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的開展形式范文

時間:2023-07-04 17:22: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勞動教育的開展形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勞動教育的開展形式

篇1

【關鍵詞】勞動教育;習慣;“家社校”三位一體

2020年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把勞動教育、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了課程標準。勞動教育一直以來都是職業院校“五育并舉”中的重要一環,“五育”之間既緊密聯系又相互融合。但現實中很多職業院校在“就業為先”的指導思想下,已將勞動教育“工具化”并出現了功利主義的傾向,導致勞動教育出現了理念功利、目標模糊等一系列問題,勞動教育在職業教育體系中亟需回歸育人本位。在這種大前提下,分析勞動教育的內涵特點,探索“以勞促智、以勞樹德”的育人途徑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勞動教育的含義及其與德智體美“四育”的關系

從學科地位的角度來講,勞動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標,涵蓋特定的教育內容,與“德智體美”四育并行。從本質上講,勞動其實是腦力和體力的結合。如果缺乏腦力勞動,學生也許會“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如果缺乏體力勞動,學生可能變成“書呆子”。脫離勞動教育的德育會成為“夸夸其談”,脫離了勞動教育的智育則會變成“紙上談兵”,脫離了勞動教育的體育往往“顧此失彼”,脫離了勞動教育的美育將成“無果之花”。因此,“五育并舉、缺一不可”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終極目標。

二、職業院校勞動教育面臨的困境

(一)勞動教育邊緣化

目前,勞動教育在家庭中被薄弱化,在學校中被邊緣化,在社會中被輕視化。職業院校很多學生在家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學校,學生的大部分時間被各類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所占據;在整個社會大環境中,目前還沒有完善的機制和平臺來專門支持勞動教育的開展,且部分網紅、主播傳播的扭曲的價值觀,使很多學生對勞動的看法出現了嚴重偏差。

(二)勞動教育口號化

勞動教育作為德育的關鍵載體,本應讓學生去主動體驗,但在操作過程中往往是學生被動接受。很多勞動教育活動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停留在“口號”上,學生僅僅是為了完成勞動而去勞動,學校忽視了將勞動情感和勞動精神融入勞動教育中。勞動教育逐漸淪為某個特定時期內臨時起意的第二課堂活動(如學雷鋒活動、紀念日大掃除等),或者在技能大賽中強行融入勞動元素,明顯缺乏長效機制,導致了勞動教育在組織形式和活動內容上“變了味兒”。

三、職業院校開展勞動教育的途徑

構建“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勞動教育體系已成必然趨勢,三個要素應分別發揮不同作用,在勞動教育體系中扮演不同角色。

(一)家庭要素

家庭對于孩子勞動觀的形成具有最直接和最深遠的影響。很多家長雖然在心里也認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但落實到行動上卻瞻前顧后、缺乏魄力,沒有真正讓孩子感受到勞動的價值。在這方面,學校可以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利用周末以及寒暑假等學生在家的時間,專門安排一些操作性、針對性較強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如“兩個一”(一道拿手菜、一次家務活)主題勞動教育活動等,既讓孩子享受到勞動成果帶來的喜悅,又讓家長感受到孩子的成長。

(二)社會要素

職業院校勞動教育的開展要不斷強化社會要素的作用。學校應鼓勵各系部、各班級廣泛開展社區服務(利用寒暑假時間)、志愿者服務(地區舉辦的大型活動如“馬拉松比賽”等)、校內服務(如定期打掃校園包干區、校內實訓場所等)、家務勞動(以寒暑假作業的形式開展)等形式多樣的普遍性勞動教育。這樣可以讓學生時刻感受勞動氛圍,享受勞動果實,從而進一步促進他們職業精神的養成,繼而掌握社會生活所必須的勞動技能,不斷增強他們的勞動信心以及對勞動的認同感和幸福感。

(三)學校要素

學校要把開展勞動教育的目標定位在“培養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上,將“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的思想植根在學生的人生觀培育過程中,讓學生最終養成“肯吃苦、能吃苦、不怕吃苦”的勞動品質。校系兩級可以組織開展“模擬面試”“勞動教育進課堂”等活動,在校園文化、宿舍文化等建設中融入勞動教育思想,構建具有特色的勞動教育制度,讓學生真正“以勞為榮、以惰為恥”。“參與勞動”是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通過家庭、社會、學校三方面共同努力,讓學生在思想層面慢慢轉變,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變成“別人的事情幫著做”,繼而發展為“大家的事情搶著做”。勞動教育不是憑借“一頭熱”就能完成的,它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專門實踐活動,必須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等多種要素的作用,才能讓學生真正認可、接受勞動教育。

四、結語

篇2

關鍵詞:勞動教育;幼兒;勞動習慣;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9-0067-01

教師可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精神,根據幼兒生理、心理及年齡特點,嘗試以“幼兒園學會生活教育”作為幼兒教育和幼兒全面發展的切入口,通過給幼兒提供適宜的勞動環境和生活材料,讓幼兒獲得勞動鍛煉的機會。這樣,能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掌握一些自我服務和生活的基本技能,使他們成為一個有愛心、能勞動、獨立性強、適應能力好、有生存能力的人。

一、確定勞動教育目標,安排勞動教育內容

教師可按大、中、小三個年齡段及以幼兒實際水平確定目標,安排內容。勞動目標:尊敬勞動者,熱愛勞動者;熱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掌握自我服務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安排內容:小班幼兒進行自我服務勞動,逐漸做到不依賴成人而獨立照料自己的生活,如獨立的盥洗、進餐、睡眠、起床、整理臥具等;中班幼兒在自我服務的基礎上,嘗試為班集體服務,如進餐前的整理,活動室、午睡室、包干區經常的清潔工作等;大班幼兒在熟練掌握獨立生活技能的同時,為周圍環境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如為園內草坪、花壇拔草、澆水等。

二、拓寬勞動教育途徑,搞活勞動教育方法

教師應在“保教結合”理論指導下,改變傳統教學的觀念、結構、方法,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時間。教師可根據三個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水平和勞動教育目標,選擇適合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確定幼兒在生活勞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給園內每個幼兒在時間、空間及條件上提供充分的操作和實踐的機會,鼓勵幼兒多動手、動腦。同時,教師可通過家長問卷調查、家長座談會、家訪等形式,主動取得家長的共識和配合,以此拓寬教育途徑,形成正確的教育合力。在教育方法上,全體教師努力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更新教育觀念,在指導幼兒掌握技能的過程中,做到不包辦代替,不急于求成,努力遵循積極主動原則、量力而行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反復鞏固原則。教師要始終是觀察者、指導者,而非填鴨式的說教者,做到面向園內每一名幼兒,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三、選準載體,擴大勞動教育活動

