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0 02:45: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市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城市化論文

篇1

論文摘要:近年來,由于城市化進程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耕地被城市占用。本文在分析我國當前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耕地問題的基礎上,對城市化與耕地保護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了城市化發展的新思路。

城市化是城市發展進程的概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市規劃術語》對城市化的定義,是指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由農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過程,主要表現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它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

城市化必須以土地為載體,但城市化不應該以犧牲耕地為代價換取的。因此,如何協調城市發展和耕地保護的關系,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第一部分我國城市化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給我國城市帶來了蓬勃發展的良好機遇。目前,我國城市數量不斷增加,城市化及城市經濟和社會水平也在持續上升。我國當前的城市化水平已高達40%左右,城市化進程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自1978年到2000年這12年中,我國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從城市數量從1978年的193個發展到2000年的663個;城鎮人口增加了2.86×108,年平均增長率為7.2%;其中東部沿海地區開始形成了以特大城市為中心,多層次、功能互補的城市群,西部地區發展相對緩慢。

據預測分析,我國比較合理的城市化水平是70%,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50年內,我國將有5億農民轉入城市。這必然會導致城市數量和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第二部分我國耕地資源利用情況分析

現今,我國的耕地資源利用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國耕地資源的主要特征是耕地面積占土地資源比例小,耕地面積逐年減少且后備資源不足。據有關資料表明,1949年我國耕地面積為9800萬ha,1957年增長到11580萬ha,然而,此后每年新開墾的耕地數量都比被征占的耕地數量少,到1980年耕地面積降至9933萬ha,22年凈減少1247萬ha,年均減少56.7萬ha。1981-1985年年均減少49.3萬ha,1986-1990年年均減少24.0萬ha,1991-1995年年均減少99.3萬ha,1996-1998年年均減少49.4萬ha。當前我國人均占有耕地的面積不足0.09hm2,大大低于全世界0.33hm2的人均水平。全國2800多個縣級行政單位,有666個單位耕地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0.033hm2耕地警戒線。

此外,農村宅基地還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有關數據顯示,1999年農村居民用地為83.4×103hm2,而到2000年則增加至79.7×103hm2,2001年為107.2×103hm2。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耕地資源利用情況不容樂觀。

第三部分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耕地占用問題

我國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不可避免的需要占用更多的耕地,據統計,我國每年城市建設占用耕地40000ha,每年生產的近60億t垃圾也要占用上萬公頃的土地,這就對原本已經不足的耕地資源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

一、城市化不完全使耕地面積逐年減少

伴隨著我國越來越快的城市化進程,耕地面積出現了較大程度的減少。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化不完全。

完全的城市化并不會帶來耕地的減少,相反,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大量人口從農村涌向城市生活的時候,城市化應該帶來耕地面積的增加。這主要是因為城市與農村的建筑空間結構不同,空間拓展程度的差異會使城市的居住用地大大減少。當然,城市用地中還包括了生產用地、道路用地、綠化用地以及公共設施用地等,但是即使考慮到這些因素,城市人口的總占地也會小于農村人口的總占地。賈紹鳳等人的測算表明,每增加一個城鎮人口比每增加一個農村人口少占用47.5%的土地;盧新海指出,農民在農村占用居民用地的推出足以抵消他在城市居住、生活、生產所占用的土地。據統計,日本和韓國均在城市化進程中實現了耕地的增加,如日本的1930-1940年間和1950-1960年間,這兩個時期是日本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時期,同時也是耕地面積不斷增加的時期。這說明,完全的城市化不會是耕地較少的原因,只有不完全的城市化才會產生一系列的耕地占用問題。

我國的城市化是不完全的。當前,我國絕大多數的農民在進城生產、生活后,他在農村所占的那一塊土地并沒有退出,而是仍然處于占用中,這樣就產生了兩頭占用的現狀,使耕地面積大幅度的減少。據調查,目前農村中有很多住宅處于閑置狀態,這被稱為“空心村”現象。下面的表格是對華北南部某個村莊“空心村”現象的實地調查結果: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村莊里無人居住的宅院高達35.09%,這些宅院的主人已經進城生活卻依然占據著農村的土地。進城人口在農村占用的生活用地不能有效退出,是造成我國耕地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我國產生“空心村”現象的根源是我國在城市化進程中為了避免大量農民進城對城市造成沖擊,采取了種種限制的措施,包括戶籍制度、城市就業制度和住房制度等。因此,農民進城,轉移的僅僅是其勞動力。由于他無法在城市獲得合法的身份認可,無法獲得有效的生活保障,無法獲得固定的居住場所,所以,他在農村的居民用地就只能予以保留,這就形成了“兩頭占地”的狀況。

所以,城市化不完全是造成我國城市化進程中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

二、城市土地過度利用與閑置并存

目前我國很多城市面臨這樣的一種狀況:舊城區建筑密度高,道路狹窄,環境惡劣,土地過度利用;而新開發區盲目擴張,土地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以上海市為例,上海市大量人口集中在市中心,市中心的10個區面積僅為280km2,占全市用的4.4%,卻集中了704萬人,人口密度高達95104人/km2,其中老城區人口密度為42900人/km2,人均居住用地僅為10.64m2,人均占地為40m2(1990年);與此同時,新開發區面積雖然大,人口卻稀少。此外,我國目前出現了很多盲目興辦開發區的現象,導致了大量土地的閑置浪費。1993年全國清理了2804個開發區,占用土地面積76km2,幾乎全部是耕地。據國家土地管理局調查,全國城市土地閑置率為15%,閑置土地面積高達7000ha。據2000年全國455個城市調查資料顯示,其城市建成區用地面積12858.7km2,實有房屋建筑總面積約40億m2,平均容積率為0.31。這說明了我國在土地規劃方面存在著較多有待解決的問題。由于我國原有城市用地行政劃撥形式的存在,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因土地的無償性而對土地的集約利用意識不強,從而使土地的浪費現象較為嚴重。

第四部分城市化發展的新思路

城市化必然會占用耕地,但是城市化不一定帶來耕地面積的減少。鑒于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土地問題,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正確處理和協調兩者之間的關系,實現在城市化進程中保護耕地,耕地為城市化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

一、實現城市化進程中耕地保護的政策手段

由于我國存在著城市化不完全的現象,因此國家應該在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就業制度、住房制度等相關領域進行調整,確保農民的進城生活,使農民進城后轉移的不僅僅是勞動力,還應當包括人身,能夠在城市獲得合法的身份、生活的保障和固定的居所,最終可以把整個家庭都遷移到城市生活。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應該在農村住宅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做出調整。在大量農民進城扎根后,就可以考慮到在農村進行村鎮布局調整,將分散的、空心化的村莊整合成為規模化的、集約化的現代城鎮。原有的村莊居住用地被釋放出來后就可以通過復墾成為新的耕地。在此基礎上,對原有的小塊田進行重新規整,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耕地,也便于大規模、機械化的農業生產作業,實現了農村土地資源的重新整合。

除此之外,由于我國的耕地資源稀缺,因此,國家還應在做好耕地的集約利用方面制定相關的政策,例如嚴格控制小城鎮用地,適度擴大大中城市土地供給,充分發揮大城市的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將耕地保護從單純的數量保護轉為質量保護等。

在政策方面,日本和韓國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二、實現城市化進程中耕地保護的規劃手段

針對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土地不能有效利用的問題,我們應辯證的看待城市化與耕地保護之間的關系,有效協調,合理規劃,促進二者共同發展。

首先,我們可以加快土地市場化步伐,盤活城市存量土地,即把閑置土地的使用權收回,然后以有償的方式將其重新配置,以達到城市土地利用結構合理化發展。其次,我們要合理調整城市用地結構,優化土地配置,改善城市綜合環境。最后,我們還應該引導城市布局與發展方向趨向于合理,結合產業布局和城市功能調整,實施舊城改造,發揮城市土地的最大效益。超級秘書網

三、實現城市化進程中耕地保護的科技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利用越來越多的手段來改善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提高土地容積率,加強多維空間的利用。一方面我們可以實現城市建筑物的立體化,大力發展高層建筑以節省占地面積;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充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建立起地下交通、停車、商業、存儲等設施,使城市建筑用地大大減少。

此外,一些科學家展開豐富的想象力,提出了一些大膽的構想。例如,上世紀70年代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分別提出了“海上城市”和“水上東京”的設想,擬向海上和海底爭取用地;還有的科學家從模擬自然生態出發,擬建設以巨型結構組成的集中仿生城市;隨著現代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還可以用高級的、牢固的材料八建筑物架在空中,從而減少了城市用地。總之,科學技術的進步必然會為我們來帶新的解決辦法。

參考資料:

[1]邊學芳,吳群,劉瑋娜.城市化與中國土地利用結構的相關分析[J].資源科學.2005(5)

[2]劉維新.中國城鎮發展與土地利用[M].商務印書館.2003

[3]申健.試論城市化與耕地保護[J].鄉鎮經濟.2007(6)

[4]談明洪,呂昌河.城市用地擴張與環境保護[J].自然資源學報.2005(1)

[5]王群.城市化進程中土地資源持續利用問題[J].中國土地科學.2003(4)

篇2

(一)學校方面

撤銷農村中小學教學點,城鄉的學校接收了大部分的農村學生,就學人數急劇增加,同時由于城鄉學校處于中心位置,距離農村地區學生住所較遠,接收學校多采取寄宿制來接納前來就讀的偏遠農村學生。

1.寄宿制學校伙食、學生管理、安全管理沒有合理安排

造成學生許多生活上的困難和心理上的失落。如在定期由學校返家及返校的時候,學校沒有統一的接送措施,而由學生自行返校,在馬路上隨處停車、轉彎,致使撞車、翻車事件經常發生;學生生活飲食大多傾向于小零食和方便面之類,再加上個別學校食堂飯菜質量差,不講究營養搭配,致使有些學生身體抵抗力弱,經常生病,給孩子的學業和家長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不利。有些實行寄宿制的鄉鎮中學由于學生數量多,寄宿條件非常簡陋,后勤配套設施不到位。

