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學的價值范文

時間:2023-05-17 11:32: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經典文學的價值,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經典文學的價值

篇1

關鍵詞:高中;語文;經典誦讀

中華傳統經典中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現在,在社會上已經形成了讀經熱潮,很多中小學校都在積極開展中華傳統經典誦讀活動。但在高中教學階段,迫于升學壓力,學校、教師和學生對中華傳統經典誦讀教學都不夠重視。因此,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通過對高中語文教學實際情況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認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傳統經典誦讀教學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凝聚精氣神,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下文將對此進行詳細介紹。

一、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在新課程標準實施以后,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語文素養水平的提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水平意味著語文教學內容不能局限于語文教材,而應拓寬教學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實現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傳統經典誦讀教學,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水平。

1.有助于文化知識積累

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華傳統經典中涵蓋的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服飾、文學、舞蹈、文物等均屬于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傳統經典誦讀,有助于學生文化知識的積累。下文將介紹兩種在中華傳統經典中比較常見的文化知識。第一種就是中國的山水文化。在中國很多詩歌中都可以見到富有中國特色的山水文化。在中國山水文化中,山川美景所蘊含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景物本身,更多的是詩人自身情感的寄托。例如,李白的很多詩歌作品中都以山水言情。在《將進酒》中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在《游泰山》中“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精神四飛揚、如初天地間”,這些詩歌中出現的山水景物都寄托了詩人自己的情感;第二種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通過傳統的節日文化可以看到古人社會生活的情景,可以更好地了解當時的人情風俗。學生通過誦讀這些中華傳統經典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積累文化知識。

2.有助于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書面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是口語表達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開展中華傳統經典誦讀,可以讓學生變得“會說話”“會寫作”,即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其實,無論是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是書面表達能力,都要經歷一個輸入、輸出的過程。所謂的輸入過程就是要先將語言素材輸入到學生的大腦之中,而輸出過程就是學生應用這些語言素材的過程。中華傳統經典中包含很多內容,具有豐富的語言素材,學生經常誦讀中華傳統經典,會不斷填充大腦中的語言素材庫,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力,即語感。雖然,有些傳統的經典離我們生活的時代比較久遠,但依然可以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二、凝聚精氣神

精氣神是古代哲學提出來的,在這里我們可以將其簡單地理解為人的精神面貌、價值取向。中華傳統經典中不僅包含著中華傳統文化,同時也包含著正確的價值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傳統經典誦讀,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儒家經典《大學》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修身”,也就是說人要先提高自身的修養水平,才能維護好家庭,才能治理好國家,才能讓天下太平,這樣的思想觀點放到今天也是正確的。高中生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閱讀這樣的傳統經典,不僅可以讓學生意識到“修身”的重要性,同時還有助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此外,在中華傳統經典中還蘊藏著很多其他的思想觀點。例如,屈原的《離騷》中說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體現的是古代士大夫盡忠為國的思想,這和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思想是一致的。讓學生閱讀這樣的經典名篇,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

三、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一個國家必須有自己的文化,否則國家的發展將毫無意義。現在,隨著國際間交流的不斷深入,一些西方文化開始進入中國,并影響了青少年的思想觀念。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必須加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視,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傳統經典誦讀教學可以加強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同時也有助于中華傳統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傳統文化誦讀是具有重要價值的。但目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中華傳統經典誦讀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高中學校必須重視這一活動,豐富中華傳統經典誦讀教學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加寬廣的誦讀平臺。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傳統文化 價值取向 階段要求 內容方法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6

“傳統文化”是指在中國歷史上積淀下來的以個體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宗法家庭為背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的社會文化體系,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具體表現為世代相傳的具有延續性、穩定性和獨自特色的道德觀念、民風民俗以及語言藝術等,包括:古詩文、曲賦、書畫、武術等。

傳統文化教育要按照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分階段有序推進。

一、傳統文化教育的階段要求

小學低年級階段(1―3年級),誦讀淺顯的古詩,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優美的語言;了解一些愛國志士的故事,知道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了解家鄉的生活習俗;初步了解傳統禮儀,學會待人接物的基本禮節。

小學高年級階段(4―6年級),誦讀古代詩文經典篇目,感知內容,理解大意,體會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華民族歷代仁人志士為國家富強、民族團結作出的犧牲和貢獻;知道重要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和家鄉生活習俗變遷;嘗試運用喜愛的藝術形式表達情感。

初中階段(7―9年級),要以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為重點,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度。誦讀古代詩詞,初步了解古詩詞格律特點;閱讀淺易的文言文,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欣賞品位;知道中華民族的重要史實和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尊重各民族傳統文化習俗;學習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美感與意境;欣賞傳統音樂、戲曲、美術等藝術作品;了解家鄉傳統習俗的文化內涵。

小學低年級主要以誦讀了解為主,小學高年級主要以理解體會為主,初中階段主要以感悟欣賞和體驗為主。為了達到不同階段的教育目標,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內容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中小學階段的傳統文化經典教育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1-3年級;第二階段,4-6年級;第三階段,7-9年級。

具體來說,小學階段應該以傳統啟蒙教材和淺近的古詩詞作為主要學習內容。在小學低年級,以養成兒童良好的習慣為目標,學習內容主要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等為主,另外可適當選修適合學生身體發育特點的武術(其中必學“五步拳”)、繪畫(折紙藝術)和音樂、書法等。在小學高年級,以掌握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感受祖國語言的優美和精致、增強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為目標。學習內容主要以“四書”為主,選擇其中一些篇幅短小、比較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篇目。技能方面則以培養簡單的動手模仿為主,如武術中必學“初級三路長拳”和“八式太極拳”,繪畫方面以初級剪紙藝術為主,音樂方面以中國古典名曲欣賞與器樂演奏為主,以及簡單的書法入門教育等。

初中階段可以繼續選讀“四書”和諸子,尤其是一些古詩文名篇,如《道德經》《禮記》《莊子》《楚辭》《唐詩》等,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體味傳統經典所具有的跨越時代的生命力,感受傳統文化豐富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魅力,感悟并了解傳統的審美精神、審美理想、審美情趣等,從而熱愛經典,熱愛經典誦讀。技能方面也相應地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由模仿到初步的創新為主,強調協調、力度、準確性和美感。

三、方法措施

由于不同階段的傳統文化教育有著不同的具體要求,而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應是分層推進、一脈相承的,因此,作為起始和銜接過渡階段的小學一年級、三年級、六年級,初中七年級、九年級,就成為相應階段的關鍵時期,做好這些時期的引導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口誦心惟,知行合一

傳統文化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最主要就是引導幫助學生口誦心惟,學以致用,以實現修身養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標。

以經典文本(即通常所說的古詩文)的教學為例。古詩文教學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導學生口誦心惟,學以致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誦就是把書背下來,誦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吟詠以聲節之”,經典古詩皆能“和樂歌之”,這就是吟誦。而心惟就是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切己省察。讀了、背了、思考了,然后再去“篤行”,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經典教學要克服語文化傾向,即用教語文的方法教經典――以文本分析為主,強調字、詞、句、段、篇的概括與理解,強調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否則必使經典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傳統文化經典教育要與學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

傳統文化非常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完善健全的人格。在具體操作中要克服傳統文化經典教育德育化傾向,防止將經典教育變成空洞的說教,從而導致說與做相互脫節。

(三)注重學科滲透

經典教學還要倡導“學科牽手”,即將傳統文化經典滲透在各學科之中,注重學科互相配合,牽手合作。比如,經典名句詮釋政治哲理,古典名題豐富數學課堂,書法課引導學生拿起毛筆抄寫他們最喜歡的經典內容,美術課引領學生用畫筆再現經典詩詞的意境(意象與情境)等。這一切,都將對中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傳統文化經典教育要根據學校實際,做到因時、因地制宜

1.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學校集體活動結合起來。根據學校實際開展“慶國慶經典誦讀”“師生太極拳比賽”“學生漢字聽寫大賽”“課前經典誦讀”等活動,從一定意義上改變了個別領導和部分家長、教師固有的“把時間用在無謂的活動上,難怪成績上不去”的思想。學生快樂了、陽光了,學習上更有動力了,成績自然就提高了;集體意識強了,凝聚力高了,自制力相應就好了,就不愁打架滋事違反紀律了。

2.利用校園廣播傳播傳統文化經典。學校“校園廣播”可設立“每日一歌”“經典誦讀”“評書欣賞”等版塊,其中“經典誦讀”部分的內容與學生每天15分鐘專門的經典誦讀課內容、進度相一致,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使經典誦讀落到實處。

3.還可結合農村地區的特點開設相應的地方課程,如勞動技術課中對農具的認識、園藝及傳統編織技藝的學習等。

總之,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雖然來自過去,但對象卻在當下,從所要實現的目標來說,則更是要面向未來。因此,找準傳統文化教育的關鍵節點,高效利用其對農村中小學生價值取向的影響,就能很好地實現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魯潔,王逢賢.德育新論[J].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10).