幼兒掌握勞動知識、技能、方法的過程是一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結合的過程,技能形成的過程又是一種知識轉變為動作的結果。因此,教師應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各項活動之中,寓勞動教育于各科教育活動之中。

1. 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者及勞動成果的教育

遵循“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應相互滲透、有機結合的原則,盡量挖掘各教育因素,τ錐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者及勞動成果的教育。教師可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帶領幼兒參觀保育員、食堂阿姨的勞動,參觀花園里花工的勞動,參觀建筑工造房的勞動,讓幼兒在觀察中體驗勞動者的工作,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真摯情感。

2. 開展多項活動,創設勞動環境,教授勞動方法,掌握勞動技能

(1)各班創設“生活勞動區”。教師可在晨間活動區開辟“生活勞動區”,給幼兒提供適宜的勞動材料,讓幼兒在生活勞動區獲得許多做“家務勞動”的本領和生活常識。(2)做個能干的值日生。可將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都設值日生,輪流值日,如分發點心、碗筷,擦抹桌椅,管理圖書、玩具,澆花、拔草、掃地,掛毛巾等。實踐證明,值日生工作使每個幼兒形成了愛集體、愛勞動的良好習慣。(3)種植和飼養活動。幼兒園可將種植的花草樹木承包到班級,讓班內幼兒參與管理。鼓勵幼兒種植和飼養,如飼養金魚、泥鰍、烏龜、小螃蟹,喂養小兔,種植大蒜、洋蔥、玉米、絲瓜、扁豆等,發展勞動技能,形成勞動習慣。(4)大幫小、大帶小活動。為使幼兒能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養成關心他人、關心年幼同伴的良好品質,幼兒園可開展“大幫小、大帶小”活動,通過幫助弟妹穿衣、整理午睡室等勞動,鞏固勞動技能,并逐步幫助弟弟妹妹學會自理技能。這樣幫帶結合,有利于幼兒的自我提高,同時幼兒對勞動的熱愛、對弟弟妹妹的感情也會在心靈深處得到升華。(5)勞動競賽活動。讓幼兒將已學到的技能通過比賽的形式展現給大家,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勞動熱情,提高勞動水平。幼兒園可定期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如穿衣褲、系鞋帶、整理床鋪、分碗筷、擇菜等勞動比賽,不僅創設了良好、積極的勞動氛圍,而且使全園幼兒的勞動素質進一步提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通過這種知行一致的生活勞動教育,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在每個幼兒的心里埋下自理、自立、自強的種子,提高幼兒的勞動技能,增強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之一,也是培養未來人才之路。

參考文獻:

篇3

現在孩子的勞動教育確實弱化了。現在的父母都很重視孩子的智力教育,對于學多少知識、長多少見識、會多少能力看得很重,但對勞動習慣的培養不是特別重視。一來是因為現在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不忍心讓孩子去干家務、做勞動,二來是因為孩子確實很少有機會去參加勞動體驗,暫且不說城市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去田間地頭,即使農村孩子,也因為在城市化進程中,田地或荒廢或集約化經營,干農活的機會也不多了。況且,學校也沒有特別注重這方面的引導,來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

這樣一來,對于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來說,“五谷不分”“四體不勤”等現象很常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要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這“三愛”中,愛學習、愛祖國不難理解,學校都很重視,在教育工作中也一直都強調,但“愛勞動”這一點卻做得不夠,很多學校都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學生的勞動教育。

不管社會怎么發展和進步,勞動教育都不能忽視。誠然,現在在農村,孩子平時不再需要上山割豬草、打柴火,也不需要在農忙雙搶季節收麥子、拾稻穗;在城市,孩子可能也用不著自己洗衣服、燒飯、打掃衛生。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勞動就不需要了,勞動教育就不需要了,只能說明勞動的內容和形式在發生變化,勞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需要隨之調整。勞動不僅是一種生活體驗,也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培養孩子尊重勞動、勤儉節約、勞動光榮等價值觀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當前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要重視對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要有明確的導向。近期,最新調整修訂的《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已經出臺了,在課程結構、內容設置、課時安排、價值導向等方面都有一些顯著的變化。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一個變化,那就是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別突出強調了勞動教育,提出“要讓學生有適當的勞動體驗,通過出出力、流流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有了這樣明確的導向,如何在實踐中落實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呢?

首先,學校可以根據新的課程設置方案的要求,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自主安排開展勞動教育,可以長短課相結合,也可以大小課相結合;可以在校內上,也可以走出去,關鍵是要有相應的師資、一定的課時來落實。有些學校在校園內專門開辟了小菜園、百草園等供學生體驗農業勞作,這種方式比較適合郊區學校,城區的學校往往受客觀條件限制難以做到。

其次,充分利用現有社會大課堂的農事體驗基地、農業博物館等資源,讓學生有更多機會直接體驗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比如,中國農業博物館,或者一些專為青少年學生設立的以學農為主題的教育基地,開設了農業科普教育、農事農活體驗、農業文化活動、農業手工制作、生態農業養殖、果蔬觀光采摘等寓教于樂的生態農業勞動實踐項目,這些項目都非常適合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

篇4

一、發展教師

1.新教師——青藍結對,幫助成長。每位青年教師配備一位老教師,以老教師帶動青年教師,徒弟聽師傅的課,師傅聽徒弟的課,促進課堂更好的開展。師傅還從教育教學常規、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對徒弟給予指導,讓每一位新教師先“入格”再“入門”爭取早日“入道”。

2.青年教師——明晰目標,以賽促培。為加快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搭建學習平臺(同課異構)、實踐平臺(試講課、匯報課)、研討平臺(說課、評課)、展示的平臺(課堂大講賽、思政課大賽),讓青年教師能夠成長得更好,成長得更快。

3.經驗教師——分類推薦,經驗共享。為更加有效地發揮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在教學一線的示范、引領作用,學校定期開展優秀教師教學特色展示活動。使教師們互相學習,進一步形成、完善和升華自己的教學特色。

