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會獨立思考范文

時間:2023-06-05 18:00: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如何學會獨立思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如何學會獨立思考

篇1

一、對獨立思考能力的認識

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表明個體能面對不同的情景,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方法和技巧解決所面臨的問題。要培養這種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去,并盡可能提高其參與度;其次是幫助學生逐漸掌握思維的方法和分析問題的方法;最后著眼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決定了其獨立思考的程度具有相對性。一般地,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活動能力不斷提高,其思考問題的獨立性也就不斷增強。也就是說,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必須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逐步培養、構建并發展起來。

獨立思考并不排斥同學之間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體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對于一個具體的問題,倘若沒有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就急于與人合作和會話,必定會影響思維的主動性,從而影響思維能力的提高。可以這么說:沒有獨立思考,也就沒有合作學習的本質內容,合作討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途徑

1.分類指導,提出獨立思考的要求;教育學生,強化獨立思考的意識。

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座談,以及統計、分析和判斷,我們發現,獨立思考與學習效果具有正相關關系。一般地,越是優秀的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就越好,而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又轉化為一種能力,從而為獨立思考活動提供支撐和保證。為了形成這種良性循環,教學中對各類學生只有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創設情境,教會學生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不是異想天開地胡思亂想,必須遵正確的規律與方法。科學的思維方法,不是游離于獲得和運用知識這個過程之外,而是貫穿、滲透在這個過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只告訴學生結論,而要讓學生了解得出結論的過程和方法,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及相互聯系。通過學習知識的過程,同時學會正確地思考,逐步構建起思想方法的體系,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思考做準備。以“復數有關概念”的教學過程為例,隨著學生在課上的討論不斷深入,師生共同構建起復數概念的知識結構,并在此解決的過程中提煉出一些思想方法。

3.留有余地,激發學生獨立思考;推遲判斷,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教師講解不宜過細,要給學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開拓的余地。否則,看似講透,實則難以內化為學生的觀點,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無法形成,因此,教學過程中,對于最基本、最主干的東西要講清,以利于知識遷移;而對于一些擴展性問題、簡單的推導和論證、前后知識對比及區別和聯系,對知識和方法的歸納、總結等,可以給學生留出余地,激發學生自己去鉆研思考。

4.提倡開放式教學,提高獨立思考的品位。

要學生獨立思考,教學方式首先要提倡開放式,決不能“一言堂”,否則這種獨立性很快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其次,努力培養學生善于獨立地提出問題。因為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不經過獨立思考是做不到的;而問題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

三、確立思考對象,提高獨立思考的有效性

1.對知識形成的背景、過程及作用作思考。

以“函數周期性”的教學為例,我們列出了以下背景材料供學生思考:什么叫周而復始?地球自轉的周期是多少?地球公轉的周期是多少?物理中是怎樣定義周期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回顧正弦函數圖像的作法(單位圓等分后移動描點法),并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思考圖像出現不斷反復的物理意義及數學表示,逐步抽象出函數周期性的定義。

2.對解題的策略作思考,對解題后的回顧作思考。

根據波利亞的“怎樣解題表”,我們常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1)本題的條件是什么?結論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差異?(2)你知道什么與本題有關的問題嗎?如何想出一個更特殊的問題?一個更一般的問題?一個類似的問題?(3)能否找到一個解決計劃并實施這一計劃?在教學中,我們用這些問題向學生發問,誘發學生獨立思考,因而不少學生也逐步學會了如何尋求解題策略的方法。

通過解題回顧,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使思維不斷走向深入,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如解題完畢后向學生發問:(1)能檢驗你的結果嗎?能說出你解題過程中走過的彎路嗎?(2)能否用其他方法得出結果?(3)能否用這一結果或方法遷移到別的問題上去?(4)能否把結果或方法加以推廣?學生一旦養成這種自問自答的習慣,對獨立思考能力形成的促進作用無疑是很大的。

