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觀的思考范文

時間:2023-06-01 10:43: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生觀的思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生觀的思考

篇1

當代中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人生目的看,當代中學生有理想、有追求,但羨慕實惠

人生觀,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構成了人生觀的基本內容,人生目的是人生觀的核心內容。

當代中學生大部分能根據社會的需要確立自己的理想,但在確立理想時。主要集中在職業理想和生活理想上。“講實惠”的思想在中學生中有一定市場,甚至有同學認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在對未來職業工作類別的選擇中,大部分同學一方面希望能發揮自己的專長。一方面又希望工作比較輕松,收入比較高,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對個人生活方面追求考慮得比較多,但對做^標準和道德境界的向往追求考慮得比較少。”一個人不一定要有高貴的氣質。但一定要有高尚的品質。”作為當代中學生,既要有正確的生活理想、職業理想,更應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遠大的社會理想。

二、從價值取向上看,中學生形成了公私兼顧、貢獻與索取并重,又比較重視自我的多種形式并存的人生價值觀

人生價值是指人們對各種人生目的和社會行為所具有的意義的認識,人生價值也是人生觀的核心內容。而人生價值觀則是人們在認識和評價人生目的、人生意義后所持的基本觀點。人生價值觀既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生產關系中形成的,又是在人們對自己和對他人的人生活動的認識和評價中逐步形成的。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學生處在發展商品經濟和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交織點上,處在個人成才與社會需要、正確的理性認識與社會上出現的消極現象的矛盾沖突中。一方面,由于社會的進步發展對中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們自我意識增強,促進了他們奮發向上;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使得他們對個體現實功利價值的追求超過了對道德、社會理想價值的追求,導致了某些中學生片面追求個人利益的傾向。

在人生價值取向上,極端的利己主義觀念,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金錢就是一切”以及擺脫社會、脫離現實、盲目自我奮斗的觀點并不為多數中學生接受;另一方面,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生價值在于奉獻”等觀點的,也不是很多;而“自我與社會融合”、“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也在于索取”、“既要為人民服務,也要為自己謀利益”等帶有融合色彩的觀點,成為相當多中學生價值取向的主導。而且這種“公私兼顧”、“索取與奉獻”并重的人生價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追求個人幸福、滿足個人需要、實現自我價值為出發點的。

三、從人生態度上看。中學生注重效益。勇于參加競爭,創新意識強。但也存在著眼高手低、不能腳踏實地、耐挫折能力差、自律品質弱等缺點

人生態度是人們在一定社會環境中,經過個人的生活體驗,表現出的對人生問題的行為傾向,它是人生觀由理論向實踐轉化的橋梁。人生觀問題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實踐問題。如果一個人明確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價值之后,并不付諸于實踐,那是毫無意義的。人生既要有崇高的理想、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更要有腳踏實地的精神。

當代中學生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競爭意識不斷增強,大部分學生在各方面都不甘示弱、爭做強者,但同時也存在著集體觀念淡薄、協調能力差等弱點。有的學生只抓自己的學習、不關心集體、不熱愛勞動、嫉妒心強,有時甚至采取損人利己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的學生雖然樹立了崇高的理想,但缺乏腳踏實地的艱苦奮斗精神,缺乏堅強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具體表現為:存在著一定的投機心理,不知刻苦學習,而希望靠耍小聰明、考試作弊等行為來取得好成績;自律品質弱。對自己要求不嚴,對別人要求不低,“嚴以律人。寬以待已”;耐挫折能力差,擺不正順境與逆境、榮與辱、名與利的關系。昕得進表揚。聽不了批評,心理承受力差,碰到挫折就灰心失望等。

針對以上特點,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理論聯系實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呢?

一、把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緊密聯系起來

個人理想要服從社會理想,正確認識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關系,“你若喜歡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一個人只有竭誠地為社會、為人民作貢獻。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和才能得到完善和提高,使個人的自我價值得以體現。

二、強化自我教育。加強實踐教育

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一方面有賴于社會學校特別是學校的系統教育,但是離開中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外界影響。自覺進行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最終將流于形式。中學生自我意識、自主意識部不斷增強,接下來應啟發自覺意識,如在人生目標上樹立遠大、崇高的理想;在人生價值上把社會價值放在首位;在人生態度上腳踏實地、奮斗進取、樂觀向上等。

針對中學生接受理論較多,而社會實踐較少的特點,還應加強實踐教育,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社會、了解國情、驗證所學知識、陶冶思想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充分發揮社會、家庭、學校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使當代中學生成為具有當想人格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

篇2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人文素養 教學思考

語文為一門人文類的基礎性學科,學科內容融合“文”與“道”。在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上,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存在突出優勢。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高度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合理將人文精神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人文精神價值觀主要體現在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及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人文素養培養的意義

人文素養主要體現為對人生、社會美好境界的追求,對崇高思想情感的推崇。人文素養為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一個重要基礎,憑借自身思想、情感、意志處理、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是人在社會關系中得以生存的一個必然要求[1]。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蘊含著更濃郁的人文色彩,是對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培養的一個重要學科。在該學科中,教材內容蘊含大量思想觀點、人生哲學、道德素養等。將這些內容轉化為實際教學案例,同時結合時代熱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促進學生人文精神和素養有效提高。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學科與人文精神、素質的內在聯系,然后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進行培養,促進其人文素養有效提升,為學生今后素質、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教育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目標

人文素養內容主要包含人文精神修養和人文知識修養兩個部分。人文知識修養主要指藝術、文史哲等人文學科的強化;人文精神修養主要在相關人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提升,主要指的是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等的形成和提升。在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應該體現世界各國的多元化及中華悠久燦爛文明史的多元化,反映創造思想、主體意識、責任感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同時包括生活激情、生命價值、做人真諦、人間真情等內容[2]。例如《將相和》中藺相如的寬宏大度和博懷,《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魯迅的為他人著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將人文素養內容進行擴展,注重從審美素養、禮儀素養、心理素養、人格素養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語文知識能力,還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堅定的理想信念等,為其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及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其逐漸成長為具備較高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對國家發展建設有用的人才。

三、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多媒體培養人文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應將學生人文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質培養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結合社會實際熱點和教材內容,挖掘語文教科書中相關知識點與人文精神、素養間存在的契合點通過生活中的事件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養[3]。目前,各階段教育在教學設施、技術上均已經得到很大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應用的教學方式、手段也應不斷改進和創新。為了增強人文素養培養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興趣愛好、個性特點、認知水平等方面出發,高度重視多媒體設備、技術的應用,開展形象、生動的教學活動。應用多媒體作為載體開展教學活動,可結合文本、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對知識點進行闡釋。例如在《南轅北轍》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與成語有關的寓言故事動畫,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了解成語含義,引導其端正生活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利用趣味情境培養人文素養

小學生個性活潑活動,好奇心強,對存在趣味性的東西均興趣濃厚。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些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創設趣味性教學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對學生人文素養進行培養。在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得到大大的提升,教師合理將人文精神、素養培養滲透于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無形接受文人精神教育,促進其人文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在創設趣味性情境時,教師可根據實際知識內容,選擇具有濃郁人文色彩的主體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直接參與活動,在參與過程中感受人文氣息,使其人文精神和素養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陶罐和鐵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部分重要的思想、人生觀念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別扮演“陶罐”、“鐵罐”角色表演對話,并總結做人的正確方法及態度,引導學生在生活過程中與人相處應真誠相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這便可對學生實施有效的人文素養培養。

(三)通過情感熏陶培養人文素養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文本所有表達的思想情感并不是直接貼在文章上的標簽,因此,教師須指導和引導學生遵循一定方法和路徑慢慢體會和感悟文本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對文本內涵進行深入的挖掘。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培養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語文教學資源中,蘊含著極為豐富和深刻的人文內涵,教師應對教學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引導學生體會審美情趣,提升人文素養。在人文素養培養中,情感教育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開發并利用相關情感因素,以情施教,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貫穿情感教育,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情況遷移,提高文本思想感染力,進而達到“學文”、“悟道”的教學目的。例如在《燕子》、《阿里山的云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運用朗讀所具有的作用,組織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使無聲的文字轉變成有聲的語言,文本中的情、景、人、物躍于紙面,學生從視覺、聽覺、知覺多層面感知教材,進而更好地體會和領悟文中所寫事物的美好,感受美的熏陶。如全班學生在集體朗誦“春天花開草長,萬木齊發”時,腦海里可出現春暖花開、花草樹木生機勃勃的景象,朗讀“趕集似的聚攏來”時可體會歡樂非凡的熱鬧氣氛,朗讀“千山萬壑,全籠罩在朦朦朧朧的云霧”時感悟氣勢磅礴的大自然之美。在美的體驗下,學生能夠收到情感文化的熏陶,進而逐漸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此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通過手抄報、板報制作、墻壁文化展示等方式加強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養。將江山圖畫、名言警句、歷史文物、外國文化等通過圖畫加文字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通過感受藝術美、風景美、人性美提升自身的審美追求。

四、結語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教育不僅能夠促進教學有效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時可有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人文教育注重情感性,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體會和感悟文本中蘊含的思想和情感,通過滲透人文精神使學生體驗境界美、情感美,使學生從文本中認識到接觸和認識到更多真、善、美的事物及品質,提升其審美需求,進而使其人文素養得到有效提升,為其今后完整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呂慧.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幾點思考[J].華夏教師,2016,12(03):107-108.

