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3: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篇1

關鍵詞 高中生物 健康教育 微課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在中學實施健康教育是實行全國健康教育的重要h節。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會適應健康教育三塊內容,與高中生物的教學內容息息相關。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進行健康教育滲透是中學實施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之一。但由于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繁重,加上健康教育不是生物教學要求的內容,大部分教師不愿意在課堂上花費時間進行健康教育,因此,尋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勢在必行。

1 微課

微課是以5~8 min的微視頻為核心,配以“微教案”“微課件”“微反思”等一系列配套資源的課程。由于微課只針對一到兩個知識點進行教學,因此微課具有主題突出、短小精悍等特點。除此之外,微課的出現能滿足學習者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進行學習的要求,為其帶來極大的便利。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這種優點,以此為教學載體,解決高中生物課時緊張、難以進行健康教育滲透等問題。

2 利用微課滲透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滲透內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四節“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為例。本節內容分別介紹了糖類與脂質的種類和作用,讓學生在學完本節內容后能認識到生物物質在組成上的統一性。明確課本內容后,對比《中學生健康教育大綱》,確定健康教育滲透內容為“合理營養與健康”模塊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2.2 健康教育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2.2.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糖類的功能與作用;必需脂肪酸(以DHA為例)對人體健康的作用;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三者的關系。

能力目標:能說出糖類、脂肪的作用,以及能對“為什么提倡食用植物油”作出解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糖類和脂肪有更全面的認識,不盲目減肥。

2.2.2 教學重難點

必需脂肪酸對人體的作用;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三者的關系。

2.2.3 微課的制作

按照教學設計搜集材料,進行微課件的制作(表1)。微課件制作好后采用錄屏軟件Camtasia Studio進行微課的錄制。在錄制之前需要調試好音調、錄屏范圍等,錄制完畢后需對視頻進行后期處理,如字幕的添加等,最后生成微課。

2.3 健康教育微課的實施

將制作好的健康教育微課推送到微信公眾平臺、學生QQ群、微博等,讓學生進行觀看。對于無法便利使用網絡的學生,可以讓其拷貝回家進行觀看。或者在講完“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這一節新課后,利用課后幾分鐘空余的時間播放給學生觀看。

3 優點與展望

3.1 解決課時緊張、健康教育難以實施等實際問題

生物課程中所蘊含的知識與中學生健康教育內容有密切關系,因此生物課程可以作為普及健康教育的載體。但由于高中教學任務繁重,課時緊張,很多教師都不愿意在課堂上花費時間普及健康知識,導致健康教育難以進行。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將所對應的健康教育內容制作成微課,在課后播放給學生觀看,不僅解決了課時緊張、健康教育難以實施的問題,還以一種新穎的形式吸引學生觀看,可以達到普及健康教育的效果。

3.2 結合教材制作而成的健康教育微課有望成為一種課后資源

王竹立表示“微課難以改變傳統課堂模式,但卻可以被傳統課堂利用”。像這樣一種結合教材內容制作而成的健康教育微課,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學到健康知識的同時,還能回顧教材中的生物知識,并且有利于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生物知識去解釋與日常生活健康相關的問題。因此,結合高中生物知識制作而成的一系列健康教育微課可以成為一種課后資源供給學生學習。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生物課堂;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3-339-01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選題背景:新課程改革以來,課堂教學一直要求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如何讓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問題去探索去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并學會學習,而在實際教學中,尤其在農村學校,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師生問、學生問的互動與交流,缺乏通過學生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主動獲取知識的機會,也很少有學生能真正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看法與意見,更談不上對現實情景提出自己的問題了。更有教師把學生視為知識的容器,只一味地灌輸教材、教案,偶有學生提問,他甚至視其為搗亂課堂秩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應試,學生在“書山題海”中苦戰,無暇也無力深入思考問題。另外現在初中學生已經習慣于教師設計問題、提問題,學生被動回答教師的問題,缺少了主動參與、主動探索,合理交流,師生互動等情景。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分重視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它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也是各學科都在探究的話題,它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很值得我們去實踐中去研究。

二、課題的界定

1、新課程: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它將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

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在學習方式上,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究、與人合作,形成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態度。《標準》重要的理念之一,是倡導探究性學習。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歷思考和探究的過程,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分類設計,要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營造“探究”的“問題情境”。

2、高中生物:國家規定的高中學科,大多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省份也出版了不同的教材版本。但大致內容是一樣的。人教版教材共6冊,供高中學生使用。必修1、2、3為必學內容,選修1、2、3供學生自行選擇學習,高考生物一般是除選修1、3外的5冊作為考試內容。

3、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對學習文本實施自主學習之后自發或自覺地提出在學習中遇到的自己不能解決和希望集體研討解決的問題的一種習慣。

