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0 06:13: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優秀傳統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立德樹人;傳統文化,理想信念,價值觀,中國精神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769(2016)06-0143-05
每個民族都有其民族精神,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認同、安身立命、精神歸根與心靈安放的精神家園,是民族凝聚力、創造力與生命力的活水源頭。當代中國立德樹人,培育的是中國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成魂之底色、育之方式和精神支撐,立德樹人必須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
在立“什么德”上,不能割裂傳統。傳統是指在一定時空中存續和發展的族群,為實現共同發展目標通過協商、合作構成命運統一體,在共有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基礎上逐漸產生的共同文化形態、社會心理、價值追求和思想行為方式的總和。傳統既體現為能夠代際相傳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要求,也體現為一脈相承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其作為族群個體隱性的、強有力的精神標識,根植于個體內心并規約其行為。“每一種持久性的社會關系都以行為的統一性為先決條件,從最基本的層次上來說,行為的統一性包含了所說的‘習慣’和‘習俗’。……它雖然不為其他人明確贊成或反對,但總是被某個人或許多人習慣地遵守。遵守習慣并不需要任何約束力來保障,而是行動者自覺的事情。”〔2〕立德樹人只有融合傳統并在其中獲得滋養,才能最終實現。這一點無論從中國古代社會立德樹人與傳統文化的內在嵌入,還是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承繼傳統并在制度要求下加以強化都可以得到側面印證。當代中國立德樹人必然蘊含中國獨特的多元文化、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價值觀等,這些元素已經融匯入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特質、價值取向、理想信念中,成為“德”的重要思想底蘊,割裂與這些傳統因素的內在關聯,就意味著“德”失去了底色,會使“德”無處安放、無所附著。
在“育什么人”上,離不開文化的承載。文化“無疑是指徹底的、統一的和在整個民族普及的‘對生活和對人的觀念’,是某種‘世俗宗教’,是某種‘哲學’;它應該名副其實地成為‘文化’,即應該產生某種道德、生活方式、個人與社會的行動準則。”〔3〕文化具有整體上育人的功能,其總是潛移默化地對人認識世界、社會、他人和自我的基本觀點發生影響,致使個體精神世界特別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在文化熏染中不斷確立。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恩格斯說“通過傳統和教育承受了這些情感和觀點的人,會以為這些情感和觀點就是他的行為的真實動機和出發點。”〔4〕文化是涵養人才成長的重要力量,文化育人是培育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傳統文化中許多熠熠生輝的思想、價值與追求是人才培育不可或缺的元素與養分,其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思維方式、倫理道德、為人處世乃至審美情趣等,都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承載。
在“怎么樹”上,需要挖掘闡發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制約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 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5〕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數千年文化傳承中中華民族最深層的心理、情感和文化認同,更是時展最迫切的呼聲,它承接過去又延續未來:民族精神不僅構筑民族國家共同的文化根基,構成民族國家共同理想的現實基礎,更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精髓和民族國家發展實踐理論自覺的集中體現;時代精神則是在新條件下把握時展的脈搏,總結時展的經驗,反思時展的問題,歸納時代精神的現實要求的最新成果。兩者的相互融合構成立德樹人的精神支撐,立德樹人就是要從時代角度篩選、過濾和總結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精華,并使之發生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實現與時展要求的良性對接。這就需要我們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服務于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進程,鑄牢科學信仰,構筑道德情操;也需要傳承和升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塑價值共識。
在充分肯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立德樹人中重要作用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在農耕文明和小農經濟、宗法制度環境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和階級局限,無法承載中國社會發展全部精神支撐的功能。
必須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用的方法對傳統文化加以鑒別和分析,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滋養。只有把優秀傳統文化界定為“立德樹人”的精神滋養,才能更好地把握優秀傳統文化與“立德樹人”的關系,不至于偏離與失措,由此培育的“人”才是中國的、健康的、現代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立德樹人”中的功能定位之所以是精神滋養,是因為在立德樹人中理論是指導思想,其發揮思想統領作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理想信念,其設計未來發展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價值基礎,其統籌和匯聚社會價值共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能夠有效推動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進程,更好實現對整個中華民族思想的統領和指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滋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基因的傳承、對中國人民上下求索所確立共同理想的寄托、對每個中國人美好生活愿景的承載,是中華民族在理想信念層面的共同目標,蘊含著文化傳統對社會發展的期待,也需要文化傳統對其滋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滋養,“使中華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清晰表明兩者之間的內在關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延m中華民族群體生存方式和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追求,使人們在價值觀層面獲得歸屬感、歸宿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傳承民族的精神共識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文化支撐和豐富資源,是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的重要基礎。
強調,“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的意愿、適應中國和時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6〕從當下時展要求看,對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做一些深入的挖掘和闡發,這就需要我們堅持的理論和方法指導,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理想信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基石,更好地發揮傳統文化的滋養作用,使之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在新時代條件下煥發生機。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立德樹人”的智慧寶庫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涵養中華民族精神、磨礪民族意志過程中,在時代的大浪淘沙、去蕪存菁中,綻放著人性之美,思想之魅。其內在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基本精神和育人方式中蘊含著滋養立德樹人的寶貴智慧。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智慧,發揮其情感與道德感召力,保持其生命力與鮮活性,使人們的內心信仰、價值操守與精神原則與文化傳統相契合,有助于科學信仰、價值共識與精神家園深入人心。
一是理想信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成圣成賢作為理想人格與人生追求,激勵人們加強道德修養,完善人格操守,提高人生境界,完成“內圣”的實踐功夫,實現人的價值與尊嚴;更通過社會實踐,將內在人格力量外化于現實社會價值的創造中,實現治國平天下的宏大抱負。《大學》三綱領講“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宗旨在于彰顯人的品德,向內成己,向外成物,使人達到最完美的境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信念激勵著仁人志士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努力抗爭、不畏犧牲,留下了可歌可泣、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跡與壯美篇章。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家國意識和愛國情懷,“立德樹人”要構筑高尚道德情操、關注民族前途與國家命運,把個人理想與國家興盛、民族富強、百姓幸福緊密相連。這充分展示中華文化自信的宏偉氣度,也折射出華夏兒女內心深處的命運共同體意識。
二是價值取向。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社會所特有的價值系統和顯著標志,是其賴以維系的價值基礎,其總體現為與文化傳統的承繼關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以“仁”為核心,仁是對人之為人內在價值的肯定。從“仁”的核心價值出發,在生死取向上,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在義利取向上,重義輕利,見利思義;在國家與個人關系上,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家庭范圍內,以“孝道”為價值原則,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妻恩愛;在社會范圍,以“愛人”為價值原則,由己達人,仁民愛物;在國家層面上,提倡“民本”,民重君輕,重社稷必愛百姓。由“親親”“仁民”進一步拓展為“愛物”,愛物體現對人之外的自然與外部環境的尊重與愛護。這就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個體要求、社會要求和國家要求實現了整體對接,“中國古代歷來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某種角度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層面的要求,齊家是社會層面的要求,治國平天下是國家層面的要求,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要求。”〔7〕此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孝老愛親、揚善扶正、見義勇為、敬業樂群、自強不息的傳統美德與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理念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精神滋養。
三是精神追求。精神的重要價值在于識別民族身份,喚醒民族發展動力,激發民族創造性。張岱年先生曾把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為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等。〔8〕中華民族長久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傳統。恩格斯指出:“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9〕中華傳統文化基本精神也需要呼應時展的迫切要求,鼎新革故的進取精神、重群克己的合作精神,“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精神,“變則通,通則久”的變革精神,催生了改革創新時代精神。這一方面表明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中國精神的精神基因和思想精髓,另一方面也表明中華傳統文化能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人心、凝聚動力,鑄就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為中華民族注入新力量的過程中提供豐厚滋養和精神財富。
四是育人方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育人方式與原則,比如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言傳身教、教學相長等,具有長久魅力,富有育人智慧。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方式更多地融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大量事實證明育人實踐只有融入現實生活“灑掃應對”的日常生活中,成為自覺的“鄉規民約”“家風家訓”,成為習慣性的人倫日用,才能有效約束與引導人們的價值取向與實際行為。中華傳統文化注重“以文化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禮學?學記》)通過社會教化、禮儀規范、綱常倫理、蒙學孝德、修身成賢及化民成俗,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使人的外在行為規范與內在情操得以精進,人人向善,自然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以文化人”也體現于“禮教”“詩教”“樂教”中,以“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實現“成人”。“以文化人”更體現在各種儀式和各種表達中,比如以婚喪嫁娶的儀式、祭祀、成人禮以及各種節日儀式“化人”,再如借用建筑、宗教、書法、繪畫、碑刻、雕塑、戲劇、詩文典籍等各種形式現“潤物細無聲”的教化。中華傳統文化善于運用各種形式與不同載體,利用各種時機與場合,把文化育人融于日常生活中,構成立德樹人實現方式的重要參照和借鑒。