篇3

關鍵詞:技校、德育、以人為本

當前技工學校學生主要來自初中階段成績較差的群體,他們具有許多特點,因此技校德育工作應針對技校學生特點,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 技校學生特點:

1、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大部分技校生是當前應試教育的犧牲品,初中階段他們學習不好,升學無望,游離于學校和老師的關注之外,進而學業加劇荒廢。許多學生,錯別字頻頻出現,有的學生課文讀不下來,新知識掌握不了,給今后學習帶來嚴重障礙。

2、學生差異性大。學生差異性又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年齡差異大。最小的只有十二三歲,最大的二十多歲。(2學歷跨度大。有的小學畢業,有的來自其它中專學校。(3)社會閱歷差異大。有的學生打工大半年回來再學習,有的學生自我封閉,很少接觸外面的世界。

3、學生學習的功利性強。許多學生的學習目的很明確。希望能夠摒棄文化知識的差異,在技校學一種或多種專業知識立足社會,掙很多錢。

4、學生學習缺乏自信心、缺乏主動性。許多學生在初中就是“不受歡迎的人”,對學習沒一點興趣,長其遭受老師和同學的歧視,內心極度自卑。

5、學生沒有學習壓力。學生來到技校,從初中階段的應試教育中解放出來,學習的壓力也沒有了。

6、心理問題多。通過對許多學生的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學生的家庭存在問題。有的學生家庭遭遇不幸,有的學生父母離異,有的學生是單親家庭,自幼養成倔強、孤僻的性格,愛走極端。

7、行為習慣差。許多學生家長常年在外打工,缺乏管教,養成抽煙、沉迷網絡游戲、打架等惡習。現在社會獨生子女多,有的家長嬌慣溺愛,許多學生從小養成個人主義,自私的心理,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缺乏愛心和公德意識。

通過以上幾點可以看出,技校學生與普通中學的學生不同,有明顯的突出特點,因此決定了他們對直白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反感。從這點看,技校德育工作應更具有特色,因此技校德育工作中應貫徹人本觀念的基本思路。

二、“以人為本”是德育教育的根本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育人,德育工作中如果忽視個人需要的滿足和個人發展的完善,就會使學生失去自覺接受外在道德影響的內在動力而且會使他們把德育視為一種外在于個人需要的被迫要求,疏遠甚至拒絕德育。因此要把人作為德育的主體和根本,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貼近社會,貼近學生,解決青年學生深層次的思想問題,解除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疑惑,并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突出他們的全面發展。這樣,學生才會感到德育對他們確實有用、可信。從而自覺地接受它、親近它,并在實際生活中指導自己的言論和行動。

長期以來,技校的德育工作存在不少問題。在宣傳教育上,以單純說教,灌輸為主,“空對空”現象嚴重,對學生的管理上帶有強制性、行政性的特點,重管理,輕服務。這些都與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真正需要有較大差距。在工作模式上,往往被動、消極,強調對學生違反規定的處理,忽視對學生違紀行為的預防和制止,強調管理的約束功能,忽視創造人才成長的寬松環境。為此,德育工作的當務之急是轉變觀念。全面貫徹“以學生為根本的辦學理念,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之原則,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用真誠之心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讓更多的學生寬心。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更多的學生放心,努力避免空對空的形式主義東西,使管理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情感,進一步加強對違紀受處分學生的關心教育,對他們實行談話、跟蹤教育制度。管理中樹立學生主體的地位:一方面要明確告訴學生,他們在學校里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合法權益要予以維護和確保,要融教育管理與服務于一體,提高學生德育工作的親和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技校學生德育工作的焦點,也是人本理念的集中體現

技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相對偏低,一些學生的心理素質更亦脆弱,這些都會極大地影響其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現實和未來都呼喚技校德育工作者重視他們良好個性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

那么,當前技校學生心理行為的主要特征有哪些?本人調查主要有如下幾點:

1、現實性與迷茫性。學生在人生觀、道德觀的探索追求中,表現出一種注重現實的特征。在社會復雜的現實生活中,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及差距中頗多疑慮,對將來如何立足社會等問題十分關注并急切尋求答案,經常有學生問:正直的人為什么吃不開呢?我該怎么辦?這類問題反映著學生思想上的迷惘。

2、復雜性與動蕩性。學生專門追求新的時代意識,把視野伸向社會,常會遇到主觀愿望與客觀現實的矛盾。因而他們一方面認為人生應有所追求,要努力學好本領,希望自己能成為優秀的人才;另一方面面對技校學歷懷有自卑心理,認為到社會找工作難,即使找到了工作,也是工作艱苦待遇低,被人瞧不起。他們有時熱血沸騰,談論國事,針貶時弊;有時又心灰意冷地感嘆人生,得過且過應付日子,這種復雜和動蕩的心理特征,是當前技校生德育工作的難點。

三、技校德育工作如何彰顯人本理念的探討

如前所述,技校學生德育工作要有所突破,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德育觀念。以往在德育工作和學生管理實踐中,長期存在著見物不見人的形象,必須切實加以糾正。德育工作必須因人而異,充分認識和把握人的本性,根據本人20多年從事教育工作的實踐,我認為技校德育工作體現人本思想可遵循以下思路。

1、德育目標確定的個性化。技校學生個體差異大,在學校德育目標的要求下,德育工作者必須分解目標,使之個性化,必須因人而異,充分認識和把握人的本性,充分引導和滿足人的正當欲望,不斷促進其自我發展,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動權,學校教育的目標是“高、大、全”,而學生的層次、特點、個體不同,對德育目標的理解各異。如果用統一的一個目標來要求,脫離實際,效果不佳。只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德育總目標個性化,才能使德育工作受到應有的實效。實踐證明,分解個性化后的德育目標,學生更愿接受,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

1、人民幣對內貶值

從前年的年底開始,"蒜你狠"、"豆你玩"、"棉花掌"這類網絡新詞層出不窮,網友運用諧音字詞來調侃物價的上漲--去年三月,大蒜價格瘋狂上漲,原來一斤只要一兩塊錢的大蒜漲到了近十元,大蒜商人在短短的幾個月中能賺到幾十萬甚至幾百萬,隨后綠豆也急劇上漲,至今已漲到13塊多錢一斤,棉花、蘋果、生姜、白糖等等也加入了漲價的大潮之中。根據國家統計局在去年11月份的CPI統計中顯示2010年10月份CPI同比漲幅達到4.4%,創下年內新高,其中,類商品價格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0.1%,為CPI貢獻了74%。食品價格的一路高歌猛進,讓"以食為天"的人們倍感物價上漲的壓力。而這些調侃市場的詼諧詞語則是人們對現今物價快速上漲的直觀感受和直接表達。大家都有著相同的感慨--錢真的是不值錢了。人民幣的購買力水平顯著下降,對國內居民來說人民幣貶值了。

在2011年1月5日到6日在北京剛剛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上,確定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人民銀行工作的主要任務,其中最先提出的便是"穩物價"--"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放在金融宏觀調控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調控的針對性,有效管理流動性,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貨幣條件"。人民銀行將物價的穩定放在工作任務的首位,這一方面充分表明目前的物價的確是處在一個不太合理的水平上,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人民銀行著力調控物價的決心。