2.人數過多

學校和教師不能兼顧更多的學生給予其學習和生活上的幫助和指導,對于學生出現的一些生活困難和心理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處理,成為失學的一個隱患。由于村落小學及教學點的被撤并,中心學校的班額陡增,原來村小學或教學點的班額少則十幾人,多則三十幾人,教師的管理較為簡便,而今學校的平均班額直線增加,明顯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

(二)家庭方面

原本可在本村就近上學的學生,在撤點并校后需到城鄉里的學校就讀,學生的受教育成本上升,父母需給予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支持。加之上學距離變遠,有的家庭只能讓小孩寄宿學校。有的家庭為了孩子上學安全,同時也為了方便照顧孩子的生活,選擇在學校附近購房或租房居住。這些無疑都大大增加了家庭的開支。有些父母的經濟實力已經無法支撐由于孩子上學而帶來的開銷,家長只得讓孩子放棄學業,以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

(三)學生方面。

1.農村學生離開熟悉的家鄉到外求學

生活和學習環境都發生了變化,若不能很好的適應并輔以適當的引導,學生不能對學校產生歸屬感,易引起不良的情緒。

2.城鎮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并校問題

容易產生對農村學生的歧視,造成同學之間的不良關系產生,發生校園的霸陵事件,久而久之被欺負的同學便易產生輟學的想法。

3.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

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上城鎮小學的寄宿管理尤其是對低齡學生的管理與引導難以到位,不少孩子因為戀家、戀父母,情緒、情感極不穩定,有的甚至因此而厭學。

二、如何解決農村中小學調整中的失學問題

(一)堅持以人為本

即以學生為本,以村民為本,把廣大農民群眾及其子女的根本利益和受教育權利放在首位。

(二)要合理進行并校撤點

結合地方實際,要實實在在地從分析農村牧區教育現狀出發,根據客觀存在的人財物等方面的情況做出決策,而不是僅僅為了提高教育規模、配合撤鄉并鎮工作而做出的目標性選擇。

(三)對并點的城鄉學校

政府及學校方面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加大教育投入,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在物質和人力及管理上都要有適合當前的形勢,使得學生對學校有歸屬感。

(四)有效地實施補償性政策

篇3

關鍵詞: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原則;模式

農民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傳統的做法是將其擁有使用權的土地交由子女耕種,耕種收獲基本能滿足老人的生存需求,可見,土地又承載著養老保障的功能。失去土地也就意味著失去了傳統的、穩定的養老保障。因此,探討如何解決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問題,構建科學合理的養老保險模式,不僅是保障失地農民養老無憂的迫切要求,也是贏得失地農民對城市化的支持,促進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更是保持社會穩定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現狀分析

1.養老保險政策設計上的缺陷是失地農民參保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養老保險政策缺乏一定的強制性。調查顯示,政府強制要求失地農民參與養老保險的僅占8.3%。失地農民由于受多種因素制約,理財能力不足,養老觀念相對滯后,無法對自己的養老問題作出合理的安排。因此,僅靠“自覺”使更多的失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是很困難的,政府在制定合理的養老保險政策的基礎上,應加強引導,目前的養老保險政策還應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以確保失地農民養老無憂。二是個人繳費比例過高。調查顯示,39.9%的失地農民因為個人繳費比例太高,而無法參加養老保險。農民失地后,一方面由于非農就業技能缺乏等因素使收入水平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糧食、蔬菜等自給條件喪失,生活支出普遍上升。失地農民的繳費能力極為有限。不少地方在設計失地農民繳費比例時認為個人負擔部分可從安置補助費支付,但現行征地補償標準普遍偏低,不足以支付養老保險費用,即使部分地區的安置補助費能支付也會對失地農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因此,各地在確定個人繳費比例時應充分考慮失地農民的現實,使他們不致因負擔過高而無力投保。三是保障水平過低。調查表明,有22.1%的失地農民因為保障水平太低,政策缺乏吸引力而放棄參加養老保險。目前各地的養老金發放標準多在二、三百元,有的地區不到一百元,這種養老金水平在當前農村消費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剛剛能維持溫飽。另外,農民失地后最終將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轉化為城市市民,城市消費水平和物價水平都遠遠高于農村,靠這點微薄的養老金要想在城市實現“養老無憂”幾乎是不可能的。當前的保障水平過低,不能真正保障失地農民安享晚年成為制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廣泛開展的原因之一。四是保險層次單一,滿足不了失地農民不同層次的保險需求。比較富裕的失地農民希望將來的保障水平能高一些,即使個人負擔的絕對金額高一些也無所謂,只要能真正實現養老無憂;經濟狀況較差的失地農民則由于受個人繳費能力的制約,只求將來能保溫飽。但目前各地養老保險大都缺乏層次性,致使部分失地農民因保險層次過低不愿投保,部分失地農民又因繳費負擔過高無力投保。

2.實施過程中的不足降低了失地農民參保積極性。一是宣傳不到位,影響養老保障工作的開展。調查顯示,有高達43.3%的失地農民不了解當地的養老保險政策,54.2%的人表示了解一些,僅有2.4%表示非常了解。可以想見,即使當地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確實能夠保障失地農民利益,43.3%的不了解這一政策的人恐怕也不會從腰包里掏錢出來買保險,政策的實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對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有所了解的人群中,通過“政府宣傳”了解的僅占43.8%,近六成的人則是通過其他渠道了解的,這又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了解不全面的可能性。二是養老金不能足額、準時發放,影響失地農民參保積極性。不可否認,56.5%沒有參加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人中,有一部分對此是持觀望態度的:如果這一政策實施情況良好就參加,否則繼續觀望或轉而求其他。調查表明,參加了養老保險的失地農民有32.7%的人不能足額領到養老金,40.5%的人不能準時領取到自己的養老金。這表明拖欠失地農民養老金已成為比較嚴重的問題,這種狀況不僅會影響到老年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而且會挫傷尚未參加養老保險的失地農民的投保積極性。三是實施過程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缺失,使失地農民對養老保險缺乏信任。因為對養老保險制度不放心而拒絕參加的占受訪人數的25.7%,我們分析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失地農民養老觀念滯后、政府又未能很好的宣傳從而導致失地農民對這一制度不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在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運作中,失地農民被剝奪了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導致失地農民對這一制度不放心。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的缺失使失地農民對養老保險的“保險度”產生懷疑,影響養老保險工作的開展。

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模式構想

1.“分年齡、廣覆蓋,低水平,多層次”的保險模式。“分年齡”就是對不同年齡段的失地農民應區別對待,總的原則是“高齡優先”,即年齡段越高的群體享受越多的養老照顧。具體做法建議以分四段為宜。一是征地時已達退休年齡的:一般而言,達到退休年齡的人(一般以男60周歲、女55周歲為退休年齡),通過勞動滿足自我生存的能力大大下降,這一年齡段的農民失地后靠打工和經營的能力更是處于劣勢,自我養老能力更弱。因此,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應向這部分老年人傾斜,在養老保險費用分擔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盡可能的使他們能夠享受養老保險。對已達退休年齡的失地農民由地方政府和集體經濟組織為其一次納15年養老保險統籌費,個人帳戶部分以不超過安置補助費為限繳納,從次月起開始按月發放養老保險金。二是處于“4045”(男45周歲、女40周歲)——退休年齡段的:這部分失地農民由于學習新的勞動技能的能力下降,非農就業困難,收入水平相對較低,可由政府和集體經濟組織為其一次性繳納15年的養老保險統籌費,但個人帳戶不享受退休年齡段的待遇。三是18歲-“4045”段的:這部分失地農民正處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識的黃金年齡段,對這一部分失地農民應辦理“農轉非”,加強勞動技能培訓,開拓新的就業途徑,引導他們加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四是18周歲以下的:對在征地時未滿18周歲的被征地人員或在校學生,給予辦理“農轉非”,當其進入勞動年齡或學習畢業后,進入勞動力市場,作為城鎮新生勞動力同等對待。“廣覆蓋,低水平”就是要使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惠及盡可能多的失地農民,但由于失地農民自身的投保能力和國家財政補貼能力有限,只能給他們提供較低水平的養老保障。調查顯示,大多數失地農民對這種模式是接收的:64.5%的失地農民愿意參加個人繳費較低、未來領取的養老金也較低(僅能維持基本生活)的養老保險制度。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既考慮了當前國家財政負擔能力,又考慮了失地農民繳納養老保險費的能力,有利于使更多的失地農民享受養老保險。但在實際操作中,必須把握好“低”的限度:能夠保障基本生活。“多層次”就是要針對失地農民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繳費標準和享受標準。確定不同的個人繳費標準,交費越高,將來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既使繳費能力不高的失地農民能夠參加養老保險,又使繳費能力較高的失地農民能夠享受較高養老待遇。

2.“三位一體”的籌資模式。即有政府、集體、個人共同出資,籌措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資金。政府出資部分可考慮從以下幾方面籌集:一是政府應在年度財政收支計劃中確定一個固定比例用于支付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這部分資金用于保底;二是國家發行國債的部分收益、部分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收益,包括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的部分所得、國有企業轉制中的資產拍賣、變現所得和股權收益。三是政府土地出讓金所得。集體出資部分主要來源于以下兩方面:一是征地過程中村集體經濟組織獲得的部分土地補償費。二是鄉村集體資產的收益,包括集體資產改制中收回的價值形態的資產及股權收益、租賃收益等。個人出資部分主要來源于土地補償款、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助費等征地補償所得和農民的日常經濟積累。這種籌資模式符合當前實際,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而成為許多地方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普遍采用的模式。

篇4

一、鄉村社會面對城市化的召喚:現狀與問題

城市化是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由農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主要表現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斷發展完善。城市化不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人口集聚、財富集聚、技術集聚和服務集聚的過程,同時也是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組織方式轉變的過程。

