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范文

時間:2023-04-06 02:53: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理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理學

篇1

我還記得那時有一對熱戀之中的德國學生到我家來做客,我當時請了很多朋友一起來看我與俞霖剛剛去了嘉峪關拍回來的幻燈片,他們倆在看幻燈的時候一直經常地互相撫摸,時不時的還要接吻,結果我們的同學都會用中文小聲議論說怎么他們那么沒有規矩,那么迫不及待。當時我們覺得可能是自己太保守了,好像是從一個太閉塞的地方來到了非常開放的西方大都市。

西方人覺得身體接觸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在西方不管是戀人之間,親人之間,夫妻之間,包括老人和孩子,甚至和動物,他們都會花很多的時間用在撫摸或一些親密的舉動上面。比如說那些養寵物的人,他可以一晚上在看電視的時候,同時在撫摸他的寵物的身體。特別是對孩子和老人,他們覺得更加需要,而年紀越大的人越有那種皮膚饑餓,但很容易被忽視,所以他們見到老人會有意識地表示關愛,去撫摸他們。

我的一個女友,她的女兒十五六歲,有一次她對我抱怨,女兒新近的男朋友是個朋客,總把頭發染成五顏六色,所以她的枕套總要用漂白洗衣液去洗,這令她非常煩惱。她的女兒去男朋友家住的時候,她又會囑咐她不要忘記帶,而且是那樣堂而皇之地當著我們客人的面說。在他們看來,讓孩子多知道一些性的知識,比讓他們糊里糊涂再去打胎受皮肉之苦要好。他們中學的課程里,一定也少不了性方面的生理衛生知識。

對于和性有關的詞,西方人也不是特別避諱,不像在中國經常會很曲折地表達這方面的意思。我在德國寫博士論文時,在州立圖書館里看到一本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與有關的詞的博士論文,“”會用許多不同的隱晦的曲折的說法來表達,比如“云雨”之類,西方人會覺得奇怪,怎么可以有那么豐富的想象力來講這么一件天底下最自然不過的事情,我想這是因為中國人不愿意直接講“”這個詞。

在西方,他們對這些直接的詞并不避諱,在談話中往往很大方地直截了當地說出來。比如初到德國時有一次我的一位女作家朋友說,她需要男人不是為了性而是為了愛,她的不需要一個男人來幫助她,因為她有一雙健康的手。她是在我們的餐桌上這樣說的,當時我為她的直率和開放感到震驚,這可能也是中西文化的差異吧。

周國平說,尼采特別強調藝術和性的關系,他提出一個概念叫“藝術生理學”,他說藝術家都是生命本能特別強健的人,更直接地說,就是旺盛的人,但是他認為,這種力量不應該消耗掉,一定程度上的節制是必要的,他稱之為藝術家的經濟學。尼采舉拉斐爾的例子,他說從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拉斐爾是一個極其旺盛的人。

篇2

首先,我深刻認識到生理學是一門科學。既然是科學,必然就有其規律性;有規律性,就必然有內在的邏輯性。因此,我把生理學知識內在邏輯性作為教學首先要追求的目標。因此,我在備課的時候,用邏輯性的眼光來審查教材,看它編排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內在的邏輯性,是否符合自己的思維方式。如果感到邏輯性不強,就不按照教材的順序講,而是作必要的調整,并且標題也作大膽的改動和刪減,使教學內容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組織起來,以便在教學中體現自己邏輯思維的個性,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寓智力開發于邏輯思維之中。例如,在講“血液循環”這一章時,按解剖結構,我先講心臟生理,再講血管生理,再講心血管活動的調節,最后講器官循環,這樣就從大的方面把握住了整個循環生理。又如,在講心臟生理的時候,我標新立異,第一個問題講心臟的功能,第二個問題講心功能的實現,第三個問題講心功能實現的基礎,第四個問題講心功能的評價,第五個問題講心功能的檢查。這樣,每個問題都圍繞心臟的功能來講,由淺入深,步步深入,使學生能夠感到知識的內在的邏輯性、規律性和連貫性,從而能更深刻理解和掌握心臟生理。再如在講血管生理的時候,我打破了傳統的講法,不按照教材的順序講,而是按照血液流動的順序講。由于血液經心室射出后,先是流經動脈,再進入微循環,最后流入靜脈,因此,我就先講動脈生理,再講微循環生理,最后講靜脈生理,這樣,血液流到哪里就我就講到哪里,既與前面的心臟生理聯系起來,又與解剖結構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到自然、流暢、親切、合理,從而也體現出了知識內在的規律性和邏輯性。

我在教學中追求的第二個目標是層次性和條理性。這實際上是邏輯性所必須的表現形式。因為任何有邏輯性的東西都是有條理和性和層次分明的。如果只講邏輯性而不講層次性和條理性,那么對于所講述的問題就可能顯得粗糙,不能夠深入細致地討論問題,不便于把問題講深講透,從而也不能很好地體現出邏輯性。因此,我在注重邏輯性的同時,也注重層次性和條理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按照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由淺入深地討論問題。2.大標題下套中標題,中標題下套小標題,一環扣一環,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討論,但每個問題的討論都不是孤立的,小標題圍繞中標題去講,中標題圍繞大標題,去講這樣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就便于把問題講深講透。3.大中小標題都可以自己加,不受書本的限制。書上有的可以用也可以不用,還可以改動,書上沒有的可以自己歸納總結,加上適當的標題,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體現出知識的邏輯性、層次性和條理性。