3.對學習中的錯誤作思考。

對錯誤的解法作思考,不僅是為了找到改正的依據,而且有著更深層的作用:其一,它是正確思路得以產生的“母機”,錯誤根源的暴露往往伴隨著正確認識的產生,導致正確思路的出現;其二,對各種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暴露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可使解題方法不斷優化,在培養發散思維的同時,增強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其三,在糾錯的過程中,學生必須竭盡全力,尋找漏洞,構造反例,調整策略,即學生必須經歷復雜的心理變化,才能達到糾錯的目的,因而其過程本身是獨立性很強的思考活動。

4.對數學思想方法作思考,對知識的縱橫聯系作思考。

篇2

關鍵詞: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5-0153-01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人到學校里來上學,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主要的還是為了變得更聰明,因此,它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應當用到記憶上,而應當用到思考上去?!蔽覀冎?,思維是人的重要特征,而思維的靈魂在于它的獨立性。獨立思考是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重要前提,一個人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不能真正掌握生活中必須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我們小學數學教學面臨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為孩子們插上今后能在社會上這個大舞臺翱翔的翅膀。那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呢?可做以下嘗試:

一、巧思妙想、創設學生樂于獨立思考的情境

“思維起于直接經驗的情境”。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寬松、愉悅的情境中,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因此作為老師,要想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教學中一定要巧思妙想,適時、適量地為學生創造各種情境,讓他們的思維個性得以自由張揚,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我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折扣》的教學中,針對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以他們熟悉的商家促銷手段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課前自學并收集材料,在課堂上創設現實生活購物情境,并讓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學生個人獨立思考,全班交流,初步感知“幾折”、“打折”的意義。然后,通過百分數應用這一知識的遷移、轉化的教學思想方法,創設循序漸進的練習活動,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打折問題。教學中,學生思維積極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事實證明,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大大地拓寬了學生們獨立思考的空間。

二、多種途徑,培養學生數學獨立思考的方法

在數學學習中要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獨立思考,最主要的就是要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

1.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一句話說得好:“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敢于并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具有問題意識。我們在講解題目的時候,都應給他們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時間。教學中不要放過每個有價值、關鍵的問題,并使注重啟發學生發現各個問題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學會課本知識,還提高他們的問題意識,逐步養成樂于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思考的策略。有序思考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其就是要著力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有序思考能力。在解決問題中,要認真審題,特別是對解題起關鍵作用的隱含條件、關鍵字等要學會挖掘、理解。另外還組織學生學會用列表、畫圖、一一列舉、對比辨析、倒推、假設、替換、轉化等策略幫助思考,不斷優化學生思考問題的策略。

例如我在教學比和比例時,為了避免學生對這兩個不同概念的混淆,指引學生應用對比辨析策略思考問題。先讓學生觀察比和比例的式子,然后獨立思考,接著展開了一場討論。師:比和比例里面都有比,可是很多同學還是搞不清楚,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兩種這兩個不同概念嗎?請每位同學安靜地想一想。幾分鐘后,學生匯報并歸納出結論:比是由兩個數組成,是一個式子,表示兩個數相除。而比例是由四個數組成,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這一學習過程,學生參與面廣,思維活躍,意義深遠。

三、重視實驗操作,提供學生獨立思考的平臺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痹谛W數學教學過程,教師如果能多提供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盡可能地讓他們在活動中通過擺一擺、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親身體驗,去理解、感悟,就可以進一步開拓學生思路,使他們既掌握了知識,又提高了實踐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為了讓學生弄清為什么同樣的分數(分率)對應的具體數會不一樣,我讓讓學生自己操作,用實物(鉛筆)分一分、想一想、填一填,說一說。學生的具體操作為:

1.(1)把6枝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這些鉛筆的( )/( ),是( )枝。

(2)把8枝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這些鉛筆的( )/( ),是( )枝。

(3)把10枝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這些鉛筆的( )/( ),是( )枝。

2.想一想為什么同樣的分數二分之一對應的鉛筆數不一樣呢?

