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師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0:33: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國教師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美學特性
文藝美學在中國的發展并不是一種巧合,而是有它發展的內在必然性和歷史淵源。就中國古代文藝理論中的美學屬性來看,它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延續。中國古代的文藝理論為美學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和發展延續的基礎,因此自身有著很濃厚的美學特性。
1.1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美學研究特性
從目前的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研究成果來看,文藝理論中的美學特性一般從文學藝術作品主題、創作手法和鑒賞方式入手研究。文學或者藝術作品都有著自身的創作主題,或者描述事物或者人物的美丑,刻畫人物的形態、形象、氣度,抑或是景物的動靜、環境所營造出的一種虛實的意境等等,總之是凸顯出作品的主題;文藝理論的創作手法多樣,創作者根據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通過抒情、議論、神思、憤書等再填充材料;鑒賞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能凸顯美學特性的一個環節,通過鑒賞作品,體味其中所蘊含的美,最終實現與創作者的共鳴。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中的美學特性通過這樣的三維鑒賞體系表現出來,創作者的創作語言和鑒賞者的欣賞緊密結合在一起,欣賞者再結合自身的閱歷、文化素養對作品進行自我對應,從而實現與創作者心靈上的互通,形成一個雙向互動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古代文藝理論的美學特性就自然而然地被傳遞和接受。
1.2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哲學性
中國對文藝美學的研究歷史悠久,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人們就開始對文學作品和其他一些藝術作品中的美進行深入的研究。不同于西方美學的是,中國古代的美學研究并沒有將文章、詩歌、書法、繪畫、音樂等單獨或者進行歸類研究,而是將美和道的主線貫穿在各種研究之中,道與美是分不開的,而美的表現形式與道也是分不開的。道是作品的主體,同時還需要一定的美的形式將其傳遞出去,這種互相依存的關系就是一種哲學性的體現,這種哲學性貫穿于整個古代文藝理論的研究中,使古代文藝理論既達到了美學的高度也實現了哲學的深度。
1.3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貫穿流變性
中國古代有很多思想派別,在歷史的發展中也形成了一定的思想體系。傳統思想深受儒、道、釋體系的影響,每個體系中的文藝理論觀念也對之后的文藝理論創作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如在東漢,玄學進入中國本土,為了適應生存,它就和土生土長的儒家思想進行了融合,并對文藝創作產生了影響。因此,中國古代的儒、道、釋所形成了三體系為主干,它們之間又相互依存影響,之后又和許多思想理論進行結合,拓展出龐大的體系脈絡,最終形成一個大的整體的思想系統。
中國古代的文藝理論體系雖然沒有嚴格的體系,但是卻有著成體系的研究范疇。通常某一派別提出一個觀點,歷代的藝術家、文學家就會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拓展研究,在不斷地延續過程中,最終將這一焦點進行升華,提升到文藝理論的高度,因此,中國的古代文藝理論有著貫穿流變性。
2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審美經驗
2.1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作品的經驗性創作
中國古代的文藝理論有著明顯的經驗性,從美學的角度看即古代的文藝理論作品在表述上有著深刻的審美經驗。審美經驗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的審美經驗,即創作者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對作品進行了直接的經驗性創作,這種創作既會利用原有的審美資源,也會借助于腦中形成的固定的審美意識;另一種就是間接的審美經驗,創作者通過研究他人的作品或者成型的文藝理論,從中提煉能夠滿足自身創作的審美經驗,從而推動古代文藝理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2.2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創作者的審美經驗
我國古代的文藝理論創作者大多是藝術家或者文學家,很少有專門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們往往兼備兩重身份,在創作文學藝術作品的同時也會創作一些像詩論、文論、樂論、書論這樣的文藝理論作品。像陸機因文藝理論作品《文賦》被人們所知,但他最主要的身份則是詩人,詩人杜甫同樣也寫出《戲為六絕句》的經典之作,類似的人有很多,他們不僅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在理論研究上也有很大的建樹。
不論是從創作者本身還是從文藝理論作品來說,中國古代的文藝理論都有著明顯的經驗性。即使在今天,古代的文藝理論仍然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這和作者的審美經驗是分不開的,他們創作的文藝理論雖然有著不同的觀點,但是卻有很多作品都有一定的系統性,像《文心雕龍》《原詩》等,有的作品即便是隨感而發卻有著深刻的觀點,像《冷齋夜話》和《六一詩話》,還有一種最常見的是作者對別人作品的評述、整理,如金圣嘆對《水滸傳》的批改,還有在先人的作品上進行題詞的,這些都是古代文藝理論的主要創作形式,也是審美經驗在文藝理論創作上的直接表現方式。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所蘊含的這種濃厚的經驗性質,雖然不是專門的哲學家、思想家和理論家所創作的,但這些詩人、文學家、音樂家、書法家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的理論研究更是一種有著深厚基礎的智慧結晶,他們對文藝理論的論述并不是懷著某種特定的目的,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創作升華,這種富于實踐性的經驗性創作植根于實踐,又推動著文理理論的不斷發展。
3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美學意義
傳統觀念認為,中國古代的文藝理論和西方的美學理論有著明顯的差別,前者是一種直觀的經驗性的創作,后者是一種具有極強思辨性和緊密的邏輯性的作品,但是,對古代文藝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后才會發現事實并非如此。古代的文藝理論并不是觀念層和表面的東西,它與西方文藝理論不同的是它的抽象性是通過經驗創作從而提取出的抽象的高度。
3.1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審美抽象
審美抽象是一種思維過程,在審美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與抽象的邏輯判斷和推理不同,是一種可以概括和提升的思維方式。中國的古代文藝理論表現出的主題、思路就是典型的審美抽象。西方的邏輯思維是通過描述具體的事物,最終提取出一個概念,這個過程中會將感性的、偶然性的東西舍棄,而我國古代的文藝理論則是通過一種感性的方式將現實中的普遍意義表現出來,并將創作過程中的細節、感性認識、偶然性因素融合進去,從而運用多種表達形式、藝術符號將現象的本質表現出來,運用感性的思維去把握事物的深度,達到思想上的高度。
3.2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審美抽象途徑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審美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作品整體呈現出的意蘊,另一種的文藝理論作品中所蘊含的主題。最為重要的是第二種,對于古代文藝理論中的主題,通常不是通過抽象的邏輯思維來推斷出來的,而是由具體的審美抽象來凝練的。例如,上文中提到的“物”,在魏晉時期,“物”已經是一個被普遍使用的概念,而它卻不是一個簡單的“物品”的意思,它既是對一切自然界事物的概括,也是代指社會上的事物,同時還有“心物”之意。例如,陸機的《文賦》中就有“體有萬物,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這樣的句子,這句話中出現了兩個“物”,像劉勰的文藝理論作品中也較多地使用了這個字,而“物”的內涵卻不盡相同。可見,中國古代文藝理論中的具體概念,抽象的程度是高于西方的邏輯推理概念的。
篇2
我國的舞蹈藝術能否健康的發展,能否躋身國際民族之林,取得與文明古國相稱的聲譽,能否體現振興民族文化的精神,這些要求取決于舞蹈教育。舞蹈教育所培養的和向社會輸送的人才,不僅能夠體現出舞蹈教育的方針,也直接影響到舞蹈藝術的審美思潮和藝術取向。而舞蹈教育的資質水平又將取決于教師隊伍的資質水平,所謂辦學理念,直接體現于教師的教學理念。因此,如何關注舞蹈教師的資質,將直接關系到舞蹈藝術發展。
在舞蹈藝術的各門類中,民族藝術學科――中國古典舞、民族民間舞,與從外國引進的芭蕾舞、現代舞等學科又有所不同。民族藝術的意義是在于代表民族,體現民族的文化傳統和藝術精神,也就是民族的審美智慧和民族的創造才能。因此,民族學科的教學和教師又肩負著弘揚民族文化的職責。本文所思考和探討的,便是中國古典舞教師文化修養的問題。
一、古典舞的藝術定位
