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發言稿范文

時間:2023-03-29 15:17: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衛生發言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衛生發言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學校是我家,衛生靠大家》。

同學們,學校的衛生不僅關系到我們師生的身體健康,也關系到學校的校風校貌。一所文明的學校必須做到環境整潔衛生、學生嚴守紀律、學習成績優秀。為了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應該人人動手,認真搞好學校的清潔衛生。新學期開學后經過學校領導的安排,經過班主任老師的督促,經過值日生的辛勤勞動,學校的環境變得日益優美、整潔。為了使我們的校園更加潔凈、優美,在此我從衛生打掃保持方面向全體同學提出要求:

1、所有值日的同學要認真地做好所負責的衛生打掃工作并做好保持工作;要做到干凈、徹底、及時,不應付、不拖拖拉拉。

2、所有同學都要養成愛護衛生的好習慣,不亂丟垃圾,不亂涂亂畫,不要把自己的腳印印到墻上,尊重值日生的勞動成果。

篇2

           --------敬畏生命 班組長發言稿      

作為一名普通的煤礦班組管理的一份子,唯有認真落實井下作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規程措施進行作業,必須做到“不安全、不生產,生產必須安全”。我經常告誡我的班組成員,不論什么工作都是一步一步完成的,不論情況多么緊急、事情有多么繁忙,該走的步驟一步都不能少,因為你的馬虎大意,檢修結束后你升井了,可是你卻把隱患留給了還在井下作業的兄弟們,如果他們因為你的馬虎大意而有任何閃失,你不會受到良心的拷問嗎?所以,我一直都在嚴格要求自己及我的工友們,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排除隱患,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確保安全施工。具體要求如下:

1、開好班前會,把每項工作落實到每個工種,注意事項必須一一強調到位。

2、進入工作面,深入現場,多留心、多觀察,開好“班前十分鐘安全會議”,強調現場的不安全隱患,把不安全隱患處理在萌芽狀態。

3、在作業過程中,多走動、勤觀察、善思考,嚴把關,嚴格要求員工做到正規操作、按章作業,認真履行安全責任,做到不安全不施工。

敬畏責任,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安全生產事關每一個職工生命財產安全,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是第一要務、安全生產也是第一要務的理念。

作為隊組班組中的一名工長,我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

1、認真貫徹執行公司的制度。負責本工作面各項檢修工作,做事事到心中有數。

2、為生產班組打好基礎,做好質量標準化工作改善生產條件,杜絕違章作業。

3、加強經營管理,減少材料的浪費,盡量做到回收再利用,保質保量,把材料支出減少到最低限度。

4、要注意工作方法,調動職工積極性,要關心職工生活,為職工分憂解難。

5、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照章辦事,獎罰分明。

6、定期向隊組匯報工作面的變化情況,有事經常溝通。

7、機械設備管理要達到規定標準,按照“機電設備管理辦法”執行。

工長是基層干部,既是當班最高生產指揮者、又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者,在現場安全管理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施工現場安全狀況、工程質量與其有很大關系,只有落實好工長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行為規范,才能使施工現場控制在有序、平穩的狀態中,確保安安全施工。

敬畏制度,我們必須嚴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各種制度來開展每天的工作,嚴格服從上級的指揮,“領導往哪指我們就往哪打”。

篇3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我競選勞動衛生委員。

我這個人熱愛勞動,勞動沒有輕活、重活、臟活、累活之分。有這樣一句話——只有丟人的窩囊廢,沒有丟人的職業!打掃教室、打掃衛生區、打掃走廊等等等等,很多很多,這,都算是勞動,勞動也是職業!雖然,打掃廁所這一方面的勞動大家誰都不愿意干,但是,這——是光榮的!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勇敢的民族,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里,中國人的勤勞創造了璀璨的華夏文明和中華文化。也正是由于中國人的勤勞,才有了今天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奇跡!