最后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分析得出結論:因為單位“1”的不同,導致同樣的分數對應的具體數據就會不同。這一環節的設計對學生更進一步理解分數的具體意義,開拓學生思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提供了理想的平臺。

四、積極評價,給學生獨立思考的動力

篇3

一、在自主探索中,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和推斷等探索性和挑戰性的活動,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師一手包辦的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數學探索和交流的活動中。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相信學生,大膽放手,不要害怕學生的突然提問會擾亂自己的教學計劃。因為現階段的學生追求知識的欲望比較強,好奇心也比較強,所以他們愿意探索。因此,教師要學會適時地放手。

如在學習“圖形的拼組”一節時,為了能夠使學生的探究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得到鍛煉,讓學生體會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用一張正方形的圖形對折,得到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自己總結出長方形的特征,探索我們除了在正方的基礎上折出一個長方形之外,我們還可以怎么樣證明長方形的長邊相等,短邊相等。讓學生去探索,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探究意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

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應用數學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應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學習“認識人民幣”的時候,我就讓學生在模擬的超市中感受人民幣的使用和兌換,使學生體會和母親去逛超市的情境,讓學生感到真實,并讓學生在下次和媽媽逛超市的時候,可幫助計算。讓學生在成功交易后,獲得喜悅之情,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

篇4

關鍵詞 訓練培養 小學數學 小組合作 學習技能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應當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焙献鲗W習技能指導與訓練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一環。技能是完成某種任務的一種活動方式,學習活動由學習技能構成,每一種學習活動往往包含一系列的具體技能。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學習技能,學習是難以進行的。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必須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技能。

在小學數學小組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合作規則,學會傾聽,學會討論,學會表達與交流意見,學會組織和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技能與方法,要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學習技能。下面淺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1熟練掌握合作規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況下的小組討論,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未等其他學生發言,就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這樣一來,那些學困生相當于走了個形式,沒有經過大腦思考便得到了現成的答案,結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這時就需要教師事先作好安排,講清合作規則,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在小組中如何開展討論,如何表達自己的見解,如何糾正他人的錯誤,如何汲取他人的長處,如何歸納眾人的意見等。

因此,可在小組合作前這樣規定: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記下來,再由小組長安排,各個成員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后由記錄員將其整理出來。這樣,每個人都有了思考的機會和時間。

2在合作中學會傾聽

在開始合作時,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具有個人心理優勢,一節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過短,對于自己的發言比較認真,不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而對于同學的發言,卻不重視。為此,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學會三聽:一是認真聽每位同學的發言,眼睛看著對方,要聽完整,認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聽別人的發言要點,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聽后須作思考,并做出判斷,提出自己的見解,提高W生反思、評價的能力。在這樣要求下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反復琢磨、體會,善于傾聽同學意見,不隨意打斷別人發言,提供學生發表不同見解的空間,以達到相互啟迪、幫助的功效,學生不但養成了專心聽的習慣,調動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能體會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3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

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也是自己實際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對方的觀點。教師重點要對不會表達的學生有意識進行示范指導,而全班匯報展示成果時,讓更多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讓別人聽懂你的見解,不光是優生要會表達、善表達,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也要學會表達,整體提高學生的表達技能。為此,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中,調動這些學生的參與欲望,培養他們敢說的勇氣,把一些基礎較差、思維能力弱、不善言談的學生也有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因此,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觀點,給學生的討論提供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敢說、會說,培養學生善于傾聽、思考、判斷、選擇和補充別人意見的好習慣,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指點,使學生逐漸學會用語言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4在合作中學會討論