中國古典舞作為民族藝術門類的一種,對于民族的凝聚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有著燦爛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國文化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古典舞不是歷史上某些舞蹈當時已有的名稱,和古典哲學、古典文學、古典藝術一樣,是后人認為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某些哲學、文學、藝術作品,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而給予的名稱,而且是若干種哲學、文學、藝術作品的總稱。在現代社會都不去搞現代舞還要繼續保留古典舞,就是因為古典舞是傳統文化,是歷史文化,是我們祖先經過了幾千年所創造的藝術,代表著我們民族的智慧,是中華民族藝術審美的古代傳統。
首先要明確古典與古代的關系。所有的古典藝術都是形成于古代,是歷史的產物。有的流傳了下來比如:文學、詩歌、繪畫、建筑、工藝等。有的只有一些資料,沒有鮮活的流傳下來比如:音樂、舞蹈。因此,把握古典的形式、風格只能進行繼承和研究。其次當代古典舞是今人編創的,而編創的根基是歷史、是傳流、是古代。“知”而后變,要想達到這種境界必須有堅實的歷史材料和對材料做社會科學性質的研究精神,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古典舞的形式和審美方向的問題,才能把握民族的特色。古典舞是形成于古代的舞蹈,我們常說“傳統”,傳統是歷史的積累,是經過一代一代古人長期的繼承和創造,才凝定為若干種藝術形式,并從那些藝術形式當中體現出藝術的規范性和美學傳統。因此,古典舞與古代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二、是定位為文化形態,還是定位為技術技法系統
文化是審美的基礎,審美觀是藝術必須解決的核心,作為審美基礎的文化不同種族、民族,以及地域的差異,及其特征和個性,沒有特色的個性,民族就難以存在,中國古典舞也是如此。不同的民族藝術,具體表現在形式、風格的不同,形式由舞姿造型和活動的流動連接的方式構成。而形式所體現的風格――即藝術韻味,則密切聯系著一個民族文化歷史的諸多方面因素,即意識形態。中國古典舞作為一個藝術門類,必須有獨具的形式、風格、技法,不能把其他舞種借過來代用,代用就是說明還沒有弄清楚自己的“面目”什么。
任何一種藝術技法都是根于一定歷史和文化,又無一例外都有繼承性――也就是“來路”。藝術是上層建筑,是意識形態領域中一個組成部分。牢記這一點或者甩開不管都無法改變這個科學論定。因此舞蹈作為一門藝術不可能沒有思想、沒觀點、沒立場、沒取向。不同的形式、風格產生不同的技能、技法,藝術的形式、風格沒有統一的審美標準,藝術的技能技法也就沒有統一的評判尺度。不同的文化的形態決定著舞蹈的技能技法,作為古典舞不能只注重技能技法體系,而是要將古典舞作為一種文化形態來看待。技能技法是為古典舞的審美取向而服務的,而古典舞要想達到所要求的審美取向就必須依靠技能技法,這兩者是互相依存的。
三、作為一名合格的古典舞教師的責任,自身所應具備的文化素質及修養
以上這些觀點直接牽扯到教學上,從教學出發認清古典舞今后所要走的道路是作為一名從事古典舞事業的教育者的責任,教師的任務就是通過教學演繹,引導學生認識、理解藝術形式中所蘊含的意識形態,學習并掌握中國古典舞蹈文化發展的歷史,了解本土文化的發展提高學生的民族意識。這就要求古典舞教師自身對古典舞的感情和審美傾向一定要清楚,這是從事古典舞事業的教師們所必修的課程。如果一個教師在教學上只保留在形式的把握,不能提高到文化的教學程度。那么,課堂教學就將脫離文化而成為單純的技能、技法教學了。長期以來,由于受到舊的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我們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照搬硬套、墨守成規上,教師的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創造力十分的缺乏,這將直接影響到古典舞今后的發展。那么作為一名大學古典舞教師所應該具備哪些文化修養呢?
(一)必須了解古典舞、了解中國古典舞性質的由來
所謂古典舞主要是指歷史上為貴族服務的宮廷舞蹈;被宗教利用成為一種祭祀形式的宗教舞蹈;或者曾經走上政治舞臺,是在專業化、職業化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古代舞蹈形式。這些雖然是古代民間舞的加工、發展,但與自娛性有節令、地域和物質條件限制的民間舞蹈有所不同,它是具有吸收、融會不同民族、地域外舞蹈的優越條件并且是在貴族文化、宗教意識或者是在廣泛的――不限于一個地區的欣賞趣味影響下發展、提高起來的。形式比較完整、嚴密,表演、技巧也高于民間的水平和成就,對歷史上的舞蹈文化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因此,作為一名古典舞教師必須了解中國典舞的含義,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體現特色,突出特色,培養決定古典舞形式所需要的技術能力。了解中國古典舞的風格、審美取向,將技術技能與文化形態聯系起來,真正達到技能技法的教學目的和任務。
(二)必須有熱愛這樣文化的感情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在這五千多年里,舞蹈一直占領著很重要的位置,所以說舞蹈的發展也是很積極的,它是每個不同時期政治、經濟等各項有關于國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作為一名當代古典舞教師我們不但要了解現代舞蹈發展的狀況而且也要對古代的舞蹈發展狀況有所了解,這是必須的。我們要隨時趕上時代的潮流不被時代所淘汰,推陳出新是教師們所肩負的重任。但是推陳出新并不代表將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舞蹈歷史遺忘,正好恰恰相反,將中國舞蹈的精髓展現在世人面前是作為一名中國古典舞教師所應該趕上的潮流,這也是使命。必須回溯歷史、回溯古代了解古代舞蹈發展的脈絡,搜尋古代舞蹈資訊,并盡可能的多學點各個層面的中國文化,卑能最大限度的體現我們祖先在這門藝術所創造的美,也就是我們民族的智慧。要想去了解這些,必須通過自身內心達到對中國古典舞事業的熱愛與關注,這樣才能將所了解的慢慢吸收到自身的腦海中成為永不磨滅的記憶。
(三)必須具備哲學、歷史、民族、宗教、習俗的藝術多種文化基礎知識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教師必須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作為一名古典舞老師尤其是大學教師要學會不斷的去探索,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時代已經不再允許那些墨守成規的、老套的、沒有內涵的垃圾藝術存在了。“創新”是我們已經不可逃避的事實,要想創新必須從自身的文化修養作為起點,不斷的充實自己使內涵變的豐富起來。作為教師的任務不光是只是進進課堂,對學生進行肢體上的訓練,另一方面還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引導學生的審美取向和審美情趣,使學生變的博學,不能讓學生只局限在舞蹈的技能、技法上。如此看來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們必須先從自身作起,教師應該所懂得的是除去教材本身以外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就是中國古典舞的審美取向和對中國古典文化的了解。這樣一來只有自己懂的多了才能去教學生、引導學生,才在學生面前有說服力而且這也可以幫助教師自身在中國古典舞上不斷的創新。哲學、歷史、民族、宗教、習俗、繪畫、建筑、等等的這些歷史文化都是與舞蹈相聯接的,靈感不是隨時隨地就有,文化的積累相當重要,只有兩者相互的配合才能創作出更好好的藝術作品。還有的就是現在學習舞蹈的學生專業水平越來越高,可能在某些方面教師和學生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或出現教師落后于學生的現象。面對這些種種的壓力,必須促使教師們時時刻刻保持強烈的求知欲,不斷的豐富自身的文化修養,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的探索舞蹈教育領域的未知世界。
(四)古典舞教師自身文化的重要性,這關系到古典舞事業今后的發展
舞蹈藝術人才的培養――不菲是表演、教育、編創,在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們一定要在技能、技術培養的同時進行藝術思想教育,如果不把愛國主義情操,熱愛民族文化傳統的感情培植起來,不把“武裝頭腦”作為一個關鍵性的環節去抓,就很難體現民族藝術的價值和意義。現在在教學中有很多老師只懂得硬搬亂套,只懂得照著已經編好的教材進行教學,在課堂上對學生只是進行單一的技能技術的訓練,更何況自己動腦子去學習其他的藝術各類知識了。對學生們所提出的有關于專業上的知識更是避而不答,因為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作為一名古典舞教師首先自身就不具備舞蹈教學的能力又如何去教學生呢?尤其是現在西方的現代舞對中國舞蹈的入侵,如果作為一名古典舞老師對中國古典舞蹈沒有堅定的信念那么她所教出來的學生也很有可能被同化。
教師是全方位給予學生成長的指路人,學生最終的好與壞,一方面是學生自身對自己的把握,另一個方面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教師們也是從學生時代慢慢成長起來的,所以應該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樣的知識,應該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教師需要永遠的站在時代的前頭,永遠站在知識的前頭,如果教師落后了,我們就可想他教授的學生,損害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代人。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和教育法,不僅能傳授專業知識解惑釋疑,而且能探索研究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把握教育教學規律。種種的這些更是證明了教師的文化修養是多么的重要,也更是對從事古典舞教育事業的教師們所提出的要求。