4、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就是通過學習個案的集體解析逐步掌握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方式方法,逐步養成思考思辨探究的習慣。學會科學地提出問題,進而探究問題,以期解決問題。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的大腦處于“問題”狀態時,其思維處于靈動、緊張、流動的狀態之中,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見人所不見,想人所不想。有時受某一現象啟發而頓悟,產生靈感。因此,問題意識的培養,是開發大腦潛能的重要途徑,它直接影響著人的發展進程和發展質量,是人實現自我發展和自我超越不可缺的重要因素。

5、高中生問題意識培養的研究:高中生為對象,以營造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氛圍和環境為前提,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載體,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主要內容,以養成學生“敢想、善問、樂思”為歸宿。

三、課題的理論依據

1、《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學素養”是課程理念之首;“面向全體學生”是指既保證全體學生共同發展,又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倡導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獲取知識,更是學會科學的方法和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倡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

2、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認為,人的知識不是被動地接受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地建構的。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不可替代的主體,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具有主動選擇、發現、思考、探究、應答、質疑的需要與可能。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創設靈活多樣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問題,巧妙地啟發學生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自己去建構對知識的認識,建構知識的框架和知識體系,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題實驗目標和內容

1、課題實驗目標

(1)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培養學生如何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增強學生質疑能力,把思維的空間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3)通過問題意識培養,開啟學生的思維之窗,使學生在學習中,能不斷形成問題,不斷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逐步在學習中不斷發現,不斷探索,成為學會學習的新型勞動者。

2、課題研究內容

(1)學生問題意識的現狀調查。(2)如何樹立與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研究。(3)學生課內外自學中問題意識萌發、發展的研究。

五、課題研究方法

1、運用觀察法、調查法。對學生進行學生問題意識的現狀問卷調查。通過在課堂中觀察教師的教學行為、師生互動情況、學生學習的表現,以獲得有關課題研究的資料。

2、個別訪談法。對學生進行訪談,以了解學生問題意識現狀及缺失的原因。

篇3

【關鍵詞】生物教學 課堂教學效果 策略與方法

課堂教學是生物學教學的主陣地,如何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策略,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是每一位教師一直探索的問題。以下就本人的教學工作實際并結合他人的教學經驗,從多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 研究教材、審視教材,增強對教材的駕馭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我們要尊重教材,但絕不意味教師要迷信教材,受縛于教材。編者在編寫教材時,對學生的具體情況的了解遠沒有一線老師清楚。因此,教師完全可以自信地對教材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造,以適應學生的情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現結合本人教學工作的實際舉以下兩個實例。

實例一:學生在學習人教版必修①關于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這部分內容時,編者并沒有考慮到剛升入高一的學生并未學習過化學鍵的有關知識。因此,若按教材中介紹的方式進行講述,學生根本弄不懂該處知識。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參照蘇教版教材中對該部分內容的處理方式,首先向學生介紹化學鍵(共價鍵)的有關知識,然后再引導學生理解氨基酸究竟是怎樣脫水縮合形成肽鏈的。經過我對教材內容的這一番“篡改”處理后,學生很輕松地接受了這部分知識,使這一難點被成功突破。

實例二:進行“光合作用過程”教學時,對于暗反應過程的介紹,課本把暗反應整個過程分為二個步驟:(1)CO2的固定;(2)C3的還原、糖的生成和C5。編者這樣處理的目的是想降低難度、減輕學生的負擔,但殊不知,這樣處理后,反而使學生并不清楚暗反應到底是怎樣進行的。在教學過程中,我把暗反應過程還原為原有的三個步驟:(1)CO2的固定;(2)C3的還原;(3)C3的去向。經過這樣增簡為繁的科學處理后,學生真正清楚了暗反應中每一步所發生的變化。

從以上實例可以看出,對于教材內容的處理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兩個要點:一是對教材內容的處理要符合科學性的原則;二是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只有兼顧這兩個方面的改造才是成功的、合理的。

二 重視對教學資料中圖表的解讀,增強從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現行的各種版本的中學生物教材都有大量的圖表信息。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表,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探究新知識的能力。具體地說,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指導學生有效地、準確地抓取圖表的相關信息。

1.細品精析,從圖形本身解讀隱含信息

圖形中圖的形狀、大小、位置、顏色;圖中的箭頭以及曲線圖中起點、終點、折點、交點;圖形的走勢等,這些都可能是題目中的一些有用的信息,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對圖形本身信息的識別能力,把隱藏在圖形中的信息解讀出來。

實例:下圖是從一種二倍體生物體內獲得的某個細胞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此時的細胞中含有4對同源

染色體,8個DNA分子;

B.這種生物體內所含的多糖是

糖原;

C.此細胞是減數分裂的后期示

意圖;