討論交流是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關鍵。每個成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見不統一、理解不一致時,這就需要通過討論、爭辯,達成共識,解決問題。教師指導時,按一定的步驟和方法進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逐步學會討論交流問題的技能。合作學習中,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通過共同討論、相互啟發,從而達到合作的目的。學生討論問題后,各組由一人匯報自學或獨立思考的內容,其他成員必須認真聽,并且有自己的補充和見解。最后,還應將各自遇到的問題提供給全組成員討論,對達成共識和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得出正確的結論。通過這樣的討論,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判斷和表達能力。

5在合作中學會組織

聽、說技能是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組織技能就是合作學習的重要技能。組織技能是聽、說技能和獨立思考的前提。合作討論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組內的組織者,具體做法是:指導組織者進行組內分工、歸納組內意見、幫助別人評價等,另外,為了體現小組內的主體性,可定期培訓、及時更換組織者。通過訓練不但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而且為學生今后立足于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篇5

在小學數學小組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合作規則,學會傾聽,學會討論,學會表達與交流意見,學會組織和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技能與方法,要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學習技能。下面淺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熟練掌握合作規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毙〗M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況下的小組討論,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未等其他學生發言,就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這樣一來,那些學困生相當于走了個形式,沒有經過大腦思考便得到了現成的答案,結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這時就需要教師事先作好安排,講清合作規則,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在小組中如何開展討論,如何表達自己的見解,如何糾正他人的錯誤,如何汲取他人的長處,如何歸納眾人的意見等。

因此,可在小組合作前這樣規定: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記下來,再由小組長安排,各個成員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后由記錄員將其整理出來。這樣,每個人都有了思考的機會和時間。

二、在合作中學會傾聽

在開始合作時,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具有個人心理優勢,一節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過短,對于自己的發言比較認真,不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而對于同學的發言,卻不重視。為此,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學會三聽:一是認真聽每位同學的發言,眼睛看著對方,要聽完整,認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聽別人的發言要點,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聽后須作思考,并做出判斷,提出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反思、評價的能力。在這樣要求下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反復琢磨、體會,善于傾聽同學意見,不隨意打斷別人發言,提供學生發表不同見解的空間,以達到相互啟迪、幫助的功效,學生不但養成了專心聽的習慣,調動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能體會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

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也是自己實際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對方的觀點。教師重點要對不會表達的學生有意識進行示范指導,而全班匯報展示成果時,讓更多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讓別人聽懂你的見解,不光是優生要會表達、善表達,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也要學會表達,整體提高學生的表達技能。為此,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中,調動這些學生的參與欲望,培養他們敢說的勇氣,把一些基礎較差、思維能力弱、不善言談的學生也有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因此,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觀點,給學生的討論提供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敢說、會說,培養學生善于傾聽、思考、判斷、選擇和補充別人意見的好習慣,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指點,使學生逐漸學會用語言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四、在合作中學會討論

討論交流是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關鍵。每個成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見不統一、理解不一致時,這就需要通過討論、爭辯,達成共識,解決問題。教師指導時,按一定的步驟和方法進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逐步學會討論交流問題的技能。合作學習中,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通過共同討論、相互啟發,從而達到合作的目的。學生討論問題后,各組由一人匯報自學或獨立思考的內容,其他成員必須認真聽,并且有自己的補充和見解。最后,還應將各自遇到的問題提供給全組成員討論,對達成共識和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得出正確的結論。通過這樣的討論,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判斷和表達能力。

五、在合作中學會組織

聽、說技能是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組織技能就是合作學習的重要技能。組織技能是聽、說技能和獨立思考的前提。合作討論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組內的組織者,具體做法是:指導組織者進行組內分工、歸納組內意見、幫助別人評價等,另外,為了體現小組內的主體性,可定期培訓、及時更換組織者。通過訓練不但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而且為學生今后立足于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篇6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科書二年級下冊53頁中例4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學會用色條圖(線段圖的雛形)分析數量關系,滲透數形結合思想,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2.在分步列式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學會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找出中間問題的方法解決需要兩步解決的問題。4.培養學生認真觀察、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目標解析:創設“烤面包”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學會利用色條圖來分析數量關系,在解法比較中體會小括號的作用,并引導學生在“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實現“算法最優化”。

重點難點:利用色條圖分析數量關系,掌握兩步計算法;找出隱藏的問題,并合理利用小括號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同學們,你們喜歡吃面包嗎?那你們一定想知道面包是怎么烤出來的,請看視頻。

(一)課件出示例4主題圖的左半部分(如圖1):

1.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獲得哪些信息?