古典舞要想求發展必須依靠強大的教師隊伍,就象漢唐古典舞它就是在一些優秀老師的帶領下發展起來的。開設這個專業并不是說要回到漢代、唐代,更重要的是面對祖先留給我們豐富的傳統舞蹈文化遺產呼喚如何把它更好的保護和發揚。這也正是古典舞今后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發展的一個方向,只有這樣民族的自豪感,民族的凝聚力才不能被磨滅。所以作為一名古典舞教師任務是艱巨的,我們不能保守,必須創新。對于我們自身的傳統文化修養,應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的千錘百煉,閃爍出光輝的異彩。
篇3
關鍵詞:隋唐;西域文化;歌舞大曲
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音樂交流:
中國漢族在民間音樂史上,漢代的“相和歌”和“相和大曲”是以北方地區的音樂為主體的,到“六朝”時,則被以“吳歌”、“西曲”為代表的南方音樂為主的“清商樂”所取代。“清商樂”這一“九代之遺聲”從此變成了古老漢族音樂之象征和代名詞,至隋唐時期融入“九部樂”、“十部樂”的宮廷音樂之中,“清商大曲”則成為中國漢族歌舞音樂最高形式的一個發展標志。
自張騫開辟“絲綢之路”以來,西域音樂便開始淵源不斷地傳入中原。西亞的生活習俗和音樂藝術開始風靡中原。這是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發生的變化。南北朝時期相繼由漢化的鮮卑人和鮮卑化的漢人統治,與西域更是血緣相近,地壤相接,“天竺樂”、“龜茲樂”、“康國樂”、“疏勒樂”、“安國樂”等西域歌舞幾乎暢通無阻地涌入中原,風靡南北,形成了西域音樂在中原廣為流行的蔚為壯觀的局面,也為隋唐宮廷燕樂多民族音樂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同時,印度佛曲也從天竺的佛教傳播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梁武帝親制佛曲,開創了佛教音樂的華北。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歷史上一個最混亂的時期,這時期的音樂文化都處在一種各族文化音樂大交流、大融合的狀態。一方面,漢族傳統的“清商樂”承襲了各統治集團各個小朝廷、門閥士族、豪強大富家庭的飲宴娛樂中,另一方面,被叫作“胡樂”、“胡舞”的各少數民族民間又以勝利者的姿態風靡了南北兩朝。如:清商樂中著名的舞蹈,《白紵舞》最初為三國孫皓時吳地的民間舞。后來,在統治階層享樂需求下,它與佛曲相融合,后進入宮廷,盛行于六朝及隋唐。[1]宮廷中的《白紵舞》,雖然改變了最初作為民間舞蹈本來的健康,質樸的格調,罩上了些消極感傷的色彩。在魏晉南北朝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真實而深刻的展現了對生活的強烈追求。在這個基點上,《白紵舞》有它自身的意義。由于此時期常年戰亂,人們心靈都已疲憊不堪,此時的玄學盛行,與其并存的還有佛學思想的傳入。換個角度來講,在人類最為悲苦的年代,能使人的心靈得到慰藉的是宗教,藝術只有很小的功能。
除了《白紵舞》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之外,還有“胡樂”、“胡舞”與中原舞蹈存在著較大差異。尤其是在上層社會,喜愛胡樂、胡舞成為一時之尚。胡舞“或踴、或躍”的動勢姿勢特點、“醉卻東傾又西倒”的癡狂情調,那樣放蕩縱情、無拘無束,十分符合鮮卑民族的審美理想。胡舞就是在這樣一個適宜自己生長的文化氣氛中不斷發展,從而徹底改變了舞蹈發展的總體風貌。這種帶有“陽剛之美”的風格與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追求放蕩不羈、超自然的時風頗為一致,形成了同時代精神律動與歷史運行步伐的相協共振。這也為隋唐樂舞的空前繁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 隋唐音樂交流:
一個民族音樂文化的高度發展,有的時候需要幾個世紀的文化積淀。隋唐三百余年間,音樂文化的發展所以能夠達到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原因是多方面的。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和睦、經濟的繁榮,社會的富裕為文化藝術的高度繁榮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創造了優越的發展條件。全民族文化素質的空前提高,使得唐朝在詩歌、建筑、音樂、舞蹈、繪畫、書法、服飾、化妝、器皿制作等領域取得了全面的突破。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音樂大規模傳入的基礎上,建立起了以多民族音樂為特色的文化體制。宮廷燕樂得到高度發展,“部樂”與“部伎”的建立標志著隋唐音樂的最高成就,在中國歷代宮廷音樂中具有登峰造極的劃時代意義。
唐朝的歌舞音樂的形式極其豐富多樣,有歌舞大曲、琴歌;有各種器樂獨奏形式,如:琵琶、五弦、古箏等,而其中代表各類音樂形式最高水平的乃是“燕樂大曲”。這是繼漢代“相和大曲”、魏晉“清商大曲”之后,我國歌舞大曲最具質量、規模與水平的形式,其中又是“清商大曲”、“龜茲大曲”與“西涼大曲”三種不同的風格流派。已經相當宮廷化和貴族化。《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之經典,是一部將我國歌舞伎樂推向歷史頂峰的作品。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和宗教音樂在唐朝也有較大規模的發展。民間音樂中的“曲子”有較大發展;文人音樂種的“琴樂”和“詞樂”,成為文人階層傳統音樂形式和新興音樂形式兼而有之的兩大類別;佛教說唱音樂“變文”的出現,標志著佛教音樂華北的完成。唐朝對西域音樂的開放性政策,體現了唐王朝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說的就是一個“外來音樂”盛行的時代。白居易的《楊柳詞》:“《六幺》、《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也是表現唐朝社會各階層普遍喜愛音樂、歌舞成為一種時代風尚。這些都和唐朝統治者“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喜好音樂的傳統和導向作用有著密切的關聯。
三、 唐代《霓裳羽衣曲》:
自魏晉南北朝之后,中原音樂和西域音樂經過百年的交融。形成了一種新的音樂風格,而這種夾雜著西域之音和中原舊樂的新風格音樂,是當時唐代歌舞音樂的主流。唐代歌舞大曲含有大量的民間音樂和西域音樂成分,風格清新活潑,生動明快。宮廷宴飲歡娛場合使用的燕樂與雅樂的儀典、教化功能相反,歌舞大曲體現的是樂舞文化的娛樂消遣功能,歌舞大曲代表了當時歌舞大曲的最高水平。
歌舞大曲是一種綜合器樂、舞蹈和歌曲,含有多段體的大型樂舞。“大曲”是隋唐時期新興的藝術歌曲。從中亞細亞、印度、緬甸、新疆一帶傳入的音樂和流行于漢族地區的民間曲調,文人音樂的主要形式之一。“法曲”本來就是道家所用的一種音樂,是南北朝一來經由道教所提倡和發展起來的。玄宗崇尚道教,因而將“法曲”納入宮廷音樂中,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一種俗樂。它源于民間,與相和歌、清商樂等有直接的關聯。唐玄宗所創作的《霓裳羽衣曲》歌舞大曲的道教作品,通過樂曲、歌聲、舞蹈三者層次遞進和同步進行的方法及節奏節拍上強弱、剛柔、急緩、動靜的幻化對比,創造出獨特的形式美。《霓裳羽衣曲》有一部分內容采用的是“法曲”,是燕樂大曲中道教音樂清麗超脫色彩的一個特點。一般認為是唐玄宗在根據西涼都督楊敬述進獻的印度法曲《婆羅門曲》基礎上創作改編而成。這是一首具有“西涼大曲”音樂風格的作品。[2]
唐代匯聚了南北朝三百年樂舞和樂歌的資源,呈現出了中國歌、舞、樂歷史上的一個光彩燦爛的音樂盛世。唐代燕樂以歌舞大曲為主體,建立在以多種民族音樂融合的多元化基礎上。統治階層對外交流的態度與喜聞樂見的大型歌舞音樂形式使燕樂著名的樂曲名聲遠播。創造出在我國封建社會音樂藝術水平發展的黃金時代,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給我們后人留下了不可估計的寶藏。(作者單位:商丘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篇4
上課班級:湖北省宜都市枝城中學初二(五)班。
教學構想:以《中國石拱橋》為例,滲透學生的課外生活,圍繞如何抓事物的特點寫事物的特征這一訓練重點,切實訓練學生的說明能力。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實地觀察枝城長江大橋、白水橋(石拱橋)以及自己身邊形形的橋。仔細回憶自己見過的各種橋。
2.在觀察回憶的基礎上,歸納橋的特點并用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來。
課堂實錄
師:前面我們布置大家觀察了橋(教師板書,加點詞為板書內容,下同),下面請同學們說說你見過哪些類型的橋。
生:獨木橋、水泥預制橋、鋼梁橋、石拱橋、鐵索橋等等……
生:江河大橋、立交橋、過街天橋……
[點評:把學生的生活體驗引進課堂,引導學生深刻地認識說明對象。]
師:大家見過的橋確實不少,那么你們能否用一句最簡潔的話說說橋的特征。
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鋼筋作材料的建筑物,如枝城長江大橋。
生:不對,有的橋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獨木橋。
生:還有,有的橋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橋。
[點評:引導學生把直覺形式轉換成言語形式,為訓練張本,對于學習中的分歧不是簡單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讓學生爭論,在爭論中澄清是非。]
師:大家說得很有道理,看來要把握事物的特征,還必須找到同類事物的共同點。下面大家想想,哪些才是形形的橋所共同具有的特點,可以查詞典,看看詞典是怎樣說的。
生:(查詞典)架在河面上連接兩岸的建筑物。
師:根據我們前面的討論,大家想想這樣概括橋的特點是否準確?
