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的反思范文
時間:2023-07-04 17:24: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勞動教育的反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勞動法案例 教學模式
案例教學法在技工學校中的應用,能夠使學生清晰的認識到抽象的法律概念,有助于激發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勞動法案例教學模式概述
案例教學法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運用該方法對案例進行解剖,能夠將深奧的理論變得更加簡單,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學生主動的融入到學習中來。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綜合實力的重要形式,改變了傳統理論教學中存在的輕實踐重理論現象,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勞動法案例教學能將單向的知識傳遞轉變為雙向的交流,促進知識的有效反饋。
二、技工學校勞動法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教學素材。當前,我國的勞動法教學缺乏有價值的教學素材,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由于勞動關系契約化時間相對較短,由于經驗不足,導致勞動判例的個性化不明顯,存在諸多問題,當前我國的司法判決書內容過于簡練,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缺乏正當性的闡述,導致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會出現機械而又俗套的判決。
(二)教師和學生在案例教學中兩級化嚴重。當前的勞動法案例教學主要以課堂討論為主,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承擔著案例篩選和問題提出的職責,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在我國的案例法教學中,討論會占用學生大量的課堂時間,無法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造成該種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我國教育體制影響較大,我國的技校學生大多都是初中、高中升入過來的,對勞動法內容不理解,并且缺乏實踐鍛煉的機會,導致學生無法理解案例法教學的內容,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與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不相適應,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批判創新意識無法得到培養。
(三)教學內容不規范。當前案例教學法要想取得良好的實施效果,需要結合技校當前的發展情況,依據自身的條件和認識程度進行探索,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缺乏統一化的標準,沒有統一化的標準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較多的問題,導致各項工作無法順利開展。我們在課堂引用的案例通常是通過啟動仲裁或者訴訟救濟的形式,使案例獲得裁決,來以判例的形式展現出來。當前在我國的技校中也缺乏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課程的建設,甚至有些學校減少開設相關課程的課時,導致技工學校的實踐教學無法順利開展,不能取得良好的實施效果,因此需要教師制定合理化的綱要和標準,確保案例教學法取得良好的實施效果。
三、技工學校勞動法案例教學模式的反思
(一)確保案例認知與選定的合理性
案例教學法的開展受案例的數量和質量影響較大,要想確保案例法教學的順利開展,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案例范圍,對案例做好認識和界定。其中,狹義的案例主要是指存在權益糾紛的案例,需要對案例與判例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將判例歸納為案例的范圍內,將其作為案例教學素材來使用,充分的展現出案例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因此,為了滿足案例教學的需要,需要對案例教學的范圍進行拓展,將其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中,對案例進行合理的搜尋和篩選,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運用勞動法理念和知識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討論,強化學生的獨立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二)合理選擇勞動法案例教學對象
要想確保案例教學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正確選擇教學對象,解決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現出案例教學法的個性化教學風格,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W,確保案例教學法的合理性。由于技工學校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大多是從事實踐性的工作,在就業選擇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勞動法,甚至勞動法使用不當會造成勞動糾紛事件的產生,掌握勞動法,有助于強化學生擇業和維權權利,充分發揮了案例法教學的重要作用。因此,應該選擇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勞動法案例教學對象,將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貫穿于案例法教學的整個過程,對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準確把握勞動案例法教學內容
第一,對勞動關系進行定位,案例教學的主要任務分為應否適用勞動法和如何適用勞動法兩種。其中應否適用主要是指對勞動關系進行判定和定位,如果將其作為一種勞務關系,需要確保在勞動法規定的范圍內去實施,防止由于法律適用不當造成的法律制度混淆。但是如果作為勞動關系,則需要對適用民法進行調整,需要正確適用法律規則,對社會關系進行準確定位。第二,對適用管制規范和自治規范進行合理調整。勞動法在實施過程中必須要脫離于司法框架而使用,確保勞動法在工時、工資和安全衛生方面的基準化,使勞動法向著公法化方向發展。需要將勞動契約中只能適用于勞動規范的行為進行調整,確保契約規定和選擇行為是在勞動者自愿的情況下實現的。
四、結語
案例法教學是當前技工學校實踐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促進了案例教學法的改革,克服了以教師為主導的案例教學法的弊端。在技工學校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是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對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確保多種案例教學法的正確合理運用,確保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孔令仙,劉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勞動法案例教學理念的改革[J].雞西大學學報,2013,(11).
[2]張靜.案例教學法在勞動法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05).
篇2
春日的蔬香樂園陽光和煦,清風拂面。師生們徜徉其中,有的在飯后閑庭信步,交談學習心語;有的在課余辛勤澆灌,耕耘班級的自留地;還有的帶著紙筆欣賞景色,寫寫畫畫。漫步在這里,能夠享受到班級園地的春意盎然,感受到師生的熱情與自信。蔬香樂園里一片和諧,生機無限。然而,回首兩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
一、嘗試:把荒地變資源
2012年初,隨著校安工程的順利竣工,校園內多了一塊兩畝的空地,放眼望去,那里一片荒蕪,雜草叢生,坑洼不平。是將這兩畝地變成綠地,還是為學生開辟實驗場所,打造成種植基地,使其成為開發課程資源的載體呢?我們在選擇中思考著。機緣巧合,此時我校成為縣首批小班化試點學校,部分教師參加了省小班化教育培訓班,學習歸來,我們決定把開發多樣化的校本課程作為推進小班化教學改革的著力點,然而,當宣布把這塊空地作為實驗基地來開發勞動教育課程時,卻聽到了各種質疑的聲音:
“土地與校本課程建設有何聯系?在土地上能建出勞動教育教材嗎?要提升教師的教育素養,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思想上的引導才是更重要的。”
“我校學生都是農村娃,讓他們勞動豈不是畫蛇添足?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個別輔導更迫切。”
“學生的成績才是學校的立足之本,搞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對成績有何益處?”
還有更多的教師言辭犀利:“課程建設對教師而言不切實際,我們的任務就是教好書,課程建設既高不可攀又徒勞無功。”
面對教師的質疑,我們在內心掙扎著:放棄還是繼續。終于,我們決定直面挑戰,邁出了試探性的一步:聘請當地農民,鏟除荒草,平整土地,統一播種向日葵,然后像劃分衛生包干區一樣劃撥給高年級學生,讓他們負責澆水、除草。于是,校園內開辟出了第一塊種植園區。
二、窘境:被“冷落”的向日葵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處于生長期的向日葵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校園里,學生們洋溢著青春氣息的臉龐與朝氣蓬勃的向日葵互相映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漸漸地,我們發現學生的熱情并沒有教師高漲,新鮮感過去之后,不是親手播種的東西,那么對他們缺乏天然的吸引力,他們也缺少成就感,走過時很少停下來駐足觀看,關注度漸漸降了下來。更尷尬的是,我們期待的“明艷的花盤對著太陽微笑”的情景并沒有出現,因為向日葵的盛開期是七八月份,正值暑假,校園里空無一人,金燦燦的景象只留在了值班教師的相機里。強扭的瓜不甜,怎么辦?