4.校長——深入一線,引領發展

校長經常深入課堂,與一線教師共同探討“生態課堂”,交流激發學生思維碰撞進行深度學習。參與教研,增設周二、周四特色教研活動;鋼筆字、簡筆畫、讀書交流會、專業課研討會、文學常識大賽等,全方位提高教師專業水平與業務能力。

二、培養學生

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搞好教育工作的同時,主抓課堂教學,開設第二課堂,延伸第三課堂,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一)趣味活動多樣化

學生定期可參加各類趣味活動:語文學科的漢字聽寫、成語大賽、詩詞大賽、講故事、演講比賽等;數學學科的計算能力大比拼、珠心算比賽、數獨大賽;英語學科的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話劇等;綜合學科的綜合知識競賽、校園歌手大賽、運動會、合唱賽等,可謂玩中學,學中樂。

(二)推進科技教育

1.科普知識宣傳:“國旗下講話”傳“科普”;主題班會,議“科普”;校報專設,學“科普”。

2.舉辦科技節。

3.巧抓季節,實踐探索

春季:組織學生去識別農作物,觀察、了解大自然,豐富學生的農科生活。秋季:開展植物標本收集大賽,讓學生了解多種植物,培養科學素養。

4.科技大篷車進校園

后期將引進“科技大篷車”,組織學生參觀相關展板和展品,提高師生的科技認識層面。

(三)研學旅行

組織學生進行遠足,領略本地風土民情;帶領學生參觀科技館、科技園、動物園等,開闊視野,激發求知欲。

(四)勞動教育

小學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抓好勞動教育。

1.營造氛圍使學生喜歡勞動。

在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加強學生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積極的勞動態度。

2.加強引導,重視勞動。

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觀父母的工作地,同時,通過開展班隊活動,使他們認識到勞動最光榮。

3.教給勞動方法,使他們學會勞動。

結合學校的勞動實際,教給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入校第一次大掃除,教給學生怎樣掃地、排課桌等。發動家長,每逢節假日教孩子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4.重視評價,讓他們自覺勞動。

①學生自評。②學生互評③家長參與評價④教師評價。

篇5

【關鍵詞】勞技教育;生活技能;文化素質;綜合育人

勞動教育在學生身心發展和人格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對勞動教育存在很多誤解和偏見。針對勞動教育在學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軟化”,在社會中被“淡化”的現象,2015年7月教育部聯合、全國少工委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要切實開設勞動與技術教育課,要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勞技教育要從生活技能著手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主張生活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一個人的生活技能是能夠使自己獨立生存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是一個人能征服自然和適應自然的能力。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中極少做家務,有的連最起碼的生活起居也由父母代勞。在學校,給學生鍛煉生活技能機會就更少了,所以學生生活技能的培養是一個薄弱環節。早在1992年8月和2004年8月,由中、韓、日三國幾十名青少年組成的國際草原探險夏令營在科爾沁大草原進行過兩次活動。其間中國孩子的表現令人失望。活動中充分暴露出中國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國青少年教育中的諸多問題。

學生生活技能的培養,一方面靠家庭去培養,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學校的培養。然而,在我們學校的有關的教育中卻規避了學生培養生活技能的機會。如生活中離不開電,學校在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中大都是告誡學生不要玩電,不要靠近電源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全作用,但也奪去了培

養學生生活技能的機會。人的生活既然不能離開電,那就應該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讓他們真正懂得出危險的原因和避險的方法。保障安全的最佳方式就是讓學生熟練掌握防險避險的各種本領,積極預防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生活技能的過程。例如我們在初中勞技課上開設了電子制作課程,從理論到實踐,讓學生了解了電的習性,學生弄懂“電路”和“觸電”的概念,學會了測電筆的使用方法,學生會用測電筆測量家用電器是否漏電,規避了家用電器中由于漏電出現的觸電現象;在電路焊接中學會了用電烙鐵焊接電路,從測謊器的制作中,了解了物體越潮濕,電阻越小,越容易導電等知識,從而讓學生知道平時不導電的物體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導電,學生從怕觸電而不敢碰電,到敢碰電會用電,老師從“戰戰兢兢”讓學生接觸電,到放手大膽讓學生使用電,提高了學生生活技能的同時,提高了課堂教育效果,也讓學生掌握了一門焊接技術。

生活技能訓練,如縫衣、訂扣、洗衣、簡單的燒菜等,我們是通過勞動課或社團活動的模擬演習做起,讓學生從實踐中學習,讓勞技教育成為培養學生生活技能的途徑,增強學生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

二、勞技教育要從簡單的手工實踐著手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過,沒有頑強的細心的勞動,即使是有才華的人也會變成繡花枕頭似的無用的。勞動教育的內容構成決定著它的實踐性特點,“做中學”、“學中做”是其基本的教學方式。通過勞動課讓學生學會基本生活技能,無疑對學生本人和家庭都有益。我們的勞技課還可選擇一些以學生的生活、學習為主線的勞動實踐,制作簡單的生活用品;學會自制一些簡單的學習用具和娛樂用品的簡單生產勞動。

例如我們組織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包裝等其它廢棄物,開展街景和園林模型制作活動,學生利用家里本應該扔棄的牛奶包裝盒,洗發水瓶等等雜七雜八的包裝盒以及硬紙板盒,通過剪、裁、雕刻、粘貼、繪畫等手法,制作出城市街景、學校校園模型、農家小院等作品。我們通過紙藝制作,將學生本應扔棄的廢紙做成紙藝花、三角插紙作品,一朵朵紙藝花,一件件三角插紙做成的小動物,給學生帶來了勞動的喜悅,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正如高爾基所說的:勞動它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美好事情的源泉。通過勞動制作,一是培養了學生的勞動意識,二是提高了學生的勞動技能,更是讓老師感到高興的是學生養成了收集廢棄物的習慣,為以后的制作籌備原材料,統籌規劃意識在學生頭腦中生根,有用的生活廢棄物不再亂扔,校園環境也得到了清潔。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道德水準。

從我們的教學實踐來看,這些簡單生產勞動主要包括紙工、泥工、小木工、小金工、種植、養殖、編織、縫紉、刺繡等這些手工勞動,要充分利用學校地理資源和教師人力資源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開發了大腦的潛力,提高了生活的技能。

三、勞技教育要從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素質著手

篇6

一、德育活動顯實效。

1.傳統文化教育成系列。

結合二十四節氣開展“過農歷的日子”系列活動,帶領學生圍繞多方面展開研究:舌尖上的二十四節氣、詩詞中的二十四節氣、農耕文明里的二十四節氣、氣象變化下的二十四節氣、動手創造的二十四節氣,內容多樣、形式有趣。

