM-56型的Φ2焊絲。

D、焊接層數不得小于3層,內層焊渣必須清理干凈后方能焊外層,焊縫應飽滿連續。每道焊接接頭必須超前引弧以免產生缺陷,根部必須焊透。

E、盡可能縮小接樁時間,焊好的樁接頭應自然冷卻后才可繼續壓樁,自然冷卻時間不宜少于 8min,嚴禁用水冷卻或焊好后立即施壓。

5、送樁

本工程送樁長度為0.5~4.5m, 當樁頂壓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樁時, 應測量出樁垂直度并檢查樁頂質量、合格后立即送樁。送樁器的中心與管樁中心線應吻合一致。

6、終壓

正式壓樁前,分別對不同的樁型進行試壓樁,確定壓樁的終壓技術參數為:以壓樁力為主要控制指標, 有效樁長為參考參數。當有效樁長小于20m時的終壓值取18Mpa,當有效長小于15m時,取終壓值19Mpa,滿壓不再貫入后復壓3次,間隔5min,每次持荷10s,總沉降量不超過 10mm。

7、截樁

樁頭截除采用鋸樁器截斷,禁用大錘敲擊或強行扳拉截樁。樁頂標高偏差不得大于2cm。電動切割機通過螺栓連接固定在抱箍上,通過手柄,進行割樁工作,割樁時需加水,操作時需要換幾個方向。

三、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1、對管樁的進場檢查驗收工作進行嚴格把關。管樁的吊運應輕吊輕放、避免劇烈碰撞,進場的管樁應分類堆放整齊,墊木不可體用用有棱角的金屬構件,應該用耐壓的枕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當堆放管樁的高度不超過兩層時,可以拖拽取樁,但拖地端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如廢輪胎等彈性材料進行保護。當管樁堆放高度超過兩層時,應用吊機取樁、嚴禁拖樁。

2、在壓樁施工過程中,應對施工現場周圍建筑物以及圍墻進行變形監測,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3、在對群樁承臺壓樁過程中,應考慮擠土效應的影響。一般靜壓樁的樁位復核在土方開挖后進行的,在土方開挖施工的過程中應注意樁的成品保護,此時就應該考慮土體反彈,土方開挖宜在壓樁后的兩周后進行,應采取分層均勻開挖,每次開挖的深度應視土質情況確定,粘土質土一般控制開挖深度為1.5~2.5m,淤泥質土的開挖深度一般控制在0.5~1.5m,土方開挖時采取了由四周分層均勻開挖,樁間較密的土方采用小型反鏟開挖,則土層中的擠土應力被均勻地釋放。

4、根據地質報告結果表明:本工程的地質中孤石較多,所以應對有孤石樁位采取補勘措施,探明孤石的位置、大小,因本工程孤石埋藏較淺,對小孤石可采取用送樁器進行排擠引孔,體積大的先用挖土機清除。

5、根據地質報告和實際情況確定配樁計劃,并考慮同一承臺的樁接頭位置應錯開。

6、當第一節樁入土垂直度偏差范圍應控制在0.5%內,樁身垂直度偏差范圍小于1%。

7、終壓值由設計根據現場試樁情況及工程地質勘探報告等確定,一般磨擦樁以樁長為控制條件:①大于20m的端承磨擦樁以樁長為主,終壓對照;②對于15~20m長的樁,密實砂土持力層時,應以終壓力達2.0~2.5倍的設計荷載為終壓控制條件,穩壓不少于3次;③對于長度小15m樁,粘土持力層時,應以終壓力為終壓控制條件。

篇2

論文摘要:目的:探尋中醫藥發展中的阻力與隱患,說明中醫藥的繼承是創新的基礎。方法:以在中醫藥大學的學術講座和與學生的座談與臨床調查反應出來的現象看其本質。結果:很大一部分學生入學后對中醫沒有興趣,部分畢業生臨床實習不懂診脈、識證、立法、用藥,只會看西醫的診斷指標辮病施藥。結論:中醫教育從招生弊病到教學課程順序沒有按階段性設笠,一味追求現代化的創新,應激發畢業生在臨證過程中靈活運用中醫與現代醫學辮病相結合的方式治療單純西醫藥治不了的疑難病癥。

1問題

1.1中醫藥大學的學生人學后對中醫沒有興趣

中醫藥大學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當中醫課程開課后對中醫藥沒有興趣,不愿學習中醫,認為難懂不好理解。

1.2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學習中對中醫藥課程產生厭煩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對中醫沒有興趣,產生消極厭煩情緒,成績普遍較差。

1.3中醫藥大學的學生畢業后對中醫產生懷疑

一部分畢業生進人實習時,遇到病人時不知如何診脈、識證、立法、用藥,即使勉強處方,都要根據西醫的診斷指標辨病用藥,療效極差,因此對中醫產生懷疑。

2原因

2.1中醫院校招生的誤區

中醫教育從歷史上都是以家傳,師傳形式為主,20世紀50年代隨著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地創辦了中醫學院,隨后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也創辦了中醫學院,但是,由于近代一直是以西方現代醫學占主導地位,招生的質量和要求模糊,時至今日,中醫藥院校的招生仍然采用西醫藥大學的招生標準,從理科學生中招生,這就給中醫藥的發展和前進埋下隱患。中醫藥來源于傳統的中華文化、人文科學,沒有中華文化底蘊,就無法理解經典中的哲學理念和人文自然,要學好中醫也很不容易。

2.2中醫院校的教學課程設置順序有誤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中醫藥教育要以中醫藥為專業,理科學生本來就對中醫藥很難發生興趣,而中醫藥教育的教學課程設置順序不合理,學生一人學首先灌輸的是西醫藥學基礎知識和外語,由于理科學生對現代醫學接受能力快而強,一開始就把思路和觀念引向現代醫學,當以后進人中醫藥課程時,文科知識差,觀念轉不過來,對傳統經典文化沒有興趣,逐漸產生厭倦心理,隨即失去信心,甚至誤解中醫學術。

2.3對中醫學基礎理論教學進行客觀化教學模式改造

中醫學基礎理論首先是繼承,功底扎實后才可創新,一味追求現代化而把中醫基礎理論看作是滯后的,缺乏細胞、分子以及基因等微觀水平和現代科學試驗,從而進行客觀化教學模式的改造,完全割斷中華傳統文化與中醫藥學的聯系,使學生思維西化,對中醫產生厭倦和懷疑。

2,4臨床實踐課程少,紙上談兵多

中醫畢業生要注意臨床實踐,跟導師臨證治療,讓學生樹立起信心,不要讓西醫的診斷指標牽著鼻子走。畢業論文追求分子水平,基因水平,把西醫現代化的東西全部搬到中醫中來搞中醫藥現代化,失去主次,造成畢業生不懂用望、聞、問、切的四診,來辨證施治,結合西醫的診斷、生理、病理等知識取長補短,或中西結合提高臨床療效,追求紙上談兵,結合不到臨床實踐,失去了中醫學的生命力。

3改革

目前中醫藥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尤其近幾年,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扶持政策極好,中醫藥院校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3.1中醫藥院校招生改革

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的學術體系,所以招生方式也一定要有區別,一定要從文科生中招生。

