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摘抄范文
時間:2023-03-31 04:06: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散文摘抄,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晶瑩如玉,玲瓏剔透,光華爍然的一滴淚,滴落了生生世世的眷念,滴落了是是非非的怨恨,滴落了誰是誰前世今生應該
擁有的緣……
日相思,夜相思,催人淚,淚催人。歲歲年年,年年歲歲。幾回落花,幾回淚?
日清冷,夜清冷,驚魂夢,夢驚魂。朝朝暮暮,暮暮朝朝。幾番思緒,幾番夢?
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人們才會與自己渴求的東西相遇,以至之后終究是錯過還是放棄,誰又能做得了主,只有時間,
自顧自的走著,在某個時候,它會循環復,在你心最柔軟的地方,輕輕地輕輕的使你一痛。
伴著青霧的散去,散盡了一身的花瓣,芬芳了整個忘憂河,那河水,起了漣漪,那漣漪,穿透著三生石上的那一份緣,那
份緣,顫抖著飛揚,飄落在了前世今生里?
我懇求佛:把您的青蓮放生人世吧,只為那世間一顆顆牽掛與企盼的心。
青蓮最終沒回來,蝴蝶最終也沒回來,帶著無憐,無苦,無戀,無哭……
雨夜的蝴蝶,靜若處子,棲息在何處?
雨夜的蝴蝶,薄若蟬翼,遮掩在何處?
靜靜地,你停留在了忘憂河畔的嶙石上。忘憂河,有著你太多的回憶,太多的企盼,太多的牽掛。
我知道,你是忘憂河的仙子。下凡人間,只為體驗一下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可你知道嗎?你的駐足,停留,留給了人們無限的牽掛和思念。
或許我們根本不能用這些蒼白的詞句來肆意淡化你(蝴蝶)那晶瑩剔透的靈魂,也惟有思念。
忘憂河的仙子,雨夜的蝴蝶,求的了今生,何處求來世?
佛前的青蓮,聽風,看雨,醉月,忘憂河。
雨夜的蝴蝶,低吟,高亢,輕舞,人世間
昨夜月光冷澈,一夜無眠,索性披衣而起,忽而想起天堂的你,此刻是什么心情,是否仍然低吟淺唱?
很想你告訴我,那邊天色好嗎?
彼岸天堂,我卻無法泅渡。
一些心事,一些自我,一些理想,一些掙扎……輕輕地呢喃,如同囈語。糾結成零碎的文字,像四處散落的野花,悄然開放。
再也尋不回往昔那純粹的落寞或是輕愁,那內心深處輕輕的和鳴已是一種遙遠而縹緲的回憶。我已淪落塵囂,在無聊的應酬里浪費著時間。我并不快樂,在人群的喧囂中我自卑無聊而又無法躲開。
臣服于生活,臣服于塵世。渺小而卑微,如塵。如塵?那么我的明天,是飛揚還是潰散?
這難道就是真實而殘酷的現實生活?我虔誠守望的幸福終究只是一場虛幻的臆想?我滿心失落,滿眼荒涼。
夢,在開始的地方就已經結束,我不愿相信這就是事實。
以前,我曾這樣問自己:永遠倒底有多遠?而今天,我不敢想象明天的風景。
不想再嘆息,那一聲嘆息的氣流太弱,吹不走滿腔郁郁的失落。
不想再落淚,那一滴眼淚的力量太小,沖不盡心上厚厚的蒙塵。
許多事,不過是煙花一場,初見端倪,綻放,零落。無論曾是怎樣的絢爛繽紛,終不過是一瞬間的美麗,一堆灰的。可我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坐在別人的灰堆中,等待屬于自己的煙花綻放。
我想我是太過于平靜了。
我象是在等待著一場救贖,一場區別于文字的救贖,與自我無關。
可是如果一場等待的時間太久,我是不是會失去最初的信念,最初的耐心?如果等待的時光總是漫漫無涯,我也許會在等待的盡頭忘了我在等什么。也許遺忘是一劑真正的萬能藥,遺忘生死,遺忘愛恨,遺忘得失。
隔山隔海,是心。
這一切,是因為缺少溝通而無法理解,還是因為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本就注定無法理解?
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懂得?原來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如果無法懂得,注定孤單行走,行走得凄清、落寞。
把世事付之于文字,于我,只是一種記錄,印下一些行走的足跡,彼時花開,彼時花謝,如此而已。
把心情付之于文字,于我,是一種寄托,一種精神的寄托。這也許是一場救贖,我不在意救贖的結果是溶于現實還是人群外孤單行走,在意的只是這救贖的過程,文字的本身。
把心事付之于文字,于我,是一種掙扎,一種宣泄。閉上眼,任一重重掙扎在內心中沖撞,心事游離,終于跌落成一串零亂的文字,心里,些許釋然。
彼岸天堂,試圖泅過。
彼岸天堂,無法泅過。
優美散文摘抄500字(三)
夕陽老去,西風漸緊。
葉落了,秋就乘著落葉來了。秋來了,人就隨著秋瘦了。隨著秋愁了。
但金黃的落葉沒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風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為了新的醒來。
落葉有落葉的好處,可以不再陷入愛情的糾葛了;落葉有落葉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感覺到落下來的葉子們輕輕的叫喊。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顫,仿佛眾多紛紛下落的葉子中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鄉,看到了老家門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樹,看到了炊煙因為游子的歸來而晃動。對于遠走他鄉的腳,對上天空的翅膀,炊煙是永不能扯斷的繩子。就像路口的大樹,它的枝干指著許多的路,而起點只有一個,終點也只有一個,每個離開村莊的人,都帶走了一片綠葉,卻留下一條根。
我看到了故鄉的山崖,看到石頭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爭著綻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爭著飄蕩。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時結滿冰凌,夏天時絮滿鳥鳴,一串紅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窮日子里的火種。守著屋檐上下翻飛的麻雀,總是那么和諧地與莊戶人家好好地過著日子。時時刻刻纏繞著那顆在路上的心,就是這個屋檐。
我看到了母親,為了不讓我們在冬天里挨凍,她拾起一節節枯樹的枝丫,猶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點綴。然后,把溫暖交到我們手上。母親的柴垛越碼越高,母親卻越來越矮。我看到母親那雙干癟的乳房,像兩只殘缺不整的討飯的碗,卻為我們討來了一生的盛宴。母親在灶坑底下點燃的紅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葉落歸根,是我老了嗎?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爭取財富,卻很少有時間享受;我們有越來越大的房子,但卻越來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來,卻發現到樓下鄰居家都很困難;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卻一無所知。
遠行的人,是什么聲音使你隱姓埋名?是什么風向將你吹往他鄉?秋天就是這樣,把葉子紛紛抖落,把人的思念紛紛掛上枝頭。是該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讓我因成長而綠又讓我因成熟而黃的大樹,還有落葉里沉睡著的母親。母親,我匆匆的腳步就是您密密縫合的針腳。母親,背著破爛行李的我要歸來,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歸來。
一層層落葉鋪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著溫暖的地毯去看望母親,母親也像這落葉,從燦爛的枝頭緩緩地落下來。只是,她沒有再醒來。
這個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帶走人的不是道路。歲月無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過往的云。如果一切還能重新拾撿回來,母親,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腳步和風,用你的愛做燈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兒,我要點燃它,放到心里,一輩子不忘回家的路。
天冷了,樹的葉子落下來,樹離我很近。我似乎聽見了它們在緩緩凝固。
天冷了,它們一排一排地站著,心中堅守著的秘密一陣陣地疼痛起來。但葉子落下來,掩蓋了一切。
母親去了,心靈沒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種到處漏風的感覺。可是大風一直在刮,把故鄉周圍的塵土刮了個干凈。我小小的故鄉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母親的墳上有一棵樹,那是我寫給母親的詩。每到秋天,葉子們就紛紛落下,把母親的墳頭遮蓋得嚴嚴實實。那些在風中微微著的落葉,遠遠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靜靜地收攏著它們一生的美麗瞬間:一朵紅暈,一個誓言,或者是簡單的一聲嘆息。
優美散文摘抄500字(四)
總有一些細節讓我們記憶深刻,深深向往。
這些栩栩如生的意向突兀自生在詩詞里,春睡在水墨中,在我們忙碌生中的某個角落里生根發芽,沐云被露。
夢中的江南氤氳而生,飄渺在歲月的雕花檀椅中。
五月品紅櫻桃,七月吃青李子,八月享紫葡萄。人們走進高山流水追問自我,
看那枝頭頭黃鸝,陌上芳草,滿池春水,一夜蛙聲,這又何嘗不是造化的慷慨饋贈,
這一片俯仰皆是的赤子之情,
奏起一曲空靈的回響。夢中的江南,我等了一個世紀…
江南的景致總是那樣親巧可人,伴水而行,透明的水未免淺薄,我所喜歡的是著了色的,
幽幽的青波。從東到西,沿著溪流緩步前行,淙淙的流水盤桓在植物的亭臺的左右,
一路看慣慣亭臺,游魚,草木,小橋,頑石,知道晚霞漫天,倦鳥歸巢,
白天里的景色全都換了一種存在。
江南駐足于浣沙臺,溪流帶著淺淺的笑意。這笑意漫過江南纖弱的背影,化作一圈圈漣漪。
淡淡娥眉時而微蹙,時而舒展,難道這片秋水嵌著我久遠而鮮活的回憶?
