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勘查工程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16:19: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資源勘查工程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畢業實習指導;創新能力;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8-0218-03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屬于培養應用類人才的專業,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國家的資源勘查、環境監測和工程建設等領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應用領域也得到空前的拓展,畢業生分配去向為全國各地的資源、能源、環境、工程建設、質量檢測、儀器制造等多種行業和部門。各行各業的工作環境和背景差異很大。畢業生如何能適應這樣廣泛的領域,畢業后能夠盡快承擔工作任務,是畢業實習期間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培養出適合用人單位需求的合格畢業生,桂林理工大學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改革,研究培養高質量人才的思路和方法,其中畢業實習安排和畢業論文指導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畢業實習時間為16周,實習內容主要為:野外實習、完成畢業論文和畢業答辯。兩者的有機結合,對畢業實習效果至關重要。
一、野外實習
野外實習是“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實習期間的重要實踐部分。學生參加野外實習的形式有多種:參加學校實習基地單位的科研或生產項目;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或到學生即將就業的單位參加科研或生產工作。這些實際的科研或生產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工作現狀,了解勘探行業發展情況。在實習期間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培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根據實習項目對畢業生進行指導。在出去實習之前,要求畢業生做實習準備。例如,資源勘查類的科研或生產項目,要求學生了解礦床、成礦理論及所需的地球物理方法原理等內容;工程、水文或環境勘查類的項目,要求學生研究巖土層的地球物理特征及該精度地球物理方法原理等內容;而工程質量檢測方面,則需要了解質量檢測規范及應用地球物理檢測方法原理等。在野外實習結束之后,要求學生作實結,從野外工作施工技術、資料解釋、成果展示及報告編寫等方面總結實習過程。
二、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工作的最后環節。指導“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的主要環節有畢業論文選題、論文編寫等。
1.畢業論文選題。選題是做好畢業論文的關鍵環節,也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前的綜合訓練。因此,指導學生畢業論文題目的選擇是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培養應用型高級人才,畢業論文的選題應結合科研和生產單位的需求。畢業論文選題的時間安排在四年級的生產教學之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地球物理各方法的理論、野外工作方法和資料解釋。有了各自的專業興趣和對各專業課教師的了解。因此選題是選擇專業方向和專業教師,在選題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讓學生自己選擇畢業論文方向。我們將畢業論文的選擇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的意愿和興趣,先了解學生的個人興趣,以后從事工作的意向以及個人能力。②選題結合實際科研或生產項目。參加野外畢業實習的同學,根據在科研或勘查單位參加的科研和生產實際工作選題。這些結合實際的選題符合科研或勘查單位的需求,具有實用性。使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與科研、生產實際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并且能夠在畢業后最短時間內達到工作單位所需的能力要求。這樣學以致用的論文題目,相當于一次實際工作練習。③專業教師的選擇。學生選擇好論文方向后,為了能夠順利地完成畢業論文,并得到良好的相關方面的鍛煉,選擇教師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每個教師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比如有些教師擅長工程勘查、有些老師擅長資源勘探、有些教師擅長能源勘探、有些教師理論研究等。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選題方向,選擇相應的教師,以便得到最佳指導。④教師在論文選題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學生選題只是選擇了論文研究的方向,其中的細節需要教師進一步完善。確認學生適合的那種題目是應用型還是研究型。對于有明確目的的學生,例如畢業后從事地質找礦工作的學生、已經考取研究生的學生、有一定的計算機編程能力的學生、對某種地球物理方法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針對不同的學生確定不同特點的畢業論文題目。主要的選題原則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從科研項目中選題。對于今后繼續深造,具有較高的計算機編程水平和對地球物理方法有興趣的學生,引導他們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或到有關的科研單位參加研究工作,使他們盡快了解專業發展的新水平、新動向,參與到科研工作中,學習科學研究的系統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學生在科研工作中,會鞏固專業知識,了解自身的能力。二是從工程項目中選題。對于已經確定了就業單位,準備進入地球物理勘查實踐的同學,選題可以來自勘查單位的工程項目。通過這些聯系實際勘查項目的題目,學生對勘查單位的設備、勘探領域、資料解釋方法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認識到勘查單位對人才的要求,通過做畢業論文可以有目的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在上述論文選題的指導思想下,近幾年,桂林理工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方向)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呈現多樣化(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選擇實踐型題目的人數在近四年中是最多的,約占64.8%,選擇結合型題目的人數約占18.1%,選擇理論型題目的人數約占17.1%。這一比例符合我校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方向)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同時,也滿足了一部分同學想要繼續深入研究的愿望。
2.教師在論文編寫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需要具有綜合素質和先進技術的人才,畢業論文寫作期間,要注重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應用英語、計算機編程和解釋軟件使用等能力。①查閱文獻的指導。論文題目選定之后,學生需要了解相關地球物理方法的發展、研究現狀及應用情況。在查閱科技文獻過程中,教師對相關方向的現狀及學生存在的疑問進行講解和指導。②計算機應用的指導。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教師要安排一定的計算機編程和學習使用最新地球物理資料解釋軟件的工作量。將這部分內容和畢業論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于計算機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鼓勵他們獨立編程,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對于計算機能力弱的學生,則重點學習現有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廣泛應用的辦公軟件對資料進行簡單處理,比如運用Grapher、Surfer、Excel等的電子表格計算視電阻率等一些簡單的處理。③地球物理資料解釋和繪圖技術的指導。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資料解釋和繪制成果圖示是論文的核心內容。指導教師要對這部分進行重點指導。指導學生寫出明確的解釋依據、解釋思路、解釋結果,并繪制出規范、符合要求并美觀的圖件。規范的插圖和附圖是“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必要的專業繪圖軟件,能夠熟練地掌握繪圖技巧,做出能為畢業論文提供有效證據和支撐的圖件。④論文寫作的指導。在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將資料解釋部分作為論文的重點部分。不僅要有解釋思路、解釋依據,解釋理論和解釋結果的討論,還要有規范的寫作格式、規范用語、規范地引用圖件,以明確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科技寫作能力。
三、畢業答辯
畢業答辯是學生從事工作后項目匯報的一個預演。因此,準備答辯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生工作能力的一種培養。由于很多學生第一次準備類似的演說,在準備過程中,難免會胡子眉毛一把抓,得不到要領。因此,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設計和組織答辯演講稿,清晰地表達研究內容,恰到好處地使用輔助器具,靈活地應對提問等。
從目前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來看,近幾年我校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方向)專業的畢業生,絕大多數受到單位的重用,經過一年的實習期以后,基本上可以獨立主持生產項目,成為單位的骨干。由此可以說明,有目的、有意識的畢業實習指導,會使學生的知識積累出現一個飛躍,為從事相關地球物理勘探的工作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程志平.工程電法勘探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思考[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5,25(增):35-38.
[2]羅潤林,阮百堯,李亞南.以學生為本的“電法勘探”課程改革[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9,29(增):61-63.
[3]呂玉增,韋柳椰,李長偉.地球物理勘查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J].中國地質教育,2012,1:115-118.
[4]曹麗文,樸春德.地質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地質教育,2009,4:118-121.