2.收集信息,根據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3.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嘗試列式解答。

(二)導入新課

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嗎?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今天的課程。(板書: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此處簡化了例3,僅提供兩個條件讓學生提問解答,既回顧了以前學習的一步計算解決的問題,又為后面尋找隱藏的中間問題埋下伏筆。

二、解決問題

(一)提出問題

1.n件出示第53頁例4情境圖:(如圖2)

2.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設問題:(1)一共要烤多少次?(2)已經烤了幾次?(3)剩下的還要烤幾次?

(二)解決“剩下的還要烤幾次”的問題。

1.想一想:要知道剩下的還要烤幾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畫一畫: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畫出簡易色條圖。

小結:從色條圖中我們對題目的意思一目了然,如果你掌握了這種圖析的方法,對你今后解決問題會有很大的幫助。

(三)嘗試解答,體會方法

1.議一議:應該如何列式解答?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合作交流。

2.說一說:要求還要烤幾次,知道剩下多少個需要烤。

3.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解答。

(四)交流匯報,形成板書。

1.學生匯報不同的解答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90-36=54(個)

54÷9=6(次) (90-36)÷9

=54÷9=6(次) 90-36÷9

=54÷9=6(次) 90÷9-36÷9

=10-4=6(次)

2.比較方法二和方法三。

(1)小組交流這兩種解法的不同之處。

(2)你同意哪種方法?為什么?

(3)方法二為什么要使用小括號?加上小括號后就是先求什么?

3.若有學生說出方法四,及時鼓勵并請他說出想法。

(五)檢驗反思,歸納總結

1.問題的結果作為已知條件進行檢驗,進而判斷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2.小結:遇到問題,敢于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如果一個問題需要多個步驟才能解決,要想好先答什么,再答什么。列綜合算式要根據四則混合運算合理使用小括號。

(六)知識拓展,培養能力

1.課件問題:一共要烤多少次? 已經烤了多少次?

2.學生選擇信息獨立完成,教師指導。

3.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

設計意圖:結合課前簡化的問題,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在合作交流中積累基本經驗,學會畫色條圖,滲透數形結合、演繹、歸納等思想,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策略,讓學生知道如何合理使用小括號。

三、鞏固運用,深化理解

(一)基礎練習。(課件出示教材第54頁“做一做”的情境圖)

面包已經烤好,同學們很想品嘗,組長幫助同學們去買,買面包時遇到什么問題呢?

1.先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說說遇到哪些問題。

2.學生匯報同時比較兩種方法。方法一:3×9-3×6 方法二:3×(9-6)

(二)智慧大比拼。

1.第一關(教材55頁第1題圖)

(1)想知道用20元錢買票夠不夠?(2)要求買票所用的錢,需要哪些條件?(3)學生獨立思考后嘗試解決。

2.第二關(課件出示教材第55頁第2題)

(1)學生讀題后指定學生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3.第三關(課件出示教材第55頁第4題的情境圖)

(1)學生讀題后指定學生說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討論如何正確使用小括號?

設計意圖:使用“智慧大比拼”,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引導學生在“算法多樣化”基礎上實現“算法最優化”。正確使用小括號,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梳理知識

今天我們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你有什么收獲?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什么呢?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如果你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問題,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那你將會擁有更多的聰明才智。

參考文獻:

[1]楊秋紅. 多媒體教學環境下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探討[J]. 讀寫算:教師版, 2016(36):232-232.