2、人民幣對外升值

同時,新一波的留學熱,反映出的卻是人民幣在外匯市場上的持續升值。2010年1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的中間價為6.6349,同比上年的6.8279,降低了1930個基準點。再看這近半年來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走勢(見上圖)--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雖然有起有伏,但是整體來看是在下降,人民幣升值的態勢非常明顯。自從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在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幣值就一直處在上升狀態,至今為止人民幣升值幅度達到23.2%。

人民幣升值所造成的影響并非是絕對的好或壞,其中有利也有弊。首先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幣值升值增強了我國的購買力,對外進行投資和購買外購資產都會更加便宜;而且,如果存在繼續升值的預期就會有更多的資本涌入國內,這不僅可以抵消由于成本增加而減少的投資額,并且還有可能超出原本的投資額;同時,人民幣的升值也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人民幣升值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我國的外匯儲備的縮水,不僅如此,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也會受到影響,表現為出口產品的價格上升,出口產品數量減少,同時進口產品數量增加,兩方面同時作用可能改變我國貿易順差的現狀,甚至于使得我國國際收支狀況惡化;同時,人民幣升值所造成的對我國直接投資的減少和國內生產的減少還會使得就業減少,帶來失業增加的問題;人民幣升值還有可能加劇資本出逃的情況,由于在我國市場存在利用匯差套利的機會,會有大量熱錢涌入中國市場,若是人民幣繼續升值,投機商就可以拿到大量的收益,使得大量的資本外逃,造成巨大的國際資本流動,這對于整個亞洲乃至世界都是巨大的經濟沖擊。

二、人民幣內貶外升的成因

對于同一種貨幣來說,其對內價值和對外價值應當是一致的,然而人民幣的這種內外不均衡的狀態的存在有著其特殊的原因。

人民幣對內貶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貨幣發行過量,這也是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也是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在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沖擊下,國際市場的大部分商品的價格都急劇上漲。同時,今年我國的自然災害頻發、天氣時有異常致使農產品的產量減少,價格上升。不僅如此,由于去年房地產政策收緊,大量熱錢流出房地產業,而這些熱錢又流入其他行業,特別是農產品方面存在著熱錢的惡意炒作。同時又由于城鎮化的迅猛發展趨勢,土地、資本、勞動力流出農村,一方面使得農產品產量降低,另一方面又使得農村勞動力成本增加。

人民幣對外升值的原因可以分為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人民幣升值的內部因素主要是經濟的增長和外匯儲備的增加。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迅猛,2007年更是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外匯市場上人民幣一直表現得比較堅挺,由于較為強大的經濟實力,國際投資者更多的將美元資產轉化為人民幣資產,使得讓人民幣需求增加,推動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同時,外匯儲備的增加也是人民幣升值的重要內部因素之一。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利于增強了我國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利于我國進行國際貿易和吸引外來投資,而且增加了外幣的供給進而使得本幣升值而外幣貶值。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因素包括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經濟因素主要是指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為獲取利益而給人民幣升值所施加的壓力,這些國家基本上有一個公共點就是與中國的國際貿易中處于逆差地位。他們一方面希望人民幣升值使得他們的商品能夠更多的進入到中國市場,另一方面,他們同時希望借人民幣升值的這把利刃來擠壓我國出口商的利潤:在合同協議價格既定的情況下,再加上國內通貨膨脹,生產成本增加,人民幣升值無疑會給我國出口商帶來經濟損失。而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匯率成為了一些政治團體的利用工具,一方面借之打壓其他國家,另一方面用之為自己辯護、推卸責任。

三、總結

作為極具國際化潛力的人民幣,面對著對內貶值和對外升值的困局,需要著力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盡量保持幣值的穩定,要進一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深化匯率改革,在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堅挺性、國內物價的穩定性之中找準平衡點。相信,在匯率自動調節的機制下,在政府政策大力的支持下,國內的通貨膨脹將得到一定的抑制,人民幣的幣值也不會繼續大幅度的增長,而會保持一個合適、合理且合時的水平上。人民幣的這種困局將會得到很好的改善,人民幣內外價值的相對統一的均衡狀態終究會達到的。

參考文獻:

[1]曹勇,《人民幣內貶與外升的錯位格局困境》。財經透視,2010年10月。

[2]關志雄,《通貨膨脹與匯率升值并存的分析--人民幣對內貶值和對外升值的原因》。世界經濟研究,2008(6)。

[3]張新東,《論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原因以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碩士論文,2009年11月。

篇5

指導選人、育人、用人和留人工作,勝任力體系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基礎和核心。

同時,勝任力模型這一概念在國外公共部門中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其主要用于公務員的選拔配置、培訓開發、考核考評等諸多領域,其中以美國、加拿大、英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最為成功。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對勝任力的研究開始興起,對政府機關公務員的勝任力也開始越來越多的討論。作為基層國稅機關,如何將稅務干部隊伍建設與現代管理理念相結合,以勝任力模型為基礎進行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不斷提高基層稅務干部勝任其工作職責的能力,從而創造性的貫徹執行上級的決策部署,從根本上實現稅務干部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工作宗旨,無疑是稅收管理的一個既重要又全新的課題。本文就如何結合勝任力理念進行稅務干部隊伍建設提出一些膚淺的思考。

一、勝任力的內涵

所謂勝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崗位、組織環境和文化氛圍中有優異成績者所具備的任何可以客觀衡量的個人特質。這些個人特質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①知識,是指對某一職業領域有用信息的組織和利用。

②技能,是指將事情做好的能力。

③社會角色,是指一個人在他人面前表現出的形象。

④自我概念,是指對自己身份的認識或知覺。

⑤人格特質,是指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及典型的行為方式。

⑥動機/需要,是指決定一個人外顯行為的自然而穩定的思想。

上述勝任特征常用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來描述。知識、技能屬于表層的勝任特征,漂浮在水上,很易發現;社會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質和動機/需要,屬于深層的勝任特征,隱藏在水下,且越往水下,越難發現。深層特征是決定人們的行為及表現的關鍵因素。

勝任力的概念提出后,受到企業界和學術界的極大關注,勝任力研究成為全球的焦點。對勝任力的廣泛、深入研究為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人力資源管理向以勝任力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轉變,員工有勝任力成為組織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成為競爭優勢的來源。對勝任力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開發被視為管理領域的戰略性武器。

二、 層稅務干部勝任力存在的問題

(一)從勝任力表層特征看稅務干部勝任力存在的問題。

從知識、技能等勝任力表層特征來看,近幾年來,國稅系統大力實施大教育大培訓的戰略思路,著力于培養一批征收、管理、稽查和計算機等方面較為專業的稅務人才,以適應稅收管理工作的需要。但是從基層稅務干部的整體業務狀況來看,較大一部分人員的知識、技能與稅收工作的需要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存在問題如下:

1、年齡結構出現斷層。現有基層稅務干部的大部分是在八十年代初統一進入稅務機關的。這部分人員經歷了很多的改革和變化,職業發展前景基本確定,大多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九十年代以后進入稅務局的干部人數很少,一般從大廳和基礎管理業務開始做起,因此較難形成有規模的稅收管理體系來承擔一代人的責任,基本上預示了一種管理斷層。稅務人力資源發展的持續性危機已經引起了管理層的關注。近幾年雖然著力于補充新鮮血液,但政府機關的層級管理制度和競級體系使這些年輕的稅務干部職務地位一時難以有根本改變,也有可能慢慢減弱其工作的激情和熱情。

2、知識結構落后。原始學歷在大中專以上的干部所占比例較低,盡管通過多年來的再教育使大部分干部的學歷都有了提高,但是其知識結構和工作能力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特別是懂計算機、財會、英語、法律的復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很大一部分干部在稅收征管信息化、精細化的要求下已經不能勝任其本職工作,個人資質出現危機。另外,由于不同年齡結構的稅務干部對深化學習的認識不同,造成了知識更新速度和程度的明顯不平衡趨勢。與稅務干部知識水平發展緩慢相對應的,是企業財務人員的學識學歷水平呈逐年增長趨勢,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正形成知識能力的倒置,稅務干部勝任力受到明顯挑戰。