江南的每一滴水都有文化,歷史在江南沉淀,煙熏著江南的每一寸土地,
江南以她穿透歷史和和諧力量駐扎在我的心田,在這里,我找到了我的記憶,我的夢。
今夜,我醉了,在這柔柔的月色中,透過迷離的雙眼,我看到了雋永的江南,江南馨香的書香氣在蕩漾。
我恨,恨我為何只能與江南相約在片刻的不真實中。
恨我為何只有在虛幻中才能享受江南的風光旖旎,碧水縈回,青山倒影,山水相映。
夢中的江南秋水是而碧似翡翠,時而綠如青海,那豐腴的綠總是色澤萬千,不斷呈現出變換的風情。
山水的纏綿悱惻,在江南發揮到及至。水在山下饒,舟在水中行。
江南的水,從誕生之日起,便注定了生生世世的不離不棄。心中有一絲隱忍,一縷傷痛,
今夜,我徹底無眠。四年,我害怕期待…
前世,江南是夢中的一點嫣紅。
優美散文摘抄500字(五)
看不透就永遠看不透,隨風飄過的不只是那些漸漸泛黃的的支離破碎,帶著我曾經的忘卻,那些期望和無法彌補的痕跡還在空氣中浸漬。銘記,談何容易,忘卻,卻又是那么的清晰。年少的單純,看來那么的可笑。卻又那么無法揮去。逝去的永遠是美好的。真的懷念以前的朋友和死黨們。淡淡的薰衣草就象那些年的感覺,淡淡的朦朧的。還有些甜甜的。呵呵!很可笑吧,也許我就是這么個可笑的人。
情感的彌留是那以割舍的紀念,在那些瘋狂的歲月里,初開的騷動,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濃烈,曾想起那時有些害怕又有些激動的表白,那時是多么的單純,那么的瘋狂,想起第一次和心愛的女孩走在長長的馬路上,仿佛整個世界都在與我們同行,我多么希望這路永遠走不完。微風吹動你的發梢就像風的線條總是在我的眼里顫動,微笑掛在你的嘴角蕩漾我的情懷,一同共享那香甜的西瓜,一路微笑走來,淡淡的薰衣草香味飄散在空中,那時的你是多么的溫柔。那時的我甚至傻到見你肚子疼就馬上跑到藥店買止疼藥,事后還被你罵了幾句,可我還是很開心。我還記的你總是喜歡發呆,總走神,哎!可惜美好總是那么的短暫,當我那期望的紙片傳遞到你的手中,從你的敷衍到躲閃,留下的除了沉默還是沉默,問你總是話似乎空氣中的風,沒有回答的回答,我有些明白,沉默的結果終究還是離開!當你轉身離去的瞬間我才發現,原來這一切都只是那么的不卻實際那只是我的幻想,曾記的你說我總是幻想,說她是雙子我是雙魚,終究不會在一起的,也許你是對的,你還是會離開,這可能就是必定的,緣盡則無痕。但那時的痛徹心扉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如今,即使偶然在街上遇見你是那迷人的模樣看你從眼前走過,我卻再也看不見你令我懷念的發梢和那淡淡的味道。流逝的回憶(如是我聞,愛本是恨的來處。胡汗不歸路,一個輸一個哭。寧愿你恨你糊涂,中了愛的迷毒。一面滿足,一面殘酷)朦朧的追憶。
可愛的朋友,關懷的天空是那么的藍,彌留在心間的是無盡的追尋。
流水無聲帶著痛飄遙在迷茫的天空中。
落花無痕牽動著心歡笑在童話的天堂里。
經的歡笑承載了太多的淚水
留不住的思念蕩漾在你我的心間
風兒懂的沙兒淚水,魚兒懂的水兒的心。
朋友! 你呢?
優美散文摘抄500字(六)
夢里花落,知多少。可不可以,不要讓我醒的那么早
春天的時候,萬花競放,美不盛收。有蝴蝶飛舞,孩童歌唱。
我真的不曾料想,花兒離去的那一天,會有多少人,一直流眼淚。我只是在春風里遙望那些純美的笑顏,覺的幸福就在我觸手可即的地方,真實存在著。潺潺的流水,是那么柔美;無際的天空,是那么澄澈。春光里的女子,是那么輕靈,那么美麗。
可我真的不知道,秋天來臨后,詩畫般的景致都消匿于無際的黑暗里,再也尋不回。那一刻我明白了,為什么那么多人,愛上了眼淚。
冬天還沒有來,花都落了,只留一地相思的凄涼,一直蔓延著。
落花無數。我想象不出繁盛的花枝是怎樣那么快的枯萎,然后老去,成了毫無色澤與芬芳的干癟花枝。它們埋于深深的土中,等待下一個春天,破土而出。然后,永不哭泣。
如果繁花盛開的春天僅僅是一個好美麗的幻夢,我愿意永不蘇醒,哪怕虛無。我是多么深切的愛著春季里的每一張微笑的臉,每一片鮮艷的花瓣。
還有遇見的人,一輩子,只一次。
那么久以后,我明白了。我知道你只是,我夢中飛舞的片片落花,秋風一來,紛飛在世間,無跡可尋。只有一季的盛放,只有一個夢可以幻想。愛,或者不愛,都不再重要。只要,它們真的真的,真的存在過,哪怕飛舞在支離破碎的夢里,亦無所謂。
落花是春天離去時留下的紀念,而萌生在春天的愛,永不老去;相遇在春天的人,會彼此銘記,彼此祝愿。
任那落花紛飛,記憶,還在。
花兒凋零,是敗給了時間。愛不零落,超越永恒。所以,我依舊是懷者幻夢,相信童話的,懵懂的人。
而你,已在一年一年的花開花落里,長大,遠去,邁著輕盈的腳步,微笑著奔向,我不曾駐足的地方。
你是我夢中,飛舞的片片落花。
篇2
1、秋雨,是一葉詩,是一首歌,是一段無言的心語。雨,沉寞了夜,平添了幾分寧定幾分寂寥幾分思念;雨,疏淡了風,灑脫了幾許浪漫幾許遙遠幾許美麗;雨,潮濕了心,涌起了幾多愁緒幾多奢望幾多等待。無月色的夜,心里一片空白;無月色的雨,心里一聲喟嘆;無月色的曲,心里一縷煙塵。
2、前生債,今生還,苦海星暗,一葉愚舟漂起一重愁,人已在思海,想起往事,粒粒數起,前生種種,今世非非,無端徘徊,是為何?苦海無形,愚舟為何癡迷苦海,度劫人,度紅塵,因因果果,循循環環,皆由心聲起,再由心聲落,對對錯錯,情情莫莫,愁絲怎斷了。
3、你若盛開,給我感覺是有些清清爽爽的,有種出泥不染的高潔與清雅。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有這樣情懷的女子,必定翩翩若縷,有種不食人間煙火的韻致在里頭。這又讓我想起另外一個詞,凌波微步,不過這個詞更多一些江湖豪俠的氣概,但同樣都會讓人一見傾心到再也割舍不下的地步。
