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表演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14:16: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音樂表演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本文在闡述音樂研究對音樂表演的意義、寫作音樂論文對音樂表演與教學的作用以及音樂表演論文思考與寫作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音樂論文寫作對音樂表演的意義和幫助問題,以期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在社會大環境和培養機制的雙重影響下,多數音樂專業院校中存在著注重音樂表演(演奏、演唱)技能和技巧的訓練,而輕視理論學習、科學研究的現象和問題,加之在音樂論文寫作方面缺乏自覺的文字功力訓練,從而限制了我們在音樂研究和音樂表演中前進的步伐,使我們的音樂表演難以具有深刻的內涵,而缺乏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音樂研究對音樂表演有什么樣的意義、音樂論文寫作對音樂表演起到什么作用、音樂表演論文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與寫作等,都是筆者認為值得思考與探討的問題。
一、音樂研究對音樂表演的意義
音樂研究與音樂表演均表現為一種以音樂為對象的創造性勞動;區別主要體現在創作材料的不同以及由此帶來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的不同;音樂表演以形象思維為基礎,其表達方式為演奏或演唱;音樂研究以邏輯思維為基礎,其表達方式為語言和文字。兩者之間相互推動和補充。因此,音樂研究能夠促進音樂表演,對表演專業具體化的細節研究能夠直接指導表演實踐。
音樂研究從學科意義上講,即音樂學,它是研究音樂的所有理論學科的總稱。音樂學的總任務是透過與音樂有關的各種現象來闡明它們的本質及其規律。其研究對象正是音樂及有關音樂的一切事物【sup】[1]【/sup】。
音樂表演則既是一種再現的藝術,即它忠實地傳達和再現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又是一種富有創造性使命的藝術,即它要參與音樂意義的生成,填充和豐富音樂的內涵,并由此富于音樂新的生命。因此,音樂表演者不僅要具備音樂表演的技能,完滿地表演與再現音樂作品,而且還要具備對音樂作品進行創造性解釋和表現的能力;不僅要對音樂作品的歷史意義和內涵有深刻的認識和體驗,而且還要站在當今時代的立場上,運用當代的審美眼光,對音樂作品的意義做出新的理解和解釋,填充和豐富它的內涵【sup】[2]【/sup】。
鋼琴演奏家、理論家尤金烏德在《思考與演奏-對表演藝術的理論研究》一書中談到:“對于音樂學理論,今天的表演藝術家不是需要得更少,而是更多”。由此可見,當今的表演藝術家對于音樂學研究的需要是迫切的。原因之一是20世紀演奏觀念的改變。20世紀的演奏觀念受到同一時期音樂學研究大發展的影響,崇尚二度創作忠于原作,而忠于原作的基礎是種種歷史的、結構的和風格的音樂學研究成果。這些對于種種音樂學研究成果的認知、理解以及在表演過程中的運用,被稱為樂智(music intelligence),它是20世紀后半葉興起的新名詞,與樂感(music feeling)和樂技(music technique)一起,合稱表演藝術家的三大必要能力;原因之二是20世紀教學觀念的改變。20世紀講究表演詮釋必須基于對音樂文本的分析,而音樂文本的分析需要基于樂智。這是使得教學由口傳心授向樂智的培養轉變。教學逐漸從模仿過程變為揭秘的過程,即從謎面(譜面)通過樂智(音樂理論)走向謎底(音樂復原)的過程。
二、音樂論文寫作對音樂表演與教學的作用
音樂論文是對音樂某一領域中的某些現象和問題進行探討、研究,表述音樂科研成果的論文,也可把表達音樂研究成果的論文稱為音樂科研論文、音樂研究論文等等【sup】[3]【/sup】。作為音樂研究成果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它既是對音樂研究成果的描述與記錄,又是人們進行音樂學術交流的工具。
音樂表演專業寫作類別,主要為音樂表演研究論文和音樂教研論文。音樂表演論文是指表達聲樂或器樂表演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一般來說更重科學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它既是研究對演唱、演奏技能和技巧的全面總結,又是對表演科學的理性認識與深層把握。音樂教研論文是教師對音樂教育領域中的理論與實際問題所進行的探討和研究,表達音樂教研成果的文章。它是從生動的音樂教學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
筆者從事小提琴專業教學已有九年,結合自己寫作專業論文的經歷,我深刻感受到論文寫作對自己演奏與教學的幫助與作用。
首先,在寫作論文的過程中,可以調動自己所學到的各種知識來探討某些音樂現象和問題。同時,我們還會查閱大量的書籍和文獻,了解所寫題目的研究現狀,掌握最新研究動向,從而對論題有更成熟的思考和更深刻的認識,使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體系化、系統化。這樣就能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認識力、思考力、分析力和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寫作學術論文能培養和增強文字表達能力,有助于提高學術語言的口頭表達能力,使我們的教學予演奏示范與科學表述為一體,提高教學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重視理論修養和學術修養。 轉貼于
再次,音樂論文是進行音樂學術交流和傳播的工具。音樂學術交流、傳播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音樂會、研討會、錄音、錄像等,然而音樂學術論文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因為它是傳遞、儲存信息的良好載體,是國內、國際間進行學術交流的有力工具。這種交流與傳播不僅能提高音樂研究的水平,而且還可以廣泛的普及已有的音樂研究成果。
最后,音樂論文寫作的過程,能使我們主動建立學術意識,培養科學鉆研的態度,并且逐漸形成創新性的思維。
三、音樂表演論文思考與寫作的角度
音樂表演論文思考與寫作的角度應是多方面的。
首先,可以運用已有的音樂學研究成果,對作曲家開展縱向、橫向、原點比較。縱向比較即對不同風格、不同時代、不同國籍的作曲家進行比較研究,旨在尋找出他們間的影響、聯系與傳承;橫向比較即對同時代、同國籍、同流派作曲家進行比較,尋找差異;原點比較即對一個作曲家不同時期、不同題材作品的比較,既尋找聯系,也尋究差異,從而使我們在把握作品音樂風格方面有所建樹。
其次,對音樂文本進行研究分析,從曲式結構、和聲、調式調性、速度力度等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并以手稿為基礎,對作品進行不同版本的研究與分析,并將不同演奏家的演奏錄音進行比較研究。從而在演奏方法與風格詮釋上闡明自己的觀點。
再次,從事音樂表演教學的工作者,必然要求將教學與科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科研予教學創新支持,教學反饋科研以靈感驅動,二者互相推動,相輔相成。因此,對已有的專業論著及同行發表的論文進行搜集、閱讀和整理。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通過主觀的思考與探索,不斷將教學方法的積累升華為教學理論的形成,才可逐步建立自己的學術思想和學術理論。
綜上,音樂論文是儲存、傳遞信息的良好載體,它不僅能廣泛傳播和普及已有的音樂研究成果,而且便于人們從中汲取知識,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因此,筆者認為在音樂院校的表演專業中,進行音樂論文寫作訓練是極為必要的。
音樂不是技術,而是文化。我們只有在音樂研究中不斷前進,才能使我們超越自己,進入一個全新的、更高的音樂表演與學術境界,從而讓自己的音樂表演更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注釋
[1] 廖乃雄、羅傳開.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音樂學”詞條.
[2] 張 前.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1.
