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育中生命教育與道德教育的融合

時間:2022-02-25 03:59:15

導語:人生教育中生命教育與道德教育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生教育中生命教育與道德教育的融合

生命教育的內涵不僅是尊重生命、維護生命健康,更重要的是要給生命賦予價值和意義。道德教育要在生命教育中發(fā)揮作用,除了遵守人的發(fā)展和教育科學的基本規(guī)律外,還應當接受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的指引,這樣才能合理地發(fā)揮其作用,才能樹立文化自信,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生命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教育不僅包括了生命健康的自然層面,也包括了生命成長和發(fā)展的社會層面。不能靜止和孤立地看待生命教育的內涵和要求。生命教育需要道德教育的融入,欠缺了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就是不完整的。1.生命教育的內涵基礎。生命教育最早是由美國學者杰•唐納•華萊士提出,“他認為生命教育就是既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又要尊重生命的價值。他所提出的生命教育主要針對社會中吸毒、自殺、他殺、性泛濫等生命傷害現(xiàn)象而提出,旨在喚起人們對生命的熱愛,消解生命的威脅”[1]。生命教育是積極倡導認知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和超越生命的一種提升生命質量以及獲得生命價值的教育活動。生命教育的內涵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把受教育者的生命個體作為教育的起點;二是在教育的時間中體現(xiàn)生命的整體性和人的主體性;三是依照人的生命成長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社會需求實施教育[2]。2.生命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的現(xiàn)實需求。欠缺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生命教育不僅包括了自然生命的層面,也包括了社會生命的層面。自然生命的層面?zhèn)戎赜诮逃】捣矫娴陌踩R;社會生命層面的教育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同情、互助、協(xié)作等。社會生命層面的教育是通過道德教育來實現(xiàn)的,缺少了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目前的生命教育把愛護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的生命作為重點,生命教育主要停留在預防自殺、他殺和生命安全的方面。這造成一種危險:為了自己的生存,個體什么都不顧了,生命會喪失其高尚的價值和意義。這種危險將“自然生命抬高到至高無上的位置,用自然生命否定、排斥道德。如把少年英雄不再視為‘真正的英雄’,而是視為一種‘英雄悲劇’”。“如果茍且偷生,放棄尊嚴、自由和信仰,則會失去了人自身的高貴,只能淪為動物。”[1]3.道德教育須要納入生命教育的因素。我國的道德教育“過分強調了人的社會價值,淹沒了個人的生命價值和個性發(fā)展,與社會轉型期的人生教育發(fā)生沖突和矛盾”[3]。道德教育忽略了生命教育的因素會面臨一些問題:它會失去其合理性,遠離人本身和人的價值這一道德的根源。比如異化了的道德要求個體無限度為“道德”犧牲,壓抑和禁錮自己,使個體喪失了生命的活力。道德從根本上是圍繞著人的,指向著人的完善和發(fā)展,它依托于人的主體性,依托于生命本身。如果拋開了這一點,道德就會變成妨礙人性的東西,會成為脫離實際的教條和恐怖的東西。道德教育需要生命教育中的因素來保證自己的根基。道德一旦成為敵視生命、妨礙生命活力的東西,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看,這種道德是與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發(fā)展不協(xié)調的,就是落后的、將要被淘汰的。

二、生命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價值取向

生命教育之所以需要道德教育的融入,是因為道德教育從根本上能對生命教育發(fā)生有益的作用,道德教育能夠賦予生命以價值、目標和意義,能創(chuàng)造出團結、友愛的社會環(huán)境,它還給生命教育提供了具體的手段和途徑。1.道德教育賦予生命以價值、目標和意義。人除了保持基本的生存之外,他還關注另一個重要的問題:人為什么活著?活著的意義在哪里?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這些問題需要道德教育來回答。按照古希臘哲學,人活著的目標是過一種有德行的生活:正義、節(jié)制、虔敬。在資本主義道德中,個體被信教倫理所支配,他們認為生活的意義在于勤勞、誠實,不斷追求和積累財富彰顯上帝的榮耀。在社會主義道德中,生活的意義在于奉獻于集體和社會主義建設,從事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社會,最終實現(xiàn)人的完滿和自由做好準備。可見,正是道德教育決定著個體生命的價值、目標和意義。2.道德教育創(chuàng)造出團結、友愛的社會環(huán)境從而有利于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最根本的一個層面是促進個體保存生命、珍惜生命、健康成長。道德教育使得個體關愛他人,有利于創(chuàng)造出團結、和諧、彼此信任與互助的社會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下個體由于經常得到人的關心和幫助,精神和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率會降低,會減少自殺的幾率,犯罪的幾率也會減少。當個體遭受不幸事件或危及生命的事故時,能夠及時得到同伴的救助,這些都有利于個體生命的保存。個體是社會性的動物,個體的生命安全、生存質量取決于其所處社會的治安、風俗、法制等狀況。道德教育能夠營造一個人與人相互信任、犯罪率低、社會保障穩(wěn)固、法制健全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下人的生命能夠得到極大程度的尊重與保護,實現(xiàn)生命教育在個體身上所欲達到的目的。3.道德教育為生命教育提供具體手段和途徑。生命教育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來進行,比如課堂教育、知識教育、實踐教育。學生接受過道德教育之后才會更好地在知識教育、實踐教育中體悟到生命教育的宗旨和目的。例如在受到道德教育后學生懂得尊敬他人、幫助他人,履行自己的職責,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無論從生命健康教育來說,還是從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教育的層面來說,生命教育所需的手段和途徑都依賴于人,依賴于道德化了的人,而人之道德化依賴于道德教育。