三、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到“立德樹人”的轉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歷史,承載當下,昭示未來,“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10〕作為轉化對象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是被動地構成立德樹人素材,而應通過重塑與創新,吸納、融合時代精神,主動支撐與有效滋養“立德樹人”。
從傳統的“內圣外王”到“新四有”公民。傳統文化的“內圣外王”是基于對人生的感悟,對心性修養的反省,對政治民生的關切,對社會倫理道德的體認,“內圣外王”之道是一套獨具特色的有關人生、教育、倫理道德與社會政治的理想信念。所謂“內圣”,就是通過修身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水準和境界,為正己的功夫。所謂“外王”,就是將成就的高尚道德推而廣之,及于家庭和社會,建立理想的社會和政治秩序,為正人的功夫。“外王”以“內圣”為前提和基礎,“內圣”以“外王”為歸宿和目標。兩者在現代社會的轉化體現為通過修身正己以實現正人的政治和社會目標,實現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具體來說就是要通過對理想信念、價值操守和基本精神的內在道德鑄塑,以達到個體道德與社會公德的同構;同時以育人為目標,尊重個體的價值,喚醒個體生命的理性自覺,追求內在道德指引下個體“自在自覺”的全面發展與提升,實現個體與民族國家協調、同步發展。新時期立德樹人就是要培養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民族精神、民族美德、民族文化牢牢扎根心中,友善、互助、明理、自強、謙讓、包容、誠信、節儉的傳統美德融入血液,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有本事的“新四有”公民。新時期立德樹人的“新四有”內涵,豐富“有道德”人才培育的其他核心內涵:一是“有信仰”,即有中國夢理想信念和信仰。明確把“有夢想”“有信念”“有信仰”作為新時期關于“育什么人”整體戰略的首要目標,決定了立德樹人的整體規格和本質追求。“有信仰”在人的精神領域和能力素養結構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發揮著思想引領和行為主導作用。二是“有理性”,即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本質屬性的價值操守。理性意味著成員個體能夠對自己存在發展及其同社會整體關系有清醒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有判斷是非善惡、榮辱功過的價值標準和價值操守。三是“有道德”,即有以中國精神為獨特標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有道德”是“有奮斗”“有仁愛之心”“有道德情操”“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倫理基礎和精神支撐,鑄育具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時代精神的人,新時期立德樹人才能獲得現實生活基礎,才能把育人在現實的道德與精神生活領域中凝結升華為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四是“有本事”,即有符合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專業分工及社會交往全面發展的能力擔當。這是“有能力”“有擔當”“有本領”“有素養”對專業能力的整體要求。立德樹人針對的是活躍在社會各領域的各職業人群,這些人群都在自己的社會分工與社會角色中實現自我與社會生活的充分融合,立德樹人不能只強調“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等思想水平與道德素質,還要強調“德才兼備”,培養專業技能和綜合才干。綜上,圍繞培育“有道德”的人整體目標,當代中國立德樹人應該圍繞“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有本事”核心內涵與總體規格,培養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
從傳統價值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重點發掘和闡發“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觀。這六個方面表述了傳統美德、政治理念、社會理想、民族精神的根本要素,是中華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不僅要講清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價值理念與鮮明特色,也要梳理這些觀念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涵養與轉化。“仁愛”就是愛人愛物,有“仁愛”之心,才能成己成人成物,仁愛是“和諧”“公正”“敬業”“友善”的源泉。“民本”的基本價值理念包括“立君為民”“民為邦本”“仁民愛民”等重要古訓,傳統民本思想向民主價值觀的轉化,需要使其服務于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治制度。誠信是進德修業之根,也是治國為政之本,繼承、發展、創新誠信文化,需要使其服務于建設誠信社會、誠信政府、誠信企業和培養誠信個人。正義是人類文明的普遍法則與基本價值,傳統文化中的道義為先、舍生取義影響深遠,可以為形成崇尚正義、富于奉獻、自覺維護社會公平與公正的社會氛圍注入思想資源。和合是中華心、民族魂的基本標識,也是多元性、包容性的中華民族獨特理論思維方式的重要體現,面對自然、社會、國家、人際、文明間的沖突,需要以和愛公正化解與融合矛盾。大同是中國社會自古以來的理想,在近代到現代的思想探索與政治實踐中,大同理想都發揮過重要作用,從大同理想出發接納自由、民主、公平、平等現代價值,使之與當代社會的政治理想接軌,能助力于在“舊邦新命”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意識形態本質要求的觀念支撐,更作為道德生成的邏輯中介,在立德樹人中奠定“最大公約數”的價值基礎,也使其在統籌傳統文化與時代要求、理想信念與現實基礎、主流意識形態和多元社會思潮過程中發揮巨大的作用。“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11〕,使其融入社會生活,成為人們自覺的價值選擇,既是個體層面以價值底線和價值標準凝聚共識的有效方式,也是在群體層面有層次、有重點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更是在全局層面實現為民族尋根、為社會立德、為國家圓夢的價值基石。
從傳統修身教化到富含時代內涵的教育感染。傳統文化注重修身教化,修身是陶冶身心,涵養德性,是為了培養優秀的道德品格與高尚的道德人格而進行的自我磨煉與力求完美的品格追求;教化是通過禮樂教育與道德教育而實現人心風俗的變化,是政教風化、教育感化與環境影響等各種因素綜合運用的育人方略。在漫長的傳統社會,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與傳統的價值取向使修身與教化備受推崇。在今天開放、民主、鮮活的社會與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規范社會意識、傳承美好道德需要對修身教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傳統修身體教化的言傳身教、俗約規化可以通過發揮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合力有效達成,創設優良的家庭環境、社區環境、工作環境與群體環境,發揮環境間良好的感染作用是當代修身教化的重要方式。在家庭中以尊老為例,現在社會尊老不必像《弟子規》里所說:“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晚輩應該尊敬長者,長輩也應給予晚輩人格上的平等,這樣的轉化更富有進步意義與時代價值。當代中國社會意識形態所鑄育的是以為信仰導向,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屬性,以中華民族共同價值體認為共識基礎,以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獨特標識,以當代世界文明發展為成果借鑒的當代道德。
“立德樹人”需要堅持指導、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文明風范,繼承弘揚傳統美德。現時代的“立德樹人”需從不斷綿延演化的v史進程中理解傳統文化與時代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的關系,科學分析、鑒別和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使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為信仰確立、價值重鑄與精神成長提供有益的精神滋養。反復強調:“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2〕如何發揮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關鍵取決于我們如何從現實出發來詮釋和理解它,并結合時代精神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中國古代知行觀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實踐,為我們進一步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方法論指導和借鑒性示范。
〔參考文獻〕
〔1〕〔7〕〔10〕〔11〕〔12〕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164,163,164,155.
〔2〕安東尼?吉登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對馬克思、涂爾干和韋伯著作的分析〔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196.
〔3〕葛蘭西.論文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5〕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9-10.
〔6〕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N〕.人民日報,2013-08-20.
篇2
關鍵詞:班會;中國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4-290-01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他龐大的知識系統為生命的成長與發育提供了優質的土壤與有效的營養。世界觀的樹立、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心性各方面的培養,包括人格的塑造、才華的挖掘、情緒的認知與管理、意志力的鍛煉、自我認識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可以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找到充沛的資源。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德育育人的教育方針,營造和諧校園文化,培養學生健康人格、傳承文明,服務社會。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小學生精神面貌,思維方式和生存方式,行為習慣的影響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美化學生的心靈,陶冶情操充分利用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下面就以班隊會為載體,來談談如何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伴隨學生健康成長:
一、各中隊建立特色中隊名稱,對學生進行熏習
各中隊根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建立了不同的中隊名稱。如:一、一惜福中隊,一、二丹青中隊,一、三墨香中隊,一、四感恩中隊,二、一翰林中隊,二、二古風中隊,二、三德音雅樂中隊,二、四儒濟中隊,三、一舞韻中隊,三、二集郵中隊,三、三紙鳶中隊,四、一風雅中隊,四、二云剪中隊,四、三京韻中隊,五、一乾坤中隊,五、二錦繡中隊,六、一博弈中隊,六、二尚禮中隊,六、三善才中隊。通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給各個中隊命名,使學生從這些儒雅的名稱中得到啟發,美化學生的心靈,陶冶情操。
二、閱讀中國古典文學名著,陶冶情操,養成良好讀書習慣、提高個人修養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上閃爍著燦爛光輝的經典性作品或優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令人矚目的瑰寶。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有詩歌、散文、小說以及詞、賦、曲等多種表現形式,小說《烈女傳》(西漢)劉向、《說岳全傳》錢彩、,詩經詞曲文集《詩經》、《論語》、《孝經》、《全唐詩》,《全宋詞》。史書傳記《史記》、《資治通鑒》、百家經典《老子》、《孫臏兵法》、《孟子》等等,百科學術雜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九章算術》等。在孩子成長的初級階段,要引導孩子讀適合他們年齡發展的古典書籍,促進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養成良好的閱讀古典書籍的習慣。各班隊根據自己的特色分別舉行了《學弟子規做文明小學生》、 《百善孝為先 》、《用心感恩,用愛回報》、《中國好少年》、《仁學仁愛》、《在詩中徜徉》,隊會通過誦讀背誦經典《弟子規》、《孝經》、《詩經》、《唐詩》、《宋詞》、《元曲》、《論語》、《知翰林愛讀書》 等經典,講中國傳統而德育故事,了解翰林文化,喜歡中國古典文學熱愛讀書,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好學、知恥、力行、健康快樂成長。
三、傳統藝術凈化心靈高雅潔凈提升品位
中國傳統藝術淵源流長,中國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有陶瓷、泥塑、瓷器、風箏、剪紙、年畫、蘇繡等。中國民間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世界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中國民族古歌、古舞、古樂藝術等。各個班隊運用自己的特色分別舉行了《棋文共賞》、《我會說我會演》、《悅動少年齊舞飛翔》、《錦繡中華》、《剪刀下的藝術》、《國色天香話京韻萬古流芳戲中藏 》、《中國舞 》、《我的郵樂園》、《歡樂的樂章》、《聆聽幸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走進水墨世界》、《墨香文化進校園》、等班隊會了解京劇、中國舞蹈、中國的棋文化、評書、刺繡、剪紙、集郵、樂器、茶藝、國畫、書法古典音樂的發展歷程,起源及種類,受到中國古典藝術熏習和陶冶,凈化學生的的靈魂,提高他們的修養,開啟他們的智慧,有助于處理好與自然、與社會的關系。提高審美情趣,傳承傳統文化。從而熱愛生活健康成長!