[3] 傅利民.音樂論文寫作基礎.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9.1.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視界融合音樂表演
音樂是一種離不開表演的藝術,音樂表演是賦予音樂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創造行為,所以音樂表演一直被人們稱為二度創造。瓦爾特曾經說過:“演奏家的藝術處理和見解越高,他就能更大程度地傳達該作品。”①但是在怎樣進行二度創造的時候卻出現了不同的觀點:有的學者認為一切必須圍繞作曲家的寫作意圖來進行表演,其目的就是通過樂譜盡可能地還原作曲家的寫作意圖,不可對樂譜的演奏有任何偏差,要求表演者完全拋棄自身所處的時代精神而對作者的生活環境、性格品質、感情經歷等做一個完全的模擬;有的學者認為樂譜是由音符組成的,而音符本身是沒有生命的,要想使樂譜變成有生命力的音樂那就需要表演者的主動介入。也可以說,表演者作為二度創造者同作曲家一起承擔了音樂的創造。而伽達·默爾從哲學的角度對音樂表演者做了一個明確的定位,并對音樂表演中的美學觀點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視界融合”是伽達·默爾②現代釋義學中解釋音樂表演的一個核心理念。其代表作《真理與方法——哲學釋義學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把理解視為人類存在方式”這一哲學基礎上進行創作的,因此我們又稱它為“哲學釋義學”。在伽達·默爾看來,哲學、藝術、歷史、法律等一切人類的精神創造都是有待于人們去理解和解釋的對象,他還特別把對藝術的理解和解釋放在人類精神創造的首位來進行探討。同樣,他認為像音樂作品這樣不具有語言,卻包含具體意義性內容的藝術作品也存在意義問題。如他所說:“雖然純粹的音樂就是這樣一種純粹的形式波動,即一種發音的數學,而且并不具有我們于其中所察覺到的具體的意義性內容,但是,理解仍然獲得了一種對意義性事物的關聯,這種關聯的不確定性就成了理解,同時它也構成了這樣的音樂所特有的意義關系。”③
伽達·默爾認為,藝術作品的意義不只是存在于理解者的主觀思想中,也不只是存在于客觀藝術作品中,它還存在于主體對客體的理解和解釋中。它是理解者和被理解對象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產物,是二者的統一體。因此,對作品的“唯一正確的釋義”的觀點在伽達·默爾看來是根本站不住腳的。也就是說,在不同時間和空間下的主體對同一客體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引用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說,那種盡可能地忠實原著、完全還原作曲家的寫作意圖的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就好像人不能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一樣,哪怕是作曲家自己也不能做到每次的演奏都是完全一致的。小提琴教育家萊奧波爾徳·奧爾也曾經說過:“一個時代的美學真理,一輩人的演奏真理,也許被下一代人認為是謬誤的教條。”④由此可見,不光是表演者做不到完全還原作品原意,就連我們的美學家們、我們的聽眾的審美觀點都是一直在變化的,只有把歷史的視界和時代精神相結合起來的表演者才經得起歷史的錘煉。當然,我們也不應該對作品的意義進行隨意的解釋。歷史上藝術作品的創作者和現今的理解者因為時空的不同而產生了各自不同的對意義的判斷,即各自不同的視界。歷史的視界已經客觀存在,而現今的理解者的視界因為受自身歷史環境的限制而不可能與歷史視界達成完全一致。對一部音樂作品的理解不應該是要求理解者完全放棄自己的視界而去追求與已然存在的歷史視界的統一,而是應該要求理解者拓寬自己的視界,使自己的視界與藝術作品中客觀存在的歷史視界相融合,從而使二者都能達到一個新的視界。視界融合對現實視界的強調、對音樂表演創造性的發揮開辟出一片新的廣闊天地,它的出現為音樂表演的創造性注入新的動力,也對音樂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深刻理解作品的歷史視界,又要結合自己的立場和思想形成自己所特有的視界去理解和解釋作品的意義和內涵。這將使音樂表演者的創造性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解釋也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表演者自身能力的提高將有益于表演者更生動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釋音樂作品。我們在闡述音樂作品時,對音樂作品的相關背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樂譜的版本、作曲家的寫作意圖、作曲家的生活感情經歷、作曲家所處的社會背景等等。只有在了解作品的相關背景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結合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對作品進行理解,才能更好地闡釋作品。所以演唱者要在對作品的歷史視界進行研究和體驗的同時結合自己獨特個性的視界對作品進行闡述,這樣才能根據自身的理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表演方法,形成獨樹一幟的個人演唱風格,從而更好地詮釋音樂作品。
應該注意的是,視界融合并不是一味地強調自我視界、毫不理會作品本身的含義,而是強調一種融合,一種歷史視界和自我視界的有機結合、一種歷史思想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過分強調自我視界會導致音樂作品缺乏生命力,會形成各行其是的混亂場面,這就違背了音樂表演者在音樂表演中的作為二度創造者的初衷。所以我們在進行音樂表演創造的同時,對作品的歷史視界要進行必要的研究,對作品所處時代的審美觀點、作曲家的寫作意圖等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再結合表演者自身對作品的理解與自身所處的時代精神、審美觀點等對音樂作品進行闡述。作品的精神是不能輕易更改的,如何表現這種精神就需要表演者的主觀能動,表演者能動性的動力來自于觀眾對表演者的認可而非作品本身。所以要發揮表演者的主動創造性就要給予表演者一定的發揮空間,才能使歷史視界和表演者自身的視界進行有機融合,才能更好地闡釋作品,才能讓作品更富生命力而萬年長青。
注釋:
①中央音樂學院編.論音樂演奏.1982年第3、4期合刊,第65頁.
②(Hans-GeorgGadamer,1900—2002)德國當代哲學家、美學家,現代哲學釋義學和解釋學美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真理與方法》《柏拉圖與詩人》《短論集》三卷、《我是誰、你是誰》等.
篇3
課題名稱: 淺論音樂表演中的情感體驗
學生姓名:
系 別: 音 樂 系
專 業: 音 樂 學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音樂表演是音樂存在的活化機制,無論在任何音樂行為方式中,音樂表演都使整個音樂活動處于激活狀態。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紹、傳播、完善、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音樂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聲調聲覺的聲波運動,而是通過內在的情感動態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層心理體驗,賦予無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給人以人性的體驗。音樂表演的二度創造,就是通過表演者對音樂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賦予音響的動態結構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滿著豐富情態意味的音樂運動。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主要內容:
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在表現方式上與非表演藝術很不相同。而音樂表演藝術則不同,他必須通過表演這個環節,才能把藝術作品傳達給欣賞者,實現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而音樂表演中根據藝術表現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對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揮之即去,達到揮灑自如、變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為音樂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實情感作為種子,同時它又是經過提煉,升華了的與音樂中的情感內涵融為一體的。應該說,只有這種藝術化了的情感,才是音樂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問題:
1、什么是音樂表演藝術及意義。
2、音樂的表現與精神性內涵。
3、音樂表演的二度創造本質——情感體驗。
4、音樂表演的情感體驗——投情。
5、音樂表演—賦予情感以生命。
6、音樂表演中審美情感的體驗。
7、對于音樂表演者的技巧與表現統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步驟:
1?大量閱讀古箏方面的文獻和著作;
2?找出有價值的課題;
3?依據論題精確尋找相關資料;
4?論文撰寫;
5?在老師的知道下進行修改;
6?定稿并準備論文答辯。
措施:
1?在圖書館和上網查閱相關資料文獻;
2?真理原有資料;
3?請教知道老師,與同學交流探討本論題。
進度安排:
1?2005年11月-12月初:查閱相關的資料;
2?2005年12月中旬:確定選題;
3?2005年12月底:寫開題報告并準備開題答辯;
4?2006年1月-3月:開始正文協作,完成初稿;
5?2006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2006年5月: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 王次沼著:《音樂美學通論》人民音樂出版社
[2] 修海平 羅小平著:《音樂美學基礎》上海音樂出版社
[3] 蘇珊•郎格:《情感與形式》中國社會出版社
五、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六、教研室意見:
簽名:
注:此表由學生本人填寫,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檔,指導教師和學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篇4
認定獎勵的問題
參加大學生藝術展演并獲得獎項是所有參賽單位和參賽者的夢想與追求。本文僅就藝術展演中的音樂表演和音樂科研論文獲獎在基層學校的認定、獎勵談談相關問題。
藝術表演包括聲樂、器樂、舞蹈、戲劇類的表演節目,主要是學生參與表演的賽事。雖說從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獲得的只是一紙獲獎證書,但證書的背后卻有諸多利益關聯。因此,訪談各校在藝術表演獲獎認定獎勵方面不僅予以認定,而且予以表彰和不同程度的獎勵。
指導教師本不是藝術展演獲獎的主體,有的指導老師并沒有獲得展演獲獎的證書,但訪談的十所音樂院校中,有六所對相關指導老師予以認定和給予不同程度獎勵;有兩所學校雖不認定,但根據獲獎級別分別予以指導老師一次性獎勵金;有兩所院校前兩屆對指導教師不認定、不獎勵,第三屆開始予以認定并獎勵。
科研論文評比與報告會是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與其它賽項并重的賽項,訪談的十所院校中有五所對參加展演的藝術論文獲獎均予以認定和獎勵;一所學校予以認定,但不給予獎勵;一所學校教育部獲獎論文予以認定獎勵,但省教育廳的獲獎論文不予認定獎勵;一所學校不予認定,但根據獲獎級別給予一定金額的獎勵。一所學校第一屆不認定、不獎勵,第二屆起視為教學成果獎予以認定獎勵,但低于科研獎勵;一所學校至今既不認定,也不獎勵。
不難看出,藝術表演類的項目獲獎在認定獎勵上不存在不一致的問題,即便是非獲獎主體的指導教師也能獲得認可或獎勵。但藝術科研論文的獲獎在認定獎勵方面就沒有那么幸運,盡管獲獎認定獎勵的占多數,但卻亂象重重。尤其值得深思的是,個別學校甚至出現參加同一賽事的藝術表演獲獎予以認定獎勵,而藝術科研論文獲獎卻既不認定,也不獎勵的歧視性現象。
認定獎勵的依據
教育部第 13號令《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第五章獎勵與處罰第十七條之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于在學校藝術教育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 [1]應該說,藝術展演獲獎認定獎勵工作除個別學校外在基層學校還是得到了較好的落實,但也存在一些著實令人不解的問題,如基層學校在表演獲獎與藝術科研論文獲獎認定獎勵上的差異;論文獲獎的校際差異;同一學校有的認定獎勵有的不認定獎勵等。其原因何在?透過各校的認定獎勵機制可見一斑。
藝術表演的實踐性決定了藝術表演的各種賽事獲獎是衡量其藝術教育成就的重要標志,各校對各類表演賽事的獲獎認定及獎勵都有一套明晰的認定獎勵機制。十所院校中,有七所院校只認定政府部門組織的賽事,校外行業協會(學會)的比賽獲獎一律不認可、不獎勵;兩所學校對政府部門與行業協會組織的賽事都予以認定并給予同等獎勵;一所學校都認定,但不獎勵。各校做法雖不盡相同,但對政府組織的賽事獲獎都予以認定獎勵,且多數只認定政府組織的賽事,充分說明了政府賽事的影響力;兩所學校對校外專業機構組織的賽事獲獎也予以認定獎勵,甚至對教師個人在國家及省、部級場所舉辦的個人作品及獨唱音樂會也予以認可獎勵。
在科研興校的今天,訪談的院校均十分重視科研論文的發表,無一例外地制訂有各種明晰的分級認定標準和獎勵細則,以鼓勵和促進教師從事科研的積極性。但作為藝術領域最薄弱最需支持的藝術科研論文并沒有象藝術表演那樣幸運地擁有獨立的認定標準機制,也就是說,各校實行的是只要在學校認定刊物上公開發表的各種論文學校都予以認定獎勵的制度,科研成果的獲獎獎項僅指獲得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優秀成果獎等科研項目性的獎項,而藝術展演各種賽事的獲獎論文卻均不在各校的科研成果獲獎認定獎勵的范圍。
縱觀各校的認定獎勵機制不難發現:各校制訂的藝術表演賽事認定獎勵機制使得各類表演藝術類獲獎在基層學校的認定獎勵都順理成章,而藝術科研論文獲獎認定獎勵機制的缺失使得藝術科研論文獲獎在基層學校的認定獎勵難以落實;一些落實較好的學校正是制訂了相關的條例才及時彌補了這一缺失,避免了獲獎認定獎勵上存在的尷尬與歧視性對待。
認定獎勵的本質
長期以來,音樂教育只重視技能課程的教育與學習,輕視理論課程的教育與學習,嚴重忽視音樂教育的科研工作,衡量教育教學成就也以藝術表演水平為主要標準。音樂教育的過程與學生的學習一直以來保持著重技能傳授、輕理論學習的傳統,音樂科研更是被嚴重忽視,甚至被擱置在被人遺忘的角落。基層學校只有藝術表演獲獎認定獎勵機制,沒有藝術科研論文獲獎認定獎勵的機制,并引發了種種問題及亂象,都是表演至上傳統意識的真實寫照。
基層學校表演藝術獲獎認定獎勵的順利實施與藝術科研論文獲獎認定獎勵的重重困難及實施中的種種亂象表明,獲獎認定獎勵機制在獲獎認定獎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教育部《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中第三條第四點科學研究與國際交流中明確提出:“科學研究與國際交流是不斷提高藝術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也是目前學校藝術教育中急需加強的薄弱環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對藝術教育的科研工作應給予充分的重視。 ”[2]和其他學科相比,藝術教育的科研是薄弱的環節,而藝術教育中音樂教育的科研又是更薄弱的環節。藝術科研論文評比及報告會的舉措正是教育部為改變藝術教育科研落后薄弱的現狀而專設的賽事,應該說,這一賽項的設置,改變了音樂只有表演賽事一統天下的傳統,在科研興教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但藝術科研論文獲獎認定獎勵在基層學校的問題也清晰地表明了當前藝術教育科研的尷尬地位與遭遇忽視的嚴重程度,認定獎勵中重藝術表演獲獎的認定獎勵、輕藝術科研論文、甚至漠視藝術科研論文獲獎的認定獎勵,重教育部獲獎論文的認定獎勵、輕省教育廳獲獎論文的認定獎勵,重期刊的認定獎勵、忽略獲獎論文的認定獎勵,一方面認定政府級的賽事、另一方面又不認定政府級的賽事等,諸多有失公平、公正的種種問題,無一不反映出藝術教育科研的薄弱地位和藝術教育科研工作的任重道遠。亂象的背后投射出的是基層學校如何切實貫徹教育部的文件與學校自身制訂的文件精神、如何體現藝術教育自身的公平與公正、如何定位藝術科研論文的獲獎、如何界定藝術教育的科研成果、如何體現藝術教育科研的特殊性等深層次的問題,這些都將是基層學校今后必須面對且需要克服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教育部第13號令.2002年7月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年―2010年).教育部[2002]6號
3.教育部關于舉辦全國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的通知.教體藝函[2004]6號
4.教育部關于舉辦全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的通知.教體藝函[2007]17號
5.教育部關于舉辦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的通知.教體藝函[2010]8號
篇5
1.課程設置與簡介美國音樂藝術博士的課程設置為55-65學分不等,大致需要2-3年的時間完成全部課程。每個學校學分、課程設置不同,但基本都包括:專業演奏、音樂歷史、音樂理論、副修專業四大類。(1)專業演奏鋼琴專業演奏課分為兩種類型,即每周一次的與教授一對一的專業學習課,以及studioclass演奏課,每次為2小時。演奏課通常要求每位教授其授課班級的所有學生到場,學生自愿報名演奏和討論交流,每位學生演奏結束之后,老師會讓其他學生進行點評,每位學生都可以獲得各自展示的機會,從而積累演奏經驗、提升心理素養、鍛煉語言表述能力。另外,鋼琴系每個月都會舉行兩次pianoforum鋼琴演奏討論會,每學期每位學生必須在討論課上演奏一次,由除專業老師之外的本系其它教授對演奏進行評論講解,全系的學生都要求出席并參與討論。(2)高級音樂理論和音樂歷史高級音樂理論和音樂歷史課程是專為博士生開設的研討課程,從各個歷史時期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主要針對曲式結構分析以及音樂理論的深入研究: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維也納古典;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上半葉;自二戰以后。或者每學期指定一個作曲家,從和聲曲式、歷史人文各個角度對作品和作曲家進行透視分析,上課方式以學生討論為主,小班授課,通常不超過20人。教授出題并作引導,研討的題目內容形式都很廣泛,課程選擇并無專業限制,作業是以提交論文以及課堂陳述報告為主要方式。(3)副修專業鋼琴表演研究生的副修專業可以從演奏方法與實踐、音樂歷史研究、音樂理論研究、鋼琴音樂教育中選取研究方向。演奏方法與實踐是為鍵盤和弦樂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研究巴洛克時期(1600-1750)以及古典時期(重點放在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早期的音樂作品)樂器的構造,裝飾音,數字低音、節奏、顫音等一系列演奏方法,除了理論的學習與論證,學生還需分組用古樂器(比如古鋼琴、羽管鍵琴、大鍵琴、管風琴等)或現代鋼琴進行課堂示范演奏與陳述報告。鋼琴音樂教育課程分為兒童鋼琴教學以及成人數碼鋼琴實驗室教學法兩個學期。后者主要針對音樂學院鋼琴副修學生的集體課教學法。主要講述如何充分的了解運用實驗室里的儀器與設備,幫助學生在鍵盤和聲技巧、即興演奏創作、視唱練耳、鋼琴演奏等方面得到提升。如果選擇音樂理論或音樂歷史作為副修專業的學生除了按照第(2)項里的規定修完原有的學分,還需按副修學分的要求,額外修滿這兩門課程的課時。(4)重點必修課程方法與研究是所有音樂專業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課,課程目的是指導音樂研究生學會應用基礎和正確的研究技巧,主題包括如何利用訪問圖書館資源和在線數據庫;論文的引文格式和抄襲的問題;批判性閱讀和寫作;以及對不同音樂版本的研究,了解它們的編集,比較各自的優缺點。所有這些知識都是為之后的博士畢業論儲備。碩士研究生的課時是2學分,DMA學生為4學分,他們將進一步學習如何規劃和寫作大型的學術研究論文。所有DMA學生將必須在課程結束時提交博士論文的開題報告并進行陳述。鋼琴文獻與作品研究是針對鋼琴專業研究生必修的課程,以對鋼琴音樂有重大貢獻的作曲家及其作品為線索,縱覽了17世紀中期到21世紀當代的鋼琴文獻,宏觀上對不同時期的鋼琴藝術發展脈絡進行梳理。內容包括的體裁風格、音樂特點歸納總結、不同音樂風格形成下的時代背景,詳細論述和賞析每個時期的作曲家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鋼琴作品分析.