三、調整:嘗到了“有機蔬菜”的甜頭
帶著這些問題和困擾,2012年秋,我們決定吸取上半年的經驗和教訓調整方案,如何調整呢?由于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學生的需求是學校教育的出發點,那么就應該聽聽學生的聲音。在精心準備之后,我們對三至八年級的學生進行了關于勞動教育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認為自己參與勞動的機會太少,單一的課堂形式枯燥無趣,雖然生長在農村,但并沒有接觸過種植方面的勞動教育,他們普遍認為種植實踐課程是鍛煉自己、熟悉種植和開闊視野的機會,非常期待這樣的實踐學習活動。隨后,我們明確了學校的基本思路,即以勞動教育為校本課程,由此輻射到學生課堂內外的學習中,形成有特色的學生喜愛的課程。
在確定方案以后,學校首先向全校師生發起了“為基地取名”的活動,師生們積極參與,最終確定了“蔬香樂園”這個名字,寓意“蔬果飄香、快樂成長、收獲希望”。在完成取名之后,學校倡議讓基地綠起來,即按照季節和時令種植瓜果蔬菜,師生們投入到了勞動當中,兩個月后,學校食堂以高于市場價兩倍的價錢收購了學生自己種植的蔬菜,收獲的喜悅令學生的參與熱情更加高漲。
就這樣,“蔬香樂園”課程順利啟航。
四、學習:“風”從上海來
如何讓更多教師利用“蔬香樂園”中的資源,進一步在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課程目標呢?正當思索時,我們又迎來了發展契機,2013年,學校被推薦為省小班化教育典型學校,得到了去上海市虹口區教師進修學院培訓學習的機會。在聆聽了專家的講座之后,教師們受益匪淺,在隨后的半個月,我們走訪了虹口區的多所名校,實地感受了區域內綠色生態課程建設帶來的精彩。最吸引我們的是上海虹口區第六中心小學“趣樂園課程”的創新實驗室建設,他們所建立的勞動基地既有露天土培基地,又有大棚暖房和水培基地,同時,學校還編纂了《水培蔬菜》《土培技巧》等相關教材,引導學生種植養護、觀察記錄、探究實驗、采摘收獲。此外,學校還把對種植的熱愛滲透到其他課程領域,如花卉折紙、花朵面塑、蔬果國畫、植物圖案藏書票、植物角、野外觀察等,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理論洗禮和實地考察是一場“課程頭腦風暴”,教師們有了柳暗花明、豁然開朗之感,這股風暴從上海灘吹到了德清的后花園。
五、前行:“蔬香樂園”成果初顯
2013年秋,學校申報了“農村小班化教育典型學校勞動教育課程開發與建設”課題,計劃用三年時間,將蔬香樂園實踐基地打造成五塊不同功能的實踐區域,即勞動實踐區、學生探究區、大棚實驗區、地膜種植區和綠化園藝區。同時,我們在各功能區就種植內容進行了整體安排,如在勞動實踐區種植蔬果,在學生探究區種植學生感興趣的蔬果及鄉鎮特色作物,在綠化園藝區種植本地區的瓜果樹木。同時,從管理、組織、開發等方面進行探索,成立了以科學組教師為主的種植指導小組,明確了種植方案,鼓勵教師的研究與實踐。
在學校的動員和支持下,多名教師展開了嘗試與探索,教授高段科學的楊老師便是其中一位。她積極開發研究項目,把“蔬香樂園”勞動基地和學生的實驗操作相結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今,她的科學課已不再是單一的課本陳述和教師一人的獨角戲了。在章老師的勞技課上,他帶領學生進行栽秧苗、蓋膜、施肥、剪枝、采摘等勞動,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填寫研究記錄表。學生們在教師的帶領下認真實踐,收到了良好的實踐效果,逐漸養成了愛觀察、愛思考的習慣。
六、反思:“摸著石頭過河”與“課程規劃”
與課程建設接觸已有兩載春秋,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師生們對蔬香樂園項目的認同,我們為師生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的精神而感動,同時也收獲著綠色教學的生機與成果。我們憧憬在新的一年,教師們能結合自己的學科開展課程延伸活動,為課堂尋找一片綠色,讓教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為此,學校做了以下努力:
第一,科學教師成立編寫組,編寫以時令節氣、現代農業、種植要求等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種植教材。
第二,語文學科充分利用基地資源成立綠色寫作小組,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受蔬香樂園帶來的生機,增添校園的文化內涵。
第三,藝術組開展蔬果寫生、瓜果國畫、班牌設計、農民畫等活動,從而豐富課程內容。
篇3
包曉東:歡迎大家的到來!我想先和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下城區的情況:下城區地方不大,只有31平方公里,我們每年上交的稅有三百多個億,但算下來真正屬于下城區可用財力不到三十億,用于教育的支出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而這個壓力是多方面的。我只舉一個例子你們就知道了。下城區的本地孩子有二三萬,孩子總數是五萬多,也就是說有將近一半的孩子來自外地。我們測算過,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到義務教育階段,最少需要政府投入18萬元,這其中轉移支付到下城的只有6 000元,差額部分要由地方政府承擔。寧可自己勒緊腰帶我們也要千方百計保證教育發展的經費,支持教育,我們2016年教育總投入95 506萬元,占區總支出的31.78%,近三分之一的經費用于教育。
而2017年我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只會多,不會少。除常規性的經費保障外,我們還將另外成立5個億的建設基金。兩個項目現在也已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工作。一是投入250萬元,完善校園安防體系建O,新增或改造校園數字高清攝像頭1 800個,實現全區校園高清攝像頭關鍵點位全覆蓋。二是啟動“愛心港灣”助學計劃,減免中小幼困難家庭學生午餐費、校服費、代管費等,實現困難學生全免資助。一句話,困難很多,但是我們的資金投入從來都是優先考慮教育。
此外,我區投資13.5億元,占地103畝的啟正實驗學校已在去年正式開工,預計2019年將建成使用。這是我區在教育投入方面的一個大手筆。我們力爭將這所新校打造成杭城最具人文地標性的窗口學校。現在正在四處取經,聽取各方意見,尋求辦學的新理念、好做法。
:看來下城區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真是非常大手筆呀。教育政策措施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千家萬戶,而教育資源的配置,對每一個家庭、個人來說,往往都會產生著重大的影響。請問下城區是如何配置公共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的?