三、生命教育中道德教育價值的實現(xiàn)

生命教育與道德教育在關鍵方面具有契合性,實現(xiàn)二者的有機融合具有可行性,即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是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契合的基礎,人的主體性是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契合的保障。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提供了將道德教育與生命教育相融的社會基礎。1.培育人的主體性是實現(xiàn)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合的關鍵。人是有著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的主體,能夠自我管理,有自己的感情和獨一無二的個性,有著無可比擬的價值。正因為如此,人的生命是可貴的,人須要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發(fā)揮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這正是生命教育的核心所在。人之主體性是道德教育的前提。正因為人具有自由意志,他能夠選擇自己的行為,他能選擇利己,也能選擇利他,他能夠按照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約束自己的行為,也可能違反公共規(guī)范傷害他人。通過道德教育,主體能夠獲得對道德規(guī)范的認識以及對自己的社會屬性和公共利益的認識,進而選擇對社會有益的行為。正是人之主體性給了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能夠契合的連接點和保障。如何培育學生的主體性?一個有主體性的人,是自信、自尊、自由的人。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尊重學生、不壓制學生。首先,鼓勵和肯定學生,樹立他們的自信。教師應該信任和鼓勵學生多在公開場合發(fā)言,敢于表達和辯護自己的觀點,使得學生能及時認識到成長中的進步和成就,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其次,尊重學生,使他們獲得尊嚴感。在知識的傳授方面教師是引導者,是長者,在人格上學生和教師是平等的。教師要尊重和了解學生的思想觀念、情感,設身處地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照顧到學生在特定情景下的情感,使得學生始終有被尊重的感覺。最后,要使得學生成為自由快樂的人。教師要和學生建立寬容、民主的關系,不壓制學生的自由思想,鼓勵他們探索真知,敢于懷疑和想象。2.用道德教育中“善”的內涵賦予生命教育以“價值”。人除了活著之外,更重要的問題是要找到活著的價值和意義。生命教育中除了健康和安全教育外,還包含有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教育。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并不能從作為自然的生命本身去尋找,而是應該從道德中去尋找。正是道德賦予了人的生活以價值和意義。3.將社會主義道德觀念和教育思想融入生命教育。中國共產黨構建了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主要的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體系[4]。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強調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守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方針不動搖。實現(xiàn)社會主義法治和公平,扶助弱小,救助貧困。它要求推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生命教育應該具有社會主義的內涵,這種內涵需要社會主義道德觀的賦予和豐富。4.將同情的道德能力融入生命教育。同情是一種不計較利害關系的關心他人境遇的道德能力。同情促使人避免了毫無限度的利己,在有些情況下能作出利他行為。同情促使了人的善良,促使了人類共同體的團結與協(xié)助。為什么人會同情他人?正是源自個體對生命的一種體悟:所有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都免不了一死,在死亡面前大家都是脆弱的和平等的。對遭受苦難、身處困境中的個體施以援手和幫助是最為基本的道德要求。將同情的道德能力融入生命教育中,會使得個體不會孤立地看待自己的生命,在理解和追求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能看到和理解他人的生命,看到自己的生命可能會對他人的生命產生意義、需要和聯(lián)系,從而使個體自己認知到生命的可貴和價值所在,達成生命教育的目的。5.將道德實踐活動融入生命教育通過讓學生參加道德實踐活動能夠使他們獲得親身的體驗和認同,獲得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厭惡生命、逃避人生的人的最大錯誤就是:只活在自己構筑的概念和想象的世界,脫離了真實的生活情景,割裂了與社會中其他人的聯(lián)系。通過參加道德實踐活動能夠糾正這一錯誤認識,了解和參與真實生活場景,體悟人們彼此需要和友愛的社會關系,從而產生有價值的生命體驗,獲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比如讓學生喂養(yǎng)小動物,在參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生命共同體”的概念,喚起和發(fā)展學生的向善天性[5];讓學生參與保護環(huán)境的公益活動,使學生對自然界的生命產生認知和熱愛,豐富對生命的感悟和體驗;讓學生參與“關愛孤寡老人”的道德公益活動,促使學生產生幫助他人、與人為善的道德情感,獲得一種生命的成就感。將道德實踐活動融入對學生的生命教育,能夠避免概念、教條和抽象的知識框架給學生想象力帶來的禁錮,能夠使得學生對于生命本身和生命的價值產生直觀的認識和體驗,從而提升生命教育的效果。

在人生教育中,生命教育無法離開道德教育,離開了道德教育的生命教育是貧瘠和沒有生命力的。將道德教育融入生命教育能夠給生命教育提供豐富的內涵和實現(xiàn)手段,這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的實質是真正的人的實際和人的關系的體現(xiàn),即它們始終如一地關注人的發(fā)展與完善,關注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與和諧。”[6]

參考文獻

[1]馮建軍.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06).

[2]陳飛.論思想政治教育與生命教育的契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3]張世愛.批判與期盼:基于生命價值取向的高校道德教育[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

[4]黃繼鋒.馬克思主義科學與價值相統(tǒng)一的視閾看社會主義道德[J].思想理論研究導刊,2013(12).

[5]王定功.德國中小學生命教育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5(08).

[6]王小錫.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特征及其當代啟示[J].倫理學研究,2009(03).

作者:唐好林 吳成國 單位:重慶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