2.評價體系在完成所有課程后,學生首先需要確定答辯委員會教授組成員(4-6位),要求包括專業表演、音樂歷史、音樂理論、副修專業四個方向的教授,以及論文導師。其次學生需參加博士研究生資格考試并通過之后才能成為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其主要用意在于檢驗博士生在其研究領域內的綜合基本學識理論(substantiveknowledge)和職業技能(scholarlyandprofessionalexpertise),確保其有完成接下來博士論文研究和實踐的基本能力。綜合基本學識理論考試分為筆試和口試兩個環節,出題內容必須包括專業演奏、音樂歷史、音樂理論、副修專業這四個方向。考試時間分為兩天四個時間段,每位教授會給出兩到三個問題,閉卷當場作答,主要以提交論文的形式。考試問題涵蓋了幾乎所有音樂時期的知識以及作品,例如:討論20世紀初期法國的鍵盤音樂,至少包括四位主要的作曲家,詳述各自的作曲風格以及運用具體的作品進行論證。音樂理論的教授會給出五個左右的譜例,讓考生判斷屬于哪個時期、作曲家的作品,并詳細論述分析原因。口試定在筆試完成后的兩個星期內進行,博士候選人除了回答答辯委員會的提問,還要提交博士論文開題報告并進行陳述。對于鋼琴演奏專業的研究生來說,職業技能考試是以資格審查音樂會的形式進行,鋼琴系全體教授出席進行審核并決定是否通過。美國博士研究生資格考試有著很高的淘汰率,一般在20%-30%左右,如果不通過將無法獲得博士候選人資格,進入下一階段的學位進程。這也體現了美國藝術類博士培養極為苛刻嚴謹的標準,成為博士候選人僅僅是完成博士學位的第一步,在接下來的兩到三年中,鋼琴演奏專業的學生需要舉辦三場獨奏音樂會并完成博士論文的寫作。音樂藝術博士論文可以通過三種形式提交:200頁以上20萬字的研究論文;100頁論文連帶一場和論文有關的projectrecita(l論文項目音樂會);50頁論文連帶兩場lecturerecital(演講音樂會)。形式多樣的論文提交形式,提倡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更適用于演奏專業的候選人。
二、對中國鋼琴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中國鋼琴演奏專業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較晚,從2005年起,開始面向全國招收藝術碩士研究生,此為音樂演奏專業目前國內的最高學位文憑。美國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授予音樂藝術博士學位(演奏專業)的國家,從設立到現在已經有近70年的歷史。它整個系統的規范合理性、大量豐富的研究資源、眾多在各領域匯集的一流的師資已成為世界公認的精英教育體系。因此積極借鑒美國高校在專業培養模式上的成功經驗和成熟體制,因地制宜,取長補短,對提高我國鋼琴專業研究生培養質量有著深遠的意義。上文論述中,已介紹了美國音樂藝術博士的專業培養模式的各個方面,在接下來的比較探析中,筆者通過研究中國主流音樂學院音樂碩士(鋼琴演奏專業)的培養方案,綜合分析美式先進體系的優勢所在,提出了如下思考和改進建議。
1.優化課程設置美國音樂藝術博士課程設置的連貫性、系統性、全面性、平衡性、多元性是其整個教育培養模式的精華所在,其主要優勢體現在重點突出,環環相扣,構架嚴謹,搭配合理這幾個方面。專業核心理論架構穩定成型,專業選修課程陣營強大,專業副修課程特色鮮明,專業方向(演奏)課生動精湛,其合理的基本課程系統架構確實值得國內各高校藝術專業關注并借鑒:基礎理論課+方法課+諸門能夠讓學生掌握具體研究過程的專門研究課+演奏實踐課+副專業課。這樣的設置不僅使學生在課程選擇時靈活性很大,對于拓展視野和深度也能夠起到幫助作用,同時更為重要的是使得學生在整個專業知識的學習體系中逐步形成良好完善的高素質研究素養和專業視角,在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課業學習中,學生融會貫通知識的綜合能力,設置目標完成進度的執行能力無疑都得到更好的鍛煉和發揮。國內目前鋼琴專業研究生培養課程模式主要分為公共課+專業課+專業必修課+選修課。課程方向齊全,可是每個方向中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的數量和種類較為單一。宏觀、普適課程居多,中觀和微觀層面的細化、深入研究課程缺乏。同時也存在課程結構設置比例不合理,內容缺乏前沿性等問題。(1)美國研究生階段倡導的研討導修課程模式值得借鑒,教授開課命題,如“德彪西音樂的風格研討”、“美國當代作曲家作品研究”,學生在既定的范圍內自由命題,做課堂研討、開題報告、陳述展演、論文寫作等,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在與本專業相結合的情況下,進入學術研究的領域。(2)應加強如“鋼琴文獻及作品研究”,“演奏方法與實踐”“、方法研究”等鋼琴專業學生所需的實踐理論課程的開設。目前,國內除北京、上海幾所重點院校外,開設這幾門課程的藝術院校并不普遍。尤其是研究方法論,學會搜索與研究是研究生階段一個重要歷程,也是學位論文寫作的重要依據。(3)注重跨學科領域交叉課程的發展也任重而道遠。在國內主流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碩士課程設置中沒有對副修專業的硬性要求,單一的主修專業使得學生只能完全專注于演奏的探索,缺乏全面適用的知識儲備,畢業之后在就業市場上其綜合能力和就職空間受到影響。
2.創新培養機制目前國內各高校音樂藝術類鋼琴專業研究生在完成規定課程后,學位培養考核模式為舉辦音樂會以及學位論文的提交。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考核手段單一,認定標準刻板,缺乏激勵主動性學習等。針對表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特殊性,在學位論文提交形式多樣化上的創新和改革無疑是一種非常合理的考量。比如,參考美國的經驗,可以將傳統的論文答辯改為論文+講座音樂會的形式,邊講邊彈,生動地將論據以演奏的方式呈現,并穿插對論點的陳述與講解,全方位的將研究成果融入到最終極的音樂表現形式演奏當中去,在整個學位論文的完成過程中,學生的自我評估,分析研究,演奏技巧,曲式理解,風格把握等多項音樂素養都會得到本質的提高。此外,藝術碩士學位的中期考核的制度也存在不足,大部分院校只是對課程完成情況的檢查以及學分等級的測評,并無統一的對于碩士階段所學課程以及本專業綜合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的考核。美國音樂藝術博士為了保證學位獲得者的質量水平所規定的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已成為美國成熟的博士考核制度的重要一環,它不僅起到了中期考核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淘汰遴選手段。我們可以借鑒這種方式,在完成規定課程后,舉行綜合專業理論知識考試(筆試或口試),多次不合格者將不被授予碩士學位,在保證學位質量的同時,考核的形式多樣化也促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不得不以理解參悟應用為目標,搭建條理清晰,脈絡詳細的知識體系,為今后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3.開拓多元化教學形式在藝術碩士研究生教育階段,除了專業水平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加強,還應注重學生,人文素質、溝通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針對以表演為核心的理念,采用靈活教學方法,逐漸完成從單一向多元化綜合性學科布局,獨立和封閉的教學方式向開放互動教學的發展與轉化。國內的表演專業課程采用的是一對一教學形式,美國音樂學院studioclass和pianoforum這兩種模式可以作為將獨立封閉的教學方式向開放互動教學方法轉化的起點。專業授課教授希望與學生在演奏上建立平等的交流,站在同一個高度探討作品,碰撞出靈感的火花。尤其是在studioclass這種新穎有效的課堂模式上,學生可以最大限度的通過相互展示評析克服表演的緊張,在相互切磋的氣氛之下更好的掌握演奏技巧和藝術情感。單一封閉式教學容易使學生受到更多的局限,陷入演奏瓶頸。其次,專業理論課的課程多種多樣的形式也帶給我們一些思考和啟發。課堂講授,討論班組、文獻閱讀課、演講展示、試聽鑒賞,無論哪種授課形式都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課程內容隨學科發展而不斷變化,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科前沿動態。
三、結語
篇6
論文摘要:音樂是人類精神世界的外化表現,是表現社會現象、人文環境與人物情感的媒介。理論文獻是音樂創作、音樂學研究、音樂表演等音樂領域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是史料分析與研究、音樂作品表現的載體。對音樂理論文獻的關注,不論是在實踐環節還是在理論研究方面,無疑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樂音所形成的藝術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理論是將構成其諸要素的各種認識加以論證組織導出的原理。文獻一詞,在藝術類學科中指的是一切能記載知識和信息的物體。在《文獻著求總則》中對“文獻”作了嚴格的定義,即:“文獻是記求有知識的一切載體。”“音樂文獻”則是指記錄有音樂知識信息的一切載體,包括金石、圖書、報紙、錄音帶、光盤等都可稱為文獻,它是各類資源的歸納、整合與再利用的物化體。所謂音樂理論文獻,是一切記錄有音樂知識信息的載體,它是音樂藝術歷史、音樂理論研究成果和各種音樂作品轉換成相應的信息符號后,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記錄在紙張、塑料等載體材料上的各種物化知識的集合;以某一音樂事件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音樂文獻的整合,旨在揭示這一音樂事項形態變化、社會流傳和整理利用的特殊規律,并為開展音樂文獻工作提供理論依據,這也是目前音樂文獻學建設的目標和宗旨。它在普通文獻研究方法的基礎之上,結合音樂文獻的特點而有所側重和發展。關注音樂理論文獻的目的,除了豐富文獻整合的內容外,最關鍵的在于為音樂藝術教育、學術研究、作品創作和演唱演奏實踐提供完整、切題、及時的文獻信息服務。一般來說,音樂理論文獻的研究,會給從事音樂創作、音樂學研究、演奏演唱專業等多方面人員提供更直接的幫助,其意義亦可彰顯在這幾個方面。