[2]張鵬舉.應當正視傳統文化教育的現實問題[J].中國教育報,2014(10).

篇3

20世紀60年代由于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語言學理論的巨大影響,一些法國學者將結構語言學的理論方法運用到對社會和文化的現象研究上,盡管沒有形成一個學派,但都貼上了結構主義的標簽,并由此產生了現代文化研究。美國當代文藝理論家布魯姆在其《西方正典———偉大作家與不朽作品》一書中明確表達了他對當代流行的批評理論持反對態度,并且將女性主義批評、新批評、拉康心理分析、新歷史主義批評、符號學等視為“憎恨學派”,在布魯姆看來這些流派特別重視文學作品中的社會文化問題,對文學作品的研究中加入了文化研究的成分,這些顛覆了以往的文學經典,同時他還反對大眾文化對文學經典的侵蝕,強調關注文學作品本身,重申文學的審美功能,尤其是對作品本身語言風格的闡釋。他將文化研究與文學經典對立起來,不免有些過激。《文學理論入門》一書中將文化研究界定為“理論的范式作為理論指導所進行的實踐活動’”并指出文化研究內在受著兩種力量的驅使,即復蘇通俗文化的欲望和對大眾文化的研究。他認為文學與文化研究不一定要存在矛盾,反過來將文學作為某種文化實踐加以研究,把文學作品與其他論述聯系起來,文學研究會更有所收獲。在他看來文化研究不是摧毀了文學經典,而在某種意義上說造就了文學經典,新的閱讀方法和研究角度給文學經典增加了活力。

在書中的第三章作者針對文學和文化研究分兩點進行了闡述。第一要明確的是什么是文學經典。誠然隨著文化研究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被歷來學者“冷落”的作品被挑選出來,作為某個分析流派認為的經典,和莎士比亞同時代的劇作家本?瓊森,作品以諷刺見長,戲劇《福爾蓬奈》就被作為研究詹姆士一世統治的經典文本。那么傳統的文學標準是不是不再適用?重新映入人們視野的作品是不是具有同《哈姆雷特》、《浮士德》這樣的“杰出文學價值”?還是因為具有某種文化研究領域的表征呢?我們知道作家創作出來一部作品,對于他來說僅僅是一個文本,并不是文學藝術品,只有經過印刷傳播、傳遞給讀者、經過鑒賞分析才能具有藝術價值,整個過程才算作是文學活動,這樣才使得一部作品具有成為經典的可能性。這就是說文學作品是意向性客體,既包括了作者創作時的文本,又包括了讀者對它的再創造、研究者對它深刻的挖掘,它本身具有豐富性和不定性,這也就難以框定出一個標準來評判什么是經典,什么不是經典。只能說哪些作品具有“與眾不同的錯綜性”使作品獲得獨立的生命價值,永遠擁有讀者。第二個爭論在于分析文化對象的適當方法。以布魯姆為代表的一派學者執著審美理想及其批評實踐,重申文學的審美功能,關注作品的文學性,以“對抗性批評”來貶低大眾文化和文學研究。盡管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他忽視了文學的社會性和其本身蘊含的巨大闡釋空間。在卡勒看來,文化研究對文學所做的解讀實踐,提供了新的解讀方法,闡釋了文學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道德和美學價值,尤其是對于社會約定俗成的被列為“經典”的作品的重新解讀,使其獲得了更多的意義闡釋空間,更加經久不衰。

二、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

篇4

在傳統社會中,人類精神總是呈現為意識形態與烏托邦的二重變奏。意識形態是為社會既定秩序提供合法性依據的觀念體系,它以各種方式來證明當下現存的社會秩序具有永恒性,即使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也是可以通過自我調節來克服的。意識形態的主要功能是使人們認同自己的社會地位與境遇,承認社會制度的合理性,從而使現存社會系統盡可能地不發生根本性變化。與之相反,烏托邦則是以否定或者懷疑現存社會為前提的,它總是指向某個超越于現實存在的境界或領域,并且對當下的社會存在具有某種批判性。烏托邦的功能是促使社會系統發生變化,盡管并不一定是按照它所給出的方向來變化的。

一般說來,那些堪稱經典的文學作品都是人類烏托邦精神的顯現。正是因為不滿足于不合理的社會秩序或者平庸的日常生活,人們才會通過文學創作來實現精神的超越;也正是因為文學作品呈現出某種超越的境界或意義,可以滿足人們超越現實的心理需求,人們才會將其奉為經典。席勒認為文學藝術具有彌合被不合理的現實分裂了的人性的重要功能;馬爾庫塞堅持文學的審美價值在于在異化的社會中保留人的自由本性,從而為生活藝術化的社會之到來做預演……這些觀點都是基于同樣的理論預設,即文學藝術按其本性而言天然地具有烏托邦精神。因此,所謂文學經典也就是那些最能夠充分展示特定時期人類烏托邦精神的作品。如果說烏托邦乃是人類精神之夢,那么,文學經典也就是人類之夢的話語顯現。

但是,人類社會、意識形態、烏托邦、人類精神之夢等等無一例外地都是歷史性范疇,因此,對它們的理解及其內涵的界定不能離開具體的社會文化語境。這樣一來,烏托邦與意識形態之間就常常呈現出相互轉換的關系。例如,自由、平等、博愛、民主等曾經是資產階級烏托邦精神的核心話語,曾經激勵資產階級聯合廣大被壓迫階級起來封建貴族階級的統治。但是當資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以后,這些概念便轉化為為資產階級統治提供合法性的國家意識形態了。同樣,作為人類精神之夢的話語表征,文學經典自然也具有歷史性,絕對不是超越歷史的永恒之物。隨著文化歷史語境的變化,昔日的文學經典遲早會受到冷落直至被棄置不顧。

如前所述,隨著文化歷史語境的變遷,文學經典的地位遲早會受到挑戰,而且,社會文化變化程度越大,這種挑戰也就越嚴重。就中國而言,“五四”時期,唐詩、宋詞這些經過千百年考驗的文學經典被視為“貴族文學”、“隱逸文學”、“山林文學”而受到貶斥。相反,倒是雜劇元曲、《西廂記》、《紅樓夢》之類以往被主流文化所壓制排擠的文學作品漸漸被奉為圭臬,成為新的文學經典。隨著社會文化劇烈變革時期的結束,舊經典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昔日的魅力,新經典也繼續受到人們推崇——這種現象說明,盡管在文學經典的譜系中會常常出現新成員,但原有經典卻很難被完全遺忘。

但是,今日文學經典所面臨的挑戰卻較之“五四”時期更為嚴峻。“五四”時期文學經典所面對的挑戰主要是來自西方現代價值觀念與中國傳統價值觀念的沖突,隨著這兩種價值觀被重新整合為一種新的價值觀念,文學經典面臨的挑戰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減小到最低程度,而今日之文學經典,無論是中國古代的舊經典,還是現代以來形成的新經典,抑或是外來的洋經典,都面臨著一個空前強大的對手的挑戰,這就是大眾文化。大眾文化對于文學經典的沖擊是史無前例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大眾文化以其無可比擬的娛樂將文學經典擠出了人們的業余時間。在圖像文化遠不如書寫文化發達的時代,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曾經長期承擔著知識階層業余消遣的功能。然而在今天,電視呈現給人們的圖像作品層出不窮,舉凡古今中外曾經有過的藝術類型或風格,無論是雄渾豪邁的,還是淡遠飄逸的;無論是清新自然的,還是華麗綺靡的;無論是含蓄蘊藉的,還是古樸直白的;無論是金戈鐵馬的,還是曉風殘月的;無論是哀婉凄迷的,還是詼諧滑稽的……簡直是應有盡有,足堪選擇。在這樣的情況下,電視機占領了人們大部分的業余時間,閱讀文學經典的時間就所剩無幾了。更有甚者,即使還有一些時間留給了閱讀,卻又冒出了許多偵探的、武俠的、科幻的、個人隱私的等等文字書寫來與文學經典展開競爭。毫無疑問,對于絕大多數青少年讀者而言,此類作品的吸引力是遠遠超過那些經典的。于是文學經典就成了某類特殊人群(文學研究者、中文專業的大學生等)不得不讀的“專業”書籍了。