我追求的第三個目標是啟發性。因為我感到教學絕不只是教師一方面的事,而必須有賴于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另外,教學也絕不只是簡單的傳授知識,它還要求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很注意啟發性。當然,邏輯性條理性本身也包含有啟發性,也含有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和智力訓練。但除此之外,我還采用一種我最喜愛的方法,這就是提問。我平均每堂課至少要提出5個問題,這些問題并不都要求學生能馬上正確回答,主要是引導學生會去思考,推動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既能深刻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又能鍛練自己的思維能力,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例如,我在講主動脈和大動脈的功能時,首先問學生,心臟射血是一個間斷的過程還是連續的過程?學生回答說是間斷的。接著我又問,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是間斷的還是連續的?學生回答說是連續的。這時候我便問道,既然心臟的射血是間斷的,那么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為什么會是連續的呢?學生一時回答不上來。這就推動他們去思考,同時也充分調動了他們的求知欲,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當我終于講出其中的奧妙以后,他們就把這個知識牢牢地印在腦海中了。這就是啟發性的魅力所在。當然,提問也是有講究的,該提問地方就提問,不值得提問的地方就不提問。有時候可以提問在前,講述在后;有時候也可以講述在前提問在后??傊?教師不要為提問而提問,提問一定要選擇時機,恰到好處。這樣既能啟迪學生思維,從而開發智力,又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使他們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我認為,這是就啟發性。

篇3

關鍵詞:專業素養;教學模式;實驗;見習

一、做好思想引導工作

生理課是護理學生的基礎課,同樣做好思想工作也是教好這門課程的基礎。醫學的教學難點主要在于大多數學生都是從空白開始,尤其對醫學知識更是缺乏,很多學生入門很難,不但存在知識上的學習障礙,也有心理上的抗拒,護理專業學生女生比較多,在教學初期,總會有學生難以進入狀態,有抵抗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做好思想指導,為學生克服畏難情緒,一方面做好行業輔導,講清醫學的重要作用,能從道理上將生活中的生理學和醫學上的生理學區分開來。二是通過業界感受,如醫學大師的事跡等激勵學生,提高學生的敬業精神。三是用專業知識的權威性,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逐步消除誤區。

二、以課程為線索,打牢專業技能基礎

1.吃透教材,整合教材。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必須服務于現實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專業課要特別強調普遍性和專業性的結合。生理學護理專業內容大都采用普遍性的生理教材,教師要合理刪選,同時增加專業性強的內容,這需要教師的經驗積累和耐心。

2.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手段。目前護理實踐教學資源和經驗缺乏的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死板的教學模式也是硬傷。在這種狀況下教師要因勢利導,結合實際,創新教學模式。一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推出自主創新教學模式,即先由學生根據實踐教學要求采集、分析并整理教學需求,尤其從臨床中得到一些需要克服的從業障礙,如對一些生理結構的模糊造成的護理不深入,甚至是失誤,此時,教師要適時指導,一方面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動性,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給予學生準確的結論和及時的錯誤糾正。

三、增加實驗和實習比重

醫學本來就有很強的實踐性,實驗是基礎和前提,只有在大量實驗課的基礎上才能逐步掌握生理結構特點和內在的規律,才能找到科學的護理方法。同樣,增加課余見習,將一切學到的、實驗中得到的結論在實踐中檢驗是最好的教學。

篇4

生理學是生命科學,屬于生物學,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氣人體生理學是專門研究人體正常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生命活動是機體在生命過程中所表現的一切機能活動,如,呼吸、消化、排泄、肢體運動及大腦思維活動等。人體結構和功能極其復雜,對生命活動的研究必須在三個不同層次上進行,即:整體水平;器官與系統水平;細胞及分子水平。人體生理平衡是在細胞分子基礎上的器官水平及整體水平的調節。中醫學的生理平衡是以整體觀念、陰陽五行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絡學說為核心的理論體系。中醫理論產生于中國,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一門具有獨特理論體系的傳統醫學。主要有三方面的觀點,即整體觀念、恒動觀念和辨證論治。中醫的生理平衡也是在此理論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

1.人體生理學的生理平衡

1.1細胞水平的生理平衡

一切生物體必須在一定的環境中才能有生命。作為人體生命活動基本單位的細胞,絕大部分不與外界自然環境接觸,而是生活在體液中。體液是體內液體的總和,在成人約占體重的60%,體液可分為兩大部分:即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人體攝入的營養物質必須通過細胞外液才能進入細胞;而細胞代謝產物也首先排至細胞外液,最后才能排出體外。細胞外液即細胞外面的液體,是細胞在機體內的生活環境,故稱為機體的內環境。正常生理情況下,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比較恒定,如,溫度、離子濃度、PH值及滲透壓等,一般它們的變動范圍很小,處于相對穩定狀態,稱為穩態。如,人體每日產生大量的酸,但正常人血液的PH值僅變動在7.35-7.45之間。是因機體有一系列緩沖功能,通過血液循環將多余的酸運至腎、肺等器官排出的緣故。內環境的穩定狀態為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提供了必要條件。如果內環境的穩態遭到破壞,機體就會出現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2整體水平的生理平衡

機體的外環境是自然界。自然界的許多因素,如氣溫、氣壓、光照等變化,都可構成對機體的刺激而影響生命活動。但是機體能夠隨環境條件的變化,不斷地調整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關系,使機體與環境取得平衡統一,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機體這種生理過程,稱為適應。例如,人從光亮處突然進人暗室,最初一無所見,但片刻之后眼對光的敏感性可提高一萬多倍,這樣人就能適應暗室工作。機體的適應能力隨生物的進化而不斷地加強和完善。例如,熱帶動物無法在寒帶生存,而人卻可以從赤道遷居南極。人類除了自然環境,尚有社會環境。社會因素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1.3機體生理平衡的調節