生:不夠準確。前面已經說過,立交橋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
師:看來時代在發展,詞的含義也在發展,大家修改修改。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用來連接兩端的建筑物。
師: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剛才講到的抓事物特征的方法。事實上橋用什么材料做,千差萬別,不是共有的特點;橋的作用——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連通兩地供通行才是共同具有的。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類事物的共同點。
[引導學生從直接經驗中總結出一般的規律,是“課內外銜接教學實驗”的重要特點,能力訓練即從此開始。]
師:下面我們把橋的范圍縮小,局限于石拱橋。按照上述抓特征的方法找找石拱橋的特征,看看石拱橋有什么共同點。
生:橋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橋身全由石料構成。
[點評:引導學生從簡單的訓練開始,把一般的方法變成學生的經驗。]
師:說得較好,不過同學們所看到的還只是橋的外部特點,事實上我們在分析事物特征時,并不像這樣顯而易見,還需要我們仔細研究。下面我們把橋的范圍再縮小來研究中國石拱橋有什么特征,可能難度就會增大。請同學們翻開課文《中國石拱橋》,先看課文寫到石拱橋的哪些特點。
(學生瀏覽課文,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師:現在請同學說說《中國石拱橋》有哪些共同點。
生:形式優美。
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最好用書上的原話回答。
生:石拱橋的橋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
生:作者在寫趙州橋的時候這樣寫:“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
生:盧溝橋也是一樣,“盧溝曉月”很早就成為北京的勝景之一。
[點評:訓練由淺入深,讓學生的技能水平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師:說得不錯,中國石拱橋除了形式優美以外,還有沒有更重要的特點?
生:有,那就是結構堅固。
師:(板書結構堅固)何以見得?
生:書中說這種橋“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發揮交通作用”。
生:書中還說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盧溝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
師:回答得很好。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從課文中看到中國石拱橋具有什么特點嗎?
生:歷史悠久。
師:(板書歷史悠久)通過上面分析我們已經找到了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1)形式優美;(2)結構堅固;(3)歷史悠久。那么怎樣說明才能把這些特點說清楚呢?通常的做法是精選例子。下面我們看看課文是如何選擇例子來說明事物的特征的。請同學們再仔細看看課文重點寫了哪兩個例子。
[點評:通過總結巧妙地過渡,從一個訓練重點轉移到另一個訓練重點,保持訓練過程的清暢。]
生: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
師:為什么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例子,用這兩個例子能說清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嗎?
生:因為趙州橋和盧溝橋都歷史悠久,前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后者修建于1189-1192年間。這兩座橋都形式優美,趙州橋前人有“初月出云,長虹飲澗”的盛贊;盧溝橋有“盧溝曉月”的美譽。更重要的是這兩座橋結構堅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無損。中國石拱橋的三個特點,在它們那里都非常突出,所以選擇這兩座橋作例子,就能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點評:引導學生深刻地感知說明文選例子的方法,為后面總結規律做鋪墊。]
師:既然這樣,那么作者為什么不只選一個例子,那樣文章不是更簡潔嗎?
生:簡潔是簡潔了,但是那樣就不夠全面。
師:此話怎講?
生:趙州橋是單拱,盧溝橋是聯拱,既選單拱的例子,又選聯拱的例子,就能較全面地反映中國石拱橋的概貌。
[點評:欲擒故縱,讓學生在深入體驗的基礎上道出秘訣。]
師:看來選例子除了典型以外,還要全面,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保證主要方面有代表。選例子很重要,選準了例子把例子寫好,通過它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征更重要。下面我們看課文是如何寫例子的。請大家瀏覽課文,找出文中寫趙州橋和盧溝橋的段落。
生:第4、5段寫趙州橋,第6~8段寫盧溝橋。
師:下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第4、5段,讀后思考作者是怎樣圍繞趙州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學生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生:先總寫橋的外形和使用情況,給人以總體印象,再詳細地寫這座橋的四個方面的特點,給人以具體的形象。
[點評:訓練的層次仍在遞進,緊扣課文引導學生體會。]
篇5
論文摘 要: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家軟實力成為大國競相角逐的對象,國家文化利益成為各國外交工作的重要宗旨和目標。作為中國軟實力核心的文化外交發揮著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手段難以達到的獨特作用。孔子學院是體現中國“軟實力”的最亮品牌,極大的促進了中國的文化外交,孔子學院對中國的文化外交具有重要意義。
文學
一、孔子學院誕生的背景 文學
世界文化是豐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是促進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而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載體,成為各國人民之間增進了解和友誼的紐帶,對加強各國之間的學習和借鑒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廣泛和深入,漢語的文化價值和使用價值也在提升,漢語學習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民眾的重視。為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增進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為各國漢語學習者提供方便、優良的學習條件,2003年作為文化外交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宣布了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學院的計劃。中國國家漢辦將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條件的若干國家建設以開展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民族文化為主要活動內容的“孔子學院”,并在北京設立了“孔子學院總部”。
可以說,在海外建設孔子學院是中國國家積極推動的項目,也是21世紀初中國外交的一個戰略。“孔子學院“的英文名稱是”Confucious Institute”,孔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其學說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對于中國人來說,孔子是中華文化的首要記憶;對世界來說,孔子是中華文化的標志性符號。因此,該名稱體現了中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化底蘊,也體現了新世紀中國文化將逐步融入世界的發展趨勢。
自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開辦以來,從尼羅河畔到乞力馬扎羅山,從富士山下到伊洛瓦底江邊,從五大湖區到西伯利亞田野……在世界五大洲的78個國家和地區,已設立了249所孔子學院和56所孔子課堂。短短4年,孔子學院花開全球,其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孔子學院的迅猛發展,得益于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世界迫切了解中國的需要。“孔子學院”是世界各國人民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文化的園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是加強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合作的橋梁。毫無疑問,孔子學院的誕生、建設和發展勢頭對中國塑造和提高自己在國際社會的良好國家形象和構建和諧世界的外交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為中國文化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二、文化外交的獨特價值