城市化總是與鄉村社會相關聯。在城市化浪潮的沖擊下,中國傳統的鄉村社會發生了劇烈的變遷。二元經濟體制導致中國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在中國的體制下,一種稱為“半城市化”的現象產生了。“半城市化”是相對于“城市化”而言的。農村流動人口雖然進入城市,也找到了工作,但是沒有融入城市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系統,在城市的生活、行動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疏遠乃至不認同的感受,處在“半城市化”狀態。具體表現為:一是非正規就業和發展能力的弱化。農村流動人口在城市得不到法律和制度的有效保護,經常受到市政管理部門的清理和追趕;報酬低,工作環境惡劣,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保證,更享受不到法定的節假日休息權利;就業不穩定,缺乏職業經歷累計和晉升的保證機制。二是居住邊緣化和生活“孤島化”。政府只允許農村人口進城工作,而沒有從體制上接納他們,流動人口也沒有能力租住或購買體面的住房,他們的居住條件是非常“邊緣化”的,往往居住在城市最簡陋、環境最惡劣、區位最差的房子里。三是社會認同度差。其一是他們要么對城市社會不認可,或者不被城市社會所認可。更多的情況是他們不被城市認可。其二是對農村社會逐漸失去了認可或者不被認可。在這一點上,更多的是他們不認可農村社會。其三是逐漸轉向對自己群體的認可,或被自己群體所認可,在這點上認可與被認可同時存在。[1]

與半城市化相對應的是,今天的中國鄉村越來越陷入衰敗的困境。中國鄉村社會受到來自城市的強勢擠壓,經濟文化以及其他社會資源占有的失衡導致農民強烈的失落感,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剪刀差持續擴大,社會政策上的不公平使農民產生被邊緣化的感覺,農民成為沒有“勞保”、“老保”的“二等公民”,“孔雀東南飛”導致的農村空巢化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倫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凡此種種都表明,城鄉不公平是當今中國最大的不公平,鄉村社會必須積極行動起來,以應對城市化浪潮的挑戰。

二、城市化語境下的農村、農民和農業的三個基本估計

進入21世紀以來,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農業和農村正經歷著深刻變化。對城市化語境下的農村、農民和農業,我們有三個基本估計:

1.農村的命運

中國正致力于探索建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中國將著眼于改變農村落后面貌,加快破解城鄉二元體制難題,努力形成城鄉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和社會管理一體化新格局。政府正健全城鄉統一的生產要素市場,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向農業和農村流動,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產業發展相互促進。切實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完善各級行政管理機構和職能設置,逐步實現城鄉社會統籌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農村是城市的溫床。在未來社會里,傳統意義上的農村將不復存在。95%的農村將聚集在數千人口規模的城鎮。個別聚落雖然人口規模小,但人們的生活和社會地位也城市化了。與“大部制”改革同步,中國近期正在廣大農村推動村莊合并,“大村莊制”將與“大部制”一起,成為中國未來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之一。實行村莊合并的“大村莊制”,對于加速農村城鎮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起好步”、“開好頭”的重要作用。村莊合并的真正意義,還在于推動中國農村由村民自治邁入“社區化管理”,令農村變成城鎮,農民變成市民。[2]

2.農民的命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茲曾說,21世紀之初影響世界的有兩件事:一是美國的信息化,一是中國的城市化。2007年,中國的城市化率達到了45%,已進入快速城市化階段,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城市就業,經濟發展的軸心轉向了城市。

21世紀工農業差別將趨向消失,二元結構解體,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將不復存在,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人們將能得到平等的對待,生存在小城鎮的則是農業生產者。農業生產者在全社會的比例大為減少。正如約翰·奈斯比特所說:在傳統農業時代,90%的美國人生產100%美國人所需要的糧食,而在今天,3%的美國人生產120%美國人所需要的糧食。茅于軾也認為,“現在我國大約有六億城里人、七億農村人。在未來的三五十年中,將有大約六億人要進城,農村只需要一億農民就夠了”。[3]

3.農業的命運

21世紀,農業不會因城市化和工業化而消失,只是農業生產采取了現代化的作業方式而已。人的生物性需求決定了農業存在的必然性。在三次產業中,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具有基礎性地位和作用。中國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符合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是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產業基礎。

中國將十分重視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國持續多年實施農業產業化提升行動,努力培育壯大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跨區域經營,促進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合作社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或參股農業龍頭企業。

三、鄉村社會的訴求和應對

基于上述三個基本估計,筆者認為,在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的中國,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任務將非常艱巨。但是只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統籌城市和鄉村社會建設,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就有可能實現城鄉一體化。

第一,發揮新型城市化道路對城鄉協調發展的統籌功能。城市化不只是一個由農業向非農業轉化的過程,更是一個通過結構變動、人口素質提高、城市功能增強、生產和生活方式轉變,實現社會經濟資源合理配置、城鄉協調發展的過程。新型城市化是“人口轉移型”城市化和“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相融合的城市化,但起主導作用的是“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其顯著特征是,在城市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下,周邊廣大農村地區的社會經濟結構發生深刻的城市化轉型。從我國的國情看,社會經濟結構的城市化轉型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產業結構的城市化轉型,二是就業結構的城市化轉型,三是空間結構的城市化轉型,四是文化結構的城市化轉型。可以發現,這四大結構的城市化轉型從不同方面體現出新型城市化對城鄉協調發展的統籌功能。[4]

第二,搞好小城鎮建設與發展縣域經濟并舉。中國新型城市化道路和城鄉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是發展小城鎮。2008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繼續發展小城鎮和縣域經濟。2008年8月13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該規劃綱要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城鎮化率將分別達到48%和58%。在新農村建設、構建城鄉一體化格局以及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和諧穩定發展上,小城鎮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搞好小城鎮建設,要與發展縣域經濟結合起來。要以工業化為龍頭,以產業集群和專業鎮為載體,積極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使工業化更多地惠及農民。要從實際出發,選準和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培育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和優勢產品,形成具有縣域特色的產業結構。要理順和規范鄉鎮財政體制,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政權運轉的財力保障機制。要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化農村綜合配套改革。

第三,要建設現代農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符合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現代農業的核心是科學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與傳統農業相比,它具有四大特點:一是突破了傳統農業僅僅或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原料生產的局限性,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使得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二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布局,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有利于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組合;三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部門分割、管理交叉、服務落后的局限性,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生產力發展要求,建立了一個全方位、權責一致、上下貫通的管理和服務體系;四是突破了傳統農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局限性,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

第四,要積極推動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城鄉協調發展內在包含著城鄉制度統一和權利平等的訴求。根據目前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必須逐步進行諸項改革:一是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通過給予農民工準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漸過渡,最終形成城鄉統一的戶籍登記制度。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機制,強化農民對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發展農村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三是逐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5]要縮小城鄉公共產品供給差異,實現農村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要合理配置城鄉資金投入,不斷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

總之,21世紀城市化語境下的鄉村社會變遷的趨勢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將不復存在,農村逐步變成城鎮,農民逐步變成市民。二元結構趨于解體,工農業差別日趨縮小,中國農民生存狀態徹底改觀歷史時期已經到來。但農業不會因城市化和工業化而消失,只是農業生產采取了現代化的作業方式而已。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和鄉村社會的區別在未來社會中轉化為大中城市和城鎮的區別、居民從業結構的區別。

參考文獻:

[1]王春光、王芳.農村流動人口“半城市化”現象堪憂.中國信息報,2007.10.10.

[2]中國正推動村莊合并“大村莊制”成未來政改新目標.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1.30.

[3]黃勝利.以更科學高效的方式推進城市化.中國經濟時報,2009.1.16.

篇5

1.四個版本教材關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分析的優缺點比較

(1)優點方面

人教版從自然環境、城市環境以及人類活動的角度三個方面來分析,而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又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個方面進行。湘教版從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兩個角度闡述來,包括了正負兩個方面,同時也有側重點,重點介紹了城市環境問題。魯教版分析了有利和不利影響,重點放在不利影響方面,包括了環境、資源生態和社會經濟問題等,同時也介紹了城市熱島效應,內容分析得比較全面。中圖版從環境、交通、住宅、社會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內容較全面,同時也分析了理想城市模型,拓展了學生的課外知識。

(2)缺點方面

人教版僅從圈層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沒有考慮到生態環境、氣候等因素,也沒考慮到對文化觀念、人口等的影響。湘教版和人教版一樣沒有考慮到對地形、氣候等的影響。同時也沒考慮到對交通、社會秩序等方面的影響,不夠全面。魯教版僅從有利和不利影響兩個方面進行闡述,沒有考慮到對自然環境方面的影響同時缺乏人文環境方面的分析。中圖版將住宅、社會、交通單獨進行分析,并沒有放入人文環境的角度進行分析,同時對自然環境方面僅從氣候、河流等方面進行分析而沒有很系統地從圈層等角度進行分析。

2.四個版本教材關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的知識體系建構

從四套版本教材對“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分析的優缺點的比較可以看出,雖然各版本都嚴格按照課程標準來編排,但是仍有各自的側重點,相對來說并不完整。那對于四套教材都使用的省份(如江蘇省),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無形中加重負擔。本文基于四套版本教材中“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的知識點分析,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的知識體系進行重新建構,主要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其中有利影響從對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城市與生活以及人類改善環境,降低對環境的壓力的措施這三個角度來闡述。不利影響則是從自然地理環境、社會問題、環境問題及資源、生態問題四個角度進行闡述,自然地理環境又包括生物圈、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四大圈層。社會問題方面主要從就業,住宅,交通等角度進行闡述。環境問題方面主要是解釋了幾大污染。而資源、生態問題則是從土地的利用和地下水的開采兩個角度來進行的。

二、結論與建議

通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知識體系重新建構,能較全面系統地體現“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內容。