1.3.1機體生理活動的調節

機體保持自身穩態和對環境的適應,是因機體有一整套調節機構,它能對各種生理功能進行調節,達到機體內部以及機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統一。這種平衡是通過神經和體液兩種調節方式完成的。機體的神經調節是由反射活動來實現的。如,利器刺激皮膚引起局部肢體回縮等,一定的刺激引起相應的反射活動。體液調節是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質通過血液運輸,對器官系統發揮的調節作用。如,腎上腺髓質分泌的腎上腺素,使心臟收縮加強加快。體液調節在機體調節中,速度較慢,作用也較廣泛,對保持機體新陳代謝和機能穩態具有重要意義。生命活動中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發揮作用,多數情況下神經調節起主導作用。

1.3.2細胞、組織、器官的自身調節

當組織器官受環境變化刺激時,器官本身表現一種適應性反應即自身調節。如,一定范圍內當動脈血壓降低時,血管阻力下降,使腦部的血流量不致過少;反之,血管阻力增大,腦部血流不致過多。上述這些反應在沒有神經和體液因素參與時仍然存在,所以,稱之為自身調節^。雖然它調節幅度小,調節方式原始、簡單,但仍有一定的生理意義。

1.3.3負反饋和正反饋調節

人體各種功能調節機構都是自動控制系統,所以調節又稱為控制。在自動控制系統中,控制部分(調節者)與受控部分(被調節者)之間存在著往返的雙向聯系:控制部分通過控制信息調節受控部分的活動;受控部分的活動又作為信息,通過一定的途徑影響控制部分,以修正控制部分的調節作用。來自受控部分的信息稱為反饋信息,受控部分的反饋信息影響控制部分的活動稱為反饋調節^。負反饋是反饋信息和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饋。其生理意義是,某些生理功能在一定范圍內保持相對穩定,沒有大的波動,負反饋調節在機體調節中,作用較為突出。正反饋指的是反饋信息與控制信息作用一致。正反饋的作用是使某種生理過程逐步加強,促使生理功能在短時間內盡快完成。由于反饋作用,使機體對刺激的不同反應才能夠足量、及時,從而達到一定的生理狀態。

2.中醫理念的生理平衡

2.1陰陽平衡

陰陽平衡指的是陰陽雙方在相互作用中,相互協調、相對穩定的均勢狀態?!饵S帝內經》主要以陰陽學說為依據來闡述生理平衡。人體的正常情況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若某些原因導致這種平衡被打破,將會出現“陰盛則陽病”或“陽盛則陰病”等病態變化。“盛”即過極,人表現為病態。與之相對應的是“虛”“虛”在《黃帝內經》中也有“陰虛則熱”、“陽虛則寒”的描述或說法。從中我們不難得出,如果違背了中庸和諧原則,無論“盛”“衰”都是病態,

2.2升降平衡

“升已而降,降者為天;降已而升,升者為地。”形象描述了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即云雨霧露的變化。按照“天人合一”的觀點和思想理念,《黃帝內經》在分析人體氣血運行模式時,也借用自然規律進行了闡述。從《素問·太陰陽明論》中可以看出,書中運用不少的事例,描述了經氣流注規律。人體氣血是按照“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的運行規律周流全身,以維持整體的氣血平衡―。總而言之是,升有節,降有度。

2.3臟腑平衡

五臟與六腑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從廣義上講,任何一個臟都與各個腑有關系,任何一個腑也都與各個臟有關系。臟和腑是陰陽表里相配合的關系,臟屬陰,腑屬陽;陰主里,陽主表。臟和腑,陰和陽,表和里,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并通過經脈相互絡屬,形成了臟腑之間的密切關系。這種關系,稱為“臟腑相合”關系。在生理上,相合的臟腑相互為用、相互協調,共同完成某一功能活動。五行之間相克使臟腑的功能不致于過盛;五行之間的相生則是確保臟腑功能不致過弱的另一表現。由此可見,五行間的相互作用和相生相克,是維持人體生理平衡和臟腑協調統一的重要機制。

2.4動靜平衡

在《素問·六微旨大論》中:“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巳則變作矣,……出人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睆摹饵S帝內經》的生命理論中可以看出,非常重視運動。“成敗倚伏生乎動”強調了生命活動過程中“動靜”、“升降”以及“出人”非常重要。動而有度,若“動而不已則變作矣”充分表達了動與靜協調平衡的生命觀。

2.5經絡分布與經氣流注的平衡

《黃帝內經》所述之經絡,除帶脈之外,基本以正中線為對稱軸,左右各一,分布均衡?!饵S帝內經》創建和構思的經氣循行模式是,對陰經是自下而上,而陽經是自上而下,以達到陰升陽降的平衡狀態經氣的流注形式有離合、出人等,經氣的離與合、出與人基本平衡。氣是組成人體并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礎物質,是生命物質與生理機能的統一舊。

3.結束語

篇5

關鍵詞:教學技能;理論教學;生理學

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對生理學的研究已從整體水平向組織器官水平及細胞分子水平深入,對教學和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理學教學中,要十分注重學生技能培養,要不斷改革教學課程體系,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具有職業性、實踐性、超前性、技能性的合格人才。