其次,大眾文化以其巨大的解構功能摧毀了文學經典的神圣性。大眾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蔑視權威,蔑視經典,善于用一種插科打諢的態度輕輕松松地將某種神圣的東西置于被嘲笑的境地。例如,在周星馳的“無厘頭”電影和馮小剛的賀歲片系列中,古今中外,無論是神佛的莊嚴寶相還是圣賢的醒世箴言;無論是客觀無偽的科學知識,還是神圣嚴肅的道德信條,一律可以作為笑料而用之。諸如反諷、戲擬、隱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在這里都變成了解構經典的有效手段。在大眾文化面前,文學經典就像一個自尊自貴的書生面對一群潑皮無賴的頑童一樣束手無策。

另外,大眾文化的可怕之處還在于,它并不像以往文化變革時期所發生的情形那樣,通過改變價值觀念來貶低舊經典,確立新經典,而是并不樹立敵人,毫無競爭的姿態,甚至還公然將文學經典作為自己的資源來肆無忌憚地瘋狂吸取。古代的文學名著早已改編殆盡了,略有些奇聞軼事的歷史人物也相繼被搬上了熒屏。大眾文化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一樣吞噬著一切可資利用的東西,在它面前文學經典顯得是那樣弱不禁風。

當然,事情總是有兩面性的,大眾文化在摧毀文學經典神圣地位的同時,也無形中擴大著文學經典的影響面。以往只有受過較高程度教育的知識分子才能掌握的有關歷史的、文學的、哲學的、審美的知識,也會通過大眾文化而為廣大百姓所了解。這表明,大眾文化的社會文化功能是十分復雜的,不能簡單輕率地予以評判。要真正弄清楚文學經典與大眾文化的復雜關系,還應該深入到對文學經典是如何形成的追問之中。三

如前所述,文學經典是一種歷史性的文化現象,它必然與特定的社會結構相關聯。同時,作為一種精神產品的生產與傳播現象,文學經典的形成必然與知識階層的整體狀況直接相關,因此,從知識階層的身份或社會角色角度考察文學經典的形成軌跡不僅是適宜的,而且是必要的。如果從客觀效應而不是主觀動機角度看,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以往的一切文學經典都可以看做是獲得文化領導權的那個特定知識階層或精英集團價值觀念的顯現,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他們具有特權地位的社會角色與文化身份的自我確證方式。

讓我們來看看《詩經》是如何成為經典的。首先,這部古代詩歌總集被儒家士人推崇為“道”的載體,而“道”正是古代士人階層所奉行的價值觀念的共名,因此,也是士人階層社會身份合法性的最終依據,即“道”實際上是文化領導權的象征性符號。孔子以降,以儒家為代表的士人階層把為天下制定價值規范,即充當天下的“立法者”作為自身社會角色的基本定位。《詩經》既然是“道”的文本形式,當然就在整個士人文化的語境中成為不容置疑的經典。反過來說,《詩經》成為經典也就意味著士人階層擁有了文化領導權。

如果說從先秦至兩漢文學經典的形成主要與士人階層政治身份和意識形態的自我建構直接相關,那么,魏晉六朝以降,隨著文學漸漸成為具有獨立性的精神活動,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這一時期,中國古代精神文化的各個門類都呈現出獨立化、成熟化的趨勢,這意味著在政治經濟等方面業已獲得穩固地位的士人階層,因為各種內在與外在的原因開始向著純精神空間拓展了。對精神空間的拓展在客觀上使這個已然獲得文化領導權的知識階層進一步確立和鞏固了其領導者身份。如果說玄學是在形而上領域確立他們的話語權,清談是在交往方式與時尚方面強化他們的特殊社會地位,那么,詩文書畫等文學藝術活動則是在審美層面上凸現他們的精神貴族品位。這些精神活動的共同效應是使知識階層與社會其他階層,也包括靠武力獲得政權的統治集團區別開來,從而彰顯其對于精神文化領域不容置疑的絕對領導地位。詩文書畫的“雅化”追求與玄學的探賾索隱一樣都是這個階層自尊自貴的有效手段。實際上,只要某個社會存在著一個知識精英階層,文學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這個階層的身份性標志。

雖然六朝時期掌握文化領導權的士族文人是貴族化了的士人,與漢代以及隋唐以后的士人階層有所不同,但是,他們拓展出來的精神空間卻為后世士人所接受,而且,他們也同樣把文學藝術作為自身特殊社會身份的標志。在這種情況下,文學經典也必然是那些最能夠體現士人階層身份特征的作品。由于兩千多年中士人階層的社會角色與文化身份有著明顯的一致性,因此,在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文學經典也具有某種穩定性。這就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似乎經典是由文學作品自身的因素決定的,可以超越于歷史之上。然而,只要認真看一看“五四”以來近百年間不斷出現的對經典的重新選擇與確認,我們就不難看出經典與文化歷史語境的密切關聯,也不難看出經典與言說者社會角色與文化身份之間的緊密關系了。

但是,事情依然有更復雜的一面,文學經典本身難道沒有某種可以超越歷史性限制而為人們普遍認同的因素嗎?例如唐詩宋詞,過去曾經是古代知識階層的身份性標志,可是現在依然為人們所欣賞。對于這種現象可以這樣來理解:從具體的社會邏輯來看,文學經典的確具有確證獲得文化領導權的知識階層社會身份的客觀效應;但從文化邏輯角度看,文學經典又是人類探索并展現精神世界的產物。正是后者使之具有某種超越歷史語境的可能性——只要人類精神上還存在某種相通性,那些深刻而巧妙地展示了精神世界的文學作品就會具有存在的合法性,這也許就是馬克思所驚嘆的古希臘神話與史詩“永久魅力”的奧秘之所在。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今人與古人之間的那種“相通性”會越來越小,與之相應,以往文學經典的藝術魅力也必然會越來越小。從理論上講,任何審美趣味與評價標準都具有歷史性,就其產生并獲得主導地位而言,必然與某個社會階層的身份認同息息相關,但由于它們同時關涉復雜的精神世界與意義空間,故而其影響力往往并不隨著其賴以產生的社會階層的消失而消失。我們知道,無論中國還是西方,貴族階級在文化史上都曾經發揮過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大大拓展了人類精神世界的廣度與深度,他們創造的精神文化曾經為他們所壟斷并成為其身份的確證方式,后來貴族階級消失了,但他們創造的許多精神文化成果卻長期為人類所共享。文學經典也同樣如此,它們無疑與身份、權力相關,但并不與之共進退。

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知道了文學經典產生的社會的與文化的邏輯,也看到了大眾文化對文學經典造成的沖擊,那么,我們應如何面對文學經典的問題呢?