3.2中醫藥院校要以中醫教育為主

中醫藥院校要從教育內容、課程體系和順序教學安排等方面保持中醫藥特色的的前提下,先安排一些傳統文化、人文科學、哲學、中醫基礎理論及中醫各科,經典著作。然后,再注人現代自然科學、西醫基礎、生理、病理、分子、基因等現代科學知識。在完全繼承了中醫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再接收現代科學技術,才能達到培養出創新發展的中醫人才。

3.3加強臨床帶培

中醫是實踐醫學,要選擇純正的名中醫帶培畢業生,使學生掌握四診要點,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要點,能夠在臨床中治療常見病、多發病、治療單純西醫治不了的怪病、奇病、疑難病,培養出真正的名醫大師,中醫藥才能發展。

篇3

由于學生沒有接觸過臨床,對于課堂教授的理論知識,在臨床上是否用得上存有很大的疑問。因此選擇病案式教學,通過病案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病案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針對所講授理論知識的重點難點,選擇合適的病案,根據教學要求,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從疾病的臨床特征到診斷治療,使得基礎知識轉化為臨床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培養。

2契合大綱,選擇并編制病案

在病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圍繞教學大綱中的要求,精選并設計、編制病案,使得病案教學能夠成為理論教學的良好補充。首先,在病案的選擇上,要經典、準確、簡單,一個病案能說明一個問題即可。其次,針對所講授的疾病的關鍵知識點選擇病例,針對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對病例進行編輯,尤其是對典型癥狀、關鍵時點等學生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突出描述,有利于學生記憶知識點。再次,根據學生水平、教學層次要求,應用名醫醫案,提出問題-啟發-討論-總結,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在醫學課程的教學課程中,不僅要教學生掌握疾病的診斷要點治療方案,還要對學生的診療能力進行培養。病案教學就能夠很好地對理論教學進行補充,充分利用病案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臨床診療能力。

3病案式教學與啟發式教學相結合,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病案式教學的關鍵在于應用關鍵知識點,分析典型病例,有利于學生記憶知識點。與理論知識教授的方式不同,病案式教學要以啟發式教學為主,以學生為主體,重點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培養學生的好奇心,開創思維為主要目的。理論知識教授由于授課內容較多,所以以課堂講授為主,為了使學生全面掌握疾病發生發展、診斷治療的基本理論,通過教師提出病例,學生進行討論等多種方式,避免理論課中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4通過引用病案,角色扮演,增加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實踐能力

由于現在患者難以配合,在示教課過程中,學生缺乏臨床實踐的鍛煉,也難以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如何達到示教課的教學目的也是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在示教課中,通過引用病案,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達到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目的,是值得推薦的教學方式。在此過程中,引用的病例要經過精選,主要是以患者的就診情形為主要模擬景象,進一步提高患者臨床能力培養的要求。

5結語

篇4

1中醫內科學教材現狀

中醫內科學是中醫專業臨床學科的主干課程,也是臨床各科的基礎。過去傳統的中醫內科學教材一般都注重專業知識的寬泛闡述,長期存在著過于繁雜、內容過寬或過深、忽視實際技術操作技能、忽視學生主體個性化能力發展等方面的問題,不能滿足培養日益擴大的高職高專實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新世紀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的編寫在革除傳統教材弊端、貫徹能力本位的理念、做到簡明實用、繼承而創新等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較好的實際成效,但也亟待進一步修訂。

2高職高專中醫內科學教材編寫思路的探索

2.1充分體現能力本位教育理念

應注意在教材中貫徹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應培養學生3種基本能力,即認知能力、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結合上述能力要素,在編寫教材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注意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由于是定向農村和基層的高職高專學生使用,故教材主要應選擇尤其符合農村和基層的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病因病機的闡釋和診斷要點、輔助檢查的應用、其他療法等具有濃郁的農村和基層特色,診斷和類證鑒別簡明扼要,完全符合高職高專層次學生的認知規律,能使他們更快更有效地學好中醫內科學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②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教材的基本知識要突破傳統的格局,將學生前期所學到的中基、中診、中藥、方劑知識融匯貫通,重新有機的加工處理,以冀在學生心中重新整合激活。③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教材的敘述要有嚴格的理法方藥順序,使得中醫藥基本理論知識和臨床思維、臨床辨識和處理疾病的能力銜接起來。④培養學生的中醫內科診療技術操作能力。辨證論治中增加更豐富的“其他療法”,闡述中成藥、外治療法、針灸推拿按摩療法、民間單方驗方、名老中醫經驗方等的應用,適合于農村和基層特定的條件和實際情況。每篇后面附有名醫的病例分析,理法方藥條理清楚,其處方用藥分析詳盡而有一定的深度,要留給學生思索和探討的空間。⑤培養學生的溝通及團隊合作能力。教材須創造性地應用國際醫學教育新理念(培養核心能力: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醫學科學基礎知識,臨床技能,交流技能等),在病因病機、辨證過程(尤其是問診)、預防和調護(護理、食療、精神調攝)等方面的闡述中,培養學生的人際交流、溝通技巧和團隊合作精神。

2.2切實遵循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科學精神

教材在內容組織上要較好地處理繼承與創新、系統與實用相結合的原則,做到“繼承不泥古,發揚不離宗”。編寫時,可從本學科一些成熟的教材中精選素材,進行合理組織,做到條理清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邏輯性強,貫徹了“少而精”的原則,做到中醫藥知識的傳承,同時也注意吸納中醫內科學的一些實用的新成果,新方法和新技術,但在深度和廣度上又須符合高職高專層次,尤其是定向于農村和基層學生的教學水平,具有明確的針對性。病證選擇以農村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為主。診斷部分補充基層有條件開展的輔助檢查內容,辨證論治之中提供“其他療法”供選擇。辨證分型采用與本科教材大體一致的歸類,有利于統一適應執業中醫師考試的要求。選擇的病例基本上都是來源于全國名醫名家的驗案,并且把病例分析寫上去,主要是當作示教舉例,有利于高職高專層次的學生學習,啟發學生的辨證思維,加深對中醫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一線貫通的認識,熟悉藥物的常用劑量原則,盡快提高臨床知識以及經驗借鑒,舉一反三。

2.3突出臨床思維能力訓練在專業能力培養中的核心地位

中醫臨床思維的認識基礎是整體觀和恒動觀,醫療實踐的方法論是辨證論治。臨床上,講求理法方藥的環環相扣,有其特殊的思維方式和邏輯路線。對疾病的進行診斷和立法處方共同構成了中醫臨床思維的全過程,臨床思維能力在中醫專業能力培養中占有核心地位。教材的總論部分可通過對內科疾病分類命名的介紹,幫助學生建立起對中醫內科病證概念的系統和清晰認識,豐富內科疾病辨治基本原則和臨證方法等內容,使學生對中醫內科臨床辨證論治的規律、特點和方法有粗略的了解,與前面所學的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診斷學等課程相銜接,為學習各論奠定基礎,尤其突出對學生診查識病辨證能力的培養和強化。各論中,內容安排方面要堅持“少而精”,詳略得當,概述和病因病機簡明扼要,盡量少引用文獻資料,診斷依據和類證鑒別要點明晰,為適用農村基層,豐富“其他療法”,介紹中成藥及其他中醫藥輔助治療方法。在精選醫案的基礎上,增加簡略精當的病例分析,為了滿足高職高專教學實用性要求,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附篇中要增加中醫內科教學見習、實習指導,病案討論,病歷書寫指導的相關內容,旨在對高職高專層次中醫內科學實踐教學方面有所幫助,明確地強化對學生的臨床整合激活以前所學基礎知識、立法處方的辨證論治能力培養。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也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舉一反三,在原來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2.4探索滿足學生個性化能力發展需要的教學改革