目前在生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學習方法單調,學生只愿聽教師教,重理論教學,而不注重技能的培養,缺乏主觀能動性和技能操作興趣,動手能力差,內因作用不能很好地發揮,不能把教師所講的理論知識與實驗課的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用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踐,指導自己的技能操作能力。

一、突出課堂教學技能培養目標

為了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科體系改革為突破口。首先確定理論教學與技能培養的教學目標。目標要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相結合的原則。按照理論教學必須掌握的原則,建立起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理論教學體系。

1.根據各專業培養目標的具體要求及教學內容的

邏輯關系,通過精簡、融合、易懂、技能的原則,優化課程內容,構建新的課程體系。

2.根據基本素質和能力培養的目標,構造相應的素質和能力培養技能體系。

3.根據臨床需要構建實驗課方案和專業能力要素

與理論教學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如講授心臟的泵血功能時,必須充分利用實驗室的實驗內容,講清心臟的內部結構和在一個心動周期中瓣膜關閉與開放及血流動力學的流動方向,再結合實驗課的內容講解心臟

聽診原則和心音的產生,這樣可以

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讓學生圍繞教學內容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真正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二、理論與技能考核并重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圍繞教學大綱來制定和組織技能教學,并把理論講解和技能思考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邊學邊思考問題,有意識地把理論課與實驗課的內容提出來讓學生邊聽課邊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跟上教師的思路,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進行學、問、答、講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采取多種考試方式,突出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所有單項操作技能要求全部達標,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

三、加強實驗教學,強化動手能力

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具有較強職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是生理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技能操作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在理解的同時,還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以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這是培養學生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技能的有效途徑。生理學很多實驗,如反射弧的分析、神經干動作電位、ABO血型的鑒定、人體動脈血壓的測定、人體心音的聽診、心電圖的描記、人體體溫的測定、瞳孔反射測定、影響血液凝固的因素、胃腸運動的觀察、影響尿生成的因素等,通過教師講解,學生完全可以獨立操作,無論是實驗準備、實驗方法、實驗步驟還是結果分析,都要盡可能指導學生獨立操作。這樣做既可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又使學生分析理解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把握好實驗方法與實驗步驟,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實驗前,要使學生透徹掌握實驗相關的理論知識。理論知識的牢固掌握是完成生理實驗課教學的堅實基礎。教師要講解清楚實驗內容、方法與步驟。在實驗中,要求學生按照實驗目的、方法、步驟進行自行操作,使學生加深對操作中每一個環節的認識與記憶。如果不能很好掌握每一個實驗環節,就會影響實驗效果。如,在教學“離體蛙心灌注”的實驗時,首先由教師示范,然后讓學生操作,教師指導,實驗結束后,再讓學生分別報告自己的實驗結果,教師從理論到實踐的角度做總結性的分析和講解,最后要求學生寫出實驗報告,并說明各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和條件,從而達到每做一個實驗,讓學生有一定的動手能力,既培養了學生嚴謹求實的態度,又運用了靈活直觀的教學方法,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了技能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生理學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11-0255-01

生理學是一門聯系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梁學科,其內容的抽象性、復雜性和邏輯性是困擾教學的焦點所在。當今,隨著醫學科學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生理學研究的日益深入,生理學教學在教學內容上要求不斷更新,在教學科研任務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方法上也要求改革。在以往的教學中,盡管教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教學效果仍不理想,為了使教學工作有序、有效的開展,保證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必須深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學效率。在多年的生理學教學實踐中,我們適當嘗試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試命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優化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應當重視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突出要點,強化知識的整體性。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學科知識,在保證授課內容系統性完整性的基礎上,可以對教材作適當的取舍,例如骨骼肌的微細結構,消化道的結構等已由組織胚胎學教研室講解;脊髓和腦的結構等已由解剖教研室講解;血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等,學生在中學已經學過,可以留作自學等等。這些內容在生理學中可以不講或者少講,以便節省時間,使授課內容集中于基本點、重點和難點,有效緩解了醫學生課程門數多、內容繁瑣所造成的學習壓力,效果佳。同時,也注意將本學科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前沿動態融合到教學中,以達到更新知識、拓寬視野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尋找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點,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起來,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體系,有助于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改革教學方法

2.1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素材,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具有將抽象理論生動化、平面板書立體化、信息獲取多元化等特點,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節省了教師大量板書的時間,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收益。如骨骼肌的收縮機制,教師可利用動畫來首先演示神經-骨骼肌接頭的興奮傳遞過程,隨后是興奮收縮耦聯過程,進而再引發肌絲滑行導致肌肉收縮。這樣用一系列生動、形象的變化過程替代枯燥的文字描述,以大量的視聽信息沖擊學生的思維興奮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然而,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并非教學的主體,它絕對不能也不可能替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講解作用。因此,教師必須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2.2適當開展PBL教學法:長期以來采用的傳統教學模式,即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講授,把大量的抽象理論直接灌輸給學生,學生在課堂內沒有主動思考的機會和時間,致使一些重要的知識難以被徹底理解掌握。因此,在生理學課堂授課中適當采用PBL教學法,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和生活實例提出疑問,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通過教學實踐,這種教學法不僅使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的同時,能夠運用知識有效分析處理問題,而且增強了其獲得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2.3對比教學的適當運用:生理學知識抽象、復雜,且邏輯性很強,若在教學中,將相關內容加以對比,列成相應的表格,既簡潔明了又易于記憶。例如,從被轉運的物質種類、轉運特點等方面比較細胞膜物質轉運方式;從起源部位、節前纖維與節后纖維長度、支配范圍、效應等方面比較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結構和功能特征等等。這種對比教學能夠使學生達到觸類旁通、溫故知新的效果,從而加深學生對相近相似易混淆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顯著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