首先,我們應該善待經典。我們當然有充分的理由以知識社會學的眼光來解剖經典產生的社會原因,揭示其暗含的權力關系,從而揭去蒙在經典之上的神秘面紗,這是學術研究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而否定經典之于今日的價值。經典生成的深層邏輯及其暗含的權力關系與它們擁有的精神價值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李后主那些膾炙人口的詞作,無疑是出于身世的巨變而發出的哀怨與嘆息,完全是個人的情感表現,但這并不妨礙它們牽動后世無數多情之人的心弦。文學經典所蘊含的價值是遠遠大于它們生成的原因的。對于古今中外一切文學經典,我們都應該抱有充分的敬意,因為它們的確都從各自的角度開拓了人類精神空間,提供了無法取代的意義之維。

篇5

【關鍵詞】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高職;人文教育

引言

在新興的教育改革的要求下,高職語文教學中需要結合相應的文學情愫才能順利地實施教學。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品在文學情愫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但是由于學生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品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更難以對作品進行闡釋,以至于教學過程不是特別順利,更加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至此,本文簡單闡述了人文教育的含義,而且對我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融合的條件及相關的教育價值做出了研究。

一、人文教育的含義

人文教育是人類實現人類自身價值的體現。因此,人文精神的內涵就是人文價值的內涵。人文教育能體現出對人類價值的肯定和尊重。在高職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人文教育體現在愛護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自主地創造出特有的聯系,從而以自己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高職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強調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是無可厚非的。

二、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融合的條件

1.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的時代性。現代文學經典往往以其精巧的結構內容、優秀的文化內涵和高尚的思想打動了作者自己,并且其作品是被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接受的。時間如沙漏一般,能把文化糟粕篩掉,使經典永存于人們記憶的長河。問題一是一部分同學不了解、甚至不能辨別這些“真假經典”,而是缺乏閱讀、學習現代經典著作的興趣。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挖掘出現代文學經典作品中的現實意義和其深刻的精神內涵,做到“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激發學生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的積極性。如在講解《雷雨》時,教師可以以當時大家族的家庭背景為切入點,通過家族中的人物關系,引導學生對家的理解與思考,并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達到與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品中含有龐博的教育資源,我們要在短暫的教學時間內做到面面俱到,那是非常有困難的事情。況且高職語文的教育對象又都是中文專業的學生,他們的語文水平低是非常普遍的事實,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里,有太多急于求成的案例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起到了錯誤的影響。使得學生漸漸忽視經典學習,因此,在文學經典教學中,我們應該對文學經典教學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從而制定嚴謹、科學、可實踐性強的的計劃。此外,我們還需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到關愛同學,關注學生的差異和發展。

3.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分類對比。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可能會涉及不同的領域,我們把這些經典分類對比,使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文學經典作品體系,便于教師有序教學,也便于學生學習比較。如我們可以把《駱駝祥子》和《四世同堂》分為一類。兩部作品都是在的背景下,黑暗的社會不讓好人有出路的社會現實,使我們對當時社會上的小人物產生同情,對黑暗的社會產生由衷的憎惡。

三、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結合中的教學價值

1.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育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才已經是每個學科的重點要求了,而人才的培育需要三觀正確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促進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的融合,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的同時,注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的時代性,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制定正確的、科學的教學計劃,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分類對比,多鼓勵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現代文學經典的現實意義。

2.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高職人文教學中,注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的結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使用方便快捷的網絡(網頁、圖片、視頻、音效、等),使學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魅力。加深學生對經典文學的理解與記憶,文學經典作品與多彩的實踐活動相結合還能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教學計劃的安排,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是促使高職語文教學水平提升的兩大模塊,兩者的融合對提升高職語文教學水平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運用靈活的方式來揚長避短,從而培育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高素質人才,同時為高職語文教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麗.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品研究的意義[J].河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8).

[2]王宗玲.現代歌劇對文學經典的全面闡釋[J].南腔北調河南戲劇,2012,(2).

篇6

關鍵詞:網絡文學 新形勢 經典化

隨著網絡技術生活化和新興媒體多元化,最初作為文學異端的網絡文學早已不是洪水猛獸般的存在。無論是熱烈追捧它的普通網民,還是偶爾伸出橄欖枝的主流文學界,“無論是否喜歡,網絡文學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表征之一”①。發展快二十年的網絡文學在一片褒貶聲中走到今天,取得過一定成績,也面臨著更嚴峻的新形勢。識時務為俊杰,下面先分析網絡文學面臨的新形勢,再對癥下藥探討經典化出路。

一.新形勢的嚴峻面:外力介入與畫地為牢

2014年4月起,我國展開了“掃黃打非?凈網2014”行動,20余家文學網站因涉黃涉暴被關閉整頓。這次行動就好比園丁打理盆栽,除去了腐枝朽木,曾經以低劣惡俗、三觀不正等內容來博得眼球的低端網絡文學已無容身之地,政府以外力敦促著網絡文學行業進行整改,反而成為網絡文學新的生存契機。可是哪些是腐枝壞木,怎樣在中國的語境花園中達到園丁的標準?為了不畏手畏腳地生長,樹立網絡文學中健康茁壯的大樹標準就顯得極為迫切。

除卻政治力量的介入,資本力量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網絡文學作為“文化轉型和媒體轉向的產物”②,依托著文學網站平臺和科學媒體技術而發展。2014年,互聯網公司對于網絡文學的投資開發和資源整合是對目前網絡文學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盛大文學一家獨大,騰訊文學勁頭勇猛,百度文學蓄勢待發。在這些以商業為目的的資本角逐之中,挖掘與開發網絡文學作品價值,投入到影視、動漫、游戲等多元媒體應用中的遍地開花,更是被稱作為“泛娛樂化”時代的到來。這不禁令人想到,在資本利益瞬息變化和冷漠價值壓榨下,到底哪些才算是有價值的網絡文學作品,而這些作品經得住全方位開發利用的考驗嗎?這顯然是文學生產與消費環節對網絡文學作品自身價值的實際考驗。

同時,網絡文學“還是通俗文學的一部分,更是中國現代性發育特殊性的展現”③,現代人敢想敢寫,是底層敘事的代表之一,誠如成功的網文作者酒徒所說,“饑而食,渴而飲,心有所思而歌”④,這樣自由而純粹的寫作態度難能可貴。酒徒說自己的網絡寫作是“交流反饋與汲取改進的過程”⑤,可見網絡文學里讀者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有可能是忠實的粉絲,也可能是非議的批評者,他們直接影響網絡文學作品的點擊率和排行榜,甚至參與進網絡文學作品中情節的創設構思中。那么,什么才是這些網民讀者的口味,目前大量靠簡單地模仿與功利性目的地寫作能否有效增強粉絲的忠實度和吸引更多的讀者,網文作者又該怎樣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這是網文作者在創作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專業素養和溝通協調的問題。

綜合看待新形勢,內外包圍圈的組成特性里暗含著走向經典化的指路牌:行業整頓中呼之欲出的范本標準是當下的經典,網絡文學的翹楚兼具官方和大眾認可的元素,這些可以納入行業規范當中;資源整合里資本流通趨向于有價值的經典作品,投資成敗絕大程度上還是于取決作品好壞的根基,因此文字的魅力是經典的關鍵;自身困頓下有待提高的專業素質是對經典的致敬,作者的寫作能力和讀者的鑒賞能力在對經典作品的創作與閱讀當中提升,兩者的互通互動是經典化的催化劑。

二.經典化出路:樹立標桿、和而不同與價值深化

1.樹立標桿:時間淬煉與大眾民心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年初出臺《關于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政府雷厲風行地打擊的同時,又擲地有聲地破舊立新,可是《意見》內容過于寬泛,實際操作中難以把握做到何種程度,同時這尚屬于官方意識形態經典標準。再以文學史的經典標準來看,孟繁華的《中國當代文學60年》倒是提及了網絡文學的存在,但大部分高校文學史教材和最流行的文學類用書中提及甚少,頗有點厚古薄今的意味。擔起網絡文學品評任務的主要還是網民讀者,“只要有一個讀者在荒原上發現了可口的蟠桃,其他讀者便會很快聚攏過來,澆水施肥,讓這課桃樹越長越茁壯”⑥。這棵桃樹就是大眾自己培育樹立起來的枝繁葉茂的標準,是屬于大眾文化的經典標準。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經典,如今大眾更多地運用了網絡,它不僅進行媒介傳播,更以獨特的文字呈現形式影響這個時代的文學樣式和內容。網絡文學作為新常態,“它將產生一套屬于自身的評價體系,它的評價話語系統會慢慢形成”⑦。近二十年過去,最初風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現如今沒有多少讀者會去重讀,但是凡要研究網絡文學,說起其起源,都避不開這部作品,所以,首創性是標桿的標準之一,就如同人們只記得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一樣。像穿越類的《綰青絲》、小白文中的《何以笙簫默》,網上任何一份推薦的書單中,基本都有這些早期作品,雖然創作時間久遠、文筆稚嫩,但也積聚了眾多的讀者,情節內容算是開辟了一種新類型小說,其特殊意義就好比早期的《嘗試集》,雖然淺顯粗陋,但好歹邁出了白話詩歌創作領域的第一步。