D.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紡錘體

和赤道板。

分析圖示:對于此圖,從縱向上看,原來屬于同一染色體的兩條染色體單體已經分離,因而可判斷是細胞分裂后期圖;再從橫向上看,有大小、形態相似的染色體,即有同源染色體的存在。據此可判斷此圖為有絲分裂的后期圖,故選A。

2.發散遷移,找到各圖形間的聯系信息

圖形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當題目中同時呈現兩個或多個圖形時,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把這些圖形進行比較,從中篩選、擇揀出最有價值的信息,以利于最終解決問題。

實例:將一植物橫放,測量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如下圖所示。則曲線上P點最可能對應于乙圖中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分析圖示:首先分析乙圖,據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可知: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過高濃度生長素會抑制根的生長,將該信息遷移應用于甲圖,可判斷出P所在的曲線為根上的,再根據乙圖中根部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抑制了生長,結合甲圖中P點處在較高的生長素濃度下,最后確定P點最可能是d點。

收獲感悟:當遇到題中有多個圖形或表格時,不要孤立地去分析每個圖,而是要把多個圖表聯系起來,綜合分析,從中提煉出有用的信息,再把信息遷移到相應的圖形上加以運用。

三 積極主動地收集學情信息,不斷優化教學方案,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反饋的方式,及時了解教與學的情況,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信息反饋的方式多樣,可用座談式,也可用信息調查表的方式。座談式可選擇班級中優、中、差三類學生的代表與老師面對面交流,以了解學生在哪些知識點上還存在疑惑、不清之處。這種方式可在每節課后進行操作。信息調查表的方式更適于在一章內容結束后,教師把本章所有知識點列出來,印發給學生,理解清楚的打“√”,尚有疑惑處打“?”。這樣做可使教師在一章內容結束后,及時利用復習課進行查缺補漏,不至于對后續知識的學習造成影響。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說說我是如何通過學情信息反饋來調整教學方案的。

實例一:在學習必修(3)中“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這一節內容時,我們知道每一營養級生物所同化的能量都有一個去向,就是被分解者利用,最終散失掉。在教材及許多資料中,都說成是通過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掉的。我在教學中也未注意,自然地也是按照這種說法向學生介紹的。在課后與學生的座談過程中,有學生就這一點提出質疑,因為按照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是發生在細胞內的有機物氧化分解供能的過程,而動植物遺體被細菌、真菌等分解者利用的過程先是在細胞外進行,然后小分子有機物進入分解者細胞內才可通過呼吸作用被分解者利用。因此,該學生認為這部分能量是通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散失的(既包括胞外分解,又包括胞內的呼吸作用)。我聽后,認為學生的分析有道理,為慎重起見,我認真查閱了《微生物學》、《生態學》等有關書籍,確認了學生說法是正確的。于是,在隨后的教學中,我及時予以糾正。這件事情,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教學反饋的重要性,也深刻領悟到什么是真正的教學相長。

實例二:在學完人教版必修(1)第6章細胞的生命歷程后,因為這一章知識難點多,且是學習必修(2)的基礎,因此,為了了解學生的情況,在本章結束后,我及時設計印發了一張學情信息調查表,調查表中把本章所有知識點全部羅列上,待反饋表收上來后,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較好,但是后來做本章測試題時,卻發現學生的情況并不樂觀。這是什么原因呢?經反復思考,我認識到學生在知識的理解與知識的運用之間缺少一座橋梁,這座橋梁需要老師幫助搭設。于是,我用一節課的時間專門對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核DNA、染色單體數目的變化規律進行總結,又結合幾道典型題,引導學生一起分析、思考,結果使學生對知識的利用能力得到了提升,遇到有關問題時,不再茫然無措,而是能用正確的方法解決。

以上實例都深刻地說明了教學信息反饋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這是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大重要推動力。

四 嘗試使用導學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近年來,不少地方特別是蘇南很多學校開始實施新的教學模式——導學案。這種模式以其特有的新穎性、實用性、高效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人從上學期也開始嘗試著利用此方式改進課堂教學,效果較好。現就導學案的本義、導學案的基本環節以及使用導學案的體會略作闡述。

1.導學案的構成

第一,教案:傳統教案是教師認真閱讀教學大綱和教材,經過分析、加工、整理而寫出的教學過程案例,它著眼于教師講什么、如何講,側重使學生學會。

第二,學案:學案是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主動進行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它側重于學習內容的設計,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會學。

第三,導學案:所謂導學案,就是指教師的教案與學生的學案進行有效結合的一種文本運用方式。導學案的優點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自學行為,注重學法指導,強化能力培養。

2.導學案的基本環節

導學案的基本環節是:導思、導學、導練。

第一,導思:“導思”是指在導學案中設計一定的問題情境,創設的問題要能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以誘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