包曉東:一是科學預測,動態調整。我區強化教育、衛計、公安等部門的合作,科學測算下城區各個地塊人口數量、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需求、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就學的變化規律,準確預估班級數額缺口,研判生源矛盾。
二是優化教育服務區。根據生源、校園布局情況,對教育服務區進行了優化調整,平衡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具體包括:兩所優質學校打通教育服務區,緩解局部地區入學矛盾比較突出的現狀;大膽探索同類校園的撤并,發揮名校集群式發展效應;積極穩妥推行小升初交互式劃片,激活公辦學校的辦學活力,促進公辦學校進一步辦出特色。
三是開展教師校長交流工作。建立教師校長交流制度,明確交流程序與要求,重點引導骨干教師和校長向教育實力薄弱學校、新建學校流動,引導超編學校教師向空編學校流動。同時,在推優評先、職評促進、聘任優先、津貼保障和考核監督等五個方面,進行有力保障。參加交流的教師在新學校的全面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縮小了校際師資差距,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
:在治安建設方面,下城已經創下了省級平安區十連冠,而校園安全是城市治安的重要方面,下城區在校園安全建設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包曉東:說起平安建設我們還是很自豪的,在校園安全建設方面我們主要通過以下五點來落實。一是嚴格落實安全工作責任。每年年初在區委、區政府與教育局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的基礎上,教育局與各校園簽訂《安全工作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各校園則與每一個處室,每一位教師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對具體的安全工作任務進行了層層分解,根據《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崗位,切實加強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一崗雙責”責任體系,自覺管理好責任范圍內的人和事,確保我區各校園安全穩定。
二是加強校園防控體系建設。在切實加強校園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基礎上,實現全區校園三防全覆蓋,每個校園設置安全保衛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保衛人員,超標準配備專職保安人員(每年聘請校園保安人員的費用達到1 000多萬元),按標準配齊配足防衛器械,進一步完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建設,每年逐批更新校園視頻監控高清設備。我們將逐年推進校園警務室建設工作,加強警校聯動機制,不斷提升我區校園及周邊地區治安防控能力。
三是推進愛心護學崗機制建設。我區充分整合社區民警、交警、協輔警、校園保衛干部、專職保安、值班教師、家長志愿者、社區志愿者等力量,成立“愛心警察護學崗”和“愛心家長護學崗”,加強對學生上下學、集體出游或其他重點時段的護學工作,充分發揮警務、社區及家長的力量,明確思路,落實措施,進一步加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真正實現“警、家、校攜手,用愛護學”的目的,建立起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長效機制,確保師生安全和校園穩定,促進校園教育事業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有效地為校園師生及周邊群眾營造一個和諧、文明、有序、平安的環境。
四是加強校園周邊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做好校園及周邊治安、交通管理的環境治理工作,持續推進“護校安園”專項行動,多部門聯合開展校園周邊環境衛生、食品衛生、文化市場等日常巡查,聯合街道對校園周邊200米范圍內餐飲、食品店進行食品安全整治,及時發現各種安全隱患,并配合開展隱患治理,進一步凈化校園及周邊的治安、交通、文化、食品衛生等環境。
五是全面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各校園通過各種途徑開展面向全體師生的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禁毒、防震減災等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不斷靈活宣傳教育形式,拓寬宣傳教育渠道,增強宣傳教育效果。同時,還充分利用公安民警擔任的校園法制副校長作用,對師生開展法制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另外,我們充分利用中國教育學會研發的“校園安全教育平臺”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我區自2014年和中國教育協會簽訂“安全教育實驗區”的協議以來,有效解決了老師安全教育的資源不足、專業程度不高的問題,將校園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校園安全教育課開設率達到100%。此外,我區非常重視校園應急疏散演練工作,各校園每學期定期開展至少兩次以上的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健康素養和安全素養。
:除了校園安全建設,下城區還很注重以活動來推進中小學育人工作,其中“聽、尋、展、行”系列活動就產生了熱烈的反響,您能介紹一下這四個字的具體內涵嗎?
包曉東:為學習貫徹全省育人工作座談會精神,積極探索時政宣教新舉措,培育中小學生的責任意識,我們在全區31所中小學開展了“聽、尋、展、行”系列活動,著力推進中小學育人工作。
“聽”,即聽新聞時事,引領學生明辨是非。通過開設“四點半”大課堂、開展“政策連連看”、評選“小小新聞評論員”等方式,鼓勵學生了解社會新聞。如青藍小學的“青青藍藍說天下”微課堂,7個孩子為一組,每次挨個復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換三名”等中的一條內容,輕松引導孩子關注省市區情,了解社會、認識社會。
“尋”,即尋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向善明理。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為主題,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尋訪”“微黨課”校園巡講等活動,培育學生人文情懷。如長江實驗小學組建95支“親子非遺尋訪”小隊,求知小學開展“絲綢扎染文化進校園”活動,借此展開“一帶一路”相關教育。
“展”,即展童眼視界,培養學生德美情懷。以“童眼看社會”為主題,結合核心價值觀和時事大事宣傳教育,開展“集時、集事、集史”主題集郵活動、“童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繪畫比賽、中國夢系列微電影制播等活動。如朝暉實驗小學“紅領巾攝制棚”拍攝了專題記錄片《我美麗的家鄉,我心中的祖國》和廉政校園劇《禮物》,鮮活闡述孩子對中國聲音、中國故事的理解。
“行”,即行日常點滴,帶領學生投身實踐。組織開展學禹、爭做“治水五小員”等“五水共治”主}系列活動,培育合格公民。如長壽橋小學開展“攜手1+6科學用水進萬家”“攜手1+6防旱抗旱進萬家”等系列活動;茅巷小學等學校開展了“河道小醫生”行動,形成爭做“五水共治”小宣傳員、小記錄員、小示范員、小研究員和小監督員的氛圍,廣聚正能量,在行動中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聽、尋、展、行”系列活動開展得真是如火如荼,“新勞動教育”也是“行”的一方面,您能和我們再說一說“新勞動教育”嗎?通過“新勞動教育”要培養怎樣的學生?
包曉東: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教育一直是中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
我們的教育方針一貫主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然而當下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對勞動教育都有淡化之勢。究竟原因,是唯分數至上的教育觀在起作用,學校為分數而戰,老師為分數而教,學生為分數而學,凡是考試要考的,老師就教,學生就學,凡是對分數有可能帶來影響的教育教學活動便成了多余的,勞動教育在學校自然也就被邊緣化了。在家里,如今的父母也很少讓孩子動手勞動,生怕孩子受累。還有的父母會讓孩子把所有時間用在學習上,哪怕節假日都必須奔走于各種補習班。這些都使現在的孩子勞動意識日益淡化,勞動能力不斷弱化。
要真正體現勞動的意義,僅停留于課堂是不行的,還必須讓孩子走到社會生活中去參與歷練。“新勞動教育”理念,力圖讓學生在勞動中回歸自然、親近土地,感到勞動光榮,體驗人對生活的能動創造,去發現大自然對人的貢獻,在勞動中發現自我的才能。
勞動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孩子在勞動中獲得一些生活體驗,以及從勞動中獲得生活的樂趣,培養一種現代新生活的態度與方式,既是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未來生存的需要,更是讓其生命更好地發展的需要。
:聽您說了這么多,深刻感覺到您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情,也很有想法,您能否談談對教育的認識,您認為現在的教育還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要怎么解決?
包曉東:我是2015年年初才開始接手教育的,接觸教育的時間并不長,但有一點我是很清醒的,那就是我知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過去,教育面臨著一個尷尬,就是常常“雷聲大雨點小”,每個人都明白教育很重要,在現實中我們喊著教育要優先發展,但做的時候教育往往成為了配角。現在這個問題在下城得到很好的解決。無論區委、區政府、區人大、區政協,還是各部門、街道,都認為教育重要,在建設全域中央商務區中要發揮先導性、基礎性作用。教育是最大民生,教育是生產力!
再有,就是我們的教育活力還很不夠。我區教育無論在管理、師資還是其他的方面都是數一數二的,可是依舊有一些家長不很滿意,為什么?我們政府要反思,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從學校抓起,怎樣的學校才是人民滿意的學校?