篇2
關鍵詞:地質勘查 經濟
論文正文:
地質勘查行業論文
1、中國地質勘查行業的特點
第一,地質勘查工作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工作。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致使各行業對各種礦產資源的消耗逐日增多。因此地質行業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為國家的工業、農業以及國防建設等提供最佳的物質保障。
第二,地質勘查工作是一項具有探索性、咨詢性、服務性的極具科學研究性的工作。地質勘查行業通過利用地質規律和工程手段,使人們逐步掌握掩藏于地下的地質體,幫助人們在認識的基礎上科學有效地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由于地質勘查工作要認識的地質是千變萬化的,因此,地勘行業的工作具有探索和研究的屬性。
第三,地質勘查工作具有特殊性。地質工作具有很強的超前性和探索性,工作環境條件艱苦,行業風險程度高。投入、產出及成果能否順利轉讓的不確定性因素都體現了地勘行業的不確定性。
2、地質勘查行業面臨的問題
第一,當前,全球經濟衰退,我國經濟放緩。礦業市場大幅降溫,礦山企業以及社會資本投向勘探業的積極性已經大大降低。地勘工作項目嚴重萎縮,許多勘探項目目前面臨停滯。
第二,地質勘查行業本身面臨著先天不足的缺陷。地勘單位事企不分戴事業的帽子,走企業的路子。地勘單位的事業身份使得實行企業管理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難以發揮作用。在國家、行業、企業三個層面還存在諸多問題,諸如礦業權市場建設不完善、風險勘查市場還未建立、缺乏勘查技術的綜合運用。地質勘查單位市場化程度淺,企業自身內部管理、投資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地質勘查單位的管理機制不靈活,事、企管理混在一起,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只能低水平運作、低效益徘徊。
第三,部分地勘單位規模偏小,專業從事境外礦產勘查技術服務公司為數不多,員工老化,缺乏足夠的投入,技術力量存儲薄弱,而我國大部分地區成礦條件復雜,對地質勘查技術要求較高,高端專業人才的匱乏導致其在市場中很難形成核心競爭力。
第四,國內地質勘查的投入往往通過自有資金投入、國家和地方財政投入為主,融資渠道不夠暢通。而世界上成熟的勘察市場有期權、上市融資等一系列融資途徑。
第五,缺少與現行勘查規范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范,雖然國家在勘測施工質量管理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然而按照規范執行的勘查檢測法規權威性不高,在工作執行及監督執行的過程中法律依據不充足。
3、地質勘查行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一,深化地質勘查單位的體制改革,以市場為導向,采取企業化的經營模式,促進地勘單位產業經濟發展。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并與市場資本結合,壯大企業,發展企業。同時進一步完善地質勘察單位的投入產出機制,將離退休人員從體制中剝離出來歸入社會保障體系,減輕地勘單位負擔。
第二,逐步轉換經營模式,加速地勘單位產業的經濟發展,以地勘局為依托,以局屬各地勘單位為基礎,按其已形成的產業規模以及從事的行業特點,組建成若干個大型專業化集團公司。通過資源整合,將資質和經營人員統一管理起來,發揮團隊集成優勢,建實建強地勘單位產業。
第三,順應市場發展潮流,規范礦業市場,優化市場結構,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支撐。淘汰那些缺乏實力以炒作礦業權為目的的礦業權人,使其讓位于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投資風險勘探,實現誰投資,誰擔風險,誰受益。同時,促進地勘單位實現勘察行業技術與礦業權結合,逐步完善自身結構調整,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資源整合,加速實現向勘察型礦業公司轉變。
第四,拓寬市場領域,擴大增收渠道。地勘單位要發揮人才技術優勢,引進先進技術和思想,積極爭取各級別勘查項目,以優質高效的服務拉動中央和地方的投入以及后續項目的跟進。采取新技術、新方法,結合經濟建設,開辟工程地質、環境地質以及水文地質等工作領域,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五,隨著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不斷深入,地勘單位應建立健全事企分離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機制和體制。通過落實資產經營責任制,重點考核和監督資產收益率,人均收入,資金回收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相關指標,完善激勵制度和約束機制。建立和完善績效考核制度、風險管理制度、人才資源保障制度以及監督檢查制度。最終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適應當前形勢和市場經濟要求。
第六,在行業內部培養開發創新型人才,增加人才培養投入,不斷注入新生力量,配置專業性強和綜合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提高現場勘查技術含量,保證勘探結果的準確性、科學性。
第七,國家相關部門完善地質勘查管理相關法律和規范。促使地勘單位依據現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地勘質量管理體系,保證地勘質量目標得以實現,從而使地勘行業經濟穩步、有序發展。
篇3
在工程實踐教育中以企業需求為引擎,以市場應用為導向,從教育與社會需求的結合點入手,把企業崗位、技能要求與學校的專業設置、課程體系、課程教學的組織實施有效結合起來,讓企業由配角變成主角,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決策。校企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掌握實踐技術,學生既能學習理論,又能在專業理論的指導和企業技術人員的啟發、指導下,通過實際操作,更容易學會技術,增長技能。一方面,學校選擇優秀人才走進企業員工隊伍,利用學校資源對企業職工進行繼續教育;另一方面,企業借助高校的信息與技術服務,進行新產品的研制開發、新技術的引進、設備的技術改造等,提高整體效益。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要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合理設置專業,改變教學方式,滿足企業的需要,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2.主要研究成果
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卓越計劃試點的促進下,目前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大學生工程教育培養模式探索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應用成果得到了很好的推廣。
(1)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搭建全方位的實習實踐基地。幾十年來,勝利油田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特別是與相關二級單位建立了多個產學研實習基地,成功開展過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3+1+1”和“4+1”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工程教育實踐經驗。特別是在教育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卓越計劃試點中建立了專門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了專用的機房進行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油田企業給予了大力支持,為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優越的環境。
(2)任課教師與企業專家相結合,建立全方位的工程教育培養體系。地球物理系全體教師在科研與教學實習過程中與勝利油田和國內其他油田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對油田生產科研現狀了解深入,在本科教學過程中及時地將科研成果融入到課堂中去;油田專家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教育中心的平臺,現場一線的專家們為大學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講課、講座以及培訓工作。學校教師與油田專家的配合對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方面保證了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接受著從理論到工程應用角色的轉換,可靠的師資保障保證了工程教育培養模式的完整性。
(3)規章制度與激勵措施的配套,營造良好的工程素質培養環境。通過工程教育中心增強了學校與企業的交流,同時軟環境的建設對于大學生工程素質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地球物理系一方面完善了工程教育中心的規章制度,確保學校教師和外聘的油田專家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既定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對學生行為進行規范,在大學生中進行多方面的引導,促進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激勵學生開展自主創新研究,并與教師所承擔的科研任務相結合,在完成課程任務的同時提前進入到工程應用環節,為大學生畢業后走向工作單位承擔生產和科研任務提供了保障。
(4)成果推廣。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建立了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培養了大批具有較高工程素養的大學生,為石油工業輸出了大量高素質人才,該中心今后將逐步接納其他高校相關專業的工程教育實踐,必將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教育培養方面起到示范作用。通過培養模式的探索,地球物理系多名教師在科研與教學實習過程中與勝利油田聯系緊密,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積累了豐富的工程教育實踐經驗,增強了學校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同時不斷探索教學改革經驗,主持了多項學校教學改革項目,發表多篇教學研究論文,獲得過多項教學成果獎勵,豐富并完善了工程教育培養模式。