第二,導學:導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及學生自學中提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教師的講解要注意精煉性、針對性和啟發性。教師的講解不必面面俱到,但要針對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教師的講解不能代替學生的思考,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思考,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導練:訓練題的設計要精致、簡練,既要有基礎知識的檢驗,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訓練。

3.使用導學案的體會

實行導學案可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真正成學習的主人,也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較大的提升。這是一種值得嘗試、推廣應用的新方法。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實踐;課程改革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Michalell.Posner)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位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因而,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經驗+反思”的著名論斷。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約翰•杜威(JohnDewey)最早認為,最好的思維方式是“反思性思維”,它是“對某個問題進行反復的、認真的、不斷的深思”。我國著名教育家、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葉瀾也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教學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對于教師來講,反思非常重要。新一輪課程改革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作為一名高中生物學教學的實踐者認真反思如此重大的教育變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課程改革的實踐成果

(一)教學模塊概念的運用

生物教材不再像過去那樣稱全一冊、上下冊,而是分成必修(三個模塊)和選修(三個模塊)。每一個模塊都圍繞某一特定內容構成相對完整的學習單元,這樣易于教師設定明晰的教學目標,整合相應的教育資源。既便于學校進行課程安排和管理,又便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規劃進行選擇,增強了學生的課程選擇權。高中生物六個模塊既相對獨立,又有學科內的邏輯聯系,開設順序也可選擇,方便了教和學。每一模塊學習結束后都有學分認定的過程,學分認定兼顧了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對學習情況做出一個相對完整的評價。從課程層面來看,教材各模塊將課程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四要素體現完整。

(二)三維目標意識的加強

課程改革以來,教師們提高了對教學目標的認識,如明晰了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的根本區別、知道了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確立了以生為本的目標理念、明確了教學目標的達成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體現等。教師的教學的三維目標意識進一步加強,改變了過去那樣只重視對學生生物學知識的傳授和生物學技能的培養,在教學中,還關注學生生物學學習的過程以及生物學學習應掌握的一些學習方法,并注重學生對一些生物學科思想、生命價值情感、生產生活價值的感悟和積累等,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整體化、立體化。

(三)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視

新課程重視學生成長的發展性、過程性和生成性。課堂教學中不僅注重學生解決問題的結論,而且注重得出結論的過程〔1〕。教學要注重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的設定。生物學科的教學的過程性學習非常重要,如生物學科的實驗多、學習實踐活動多、科學探索成功的例證多,要想學會必要的實驗技能、掌握歸納分析演繹的一般方法、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就必須讓學生親身經歷、親自體驗,在學習、內化中增強科學素養、領悟科學精神、涵養科學情懷;生物學的知識非常豐富,學生只有經歷自主梳理、網路建構的過程,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在的邏輯聯系,為知識的應用打好基礎。

(四)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新一輪課程改革特別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許多重要的發現如光合作用的發現史、遺傳物質探索的過程、生長素的發現等事例的分析,可以讓學生學會探究、學會對比、學會分析,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而染色體數目的最終確定、促胰液酶的發現等事例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質疑創新的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有很好作用;遺傳病的調查、生態模型的構建、微生物的培養實驗等實踐活動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為學生接觸社會、關愛自然、學會觀察進而探究解決現實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五)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

生物學科的特性之一就是生命性,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習主體———學生的生命性,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成為生命與生命對話的場所。課堂教學不僅目標的設定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學習活動設計也要考慮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去經歷、去體驗,特別是生物學中的實驗探究、科學研究的歷程分析必須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并將教師的角色定位于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學情境的創設者、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參與者、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真正的主人。

(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換

新課程倡導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高中生物適合探究式學習的內容很多,除了實驗探究之外,還有很多實驗數據、實驗結果也適合進行閱讀分析探究,如分析能量流動規律的賽達伯格湖、種群數量變化的數學模型構建等;適合開展合作學習的內容更多,分組、分工、讓學生學會合作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精選適合開展合作學習的內容、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對合作學習節奏的把握及點評是提高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關鍵。生物學科知識點多,接受式學習仍然是必要的學習方式,而主動學習、參與式學習和體驗式學習是學生學習目標全面達成的關鍵。每一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優點和局限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因內容而異、因學生而異,適時適地地選擇應用,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七)課程評價方式的完善

一是用學分管理課程,強調學習時間的保證、學習內容的覆蓋、學習過程的表現、學習質量的高低,體現高中教育的大眾化、合格性和全面性。二是強化過程性評價〔2〕,關注過程性教學目標的達成。三是強調評價的即時性。四是將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結合起來,增強評價的客觀性、準確性和綜合性。

