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運輸優化方案范文
時間:2023-05-30 16:09: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貨物運輸優化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公路貨物運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1理論性強,與實際脫節
查閱很多相關教材和教學組織計劃,發現很多《公路貨物運輸》的教學重心還放在理論教學上,大致安排的內容有認識公路貨運、公路貨運的優缺點、認識公路和公路線路、公路運輸運費核算和保險等。而且運費核算大多給出公式沒有結合實例進行詳細教學。
1.2教改如火如荼,適用性有待考究
在教育部門的號召下,全國高職院校教改正在全面推進,運輸管理等相關課程的教改也取得一定成績,例如安娜,趙秀榮等[1]在《高職“運輸管理”課程行動導向教學設計》一文中以行動導向教學理論為基礎,利用現代教學設計理念,對高等職業院校“運輸管理”課程專業教學的各環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形成了課程教學設計方案。李炎炎[2]在高職《物流運輸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中分析了物流運輸管理課程特點,研究了目前該課程教學現狀,提出了案例分析、多媒體運用、角色模擬和頂崗實習等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的措施。[3]提出了將任務驅動式教學應用于運輸管理課程中。然而這系列的教學改革大多都提到需要以企業為實訓基地,然而很多學校卻很難和企業建立實質性的教學合作,一般都是在業務階段幫忙做一些輔工作。因此借助企業作為實訓基地對于學生的鍛煉也是有限的。基于此,本文在充分了解物流企業崗位和業務流程的基礎上提出在課程教學中模擬物流公司角色,以客戶下達運輸業務指令為驅動,將公路運輸中涉及的內容串聯起來,做到每一節課都是以解決問題、表達情感、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模式。
2《公路貨物運輸》課程改革
2.1課程教學內容安排
本課程主要從公路貨物運輸業務流程、公路貨物運輸車輛配載、公路貨物運輸運費核算、公路貨物運輸路線優化四個項目組成,項目一公路貨物運輸業務流程由認識公路貨物運輸、公路貨物運輸業務流程模擬、公路貨物運輸單據填制-運輸合同、貨運單、貨物清單、公路貨物運輸單據填制-作業通知單、運輸計劃、保險單、公路貨物運輸單據填制-取派通知單、裝車單、集貨單、公路貨物運輸單據填制-貨運交接單、到貨預報表、殘損記錄表六個任務構成,項目二公路貨物運輸車輛配載由一般貨物車輛配載訓練和特殊貨物車輛配載訓練兩個任務構成,項目三公路貨物運輸運費核算由整車貨物運輸運費核算、零擔貨物運輸運費核算和包車運輸運費核算三個任務構成,項目四公路貨物運輸路線優化由認識我國主要公路運輸線路、單一運輸方式線路優化、多式聯運線路優化和運輸業務綜合訓練四個任務構成。每個任務教學課時為2,每一次教學都采用任務下達、分析解決思路、學生討論解決方案、完成任務和課后練習五個部分構成,由于篇幅有限,此處只給出項目三種任務一整車貨物運輸運費核算的詳細教學過程。
2.2課程教學實施
2.2.1任務下達。某貨主托運一批瓷磚,重4538公斤,承運人公路一級普貨費率為1.2元/t.km,噸次費為16元/噸次,該批貨物運距為36km,瓷磚為普貨三級,途中通行收費為35元,試計算總運費。2.2.2分析解決思路。思考:任務中的貨物是整車運輸還是零擔運輸。(1)整車運輸的含義(2)整車運輸的計算公式(3)整車運輸計算流程首先確定貨物運價,然后確定計費重量,接著確定計費里程,再確定其他費用,最后計算總運費。2.2.3學生討論解決方案。學生分小組討論任務解決方案,注意確定貨物等級,營運類型,計費重量,計費里程和其他費用。2.2.4完成任務。小組按任務要求完成任務,提出完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2.2.5課后練習。教師總結課堂存在的問題,并布置課后任務,鞏固課堂學習內容。
3小結
《公路貨物運輸》是物流管理重要的一門課程,本文提出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改革方式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課程授課理論性強、操作性差的問題。但是本文并沒有給出課程的考核方案,展示改革的效果,這是今后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地方。
作者:李玲 單位: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安娜,趙秀榮等.高職“運輸管理”課程行動導向教學設計[J].教育與職業,2013(05):154-155.
篇2
關鍵詞:物聯網;物流運輸;影響對策
引言
2009年國務院將物流業列為我國十大振興產業之一。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貨物運輸中,可以對車輛運輸路線、車貨位置和安全情況、運行環境(如車內運輸溫度、濕度)等進行監控,掌握車輛和貨物的實時信息,防止車貨損失,實現運輸過程的可視性和運輸管理的透明性,從而提高運輸效率、保障安全,提高服務質量。
一、物聯網概述
目前關于物聯網的定義仍然還有一些爭議。綜合國內外資料認為: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是通過RFID技術、視頻識別技術、紅外感應器、GPS系統、各類傳感裝置、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以一定的通信標準、協議為基礎,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人到人、人到物和物到物的互連,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智能網絡系統。物聯網包括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三層架構,具備智能識別、定位跟蹤和智能監控三大功能。物聯網的本質特征體現為:互聯網特征、識別與通信特征、智能化特征。
二、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運輸領域的應用
物流運輸領域可以說是最早涉及物聯網技術應用的領域之一。從運輸方式的維度,在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管道運輸等五個領域都用相應的應用,而且應用情況基本相似。主要就是實現貨物和運輸工具的智能識別、定位跟蹤和智能監控。例如:通過EPC自動獲取貨物真實信息和身份,防止貨物裝卸錯誤、取送錯誤等情況發生。通過RFID電子標簽和傳感器等,掌控貨物、運輸工具、運輸環境、運輸路徑以及駕駛員等情況,實現對貨物和車輛的實時跟蹤和監控,自動提供運輸路線、運輸時間等最優運輸方案。從普通貨物運輸和特種貨物運輸的維度,在特種貨物運輸領域,如冷藏貨物運輸、危險貨物運輸、大件貨物運輸、集裝箱貨物運輸領域的應用相對廣泛一些。
(一)物流運輸領域應用的物聯網技術
通過調研和對近年來出版的《中國物流與采購信息化優秀案例》的分析。并依據物聯網本質,物聯網包含感知技術、通信與網絡技術和智能技術三大技術體系。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運輸領域實際應用狀況如下:
1.運輸領域常用的物聯網感知技術物流運輸領域的物品不僅品種繁多、形狀各異,而且時刻處于移動、交換過程中,為此,需要對運輸中的物品進行識別、追溯、分類、揀選、計數、定位、追蹤、監控,以及對特殊物品的性能及狀態進行感知與識別。這就需要用到RFID技術、GPS技術、傳感器技術、藍牙技術、激光技術、視頻識別與監控技術、紅外技術感知技術。
2.運輸領域常用的網絡通信與網絡技術在物流運輸作業中,包含有大范圍和區域范圍內的線路運輸與調度。要實現在物流運輸過程中的物聯網,需要集成多種網絡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在網絡通信方面,常采用無線移動通信技術、M2M技術、3G技術、直接連接網絡通信技術等;在網絡技術方面采用互聯網技術、局域網技術、無線局域網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和現場總線技術。3.運輸領域常用的智能技術物流運輸系統具有復雜性、開放性和多樣性。因此也會涉及的廣泛和復雜的智能技術。區域范圍內的運輸物聯網系統包括:ERP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專家系統技術等;大范圍物流運輸系統包括:數據挖掘技術、智能調度技術、優化運籌技術等。
(二)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運輸領域的典型應用
1.RFID技術在物流運輸領域的應用
RFID技術是物聯網中最關鍵和最核心的技術。RFID在運輸領域的重點應用包括:第一,集裝箱追蹤與管理。能夠實時記錄箱、貨、流信息,用智能集裝箱電子標簽記錄開關箱時間和地理位置信息,實現集裝箱運輸全程實時在線監控。第二,貨物和車輛的跟蹤與管理。貨運車輛上的RFID標簽中包含車牌號、車輛載重量、車輛容積、司機信息、運輸線路、車輛所屬單位、貨物信息等基本信息。第三,通過在托盤等裝載設備上加裝的RFID標簽,實現托盤等裝載設備的跟蹤管理。此外,還在航空集裝設備、貨物追蹤及行李管理、機場貨運車輛的智能調度與管理等方面得到應用。
2.GPS技術在在物流運輸領域的應用
全球定位系統(簡稱GPS)在貨物運輸領域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一是貨運車輛運行管理。通過GPS技術對運輸車輛和貨物進行實時定位、跟蹤、監控、調度等操作,同時提供報警功能確保車貨安全,特別適用于對特種貨物和專用車輛的定位跟蹤、長途貨運管理等領域。二是物流運輸監控系統。通過車輛跟蹤、路線規劃與導航、話務指揮、信息查詢、緊急救援等,對運輸過程中車輛和貨物進行監控管理和合理調度。三是網絡GPS系統。通過公共GPS監控平臺,提高了GPS的利用率,節省企業費用,降低物流運輸行業總投資費用和總成本。此外也應用于智能港口物聯網等其他領域。
3.無線傳感網在物流運輸領域的應用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由監測區域內大量微型傳感器節點組成,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級的自組織的網絡系統,從而協作地感知、采集和處理網絡覆蓋區域中感知對象的信息,并發送給觀察者。無線傳感器網絡在物流運輸領域的應用包括運輸中的設備和車內環境監測、運輸車輛與物品的跟蹤與監測、危險品運輸管理以及冷藏貨物運輸管理等。例如運輸冷藏貨物,溫度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如果車廂內的溫度高于或者低于規定的溫度就是發出報警,以便于采取相關處理措施,保證運輸質量。