3、執行能力欠缺。稅務機關是國家賦予執行稅法權力的重要部門,隨著稅收工作的地位日益上升,國稅部門的執行力也在穩步提高。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執行、虛執行、亂執行和難執行等行政執行力不強的現象仍然存在,有的干部理解上級政策不全面、落實稅收政策不到位,“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有的稅收業務技能、專業知識不新不精,工作方法、工作技巧不靈活;有的工作作風不扎實,抓落實的措施和力度不夠,工作質量和效率不高,等等。執行力不強是一些干部勝任力欠缺的重要體現。

(二)從勝任力深層特征看稅務干部勝任力存在的問題。

從價值觀、態度、自我認知、動機等深層次勝任特征來看,

基層稅務機關擔負著重要的工作職責,大部分干部能夠以使命感、責任感來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和進行社會角色定位,從而在主觀上積極適應不斷發展的崗位職責的需要,完成日益繁復的工作任務。但由于長期以來稅務機關工作的穩定性和優越感,缺少競爭壓力,也使一部分基層稅務干部逐漸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和工作動機,從而表現出不平衡的勝任力狀況。

1、思想觀念陳舊。相當一部分稅務干部囿于陳舊的思想觀念和傳統的思維定勢,面對近年來稅收工作諸多改革和新形勢、新任務,表現出非常復雜的心理和精神狀態。有些干部信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處

世哲學,不敢、不愿或不善于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開創工作新局面。有些干部對“應當干什么、應該怎么干”認識模糊,陷于“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尷尬境地。還有一部分干部精神萎靡,工作動力不足,面對差距缺乏應有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思想認識不高、觀念滯后是基層稅務干部勝任力不高的主觀原因。

2、工作動力不強。作為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稅務機關工作的穩定性和優越感使基層稅務干部很少感受到市場環境變遷帶來的競爭壓力。而一直以來只有入口沒有出口的管理機制;耽于表層的績效考核;干好干壞差不多的獎懲;數量有限的職位升遷。。。這些管理體制上的弊病也足以使基層稅務干部的工作動力日益不足。而征管體制的不斷調整也讓他們經常看不到自己工作的顯著效果,推著干、等著干成為一些稅務干部心照不宣的默會,因而工作主動性、創造性不強。

3、責任感、使命感缺失。受社會發展過程中信仰危機的影響,一些基層稅務干部表現出對待工作非常消極的態度。他們對稅收工作的意義認識不足,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缺少大局意識和整體觀念,因而很難融于組織共同愿景的實現,而更多尋求個人價值體系的建立和如何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信仰危機、價值觀的混亂、責任感使命感的缺失,就極可能造成個別稅務干部在稅收管理中自由裁決權的濫用甚至謀取私利,從而引發干部在執法過程中的違法行為,稅務干部的勝任力甚至道德形象因而受到社會的置疑。

三、 建勝任力模型,促進基層稅務部門人力資源的開發

(一)構建基層稅務干部勝任力模型

近年來的勝任力研究顯示,行為事件訪談法在勝任特征要素的揭示上成效令人關注,具有借鑒意義。用行為事件訪談法構建稅務干部勝任力模型的具體步驟應當包括:

1、確定績效標準。主要是以開創性開展工作的效果、納稅人滿意度等作為參考依據。

2、選擇效標樣本。即根據已確定的績效標準,選擇優秀組和普通組。即已達到績效標準的組和沒有達到績效標準的組。

3、獲取效標樣本有關的勝任特征數據資料。獲取方法可采用行為事件訪談、360度評定、問卷調查、直接觀察等。

4、分析數據資料并建立勝任特征模型。通過分析,鑒別出能區分優秀者和普通者的勝任特征。

5、驗證勝任特征模型。隨機選取第二組效標樣本,運用勝任特征模型考察績效優秀者與績效一般者在評價結果上是否可以顯著區分。

通過勝任力模型的構建,可以對基層稅務干部的勝任要素,諸如稅收專業知識、復合型知識、工作技能、責任感、影響力、成就取向、價值傾向、關系協調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按其在不同崗位的重要程度進行比較確認,以指導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

(二) 勝任力模型在基層稅務部門人力資源開發中的應用

1、通過勝任力模型可以明確稅收崗位職責。勝任力模型的構建可以為稅收崗位工作說明書中的任職資格、能力要素等提供科學的內容,能詳細描述其崗位稅務干部所應具備的各項能力素質。組織可以在參考員工的能力素質是否與工作說明書的任職要求相符的同時,科學地進行 “人”與“崗”的最佳調配。

2 勝任力模型可以為成功選聘新員工提供依據。在基層稅務干部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均出現持續性危機之時,新員工的成功選聘成為稅務機關一項極為重要的管理職能。當稅務機關進行人才選聘時,可以參考勝任力模型作為了解應聘者素質的“標桿”,從而了解應聘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否適合組織需要。同時對于新員工與招聘崗位的匹配程度作出評價,并提出將來的使用和調配建議。這樣不僅能為稅務機關成功選聘人才,同時也為有效降低人才流失率做好鋪墊。

3、勝任力模型為稅務干部的教育培訓提供參考。培訓是人力資源開發的基本核心。人力資源必須要靠不斷的培訓才能在發展中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并為新的發展創造條件。準確把握培訓需求,是稅務機關實現高質量、高效率培訓的前提。而目前基層稅務部門的培訓還大多處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應急性培訓,對于稅務干部素質工程建設缺乏長遠規劃。勝任力模型的構建可以評定各層次人員現有的能力水平和素質狀況,同時確認與理想狀態的差距,并且可以根據這些“差距”來制定可持續的、長期的戰略培訓規劃,為稅務干部整體素質的提高提供保障機制。

4、勝任力模型為稅務干部的選拔任用提供支持。稅務干部的有效選拔和任用對整個稅收管理工作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勝任力模型可以為這項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勝任力模型可以為領導干部所應具備的能力素質提供大體框架。也只有能進入這個框架的人選才有可能成為候選人。通過勝任力模型能有效地建立選拔標準體系,提高選拔人才的準確性,減少用人上的失誤,從而克服傳統選拔干部方法上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增強科學性。

5、勝任力模型將促進基層稅收工作的績效管理。績效=結果+過程。目前的績效考核更多是側重對結果的考核,而勝任力模型構建之后則將有助于界定績效在過程方面的指標,從而極大程度地簡化績效評價過程。此外,績效管理還能更加輕松地對稅務干部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核心素質進行監控,并根據干部的表現提供及時有效的反饋,以激勵干部提高績效水平。

篇6

關鍵詞:成人教育;和諧師生關系;構建

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過程中人際關系中最基本的方面,是教師和學生為完成共同教育教學任務而進行交流所形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關系。要建立成人教育和諧的師生關系,應當從成人教育師生的特點出發,通過學校、教師、學生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結果。

一、成人教育學生的特點分析

成人教育學生有不同于普通高校學生的顯著特點,成人教育學生主要是指為所屬社會所承認,并且學習已不是他們主要任務的成人。他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學生,有其自身的顯著特點。

(一)成人教育學生的個體特點

1.成人性。成人性是成人教育對象與其他教育對象的最顯著區別特征。成人教育學生普遍年齡偏大,而且相互間年齡相差較多,有些甚至比教師的年齡還大,在課堂上出現“小”老師“大”學生的現象。

2.社會閱歷豐富。成人教育學生一般都有工作的經歷,社會閱歷豐富,社交能力強,知識面相對寬廣,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而且相互間對教師的要求又有很大的不同。

3.兼職情況多。成人教育學生來源多樣,社會上各行各業的都有。有些學生在社會上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和職務,學習已不是他們主要任務。課堂上教師是“領導”,出了校門學生變成了“領導”,師生界限模糊。

4.學習情況的復雜性。成人教育學生由于受年齡、職業、家庭、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在學習上常常表現相當隨意,請假、遲到、早退,不愿意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等情況時有發生。

