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課程思政探索
時間:2022-12-09 14:56:12
導語:病理生理學課程思政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在教學中厚植愛國情懷,強化價值引領,加強職業精神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為黨和國家培養擔當大任的新時代醫學人才。
關鍵詞:病理生理學;課程思政;立德樹人;職業精神培育
高等醫學院校必須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目標,構建“三全育人”體系,挖掘每門醫學課程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精神等思政元素。課程思政是新時代教書育人理念的升華與延伸,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深化與拓展,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書匠,更是塑造學生品德、品格、品行的領路人。課程思政從理論維度看是教育理念的發展,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可實現價值引領、知識教育、職業精神和能力培養的有機統一。同時,當前課程思政建設如火如荼,但必須清楚課程思政不是增設一門課,而是通過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優化教學設計,創新教學過程,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其核心目標和主旨是一切有利于學生進步發展,一切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青海大學病理生理學教學團隊為實現課程思政目的,緊扣教學計劃和大綱,充分發掘病理生理學課程中的品德塑造、立德樹人等元素,根據學生培養目標,培養其愛國主義精神、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求真求實的職業素養、堅韌不拔的品質,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相結合,讓課堂真正活起來,最終將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落到實處。為此教學團隊進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發掘課程思政問題導向
病理生理學是介于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間的具有承前啟后作用的學科,其主要任務是認知疾病本質,為臨床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按照以往教學設計慣例,專業課教師以傳授專業知識與基本技能為主要任務,由此專業課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被無形邊緣化,專業課在立德樹人、人格塑造方面的卓越優勢反而被弱化,專業課教師的德育責任也被淡化,進而無法實現課程思政“三全育人”的總目標。病理生理學因其學科特點為思政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有很多思政元素有待發掘。由于病理生理學課程中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不到位,教師授課可能存在生搬硬套、為思政而思政的問題,知識傳授與課程思政沒有達到鹽化于水的效果;部分學生認為病理生理學學習跨度大、學習難度大,且不易理解,使其學習主動性大打折扣,甚至產生排斥心理;有的新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舉出發人深省、啟迪開智的思政案例等。因此,病理生理學課程教學存在沒有充分挖掘出課程思政元素;授課內容抽象枯燥,缺少以情化人、以情感人的生動案例;教師授課過程中對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需要提升和加強,未讓授課內容活起來、有溫度、感染人、打動人、啟迪人等問題。
2形成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深刻領悟課程思政內涵,明白這些文件的一個共性中心思想是“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其緊緊圍繞學生成長成才,特別是黨和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教師要在思政育人上有理念、有辦法、有付出、有效果、有建樹,要堅定頭腦之中有育人、心目之中有學生的信念,不能將專業課講成思政課,同時教師要帶著熱情、帶著感情、帶著真情面對學生,進而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并不是課程教學中夾雜的思政素材多就是好課程。病理生理學課堂是課程思政的主陣地,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守好這段渠、種好責任田,為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理想信念、家國情懷、職業精神,將樹立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設為病理生理學課程思政的總目標。
3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充分挖掘蘊含在病理生理學課程中豐富的思政元素是實現課程思政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的關鍵,課程思政實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廣度及是否合情合理。病理生理學課程思政沒有現成的教學模式參考,需循序漸進地去挖掘整理,提煉隱藏在課本字里行間的思政元素[4]。可以說,凡是與病理生理學相關且蘊含有形或無形思政教育和人格塑造的元素與資源都是課程思政可挖掘、可運用的對象,包括人物事件、史實紀事、傳統文化、改革發展、科技文化、傳承變革、人文情懷、責任意識、奉獻精神及使命擔當等[5]。結合病理生理學課程特點,依據課程思政總目標重新修訂病理生理學教學大綱,圍繞立德樹人進行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精神、中華傳統文化等思政元素,并且以教學大綱和教學設計為依據逐步完善思政教學內容。