4.智能機器人在在物流運輸領域的應用
智能機器人是物聯網智能系統的執行者之一。將機器人納入物聯網系統中,利用機器人的自動化性能,實現智能作業與管理。目前我國智能機器人在汽車物流、煙草物流、等領域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在運輸領域的應用主要是在兩端的裝卸環節,尤其是冷藏貨物運輸或標準化的運輸環境。
5.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運輸領域的集成應用
第一,運用GPS技術、RFID技術、傳感技術等,建立運輸過程的可視化智能管理網絡系統。例如通過建立GPS智能運輸管理系統實現貨物實時跟蹤與監控,實現貨物運輸的透明化、可視化管理。第二,運用RFID、聲、光、機、電等多項技術,建立自動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實現“四流”全面協同。第三,基于物聯網的運輸服務信息平臺。一是建立智能貨運與配貨信息化平臺,在線提供實時的貨物信息、返程配貨信息、導航監測服務等。如匯通天下的配貨網站就是這樣的物流信息平臺,另一個典型應用是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立一個集裝箱多式聯運智能信息化管理平臺。全程實時監控和跟蹤集裝箱貨物,使貨主、船公司、港口、海關等部門都能隨時查詢集裝箱貨物的實時狀態信息,提高運輸效率、安全性和透明度。
三、物聯網技術對物流運輸管理的影響
(一)提高自動化程度,優化運輸管理流程
運輸業務各個環節相輔相成,互相制約,流程極為復雜。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使運輸公司、貨主和政府部門能實時監控各個運輸節點和運輸途中的車貨信息,從而提高車輛裝載率,減少所需車輛和人員數量,減少商品損壞、錯運、丟失等情況。物聯網運輸系統能根據車輛和貨物信息自動設計貨物配載方案、最優行駛路線等運輸方案,并直接傳達至車輛和相關工作人員,便于在第一時間組織裝貨運輸。例如在集裝箱運輸中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進行自動識別、檢驗和通關、卸貨清點、驗收,提高速度和效率,減少貨物損壞。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從整體上優化了運輸管理的流程,提高運輸環節的自動化程度。
(二)改善運輸信息傳遞,提高運輸效率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實現貨物在整個運輸過程中的智能感知和實時監控,能準確定位車輛位置,方便企業對貨物管理、糾紛和應急處理,改變了通過電報、電話、郵件、短信等傳統傳遞信息的方式。運用RFID技術能夠實時收集并對比所運貨物的信息,確保貨物安全,防止貨物遺失、被盜、誤裝、誤卸。傳感器裝置能夠收集貨物所處的實時環境,這對特殊藥品、冷凍食品、貴重金屬等運輸尤為重要。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改善了運輸信息的傳遞,實現了運輸管理的透明化,提高了貨物運輸效率。
(三)降低運輸風險
物聯網智能運輸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和跟蹤車輛與貨物信息,確保車貨安全。如果發現問題,可以迅速準確確定車輛和貨物的位置,并采取補救措施,有時候系統還能自動采取處理,大大降低貨物運輸風險和損失。如GIS系統可對車輛位置和違規車輛進行識別,運輸企業和貨主可以實時獲取信息,確保貨物運輸的有效性。GPS實時監控系統,能隨時隨地查詢交通地理位置和速度等信息,并實時跟蹤車輛是否存在停滯、偏離或速度異常等情況,若存在立即發出警告信號,迅速糾正,避免人、車輛和貨物發生安全事故,從而降低了運輸風險。
(四)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運輸成本
首先,運用物聯網技術,能夠獲得海量的運輸信息,從而大規模地整合運輸資源,對全社會范圍內的運輸資源的進行優化配置。例如物聯網智能跟蹤技術能及時獲知車輛實時信息,提高車輛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運輸成本。第二,貨主企業、運輸企業、其他利益方可以通過的物聯網監控平臺,實時獲取貨物和車輛動態信息,對貨物和運輸資源做到精確掌握,協助制定最優運輸方案,降低運輸成本。第三,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使運輸過程自動化提高,運輸差錯和糾紛減少,人工成本下降,從而節省物流運輸總成本。
(五)提升物流運輸服務質量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使用,可以實現物流運輸的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網絡化,使得運輸信息在運輸各方實現共享,提高了運輸企業的整合能力和對市場變化的感知和應對能力。能夠及時準確地向客戶提供有關產品的運輸信息,為客戶制定最優化的運輸方案,為客戶提供最滿意的服務,從整體上提升物流運輸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四、基于物聯網的物流運輸管理對策分析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對物流運輸管理將產生較大的影響。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緊跟信息時代的發展,提高運輸效率,節省運輸成本,提升運輸服務。
(一)國家提供政策支持
雖然物流運輸領域應用物聯網技術有眾多的優勢,但目前也只有少數的資金雄厚的運輸企業可以推廣物聯網技術。政府應在資金上給予政策支持,例如加大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為運輸企業提供優厚的貸款政策或補貼等措施。引導運輸企業開展運輸業務操作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加快物聯網技術應用的進程。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推廣,會產生規模效益,物聯網系統中的產品價格和使用成本也會隨之降低,從而使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運輸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二)政府要推動物聯網標準的統一
目前,物聯網標準過于分散,標準不一,RFID使用會受到很大限制。例如,在海南省,為方便對車進行管理,在車上安裝RFID卡。但車出了海南省,RFID卡就無法使用了。這樣,物聯網技術的使用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因此,政府要盡快促進物聯網相關標準的統一,使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運輸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
(三)加強物聯網安全建設
物聯網技術給我們帶來智能化的同時,也存在很多安問題。這也是物聯網技術應用中的巨大障礙之一。RFID標簽會記錄大量信息,一旦遭到黑客、病毒侵襲,會使信息大量流失甚至被惡意篡改,給運輸企業和貨主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需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提升安全技術能力,消除物聯網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物流運輸領域涉及的企業和相關部門也要加強自身的信息與網絡安全建設,才能更好適應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四)規范物流運輸領域物聯網體系的建設
物流運輸涉及五種運輸方式,有普通貨物運輸,也有特種貨物運輸。運輸企業各自為政,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情況參差不齊。除了從國家層面加強全社會物聯網標準體系建設外,還需要對物流運輸領域物聯網體系進行規范化建設。首先,要對物流運輸物聯網中的相關的技術規范進行統一;其次,對物流運輸軟件以及物流運輸標準進行分析,設計統一的行業標準,從而便于各運輸企業、貨主、政府部分之間進行通信和信息共享。
(五)加強協調機制,促進公共物流運輸信息平臺的建設
物流運輸領域的物聯網建設涉及眾多單位和部門。交通運輸部要牽頭建立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組織和協調運輸物聯網系統相關部門合作與聯動,形成不同利益方之間良好的溝通機制。積極推進公共物流運輸信息平臺的建設,對大量分散的運輸信息得進行集成和優化,整合各種運輸方式、物流中心、物流園區的資源,并實施有效管理,提高物流運輸效益、效率和服務質量。
(六)加強物流運輸領域物聯網人才的培養
任何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人才培養,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對物流運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備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互聯網的思維,了解掌握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最新技術的發展狀況,并能熟練運用于物流運輸領域。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心態,吃苦耐勞精神,適應運輸生產、服務、管理需要的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闕麗娟淺析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及影響[J].現代商業.2014(8):44-45.
[2]吳曉釗王繼祥.物聯網技術在物流業的應用現狀與發展前景[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1(2):53-59.