1.注意及時引導

對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一內容來說,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內容比較繁瑣,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使用知識建構圖,這樣可以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負擔,加深學生的理解。

2.繪制地理思維導圖,加強記憶

篇6

[論文摘要]:針對城市規劃管理中出現的新趨向,從城市規劃面臨的挑戰、如何迎接這一挑戰,以及城市規劃管理對投資環境的重大影響方面闡述了城市規劃管理應有的基本思路。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建設和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形勢很好,城市正處于一系列激烈的社會經濟變革之中,面對經濟體制轉軌、產業結構調整、城市急劇擴張和城市化進程日益加速等諸多變化,傳統城市規劃受到了空前的挑戰。提出了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如何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把握好規劃原則,適應政府職能的轉變,真正成為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來說是問題與成績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因此,有必要對當前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進行分析,尋求解決對策,使我們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事業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一、正確認識城市規劃

1.城市規劃面臨的挑戰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城市規劃被認為是“國民經濟計劃的繼續和延伸”。因此,城市規劃對城市建設的調控主要采取的是一種機械的目標管理和計劃控制的方式。但是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城市建設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資行為,轉變為市場調節為主的多元投資行為。城市的開發建設表現為多種經濟法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或者是經濟法人與公眾利益的關系。傳統的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城市規劃體制無論在自身機構、管理機制、還是規劃方法等方面都難以適應這種新的經濟關系。

主要表現在,一是傳統的城市規劃對城市土地和空間資源價值認識不足,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城市建設資金短缺;二是傳統的規劃管理強調的是計劃性和強制性,若嚴格按照城市規劃進行管理,則投資商沒有任何選擇余地,容易影響投資商的積極性,若規劃執法不嚴又容易產生各種腐敗現象;三是城市規劃代表的是城市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目前我們低規格的城市規劃管理機構(有的城市還沒有獨立的城市規劃管理機構),難以承擔起市場經濟條件下調整和協調經濟法人與公眾利益關系的職能;四是傳統的城市規劃是以土地利用控制為核心的一種靜態的物質規劃,規劃缺乏實施可行性論證和評估,造成了規劃的目標過于僵化,實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難以適應干變萬化的市場,從而造成大面積的違法建設;五是傳統城市規劃關注的是既定規劃藍圖的實現,而忽視了城市規劃對城市土地開發過程的調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機活動;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商對經濟效益過度追求往往會侵害公眾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而作為城市整體利益的代表,城市規劃部門難以對這類行為進行有效的干預和調控,使得公眾利益受到損害,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

歸結起來就是,我們傳統的城市規劃管理機制還難以協調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多種經濟法人之間以及多種經濟法人與公眾之間的利益關系。這就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

2.如何迎接這一挑戰

首先,要樹立規劃的資源意識。城市規劃不僅是一種重要資源,而且是一種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資源。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使用權的取得主要通過有償出讓、轉讓。土地出讓轉讓的關鍵是土地價值問題。盡管影響土地價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具體某一塊用地來說,它的價值往往由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情況和城市規劃確定的開發條件來決定。《城市規劃法》“城市規劃區內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服從城市規劃”的規定,明確了城市開發用地的性質、功能和容積率等開發要求由城市規劃來確定,這些開發要求直接左右著開發效益。因此,通過城市規劃的科學測算,合理確定開發商與城市政府收益分配比例,可以為政府籌集大量的建設資金。具體地說,城市建設中容積率的提高、原有建筑的加層、“破墻開店”等用地性質功能的改變都可以產生很高的級差收益,但這不是項目開發本身產生的,而是政府長期基礎設施投入的結果。這些收益不能全部納入開發商的口袋,而要通過規劃的手段,使政府基礎設施投入產生的收益回流到政府的口袋中,為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城市規劃直接創造了經濟效益。

其次、要把市場機制引入城市規劃,規劃管理要靠“兩手”。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方式按價值規律配置資源的一種經濟方式,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一切經濟活動都直接或間接處于市場關系之中,市場機制是推動生產力要素流動和城市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的基本運行機制。這種運行機制對形成城市土地市場和帶動城市建設起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在這種運行機制下,如果城市規劃不利用市場調節這只“無形的手”,就無法對城市建設實施有效的調控。當然,城市規劃工作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政府行為,無論在什么體制下都是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預的形式維護公眾利益的一種社會力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開發商追求的是最高最大的利潤,這種對經濟效益的過度追求往往會造成對公眾利益的侵害。市場土地供給的有限性與價格的上漲趨勢也往往會導致土地投機活動。市場調節的結果也往往只使直接經濟效益高的項目吸引了很多投資者,而維護城市正常功能的綠地、道路交通設施等公益事業仍然難以吸引投資,只能依靠代表社會整體利益的城市規劃的調控來加以解決。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導,市場機制很容易導致城市建設的盲目性和城市功能失調。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規劃管理工作既不能單靠行政手段進行控制,也不能僅靠市場調節進行規范,而要靠“兩手”,一是行政法規“有形的手”,二是市場調節“無形的手”。

第三、城市規劃要為城市建設籌集資金。當前城市建設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建設資金問題。有資金才能改造城市,沒有資金城市就難以發展。所以.城市建設資金問題,是我國乃至世界所有的城市市長所關注的問題。沒有建設資金,規劃得再好也沒有用。在國際上,城市建設資金一般有三個來源:一是稅收,西方國家都是用稅收來搞城市建設的。像日本大版市1996年的建設資金是1500多個億,還說不夠。二是級差地租,以土地來掙錢,比較典型的是香港。三是各種收費,增加城市積累。就我國來說,稅收不是我們的辦法,規劃費用也不是辦法,國務院早已三令五申,不許亂攤派。

地方政府唯一能掌握的是級差地租。級差地租用不好,城市就不能發展;級差地租用得好,城市就會發展。溫州市緊緊抓住這一點,五年內城市改造面達50%,創造了一個新的溫州城。杭州、寧波等城市也充分發揮規劃的調控手段,對舊城區進行成街、成片改造,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同時,有的市縣盡管也利用級差地租的杠桿作用籌集資金進行舊城改造,但由于沒有充分發揮規劃部門的作用,缺乏科學的測算,在土地開發過程中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使一個本來可以給城市政府帶來收益的成片開發項目入不敷出,成為政府的包袱。所以,我們必須充分利用規劃的手段、級差地租的杠桿為城市建設籌集資金。

二、城市規劃管理對投資環境的影響

城市規劃管理因其工作的綜合性、復雜性、系統性、周期性、對投資環境的影響是全方位、多層次的、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引導城市規劃管理對投資引導通常通過公共政策制定、規劃的編制和規劃信息的管理來實現。通過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對城市的自然資源進行配置,對自然環境的利用提出要求,對城市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作出安排、對城市功能進行布局、對城市土地的開發方式(序列、時間、開發強度等)作出規定。

調控城市規劃管理是政府對經濟實行調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城市規劃管理可以協調不同利益主體(如政府與投資者、投資者與投資者、投資者與當地居民)之間的利益關系;另一方面、城市規劃管理可以控制投資開發火向、結構、空間、速度、節奏,它對投資的調控主要是通過規劃編制、規劃政策和規劃項目的審批來實現。例如、以商住樓為主體的房地產投資過猛時,可以通過嚴格限制其它用地性質改為商住樓用地性質、嚴格控制商住樓用地的開發強度、嚴格要求商住樓規劃設計質量、嚴格履行審批程序等措施對其抑制。

規范投資行為是一個市場行為,而沒有規范的市場行為只會導致市場秩序的混亂和投資的失敗。規范的市場才能使投資者(尤其是中長期投資者、境外投資考)有安全感。城市規劃管理對投資行為的規范作用是通過規劃編制管理、規劃審批管理和規劃考察管理來實現的,它告訴投資考應該干什么,不應該干什么。如果投資者犯規,則將受到糾正。

保障投資是有風險的,這種風險來自許多方面,其中一個風險來識于他人對投資者利益的侵犯和損害。城市規劃管理對投資者合法利益的保障作用通過規劃審批管理和規劃監察管理來實現。例如,當投資者已獲得菜一塊土地開發的合法權力時,他人在該塊土地上違法進行建設,導致投資者在資金、機會、土地等方面的損失,這時對違法建設的查處就是對投資考合法權益的保護和對違法者的懲罰。

服務投資需要服務,這種服務來自各方面。規劃管理也是一種服務,它對投資者的服務主要通過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服務宋體現。規劃局機構設置和運轉效率、規劃管理人員的服務質量優劣、規劃局形象好壞等等,都會直接影響投資者的心理行為和投資效果。例如,規劃管理人員的腐敗會直接增大投資者的成本,增加投資風險;反之,良好的服務會增加投資考成功的機會,減少投資失敗的可能。

結束語

規劃管理應具有前瞻性,應能預測城市經濟發展動向,并及時調整策略與手段,對投資環境的改善應該更多起引導作用,而少使用制約手段。規劃管理與投資環境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開放系統。目前中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為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已經開始吸引一些人才、資金、技術進入西部地區,但相應的配套軟硬件環境卻不盡如人意,這主要表現在政府觀念開放程度不夠、市場經濟意識不夠、招商引資的基礎性工作不夠、基礎設施條件較差、辦事效率低、官僚作風嚴重等等.從而影響招商引資的進程。如何把握好城市規劃與投資環境的關系,充分了解和努力發揮城市規劃對投資環境的作用,以營造最佳投資環境,是城市規劃管理者應該認真加以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淺談城市規劃管理心得體會作者:吳迪《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24期

篇7

1. 選題意義

選擇“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與空間布局研究”為題,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參與的“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課題涉及到對長沙市公共文化設施體系的研究。通過對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級配體系和空間布局的研究,結合長沙市中心城區現狀,對其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進行綜合評價,總結出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文化功能在空間上的發展規律,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薄弱環節,促進薄弱地區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的優化策略建議,進而引導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合理布局以及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

2. 研究價值

中國快速城市化已經持續30多年,物質財富已得到一定的積累,人們已從只追求物質滿足到逐漸重視精神層面的享受。文化作為精神文明的代名詞,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往往處于不夠重視的地位。公共文化設施作為城市文化建設、乃至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硬件支撐,其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和改善人們的文化生活中都舉足輕重。如何對各級給類公共文化設施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如何讓公共文化設施在空間布局中既便利人們的文化需求出行,又符合城市總體發展戰略?