3完善評價體系

篇7

關鍵詞:實驗教學;生理學;綜合性實驗

生理學教學具有開展機能學實驗的優勢,如何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是當前實驗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為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科研能力和整體素質,我們在生理學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實驗,以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以生理學“影響尿生成的因素”實驗為例,探討綜合性實驗教學改革。

1綜合性實驗的設立

1.1實驗目標

綜合性實驗打破了學科界限,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理論知識聯系起來,使傳統的實驗成為機能學綜合性實驗。將“正常發病治療”的“三理學”內容融合在一起,加強了醫學知識的系統性,促進了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結合[1]。綜合性實驗使學生熟悉科研工作的基本過程,掌握實驗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創新意識,提升綜合素質。

1.2實驗內容

實驗內容包括3個方面:實驗基本知識,實驗設計方法,實驗課題實施?!坝绊懩蛏傻囊蛩亍睂嶒瀃2]傳統步驟為:靜脈注射生理鹽水30ml靜脈注射垂體后葉素2單位靜脈注射20%葡萄糖15ml刺激右側迷走神經外周端持續20~30秒,使血壓下降至40~50mmHg。觀察每一步驟實驗前后血壓和尿量變化,并進行分析。綜合性實驗增加了藥物對尿量的影響,靜脈注射1∶10000去甲腎上腺素0.5ml、1∶10000腎上腺素0.5ml、氫氯噻嗪(5mg/kg)、呋塞米(5mg/kg)等,制備失血性休克模型,觀察血壓下降后尿量的改變,并讓學生分組討論制定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方案。

1.3實驗實施

具體實施分3步進行:(1)在理論課上給學生介紹科學研究的基本知識和方法。(2)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討論和擬定。讓學生按照理論課所學知識查閱資料并設計實驗方案,任課教師檢查方案后提出修改意見,組織學生討論。(3)實驗方案的具體實施:根據實驗方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本實驗中心的實際條件確定具體實施方案;每個實驗小組4~5人,學生分組查閱文獻,搜集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在實驗進行的2周內,實驗室全天為學生開放;學生動手準備實驗器材,參與實驗操作,記錄并分析實驗結果,討論總結實驗結論;任課教師只在需要時給予一定指導,這有助于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使學生意識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在藥物救治中,有的實驗組通過及時補高晶高膠液、動物自血回輸等,使動物的血壓回升,尿量增加,微循環得到改善,取得良好的救治效果;而有的實驗組只看到血壓下降、尿量減少,就用去甲腎上腺素救治失血性休克,而忽略其他方面的變化,最終導致動物死亡。實驗結束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和分析,學生用2周時間整理有關資料、數據,總結成功經驗,找出失敗原因,撰寫論文,并進行論文答辯。

1.4實驗考核

實驗考核分為3部分:(1)實驗方案評分。主要評價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分析能力。(2)實驗方案實施過程評分。主要評價學生的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技能。(3)平時考核。包括學生平時的出勤、學習態度以及實驗參與情況等。

2綜合性實驗的反饋

在全部實驗結束后,學生實驗考核成績良好,達到了實驗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生理學有興趣,認為綜合性實驗培養了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創新思維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動物麻醉、固定、氣管插管、頸動脈插管等)也得到了訓練和提高。

3綜合性實驗的成效

3.1確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根據課堂所學的基本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資料,設計擬定具體的實驗方案,思考和解決綜合性實驗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充分體現了“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教師只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實驗教學,大大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激發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3.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

綜合性實驗的設計與實施,使學生將所學的基本技能有機結合起來。查閱資料、確定方案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整個實驗實施過程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從器材準備、儀器調試做起,嘗試并掌握多種實驗方法,從而使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明顯提高。對于以實踐操作為主的護理專業課程,學生要通過反復實踐提高實驗操作能力,為以后進入臨床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3.3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為保證實驗成功,學生每步操作要規范準確,認真觀察、分析實驗結果并及時記錄。這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研作風,有利于其更好地適應日后工作和學習需要。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包括如何獲取其他部門幫助,如何請教、咨詢老師和同學、如何調動實驗小組其他同學的積極性等,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學生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

4存在的問題

綜合性實驗設計對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帶教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還應了解大量相關學科知識,以解答學生各方面的問題。此外,教師還必須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實驗操作。學校應通過派教師到其他院校進修培訓或利用本校學習條件來提高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綜合性實驗教學能力。在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在經費和設備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從而保證了課程的順利開展。但是,為了高質量地實現課程目標,需要繼續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改善教學設施。

5結語

綜合性實驗對傳統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打破了學科界限,將實驗與理論知識密切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實驗全面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確定正確的治療方案,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了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不僅提高了高等醫學教育質量,更重要的是培養出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醫學人才。今后我們還需更加努力,不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黎光,郭新華,李建秀.人體機能學綜合性實驗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2010,27(3):53-54.