第一,學校和社會要聯動起來,和社會接軌,并向社會借力。我們的教育雖然辦得還可以,但我們和社會之間的聯系、開放還不夠,很多事情家長不知道、不了解。如果學校能得到大多數家長的肯定,學校的教育一定會更加順利。處于轉型期的今天,學校已經從文化的“孤島”轉變為一個開放的社會組織。增強家長和社會對學校教育的共識和認同已成為創設良好教育環境的重要前提,這就需要學校辦學必須充分關切和回應家長、社區等方面的合理訴求,得到家長的支持,彰顯學校教育的優勢。當然,現代學校發展所需要的家校關系,絕不是簡單地為了“讓學校迎合家長需求”,應該是建立在互動基礎上的合作。家校關系走向“互動”,不僅是一種文明進步的體現,更是教育發展的必然。
第二,要有中心和大局意識,要圍繞中心開展工作。我區教育也一定要在全域中央商務區建設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多貢獻,才能有更高地位。教育的先導性、基礎性作用要發揮得更充分、更明顯,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更明顯。教育發展也就更可持續和健康。
第三,教育內部要深化改革,激發教師的積極性。我們到北京、上海這些發達城市的好學校去調研學習,發現這些好學校都談到了老師的積極性問題。很多老師都有教育情懷,但是他們的積極性是不是真正被調動起來了?我想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當然,問題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先把自己認為干得好的事情干好,把分內的事情做好。
:“每個人可以先把自己認為干得好的事情干好,把分內的事情做好”,說得真好。我了解到您這兩年都會花很多時間用在幼兒園、中小學校的調研上,最近,您還到杭州市青藍小學進行實地調研。根據您的了解,您認為理想的學校應該是怎樣的?學校的德育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包曉東:我心目中理想的學校應該是:學生想來,家長想送學生來,社會也認可這所學校里走出來的學生。
沒有做好德育工作,就辦不好一所學校。學校不重視德育,學生不講道德,何來好的學習生活環境?黨的十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抓住了教育問題的本質,“德”在人的諸種素質中處于核心地位,是讓學生和諧發展的關鍵,培養學生品德是幫助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的必要途徑。想辦好一所學校,德育在各項工作中是首要的,今年剛剛的六大核心素養就無處不在強調德育。
學校的德育工作首先要抓好基本道德品質教育。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理想教育,教會學生做人的基本價值以及諸如公平、正直、誠實、勤勞等為人類社會廣泛接受的道德規范,尊重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社會,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積極向上的個人理想。加強珍愛生命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導干預,培養學生的陽光心態和健康人格。將法治教育納入學校總體教育計劃,普及法律常識,培養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自覺遠離,遠離校園暴力,遠離不健康的生活。鼓勵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
篇4
一、“中考”有待改進,素質教育應該全面推行
素質教育應該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所謂徳就是學生的思想品德,包括:學生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社會主義思想的逐步形成,包括學生法律觀念、道德思想、紀律意識,民族,家庭的光榮傳統;還包括:熱愛祖國的思想和人與人的和諧關系,辨別是非的能力等內容,這些內容在小學、初中、高中的思想品德課中設置已很全面了。但是由于一些學校“應試教育”思想嚴重,把有些年級的思品課“邊緣化”了,造成德育內容、思想的缺失。所謂智就是各科知識的教育,這部分內容在小學、初中課程中很系統了。“中考”已得到重點檢測,各級部門已很重視了。所謂體就是體育,身體素質好是知識的載體,身體好才能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這一點很多學校體育教育已做得很好,但是還有一些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重視體育,表現為體育課安排較少,或者體育課被占用,或者“放羊式”教學。所謂美育,一方面是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美術技巧,以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學生區別“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能力。這美育教育更是被更多的學校、教師淡化了,甚至是摒棄了。所謂勞就是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熱愛勞動的思想,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的能力。這一內容的設置在許多學校幾乎很少,甚至為零,使學生的勞動思想、技能的不到培養,缺乏勞動的思想、習慣、能力。
德、智、體、美、勞幾方面的素質教育,素質培養,在現實的教育活動中,智育受到很好的重視,而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受到程度不同的歧視,致使教育方針規定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素質得不到全面的提高,所以,“中考”指揮棒應該改進,對學生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幾個方面要進行綜合考量,評價學生成績,確定升學與否。這樣做,學校的教育、培養工作才能全面,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幾個方面才能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二、初中一、二年級思想品德教育課有待重視和加強
受“中考”這個指揮棒的影響,許多學校只重視升學考試相關的學科和內容,多安排上課時間,只考試這些學科,考試后重點排名、評價,而初一、初二的政治學科,有的學校安排上課時間少,不檢測,不要求,甚至有的學校不開設課程,這樣就造成學生和教師不重視,初一、初二的政治課程的內容學生不能系統的學習,更不能用以指導自己的行動,學生的健康成長令人擔憂。所以,學校應該重視和加強初一、二年級思想品德教育,是這一部本內容教育不能缺位,有和其他學科一樣的地位。
三、學生學的政治理論知識不與自己行為結合,應該糾正
由于有些學校政治課教育不開設,缺位,學生學不到安排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知識,還有的學生學了一些政治知識,只學不用,理論不聯系實際。比如:課堂上講:學生要愛護公物,不說臟話,愛護環境衛生。下課后,有學生罵人,亂扔垃圾,損壞桌椅等。針對此情況,學校應該開齊課程,對學生進行系統思想品德教育,并教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行為,學校政教處和班主任對學生的行為要適時追蹤,建立檔案,表現好的給予表揚,表現差的要批評、教育,使學生學用結合,健康成長。
四、家庭、學校、社會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統一,各自為陣,甚至缺位
篇5
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主線,以“構建有效課堂,提升實踐能力”為主題,開展基于崗位、基于問題、基于教師發展需求的學習與研究,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二、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師適應新課程要求的專業能力。
2.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構建有效教學的行為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基本原則
1.以校為本,全員參與。
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是我市我區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客觀需求,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我校要求教師人人參加,人人練兵,通過崗位練兵,深化校本研修的內涵,拓展校本研修的外延。
2.注重過程,強化實效。
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必須在過程上下功夫,注重過程的針對性和連續性。立足教師崗位確定練兵的內容,真正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使練兵的成效體現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到每位學生的身上。
四、途徑與內容
我校依據《市中小學教師崗位大練兵內容與標準》,結合我校實際,制定練兵的內容,采取分步實施,分模塊達標的原則。大練兵的主戰場離不開課堂教學,離不開學年組與學科組,我校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研修方式開展練兵活動。
1.同伴互助。
開展有效的聽課、說課、評課和反思活動,建立團隊型學習模式,對課堂教學進行深度研究。以教學課例為載體,以課標研讀、教材分析為重點,加強同伴交流,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青藍互助。
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引領,強弱整合,優勢互補,共同提高。我校骨干教師帶領青年教師備課,幫助青年教師指導參加區級競賽課。
3.實踐反思。
教師要制定“學科教學工作計劃”,確定發展目標,通過專業閱讀、課堂教學實踐,撰寫教育敘事,開展反思性教學,將崗位練兵活動貫穿與課前系統,課中系統,課后系統,實現教學技能的提高與自我超越。
五、搭建平臺,培養能力。
1.解讀課標與分析教材的能力。
本學期區開展了首屆教師素養大賽,我校抓住這個契機,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熟悉“新課程標準”,深刻把握教材內容,理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科學合理的處理教材。月末進行學科知識測試。
2.學情分析能力。
能對本學科學生學習現狀進行具體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改進措施。要求每位教師撰寫一份學情分析報告。
3.教學設計能力。
熟練進行學科課程的構思和設計,合理創設教學情境,科學設計問題的發生過程、知識探究過程、知識應用過程和師生互動過程,能撰寫一份教學設計。