本次研究結合城市規劃空間研究的學科特長,擬將空間分析概念以及空間數據分析引入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的研究中,希望能以此作為拓展區域城市規劃研究方法的一種有益嘗試,為相關地區的同類研究和實踐提供借鑒。

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1. 國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1)從“文化政策”到“文化規劃”的進展研究

20世紀中葉,由于西方國家陸續開始了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許多城市面貌顯露出了許多衰敗的跡象——荒廢的工業區、破敗的港口區、廢棄的老城區,并由此給西方城市社會帶來了諸多問題。在此背景下,文化因素在規劃理論中顯得越來越重要。西方社會認為,要使得城市的發展在全球經濟秩序中立于不敗之地并能夠取得突破,城市就必須塑造高品質的文化環境和優越的生活環境來吸引高層次人才,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讓城市開始重新展現活力。正是基于西方城市的發展背景和現實問題的驅使,西方社會開始了“文化規劃”,并在北美、歐洲及澳大利亞等地區掀起了熱潮。

mereer(XX)指出當時西方的文化政策在集中鼓勵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通過專辟文化產業區,建設高檔的文化設施項目等將城市營造成一個強調體驗和參與性的文化消費的天堂。但由于產生的文化設施活力只是建筑在高檔消費空間和消費階層之上的假象,結果是破壞了原有的社區文化根底,沒有所謂體現了當地文化生活的個性特征。因此,在這種現實問題的驅使下,西方開始重視文化規劃。mills等(XX)指出城市規劃中,要將文化融入到城市整體的發展思考當中,進而制定出綜合的規劃,需要進行扎實的研究。規劃思想要從制“定文化政策”提升到“文化規劃”的層面,從城市側重于簡單的建設大型文化設施發展到注重城市軟環境的建設,完善設施的網絡化建設,構建整體的宜居環境.robyndowlin(1997)指出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費產業的大規模設施復興建設,給城市帶來的是短暫的繁榮,卻造成了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進一步加劇,甚至還破壞了原有社區的文化根基perlo harveyst(XX)指出“文化規劃”應該將城市文化特征的塑造同居民的文化需求聯系起來,結合城市設計,通過對文化設施的規劃建設、城市區域的更新發展、公眾對文化規劃的參與,將規劃設計藝術同人們的文化需求結合起來。

(2)城市公共文化的多用途開發

西方文化設施的多用途開發與建設最早出現于美國對文化設施的綜合性布局與開發。斯內德科夫(XX)在他所著的書中介紹了世界各地文化設施綜合性開發的成功案例。例如紐約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開發模式是通過將文化設施與辦公室、零售、餐飲、娛樂整合,通過商業收入可以維持自身的運轉,這類建筑綜合體的出現可以提升城市整體的環境。同時,也可以結合房地產開發將圖書館、音樂廳、展覽館等與其他設施整合在一個屋檐下,向基層社區闡述文化藝術的重要性。

書中還指出文化設施綜合布局與開發是一項非常復雜的開發過程,由于規模大,設計相關設施較多,各種用途之間需要相互協調,這就意味著開發風險更大。但作為城市經營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顧各方利益,促進一個區域的繁榮。

綜上所述,西方國家對文化設施的開發與建設非常注重保護本國的名族文化和社區居民的文化根基,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事業。政府出臺大量政策保證大型文化設施的建設,激發城市的活力,實現城市的復興。同時也會盡力豐富基層民眾的文化藝術活動設施,使整個社會充滿文化藝術氣息。對于西方國家100多年來對城市文化設施規劃布局與建設的成功經驗,有助于本論文對本國文化設施布局規劃的研究。

2. 國內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l)側重于現狀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研究,特別是大城市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研究。

張秋景 (XX)著重分析北京市文化設施建設布局現狀,將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進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從解放初期的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開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至今。通過研究發現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在不同時期展現出不同的特點,并指出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間布局上存在著如下問題,包括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現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軸線,同時對優化文化設施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議。魏宗財(XX)等通過利用arcgis和spss專業分析軟件,針對文化設施布局進行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分析,目的是得出深圳市文化設施的分布特征,結果認為區際差異大,總體上呈現以特區內為核心,特區外為邊緣地帶的分布格局是其主要特征,進一步分析得出區域經濟、人口分布、交通區位、政策等主要方面是造成現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最終得出了深圳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的結論。段成榮(XX)主要通過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即參照國內和國外同類城市及相類似城市比較有價值的城市經驗,指導寧波城市新區公共文化設施規劃。論文主要選取了國內外較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分析城市中文化設施的建筑密度,最終構建出寧波市新區文化設施的配套指標。

(2)側重于特定類型文化設施的空間布局研究,例如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等文化設施。

于紹璐、張景秋(XX)通過對北京市博物館、體育館和展覽館空間分布現狀和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并利用excel和maphifo作為主要研究工具,指出北京市這三類文化設施的分布具有較為明顯的南北、內外和城區間差異。這些空間因素影響了文化設施的利用,同時還提出了非空間影響因素的概念,這兩類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不同地區居民在享受文化設施過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較為明顯的供求不匹配現象。在此分析基礎上,對北京市文化設施布局與建設提出了若干建設性意見。李國新等(XX)系統的研究了公共圖書館的規劃布局與建設,從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的編制背景與主要作用、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基本原則、公共圖書館的規模分級和分級指標、公共圖書館的布局與選址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對城市公共圖書館的布局發揮了科學的指導作用。

(3)與文化設施布局相關的理論也日益受到相關領域專家的深入探討。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文化產業改革日益深化。公共文化設施作為當下文化產業的物質載體,受到文化產業布局的影響。王偉年(XX)運用地理學、文化學、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對城市文化產業的區位因素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探討了城市文化產業的地域組織問題。劉展展(XX)以深圳市特區內文化產業為研究對象,運用gis空間分析工具,在城市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理論的指導下識別了深圳市特區內文化產業在城市空間分布的特征主要包括:沿城市主要道路分布的趨勢明顯,與文化設施分布密切相關,區際差異顯著,向商業中心集聚。在文中的最后得出影響文化產業空間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文化設施因素、多樣性因素、市場需求因素、交通因素、集聚因素及技術因素。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內容

1. 研究思路

(略)

2. 研究內容

1 研究目的

借鑒國內外相關案例,分析并確定適合長沙市中心城區的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并進行設施需求預測,對其進行空間優化布局,探討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布局模式,已指導城市各層次規劃編制中對公共文化設施的落實。

2 研究內容

第一章 緒論

1.1選題背景

1.2研究意義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對象

1.5論文內容與框架

1.6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設施布局相關理論研究

2.1相關概念辨析

2.2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第三章 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體系構建

3.1現行設置標準

3.2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的基本原則

3.3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分類體系的確立

3.4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分級體系的確立

3.5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體系構建

第四章 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需求分析

4.1總體目標

4.2設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 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研究

5.1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現狀

5.2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現狀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原則與方法

5.4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優化

第六章 結論

6.1 論文主要結論

6.2 論文創新之處

6.3 不足及可進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課題在學術方面的創新和預期成果

1. 創新點

1)不僅在宏觀層面,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的布局符合城市總體戰略要求,在微觀層面,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設施在規劃中的控制與落實。

2)探索出不同級別、不同類別的公共文化設施的設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與用地結合,對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中關于公共文化設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2. 預期成果

2.1 階段成果

1)對國內外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相關研究進行對比分析,理清脈絡,界定公共文化設施的相關概念,形成對公共文化設施布局理論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長沙市公共文化設施現狀,結合相關標準和理論研究形成關于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體系與空間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課題過程中的一些階段性材料和結論,形成以公共文化設施為基礎的關于長沙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研究。

4)制作調查問卷,并實地考察、探訪,并完成相關數據統計和分析,得出相關結論。 2.2 最終成果通過整合以上各個階段性成果,征詢導師的指導意見,形成《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與空間布局研究》論文。

五、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進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調查方法

查閱文獻。廣泛查閱有關設施空間分布理論實踐的相關資料及各類文獻,為本次研究提供理論與方法支撐。

資料調查。調查長沙市規劃局、文廣新局以及相關部門的相關統計資料。 交流訪談。與城市規劃建設、經濟區劃等學科方面的專家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訪談,聽取建議并指導。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運用數學或統計學的方法對文化設施進行量化評估,通過建立量化指標進行分析,主要通過spss16.0軟件運用相關性分析來分析文化設施空間布局與經濟、人口的相互關系。

空間分析法。基于地理對象空間布局的地理數據分析技術,通過發現隱藏在空間數據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規律,獲取科學地描述和認知空間數據理解。

地理信息系統分析法。運用系統工程和信息科學的理論,對具有空間內涵的地理數據進行各種處理和有效管理,達到對研究對象進行描述、模擬和預測的目的,同時運用arcgis軟件繪制簡單的示意圖。

2. 進度安排

1)第一階段

時間: XX年 9 月—XX 年12 月 內容:文獻資料收集、分析和完成開題報告

2) 第二階段

時間: XX 年 1 月—XX 年6 月 內容:完成調查問卷及其分析,完成論文初稿

3) 第三階段

時間: XX 年7 月—10 月 內容:論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階段

時間: XX 年 11 月 內容:打印上繳論文

5) 第五階段

時間:XX 年 12 月 內容:論文答辯

六、已有基礎(分與本項目有關的工作積累和已取得的成績、已具備的條件、尚缺少的條件及解決途徑)

1. 工作積累和已取得的成績

在xxx實習期間參與完成《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并獲得長沙規劃管理局審批通過,成為相關地區控規修編的參考性資料。