4研究課程思政融入方法
4.1提煉思政元素,撰寫教學設計,豐富德育內涵
除了在主陣地課堂教學實施課程思政外,還在實驗教學、案例教學、答疑教學、論證教學、觀察教學環節及線上微課和慕課、實踐課教學中或多或少融入思政元素,以期真正實現潤物無聲的思政教育效果,實現病理生理學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3]。如表1所示,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融入唯物史觀、愛國主義、文化自信、職業精神、嚴謹治學、醫者仁心等思政元素。
4.2結合案例,創新思政元素融入方式
講解疾病概論章節營養性病因時,可展示兩張對比明顯的圖片,一張為營養不良兒童的照片,另一張為胖嘟嘟兒童的照片,由此展開營養性因素的講授內容,講授在過去,我國人民生活極度貧困,更不用談健康飲食、飲食營養、飲食文化。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開始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并提出了在2049年要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際力量格局在較量中劇烈演變,中華民族正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大踏步前進。總之,在專業課教學中要采用學生不易察覺的授課方式進行思政教育,做到從專業內容到思政內容再到專業內容間的自然轉換。
4.3依托課內課外,拓展融入渠道
依托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如通過慕課等創新教學模式,通過釘釘、云班課、雨課堂、騰訊課堂、微信群、QQ群、微信公眾平臺等發布課外學習資料、布置課程作業及進行測驗等,創新“互聯網+”線上智慧醫學教育教學方法[6-7]。無論在何種形式或環境條件下的課程思政,都應按照不同學習環境、授課形式、案例場景融入相應的思政要素,依托基礎理論和基本機制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探索精神、分析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真正做到課程承載思政、思政寓于課程。
5落實課程思政教學過程
若將課程思政落到實處,必須讓教師充分理解課程思政的意義和內涵,課程思政是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的有效途徑。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責任人,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愛學校、愛教學,兢兢業業教書,勤勤懇懇授業,舉止端莊,學高為范,把育人作為教育的生命,把立德作為教育的靈魂。教師通過經典案例穿插、學術專題嵌入、思政隱性滲透、討論辨析等方式,講述病理生理學抽象的理論知識,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回答學生困惑,與學生所思、所求、所需、所惑產生強烈共鳴,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8]。根據病理生理學課程特點,在課程教學環節中找準教學主題和課程思政的結合點,讓教學團隊所有成員在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礎上,制作教學幻燈片,在教學設計中融入、引申和體現思政元素,以靈活和新穎的方式使思政更加貼近教材、貼近案例,以情化人、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使學生產生共鳴,革新枯燥乏味、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實現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如在講解酸堿平衡紊亂章節中的胃液酸堿度時,講授Mar-shall和Warren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事例,以往主流學說認為不相信會有細菌生活在pH值為1.0~3.0酸性很強的胃液里,傳統醫學認為胃潰瘍主要是由于壓力、刺激性食物和胃酸過多引起的,Marshall和Warren提出的“幽門螺旋桿菌(Hp)引起胃潰瘍”被大多數科學家和醫生嘲笑,為驗證自己的觀點,Marshall吞服了自己培養含有大量幽門螺桿菌的菌液,通過現身說法的方式證明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胃潰瘍的罪魁禍首。幾天后,Marshall出現了典型的胃炎胃潰瘍癥狀,胃鏡檢查表現與自己預期結果完全符合,胃黏膜上附著“彎曲的細菌”,可看到穿過胃壁的白細胞吞噬幽門螺桿菌。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結果揭曉,其授予了Marshall和Warren兩位科學家,幽門螺桿菌的發現使人類認識了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制[9]。通過此次課程思政專題,使師生都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達到了潤物無聲的課程思政教學效果。此次思政專題依據課程章節進行思政教學,依據講授課時的具體情勢進行教學,達到了學生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渾然一體的效果。