四、熱愛傳統節日,代代相傳
篇3
【關鍵詞】高等學校;傳統文化教育;方式;途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傳統文化教育既要承傳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成果,又要結合現代社會的客觀實際,對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等學校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拋棄傳統、忘記根本,就是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離不開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增加對大學生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具有重要且長遠的意義。
一、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素質的基本情況
當前高校大學生普遍為90后,他們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有著相對明顯的特征。
(一)價值觀偏差和信仰缺失。
90后大學生普遍成長在信息多元化的社會,各種價值觀念和不同的文化意識形態相互碰撞與融合,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90后大學生在安逸的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惰性,尚未形成穩定而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崇尚個人選擇、強調個體意識的90后大學生當中,近1/3的大學生處于無信仰狀態。“對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大學生信仰的缺失,對大學生保持正確的價值觀,明確個人奮斗目標,社會的不竭發展造成影響。
(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缺乏。
從教學實踐來看,大學生普遍對優秀傳統文化缺乏應有的認知,對傳統文化中的基本內涵缺乏理解。從大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名著的學習和閱讀來看,大學生普遍對中國傳統文化書籍學習閱讀興趣不高,傳承情況不佳,大部分學生沒有完整的看過“四大名著”,對身邊的傳統藝術和民俗也了解甚少。剛入學的學生中文化品位有西方化的傾向,也證明了傳統文化教育陣地的缺失使大學生很容易接受外來不良文化的侵襲。
(三)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心不足。
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學生普遍更樂意談最新的娛樂八卦等非主流文化和西方的流行文化,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大部分學生表示希望自己能夠有較高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素養,但往往因為覺得傳統文化學習較為枯燥,較難理解或者不夠時尚等原因不能主動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未來的發展,大部分學生能夠談到中國在國外設立的孔子學院將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起到巨大作用,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內的不斷發展也表示出了樂觀的態度,但也有部分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未來的發展信心不足。
二、高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和不足
(一)課程設置的邊緣化。
在市場經濟和高校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校,尤其是二本以下的普通高校,課程設置越來越傾向于就業導向,在專業設置上更加接近市場需求,相應就弱化了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大學人才培養上更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授,忽視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提高。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除了專業課程之外,接觸更多的是外語和計算機,較少主動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高校自身對傳統文化教育教學認識不夠,缺乏明確的指導也是造成傳統文化課程教育邊緣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內容的附屬化。
大部分高校將《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列為選修課,作為學生獲得課外學分的資源,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只是作為主要學習課程的配角。另一方面,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工作長期以來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來開展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提出要加強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也是指出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加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比例。
(三)教學形式的簡單化。
高校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幾乎都是采取課堂教學的方式。近年來,部分高校開設了國學班,專門學習研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形式也相對豐富,但也是作為一個專業來開展教學工作的。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理解只限于課堂教學,尚未安排其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大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對于中傳統文化知識的感觸也都來源于書本,沒有開展體驗式教學形式,不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三、加強大學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方式和途徑
(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改革傳統文化教育方式
目前,各高校普遍開設有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但絕大多數是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的,屬于零散滲透式教學。在大學生中普遍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就是要突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零散滲透式的教學形式,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體系,完善教學課程和教材建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師資隊伍自身素養,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二)以立德樹人活動為載體,引導大學生形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覺
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與開展立德樹人活動的目標相一致。世界各國文化融合日趨增強,文化在增進彼此的交流溝通,增進共識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同文化間的沖突。在高校中普遍開展立德樹人活動,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大學生中深耕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大學生在對外交往溝通中實現,不斷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交流與傳播。
篇4
論文中怎么生成目錄頁碼
1、打開需要編輯的論文,點擊“顯示/隱藏編輯標記”,為了顯示下邊的分頁符標志。
2、將摘要、前言、大標題設置成標題1,小標題依照次序設置成標題2、標題3以此類推。
3、在首頁和摘要中間,目錄和正文中間插入分頁符。
4、雙擊摘要的底端,插入頁碼,設置格式,注意首頁、摘要目錄部分和正文部分分別單獨設置頁碼(在設置時取消“鏈接到前一條頁眉”)。
5、回到目錄頁,插入目錄。
6、設置完成后,目錄頁碼就設置好了。
關于文化的論文范文
以傳統文化精華創高職文化育人特色
摘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論證了高職院校可以傳統文化精華創文化育人特色的理由,分析了其實踐過程中應避免走入的四個誤區,提出了打造傳統文化育人特色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傳統文化;文化育人;特色
課題項目:本文系杭州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度院級規劃課題“研究-以杭職院為例”(編號:2009-39,主持人:汪吾金)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汪吾金(1971-),男,浙江杭州人,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1)02-0073-03
文化育人在今天的中國廣受認同。在網絡上用百度搜索,有關文化育人的網頁撲面而來,可以一下子跳出幾百萬條。事實上,中國傳統倫理體系中的仁愛、忠義、誠信等思想在現今仍發揮著約束社會行為的功效,這與教育培養現代公民理想人格的內涵不謀而合。在推進大學生道德教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有積極作用的觀點不少。傳統文化中積極追求革新、堅持“責中尚和”、“民惟邦本”、“居任由義”、“知恥自省”、人格自主、敢于懷疑等都有助于創造性人才的成長并使其在正確的價值原則下創造性勞動。面對高職教育歷史較短卻大力發展,高職文化群起探索卻尚無定論的現實,依托中國傳統文化解決高職院校的問題作為一種思路出現了。本文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對我校352名高職生(男生占56.47%,女生占42.33%,未明確性別的占1.2%)的問卷調查分析來探討用傳統文化精華打造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特色的可行性,以求教于方家。
文化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用復雜的文化去實現育人的目標,沒有特色就不可能給人以深刻印象,成效也往往要大打折扣。傳統文化精華因其經過上了歷史的積淀而延續至今,在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使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的時代呼吁下,其先進價值日益被認知和推崇。我們認為:不能因高職生傳統文化素質弱、底子薄就輕易否定以傳統文化精華育人會出現積極成效的可能,但有些誤區倒是必須避免的。可以一試。
一、高職可以用傳統文化精華創文化育人特色的理由
(一)傳統文化精華活力長存,易于使高職文化育人的特色長存。如作為中國文化價值核心的“經世致用”,在各種不同的社會形態和發展時期都表現出持久的生命力,并主導著中同文化、文學的發展。人本主義將人作為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認定天地之間人為貴,也向來被當作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特色,它與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有非常密切的邏輯聯系。高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生產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爭取使學生在經世致用中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這與傳統文化精華頗為合拍。既然合拍,就容易持久,容易持久的文化育人特色難道不值得去嘗試、去努力嗎?2008年11月7日至9日,百所示范性高職院校齊聚杭州的共識之一是高職文化還沒有結論,這與我們90%以上受調查學生意見一致。這種師生共識并不令人意外,因為高職教育在中國出現的時間確實太短,其文化內涵當然需要進一步的理論探索和實踐檢驗。同時也強烈意味著各高職院校在文化育人問題上探索的空間非常大,完全可以繼續根據自己的校情進行積極、大膽的探索,選擇至今活躍的傳統文化精華為育人特色無可厚非。
(二)傳統文化精華根基深厚。易于使高職文化育人的對象更適應社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高職生社會化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因為我們的社會是經受了幾千年傳統文化熏陶的社會,每一個社會細胞都有傳統文化因子,社會對有傳統文化素養的成員有天然的凝聚力,這樣,傳統文化使高職生能較快適應社會細胞、融入社會細胞。世界各地的華人企業家所取得的成功與中國文化傳統,特別是儒家文化密不可分。從我們的調查數字看,高職生對高職文化最大的期望就是高度的社會適應性(占71.2%),遠遠超過職業性(占19.7%)、地域性(占6.1%)和先進性(占5.1%),這是他們清醒認識社會后的正確選擇。人是社會性很強的動物,適應社會才能求生存謀發展。高職生從小身處中華文明環境,畢業后也主要就在這個環境中打拼。當今文化和傳統文化雖有差異,卻是吸取了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在內的先進因子后的產物,不懂傳統文化對高職生成長成才和就業創業非常不利。高職生處在叛逆性與可塑性并存的人生階段,傳統文化精華進課堂、進社團、進實踐、進心靈將有助于學生成為完整的適應國情的人才,從而增強其社會競爭力,對國家民族的文化安全也很有意義。