4、沒錯,我們總是以為,我們會找到一個自己很愛很愛的人。可是后來,當我們猛然回首,才發覺自己曾經多么天真。假如從來沒有開始,你怎么知道自己會不會很愛很愛那個人呢?其實,很愛很愛的感覺,是要在一起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后才會發現的。每個人都希望找到自己心目中百分之百的伴侶,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在你身邊早有人對你默默付出很久了,只是你沒有發覺而已。
5、會因為一首歌曲,一種顏色,想起你,想起你的真摯,想起你的執著,想起曾經一起經歷過的風風雨雨。想起帶給我的無眠的美好時,心里總是暖暖的,執著于與你的情,你的緣。你的關愛讓我常淚如雨下,不求擁有,只盼能癡癡的守侯。只是在心底深處留了一個小小的空間,靜靜地固守著那份說不清的情感。因為有了你的存在,生命里會多了一條彩虹。因為有了你這樣一個朋友,我會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熱愛自己的生活,因為知道你希望我過的很好,希望我能好好的照顧自己,再見面時,希望我能告訴你我很幸福。那些世俗的觀念,在心中,因為你的存在而變的蒼白無力,只是在心底靜靜地固守著那份美好的回憶,從一開始就知道,我們之間不會有什么愛情,似乎談起愛情就褻瀆了這份情感,這只能是一種友情。
6、很感激在這個世界上,有你這樣的一個人,你不在我的身邊,你也并沒有為我做些什么,但我卻希望,你會過的很好,長命百歲,幸福安康
7、讀書,確為人生一大樂事。它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滋潤干涸的心靈;它又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造就高雅的品味。充滿書香的人生旅途上,浮躁的心在書本中漸趨平靜,貧乏的腦海因書籍而飽滿,寂寞和孤獨在書海中蕩然無存,平凡的生活只因書香而美麗。
8、但是慢慢地,隨著認識的加深,你開始發現了對方的缺點,于是問題一個接一個出現,你開始煩、累,甚至想要逃避,有人說愛情就像撿石,總想撿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但是你又如何知道什么時候能夠撿到呢?她適合你,那你又適合她嗎?
9、在某個聚餐的場合,有人提議多吃點蝦對身體好,這時候有個中年男人忽然說:十年前,當我老婆還是我女朋友的時候,她說要吃十只蝦,我就剝二十只給她。現在,如果她要我幫她剝蝦殼,簡直就是開玩笑,我連幫她夾菜都沒興趣了,還剝蝦殼呢。
10、有時,在細雨綿綿的時候,吟起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在大雪紛飛的時候,念出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在萬里無云的時候,想到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樣偶然的念想,仿佛是自然與心靈的對話,是靈氣與靈感的溝通。
11、優雅是一種美麗,是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淡然;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清高曠遠。優雅,()是一個冰清而素潔的詞匯。
12、優雅是生活姿態。優雅的生活,就是在某個細雨霏霏的春日里,雙手托腮,獨坐窗邊,觀望窗外細雨獨奏的美妙樂聲;優雅的生活,就是炎熱的夏季,靜坐大樹下,感受微風帶來的絲絲涼意;優雅的生活就是在天高氣爽的秋季,漫步原野,與落葉對話,和秋雨相伴;優雅的生活,就是在白雪皚皚的冬季,掬一捧雪花,握一份愜意。
13、我們相伴就是歲月長河中的真誠交流。有人說:有些緣分注定是逃不掉。是的,有緣才會相聚,有愛就要珍惜。人世間,發生過多少愛恨情仇,大千世界里,多少人能風雨同舟,蕓蕓眾生,又有多少人能相伴一程?人與人的相遇相知,注定成為美麗的傳說,如花似月,在靜待開放時,吐一縷馨香,悅人心田,在皎潔如練的光影里,情感純凈甘美。如果沒有塵囂的煩惱,這是怎樣的一種醇香呀!有了俗事的紛擾,這更顯得珍貴無比呀!回憶讓人微笑,微笑使人陶醉,尤如在花紅柳綠里,采擷風的輕盈,云的舞姿,鳥的自由,水的清涼。讓這樣的情感在身體里游走,在脈絡里飄流,一種幸福不言自明,一種快樂蕩漾心頭,一種熱情不請而至,一種溫暖不用等候。
篇3
2、多謝你如此精彩耀眼,做我平淡歲月里的星辰。
3、聽說你把花草也修剪好,我就不敢把日子過潦草。
4、如果上天讓我許三個愿望,第一個是今生今世和你在一起,第二個是再生再世和你在一起,第三個是永生永世和你不分離。
5、如果給你寫一段情話,我不會寫海誓山盟,我會寫我跟你的余生。
6、夜晚潮濕,地面潮濕,空氣寧靜,樹林沉默,今夜我愛你
7、微微怪時間不能保存情緒,保存那一切情緒所曾流連的境界。
8、我以晦朔春秋為聘,不知你愿否共我度完蜉蝣小年。我以冥靈之限為約,陪你共度椿湫。
9、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愿你路上有良人相伴,愿你所有快樂無需假裝,愿你此生盡興、赤誠善良。愿時光能緩,愿故人不散;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愿你惦念的人能和你道早安,愿你獨闖的日子里不覺得孤單。愿你人間走一遭,圓滿了三界六道,看透了是非善惡;從此福來心至,皆是逍遙。
10、我抓不住這世間的美好,只好裝作萬事順遂的模樣。
11、所有人都在抬頭看星星的時候我在看著你
12、我們不一定形影不離,但一定心心相惜;不一定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不一定常常聯絡,但一定時時牽掛!