首創性是回到了起始時間,屬于歷時性的,同屬歷時性的還有年度性的總結評比,比如“網絡文學十年盤點”活動,這是里程碑式的一次文化評點活動,專業評委和普通網民共同參與,評選出了十大優秀作品和十大人氣作品。這是學院派學者對于邊緣化網絡文學的一次接觸,十大優秀作品更是在文學專業標準和大眾選舉標準下共同建立的行業標桿。

在共時性上,優質作品更直觀顯示在了各大文學平臺的榜單上,榜單依靠作者的影響力,讀者的點擊、收藏、購買量和網站編輯的推薦等因素。這并不是說在榜單上排名靠前的一定是經典,但不可否認它們有成為經典的可能性。網絡文學出現的“大神”常年霸榜現象就說明相對優質作品有持久影響力,“大神”一方面出道時間早,粉絲積累多,一方面是創作作品有質量保障,粉絲流失少,因此“大神”創造的網絡文學作品才有獲得讀者口碑,成為經典的可能性。

2.和而不同:文學魅力與媒介利用

“網絡文學將直接對接影視、ACG(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游戲Game)和周邊文化創意產業”⑧,面對“泛娛樂化”戰略,網絡文學怎樣保持自身獨立地位至關重要。不如回歸它的要義,網絡文學的兩個基本要素是網絡與文學,當網絡技術層面上的文字呈現形式無法同動漫、游戲、影視等視聽說多元形式抗衡時,是否能考慮利用文字的魅力,發揮其技術外殼下的文學本性來征服網友。網絡文學如何在發揮“網絡性”的先進之余,又利用“文字性”的獨特呢?

首先是網絡文學文字形式的擴展。網絡小說已經有玄幻、仙俠、穿越、言情、架空等多種類型,發展完備,平臺眾多,但越來越細的類型歸納反而容易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重復性。一方面網文作者想要創新越來越難,一方面這容易造成讀者的閱讀疲勞和倦乏感。故而不妨考慮其他領域如詩歌、散文的網絡文學創作開發,將其作為網絡小說的強有力補充。像周小平的《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你的中國你的黨》,甚至于說網絡上的各種雞湯散文、人生寓言、勵志故事等等,它們雖然組織形式不一,但卻都是文字魔法下的結晶,可以視作繁榮網絡文學的有效途徑。

其次是網絡文學媒介平臺的開拓。余秀華的代表作《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被《詩刊》微信號后被廣泛轉發,她由此進入公眾視野,開始大紅大紫。微信作為一種社交媒體,在傳統詩歌推廣上的效果如此明顯,那么本身依附于網絡的網絡文學更需要開疆拓土。在社交媒體上如微信、微博、QQ空間等,通過對網絡文學內容的原創、轉發、評論和點贊等途徑,吸引大批網友的參與,以微博為例,微博號“清華南都”每天實用性強的故事寓言、散文報告,甚至還采取了征稿方式。不同于專業性網絡文學網站的成熟機制,散落于不同媒介平臺的網絡文學可謂是野生力量,雖然更新流動性大、松散零碎化、過多依靠社交,但這仿佛又回到了網絡文學在貼吧的最初,零散于各類貼吧之中,但是具有活潑靈動性,更沒有資本力量等經濟話語權的干擾。

3.價值深化:系列集群與互動汲取

在琳瑯滿目的網絡文學作品中,一個作者僅憑一部作品獲得強烈關注的情況罕見,他們往往采取系列小說的寫法來吸引更多讀者,形成集群效應。傳統文學也有系列小說,但網絡文學與之比起來篇幅更龐大,格局更恢弘。網絡文學系列小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與傳統文學無二致的一個故事脈絡下的長篇連載寫作,如蕭鼎的八冊《誅仙》;一種是相關聯各色人物的不同故事集錦,如滄月的聽雪樓系列是不同主角的不同故事,但這些主角的關聯都與聽雪樓相關。連載寫作重點在于情節和故事的出彩新奇,故事集錦則是靈活利用愛屋及烏,在甲故事中的配角成了乙故事中的主角,讀者追索而來產生移情,這一群角色的集群效應顯著。

這種系列小說的網絡文學創作因為作品篇幅的巨大,擴展描寫的詳盡,寫作手法的成熟,往往是大獲成功的。其系列的寫作過程也是深挖人物角色特征、巧妙設置連環情節的過程,人物多樣化和情節新奇化導致故事的韻味得以延長,系列小說成為經典的可能性便基于此。

“網絡文學的重要特點在于作家和讀者之間的互動更為頻繁和密切,讀者是文學寫作的重要的構成部分,這是直接面對讀者的寫作”⑨。在小說寫作過程中,一群人的想法創意一般比一個人的思維創意更開闊,這之于故事的創新和吸引讀者的關注來說一舉兩得。就如《失戀33天》是集中了眾多失戀者的經驗,匯聚成“愛情指南”這個終成品。讀者意見的提出、評論的分析、故事的分享,還有至關重要的收藏與購買,都關系到一部網絡文學作品的走向與存亡,發揮網絡即時性來與讀者交流互動,便是網絡文學創作過程中的必要養分,取百家之長,容百家之言,最后再由網文作者付諸實踐,是網絡文學有別于傳統文學的特殊性,更是網絡文學自身打造經典的看家法寶。

注 釋

①孟繁華.民族心史:中國當代文學60年[J].文藝爭鳴,2009(8):6-35。

②房偉,周立民.網絡文學:路在何方[J].創作與評論,2013(8):4-17。

③房偉,周立民.網絡文學:路在何方[J].創作與評論,2013(8):4-17。

④酒徒.九年一覺網文夢[J].新華文摘,2009(14):90-91。

⑤酒徒.九年一覺網文夢[J].新華文摘,2009(14):90-91。

⑥酒徒.九年一覺網文夢[J].新華文摘,2009(14):90-91。

⑦房偉,周立民.網絡文學:路在何方[J].創作與評論,2013(8):4-17。

⑧邵燕君,莊庸,高寒凝.2014年網絡文學:多重博弈下的變局.中國作家網;2015(2)。

篇7

【關鍵詞】經典 英美文學 譯文批評 賞析方法

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在滿意物質生活的基礎上,同時開始開始追求精神生活層面的享受。伴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經典的西方文學在我國迅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人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層面的迫切需求。但是,因為西方文學經典在創作的過程中使用的語言體系與我國人民的母語體系存在很大差別,所以需要在語言結構和內涵上進行深入理解和研究。

一、批評與賞析

1.大眾理解角度的翻譯批評和賞析。根據我國中文語言體系的理解范疇和認知進行分析,目前我國文學研究工作者對于翻譯批評和賞析兩種研究體系的概念理解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因為翻譯批評和翻譯賞析的概念存在相似的內容,所以需要深入的進行分析和理解才能夠掌握兩種概念的內涵。這兩種翻譯文學的概念存在很高的專業性,翻譯批評在我國英漢翻譯詞典中的解釋為相關的翻譯工作者通過一些固定的翻譯參考標準進行外文內容和詞語的翻譯,與此同時應當關注文本翻譯的文學質量,通過文學翻譯和理解的模式翻譯出需求的文學文本,并針對翻譯的文本進行翻譯價值的全面評估。

2.文學中的翻譯批評。從文學翻譯批評的工作角度進行分析,針對翻譯的文學作品和原作者的思維進行深入的體會和理解,才能夠達成翻譯批評和賞析的需求。很多時候不能夠完全的理解和掌握翻譯文學原作者的思維,就需要進行文學作品的深入解讀,通過聯系常這個文學作品、翻譯文本工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在翻譯文學作品中體會其文學價值和內涵,這也是翻譯批評工作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在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中應用翻譯批評模式,必須要在文學作品原來的基礎上進行翻譯批評理解,這樣的研究和翻譯工作就可以理解原作者的文學作品對文學層面的理解,并且可以掌握原作者文學寫作的方式和思想的表達。