同樣的道理,我們學生也應當熱愛勞動、發奮學習、健康成長。于是,我們在家里只要有時間,就應該力所能及地進行家務勞動,比如掃地、拖地、倒垃圾、幫爸爸媽媽提東西、給長輩倒水等。我把這些熱愛勞動的好習慣也帶到學校里來了。

若我能夠成功當選,我會做到以下幾點:

一保持教室內的衛生,角落里不留一點灰塵。在上課前黑板上無一字跡。

二保持衛生區內的衛生,沒有廢紙,做到五分鐘內干完值日。

三保持教室內地面濕潤,玻璃要力所能及的擦干凈。

篇4

衛生檢驗學是針對國家公共衛生工作的需要,檢驗、測試和監測食品、飲用水、環境、人體和相關物品中致病因索和相關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是建立在現化分析、微生物檢驗和毒理學等學科基礎上的交叉與應用的學科,它集各種現代測試、檢查儀器設備以及新技術、新方法于一體,融合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涉及各類健康相關產品和生物材料等諸多對象。衛生檢驗學是預防控制疾病、保護人類健康、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環節。衛生檢驗學為食品衛生、環境衛生等衛生法規和標準的建立、貫徹提供重要依據,為社會需求提供檢測服務,為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研究提供支撐。

近10年來,隨著我省各級政府對衛生檢驗及相關工作的重視和經費投入的增加,人民群眾對健康的要求日益注重,公共衛生領域監管力度加大,我省衛生檢驗學科得到了快速、全面的發展,儀器設備和辦公條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專業人員素質得到明顯提升,業務技術培訓力度明顯加大,衛生檢驗網絡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各級疾控機構的檢驗能力和質量控制水平得到明顯的提升。但衛生檢驗工作涉及現代各種科學儀器設備和技術方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保證和可靠而穩定的經費來源及支持力度,要真正確保本學科持續發展和更好地為廣大群眾人人享有健康服務,還任重道遠。

本文從衛生理化檢驗、衛生微生物檢驗、衛生毒理學檢驗與保健食品功能學評價、質量控制四個方面報告如下。

1 衛生理化檢驗

1.1概述

衛生理化檢驗是運用物理與分析化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現代分析儀器技術手段,針對食品、水以及生物與環境材料等對象,對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因素所進行的分析與測試。

1.2歷史回顧與現狀分析

“非典”之后,各級政府對公共衛生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了衛生檢驗能力建設,開展了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規范了檢驗工作。建立和完善了衛生檢驗網絡,充實了衛生檢驗人員,通過各種技術培訓,提高了衛生檢驗專業人員技術水平,更新和購置了儀器設備,使得衛生檢驗工作條件與發達國家的距離明顯縮短,標準體系建設得到了加強。2003年,國家頒發了新版《食品衛生檢驗方法(理化部分)》,2006年頒布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和《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06)。新標準及檢驗方法的出臺,為食品和飲水安全提供了檢驗技術支撐。

1.2.1食品營養與衛生的理化檢驗

1953年,福建省衛生防疫站開始設立衛生組(科),隨后其它市縣亦成立衛生科(股),開展理化檢測。省內高校陸續開設預防醫學、分析化學、食品分析等課程,為我省培養了衛生檢驗人才。分光光度法和薄層色譜法退出微量和痕量分析舞臺,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熒光光譜法、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法等在地市級機構得到廣泛應用,色譜光譜與質譜聯用技術、加速溶劑萃取法、凝膠滲透色譜法和免疫親和色譜法在省級機構得到了應用。ELISA等方法被用于獸藥殘留、真菌毒素等的快速篩查。2003年,衛生防疫機構改革,全省各地成立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0年開始,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前身福建省衛生防疫站參加全國食品污染物監測網、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的工作,并開展治理“矮桌”污染,建設“食品藥品放心工程”。自2010年來,按照食品安全法對衛生部門的職責要求,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全省九地市及相關監測縣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的常規監測和專項監測工作,對18大類食品樣品中的有害元素、有機污染物、真菌毒素、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食品加工過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質和禁用物質進行監測,監測項目近百個,基本覆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項目,逐步建立了覆蓋全省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絡系統。全省歷年監測任務的完成率和數據準確率均位居全國前列。針對我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開展了養殖魚孔雀石綠、硝基呋喃代謝物和氯霉素類藥物等專題研究,加強了仝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專業隊伍能力建設,提高了業務能力。201C年來,完成淡水魚孔雀石綠、肉制品瘦肉精等食品安全監督檢測,對奶粉三聚氰胺、食品中塑化劑、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事件、長樂市食用鱟食物中毒事故、福州北冬蟲草食物中毒開展應急檢測。完成氰化物、毒鼠強、氟乙酰胺和溴敵隆等二十幾起鼠藥中毒事故的應急檢測。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作為全國首批保健食品評價機構,開展保健食品中蘆薈甙、角鯊烯和皂甙等31種功效成分的檢測,開展了原花青素、蟲草素、腺苷和洛伐他汀等功效成分的方法研究。開展30余項食物營養成分含量的測定,承擔福建省食物營養成分表的研究與制訂工作,并參加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牽頭組織的重點項目——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監測工作。