3.結論與認識
篇4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是長安大學主辦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評議組、西南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共同協辦的權威性學術刊物(ISSN 16711637,CN 611369/U),主要刊載道路與鐵道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等領域的學術論文。《交通運輸工程學報》為雙月刊,大16開,160頁,每期定價100元,全年共600元,國內郵發代號:52195,國外發行代號:BM1775。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英文版)是長安大學主辦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評議組、韓國道路工程師學會、西南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共同協辦的權威性學術刊物(ISSN 20957564,CN611494/U),主要刊載道路與鐵道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等領域的英文學術論文。《交通運輸工程學報》(英文版)為雙月刊,大16開,80頁,每期定價100元,全年共600元,國內郵發代號:52305。
《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是長安大學主辦的權威性技術刊物(ISSN 1000033X,CN 611119/U),主要刊載國內外筑養路機械設計制造、工藝材料、試驗研究、應用技術、使用與維修經驗,機械化施工技術與工藝,以及公路、橋梁、隧道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論文。《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為月刊,大16開,80頁,每期定價20元,全年共240元,國內郵發代號:5257,國外發行代號:M4170。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長安大學主辦的權威性學術刊物(ISSN 16718879,CN 611393/N),主要刊載道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汽車工程、汽車運用工程、工程機械等領域的學術論文。《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雙月刊,大16開,128頁,每期定價100元,全年共600元,國內郵發代號:52137,國外發行代號:BM5720。
《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長安大學主辦的權威性學術刊物(ISSN 16716248,CN 611391/C),主要刊載長安學研究、交通運輸、經濟學、管理學、新聞傳播學、教育學等領域的學術論文。《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為季刊,大16開,160頁,每期定價50元,全年共200元,國內郵發代號:52272,國外發行代號:Q2291。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是長安大學主辦的權威性學術刊物(ISSN 16726561,CN 611423/P),主要刊載基礎地質、礦產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含生態地質和災害地質)、資源勘查、測繪工程、地球信息科學等地學領域的學術論文。《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為雙月刊,大16開,144頁,每期定價50元,全年共300元,國內郵發代號:52280,國外發行代號:BM4115。
《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是長安大學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權威性學術刊物(ISSN 16732049,CN 611442/TU),主要刊載建筑結構、建筑材料、巖土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地下建筑與基礎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城市規劃等領域的學術論文。《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為雙月刊,大16開,128頁,每期定價50元,全年共300元,國內郵發代號:52140,國外發行代號:BM4981。
以上所有期刊均可在當地郵局訂閱,如錯過郵局征訂,可隨時通過郵局或銀行直接匯款至長安大學雜志社訂閱。
收款單位:長安大學雜志社地址:西安市南二環路中段長安大學內
篇5
【關鍵詞】鉆探技術 鉆探方法 物探方法和鉆探方法相結合 工程地質勘查
一、鉆探技術
(一)鉆探技術的起源
鉆探技術發源于古代中國的四川,首要用途是找水喝,其次作用是找鹽吃。堪稱是我國四大發明之后的第五大發明。在1700年以前,中國人打了1萬多口井,深度都超過500米,目的就是取鹽。
所謂地質鉆探技術就是對地下進行鉆孔來打碎巖石的一種工藝方法,鉆探技術也是一種驗證、取得地下巖層材料信息、地下實物資料,評估礦石的品味和計算儲量的一個技術手段。對于不同鉆探的目的,那鉆探工藝和裝備也就不同,我國現在對鉆探技術投進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也使我國的鉆探技術形成了一種技術體系,如反循環鉆探技術,繩索取心技術,定向對接井鉆探技術,液動潛孔錘鉆技術,還有新型的節水鉆探技術等。
(二)鉆探技術的一般要求
1.井下安全。井下安全無疑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2.可鉆性。指定的技術措施對該區塊或者地層有較好的適應性或者說適用性;3.成本。任何技術措施的制定都要在保證安全,適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降低成本,這反面的空間很大很大,一個合格技能高的工程師應有的基本素養。
二、物探技術
(一)物探技術原理
物探――地球物理勘探的簡稱,它之所以能夠解決或查明有關地質和工程問題,是因為所要探測的地質對象與周圍介質間存在某種物性差異。而這種物性差異可影響被尋找地質體周圍某種天然或人工物理場的分布特征。物探技術就是利用先進的物探儀器來攝取這些物理場的分布并與均質條件下的物理場相比較,找出差異的部分來研究與勘探對象之間的關系,達到解決地質問題或工程問題之目的。在工程地質勘探中常用的物探方法尚有高分辯率淺層地震反射法、折射波法、高分辨率電阻率法、電阻率層析成像技術等
(二)物探方法及其應用
物探技術方法門類眾多,它們依據的原理和使用的儀器設備也各有不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物探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而且新的方法技術不斷涌現,幾年前還認為無法解決的問題,幾年后由于某種新方法、新技術、新儀器的出現迎刃而解的實例是常見的。它是地質科學中一門新興的、十分活躍、發展很快的學科,它又是工程勘察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講,它的應用與發展已成為衡量地質勘察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物探對探測對象不造成損傷,并具有準確、快速等特點,因而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工程、環境、災害地質調查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物探方法和鉆探方法相結合在工程地質勘查中的效果以及應用
(一)鉆探與物探相結合對水害情況進行探測
隨著礦井開采深度的延伸,水害對礦井生產的威脅日益增大。為確保礦井的安全生產,避免水災水故的發生,除了加強水文地質預測預報,礦井采用物探和鉆探相結合的探放水技術手段,對工作面前方地質構造及水害情況進行探測和分析,確保巷道安全施工。
(二)鉆探與物探相結合開展深部找礦物
開展深部找礦工作是保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礦產資源供應的客觀要求,對于緩解資源瓶頸壓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及社會穩定、推動找礦理論和科技創新、提高礦業競爭力均具有重要意義。而鉆探與物探相結合開展深部找礦物卻成為最佳的尋找方式。
(三)鉆探與物探相結合在煤田火區勘察中的應用
鉆探與物探相結合工作方法在煤田火區勘察中的應用有許多真實案例。應用結果表明,綜合物探配合鉆探方法在煤田活火區勘察方面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勘察方法。
(四)鉆探與物探相結合對采空區探查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在采空區上新建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采空區探查作為采空區地基穩定性評價的基礎工作尤為重要。采用鉆探一物探相結合的方法,對淺部多層采空區的發育、充填現狀進行精確探查,為正確進行采空區穩定性評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物探與探方法相結合在工程地質勘查中的應用廣泛,效果顯著,為我工程勘查帶來了希望,帶來了福音,物探和鉆探相結合,取長補短,從而使工程勘查更準確、更安全、更高效。物探克服了鉆探的成本高、效率低、盲目性等缺點,鉆探使探測更精準,大大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
四、結論
實踐表明,鉆探與物探在工程地質勘查中,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單純利用一種勘探手段,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勘查效果,而將多種勘探手段有機地綜合利用,卻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收獲。鉆探與物探相結合的方法,為我們在探測方面解決了許多技術壁壘,同時為我們的安全探測、高效探測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冉恒謙,張金昌,謝文衛,張永勤,宋志彬,向軍文,劉凡柏,馮起贈,鄢泰寧,賈美玲,陶士先,胡繼良地質鉆探技術與應用研究[J].地質學報,2011,11.