4.教學管理能力。
能熟練地掌握課堂的管理技術,注重群體學習行為的養成,實現有效教學。每學期每人參與一堂公開課,擔任說、講、評的角色,讓老師們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5.教學反思能力。
能夠對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自身教學行為和課堂教學整體行為及教學評估進行反思。
6.教研、科研能力。
積極學習鉆研教育理論,并能與同伴合作探索研究,建立學習型團隊,開展中、青、骨干、科任教師參與教研活動,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開展基于問題的研修,開展課題研究,并撰寫一份教學論文。
7.教學機智。
能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偶發事件及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分析及解決。撰寫一份教育敘事。
8.班主任思想道德教育能力。
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業務學習,加強專題研究,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教師全員育人、服務學生的意識。有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與集體主義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勞動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積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建立相應檔案,進行問卷調查。
9.班級管理的改革與創新能力。
優化班級管理模式,建設良好班級文化,創新班級教育活動,建立與家長良好的合作關系,提高研究學生的能力、組織學生參加活動的能力,積極開展班、隊會活動的能力。
10、組織教師參與三筆字練習。
要求教師每周保質保量地練習一葉毛筆字,兩板粉筆字,每日一頁鋼筆字。并對書寫認真的教師給予表揚和獎勵。
六、活動安排
1.準備和啟動階段:制定、下發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實施方案。
篇6
[關鍵詞] 社區資源 體驗教育 實踐
一、背景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當今家庭教育大多重視文化知識教育,孩子大多業余時間在校外補習班度過,學習壓力大,而生活技能的缺少,戶外活動時間的不得保證使大多數孩子厭學、懶惰、孤僻。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節假日的調整,孩子們一年中生活在家庭、社區的時間已達到160天。如何為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成了學校、社區面臨的一項新任務。
二、設計創意
1.成立社區小隊鍛煉人
我們在社區成立了服務、宣傳、環保三個小隊,充分調動了隊長的領導才能,通過定期開展豐富的活動,讓隊員樹立我是社區的一分子的主人翁意識,努力為社區作出自己的貢獻。
2.開展主題活動磨練人
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我們開展了“勞動最光榮”主題實踐活動。用摘星卡的評價手段激勵學生,以一系列的活動多層次、多角度地將勞動最光榮的活動深入地開展出去。
3.活動宗旨
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做人,學會助人。
三、實施過程
1.準備階段
首先,通過校園廣播發出招募社區小分隊隊長的號召,由大隊總輔導員帶領的評審團評選出了三位同學,分別擔任服務、宣傳、環保三個小分隊隊長。三個隊長招兵買馬,在校園里張貼了自己做的宣傳海報,在廣播中向全校學生發出招隊員的邀請以及錄用要求。隊長們對應聘的隊員進行現場面試,確定三個小隊的隊員名單。
其次,我們開展了社區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掛牌儀式,把大學新村一社區作為首批社區社會實踐活動基地。
最后,少先隊大隊部聯合大學新村一社區開展了“社區活動摘星卡”的發放儀式。活動宣布了本學期將要開展的活動內容及要求,接著學生代表的發言,最后由大隊輔導員和大學新村一社區的工作人員共同為隊員們發放了活動摘星卡。同學們每參加一次社區主題活動都會得到一顆星星,學期結束時評選出摘星之王。
2.實施階段
(1)社區小分隊在行動
①社區中的小喇叭――宣傳小隊
宣傳小隊以3~4人為一組輪流為社區出黑板報、布置櫥窗,并做好詳細記錄。隊員們利用雙休日對社區居民進行多種形式的宣傳(包括口頭宣傳、標語宣傳、張貼倡議書等),宣傳內容還包括安全、衛生、健康、文明用語、市民道德建設規范等,通過這樣的宣傳,對社區居民生活環境的優化和居民素質的提高起到了較好的輿論導向作用。
②社區中的小雷鋒――服務小隊
服務小隊通過向社區了解社區內的貧困戶以及孤寡老人,定期開展送溫暖活動,慰問社區內的孤老和離退休干部,為老人提供體力勞動服務或與老人談心聊天,消除老人的寂寞感,同時還為他們帶去喜聞樂見的節目。服務小隊還開展了“環保工人你們辛苦了”慰問社區內環衛工人的活動,讓環衛工人感受到他們同樣是被受尊敬的。
③社區中的小綠葉――環保小隊
環保小隊對社區內綠地實行分片分區包干責任的辦法,要求隊員每月至少兩次對責任區內綠地中的垃圾進行集中撿拾與清掃。隊員們不怕臟,不怕累,體驗社會勞動的樂趣,樹立起責任意識和環保意識。環保小隊還利用空余時間為社區的環境美化服務,如清理黑色廣告行動、回收廢電池行動等。環保小隊還開展了“變廢為寶”改裝廢品比賽,制作了環保卡片并分發給社區居民。
社區小分隊的活動始終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在小隊長的帶領下,在輔導員的指引下有條不紊地越搞越有特色,越來越有意義。
(2)社區主題活動入人心
學校為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利用社區提供的一方天地建立了“勞動最光榮活動中心”。如今同學們每周都要到社區“勞動最光榮活動中心”參加活動。在進行勞動教育過程中,根據小學生不同年齡特點,每個星期都堅持開展豐富多采的“趣味型”、“知識型”和“艱苦型”相結合的勞動競賽。每次活動我們都及時做好活動通知,通過校園網站、校園廣播、社區宣傳欄布置好活動要求。
開展包書皮、系鞋帶、疊被子、洗衣服、釘紐扣、做沙包等生活自理技能比賽。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我們對于低年級學生開展了包書皮、系鞋帶、疊被子比賽,對于中高年級學生開展了洗衣服、釘紐扣、做沙包比賽。進行剝豆、揀菜、削水果皮、包水餃等家務勞動比賽。低年級開展了剝豆、揀菜比賽,中高年級開展了削蘋果和包水餃的比賽。此項活動同樣深受家長和學生的喜愛。
每次活動過后,我們都會讓同學們談談活動感受,指導學生自制“我在社區中成長”的社區活動檔案,記載學生每次參加社區活動的時間、地點、體驗、感受等。
四、效果與反思
1.來自孩子們的心聲
“今天過得真有意義,我學會了包水餃,以后可以和媽媽一起包了。”
“這次的釘紐扣比賽雖然我沒有得獎,但我回家還會練習的,爭取成為一個釘紐扣高手。”
“作為服務小隊的隊長,我感覺到責任重大,正是有了這樣的壓力,我的交往能力提高了,領導水平提高了。”
這樣的發自肺腑的心聲還有很多很多,從中我們堅信了一點,我們的社區活動搞對了,我們的形式更好了激發了孩子們的參與熱情,我們活動的內容貼切孩子們的生活,是他們急需想要提高的。
2.來自家長們的反響
“現在每當孩子知道周末社區有活動,就高興得不得了,每次活動都會參加,積極性很高。”
“自從學了削蘋果后,孩子在家一有空就練習削蘋果,也不看電視了,這樣的活動很好。”
“學校和社區聯合開展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孩子雙休日就有事可做了,生活更加充實了。”
像這樣的話,說也說不完,家長們對活動的肯定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繼續深入開展這樣的活動的信心。
3.來自輔導員老師的反思
利用社區的資源開展這樣的活動還是深入人心、富有成效的,活動的報道多次在媒體上發表。在摸索社區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亟待改進的方面。
為了讓活動留下深刻的腳印,我們還設想制作一個專題網站,這樣活動的通知、過程、報道等都能在網站上展現出來,增強活動的影響力。
篇7
追本溯源 探尋成因
富裕縣職教中心學校 管靜:初看這件事,像是錯在學生:不愛勞動,斤斤計較,沒有集體意識。其實不然,我覺得這是學生平等意識的覺醒,是在拷問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公平度。如今的學生自我意識較強,他們渴望平等,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當然他們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也許是分配勞動任務的不均衡,觸動了他們潛意識中主觀平等的那根神經。
泰來縣六三中學 程誼飛:我認為這個問題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的學生一般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寶貝疙瘩,在家里別說做家務了,有的連生活都無法自理,容易產生自私的心理。況且現在學校、家庭都會特別重視成績,而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的勞動教育。
杜蒙縣胡吉吐莫中心學校 趙宏軍:可能是老師平時就以“上級”的身份對學生呼來喚去的,不是讓學生做這個,就是讓學生做那個,然后激勵機制又沒有跟進,學生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賴一個樣,老師也從不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他們的感受,所以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
他山之石,現身說法
案例1:撥動心弦――轉變學生的態度(安徽省蕪湖縣保沙中心學校 莊華濤)
我曾經在新接手一個班級時,吃過一次“閉門羹”。
那是報名注冊的第一天。教室里的垃圾很多,我便想先將班級衛生打掃一下,就順便找了一下,看有沒有學生可以幫忙。結果,我只看到一個剛剛報完名的男生在外面玩。于是,我便叫他幫我一起打掃教室。沒想到那男生丟下一句:“我是來報名的,不是來值日的。”轉身就跑了。
獨自一人打掃好教室后,我回到辦公室,滿心都是失落。心想這孩子是怎么回事,怎么可以這樣!但轉念又安慰自己:算了,可能是他有什么事急著回家吧。再說,這確實不是他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后來的日子,這個男生依然如此――除了他應該擔負的值日任務外,其他班級事務仿佛都與他無關。我一直告誡自己,他已經完成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至于其他的,還是暫時不要求他吧。
就這樣,又過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有一天,我騎摩托車回家時,發現這男生推著自行車走在路上。雖是初秋時節,放學后的太陽還是很毒,孩子的臉上掛滿了汗珠,襯衫也濕了,看樣子他走得還挺費力。于是我停下車問道:“怎么了?”