(八)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

長期以來,生物教學使用的教材只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種,沒有其他的選擇。課改后教材呈現多樣化,有的地區選用蘇教版,有的地區選用人教版,但無論選用哪一版本的教材,考試說明只有一個,而考試說明是遵循生物學科課程標準制定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編寫時也都是遵循國家統一的學科課程標準,只是組織的素材、呈現的方式和設計的活動不同而已,在教學中,教師逐漸習慣于以一種版本的教材為主,并參考另一版本的教學素材,并且樹立了教學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某種教材來教的觀點,最核心的還是對學科課程標準的理解、掌握和應用。

(九)學科前沿知識的滲透

新一輪課程改革生物教材的一大亮點是將生物科學發展的前沿知識、存在問題、引發的爭論等滲透在教學內容中,如《現代生物科技專題》模塊中的克隆技術、轉基因食品、試管嬰兒、基因“身份證”、胚胎干細胞、基因治療、單克隆抗體等內容,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木村資生的分子進化的中性學說,生態工程建設的模型、精準農業等知識的介紹,即便受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的限制,有些新進展不在正文內陳述,會在后面的繼續探究、知識海洋等欄目內介紹。讓學生學習的知識與時代同步、與發展同步,對問題的認識和研究跟上時代的步伐。

(十)教師專業成長的推動

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展現的知識內容、教學形式和管理方式都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教學的技術和手段又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新手段讓一線的生物教師深感專業成長和發展是那么的緊迫、那么的急需、那么的重要,要自覺學習、自我學習、自主學習,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深化、在深化中超越,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助推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

二、課程改革的實踐困境

(一)教學深度難以把握

由于教材內容有一定的開放性(正文后面有不少拓寬和加深的內容)、不同版本教材組織的內容有一定的差異性,使得生物教師在教學深度的把握上有較大的困難,如半自主細胞器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復制、轉錄和翻譯、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內遺傳物質復制的區別、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特點、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等到底應講到什么程度、要不要進行深度挖掘、是否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隱患等很值得研究。

(二)探究活動難以落實

新課標教材設計了許多探究活動,但由于多種原因有些活動難以落實。如DNA粗提取和鑒定實驗材料雞血的采集是一大困難,SARS后菜場禁止活禽宰殺,何來雞血?微生物的分離與培養實驗,由于受超凈工作臺數量的限制,要想人人動手來完成此實驗是需要很長的周期的;一些課題研究,限于時間、高考壓力、評價導向等因素,很少有學生肯在這些方面有過多的投入。

(三)教學課時難以保證

生物教材每個模塊的教學時間設定為36個課時,而教材中有許多實驗和探究活動需要完成且比較費時,即使36課時得到保證的情況下,受生源質量、教學內容和作業處理等的制約,完成實驗是非常緊張的,更何況現如今假期頗多且不允許補課,要高質量地完成模塊教學任務是有很大難度的。

(四)課程評價難以實施

新課改評價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如過程性評價的實施,由于學生的數量多(多數每班54人),生物實驗時教師對那么多學生進行評價是很困難的;過程性評價的內容多而繁瑣,生物教師帶的班多,有那么多的作業要改、那么多的學生需要輔導,還要備課、準備實驗等,過重的負擔很難讓教師堅持下去。

(五)課程選擇難以自主

由于我國高中辦學的體制和機制的限制,高考及選拔人才手段的單一,目前雖大力提倡尊重學生的課程選擇權,而實際學生選擇的空間卻有限。如選考生物的學生按照江蘇省高考要求必須選選修一模塊《生物技術與實踐》、選修三模塊《現代生物科技專題》,別無他選,因為高考除了考必修的三個模塊的內容之外,還會考這兩個模塊的內容,沒有選擇性的內容。再者學校開發校本課程的能力和水平均有限,學生也很難選到高質量的自己感興趣的課程。

(六)課程理念難以深化

課程改革之初的培訓轟轟烈烈,但其后的學習提高要靠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相當多的教師因受艱巨的考試任務的限制很難去自覺學習和深化理解,以致對課改理念、方法的領會一知半解。例如,將合作學習簡單理解成相互討論、三維目標理解成三個目標;將生物教材中不適合開展探究式學習的內容進行探究式教學、將過于簡單的內容用來合作學習;只關注課堂教學內容的處理,將教案上寫的目標和完成目標的措施以及對目標的評價分離脫節,根本體現不出教、學、評的一致性;模塊教學只關注教學的進度安排,而不從課程的高度來謀劃教和學的安排,等等。

三、課程改革的實踐啟示

(一)政府層面

1.措施要得當

課程改革既要傳承又要發展,而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就成為一種必然,但有些改革措施必須要考慮我國的實際。如走班制,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每個學校、年級、班級人數相比發達國家是很多的,在這種情況下選科走班無論是課程開設、教學場地安排、考試安排還是教學班級管理等,都會引起相當程度的混亂,如果采用小班化教學,走班的效果可能就會好些。