篇8

在實施課程融合前,我們首先對國內外46所著名的醫學院校開設生理學及病理生理學的現狀進行了網絡調研。從調研結果看,除德國和俄羅斯外,其他國外學校,如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均沒有設立病理生理學課程。俄羅斯和德國的本科生教育中設立病理生理學課程。德國的病理生理學與生理學組成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調研5所學校中4所),俄羅斯多為獨立的病理生理學系(2所)或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2所)(共調查5所)。而生理學課程在所調查的醫學院校中(德國、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均有設立,且其設立時間與建校時間相同。在對國內32所院校的專家和學者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目前其所在學校的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的現狀是:①初步融合、科研合并、教學獨立的占8所;教學合并、科研獨立的占2所;②完全融合,即教學科研均合并的還沒有,只將生理和病理生理融合為一個系,但教學和科研均獨立的占6所;③其他的占16所。對現階段醫學院校學科融合面臨困難的多項調查中,50%的專家認為運行機制不健全;45%認為教材、課程改革跟不上;32%認為師資力量和經驗不足;10%認為學校網絡化教學環境建設不夠。在對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的融合推進過程中,各個因素的重要性的排序分別是:構建及完善學科融合的教學體系(課程設置、教材融合、師資力量的培養),構建及完善學科融合的評價體系,構建及完善學科融合的管理體系,學科研究方向的融合,制定激勵學科融合的政策。對學科融合之后課程應該如何設置的問題,65%的專家認為應編寫新教材,按系統設置課程內容,統一授課;10%認為應教材與課程設置分開,教師交叉授課;6%認為應教材分開,課程設置安排在同一學期;19%則提出了其他意見。

2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融合的研討論證

2013年5月,我們舉辦了由首都醫科大學主要校領導及國內相關專家參加的研討會,就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課程的實質融合進行了充分的研討和論證。參加會議的除了本校人員外,還有北京大學醫學部生理與病理生理學系、山西醫科大學生理教研室、上海交大生理與病理生理學系、同濟大學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系、醫科院基礎所病理生理室等12位專家教授。專家對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課程融合后,如何設置課程的內容提出建議與意見,大多數專家認為生理學內容應占60%,病理生理學內容占40%;對課程融合后新課程的名稱,大多數專家建議暫時使用醫學生理學,以后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修訂。

3醫學生理學課程的設計及教材編寫

確定了新課程的名稱后,我們即對新課程的內容和課時進行了設計和規劃。如何將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的內容進行有機整合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困難,按照學校既定的課程改革理念和思路,對課程內容進行了一維設計,突出強調兩門學科內容的有機融合,重點體現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融合課程的系統性和關聯性,同時避免不必要的重復。經學系教師的共同研究,新課程分為三大部分12個單元。第一部分3個單元,包括緒論、細胞生理和血液,主要闡述人體功能活動的特點和調節方式。在緒論中,除了生理學的基本概念和機體功能調節外,增加了疾病發生的病因學和發病學的內容。細胞生理單元中,主要講述生物電現象和骨骼肌的收縮功能。血液部分,除了血漿和血細胞生理外,把血液凝固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融為一個章節。學生通過上述三個單元的學習,為以后整體內容的學習打好基礎;第二部分6個單元,這一部分主要以組成人體的系統為主線,分別闡述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泌尿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在疾病狀態下機體的一系列變化。其中循環系統中除了經典的生理學內容外,添加了病理生理學的休克、缺血-再灌注損傷和心功能不全等內容。呼吸系統生理中,增加了缺氧和肺功能不全等病生內容。消化系統中除了講述消化系統的正常消化與吸收功能外,增加了胃腸功能紊亂、肝膽生化及肝功能不全和肝腎綜合征。神經系統基本上仍是傳統的生理學內容。內分泌系統中增加了應激損傷與應激相關疾病等內容。病理生理學中的急性腎功能衰竭則放在了泌尿系統一章中,與生理學的尿生成過程緊密聯系;第三部分包括水電平衡與酸堿平衡、感覺器官系統和能量代謝與體溫調節3個單元。通過這種安排,將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的內容有機融合在一起,既避免了內容的過多重復,也節省了相應的教學課時。在教材編寫過程中,由于生理學知識與病理生理學知識融合在一起,內容較多,我們將原來的章改為單元,單元下再分為章和節,方便了目錄的排列。

在內容安排上,我們將水電平衡與酸堿平衡放在泌尿系統之后,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腎臟在調節水電平衡與酸堿平衡中的重要作用。5醫學生理學課程的教學實施2014年第一學期,我們首先在2012級七年制兒科專業中開設了醫學生理學課程。以前我校七年兒科專業的生理學課時為72學時,病理生理學課時為45學時,兩門課共計117學時。課程融合后,由于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我們將新課程的課時定為108學時。根據學校的教學進度,每周兩次課,每次3學時,正好一個學期內上完該門課。其中緒論3學時,細胞生理和血液各6學時,循環系統24學時(其中8學時以PBL方式進行),呼吸系統12學時,神經系統15學時,消化系統8學時,內分泌系統8學時,泌尿系統時,感覺器官4學時,能量代謝及體溫調節4學時,水電平衡及酸堿平衡時。

篇9

【關鍵詞】 生理學 學習興趣

生理學是一門重要的西醫基礎課,具有理論性強、內容抽象、概念繁多等特點,它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化基礎及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但由于目前的中專學生基礎知識較差,對他們而言要學好生理學確實有一定難度。“興趣是第一任老師”,如果學生對某一門課程有較大的興趣,他們往往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把這門課程學好。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生理學的興趣,筆者在多年教學過程中總結了以下幾種方法,以供同仁借鑒:

1 改革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生理學的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多以教師的講授為中心,即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主動的施教者,在教學中占絕對的主導地位,監控整個教學活動的進程;學生則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改革教學模式,就是要將“以教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轉變為“主導-主體”的教學結構,即在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要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及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選擇、設計特定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媒體;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知識加工與情感體驗的主體。