篇4
關鍵詞: 課外閱讀 指導 層次
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占了很大比例,關于課外閱讀教學的許多問題已得到各方面的充分關注和深入探討。不過,一直以來,我們往往更關注于學生的閱讀成果,以及教師閱讀教學的模式,卻忽視了一個問題:一個大園子里,有大樹,有鮮花,定然也有小草。一個正常的教學班就像這個大園子一樣,有尖子生,中等生,亦有學習相對困難的學生。就如同我們不可能要求大樹、鮮花、小草達到同等的高度一樣,我們也不應該苛求所有的學生達到同樣的學習層次。但是,大樹有大樹的偉岸,鮮花有鮮花的芬芳,小草亦有小草的青翠。所以,在我們課外閱讀教學的這片土壤上,不僅應該讓大樹成長,也應該讓鮮花綻放,更應該讓小草萌芽,只有這樣,才有滿園春色。
因此,課外閱讀教學的指導應該是分層次的,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適合生長什么的土壤,我們就播什么樣的種子。讓所有的土地都體現自己的價值,讓所有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空間。
一、閱讀內容的分層推薦
閱讀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課內閱讀的文本主要是課本,這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閱讀材料。但是,單單看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還必須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那么,應該推薦學生閱讀什么讀物呢?首先,我們應當把初中閱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擬定一個連貫性的閱讀計劃,其次,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基礎,擬定一個有層次性、可操作性的計劃。鑒于此,我們不妨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目前水平并循序漸進深入的閱讀內容。
低層次學生可由:童話、趣味性讀物(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短篇故事性讀物(如:《故事會》、《少年文藝》、《微型小說選刊》等)―易理解的不復雜的小說(如:《西游記》、《魯濱孫漂流記》等);
中層次學生可由:短篇故事性讀物(如:《故事會》、《少年文藝》、《微型小說選刊》等)―情感豐富的哲理性讀物(如:《讀者》、《青年文摘》、一些優秀散文等)―故事情節容易把握的小說(如:《駱駝祥子》、《童年》、《花季雨季》等);
高層次學生可由:情感豐富的哲理性讀物(如:《讀者》、《青年文摘》、一些優秀散文等)―文化氣息濃郁的散文(如:魯迅散文、冰心散文、余秋雨散文、三毛散文等)―思想較深刻的長篇小說(如:《平凡的世界》、《水滸傳》等)。
閱讀的發展是階梯式的,由趣味性―思想性是一個逐漸提升的過程。當然,學生層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在學習中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根據閱讀的進展是可以適時調整閱讀內容的。而且,學生閱讀內容的發展過程不是機械割裂的,是可以適當穿插的。
這樣,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閱讀。低層次學生不會因為要求太高、閱讀內容太難而喪失閱讀熱情,把閱讀當做一種負擔。高層次學生也不會因為閱讀內容太簡單,難以實現自己的真實閱讀愿望而百無聊賴。每個人都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都可以在閱讀中有所得。
二、對閱讀效果的分層要求
學生的閱讀行為是自主的,但我們對于學生的閱讀不是放任自流的。學生的閱讀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形成什么樣的能力,我們應該提出比較詳細而且切實的要求。《課程標準》中對閱讀要求有這樣一段表述:“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但這個要求是對整個初中階段的閱讀水平的總體要求,它不可能同時在所有學生身上實現。根據學生基礎的不同,閱讀內容選擇的不同,學生的閱讀階段大致可以分成:趣味閱讀―感性閱讀―理性閱讀,因此對不同學生閱讀所達到的效果的要求也不可能是同一標準的。
初中學生的閱讀應該遵循一個“認知―理解―體驗―共鳴―賞析”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生只有在讀通文本的前提下,才可能理解文本;進而調動自己的知識和經歷儲備對文本有情感的體驗,在文本與讀者內心情感的共同作用下達到共鳴;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對文本的獨特感悟,進行賞析。這個過程是一個由初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正因為這是一個過程,所以我們應當尊重學生可能處于這個過程中的任一階段的事實,對于學生的閱讀效果的要求應該形成層次。對于低層次尚處于趣味性閱讀的學生,應該在閱讀后能達到“認知―理解”的層次,即能讀懂文本,能概括并復述文本的內容,初步領悟文本的內涵。為了促使其進步,可以指導其在此基礎之上逐漸能聯系自己的生活,簡單談談對文本的感受;對于中層次已經處于感性閱讀階段的學生,在實現“認知―理解―體驗”后可以指導其充分調動情感,形成對作品的共鳴,并且以文字的形式將自己得到的啟迪、感動等較好地記錄下來,以便將來逐漸形成對問題理性的思考。對于高層次的學生,我們決不應該以“教學是面向大多數學生”為理由而忽視或抹殺了他們超出普通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相反,我們應該給他們獨特的關注,讓他們更好地成長起來。對這類學生“認知―理解―體驗―共鳴”是沒有障礙的,應該鼓勵他們向更深的層次進行思考,形成自己對文本的獨特感悟和認識,對作品中的人、物、事有自己的評價和判斷,從而逐步學會對作品到位的點評和賞析,進一步可以有條理地成文闡述自己對文本的解讀。
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閱讀的基本要求及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更高目標。閱讀就不再是盲目的行為,而是一個不斷進步、逐漸深化的過程。
三、對閱讀筆記的分層指導
閱讀,記錄閱讀成果,見證閱讀進步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在初中階段大致有:摘錄、點評、讀后感、讀書卡片。不同閱讀水平的同學能夠完成的讀書筆記的質與量自然是有所區別的。初級水平的學生可以要求先學會做“摘錄”,即把你讀過的認為好的詞句、段落、甚至篇章摘錄下來。摘錄達到一定的數量和水平后學寫簡單的點評,即能表達出自己對所摘錄內容的看法;中層次學生要求能在摘抄的基礎上,抓住摘錄部分的一兩個亮點進行點評,在此基礎上學寫讀后感;高層次的學生要求能寫有條理有比較明確觀點的讀后感,而且由感情的抒發逐漸向理性的思考過渡。
讀書卡片的制作對于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是有必要而且是有能力完成的,但讀書卡片的繁簡、難易,還是應該有層次感的,要求每個學生都制作并填寫這樣程度的讀書卡片是有較大困難的。因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領會程度是有差異的,所以每個學生制作的讀書卡片里涵蓋的項目是可以適當增減的。①―⑥是基礎層次,⑦是提高層次,⑧是發展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簡化或豐富這個卡片的內容,更人性化也更個性化。而且在實際操作當中也可以讓學生獲得一種成功體驗,學生不再覺得這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喪失熱情,反而因為自己能夠做到而相信自己有可能做得更好。
那么這樣的分層指導會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呢?通過實踐我可以很肯定地說:不會。不但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反而激發了他們的進取心。
因為,這個分層,不是教師個人生硬地劃分學生的層次。首先要向學生明確,閱讀不應該成為一種被逼迫的行為,究竟成為哪個層次的一員,學生有自主追求的權力。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不斷地努力成為更高層次的學生。也就是說層次決定于你的努力。
舉個在教學過程中的真實例子: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時,我只設一個最低限度。即如果你覺得困難,你可以只做摘錄;如果你覺得力所能及,你可以寫簡單點評;如果你覺得學有余力,你可以要求自己寫有質量的讀后感。我沒有給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甚至有點悉聽尊便的味道。但事實上,后來真正只做摘抄的學生是極少數,少得出乎意料。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尊心,誰也不愿意承認自己是最低級的水平,誰也不希望自己成為最落后的那一部分。于是,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一開始只做摘抄的人學著寫簡單的點評了。盡管評得不到位,但至少你看到了他的努力;原來寫點評的學生開始寫讀后感了。雖然還有點混亂,但只要開始去做肯定會越來越好;原來就寫讀后感的學生看見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從而激發了他們的競爭意識,要比大多數人寫得好才能體現自己的優勢。于是,對文本的思考更深入了,見解更獨特了,內容更豐富了。大多數人都在努力證明自己是行的,都在盡量向更高層次靠攏。在這樣的氛圍下,小部分仍想偷懶的同學就沒有市場了,會產生被“遺棄”的感覺。那他只好也努力地融進大家的行列里來。事實上,這就像是無言的激將法。在不露痕跡中激發了各個層次的潛能。把門檻設得更低一點,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走進來,他才可能發現閱讀的樂趣。
因此,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我們不妨少一點急躁,多一點耐心;少一點嚴厲,多一點包容;少一點責備,多一點鼓勵。我們的眼睛,在欣賞大樹的挺拔、鮮花的艷麗的時候,也關注一下小草的青翠;我們的心里,在贊嘆大樹的威儀、鮮花的嫵媚的時候,也為小草的萌芽留下足夠的空間。不同高度有不同高度的風采,不同層次有不同層次的需求。為了課外閱讀這片土壤上的春色滿園,請讓大樹、鮮花、小草一起成長。
篇5
【關鍵詞】語文 培養 學習習慣
那么,高中生學習語文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呢?