結合傳統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加強晨讀古詩、午間寫字過程性評價;

對快板課程、中國結課程進行主題展示,加強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增強文化自信,引起家長、學生廣泛好評。

2.紅色基因教育顯成效。

傳承紅色教育基因活動,與少先隊實踐活動積極結合,以“爭做新時代好隊員”為主題,組織清明祭掃、觀看紅、排演紅色小劇、組織多層級的隊前教育,用豐富的少先隊活動吸引更多的少先隊員參與到學校少先隊文化的建設中,用多彩的少先隊活動提高更多的少先隊員的紅色教育的實踐體驗。

3.家國情懷教育落實處。

以“我與他,我與這座城”為主題開展系列的家國情懷教育活動:結合各紀念日開展“為我的家種下一片綠色”、“我們決不讓地球去流浪”等主題活動,開展“扣好人生第一顆紐扣”主題演講,開展“愛在綠色創意中”廢舊用品再利用的環保教育活動,結合學校自主設計的志愿卡使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

4.多彩勞動教育,培養社會責任感

本學期,我校的勞動教育豐富多彩:結合二十四節氣的食材開展的勞動教育課程:種麥子、刮土豆、摘香椿芽、摘豆芽、剝橘子……開展“金童愛勞動”系列家務勞動主題活動和勞動實踐周活動;開展“崗位責任制”中體驗校內勞動的快樂;結合“我與他,我與這座城”志愿卡開展校外勞動;為不同年級設計有針對性的“金童勞動卡”;為畢業班學生準備了最后的禮物——勞動研學……培養學生勞動興趣、磨練學生意志品質、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5.我是愛的源頭,成就健康心理。

開展心理課堂、“我愛我”主題活動、“我是愛的源頭”主題升旗儀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結合全員育人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形成了“產生愛、奉獻愛、匯聚愛”的良好局面。

二、德育體系有規劃

1.愛的十品行,月月有主題。

學校制定推進方案,結合德育工作一體化,每月一品行,推進區級“以海明德十品行”工作。三月開展以“愛+仁”主題活動,我校志愿服務團隊榮獲青島市志愿廣場“最具活力志愿服務團隊”稱號。四月突出“愛+融”主題,各年級進行綜合實踐活動;五月開展“愛+志”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從小立志。

2.“三Y”育人制,尊重學生個性。

完善“三Y”(前預、首遇、全育)全員育人中的班導會、導師聯系等制度,邀請高校教師、有特長的家長試點組建“全員育人導師中心專家組”項目。各班專家組根據自身優勢為學員進行“個性化輔導項目”,每月至少與學生親切交談一次,每學期個性化輔導一次。

3.創設真實情景,落實德育目標。

以“尊重他人,學會合作”德育目標中各年級開展不同的實踐活動:一年級在與人交流時做到尊重他人。二年級創設情境研究與他人合作。三年級在研究中草藥過程中體驗與人合作。四年級在研究春天中學會尊重身邊事與物。五六年級在辯論賽中體會尊重的含義。

篇7

關鍵詞:社會實踐;學校;德育途徑

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思想的影響下,中小學普遍只重視智育而輕德育,社會實踐活動更加沒有地位。為了探求富有特色的社會實踐之路,我們積極尋求社會的廣泛支持,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在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時,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開設勞動技術課程,成立各種興趣小組

勞動技術課是加強勞動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學校更好地與社會生活、工農業生產相銜接的有效措施,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需要,也是使中學教育從“升學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特定的社會環境也要求我們改變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大力開展勞技教育。

同時,開展勞技教育,又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在學校工作中,德、智、體、美、勞都是重要的,他們在全面發展的教育中有機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配合著。人的全面發展就是各方面的和諧發展,而勞動教育就是架起德、智、體、美的橋梁。一方面,通過勞技課,可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形成勞動習慣。同時,從心理學角度看,勞技教育能促進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這是因為人的認識發展與技能發展是相互統一的。動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據,也是它的經常的體現者,心智活動又是外部動作的調節者,兩者相互滲透。在完成比較復雜的活動過程中,不僅需要心智技能,還需要動作技能。動作技能的不斷熟練,有助于心智技能的發展,可以使感知、記憶、想象和思維得到升華。勞動教育還能滿足不同層面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是他們充分發揮才能的舞臺。

我們從落實雙重任務,培養合格人才的需要出發,克服了一無勞技教師、二無勞技教材、三無勞技設備、四無勞技基地的困難,經過認真的準備,在全校各年級分別開設了中英文打字、植物栽培、工藝美術、計算機操作、電氣維修等六門勞動技術課。學校自籌資金兩萬多元,建立了專門的勞技教學和活動基地,并購置設備,選聘兼職教師,逐步做到了師資、教材、基地和經費的四落實。

勞動技術課的開設,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既磨練了思想,掌握了一些勞動、生活的本領,同時也開發了智力。由學生自己栽培管理的學校植物園,不僅美化了校園,而且向外提供優良花卉苗種,創經濟效益十多萬元;工藝美術組制作的根雕等藝術品受到外省兄弟單位的高度贊揚;中英文打字、電子計算機和家用電器維修技術課同樣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愛。這些活動不僅開拓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還使學生深切感受到科學之美。通過系統的勞動教育,使學生學到了不少生產知識,受到了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養成了熱愛勞動、熱愛科學、勤儉節約的思想,為畢業后的就業打下了基礎。

每學期末,學校對勞動技術課同其他課程一樣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考試、考核并對勞動態度、勞動技能、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術等進行成績的綜合評定;規定勞技課成績不足80分不能評為“三好學生”,成績不及格者不予畢業。勞技課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必修課。學生在這樣活躍的環境中成長,個性、興趣和愛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對學生中學階段的素質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開辟校外教育基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教育尋求社會的廣泛支持,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引導他們走與工農相結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道路,是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