一、音樂理論文獻對音樂創作的重要意義
音樂作品原本就是作曲、理論、表演等各專業的重要研究對象和再創造的依據。對于搞作曲和作曲技術理論研究的人來講,完善的理論資料是從事創作工作的基礎。古往今來,眾多音樂大師的寫作技巧,很多就來源于對文獻的學習,早到巴赫、海頓、莫扎特,近至科普蘭、欣德米特,無不如此。
首先,對技術理論的學習已不再僅停留在單一的教條模式和機械式的理解水準上,而是將這些技術手法放在整個作曲技術理論發展的長河中,用變化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它,從單純的模仿到融合改編到再創造。這種全方位的學習,對實際創作必定大有好處。其次,對某些作曲家技術手法的研究,能從更廣闊的背景中去尋其源,能將作曲家某一時期的作品風格放在其時代風格發展變化的進程中去研究,這無疑加強了對這一時期作曲技術手法研究的深度,有助于較完整地了解該作曲家的音樂風格,對音樂創作益處良多。
二、音樂理論文獻對音樂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音樂學研究是一項嚴肅的學術工作,音樂理論文獻所包含的豐富內容實際上已形成了音樂學研究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學術資源”。重視學術性是音樂學家的責任,體現學術性則是音樂學研究的“追求”。為了不斷提高我們的音樂學研究水平,在強調學術規范的同時,重視資料工作,關注音樂文獻的“學術意涵”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任何學術研究都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對已有學術成果的闡釋、補充、完善或修正。即使是富于“獨創性”的研究,也離不開已有學術成果這一展開研究的“上下文”。在這一方面,音樂學研究沒有任何例外。作為音樂學術研究過程中必須經過的階段,了解、梳理和運用音樂文獻對音樂學研究的進行及最終學術成果的價值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當確定了某一音樂學研究的專題之后,需要馬上開始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收集、整理相關的研究資料,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正是接觸音樂理論文獻并梳理、整合從中得到的知識與信息。
在廣泛閱讀與研究專題相關的各類音樂文獻基礎上,對具有較高“學術含量”的音樂文獻給予特別的關注。一般來講,“學術含量”較高的文獻所討論的問題都具有一定的學術深度,其內容無論是史料的系統梳理或考證、作品的詳盡分析或風格的歷史探究,還是藝術觀念的闡釋或理論體系的構建,體現的都是某種思想的陳述、知識的展示或意義的設釋。廣泛了解各類文獻也是積累資料和開展音樂學研究的基礎,重點關注文獻中的“學術意涵”是利用資料提升研究層次的關鍵。因此可以說,如何理解各類文獻的特征、作用與把握文獻的學術價值決定了以后研究工作的水平。從這個做學問的角度講,音樂學研究與其他人文學科的研究并無二致,亦需要大量的文獻作為參考依據。同時,通過對大量理論文獻的收集、整理、閱讀,可以對所要研究內容的發展歷史、研究角度和近期狀況有個更全面的了解。從他人的研究成果中,亦能夠發現其研究脈絡和研究思想,指引該專題方向的深人,對音樂學學科研究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幫助和意義。
三、音樂理論文獻對演奏、演唱等表演的重要意義
音樂作為一種聲音的藝術,以極其特殊的藝術形式存在,它需要通過再次演繹使其呈現出來。作為記錄音樂藝術形象的樂譜和音響資料可謂獨具特色,被喻為特色音樂文獻。
樂譜是記錄和保存音樂作品的基本文獻形式,是將音樂形象用記譜法記錄下來形成的一類音樂文獻。由于樂譜上的音樂符號是對作曲家音樂能量的“脫水保存”,能否生動而準確地挖掘出作品中所蘊藏的音樂內涵,就成為表演藝術家與平庸的“藝術匠人”之間的試金石。作品音樂內涵的體驗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之事。然而,通過理論文獻研究能夠為演奏者進行音樂內涵的體驗指出一條正確的途徑,由此展開的研究作曲家創作思想、分析作品風格、診釋音樂作品方面的劃時代性貢獻等圍繞樂譜文獻的一系列工作均需受到重視。例如我國古代的樂曲(如古琴、古箏曲等),由于歷代口傳心授和文字譜(如工尺譜)記譜法的局限性,在流傳中產生了不同演奏家不同的釋譜;同一樂曲經不同釋譜,作品的風格很可能迥然不同,從而形成不同流派的不同版本。同樣,樂譜作為音樂的主要流傳方式,不同時期的樂譜版本,反映了音樂的流變歷程。僅從內容上看,音樂家將音樂史上現有的各種樂譜版本分為“學術版本”、“評論版本”、“實用版本”和“演奏版本”四大類。而中外的樂譜文獻,由于記譜法的不同,開本大小、記錄方式的區別,以及出版地區、出版時間、版次、紙墨等的不同,形成了樂譜文獻的不同版本形式。版本的選擇利用對于音樂教學、研究、演奏等領域非常重要。例如,研究、教學或演奏肖邦音樂,不能不涉及不同版本的肖邦作品,而與其他作曲家相比,肖邦作品的版本是最多的。
篇7
在許多的教科書中都有關于歌唱情感表達的相關章節的介紹。例如在胡郁青主編的《中外聲樂曲選集》這本書中,第一部分關于歌唱技巧的介紹中就提到了歌唱者在演唱的時候要“以情帶聲,聲情并茂”。
關于歌唱中情感把握與表達的文章也是屢見不鮮的。例如由李靜寫的論文《歌唱中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表現》就詳細的介紹了如何表達作品的情感;再如金美淑的論文《歌曲情感表現的若干原則》也是對這一問題的論述。除此之外,有關這一論題的文章還有文鐵林的《“聲情”如何并茂―聲樂聲情關系再探》以及程娟娟的《淺析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處理―以古老的歌為例》等等。
通過對相關書目和文章的梳理,關于歌唱中情感的表達與把握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扎實的演唱技巧是情感表達的基礎
在許多的論文中都提到聲樂技巧是歌者表現歌曲的基礎。聲樂技巧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例如發聲、咬字、音色、氣息等等。只有聲樂技巧得到充分的發揮,才能賦予作品新的生命。 所以歌者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和演唱技巧,要把作品情感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行腔的情感把握
演唱者可以在行腔過程中揉入泣聲和笑聲。同時氣口的巧妙運用也可以產生感人肺腑的效果。也有學者談到演唱時說、唱、喊等技巧的應用也會產生打動人心的效果。
(二)咬字吐字的情感把握
字是歌詞的基本元素,演唱者根據作者對字的用聲要求進行二度創作,從而達到“情由感發,感從字來”的境界。演唱時通過“俏”、“重”、“響”、“柔”等演唱技巧把字的情感唱出來。
二、對作品創作背景的了解
每一首作品都產生于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因此對作品時代特征和創作背景的了解對把握歌曲情感是至關重要的。例如在周箐和李麗梅的論文《歌曲黃水謠演唱情感分析》一文中就提到要把握《黃水謠》這首作品的情感就必須了解該作品是大型聲樂套曲《黃河大合唱》的第四樂章,是一首女中音獨唱曲。只有抓住了《黃水謠》這首歌曲“的情感,但潛伏著希望和斗爭”這一中心思想情感基調,并圍繞這個主題進行創造和刻畫,才能把情和聲有機的結合起來。
三、對歌曲的音樂分析
對作品的分析主要包括作品的曲式結構、調式調性、旋律、和聲、速度、力度、節奏、節拍等的分析。通過對這些相關因素的分析可以對作品譜面有個理性的認識,進而對作品有整體的把握,為歌曲情感表達打下基礎。
四、表演中的情感表達
在很多的論文中都提到,對歌曲的情感表達如果沒有“演”,“唱”也是膚淺的。歌者在演唱時通過表演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會產生很好的藝術效果。歌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通過面部傳情
注意面部表情和眉目的傳情達意,充分發揮“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的作用。借助眼神和面部表情把歌曲的“酸甜苦辣”表現出來。
(二)通過動作傳情
中國戲曲很講究手、眼、身、法、步。這在演唱中對歌者也是很重要的。協調優美的肢體語言同樣會給作品情感表達增添無窮的魅力。
(三)通過妝飾傳情
妝飾傳情即演出時的服飾要與演唱歌曲相符合,合適的色彩搭配和服裝款式也會為表演者很好的投入演出做鋪墊。
五、想象與聯想對歌曲情感表達的意義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可以概括音樂最基本的內涵。而音樂的內涵往往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正如圣桑所說:“音樂始于詞盡處。”它能傳達出任何語言不能表達的那些印象和心靈狀態。而聲樂作品的內涵更廣闊、更豐富、更深邃。因此,演唱者要把歌曲所包含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必須運用想象力充分發揮表演者的聯想和想像,盡量去啟發音樂的想象力,去抒發歌曲所描繪的內容和情感。
六、個人素養對歌曲情感把握的意義
也有學者認為,歌者的音樂素養對歌曲情感的把握也有一定的影響。一個綜合素質較高的歌者,對作品的把握和表達會更準確更全面更深刻,對歌曲的詮釋也會更加真實。