二、翻譯批評與現有角色問題

針對英美經典文學作品進行翻譯,需要觀察到翻譯批評和文學作品中現有角色的分析問題,針對經典英美文學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需要重視翻譯批評的三個重點內容。首先,第一點是文學作品的翻譯批評工作具備一個指南準則,這一效應應用于翻譯文學作品本身,可以提供幫助一些幫助,能夠讓翻譯工作者翻譯出容易讓譯本讀者深入閱讀和理解文W作品本身的作品,翻譯的批評方式主要應用于翻譯作品的內涵解讀。通過翻譯批評的方式讓讀者和原著者之間形成一種相互交流的文學理念傳遞思維;其次,第二點就是評價文學翻譯批評和賞析之間的作用,這對翻譯評價呈現文學作品的原創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再者,第三點交流和溝通的文學作品翻譯目標,主要是指通過翻譯指南標準的批評認定之后,形成對文學作品翻譯文本的確認,通過翻譯的文學作品聯系我國與世界文學行業共同發展,并構建深入交流的平臺,進而形成世界文學翻譯學術領域中心體系。

三、經典文學作品翻譯差異性

文學的創作過程中,作者會使用寫作的修辭技巧來提升文學作品審美價值,因此,翻譯工作者也需要表使用不同的修辭手法達了原作者作品中的內涵,這對于翻譯作品的內涵及理解存在非常不同的影響。例如,通過苔絲的世界即黛絲姑娘這部作品被稱為經典英美文學的代表的藝術家哈迪,在其作品創作過程中就體現出修辭方法的豐富層次,也展現出不同翻譯工作人員都具有每個人翻譯的獨特性格。本次研究就針對三種不同的翻譯文本進行分析和解讀,嘗試分析翻譯中中存在的差異。這部文學作品中有一句話:“Boy, take up that basket ! I want, ee to go on an errand for me.The lath-like stripling frowned... it has been just found out by me this present afternoon P. M.”針對原著中的這段話進行翻譯,因為有三個不同的翻譯文本就呈現出三種不同的翻譯內容,其中具有比較大差異的就是對“男孩”和“小男人”的翻譯差異,以及對“命令做”和“幫助做”這兩點內容的翻譯和理解就呈現出很大的差距。通過三種不同的翻譯可以體會到針對同一章節和句子理解程度上存在的差異性,影響翻譯出來的文本呈現出不同的閱讀理解和感受。部分翻譯工作者這是簡單的翻譯句子的原意,而還有一部分翻譯工作者希望通過體會作品原本的內涵進行翻譯層面的深入解讀,通過翻譯的內容增加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增加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進行進一步的翻譯解讀。

四、翻譯批評與賞析的合理性升值

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的原著和翻譯后的文本都存在內涵和理解程度上的差異,這也影響著讀者對原著的閱讀和體會,翻譯文本的實際情況與讀者的閱讀存在差異性,如何促進這種合理性的升值,就需要翻譯工作者能夠將文學原著作為一個個體,深入理解其中的內容,再通過解讀后的方式展現出個人的理解和判斷,通過發揮思考的能力實現對文本閱讀的深入理解。

總之,文化元素和文化類型不同影響文學作品的特征存在差異,文學翻譯批評和賞析的終極目標即提升翻譯質量,提升不同的文學翻譯文本的實用價值。讓人們在閱讀和體會的過程當中發現文學藝術的審美價值。

篇8

關鍵詞:經典誦讀 工具性 人文性 民族性

“誦讀經典”活動正在全國風起云涌。誦讀的主體是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這就形成了“以誦讀輔經典,以經典助誦讀”的模式,將經典與誦讀完美結合,即“經典誦讀”:經典是內容,誦讀是形式,將內容和形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就能真正具有價值。

一.經典誦讀提升學生語文素養,體現語文教育的工具性

經典誦讀可以使學生的識字量大增,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大大加強,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思維能力,情感興趣。誦讀一部經典,可以認識數千個漢字,并且能奠定學生良好的語文基礎。背書,就如練字、練拳、練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爛熟而出。好文章背誦的多,靈巧的修辭,暢達的語句,鏗鏘的聲韻,周密的謀篇,口誦心維,不知不覺,變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覽博覽,深思精研,將古人的感受,比照當今的情景,印證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境界又可層樓而上。可以看出,經典誦讀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語言積累且終身受益。

經典誦讀能夠增強學生的文學鑒賞力。“經典”都是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其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內容使得它的鑒賞價值經久不衰。經典作品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是低俗作品所無法比擬的,經典誦讀在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力方面很有價值。

二.經典誦讀提升學生人生品位,彰現語文教育的人文性

實際生活中,電視、網絡等傳播媒介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書籍閱讀量的減少,造成了文學語言的缺失和文學語言語感的陌生。網絡帶來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快捷式、瀏覽式,只需迅速抓住主要信息、無須逐字去看,更不要求準確,直接導致高中生在閱讀時無法沉靜、難以專注。

經典代表了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精神健康的最佳食糧。誦讀經典,不僅學到傳統文化知識,受到傳統文化的陶冶,更重要的是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我們學到了“仁愛”;從《魚我所欲也》中,我們學到了“舍生取義”的獻身精神;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情懷……民族文化的精髓滋養著學生的心田,奠定了學生的人生根基。誦讀經典,讓學生懂得了真、善、美。

三.經典誦讀培養訓練語感,呈現語文教育的民族性

中國古代語文教育高度重視經典誦讀,學生語感能力普遍得到有效培養。白居易十五歲寫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王勃弱冠之年寫出“落霞與孤鷺起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無一不是通過吟誦經典的方法來學習練就。中國古代語文教育家們:教材選擇經典,教法倚重朗讀、誦讀。中國語文教育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重朗讀、重積累、重語感。古人在兒童習得語言時并不強求理解文章,而是強調誦讀達到記憶,這是非常科學的。經典誦讀符合語感培養規律。在誦讀過程中,經典的優勢語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對經典中那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奏與奇特嚴謹的結構擁有深切的體驗,從而能夠進入“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形成語感。

我們在教學上向古人學習重經典,重誦讀,重積累,重感悟。在教材方面,多收錄經典。在教師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經典積累。在教學方面,“經典”教學多采用誦讀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己去朗讀去感悟,教師有的放矢的加以指導,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學的感受。經典誦讀在于“讀”,我們開展了自由讀、表演讀、配樂讀等不同形式的誦讀。每年的校園藝術節、書香文化讀書節,均安排了配樂經典詩文誦讀表演節目,為全校師生提供了經典詩文誦讀的視聽盛宴。通過活動讓學生獲得獨特的誦讀體驗,調動興趣,提高誦讀實效。

在經典誦讀實施過程中,我們積累形成了校本教材。將經典誦讀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著力挖掘經典中的意境美、韻律美,思想美,把它作為學校美育的重要內容。

篇9

關鍵詞:兒童閱讀;作品選擇;指導策略;“無為而治”

我們討論兒童閱讀,主要是針對兒童的文學閱讀,換言之,就是討論兒童文學教育的問題。實現兒童閱讀的價值,關鍵是要落實一個“讀”字,即讀什么和怎么讀。

一、讀什么

文學作品有高低好壞之分,這是不用懷疑的。我們討論兒童文學教育,追求的是發揮兒童文學作品的正面價值。這便涉及讀什么的問題。

1.要讀優秀的文學作品

怎樣的文學作品是優秀的?一看作品是不是經典。經典是文化,經典是文明,經典是人類生命智慧的結晶。優秀文化在很大意義上是靠經典來承載的。兒童文學教育承載著對傳統文學經典的文化傳承,同時還承擔著對新經典的發現。所以,兒童閱讀,不可不讀經典。在此要指出的是,流行與經典不是一回事,流行的不一定是經典,經典的也不一定流行。我們可以將《哈利波特》看成新經典,卻很難承認《阿衰》是新經典;能作為優美的語言典范的現當代美文可以歸入經典的行列,那些充斥市場、包裝精美的嘩眾取寵之作卻不一定能與經典沾上邊。二看文學作品的作者是不是有高尚的“文品”。一個作者的人格決定了他的文學風格。“言為心聲”,言之上品,必先有心之高潔。一個有豐富的精神生活的作家,才能寫出精妙的文字。他的作品絕大多數都是具有“詩的風格”的優秀之作。