(二)成人教育學生的學習特點

1.學習動機和學習目的的不一致。成人教育學生,參加學習的動機復雜,學習目的不一致非常明顯。一種是到社會上后真切感覺知識不夠用,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他們抱著學知識,煉技能,長見識的想法上學。求知欲強,學習積極性高。從聽課、復習、自學、作業到考試都很認真,參加集體活動積極,能與任課教師和班主任主動進行交流。一種是純粹為了拿文憑,出于找個好工作或評職稱的需要。他們在學習上投機取巧,不太在乎上課的內容,只要考試能及格就行。還有一種是看到周圍的人在學習,于是也跟著來學,或者是父母讓他們來學,自己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來“混混”,如果能畢業拿文憑,那是最好;考試不及格,拿不到文憑也不太在乎。

2.學習能力差異大。成人教育學生,一般都經過了中學階段的學習,有著十幾年的教育經歷,具備了相當的知識基礎,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強,但學生之間個體能力差異較大。有些同學的成績超過了三本的學生,有些是為了第二學歷而來,但也有不少同學基礎很差,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強。一個班的學生,常常是有些感覺“吃不飽”而有些感覺“吃不了”,給教師上課帶來了不少難度。

3.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成人教育學生基本上是在職學習,特別是函授、夜大學生,在職學習率接近100%,他們不但有一定的理論知識,而且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也有一部分是剛出校門的學生,思維和習慣仍停留在中學階段,就是在職學習的人員中,由于職業的不一樣,知識結構也呈現明顯多樣性,他們對教材的選擇,對教師上課方式、方法的要求都明顯的不同。

4.學習時間不同步。對成人教育學生來說,首先要考慮自己的本職工作,部分已經結婚的成人學生還要考慮家庭的需要,只有在兼顧工作、家庭的情況下才能抽出時間來學習,特別是參加集中面授。因此希望學習能速戰速決,在最短時間內學到最多的東西。而那些尚未參加工作的學生則有相對寬裕的學習時間。

二、成人教育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一)成人教育師生關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1.師生關系冷漠化。表現為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缺乏,感情淡漠,使成人教育本來就不多的師生交往的時間和機會更少,只是一種“你來上課我來學習”的簡單職業關系。

2.師生關系利益化。表現為成人教育學生來學習是因為自己交了學費,來拿個文憑;教師來上課是為了完成教學工作量,是為了獲得課酬金。師生關系靠物質利益來維系,變成了一種“商品式”的關系。

3.師生關系對立化。表現為成人教育任課教師只管上課,專制、武斷,課堂互動少,氣氛不融洽;輔導員、班主任只重行政式的管理,缺乏服務意識;成人教育學生則產生不滿、怨恨心理,表現不合作、抵觸甚至對抗的情緒和行為。

4.師生關系庸俗化。表現為成人教育學生把在社會上的一些不良“公關”手段帶進師生關系中,為了不來上課、為了考試及格、為了拿文憑找“關系”走“后門”,給教師請客送禮;教師以“分數”為手段,向學生吃、拿、卡、要,必要的師道尊嚴缺失,師生關系變成“哥們”“兄弟”關系。

(二)成人教育師生關系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1.學校和教師缺乏先進的教育思想,以學生為本的意識不強,成人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滿足成人教育學生的需要。

2.教師缺少高尚的職業道德,對工作的責任心不強,業務素質不高,知識和能力不能讓見多識廣的成人教育學生信服。

3.教師不注意自身的人格力量,不注重師生的情感交流,對成人教育學生感情淡漠,起不到為人師表的作用。

4.教師對成人教育學生有一種先入為主的“畏難”心理,認為成人教育學生難管、難教。管的輕了,不聽;管的重了,不服。教的淺了,不學;教的深了,不會。

5.學生自身的因素。成人教育學生,受年齡、職業、家庭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學習的功利性太強,有些個性張揚、唯我獨尊,有些自卑心理嚴重,加上人際交往素質不高,容易導致師生關系緊張。

三、成人教育和諧師生關系構建對策

成人教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筆者認為應當從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面共同努力。學校的制度和管理應以人為本,關注師生雙方的需求,為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提供適宜的環境;教師是教育元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生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學校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保障

1.重視成人教育,形成全員育人的氛圍和制度。成人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經常被“邊緣化”,成人教育學生也容易給人一種“難教、難管、學習能力差、來混個文憑”的錯覺。學校要倡導以人為本、全員育人,從制度上規定教師應當管教管學,既要教書也要育人;另一方面要促進教師重視自我修養和自我約束,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不但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還要評價其人格魅力,學生的滿意度和在學生中的權威性。

2.選派有教學經驗、工作能力強的任課教師。學校出于教學上和利益上的考慮,有時會指派一些缺乏教學經驗的老師給成人教育學生上課,對教學的要求也不像全日制那么嚴格。其實成人教育學生來源廣泛、流動性大,對學校的聲譽有著很大的影響。選派有教學經驗、工作能力強的任課教師,能更有針對性的施教,也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親近。

3.配備合格的輔導員和專職班主任。重視成人教育學生的心理感受,配備相應的輔導員和專職班主任,倡導民主和諧、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為成人教育學生提供快捷、周到的人性化管理和服務,使學生對學校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產生感情共鳴,從而獲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4.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建師生交流平臺。成人教育學生分布廣泛,平時見面交流機會較少。學校應充分發揮大學的優勢,利用網絡資源,建立師生QQ群,短信群發平臺,公共電子郵箱等,及時面授、作業、考試、成績查詢等信息,實行網上咨詢問題,給成人教育學生提供更多與教師交流溝通,參與教學教育改革的機會。

(二)教師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

1.尊重學生,了解學生。成人教育教師,無論是任課教師還是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學生,要把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來對待。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特別是對那些學習時間不能保證,學習態度較差,學習成績不好又不善于交流的學生。同時要主動去了解學生,不僅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特征等,還應當了解成人教育學生的工作生活及其一些基本的家庭情況。這樣才能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給學生以正確的向導,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賴。

2.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師生間最不幸的是學生對老師學問和人品的懷疑。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知識和文化素質,才能比較容易的與眼界開闊、知識面寬廣的成人教育學生交流并取得他們的信任。同時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包括無私的奉獻精神、平等信任、團結合作的學生觀、高度的責任感、嚴格的科學態度和詼諧的幽默感等。

3.為人師表,在積極的交流和引導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①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跡,自覺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成人教育學生,由于年齡、心理等因素,他們容易與教師進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師生關系不僅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系,而且應該是朋友、伙伴的關系。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潛移默化,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要避免妄自尊大,對學生濫用權威。②加強教學互動,活躍教學氣氛。成人教育學生,常常都有一技之長,作為教師既要把他們當作求教者,也要把他們當作是自己的學習對象。在自己的教育活動中,注意發揮學生的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接受教育。③重視師生間的非正式交往。由于成人教育師生之間在一起時間相對較少,教師要特別重視與學生的非正式交往,多渠道了解他們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參加他們組織的活動,使學生能感覺到教師始終就在他們的身邊。④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教師要真心誠意地對待每一個成人教育學生。在學習上給予幫助,生活上給予溫暖,工作上給予指導,讓學生由衷地感覺到老師是值得尊敬和信賴的人,學生也會更加主動地接近自己的老師。

(三)學生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主體

1.尊敬師長,重視教學。成人教育學生由于主體意識很強,容易簡單地把學校、把教師視做教學關系中提供服務的一方,認為自己交了錢,就可以理所當然的接受教育,就可以我行我素。老師同學生一樣,都需要尊重,成人教育學生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重視再學習的機會,尊重教師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學識。

2.寬容接納,理解教師。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與接受,也是感情的溝通,心靈的交流。成人教育學生對教師的行為、思想、情感應給予人性的理解,而非神性的苛求。對教師的失誤和不滿,應以誠懇的態度提出,而不應諷刺和挖苦,更不可上綱上線,動輒就要求教師“下課”。

3.虛心請教,以學為本。成人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的教育。成人教育學生到學校不僅僅是接受知識,學會謀生的本領,更重要的是接受教育,為自己步入愉快的生活方式,步入成功的生活來學習,要以學為本,擺脫急功近利的思想,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4.主動溝通,增進交流。成人教育學生要改變唯師是從,被動接受知識的觀念,要發揮自己的長處,主動學習,共同參與,把教師視作良師益友,形成師生的良性互動,共同完成知識的獲取、借鑒、創新與超越。

成人教育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歷史進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在教學活動和交往中建立起來的。成人教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需要不斷的探索。相信和諧的師生關系必將促進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建設,促進成人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宋云娟.新時期大學師生關系初探[J].科技信息,2007,(25).