6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才能保障課程思政效果,改革原來“學期末一考定成績”的評價機制,依托平時成績、快速測驗成績、期中考試成績、思政元素相關綜述撰寫報告成績、實驗課成績、平時作業成績、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全面的過程性評價[6]。由于德育成效是難以評價的動態變量,難以全面客觀地評價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因此需要不斷摸索和探究。如果說傳統的專業課教學是“物質場域”,主要評價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獲取,那么課程思政教學應是“物質場域+精神場域”,評判維度應是“知識+能力+精神”的綜合實現。為此適當增加了評價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測量指標和權重,一方面從課程思政目標制訂、思政內容選擇、思政內容融入方法、學生對課程思政的獲得感等維度進行全面評價;另一方面在量化測評基礎上加強質化評價,如增加教學督導的隨堂聽課評價及對學生課程思政學習效果的深度訪談、進行師生滿意度的調查等,建立病理生理學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并進行體系建設方面的綜合評價。
7課程思政實施的不足之處
當然,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從專業課教師通過課程思政實踐后發表的感慨和交流來看,能感受到教師的的確確想把課程思政做好,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可在授課時沒有達到意想之中的理想狀態和效果,進行課程教學時不自然流暢,只能機械的展示和表演,部分教師在自己熟悉的專業中如魚得水,但在思政教學時就不自信,自己都覺得講的牽強。由此,在設計課程思政元素時要精心備課、精確把握。2016年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是引發課程思政熱潮的“引子”,在此次會議上突出強調了立德樹人和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部分教師是在“紅頭文件”“績效考核”的壓力下開始進行課程思政的,而對究竟什么是課程思政本質、課程思政的內涵如何定義和理解并沒有完全弄明白。最為致命的錯誤是把課程思政理解為在專業課中講思政。從課程思政提出以來,一系列講話、文件、指導、綱要等體現出的是要把課程思政育人功能落到實處,絕不是搞一堆看似高大上的概念,實則是空洞的、沒有支撐的詞匯。課程思政目標的達成需要一定時間,不可能通過一節幾十分鐘的課程或是一門課程就讓學生思想得到根本性改變;愛國主義精神、家國情懷、價值觀等的培養、樹立都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累積沉淀下來的,育人效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長期、耐心的堅持,避免急功近利、形式主義的課程思政。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專業課教師的個體素養及教師團隊的整體力量滯后于課程思政的高要求、專業課與課程思政內容的拼接化現象及課程思政評價機制淺表化等,還需今后逐步完善并加以優化。
8結語
課程思政實質是一種創新的教育理念,核心在于深入挖掘學科和專業課中潛在的思政教育資源,在當前社會多元文化交織、滲透的背景下,解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島”困境和“單兵作戰”局面,是解決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張皮”問題的根本舉措[10]。教學團隊通過病理生理學思政教育體系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了我校思政教育體系和教學目標,豐富了專業課程內涵,將價值引領與思政教育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真正實現了育人與育才雙贏的局面[11]。在病理生理學課程中充分發揮專業課的育人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記“四個自信”,培養有溫度、有情懷、有理想、有擔當的醫學人才。目前專業課思政改革還處于不斷探索與完善的過程,但隨著課程思政的建設,所有課程協同育人的效應將會得到更好的發揮,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也將會落實。
參考文獻:
[1]胡霞,宋燁.課程思政理念下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以“導彈武器系統概論”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1(52):76-79.
[2]云兵兵,馬國超,王景波.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對策研究[J].大學教育,2021(3):155-157.
[3]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A].教黨[2017]62號.
[4]成桂英.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三個著力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9):67-70.
[5]李曉宇,單清,李皓.病理生理學專業課程思政體系建設要素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1(7):177-180.
[6]孫銀輝,唐群,王理槐.基于大班教學的“案例式教學”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9):10-11.
[7]李曉宇,單清,杜華麗,等.課程思政融入病理生理學教學的路徑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26):95-98.
[8]王永玲,劉國慶,王建剛,等.病理生理學教學中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以“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15):25-26.
作者:曹學鋒 劉杰 劉輝琦 韓瑩 楊惠 王生蘭 單位:青海大學
- 上一篇:課程思政下任務驅動型課堂研究
- 下一篇: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感培育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