2.關系理順當

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必須理順各種關系,統籌規劃,才能保證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課程選擇權,除了國家提供的課程之外,還要考慮到校本課程開發難度較大的實際,處理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之間的關系;我國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幾乎是分設的,有些課程開設的軟件、硬件條件不同類型的學校互不具備,要考慮一定基礎上的分流,大力發展綜合高中。當前不少學校只教高考要考的知識,國家的課程方案得不到落實,配套的教育立法、督導工作應該及時跟進;要研究高考選拔與中學教學之間的銜接、過度和甄別,讓高中教學和高校選拔都能得到良性發展。

(二)學科層面

1.要求具體化

學科三維教學目標的敘寫和界定對大多數教師而言是困難的,課程專家要在研究中適當展開并加以明晰,以便給教師有一個參照;教師要明確生物學科最重要的核心素養有哪些,具體到每一節的內容,教學的要求有哪些,學生的學科學習要達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合格、良好、優秀,學業水平測試各等級具體的要求到底怎樣,事先了解到這些,不僅教學的評價有參照,考試的等級要求也明了,教學的針對性就增強了。再者,每一模塊就是一門課程,其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的具體內容需明晰,實施起來也要強調一致性。

2.關注可行性

學科教材活動的編排要關注可行性,特別是生物實驗的材料、器具、場地等硬件條件的配備;過程性評價的項目設計要合理,既要突出重點、關注導向,又要關注評價的理論性和可操作性,切不可脫離實際;教學內容的安排既要符合學科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也要符合中學生物教學的實際,不能盲目追求寬、廣、深,要充分考慮有效落實的各種因素;課程內容的選擇要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學校課程實施的條件等緊密結合起來,要強調有效果、有效益的課程改革。

(三)教師層面

1.善于做總結

課程改革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要正確認識成績與不足,正確分析原因與問題,只有認真總結、深刻反思,才能真正找出問題,才能改進不足,才能堅定改革的信心、激發改革的動力,從而才能讓自己全心全意的、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改革大潮中來,做出應有的成績,讓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使教育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2.勤于抓學習

課程改革永無止境。教師不僅要把上一輪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和知識吃透、搞懂,還要不斷學習新的研究成果、掌握新的方法,不斷讓自己的思想、方法、行動跟上時代的步伐。當然學習的深化離不開研究,要從課程的高度去理解生物學教學,從核心素養的高度去思考學生生物學科素養的培養,從培養創新人才的高度去思考如何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從社會責任感的高度去思考生物學教學的社會價值,從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諸多如糧食、人口、資源、污染、健康、醫療等問題的高度去思考如何展現生物學科的巨大魅力等,這些都是值得重視、學習和研究的。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漷,吳剛平.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6.

篇5

教師每堂課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對學生的每次作業、小測要認真檢查,批改,及時反饋。本學期安排4次階段性考查(月考、中段及期末考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蘇教版高二下學期教學進度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高二下學期教學進度計劃1一、指導思想

以“十x”大精神為指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更新教育觀念,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積極學習新課改思想,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倡導探究性學習,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展。全面優化課堂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誓奪會考全面豐收,向三十周年校慶獻禮。

本期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周課時四節。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同時兼顧教學進度和應對會考,本期教學任務計劃上完高中選修全一冊,復習高中必修第一冊和第二冊。

1、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高質量的教育需要高質量的教師,教師首先要有“愛學校作主人,愛學生作表率,愛事業作能人”的良好的道德素質;其次要有過硬的業務素質,教師要提高常規教學和教改教研水平,以保證教學效果且穩步提高。

2、認真落實“三精心”教學。

做到精心備好每節課,精心上好每節課,精心輔導好每個學生。反復研究高考考綱,把握每個知識點的廣度、難度和深度,使基礎教學落到實處。

3、采取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高考需要和生物學教學特點,課堂教學多聯系現代科技成果、生產生活實際,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4、做好章節過關和段考、會考、期考考試工作。

精選章節過關練習題,在注重基礎的前提下,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以適應高考的需要。

5、抓好奧賽培訓工作,力爭今年的奧賽成績有所突破。

1)、領會兩綱(大綱和考綱),深鉆教材,精心備好每節課。

2)、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精心上好每節課。課堂教學采取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做到精講多練;突出難點,突破重點,澄清疑點;結合教學內容,做好反饋練習,使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學扎實。

3)、認真做好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激發他們學習生物課的興趣,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4)、自編課堂練習和章節過關檢測卷,做到有的放矢。具體由方曙光老師負責。

5)、積極開展、參加教研活動。積極開展相互聽課活動,以老帶新,共同提高。研究課堂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6)、積極抓好奧賽培訓工作。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按年級安排,在規定時間內搞好培訓教學。具體由任向陽老師負責。