以上觀點是筆者對歌曲情感表達現有觀點的大致梳理,可以看出大家對歌曲情感的把握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認為歌者的個人閱歷尤其是實際情感經歷對于把握作品情感也有重要的意義。藝術源于生活,每一首聲樂作品都是基于現實生活創作的,有著深厚的生活積淀。一個個人情感經歷不豐富的歌者,要表現好作品中抽象的情感內容是十分困難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沒有親身的實際經歷是不能夠完整真實的詮釋作品情感的。
篇8
這些藝術學的新成果之所以讓人刮目相看,是因為作者去了除了自己的導師以外其他學者很少去的田野地點,掌握了獨有的田野資料。那里曾經是一片歷史典籍燭照不到的地方,沒有西方的鋼琴、現代的舞池,但那里卻有成百上千的地方社會的歌者、舞者和粉墨扮演者。那里生活有譜系,生產有規矩,儀式有故事,戲曲有信仰。
他們都是在全球化和現代化時期成長起來的現代人。對他們來說,田野就在“那里”,他們就在“這里”。現在的“那里”,有農村空心化的偏寂;現在的“這里”,有城市集群化的喧囂。“這里”可以給“那里”打手機、通商貿,而這一切都發生在距離他們的呼吸不遠的地方。然而這一“田”之隔,卻有文化上的種種差異。他們需要掌握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考察同時代存在的不同文化樣式和文化概念,選擇更合適的理論與方法,去研究地方文化空間保留的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得出有價值的和有意義的學術觀點。
這樣的藝術研究成果的產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包括可能產生新問題,對某些已形成思維定勢的專業術語予以重新界定,對研究對象的內在關系作出新的描述,乃至說服其導師級的學術同行,在社會上產生廣泛的影響。這樣的研究成果便不以年資論,而視其能否用理論燭照歷史,推進學科研究。
本書的作者孟凡玉博士正是這批年輕博士中的一位。他的田野在安徽貴池,他從那里“拿”了自己的博士學位論文。有一天,他到北京師范大學來找我,記得那論文封皮上寫了他的村社調查地名“蕩里姚”三個字。這三個字一下子“跳”入了我的神經,而不只是“跳”入了我的眼睛。我收下了這篇論文,仔細地看,然后答應參加他的答辯會,現在又樂意為他的這本書寫序。這期間,他花了六年時間修改論文,這種學風,我也欣賞。前輩都提倡“十年磨一劍”,因為這是人才成長的規律。一位博士研究生,從學子到學者,也需要較長的蛻變時間。后來作者從事高校教學科研工作,比起專攻藝術學本身的學位,也確實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擴充知識,反觀以往。而這段多出來的時間,正是作者重新解讀和消化田野的時間,這樣才能對藝術所承載的文化差異作出從容的解釋。說實話,我與作者不大認識,六年來只見過一兩面而已,但從這份成果本身來說,我們又似乎在理論上認識了很久。
現在需要具體而簡要地談談這本書。本文是在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進行討論的,這樣能解釋作者所堅持的東西。這些東西含有田野地點的內在知識,又擁有當地歷史與現代社會共生的宏觀文化環境,因而其個性中必有共性。在作者的研究中,是有諸多可談的共性問題的。不過,屬于我的專業,適合我來談的,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即從民俗學和民間文藝學的視角,從作者的研究對象、方法和研究過程中,提取一些可資借鑒的東西。以下,我重點就這方面談談這本書。
作者是一位藝術學學科的青年學者,按照他的排序,民俗學站到了藝術學的背后。而這種藝術學與民俗學的聯系,正是文化差異性研究的一種共性。當然,藝術學與多種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都有關聯,只要看看早期的人類學、民俗學和社會學著作,都能找到這種學術史。況且在以往的人類學、民俗學和社會學對藝術現象的研究中,還經常共用資料,共享理論和方法。以往各學科還都從不同的側面,證明了民間藝術是一座保存地方、民族、語言、宗教和音聲的獨特成分的富礦。在我國,鐘敬文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對藝術學的民俗學研究。到了20世紀80年代,我國學術解放、文化寬松,在藝術學領域里,儺戲研究推進很快,鐘先生還曾就儺戲面具研究與保護問題發表過文章②。本書的研究對象便是儺戲。儺戲研究是涉及戲曲、民俗、宗教、音樂、舞蹈、繪畫和考古等多專業的綜合性研究,近年有各行專家的多種發表成果。本書作者的田野研究在21世紀初進行,已有前人成果的厚實鋪墊,可以提出更為深入具體的問題,而深入具體的問題才能上升為共性問題。
本書的書名是《假面真情――安徽貴池蕩里姚儺戲儀式音樂的人類學研究》。不用說,作者的田野調查地點是安徽貴池的一個叫“蕩里姚”的村莊。作者使用的方法是個案法。他主要運用音樂學等藝術科學的理論,同時運用人類學和民俗學的理論,對當地儺戲音樂的傳承內容、形式、文本保存狀態和傳統地方音樂文化空間進行了全面的描述,尤其對個案點的儺戲音樂的歷史文化內涵與音樂符號,作了盡可能詳盡的討論。作者的田野作業不是一般的走過場,而是在田野定位、田野觀察、田野關系、田野文本和田野研究等多個環節上,都把自己的觀點和方法貫徹得相當扎實。作為青年學者,他還將自己的專業志向和社會責任感都投入到田野中,一絲不茍地面對他觀察的世界,也同時面對他所身處的多元文化組合的現代生活,這種個案研究便能成為全文研究的基礎。
作者的觀點是將儺戲音樂表演與地方民俗文化表演結合起來討論而產生的。他以自己的導師薛藝兵先生提出的“儀式音樂”理論為基礎,作了拓展研究。其實這種選題和研究路徑不無冒險,但他能將自己的研究搭建在以儺戲音樂為主線的“村落文化空間”的資料系統上,建立了與導師不同的資料系統,這樣就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新視角。事實證明,他將薛藝兵的理論給“蕩里姚”化了,這就在他的領域里完成了這項拓展研究。從民俗學和民間文藝學的角度說,在他的個案中,對“蕩里姚”儺戲里長期傳承的《孟姜女》劇本的儺戲音樂和民俗表演作了相當完整的調查研究,還對這部戲中的哩和裝飾音樂作了精彩分析,這也給民俗學和民間文藝學者帶來了新的刺激。孟姜女本來是民俗學和民間文藝學的經典題目,但從前它們關注的是孟姜女的文本,而不是孟姜女的戲曲音樂和民間宗教儀式。現在作者用音樂學理論之燭,照亮了這兩個暗處,而且讓民俗學和民間文藝學者都能接受,這就是從個案到共性的成功。
作者對自己所使用的綜合性研究方法,進行了多層次、有分寸的交代,這也是嚴肅的研究成果所必備的一部分。
這種藝術學與民俗學的交叉研究,如果是成功的,那就應該能夠從中抽取出一般性的可資借鑒的東西,進而轉為宏觀層面上的討論。我認為,根據作者的這本書,也結合考察其他藝術學科的同類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可以看出,這類研究之值得關注,在于提供了三種理論上的可能性。
第一,儀式研究的文化價值。從民俗學和民間文藝學的角度看,藝術學所研究的民間藝術對象會被分為藝術的與非藝術的兩大類,藝術學者要對其中的非藝術現象進行文化含義的研究。在一國藝術學中,這種文化便是民俗文化。對這種民俗文化要進行民俗學和民間文藝學的研究,其深處便是民間宗教。民間宗教的傳習方式是儀式。有了儀式,才能招徒弟、念經文、作表演。儀式讓地方集體不停滯地走進信仰世界,讓他們將歷史與現實靈活地融合,并產生能說服自己的集體性共同情感和價值觀。儀式也是一個知識教育系統,它脫離于現代學校教育的體系之外,而深深扎根于地方文化多樣性之中。
現代學者已習慣于啟蒙浪漫主義的思維方式,將多樣化的、差異性的民間藝術說得自娛自樂、排憂解難、熱火朝天,其實它們有時也很孤獨、狹隘和寂寞。正是在這種地方,儀式中的音樂、舞蹈和戲劇表演成為照亮藝術的一縷強亮的燭光。民間藝術的表演活動對于保存民俗、宗教和儀式而言,是精神傳承,也是物質化行為,同時是初級均質社會組織的活動過程。在這些方面,儀式還起到流動性的鏈接作用,而這正是儀式所具備的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
第二,發現民俗知識的價值。從藝術學的視角調查研究民俗文化,容易把民俗當作“知識”處理,然后藝術學者往往使用變遷和發展的觀點,對各種非直接用于藝術活動的民俗文化傳承予以延伸解釋。作者大量描述了“蕩里姚”正月期間上演的孟姜女儺戲的整體演出過程,介紹了相關的家族、道士、科儀、日常器用和說唱文本,而這些描述和介紹無一不能脫離對當地的“知識”的解釋。作者在藝術的背后找到了民俗,其實就是解釋了這些知識。民俗學正是這樣一種研究民眾本身解釋歷史與現實的情感價值觀同一性的科學。作者還提供了他本人在田野現場中換位追求、理解和反觀這種民俗知識的發現過程,這就交代了交叉學科研究的經過與必要性。
當然,作者對民間社會的、非外來的、非藝術的地方文化活動是認同的,而這種認同又會使他的個案與文獻有矛盾。而藝術學與民俗學交叉研究的特點,本來就不是沒有矛盾的,作者的工作是站在個案與文獻兩者之上構建新的理論格局。更寬泛地說,藝術學的研究一旦進入民俗文化,就會多元,就會有差異,就會非均質,而藝術學者正確地描述這種多元、差異和非均質的文化現象,就能發掘藝術在民間的巨大生命力,增加藝術學的活力。
第三,用考古學的眼光將古老藝術當作所有古老文化現象的一部分。藝術學,畢竟以藝術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但是,下田野,調查研究廣大基層社會傳承的民間藝術,發現了古老的藝術種類,藝術學者便容易使用考古學的觀點,將這些古老藝術當作文物。這也使藝術學接近民俗學,因為民俗學的研究包括以藝術形式傳承的“禮儀、風俗、行為慣制、迷信、歌謠和諺語”③。更早一點,英國考古學者湯姆斯在167年前就已經這樣說了。但是,現代民俗學的研究已經證明,這種觀點已經并不可信。我們要問:古老的藝術現象怎樣以古老的傳統形式不停滯地傳承?怎樣被地方群體加以新創造后轉型傳承?而這正是藝術學和民俗學在當代社會都要進行的工作。