孩子一看是我,低著頭答道:“鏈條掉了,裝上去就掉。”
于是,我幫他裝上鏈條,并從摩托車的后備箱里取出工具,將必要的幾顆螺絲緊了緊。之后對他說:“現在試試。”孩子騎上車走了。我正準備上車離開,他忽地兜回來,沖我大聲說了句:“謝謝老師!”又高興地騎車走了。
后來的日子里,我發現這男生漸漸有了變化。除了對我分配的任務不再推辭外,還能主動承擔一些其他的班級事務。看著他的變化,我知道我的靜待有了最好的結果。
由此可知,當學生表現出個時,教師一定不能急于指責,也盡量不要強制他們,而是應該尋找點點滴滴的機會,用實際行動去感化他們、影響他們。
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心智并不成熟的孩子,每一個教育措施必將在孩子的內心留下痕跡,都可能會成為影響學生性格特成的因素之一。作為教師、作為成人的我們,在尋找教育契機的同時,應該保持一顆寬容的心,平和地去對待每一個孩子、每一件事情。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轉變的過程中保持心靈天空的明亮、蔚藍與純凈。
案例2:激發內力――調動學生積極性(泰來縣蒙古族學校 張君茹)
2012年的冬天寒冷雪大,校園內和學校分擔的清雪任務都很重。我們以分擔區責任制的形式把任務分到各班。一次,我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有一個班級的進度特別慢,而且人還少,就問班主任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說:“都請假上廁所了,還沒回來,偷懶不愿意干唄!”我早就聽說她班的學生勞動態度一貫如此。我對一個學生說:“去叫他們,就說我要和他們比賽,問他們敢不敢。”
可能是懷著好奇心吧,學生們陸續回來了。我說:“咱們比賽呀,看誰清得快?”到底是孩子,一聽比賽興趣就來了,其中一個平時最不愿意多干活的男生說:“主任,你是女的,和你比賽等于欺負你!”我說:“那到也是,你是男子漢,比我有勁,那你說怎么比?”他的豪爽之氣盡顯:“把我班兩個女生借你,我和你們3個人比!”我說:“好!既然是比賽就有獎懲,如果你贏了,我們就出個節目;如果我們贏了,你要在以后的清雪勞動中當隊長,帶頭干!”他很不屑地爽快答應了。我也對其他同學說:“我們大家和其他班級比,看看能不能比其他班清得快。”
分好任務后我們開始了比賽。其他同學也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熱火朝天地干起來。不知道是誰唱起了《團結就是力量》,大家也都不約而同地跟著一起唱起來,歌聲在我們清掃過的路上回蕩著。最后的結果是,我們女生贏了,伴隨著女生們的歡呼,那男生卻很不服氣。我說:“既然不服氣,你平時就多參加勞動,多鍛煉。下次再有清雪任務給你個翻盤的機會!”他攥著拳頭大聲喊:“好,我期待快點下雪!”
雖然腰背酸疼,衣服濕透,但我的心里卻甜甜的。
案例3:外力驅動――獎出學生勞動習慣(江蘇省建湖縣沿河中心小學 胥加洲)
學校平時檢查比較多,再加上我校比較重視衛生常規,所以突擊打掃更是頻繁。臨時被指派到的學生總是怨聲載道,自然積極性也高不到哪里去,我說一下,他們才動一下。很多時候,任務分下去后,再過一段時間來看,還是原樣。說他們,他們反而振振有詞:“不是打掃過了嗎?”沒辦法,很多時候我只好親自帶隊,一是做榜樣,二是指揮、監督。
我平素喜愛讀書,一有新到的雜志,總是第一個去翻閱,如有適合學生閱讀的,就會帶到班上與學生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每次學生都爭搶著閱讀。有一次,我把一疊雜志放在講臺上,學生爭搶著要看時,碰巧政教處通知打掃衛生,準備迎接檢查。我剛要點名指派,學生們霎時安靜下來,個個低著頭,生怕被點到。我掃視了一下全班,也有點無奈。突然,我看到講臺上的雜志,靈機一動,說:“主動參加勞動并驗收合格的同學,獎勵雜志一本!”
學生們一聽,個個來了勁兒,竟然還有幾個學生站在椅子上,高舉雙手搶這個機會。我給他們簡單分工后,剛到辦公室坐定,就有學生跑過來,說:“老師,你去看看我們干得行不行。”學生的積極性不能打消,我跟著學生走了一圈,美其名曰“驗收”,發現的確與以前不同,盡管有點瑕疵。我剛一指點,學生就趕緊跑過去打掃,然后熱情地問怎樣。最后,按照協議,學生如愿地得到“獎品”,高興地翻閱起來。
一本雜志就有這么大的魅力?也許不是學生不愛勞動,而是我們引導有問題。過分強調勞動最光榮,學生卻體會不到光榮,反而感到臟和累;更何況還有一些教師把勞動當做一種懲罰手段,更讓學生的價值觀有了偏移。
如何讓學生勞動有所得,享受勞動帶來的成就感和,也許才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后來,我除了設置“獎品”來調動學生的勞動積極性之外,還特別在常規勞動中注重公平,劃分區域按照小組積分優先選擇;在突擊勞動中,將相應的勞動任務按照招標形式用相應的分數來表示,納入到小組積分中去,最后小組積分與調座位以及評比等掛鉤。
減少空洞的說教,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勞動的光榮。從雜志獎勵到形成制度,這辦法很有效!