一、積累的習慣
我國古代學者十分重視知識積累的作用。戰國時期的學者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告誡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唐代的韓愈說:“俱收并蓄,待用無遺。”(《進學解》)。宋代的蘇軾則主張:“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雜說》)可見積累對語文學習多么重要。從高考語文優勝者的實踐來看,積累也確實重要。浙江省紹興市的高考狀元魏益佳高考語文成績136分,他在談到自己的語文學習經驗時說:“語文學習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點點滴滴的語文知識,就如一粒粒的黃沙,今天積一粒,明天積一粒,就會聚沙成塔。”他的高分來自高中三年苦心經營的積累。積累也是高考應試的需要。尤其是近幾年來地區高考漢語文卷,字音、字形、詞義、實詞、虛詞、病句、名句等基礎知識部分直接考查知識積累的題目占了將近一半的分數,此外,在文言文翻譯、現代文閱讀中,有許多題目都是需要學生激活積累才能完成的。因此,一個高中生,必須首先做好知識積累。
積累的主要途徑有四個:一是摘抄,二是背誦,三是記憶,四是訓練。
積累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單元積累法。就是學習一個單元之后,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二是考點積累法。就是根據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規定的高考考點,對散見于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言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就是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于辨析疑點。如復習漢字字形時,就可以從易混點的角度進行總結:例如,復習漢字的字字形的識記,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積累一些字形相近而容易寫錯的字。比如,茶房酒肆的“肆”與肄業“肄”;寒喧的“暄”與喧鬧的“喧”。
二、閱讀的習慣
(一)誦讀。誦讀就是有聲的讀書。古代人把上學叫做“讀書”,可以看出傳統的語文教育思想對“讀”的重視程度。今天許多學生語文素養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從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只重視去做各種模擬試題,而沒有認真的進行過“誦讀”的訓練。但是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誦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選的那些優秀的作品,特別是要求背誦的文章,我們要認真的誦讀,除些之外還要找一些文情并茂的文章,拿來反復的誦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有的同學可能認為高考不考誦讀,誦讀文章對考試沒有意義。實際上,語文試卷中的許多題目,并不是憑理性的分析而是憑借較高的語言感受能力做出來的。有些選擇題,你做對了,但問你原因你可能答不出來,這并不能說明你憑運氣做對了,實際上你是憑語感做對的,正確的語感從何而來呢?從誦讀中來。
許多語文試題都是這樣,憑語感就能做對,因此,只做題不讀書,對于提高語文能力來講,是舍本逐末。
(二)精讀。從形式上看,與誦讀相比,精讀是一種無聲的讀,即默讀;從本質上看,他是一各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孔子講“學而不思則罔”,對于精讀來說,最關鍵的一條是在讀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質疑,即發現問題,實際上有效的閱讀,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閱讀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
(三)多讀。古人講:“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所以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賴于多讀名篇佳作,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自然就會有比較,有鑒別,自然也就會產生較為深入的理解。如有人讀了《荷塘月色》中關于月色的描寫,就想起“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的朦朧,又想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恬靜,覺得有那么幾分相似,由是而到畫面所顯示的凄婉的美。
篇6
我們在談及語文的時候,往往忽視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語文其實是一門語言。把握住這一點,也就明白了語文學習是向生活學習的一個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徑。話雖這樣說,但語文究竟要怎么學呢?我認為,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是要勤積累。
所謂勤積累,就是多讀、多記、多看、多寫。
(一)多讀
讀什么呢?高考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知識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學生,我們廣泛涉獵知識的最佳途徑就是讀書看報了。正如魯迅先生那句經典的比喻所說:讀書要像蜜蜂,不但辛勤地采蜜,還要多方汲取,采集各種花粉,才能釀出香甜的蜜來,緊叮在一處是絕對不行的。王蒙說作家要學者化,也是這個道理。
一般說來,我會把名著放在假期閱讀。一方面,平時空閑的時間太少,不允許我們花費精力;另一方面,假期可以集中精力,更好地體會名著精華。平時我就多看一些報紙雜志。一本高品位的雜志,帶給你的不僅僅是文章的美感,還有心靈的愉悅和啟迪、視野的開闊與知識的豐富。在我看來,《讀者》《視野》《青年文摘》都是很不錯的雜志;《環球時報》《南方周末》《語文報》都是很好的報紙,我基本上是每期必讀。另外,我還讀一些散文和小品文,如余秋雨、劉墉、喬葉、史鐵生、林清玄等人的作品。這些文章,或娓娓道來,或鞭辟入里,或給人啟迪,或發人深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文辭精美,讀來余味悠長,令人回味無窮。枯燥的學習之余,讀讀這些文章,既可以調節大腦,又能夠陶冶性情,實為人生一大樂事!
讀書,要用心去讀,必要時還要做讀書筆記,要摘抄。古人說“不動筆墨不看書”,俗話也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看到認為比較好的句子、段落,甚至文章,我都會把它記在專門準備的本子上。讀書的時候,如果有什么感悟,有什么啟發,我也隨時寫下來。它們都是一些被稱為靈感或者是思想火花的東西,往往一閃而過,如果不及時把它抓住,可能再也不會有了。記下來后,時不時翻翻、讀讀,這些東西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自己的東西,需要的時候,信手拈來就可以了。
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此。我從初中的時候就養成了作讀書筆記的習慣。最初是在老師的逼迫之下去摘抄一些東西,每周上交一次供他檢查,我的習慣就這樣保留了下來。讀書的時候,只要看到有什么優美或有啟發性的句子,我就會隨時摘記下來。我覺得,這些東西,如果我不記下來,以后可能就再也見不到它了。習慣就這樣養成了,甚至在我緊張的高三生活中也沒有放棄過。積少成多,平時看起來不怎么起眼的一點點東西,漸漸地變成了一本、兩本……到高中畢業,我已經有了滿滿四本了。
讀書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不知不覺中你的語文知識、文學素養會提高很多,不但對學好語文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而且對人生觀、個人氣質、修養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響。我一向認為,書中有美好的世界、豐富的人生。
(二)多背
多背誦一些詩詞名句、歷史典故、優美篇章、成語俗語。我高一的時候曾經迷戀詩詞,摘抄了很多,也背了很多,古今中外的都有。我在用到詩歌的時候,基本上可以信手拈來,恰到好處。只要用心去讀,詩歌中有很多好的東西值得我們去發掘,比如說感情的抒發、景色的描繪、敘述的手法等等。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別人沒發現的他發現了;“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別人沒感受的他感受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何等的樂觀自信!“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何等的細膩生動!
此外,盡可能多地了解歷史典故。一方面,有利于你閱讀文言文的時候,盡快地把握住文章的歷史背景。另一方面,有利于作文的時候得心應手地運用這些歷史典故來做論據,或者做聯想的依據,甚至以此來構架文章。還要盡可能多地掌握一些成語、俗語。所謂掌握,不是要死記硬背,而是在讀書、作文的過程中理解并運用。
(三)多看
這里的看,是指要學會觀察。
注意觀察,對學習語文有很多好處。觀察什么呢?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自然萬物,天地間的一切都是我們可以觀察的對象。看到它們,我們就應該想,如果要我來描寫它,我該寫什么呢?看到一個人,我們也應該想一想,如果讓我來寫他,應該抓住他的什么特點呢?