兩年前,本校與巴陵石化公司錦綸廠建立了廠校共建對子,成立了校外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廠校長期穩定合作的聯系制度。我們動員工廠企業參與學校管理,采取“定地點、定時間、定任務、定目的”的“四定”方式,營造全廠重視、全民動員、全社會辦教育的局面,對學校教育產生了巨大的號召力與生命力。我們聘請工廠領導、工人、技術員為校外輔導員,經常與學生一起參加活動,參與學校有關教育教學會議,深入課堂聽課,并就辦學情況向學校提出咨詢、批評和建議。每逢節日和重大活動,廠校互派代表共慶。每年暑假,工廠幫助學校在營地舉辦各種主題的夏令營,組織學生定期到工廠參觀、學習、勞動,熟悉化學工業的工藝流程,聽取廠史和勞動模范事跡介紹。工人師傅忘我的工作精神、嚴明的勞動紀律、嫻熟的操作技能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是最好的教育。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自發地與工人師傅結成了朋友,他們互贈禮品,互通書信,相互激勵,并肩奮進。

三、創建勞動基地,提供社會實踐場所

根據實際,我們在學校植物園、臨近的荷花村和巴陵公司錦綸廠短絲車間建立了三個勞動基地,引導學生熱愛工農群眾,熱愛勞動,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

我們按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勞動教育序列,原則上安排一個年級參加一個基地的主要勞動。這些基地平時由學校教師和農民、工人代表共管,再由他們確定勞動內容,保證了基地平時有人管、活兒大家干。大家為學校植物園栽花種樹,挖坑掏溝;到農村積肥除草、割稻;到工廠搬運貨物。一個學期后,到勞動基地參加生產勞動的學生達3500多人次。在勞動過程中,學生了解到一粒種子經過勞動者的播種、育苗、鋤草、灌溉而豐收的農作物的生長過程,親自體驗到了糧食從粗糙的原料變為精美的產品所經過的幾十道工序,不僅懂得了要珍惜勞動成果,珍愛勞動人民的道理,而且體驗到了人類駕馭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有的同學在作文中寫道:“生產勞動雖然是艱苦的,但所獲勞動果實是甘甜的,它給人們帶來喜悅,使人們感受到辛勤勞動就是美,不勞而獲就是丑。”這些活動使他們充分認識到那些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人類美好生活的人是美的,那些能夠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人也是美的。有的同學激動地說:“勞動不僅能創造人、鍛煉人、美化人,改造人的形體,改造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形體,美化人的心靈,這就是古往今來人們謳歌勞動神圣的理由。”

在辦好三個基地的同時,學校還給學生每人發了家庭勞動聯系卡,記載家務勞動情況。通過這種自我服務勞動和家務輔助勞動,大大地克服了當前學生中的嬌、驕二氣和好逸惡勞的惡習,既培養了他們從小吃苦耐勞、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美德,而且訓練了他們自己,培養了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如自己收拾床鋪,打掃屋子,洗換衣服,為家庭買菜、購糧,做簡單的飯菜。這些勞動不僅美化了學生自己的生活,而且還美化了他們的心靈,從小培育了一種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情感。每年暑假,我們還要求學生參加“當一個星期家”的活動,培養他們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的良好品德和自治能力。把“在學校當個好學生,在家里當個好孩子,在社會當個好青年”的教育活動系統地結合起來。

四、組織校外小隊活動,豐富假期教育內容

鑒于學生會在寒暑假中出現教育間斷狀況,學校以生活區為單位組織起“快樂的校外小隊”20余個。每學期末,在教師的分頭指導下,要求隊員們以主人翁的精神,自訂計劃,自定內容,自聘校外輔導員,開展形式多樣的有益活動。

他們到農村、機關進行社會調查,參觀在改革開放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工廠,調查勞動致富的農村專業戶等等。耳聞目睹的事實,使學生對社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寫出了大量有思想、有水平的考察報告和小論文,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之情在活生生的事實面前油然而生。一位學生在參觀一個紡織工廠后在日記中寫道:“平時我只知道衣服要穿得好看,不知道生產一件衣服要經過多少人的辛勤勞動呀!今天工人師傅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使我體會到了工人為四化建設付出的艱苦勞動。今后,我要更加珍惜勞動成果,熱愛勞動人民……”一名學生在考察了工廠計算機指揮中心后,大開眼界,在作文中寫道:“我進一步懂得了國家現代化建設不僅需要千百萬有知識的普通勞動者,同樣需要具有高等文化科學知識的高層次勞動者。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從現在開始就要打下扎實的文化基礎,掌握為人民服務的過硬本領。”同時,在假期中學生們自發組織聯歡會、智力競賽、法制講座、理想暢談會、學雷鋒服務隊,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假期生活。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學生親自體驗到了黨的各項改革開放政策和措施的生命力,激發了他們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每學期開學初,我們針對假期舉行的活動,舉辦了“家鄉新聞會”、“寒暑假調查報告評選”、“‘祖國在前進’攝影展”,讓學生在親自經歷的事實面前堅信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此外,本校還積極組織科技實踐和軍事訓練。例如,組織學生到工廠科研開發部門參加活動,調查現代科技管理需要具備的現代科技知識以及現代科技人員應具備的智能和品質;邀請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對學生進行軍事訓練,學習軍人無私的個人奉獻精神,嚴格的組織紀律,頑強的意志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

篇8

包曉東:歡迎大家的到來!我想先和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下城區的情況:下城區地方不大,只有31平方公里,我們每年上交的稅有三百多個億,但算下來真正屬于下城區可用財力不到三十億,用于教育的支出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而這個壓力是多方面的。我只舉一個例子你們就知道了。下城區的本地孩子有二三萬,孩子總數是五萬多,也就是說有將近一半的孩子來自外地。我們測算過,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到義務教育階段,最少需要政府投入18萬元,這其中轉移支付到下城的只有6 000元,差額部分要由地方政府承擔。寧可自己勒緊腰帶我們也要千方百計保證教育發展的經費,支持教育,我們2016年教育總投入95 506萬元,占區總支出的31.78%,近三分之一的經費用于教育。

而2017年我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只會多,不會少。除常規性的經費保障外,我們還將另外成立5個億的建設基金。兩個項目現在也已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工作。一是投入250萬元,完善校園安防體系建O,新增或改造校園數字高清攝像頭1 800個,實現全區校園高清攝像頭關鍵點位全覆蓋。二是啟動“愛心港灣”助學計劃,減免中小幼困難家庭學生午餐費、校服費、代管費等,實現困難學生全免資助。一句話,困難很多,但是我們的資金投入從來都是優先考慮教育。

此外,我區投資13.5億元,占地103畝的啟正實驗學校已在去年正式開工,預計2019年將建成使用。這是我區在教育投入方面的一個大手筆。我們力爭將這所新校打造成杭城最具人文地標性的窗口學校。現在正在四處取經,聽取各方意見,尋求辦學的新理念、好做法。

:看來下城區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真是非常大手筆呀。教育政策措施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千家萬戶,而教育資源的配置,對每一個家庭、個人來說,往往都會產生著重大的影響。請問下城區是如何配置公共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的?