2.讀適合的作品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對于具體的閱讀者而言,并非所有優秀的作品都能深入人心。杜甫的詩和李白的詩都是經典之作,有人愛讀杜甫,有人愛讀李白,或者青少年時愛讀李白,到了中年后更喜歡杜甫。發揮文學閱讀的積極作用,讀適合的作品十分重要。對于兒童,更是如此。文學閱讀能否觸動情感,能否引起兒童的共鳴,作者、作品能否與兒童心心相印,是判斷是否適合閱讀的關鍵。一個三年級的孩子,是給他推薦《馬小跳》,還是推薦《冰心作品精選》,參照的標準只有一個――合不合適。是否適合兒童閱讀,必須關注兒童自身的閱讀興趣傾向。再怎么被公認為優秀的作品,如果兒童不感興趣,作品的價值同樣得不到體現。

二、怎么讀

兒童文學閱讀價值的實現并不完全是自能自動的,所以有必要討論讀法的問題。

1.怎樣開始文學的閱讀

對于需要進行文學啟蒙的兒童,文學閱讀要從興趣入手。大量實踐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兒童閱讀的起步階段,最符合兒童興趣的文學閱讀是詩歌和故事的閱讀。而兒童詩閱讀,因為從形象到節奏韻律都契合兒童心理和生命節奏,閱讀的過程就是兒童自我發現的過程,所以尤其要重視――這也正是目前兒童閱讀容易被忽視的內容。從詩歌閱讀入手,文學閱讀便是一件順理成章的、幸福的事情。

2.重視情感與想象

兒童閱讀,尤其是課堂上的文學閱讀,或者是師生共讀,一定要清楚文學是通過情感碰撞發揮教育作用的。文學閱讀是一個審美的過程,審美創造總是由情感驅動的。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捧讀文學作品,最敏感的就是我們的情感世界,有時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將作者、作品的情感與自己的情感融為一體了。兒童文學閱讀必須要有真實情感的投入,必須注重情感的交流。教師經常會組織開展班級讀書會活動,真正深入學生心靈的交流內容,總是與情感體驗緊密相關的內容。例如,閱讀《夏洛的網》,正如封面上的推薦詞所說的:“擁有一冊,感動一生”,“感動”正是讀者閱讀時最鮮明的情感體驗。組織閱讀交流時,如果繞過閱讀時豐富而鮮明的情感體驗來談故事主人公的所作所為和精神境界,學生就會覺得隔膜了。

文學閱讀講究想象,這是因為文字與意象之間的溝通靠的就是想象,從再現想象到創造想象,是讀者完成文學作品的再創造和自我建構的不二選擇。成熟的讀者在文學閱讀時運用想象,以達到自能的狀態;而學習文學閱讀的兒童,需要經歷一個他人引導、喚醒和自我印證的過程,才能逐漸達到不著痕跡地運用想象,提升文學閱讀的質量。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引導孩子們進行文學閱讀時要創設情境,要將文字在頭腦中轉換成畫面或場景。閱讀詩歌類作品是這樣,閱讀故事類作品也是這樣。

3.重視“無為而治”

文學教育是一種作用于閱讀主體情感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兒童閱讀從興趣入手,最終要養成閱讀的習慣。這種習慣的養成靠的是閱讀實踐本身,所以兒童閱讀強調“無為而治”。這種“無為而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本質上講,文學閱讀是一種個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所以,更多的時候,面對兒童閱讀,我們要做到:“放了小孩,就讓小孩安靜地讀讀書,別吵。”(2)因為兒童是成長中的人,所以兒童閱讀在某種程度上需要科學的管理和引導,但這種管理和引導,重點應該放在“服務”上。(3)兒童閱讀也有一個層次的提升問題,比如從單純的興趣閱讀到批判閱讀,從興趣單一的閱讀到范圍廣泛的閱讀等。如何逐步提升兒童閱讀的層次,同樣要重視“無為而治”,用作品本身來說話,而不是教師來牽引。(4)關于讀書,歷來推崇古訓“不動筆墨不讀書”。兒童閱讀當然也涉及讀寫互動的問題。兒童閱讀中的讀寫互動,要遵從兒童的內心需求,不要將兒童閱讀等同于語文課堂上的閱讀教學,也不能把兒童閱讀變成閱讀教學的附庸。當兒童在閱讀過程中有了表達的欲望時,就讓他們自由地、盡情地表達;當他們只愿沉浸于靜靜地讀和思的境界中時,不動筆墨又何妨呢?我們鼓勵兒童與閱讀相關的表達,這種表達要直接變成兒童的“成功體驗”,要用欣賞的目光去激勵、激發。

篇10

摘要:高職院校由于各種原因,開展文學教育面臨困難與挑戰。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學生的學習狀態。可通過將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經驗復活起來、理出文學熱點引導學生發揮自己個性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閱讀趣味,從而達到育人目的。

關鍵詞 :高職;文學教育;適應;改變;閱讀習慣

作者簡介:由亞萍,女,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學、文秘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5)12-0038-03

一、高職院校開展文學教育工作的困難與挑戰

文學教育作為文學功能的一種在場方式,不僅僅是文學知識教育,還關涉到文學生態、文學創作、審美旨趣,同時,也表征著時代精神、社會風尚、民族心靈。然而,在大眾文化盛行的當下,文學教育卻面臨被消解的危機,作為傳統意義上文學的“神性”被消解、詩性被遮蔽,教學困難重重。

(一)學生熟知歷史的能力下降,學習主動性差,學習興趣不高

文學的一個特點是橫跨多個歷史階段,由于歷史知識的匱乏,缺乏應有的邏輯思維,閱讀經典就顯得思路不清。而多方勾連縱橫捭闔的文學內容也讓學生望而生畏。尤其他們缺乏自我參與和自我教育,對學習文學存在心理排斥。同時,高職學生長期存在“重專輕文”的認識,往往重視專業學習,輕視文化學習,學習動力不足。具體表現為知識面較窄,理解力缺乏,考慮問題時缺乏思想深度。

(二)教學資源有限,文學教育意識淡薄

高職院校往往優先考慮專業發展的需求,文化課的發展處于不利地位,文學圖書及影像資料在圖書館藏書中所占比重較低,文學教學的經費支出在校級財政支出中處于弱勢。

教師的教育活動集中于知識型的傳播,人文素養的熏陶、價值觀的養成教育相對缺乏。教學模式老套,教育內容不夠豐富。教學往往以教師講授為主,互動困難,缺乏激情,學生機械、被動接受,導致文學教育效果差。教師的育人過程也比較片面,沒有體現出文理工科的融會貫通和滲透性。

(三)專業課學習氛圍濃厚,而文學教育主題活動少

文化育人的客體即接受知識的學生,學生是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踐行主體。專業課教學注重實踐教學,鼓勵學生親身實踐。除了課堂教學之外,學生會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這些活動既能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又能豐富學生的大學生活,深受學生的喜愛。相比之下,文學教育的主題活動則相對較少,參與途徑少,也容易流于形式。同時,人文素養培育最重要的形式——閱讀,還沒有形成氣氛,學生沒有主動進行閱讀的意識。

二、只有積極適應才能改變被動狀態

(一)一起閱讀,使閱讀成為一種教學方式

20年前,中國大學生因健康問題退學的原因多半是傳染病,現在則主要是心理原因導致的其他疾病。這是否真的應驗了佛洛姆的一句話:在精神上,現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厲害。[1]因為他們不閱讀,不思考。即便在埋頭閱讀,可并沒有思考,一方面,懶得思考,另一方面,因為那些暢銷書目并沒有提供給他們思考的理由。這是一種消費異化。如何同化,只有在適應中漸變,強迫是無濟于事的。適應的一個方式是一起閱讀,閱讀快餐書目,在教師自身的閱讀中發現問題,進而引起共鳴,產生認同。因為一起閱讀易于理解學生興趣、態度、價值觀,便于情感交流,避免文學教育的概念化、抽象化。從學生的具體體驗入手,充分感受領悟文學靈動多姿、豐富多彩的審美世界,使學生于“象”中見意,情中悟理。