(三)傳統文化精華受學生認可,能提高教育效果。調查發現,高達65.5%的受訪學生認為傳統文化精華能為高職創文化育人特色服務,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文化日益多元,社會繼續轉型,不少人以為年輕人叛逆,只對兩方文化趨之若騖,事實打破了主觀臆測。高職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相對較弱,但這種弱勢并未泯滅其對祖先文化的認同,并未改變其內心血液的顏色,使他們能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精華的價值。在多元文化生活中保持傳統就能成為特色,開創新生活不等于拋棄一切,古可以為今所用,這樣的想法在高職生中廣為接受。文化育人的關鍵就是要找準學生、社會所需與高職、教師所能的最佳結合點。高職生能接受說明以此育人將獲得更多的依從性,當然會大大提高教育的成效。如果教育力度大,教育藝術性強,傳統文化精華的感召力、吸引力將更有效提升高職生軟實力。一張白紙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傳統文化基礎弱恰恰證明高職生在此方面的可塑性大。把握傳統文化精華重在行動,許多農村老太說不出傳統文化理論卻成傳統文化的最好實踐者就是明證。對高職生來講,理論夠用就行了。
(四)傳統文化精華有比較優勢,可提高高職院校綜合實力、增強核心競爭力。高職院校文化是高職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是占領就業市場的制高點之一。高職院校在吸收和傳承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的同時,突出包括地方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精華育人特色就等于在以中華文化為背景的市場競爭中找到了一個制高點。“傳統概念在
美國企業的結構和職能中仍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企業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判斷也就順理成章。高職院校為企業服務,又豈能撇開中國傳統文化精華?中國企業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成分多一點還是接受其他文化的成分多一點?稍具理性的人都不難依據現實作出判斷。所以我們發現,傳統文化的比較優勢并未喪失,讓高職生具備以中國人方式做中國事的能力,適合國情適合地方適合企業,這將使高職院校在文化競爭和就業競爭中牢牢把握住基本盤,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因根基深厚而大大增強。
綜合以上理由,用傳統文化精華打造高職文化育人特色完全可行且對高職院校大有益處。
二、打造傳統文化育人特色應避免走入的四個 誤區。
(一)不作取舍,唯傳統為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并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都適應當今時代的要求,所以在內容選擇上一定要大膽取舍,選擇符合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精華,甚至可以更多地貼近專業需要。擯棄唯傳統為上的做法,把傳承傳統文化精華和吸收其他人類文明成果特別是最新文明成果有效地結合起來,宜找準文化育人所急、就業創業所需和文化精華所能的最佳結合點,以使傳統文化精華更充分地發揮作用,取得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效果。
(二)不重反饋,唯活動為要。傳統文化精華創高職文化育人特色當然可以各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為載體,但活動不是創特色的唯一手段。大象無形,文化育人特色的形成關鍵在于讓傳統文化精華能有效融合不同形式,實現文化特質與學生的結合,使學生吸收,從而改塑學生。哪怕在校園里挖個大池塘,種樹養花喂幾只鴨鴿鵝也能傳達天人合一的思想,讓學生調整心態有所感悟。文化育人是不斷完善的動態過程,需要經常性的反饋和修正。并不受活動形式的束縛。
(三)不看對象,唯灌輸為先。高職生的傳統文化素養是參差不齊的,甚至有的可能會嚴重缺乏。為了在單位時間內實現既定目標,文化育人很容易出現先灌輸了再說的情況。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忽視了文化育人的基本規律,把高職生看成是無能動性的物而非充滿創造活力和創造渴望的熱血青年,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南轅北轍。灌輸得越多效果越差,這在任何填鴨式教學的失敗中早已有了明證。
(四)不求質量,唯形式為本。形式主義歷來是創新的大敵,高職創文化育人特色也是如此。不少高職教育者寧愿把時間化在形式上去實現沽名釣譽,也不愿去反思這種熱鬧形式下到底有多少實際效果。文化育人的成功是一種軟成功,目前很難有一個完全固定的考核標準。單在數量與形式方面多動腦筋,甚至把形式當作本質來對待,這是很危險的,將把文化育人推向自我滅亡的境地。杭州職業技術學院以技能文化節和文化藝術節等載體來推進文化育人,既注重形式之新,又重視質量提升,其中技能文化節已被浙江省教委評定為全省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可說是形式與成效統一的好例子。
三、打造傳統文化育人特色的建議
(一)以理論探究作支撐。文化育人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文化營銷。“文化經濟學為文化營銷理論的健全與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論支撐”。那么,以傳統文化精華育人也必須有一個理論的支撐。我們認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研究在當今時代條件下,什么樣的傳統文化精華可拿來為高職文化育人服務,結合時代、專業和學生特點,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充分發揮教職員工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使傳統文化育人的特色經得起檢驗,也更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以學生成才為目標。要緊盯市場需求來設計學生成才的規格,確定傳統文化精華滲透的方向、深度和檢測手段,逐步使接受傳統文化精華的熏陶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成為其職業能力素養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占領就業市場的制高點,為學生首崗適應、多崗遷移和終身可持續發展服務。
(三)以全體參與作動員。打造傳統文化育人特色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任務,而應該成為全體師生員工的光榮使命。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地調動各種積極因素相互融合促進、統籌兼顧,以求得育人特色和效果的最優化。全天候的、滲透到校園生活每一個細節的有形無形的文化育人手段會極大地提高傳統文化精華育人的效能,甚至還可以向校外生活延伸,使學生隨時隨地在實踐中吸收傳統文化精華。
(四)以心態文化為重點。我們調查發現,在諸多傳統文化育人特色的實現途徑中,學生最看重心態文化,即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占49.19%的選擇比例;其次是行為文化如日常校風、活動等,占28.81%;然后
是制度 文化如 教育教學、校紀校規等,占百分之12.09%。當然物態文化如 建筑、 環境等也受到關注,占4.12%,其他的途徑占5.77%。因此,在打造傳統文化育人特色的時候要把心態文化放在非常突出的重點位置,抓住 了心態文化就抓住了文化育人的主要部分。
(五)以自我抉擇求提高。文化育人的成功最終要靠學生文化素養形成的結果來檢驗,離不開師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因此,傳統文化育人要成為特色必然要充許廣大師生員工在吸收傳統文化精華時有自我抉擇權,即有一定程度的個性化。從學生角度看,這易于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興趣成為導引,更有效地形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實踐為主線的教育局面,也更適應時代對多樣化的要求。
(六)以創業創新樹品牌。“文化是創業企業第一桶金”。企業重文化,高職院校更要重文化。傳統文化精華創高職文化育人特色最終必然要體現為品牌。因此,在整個打造特色過程中一定要有精品意識、品牌意識。在實踐中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有一個經得起檢驗的過硬成績,特別是把學生運用傳統文化精華創業創新的有效 經驗認真積累起來并提煉升華,化為高職生和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使文化育人不斷在新的起點出發。
文化育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期努力不斷提高才能形成特色。對高職院校而言,除了教師言傳身教,還要充分發揮校內場館等的文化載體作用,通過制度導向、成果展示、 藝術展演、課外講座、文體活動、景點建設等多種形式,把文化內涵滲透到教育教學實踐之外,增加校園環境的文化含量,尤其要在校園文化中有機融合企業文化,提升文化品格和精神。杭州 職業技術學院編撰校史、讓學生參與提煉校訓等,建設校企共同體,融合校企文化已經初步取得成效。我們相信。只要假以時日,各種帶有傳統文化色彩的高職文化育人模式一定會閃亮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也一定能取得突出成效。
參考文獻:
[1]韓書堂,經世致用:中國傳統文化與 文學的價值取向[J],理論學刊,2007(6):114-116.
[2]劉光明,企業文化[M],北京: 經濟 管理出版社,2002:364.
[3]帕特·喬恩特,馬爾科姆·華納,跨文化管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115.
[4]王方華,伏寶會,肖志兵,文化營銷[M],山西: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33-34.
[5]黎永泰,黎偉,企業文化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26.
看了“論文中怎么生成目錄頁碼”的人還看:
1.論文怎么設置目錄和頁碼
2.word如何生成論文目錄頁碼
3.word怎么生成論文目錄頁碼
篇5
2016年2月18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中國高等教育雜志》上刊登了名為“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文章,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方向。無論是其發言的身份,還是探討的話題,堪稱權威重磅。他強調在高考命題中,要高度重視傳統文化對于立德樹人的獨特功能,弘揚和考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體現高考為國選材的重大使命。這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基于這樣的背景,在課堂教學中滿足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期待具有重要意義。
在復習備考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滿足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期待。
一、關注文化常識
貴州省采用的全國課標Ⅱ卷在2015年首次出現了對文化常識的考查,由于之前的關注度不夠,導致這道題的得分率較低。有了這個前車之鑒,我認為在新一輪的復習備考要加大對文化常識的關注。
文化常識比較零散,需要對其歸納。大致可以歸納為十一類:人的稱謂、古代職官、天文歷法、古代地理、科舉制度、風俗禮儀、飲食器用、音樂文娛、文史典籍目、錄辭書、古代軍制。由于這塊知識系統性不強,很多學生在記憶時都靠死記硬背,這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我認為可以在梳理的過程中尋找相關知識的邏輯性來滿足學生對這塊知識的期待。
以科舉制度為例,可以將科舉相關的知識按學生――學校――教師――學習內容――考試級別――錄取這樣的思路進行歸納整理。
如考試級別可以歸納如下:
這樣,學生就能在理解和聯想的基礎上來記憶,既省時又牢靠,可以在考試中準確作答。
二、關注文化類人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即開展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開展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重點的社會關愛教育;開展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教育。
貴州省采用的全國課標2卷12題實用類文本閱讀幾乎都是人物傳記,進幾年選擇的人物涵蓋了科技界、軍事界、文化界。隨著傳統文化熱的興起,在今年的模擬題中出現了大量的文化界人物,如龐樸、湯一介、季羨林、朱自清、葉嘉瑩、楊絳、閻肅等。首先,這些文化界的人物本身就是各類文化的傳承者,他們傳承的有傳統詩詞、有文藝散文、有音樂;其次,他們身上體現了傳統文化教育弘揚的愛國主義精神、家國情懷、社會關愛、人格修養。如朱自清先生拒絕領取美國救濟糧體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葉嘉瑩女士一生奔波體了對古典詩詞的執著堅守,閻肅老人嘔心創作體現了對音樂的癡愛。這些精神和品質對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高中生而言無疑是最好的精神之鈣。
因此,在復習備考中,加大對文化類人物的關注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精神素養,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寫作部分積累寫作素材。
在具體的積累過程中,又可以將這類人物進行分類。如下圖所示:
積累了相關人物的素材文章后,可以利用時間集中閱讀,尋找類文的規律,暢談閱讀啟發。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應對12題的解答,又能為寫作部分積累到寫作素材,還能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精神素養。
三、關注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有三個層次:一、人性,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二、理性,對真理的追求,是廣義的科學精神;三、超越性,對生活意義的追求。簡單地說,就是關心人,尤其是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義就是:尊重人的價值,尊重精神的價值。
現代教育,歸根結底是人的教育,其宗旨是通過教化而培育人格健全和精神完善的人,然后讓這些人走向社會,去實現個體生命的價值。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旨在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完善。所以,關注人文精神意義重大。