篇7

一、正確認識戶籍地流出人口計生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一)加強戶籍地流出人口管理是促進現居住地流人人口管理、提高流動人口管理水平的首要環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四條規定:“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由其戶籍所在地和現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負責管理,以現居住地為主。”國務院《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也作了相同規定,并對戶籍地和現居住地的管理職責和作用作了進一步明確。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為我們正確理解管理雙方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據。雖然國家法律、法規對現居住地的管理責任作了突出強調,但雙方對流動人口實行“共同管理”這一原則沒有改變,戶籍地對流出人口實施管理的管理地位和重要作用沒有改變。戶籍地與現居住地對流動人口實施管理的地位作用是平等且截然不同和不可替代的,同時又是相互依賴和相輔相成的。從戶籍地是流動人口的源頭和“母體”的角度看,戶籍地流出人口的管理作用相對于現居住地更為重要。

首先,加強戶籍地流出人口管理是為現居住地流人人口的管理奠定基礎。戶籍地作為流動人口的源頭,其管理水平如何,直接決定著現居住地流人人口的管理質量好壞。戶籍地通過向流出人口審核辦理《婚育證明》,為現居住地提供了流入人口的婚姻、生育、節育、獎罰等基本情況;戶籍地流出人口《婚育證明》辦證率的不斷提高,使現居住地對流入人口建檔立卡、分類管理成為現實。戶籍地在聯系、督促流出已婚育齡婦女落實節育措施,按時參加康檢或寄回康檢證明過程中,協助和支持了現居住地對流動人口重點對象的管理,預防和杜絕了計劃外懷孕和生育現象發生。如果沒有戶籍地這一系列的管理與服務,靠現居住地單方面管住管好流動人口是極其困難的。

其次,戶籍地流出人口管理是現居住地流人人口管理的有力依托和堅強后盾。作為流動人口的“母體”,戶籍地與流出人口有著千絲萬縷、錯綜復雜的聯系,因而對其管理作用是固定的、無限的、長期不變的。相比而言,現居住地對流人人口的管理作用則是動態的、有限的、短期可變的。因為流動人口進入現居住地的時間相對是短暫的,流入地點和場所是不斷改變的,現居住地只能在有限的時段和有限的空間對流人人員實施管理。一旦流入人口因工作、生活或生育等情況變化離開原地流向他處,原流入地則因超出其管轄范圍而無能為力,新流入地由于情況不明,管理不及時,就可能使這部分人脫管漏管。戶籍地的管理則彌補了現居住管理的不足和缺陷。它將流出人口同常住人口一樣作為自己的長期管理對象對待,不會因流入地變化而變化。

(二)加強流出人口管理是促進常住人口管理和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必要措施。

流出人口從形式上講屬于流動人口,從本質上講仍是常住人口,它屬于常住人口的延伸和特殊形態,與戶籍地和常住人口有著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系。因此,現居住地的管理從一定意義上講只是對戶籍地流出人口的“托管”和“代管”。國家統計局有關流動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有流動人口1.2億左右,其中從農村流出占73,從城鎮流出占27。20__年初國家計生委對11012名跨省流出育齡婦女的典型調查結果表明,20~34歲年齡段的育齡婦女占75以上。上述數據說明,處于生育旺盛年齡段的中青年流出人口占流動人口的比例很大,且絕大部分屬于農村育齡人口,受多子多福、重男輕女等傳統觀念影響,其中以生育為目的的流動人口會有意逃避戶籍地對其生育行為的管理,尋找流人地區管理上的漏洞,實現其計劃外超生的目的。戶籍地如果不采取措施,與現居住地配合,加大對這部分流出人口的管理力度,堵塞漏洞,任其發展下去,則流動人口的超生勢頭不僅影響現居住地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會嚴重影響戶籍地常住人口低生育水平的保持和穩定。

(三)加強流出人口管理是落實“三個代表”精神和提高優質服務水平的必然要求。

“三個代表”思想是新時期指導人口與計生工作的行動指南。它要求人口與計生工作盡快實現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轉變,由過去單純行政管理型逐步過渡到管理與服務相結合,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的模式。因此,向廣大育齡群眾包括流動人口全面開展計劃生育優質管理與服務是落實“三個代表”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人口與計生工作的重點。

加強流出人口的計生管理與服務是國家法律法規賦予戶籍地的神圣職責。國務院《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十三、十四、十五等項條款對戶籍地的管理服務職責作了明確規定,包括為流出人口辦理生育證明和《婚育證明》、落實獨生子女獎勵、寄回康檢證明后不得再要求流出育齡婦女回原籍康檢等等。國家計生委在20__年優質服務先進縣創建標準中對戶籍地服務流動人口的目標任務也作了具體規定,如農村流動人口辦證率要達到80%以上等等。流出人口的流動特點決定必須加強戶籍地的管理與服務。流出人口一般是由農村向城市、由不發達或者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動;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工業和商業等非農業流動;從低收入的農業勞動者向較高收入的職業收入者階層流動。人口流動有利于生產力發展,有利于流出人口經濟收入的增加和脫貧致富。戶籍地應為其提供方便和大力支持,不應因為難以管理或害怕超生而加以阻撓和干涉。同時,流出人口背井離鄉,在流入地屬于弱勢群體,缺乏良好就業機會和豐富的收入來源,缺乏利益訴求機制和社會保障等。戶籍地作為流出人口的“母體”和“娘家”,更應該為其“游子”的切實利益著想,為他們提供在流入地享受不到的管理與服務。二、正視戶籍地流出人口計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片面,重視程度低。

“以現居住地管理為主”原則是國家根據多年來實踐經驗,考慮到流動人口遠離戶籍地,由現居住地對其實施管理與服務比戶籍地更方便更現實的角度提出來的,它的首要前提是以戶籍地與現居住地“共同管理”原則為基礎,可是有些地方卻拋開“共同管理”這個基礎原則,片面認為流動人口管理是現居住地的責任,戶籍地可以放松不管了,因而將流出人口視為“嫁出的閨女——潑出的水”,推向現居住地。將“共同管理”原則僅僅理解為辦理流出人口婚育證明。沒有將戶籍地加強流出人口計生管理工作真正重視起來,戶籍地應該履行的管理與服務職能沒有很好發揮,應該開展的一些必要工 作諸如“清查登記、跟蹤服務、信息反饋通報”等沒有認真進行,使戶籍地流出人口計生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或陷于癱瘓狀態。

(二)服務滯后,管理職責履行不好。

一是服務意識不強,管理不主動。沒有將流出人口作為服務對象而是作為管理對象對待,不是主動深人群眾服務,而是坐等群眾上門。辦理《婚育證明》加價收費,加重群眾負擔。群眾應該享受的獨生子女獎勵和報銷外出四項手術等費用遲遲得不到落實,要求寄回證明的流出康檢對象回鄉康檢等等,使流出人口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二是與現居住地聯系配合不夠,不主動向現居住地通報情況,加強聯系;對現居住地寄來的信息通報單不予理睬,致使流動人口“雙向管理”和“共同負責”原則落空。三是對流出重點對象管理失誤。對寄回的康檢證明缺人少次現象把關不嚴,對部分長期不參加康檢又未寄回證明的重點對象,沒有主動上門訪查動員和跟蹤管理,而是任其脫管漏管。

(三)措施不力,管理效果較差。

一是流出人口底數不清。平時調查發現,不少戶籍地說不清不同時期本轄區流出人口總數;不知道流出重點對象中的應康檢對象數;不明確流出人口的流向和是否納入流入地管理等等。流出人口情況不明,必然造成管理的盲目和漏洞。二是辦證率不高。從河南三門峽市歷次年終考核結果看出,目前戶籍地流出人口辦證率只有40左右,有的甚至在20以下,與優質服務先進縣要求農村和城區辦證率分別達到80和95以上的標準相差甚遠。較低的辦證率必然造成較低的流動人口管理率,給現居住地流人人口的有效管理帶來困難。三是計劃外生育現象嚴重,據不完全統計,三門峽市近年來計劃外生育對象中90以上都是流出人口躲在外地強生偷生的。三、加強戶籍地流出人口計生管理的幾項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增強管理與服務的自覺性。