包曉東:一是科學預測,動態調整。我區強化教育、衛計、公安等部門的合作,科學測算下城區各個地塊人口數量、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需求、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就學的變化規律,準確預估班級數額缺口,研判生源矛盾。

二是優化教育服務區。根據生源、校園布局情況,對教育服務區進行了優化調整,平衡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具體包括:兩所優質學校打通教育服務區,緩解局部地區入學矛盾比較突出的現狀;大膽探索同類校園的撤并,發揮名校集群式發展效應;積極穩妥推行小升初交互式劃片,激活公辦學校的辦學活力,促進公辦學校進一步辦出特色。

三是開展教師校長交流工作。建立教師校長交流制度,明確交流程序與要求,重點引導骨干教師和校長向教育實力薄弱學校、新建學校流動,引導超編學校教師向空編學校流動。同時,在推優評先、職評促進、聘任優先、津貼保障和考核監督等五個方面,進行有力保障。參加交流的教師在新學校的全面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縮小了校際師資差距,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

:在治安建設方面,下城已經創下了省級平安區十連冠,而校園安全是城市治安的重要方面,下城區在校園安全建設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包曉東:說起平安建設我們還是很自豪的,在校園安全建設方面我們主要通過以下五點來落實。一是嚴格落實安全工作責任。每年年初在區委、區政府與教育局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的基礎上,教育局與各校園簽訂《安全工作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各校園則與每一個處室,每一位教師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對具體的安全工作任務進行了層層分解,根據《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崗位,切實加強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一崗雙責”責任體系,自覺管理好責任范圍內的人和事,確保我區各校園安全穩定。

二是加強校園防控體系建設。在切實加強校園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基礎上,實現全區校園三防全覆蓋,每個校園設置安全保衛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保衛人員,超標準配備專職保安人員(每年聘請校園保安人員的費用達到1 000多萬元),按標準配齊配足防衛器械,進一步完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建設,每年逐批更新校園視頻監控高清設備。我們將逐年推進校園警務室建設工作,加強警校聯動機制,不斷提升我區校園及周邊地區治安防控能力。

三是推進愛心護學崗機制建設。我區充分整合社區民警、交警、協輔警、校園保衛干部、專職保安、值班教師、家長志愿者、社區志愿者等力量,成立“愛心警察護學崗”和“愛心家長護學崗”,加強對學生上下學、集體出游或其他重點時段的護學工作,充分發揮警務、社區及家長的力量,明確思路,落實措施,進一步加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真正實現“警、家、校攜手,用愛護學”的目的,建立起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長效機制,確保師生安全和校園穩定,促進校園教育事業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有效地為校園師生及周邊群眾營造一個和諧、文明、有序、平安的環境。

四是加強校園周邊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做好校園及周邊治安、交通管理的環境治理工作,持續推進“護校安園”專項行動,多部門聯合開展校園周邊環境衛生、食品衛生、文化市場等日常巡查,聯合街道對校園周邊200米范圍內餐飲、食品店進行食品安全整治,及時發現各種安全隱患,并配合開展隱患治理,進一步凈化校園及周邊的治安、交通、文化、食品衛生等環境。

五是全面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各校園通過各種途徑開展面向全體師生的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禁毒、防震減災等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不斷靈活宣傳教育形式,拓寬宣傳教育渠道,增強宣傳教育效果。同時,還充分利用公安民警擔任的校園法制副校長作用,對師生開展法制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另外,我們充分利用中國教育學會研發的“校園安全教育平臺”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我區自2014年和中國教育協會簽訂“安全教育實驗區”的協議以來,有效解決了老師安全教育的資源不足、專業程度不高的問題,將校園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校園安全教育課開設率達到100%。此外,我區非常重視校園應急疏散演練工作,各校園每學期定期開展至少兩次以上的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健康素養和安全素養。

:除了校園安全建設,下城區還很注重以活動來推進中小學育人工作,其中“聽、尋、展、行”系列活動就產生了熱烈的反響,您能介紹一下這四個字的具體內涵嗎?

包曉東:為學習貫徹全省育人工作座談會精神,積極探索時政宣教新舉措,培育中小學生的責任意識,我們在全區31所中小學開展了“聽、尋、展、行”系列活動,著力推進中小學育人工作。

“聽”,即聽新聞時事,引領學生明辨是非。通過開設“四點半”大課堂、開展“政策連連看”、評選“小小新聞評論員”等方式,鼓勵學生了解社會新聞。如青藍小學的“青青藍藍說天下”微課堂,7個孩子為一組,每次挨個復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換三名”等中的一條內容,輕松引導孩子關注省市區情,了解社會、認識社會。

“尋”,即尋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向善明理。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為主題,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尋訪”“微黨課”校園巡講等活動,培育學生人文情懷。如長江實驗小學組建95支“親子非遺尋訪”小隊,求知小學開展“絲綢扎染文化進校園”活動,借此展開“一帶一路”相關教育。

“展”,即展童眼視界,培養學生德美情懷。以“童眼看社會”為主題,結合核心價值觀和時事大事宣傳教育,開展“集時、集事、集史”主題集郵活動、“童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繪畫比賽、中國夢系列微電影制播等活動。如朝暉實驗小學“紅領巾攝制棚”拍攝了專題記錄片《我美麗的家鄉,我心中的祖國》和廉政校園劇《禮物》,鮮活闡述孩子對中國聲音、中國故事的理解。

“行”,即行日常點滴,帶領學生投身實踐。組織開展學禹、爭做“治水五小員”等“五水共治”主}系列活動,培育合格公民。如長壽橋小學開展“攜手1+6科學用水進萬家”“攜手1+6防旱抗旱進萬家”等系列活動;茅巷小學等學校開展了“河道小醫生”行動,形成爭做“五水共治”小宣傳員、小記錄員、小示范員、小研究員和小監督員的氛圍,廣聚正能量,在行動中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聽、尋、展、行”系列活動開展得真是如火如荼,“新勞動教育”也是“行”的一方面,您能和我們再說一說“新勞動教育”嗎?通過“新勞動教育”要培養怎樣的學生?