2. 已具備條件

1)在xxx實習期間,接觸了許多長沙市區的項目,了解了長沙市發展的動態和趨勢,熟悉了相關規劃設計的規范和城市設計方面的優秀方案,閱讀了一些相關資料和專業書籍。

2)xxx公司能擁有豐富的關于公共文化設施相關資料來支持完成這篇研究性論文。

3)《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課題中參與完成的圖紙和文字。

3. 尚缺少的條件及解決途徑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國性的數據,這個將通過咨詢有關部門、查閱相關書籍并利用網絡來解決。

2)缺乏對公共文化設施用地兼容性的系統知識,這個將通過認真閱讀相關書籍和案例加以解決。

七、經費預算

八、指導和輔導、論文撰寫(試驗)的教師

九、指導教師意見:

十、教研室(科研所)審查意見:(對選題報告作出評價,提出是否通過的建議)

篇8

(一)長春城市性質

長春市是吉林省省會,全國重要的汽車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基地和科教文貿城市。至2020年,把長春建成經濟實力較強、社會文明進步、科學技術先進、城市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的開放型、多功能、具有北方特色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二)城市總體布局

中心城區的城市形態采用’分散組團式’布局,由以建成區為主的中心團和規劃建設的外圍組團(興隆團、富鋒團、凈月團)組成。中心團與外圍組團間設置綠化隔離帶,創造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城市結構為’多中心分區式’結構,其中:中心團分為中心分區、二道分區、鐵北分區、綠園分區、汽車廠分區和南湖分區,外圍三個組團各構成一個分區,每個分區都具有獨立的配套服務設施。規劃將與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調整城市建設用地布局結構,控制中心團的開發強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將城市建設重點逐步從中心分區向外圍分區轉移,完善各分區功能,使人口和產業達到合理布局。

二、長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

(一)總體思路:

從長春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出發,提出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思路;從目前存在和未來發展可能面臨的問題入手,關注城市空間布局對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和社會進步的支撐;以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提出城市生態保護和建設的策略,構筑城市整體的城市生態空間結構;以公共交通為導向,適應城市機動化的發展趨勢,構筑城市綜合交通體系;隨著城市擴大和多元化的進程,創造分區發展和城市整體發展共贏的局面;延續城市格局,保持城市特色,創造良好的城市空間環境;適應地方資源特點的能源約束條件,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二)空間布局:

1、劃區城鎮空間組織體系:按照“一城、一區、十組團、九城鎮四個層次,實施分類指導。“一城”為主城,“一區”為雙陽城區,“十組團”為凈月組團、富鋒組團、興隆組團、合心組團、勸農山組團、奢新組團、雙營組團、英俊組團、機場服務組團、蘭家組團,“九城鎮別為泉眼鎮、永春鎮、樂山鎮、新湖鎮、山河鎮、太平鎮、鹿鄉鎮、四家鄉、齊家鎮。

2、城市結構:形成“雙心、兩翼、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雙心”指疏解城市中心區部分職能,形成中部和南部兩處城市中心。調整中部城市中心職能,重點發展商貿、文化、娛樂等傳統服務業;建設南部新中心,引導與支持行政辦公、文化體育設施以及金融保險、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在南部中心相對集聚;“兩翼”指城市西南翼形成以汽車、高新技術產業為核心的城市發展空間,東北翼形成以傳統產業和玉米加工業為核心的城市發展空間;“多組團”指重點加強凈月組團、富鋒組團、興隆組團的建設,與主城共同構成聯系緊密、分工有序、協調發展的城市空間。

三、長春市城市規劃實施效果與影響:

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已初步進行了論證,并得到了建設部專家的認可。在該規劃的影響下,長春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也開展了修編的工作,各區、各開發區的分區規劃和28項專項規劃的也在進行當中。目前,許多城市設施建設和城市開發項目,都有序的安型一般總體規劃進行。

規劃實施期間,長春建設改造主次干道50多條,1787條巷道舊貌換新顏,實施了九大區域亮化工程……新建了交通、市政、公用、環保等重點工程120多項,累計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開發投資500億元,成為長春市歷史上城市建設任務最重、困難最多、投入最大、發展最快的時期。 以下是規劃后的部分效果與影響:

(一)建設改造50多條主次干道

五年來,長春市城市建設緊緊圍繞支持一汽發展、開發區二次創業和鐵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先后建設改造了亞泰大街、人民大街、吉林大路、三環路等50多條主次干道;建成了集購物、休閑、娛樂、信息交流于一體的長江路步行街;同時規劃建設了長春大橋、興業立交橋、長沈路橋等大中橋梁12座;對人民大街、解放大路、吉林大路、東盛大街、建設街、安達街、開運街等400多條道路進行了大中修;改造了人民大街南出口、102國道長沈公路、吉林大路、長吉北線、長吉南線、北亞泰大街6個城市出入口,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承載能力。

(二)房地產開發面積2500萬平方米

長春市大力實施以棚戶區改造為重點的房地產開發工程,引進了大連萬達、深圳萬科、上海綠地、天安、融創等外埠較大的開發企業,先后改造了二道區吉林大路兩側等大片棚戶區,建成了“長春明珠”、“萬科城市花園”、“長春上海城”、“天安第一城”、“融創上城”等規模較大、環境優良、配套齊全的住宅小區。城區每年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500萬平方米左右、竣工面積300萬平方米左右,改善了市民的人居環境。

(三)改造巷道1787條

近幾年,長春市以人為本,加大了巷道的改造力度,“十五”期間共改造巷道1787條,極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條件。同時,完成了9大區域的亮化工程,目前,長春市已有路燈53113盞,為市民夜間出行提供了方便。

(四)綠化覆蓋率達41.5%

規劃期間,長春加大了環境治理力度,城市環境日新月異。五年間,長春市建成了日處理能力15萬噸的西郊污水處理廠和日處理能力2.5萬噸的雙陽污水處理廠;對伊通河城區段進行了綜合整治,實施了串湖區域治理工程,串湖治理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溪園將于今年6月竣工。長春市還規劃建設了占地93萬平方米的長春世界雕塑公園,目前,有來自世界130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大師們精心打造的341件雕塑精品陳列園中,使長春成為國內世界各地雕塑作品最多的城市。同時實施了“一環五帶”綠化建設工程,建成了自由大路、新發路等一批綠化精品街路,改造了南湖公園、勝利公園和人民廣場、西安廣場等主要公園(廣場),城區每年新增綠地200公頃以上,2005年綠化覆蓋率達到41.5%。

(五)16條主要街路安裝路燈

長春市還將對16條主要街路和333條巷道安裝路燈,到06年底,長春市二環以內全部亮了起來。這16條主要街路包括和順街、農安南街、農安北街、惠工路、四通路、安樂路、公平路、遠達大街、天光路、通安街、柳影路、解放大路、自由大路、亞泰大街、建民路和繁榮路。

(六)45.61平方公里面積要亮化

長春市對亞泰大街、長春大街、伊通河以東、自由大路以北、東環城路以南、東環城路以西區域和開運街、南環城路以東、靖宇街、衛星路、開宇街、南環路以北、臨河街以西、寬平大路以南、南湖大路以南、自由大路以南區域,共45.61平方公里面積進行亮化。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整個室外照明工程預計總投資將達到7000多萬元。

四、規劃中的特色與創新:

本次規劃修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五個統籌”,立足當前,面向未來,突出重點,持續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不斷提高城市綜合競爭能力。

(一)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規劃從分析環渤海地區、東北地區、省域范圍、市域范圍的角度出發,明確長春市在不同層面的定位、發展策略。規劃期內,要面向國內外,積極推進與東北中心城市的經濟合作與協調發展;塑造與吉林省中部城鎮群之間的緊密聯系,加強與吉林省中部地區在產業發展、城鎮空間、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布局等方面的協調發展,進一步增強長春市作為吉林省中部城鎮群核心城市的綜合輻射作用。

(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規劃、資源節約保護利用規劃,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針對經濟發展與資源、生態之間的矛盾,規劃明確提出未來長春市資源生態發展戰略。第一、實現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相結合,重點加強生態建設;第二、促進水資源戰略性轉變,提高用水效率,維持水系系統完整性;第三、培育資源節約型生產和生活方式,提高資源重復利用率;第四、貫徹落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總原則,妥善處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的關系,轉變土地利用方式,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和優化配置。第五、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市政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創建生態園林城市。

(三)實行規劃區范圍內全覆蓋規劃,統籌城鄉發展。

規劃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基礎上,重點突出中心城區職能、空間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合理確定和強化各組團產業依托,切實改善城鎮生產、生活環境,推進村屯用地結構性調整。規劃期內,逐步實現退宅還耕、退宅還林,促進農村人口向中心村、城鎮、組團集中;逐步縮小城鎮與中心城區的差距,促進小城鎮由數量型向質量性轉變;逐步發展壯大組團,與中心城區形成聯系緊密、資源互補的城市空間。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協調共生的城市發展格局。

篇9

隨著信息時代、電子時代的發展,城市居民文化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年輕一代以及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會更多地使用電子產品、網絡資源獲取各種文化信息和知識。成都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341572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為16.7%;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2353250人,占比16.7;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4946832人,占35.2%;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3407433人,占24.2%。受教育程度的差異,必然帶來文化需求的多樣性。與此同時,還存在著以農民工為代表的“文化貧困人口”獲取文化產品能力不足的情況,現有的圖書館(室)、美術館、文化館(室)等公共文化服務,很多是農民工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來使用的。