省疾控中心作為全省疾控系統衛生檢驗工作的技術核心,發揮著業務指導作用,是全省唯一具有保健食品、涉水產品檢測評價資質的機構,在食品安全、保健食品營養與功能、環境健康監測和檢測等的某些方面居國內先進水平。專業人員圍繞氯丙醇、丙烯酰胺、有機錫、多氯聯苯、真菌毒素、貝類毒素、氯丙酯、氯霉素、重金屬、洛伐他汀等污染物、非食用物質和保健食品功效因子進行科研立項,針對檢測技術等開展研究,已承擔國家自然基金、省級和廳級課題15項,合作開展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課題20余項。200篇以上,其中SCI論文10篇。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污染的檢測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典型食品中氯丙醇污染的檢測、評估和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福建醫學科技獎,《二嗯英、多氯聯苯和氯丙醇的痕量與超痕量檢測技術的研究》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福建省食物營養成分表》等7個項目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食品中瘦肉精檢測技術等約20個項目獲得地市級科技獎勵。修訂了食品中三氯殺螨醇、維生素B1、N-亞硝胺、氯丙醇、黃曲霉毒素和1,3一二油酸-2-棕櫚酸甘油酯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約20項,制訂了魚露、蜂蜜等衛生標準或衛生規范7項。合作出版《色譜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應用》等著作10部。全省疾控系統每年舉辦各類理化檢測技術培訓班、研討會8~10次,以加強檢驗監測專業隊伍能力建設。

1.2.2水質與環境理化檢驗

水質理化檢驗是了解水質衛生狀況的主要手段之一,全省各級疾控機構已長期開展飲用水水質監測、突發飲用水污染事故調查和應急監測等工作。飲用水安全是關系到人民健康、社會安定的民生大事。近10年來,隨著理化檢驗技術和分析儀器的進步,以及對水中化學致病因子危害認識的不斷深入,WHO和世界各國修訂了水質標準。自2012年7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按照此標準,飲用水監測指標由原來的35項增加到106項,這對全省疾控機構的水質檢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自2004年開始,開展農村飲用水監測,以掌握農村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水質衛生狀況,調查表明我省農村水質安全問題突出,水質合格率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水廠的消毒設施或措施不完善,導致微生物指標的合格率較低。在水質監測的能力方面,省級和部分設區市疾控機構的實驗室水質檢測能力較強,檢測項目達到九十幾項,省級疾控中心的檢測能力在全國居前列,在2012年衛生部與中華全國總工會舉辦的首屆全國衛生監督技能大賽的水質檢測能力比賽中,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綜合成績排第五名;在CNAS多次能力驗證如水中鉛、鎘和水中無機鹽(四項)等項目檢測中,測定結果接均值,處于全國最好水平之列;在2010年紫金礦業水污染物事故的應急檢測中,水質檢測項目(20余項)與國家疾控中心結果完全一致,為事件的處理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然而。縣級疾控中心的檢測能力較弱。在42項水質常規檢驗項目中,平均每個縣僅能開展27項(占64.6%)。在儀器配備方面,按全國愛衛辦要求調查的27類儀器設備統計,平均每個縣僅購置12類,購置率為43.3%。培養箱、高壓蒸汽滅菌器、萬分之一天平、恒溫干燥箱和酸度計平均每個縣僅有一臺以上。但其它儀器則不足一臺。在被調查的38個縣中,只有2個縣配置火焰原子吸收儀等較為先進的儀器,縣級均未配置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等離子體質譜儀、流動注射分析儀和低本底αβ放射性測定儀。部分縣級機構質控工作待加強,全省38個監測點所在疾控機構中,通過計量認證的僅占81.6%(31/38),未開展計量認證的占18.4%;在砷、氟化物和氯化物盲樣考核中,指標全部合格的機構占80.7%。

2010年起,全省全面開展城市飲用水監測工作,疾控機構根據水質衛生監測方案,對市縣城區市政水廠與自建水廠的出廠水、管網末梢水、二次供水和城市學校自備供水進行監測。省級機構還開展涉水產品衛生學檢驗與評價工作。