篇3
強化貨運營銷,鞏固挖掘貨源,夯實運量基礎將是貨運工作的關鍵,對于能否完成2013年運輸經營目標至關重要。組織各站段對轄區內企業進行廣泛調研。充分發揮貨源營銷小組的作用,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和召開路企座談會等形式,隨時了解掌握地方經濟發展情況,掌握市場動態和品類別運輸市場形勢,了解公路、水路等其他運輸方式的貨源狀況,摸清不同時期貨源變化趨勢,完善貨運人員駐廠、駐礦、駐港制度,隨時掌握產運銷信息,建立運輸協調會議制度,調研貨運情況,打好貨源基礎。(1)穩定既有貨源。繼續和鋼廠、煤礦、電廠、港口等大中型重點企業等大客戶簽訂戰略合作伙伴計劃,對管內重點發運大戶、接卸大戶,由鐵路局牽頭組織簽訂互保協議,內容包括發運總量、接卸總量、裝卸車效率要求等,明確年度目標,力爭實現增量;強化與中小企業的聯系溝通,確保管內主要貨源總量、品類穩定,為完成全年運輸經營任務奠定基礎。(2)開發新增貨源。通過加快戰略裝車點和物流基地建設,以及開通貨運業務網上辦理,完善貨源組織考核激勵制度,研究制訂激勵獎罰措施,提高貨源營銷水平和效果,開發和吸引新增貨源。(3)擴大做強白貨市場。對現有貨場、貨運設施進行優化組合,對貨場功能進行重新定位,利用物流基地建設形成的規模優勢,積極吸引白貨貨源,擴大市場占有率。(4)健全路港、路廠合作機制。開發港口與鋼廠間礦粉直達運輸貨源,擴大疏港物資運輸量。(5)發揮運輸站段優勢。落實站段長負責制,密切與當地政府、企業的聯系,根據路網能力變化和利用鐵路大能力、低運價的優勢,努力吸引其他運輸方式的貨源回歸,積極開拓鐵路貨運新市場。通過提高服務質量,改進經營理念,創新工作思路,強化貨運營銷與日常裝卸車組織的銜接,建立鐵路貨運營銷長效機制。同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強化信息反饋,豐富服務形式,抓住全路電子商務改革機遇,突出服務意識,講究誠信運輸,做到隨到隨批運輸計劃,放開去向限制,組織有效貨源。在空車使用和去向能力配置上,提高整列裝車比例,堅持提供長期、穩定的運力保障,努力增強鐵路貨運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鐵路貨運資源優勢,加強運輸業與非運輸業的融合,大力拓展貨運經營市場,促進全鐵路局貨運產品的升級和轉型,實現多元化經營、一體化發展。積極拓展貨裝業務,在推進傳統貨場轉型和拓展物流企業經營空間上下工夫,研究推進貨裝一體化管理,完善鐵路貨場物流服務功能,在具備條件的貨場開展鋼鐵、木材、糧食、煤炭等大宗物資商品交易,使貨場逐步轉型為具有倉儲、配送、加工、貿易等功能的物流基地。鐵路局貨運處應加強煤炭抑塵工作的行業監管和專業管理,完善散堆裝貨物抑塵規章標準體系,爭取政策為礦物粉料鐵路運輸抑塵服務創造條件。在運條運價、保價運輸等方面對物流企業給予支持。各貨運辦理站應指導物流企業參與貨物到達交付擔保業務,掌握上游企業運輸信息,開展全程物流服務。
提高貨運計劃兌現率的途徑
(1)從源頭上認真疏理貨流。從月編計劃、貨運方案和日歷裝車入手,把每月開行15列以上的車流全部納入運輸方案,提高始發直達列車組織力度,在月計劃安排、日班計劃審批上,重點組織開好煤炭直達列車和一站始發直達列車,提高主要干線及港口的直達裝車比重,確保全鐵路局直達裝車比例達到71%以上。為保證月初請求車充足,進一步放開計劃審批時限,月底對次月日常計劃提前審批,滿足全鐵路局的裝車需求。除對去向限制各鐵路局嚴格控制外,對其他貨源進一步加大審批力度,特別是雜型車,東北、西北、管內貨源,合理安排管直結構。(2)提高日(班)計劃質量。科學合理推算車流,從預確報入手,及時、準確地收集貨流和車流信息,根據車流預計、現在車保有量和請求車結構,科學制訂每日的貨運、列車和機車計劃,達到3個計劃的相互匹配,建立行調、機調、計劃調度的溝通制度和聯動機制。設專人負責日(班)計劃兌現率的分析考核工作,從提高運輸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原則出發,優化貨物裝車、卸車和去向。(3)提高計劃兌現率和管理水平。對大客戶企業按照全年運量協議,按月保季、季保年安排運量,做好分月運量銜接計劃,嚴格按月度計劃批準的重點企業運量安排日班計劃,做到配車、裝車、去向、掛運、交口、卸車“六優先”,使大型裝車點貨物發送量占全鐵路局運量的比重達到50%以上。結合大客戶管理及貨運計劃、運貨五和貨票信息共享工作,不斷提高貨運計劃的決策分析水平,分析計劃未兌現的市場、運力、收發貨人等因素,通過加強管理,研究、制訂貨運計劃兌現率考核與獎懲辦法。(4)制訂增量提效具體措施。對運力增長的南環公司,陽泉、邯邢地區,陽涉、邯長、邯濟線等區域,對增量站段任務方案進行分配分劈,并進一步細化完善各項增運補欠挖潛提效運輸組織措施,制訂重點任務推進表,分解運輸指標到車間班組崗位。(5)加強貨運列車掛線組織。①從運輸計劃入手,對有貨源保障的大宗貨物實施掛線運輸。對管內到達鋼廠的礦粉及煤炭、到達電廠的電煤等大宗貨源,按照年度計劃及相關干線鋪畫的貨物運行線情況,研究制定“四定”(定裝卸地點、定運行線、定開行列數、定浮動價格)重點貨運列車,與相關企業簽訂協議,實施掛線重點運輸。②對管內具備實施“重來重去”鐘擺式運輸的企業貨源,除了實施“四定”重點貨運列車掛線運輸外,按照企業要求編組相應車底,實施固定車底掛線鐘擺式運輸,同時研究制訂相應的運輸組織保障措施。③提高車輛利用效率。爭取相關政策,對符合排空方向的貨源,積極組織順路稍腳運輸。(6)提高編組站、區段站日班計劃和階段計劃質量。豐臺西、南倉、石家莊、唐山東、邯鄲站一、三階段計劃兌現率達到95%,二、四階段計劃兌現率不低于85%,同時應提高解、編、取、送作業計劃質量,緊密各作業環節的銜接,減少虛糜等待時間,為兌現日班計劃和階段計劃創造條件。加強“三定”列車開行方案組織,不斷提高兌現率。三大編組站(豐西、南倉、石家莊南)的“三定”列車應確保每日87列以上。(7)充分利用貨運網上受理優勢,充分利用遠程監控、信息處理、網絡傳輸技術等現代化科技手段,逐步實現計劃管理向科學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加強多元化經營,建立貨運計劃、組織、考核一體化機制,實現計劃編制、運輸組織、考核激勵三同步,內部信息及時傳遞,外部信息合作共享。落實《鐵路快運貨物列車運輸組織管理辦法》,切實加快轉變運輸發展方式,推進貨運組織改革,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公平、公開、便捷、高效的服務需求。(8)加強貨物運價策劃。對現行貨物運輸計費辦法、清算政策,以及全鐵路局貨物運輸盈利目標、成本結構、運輸能力進行綜合投入產出分析,依照可盈利貨物運輸才能下浮運價、效益必須覆蓋運輸成本、追求效益最大化3項原則,在允許的權限范圍內,策劃貨物運價調整方案,整合運量與運力配置,實現既有運輸能力的最大經濟效益。
優化運力資源配置