二、成都城鄉一體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成都市政府自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以來,出臺了一批加強基層公共文化建設的政策性文件,建立了覆蓋市、縣、鄉、村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體系,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示范效應的文化活動,初步探索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道路。政策資金保障方面。在全國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建設過程中,成都通過成立工作調協小組及各部門聯合發文高效地推動了公共文化建設。同時,成都市建立了全覆蓋、分層級的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機制,還設立了1億元的公共文化服務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成都市315個鄉鎮(街道)均建立最大4000平方米,平均800平方米的綜合文化站,配備了100多萬元的設施設備,所有鄉鎮還配套建設了2000平方米以上的群眾文化活動廣場。另外,中心城區還將建295處綜合文化活動中心,以引導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規范建設、均衡布局,打造“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服務內容方面。為豐富基層公共文化產品生產和服務的供給,成都市推出了如“文化四季風”、“金沙講壇”、“百姓故事會”等文化活動,在一些企業或社區開始成立針對農民工的青工文化驛站,推行免費的社區教育,向市民提供優質的公益培訓課程。專業隊伍和志愿隊伍建設方面。成都實施了“百千萬工程”等項目培養文化建設人才。“百千萬工程”就是開設100所以上的市民文化藝術學校和文化藝術輔導站,培訓1000名以上持證上崗的文化藝術骨干輔導員隊伍,吸收10000人以上的文化志愿者隊伍。輿論宣傳方面。成都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進行了多方面宣傳,如在《成都日報》每月一期“報紙上的文化館”專版,媒體滾動播出《成都公共文化公益廣告》宣傳視頻,制作了《成都公共文化公益廣告》30秒、15秒、5秒三個視頻版本,在成都電視臺、廣播電臺、公交、地鐵、城市LED滾動播出,建立成都文化短信平臺、成都文化微博等方式。監督考核方面。成都市將區(市)縣公共文化建設納入目標考核,市委目督辦將服務農村、服務基層和群眾滿意度納入第三方測評。市委、市政府還將重大文化活動及項目納入“民生工程”,納入各級目標管理;并建立了重大項目績效考核機制。

三、成都城鄉一體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路徑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策框架,推動公共文化的各項立法進程

一是推動制訂《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務促進條例》,明確政府職能職責,明確責任主體,實現政府職能轉化,明確市民文化權益,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中來,鼓勵志愿者組織的發展,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納入法治框架。二是推動對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相關內容進行立法。例如,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促進辦法,以及相應的政府購買制度、稅收優惠制度,對志愿組織發展的促進辦法以及規范化、制度化的組織管理等。三是完善成都市現有公共文化服務政策法規,消除其中不匹配、相互沖突的條款,讓現有政策可以落到實處。四是加強對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及立法的理論研究,總結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中的經驗和規律,推動形成相對穩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制定出臺地方性法規。

(二)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資源協調機制,制定公共文化發展中長期規劃

一是要建立健全跨部門、跨行政區公共文化資源協調機制,提高配置效能,實現優質文化資源流動共享。二是要對《成都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布點規劃》進行修編,基于城市空間及功能的不斷變化,以及城市公共文化資源總體缺乏且分布不均的情況,突破部門格局、利益格局和行政格局,為未來城市公共文化發展留出發展空間。三是要制訂《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務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對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務及資源的省情調研和課題研究,摸清公共文化的家底,結合成都城市發展中長期規劃、文化發展戰略目標,對成都市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進行中長期規劃,確立遠景目標和近期任務。規劃別要注意以下原則:第一,動態化發展原則,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因地制宜建設基層社區文化設施。對發展中新區,要預留足夠的文化空間;對正在變化和拆遷中的社區,多使用流動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動態服務;對舊城區特別是設施明顯匱乏的社區,要盡量協調公共文化場所或利用現有民營空置場所或設施,多提供流動服務。第二,差異化發展原則。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可設立老年人活動室或兒童閱讀室;區級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可根據本地區行業、區位特點發展特色圖書、特色文化館藏;省、市級圖書館則走精品路線,發展精品館藏。第三,一體化原則,推動系統內部、資源之間的整合、聯動和共享。組建劇院、博物館、出版發行、影院、影視產業、圖書館聯盟,統籌現有文化資源;發揮公共文化設施的集合功能,圖書館可以同時是社區活動中心、信息中心、教育中心、政府服務中心,博物館可以同時是教育館、活動室、探究地、休閑地。第四,均等化原則。要按照服務對象的喜好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考慮不同人群的工作生活特點,在不同的時間段提供服務項目,保障弱勢群體的文化權利等。

(三)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人才建設機制,提高服務人才素質

人才吸引上,合理引入專業人才,鼓勵支持民間文藝團體和個人參與基層文化服務,吸納更多的文化志愿者;在人才培訓上,采取蹲點指導、培訓指導、城鄉互動指導等方式,與社會培訓機構(專業機構或公益組織)合作,培養公共文化服務專業人才,提供文化志愿者培訓;在人才保障上,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機構的職稱制度,推進公益性文化機構人事、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四)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體制機制,鼓勵廣泛的社會參與

建立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解決政府辦文化、去行政化的問題。可借鑒日本的委托公益性財團法人管理辦法,按照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要求,獨立經營管理,公益性、盈利性兼容并蓄,有效減輕財政負擔和壓力;建立文化非營利組織培育制度,拓寬公共文化服務渠道和范圍;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托管”制度,引入專業文化管理機構解決基層又管又辦的難題;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共治分權”制度。對于文化資源的分配、文化事務的管理和文化服務的提供,形成基層黨委和政府、農村居民、市場發展商、基層社區、社會團體等利益相關方平等參與的共治格局以及分權模式。(五)建立有效的宣傳推廣渠道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設施服務公示制度,公開服務時間、內容和程序;搭建統一資訊平臺,建立公共文化服務網站,加強與媒體合作,開展對全市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劇場的集中統一宣傳,每天最新展覽、講座和活動信息;延伸社區宣傳渠道。透過紅旗、互惠超市等社區零售店終端,配送文化信息宣傳單,每月一換;在社區報欄張貼海報;利用短信、微信、微博、網絡、報紙、宣傳片等實現全方位覆蓋;擴大對外影響力。加入全國、國際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聯盟網站。

(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考核、評價、反饋和激勵機制

篇10

(一)城市文化品牌研究

對城市文化品牌進行研究的學者比較多,學界從各自不同研究視角、理論和方法來探究城市文化品牌問題,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在國外,最早提出城市品牌概念的是美國杜克大學商學院的凱文•萊恩•凱勒教授,他認為城市品牌是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綜合形成的復雜體系[1]。國內圍繞城市文化品牌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二個方面:一是城市文化品牌的理論研究。以田根勝、曾望軍等為代表的學者對城市文化與城市經濟、城市文化與市場及資本的對接與轉化進行了研究。田根勝認為,通過文化資本的運營,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形成城市核心競爭力[2]。曾望軍認為,城市的歷史文化、社會活動、建筑風格、文化氛圍、文化產品等共同構成具有鮮明特性的城市文化品牌,代表著城市在國內外社會公眾心中的總體形象和評價,并提出用品牌效應來塑造城市形象,通過實施科學的戰略管理,實現文化與市場對接,完成文化向資本的轉化[3];二是城市文化品牌的實踐研究。許多學者從實踐方面對諸多城市進行了研究,并就相關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針對性地提出了思路和建議。如余霖對鼓浪嶼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塑造過程進行分析研究,指出其存在著品牌塑造的高度和深度不夠,主觀決斷多于客觀科學定位等問題,嘗試重新規劃鼓浪嶼品牌塑造戰略和流程[4];張平分析了張家港的城市文化品牌特色,對其文化品牌塑造提出了合理化構想和建議①;謝朝清通過分析研究連云港的文化特征,明確提出了連云港城市文化品牌的發展戰略,并指出其最終目標就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5];曹錦揚分析了南通現階段城市文化的特點,為南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供了策略[6]。

(二)文化資源整合相關研究

文化資源整合就是對傳統文化進行發掘、選取和價值再造的過程,根據市場的需要加以集中優化,形成具有較高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的文化資本[7]。隨著城市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文化資源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中的支點作用,認識到文化資源整合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關鍵。許多學者對文化資源整合問題進行了研究,并就如何進行文化資源整合提供了方法和策略。主要研究路徑有:一是針對文化大省進行文化資源整合的研究。如陳野研究了浙江文化資源及現狀,明確了傳統文化資源是浙江文化資源的特色和優勢,指出在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中還存在著粗放、盲目、低效、閑置、難成品牌等問題,并提出山水生態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名人文化、青瓷石雕文化、經典名作、宗教文化、農村傳統民居等傳統文化資源整合的構思[8];何炳武等學者對陜西省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研究,指出存在著開發保護不夠、保存現狀堪憂、傳承力度不足及研究不足等問題,并提出了文化資源整合的有效路徑,即開發歷史文化旅游線路、利用與傳承古籍文獻、積極挖掘并申報非遺項目、宣傳和推廣特色文化等[9];二是針對城市進行文化資源整合的研究。如王克明對天津文化資源及現狀進行了研究,強調整合開發天津文化資源應遵循的原則,并從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步伐、培養和挖掘文化消費需求、重視現代科技和創意、推動文化企業整合重組、發揮民間力量開發文化資源等五個方面對天津文化資源進行整合開發[10];王偉等研究了景德鎮陶瓷文化資源概況,提出景德鎮加強陶瓷文化資源的整合,可以從加大資源保護力度、維護品牌形象、加強產學研聯合,以及政府要加強規劃和引導等四個方面進行推進[11]。