高二下學期教學進度計劃2高中生物學課本濃縮了生物學方方面面的知識,其中就有大量科學家發明創新的事跡。教學過程中,若能結合教學內容,適當介紹科學發現的過程或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態度、方法和精神,那么無形中就對學生進行了科學研究理念的滲透。

一、目標要求:

1、以“高效課堂、有效作業”為目標來指導我們的常規教學和教學改革,在教學“六認真”的各個環節下,加強研究,完善過程。

2、以夯實學生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生物素養為目標,切實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手段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點和基本要求。

特別是文科班要緊扣書本,很抓重點,突破難點,力爭人人達標;理科班更要夯實基礎,不斷提升學習能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跟蹤、管理,時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給予個別輔導、或者是促優、或者是補差,作到心中有數。

二、教學內容

本期只有四個月的時間,文科班周課時三節,理科班周課時兩節,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同時兼顧教學進度,本期教學任務計劃下文科班完高中必修1、2、3、共三冊復習,進行會考,理科班完成高中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的教學任務。

三、具體措施

目前高二生物教學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課時少、任務重,如何在兩或三課時下保質保量的完成高二生物教學,成了我們高二生物目前的一大問題,根據我們學校的的實際情況,結合教研室的要求在下學期中注意如下問題:

1、領會兩綱(大綱和考綱),深鉆教材,精心備好每節課。

2、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精心下好每節課。

課堂教學采取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做到精講多練;突出難點,突破重點,澄清疑點;結合教學內容,做好反饋練習,使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學扎實。

高二下學期教學進度計劃3高二生物備課組由組長林英組員葉鋒、高曉燕、陳佳佳組成,本學期我們將以學校工作意見和教務、教科處等工作計劃為依據,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研質量為目標,以學校教學工作實施方案為指南,以生物教學大綱和學業水平測試綱要為依據,認真開展少教多學的課題研究,加強教學模式理論性和實踐性研究探索,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使高二生物教學科研上一個新臺階。本學期工作計劃具體如下:

1.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高質量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

本學期要完成教學任務是人教版選修本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以及進行必修一的實驗復習,如果時間允許還將進行第一輪復習(主要是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章)

教學進度安排要非常緊湊,課堂教學一定要提高效率。本學期的教學計劃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制訂。本屆學生高一時由于特殊原因,學生的生物學的基礎比較薄弱,落后面比較大。因此在教學上,我們將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直觀教學,以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積極進行啟發式、討論式和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激發興趣,發展特長。根據學生的實際,在學習方法上給予足夠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指導學生建立錯題簿,幫助學生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在思考中學習,在思考中不斷進步。在輔差方面,用鼓勵和耐心的態度對待成績不好的學生,使他們增強自信心和上進心,努力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成績。對月考、期中考及平時測驗進行評價分析,認真分析情況,找到改進措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力爭達到教學相長。

2.貫徹教學常規,加強備課組職能,把集體備課落到實處.

本學期我們將充分發揮備課組在年級教學的核心作用,健全集體備課措施,提高備課效率。我們將把每周的周一上午定為集體備課時間,集體備課時我們將完成以下的事情:

①將教材劃分,確定出重點與難點以及備課內容。

②將內容分配給各教師,并確定好主講人。

③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典型例證、同步訓練、跟蹤測試作出統一的規定。

④在教學框架和教學核心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形成教案和學案,每人按計劃完成自己所負責的教案和學案,由全組討論后共同使用。

3.深入開展教學科研

我們備課組每位老師都將參與學校的高中少教多學提質減負”教研課題的研究,計劃每兩周安排一位老師開一節課題觀摩課.

組織老師相互聽課評課,并對課堂教學進行課題評議,及時反饋給上課老師,及時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促進教師的成長。另外鼓勵每位老師按時完成每學期撰寫論文等各項工作。

4.組織學生參加4月1日的生物奧賽初賽

在上學期輔導的基礎上,本學期繼續組織好競賽輔導,把競賽輔導與培優活動結合起來,制訂生物科競賽輔導工作計劃,落實每節課的教學內容,認真輔導學生,爭取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各任課教師共同承擔競賽輔導工作。

5.研究學業水平測試和高考的方向,組織高二備課組出好期中、期末考試試卷和模塊考試試卷。

高二下學期教學進度計劃4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語文科組工作計劃為參考,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增加課外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為高三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與工作重點

(一)教學內容:本學期重點開設《唐詩宋詞元散曲》,選教《傳記選讀》《中國現代散文選讀》《論述文選讀》的部分篇目。

(二)工作重點:

1、發揮備課組力量,提高備課質量,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和優勢。

2、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加強常規工作的落實和檢查,并有階段性檢查小結和整改措施。