隨著京滬、京石武高速鐵路和津秦客運專線陸續開通運營,京滬、京廣、小京山和津山線貨運能力也將得到釋放。隨著與呼和浩特、太原鐵路局的深度合作,將有利于提高北京鐵路局西煤入港、北煤南運的路港與路陸通道運量。不斷提高編組站、區段站作業效率,優化運輸結構,加強運輸生產的成本控制,搞好均衡運輸,減少違編違流、迂回運輸、等機等線、單機走行、車輛積壓等浪費。根據客運專線開通后既有線能力釋放情況,加強對相關干線車流的調查,對管內車流經路和編組計劃進行優化,及時提出車流徑路調整、編組計劃和運行圖調整建議,為充分利用各線釋放的貨運能力,實現新的增運增收做好基礎準備。運力資源應重點配置主要增量地區,探索建立通過裝、卸、排成本測算來指導運輸生產的新模式,實現市場引導、貨源組織、運力配置三位一體管理。運能緊張地區,重點配置運力,把資源用足;運能基本適應地區,合理配置運力,把資源用優;運能相對寬松地區,兼顧市場培育和成本控制,靈活配置運力,把資源用好。大力提高高附加值、遠距離白貨組織力度,確保白貨貨收率達到55元/t以上,優化客貨、管直、黑白、區域、品類結構,以最小的投入,爭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重點抓好占全鐵路局80%以上的55個主要車站的卸車工作,堅持圍繞“八待”(待接、待解、待編、待開、待取、待送、待裝、待卸)和“一清”(清理48h以上大點車)開展工作。突出做好電廠、鋼廠、焦化制氣、港口卸車企業的卸車作業組織,及時掌握原材料到達、日耗、庫存情況,加強作業寫實和大點車、零星車清理,避免超能力集中到達,車流發生重大變化時,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和調卸方案,實現重車不積壓,能力不浪費。抓好第一班作業組織,進一步強化管重輸送和卸車盯控。第一班管重輸送要達到64%以上,第一班卸車比例達到55%,全日必保完成應卸車。實施車站和裝卸車基地擴能改造,努力提高作業能力和效率。(1)盡快開通白羊墅站駝峰Ⅱ、Ⅲ線束,提高白羊墅站解編作業能力,壓縮空車在站時間,努力適應石家莊貨遷工程后,石家莊地區解編能力變化需要,緩解陽泉站解編能力緊張狀況,同時為白羊墅站、陽涉線增量創造條件。(2)優化裝車作業組織,對不能整列裝車又有多條貨裝線的車站(如白羊墅站),可以組織不同裝車點同時平行裝運同一到站、同一收貨人的貨物,壓縮在站集結時間,加速車輛周轉。(3)在北正戰略裝車點電氣集中改造和加裝道岔的基礎上,實施北正大型裝車點架設接觸網,實現裝車列車直送直取,由日均裝車2列,提高到3列,實現增量100萬t的目標。優化施工方案,杜絕無計劃和超范圍施工。提高施工天窗綜合利用率,科學給點、一點多用。跨鐵路局的線路施工應統一天窗時間安排,減少跨局施工間的協調環節。強化施工前后班計劃的兌現,積極組織好施工前后的接發車工作,避免施工后機列銜接不好,確保本務機的運用效率。(1)抓好分界口列車交接。加強車流組織,密切鐵路局間協作,以貨物列車達速行車、按圖定時刻追蹤開車為抓手,進一步釋放通道及車站到發線能力,擴大第一班交車比例,實現分界口大出大入。樹立大局意識,按照“一卸、二排、三裝”的運輸組織原則,分界口排空第一班應達到50%以上。(2)優化機車運用方案。通過強化機車段內作業、出入段,壓縮機車待掛、待開等作業時間,壓縮單機走行率,減少乘務員超勞,落實調小機車管理考核機制,用滿用活調小機車,杜絕機車浪費,提高機車使用效率。(3)抓好車輛使用。通過抓列車滿軸滿長,超軸列車開行及列車補軸工作,提高列車平均總重;督促站段抓好車輛的巧裝滿載,千方百計增加C70車底的使用數量,提高全鐵路局單車靜載重;充分利用站存空車組織裝車,減少甩空車;加強雜型車的使用,使每輛車都能產生最大效益。(4)合理控制運用車。根據下達的運用車保有量,努力壓縮中停時,加速機車車輛周轉,進一步挖掘運輸生產潛力,緊盯點線,實現高效率;盯緊任務,目標高效益。
重點物資運輸保障措施探討
(1)嚴格落實重點物資運輸管理辦法,確保電煤、糧食、石油等重點物資運輸。在運輸計劃編制過程中,對列入重點物資運輸范圍的企業或物資,必須按年度、季度和月度計劃做好進度安排;對列入月度貨物運輸計劃和日常貨物運輸計劃的重點物資運輸,應在日計劃中優先安排、堅決落實。除特殊情況及發、收貨人原因外,必須確保計劃兌現,不得欠裝;在日常運輸組織工作中,做到優先安排去向、優先配空車、優先組織裝車、優先掛運,確保月計劃和日、班計劃的兌現,確保一車不少、一噸不欠。建立專用臺賬,隨時掌握重點企業物資運輸進度,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質量良好地完成重點運輸任務。(2)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健全保障機制,制定應急預案,確保“一省兩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需要。確保“節日”、“兩會”、“迎峰度夏”、“冬季供熱”期間的重點運輸,維護社會穩定。遇非常時期采用合署辦公等多種方式,按輕重緩急、平衡矛盾實施運力傾斜,最大限度地滿足需求;對搶險救災等應急物資要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對專特、軍運等重點運輸,做到確保安全、萬無一失。(3)深化與大客戶互利合作,確保重點企業互保協議運量。抓好與重點企業簽訂的發送運量協議,制定季度、月、旬運量計劃方案,并依據運量計劃,掌握企業生產需求信息,督促企業組織有效貨源,加強運力保障,全力確保運量目標的兌現。同時,重點組織到達企業的卸車工作,對企業在北京鐵路局管內的需求運量提供重點保證,為企業日常生產創造條件。按照日歷進度,車流到達情況,做到日算、月清責任明確,考核到位,真正與企業建立長期可信賴的戰略伙伴關系,實現路企雙贏。(4)做好大型裝車點的建設與經營。目前,北京鐵路局共有69個大型裝車點,非運輸企業參與的有13個。不斷完善既有大型裝車點的倉儲、物流、配送、市場交易等功能,變地緣地域優勢為產品產業優勢,提高吸引區域貨源的優勢地位。在計劃安排上,對大型裝車點月編計劃、日常計劃做到優先審批和重點掌握;在作業組織上,按整列取送、快裝快卸的要求,優化站臺貨位使用方案,避免整列貨位人為分割,每列裝車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h;在日常調整中,加強車貨銜接、機列銜接,提高大型裝車點送達、開車效率。(5)積極發展港口物流。利用區域內港口的資源優勢,發揮鐵路在集港、疏港運輸中大通道和大能力的作用,逐步擴大集疏港運輸比重。精心設計鐵路運輸新產品,使內陸港與沿海港緊密連接,實現重來重去、高效運輸。(6)加強重點地區、重點用戶運輸組織,擴大服務領域。制訂完善的合作機制和編組站、區段站的暢通措施,優化作業組織,提高運輸效率,推動跨局聯合經營。深化與其他鐵路局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推進多元化經營發展,擴大市場占有份額。
有關建議與思考
篇4
【關鍵詞】超限超重貨物;運輸管理;運輸安全
超限超重貨物運輸是鐵路貨物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鐵路特種貨物運輸的主要內容之一,超限超重貨物多是國家重點工程或國防建設的關鍵設備、核心設備,在國家重點工程、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軍事、機械、化工、電力、石油冶煉等工業的高速發展,同時鐵路大規模的路網建設陸續開工,大型的超級超限軍事裝備和機械設備在鐵路運輸中運量不斷增長,大型車輛、橋梁、道路等建設,大型機械、設備如發電設備、化工機械、石油冶煉設備、橋梁構件等的運輸需求也不斷增加,鐵路預制梁、架橋機、鋪軌機等超限機械運輸任務將十分頻繁。由于超重超限貨物對鄰線、對鐵路兩側接近限界有嚴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會釀發生車毀人亡的重大事故。因此確保超限超重貨物運輸安全是濟南鐵路局運輸安全重點之一。為此,幾年來,圍繞著超重超限貨物運輸,濟南鐵路局制定了較為完善的運輸安全管理體系,確保了超重超限貨物鐵路運輸安全萬無一失,從未出現過任何責任事故。盡管如此,在運輸過程中,也存在在一些需要改進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1 超限超重貨物鐵路運輸安全工作現狀分析
1.1 管理體系
根據目前鐵路局直管站段的體制特點,濟南鐵路局全面梳理、修訂、完善了超限超重運輸管理體系,制定了濟南鐵路局超限超重貨物運輸管理辦法、濟南鐵路局限界管理辦法、濟南鐵路局超限超重貨物運輸事故應急預案等,成立了濟南鐵路局超限超重貨物運輸及限界管理委員會,確保各部門之間分工明確、職責清晰、銜接緊密、互控到位。但是在日常運輸執行中,由于超限超重運輸貨物工作涉及的部門較多,結合部管理薄弱,部門強調專業分工,導致協調不暢。工作職責難以落實到位,組織領導作用發揮不充分,這些不足在站段表現明顯。
1.2 基礎數據