真實情景再現
――撥動那根“懶惰”的琴弦
哈爾濱市香坊區文府中學 李冬芹:下課了,我習慣性地去洗手,卻發現水盆空空。恰巧田小輝(化名)走過來,我便叫他去打水。他看了看盆,又看了看我,很不屑地說:“憑啥呀,我又不是值日生。”“你……”我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我知道,單純的說教對他沒用。想到這兒,我立馬多云轉晴,笑意盈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好吧,如果你不愿去打水,老師去打吧!”然后我拿起水盆直奔水房。水嘩嘩地流著,我的思緒也宛若這嘩嘩的流水很不平靜,這樣做好嗎?田小輝會不會認為我輸了?同學們會不會覺得我太軟弱?想著想著,忽聽一聲:“老師,我來端吧!”回頭一看,是班長。“不用,孩子,還是老師端吧。” “老師,我端,我端!”好幾個孩子像小麻雀一樣邊說邊“飛”過來。大家一起端著水回到了班級。
第二天恰好有節班會課,我便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大家討論:老師都很忙,有時會忙得忘記值日。如果你是辦公室里的一位老師,當你發現辦公室無人打掃時,會怎么做呢?孩子們各抒己見。當有人說“不是我值日,就不該我打掃”時,一個女同學站了起來,她說:“我告訴大家咱們李老師是怎么做的吧。我去辦公室送作業時,好幾次都看到李老師在打掃衛生。開始,我還以為是李老師值日。可后來我發現不是她值日的時候,她也在打掃。”全班一下子安靜了,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我。“孩子們,我尊重你們的觀點和理由,我不想說誰對誰錯,只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其實在打掃的過程中,我掃去了心靈中的自私自利,收獲的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樂;在勞動的過程中既鍛煉了筋骨,又收獲了‘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的滿足;在勞動的過程中,我體驗到的是一種敢于擔當的自豪。你們說,這活兒該嗎?”我話音剛落,全班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時,始終一言不發的田小輝從后面跑了過來,給我鞠了一躬,哽咽著說:“老師,對不起,我知道今后該怎么做了!”我的眼睛也潮濕了,教室里又一次掌聲雷動。
一個故事,一份思考。教育就是用心靈感應心靈,用情感感化情感,用行動感染行動;教育絕不是“叫”育,身教重于言教,老師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都是最直觀生動的教育!
當事者感言
――讓孩子找到“家”的感覺
泰來縣六三中學 王永靖:如今,受到獨生子女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勞動最光榮”似乎早已淡出孩子們的視線。然而,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內容。面對這幾個“不愛勞動”的男生的種種不良表現,我并沒有大聲呵斥,也沒有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進行批評教育,因為我知道,“怒斥”或許能解決眼前問題,但很有可能會讓學生對勞動產生反感甚至對老師產生敵對情緒。因此,我選擇了冷靜和反思。我想,作為教師,不應該只盯住孩子的分數,更要關注他們的其他方面,正所謂“教孩子一天,要想孩子的一生”。孩子缺乏勞動意識,沒有“勞動最光榮”的思想,教師應該采取充滿愛和智慧的教育方式。只有讓每個孩子都融入到班集體之中,他們才會產生出“讓別人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集體主義思想,也會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形成勞動意識,養成勞動習慣,更會把班級當成自己的家。班級最好的詮釋是“家”,家不同于“角逐場”的優勝劣汰,家應該是不放棄、不拋棄、不丟棄、不舍棄的心靈港灣,是學生健康成長、均衡發展的樂園。
篇8
一、 指導思想
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主線,以“構建有效課堂,提升實踐能力”為主題,開展基于崗位、基于問題、基于教師發展需求的學習與研究,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二、 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師適應新課程要求的專業能力。
2.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構建有效教學的行為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基本原則
1.以校為本,全員參與。
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是我市我區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客觀需求,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我校要求教師人人參加,人人練兵,通過崗位練兵,深化校本研修的內涵,拓展校本研修的外延。
2.注重過程,強化實效。
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必須在過程上下功夫,注重過程的針對性和連續性。立足教師崗位確定練兵的內容,真正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使練兵的成效體現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到每位學生的身上。
四、途徑與內容
我校依據《哈爾濱市中小學教師崗位大練兵內容與標準》,結合我校實際,制定練兵的內容,采取分步實施,分模塊達標的原則。大練兵的主戰場離不開課堂教學,離不開學年組與學科組,我校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研修方式開展練兵活動。
1.同伴互助。
開展有效的聽課、說課、評課和反思活動,建立團隊型學習模式,對課堂教學進行深度研究。以教學課例為載體,以課標研讀、教材分析為重點,加強同伴交流,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青藍互助。
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引領,強弱整合,優勢互補,共同提高。我校骨干教師帶領青年教師備課,幫助青年教師指導參加區級競賽課。
3.實踐反思。
教師要制定“學科教學工作計劃”,確定發展目標,通過專業閱讀、課堂教學實踐,撰寫教育敘事,開展反思性教學,將崗位練兵活動貫穿與課前系統,課中系統,課后系統,實現教學技能的提高與自我超越。
五、搭建平臺,培養能力。
1.解讀課標與分析教材的能力。
本學期松北區開展了首屆教師素養大賽,我校抓住這個契機,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熟悉“新課程標準”,深刻把握教材內容,理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科學合理的處理教材。五月末進行學科知識測試。
2.學情分析能力。
能對本學科學生學習現狀進行具體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改進措施。要求每位教師撰寫一份學情分析報告。
3.教學設計能力。
熟練進行學科課程的構思和設計,合理創設教學情境,科學設計問題的發生過程、知識探究過程、知識應用過程和師生互動過程,能撰寫一份教學設計。
4.教學管理能力。
能熟練地掌握課堂的管理技術,注重群體學習行為的養成,實現有效教學。每學期每人參與一堂公開課,擔任說、講、評的角色,讓老師們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5.教學反思能力。
能夠對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自身教學行為和課堂教學整體行為及教學評估進行反思。
6.教研、科研能力。
積極學習鉆研教育理論,并能與同伴合作探索研究,建立學習型團隊,開展中、青、骨干、科任教師參與教研活動,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開展基于問題的研修,開展課題研究,并撰寫一份教學論文。
7.教學機智。
能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偶發事件及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分析及解決。撰寫一份教育敘事。
8.班主任思想道德教育能力。
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業務學習,加強專題研究,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教師全員育人、服務學生的意識。有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與集體主義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勞動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積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建立相應檔案,進行問卷調查。
9.班級管理的改革與創新能力。
優化班級管理模式,建設良好班級文化,創新班級教育活動,建立與家長良好的合作關系,提高研究學生的能力、組織學生參加活動的能力,積極開展班、隊會活動的能力。
10、組織教師參與三筆字練習。
要求教師每周保質保量地練習一葉毛筆字,兩板粉筆字,每日一頁鋼筆字。并對書寫認真的教師給予表揚和獎勵。
六、活動安排
1.準備和啟動階段(3月):制定、下發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實施方案。
2.實施和推進階段(4月---6月):團體教師認真活動方案,組織教師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采取個人自修與團隊研修相結合的方式,扎實推進全員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
3.總結階段(6月):學校進行階段性總結,提煉大練兵的成功經驗。把練兵工作與教師量化考核掛鉤,建立長效機制。
七、組織管理。
為確保對大練兵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付敏
篇9
關鍵詞:中學教學;化學實驗課;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1-0253-02