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上世紀90年代,省級疾控機構開展居民血、尿、頭發和胃液等人體生物樣品中有害物的監測和暴露評估,完成了《福建人群體內有害物質蓄積水平的動態》、《五氯酚對環境污染及人體健康影響》、《胃癌高發現場化學病因——微量元素與胃癌病因關系》、《福建省正常人群血清、頭發微量元素正常值》、《福州市正常人群血中鉛、鎘含量監測》、《福州地區兒童血鉛水平監測》和《連城鉛鋅礦鎘污染與人群影響研究》等省部級課題研究。

1.2.3公共場所和室內環境理化監測

公共場所衛生涉及環境衛生學的許多領域,包括大氣、飲用水、室內空氣以及噪聲、采暖、采光、照明、公共用品污染等衛生問題。通過監測,可制訂與實施公共場所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評估有關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并確定相關措施的有效性,以達到預防與控制疾病、保障公眾健康的目的。公共場所監測包括作業場所、實驗動物環境及潔凈區等場所的46項指標。省級疾控機構每年監測10家省級單位的公共場所衛生,項目有甲醛和微生物等8項。還開展醫院手術部、保健品廠、飲料廠清潔車間的潔凈度監測工作,監測21個理化項目。設區市和縣級疾控機構也開展公共場所的衛生檢驗、衛生學評價。近10年來,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居室裝修熱的興起,裝飾材料、烹調和吸煙成為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尤其建筑結構密閉性能的改善,空調的普遍使用,使室內空氣質量惡化,因此,省疾控機構和部分疾控中心開展了新裝修住宅室內空氣有毒有害物質的監測工作。

1.3衛生理化檢驗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我國環境污染形勢嚴峻、食品安全問題凸顯,濫用非食用物質、食品摻雜摻假現象還未得到根本遏制,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水污染事故時有發生,風險監測和突發事故應急檢驗能力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全省衛生理化檢驗儀器設備和檢驗能力與先進省份尚有一定差距,一些關鍵檢測儀器仍然不足,前處理自動化水平不高,非食用物質排查和不明原因食物中毒快速檢測能力不足,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的覆蓋面有待進一步拓展。隨著儀器精密度和檢出能力的提高,消費者對生物與環境介質中健康安全指標嚴控的渴求,國與國之間貿易保護的增加,導致食品中很多指標的檢測限由mg/kg降低到ug/kg乃至ng/kg的濃度水平,這導致檢測過程復雜。除了丙烯酰胺、多環芳烴和真菌毒素等傳統食品化學污染物問題外,當前我國禁用化學物質濫用情況尤為突出,這給我省食品理化檢驗帶來較大壓力。

水質檢驗方面,專用檢測儀器設備普遍偏少,分析自動化水平不高,檢驗項目離國家的規劃尚有差距,尤其是一些縣級實驗室。水質污染事故應急檢測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全省水質安全和檢驗技術方面的科研項目開展較少,在水質檢測標準研制上的投入不大。隨著涉水產品種類不斷增多,新的衛生學問題不斷出現。個人生活用品和藥物的廣泛使用,造成對水環境的污染。這些新的挑戰都要求疾控機構開發多殘留、超痕量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技術平臺,進一步做好科研技術儲備。

目前公共場所監測的有關法律法規缺乏、不完善,法規、標準和檢驗方法之間不夠配套,甚至時有錯誤。某些衛生指標可操作性不強。全省從事公共場所監測的技術人才偏少、專業技術水平不高、經費投入少,監測設備偏少,購置、更新和維修困難。這些因素影響監測質量和速度,在基層這些問題更加突出。

1.4衛生理化檢驗趨勢與展望

食品衛生檢驗學科將從食品安全與營養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監控技術人手,配合國家和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規劃的要求,瞄準和跟蹤國內外先進檢測監測技術手段,大力加強食品中化學污染物、有害因素、功效成分的檢測技術—與方法研究,加強食品安全監測、預警與評估技術研究,提高檢測方法的通量、精確度和靈敏度等,繼續加強快速篩查方法的研究應用,建立符合省情的食品安全保障技術支撐體系。