[2]"中國地質調查局深部地質鉆探技術培訓交流會"在安徽黃山舉辦[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0,07.
[3]馬德義,覃勛平,付兆友.不同類型巖心鉆機在新疆黃山銅鎳礦鉆探施工效果對比[J].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8,06.
[4] 楊玉春,劉康和試析綜合物探的意義和作用西部探礦工程,2005,(115)
[5] 張忠良,王峰.淺談運用物探手段來尋找地下空洞[A].全國地下目的物探測方法技術研討會論文集[A],1996.
[6]隋海波,戴鵬燕.空洞探測的工程物探方法淺析[J].礦業科學技術,2004,1.
篇6
【Abstract】The so-called leading industry refers to an area in which the economy ca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reg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The choice of leading industry is a certain index system,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s used to choos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hoice of the leading industry in Qinghai province, and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economy.
【關鍵詞】 青海工業;主導產業;選擇
【Keywords】 Qinghai industry; leading industry;choice
【中圖分類號】F127;F121.3;F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3-0149-02
1引言
由于青海省是礦源大省,因此長久以來,其經濟發展方式依靠開采資源進行加工,但是這種模式需要很高的投入,而且消耗人力、物力極大,產量卻不盡如人意,因此,重新對工業主導產業進行選擇成為重中之重。讓主導產業帶動周圍區域經濟的發展實現青海省經濟的共同發展,論文主要從工業主導產業的選擇分析入手,并對工業主導產業的綠色經濟發展進行簡單說明[1]。
2 青海省工業主導產業選擇要點
2.1 確保工業產業規模的合理性
在進行選擇時,需要確定該工業產業的優勢以及產業地區專業化如何,這里就需要該產業的產值在該地區內總產值中占的比重,和其在全國工業生產總值中占的比重。如果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此數值可以作為衡量區域產業的地區專業化程度以及優勢比較的指標。
2.2 確定區域競爭力
這需要計算該產業在市場的占有率數據和勞動生產率數據,該產業在國內工業產業中的優勢與競爭力都可通過這些數據反映出來,以此還可判斷在經濟發展中所處的地位。
2.3了解產業關聯度和增長潛力
感應度系數。感應度能說明該產業對其他產業推動作用的大小。
影響力系數。影響力系數是用來表示該產業的發展對其他產業的帶動力的大小。通過需求收入彈性系數可以看出人們對這個產業的需求程度,從而觀察到該產業部門的市場前景。
2.4 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
通過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和其上升率來判斷該產業的技術含量以及上升情況,眾所周知,從勞動生產力看,觀察到這個產業的生產水平如何,及其創造的收入水平如何。而生產上升率代表著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
3 青海省工業主導產業的確定
通過以上步驟的運算,我們得出了以下八個可以作為青海省工業主導產業的選擇對象。在這11個指標的數據分析中,其他采礦業的感應力系數和影響力系數均太小,遠小于1,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太小: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近年來發展比較快,但是規模都比較小,區位商遠小于1,也沒有多少的市場占有率,由此可以推斷在青海省的發展情景不太明朗,這兩個產業都無法起到帶頭作用,因此都不適合做主導產業。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確定出青海省的六個工業主導產業,主要是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煤炭開采業。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這些工業主導產業都涉及礦石資源,以礦石為原料進而生產制造相關產品,在這過程中如果想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必然要發展綠色經濟。
4 工業產業綠色發展需面對的問題
青海作為連接、新疆地區和內地橋梁,保衛著我國西北部的生態環境安全。青海礦產豐富,種類上比較齊全,除了常見的煤、石油、天然氣,鐵、銅等還有鹽湖類礦產資源,例如鉀、鎂、鈉、鋰等,而且存貯量很大,這些除了常見的這些礦產資源,還有許多少見的有色金屬等,我國的經濟如果想要更加長遠地發展,這些資源儲備是必不可少的。如今,西部大開發戰略不斷地深入,青海省也加快了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全省的大型企業中,有三大產業是以礦產資源為原料,其中有石油天然氣、鹽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兩大優勢產業分別是冶金和建材。由此可見,礦業開發已經是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綠色礦山建設,綠色經濟發展,已經成為我們首先要推進的。下面就工業產業綠色發展的問題進行分析[2]。
4.1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程度低,礦區環境綠化太少
廢棄礦山太多,許多企業的開采回收率很低,只去挑選一些含量豐富的M行挖采,至開采差不多時就會進行丟棄,回收率太低,許多礦產資源被嚴重破壞浪費。其中采煤區域要更嚴重,地面已近出現嚴重的塌陷情況,采礦期間一些尾礦、廢渣等都沒有做進一步的處理,隨意擺放,當地草場被污染導致當地生態環境惡化。青南地區的砂金開采過程中,開采過的路面基本地表草木都被破壞,除此之外,廢渣廢水的隨意排放,對空氣、水源土壤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有些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去自我凈化。
4.2 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凸顯
環境保護工作難以開展,最主要的原因是礦山區域缺乏環境保護意識,且采用單一的開采方式,以及傳統的開采技術,容易對當地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其中最常見的是草原植被的破壞、地表水以及水源遭到污染、空氣中存在粉塵以及有害物質、過度開采導致地面沉降。植被破壞主要是砂金開發造成,巖金堆浸會對水源造成污染,石棉選礦則會產生粉塵,造成空氣污染,采挖煤礦則會造成地面下沉。如何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是目前青海省發展綠色礦業急需解決的問題[3]。
4.3 交通與運輸的不便制約發展
青海的位置相對比較偏遠,而且交通設施較為簡單,運輸距離長,成本高,人員不足等這些都制約著青海省經濟的發展。無論是古絲綢之路還是現今的第二歐亞大陸橋,青海都不是在他們的主干道上,而國內其他省市之間,各大工業產業機構也是不斷在競爭,這些競爭更是對青海省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5 青海省發展綠色工業的策略分析
5.1 加強總規劃體系的建立
秉持“生態立省”的原則,對各地企業環保意識進行提升,并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盡可能地讓綠色開采的理念可以貫徹到開采的各個環節中。因此相關部門在對礦業發展制定規劃的過程中需要依照該省礦業資源與自然環境的特色,合理規劃和約束開采行為,循環利用各類資源。
5.2 注重開采環保意識的體現
對于已經被開采破壞的礦山生態環境,也制定合理的治理與復綠規劃。不斷完善環保制度,才能加強落實環境保護制度,實行保護工作責任制。在部署地質勘察工作時,要具備全局意識,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環保預算比例可以得到提升,盡可能地確保礦山復綠過程中的資金可以得到充足的提供。在對礦產資源進行勘察評價時,相關人員要把目光集中在礦床水文地質、環境地質以及工程地質的研究上,這對于科學研究的順利推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此外在勘察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采取規避措施,使得礦區地質災害出現的概率最大程度得到降低。
5.3 加強監督管理
礦山的監督管理工作主要貫徹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保護活動中,監督勘查單位按照標準執行勘查方式,不斷加強勘查水準,落實社會責任,打造良好的勘查工作氛。將“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補償”的原則嚴格貫徹到環境保護中去,在勘查單位完成項目勘查工作后,監督單位需要督促對應單位完成環境恢復工作,對于地質康茶項目與環境保護工作情況一同檢查驗收。在節約與綜合利用礦產資源時,需要融入經濟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時刻關注礦山資源的存儲量,對礦山企業利用情況與保護環境工作進行定期考核,礦產資源消耗量可以納入監理考核標準中去。
5.4 運用示范工程帶動循環經濟發展
為了實現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工程,可以將西寧與柴達兩個區域作為循環經濟試驗區的中心,選取青海省內國家級的綠色礦山試點企業為標桿秉持“循環經濟”為指導理念。遵循“再勘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打破“生態脆弱―經濟貧困―生態脆弱”的惡性循環,對典型資源區域進行充分把握,在提供充足資金的基礎上,進行高標準、高強度的要求,將環境成本與礦業開發產出資源聯系起來,讓經濟效益帶動建設基礎設施,讓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發展。分析青海省鹽湖化工不同工業產業的發展特點,建設具有特色的鹽湖礦產類型經濟產業鏈,將礦產資源的附加值提高,將循環經濟貫徹到礦業開發的全過程中。
6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對于綠色工業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了解到綠色工業是和很多的要素進行共同作用的,所以就需要在客觀條件的基礎之上,快速發展自身的產業經濟。筆者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希望能夠給予大家一些新的啟發,并且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一些反饋意見。
【參考文獻】
【1】青海省國土資源廳.走近青海國土資源[R].2011.