2015年,全國課標卷Ⅰ卷和Ⅱ卷中出現的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在更高層面上考查了學生的健全人格和精神完善。Ⅰ卷中女兒檢舉揭發父親的不當行為,意在引導學生在面對親情和法律之間怎樣抉擇,Ⅱ卷中要求學生在三個風采人物中進行比較權衡,意在讓學生對不同的精神品質進行評價。無論是Ⅰ卷還是Ⅱ卷,都在考查學生的人文精神。
關注人文精神,可以利用各類作文材料來實現。如下圖所示:
通過對大量作文材料的分析,既可以達到審題訓練的作用,又可以豐富學生對人文精神的理解。
篇6
當前高校視覺傳達設計課程的內容構建和課程設置
視覺傳達設計是通過視覺媒介表現并傳達給觀眾的設計,其領域隨著科技的進步、新能源的出現和產品材料的開發應用而不斷擴大,并與其他領域相互交叉,逐漸形成一個與其他視覺媒介關聯并相互協作的設計新領域。在高校藝術設計課程設置中,視覺傳達設計一般是基于平面設計在數字時代的發展而來,課程內容主要包括標志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插畫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網頁設計等。 目前我國視覺傳達設計課程主要沿用了西方“包豪斯”平面設計的教學模式,以西方的理念和審美為基礎。但民族文化的國際化是設計發展的必然,在中國的視覺傳達教育中,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育體系仍未完全建立。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課程中汲取與利用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當前我國政治影響力的提升和經濟實力的提高,使得我們能夠重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飽經風霜的傳統文化也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政府不斷加強對我國文化建設的力度。而傳統文化的復興和西式設計觀念的打破迫切需要從教育本源和具有民族文化力量的藝術設計人才來做起。高校視覺傳達設計課程中汲取與利用中國傳統文化首先可以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深層理解,使得傳統文化可以通過視覺傳達教學得到傳承和發展;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源源不斷地汲取創作營養,豐富設計意識、設計風格,更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設計態度的塑造。為我國未來的專業藝術設計人才真正走向國際,走在行業的前端打下堅實的基礎,也促進我國民族設計特色的形成。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課程中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具體措施
1.對教學思想的滲透
教師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理念的教學引導和滲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對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紛繁的現代設計潮流中找到屬于本土特色的設計方向,培養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崇敬。教師也應該充分學習和認識到只有吸納傳統文化為基礎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教學,才能完整地建立起中國藝術設計教育、教學的完整體系。在具體的教學課程中,應先引導學生樹立起用本民族語言來建立現代設計風格的學習目標,在這個前提下再進行具體設計課程的學、創作等,就可以把對傳統文化吸納的學習逐漸變為自覺主動的學習。
2.對課程內容設置的滲透
(1)首先在具體專業課程作業練習中結合傳統文化命題,設置有關傳統藝術或技藝研究、體驗的教學內容。比如在《圖案設計》、《圖形創意》等課程中,讓學生做關于傳統圖案的由來、內涵、形式原理、科研論文等方面的調查,形成圖文并茂的調查報告在課堂發表,大家相互學習討論,最后老師來做總結,讓學生意識到美妙有趣的圖形不僅是當代的存在,其實早在千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運用的出神入化。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教師也應鼓勵學生嘗試結合傳統技法來完成現代設計的創意方案,在大膽的嘗試中摸索傳統文化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結合的方法,也使得課程作業的呈現方式更為多元。
(2)視覺傳達設計是要服務于社會事務的,與社會發展和大眾審美的密切結合,因此課程學習與實戰的結合不可分割,帶領學生參與有關傳統文化命題的賽事或項目等社會實踐,是十分必要的事。用實踐來驗證學習的同時,讓師生們可以在學校之外的領域里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有更廣泛、更深入的學習了解。師生們也能夠由此將對傳統文化在現代設計中的研究成果及時帶入社會,服務社會,對中國本土設計風格的形成起到推動作用。
(3)在高校的視覺傳達課程學習中,應針對專業方向爭取更頻繁的文化考察活動,也可以請文化傳承人、專業研究人員來校開設相關任選課、講座、展覽等互動活動,為師生創造更多直觀學習與交流傳統文化的機會。
3.對人才培養方案的滲透。
按照中國現代設計教育的發展目標優化培養方案,將我們一直沿用的西方現代設計教學體系與中式傳統美學體系相結合,甚至更加重視對本民族設計的學習,以逐漸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體系。比如在基礎課程設置中,素描、色彩等課程是高考篩選美術生的必考科目,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就已經具備了基礎,大學就可以縮減這類課程的比重;像國學、書法、民間藝術、傳統工藝等傳統文化相關的基礎課程在大多數高校視覺傳達人才培養方案中都是偶爾做為公共選修課出現,甚至沒有,學生在接受設計教育的過程中難以學到與本民族價值觀統一的設計觀念,自然也不會形成強烈的民族設計意識。因此務必將傳統藝術技法與審美方面的基礎課程納入培養方案。
綜上所述,在世界經濟逐漸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迫切需要優秀的設計人才創作出具有本土設計風貌的優秀設計作品,將中華文化風采借由視覺產達等媒介展現給全世界,影響世人的審美與價值觀,影響民族的復興。需要借助教育本源培養具有民族設計觀念的優秀設計師;需要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課程中汲取與利用中國傳統文化。
篇7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課程是一門面向我校本科生開設的人文通識類選修課,以探尋中醫學產生、發展歷史進程中的文化動因為背景,是貫通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藥學理論的交叉型課程。本課程的目標不僅要開拓中醫學生文化視野,更要領會到中醫藥文化之真精神,提升中醫學生人文精神,培養中醫學生獨立的思想、求新的激情、進取的靈氣,進而為復合型和創新型的中醫藥人才的養成奠定基礎。但是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基本仍偏重于擴展學生知識面,停留在對知識的一般了解,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內化與再造過程,從而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人文精神的塑造。這種局面的造成,是與長期比較單一的教學方法密切相關。因此,筆者希翼通過"兩線并行"教學方法的探索,彌補傳統方法的缺憾,在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后,教學效果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得以明顯加強,在此作一分享。
1 "兩線并行"教學方法
"兩線并行"即教師知識傳授線與學生自主創造線并重,共同運用于教學實踐。傳統的授課方式只有一條線,即知識傳授線,教師將教材內容傳授灌輸給學生,這種方法以教師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缺乏深入探究,不利于知識內化以及能力的養成。因此,需要增加一條線,即自主創造線,在第一條線的展開過程中,教師通過諸如"成果導向"等教學模式的構建,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入研究基礎上達到知識的內化和創造,這一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多種能力以及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2 "知識傳授"教學方法的改進
在《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課程中以教師為主體對于傳統文化及中醫學的一些基本理論的介紹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灌輸"也是需要的,這樣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點,進而為深入研究、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但這種"灌輸"需要在以下幾方面下工夫,才能使學生將知識銘刻于心。
2.1教材語言轉換為教學語言 由于教材語言文言色彩較濃,專業術語、引經據典頗多,理論性強,照本宣科顯然不適合本科生教學。因此,教師需要經過內化后,深入淺出,轉變成通俗的、簡單易懂的教學語言,以學生能最大限度的理解為宗旨。同時可用案例、圖象及影視資料播放等教學方法作為理解的輔助手段。
2.2形象案例教學 收集與課程相關的各種人物傳記、逸聞趣事、醫事典故、歷史文化小故事等,一方面作為教學內容的有力支撐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案例教學使教學內容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易于學生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目前,本課程已收集到了諸如《中國歷代名醫傳》、《中醫藥趣聞》、《冷廬醫話》、《肯堂醫論》、《先哲醫話集》、《醫醫病書》、《吳鞠通醫案》、《臨證指南醫案》、《古今醫案按選》、《葉天士醫案精華》、《掃葉莊醫案》等十多種文獻資料中的案例。在此基礎上爭取進一步加以擴充,構建材料更為豐富并與課程具有密切相關性的案例類資料庫,進而使教材抽象的思想理論形象化、具體化與直觀化。
2.3藝術感染教學 通過播放影視視頻資料,使學生內心受到震撼。在《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課程中,已經收集到的視頻資料,如《跨越時空的文明--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紀錄》、《江南貢院》、《孔子萬世師表》、《黃帝內經:中醫醫史文化、醫理文化、養生文化》、《亂世郎中》、《醫癡葉天士》等近20部,下一步的工作即對這些資料進一步整理、篩選,提煉出適合向學生展示的視聽資料,不斷地推陳出新,尋找和收集使學生易于接受的、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并具有時代精神的優秀視頻資料,構建視聽資料庫。
2.4文化體驗教學 主要有兩種形式:①組織觀摩,即針對相關授課內容,選擇中醫文化景點組織觀摩,使學生更為感性的掌握授課內容。比如可依托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的有利條件(此館即設在我校內,免費對外開放),把教學地點遷移到館內,針對授課內容帶領學生參觀各個相關區域,并做重點講解,如講到〈道文化--養生文化〉這一內容時,就帶領學生走進養生康復館。②學生自行體驗。由于課時有限、經費緊張等現實問題,教師推薦一些反映中醫文化的民間博物館、民間中醫診所等讓學生自行前往,直覺體驗中醫文化的力量。
2.5重視互動教學 在知識傳授中要注意的是,這種"灌輸"不是一言堂,在講課期間,教師應根據學生思維活躍、樂于互動的特點,不斷通過穿插提問、討論甚至辯論、表演等豐富多彩的互動形式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與此同時更能加深對授課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 "自主創造"教學方法的設計
隨著第一條線的展開,學生對新知識已初步掌握,而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是學習者在一定情景下通過人際協作與互動實現意義建構與生成的過程。"[1]因此,學生需要通過協作探究來提升認知的層次,達到對新知識的遷移、應用和創造水平,實現知識的內化,這是教學的真諦。基于此,筆者通過設計"成果導向"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進行知識的自主創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3.1"成果導向"教學 William Spady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的一個教育學領域的新理念,隨后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高校實施,取得了明顯效果,得到了廣泛好評。成果導向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出發點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相比,成果導向教學不是以學生必須學什么為出發點,而是以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做什么,能夠具有什么樣的能力、技能等競爭力[2],即在知識內化同時,培養各種能力。知識成果是形式,能力技能是實質。因此,它是一種強調能力培養、能力訓練的教育系統。[3]筆者在《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課程中注重貫徹"成果導向"理念,取得一些有益經驗。
3.2"成果導向"教學方法的實施
3.2.1 學習成果的設定 如筆者在講授到"儒文化與中醫學"這一單元時,在講解儒文化三個主要發展階段(先秦、兩漢、宋明)及其基本思想后,即提出"儒文化對中醫學的影響"這一課題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研究,撰寫研究論文,作為學習成果,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3.2.2 開展協作探究活動 上述課題可以分解成儒學三大發展階段的每個階段對中醫學發展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六個子課題展開論證。因此,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知識構