醫學生理學的教學,更需要教師積極改革教學模式,通過開展以臨床問題為基礎的PBL式教學,取代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將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聯系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生理學的興趣。

具體實施過程如下:教師首先從臨床獲取典型病例,根據生理學教學的需要進行刪減,再從患者的臨床癥狀及檢查結果中引出多個問題;在授課前將相關資料發給學生,并讓學生自己查資料,分組進行討論;在學生通過自學掌握了一定的相關生理學基礎知識后,教師再幫助其運用理論知識,通過課堂討論的方式解決前面提出的各種問題及在分析、討論病案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以達到掌握生理學知識的目的。整個教學過程經過精心設計,并借助多媒體技術幫助實施,既可鞏固學生所學過的知識,又能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及主動獲取知識的自學能力,有利于提高其綜合素質。

2 多種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生理學的興趣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應用多媒體教學逐漸成為主導的教學手段。其動畫演示、圖片、動態的文體效果,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多媒體教學兼具文字、聲音、圖像和視頻效果,具有清晰、美觀、活潑生動和信息量大等優勢。如能將板書、模型等傳統的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綜合應用,則可起到互補作用,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生理學教學中,很多復雜的生理過程都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進行演示,它比口頭表達更清晰、更直觀,學生也更容易記憶。如物質的跨膜轉運、離子通道的開放與關閉、興奮傳遞、肌肉收縮、心臟的射血與充盈過程、突觸傳遞、尿液的濃縮與稀釋等復雜的生理學過程,如果僅用語言講述,學生聽起來感覺非常抽象,很難理解,不易記憶,若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則變得形象、生動且容易理解。另外,由于人體結構與功能關系密切,教師在講解生理功能時,往往需要幫助學生回憶學過的解剖學、組織學等形態學知識,但又不能耽誤太多的的時間,而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轉貼于 3 開展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學習生理學的興趣

實驗教學是生理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為了驗證課堂講授的理論知識和鍛煉學生的操作技能,生理學實驗課只是讓學生按照教師設定好的實驗方案去做。這樣的實驗教學方式固然有其可取之處,但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服從地位 [1]。因此,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實驗評價原則和考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是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

我校的生理實驗室結合現有的實驗條件,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開展生理學設計性實驗,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組織和完成實驗的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同時提高教師的實驗教學水平。對設計性實驗的評價和考核,能較全面地反映學生實際進行生理學實驗的能力,提高其興趣和重視程度,達到實驗教學的真正目的,從而利于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每一名學生都能憑借自己的興趣和能力獲得成功,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醫藥學人才[2]。

4 完善授課藝術,調動學生學習生理學的興趣

盡管多媒體課件在文字、圖像、圖表和動畫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優勢,但生理學教學依然離不開教師的語言講述。如果教師能夠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重視授課的藝術性,將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介紹血液及血細胞的運輸功能時,可以這樣解釋:在心血管周而復始循環的血液就象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而血液中的紅細胞、血漿蛋白等就像漂流在這條河流中的船只,起著重要的運輸功能,它們把氧氣和各種營養物質等運送給全身的組織細胞,同時又把組織細胞產生的代謝產物運送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這樣,通過精美的畫面、動態的圖解演示和強化的聽覺刺激,使抽象枯燥的生理學理論知識變的生動、形象和具體化,降低了學生對抽象知識理解和記憶的難度,使每名學生做到眼、耳、手、腦等多種感官并用,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可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生理學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5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鞏固學生學習生理學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鞏固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保障。教師的個人魅力有助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教師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衣著發式等無形中都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一般而言,教師得體的服飾,親切的笑容,鼓勵的眼神,無不顯示著教師的人格魅力。形象生動的肢體語言有助于學生對抽象、枯燥的生理學知識的理解,優美的音色,恰當的語速和停頓都能使教學更具吸引力,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總之,通過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開展設計性實驗、完善授課藝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等多種方法,激發中專學生學習生理學的興趣,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增進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提高生理學教學質量。

參 考 文 獻

篇10

【關鍵詞】  學習網站;生理學;教學

信息化的潮流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沖擊,也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使人類社會步入網絡信息時代[1]。在這個時代,學生只有擁有自我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才能掌握需要的知識,才能創造性的學習。專題學習網站是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一種新型模式,它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基于網絡的專題研究、協作式的數字化學習平臺, 讓學習者自己選擇和確定研究的課題,通過自己獲取、分析信息資料去完成專題學習。在此基礎上,我們結合學科專業特點,設計、開發了生理學互動型專題學習網站。

1 網站的開發背景

近年來,網絡課程和教育資源的開發與研究成為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學習網站以現代醫學傳統教學模式為基礎,以網絡教學為平臺,以同步教學、雙向交叉互動為特點展現在我們面前。它具有極強的交互性、開放性、信息量可增值更新等優點,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推動了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2]。生理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理論課程,是架設在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一座橋梁。該網站的建設以大學各專業的本科學生為主要學習對象。由于網絡課程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特征,我們在制作過程中注重先進性和系統性,同時適應面要盡量廣,不僅適用于大學本科學生,也可作為臨床醫生和研究生學習參考所用。