世界上絕對沒有相同的人和事,我們在描寫時一定要抓住特征,用最簡潔的語言、最形象的刻畫來表現人物和事物的特征。我們平時這樣想了、這樣寫了,作文的時候就不會無話可說,就能擴大選材范圍,使自己的文章內容更充實、更豐富。
生活是寫作之源。離開了對生活的觀察,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培養自己的寫作興趣和能力,一定要從觀察生活起步,深入生活,正確認識和理解生活。
(四)多寫
最后,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寫,多練筆,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每天晚上,我喜歡坐在臺燈下安靜地整理自己的思緒,俯拾生活中的點滴。那種感覺,好像是收藏過去的日子,收藏自己的生命,我確實有這樣的感覺。偶爾翻翻以前的日記,當時的點點滴滴又浮現在眼前,心中的感覺真的很溫馨。
篇7
關鍵詞:學習語文;方法;現代文閱讀;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5-071-01
通過筆者總結,學習語文方法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培養興趣
有了興趣就有了動力,這是因為語文包括的內容太廣了,從生活瑣事到人生哲理,從社會百態到內心情感,無不有語文的身影。語文本身就源于生活,但往往又是生活的概括、升華,只要你熱愛生活,相信心中定有語文的一份凈土。
二、重視積累與歸納
1、基礎知識的積累
包括語音、字詞、文學常識的積累。在平時學的課文,課外讀的文章中,碰到不認識的字詞或拿不準的讀音、容易寫錯的字,把詞典翻出來,查一遍,需要整理的可以專門用本子記憶,要留一個好印象。對于成語,我的做法是拿一個本子,在做題中積累,隔一段時間做一些成語題,在做題過程中,不認識的成語、生活中容易用錯的成語(特別注意成語的使用對象、褒貶色彩)都記到本子上,抽空拿出來翻翻看看,順口造個句子,成語的使用就這樣熟練了。
2、現代文閱讀
都說讀文章在于“悟”,不僅僅是揣摩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傳達的內涵,更重要的是解題的方法、技巧,核對標準答案,思索一下自己為什么就和答案不一樣,答案時如何形成的,我又是怎樣考慮的,我的解題思路偏差在哪里,及時整理出這篇閱讀最大的解題收獲,即在本子或紙片上,下回再做題前看上兩眼,下次做題就注意了,這樣每次做題都有新收獲。
3、文言文閱讀
注重課本中的文言文學習,課文都是經典名篇,很具有代表性。可以進行實詞、虛詞、句式的歸納積累。首先學會文言句式的分析,對省略句、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賓語前置句、賓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謂語前置句)要理解句式特點,記住固定的文言搭配,記住典型的一兩個例句,學會類比運用。
4、作文素材的積累
擅長寫散文的同學可以把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小故事、好例子抄到本子上,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一下寫什么用這個例子,把平時看到的優美的段落、句子可以摘抄或粘貼到本子上,慢慢積累。把自己讀到的新鮮例子、生動材料都記下來,學習在作文中長短句結合,多用排比句,多使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等,把一些開頭、結尾的好句子多背一些。
三、在做題中總結完善
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必須多做題,在做題中重在總結完善自己的不足,把出現的新知識整理到自己的本子上,精選題目,可以有目的的進行專項訓練,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期的培養、大量的習題為基礎。
四、多動手寫隨筆
善于觀察生活、思考生活,把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都寫出來,或者模仿他人的范文開始,融入自己的語言特點與自己積累的材料。
五、可以適當課外閱讀
每天飯前飯后,讀一讀報紙,看看短評,看看《讀者》,翻翻《青年文摘》。都是很好的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要泛讀,活躍思維,開闊視野,培養語感。也可以讀一讀教學大綱推薦的20部古今中外名著,包括《語文讀本》都可以隨時翻翻看看。但課外閱讀始終不能代替正常的語文學習。
六、語文聽課技巧
1、學會帶著問題聽課,在聽中求解
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生的聽課一般應達到三種效應。第一是完成對預習內容的再認識,從而達到加深印象,加強理解和增強記憶的效應。第二是完成對預習中存疑內容的釋疑,從而達到提高認識,釋疑解惑的效應。第三是完成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把握貫通,從而達到感悟、自得的效應。在這三個層次中,釋疑解惑的層次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既包括學生自身的釋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設疑,調動學生積極思維。這兩種因素在教學過程中交替發揮作用,就會在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中使學生提高聽課的效率。
2、學會聽重點
一堂課為45分鐘,但老師講課的精華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鐘的講課內容中,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很多,我們要學會抓住聽課的重點。首先是根據課前預習的情況,重點聽自己預習時沒弄懂的部分,爭取通過教師的講解,把疑難點解決。其次,要抓住教師講課內容的重點。要善于抓住教師講課中關鍵的字、詞、句,注意老師如何導人新課,如何小結,抓住老師反復強調的重點內容。
篇8
關鍵詞:高中語文積累學習 積累內容 積累策略
一、在閱讀鑒賞中積累
(1)語文課堂中的閱讀積累策略。
講授課文時總會有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中要定出學生需要積累的內容和積累需要達成的目標。比如說小說閱讀鑒賞中,要制定和小說問題相關的文體知識,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通過理解三要素要挖掘出文章的主題。情節安排運用的手法:如線索,如設置懸念,如情節設置平淡,如結尾出人意料等等。人物描寫的手法: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動作、心理、外貌、神態、語言、細節等。這些文體知識需要在閱讀中進行補充梳理,有助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鑒賞能力也會得到提高。高中生的課業任務重,除去語文課外,課下很少有時間進行大量的閱讀,所以這就需要語文老師在課堂這片有限的天地中開拓出無限的空間。課堂中可以充分利用課文、題文來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
(2)課外閱讀鑒賞的活動組織中以趣引讀
面對高考這種選撥性的考試形式,很大一部分老師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語文基礎知識的死記硬背上,拿到分數就是硬道理這種不利于語文發展的思想影響著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不容樂觀,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更是無從實現。這的確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語文教學不僅要抓好課堂教學,更重要的是開拓學生語文視野,提高語文學習的內涵,這就需要把課堂拓寬到課外時間上。課外時間是學生閱讀的自由支配時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閱讀中會不斷對語文感興趣,從而進一步促進著學校里的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高中階段,學生的理解和鑒賞能力已差不多接近成人,能定下心來認真思考,可以讀一些大部頭著作,或古典名著,或外國著作,讀名著最好在一個比較長的假期,暑假或寒假。上學期間也可以讀,只能利用零碎的時間,不過這種習慣形成了對學生的一生都非常重要。畢竟高中階段的時間安排特別緊張,如果真沒時間靜下來啃名著,不妨讀一些散文、雜文或《青年文摘》《讀者》《意林》等,這些材料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啟迪學生的心智,使學生在閱讀中不斷完善自己。課外閱讀應多樣化,既要有文學性的,又要有社會熱點、人生哲理等,這樣才會使學生的知識更加豐富,發展更加全面。讀這些材料,應引導讓學生自己去選,只有學生閱讀了感興趣的材料,才會激發他們進一步的閱讀,并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看到課外書,就會愛不釋手。
(3)作好閱讀筆記,積聚知識寶庫
古人說過“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動筆墨不讀”,這說明閱讀時需要記筆記的重要性。很多高中生都特別喜歡讀課外書,可是很少一部分能做到記筆記或摘抄,大多情況下只是簡單的瀏覽,這種做法可以說是一種不自覺的語文學習習慣。如何讓學生由不自覺地閱讀變為自覺地閱讀?引導學生進行摘抄就是一個有效地方式。摘抄的可操作性強,就是指導學生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抄寫那些比較精彩或有深刻意義的句子或段落,這樣既可以深化對閱讀的理解,又可以進行閱讀中的積累活動。學生摘抄形成習慣后,就會豐富閱讀積累,達到積土成山的效果。
二、在表達交流中積累
表達交流能力的提高需要語言知識積累、生活素材積累、文化背景積累等積累的積淀,反過來說,這些積累也可以在表達交流中進一步充實豐富,表達交流中,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欠缺那方面的積累,才會為接下來的積累進行有效的指導。