學生是發展和自我教育的主體,具有自覺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教材編寫中應注重把教材的知識結構、內容規劃、目標定位等和中醫藥高職高專院校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整體地、密切地聯系起來。

教材須從中醫內科學科體系的特點和思維模式出發,在考慮安排教學內容時,避免成為純粹的知識匯集,而要成為指導學生能力發展的綱要,應用一些國際醫學教育新理念,如以系統為基礎的實踐和基于實踐的學習與提高(PBLI)理念,設計出有利于學生能力發展的形式。遵循學生是學習、認知的主體,適應學生個性化能力發展的需要,遵循學習知識和發展能力的統一,為學生的能力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打破設計傳統,不編寫四診摘要、病機分析、方藥分析等內容,留出知識的間隙,供學生用已有知識的遷移和整合來補充。再如豐富病例分析,能滿足講授、討論和學生自學相結合的需要。

2.5大膽嘗試教材編寫與課程建設相結合

中醫內科學是中醫臨床類教材中的主干課程,教材的編寫要注意所體現的能力本位理念適合在教學中貫徹實施;教材內容要簡明實用,適合于高職高專的相應廣度和深度,在病種選擇、內容闡釋、課時分配等方面充分地和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要求相融合;教學方法上,教材編寫要注意講授內容的詳略,討論病例的精選以及自學內容的寬泛、新穎、實用。教材應注重采用“啟發式”的內容來培養學生的認知、辨識、治療疾病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自覺性、主動性,啟迪臨床思維,加強臨床實際操作技能訓練,適應本門課程的教學改革。

篇5

【關鍵詞】 PBL教學法;《溫病學》;中醫教育

“以問題為基礎”(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學模式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并于1993年在愛丁堡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中得到推薦[1]。PBL教學模式是一種自主學習模式,倡導把學習設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習者通過合作解決真實性問題,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而在醫學教學實踐中采用PBL教學模式,同時也滿足了循證醫學的要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循證醫學思維[2]。近年來,國內外教育學家對PBL進行了深入研究,已有實踐表明,這是一種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學模式,目前已應用于許多高等院校的各學科領域,受到廣泛的重視[3-4]。筆者在本校2003級中醫學本科生的《溫病學》各論部分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以初步探討PBL教學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作用。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首都醫科大學2003級中醫學本科專業共89名學生。這些學生已接受過傳統教學方法教學,已系統學習了相關的中醫學基礎以及其他臨床基礎課程。選取2003級一班作為研究對象(PBL教學組),共計44名學生;另一班為對照組(傳統教學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共計45名學生。

1.2 教學方法

1.2.1 PBL教學實施過程

①編寫病例,以臨床遇到的具體問題為學習起點。在編寫病例中隱含大量鑒別診斷的信息,利于學生據此提出問題。②根據病例中提供的病史、主訴及四診檢查結果,讓學生提出需要進一步詢問的臨床表現、具體病史,給出相應的結果,鼓勵同學提出假設。③自我學習。某一癥狀出現常涉及多種疾病,引導學生利用圖書、網絡,查詢相關資料,明確各相關疾病的特點,允許小組成員之間交換資料,收集各種信息。這部分自我學習過程是PBL教學的中心環節。④在教師帶領下的小組討論。通過小組討論,綜合各種信息和資料,做出診斷及鑒別診斷,作為論證假設的第一步,其后則根據具體的病情變化,提出治療原則及具體的治療方案。⑤總結。完成上述4個步驟后進行小組總結,使知識和信息系統化。

1.2.2 傳統教學的實施

運用啟發式、病例式教學方式,結合多媒體教學,教授學生相應部分的知識。

1.3 教學效果評估

采取期末考試與調查問卷相結合的方法。期末考試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命題,包括40道選擇題(其中病例分析題占15%)、5道填空題、3道名詞解釋、2道簡答題、1道論述題,共80分,主要考查對《溫病學》相關章節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此外,在期末考試試卷中另設附加問答題(20分),內容為病例分析題,主要考查臨床思維過程及步驟,其分數用于評估教學效果,不計入期末總成績。

1.4 統計學方法

結果以x±s表示,統計學分析采用ANOVA檢驗,用SPSS11.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

2 結果

PBL教學組期末考試成績與傳統教學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附加題PBL教學實驗組得分顯著高于傳統教學組(P0.05),見表1。這表明,PBL教學模式訓練的學生在臨床思維方面顯著優于傳統教學模式。

表1 PBL教學效果評估結果(略)注:與傳統教學組比較,*P

3 討論

3.1 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傳統的《溫病學》各論部分的教學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體,學生被動聽講,雖然近幾年來采用了“以問題及病例為先導的啟發式教學”、“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等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但仍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病例分析的能力明顯不足。因此,培養學生形成臨床思維,發揮其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及潛力將是十分重要的。PBL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目標明確,讓學生自己利用各種資源解決問題[5]。傳統教學重在傳授知識,而PBL教學的目標是建構運用與臨床相結合的知識,建立有效的臨床推理過程、發展自學能力,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自學能力。在臨床前的學習中運用臨床推論方法,對于幫助學生以對臨床工作有用的方式組織和建構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3.2 PBL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

將PBL教學法應用于本科《溫病學》教學,其常規操作方法為:①學生以一個實際的臨床問題為起點,由此帶出一系列相關的基礎知識和臨床技巧方面的問題;②查閱有關的參考資料,尋找答案;③共享查到的結果,互相補充,取得各個問題的滿意答案。國內外研究表明,PBL教學方法對學生臨床思維和技能的影響有意義[6-7],本研究結果也顯示,PBL教學模式并不影響學生對基礎知識、知識要點和難點的掌握,而且,PBL教學模式訓練的學生在臨床思維方面顯著優于傳統教學模式。

3.3 應注意的問題

①PBL實施的關鍵在于問題設置的合理性,隨意設置會產生內容分散、聯系不足、達不到實際效果等問題,因此,前期準備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在加強教研室間的聯系、加強教師間交流合作方面不斷改進。②PBL教學在實施中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知識,但使用PBL的授課內容與傳統授課內容的比例尚待進一步探討。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評估體系,切實研究每部分教學內容是否均適合PBL教學模式、PBL授課后學生是否能將知識點全面掌握。③應該不斷完善配套的學習教材,使PBL教學有相應的教學指導或教學大綱,會更加有利于學生在分析問題時注意基礎理論的掌握。

4 結語 與傳統教學相比較,PBL教學不僅促進學習興趣和動機,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培養醫學生的臨床思維。隨著醫學知識的迅速增長和更新,要求培養學生發現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使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跟上信息時展的步伐,真正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習慣和方法。在教學中解決這些問題是目前教改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積極開展PBL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Tavakol K, Reicherter EA. The role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the enhancement of allied health education[J].J Allied Health,

2003,32(2):110-115.