[2]劉鳳琴. 多媒體教學環境下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探討[J]. 儷人:教師, 2016(10):27-27

[3]顧曉華. 層層推進認識的提升――《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教學設計與說明[J]. 教育視界, 2015 (20):38-40.

[4]劉健. 在自主探究中領悟策略――“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教學設計與說明[J]. 小學數學教育, 2015(22): 50-51.

篇7

關鍵詞:初中;數學;提問能力;提升

在要求施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賦予初中數學課堂的意義不僅僅只有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而且還要求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傳統數學教育中課堂上,一直采用的都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在數學課堂上忽視了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使得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無法形成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數學教師無法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學生也沒辦法解決自己的疑問,達到真正的掌握知識的目標,這對學生日后的發展不利。所以我們要對學生的提問能力進行培養,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語言等表達能力。

一、營造輕松活躍的數學課堂氛圍

由于數學這個學科的本身具有嚴謹周密的特點,這會讓初中數學課的氣氛顯得比較沉悶,而傳統教學方式也會大大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使他們無法積極的參與到數學課堂中,導致他們不愿意在課堂上大膽的進行發言和提問。所以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建立起一個以學生主體的初中數學課堂和平等的師生關系,樹立起充當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的教學觀念,在平常的數學教學中營造出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在這種氛圍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去發現自己的困惑點,產生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問并且解決自己疑問的欲望。

二、授之以“漁”,讓學生掌握提問的方法

當學生有了強烈的提問欲望之后,身為他們的導師還要讓他們懂得如何對自己的疑問進行準確的表達,學會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數學課上需要指導學生學會怎么去分析問題,怎樣結合自己的所學的知識,準確的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并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深入的思考并且準確的找到自己的疑問點,提出有質量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那么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對學習中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自由討論,讓他們在討論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逐步學會該如何找到問題的關鍵,慢慢的在討論中學會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三、幫助學生克服畏懼,使其勇于提問

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一大阻礙是學生對提問這件事本身的認知不正確,在學生想要向教師提問時往往會受到自身心理因素的影響,讓其打消提問的想法。這是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人生中的青春期,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內心世界比較敏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害怕自己提出的問題在別人看來是不值一提的問題,自己提出這么簡單的問題會招來同學的嘲笑,于是他們將自己不懂的問題深深的藏起來,長此以往學生就無法打下扎實的數學基礎,導致他們的數學成績下滑。所以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對待提問的正確態度,讓他們明白提問是一件有利于他們自身發展的事情,善于提問的人是值得人尊重和表揚的。正是因為有疑問所以才會讓人們進行積極的探索,疑問促進了數學學科的發展,讓學生懂得進行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自身能力的道理。讓學生擁有正確的態度,在求學時實事求是心無旁騖的提出自己的疑問,從而提高他們的提問能力。

四、耐心的回答學生的疑問

教師面對學生提問時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所以在學生主動提問時數學老師應該耐心的進行答疑。有很多學生不想向教師提問的原因是他們在第一次向教師提問時,教師表露出不耐煩的神情而且在解答時沒有十分認真的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會在初中學生原本敏感的內心中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導致學生對提問產生抵觸心理,大大的削弱了學生提問的積極性。讓學生把在數學學習中產生的問題都悶在心里,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而初中數學的知識點一環扣一環,學生的數學基礎不牢導致他們在學習數學時覺得力不從心,讓他們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且數學成績下滑,陷入一種越不懂越不想學的惡性循環中。所以在學生主動提問時,我們要十分認真的耐心與他們進行交流,讓他們在我們的言行中感受到我們對的他們尊重,讓他們體會到教師與他們之間在進行平等的交流,不要帶給他們心理負擔,慢慢的讓學生養成有疑必問的習慣,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提問能力。