根據存在的問題,當前,戶籍地應組織計生干部加強三方面的學習:一是深刻學習“三個代表”思想,增強為人民服務觀念,一切從群眾利益出發,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在服務中加強管理,在管理中優化服務,為流出人口排憂解難。二是認真學習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文件,增強依法管理意識,正確全面理解流動人口“共同管理”原則的實質含義,認真履行戶籍地流出人口計生管理職責。三是繼續學習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和其他業務管理知識,提高業務管理技能,為流出人口及時提供優質的管理與服務。

(二)建立完善各種制度,掌握流出人口計生動態。

了解流出人口底數是開展管理的基礎,要通過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切實掌握流出人口的數量、結構、分布和動向。

篇8

【關鍵詞】大一新生;班主任助理;班委

一、大一新生遇到的問題

大一新生,從高中那種在老師安排和監督嚴格管理下的緊張學習階段進入老師管理和約束極少的自主學習的大學階段,一時適應不過來,在學習和生活上何去何從。每一個大學的學子總會有一段時間的迷茫和彷徨。能夠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在智力因素上都是很高的,可4年之后,“不正常”現象時有發生,總有的同學拿不到學位證,甚至畢業證,從高中到大學,家長和老師常常被少數學生的“不正常”雷倒。常言道: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的適應狀況往往對其今后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高校班主任在引導學生從高中到大學,實現良性銜接,平穩過渡,從被動管理、被動學習更快過渡到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自我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新生班主任該如何做

(一)聆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思想。大一是高中到大學的過渡期,新的學習環境、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一切都不再那么循規蹈矩,學生常常會覺得迷茫,好像一切都無法計劃,隨意的學習。在思想方面,感到什么都想學,什么都想做,努力提高自己在社會社交方面的能力,卻忽略了學習。這種隨意的生活,造成時間悄悄溜走,生活也失去了重心。通過與學生談心和利用網絡平臺QQ、飛信、微博等了解學生,學生經常會把自己所想寫入QQ日志和微博,通過日志和微博可以較好地把握學生的思想狀況。找到學生思想的癥結所在,有針對性地幫助大一新生盡快的了解和適應了大學生活,找到了適合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方法。

(二)充分發揮班主任助理的作用。班主任助理是從高年級學生中選的品學兼優者的代表,由于他們和大一新生年齡相差較小,很容易溝通。再者,班主任助理的真實身份仍為學生。他們在工作中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便于在感情上與新生溝通、在工作程序和方法上找到與新生的結合點,讓新生從他們自身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調整心態,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大學生活。由于人力資源的限制,現在許多高校實行的是兼職班主任制。班主任一方面承擔著繁忙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另一方面還要兼做班主任工作,這在工作中難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班主任助理協助班主任處理一些日常事務,既可以使班主任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和科研工作之中,又可以更加準確、及時地掌握班級動態,使班主任的工作更具有針對性。

(三)充分調動班委成員的積極性。班集體中,一個好的班委會對班級的學風、班風建設至關重要。對于班主任來說,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對待他們的態度和方法,對于管理好班級會有決定性的影響。如果班干部起到了積極主動的管理作用,形成嚴肅、活潑的班風和積極主動的學風,班主任會覺得班級的管理輕松得多,甚至對于各科任老師來說,都會產生積極的印象和作用。為了調動班委成員的積極性,筆者遇事常與班委商量,從不以班主任的身份壓制他們,班委一般會充分考慮我的建議,但有的時候卻是相反,我覺得班委的建議很好,我們就會傾向于班委的建議。這在某種程度上,會激勵起他們更大的工作積極性和好的影響力。隨著班子的成熟,給班委適當放權,再給他們更大的權限和責任。

(四)給班級活動定一個基調,并時時調整和完善。大學生活豐富而多彩,班級活動也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剛跨入大學校門的大一新生來說,一切都是那么新鮮和好奇,對很多事情都充滿了幻想和渴望,但過多的課外(特別是民間團體)活動,往往會讓學生無所適從。因此一定的班級活動課以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大學生活,提高自身素養。班主任有計劃地制定一些班級活動,如素質拓展訓練、英語演講賽、手工藝品比賽等,并根據反饋意見時時調整。同時班主任應及時了解學生的興趣與愛好,給他(她)們推薦相應的建議。在筆者的建議下,我所代領的班級成立了讀書小組、電腦軟件學習小組、英語沙龍等,讓學生自己相互學習和交流,即培養了了興趣,又鍛煉了自己,開闊了視野。

(五)強調學習和紀律。高中階段,主要是監督學習,一切聽老師指揮,老師‘手拉手’教學生,而大學提倡學生自主學習,課外實踐自己安排,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大一新生往往很難適應。加上大學校園豐富的文化活動,很多新生往往迷失自我,不知道學什么,怎么學。大學生的職業仍是學生,學習無疑是學生的主業,班主任應該繼續強調學習的重要性。筆者把學生的學習成績直接與獎學金、助學金、勤工助學等掛鉤,與班委成員相掛鉤,班委成員不允許有掛科現象。沒有紀律無以成方圓,平時班會時間談得最多,尤其是考試紀律著重強調。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直接監考本班級,糾正考風,端正其學習態度。

(六)關心學生的生活,給學生溫暖。由于班里的學生絕大多數來自于農村,家境較為貧寒,加上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不一樣,雖然讓他(她)們有事向我尋求幫助,但有的同學礙于情面難于開口。針對這種情況,我建議班委設立一個機動基金(當然來自于班費,筆者個人也借給班委一部分錢),暫時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向班委借錢,已解決燃眉之急。為了便于操作,讓班委決定可以轉借的數額和日期,并時時向班里同學匯報。并經常了解班里同學動態,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和難題。這樣不僅解決了經濟困難學生所需,又促進了班級的團結。

三、結語

總之,大學的學習與高中時有很大的區別,幫助大一新生盡快轉變學習思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盡早適應大學生活,是每個大一新生班主任面臨的重要任務。在班主任工作中需要自我不斷的摸索和完善,在學生身上下功夫。

參考文獻

[1] 郭向榮.淺談如何做合格的高校班主任[J].學園·教育科研,2013(1).

篇9

關鍵詞 士官學員;人文素質

士官作為我軍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部隊專業技術、作戰訓練和教育管理的重要骨干力量,我軍“五支人才隊伍”之一,在部隊建設和完成各項任務中起著基礎性和關鍵性的作用。而士官學員是優秀士兵的集合體,是未來戰場的生力軍,他們在今后部隊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使士官學員成為復合型高素質的軍事人才,在加強其專業技術能力培養的基礎上,還應注重其綜合素質的培養,其中人文素質的培養尤為重要。加強士官學員人文素質的培養成為各士官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士官學員人文素質的基本情況

隨著新軍革和軍事時代的發展,許多士官院校越來越重視士官學員人文素質的培養。大多數士官學員已經認識到加強自身人文素質的重要性,并努力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因此具備了較好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品質。然而,士官學員人文素質發展狀況仍存在一些問題。由于士官學員正處于青春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對自己的人生把握不定,對前途感到迷茫,再加上自身的社科知識不足,人文知識面窄,出現職業信念淡化、急功近利、道德不規范等問題。

二、士官學員應具備的人文素質

一是士官學員應具備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士官學員人文素質構成的核心。士官學員作為軍隊的主要力量,應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對黨和人民軍隊絕對忠誠。

二是士官學員應具備健全的人格品質。在浮躁不安、充滿誘惑的當今時代,士官學員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因此,只有擁有了健全的人格品質,他們才能抵得住各種誘惑,才能安心扎根軍營,為部隊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是士官學員應具備良好的精神文明素養。士官學員第一任職面向基層,將是基層工作的決策人和引路人,他們的思想素質、道德修養無時不刻地在影響著周圍的士兵。因此,士官學員只有具備了良好的精神文明素養,廉潔自律、公正嚴明,才能在士兵中樹立威信,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響、號召和帶動士兵。

四是士官學員應具備健康的心理狀態。現代戰爭殘酷多變,作戰環境惡劣,部隊基層工作任務繁雜,士官學員只有擁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經得住艱難困苦的考驗,才能在困難、挫折面前永不低頭。