篇7
關鍵字:全日制專業碩士;發揮地學優勢;實踐能力;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3-0047-02
自2009年全日制專業碩士開始招生以來,因出現時間短,全日制專碩培養存在一定不足,相應的各種培養機制、培養條件和培養效果沒有達到要求。目前對全日制專業碩士生的培養存在諸多爭議,如“緩解就業”論、“收益”論、“差生”論、“換湯不換藥”論、“招考模式雷同”論等質疑。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定位,全日制專業學位是具有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教育部明確規定專業碩士更加強調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因此,全日制專業碩士的實踐能力培養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對應推行五年多的全日制專業碩士培養來說,實踐能力培養探索是一個新課題。為此,成都理工大學結合自身地學優勢特點,在辦學過程中找準自身特色和優勢,依據地方經濟和行業發展對工程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全日制專業碩士實踐能力培養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和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地質災害防治優勢學科平臺
我院現有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人。依托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地質工程”國家重點學科,立足于我國西部地區重大工程建設和防災減災的需求,建立了地質災害防控創新方法體系,推動了該領域學科發展和進步。重點關注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所面臨的日益嚴峻的地質災害問題,在汶川地震、蘆山地震、尼泊爾地震和康定地震誘發次生地質災害,大型水電工程、交通工程、國防工程災害和自然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學院先后承擔國家、省部級和橫向委托項目40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超過3億元,產生經濟效益達數十億元,
研究成果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獨立單位),二等獎2項,部省二等以上獎勵30余項,出版專著50余部,國內外1200余篇。此外,我院還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二等教學成果獎10余項。學院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擁有雄厚師資力量、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和2011地質災害防控協同創新中心,在地災防控方面具有明顯的學科優勢,為我院全日制專業碩士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學科平臺。
二、面向行業開設應用型創新課程
為使專業碩士人才的培養更加貼近行業和社會需求,我院立足自身地學優勢,面向行業狠抓專業碩士類課程建設,在課程改革上將學碩與專碩分離,力求使專碩課程改革符合行業需求,更加適合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以“行業―實踐―案例”為理念構建以工程行業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的課程模式,讓學生了解本行業國內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并應用于實際工作,讓學生進一步拓寬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解決實際問題所需要的新知識,并根據行業和相關企業實時需求進行動態更新,有效推動全日制專業學位培養觀念轉變,推動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產生社會與經濟效益。如,近年來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更加注重工程地質、鐵路和公路行業的地質勘查和地質災害防治等知識點,因此我院在滑坡災害防治、工程數值模擬和地下結構工程等課程中進行了教學點更新,不斷強化考點案例分析和工程實例分析,研究生的注冊巖土考試通過率有了較大提高,使課程教學與行業有效結合起來,突出了專業碩士培養的工程應用創新特點。
三、面向企業聘請高水平企業導師
我院作為四川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項目首批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實踐基地,承擔著高層次應用研究型人才培養的重任。利用我校地學優勢學科平臺,建立“工程實訓體系、技術創新體系”的雙體系創新培養模式,以工程應用創新建立良好企業合作關系,以模式改革謀專業碩士培養上臺階,為此,我院聘請了既有扎實理論基礎,又有豐富工程經驗,并且了解企業亟需創新技術的高水平企業導師參與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實訓及論文指導。這些導師一般都是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有很強的工程應用創新能力,能啟發學生進行工程應用創新,解決實際工程難題。我院在對地學類專業碩士的雙體系培養過程中,邀請在全國巖土工程、地質勘查和地質災害防治行業具有較高影響力的業界專家承擔研究生校外實訓指導,比如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陳衛東教授級高工、中國中鐵二院集團屈科教授級高工、四川藏區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李永林教授級高工、四川省交通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王聯教授級高工等參與專業碩士生論文選題和指導工程。他們大都具有博士學位,以及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院總工等稱號,具有創新能力,能啟發學生進行應用型創新,有力推動了研究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該培養模式將學校、學生與企業融合到一起,在學校和企業之間搭建橋梁,既能解決學生就業問題,又為企業挑選了適合人才。
四、面向西部環境進行實踐能力培養
與企業建立聯合培養體系后,再根據西部地區復雜的地質環境條件、大型工程建設地質災害防治問題和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為研究生提供地學類實踐基地和平臺。選擇具有現代化管理水平、行業創新能力強、技術生產先進的企業建立一批高標準、穩定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近年來,我院投入100多萬元與水電、交通和地質災害防治行業內企業共建了“大型水電工程實訓基地”、“地震震中區地質災害―四川汶川野外基地”、“大光包滑坡研究基地”和“地質災害―四川都江堰野外基地”。這些實踐培養基地既可以進行野外地質技能訓練,又可開展課題研究;既能承擔工程建設和科研任務,又可讓學生按行業要求進行工程實踐和工程難題攻關。這些實踐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地質素養、解決和分析實際工程能力的培養,實現野外認識能力強、重大災害問題能獨立與創新性思考的目標,并能解決實際工程難點問題,可為我國西部重大工程建設和地質災害防治提供大量應用型人才。
五、培養質量和效果
為使企業始終保持對研究生校外實踐培養的熱情,我院主動為用人單位著想和服務,在基地建設、專碩人才培養模式、管理隊伍建設和管理機制改革等方面加強與企業的交流,先后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同濟大學、長安大學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同行院校及陜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總公司、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地質工程勘察院、中國華西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了學習交流與調研工作,加強了與各聯盟院校和企業的溝通和聯系,獲得了寶貴的信息資源,達到了“加強交流、借鑒經驗、啟迪思路、推動發展”的目的。在專業碩士考核質量方面,擯棄傳統的專碩“差生論”觀點,對專碩畢業論文的考核,重點考核畢業論文是否有對實際工程“應用創新”的內容,推進應用創新和服務社會。我校全日制專業碩士生張巖同學經過在四川省交通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的實踐培養,先后申請了《一種高地溫隧道隔熱散熱襯砌結構》、《一種液脹式讓壓抗震抗高地溫錨桿》、《一種高地溫隧道支護的樁型預應力錨索》和《內置式全長防腐錨桿》等多項發明專利,并發表了多篇SCI論文,為西部地區多條高速公路設計和施工提供了科研支撐。
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建設,我院全日制專業碩士培養效果顯著,在就業形勢嚴峻和成都地區其他“985”、“211”高校生源競爭下,我院地學和土木類專業的專業碩士畢業生就業率仍然保持在95%以上,培養質量受到了同行和企業的高度認可。
參考文獻:
[1]白冰,吳林娜.我國全日制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以四川大學全日制出版專業碩士為例[J].出版科學,2012,20(5):18-21.