第四,用民俗志的觀點將文本化的歷史文獻放到日常生活中考察,補充民眾對民俗表演的認知內容和地方民俗文化要素。我國儺戲文獻缺乏,儀式音樂文獻稀缺,但不是沒有。這類文獻一旦留存下來,也已經歷了幾百年或上百年的歷史。要用田野個案的方法恢復歷史文獻的實踐活動是不可能的。目前的問題是,田野調查者容易將所獲得的歷史上的音樂或戲曲表演文本當真,并將之作為文本化的民間文件去處理,甚至試圖照樣還原其在民間的表演活動。我們要說,這只是學者的假設而已,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個案法的好處是讓我們看到一個事實,即歷史文本與日常實踐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不是時間問題,而是由文本化過程中的復雜社會活動造成的。任何社會活動都有空間要素,空間要素不允許時間的任意延長。所以,我們在個案調查的空間中看藝術表演,對特定空間的特定社會人群而言,空間表演是有時間長度的,這個時間長度要符合該空間中的社會群體的日常生活習慣。超過了這個時間長度,人們就要去休息,回到日常生活的時間節奏中去。如果這時空間中的表演還在繼續,那么剩下的是神的時間或寺廟的時間。本書的民俗主體是村民群體,當作者告訴我們,正月里村民出門看孟姜女的儺戲表演了,他們什么時候聚合,什么時候散場,什么時候只剩下道士和戲班在沒人看的時候仍在吟唱,我們就能感覺到,這里面是有外人與局內人對時空觀念的理解的差異的。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藝術現象和對藝術現象的實地調查研究,本身就是對某些學者過度文本假設的批評。
現在談談研究過程。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想說幾句題外話。我在跟隨鐘敬文先生學習和工作的年代里,體會到了藝術學與民俗學的緣分。二十多年前,我通過了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記得當時在答辯委員會中,就有中央音樂學院著名音樂理論家廖輔叔先生。在進行到古代民間藝術理論的環節時,廖先生曾問我,民歌的藝術傳承是否存在其他獨立因素,而不止于民俗學和民間文藝學的解釋?我聽了就明白,廖先生所提出的問題出自他長期、復雜而深入的研究,而他在這種場合下提這個問題,還夾雜著他對一個研究生的學術期待,因而承載了、超越了研究生實際業務儲備的巨大科研信息量。他是鐘敬文先生的多年友好,鐘先生了解他精通德文和中外音樂理論,熟悉德國的民俗學傳統,他看中國歷史上的民間藝術是有不一般的眼光和深度的,這也正是鐘先生請他來的目的。數年過去了,鐘先生和廖先生均已謝世,而我仍記得當年廖先生的直面和友善,記得他的問題。
我畢業兩年后,開始協助鐘先生編纂我國高校文科統編教材《民俗學概論》④。在這項工作啟動之初,鐘先生圈定了一個以民俗學者為主的多學科作者團隊,其他學科的學者分別來自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藝術學和科技史學。藝術學小組的負責人是時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的喬建中先生。他對中國樂理、器樂和聲樂的研究幾乎是無所不能,出書也多。他負責的那一組,除了他,還有專攻戲曲、舞蹈和民間工藝美術的其他學者,都是他請來的本行的“八仙”。這幾位作者個個業務精專,都能遵守結稿時間,交稿很快,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喬先生的另一個身份是北師大著名語言學家蕭璋先生的女婿。蕭先生是我們中文系的老主任,口碑好,學問好,還擅長唱京劇,據說有精通音律的世傳功夫。他的女兒是鋼琴家,招了喬建中這位音樂理論家的女婿。鐘先生派我到蕭先生家去“搬兵”,蕭先生果然滿口答應,不過說了一句讓我吃驚的話:“我不用給他打電話,他每周一定來看我們,他來的時候我告訴他。”“不來怎么辦?萬一他有事呢?不然您把他的電話告訴我,我來打。” “我從來不打,他一定來,我沒有他的電話。”如此“鐵”的翁婿信任讓外人無言以對。
因為有了這層關系,鐘先生和我都在私低下叫喬建中為“喬老爺”。他還動不動就送我們一本新書⑤,里面經常會寫到音樂與民俗的關系,讓我們看了很爽。這部教材寫了八年,我們也與喬先生交往了八年,可以說,與喬先生的這段交往,直接產生了我國民俗學與藝術學交叉研究的教材成果。
本書作者孟凡玉的博士生導師薛藝兵教授,我是通過英國音樂人類學者鐘思第(Stephen Jones)知道的。有一首歌叫《傳奇》,我與鐘思第的見面也可謂一段傳奇。1994年的一個下午,有人敲響了我家的門,開門一看是他。他像一般歐美學者一樣開門見山,坐下來就問我在河北定縣調查秧歌戲對民間音樂的看法。他還說,他與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學者合作,搜集了河北民間樂社的寶卷唱本,里面有文字部分,需要繼續做文學、民俗學和人類學的研究。我直到最后也沒問他究竟是怎么找到我家來的。這種訪問之奇特,讓我見識了異國書呆子的風貌。他還給了我兩個信息,一是藝術學與民俗學的研究不能回避宗教,二是他有一個中國合作者叫薛藝兵,他很看重薛藝兵的才能和踏實的田野精神。以后,我去國外學習和工作,每到一處,都會偶爾與鐘思第通信,他來信,我就回信,內容都是有關音樂與民俗表演的問題。我在英國時,他還邀我去倫敦大學講課,我順便參觀了他的工作室,那里布滿了音樂制作設備和光盤架,幾乎沒處下腳。1997年底,我去香港中文大學開會,聽說薛藝兵就在香港中大學習,我便趁會議休息時間跑出去找他,但到了地點,人家又說他暫時不在,我只好退回。就這樣,直到2007年參加孟凡玉答辯時,我才第一次與薛藝兵教授見面。不過說實話,因為有了鐘思第,我們好像早就是老熟人了。
由于與喬建中和薛藝兵的關系,我又認識了張振濤教授。他們都是好兄弟,滿懷學術理想,多年合作奮戰,開辟了中國音樂人類學的一方圣土。他們當年取得的大批成果轟動一時,也影響長遠。我曾把鐘思第的遺憾說給他們聽,他們便熱情地介紹我去他們在河北易縣開辟的田野調查點作民俗學調查。以后,鐘先生和我合招的一名博士生就以這個村的寶卷文本為基礎資料,撰寫了民俗學的博士學位論文,并通過了答辯。在這個過程中,“鐘思第”是我們經常談起的名字。
按字輩論,孟凡玉當屬新科派的藝術學學者了。現在,他的新著的出版,不免讓人回憶起這段研究路途上的長長的隊伍。我想借央視一個欄目的名稱《文化正午》形容此時的心情,因為“文化正午”能憶舊,也能望遠,而學術創新的過程莫不如此。
注釋:
①孟凡玉著《假面真情――安徽貴池蕩里姚儺戲儀式音樂的人類學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②關于鐘敬文先生的藝術觀,參見董曉萍《鐘敬文的民間藝術學思想》,《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2年第9輯,第39-53頁,商務印書館,2012年10月出版。
③(愛沙尼亞)于魯?瓦爾克(?lo Valk)《民俗學的基本概念》,董曉萍譯,收入朝戈金、董曉萍等主編《民俗學與新時期國家文化建設》,第70―72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④鐘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初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⑤喬建中《論漢族民歌近似色彩區的劃分》,文藝藝術出版社,1987年;《土地與歌――傳統音樂文化及其地理歷史背景研究》,山東文藝出版社,1998年。
篇9
服裝表演音樂資源應用庫研究
《服裝表演音樂資源應用庫》是北京服裝學院2012年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計劃面上的一個項目。它的建設內容主要是廣泛收集我國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同服裝類型、不同服裝會、不同服裝品牌走秀時所用的背景音樂。本項目主要從服裝表演音樂的特點、服裝表演音樂與服裝之間的關系以及服裝表演音樂元數據等內容進行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及現狀
1.背景。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表演專業自成立至今,已為社會相關領域培養輸送了數百名受過專業訓練的服裝表演專業人才。由于我校服裝表演專業在整個業界的良好聲譽,被同行們戲稱為“模特界的黃埔軍校”和“模特界的獲獎大戶”。
2.現狀。通過電話、網絡等調研手段得知,目前國內關于服裝表演音樂資源應用庫的項目還沒有,只有少量關于服裝表演與音樂之間關系理論方面的研究,但這些研究成果也都只是以論文的形式存在,還沒有擴展到實際應用當中。
二、研究的意義
音樂在服裝表演中起著靈魂的作用,因此音樂選配的好壞是決定服裝表演成敗的關鍵。基于我校擁有優秀的模特團隊和廣大從事服裝專業的師生以及我國其他一些從事服裝專業院校的師生,他們在進行服裝表演時都需要專業的音樂。本項目的研究,不僅填補了我國關于服裝表演音樂資源庫構建及研究的空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服裝專業師生在進行服裝表演時查找背景音樂困難的問題,并且提供一些相應專業水平的指導。
在立項過程中,本人走訪了我校一些服裝專業的師生,他們都覺得此項目很有意義。通過前期的調研,我們可以看出此項目深受廣大服裝專業師生的喜愛和關注,此項目的立項,將填補我國關于服裝表演音樂資源應用庫的空白,不僅促進了我校特色學科建設,而且對于提升我校在紡織服裝界的地位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項目建設的基本策略
1.制定建設計劃,分步驟實施。資源數據庫的建設,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據數據庫項目資金劃撥情況、資源收集進度、專業人員的配置、建設周期等加以規劃,分步實施。這樣避免了在建設過程中忙中出錯,甚至為完成任務而忽視質量。根據其他資源數據庫建設的經驗,本項目結合自己本身的實際情況,將服裝表演音樂資源應用庫的建設分為二年期:第一年,主要是進行資源的收集、整理、加工等,以及數據庫建設軟件、硬件平臺的搭建,建成資源應用庫的雛形;第二年,將所有整理好的資源進行上傳,并根據上傳的具體情況對應用庫進行改造,最終將整理好的資源通過平臺網絡,并掛在我校圖書館的網頁上,從而完成整個項目的建設。