[2] 吳庫生,李 克.PBL教學法中的循證思維及醫學生素質教育[J].醫學與社會,2006,19(6):51-52.

[3] Louw G, Vivian L, Friedling J. Expanded learning opportunities:Som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dissection in the“supported”problem-based learning medical curriculum at th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J].Clin Anat,2004,17(7):587-588.

[4] 于海濤,邱麗玲,樸賢玉,等.PBL教學法在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J].醫學研究雜志,2006,35(2):78-79.

[5] Kwan CY. Learning of medical pharmacology via innovation: a personal experience at McMaster and in Asia[J]. Acta Pharmacol Sin,2004,25(9):1186-1194.

[6] Norman GR, Schmidt HC. The effect of the PBL courses[J].Mediccal Education,2000,34:721.

篇6

關鍵詞:臨床中藥學 探討分析 學科體系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18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3-0334-01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臨床中藥學已經逐漸發展為比較獨立的一門學科。但是,業界對臨床中藥學的存在形態、研究領域及內容和學科屬性等問題的認識普遍不統一,這顯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所以,堅持醫藥結合的思想是建設、發展臨床中藥學的重要內容。

1 關于臨床中藥學的屬性、任務與特點

1.1 屬性。臨床中藥學是一門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及其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中藥臨床應用的學科,是將中醫學與中藥學相結合的應用學科,是介于廣義的藥物學和中醫治療學之間的新的邊緣學科,是中藥學下的分支學科。

1.2 任務。臨床中藥學的核心任務是研究和保證中藥的合理、有效的臨床應用。

該學科的研究重點就是要將過去傳統的藥學以“藥”為重點的思想轉向“藥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新思想;簡單的理解,就是要以病人為對象,在確保藥品質量的前提下,保證安全及合理、有效地用藥。

1.3 特點。從學科比較學的角度看,臨床中藥學主要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1.3.1 臨床中藥學基本上是以滿足中醫臨床用藥的需求為目的,進一步根據其需求和用藥規律,開展中藥學的相關研究;然后再以中藥學的研究成果指導和確保中醫臨床用藥的優化和安全。

1.3.2 從兩個角度出發。臨床中藥學的研究主要是從兩個角度出發:中醫臨床用藥的角度和中藥研究的角度。但不論以何為起點進行研究,都應該大力開展、完成“三大結合”的工作,最終實現“老藥新用,普藥特用,提高用藥安全”的主要目標。

1.3.3 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要實現臨床中藥學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必須保證所有的研究工作都要根據中醫藥學發展的基本要求,體現陰陽五行、動態平衡的基本內涵,注重臟腑經絡的病證方藥對應、生理病理和以臨床療效為檢驗標準的有機結合。

1.3.4 具有新興邊緣學科的優勢。臨床中藥學既是一門藥學,也是一門醫院;更是一門介于中醫治療學與廣義藥物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所以它有一般學科所不具有的重大優勢。

2 關于臨床中藥學的基礎、主要研究領域、內容與存在形態

2.1 基礎。在中醫藥學的起源階段,“藥食同源”、“醫藥同源”,藥事實踐與醫事實踐都是密不可分的。“學術基礎在臨床,學科生命在療效”是中醫藥學的基本理念。中藥學和中醫學的基礎知識,是指導中藥的研究與應用的理論基礎;并且中醫各臨床學科是中藥學發揮作用與實現其價值的主要陣地。

2.2 主要研究領域。

2.2.1 文獻理論研究配伍關系、傳統藥性及其禁忌等。

2.2.2 臨床用藥研究臨床各科不同病證的治療用藥方法與規律等。

2.2.3 實驗分析研究機制分析、成分分析、療效分析,即藥理藥效研究等。

2.3 主要研究內容及方向。

2.3.1 開展臨床中藥學工作的前提是結合臨床研究中藥理論中藥理論的研究。通過結合對中藥理論的臨床研究,來揭示例如中藥性味歸經等學說理論的作用機制及物質基礎。

2.3.2 為了篩選固定有效藥方作為新藥和開發藥物研究的基礎,要臨床來觀察藥方的療效,新藥開發、臨床用藥的研究的一、二期臨床研究工作等,一定以臨床中藥學的體系與方法作為指導和支撐。

2.3.3 注意用藥禁忌、精研復方配伍、復方配伍是中藥普遍的應用形式。

2.3.4 核實研究品系質量藥品、同名異物的優劣真偽,是臨床有無效用的關鍵。

2.3.5 分析熬制藥物的用量、權衡用量輕重是確保藥效的重要步驟。

2.4 存在形式。在研究機構、醫院、研究室、生產廠家的調劑室、質控室等單位和部門、實驗室,都有臨床中藥學的工作存在,因而需要大量相應的工作人員。

3 關于臨床中藥學的發展方向與途徑

3.1 多學科全面研究、協作互補、全方面發展的臨床中藥學的發展,需要依靠中醫臨床各學科的發展,也需要依靠中藥其他基礎學科和分支學科如藥化、藥理、制劑等的發展,更要依靠當代新科技手段的幫助與應用。

3.2 中醫學與中藥學結合進行中醫臨床實踐,可以更好地保證合理用藥、提高療效、保證安全服務。中藥學科的建設,應始終注意與中醫臨床的實際需要緊密結合,依靠中醫學基本理論的指導,提高水平和療效,服務于臨床的實際需要。

3.3 臨床中藥學是以傳統中醫藥學為主體的現代學科。由此可見,該學科的發展,必須堅持現代研究與傳統研究相結合,以堅持傳統的中醫藥學主體為基礎,更好更多地使用現代研究方法與手段,深入發展對傳統中藥學的領悟,從而發展現代化層面的臨床中藥學。

3.4 實驗研究與臨床研究結合使臨床的實驗微觀研究與宏觀療效觀察研究能夠更好地相互互補、促進。只有依靠和堅持實驗研究與臨床研究結合,才能實現“優化量效老、藥新用,常藥特用”,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科價值。

3.5 培養復合型人才多學科相互補、傳統研究與現代研究相結合、中醫學與中藥學相結合、實驗研究與臨床研究相結合的發展途徑,成為復合型人才,并懂醫善藥的。

4 關于臨床中藥學的學科體系及其與中藥學其他學科的關系

4.1 臨床中藥學的學科體系結構。

4.1.1 學科學術體系。以臨床“合理、科學、安全用藥”為目標,以單味中藥或復方中藥(方劑)的各系統主要以病證用藥規律、藥理藥效及其應用要點為研究核心,以實驗研究與臨床結合為主要的手段。

4.1.2 學科的工作體系包括研究機構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學術思想體系三個方面。

4.2 臨床中藥學與中藥學其他學科的關系。

4.2.1 基礎。生藥學、藥理學、藥物化學等方劑學和基礎學科。

篇7

關鍵詞:成人教育;中醫藥;青年教師;金匱要略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7-0026-02