[2]張勝,楊慧麗,許燕,等.全日制專業碩士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77-278.
[3]孫凱,曾慶吉.全日制專業碩士實踐教學研究――以教育碩士實習為例[J].成功(教育版),2012,(3):6-7.
[4]陳國慶,查鳳妹,劉梁.《地下結構工程》研究生課程創新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3,2(8):179-181.
[5]章小莉,張克君,劉歆,等.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行業實習教學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1):225-228.
篇8
關鍵詞:工程地質數據;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系統;分析;GDM
工程地質數據是地質信息最重要和基本的因素之一,因此,對此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更是構建地質信息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在工程地質數據管理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工程地域之間的差異,然后將現有的工程地質勘查的資料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整理,然后通過信息收集的方式,建立相應的當地工程區域地質信息資料庫,這樣就可以在工程地質管理中形成基本的管理和控制,然后,在進一步的加大勘查和收集信息的力度,將工程地域之間的相關資料進行全面綜合的整理和分析,這樣就能夠實現工程地質數據信息的規范化管理以及信息資源的共享,可以達到綜合利用的目的,這樣的方式,一方面提高了數據管理系統的效率,一方面還提高了工程地質信息數據的使用價值和利用率,近些年以來,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的發展十分迅速,在行業之間也受到廣泛的利用和普及,傳統的GIS工程地質數據管理方式,在當今的工程地質數據管理應用中已經顯示了很多不足的之處,已經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了,當今很多的領域都在采用( Geological Data Management, 簡稱GDM),為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系統進行管理和應用,已經建設了相對科學合理的應用手段,下面我們就通過分析和論述來對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系統的應用進行闡述。
一、工程地質數據管理GDM的基本結構
GDM系統在研發和應用過程中,主要的的基本結構大概被分為三個部分,基本體系結構,是使用數據層來支撐平臺層和應用層然后實現三層分離的設計模式,從而來實現GSM系統的應用靈活配置,GDM的數據層主要內容包括,空間之內的數據庫、工程地質勘查的原始數據庫、坐標系統數據庫等,支撐的數據庫主要包括GDM的操作系統、管理數據庫的系統、以及GIS平臺、應用層主要的內容包括,對于工程地質數據進行采集,數據存儲、數據管理、分析數據、權限管理等等相關的職能,以上所說的三部分就是工程地質數據管理GDM的基本結構。
二、GDM對工程地質數據中地質勘查的影響
GDM系統的不斷普及和應用,給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的科學系統化管理,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更是將工程地質數據管理提升到了一定的管理水平上來,提供了一個投資少、見效快、實用性的管理系統方案,傳統的GIS平臺在建設過程中發生的成本非常的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限制了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的發展和創新,GDM系統的出現構建了相對經濟合理的工程地質數據庫,大大改進了工程地質數據建設的腳步,提高了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的使用效率,實現了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的數字化和規范化管理模式,GDM系統在工程地質數據管理中,能夠有效的對相關工程鉆孔數據資料、地質圖件資料、勘查結構、進行全面綜合的治理和分析,因為其在研發過程中,設置了非常豐富的數據庫平臺,能夠輕松的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和應用,它的出現一方面可以進行工程地質數據管理,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行工程地質勘察的成果分析。
三、GDM系統在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GDM系統在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系統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實現,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使用、能夠將其三個特點共同的融會到實際管理中,在加上GDM系統在設計過程中,還融入了CAD功能,CAD可以采集和分析的數據直接傳輸到GDM的數據庫中,能夠輕松的實現管理和應用,GDM中的數據在無法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講信息導入到CAD的系統中,然后對其相應的信息進行更加全面和系統的地質數據分析和管理,相關的工程人員可以在對數據庫的存儲數據來對地質數據進行觀察和分析,然后通過觀察分析得出來的結果對工程狀況進行了了解和分析。
在使用GDM系統進行工程地質數據管理中,GDM能夠快速的構建起相關的工程地質數據管理平臺和相關的數據庫,能夠及時的對工程相關的地質信息進行管理和控制,例如:在進行水利工程地質數據管理中,在對水利工程進行地質數據管理,普遍采用的都是以ArcGIS 和Oracle為主要的地質數據管理平臺,然后以Microsoft Visual C + + 6. 0 集成開發環境和ArcGIS Engine 開發工具進行開發,GDM以此強大的功能對工程地質數據進行管理,可以說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全方位的監管模式,特別是在水利工程中使用GDM系統進行工程地質數據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利工程地質數據的使用價值和利用率,一方面可以及時的對水利工程的相關地質信息數據進行及時的掌握和控制,另一方面,還為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積累了一定的數據資料,非常有利于今后GDM的創新和使用,更為GDM數字化現代化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在對工程地質數據進行管理中,一定要實現地質數據集成化的管理方式,在對工程地質數據管理中一定要做好地質數據信息之間的銜接工作,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使其管理系統能夠科學合理運行,必須保持系統的整體性,在對地質數據管理中一定要本著工程地質勘查的邏輯結構去看,只要掌握好地質勘查的環節,才能夠為工程地質數據管理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只有真實的可靠的地質數據信息才能夠為工程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意義,在工程地質數據管理中必須要保證數據存儲有序,避免和杜絕信息錯亂的現象發生,如果一旦信息發生混亂的現象就會給工程地質數據管理和地質信息勘查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一定程度上帶了很大的麻煩。
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系統中GDM的應用,可以說將工程地質數據管理帶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領域當中來,一方面GDM在投資和使用功能上面占據了一定的有事,其投資非常的小,而且在功能和性能方面還具有非常的靈活性,能夠輕松實現工程地質數據的管理,另一方面還為工程地質數據的綜合利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能夠為工程地質勘查提供更多有參考價值的數據信息,即便是GDM在工程地質數據管理中存在很多的優點,但是還是需要我們相關的實踐人員,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的對其進行完善和創新,創造出更多有利發展的方案,實現智能化、現代化、科學化、合理化、全面系統化的管理系統。推動工程地質數據管理的創新。
參考文獻:
[1]. 陳飛,劉軍旗,黃長青,石林. 建立工程地質勘察數據庫的一般性原則與方法探討[J]. 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 2002.(03) .
[2]. 龍玲,沈智慧.王啟才.孫鵬飛. 水文地質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 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 2001.(02) .
[3]. 雷玲玲,談曉軍.豐碩.李愛軍. 數字流域建設中若干關鍵技術的探討[J]. 計算機與數字工程. 2005.(09) .