包曉東: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教育一直是中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

我們的教育方針一貫主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然而當下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對勞動教育都有淡化之勢。究竟原因,是唯分數至上的教育觀在起作用,學校為分數而戰,老師為分數而教,學生為分數而學,凡是考試要考的,老師就教,學生就學,凡是對分數有可能帶來影響的教育教學活動便成了多余的,勞動教育在學校自然也就被邊緣化了。在家里,如今的父母也很少讓孩子動手勞動,生怕孩子受累。還有的父母會讓孩子把所有時間用在學習上,哪怕節假日都必須奔走于各種補習班。這些都使現在的孩子勞動意識日益淡化,勞動能力不斷弱化。

要真正體現勞動的意義,僅停留于課堂是不行的,還必須讓孩子走到社會生活中去參與歷練。“新勞動教育”理念,力圖讓學生在勞動中回歸自然、親近土地,感到勞動光榮,體驗人對生活的能動創造,去發現大自然對人的貢獻,在勞動中發現自我的才能。

勞動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孩子在勞動中獲得一些生活體驗,以及從勞動中獲得生活的樂趣,培養一種現代新生活的態度與方式,既是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未來生存的需要,更是讓其生命更好地發展的需要。

:聽您說了這么多,深刻感覺到您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情,也很有想法,您能否談談對教育的認識,您認為現在的教育還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要怎么解決?

包曉東:我是2015年年初才開始接手教育的,接觸教育的時間并不長,但有一點我是很清醒的,那就是我知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過去,教育面臨著一個尷尬,就是常常“雷聲大雨點小”,每個人都明白教育很重要,在現實中我們喊著教育要優先發展,但做的時候教育往往成為了配角。現在這個問題在下城得到很好的解決。無論區委、區政府、區人大、區政協,還是各部門、街道,都認為教育重要,在建設全域中央商務區中要發揮先導性、基礎性作用。教育是最大民生,教育是生產力!

再有,就是我們的教育活力還很不夠。我區教育無論在管理、師資還是其他的方面都是數一數二的,可是依舊有一些家長不很滿意,為什么?我們政府要反思,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從學校抓起,怎樣的學校才是人民滿意的學校?

第一,學校和社會要聯動起來,和社會接軌,并向社會借力。我們的教育雖然辦得還可以,但我們和社會之間的聯系、開放還不夠,很多事情家長不知道、不了解。如果學校能得到大多數家長的肯定,學校的教育一定會更加順利。處于轉型期的今天,學校已經從文化的“孤島”轉變為一個開放的社會組織。增強家長和社會對學校教育的共識和認同已成為創設良好教育環境的重要前提,這就需要學校辦學必須充分關切和回應家長、社區等方面的合理訴求,得到家長的支持,彰顯學校教育的優勢。當然,現代學校發展所需要的家校關系,絕不是簡單地為了“讓學校迎合家長需求”,應該是建立在互動基礎上的合作。家校關系走向“互動”,不僅是一種文明進步的體現,更是教育發展的必然。

第二,要有中心和大局意識,要圍繞中心開展工作。我區教育也一定要在全域中央商務區建設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多貢獻,才能有更高地位。教育的先導性、基礎性作用要發揮得更充分、更明顯,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更明顯。教育發展也就更可持續和健康。

第三,教育內部要深化改革,激發教師的積極性。我們到北京、上海這些發達城市的好學校去調研學習,發現這些好學校都談到了老師的積極性問題。很多老師都有教育情懷,但是他們的積極性是不是真正被調動起來了?我想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當然,問題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先把自己認為干得好的事情干好,把分內的事情做好。

:“每個人可以先把自己認為干得好的事情干好,把分內的事情做好”,說得真好。我了解到您這兩年都會花很多時間用在幼兒園、中小學校的調研上,最近,您還到杭州市青藍小學進行實地調研。根據您的了解,您認為理想的學校應該是怎樣的?學校的德育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包曉東:我心目中理想的學校應該是:學生想來,家長想送學生來,社會也認可這所學校里走出來的學生。

沒有做好德育工作,就辦不好一所學校。學校不重視德育,學生不講道德,何來好的學習生活環境?黨的十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抓住了教育問題的本質,“德”在人的諸種素質中處于核心地位,是讓學生和諧發展的關鍵,培養學生品德是幫助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的必要途徑。想辦好一所學校,德育在各項工作中是首要的,今年剛剛的六大核心素養就無處不在強調德育。

學校的德育工作首先要抓好基本道德品質教育。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理想教育,教會學生做人的基本價值以及諸如公平、正直、誠實、勤勞等為人類社會廣泛接受的道德規范,尊重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社會,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積極向上的個人理想。加強珍愛生命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導干預,培養學生的陽光心態和健康人格。將法治教育納入學校總體教育計劃,普及法律常識,培養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自覺遠離,遠離校園暴力,遠離不健康的生活。鼓勵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

篇9

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實施意見

各監區、相關科室:

根據司法部及我省監獄管理局的統一部署,我獄將在全體服刑人員中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切實做好這項工作,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現結合我獄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對服刑人員進行“榮辱觀”教育的重要意義

總書記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言簡意賅,寓意深刻,標準鮮明,導向明確,涵蓋了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思想,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體現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有機統一,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對于進一步匡正社會風氣、提高文明程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服刑人員中大張旗鼓地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可以有效地矯治她們的犯罪思想,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她們明辨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促使她們加速改造,早日成為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合格公民。

二、“榮辱觀”教育的方法、步驟

(一)民警學習、提高、統一認識階段

各監區、科室領導及民警要認真學習司法部、省監獄管理局有關文件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提高教育改造質量的基礎性工作和長期任務,納入到對服刑人員的日常思想教育改造中。

(二)宣傳發動階段

我獄將通過《女監新報》等輿論工具廣造聲勢,女監新報將開辟專欄,刊登有關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文章;各監區及相關科室要根據自身實際,加大宣傳工作的力度,努力營造積極、鮮明、和諧的監區文化環境,使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入耳、入腦、入心。

(三)組織實施階段

在“榮辱觀”教育過程中,各監區可以“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力爭使活動開展得深入淺出、生動活潑,讓廣大服刑人員易于接受,達到預期效果。