2 網站的制作環境

網頁制作軟件為frontpage2003;靜態圖片以jpg格式存儲,采用photoshop軟件進行加工;一些抽象、用靜態圖片難以反映的內容,利用flash軟件以動畫形式直觀展現;視頻短片則通過premiere軟件編輯后以avi格式存儲。各種媒體素材制作完成后,使用flash mx動畫編輯軟件來集成和;瀏覽器為ie6.0。

3 網站的創建

生理學互動型學習網站總體框架共分為4個模塊,每個模塊各有特色。

3.1 網絡課堂

3.1.1 理論教學

理論教學是網站的核心內容,包含教學大綱、電子教案和導學課件三個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我院已招收臨床醫學、麻醉、檢驗、影像診斷、口腔等眾多專業的本、??茖W生,他們原有的知識水平和通過學習所要達到的目標不同,大綱和教案也應有所不同,為此,我們精心確定教學內容,精心策劃和組織文本,做到層次清楚、重點突出、難點詳解,課件不僅包括傳統教材的主要內容,而且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配有動畫、語音講解或視頻授課點播,把靜態的生理學理論變成動態的生理學過程,使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化深為淺,有效地解決了生理學內容抽象而難于理解的難點,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情緒和學習興趣,大大地增強了教學效果。

3.1.2 實驗教學

實驗是生理學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院于1998年進行教學改革,創建了由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實驗課有機融合而成的一門新型的實驗課程——機能學實驗課。改革后,由于生理學理論與實驗教學相距時間過長而造成“脫軌”現象,故我們在學習網站中引入實驗內容,通過錄像、視頻配以講解等方式將實驗原理、實驗過程和結果分析等環節生動展現,使學生如親身操作實驗,從而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實踐能力,對加深鞏固理論知識也是一個重要的補充。

3.1.3 雙語教學

網站內容緊密配合雙語教學,學習者可以利用網絡課件進行教學內容的專業英語學習。由于進行生理學教學時,學生尚未學習專業英語,且有關醫學的英語單詞晦澀難懂,故除將重點知識的英文內容呈現之外,我們還聘請專業人員為英語單詞配音。此外,也可通過在線詞典進行查詢,學生只需點擊熱字就可知道其正確讀音和中文含義。

3.2 學習園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開展學習園地活動,讓學生了解生理學的發展史、生理學與臨床的關系,較早涉足生理學的科研活動[3]。借此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深化,而不是知識的簡單“堆積”。我們利用假期和業余時間查閱了一些中外教材和文獻,精心選擇和設計病例,制作了《生理學與臨床》專題,本著生理學知識為主,病例為輔的原則,把握教學方向,巧妙引導并激發學生思考,這樣可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3.3 網上測試

課件的開發不應局限于簡單演示型,應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測試的方式采取學習目標小測試、生理學綜合測試和模擬考試等內容,并將結果在網上,一方面,學生能夠根據學習結果,評價自己學習的水平,鞏固已掌握知識,加強薄弱環節。另一方面,教師可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以確定今后的教學策略。同時,網上運行又可以通過email、bbs等方式實現師生間的交流,彌補了課堂教學缺乏交流的缺陷。

3.4 網絡資源庫

此模塊旨在幫助學生充分利用巨大的網絡資源主動獲取知識而設計,必須精心選擇、合理規劃,建立系統的信息資源庫,內容包括圖片資源、視頻資源和動畫資源等。同時給學生推薦一些相關網站,如國家級及各醫科大學生理學精品課程等,便于學生獲得學習信息,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生學習生理學的需要。

4 應用網站組織教學的效果

通過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學生座談會、個別交談及對考試成績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學生對學習網站的評價意見、態度及反映。結果表明:接受調查的2007級本科288名學生中,認為課件的圖像、動畫、聲音和文字設計合理的滿意率為88.2%,對重點、難點知識表述的滿意率為86.4%,對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意義的占79.8%,對網站內容和設計總體滿意率為84.1%。在試題難易度大體相同的情況下,對2007級本科生理學考試成績進行分析,與未使用課件的2006級本科學生考試成績相比,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提高,說明利用生理學互動型學習網站能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5 應用網站組織教學的優勢

生理學學習網站具有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等特點,學生可在課堂之外,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時間,通過網上自學、討論,或使用生理學網絡試題庫進行測試等,解決了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提高了學習效率。其次,該網站不僅教學內容豐富,而且制作、修改和使用方便靈活,教師可隨時補充、修改和,能夠及時反映出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把這些成果及時編入教學內容中,這便于及時完善、更新和優化教學資源,從而真正實現“雙向性互動互學”的轉變。

6 應用網站組織教學的思考

利用學習網站組織生理學教學有很多優勢,還有巨大的潛力有待挖掘。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其特殊性。首先,學習網站的內容宜短小精悍,如文件過大,則不利于網絡傳輸,由于目前可借鑒的網絡教學經驗不多,網絡資源與技術并非完美,而且生理學教師非計算機專業人員,我們思考應建立專門的教育技術備課中心,組織專業教師研制開發小而精的教學課件,提高課件制作水平,隨時更新學習內容。其次是可共享資源有限。網絡本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充分利用這個資源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許多便利,如果學校的相關學科都來開辟網絡課程,就會為教師和學生帶來廣泛的選擇機會。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以學習網站形式組織教學活動,既有傳統教學的情感交流,又能發揮多媒體網絡開放、交互和個性化的特點,有利于及時更新、完善和加強課后學習。但是,互動型學習網站畢竟是一種新型的網絡教學模式,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探討并進行實踐的驗證,從而使之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紀澤泉,鄧素娟,林明輝.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改革研究[j]. 醫學教育, 2005, (2):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