目前,濟南鐵路局健全了限界管理體系,完善了限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限界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作用。但是鐵路局管內部分相鄰并行線路、專用線、專用鐵路限界資料還不齊全,影響了超限超重運輸工作的正常秩序;另外,限界動態監控、變化報批制度執行中仍存在欠缺,是影響安全的重大隱患。
1.3 隊伍建設
一是,部分站段未能按照要求配齊配強專業技術管理人員,站段獨立承擔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部分站段人員對所拍發的超限貨物請求掛運電報不規范存在漏洞,業務有待提高。
三是,由于部分新進人員業務素質無法滿足當前運輸要求,需要通過培訓給予加強,培訓要結合現場作業以取得預期的培訓效果。
1.4 關鍵作業卡控管理
1.4.1 電報管理需嚴格審核
站段拍發的請求掛運電報有的未履行審批程序,站段主管部門負責人未履行審核把關職責,反映出站段這方面的工作未處于有效的受控狀態。
1.4.2 作業環節監控
在超限超重貨物車車型選配及裝車時,部分站段相關人員未按要求到場進行簽認、把關,管理上脫節,造成車型不對重新倒裝,監控落實不到位。
1.5 科技投入
目前在鐵路超限貨物運輸新技術的開發和運用方面投入不足,濟南鐵路局各編組站投入的安全檢測設備未形成全局一定范圍的監控網絡,影響了安全綜合防范能力的提高。
2 加強超限超重貨物運輸工作的對策
2.1 明確管理職責,落實安全責任
1)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并細化安全管理職責,清晰安全責任界面,解決結合部管理薄弱難題,將安全職責逐層分解、逐項細化到部門、崗位,確保人員配備齊全、職責明確、責任落實到位,不斷鞏固、完善超限超重貨物運輸安全管理體系。
2)建立健全超限超重運輸管理委員會的工作制定,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總結階段工作,分析存在問題,集中解決超限超重運輸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問題。
3)落實好專業分工負責制度。各部門按照要求,各司其職,相互支持配合,保證超限超重貨物運輸安全管理平穩有序,安全持續穩定。
2.2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
合理優化貨運站段管理結構,配齊專業技術人員,強化專業管理,超限超重貨物發送量較大的辦理站應配備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落實首席技師制度,以從事超限超重貨物運輸的從業人員為重點,切實培養造就一批技術專家、拔尖人才和骨干人才,帶動整個人才隊伍建設,為提高超限超重貨物運輸管理水平和工作質量打下堅實基礎;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發揮競賽的指引作用,嚴格現場操作能力的考核,促進職工業務素質的整體提升。
2.3 規范基礎管理,強化安全保障
一是,要對鐵路局管內超限超重車輛固定通行徑路上的限界及橋梁承載能力實施動態管理,及時、準確掌握限界及橋梁承載能力變化情況。二是,要進一步復核鐵路局管內限界資料,提高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度。三是,要制定方案、計劃、細化措施,加強對線路、橋梁、設施設備的病害情況及侵限設施的整治力度。四是,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提高鐵路超限超重貨物運輸能力,確保超限超重貨物運輸通道安全暢通。
2.4 嚴格日常管理,確保關鍵卡控
一是,要嚴格執行超限超重貨物運輸各項規章制度,嚴把承運關、嚴格過程管理和質量控制簽認,堅決杜絕無電報裝車、無請求掛運電報開車、未納入日班計劃開車、無部令使用長大貨物車。二是,要切實強化日常管理,有關業務處室加強對站段超限超重貨物運輸工作的日常檢查和指導。三是,要狠抓重點,嚴控關鍵,加強超限超重貨物專列運輸組織管理工作,嚴格制定超限超重專列運輸方案并通過各相關業務處室審核,規范自輪運轉超限貨物運輸管理,強化電氣化鐵路超限超重貨物運輸組織管理工作。
2.5 加大科技投入,做好技術保障
1)認真分析設備檢測盲點,完善濟南鐵路局超限安全檢測設備布局;按照高標準,對既有設備進行更新改造,使其符合安全檢測設備的標準;建設濟南鐵路局超限超重貨物運輸決策支持平臺,通過信息系統建設,實現超限超重貨物運輸各個環節的計算機管理,逐步實現自動化辦公,為確保超限超重貨物運輸安全,減少超限超重車對運輸秩序的干擾,擴大運輸能力的同時為客戶提供網上受理、信息共享,切實提高超限超重貨物運輸工作質量。
2)加快鐵路限界信息化管理
(1)鐵路限界是鐵路行業重要的基礎數據之一,各業務部門通過日常的限界管理,可以明確本業務部門的建筑限界情況,哪些地方限界小,那些設備的建筑限界小于《技規》標準,關鍵控制設備怎樣分布。在每年的限界整改工作中,通過日常的限界管理明確哪些地方需要整改,制定整改措施期限,減少重復性勞動。
(2)通過日常限界管理,建立動態、實時、準確的限界信息數據庫,當有超限超重貨物運輸時,利用積累的限界信息數據庫計算通行徑路的最小綜合限界,通過與超限超重貨物輪廓對比,確定超限超重車是否能夠安全通過,不能通過的,控制設備是什么設備,能否拆除,除第一控制設備外,還有那些控制設備,進而為超限貨物運輸組織提供輔助決策支持。
(3)通過日常限界管理,進一步完善的限界變更管理辦法和管理手段,對確需改變建筑限界的項目建立申報、逐級審批制度,嚴格控制縮小建筑接近限界,保證限界數據不被隨意更改,對確保超限貨物運輸安全、提高運能有重要意義。
篇5
關鍵詞:物流運輸;網絡優化;層次分析法
1. 河南長通物流現狀分析
當前中原物流市場已擁有強大的物流系統,但從系統來看中原物流資源需要整合,在其基礎上長通物流要建立高效、統一的物流運輸網絡,做到對自身的網
點合理布局。如今長通物流運輸網絡在建設方面還有很多問題,其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缺乏系統規劃。幾乎沒有從系統的角度研究物流發展的合理性,企業單一的運營模式,很多部門缺乏整體協調,不能與外界實現資源共享,并且長通的信息平臺一直處于孤島狀態。(2) 物流技術水平較低。缺乏系統的技術開發,技術水平還處于較低的層次,物流技術和物流平臺技術之間盡管有很多局部地、小規模地開發的單項技術,但還影響了整個物流的有效運作。(3) 結構缺陷嚴重。長通物流平臺結構,主要由線路和結點交叉接合配置構成網絡,但其結構基本上處于畸型發展狀態,能夠直接反映數字的線路關注度高,處于較快的發展狀態,而線路的交匯、所構成的結點長期受到忽視。(4) 專業化的物流程度低,缺乏高素質的物流管理人才。長通物流人員在素質方面很落后。在貨物運輸過程中,缺乏高素質的人才阻礙物流運作的正常運行,不按時發貨接貨、分揀,致使貨丟、貨損、錯貨時常發生。國外物流企業的發展實踐表明,物流從業人員是否具有較高的物流知識和操作經驗,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其物流業已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流教育系統,為物流行業培養并輸送了實用人才,但國內還比較薄弱。
2. 長通物流運輸方式的優化
(1). 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影響運輸方式選擇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從經濟性、及時性、便利性、安全性等方面衡量。經濟性。經濟性表現為運輸成本。一般來說短途運輸,公路的成本較低,中長途運輸鐵路成本較大,長途運輸對時間有較高要求的運輸,宜選擇航空運輸。及時性。及時性體現為運輸速度與準時率。不同的運輸方式,運輸速度各不相同。運輸載體的最高技術速度一般受到運輸載體運動的阻力、載體的推動技術、載體材料對速度的承受能力以及與環境有關的可操縱性等因素的制約。 便利性。便利性一般指運輸網路的密度和覆蓋面,也就是選擇某種特定的運輸方式的方便程度。一般情況下鐵路和公路的便利性比較強,空運的便利性受到航線的影響,而水運受自然條件的限制,便利性相比起來就較弱。便利性一