文化外交指的是主權國家以維護本國文化利益及實現國家對外戰略目標為目的,在一定的對外文化政策指導下,借助包括文化手段在內一切和平手段所開展的外交活動。文化外交的獨特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優化一國的國際形象。
建構主義認為,通過文化信息和價值觀念的對外放射,國家將產生文化影響力,從而建構其廣泛受到國際認同的一國的國際形象。對中國而言,建立起負責任大國形象是國家形象設計的戰略目標。這就要求中國以國家自身的和諧發展為基礎,積極推動世界的和諧化進程,積極發揮文化外交在塑造和提升國家形象中的作用,從而逐漸塑造起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孔子學院具有文化外交乃至公共外交的屬性,其目標就是要推廣漢語和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讓外國人民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的價值觀念,做到“潤物細無聲”,在提升中國國際形象的同時,增進友誼,共創和諧世界。傳播文化最好的載體是語言,孔子學院在傳播漢語的同時推廣中國文化,成了既便于操作也很有需求的文化外交行為。陳至立在第二屆孔子學院大會上演講時說,孔子學院要成為“海外漢語推廣的基地,外國朋友了解中國的窗口,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的平臺。
2.鑄就強勢文化,提升一國的文化競爭力及綜合國力。
一國的文化交流狀況基本與國家綜合國力成正比,經濟水平高、綜合國力強的國家,文化外交的水平相對就高,也就容易成功實現對外戰略目標。
正如漢斯•摩根索所言,“較之軍事、經濟等因素,文化如果運用得當,將能征服人們的頭腦,產生持久、穩定的戰略效果”。在文化多樣化發展的當今世界,能否占據文化主角地位,即是否具有強勢文化,將對一國的發展起重要作用。從傳播學角度看,在文化傳播過程中,對強勢文化的擁有者而言,在政治上、經濟上對受眾在吸引力方面處于相對優勢地位。
當今世界上一些國家的強勢文化正深刻地影響著其它國家的文化傳統。中國文化在國際上依然缺乏應有的影響力和認同度,中國外交在國際機制和國際事務中的實際參與度和話語權依然有待加強。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各國對漢語與中華文化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而孔子學院正是以傳播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為宗旨,孔子學院在海外迅速走俏并加速了“中國熱”的升溫,為中國的文化外交帶來不少福音。
三、孔子學院對中國文化外交的重要意義
1.加快中國文化的傳播,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語言和文化之間有著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關系,語言的推廣對文化傳播有巨大的推進作用。“孔子學院”以漢語教學為渠道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國人民更直接地接觸中華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華文化。有了漢語作載體,中國的書刊、雜志、影視、網絡信息等流傳于國門之外將不再舉步維艱。
漢語是維系中華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紐帶,在漢語的國際推廣過程中必然會伴隨著中國文化的傳播,加快京劇、影視劇、文學作品等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滿足國外對中國文化的向往,使中國文化成為吸引亞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磁石;同時這也將增強海外華人、華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促進中國的文化外交、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
本國語言的國際化是國家之間軟實力競爭的重要內容和象征。近代以來,中國人走出去傳播漢語言文化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長期僅限于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領域。2002年,中國開始醞釀在海外設立語言推廣機構。孔子學院是海外漢語教學推廣基地,同時也是外國朋友了解中國的窗口,是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的平臺,也為中國的文化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從傳播學視角看,“孔子學院”的文化國際傳播應該是搭建雙向的橋梁:一方向是中國輸出其語言、文化以及塑造本國的國際形象;另一方向是從與國外進行交流活動過程中吸取其優秀成分,以服務于中國文化及與國際先進的發展水平接軌的事業。正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理查德?鮑姆所說,“中國政府通過孔子學院提升國家形象,正在向世界展示一張柔和的孔子的臉”。〔〕〔8〕孔子學院正是中國文化外交的一項創新舉措,極大的促進了中國的文化外交,提升了中國的文化軟實力。
3. 有助于化解“中國“,優化中國國際形象。
目前,中國的國際形象,特別在西方,基本上是由以美國為首的全球信息傳播體系塑造的,其向世界散布的“中國“,使中國國際形象極大受損。美前日本防衛所言舊俗史部長星島九夫發表文章指出:“最近,‘中國’的論調甚囂塵上,我長期以來一直作為美國戰略、美國國防和戰略安全保障問題的專門研究人員,對中國進行觀察,得不出這種結論。成為威脅的該是別國,而不是中國。”韓國學者李映周也系統批駁了“中國”,他指出“ 認為中國在21世紀強大起來必然構成對外擴張 ,威脅別國的觀點是荒謬的” 。但是 ,化解“中國” ,關鍵靠我們自己去澄清。“ 孔子學院 ” 的發展正是向世界大聲發出自己的聲音 ,向世界說明中國 ,辯解是非曲直。
2008年8月,中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在開幕式上“四海之內皆兄弟”、“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論語》中的名句,通過一幅幅緩緩展開的巨大畫卷中凹凸起伏的方塊漢字展示給全球幾十億人面前,我們看到的是受儒家影響的大國風范和禮儀;奧運會開幕式正是頌揚了中國的儒學價值觀。中國用活字印刷版不斷變換的“和”字,通過奧運會這個平臺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情懷,和要與世界人們共同締造和諧世界的美好愿望。
各地孔子學院正趕上了這個好時機,做到了讓世界人民對中國、對“和文化”價值觀的尊敬、理解和贊同。孔子學院通過平和、 吸引、 寓教于樂的方式營造理解 ,釋放善意,以此打破隔閡、誤解,使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加深對中國國情以及中華文明的了解,從而有助于化解中國、優化中國國際形象;有助于展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無窮魅力;有助于展示中國文化外交的獨特魅力。
四、結語
21世紀是各國軟實力較量的時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為中心的時代。中國作為一個對世界產生過深遠影響的、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尤其是在經濟崛起、國力大增之時,更應該注重挖掘文化的潛力,孔子學院是中國文化外交當中一項創新的舉措,是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最鮮亮品牌。孔子學院的事業才剛剛開始,雖然它在興建中存在一些潛在問題,有待解決和完善,但從長遠來看,孔子學院對中國的文化外交的促進和中國軟實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意義的。它實現了“讓中國走進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文化外交戰略目標,搭建了文化國際傳播的雙向橋梁,在這種雙向文化傳播中,通過自身的發展、與外來文化的不斷碰撞中不斷走向成長和成熟。
參考文獻:
〔1〕 漢辦:第二屆孔子學院大會特刊〔J〕, 北京,2008.29.
〔2〕 彭新良:《文化外交與中國的軟實力——一種全球化的視角》〔M〕.北京:外研社,2010.475-476.
〔3〕 李智:《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的解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9.
〔4〕 王寧寧:關于海外“孔子學院”的全面認識,科教文匯〔J〕,2009(6):134.
〔5〕 【美】肯尼迪?沃爾茲著:《國際政治理論》〔M〕.胡少華譯,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1992.152.
〔6〕 劉乃京:文化外交—國家意志的柔性傳播,新視野〔J〕,2002(3):66-68.
〔7〕 宗煥平:孔子學院的獨特影響力.瞭望〔J〕,2007(11):96-97.
〔8〕 李智.《試論美國的文化外交:軟權力的運用》,《太平洋學報》〔J〕,2004年第2期.