1、發揮監獄警官的示范作用,搞好大會宣講、課堂教學和個別談話教育。

2、邀請社會專家學者、英模先進、回頭浪子、青年志愿者到監獄作報告,開展典型教育和感召教育。

3、要加強與服刑人員家屬的聯系,注意發掘典型事例,引導服刑人員以社會主義榮辱觀處理家庭、財產、人際關系。

4、采取座談會、演講會、征文比賽、小品等多種形式,調動服刑人員自學互學積極性,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指導自己的改造行為。

進行“榮辱觀”教育,還應該做好幾個“結合”:即,與我獄正在開展的反脫逃警示教育相結合;與“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相結合;與創建“規范化監區(分監區)”活動相結合;與安全生產相結合;與整治監管秩序、落實服刑人員改造行為規范相結合。通過服刑人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提高教育改造質量,促進監獄工作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四)年度總結階段

各監區、分監區將“榮辱觀”教育活動的詳細記錄及教育成果于12月份用書面形式報送教育科。

望各監區、相關科室接此意見后,認真組織,扎實工作,將對服刑人員的榮辱觀教育落到實處。各監區、分監區將教育計劃務必于4月25日前報教育科。

附:“榮辱觀”教育活動配檔表

“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配檔表

時間

教育重點

教育方式

參與書目

4月

以熱愛祖國為榮

以危害祖國為恥

讀書、座談會等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愛國先輩的故事》、《共和國之路》、《中國改革開放史》、《國情國策》等

5月

以服務人民為榮

以背離人民為恥

上大課、讀書會等

《好人徐虎》、《李素麗的故事》、《張思德的故事》等

6月

以崇尚科學為榮

以愚昧無知為恥

觀看錄像、編排情景劇等

《科學的力量》、《科學家的故事》、《科學是一種精神》、《罪惡的》等

7月

以辛勤勞動為榮

以好逸惡勞為恥

報告會、勞動競賽等

《勞動教育》、《勞動教育與就業指導》教材等

8月

以團結互助為榮

以損人利己為恥

專題討論等

《人生與道德講義》、《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名人名言》等

9月

以誠實守信為榮

以見利忘義為恥

專題討論等

《人生與道德講義》、《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名人名言》等

10月

以遵紀守法為榮

以違法亂紀為恥

征文等

《遵紀守法的故事》、《法律常識》教材等

11月

以艱苦奮斗為榮

以驕奢逸為恥

篇10

一、創設動人情境,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所謂創設情境,就是要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年齡特點及他們的喜好設計事件,使學生隨事件的發展分析、思考,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很多學科的老師上課時都會采用這種方法,我覺得對勞技課也是適用的。比如,我在上三年級上冊《大象穿紙》這一課時,就創設了一個“阿凡提智斗國王”的情境。一上課,先播放動畫片《阿凡提的故事》片斷,故事中的國王給阿凡提出了個難題:“你能在一張邊長為10厘米的紙片上剪一個洞,讓我穿過去嗎?”問題拋出后,動畫片隨即停止。學生馬上來了興趣,都相信聰明的阿凡提能解決這個難題,可怎么解決呢?學生疑惑不解,議論紛紛,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時,我抓住火候,開始講解剪紙圈的方法,學生聽得非常認真。在學生進行了初次練習后,我又創設了國王提出紙圈能鉆過幾個人就獎給阿凡提幾個金幣的情境。一句“看誰能幫助阿凡提贏得更多的金幣”激發了學生思考并嘗試如何剪出更大的紙圈。整節課學生興趣盎然,既動手又動腦,下課時還意猶未盡呢!

二、指導動手實踐,培養興趣

在勞動課教學中,勞動實踐是進行勞動教育的基礎,勞動課要以勞動實踐為主。而小學生的特點是喜歡動、喜歡玩,所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對勞動課的興趣十分必要。

首先,要處合理安排教師的講解示范與學生的實踐操作,激發學生對勞動實踐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勞技課一般采用先講后練、邊講邊練、分段講練等教學形式。如《大象穿紙》這一課,我就是采用先講后練的形式;而《會飛的孫悟空》這一課有些步驟較難,則采用邊講邊練的形式,我對制作“會飛的孫悟空”的五個步驟(折、畫、剪、折、飛)采取示范一步,學生看后做一步的方法。又如上《美麗的紙花》一課,我采用了分段講解示范、分段操作、逐步掌握的方法:首先講解卷紙的方法,學生通過練習基本掌握后,再引導學生捏一捏、折一折,做出自己需要的形狀,然后組合成各種紙花,粘到底板上。

第二,勞動課要以實踐為主,寓思想教育于勞動實踐之中,做到實踐性、人文性相統一,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例如五年級學生學習了番茄炒蛋等簡單的炒菜后,很多學生回家進行實踐操作,有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這菜雖然沒有媽媽炒得美味,但吃起來卻別有一番滋味,因為這是我自己親手做的。”

第三,“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即把在課堂上學習的技能在家庭、在活動中去實踐,享受成功的歡樂。例如,教學三年級上冊《整理房間》一課時,先號召學生自己動手整理、布置教室,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經過半個小時,當同學們坐在整潔明亮的教室時,他們都會心地笑了。我抓住時機,引導學生說說勞動的體會,學生雖說有點累,心里卻美滋滋的。實踐證明,當學生掌握了一項勞動知識和技能,就能激發他們的勞動熱情。第二天,就有學生跑來跟老師說:“老師,我昨天晚上把房間重新布置了一下,爸爸、媽媽都夸我能干呢。”

三、結合其它學科,發展興趣

人文性教學是全新的勞技教育理念,勞技課同樣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內涵,這就決定了在勞技教育的過程中把勞技課和其他學科結合、滲透的必要性。

也就是說為了提高勞技課教育的整體效應,可以把勞動教育與其它各科教學進行有機組合,融為一體,發展勞動的興趣。如四年級上冊《動物頭形掛飾》這一課,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動物頭形掛飾的制作方法。在教學的方法和形式上,可以突出一個“趣”字,狠抓一個“做”字,著力于激情引趣、講練結合、有扶有放,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并以藝術的形式將繪畫、音樂、舞蹈、勞動實踐融為一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興趣盎然,寓教于樂,效果很好。

四、評價勞動成果,保持興趣

1.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如教學四年級下冊《釘紐扣》一課,讓學生預先準備好鈕扣、針、線、布等,上課開始就向學生宣布:“這節課同學們學習了釘紐扣的方法后,將進行一次釘紐扣的比賽,看誰釘得又快又好!”學生為了在比賽中取勝,整節課都能認真聽講,注意看演示,這就將教師被動的傳授轉化為學生主動的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