(二)剔除冗余信息與藝術垃圾,講自己的故事

信息社會并不缺乏信息,然而在冗余信息充斥下,學生心理匱乏,社會為了填補這種匱乏便制造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信息造成更嚴重的心理匱乏。這是現代人的心靈悲劇。“現代高科技的傳播機器源源不斷的傳遞給微妙冗余信息,首先毀掉的是文學賴以支撐的話語或者言語。”[1]剔除冗余信息與藝術垃圾的可行辦法就是講自己的故事。教師要在教學中學會講自己的故事、自己讀書的故事,壓縮文學的娛樂性功能,驅除獵奇式、淺表化、快餐化、戲仿、一味媚俗的甚至“重口味”的書寫。為此,應當重新提出文學的超越性功能問題。在現實層面上,重視文學活動的娛樂和交流功能,而在超越層面上應當更加重視文學的情感體驗功能和人格提升功能。

(三)閱讀經典應聯系社會及學生本身,以社會問題為中心進行閱讀

對現代學生而言,知識來源于網絡而不是圖書館。感覺被資訊淹沒,在需要從稍縱即逝的浩瀚信息中找尋實質性資料時已經無能為力,因為閱讀本身隨時代在變。其實,中國文學經典尤其是古代文學經典遭遇了戲說、大話、快餐式消費,文學經典本身所積淀的精神文化內涵和權威正在被顛覆。學生為什么不愿意讀經典,一個原因是你的闡釋他不容易接受。因為我們所學的作品都是以作家個體為中心,而與學生自身關系不大。所以,閱讀經典應聯系社會及學生本身,以社會問題為中心進行閱讀,適應當前新的社會文化語境、媒介環境。

三、教師在適應之余需要改變學生的趣味習慣

在自然界,自然常常存在自我調節、自我修復的可能,那么人類的精神生態能否重塑和再造?回答是:能。因為文學作品在消費的時候,同時把本來屬于自己經驗、個性、情緒的某些東西也帶進藝術作品中,與藝術作品提供的的情景和意蘊融滲在一起,發生共鳴,消費它也是欣賞它。文學的學習也是一樣,教師在適應之余需要改變學生的趣味習慣。

(一)解除那些常規化的世俗的精神抑制

校園里老師很忙,學生也很忙。老師忙著制作課件,湊論文,填寫表格,開大大小小的會議。其主要原因是職業教育體制模式沒有和應試教育、普通大學(學術研究)區別開來,導致職業技能教育的繁瑣化、形式化。學生忙著查抄作業,刷微博,應付點名,當干部做活動,似乎學校幾年也沒閑著。然而,這一切,使老師、學生的心靈蕪雜,失去了靜靜讀書的時間和思考的機會。“一方面它成功的阻止了審美情志往高等教育的流入,一方面它有效地窒息了詩情畫意在大學校園的萌生。”[1]

(二)文學教育須把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經驗復活起來,讓學生體味到文學家是如何以他們的獨特人生為這個世界增添色彩

首先,加大力度推進富有人學思想的、探索性的、獨創性的個人文學史著述。在具體文學作品分析中,盡可能地深人到人學思想中來分析、發掘文學史的人性內涵,探索人性的復雜性和可能性。

其次,確立文學的超越性立場,對相關的價值問題進行精辟而到位的價值分析和追問,引領我們的心靈不斷地向真善美邁進。因為文學的歷史告訴我們,文學產生的目的就是源于倫理表達的需要,文學的功能就是教誨,而文學的審美功能只是文學教誨功能的衍生產物,是為教誨功能服務的。[2]

(三)從“眾人”中脫穎而出

閱讀最寬泛的定義是“理解書寫或印刷符號的能力”,讀者“使用符號,引導自己激活記憶中的信息,然后運用激活的信息構建對作者傳達的信息的合理理解”。[3]而現代社會中單個個體的人,往往消解在“眾人”中,個體的存在呈現出大眾的特征,體現為社會群體的規定性。學生喜歡閱讀暢銷書(閱讀的人數多,喜歡的人數多),雖然它作為文學的一種樣式無可厚非,但成為文學閱讀的主導就有些令人擔憂。因為文學是人的精神表征,也是人的精神歸宿,如果這種文學樣式占據主導,就必然體現出人自身的精神危機。別爾嘉耶夫曾對這種生存狀況予以揭示:“庸俗完全是掩蓋了生命的悲劇和敬畏……庸俗是完全的滿足、滿意,甚至是來自非存在的平庸快樂,是徹底的浮向表面,與一切深度的徹底分離,與存在核心的分離,是對一切向深度復歸的懼怕。”[4]學生喜歡玩微信,而微信的這種言語方式,更加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和淺閱讀習慣,閱讀者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轟炸而忽略了獨立思考。這往往會將他們帶入一種虛擬的娛樂世界,分散了其社會注意力,不利于理性思維的形成。

種種現象表明,文學教育者要同時成為文學批評者,需要自身素養的提高和實踐能力的強化,將個人生命融入到當代思想文化和文學的創造批評中去。對于經典,需要我們認清經典的歷史性和流動性,承認經典在文學體系中所擔負的傳承性文化功能。因為審美價值產生于文本之間的沖突:實際發生在讀者身上,在語言之中,在課堂上,在社會論爭之中。[5]90后學生是個性的一代,個性自由發展,讀書也應該有個性。

(四)理出文學熱點,引導學生“熱”議

大眾媒介技術手段的更新,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給我們的文學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文學教育除了培養學生的知識、品位和修養外,應該重點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敘述者”,無論文學敘述還是社會敘述,這或許才是學生們未來安身立命之本。

學生自己的敘述少,究其原因,除學生自身的因素外,主要就是老師缺乏有力的引導。在各級的教育體系中,學生僅給予關于文本的知識,但很少獲得一種激勵來分析發生在讀者(學生)身上的事情。老師的理論限于閱讀本身,文本從屬于理論,學生缺乏分析問題的機會。我們的教學應該給學生更多的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如結合實際生活的成功闡釋和解讀;對經典的生動剖析,引導學生與流行的書籍進行對照比較,獲得對經典的體驗。如讓教學吸取最新的生態內容,反映最新的生態熱點、焦點問題,關注青年學生的訴求和困惑并及時準確回應。把人同自然關系的認識從人同自然界的物質聯系拓展到人同自然界的道德聯系,讓自然界的包容萬物、關愛生命的本性影響青年學生的人格,形成智慧的心靈、寬廣的胸懷和博愛的精神。

(五)教學方法比教學內容更重要

閱讀經典的觀念是動態的,避免老生常談,也避免文學史的教育。應將個人對生命的感受融入經典,與文學經典相砥礪、相摩擦,就時代、人生和生命所面臨的問題與經典展開對話,從中闡發新的含義。基于此,可以廣泛進行微課教學,從學生需要的角度制作微課,從而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通過不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從而知曉大道理、大智慧。

學生生命主體意義的獲取與實現,貫穿于課堂教學動態發展過程之中。學生受文學形象、文學意境與文本因素的吸引而進入文學。在故事復述、設疑答問、主題辯論、意境領會、審美體驗等形式多樣的環節中,探索文學教育與其他藝術在藝術生產上的有效協同新機制,形成從文學到影視乃至舞臺劇的共同學習。

(六)充實資源保障

首先優化課程設置。為了滿足經濟和社會需求的功利性教育,應用型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也偏向于功利化的應用類課程,但是高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潛力發掘等因素要求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應積極向有利于培育人文道德修養的專業上傾斜,提高學生對生態文化觀、道德修養的重視程度,激發學習的熱情和參與度。其次擴充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將網絡等媒介有效的利用起來,豐富高校教育資源。近幾年,一些學校與相關機構合作開展MOOC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開發了學生學習思路。同時,要有效利用社會支持,擴展實習場所。實習機構不應是單一的技能實踐場所,也應是傳播人文精神、精神追求之所在。

參考文獻:

[1]魯樞元.文學的跨界研究—文學與生態學[M].上海:學林出版社,2011.

[2]林精華.文學經典化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3]史蒂文·羅杰·費希爾.閱讀的歷史[M].北京:商務印刷館,2009.

[4]別爾嘉耶夫.論人的使命[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