般很難定量表示,本文利用發貨人所在地至裝車地之間的距離來表示,其距離越近便利性越好。安全性。安全性包括貨物運輸的安全和人員的安全以及公共安全。從整個運輸過程來說,與其它運輸方式相比,載貨卡車能夠更好地保護貨物的安全,因為卡車能夠實現“門口到門口”的運輸,而不需要中途裝卸和搬運。
(2)層次分析法模型的構建
明確運輸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主要依據兩個假設條件:可供長通物流公司選擇的物流運輸方式只有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公司在選擇物流運輸方式時只考慮運輸的安全性、及時性、經濟性,便利性暫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本文對問題所包括的因素根據是否具有共性把其分組,并將其之間的共性作為系統中新的層次(即準則層)中的一些因素,而這些因素本身也是根據另外的特性組合起來,形成更高層次因素(即總目標層),層級的劃分要根據情況而定,一般包括總目標層、準則層、方案層,現以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為最高總目標層來構建層次分析模型(見圖1-2),在圖中最高層為總目標層,即決策的總目標是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第二層為準則層,即為實現總目標所要考慮的因素、條件、決策的準則;第三層為最底層方案層,根據考慮因素的特性做決策時的備選方案。在選擇運輸方式時,結合長通公司的運營現狀,往往在保證運輸安全的前提下來衡量運輸費用和運輸時間,到貨時間得到滿足再考慮費用低的運輸方式。所以選擇運輸方式可以采用經濟性H1、及時性H2、便利性H3和安全性H4等四個評價指標。
一致性很好可接受。同理再分別計算每一準則層指標下方案層各具體方案的權重
篇6
【關鍵字】物流園區、功能區域、港口、鐵路
物流園區的功能區域布置是在園區規劃是的重要一環,它包括物流作業區的布置,輔助活動區域的布置,物流園區的景觀綠化體系的布置。在物流作業區域的布置中,要決定物流中心的聯外道路型式,廠房空間范圍、大小及長寬比例,物流中心內由進貨到出貨的主要物流路線型式,并按物流相關表和物流路線配置各區域位置。而布置輔助活動區域時,一般在物流園區行政辦公區均采用集中式,并與物流倉儲區分隔,進行合理的配置。物流園區的景觀綠化體系則需要綠化隔離和組織微觀交通。
經過規劃分析,可以得到物流園區的功能區域布置草圖,但最后還應根據一些實際限制條件進行必要的修正與調整。這考慮調整的因素包括:廠房與土地面積比例、廠房建筑比率、容積率、綠地與環境保護空間的比例及限制等因素。物流園區區域面積布置受到已有的總面積的形狀及大小的限制,必要時得修改物流或設施的規劃以符合實際情況。建筑的造型、長寬的比例、柱位的跨距、梁高等限制或要求。土地建筑法規、環保衛生安全相關法令、勞動法等因素。交通出人口及所在區域的特殊限制等因素。
在完成物流園區布置方案修正后,需要對物流中心布置方案進行評價,只有做好方案評價,才能確保規劃設計的成功。常用的布置方案評價方法有優缺點比較法、加權因素比較法等。不管怎樣布局,物流園區整體優勢的發揮,依賴于物流園區各組成部分的有機結合與協調,而這種協調除了依靠信息系統的整合外,物流園區系統功能的優化配置(功能整合)既是信息系統整合的基礎,又是整合物流園區系統的重要手段。物流園區所具有的功能與地區物流發展、物流服務需求、進駐物流園區的物流企業的性質、物流園區所處位置的物流特點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合理規劃物流園區功能,利用功能的優化配置整合物流園區系統,是發揮物流園區整體優勢的基礎。
物流園區完善的功能,是建設物流園區的總目的。它把分散的物流作業集合在一起,形成包括運輸、保管、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管理的綜合化主體,有效的提高了服務質量,物流效率,節約了成本,并為物流產業乃至城市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和保證。因此,在建設規劃物流園區時,應該盡量把物流園區的功能最大化,合理的規劃和設計物流園區的功能,是實現物流園區建設目的的保障,也是規劃建設整個物流園區的工作基礎。
物流園區的功能組合分為九個中心,本文重點研究了港口集裝箱物流區域和鐵路型物流園區系統的功能規劃設計。
(1)港口集裝箱物流區域
港口集裝箱區域根據其功能和作用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功能區,主要包括集裝箱堆場,集裝箱貨運站,倉儲、配送、流通加工區,輔助作業區等。
集裝箱區域規劃一般要考慮到該區域的面積問題,使在物流需求得到滿足同時區域面積最小,力求有效、合理的利用空間。這里所說是面積包括倉庫面積、集裝箱堆場面積與貨運站拆裝箱場地面積。
集裝箱物流區域的部分功能區域同樣存在于散貨物流區域,但港口散貨物流區域還具有以下功能區域:堆存作業區、流通加工區、地磅與交接區和管理中心。散貨物流園區的堆存作業區往往由作業堆場、皮帶機、堆取料和裝船機等作業機械和儲存空間組成的一個有機系統,在堆場作業區域完成散貨的裝卸、堆存、篩分等物流作業。有些散貨要進行流通加工,如鋼材的剪切、開平、折彎等加工功能,需要額外的加工場地和加工機械。地磅與交接區是陸地、水陸運輸的連接點,主要是承重計量和交接貨物,并交接各種單據,檢查出門的車輛是否符合公路規則的要求。管理中心主要有中央控制室,室內有控制信息系統、指揮和遙控設備以及相關辦公室組成。綜合港口可以幾個不同貨種的物流園區合用一個管理中心大樓。
(2)鐵路型物流園區系統規劃與設計
鐵路型物流園區是指依托鐵路貨運站或者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貨運集散功能形成的,提供鐵路貨運中轉等諸多功能的樞紐性物流園區。與其他物流園區相比,鐵路型物流園區最大的不同在于充分利用園區內鐵路物流系統提供的快速、大批量貨運集散功能,來實現貨物的區域集散,以及以貨物運輸為核心的倉儲、流通加工等功能。
鐵路貨運站是鐵路運輸網絡的節點和基層運輸生產單位,在路網中的主要職能是進行貨物的裝卸、調配與發送,是保障整個鐵路貨物運輸通暢的關鍵節點;同時也是鐵路貨物運輸生產過程起始和終止的地點,與國民經濟各部門直接發生聯系,是鐵路貨物運輸營業的依托。貨運站由裝卸區、鐵路引導線、貨物存放區、汽車停放處和調度管理區構成,承擔著貨運管理的諸多職能。
貨運站布置應該做到設備的數量根據貨運站的業務量進行合理配置,人與機械的合理配置,大型固定設施的布置要考慮到車站遠期的發展。
總而言之,物流行業涉及的行業、領域廣闊,對基礎性設施建設的要求很高,并非所有的地區都適合建設物流園區。物流園區是物流企業或配送中心的集中場所,因此需要以市場經濟的眼光科學選址,這是因為能否吸引足夠的資金和企業是物流園區建設和運營成功與否的關鍵。進行物流園區的建設,必須有一個總體規劃,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需要研究場址的概況和各方面的因素。
參考文獻:
[1]王媛媛.物流園區規劃與運作若干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04).
[2]趙旭.關于我國物流園區規劃與選址問題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03).