高等中醫藥院校成人教育(以下簡稱“成教”),主要指面向在職從業人員的學歷提升、專業進修及普通教育后的教育進階。此階段學生多已成年,學習形式主要有脫產、業余(包括半脫產、夜大學)和函授。由于成人學生在年齡、心智、社會角色和社會經驗等方面與全日制學生迥異,因此在n程設置、內容選擇和講授方式等方面應依照其特點加強針對性,以提高教學效果。中醫藥學是實踐性極強的應用型學科,注重臨床技能的培養和良好醫風醫德的建立,能否實現教學目標關系到中醫藥文化及產業的社會地位和發展前景。筆者先后完成了脫產、業余和函授三種學制的《金匱要略》教學任務,積累了些許體會,分析總結如下,以期對中醫藥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完成自我發展有所提示。

一、中醫藥成人學生的特點

1.年齡差距大,知識背景及認知能力迥異。在知識背景和認知能力方面,青少年剛剛結束基礎教育,對生物、古漢語、歷史等基礎知識掌握較好,這會對其學習中醫學有所幫助,但也不排除個別學生由于各種原因未能掌握好基礎文化知識而導致高考落榜,進而選擇成人教育,這些學生和大多數遠離課堂多年的中老年學生一樣,在閱讀、理解《金匱要略》一類的中醫經典醫籍時會出現一定困難。

中老年學生多是中西醫從業者或中醫愛好者,已具備一定醫學常識,善于思辨,認知能力優于青年少年。且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中國文化的長期影響,熟悉了矛盾的對立和轉化,善于運用辯證法思考和處理問題,更易接受陰陽五行理論,并自覺地與自生活經驗聯系在一起。因此,即使中老年學生的腦力和精力已不如青少年,無法準確背誦醫籍原文,但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卻比后者生動、全面、積極。但另一方面,中老年學生已步入社會多年,生活閱歷和社會經驗比青年教師還要豐富,心中很少有青少年學生和全日制本科生對教師的敬畏感,對教師提出的創新性學習方法或教學方法改革有持保守態度,不如青少年學生與教師的配合度高,導致精心設計的課堂活動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2.學習目的明確,對教師要求較高。相對于全日制學生普遍存在的迷茫狀態,成教生學習目的更為明確。學生中有鄉間赤腳醫生,有家傳個體醫生,也有對中醫學懷有濃厚興趣的業余人員,在經過了社會的歷練后,決定投入時間和金錢來接受系統、正規的中醫學教育。他們多已成家立業,精力和時間極為有限,非常珍惜課堂時間,對課程期望值高,希望教師能夠認真負責、講授精彩、授課信息量大、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成人學生通常不滿足于學制內課程,住校者大都充分利用時間旁聽課程,甚至編制出其內部流通的“好課”表。很多學生會向教師提出自學時的疑問或實踐中的難題,以此評判教師的專業水平,盡管這對教師而言是個挑戰,但卻常為教師備課、提高理論水平提供新思路,起到教學相長的積極作用。

3.珍惜學習機會,自律性強。除僅為完成學歷教育的學生外,大多數成教學生帶著工作及生活中的問題走進課堂。他們要么在幼年錯失學習機會,要么在工作后急需知識技能,因此,會對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倍加珍惜。只要課程內容飽滿、實用,他們就會克服障礙來到課堂,即使因失眠而在課堂上打瞌睡也會深深自責,并在課下向教師說明情況,表達歉意。在本人所教授的2009級中醫業余專升本班級中,有一名學生是省醫院的護士,經常下夜班后直接趕過來上課,夜班護士的辛苦可想而知,她卻每次都能做到全神貫注,認真聽講,偶爾因交通堵塞遲到,還都在課下主動詢問遺漏的重點;2007級中醫高起點本科班的一名女生,開課時已身懷六甲,經常步履蹣跚地走進教室,坐在座位上休息十幾分鐘才能平復氣息,到課程后期已能明顯看出她手腳浮腫,有時甚至唇色紫暗,讓人十分擔憂,但她卻很少缺席,風雨不誤地堅持聽課。

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充分備課,篩選精華。《金匱要略》是一門對教師理論水平要求高、授課難度大的課程。由于年代久遠、原文散亂,歷代各家觀點迥異,要求教師不僅要將原文文義講通,還要以啟發思維為目的,總結介紹醫家關于有爭議條文的不同見解。基于成人學生對教師水平要求較高、學習時間緊張、課時有限的特點,教師不僅要扎實掌握本學科的知識和動態,以使講授更加自如,更要為學生多作總結和對比,通過串講和鑒別促進學生記憶知識點,為學生節約時間,爭取使其在課堂上理解、消化課程要點。另外,對于條文不要求一字不差的背誦,以理解、記憶仲景的辨證思路為原則,同時注意理論的升華。

2.加強師生交流,注重學情分析和教學設計。成教學生社會背景和知識結構的復雜性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在進行教學設計前進行全面準確的學情分析,把握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行分析歸納,并在此基礎上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下與學生增加交流,充分了解其職業特點、專業水平、基礎知識情況。并考慮其自學能力,充分利用其較強的理解、推理判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規避其在記憶、創造思維、反應、視覺、聽覺等方面的弱點。

3.突出實用性,加強醫德教育。《金匱要略》作為中醫臨床基礎課程,在講授中必須有大量的實踐案例做支撐,否則只能是照本宣科,紙上談兵,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磨滅了此課程的實用性。因此,教師必須利用課余時間多接觸臨床,跟隨老專家出診或獨立出診,搜集相關驗案,引導學生運用《金匱要略》中的辨治思想進行辨證分析,確定理法方藥,再與行之有效的診療思路作對比,找差距。尤其應注重緒論內容設計時案例的運用,在一般認知中,緒論較為枯燥、理論化,與臨床聯系不甚緊密,易讓學生從開課之始即失去興趣,但當學生發現教師對緒論的講授并非想象中的枯燥乏味,而是包含了大量臨床案例,十分生動精彩時,便會進一步增強學習興趣,堅定刻苦學習的決心。

4.自信、坦\,取得學生信任。在學生的預期中,《金匱要略》這門難度較大的課程應由老教師來講授,尤其是有的成教學生可能比教師年齡還要大,社會經驗和閱歷也多比教師豐富,當發現授課教師較年輕時,很易產生不信任感。面對敢于置疑的成人學生,教師應在有充分知識儲備的前提下表現出從容自信的風度,絕不可產生畏難情緒,要勇于接受學生的考驗,讓學生明白“術業有專攻”,年齡和社會經驗并不代表學術和授課水平。尤其在第一節課上要做好自我介紹,開好頭,否則面對學生審視的目光,即使知識儲備再充分也會影響表達,在講臺上支支吾吾,加劇學生的懷疑,給日后的授課留下隱患。

綜上,教師切不可忽視成教學生的需求,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降低授課標準。相反,應該充分考慮成教學生的特點,知己知彼,因材施教,提高中醫藥課程教學質量,切實通過各門課程的開設弘揚中醫文化,滿足成教學生對中醫臨床知識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趙桂新,馬蓮,范昕,單博.從傳統文化底蘊中尋求中醫大學生人格構建的著力點[J].成人教育,2009,(6):76-77.

[2]項錦.成人學歷教育中開展實踐性教學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5,(2):124-126.