[4]. 劉橋喜,毛善君,王成,雷小鋒. 地質數據庫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煤炭技術. 2000.(04).
篇9
關鍵詞:電解鋅;地下水;水資源;環境影響評價
中圖分類號:P641.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 引言
對廠區地下水進行滲水試驗和抽水試驗,并對周邊村莊進行走訪、調查,對區內水井、泉點、溝流的流量進行測定,以便在電解鋅項目的建設和及建成后對環境的影響,將大氣水、地表水與地下水綜合考慮、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護周邊村莊的水資源不受污染的同時,減少電解鋅項目對地下水資源的污染,并提出治理措施,為從事電解鋅項目的建設與管理奠定基礎。也為該區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保護提供了保障。
1 工程概況
評價區位于德宏州瑞麗市勐卯鎮,行政區劃屬瑞麗市管轄。勘查區處于高黎貢山南端,地處怒江和和龍江中下游,為一北東向斷陷盆地。勘查區屬低山丘陵與盆地地貌,北東部畹町一帶為狹長的山間谷地。勘查區北起弄賢村,南至銀井,東起喊沙,西至班養村,面積約20.53km2。
2 氣象、水文
瑞麗江流域屬于低緯度雨淋型氣候,濕熱是其主要特點。該區處于孟加拉灣暖濕氣流迎風坡的前沿,降雨量充沛,流域內年平均降雨量在1700~1800mm之間,瑞麗壩區年均降雨量在1400~1500mm之間。降水的年度變化小,年內降水量分布不均勻,汛期5~10月占年降水量的85%,枯季1~4月,11~12月降水僅占全年的15%,
3地層巖性與地質構造
根據本次調查和水文地質鉆孔資料,區域地層為第四系、上第三系、三疊系和寒武系變質巖層(圖1評價區水文地質圖),詳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和更新統地層(Q)
主要分布于南東部瑞麗江沖洪積平原,巖性主要為沖積、沖洪積、洪積粘土、砂質粘土、含粘土質礫石、礫石及砂、砂礫石層,厚度5.0~200.0m,靠河地段厚度有所增大。
(2)上第三系巖層(N)
分布于評價區中部低山丘陵地段,巖性為半膠結礫巖、砂巖砂礫巖,泥巖、炭質頁巖及褐煤夾層。厚度約為100-1425m。
(3)三疊系上統石鐘山組(T3s)
分布于瑞麗市區北東部低山丘陵地段,巖性為白云質灰巖夾泥質灰巖、鐵質頁巖及礫巖。厚度≥40m。
(4)三疊系上統南梳壩組(T3n)
分布于瑞麗市區北東部低山丘陵地段,巖性為頁巖、砂巖夾薄-中厚層狀灰巖,白云質灰巖。厚度約為700-710m。
(5)二疊系下統沙子坡組(P1s)
分布于瑞麗市區北東部低山丘陵地段,巖性為灰色薄-中厚層狀灰巖、白云巖、白云質灰巖及泥質灰巖。厚度約為1082-1451m。
(6)寒武系(∈)
分布于評價區北西部;為寒武系地層。主要巖性為混合巖化片麻巖、板巖夾變質砂巖、及少量黑云母斜長角閃巖和大理巖透鏡體。厚度大于2000m。
3.2評價區地層
根據本次調查和水文地質鉆孔資料,評價區地層為第四系、上第三系半膠結巖層和寒武系變質巖層,分布于山間谷地和山前平原。第四系巖土層主要為粉質粘土、中砂、粗砂、卵石,局部為淤泥質土,厚度5.0~200.0m,詳述如下:
第四系
①沖洪積層(Qal+pl)
主要分布于南東部瑞麗江沖洪積平原,面積約6.22km2,占勘查區面積30.30%。巖性主要為粉質粘土、中砂、粗砂、卵石,厚度5.0~200.0m,靠河地段厚度有所增大。
②坡殘積層(Qdl+el)
一般位于山間谷地坡殘積層、上第三系巖層和寒武系變質巖之上,主要分布于丘陵坡麓,為第三系和寒武系地層風化未經搬運殘積或坡積而成,巖性主要為風化中粗砂、砂質粘性土、礫質粘性土、及少量粉質粘土等,厚度2.0~20.0m。
(2)上第三系巖層(N)
分布于評價區中部低山丘陵地段,面積約9.92km2,占評價區面積48.32%。巖性為半膠結礫巖、砂巖砂礫巖,泥巖、炭質頁巖及褐煤夾層。厚度約為100-1425m。
(3)寒武系(∈)
分布于勘查區北西部;為寒武系地層。主要巖性為混合巖化片麻巖、板巖夾變質砂巖、及少量黑云母斜長角閃巖和大理巖透鏡體。厚度大于2000m。
3.3地質構造
瑞麗地處燕山褶皺之岡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皺系、岡底斯――那丹哈達嶺斷坳,為亞洲板塊與印度板塊碰撞縫合線的東南側,并嚴格受班公湖――怒江深斷裂的制約。
瑞麗地處班公湖-怒江主深大斷裂帶西側,該斷裂帶為俯沖縫合線,全帶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強烈,主要產生于華力西期、印支期活動,燕山期加劇,喜馬拉雅期強烈疊加,為具多旋回發展的主斷裂。
龍陵――瑞麗大斷裂:該斷裂在地質發展過程中起控制作用,斷裂北西側為元古代高黎貢山變質巖帶分布區,東南則為瑞麗盆地,為上第三系和第四系、三疊系的地層分布區。
龍陵~瑞麗斷裂傾向W,傾角70~80°,沿斷裂帶有糜棱巖帶,構造角礫巖帶,逆掩斷裂帶及拖拽褶皺,向南倒轉的褶皺等。由于繼承性活動和升降運動,沿斷裂形成了潞西、遮放、瑞麗等串珠狀新生代盆地。
3.4區域地殼穩定性
1976年5月29日發生的7.3級、7.4級龍陵大地震為標志,新構造運動繼續保持活躍態勢,隨著龍陵~瑞麗斷裂至芒市在瑞麗延伸方向上的傾伏,地震頻度和強度也相應向北,向南衰減。據瑞麗市地震局資料,1611年4月,發生4.5~5級地震;1931年3月15日,勐卯東北發生5.3級地震,1933年5月13日,勐卯東北境再發生5.5級地震;1966年5月19日13時03分,9月21日7時37分,分別發生4~5級及5.4級地震。從9月19日13時~10月10日共記錄到大小地震355次,其中4~4.9級7次,5級以上3次,余震頻繁,波及范圍廣,瑞麗屬多發地震區。
5 結束語
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避免或減輕建設項目對地下水的污染,對保護水資源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瑞麗市某電解鋅冶煉項目實例為依托,對該項目場地及周邊地下水進行了分析與評價,為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提供了資料。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后并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即可避免或減輕擬建項目對環境和地下水的污染。
參考文獻
[1] 張忠學等,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M] 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2] 肖長來,梁秀娟,王彪等 水文地質學[M]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篇10
論文摘要:地熱資源,作為新能源的一種,受到各國普遍關注。
0 引言
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的《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指出: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虛擬治理成本為2874億元,占當年GDP的1.80%。完整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至少應該包括五大項自然資源耗減成本(耕地資源、礦物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漁業資源)和兩大項環境退化成本(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由于基礎數據和技術水平的限制,此次核算沒有包含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態破壞成本,只計算了環境污染損失。環境污染損失成本包括20多項,此次核算僅算了其中的10項,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沒有涉及。