五、總結

初中階段的學習是每個學生學習生涯承前啟后的階段,在初中階段培養起學生的提問能力將會對學生以后的個人發展有莫大的好處。所以身為學生引導者的我們也應該不斷的從自己的數學教學實踐中汲取養分,逐步提高自己數學水平和教學水準,在平時的數學課堂上培養他們的提問能力,借此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鄭增益 單位: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萬全鎮鄭樓中學

篇8

一、學生獨立思考出現困難時進行合作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學生獨立思考出現困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此,教師在小組合作實踐問題上,要盡量設計一些:一人操作不便,只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才能操作完成的內容,這時宜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教師適時指導,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解決過程,更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比如在學習筆算加法時,通過對幾個學生的板演評價完之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筆算加法應注意什么”。這時小組每個成員都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討交流,互相補充,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出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這是學生自覺獲得的知識,因此會記憶深刻。

二、學生僅靠個人的思考不全面時進行合作

數學內容是較為抽象和深刻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時是由于學生個人認識問題的局限性,單靠一個人往往很難將問題回答全面,這時可以考慮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組內的幾個成員相互討論、互相補充,從而對數學問題認識得更加深入和全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從別的學生那里,看到解決問題的另一個角度。培養了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拓展了解決問題的思路。例如教學二年級上冊第58頁的第4題,可先讓學生看圖,然后問學生:“你能解決沙灘上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嗎?”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小組同學聽,這時學生的解決方法有:3×4+3;4×4-1;5×3。通過這種交流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思維方法,互相促進,形成互動的學習氛圍。

三、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后再進行合作

篇9

一、互動學習中教師應注意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的啟動,學習方式的變化,呼喚著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互動學習中教師要做到三種角色的轉變。即: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傳統的靜態知識占有者成為動態的研究者。

在互動學習中建立互動型的師生合作關系,要求教師以新角色實踐教學,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因此,教師在學生互動學習的過程中,時刻要變換自己的身份,時而是一個促進者,時而是一個合作者,時而是一個幫助者,時而是一個激勵者。

二、互動學習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

為了有效地開展高互動學習,保證“互動學習”在實踐中取得較高的效率,在互動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不論是“互動”、“合作”、“交流”,都必須以獨立思考為前提,以獨立思考為基礎?;忧埃瑢W生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沒有獨立思考的互動,只是一種形式上的“互動”,互動的效率、效果都要大打折扣;沒有獨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單向的信息傳遞,就不能產生碰撞,不會產生共鳴,不能受到啟發。互動學習不是自己不用動腦筋,大家一塊兒解決問題,而應是學生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參與互動,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獨立思考是互動的基礎,引導有深度地獨立思考和探究是進行互動的基礎,更是建立自主、合作、互動等探究方式的核心。

(二)培養學生善于表達,認真傾聽的習慣

交流是互動學習中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學生在互動中得出的知識、方法、結論,都要通過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注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互動學習中,教師還應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的習慣。 一個人會不會“聽”是有很大區別的,那種時刻想說而不愿聽別人講的人,永遠體會不到“傾聽”的快樂,更體會不到“傾聽”所帶來的收獲。此外,這種少數人在“互動”中獨霸課堂的現象,不僅不利于信息的多向交流、破壞“互動”的氛圍,而且最終也將影響合作學習整體目標的實現。所以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僅是互動學習中必要的習慣養成,也是在人際交往中學會與他人進行交流的必要步驟。因此在互動學習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已的觀點,養成會說的習慣;更要讓學生會聽,能夠聽出別人說的重點、問題,才能重視并采納他人意見,達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三、互動學習中教師應注意時機的選擇

在互動學習中,教師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時機,真正讓互動學習體現其價值,而不是為了互動而互動。那么教師如何準確把握互動的時機呢?(一)在需要探究時進行互動。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產生探究的欲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讓他們在“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上產生新的問題,并把此作為探究點,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學習(二)個人探索有困難,需要幫助時進行互動。多用在出現了新知識,新難點需要處理時。選擇學生有困難需要幫助時進行互動,這時的互動學習定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三)意見不一,有必要爭論時進行互動??梢宰尦窒嗤庖姷膶W生一起合作,與對方爭辯,在辯論中明晰正誤。