篇7
關鍵詞:貨檢作業;流程;人員設置
1 改革、優化流程目標
通過改革、優化作業流程,充分發揮貨運安全檢測、監控設備的作用,實現信息、監控、協調、處置的高度集中,達到減輕人員作業強度,提高貨檢作業質量,確保運輸安全的目的。
2 改革、優化流程方案
2.1 具備下列條件時可以按優化后的流程進行貨檢作業:貨檢安全集中監控系統、超偏載檢測裝置全部驗收并正常運行,貨車裝載視頻監控系統白天、夜間攝、錄像清晰。
2.2 流程優化具體內容:
2.2.1 改變現有預檢方式。一是突破《鐵路貨運檢查管理規則》中對到達列車進行人工預檢的規定,改由貨檢監控員在室內通過貨物裝載視頻監控系統對到達列車進行視頻預檢。二是取消直通列車人員必須出務進行預檢的規定,改為使用設備進行視頻預檢。
2.2.2 增加貨檢作業內容。突破《鐵路貨物運輸管理規則》關于“苫蓋貨物的篷布頂部、集裝箱頂部、敞車裝載的不超出端側板貨物的裝載狀態,在途中不交接檢查”的規定,利用貨運安全監控設備,對上述內容的設備可視部分進行檢查,提高貨檢的安全保障能力。
2.2.3 調整到達列車作業檢查內容。到達場貨檢員只對到達的重點車(含高保價貨物)進行檢查及貨檢監控員臨時安排的需要出務作業的(處理問題車輛等)。
2.2.4 取消部分紙質臺帳。貨檢集中監控系統完全投入使用后,取消《鐵路貨運檢查管理規則》及《成都鐵路局貨運檢查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內規定的紙質報表及臺帳(危險貨物運輸相關要求的除外)的手工填記,全部改為電子臺帳,由貨檢生產管理軟件自動匯總生成,實行無紙化作業。
3 改革、優化流程后人員崗位設置
3.1 每班設貨檢值班員1 名。
3.2 貨檢站集中監控中心根據自站日均辦理輛數每班設上、下行貨檢監控員,日均辦理輛數1萬輛以上的設4名,不足1萬輛的設2名。
3.3 到達、出發場貨檢員人數由車站根據自站作業量按規定配備貨檢員。
4 改革、優化流程人員作業組織方式
根據已配備的檢測、監控設備,對貨檢作業的組織結構進行改革,改過去的分散作業為貨檢調度集中統一指揮作業;改原始的電話指揮為現代化、信息化、網絡化指揮;改過去的紙筆記錄為手持機記錄;改過去的人工處理作業結果為計算機自動處理。取消貨檢作業勞動組織中間層,將全站的貨檢作業納入集中統一管理,貨檢作業設置指揮層(室內人員)和現場作業層(室外人員),形成集中指揮、分層作業、專職監控的扁平化貨檢作業組織管理模式。改革后貨檢作業組織模式:a.貨檢值班員指揮貨檢監控員、貨檢員作業。b. 貨檢監控員指揮貨檢員作業。c. 貨檢員按照貨檢值班員、貨檢監控員的指揮完成相關工作,及時反饋相關信息。
5 改革、優化流程后各崗位職責
5.1 貨檢值班員:負責貨檢班組的全面工作協調、生產組織管理,做好當班期間的現場作業安全盯控。對貨車超偏載信息、超限車輛進行核準、處理、登記,監控現場作業人員,處理發現的問題,打印作業大表、交接班等工作。
5.2 貨檢監控員:負責對貨車裝載視頻監控系統、超偏載檢測系統進行室內監控,及時、認真、準確的通過系統回放功能檢查列車,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根據車站列車階段計劃通知現場各作業點進行貨檢作業(未配置貨檢PDA 手持終端的車站由各作業點組長安排),編制倒、整車普記,拍發電報,加強與調度、運轉的工作聯系。
篇8
關鍵詞:物流企業;全面預算;成本管理
一、物流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物流成本在物流企業經營管理中,占據很大的比例,包括物流活動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等。任何一家物流企業,都必須準確預測企業未來的物流需求,綜合考慮物流運作各個階段的物流基礎設施成本、物流裝備成本、物流工具成本等。一般而言,全面預算是物流企業經營策略的主要依據,與企業的經營密切相關,物流企業在全面預算之前要根據企業的最高效益目標制定物流計劃,確定哪些成本是企業物流需求所必須支出的,衡量各種成本的戰略地位,是否符合企業的運作。筆者認為,物流企業的成本管理事關企業的競爭優勢,而目前物流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是物流企業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還不適應全面預算管理的方法,明顯不利于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物流企業構成物流成本的因素很復雜,存在不能夠全面掌握成本費用的情況,另外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沒有涉及單獨的科目進行物流成本的全面預算,導致企業很難對構成物流成本的各種費用進行準確地判斷和分析,全面、準確地降低物流成本難以實現;其次是物流企業物流規模形成物流成本的制約因素,致使部分規模較小的企業難以形成整體的全面預算方案。再次則是不同物流企業的成本控制掌握方法沒有同一的標準,也無法得出準確的行業平均物流成本值,難以建立物流成本的比較優勢。由此可見,物流企業的成本構成錯綜復雜,進行全面預算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勢在必行。
二、物流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構成因素分析
物流企業進行全面預算管理需要綜合分析物流成本的構成因素:①客戶下單的受理,客戶委托物流公司完成運輸任務,物流企業需要提前以選擇計算運費的方式,了解清楚托運貨物的數量、體積、重量等,根據客戶下達物流任務的運輸情況和具體提貨時間,及時調動物流資源,合理安排物流工具,保證運輸過程的及時性,以期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②提貨、運輸、貨物跟蹤的物流作業也是構成成本的重要因素,全面預算需要提前對這些因素進行科學掌握,首先是提貨,物流企業派出提貨人員到客戶指定的提貨現場提取貨物,檢查提單與實際貨物的數量、型號等是否相符合,尤其是物流目的地較多時,而且貨物型號復雜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科學標記的方法區分貨物的目的地和型號,保證貨物運輸的準確性,避免不必要成本的支出。其次是運輸,物流公司要在全面預算方案內體現貨物裝車時間、發車時間的合理計劃安排,保證貨物既能夠按照客戶的要求安全、及時地運到,還能夠在突況下迅速啟動后備方案,避免物流成本的增加。再次則是貨物的跟蹤,物流企業為保證貨物運輸過程中安全、及時、準確和有序,需要及時告知對方的物流動態流程,在全面預算范圍內,貨物的跟蹤屬于一種應急補救措施,可以避免或者減少貨物的損失。
(二)全面預算的動態流程管理方法
根據上文提到的物流成本問題,筆者認為全面預算需要進行動態的流程管理,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處理:
1 制定物流作業的標準,物流管理需要結合物流的規則和規律,對整個物流過程所涉及的物流市場、貨物發送、貨物接送、貨物中轉等,對這些流程所涉及的人力、運力、財力和運輸設備進行合理組織和平衡調度,實行適時監督,全面預算方案中所體現的物流作業標準,體現為:①按照客戶的實際需要,遵守約定時間,及時將貨物送達制定的地點,盡量縮短貨物的在途時間;②將貨物送達目的地要精確到點,防止各類意外事故的發生而加大運輸成本;③合理選擇運輸方式和運輸路線,利用各種運輸工作工具和設備,實施科學配貨方案,節約人力和物力資源,合理降低運輸成本;④運輸過程中做好防止貨物損壞或者損失等事故發生的預防工作,避免物流成本的增加。
2 制定運輸技術標準,開發客戶滿意的物流服務項目,使得客戶的滿意度和物流質量管理達成一致:①在全面預算之間調查市場客戶的物流需求與期望值,進行相關物流法律法規和行規的資料收集,并分析競爭對手的能力和動向等;②為防止意外事故發生時的經濟糾紛,增加不必要的運輸成本,預算方案中要將物流作業過程的責任和義務等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作為對客戶書面承諾的依據;③預算項目的策劃和準備,以降低運輸成本為基礎目標,開拓新的市場。④預備方案,由于運輸條件是不定的,隨時可能進行更改,這時候要有事先準備好的預備方案,預備方案要以文件形式存在,并經過有關部門的協調一致,確保不會因為更改而增加運輸成本。
(三)全面預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物流企業進行全面預算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必須借助現代的信息化系統,利用互聯網等先進科學技術統籌物流管理工作,使得物流作業得到有效地協調、控制和管理,具體來說,物流企業需要將客戶的物流意向、數量和價格等信息傳輸到物流系統當中,進行全方位預算,一方面是為了正確、迅速進行運輸作業和企業作業,另一方面則是控制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筆者認為,物流企業應該采用VPN設備,設備是集防火墻、流量控制、集群技術、智能線路等技術,配置分支設備,使得分支設備和總設備進行數據共享和信息交流,而工作人員PDA加載PPTP模式,接入總設備VPN設備形成專用互聯通道,可以隨時通過總設備查詢物流車隊、碼頭、船舶、運輸機場、運輸專機的貨運數據,確保總部中心的全程監督與所有分支機構、工作人員、倉庫等進行信息分享,也可以作為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依據。
篇9
【關鍵詞】華興物流;運輸管理;對策
一、哈爾濱華興物流有限公司概述
(1)公司簡介。哈爾濱華興物流有限公司是華興貨運有限公司的下設子公司,總部位于河南省鄭州市。公司主要從事公路物流運輸配送、倉儲及特種貨物運輸。公司成立于2008年,占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擁有員工60余人,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人民幣,公司擁有箱式貨車20多輛,敞車30多輛,擁有2.2米、4.2米、5.2米、8米、9.6米、12米、15米掛車50多輛。(2)公司目前的物流狀況。哈爾濱華興物流有限公司是集零擔貨物運輸、倉儲、快運、回城配載為一體的物流公司,公司主要經營業務是為家樂福、世紀華聯等超市配送日化產品,以及省內的運輸業務和省外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并且實行門到門運輸服務。年總收入可達1000萬元人民幣。公司擁有省內最先進的網絡操作平臺以及GPS定位系統,可對每一臺運輸車輛進行定位跟蹤、實施監控。哈爾濱華興物流有限公司主要的省外運輸網點有河南省、河北省、吉林省、遼寧省、山東省等。省內主要有齊齊哈爾、牡丹江、大慶、佳木斯、鶴崗、雙鴨山、雞西、黑河、綏芬河、七臺河、海拉爾、滿洲里、加格達奇、東寧、五大連池等地。
二、哈爾濱華興物流公司運輸環境分析