篇8

 

關鍵詞:  糖尿病;中西醫結合;消渴;護理

1臨床資料

2009年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226例 ,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男124例,女102例;年齡 2 1~86歲:病程0.5~26年;結合中醫辨證分型,其中肺熱津傷者64例,胃熱熾盛 56例,氣陰虧虛43例,腎陰虧虛 37例,陰陽兩虛 36例。經治療護理223例患者好轉出院,其中3例患者伴有嚴重并發癥因家屬放棄治療而死亡。

2護理方法

2.1病情觀察對病人進行詳細的病情觀察記錄, 應定期測量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 、觀察患者的飲水、進食量、尿量及尿色的變化:觀察神志、視力、舌象及脈象的變化, 做好記錄, 如發生異常應及時處理并匯報醫師,防止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等并發癥的發生。

2.2健康教育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治療需飲食控制、長期服藥、積極配合治療。健康教育被公認為是其它治療成敗的關鍵[2]。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相關防治知識,易產生焦慮、煩躁、失望、悲觀的情緒。針對這些情況,護理人員應主動與他們及其家屬耐心宣教、交流溝通,進行積極的健康教育,與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幫助他們正確了解糖尿病知識,使其認識到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治療需持之以恒,讓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礎知識和治療控制要求,學會測定尿糖,如有條件學會正確使用便攜式血糖計,掌握飲食治療和體育鍛煉的具體要求,使用降血糖藥物注意事項,堅持隨訪,按需要調整治療方案。生活制度應規律,戒煙和烈性酒、低鹽飲食,控制好血壓。講究個人衛生,預防各種感染,此外,還應囑糖尿病患者隨身攜帶 病歷卡,注明姓名、病名、住址、聯系人姓名及電話等,以防 發生意外時提供方便,便于及時救治。

2.3飲食護理飲食護理是糖尿病病人最基本的護理措施,應嚴格和長期執行。護理人員向患者說明飲食治療的重要性,制定食譜,根據血糖變化做適當調整。使患者做到主動遵守飲食計劃,合理安排飲食,鼓勵病人多吃富含可溶性食物纖維的食物,其可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血糖、脂代謝紊亂,并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每日飲食纖維素含量以不少于40g為宜。并根據患者病情情況,按中醫辨證論治,可適當配合一些中藥治療。消渴有上、中、下三消之分,臨 床上一般三多癥狀并存,但程度上有輕重之別,證型有肺燥、胃熱、腎虛之別,各型在護理上 有共同點,但分型護理各有特點。上消: 病屬肺熱津傷,辯證護理要點表現為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尿多而頻,舌紅苔黃,脈象洪數。護理原則為潤肺清熱、生津止渴。矚患者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煩渴明顯時可用天花粉、鮮蘆根或生地、麥冬泡水代茶飲。中消:病屬胃熱傷陰,辯證護理要點表現多食善饑,消瘦乏力,大便干燥,或有口渴多尿,舌苔黃,脈滑數。護理原則為清胃瀉火、滋陰養液。可用中藥玉女煎加黃連、梔子等,煎湯溫服。便秘者,可多食蔬菜,或服用麻 子仁丸,效不佳時用番瀉葉或大黃泡水飲,并矚患者解便時作腹部按揉幫助排便。并注意飲食節制,嚴格按醫囑調配飲食。下消 :病屬腎陰虧虛者,辯證護理要點表現尿多而頻,小便混濁,色如脂膏,或有凝塊,五心煩熱,口干思飲,或有食欲增加,舌 質紅,脈沉細數。護理原則為滋陰補腎,可選六味地黃丸加減。如屬陰陽俱虛,辯證護理要點則表現為小便頻數,飲一溲一, 尿濁如脂,面色黧黑,耳輪焦干,腰膝酸軟,形寒肢冷,陽痿 不舉,舌胖質淡,脈沉細弱。護理原則為培補腎氣,方選金匱腎氣丸加減。注意生活起居,避免過勞,節制。調配 飲食時加入豬胰、山藥、豬腎、黑豆等補腎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物[3]。

2.4運動指導運動療法是治療糖尿病積極措施之一,它能促進糖的氧化利用,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糖尿病患者應進行有規律的合適運動,循序漸進,長期堅持。對T1DM患者,體育鍛煉宜在餐后進行,運動量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并予餐前在腹壁下皮下注射胰島素以避免運動后低血糖反應。對T2DM患者適當運動有利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謝紊亂,但有心、腦血管及嚴重微血管病變者,亦應按具體情況妥善安排如在床上做被動運動等。

2.5皮膚護理糖尿病患者皮膚抵抗力較低,一旦破損易發生感染,傷口不易愈合,因此護理人員要教育患者剪短指甲,防止劃破皮膚,預防外傷并保持皮膚的清潔。如皮膚破損應及時處理,預防各種感染,用軟毛刷牙,做好口腔護理。保暖,每日用溫水洗腳,慎用熱水袋以防燙傷,注意保持腳趾間皮膚的清潔和干燥,并選擇棉織的襪子、舒適的鞋子。可適當按摩下肢,促進血液循環,動作需輕柔,避免過度用力損傷皮膚,導致感染難以控制。長期臥床者需防止發生褥瘡,宜勤翻身。如下肢有壞疽,宜清創,并用普通胰島素4~8u、慶大霉素4萬~8萬u、生理鹽水2~3ml均勻灑于創面,然后用無菌凡士林紗布貼敷,無菌紗布包扎,每日換藥一次或隔日一次。換藥時應嚴格無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6用藥護理對使用口服降糖藥物的患者,教育病人按時、按劑量服藥,不可隨意增量或減量,觀察病人血糖、尿糖、尿量、體重變化,觀察藥物療效和藥物劑量及藥物的不良反應。對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注射胰島素的時間、劑量一定要準確,并加強巡視,患者如有面色蒼白、頭暈、軟弱乏力、心慌、饑餓感、抽搐、煩躁等低血糖癥狀,告知醫生及時處理。需要出院帶藥注射的患者必須教會其胰島素的抽吸法、注射量、注射時間、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選擇及更換、在注射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的簡易搶救方法等。

3體會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衛生水平不斷提高,糖尿病患病人數越來越多,糖尿病的并發癥多,死亡率高,因此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早日康復,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

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是一項十分艱巨和關鍵的工作,護理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它要求護理人員除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外,還必須具有耐心、細心、恒心。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從心里、技術到家庭、社會的全方位護理,對患者控制血糖,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篇9

醫學院校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方面既有非計算機專業共有特點,又具有其強烈的醫學特色。首先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各專業學生都應具備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其次還要強調計算機技術與醫學知識的相互結合,重視計算機在醫學中的應用,這就要求所用教材增加教學內容與醫學的聯系,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把所教內容和醫學內容建立聯系,強化其醫學背景。我校現在所用教材是本校計算機學院老師共同編寫的《醫學計算機信息應用》,其特點是專門面向高等醫藥院校的計算機信息應用公共課的教學。與舊教材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增加了大量的醫學方面的內容,如在第一章電子計算機的發展與應用里增加了“中醫與計算機的結合應用-中醫四診儀”;第七章是醫學圖像處理實用技術;第10章是醫學信息系統;在VisualFoxPro數據庫管理系統教學中,主要以“醫院住院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為案例介紹相關知識。在其它章節的教學中,老師們也盡量把和醫學知識相關的內容加到教學中。例如本人在為學生介紹常用的Excel基本圖表類型時,每種圖表類型都以一個具體醫學統計實例圖表為例進行分析,說明每種圖表類型的特點及適用的資料。