口語表達交流可以提高學生交往能力,鍛煉學生的口才。可以開展辯論賽、主題演講、讀書報告會、新聞點評等形式促進學生表達交流中的語文積累。交流學習是新世紀的學習形式,交流合作可取長補短,閱讀――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就閱讀所思發表看法,一起磋商,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閱讀果實獲得師生的承認,會進一步激發閱讀的興趣,也鍛煉了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高中學生心智日漸成熟,也開始有獨立的見解,讓同學們思維的火花碰撞,會極大地提高學習和積累效率。
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某個事件進行評論也可促進語文積累。當今的一些熱會熱點、新聞事件都是和國家政治、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可以在適當的時間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或者影響很大的事件進行交流評論,在活動中學生要搜羅相關資料,掌握事件來龍去脈,還要進行思維加工形成有邏輯性的語言,這個過程學生都在進行有意無意的積累。比如,著名慈善家邵逸夫的去世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教師可以就此事件引導學生去了解邵逸夫的生平,然后相互交流探討。
課前 5 分鐘也是應該充分利用的寶貴時間,在這短短的 5 分鐘內,可以引導學生就某一個命題進行簡單表述,也可以結合校園內發生的事情搞一個“新聞會”,讓學生自己主持,每個人以口頭的方式為大家校園新聞,其他同學可以針對“新聞’,提出問題,請同學解答。在同學們口頭表達和相互交流中,既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而有針對性地改進,也可以學習別人的積累資源從而豐富自己的積累。
三、在生活體驗中積累
古人老早就提出,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也就強調了語文積累的生活實踐的特點,強調語文積累可以從生活經驗中豐富。教學做合一、生活即學習、社會即學校等教育思想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主張,陶先生也強調了生活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語言學家呂叔湘老先生曾說過:“語文課跟別的課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馬路旁邊的廣告牌,買東西,附帶的說明書,到處都可以學習語文。”生活到處都是學語文的素材,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多體驗生活,生活就是一本大語文教材,里面有取之不盡的知識寶藏。
高中生是有主見的,學習能力強,眼界比較開闊,喜歡關注人生,關注社會。如果只是把學生限定在語文課堂中,那么他們就會漸漸對語文失去興趣,進而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語文教師要注意將學校語文與社會語文貫通,來增加學生們的生活積累。生活是積累的來源,生活里有無窮無盡的知識寶藏。只要用心觀察,生活處處皆語文。從人們的話語中,從大自然的風景中,從電視新聞中等等都是知識積累的大寶藏。
家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港灣。說到家,每個人都有很深的感情,感動于父母為我們的付出,感動于父母間的相濡以沫,感動于一句話語、一件衣服、一個動作、一盤小菜等等。可是很多同學在寫和家庭有關的作文時,往往寫得很干巴,其實這和學生不注意觀察家庭生活有關。老師可以進行這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如何從家庭生活中積累,如可以觀察不同的人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弟弟妹妹以及和自己家庭有關的其他人員;如多觀察細節,某個家庭成員的口頭禪、外貌、心理、動作等等;選材既可以寫溫情,也可以寫矛盾摩擦。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家庭故事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我們要用一雙慧眼去感受美妙的家庭生活,既可以感受到動力,又可以在不斷的積累中養成好的積累習慣,可以為學校生活以及社會生活奠定良好的適應基礎。家庭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中的酸甜苦辣都可以成為積累的優秀素材。
學校生活本也是我們語文積累的重要來源。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是生活在校園里,那種酸甜苦辣的滋味應是感受最深的,但是如果學生不注意平日的積累,等用到的時候也會覺得校園生活枯燥無聊,無非是上課,作業,考試三部曲。其實校園生活可用來積累的材料很多,老師教課的風格,學生之間的深情厚誼,父母來學校看孩子的脈脈親情,食堂師傅做出的可口飯菜,哪怕是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如何化解,都可以成為學生筆下的積累素材。還有如那一大堆的作業,考試的失敗,成功的喜悅,只要仔細品味,學生一定會有話要說,學生的心里也就會漸漸積累下豐富的情感。
社會生活異彩紛呈,更是語文積累的不可或缺的資料庫。我們每個人都和社會生活密切聯系著,街頭見聞,街道市容,人情世故,甚至街頭流浪者的不幸遭遇都會在我們的心底留下印記,另一個例子,報紙、電影、電視、網絡和其他媒體,也拓寬了學生的精彩世界。就像一些電視欄目如“中國好聲音” “爸爸去哪兒” “新聞直播間” “百家講壇”等都有學生感興趣的積累素材。老師可以將近期發生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事件引入課堂,引導學生討論、質疑、批判,并寫成隨筆。這一做法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這是很好的一種練筆方式。
總之,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體驗,因此語文學習的提高需要在生活中積累知識。老師應引導學生重視生活體驗方面的積累,積累生活體驗,就是積累語文知識,語文與生活密不可分。如果讓學生認識到所積累的東西都是和自己密切相關的事情,那么學生學習語文也就更有興趣了。
參考文獻
篇9
先說語文科的學習
其實學語文最要緊的是學好基礎知識,基礎知識學習沒有什么技巧,全靠自己平時下功夫。該記該背的東西一點也不能馬虎,必須認真去記。因為基礎知識重在積累,可以準備一個小筆記本,平常學習和訓練中遇到的生字詞、多音字、易寫錯的詞語,易用混的詞語、易誤解的成語等等都可以記在本子上。這樣積累起來,每周看一次,對提高做基礎知識題的準確度很有幫助。
要學好語文還應多看課外書。看課外書時不要太急功近利,不要認為看幾篇小小說,你的作文構思便精巧了,讀幾篇散文你的作文語言便優美了。讀書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心靈,這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選課外書應選那些對學習和提高個人修養有益而自己又真正喜歡的書。讀課外書重在用心體會,要和作者產生共鳴。不要盲目而機械地讀書,發現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摘抄下來。做摘記也應該靈活,不一定非得抄那些多么優美的詞句、多么深奧的哲理,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抄下來。
語文學習還有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練筆。一般學校統一布置的每一周或每兩周一次作文練習,其數量是很有限的,遠遠不足以提高寫作水平。作文寫得好的學生,都是從初一開始勤奮練筆,他們除完成老師布置的大作文外,還自己規定每周必寫三篇小作文,小作文完全是由自己選材、立意,這樣,一來練習量有了保證,二來這種寫作是完全自由的,不受任何束縛,同學們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對打下作文基本功確實很有幫助,同學們不妨一試。
還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日記不一定天天寫,只是自己在需要一個談伴或一個耐心的傾聽者的時候才會打開日記本,記下自己的心情故事。其實,寫日記對于調整自己的心態,激勵自己的學習很有幫助,也可以在緊張的學習中為自己減輕一些心理負擔,并且為自己的小船掌好舵,不至于在大海中迷失方向。
數學又該怎么學呢
數學學習中,有幾點應該注意:一是深入理解基礎知識,如定義、定理、公式等。一個公式不管怎樣變形,都應該能認得出,在解題時能達到運用自如。二是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如初一剛上學便接觸代數這一初中數學的重頭戲,這是最難學卻也最重要的一部分知識,有些東西很抽象,一開始可能就碰壁,但千萬別灰心喪氣。要從課本入手,認真抓好概念,再做些題,加深理解。不懂的東西,多問老師、同學,經過一段適應期就好了。遇到其他困難也是如此,不要喪失自信,只要付出足夠多的努力,沒有學不會的東西。三是不懂就問,不要不懂裝懂,不要不好意思。學問學問,顧名思義,學習是需要“問”的。四是做題要認真。不要因為馬虎丟分,考試時會做的題一定要保證做對,不要原諒自己每一個不該犯的錯誤。五是平時小考認真對待,慢慢提高解題速度。時常總結考試經驗,如時間分配,心態調整等問題。六是平時做的題,發的考卷最好收集起來,并準備一個糾錯本,學會做個有心人。每做一道題都應做得有價值。七是題不離手。每天保證一定練習量。做完題后,能夠總結出一些思路、方法、規律、技巧,還可以把這些記到本子上,能堅持下來的話,大有裨益。八是考試時按自己的實際情況,分配好時間,做題時平心靜氣,會做的題絕不馬虎,不會的題做多少是多少,能得幾分是幾分。下來之后,認真分析試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后更加留心。
還有英語科的學習
英語學習,最重要的是“認真”二字。上課認真聽,認真記。下來以后,該記的東西要記準、記熟,如單詞、知識點、詞組、語法等。其中單詞記憶有很多種,同學們一定都有自己的方法,有的同學是這樣記單詞的:對于課本上的單詞,通常才用音節記憶法,課外記的不多,通常是在文章和句子中記憶。
英語學習中讀背比做題更重要,通常先做老師布置的題,做錯的積累在糾錯本上,課外有時間的話可以讀英語書報和聽磁帶。
英語聽力也很重要,一是要堅持每天聽,聽的時候不要看著材料,脫離材料聽效果比較好,二是多跟著磁帶模仿,通過模仿突破發音,繼而攻克聽力。
當然,學好語文、數學、外語,其他科也不偏廢,初中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等學習方法與語文、數學、外語大同小異,但各科也有自己的特點。
最后說說考試如何才能得高分
同學們都想考試得高分,那么是否有得高分的捷徑呢?