篇6
論文摘 要: 本文作者主要講述了自己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一些體會和探索:一是注重學生對作品的誦讀;二是以解讀培養學生感受作品的能力;三是改進教學方法;四是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文學遺產,是珍貴的民族文化精品。學科內容綜合性強,知識覆蓋面廣,教學難度極大。然而,在教授這門課時,不少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乃至教學模式基本還是因襲傳統。課堂上,教師憑借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唱著“獨角戲”,從文學史到作品選,從思想內容到藝術特色,滔滔不絕,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久而生厭。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文學中蘊藏著豐富的思想底蘊、深厚的文化內涵。當下,涵蓋了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的國學復興熱再次興起,對文學遺產中思想底蘊的發掘和繼承使學生有了學習古代文學的濃厚興趣。如何利用好學生的“古代文學情結”,調動其學習古代文學的熱情,并使之產生持久的動力,是我們應該積極探索的。我在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工作的幾年間,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現代技術結合起來,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注重學生對作品的誦讀,培養其對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學期開始,我都規定一些閱讀和背誦的篇目,認真地抽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并將其作為考核學生平時成績的內容之一。誦讀,可以加深對文學意象的感悟,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進而較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內涵。在古典詩歌的教學中,這一點尤為重要。它可以將學生“帶回”千百年前,讓他們的現代生活、情感與理念與古人的生活、情感與理念相融合,與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體驗產生共鳴,進而獲得美的享受。如講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讓學生通過誦讀,體味“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涼氣氛,體味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讓學生對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有深刻的感悟。誦讀,可以充分體悟詩歌的語言美。優秀的文學作品都蘊含美的情感,通過朗讀活動,可以使之滲透于學生的心靈。吟詠朗讀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諦,還可以使人在不經意之間對朗讀時那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奏與奇特嚴謹的結構擁有深切的體驗。對學生來說,言語內容美與形式美對他們的思維活動的影響是不容易被察覺的,但卻是幫助他們理解文章的強大力量。因而,在讓學生感知言語內容美與體悟言語形式美的過程中,要盡力誘發其審美情感,提高其朗讀的感染力,使其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同時,誦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他們適應生活的能力,陶冶他們高尚的情操,豐富他們多彩的生活。
二、以創造性的解讀,培養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
文本解讀是一種創造性的過程,一個審美的過程。好的解讀,有助于學生對作品的欣賞,能使其體會到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并與作者進行對話,從而逐漸養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這是古代文學教學最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如講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欣賞這支曲子的情景下,我讓學生討論:蘇軾的這首詞千百年后為什么還會令我們感動不已?是表達了蘇軾思想的苦悶,還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抑或表現了蘇軾對人間生活的熱愛?通過討論,學生明白,這些說法自有其道理,但僅僅這樣理解顯然是不夠的。它的動人之處在于,一是揭示了人類的一種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痛苦、不如意)是絕對的,我們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無缺,只能在絕對的缺陷中尋求相對的完滿;二是蘇軾以博大的胸懷對人們發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與人之間更需要互相關懷和撫慰。因此,蘇軾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終撥動著人們的心弦。這樣的解讀,詮釋了作品的內在價值,拉近了古代作品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從而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共鳴,取得了育化心靈的效果,提高了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可以說這是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所追求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解讀過程中,啟發學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學的文化背景中去,觸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脈搏,使學生初步掌握從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鑒賞詩文,同時引發學生對文化現象的思索。這是非常重要的。講陶淵明,我告訴學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隱逸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的進步,這種文化現象幾乎已經消失,但作為一種人格,后人對陶淵明又非常推崇;作為一種觀念,它還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現代人,你將怎樣看待陶淵明的隱逸呢?有的學生認為,陶淵明拋棄做官而歸隱田園,表明他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價值取向,這種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則認為,陶淵明的這種隱逸人格不值得歌頌,這種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們面對黑暗和邪惡都不聞不問、裝聾作啞的話,我們這個社會將會是什么樣子呢?還有的說,陶淵明在歸隱中心靈得到了安頓,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這對與我們現代人來說,應該有所啟示。假日之際,人們總想離開城市的喧囂,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讓浮躁的心靈得到凈化,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卻越來越糟糕。盡管觀點不一,但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闡釋、作家的評析與現代生活聯系在一起,拉近了學生與古人的距離,提高了他們的鑒賞水平。
三、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傳統的古代文學教學,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和個性發展,忽視了學生的創新精神。鑒于此,我開始嘗試進行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改變以課本為本位、以教師為中心、以強硬灌輸為手段的傳統教學模式,借鑒一些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辯論法。經常拿出一些在歷史上有爭議的問題讓學生們自己討論。在正式討論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預備工作:事先布置好討論的題目,讓他們圍繞自己的觀點去查資料,并選出各自的代表發言人,非常類似于現在的辯論賽;我也要盡可能多收集資料,猜測學生會運用哪些論據來證實自己的觀點,并模擬他們爭論的情景,以便作必要的調解和補充。每學期我搞兩三次這樣的討論。如在講“先秦文學”中諸子思想時,涉及一個非常復雜的“人性”問題,孟子主張“人性善”,而另一位儒家大師荀子則認為“人性惡”。討論之前,大家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從多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有理有據。事后學生自己說,這次討論逼著他們看了很多理論書籍,提高了自己的思辯能力。
比較法。古代文學中很多問題可以說至今尚無定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將諸家之說介紹給學生,并組織他們對多種答案及多種思路進行比較選擇,從而激活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例如,學習王維的山水詩,要求學生搜集、整理唐以前,以及初唐、盛唐時期有關知識分子對山水的關注的資料,從比較分析中鑒賞王維對中國山水詩的貢獻。又如在講到“楚漢之爭”這段歷史時,我要求大家對導致這場戰爭的兩個主要人物——劉邦和項羽進行詳細比較,劉邦作為一個無賴何以奪得天下,項羽既然是一個英雄為何卻走向末路?學生通過激烈的討論來總結 兩人的得與失,從而更深刻地認識了這段歷史。還可以通過古典文學的現代改編問題,思考古代文學的經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據古詩詞改編的流行歌曲,像《別亦難》、《新鴛鴦蝴蝶夢》、《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課堂上欣賞,讓學生去尋找原文,從而思考古典文學歷久彌新的原因,激發他們學習古代文學的熱情。
四、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代文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其傳統的教學模式,但長此以往,教學難免單調,因此,有必要通過一些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進行調節。在種種探索性改革中,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無疑是實施起來最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辦法。
音響媒體方面,可以運用便于攜帶的MP3加小音箱。課堂上通過欣賞相關的音樂,加強學生對古典文學作品的理解,如在講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詞時,先讓學生欣賞鄧麗君的歌曲《虞美人》,把他們帶進一個哀傷、凄涼的意境,然后對作品進行解讀,從而使他們對這首詞表現的李煜思鄉之情、亡國之恨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在講解《史記·項羽本紀》時,可以讓學生欣賞琵琶曲《十面埋伏》,使學生對楚漢戰爭的形勢、人物個性有更直觀、豐富的了解。
聲像媒體方面,包括對電視、DVD、電腦、投影儀等的運用。如在講授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古典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內容更加引人入勝。
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課件運用于古典文學教學中,不但節省了課堂板書的時間,而且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深度,給教和學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教師可以在課件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料,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學術研究動態等,并突出教學重點。尤其是在詩詞教學中,將講讀篇目演示在屏幕上,再配以音樂、畫面、朗讀、前人的評論等,教師再加上一些疏通與點撥,便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中國古代文學永遠不會像今日的某些時尚潮流一樣紅極一時,但也不會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樣成為“明日黃花”。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真正引導學生進入中國古典文學的藝術殿堂,使他們體味到古典文學的永恒馨香,將是對學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幫助,而不僅僅是滿足于學生對局部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閻續瑞.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000,(2).