2.采集和整理資源。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提供服裝表演音樂的資源庫,只有少量關于服裝表演音樂的文章。為了收集資源,筆者擬通過以下途徑獲取:(1)從我校從事服裝表演專業的教師那里獲取;(2)收集我校服裝專業學生每年服裝畢業展的背景音樂;(3)廣泛收集網上可利用的資源;(4)購買關于服裝表演音樂方面的光盤;(5)從其他兄弟院校從事服裝表演教學的教師那里獲取等。然后,將收集的音樂資源根據上傳平臺的要求統一轉換為相應格式,并根據事先確定好的音樂元數據,把音樂資源的信息整理成excel表格,以便上傳到平臺上。
3.構建資源框架。服裝表演中的音樂是服裝表演成功的重要因素。為了全面系統的研究服裝表演音樂,服裝表演音樂資源應用庫的內容結構主要分為服裝設計風格、服裝品牌、服裝設計師三個部分。其中服裝設計風格部分又進一步分為創意、休閑、職業、民族、禮服及婚紗、運動及泳裝六大主題內容;服裝品牌部分則按照不同國家、不同品牌等內容進行進一步劃分;服裝設計師部分則按照不同國家、不同設計師的名字等內容進行進一步劃分。具體內容結構如圖1:
4.選擇數據庫建設平臺。為了將服裝表演音樂資源應用庫建設成為精品庫,并適應未來電子資源的擴展,我們選擇了采用B/S架構建設平臺,方便以后維護、升級、跨平臺訪問。由于沒有成熟的系統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最終選擇定制開發、逐步升級完善系統,目前該系統采用B/S模式,方便后臺維護、使用訪問資源,系統可以按照定制類別方便查詢,并提供全文檢索服務。
5.項目隊伍建設。服裝表演音樂資源應用庫在項目的組織和管理上,注重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本項目組成員共9人,其所從事的研究領域包括:服裝、音樂、計算機、圖書館學等,具有學科的綜合性和交叉性強、視野較寬,學歷層次和理論層次較高、年齡結構分布合理,是一支年富力強、科研和實踐經驗比較豐富的研究團體。此外還組織本校大學生參與課題建設,并且申報了我校2012年本科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以項目為依托輔導大學生參與科研。通過項目建設形成了一支信息化建設隊伍,培養了技術骨干。
四、結束語
《服裝表演音樂資源應用庫》經過一年的建設共完成圖片信息資源近3000張,音樂1000多首,收集相關專業論文20余篇。它的建設不但填補了我國關于服裝表演音樂資源應用庫構建及研究的空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服裝專業師生在進行服裝表演時找背景音樂困難的問題,并且能夠得到相應專業水平的指導。但由于受資源數量以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限制,服裝表演資源應用庫還存在著資源分布不均衡、資源收錄范圍不夠廣泛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將在日后的建設中得到改進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蕓.探音樂與服裝表演的美學契合[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4):279-284.
[2]王藝,于政婷.淺談音樂在服裝表演中的應用[J].山東紡織經濟,2009,(4):113-115.
[3]張愛紅.嶺南音樂特色資源數據庫建設探討[J].圖書館研究,2013,(1):23-26.
篇10
學生姓名:
所在:院(系)音樂學院
專業:音樂學
論文題目:論鋼琴的即興伴奏
開題報告內容應包括課題研究意義、文獻綜述、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進度計劃等.
研究意義:
鋼琴伴奏是一門特殊獨立的學科,也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對于完美表達一個作品的內涵,起到與演唱者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舞臺表演藝術中,由于伴奏要與歌唱者一道共同進入“角色”,因此,必須與歌唱者一同研究作品。只有這樣,才能在舞臺表演時,行腔、換氣,伴奏者不僅要能“跟”好、“托”好、“帶”好,還能做到準確把握作品的風格處理,作品的內在意境,體會其輕重緩急的特點及樂句呼吸的深淺,敏捷的細微的感情變化,以便作出快速反應,為演唱者展示音樂的烘托,提供豐富音樂的氛圍與再創造,最終與演唱者達到珠聯璧合,交相輝映的藝術境界。即興伴奏是一門應用的技術,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它除要求具有鋼琴技巧、和聲基礎外,還要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旋律分析、判斷能力、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應變能力,能較有創造性地選擇好、設計好織體,并應用到伴奏中去;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應變能力。
文獻綜述:
①劉聰、韓冬著《鋼琴即興伴奏教程新編》1999年8月北京第一版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
②凱斯特萊爾·略林茨著張瑞、鄒國昌、徐振華譯《鍵盤和聲學教程》2004年8月第一版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
③立斐嵐著《鋼琴伴奏藝術縱橫》1996年8月北京第一版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
④謝耿、陳雪慧著《鋼琴即興配彈教程》2004年1月第一版花城出版社
主要內容:
鋼琴伴奏是一門特殊獨立的學科,也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對于完美表達一個作品的內涵,起到與演唱者同等重要的作用。鋼琴伴奏與歌唱兩者就象是鮮花與綠葉,既有各自的特點,又必須有統一的平衡關系,只有處理好這種平衡關系,才會使聲樂教學和聲樂演唱水平得以提高,才會推動聲樂鋼琴伴奏藝術更好地發展。
現在我們以系列片《共和國之戀》的主題曲《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為例,具體詳細的展開討論,看看鋼琴的即興伴奏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熟悉、分析歌詞、旋律:
具體分析時要注意旋律的風格、情緒、調式、等方面內容,把握住旋律的內涵,對旋律有總體的了解。
二、和聲布局:
和聲設計是鋼琴即興伴奏中具有“靈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聲選配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整首旋律伴奏處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我們要根據對旋律的理解及和聲進行原則開始總體布局。
首先進行開始部分、部分、結束部分的和聲安排,注重和聲的功能性及色彩性,安排好半終止及終止式。然后根據和聲進行的規則及效果安排其他和弦。安排和弦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以正三、三度疊置、原位和弦為主、副三、轉位、變音和弦為輔,多用第一、四、五級的連接。
2、旋律開始部分以主和弦為主,以強調調式,部分選用不穩定和功能性強的和弦、變音和弦,以增加動感。
三、選用適合的和聲伴奏織體:
根據旋律的內容、情緒等設計、選擇適當的伴奏織體是即興伴奏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要求伴奏者應掌握各種風格、各種情緒、較多類型的伴奏織體:。
⒈抒情優美類樂曲,多讓人感到精神放松,顧而常用分解和弦
⒉堅定有力、莊嚴宏偉類樂曲,常用柱式和弦
⒊歡快跳躍、節奏感強的樂曲,用帶低音的半分解和弦
以上三種形式是伴奏織體的基本形式,常常在伴奏中使用。當然,它還可根據旋律表現之需要進行變化,產生出更多、更適合的音型織體。伴奏音型的使用應統一中求變化。單樂段可只用一種織體,其他曲式可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織體,伴奏音型之間有個對比,會在聽覺上更舒服好聽。
四、旋律中重點部分的處理:
1、長音地方應進地填空:(a)、把旋律進行加花。(b)、把伴奏音型及和弦進行理復。
2、部分應加強處理:(a)、反向的八度、音階、半音階進行。(b)、根據風格使用震音、琶音等。(c)、選用動感較強的變化和弦、色彩和弦以加強緊張度、烘托氣氛。
3、對前奏、間奏、尾聲進行較細致的處理。
鋼琴即興伴奏的特點正在于“即興”,它是在沒有正譜伴奏的情況下,在較短的時間內為旋律即興編配伴奏織體,要求憑借伴奏者的智慧與靈感在極短的時間內構思出合乎邏輯的伴奏方案,保證演唱的順利進行,有時,靈感橫溢時的鋼琴即興伴奏還能彈奏出比正譜伴奏更有光彩的效果。因此,即興伴奏者對鋼琴演奏技能、基本樂理、和聲學、曲式分析、作曲理論方面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厚實的鍵盤和聲基礎和較好的鋼琴演奏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鋼琴即興伴奏的編配。
進度計劃:
06.7.8--06.7.15完成論文選題
06.7.16--06.8.31進行資料的收集、閱讀和前期調研
06.9.1--06.910完成畢業論文任務書
06.9.11--06.10.20撰寫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
06.10.21--06.11.19進行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的審查及開題答辯
06.11.20--07.1.20進行課題調研及論文撰寫
07.121--07.5.10進行論文評審和修改
07.5.11--07.5.31準備并進行論文答辯
開題人(簽名):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音樂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