捷徑是沒有的,但是做到以下十點會有助于得高分:
1、以學為先。在自己心目中,學習是正事,正事理應先于娛樂。
2、隨處學習。每天練跑途中記憶詞語。在盥洗池旁貼一張詞匯表,每天刷牙時熟記一個生詞。即充分利用學習時間、堅持不懈。
3、講究條理。把常用的與學習有關的東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將重要的學習用品和資料用一個紙箱或抽屜裝好,避免用時東翻西找。
4、學會閱讀。學會快速閱讀,提高單位閱讀量,學會讀一本書的目錄、圖解和插圖,為提前了解本書內容,獲得更有效的信息。把自己當一個積極的讀者,不斷地提問,直到弄懂字里行間全部信息為止。
5、合理安排。再晚也勉勵自己當天完成作業。
6、善做筆記。培養記筆記的能力,優秀生往往一邊聽課一邊記重點。有的在筆記本中間劃一道線,半邊摘錄課文摘要,另半邊記下老師補充的東西。
7、書寫整潔。
8、及時提問。
9、學習互相幫助。學生經常一起討論家庭作業中的難題。使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
篇10
【關鍵詞】語文 課外閱讀 “質”與“量”
新課標指導下的高中語文課外閱讀似乎已經與學生的閱讀興趣沒有什么關系了,課外閱讀已然成為一種必修課了,更讓人無所適從的是,這幾年,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的必讀書目越來越多,越來越雜,讓人望而卻步。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面把握好閱讀質量就是至關重要的事情了,對此,我在高中語文課外閱讀上面做了一系列關于語文課外閱讀“質”與“量”的研究,取得讓人比較滿意的成果。
首先,關于課外閱讀“質”的思考一直是筆者非常關注的。看看教育部規定的中學生課外文學名著必讀書目和課外閱讀擴展推薦書目,“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是不錯啊,可是,這么多,讓我們學生怎么讀啊?需要讀到一個什么程度啊?筆者研究了最近幾年各地高考語文試卷,研究了新課標的要求,于是在課外閱讀上面進行了深入思考并且進行了積極的實驗,連續幾次考試中我們班級學生表現特別好,取得初步成效。現在學生的閱讀沒有形成習慣,他們天天做題第一,讀背第二,閱讀排在最后,就是說學習累了看看書就當作休息調節一下,這樣的課外閱讀對“質”的考量結果可想而知。我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以下幾個建議,讓學生把握好,使課外閱讀提“質”優“質”。
讓學生做閱讀的主人 課外閱讀體現自主自由,就是讓學生自己選擇需要閱讀的書目,而且自己去看去讀,然后自己去體會,去寫讀書筆記,再然后就是自己去交流,和有同樣閱讀興趣的同學去共同探討,也可以去辯論,最后自己升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老師要做的不是去把握他們的思想,他們的閱讀取向,而是適當參加他們的活動,對他們的一些偏離進行修正,我們應該充分信任學生,努力挖掘他們的潛能,尊重他們的思想火花,讓他們自己學會用特別的眼光去看世界,自己去思考問題,探討問題,并且得出結論,形成自己的思想。這樣,學生在實踐中產生了滿足感和成就感,學生就會越來越愿意參與課外閱讀,閱讀效果也就更好。
給學生明確的指導 課外閱讀書目里面許多名著內涵意蘊十分深刻,學生讀起來很是吃力,學生要理解這些作品的深刻內涵難度很大。這時候,我們語文老師就必須站出來,給學生明確的指導,給他們指明研讀的方向,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和藝術價值。我們可以廣泛搜集一些相關資料給學生以參考,也可以用專題講座的形式幫助他們理解文學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等,也可以平等地參與他們的討論,幫助他們更加深入地去挖掘作品內涵。
在課內課外做好溝通 語文課內閱讀的篇目相對于課外的篇目而言還是比較少的,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向課外進行滲透。我們在課堂上從作品和作者就可以延伸到課外閱讀篇目,先讓已經閱讀了這個篇目的學生進行展示,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等等都可以進行介紹,然后讓大家進行討論,對于作品的藝術手法,思想內涵方面應該仔細分析,這樣,課內課外相輔相成,既解決了課內的學習課程任務又巧妙地深入研究了課外閱讀的內容,還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發展了學生的自我研讀的能力,可謂一箭三雕。
其次,關于課外閱讀“量”的思考也是筆者特別關注的。我們說高中學生如果能夠注意拓展知識面,提高自身修養,提高人格魅力的話那是多么好的事情啊,但是,學生如果要盡量做到這一點,勢必就要犧牲一部分時間去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籍,那么怎樣做才能夠課內課外的效率兼顧呢?這是大家都特別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現在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來增加閱讀量 老實說,在規定的閱讀書目中能夠讓學生非常感興趣的篇目不是很多,那么,我們老師就要想方設法去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愿意去讀,認真去讀。我們可以通過歌曲,影片等等聲光電手段讓學生去走近作品。
幫助學生選擇閱讀書目來增加閱讀量 在課外閱讀書目中學生比較自然地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去讀,選擇淺顯易懂的作品去讀,這樣,問題就出現了,還有那些他們沒有選擇的作品怎么辦呢?這時候,我們老師就應該擔起指導和引導的責任了。我們可以讓學生從領悟人生哲理的高度,從體味生活酸甜苦辣的角度去選擇閱讀書目,使學生被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打動,自然而然去探索,去閱讀。我們還要去選擇大部頭書籍中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去仔細研讀,而不必讓他們去讀全篇,浪費時間而且也沒有什么效果。
營造課外閱讀的氛圍來增加閱讀量 在班級里,我把我訂閱了多年的《讀者》《青年文摘》《散文》等等都拿出來展示給學生們看,他們驚訝地發現,老師在閱讀上面花費不多,但是積累不少。同學們紛紛借閱,然后再互相交換,我幾年的圖書積蓄就很好地“發揚光大”了。我們還可以在班級里面進行讀書摘抄展示活動來營造課外閱讀的氛圍,每個學生每天都把自己讀書的成果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展示給同學們看,還要相互之間開展競爭,比一比,在競爭中讓他們互相鞭策,互相激勵。這樣,他們在和諧的課外閱讀氛圍中不知不覺就增加了閱讀量。
建立評價機制來增加閱讀量 每一個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不一樣,深度也不一樣,那么我們在給部分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檢測的時候,其他學生也必須對參加檢測的學生閱讀的書籍深入研究才能夠進行評價。這樣,在互相評價討論以后,學生對閱讀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內涵,藝術價值等等方面都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距離課外閱讀的目標就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