篇7
高等職業院校不僅要辦出高等職業教育的共性特色,還要有鮮明的在具有一般高等職業院校共性基礎上含有的與眾不同的個性。高等職業院校辦學特色在宏觀層面上是指區別于其他同類院校的整體辦學特征或文化特征;在中觀層面上是指學院某一領域的個性風貌;在微觀層面上是指學院某一方面的獨到之處。不管是哪一種類型或哪一層面,都要選準突破口,以點帶面,實行整體優化,作為特色項目都要有豐富的內在品格和特質[1]。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特色最終都歸結為學校獨有的優質的育人環境,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在實現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都起到了獨特的作用。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特色是高質量高水平辦學的重要支柱,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精華所在,是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教學質量的保證。
二、深入研究探討新形勢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特色的意義
高等職業教育生存與發展的客觀要求之一就是對于其辦學特色的深入研究。歷史證明,無論任何一種類型層次的教育形式都必然具有自身獨特的辦學特點。高等職業教育作為一種嶄新的教育形式,發展的歷史不長,教學理論以及配套硬件設施都先天不足,所以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科學技術和人才市場的需求,就必須不斷增強自己的綜合辦學實力和競爭能力,形成和突出自己的辦學特色,以辦學特色來求生存謀發展。如果一所高等職業教育院校辦學特色很不鮮明,不具有比一般高等教育院校更多的特色和優勢,就會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所以,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和探索非常有必要,通過對辦學特色的深入研究,可以大大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競爭力和生命力,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的整體辦學水平。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特色的研究也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一個迫切要求。目前,辦學特色已被我國國家教育部納入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系統,作為衡量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高等職業教育院校辦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辦學特色是一種無形的實力,它直接影響著一所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辦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我國自從高等教育大眾化以后,各高等院校之間的競爭主要是生源的競爭和就業崗位的競爭,其核心就是人才質量的競爭,看各大高等院校能否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不可替代的、理論和實踐能很好結合起來的全方面人才。因此,對于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特色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準確地把握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體制、運行機制、經費的投入、管理模式、課程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進行準確的定位,從而全方位地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三、詳述目前我國新形勢下高等職業教育的五大辦學特色
1.辦學服務方向的地方性。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只有通過深入地分析地方經濟發展對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深入研究地方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如何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實時地調整辦學結構,針對地方經濟發展對專業人才需求的特點,才能培養適合地方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從而為地方經濟的騰飛服務。高等職業教育只有牢牢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方向,才能顯示出高等職業教育植根于地方的優越性。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服務的地方性首先體現在為農村、鄉鎮企業、城市中小型企業積極地培養和輸送全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在實現兩個根本轉變的過程中,發展鄉鎮企業和城市建設急需的大量的擁有一技之長的人才,人才缺乏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制約著鄉鎮企業和城市建設的發展,所以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人才培養的歷史重任。
2.辦學性質的職業性。高等職業教育的常規建設之一就是專業設置。專業設置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一系列重要的問題,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起到直接的作用,所以必須得高度重視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建設。高等職業教育和市場經濟密不可分,專業設置必須把為市場經濟服務這個方向作為立足點,以社會和經濟需求為導向,從勞動力市場和職業崗位著手分析,科學合理地進行。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在確定專業設置和招生人數時首先要進行市場調研,及時了解各行各業所需人才的數量以及規格,做到對人才的需求心中有數。比如宿遷職業技術學院已經連續多年按照上述方式設置了5系2部,開設了18個專業,如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資產評估與管理、工商企業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動漫設計與制作等等,涵蓋了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等五大學科門類,成長為一所以建筑、財經類專業為龍頭、具有鮮明特色的多科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
3.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和規格的適應性。專業設置是社會需求與高等職業教育實際教學工作緊密結合的紐帶。專業建設是高等職業教育院校教學工作主動、靈活地適應社會需要的關鍵環節。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的應用性決定了它在專業設置上應主動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堅持穩定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專業結構和專業方向以拓寬專業口徑,切實地抓好老專業的改進和新專業的創辦工作。高等職業教育是在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是職業教育的高層次,也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其培養目標既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的高等院校,也有別于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夠面向基層、面向生產、面向服務和管理一線的高層次全方面人才。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培養哪種人才是由市場需要哪種人才來決定的,是主動而不是被動地適應。在專業發展上,也不能盲目地開設各種專業,根據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特點,作出科學的人才預測,把握住專業的發展方向,從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專業發展,始終保持著新鮮的活力。
篇8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育;傳統文化;分析
隨著近幾年社會發展的迅速,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多遠文化和各種思潮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使得傳統文化有逐漸缺失的危險。人們的精神世界匱乏,容易產生社會焦慮,為社會的不和諧因素埋下隱患的種子。相應的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就是要人們對中國的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使得人們對民族文化產生自信心,有自己的信仰,思想堅定,對人們的思想信仰產生巨大的凝聚力。
1、高中語文教育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1.1、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的同時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知道本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百花齊放,曾經擁有璀璨輝煌的歷史,增強了學生對本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產生敬畏之情,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學習的興趣,進而能繼承并發揚。
1.2、對于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優秀的人物,他們的言行影響了一代一代的人,也教育和啟發著后人,其中著名的儒家思想代表:孔子的言行就成為很多人尊崇的楷模,人們從優秀的文化中吸取精華,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從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
1.3、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有效途徑
目前的高中生都是在電子產品的耳濡目染中成長的,他們接觸的信息量大,紛繁復雜,使得多元文化對學生的文化信仰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樣就威脅著傳統文化的逐漸缺失,不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因此在語文的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和繼承,使其源遠流長,四季常青。
2、高中語文教育傳統文化滲透的實施
2.1、以教材中的古詩為載體,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
在高中語文的古詩詞中,有很多關于古人的人生觀、民風、民俗以及行為道德文化都滲透在詩詞中,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探求深層次的思想道德情感,將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讓學生感受到古人的高尚品質和情操,并將這種思想內化到自己的言行中。例如,教師在教授《短歌行》這首詩時,通過介紹作者曹操創作這首詩的背景,傳遞了作者在赤壁大戰失敗后,面臨連年的戰亂,曹操已年事已高,對未能實現統一天下的愿望感到憂愁。但是他仍然不放棄,堅持以統一天下為己任,廣招賢才,建功立業,體現出曹操的宏偉志向以及對人才的渴望。在教師的講解中給學生傳遞了古人為了理想不屈不撓,將苦奮斗的精神,這值得我們每一位學生學習。
2.2、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課堂氛圍,使學生感悟傳統文化精神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傳統文化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提升學生的文化水平素養,將傳統文化知識與內化的思想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給學生展示自己傳統文化知識的機會。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詩詞比賽,強化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有助于繼承和發揚。教師在比賽中設置:詩詞背誦、詩人創作風格、古詩翻譯、詩詞默寫等環節,考察學生對中國古詩詞的理解。例如,在《鴻門宴》中描寫了哪些人物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文章通過語言動作體現了人物的什么精神?當學生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時,通過自己的總結得出文章所要傳達的人文精神:樊噲在緊急的關頭,不畏艱險闖入帳中,在緊張矛盾的沖突中刻畫了樊噲豪爽、勇猛以及粗中帶細的性格。
2.3、通過課外實踐閱讀活動,弘揚傳統文化精神
課外閱讀和通過閱讀實踐活動是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師指點學生閱讀經典的詩文、名著等來積累自己的傳統文化知識,并將文化知識與道德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將文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行動,真正做到傳統文化與日常的行為實現有機統一。例如,教師指定學生閱讀《雷雨》、《駱駝祥子》、《論語通則》等,通過閱讀學生積累文化知識,并對字里行間進行深刻的思考,得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并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水平。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是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對于精神文明的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這個多元化、信息化充斥的年代,更需要傳統文化來成為人們精神的信仰和食糧,故而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傳統文化修養,具備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變換教學方式整合科學有效的手段實施教學,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生傳統文化的積極性,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實現傳承傳統文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古代漢語 文化傳承 漢字 文史知識