3、以“閱讀”和“寫作”教學為抓手,帶動其它方面的教學工作。

4、強化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

5、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三、具體措施

1.落實集體備課

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充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實行資料資源共享,按照學校要求,每次備課都要有中心發言人,詳細解說自己備課部分的重點、難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后細致討論,達成共識。

備課做到四個落實:課件、教學設計、配套習題、相關資料。

2.常規工作的落實和檢查

教師每堂課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對學生的每次作業、小測要認真檢查,批改,及時反饋。本學期安排4次階段性考查(月考、中段及期末考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新授課與專項訓練相結合

1)本學期主要開設的是《唐詩宋詞元散曲》(《傳記選讀》也相對較多),在新授課過程中以繼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以“廣州市高二古詩文閱讀競賽”為契機,在加強古詩文學習的基礎上,結合課本中“唐詩”“宋詞”兩個板塊的內容讓學生能自如應對簡單的古詩詞鑒賞題并在古文閱讀理解能力上有一定提高。

2)強化基礎知識的鞏固,將旨在開拓學生寫作思維的課前演講與語言基礎、語言表達、古詩文閱讀(包括默寫)的練習融入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好成語、熟語、寫作素材等的積累工作,利用好摘抄本。

3)繼續加強議論文寫作的指導和訓練。每兩周安排一次作文講練課,將議論文寫作指導形成序列。

4.充分運用教學資源展開教學。

例如配合《唐詩宋詞元散曲》的學習觀看《唐之韻》《百家講壇》等,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認識。配合《傳記選讀》的學習,閱讀相關人物的傳記,激勵學生的斗志,樹立遠大的理想。

5.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推薦《讀者》《雜文選刊》《美文》《看天下》《鳳凰周刊》等,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高二下學期教學進度計劃5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新課標為指導,以學校“新課改”、本學期工作計劃和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為參考,切實提高全組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業務水平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一般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提高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挖掘潛能,提高素質。

二.教學內容與重點

人教版語文選修本教材《先秦諸子散文》《語言文字應用》。

教學中要重在培養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指導與寫作能力的訓練提高。

三.教學基本原則

1.立足教材,服務高考

教學中我們要做到立足于教材,服務于高考。教學中既要突出文體的特點,講清課文內容要點,又要結合考點的設置,進行有針對性的前瞻性教學。

2.探究創新,推進課改

繼續推進“自主、探究、合作”的“352高效課堂”學習方式的探索與研究。

教學中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鉆研課文,得出自己的認識與結論,而不要搞大一統,一言堂;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對課文的理解,而不要淺嘗輒止,小富即安;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問難質疑,共同提高,而不要死氣沉沉,機械呆板。

四.具體措施

1.落實集體備課

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面對新教材、新內容,充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實行資料資源共享,按照學校要求,每次備課都要有中心發言人,詳細解說本單元甚至于某一課的重點、難點、考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后細致討論,達成共識。導學案形成定稿,每個人修訂的部分分配到人,出了錯的題目,由備課人和修訂人一起承擔責任。

備課,做到四個落實:課件、教學設計、配套習題(課內課外相結合,可以是自己擬的,也可以是拼版的,但不要隨意拿來一份充數)、相關資料(有形的材料),一定要注重可用性和適用性。

我們力爭每周的集體備課,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研討的內容也可以豐富多彩,課例研討,教材質疑,經驗交流,就是自己教學上的一次失誤,也可以說出來,避免我們之中的其他人犯同樣的錯誤。

2.相互觀摩學習

本學期備課組要多聽課,在老教師上示范課的同時,備課組之間還要經常性聽課,多借鑒吸收,多取長補短。學校組織的課堂教學,凡是要求本組成員參加的,必須工作做到位,人數都到齊,講課有準備,聽課有記錄。本學期全體組員聽課不得少于10節。

3.強化課堂常規

課前三分鐘演講;每堂課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對教材的理解要力求廣(有拓展)、透(求深入)、準(沒有錯誤)

4.做好周考、月考安排

周考、月考命題要及時、準確,有針對性,切忌臨時抱佛腳,隨便組接;考試時要人人到位,在班上監考督促;批改試卷要及時認真。

5.嚴格考勤制度。

公平對待每一個組員。

以上幾點是從我們老師的角度談的,以下說的是對學生的要求:

6.強化閱讀積累

字詞(包括成語)積累,文學文化常識積累,格言警句、華詞麗句的積累。

學習情況,要勤檢查,多督促。

7.強化古文背誦

系統整理必修一至必修五中的所有需要背誦的篇章,以專集的形式印發給學生,并通過晨讀時間反復誦讀與檢查,強化記憶,豐富底蘊。

8.進行專項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