構成、能力傾向與認知水平,自行選擇研究方向并組成小組,通過收集資料、交流協作、探索研究共同完成研究論文的初稿。
3.2.3學習成果的研討與提交 學生在完成研究論文初稿后,在課堂中進行匯報與展示,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和評論,同時教師進行輔導,提出完善建議,并說明理由。在多方意見的指導下,研究論文加以改進,并提交終稿。
3.2.4學習成果的評價 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對學習成果的評價打分,對于能在高質量的論文期刊上得以發表的論文、獲得學校"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經費支持的研究論文等優秀學習成果,還要追加分數并發放小禮品。總之,有了成果,學生體會到了求知的快樂、收獲的喜悅、激勵他們取得更多成功。
3.3成果導向教學體現的獨特價值 在小組協作探究,撰寫研究論文,獲得研究成果同時,更是培養了學生諸多能力。
3.3.1遷移運用能力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會自覺地運用古代思想精華引導當今社會的發展。如在宋明儒學對中醫學影響的研究中,學生發現自宋以降,在儒學影響下形成的儒醫群體,其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技,是推進宋代醫藥繁榮、醫患和諧的重要力量。而在醫患糾紛不斷、醫生道德價值受到嚴重質疑的當下,如何培育醫學生核心價值觀成為日益關注的問題。學生認為可以擷取儒醫仁愛濟世、刻苦習業、求實不欺、人際和諧等思想精髓,有的放矢地融入到"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大氛圍中,進而使醫學生價值觀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這種思想不僅表現出較強的遷移運用能力,而且具有創新意義。
3.3.2分析批判能力 在對先秦儒學"仁愛思想"的深入分析過程中,學生發現儒家的仁愛思想存有差等,而這一思想也滲透進不少醫家的思想觀念和行醫活動。如張仲景主張醫藥"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把患者區分為上中下三等,有明顯的差等思想,對患者不能一視同仁。因此,學生認為對兩千多年前形成的儒家仁愛思想,不能全盤接受,對其糟粕,我們應堅決予以批判,這樣才能體現"醫乃仁術"的精神實質,進而構筑和諧的醫患關系。
3.3.3開拓創新能力 通過協作探究,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關注當下老齡化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作為醫學生希望在老年醫學的養生保健和疾病證治方面有所貢獻。在研究成果中,學生開創性的發掘出儒家所倡導的仁孝之倫理道德觀,天人合一、形神兼備之整體和諧觀以及注重日常生活之世俗觀念等對傳統老年醫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并推動了傳統老年醫學的發展。這種發現另人振奮,為現代老年醫學的發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與探索。因此,我們決不能低估學生的開拓性,只要教法得當,創造力就會迸發。
3.3.4交流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 探究活動是以小組協作方式展開,學習成果也是以小組團隊形式體現的,因此在探究過程中組員之間的交流溝通必不可少,精誠合作相當重要。在整個成果獲得過程中,師生之間、協作組內、協作組間交流溝通非常頻繁,學生表達溝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為日后踏上醫務崗位,建立和諧醫患關系奠定了良好基礎。與此同時,組員間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團隊協作和團隊榮譽精神亦處處得以體現,這也是中醫藥科研事業謀求更好發展的重要保證。
4 結語
"教師傳授知識"使學生了解知識,"學生自主創造"使學生內化知識并培養能力,兩線并行運用于《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課程中,能真正體現課程教學目標和宗旨。筆者的教學實踐也證明,運用兩線并行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但因為實施時間不長,特別是成果導向教學這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還在進一步探索中,需要在日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篇8
關鍵詞:藝術教育;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方式
一、藝術教育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一)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中華民族發展和興旺的力量之本。可以說,中華文化是世界惟一沒有中斷過的文化傳統,它表現為哲學、倫理、文學等等。文化里最根本的東西是哲學,因為哲學講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和思維方式的問題,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和它的思維方式在文化當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1]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和高速發展時期,如何在當今紛繁復雜的社會中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園,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實現“中國夢”強大精神力量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動力在于教育,因此,發揮藝術教育在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潤物無聲的教育熏陶、引導示范作用,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藝術教育,不僅可以立足中華豐富多彩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汲取營養精華,大力宣傳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還能不斷強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的認同,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達到匯聚精神力量、引領社會風尚、激發全民族創造活力的目的,不斷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二)構建高校傳統文化教育體系
黨的十報告中提到要加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教育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其內涵是要依托于文化。高校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學樹人、科研育人的活動中,在教學、科研體系中始終堅持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和血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和課堂中,使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培育相結合。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進而構建完善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使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這樣,不僅可以向大學生通過專門開設優秀傳統文化類的通識課程,成為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平臺,而且還有利于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保護、研究、傳播及專業人才的培養搭建有效平臺,共同構成現代大學傳承知識、播撒文明的教育體系。
(三)發揮藝術教育在傳承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藝術的根源即是文化,任何對于藝術的教育和創作都是基于對文化的理解與剖析。當代高校教育中,藝術教育對于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促進大學生進行文化創作、文化交流、文化思考有著積極的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中獨領,其原因在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植根于我國五千年來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其主要包括琴、棋、書、畫、藝等眾多文化瑰寶。因此,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中,藝術教育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作用,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融入到藝術教育中,通過藝術132教育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以藝術的強大吸引能力為出發點,充分利用藝術在民族文化中的深遠影響,以藝術教育價值挖掘傳統文化的深遠價值,進而建設、發展、傳承傳統文化。
二、藝術教育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與方式
(一)樹立教育目標,堅持正確方向
1.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靈魂和根基,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標志,也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后盾,具有豐富而深遠的教育意義。[3]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夢”的宣傳教育緊密相關。優秀傳統文化反映了中華民族對美好夢想的渴望、中華民族光榮夢想的特質、中華民族逐夢的堅韌頑強,這些都與“中國夢”文化內涵有機契合,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宣傳,展示中國夢的內涵與意境,努立為祖國的未來建設者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責任心,激發當代大學生為實現“中國夢”而書寫精彩人生的無限潛能和奮斗動力。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宣傳教育緊密相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根據五千年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的中國國情的正確選擇,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廣泛教育和宣傳,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認同與文化歸屬感,不斷增強大學生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提出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理解,進一步促進他們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深刻理解。此外,優秀傳統文化對建設和諧社會、培養創新人才都具有廣泛的教育意義。2.建立一整套傳統文化教育體系遵循藝術教育的規律和教育特點,讓優秀傳統文化在藝術教育的各個環節中滲透,科學合理地規劃教學環節中傳統文化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等,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點,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體系,促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發展。在教育課程建設方面,充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挖掘文化內涵,豐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果。在教學環節中,注重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的精神。[4]同時,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作用,拓寬優秀傳統文化選修課覆蓋面,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緊密結合。此外,在藝術教育課程與教材體系建設中,應拓展藝術教育范圍,將眾多具有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納入到藝術教育課程和教材體系過程中,如傳統民居、傳統服飾、傳統民間工藝、地方戲劇等,不斷豐富和完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3.堅持藝術教育中技藝與人文并重的方向目前,藝術教育普遍面臨的一個困境,即是注重技藝教育,輕視人文內核。傳統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應該是讓受教育者能夠感受文化底蘊,增強自身的人文素養。所以在藝術教育中傳承優秀文化,首先需要堅持一個正確的方向,那就是注重傳統文化的人文教育,注重技藝與人文并重。技藝在于科學文化知識、操作技藝的培養,人文注重思想道德、文化品行的塑造,這兩者是促進大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兩翼”。將科學技術與人文藝術教育相融合,積極探索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成立藝術與人文相關的大教研室,專門從事藝術與人文的研究。與此同時,也可成立相關“藝術與人文大講堂”,聘請相關研究者或藝術名人來開展藝術教育活動。還可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精品社團”建設等文化藝術活動。同時,加強一、二、三課堂的聯動互促,樹立理論與實踐、藝術與技術、課外與課內、普及與提高的教學理念,提升高校學生的人文藝術教育。通過藝術教育,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向復合型人才轉變。