1 地熱資源的優勢
1.1 地熱資源概述 隨著傳統的能源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新型能源的出現給中國能源危機提供了轉機。地熱能源作為一種新能源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地熱資源是一種十分寶貴的綜合性礦產資源,其功能多,用途廣,不僅是一種潔凈的能源資源,可供發電、采暖等利用,而且,還是一種可供提取溴、碘、硼砂、鉀鹽、銨鹽等工業原料的熱鹵水資源和天然肥水資源,同時還是寶貴的醫療熱礦水和飲用礦泉水資源以及生活供水水源。地熱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經多年實踐表明,其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均很顯著,在發展國民經濟中已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全球構造看,中國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處在歐亞板塊內部地殼隆起區和地殼沉降區,分別形成板內隆起斷裂型及板內沉降盆地型中低溫地熱資源。滇西、川西及藏南地處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邊界,對形成板緣巖漿活動型高溫地熱資源極為有利。在上述大地構造環境下,形成了中西部具有不同溫度、礦化度和特殊化學成分的地熱資源。既有高溫蒸汽資源及中低溫地下熱水,又有淡熱水、高礦化熱鹵水及熱礦水,為地熱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提供了資源保證。
1.2 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狀況①地熱發電 我國擁有150℃以上的高溫溫泉區近百處,集中分布在藏南、滇西和川西地區,成為我國開發利用高溫地熱能資源最有遠景的地區。著名的羊八井地熱田是我國興建的第一座地熱電站.朗久電站和那曲電站是我國興建的第二和第三座電站,其裝機容量分別為2.0MW及1.0MW。② 地熱采暖 近年來,我國地熱采暖有很大的增長,尤其在北方,如北京、天津、大港、任丘、開封等地,取得了良好效果,既節約了常規能源,又減少了環境污染。③地熱農業利用 我國中西部大部分地區屬農業區,無論是山區或平原地區,地熱資源均十分豐富,為地熱在農牧副漁等方面的廣泛利用提供了優越的資源條件。目前,地熱資源已有效地利用于溫室種植(蔬菜、花卉等)、水產養殖、禽類孵化、育雛、農田灌溉、育秧、繁育水稻等方面,效益顯著。羊八井地熱田除發電外,建造了面積達50000m2的地熱溫室,種植西紅柿、黃瓜、青椒等20余種蔬菜,取得良好效益。④地熱工業利用 我國中西部地區地熱水中含有許多貴重的稀有元素、放射性元素、稀有氣體和化合物,如:溴、碘、硼和鉀鹽等,是國防工業、原子能工業、及農業不可缺少的原料。目前僅在化工工業和輕紡工業等方面獲得較好的利用。
2 開發地熱資源的策略及思考
2.1 地熱發電的經濟意義
2.1.1 地熱發電的原理 現在能被我們控制利用的地熱主要是地下水、地熱蒸汽和熱巖層。我國的地熱資源相當豐富,但溫度偏低,可以用于發電的主要集中在西藏和滇西一帶。根據地熱資源的特點以及采用技術方案的不同,可把地熱發電劃分為很多的方式,但目前出現較多的有下面四種方案:a.直接利用蒸汽法。在蒸汽田上,從熱井噴出的溫度都比較高的蒸汽,將其過濾后,直接用管道輸入電廠驅動器輪發電機組旋轉發電。b.汽水分離法。把從地熱井噴出的蒸汽和熱水混合物引入汽水分離裝置,將分離出的蒸汽送入汽輪機。c.減壓擴容法。把噴出的溫度較高的熱水等入擴容蒸發設備,由于壓力降低一部分水蒸發變為水蒸氣,將蒸發出的水蒸氣驅動汽輪發電機組。d.低沸點工質法。以地下熱水為為放熱物質,通過熱交換器把熱量傳給低沸點工質,使其沸騰并產生蒸汽,然后用這種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組。
2.1.2 地熱發電的市場競爭力美國近5年的統計表明,地熱發電成本由于應用新的勘查技術降低了3%;進一步提高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包括如下5個方面:采用小口徑勘探井及與之相應的測試工具以降低鉆探成本,開發井下裂隙測繪、圈定隱伏熱儲的技術,提高地熱井的生產能力,縮短工程周期,提高熱儲工程模型、管理模型技術。這反映了西方國家地熱工業通過開發研究和改進現有技術以降低勘探開發利用成本,從而提高地熱能的競爭力。
2.2 地熱采暖的經濟意義
我國北方城市冬季取暖仍以煤為主要能源,其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粉塵等對空氣環境造成的污染日趨嚴重,成為困擾城市居民的一大問題。然而,使用地熱采暖系統則可直接傳遞熱量,絕不會對空氣造成污染。尤其是在改造傳統設備的基礎上,通過熱交換器,地熱水無須直接進入通暖管道,只留干凈的水在管道中循環,基本解決了腐蝕、結垢的問題。
3 地熱開發的幾點建議
3.1 加強前期地質論證工作,提高鉆井成功率。近年來,各地地質隊伍采用先進技術方法進行綜合勘查,綜合解釋,切實開展前期地質論證工作,在進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確定探采結合的地熱井井位。目前,就地熱勘探工作的發展勢頭看,各地地熱井越打越深,不僅在地熱異常區打井,在非異常區也打,風險很大。因此,為提高鉆井成功率,最大限度的減少鉆探風險,做好前期地質論證工作取得必要的地質依據,是十分重要的。 轉貼于
3.2 發展地熱資源的直接利用和梯級利用。如前所述,我國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地熱資源豐富,類型齊全,分布廣泛,且多為中低溫;高溫地熱資源僅分布在藏南、滇西和川西地區。建議按不同溫度開展地熱資源的梯級利用,即因地制宜,物盡其用的原則,發揮資源優勢,減少浪費,提高地熱利用率。
3.3 合理開采,有效保護,實現地熱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地熱資源是可再生的能源資源,同時又是有限的資源,其補給的過程是極其緩慢的。在我國中西部的一些地熱田,為保持地熱井水量和水壓的穩定及防止地熱尾水對環境的影響,一方面要加強管理、采取限量打井、限制開采量等措施,合理開采、有效保護,另一方面,需結合地熱田具體條件,反復進行回灌試驗取得可靠參數,以確保地熱資源的可持續開發。
4 結論
我國中西部地區地熱資源類型齊全,分布廣泛,但目前經國家正規勘查評價的地熱區僅為其中一部分,可望今后在地熱資源勘查開發與利用方面獲得地方政府和個體開發商更大的支持和更多的機遇,使這一寶貴資源在發展國家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來斯特·R·布朗(美).生態經濟[M].東方出版社.2002年5月
[2]孟赤兵,芶在坪主編. 循環經濟要覽[M].航空工業出版社.2005年8月
[3]生態經濟[J].2006年1月
[4]鄭克棪,潘小平,董穎.中國地熱資源開發與保護——全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考察研討會論文集[M].地質出版社.2007年10月
[5]張衛東《地質環境經濟學》[M].地質出版社.2008年1月
[6]china95598.com.中國電能質量網[OL]
[7]china5e.com.中國能源網[OL]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資源教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