除此以外,在人人都需要內化知識時;當學生舉手如林,為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時;當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需要與人分享時,也是互動學習的有效時機。

四、互動學習中教師應注意評價的多元性

篇10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3)10-0092-01

根據新課程要求反思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積極開動腦筋的習慣,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師當前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教師應該加強課堂教學互動,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手腦并用,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一、重視課堂教學互動

新課改之前,小學數學課堂都比較單一和沉悶,學生通常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根本讓學生提不起興趣,更別說去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互動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教師們應該自覺了解新課改理念,一改過去舊的教學模式,增加課堂互動環節,幫助學生打好數學基礎。比如以“毫米的認識”為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對“毫米”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很清楚,因此筆者先讓學生想“厘米”的概念,小組同桌之間相互拿出量尺,然后對學生說他們的書本的長、寬、厚是多少,這并在小組上進行相互交流,最后在班上進行交流。讓他們通過動手測量實際長度來感受毫米的概念,并學會正確使用長度單位。[1]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數學問題

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有效掌握一部分源于教師的善教,另一部分則源于學生的善思。學生的知識學習不是被動而機械的,是獨立而自主的。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引導他們參與課堂學習,讓他們了解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由此來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習慣。并且還要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問、自己解決、共同合作,把靜態的學習過程變成動態的思考過程。以周長的概念教學為例,學生明白,周長就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可是在實際運用中卻不是要將所有的邊長都計算出來。如長方形的菜地,長14米,寬8米,菜地有一面是靠著墻,那么需要多長的籬笆才能圍成這個菜地?題目中菜地3條邊的總長度就是籬笆的長度。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怎樣通過3條邊來計算籬笆的長度,他們還難以理解。因而教師可以把他們分成四人一組,利用文具盒和書來當作籬笆,利用教室的墻面去圍成模型,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證實該題的道理,通過動手實踐進行自主思考,并學著自己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新課改的最大變化就是要求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合作者、參與者、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翁。因而課堂教學中師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師生之間應該平等相待,相互尊重,這樣才能夠真正實踐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以往那種教師至上的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改的發展要求。學生能夠得到教師的尊重,課堂學習環境才會變得真正和諧、融洽,高效教學課堂才能真正建立起來。以往的數學課堂也有師生合作互動的情況,不過一般都是教師問、學生答,學生答、教師評的機械合作方式。這種教師主導的教學課堂,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或者說根本就沒被教師所看重。在新課改持續發展的今天,小學數學教學也越來越注重學生表現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師生之間應該秉承平等原則,努力構建和諧、高效的教學環境。

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幫助學生實現獨立思考,積極開動數學腦筋,就應該讓他們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在數學知識學習中要懂得如何去觀察數學現象,了解數學規律,掌握數學本質,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經驗,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以合作互助的形式提高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例如在三角形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一些互動環節。教師手中拿一個三角形并用手擋住,只露出三角形的一角,然后給學生介紹三角形的種類,讓學生猜測教師手里是什么三角形。學生們各抒己見,課堂氛圍也變得濃厚了。教師通過此類互動教學設計,不但讓學生對三角形有了更多的認識,還更好的掌握了相關知識,這樣的課堂互動教學才是有效的。現在,因為新課改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更加注重課堂平等教學。不過,這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部分地方的小學數學公開課與示范課,盡管表現得豐富多彩,其實不過是在走形式主義。故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要引以為戒,必須加強高效課堂建設,以明確、高效、優質的課堂教學來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他們學會獨立思考,為將來的數學知識的深入學習而埋下鋪墊。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教會學生獨立思考,積極開動腦筋的良好習慣,就需要以新教學思維,構建平等、互動的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正確處理課堂教學的關系。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積極配合,在平等互動中構建愉悅的教學氛圍,實現師生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