2重視教學設計,鉆研教學方法,拓展教學內容

2.1設計新穎而清晰的教學思路

新穎而清晰的教學思路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學習內容,使學生不光“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傳統Excel圖表創建的教學方法是通過舉例直接講解使用圖表向導如何制作,學生雖然學會了制作方法,但多數人不會分析應該對什么樣的數據制作何種類型的圖表。本人在該部分的教學中首先設計整個教學過程的主線為“why”->“which”->“how”,三個英文單詞分別表示“為什么要作圖表(即制作圖表的意義)”,“使用哪種圖表類型”,“如何去做”。沿著這個思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各問題解決了,學習目標也就達到了。

2.2精心設計案例,將知識點融入案例

精選編制典型案例,將教學知識要點融入案例,通過對案例的逐步剖析、講解使學生在案例應用中逐步掌握其所含知識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本人在講解利用圖表向導制作圖表的方法時,選取甲、乙、丙三地區連續五年肺結核發病情況數據制作了一幅折線圖,在制作過程中詳細講解了圖表的制作步驟、組成要素以及編輯操作。通過典型案例的講解,可以使學生輕松掌握學習要點,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2.3用多種方法講解重要知識內容,拓展學生思路

同一問題可能有多種方法可以解決,教師要不局限于課本,盡量為學生介紹較全面的知識。本人在講解Excel圖表創建方法時,為學生介紹了三種方法,除了利用圖表向導的常規方法外還介紹了兩種快速創建圖表的方法:①自由點取法。方法為選中數據,顯示圖表工具欄,單擊“圖表類型”按鈕,在其下拉菜單里選取合適的圖表類型就可生成相應的嵌入式圖表。②一鍵生成法。選中數據,按F11鍵即可生成插入到第一張工作表之前的圖表工作表。通過“一鍵生成法”生成圖表工作表后可在“圖表區”空白地方右鍵單擊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圖表區格式”、“源數據”、“位置”等命令對圖表的各元素進行相應設置,而“自由點取法”的相關操作主要通過圖表工具欄來設置[2]。在幾乎所有的高校計算機基礎教材中都只介紹利用圖表向導創建圖表的方法,如果教師在學生掌握了該方法后能再介紹幾種快速的有一定技巧的其它幾種方法,學生必然會眼前一亮,對Excel功能有更深理解。要做到用多種方法講解同一內容,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不能局限于課本內容,不光要備書本內容,還要查閱一些相關資料,從中可學習別人的好方法,將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從而增強教學效果。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

2.4拓展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拓知識視野

針對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已不是零起點的現狀,對大多數學生已經掌握了的內容教師可以少講或不講,而對于在學習和工作中應用性較強的內容教師應該多講、細講。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精心組織,認真編排,使知識由易到難,由直觀到抽象,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創造性[3]。教師在查閱相關資料如網上的論文、ppt課件,視頻資料等時,往往會學習到許多新知識以補充自己知識鏈中的缺陷漏洞,進而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組織,合理拓展,開拓學生視野。否則,如果只是講解最基礎的內容,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時間長了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下面仍以Excel圖表的制作為例,來介紹本人在講解Excel圖表制作時如何加深拓展它的教學內容的。

2.4.1利用自定義類型繪制組合圖表

利用Excel圖表類型中的標準類型只能制作出單Y軸線,假設要制作雙Y軸線的組合圖表,就需用到自定義類型。下面假設要根據某地某年降水氣溫表為數據源制作圖表為例來介紹自定義類型圖表的制作要點:(1).在“圖表向導”步驟1的對話框里選擇“自定義類型”選項卡,在圖表類型中選擇子類型“兩軸線-柱圖”。(2).在步驟2設置“源數據”,選中工作表中數據。(3).步驟3設置圖表的標題及坐標軸的名稱等“圖表選項”,其中“數值Y軸”指圖表左邊Y軸,這里輸入“降水量”,“次數值Y軸”指圖表右側Y軸,這里輸入“氣溫”。(4).設置“圖表位置”后點擊“完成”即可。至此,一幅直觀又形象的氣溫降水量圖表就制成了。

2.4.2創建動態圖表

不管用前面提到的哪種方法創建的圖表都是靜態呆板的,為此,我為學生又介紹了利用SwiffChart軟件創建動態的Excel數據圖表的方法[4]。使用SwiffChart軟件制作圖表的過程很簡單,向導功能貫徹整個制作過程,只要點擊幾個按鈕,設置幾個簡單的參數,就可以制作出一個色彩鮮艷、動感十足的圖表來。

3結語

篇10

[關鍵詞] 中藥專業;《方劑學》;教學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20-07-02

《方劑學》是中醫藥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在中醫、中藥基礎知識和臨床其他應用學科之間起著重要的紐帶和橋梁作用。目前高校各專業《方劑學》教學基本沿用中醫學專業的教學思路,即以培養處方能力為主。但是,中藥學各專業學生就業崗位主要是擔任藥師,新藥研發和藥品推介等,故需通過《方劑學》獲得與中藥行業相關的臨床知識而不是處方能力[1],基于這一需求,中藥專業的《方劑學》教學改革應按照以下基本思路進行。

1 把握“實用性”原則,突出專業培養目標

由于中藥專業學生未來就業的方向是從事臨床藥師、零售藥店、新藥研發、新藥推介等工作,因此其《方劑學》教學應更加突出中藥專業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實用性”藥學人才,使學生有能力適應各種藥學類工作崗位,其體現在《方劑學》課程改革上的內容即是增加實用知識:如依法統方、研制方舉例、非處方藥、不良反應、藥品商品學知識等。

1.1 依法統方

針對每一類別方劑,可增加對該章所涉及方劑組方思路的講授,有助于學生提綱挈領的掌握類方的基本組方規律。如辛溫解表劑常由辛溫解表藥、活血通脈藥、宣降肺氣藥等組成;而辛涼解表劑常由辛涼解表藥、宣肺止咳藥、清熱解毒藥、養陰生津藥組成。通過藥物類別總結各類方劑的組方思路,更適合中藥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易于理解掌握。

1.2 增加研制方舉例,強化主方治法及配伍特點的講授

由于中藥專業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極少有臨床開具處方的機會,因此對于方劑的具體臨證加減應用,可以適當省略,但可以加入以正方及相關附方組成為主加減,或師正方(附方)治法而研發成功的中成藥,并簡述其研發的中醫理論依據。為學生將來從事中藥新藥研發奠定基礎。如連花清瘟顆粒,是由麻杏甘石湯與銀翹散合方加減而成,師麻杏甘石湯表里同治,治里為主的配伍特點,合銀翹散之金銀花、連翹、薄荷增加透表作用,加入板藍根、魚腥草等清肺之熱毒,伍大黃以瀉熱通便,導熱下行,伍藿香以化濕濁,紅景天活血化瘀,全方汗、下、清并用,衛氣同治,兼可化濕,又以清瘟解毒為主。