(三)文化資源與城市文化品牌的關聯機制研究

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前提和基礎是整合文化資源,圍繞文化資源與城市文化品牌的關聯機制問題,許多學者展開了細致的研究,如:曹萌探討了遼寧文化資源整合與文化品牌建設戰略,提出了名人牌、名地牌、名產牌及藝術牌“三名一藝”的文化品牌建設戰略[12];王運濤研究了鄭汴一體化過程中的文化資源整合問題和鄭開兩市的文化品牌建設問題,提出要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科學有效地界定用來打造品牌的文化資源,形成文化資源整合戰略和品牌建設思路,尋求有效的方法打造品牌,并做好品牌的保護、保值、增值和創新[13];關睿研究了武漢市城市文化資源及其整合現狀,對如何處理開發城市文化資源和建設城市文化品牌之間的關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4];湯建中則圍繞吳文化與城市文化品牌建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京杭運河歷史悠久,世界聞名,穿越了蘇州、無錫、常州、宿州、齊寧等五個城市,于是提出了打造常州“運河五號”城市文化品牌[15]。綜上所述,圍繞文化資源與城市文化品牌的研究,通常都是通過梳理城市文化的演變邏輯,探討文化資源對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影響,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資源背景下城市文化品牌的特征,從而揭示文化資源與城市文化品牌的關聯性,旨在塑造具有城市鮮明特色、傳承歷史文化、被市民所認同的個性鮮明的城市文化品牌。整體而言,目前有關文化資源整合與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研究,重點尚停留在歷史文化、自然環境、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等層面,對文化資源、政府組織、公民素質等要素對城市文化品牌的影響認識尚不足,對城市文化品牌如何精準定位、政府如何主導、市場如何運作、市民如何參與等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二、基于文化資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分析框架

城市文化是城市特有的一種氣氛,也是城市的特征和靈魂,具體而言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面[16]。物質文化可分為城市景觀、文化產品及文化設施等三個類別,包括城市建筑、城市面貌、自然環境、人文景觀、道路交通、文化館藏、生產條件、經濟水平,及特色鮮明的各類文化產品等,物質文化是有形的,但也能反映出城市的價值觀念、歷史文化、城市精神、民俗風情等,是塑造城市外在形象的客觀載體;制度文化可分為文化法規、機制體制及戰略規劃等三個類別,包括各類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制定的各類規章制度,約束著組織和個人的行為,是維持社會有序發展的重要制度支撐,特別是政府組織,其制定的制度、政策及規劃等,對所在城市的未來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也深刻地影響著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精神文化可分為市民素質、民風民俗及城市精神等三個類別,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體現在城市的公共秩序、公共衛生、公共服務等領域,特別是城市精神,凝聚著城市的思想精髓,是城市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引領著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概括而言,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彼此相互關聯,物質文化是制度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物化體現,制度文化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中介,精神文化是物質文化與制度文化的統領,三者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共同構成完整的城市文化綜合體系。文化資源整合與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密切關聯,文化資源整合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則是文化資源整合的主要目的之一。通過文化資源的有效整合來打造出特色鮮明、公眾認同、符合城市個性和未來發展的城市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競爭力和美譽度。基于文化資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分析框架如圖一所示(見下頁)。

三、基于文化資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地方實踐

文化資源是城市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構成的有機整體,要進行城市文化品牌建設,首先必須對城市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通過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在整合歷史和現代文化資源的基礎上,打造出符合城市個性特色的、引領城市未來發展的、被受眾群體廣泛接受的城市文化品牌。在實踐過程中,許多城市通過整合該市的歷史和現代文化資源,大力推行凸顯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有效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表1所示。四、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流程與推進策略

(一)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流程

城市文化品牌塑造需要在整合文化資源的基礎上,通過城市定位、文化品牌塑造、城市文化行銷等三個方面構成一個相互支撐的完整系統①。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具體流程見圖二。城市文化品牌塑造前提是在充分挖掘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對文化資源進行整合,把握城市定位。所謂城市定位,就是充分發揮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資源的優勢,據此擬定城市未來發展中扮演的角色,簡單的說就是給城市找一個主題,主題就是作為城市文化特色、核心價值、優勢資源等集中反映的“魂”,再根據主題提煉出城市的核心價值。而城市核心價值,是指一個城市具有根本性的、不可替代性意義的價值,是一個城市差異性、城市精神的核心源泉。比如一提到成都,大家想到的就是“花重錦官城”的景象和閑情雅致的生活場面,一提到上海,則是作為國際大都市標志的繁華外灘和緊張工作節奏。城市精神作為文化資源長期積淀的產物,體現了歷史的厚重感,因而是深邃而抽象的。要讓城市精神為世人接受和廣為流傳,就需要發揮想象和創新,使抽象的意蘊具象化,這就離不開文化創意。所謂文化創意就是以文化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關學科、利用不同載體而構建的再造與創新的文化現象。創意與文化的兩種力量結合使得傳統的歷史文化資源得以有效整合和提升,將可能變異消融的傳統文化轉化為現實文化。文化創意具有的點石成金的力量,是城市未來發展的核心推動力。譬如,西湖是杭州城市文化的經典代表,西湖上的斷橋因為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成為堅貞愛情的象征,在江南地區隨處可見的一座普通石橋通過文化力和創意力轉化為西湖文化精神的象征。文化創意使抽象的城市精神具象化,為塑造、傳播、宣傳城市精神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文化創意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定位具有鮮明城市文化特性的城市文化品牌,使之呈現文化創意的效果。城市文化品牌就其內涵而論,一定是具有唯一性和壟斷性的,因為唯一性就是特色,特色是城市文化品牌的生命力;就其感觀而言,一定是具有強烈可識別性的,是能夠在一定區域內獨樹一幟的②。進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首先要確定城市文化品牌的載體,該載體可以是自然或人文景觀,或是某個名人,或是代表一個城市特性的系列形象組合,也可以是某個產品。比如,以“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罄、薄如紙”而聞名天下的瓷器就是千年瓷都景德鎮最有價值的名片和金字招牌,最生動、最直觀、最形象地深度體現“大器成景,厚德立鎮”的景德鎮精神和陶瓷文化資源特色。再如聞名遐邇的成都“嬌子”品牌靈感來源于大熊貓“嬌子”,珍稀而憨憨的大熊貓將成都人休閑文化、對生活的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很好地詮釋了天府之國成都的休閑文化。城市文化品牌確定后,需要通過一系列特色活動的文化行銷,鮮活地展現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意蘊。比如由張藝謀、王潮歌和樊躍組成的“鐵三角”聯合打造《印象•西湖》、《印象•大紅袍》、《印象•麗江》、《印象•普陀》等系列《印象》作品,巧妙地利用文化創意宣傳城市文化品牌,取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其代表作《印象•劉三姐》創意團隊把廣西舉世聞名的兩個旅游文化資源———桂林山水和“劉三姐”的傳說進行巧妙的嫁接和有機的融合,利用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及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把廣西的音樂資源、自然風光、民俗風情完美地結合,讓陽朔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從一個新的角度升華了桂林山水。

(二)推進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策略

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政府“有形之手”的強力推動,也需要遵循市場“無形之手”的規律調節,更需要作為建設主體的廣大市民的認同和參與。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過程中,政府、市場及市民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政府的職能在于定規立制、謀劃規劃、調節控制等,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主導、統領作用;市場則通過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對城市文化品牌進行市場營銷,推動城市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同,從而在受眾心目中形成明晰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市民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主力軍,也是重要推動者和受益者,市民參與的積極性,決定著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最終的效果。因此,只有政府、市場、市民三者協同合作,上下聯動,才能真正推進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提升城市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1.政府主導

政府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設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具有關鍵性作用。可以說,要建設什么樣的城市文化品牌、怎么建設、預期效果如何,其關鍵點就在于政府如何作為。政府應當主動出擊,結合城市文化現狀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制定相關文化法規,建立相關機制體制,將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總體戰略規劃中,把城市文化品牌建設任務落實到具體部門,有效引導、推動、跟進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打造出具有城市特色與個性的城市文化品牌。目前,許多地方政府越來越意識到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重大意義,意識到城市應當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重慶把城市文化品牌構建、城市經濟模式設計、城市戰略定位、城市主題設計融合在一起,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區域經濟環境等城市特質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山水之城、激情之都”和“紅色重慶”作為城市文化的兩個基調,城市文化品牌圍繞這兩點進行規劃、進行創新組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①。而千年瓷都景德鎮充分利用陶瓷文化這個最為寶貴的文化資源,通過大力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啟動老城核心保護和利用區、陶瓷文化科技產業園區、陶瓷文化創意新區等三大文化功能片區建設,大力宣揚“大器成景,厚德立鎮”的景德鎮精神等各種有效措施,形成了濃郁的陶瓷文化氛圍,“工匠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歷史盛況正再一次呈現。

2.市場營銷

“得品牌者得市場”,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實際上就是一個商業化運作的過程,也是與市場充分溝通、建立良好互動關系的過程。城市文化品牌一經確立,對其進行推廣,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進行市場營銷。市場是一個動態系統,市場運作的過程一定要以物質作為媒介。根據市場規律,充分運用市場這一無形的手,加強城市人文景觀和文化設施的建設,鼓勵文化產品的創新創意,以此推動城市文化品牌的物質化,增強受眾對城市文化品牌的直觀認知。對城市文化品牌進行市場營銷,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要進行整合營銷。根據城市文化品牌的傳播目的和受眾群體的特點,整合各類傳播媒介、公關資源與營銷渠道,圍繞城市文化品牌的核心價值,以強化對城市文化品牌的認知為目的,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營銷活動;二要充分運用新媒體。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對城市文化品牌進行營銷不能僅停留在主流媒體和廣告宣傳方面,還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微博、微信、游戲等新型媒介;三是打造城市文化特色鮮明的政府網站。城市的政府網站是一個很好的對外窗口,把城市文化品牌相關的標識、口號、色彩、風格等元素融入其中,特別是建成英文版的政府網站,是進行城市國際營銷的最有效的渠道。如,杭州市政府官方網站很有特色,融入了西湖的典型景觀,以綠色為主背景色,還可直接鏈接到英文版網站;杭州宋城的王牌節目《宋城千古情》,將傳統舞蹈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演繹了岳飛、梁祝、白蛇傳等經典故事,每天進行多場演出,讓觀眾對杭州的歷史文化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其視頻及相關材料在網絡上也大作宣傳,實行網上訂票等,通過多渠道的市場運作,成為了杭州最具影響力的城市文化品牌之一。

3.市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