(二)完善教育機制,優化教育保障
1.重視傳統文化教材編寫與審核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體制就必須要有完善的教材作為內容支撐。近年來,教育部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體現國家對傳統文化教材的使用高度重視,有關大學和出版部門先后編寫出版了《中國傳統文化通論》《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等書籍,部分已經使用到了大學的傳統文化教育課堂,[5]作為優秀文化傳播者就可以通過這些書籍積累豐富經驗。但總體來講,高等院校的傳統文化教材還很不規范,有些都是本校教師編寫的校本教材,缺乏專家指導,加上資金不足,大多教材都比較粗糙,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從而影響了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效果。[6]因此,要高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材編寫、審查和指導工作,成立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專門組織和評審機構,應該對中華優秀文化在教材中的使用進行審查和監督,使相關教材在使用過程中,發揚其優秀文化的精華,去其已經過時和不符合時展的部分。同時,還應結合本地域特點,編寫規范化的、突出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教材,從源頭上解決和完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教材問題,逐步將傳統文化教學引向健康發展的良性軌道。2.規范藝術教育師資隊伍藝術教育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而老師作為教育的執行者,同時也是重要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藝術教育的質量如何,直接取決于傳播隊伍的實力。一支強大優秀的教育師資隊伍,能夠有效地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十分重要。一方面,建立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培訓機制,搭建平臺,定期開展培訓研討,促進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發展。[7]另一方面,建立優秀傳統文化名人庫,包括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者、研究者等,邀請他們到高校進行現場講解。同時,在高等院校開設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在教師資格考試內容中增加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培養和造就一批高學歷、高水平、學者專家型的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名師,把藝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并把相關理念融入到高校管理服務體系之中,學校的管理人員以及服務人員,用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理念,對廣大學生產生影響、示范和教育作用,借助實際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對學生的良好影響與引導。3.建立傳統文化教育評價制度評價機制在教育教學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教育評定機制作為教育教學中一種重要的監督手段,一種較好的傳統文化教育機制必定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起著保障作用。[8]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良好的教育評定中加大藝術教育的成分,從制度建設推動文化進步,這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傳統文化教育評價機制,是一個不斷探索實踐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尤其重要。評價機制體系中要包括眾多因素,要包括評價機制的執行者,也就是藝術教育的傳播者,包括優秀傳統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學習者,還要建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領導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傳統文化教育教學工作。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監測評價高校老師教學指標體系的重要內容,并作為大學生德育建設、綜合素質考評,以及各項大學生評獎評優的重要評價標準,以此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課程實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導范圍,定期開展評估和督導工作,以激發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建立四維教育陣地,擴大傳統文化影響
1.緊抓傳統課堂教學陣地在藝術理論教育的過程中,從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入手,緊抓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不放松。根據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授課方式,注重其文化歷史、文化根源、發展路徑,將之與傳統文化的傳承相結合,有效地展示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深入透徹地理解文化的背景意義和作為展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充分調動課堂教學氣氛,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同時,要重視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重視課堂教學與應用性人才培養的關系。不斷探索在藝術教育中,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新途徑新方式,確保課堂教學在學生成長成才中發揮重要作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藝術修為。2.營造傳統校園文化氛圍中國傳統道德修養歷來重視外在環境對人的品性所具有的潛移默化的熏染陶冶功能,校園文化建設同樣是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校園文化建設則是更為隱形的教育。建構和完善優秀傳統文化的環境熏染體系,并將藝術教育融入于校園文化建設中來,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營造深厚的傳統文化傳播氛圍。如成立國學、文史等傳統領域的學習研究社團,成立書法、國畫、傳統樂器、戲劇戲曲、詩詞歌賦等方面的興趣協會,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實踐活動。在校園相關場所樹立先賢雕像,鐫刻傳統格言,營造帶有濃郁的、具有優秀傳統文化色彩的校園風光,將有形與隱形的教育方式有機結合,從課堂上到生活中全方位滲透傳統文化,使兩者達到相得益彰之效,用更加生動的方式展現出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淀,大大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9]3.搭建藝術創作實踐平臺藝術教育中重要的環節就是進行藝術創作,而藝術創作為主觀性極強的藝術活動,其中體現出創作者的思路、意圖和所想要表達的主旨。在傳承傳統文化的教育背景下,應積極搭建藝術創作的平臺,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深入理解與思考,進行藝術的再加工和再創造。可利用全國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設經驗,利用展覽館、博物館、紀念館等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展現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在眾多的平臺上來展示和挖掘優秀藝術作品。此外,藝術教育還可以與文化藝術產品公司合作,打造實踐平臺,充分挖掘與開發傳統文化中的中國元素,使之時尚化、現代化,不僅可以產生良好效益,還可以使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創新發揚。在現在眾多數字媒體傳播的高效高質進程中,眾多的網絡藝術作品越來越吸引人們的眼球,其中也不乏傳統藝術作品創新,這使得傳統優秀文化的精髓與現在文化藝術市場得到很好的結合,通過這些文化消費品來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培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習慣和社會風氣。4.拓展社會實踐藝術渠道社會實踐是更為生動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融入環境、深刻感受、提升領悟,將社會實踐與藝術教育相結合,能讓學生領悟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對于拓展視野、激發學生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建構和完善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實踐體系,要引導高校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樂聞、樂學,更應該創造條件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做到樂用、樂行。如吸納大學生自愿參與到博物館、紀念館、檔案館等傳統文化場所的管理和維護工作中去,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研討,對重大歷史文化名人及重大歷史事件開展紀念活動,組織大學生在社區中送溫暖、獻愛心,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發揚敬老慈幼、幫扶互助等中華傳統美德等等,這些舉措,都有利于大學生在參與、體驗、實際踐行中更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從中吸取優秀文化的營養,以優秀傳統文化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演變成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者,成長為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創造者,轉變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和挖掘的推進者。拓展藝術傳播渠道,讓藝術教育融入于大學校園,在大學生身上真正達到內化于性情,外發為事功。在眾多重要場合表現出對傳統文化發展的高度重視,他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10]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11]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支撐。高校作為培訓國家棟梁之才的中堅力量,加強高校藝術教育,大力弘揚和傳播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加大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和方式研究,將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凝聚起“中國夢”的強大內生力量,從而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作者:李燮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國家圖書館.部級領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5.
[2]蘭心.傳統文化緣何進校園:傳統文化的教育之旅——解讀《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J].心事,2014(11):10-12.
[3]袁正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強化影視作品的責任擔當[J].電視研究,2015(1).
[4]王怡.90后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路徑[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2):83-86.DOI:10.3969/j.issn.1672-7991.2011.02.017.
[5]康麗.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將融入課程教材[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4(5).DOI:10.3969/j.issn.1003-8787.2014.05.023.
[6]王立剛.對傳統文化教材內容體系的思考[J].語文建設,2014(19):20-23.DOI:10.3969/j.issn.1001-8476.2014.07.005.
[7]路陽.思維之花智慧之果——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現實意義[C]/“/學習貫徹十精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高領導文化發展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2年年會論文集,2012.
[8]胡海舟.中國傳統文化及現代教育制度對個性化教學的影響[J].教育探索,2013(3):3-5.DOI:10.3969/j.issn.1002-0845.2013.03.002.
[9]崔利民,王靈芝.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構建和諧校園文化——談高職教育中的文化素質教育[N].學周刊c版,2013(15):22-23.DOI:10.3969/j.issn.1673-9132.2013.05.019.