(1)內部環境分析。哈爾濱華興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的以公路運輸為主的物流公司,公司內有各種公路運輸車輛百余臺,但其它運輸方式比較缺乏。公司內部沒有專門的運輸管理人員,也沒有對運輸線路做過具體的規劃,但是公司內部管理信息系統很健全,能及時對運輸車輛及貨物進行管理。(2)外部環境分析。首先,運輸是東北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黑龍江省位于中國的最北部,主要從事于農業生產,良好的運輸環境對黑龍江省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黑龍江省的運輸設施卻只處于初步建設階段,一級高速公路還比較完善,但哈爾濱市內以及其他各縣市內部道路情況就比較差,大大縮短了車輛的使用周期,降低了運輸效率。其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燃油價格也不斷攀升,從而導致運輸成本居高不下,這也給很多物流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三、哈爾濱華興物流公司運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運輸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對運輸人員的管理;二是對運輸車輛的管理。華興物流對運輸人員沒有基本的管理制度,一般都是按照以往的運輸方法、招聘方式、以及培訓方法管理運輸人員,沒有具體的規范的管理制度,這就導致了運輸人員的素質偏低,經常出現酒后駕車、運輸過程中投機取巧的情況,對運輸人員的生命以及公司的財產都造成了威脅。對車輛的管理也不完善,盡管公司有比較完善是定位系統,但是對車輛的維修保養、調度分配以及載貨量的管理卻差強人意,致使車輛使用壽命變短并且時常會出現空載、超載的現象,導致了運輸成本的升高。
2.運輸網絡輻射范圍小。哈爾濱華興物流有限公司運輸網絡的輻射范圍只局限在北方各省,如吉林省、遼寧省、河北省等,而對于其他省市并沒有運輸網點,并且華興物流在省內的運輸也只在縣級以上的城市,對于各鄉鎮也沒有運輸網點。
3.運輸方式單一化。運輸方式是貨物運輸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運輸方式選擇的合不合理直接影響運輸的合理與否。運輸方式主要有公路、鐵路、航空、管道、水運五種,其中五種運輸方式各有利弊。華興物流是以公路運輸為主要運輸方式的物流公司,雖然公路運輸車輛比較齊全,但是如果沒有其他運輸方式的配合使用也很難達到運輸效率最高,而且還會使貨物運輸受到限制。
4.運輸路線設計不合理。運輸路線設計不合理可能會導致空駛、對流運輸、迂回運輸等,不僅會增加運輸成本、延長運輸時間,而且可能會給運輸人員帶來危險。華興物流的運輸路線設計中就出現了很多漏洞,經常會導致延長運輸距離或者使運輸車輛陷于困境等情況,而且還導致司機與跟車人員的意見不統一,導致員工之間不團結。
四、哈爾濱華興物流公司運輸管理問題解決對策
1.運輸管理規范化。一個企業要想處于領先地位就必須提高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內部管理制度是企業成功的關鍵。針對上文中提出的運輸管理制度問題,本節得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第一,企業要制定出具體的運輸人員守則。針對企業出現的各種運輸狀況,例如酒駕、怠工、投機取巧等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員工守則,并且嚴格按照守則要求的事項進行管理、規范,提高運輸人員的整體素質。第二,對車輛的維修保養情況作出規范,并且定期檢查車輛的安全程度,以免對運輸人員以及貨物造成損害。第三,對各種運輸車輛的運輸能力作出具體的說明,并要求運輸人員嚴格按照規定的載貨量運輸貨物,防止出現空載、超載等現象。第四,協調運輸人員之間的分工。合理安排員工的時間和具體工作是規范運輸管理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措施,只有調配好員工的工作才會使運輸更有效率,使工作更有秩序,使員工更加團結。
2.合理布局運輸網絡。運輸網絡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物流企業的運輸成本的高低。我們知道,企業選擇合理的運輸網絡方案時應考慮的因素有貨物運送的距離、物流管理能力、庫存管理、資金、供應商所處位置、客戶所處位置等。然后在此基礎上制定出適合自己的運輸網絡方案,并再進一步優化。合理布局運輸網絡并不是運輸網絡越密集越好,因為運輸網絡太密集就會使建設費用增加,并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對于華興物流來說,公司需要擴大運輸網絡范圍,將運輸網點擴散到河南的南部和西部,并且將省內運輸網絡細化,深入到縣級以下的各鄉鎮,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滿足客戶的需求。
3.多種運輸方式相結合。隨著經濟的發展,如今單一的貨物運輸方式已經被淘汰,在現代物流中多式聯運已經成為主導,將五種運輸方式結合使用,綜合考慮運輸時間、運輸成本以及運輸能力,權衡利弊,從而提高運輸效率。采用多式聯運的方式有利于企業發揮綜合運輸的優勢,有效組織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與配合,選擇最合適的運輸方式,加速貨物和資金的周轉,充分發揮綜合運輸的整體功能。華興物流應積極采用多式聯運的運輸方式,有效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4.優化運輸路線。合理的運輸路線設計是物流運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運輸的外部條件如各個送貨點、送貨量等因素確定的情況下尋求運輸距離的最小化是優化運輸路線所必須做的工作。針對華興物流的運輸路線問題提出以下三點解決措施:首先,對公司涉及的業務的運輸路徑全部列出來,對各個路線的距離、路況都進行相應的了解。其次,確定每次運輸貨物的運輸量以及單位運價。最后,運用最優路徑法得出最優路徑。
參考文獻
[1]凌征武.我國企業物流運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業文化雜志社,2009(6):97~98
[2]宋志華.DBH公司物流運輸效益改善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7
[3]王慧炯.交通運輸發展的國際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投資經濟專業專題研討會論文集.2005:46~55
[4]楊兆升,楊慶芳.傳統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變的對策與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1,5(10):112~116
篇10
一、(略)。
二、區域運輸需求
1.區域旅客運輸需求。區域旅客運輸需求是指人們愿意并且能夠支付的對運輸的需要,包括政府補貼后人們愿意并且能過支付的需要。影響客運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客運服務的質量、其他運輸方式的交叉彈性系數、居民的收入水平。如圖1是運輸需求與運價之間的關系,在一定時期運輸產品的需求量會隨著價格增加而減少(如需求與價格在a和b之間運動),當商品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變化會引起整個需求的變動(如需求曲線在D與D1之間移動)。當運輸企業的服務質量提高后會引起需求曲線的移動(如需求曲線在D與D2之間移動),即相同的運價水平,服務質量高的企業會有更多的運輸需求,或者說相同的運輸需求服務質量高的企業可以有更高的運價水平。
2.區域貨物運輸需求。區域貨物運輸需求是指人們愿意并且能夠支付的對貨物空間位移的需要。影響貨運需求的因素主要有貨運的運價水平、運輸的非價格成本、托運人的個人偏好、需求對運價變化的敏感程度和運距。貨物運輸需求基本屬性主要包括運輸距離和運輸批量,一般而言,初級產品的運輸費用占產品價值的比重較高,對短距離的運輸需求較高,最終產品的運輸費用占產品價值的比重較低,對長距離的運輸需求較高。
三、區域經濟與運輸的關系
1.區域經濟發展與運輸需求的關系。當中間投入品的需求增大時,運輸成本對經濟增長率的影響率也增大。如果中間投入品在最終產品中所占比重達到70%,即σ=0.7,則在運輸成本分別為5%(C1=1.05)和10%(C2=1.10)時,即運輸成本差異為5%的情況下,經濟增長的差異可達49%。運輸需求的增加可以帶來規模效益,從而帶來運輸成本的降低,進而可以推動經濟增長,良好的運輸體系有助于帶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2.區域經濟發展與運輸經濟的關系。從本質上,運輸經濟盈利過程是通過相關運輸資源的投入,生產出若干運輸產品從而獲得收益的過程。區域運輸經濟發展的目標是提高各種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實現區域內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社會不斷進步,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可持續發展。區域運輸經濟研究又以區域內的資源作為背景,運輸經濟學的研究離不開特定的區域環境。首先合理的運輸方式和運輸線路選擇有利于區域內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快區域內物質資源轉化和循環利用,合理的運輸方案能夠大大減少運輸時間和運輸費用,從而降低人們的出行時間成本和貨物的在途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其次運輸條件影響區域內產業布局,交通便利的鐵路交通樞紐、港口對運費占價值比重較大的重型原材料工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高速公路交叉點以及機場對新興的以“輕、薄、短、小”為特點的高技術產業布局具有很強影響如美國的硅谷、日本的硅島等。再次運輸費用影響區域內經濟活動區位,作為“經濟人”,經營者都會選擇運輸費用低的地方進行經濟活動,生產初級產品企業會選擇靠近原材料的地區進行生產,生產最終產品的企業一般會選擇靠近市場的區域進行生產。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一個備選方案能較好地滿足定下的最基本要求,決策者就實現了滿意標準,不愿意再去研究或尋找更好的備選方案,因此決策者得到的往往是較滿意的方案,而非最優方案。這就導致運輸費用在企業選址中的作用變得難以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運輸費用仍然起著主要作用。
四、區域經濟的測度與運輸經濟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