化學作為基礎學科,在每所學校都需要開展課程教育。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已被我們辛勤的教師們探索出多種,筆者更加在意的是實驗課這一環節,在當前大力推舉素質教育的形勢下,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以實驗為手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實驗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手與腦、手與眼的密切配合,通過化學實驗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培養實驗過程中使用觀察、分析、綜合、推理等方法的能力,而且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實驗是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利用實驗可以豐富學生對有關物質性質的認識等,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酸堿的化學性質是九年級整冊化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我采用了分組實驗的形式來學習,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這樣就非常自然的克服了難點。實驗需要學生勇于探究,不怕失敗,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團結合作,這些都是科學精神的內涵。總之,通過規范、科學的實驗訓練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可以為將來從事科學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以實驗為途徑,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它涉及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要素。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可以真正地體會實驗探究的奇妙和化學學習的樂趣,這樣就增進了學生對科學的情感,也就初步形成了科學實驗探究的能力。例如“探究NaCl、NH4NO3、NaOH三種物質在水中溶解時的溫度變化”,充分讓學生自主設計探究方案,通過學生討論篩選出合理的方案進行實驗,最后歸納出“物質溶解時伴有能量變化”的結論,并在實驗設計上給學生較大的自由度。另外有的實驗可以當家庭小實驗,例如“探究鐵制品銹蝕的條件”鼓勵學生在家完成,然后拿到課堂上展示,在教學中我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設計實驗,總是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探究活動,促使學生主動的學習,逐步學會探究,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教育價值。
三、以實驗為紐帶,樹立環保意識
化學因素是導致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當今環境的問題,都源于人們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盲目地對自然界進行改造的結果。化學實驗過程中常產生有毒氣體、廢液和固體廢棄物,實驗中設法把污染物處理掉,處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最終把這種行為內化為習慣,這對于學生將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注意保護環境有直接影響。如在學習“燃料的燃燒對環境的影響”這一課題時,組織學生進行三個實驗:一是“樹葉與酸雨”的反應;二是“鎂條或鋅粒與酸雨”的反應;三是“大理石與酸雨”的反應。學生通過親自實驗,認識到“酸雨”危害的嚴重性,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以及發展新型無污染能源的緊迫性,同時,學生也有進一步學好化學知識為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欲望。
四、以實驗用品和現象為媒介,使學生得到美的陶冶
規范、潔凈的實驗臺,各種透明玻璃儀器的優美外形和美麗折光,整齊有序的實驗裝置、五彩繽紛的溶液、巧奪天工的晶體等,千變萬化的實驗現象能喚起學生對美的熱愛和對科學的追求。在美的氛圍中做實驗,學生的心情是美的,學生的思想也會變得更美,從而使學生產生愉悅的審美。
五、以實驗準備和實驗結束為契機,進行勞動教育
學會勞動是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準備實驗往往由教師完成,我們不妨讓學生參與其中,讓他們感受到勞動的艱辛和勞動成果給人帶來的快樂,實驗結束后,實驗室的衛生打掃和實驗用品的回收都讓學生來完成,堅持下去,習以為常,學生會更加愛護實驗環境,并養成勞動的習慣。同時,自己的事自己做,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培養學生學會珍惜勞動成果。
六、利用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是人類歷史不斷前進的動力,利用實驗室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開放實驗室,放開學生的雙手,放飛學生的想象,為學生的小制作、小實驗、小發明提供廣闊的空間,學生從自己的小制作中不但培養了動手能力,而且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科學的魅力,學生利用自己設計的小實驗解決了困惑。學生動手搞小制作和小發現把美妙的幻想變成了現實,引領學生在化學世界里放飛夢想,從而為創造文明埋下了種子。
在這里,學生自主合作設計實驗,自主合作完成實驗;在這里,學生積極思考、討論交流;在這里,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發現”,真正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總之,化學實驗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就像沙灘上的貝殼一樣,看不完,也撿不盡,學生通過這些生動活潑、豐富多樣的化學實驗活動,點燃了智慧的火花,培養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可以使學生學會創新、學會探究、學會學習、學會審美、學會做人、學會勞動等,利用化學實驗課進行素質教育應以隱性教育為主、點撥為主,以循序漸進的培養教育為主,不能追求“畢其功于一役”。
參考文獻:
[1]張健如.加強實驗教學改革 發揮實驗教育功能――在第八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研討會上的講話[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3,(12).
[2]王福義.淺談化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化學教育,1999,(09).
[3]徐勤.化學實驗教學的素質教育功能與特征[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02).
篇10
x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本學期我校的德育工作在校長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的辛勤工作和鼎力支持下,在全體學生的努力進取和大力配合下,教育工作井然有序。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樹立遠大志向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大教育為主線,不斷充實和完善學校德育內容,努力開創我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一、抓好師資隊伍建設,營造全員育人氛圍。
1 、發揮德育領導小組的核心作用。加強德育工作領導,校長負總責,各部門密切配合,以班主任隊伍為主,全員參與。領導以身作則,時刻接受廣大教職工的監督,工作中做教師的表率;建立起“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德育工作體系, 探索學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
2 、 大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將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采取切實措施,大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組織教師定期學習時事政治、《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及有關教育法規,樹立怎樣的教育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良好的校風與教風。本學期我們繼續以“三德”學習為主線,開學初,對所有的教師進行德育學習,以領導講座帶頭的形式號召我校全體教師進一步深入三德學習當中。在這一塊工作中,我們以自主學習和集體學習為主,并及時反思,以各種活動為輔,來樹立榜樣和標兵,如根據我們每月評選出的師德標兵,進行演講,起到了帶頭的作用;利用向學生進行調查并評選心目中最喜歡的教師來及時了解教師在課堂、生活中等存在的問題。另外我們還抓準機遇集體學習有關德育工作的理論和有關業務經驗的文章,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保證班主任:“以新思維、新方法、新目標、新要求來指導工作”;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力戒工作拖拉、浮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則止,及時完成各項任務;嚴于律己,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對工作的巨大熱忱和對教學的極其嚴謹給同學潛移默化的熏陶。
3 、加強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導。我們采用領導做講座、請優秀班主任做經驗介紹等不同形式,不斷提高班主任的素質水平。堅持每周召開一次班主任例會,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質量,有針對性地評價分析全校各班班主任工作情況,指出不足之外,提出改進要求和措施,加強常規管理的指導。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精心布置宣傳陣地。加強了對“紅領巾廣播站”、櫥窗、報刊等文化陣地的指導管理,把好輿論導向。櫥窗、班報等力求主題突出,圖文并茂。
(2)、規范班級教室布置。在規范班級布置的同時,要求各班體現班級特點,營造生動活潑、潔凈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奮進的良好育人氛圍。
(3)、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本學期,我們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項活動,在活動中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揚學生的個性。從而加大學生課間文體活動,豐富學校德育工作的內涵。
1.根據上級關于一生雙愛好的要求開展了一系列文體活動,通過各種興趣班小組(口琴、象棋、跳棋、剪紙、美術等)的開展,進一步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2.結合學校的一校一品,為了加強學生體育運動,增強學生身體健康,開展了大課間活動,增加學生活動時間。并以各種活動為襯托,如沒兩周一次跳繩比賽,每次比賽都評選出獲勝學生和優勝班級,活動形式多樣,適合年齡特點。
3.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養成學生的閱讀能力,每周三下午3節課為閱讀課。并開展了入手抄報、黑板報評比、講成語故事、 “我與好書同成長”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活動。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勞動實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