篇9
關鍵詞: 美國非裔女作家 創作思想 指導意義
隨著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與女權運動的風起云涌,美國黑人女作家們異軍突起,涌現了大量的優秀作品,為美國黑人文學與美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這些杰出的女作家們中,以托尼?莫里森、艾麗斯?沃克最具代表性。由于來自性別、種族、階級三重壓迫,美國非裔女作家不同于白人女作家與黑人男作家。正如芭芭拉?斯密斯評論的,她們“已經形成了一個有其自身特點的文學傳統”。這些非裔女作家們站在邊緣人的立場,用獨特的視角審視黑人的歷史與文化,關注黑人特別是黑人婦女生活的痛苦,用自己的文字開啟了黑人與黑人婦女的自我意識,并以發人深省的理論與實踐開創了美國文學和文化領域最新思潮和理論前沿。她們作品中所承載的思想,不僅僅對本族文化與美國社會有很大的影響,對于反對霸權文化、如何保留自身文化的特色、促進社會的發展也都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因此,國內對以托尼?莫瑞森和艾麗斯?沃克為代表的美國當代非裔女作家群的創作思想和內涵進行了一定的探究。
一
一些學者們認為女性主義是當代美國非裔女作家們的創作思想。四川大學程錫麟教授與孫薇在《解讀艾麗斯?沃克的“婦女主義”――〈從他們的眼睛望著上帝〉和紫色看黑人女性主義》一文中,主要論述了1983年艾麗斯?沃克獨特的女性主義觀――“婦女主義”早已出現于早期的黑人女作家的作品中。從佐拉?尼爾?赫斯頓到艾麗斯?沃克,黑人女作家們一直在挖掘、記錄女性的歷史,思考黑人婦女如何在美國社會尋找自我。她們作品中塑造的一個個鮮明生活的“婦女主義”女性主義形象正是黑人婦女所獨有的。從女性主義的角度解讀美國黑人女作家的思想內涵的還有很多,包括程錫麟教授《談〈他們的眼睛望著上帝〉的女性主義意識》,四川大學周春的博士論文《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研究》,天津師范大學田輝的《對〈寵兒〉的黑人女性主義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的龍秀美的《〈寵兒〉中母親的故事給女兒帶來的力量》,上海外國語大學袁霞的《〈紫色〉中的婦女主義生存觀》,南京師范大學原蓓的《〈紫色〉――一部婦女主義成長小說》廈門大學黃雅真的《艾麗絲?沃克的〈梅里迪安〉的婦女主義解讀》,以及云南大學駱洪的《身份構建中的雙重話語――談美國黑人女作家的創作思想和作品主題》。這些文章著重論述美國非裔女作家關注黑人婦女在美國社會生活的困境,對女性意識的覺醒與身份構建提出不同見解。
另外一些學者則著重探討美國非裔女作家作品中反映的種族性與民族文化認同。蒲立在其碩士論文《所羅門之歌》中闡釋了莫里森強調的黑人民族意識;湯黎在其《傳統的回歸――從〈所羅門之歌〉看黑人文化傳統》一文中談到了莫里森呼吁回歸黑人傳統文化。大部分關于莫里森的文章如《回歸還是超越――解讀托尼?莫里森小說〈所羅門之歌〉的主題》、《〈所羅門之歌〉:‘追尋’的故事》等都分析了托尼?莫里森對于黑人文化在美國白人文化的沖擊下如何保留特色的思考與見解,概言之就是不要盲目跟隨白人文化和否定本民族的歷史,回歸、繼承、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對于黑人的精神解放至關重要。有些學者們則認為另一位非裔女作家艾麗斯?沃克對于黑人傳統文化是持批判性的態度,一味地回歸是片面與膚淺的。西華大學的趙莉華在《逃避傷痛文化,尋根非洲文化――從艾麗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當〉看美國黑人文化認同》中指出黑人文化認同中的兩個誤區:怯懦逃避傷痛文化,盲目尋根非洲文化。徐繼明在《從〈日用家當〉解讀沃克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識》中分析了沃克對美國黑人民族文化身份的闡釋。美國黑人文化既具有非洲特性又具有美國特性,應該將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美國非裔文化遺產因特殊的歷史條件,兼具非洲黑人文化遺產與美國黑人文化遺產的雙重身份,如何在這兩者之間保持動態平衡是美國黑人身份認識的關鍵。
不難看出,學者們對于當代美國非裔女性文學家創作思想的探尋主要是針對某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或者兩部作品的比較,并沒有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思想演變的體系,也沒有深入地研究當代美國非裔女作家群思想內涵的演變過程、原因及其影響。然而,美國非裔女作家個體的思想演變,女作家之間看待問題的不同角度,呈現出了美國黑人在不同歷史條件下對待白人文化的沖擊采取的不同態度和策略,從托尼?莫里森強調回歸傳統文化,到艾里斯?沃克的批判性接受傳統文化,她們在保持本民族優秀文化的同時不過度看重自我文化而形成排他性。這一過程無疑體現了美國非裔女性文學家思想理論的不斷進步與提高。
二
我認為要探索當代美國非裔女作家的創作思想,首先必須立足于研究作家們的創作動因,看到女作家們自身種族與性別之雙重壓迫促使其創作文學作品,也要看到在主流白人文化浸下,黑人變得逐漸迷失,盲目否定自身文化,黑人女作家試圖通過文學創作來引起讀者思考,構建與主流文化平等社會地位的黑人價值觀和黑人獨特的民族文化。同時,其創作環境是不可忽略的思想外因。美國國內迭起的民權運動激發了她們執筆創作的欲望;美國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促使黑人女作家不僅關注種族壓迫,還將目光投射到了黑人婦女悲慘的生活狀態和遭受的別歧視;現代女權主義與后殖民主義思潮為非裔女作家提供了文學創作的思想源泉與策源地。
其次,通過分析當代美國黑人女作家群的代表作品,比較其作品中反映的民族主義與婦女主義、人文主義,尋求在白人主流社會中如何構建自身身份與保留傳統黑人文化,研究她們的作品思想內涵,力求找尋其中的共性、個性和差異性。比如,莫里森側重民族主義,強調非洲傳統文化的回歸與飛躍,拒絕白人文化;艾麗斯?沃克的作品中更多反映的是婦女主義,指出要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地尋找黑人在多元化文化中的動態平衡。從一系列的比較中,可以看出美國非裔女作家的思想演變,從前期作品中的民族主義、婦女主義升華到了后期作品中隱射出的人文主義情懷,提出在任何存在霸權主義和種族優越感的地方,少數族裔和人群都應該堅持呼吁和尋求人道主義的平等和包容,以及對人性的尊重,捍衛和弘揚本民族的文化、傳統、特色,豐富整個人類社會文化、文明色彩,促進人類社會和諧發展。
美國黑人女性文學作品的產生和發展掀起了美國文學和文化領域的新思潮,改變了美國社會原有的主流思維方式和認知模式,為黑人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作品中蘊含的思想價值不僅僅局限于美國白人社會的非裔民族。在當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中國應該如何保留本民族的特色,在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找到平衡點,既批判、繼承與發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又不過度保護而產生排他性甚至霸權文化發展論。當代美國非裔女性文學家在其作品中所表達出來的不同思想與觀點,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美國]托妮?莫里森著.舒遜譯.所羅門之歌.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6.
[2][美國]艾麗斯?沃克著.陶潔譯.紫顏色.南京:譯林出版社,1998.
[3]王守仁,吳新云.性別?種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說創作(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張立平.當代美國女性主義思潮述評,1999,(02).
[5]劉戈,韓子滿.艾麗斯?沃克與婦女主義[期刊論文].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3).
篇10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1121-02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有的醫藥文化,是中醫藥理論體系的靈魂和根基。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發生發展流傳演變的過程中無不滲透著中醫藥文化的氣息,也正是中醫藥文化所貫穿并延續了中醫藥的生生不息、歷久彌新、與時俱進、自成一家的完備體系。
傳統中醫藥文化起源于歧黃時代,《黃帝內經》就是第一部以文字記載問答形式的醫書,近現代的中醫藥文化研究則緣起于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在醫學領域的拓展,如馮友蘭的《先秦道家思想與醫學的關系》。然而,受一定因素的影響,中醫藥文化并未被作為特定對象來進行系統考察,也遲遲未被正式提出。
誠然,中醫藥學自身的發展規律作為內在因素是中醫藥文化發展研究的根本動力和迫切需求。而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熱潮更為中醫藥文化的研究發展迎來了蓬勃生機,與此同時,中醫藥文化研究在中醫藥學術界漸次開花結果。中醫藥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和全面的研究與應用,濫觴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主要標志如下:①1993年8月,由陜西中醫學院和西安醫科大學牽頭舉辦的我國首次以“中醫藥文化”命名的學術研討會,并正式出版了《中醫藥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張文教授主編,陜西科技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②1994年4月,由陜西中醫學院承辦的“全國第八屆中醫藥文化醫史文獻暨醫古文學術研討會”上,“中醫藥文化”的概念得到初步確認;③1996年8月,由中國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獻分會和醫古文研究會主辦的“首屆海峽兩岸中醫藥文獻、醫古文、中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上,“中醫藥文化分會”作為獨立的學術團體正式宣告成立。由此開端,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每年舉辦一次全國中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每次出版一部中醫藥文化學術論文集。
隨著中醫藥文化概念的提出和有關學術會議的召開、有關研究機構的成立,中醫藥文化的研究與應用便如雨后春筍,迅速開展起來。通過研究范圍的不斷擴大和以內涵研究為核心的不斷深化,在體系建設、院校教育、研究機構、中醫藥企事業單位中醫藥文化建設、中醫藥民俗文化以及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等方面的工作不斷落實和加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對原《醫古文知識》雜志進行改造,于2006年3月開創了我國第一份,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份以“中醫藥文化”為專名的學術期刊《中醫藥文化》,每年發表大量中醫藥文化研究論文,打造了中醫藥文化學術爭鳴的主陣地。
大量的中醫藥文化方面的學術著作、科普文獻不斷涌現,如《中國傳統文化與醫學》、《中醫與文化漫談》、《中醫文化溯源》、《中國醫學文化史》、《中醫文化研究(三卷本)》、《中醫與傳統文化》、《中醫文化論叢》、《中醫哲學基礎》、《中醫藥文化選粹》、《中醫藥文化基礎》、《中醫藥文化傳播叢書-黃帝內經養生堂》、《中醫體質與飲食調理》等等。
不容忽視的是,中醫藥文化的研究仍遠遠落后于中醫藥醫療教學科研的研究現狀,有鑒于此,政府逐年加大中醫藥文化事業的資金投入和推出有利于中醫藥文化特色優勢發揮的政策支持。簡列如下:《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中醫藥事業“十二五”規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強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等等。
在如上所述一系列政策的支撐和推動作用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作為職能部門,積極引導并響應中醫藥文化發展的需求,組織開辦大量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歷時三年的“中醫中藥中國行”(2007――2009),是一項全國性的大型中醫中藥科普宣傳活動,緊隨其后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活動”(2010――2013)繼往開來,深化主題-傳承中醫國粹、傳播優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諧,走“面向基層、服務農村、惠及百姓”的路線。建立“中醫中藥中國行”專題網站,并開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網“中醫藥文化”專欄。
2005年啟動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2011年制定《“十二五”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方案》和《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標準》。截止2013年10月,已批準成立16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5個建設單位。
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2010年“中醫針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2011年《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在歷屆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和各省市名老中醫學術傳承工作的基礎之上,于2009年6月組織評選出30位“國醫大師”,促進了中醫藥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傳承,為中醫藥事業發展營造出良好的氛圍。
2009年6月成立了“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專家委員會”,在各地尤其是中醫醫院、中醫藥博物館廣泛建立科學研究與教育實踐基地,開展中醫藥文化的科研和展播工作。2011年開始建立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信息庫,組織選聘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至今已舉辦四期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培訓班,建構了中醫藥文化事業的人才支撐力量。
2012年5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選評推出“首屆全國優秀中醫藥文化科普圖書”15種。2012年8月則特別創設了以“中醫文化學”為名的中醫藥文化學科(培育)。
- 上一篇:流行文化論文
- 下一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