古代漢語是高校中文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涵蓋的知識相當廣泛,包括文學、歷史、哲學、語言學,還涉及天文、律歷、姓氏名號、禮儀風俗、車馬宮室、職官地理等相關知識,這些內容本身就是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在。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指出:“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浩如煙海的中國文化典籍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這些典籍大多以文言文寫成,古代漢語課程的主要講授對象就是文言文,因而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把中國傳統文化體現出來,以實現古漢語教學的文化傳承功能。現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提出一些看法。
一、從漢字入手,注重解析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中華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沒有斷流的文化,漢語漢字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其本身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若能利用漢字表意性強的特點,結合字形分析,不僅能讓識記古詞匯的過程更容易,同時也能讓學生從中了解中國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因為對學生來說,從漢字入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最直接的途徑。以下略舉幾例。
1.從漢字入手,了解古代的宮室建筑。
《周易系辭下》(包犧氏之王天下)載:“上古穴居而野,後世}人易之以宮室。”《說文》:“穴,土室也。”字形從“宀”,像房頂,下應為“凵”,組合起來,其實“穴”是一個半穴居的土屋,下“凵”是向下挖掘成口袋狀的洞穴,“宀”是在地面上用草扎制的屋頂。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孔竅皆為穴。”《說文》:“宮,室也。”徐復《說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據半坡圓形房屋遺址復原,其房屋乃在圓形基礎上建立圍墻,墻之上部覆以圓錐形屋頂,又于墻中部開門,門與屋頂斜面之氣窗孔呈‘呂’形,此種形制房屋,屋頂似穹廬,墻壁又似環形圍繞,故名為宮。”
通過字形分析可見,最初人們是選擇天然的洞穴居住的,后來發展到半穴居的土屋,后來才有地面式建筑。
《晉靈公不君》載:“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這里有兩個動作“登”“下”“趨登”,教材注釋:“快步走上堂去。”那為什么要有“登堂”和“下堂”之說呢?“堂”,《說文》:“堂,殿也。從土,尚聲。”字形從“土”,意思是堂下有用土夯成的地基,所以“堂”是有屋基的正室,因為地勢較庭為高,所以有階,進入堂就有一個登階的過程,堂后有室,故而成語有“登堂入室”,文選中也就有“登堂”和“下堂”之說。
2.從漢字入手,了解古代的車戰。
《燭之武退秦師》載:“晉軍函陵,秦軍錟稀!苯灘淖⑹停骸熬,用如動詞,屯兵。”《說文》:“軍,圜圍也。四千人為一軍。從車,從包省。”段玉裁注:“包省當作勹,勹,裹也。,勹車,會意也。”“軍”是個會意字,從“勹”從“車”。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從》:“字從車,從勹,會意。古者,車戰,止則以車自圍。”
古代以車戰為主,以戰車為中心,一輛戰車上有甲士三人,有步卒七十二人,合稱一乘。軍隊駐扎時,用兵車作為掩體,圍繞在軍隊駐扎地的周邊。所以,“軍”可作動詞表示“屯兵”,后引申作名詞。
3.從漢字入手,了解古代的禮儀。
《晉靈公不君》有“稽首”這種禮節,如何行禮?《說文》:“稽,留止也。從,從尤,旨聲。”“稽”是“停留”的意思。孔廣居《疑疑》:“,木之曲頭止不能上者也;尤者,色之美者也;旨,食之美者也。美食、美色皆足以留滯人。此三體會意也。”可見,“稽首”這種禮節在行禮時,頭要在地面上停留一段時間以示尊敬,應當是一種比較鄭重的禮節。
二、合理補充教材,注重文史知識的講解,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
古代漢語文字繁難,學生很容易有畏難情緒,常常是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累。若能將生澀的文言文放在豐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不僅能夠使學生加深理解,讓課程妙趣橫生,更能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以下略舉幾例。
1.適當補充相關歷史背景的介紹。
《宮之奇諫假道》載:“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復”是“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有學生追問:“第一次借道是什么時候?”教師就需要補充《左傳?僖公二年》所載:“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于虞,猶外府也。’公曰:‘宮之奇存焉。’曰:‘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于君,君昵之,雖諫,君將不聽。’乃使荀息假道于虞。”從中,學生既了解了第一次借道的經過,也對虞侯的貪婪以及宮之奇勸諫不成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齊桓公伐楚》載:“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齊桓公伐楚,為什么要侵蔡呢?補充《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的有關記述:“蔡女為桓公妻,桓公與之乘舟,夫人蕩舟,桓公大懼,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復召之,因復更嫁之。桓公大怒,將伐蔡。仲父諫曰:‘夫以寢席之戲,不足以伐人之國,功業不可冀也,請無以此為稽也。’桓公不聽。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為菁茅不貢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舉兵為天子伐楚。楚服,因還襲蔡,曰:余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聽從。因遂滅之。此義于名而利于實,故必有為天子誅之名,而有報仇之實。’”通過《韓非子》的記述,我們既了解了文選所記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同時對管仲的深謀遠慮也有了初步的認知。
2.適當補充相關風俗的講解。
《段于鄢》載:“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鄭武公在申地娶女子為妻,為什么要到申地娶妻呢?原因是“同姓不通婚”的風俗。鄭國是西周王朝分封的最后一個諸侯國,鄭國最早的諸侯是鄭桓公,他是周厲王的小兒子,是周宣王的弟弟。所以鄭國以“姬”為姓,這就意味著,鄭國的諸侯不能從周王室以及其它的姬姓諸侯國娶妻。而申國為姜姓國,符合異姓通婚的風俗習慣。
《觸龍說趙太后》載:“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有學生奇怪,為什么要握著腳后跟哭泣呢?據劉向《說苑?修文》的記載,古人親迎時,男方要帶上“屨二兩”即鞋兩雙到女家,出嫁女的母親要在夫家送來的兩雙鞋子中取一雙給女兒穿上,然后整理女兒的發笄和衣裙。在穿鞋、正笄、整衣的同時,母親就要作最后的叮囑,讓女兒善待公婆,對丈夫不要生出二心,千萬“無敢回也”。然后,出嫁女拜辭母親,母親在房門口親自把女兒交給女婿。接著,女兒在堂上拜辭父母,在大門口拜辭諸母,最后隨夫上車。“持其踵為之泣”正是母親“取一兩屨以履女”時一個很自然的動作。因為要親手給女兒穿鞋,自然要“持其踵”,而“為之泣”就是一邊給女兒穿鞋一邊叮囑說:“無敢回也”。
3.適當補充相關禮儀的講解。
古人的見面禮分為揖、拜、稽首等。這些見面禮在文選中經常出現,如不加區別,對理解文選會有較大的影響。揖,又稱揖讓,是最普通的見面禮,行禮的時候,左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并攏,左掌與右掌背交叉或平疊,掌心向內,左右拇指相扣,兩手合抱于胸前,拱手為禮。這種禮節多用于文官。拜,也稱拜禮,古人一般拜兩次,稱為“再拜”,如《齊晉之戰》:“韓厥執縶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這種禮節較揖禮更為恭敬,行禮時,下跪后兩手拱合,低頭至手與心平。稽首則是最為恭敬的見面禮,多用于下級拜見上級,晚輩拜見長輩,臣子拜見君王。行禮時,先拜,然后雙手合抱按地,頭伏在手前邊的地上,頭要在地上停留一段時間以示尊敬,整個動作比較緩慢。《齊晉之戰》所載“執縶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是春秋戰國時期,戰勝國的將領俘虜戰敗國的國君時所施的禮儀,手持絆馬索進前,行再拜稽首之禮,恭敬地進獻美酒。可結合《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所載:“子展執{而見,再拜稽首,承飲而進獻。”子展在俘虜陳侯時以同樣的禮儀對待陳侯。
4.適當補充車馬制度的相關知識。
《齊晉之戰》提及齊軍和晉軍主帥所在的戰車以及車上三人的位置,若不明白他們各自的職責,對下文的理解就會有障礙。所以要補充古代戰車中位置的相關規定:古人坐車,以左為尊,所以戰車也是一樣,一般尊者居左,主射;御者居中,主馭;車右自然在右側,手持長矛或長戟,除了保護尊者,防止敵人靠近戰車以外,還必須在車受到阻礙時,讓車子順利前行,故而車右一般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因為主帥的戰車之上有指揮作戰的戰鼓,所以尊者居中,御者居左,車右仍然在車子的右側。
《齊晉之戰》還有“驂\于木而止”一句,所以要補充說明駢、驂、駟。兩匹馬拉一輛車稱為駢,三匹馬拉一輛車稱為驂,四匹馬拉一輛車為駟。駕車的馬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驂馬和服馬之分,中間負責駕轅的,為服馬,兩邊的馬叫驂馬。
三、轉變觀念,采用多種先進手段和教學方法,完成傳統文化的傳承
教師應當改變教學觀念,古漢語的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字、詞、句、語法等知識的講解上,更應當精心選取教學內容,塑造學生的品格,注重弘揚民族精神。如在講授《論語》《孟子》《禮記》等儒家經典時,要能結合當前的大環境,引導學生理解古代為人處世的準則:《論語?學而》中注重自身道德文化的修養;《論語?微子》中“我行我義”的精神風范;《禮記?教學相長》中通過不斷學習來發現不足,發現困惑,然后不斷進步;《孟子》:中“富貴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這些內容都反映著我國人民的優秀品質,通過教學能夠讓學生體悟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教師不能一成不變地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應運用多樣化的先進教學手段,如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用圖片、視頻再現古代歷史、詩詞畫面,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準確、生動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識。利用互聯網,通過QQ群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通過提供自學參考書和網站的方式,讓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自主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真正通過古漢語的教學完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王力.古代漢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9.
[3]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M].長沙:岳麓書社,2002.
[4]徐復,宋文民.說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5]張淑琴.談高師古代漢語教學的文化傳承作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篇10
[關鍵詞]美術、教師、素質
所謂教師素質,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教師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作為一名教師,應具備“對人民教育事業無限忠誠,有高度的事業心和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有科學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方法。新的教育形勢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美術教師的素質就表現得尤為重要。
一:課程開發意識
美術教學過程的情趣性、表現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提供了創造活動最適宜的環境。通過美術課程培養的創造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教師擁有一套適合自己,適合學生,適合環境的行之有效的課程素材,才能更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趣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
二:科研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現代教師要從經驗型轉向科研型,要成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內容、教育對象、教育方法和教育實踐者和研究者,為提高教學水平,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創造性人才能力,那種“教教材”的“教書匠”的傳統做法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WwW.133229.Com高效率地提高學生素質,迫切地呼吁著教師的創新智慧。所以,教師必須以研究者的姿態,進行教育教學并在不斷的研究與探索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三: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師教育對象是人,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精神的溝通,情感的交流,引導學生健康活潑地成長。同時,教師也是工作群體的一員,要有與同事融洽相處,合作共事的能力。教育是不僅涉及學校,同時還涉及到家庭及社會,所以教師還應具備有與家長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從而形成教育全面進行有效地工作。
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
當代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技術智能化、信息網絡全球化、國民經濟信息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將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學手勢在必行。結教師必須迅速適應科學發展的形勢,學習、掌握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堂課”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
五: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