1.3 附方要具備中藥專業的特點

由于中藥專業學生畢業可能擔任執業藥師,其工作中的重點是推薦并安全使用非處方藥,因此各類方劑的附方應增加由正方通過加減藥物或轉變劑型開發而成的常用OTC中成藥,并詳細講解其組成、功效和適應證,為學生從事醫院或藥店藥師打下基礎。如羚翹解毒丸由銀翹散去蘆根加羚羊角組成;由玉屏風散通過轉變劑型而成的玉屏風顆粒;由逍遙散通過轉變劑型而成的逍遙丸和加味逍遙丸等。

1.4 增加相關方劑及OTC附方的不良反應舉例,并分析原因及提示避免不良反應的措施

近年來,隨著中藥及中成藥的廣泛使用以及對中藥安全性的重視,中藥及中成藥的不良反應報道逐漸增多。因此,可在《方劑學》各章中增加已有報道的正方或OTC附方不良反應內容,特別是對于中藥專業學生,OTC附方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與其將來所從事的藥師工作相關性較大,這對于指導患者安全使用OTC中成藥具有重要意義。如筆者曾對大量OTC中成藥不良反應做過文獻分析[2],其中藿香正氣水(由藿香正氣散通過轉變劑型開發),逍遙丸(由逍遙散轉變劑型開發),附子理中丸(傳統成方)以及香砂養胃丸(據平胃散加減而成)均有不良反應發生。在已報道的中藥不良反應案例中,除了患者具有過敏體質的原因外,還存在用藥不當的情況,如藥證不符,多藥聯用等。

根據藥物組成及配伍原則,明確中成藥的功效及適應證;針對疾病,選擇相應的治法,并將中藥通過合理的配伍形成方劑,是避免或降低中藥發生不良反應基本且有效的措施。因此,各章節中應明確各方劑的適應證以及使用注意,這是臨床指導用藥的基本條件。

1.5 適當滲透藥品商品學知識

《方劑學》課程中也可滲入一些藥品商品學的知識,比如方名是消費者(患者)對每種方劑的第一印象,如果根據其藥物組成、主治病證、治法或配伍理論使其命名具有一定吸引力,以增加藥品的商品競爭力,如由歸脾湯開發的人參歸脾丸,因在方名中強調含有人參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吸引消費者的作用。

2 把握“必須”和“夠用”的原則,精簡相關內容

由于中藥專業的《方劑學》課時較少,就業需求與中醫專業有所不同,其教學內容也應有其特殊性,因此要把握“必須”和“夠用”的原則,精簡相關內容。

2.1 把握“必須”原則,保證學生掌握基本核心理論

由于針對中藥專業的學生,掌握方劑學的基本理論及臨床知識比應用具體方劑隨證加減治療疾病(開具處方)更加重要,所以《方劑學》的基本核心理論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擴展應用知識的基本保證。體現在總論部分即方劑的治法和配伍理論;體現在各論部分即那些代表法度的經典方劑,如麻黃湯代表汗法、大承氣湯代表下法、小柴胡湯代表和法等。

治法在辨證和遣藥組方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藥師指導患者臨床用藥,首先要明確針對患者病情所使用的方劑或中成藥是否符合該病證的治療大法,比如虛證用補法、熱證用清法等。

針對病機,在治法的指導下,通過合理的配伍組成方劑,是保證中藥臨床有效的基本途徑之一。中藥專業學生將來可能從事藥品研發工作,掌握方劑的配伍理論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對于研發療效確切的新中成藥具有重要意義。

方劑學的基本核心知識是針對病機、病證,選擇相應治法,并依據治法,通過合理的配伍原則遣藥組方,即“法隨證立,方從法出”,且配伍理論在其中也起著重要作用。由于缺少診斷等臨床知識技能,中藥專業的學生無法像中醫專業學生那樣完成整個處方過程,但可通過方劑學課程的學習,將課堂滲透的臨床知識及方證特點與所學的治法及配伍理論有機結合,用于開發中成藥,這便符合中藥專業學生畢業從事新藥研發的就業需求;同時,由于掌握藥物配伍知識,通過對已有中成藥藥物組成配伍的分析,及主治病證的了解,也可結合方劑學所了解到的臨床知識,推薦患者使用適合其病情的OTC中成藥,這便滿足了中藥專業學生畢業從事藥師的就業需求。

2.2 把握“夠用”原則,精簡內容以適應課時需要

由于中藥專業《方劑學》課時較少,且部分內容對于中藥專業學生未來就業需求意義不大,故在前述“必須”原則的基礎上“夠用”既可。主要從總論和各論兩部分分述。

2.2.1 “夠用”原則在總論部分的體現 針對中醫專業,《方劑學》課程既要保證學生的臨床處方能力,同時也要保證對《方劑學》的傳承和研究,所以方劑學發展史在總論部分占有一定比例,但此部分內容在中藥專業學生就業中應用不大,故可適當刪減,保留發展主線即可;方劑劑型在中藥專業《中藥藥劑學》課程中有詳細講解,因此這部分內容也可以適當精簡。

2.2.2 “夠用”原則在各論部分的體現

2.2..2.1 章節設置改革 多數方劑學教材的各論部分多以治法(功效)分類成章,章節及方劑數量較多,而中藥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方劑所表達的法度,設置章節和選方數量不在多而在精。因此某些方劑類別可以從簡,比如現代不常用的瘡瘍劑、驅蟲劑、涌吐劑等章節,而此類方劑中比較重要的方劑可歸入其他相似類別的章節。比如在多數供中醫專業使用的《方劑學》教材中,仙方活命飲屬于瘡瘍劑[3],由于該章節在中藥專業學生的實際工作中應用不大,因此可以根據仙方活命飲清熱解毒的治法特點將其歸入清熱劑章節進行對比講解[3]。

2.2.2.2 具體內容改革 由于中藥專業無醫古文課程,中醫基礎理論課程內容相對較淺,對于中醫專業術語的理解掌握勢必不足,因此經方應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現代語言闡述主治病癥、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簡明扼要的分析方解及配伍特點。如大承氣湯為《傷寒論》經典方,原文中【用法】部分使用的是古文,不易于中藥專業學生理解,可以直接講授現代用法;【主治】項目為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日晡潮熱,譫語,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由于中藥專業學生,臨床基礎知識不足(如不開設診斷學課程),無法理解陽明腑實證及大堆的癥狀,因此可將其歸納為熱結便秘證,大便秘結,脘腹痞滿疼痛,舌紅苔黃,脈沉實作為辨證要點。這樣化繁為簡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3 小結

綜上所述,基于中藥專業的《方劑學》教學改革要在保證基本核心知識不變的前提下,適應中藥專業學生的就業需求,即把握“實用性”原則,突出專業培養目標,把握“必須”和“夠用”的原則,精簡相關內容,使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獲得最佳的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1] 王璞,邢丹,黃新峰.基于中藥學通用人才培養的《方劑學》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7):9-10.

[2] 王璞,王聿成.非處方中成藥不良反應發生原因的分析[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3,36(2):47-49,55.

[3] 謝鳴.方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