三、提升士官人文素質的有效途徑

一是樹立正確的人文教育觀念。士官學校作為培養高素質士官人才的搖籃,對士官學員的人文教育應體現知識經濟和新軍事革命的精神。首先,要幫助士官學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其次,要注重士官學員發展潛能的培養,使其具備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素質。再者,要將士官的基礎理論教育、專業素質培訓與人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使士官學員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以促進其全面發展。

二是構建科學的人文教育體系。首先,要理順專業課和人文課之間的關系,使士官學員既能學會“做事”,又能學會“做人”。其次,要提高人文課的地位,確立人文素質與專業素質并重、相互滲透、均衡發展的思想。再者,要有針對性地設置人文課程教學內容,加強士官學員哲學、經濟學、政治學、史學、法學、文藝學、語言學等人文學科的教學內容,結合“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教育”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最后,要增加選修課的比重,以增強士官學員自主學習的空間。加強士官學員專業理論知識、追蹤科技前沿、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是充分發揮教員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員的文化水平、言談舉止、為人處世、思想境界對學員人文素質的培養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首先,教員在教學方法上要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多運用討論式、問答式、辯論式等雙向交流的教學方法,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性,給學員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員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狀態,創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其次,在教育形式上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教員要重視士官學員的實踐活動,要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開展一些社會調查、科技活動、文學藝術活動、人文景觀游覽活動等不同內容的社會實踐,使學員能夠在耳聞目睹中親身感知和體驗人文精神,樹立積極溝通的態度,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

四是營造生動的校園人文環境。士官院校教育借助于一個特殊的、經過加工和創造的校園環境,對士官學員人文素質培養影響更大。首先,要合理布局校園環境。在規劃士官院校校園布局時,要使軍營特色與校園特色相統一、軍校特色與高校特色相統一、綠化美化與環境保護相統一,以確保校園布局的軍事性和科學性,切實做到建筑文化化、物質文明化,形成一種激勵人、鼓舞人、警示人的立體環境。其次,要綠化美化環境。加強校園人文環境建設,如建設校史紀念展覽室、文化名人走廊、書法名句條幅掛件等,使士官學員置于濃厚的人文氛圍中。通過植樹造林、種花養草等令校園變得優雅整潔,使士官學員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從而心情舒暢地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再者,要突出校園主題。讓校園景觀能夠體現出學校良好的作風、學風,體現出學校主導的價值取向,明確弘揚士官學員特有的精神和思想,以此教育感染每一名士官學員,把士官學員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到學校所確定的發展目標上來。

參考文獻:

篇10

公文寫作是機關工作人員的基本功,是機關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的能力之一,如何進一步提升公文寫作能力,提高對各級黨委政府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能力,是機關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表現,更是機關工作人員適應形勢發展變化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的客觀要求。

首先,公文與機關工作人員密不可分。長期以來公文都是“政權”的重要工具,是機關工作人員履行公職的重要工具,機關工作人員只要開展工作,就必須與公文打交道,每一名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都離不開公文,離不開公文寫作。機關工作人員的崗位繁多,職能也不少,綜合起來主要職責就是兩條,一是辦事,二是參謀,具體說來就是承上啟下,協調左右,聯系內外,傳遞信息,宣傳政策,服務大眾。要想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有一個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把公文寫的精簡一些,寫作質量再高一些。

其次,公文寫作能力是機關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只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寫出好公文,公文寫作能力就能夠凸顯出機關工作人員政治素質;只要了解、提純、貫徹、運用好了領導意圖,公文寫作就能夠凸顯出機關工作人員的辦事、參謀能力;同時,只有熟悉本部門的職能、職位與職責,才能寫出好公文,公文寫作能力就能夠凸顯機關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只要善于從工作實踐和調查研究中發現、歸納和創新出新的工作思路,寫出好的調研報告、工作規劃,公文寫作能力能夠凸顯機關工作人 - 1 -

員的創新能力。

既然公文寫作與機關工作人員密不可分,那么,如何進一步提升公文寫作能力呢,以本人十余年在工作中的一些體會,我認為,唯一的途徑也就是勤學苦練

一、要用心去寫,只有用心去寫才能把公文寫好。公文寫作既不容易,也不是高不可攀,說不容易,就是沒有堅持不懈的執著追求,不下苦功夫,基本功不扎實,沒有一定的實踐積累,要寫好是不可能的,認為公文寫作沒有什么道道,恰恰說明還沒有入門。說不是高不可攀,就是只要正確對待困難,不斷學習,勤學苦練,把功夫下到了,保證會有好成果,而且成果與下功夫的程度成正比。機關工作人員都生活在“履行公職”的環境中,有的同志能寫出很好的信息、調研文章,有的則找不著素材;對同一項工作,有的寫出來被上級部門轉發了,有的則寫得平平淡淡,原因和差別就在于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的組織表達能力上,也就是用心或沒有用心、用心到什么程度的差異,在于自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本職工作結合的悟性上。

二、要掌握公文寫作的技巧。公文作為宣布主張、傳達決策、交流情況、指導工作的重要工具,是用政策和真理來打動群眾的,機關工作人員應該充分運用好這一工具,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本地區、本部門的事業發展服好務。要掌握公文本質具有的政策性、真實性、實用性、條理性、直敘性、嚴肅性、程式性、說理性、簡明性等特征,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的要求,公文寫作必須要做到“情況要確實,觀點要明確,文字要簡煉,條理要清楚,層次要分明,標點符號要正確,篇幅力求簡短”。

三、要依據工作需要儲存材料。機關工作人員由于所從事的具體工作性質不同,因而積累儲存材料的內容也有不同。儲存材料必須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根據工作內容分類別分項目來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儲用結合,以儲助用,以用促儲。一般材料的存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基礎性材料,就是一些通用材料,如黨的建設、干部隊伍建設、階段政治學習材料和所在單位、部門、地區的概況資料。②政策材料,要注重認真收閱上級的文件法規,特別是一些政策法規性強的文件。③領導思想的積累,要注意積累上級部門與本部門領導同志對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看法,尤其是領導對某項工作的新提法、新要求等。④業務工作材料,注意積累本單位的基本情況統計數字,積累本單位、本行業的新成果、新動態資料。⑤語言材料,公文語言講究莊重、樸實、明白、準確和精煉,平時要注意閱讀和積累。⑥公文格式的匯集與儲備,就是將上級部門發的不同類型、文種的文件,收集成冊,供工作中參考。

四、要會舉一反三,一材多用。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材料,這么多的材料不可能都寫到文章里去。首先,要選擇對路有用的材料,對路就是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適應領導關注的熱點、難點、疑點和焦點;有用就是要經得起篩選,選跟得上形勢、適合口味的材料來寫。一般地說,要選擇時事倡導的材料,選擇真實而新鮮的材料和典型的材料,這樣的材料才能以少勝多,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其次,要精選角度,從公文寫作上說,一個材料可以使用的角度很多,公文寫作就要根據寫作目的,選擇一個最佳角度表現出來,這個角度就是要符合領導要求與撰文目的。一材多用,就是把寫成的工作信息、工作匯報報上級部門以后,改一下文體寫成新

聞可以投稿;寫了工作總結以后,可以修改寫成經驗介紹,寫成工作通訊等;寫情況報告,可詳細梳理一下寫成調查報告等等。

五、要多寫多改,保證公文形式與內容的統一。第一,要把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作為“結合”的主攻方向,從某種角度上講,公文就是形勢的引導者,好多文件就是指導改革創新的,衡量一個干部的能力強不強、素質高不高,主要是看對新情況、新問題摸得透不透,抓得準不準,研究出的政策適當不適當。第二,要堅持邊工作邊寫作,公文寫作就是與工作緊密相連的,不管工作多忙,任務多重,都要堅持勤寫多練,第三,要把積極性與計劃性結合起來,使自己有個奮斗目標。修改的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看表達領導意圖是否準確全面,二是看是否符合政策法規,三是看材料選用的是否符合主題,四是看文種、體式及結構是否規范、得當。確定了以上幾點以后再推敲語言表達方面、遣詞造句方面的問題。總起來說,修改文章就是要顧及全文,從大處著手,把思想內容修改的完善妥貼,圍繞內容進行形式方面的精雕細刻,根據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要求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