2012年7月1日起,我國新版生活飲用水國家標準GB5749-2006全面實施,該標準大幅度增加了檢測指標,由35項增加至106項,新增71項指標,而且一些對健康危害較大的鉛、鎘、砷、四氯化碳、硝酸鹽氮等指標限值更加嚴格。檢驗方法國家標準GB/T5750-2006的要求也更高,對儀器投人、自動化和試驗消耗品等都提出更高要求。隨著國家對飲用水保障工作的重視,經費投入力度的加大,實驗設施和檢測設備的改善,人員技能和隊伍素質的提高,飲用水檢測工作將明顯得到提升,檢測質量再上新臺階,為飲水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撐。

今后主要工作:積極爭取相關部門對公共場所衛生監測工作的重視,獲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做到監測儀器數量合理、人員操作熟練、維護管理科學。要增加監測人員的數量,加強培訓,提高人員能力與素質。配合實施《國家健康行動計劃》,開展對居民生活區以及公共場所PM2.5的監測。加快研制現場實時監測儀器,建立規范、快速的監測方法,完善和提高現場實時檢測技術,適應現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需求。開展空氣有機污染物的系統監測和研究,開展室內環境和公共場所污染來源、污染物種類、污染程度對人群健康影響的調查研究,建立污染監測和預警系統。

2 衛生微生物檢驗

2.1概述

衛生微生物檢驗通過對食品、水、環境、物品及人體等載體中有益和有害微生物進行規范的檢驗和監測,微生物檢驗既集成了各種現代分析技術,也有自己獨特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從而形成從外部到內部、從定性到定量、從單一指標到綜合評價的完整的檢驗方法技術體系。

2.2歷史回顧與現狀分析

我省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微生物檢驗分別南原省衛生研究所、勞動衛生研究所承擔,環境衛生微生物后由省環境衛生監測站承擔,1983年,這兩項檢驗工作合并到原省衛生防疫站。各地市防疫站也組建相關科室承擔該工作。1976年.1984年間,檢驗人員在工作環境相對簡陋和信息相對閉塞的條件下,初步建立起一套適合我眢情況的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方法,對霉菌和真菌毒素檢驗研究較為深入。1984年,我國《食品衛生法(試行)》公布后,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學科得到重視,人員和設備等投入明顯增加,學科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檢測的自動化、儀器化程度越來越高,檢驗工作呈現出全面、快速、定量的發展趨勢。

1984年以來,我省微生物檢驗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如完成1985年永安冷飲沙門氏菌中毒、1994年某大賓館群體細菌中毒和1996年某中專學校數百人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等數次食物中毒的應急檢驗。2000年前后,各地檢驗機構在人員、環境條件、儀器設備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特別自2000年省疾控中心加入全國食品污染物監測網以來,我省微生物檢驗能力得到全國同行認可;現代檢測設備也有所配備,如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和細菌生化快速篩選儀。各地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水平不斷提升,2011年全省食品中菌落總數檢測能力驗證通過率超過9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08年開始,多次舉辦了影響力大的全國性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培訓班,包括乳品抗生素殘留、維生素、副溶血性弧菌、創傷弧菌、腸道致病菌、飲用天然礦泉水和香港海鷗菌等的檢測。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方面貢獻較大,制訂了GB4789.4—2010、GB/T4789.7-2008、GB/T4789.29-2008和GB/T4789.30-2010等標準,研制了蜂蜜中嗜滲酵母菌的檢測方法。這說明我省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能力處于全國中上水平。

自2009年后,隨著《食品安全法》對衛生部門職能的調整,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的需求有所減少,環境衛生微生物檢驗的需求逐年上升。全省舉辦了生活飲用水、化妝品、飲用天然礦泉水、公共場所、空氣潔凈度等微生物檢驗技術培訓班,對GB/T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和《化妝品衛生規范》進行了宣貫,基層機構環境微生物檢驗能力得到了規范。在滿足環境微生物檢驗需求外,在沙溪口藍藻污染事件、天然礦泉水微生物檢驗方法等飲用水污染事件中。我省也體現出較高的技術水平,所發表的文章被引用率較高。省級單位在全國能力驗證考核中獲得滿意結果。開展了實驗室生物安全柜的監測工作,2010年省級機構獲得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清洗、監測評價資質,可開展集中空調清洗效果的衛生監測。

2.3微生物檢驗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全省農村集中式供水水質合格率比較低,主要原因是水未經消毒出現的微生物問題,總大腸菌群和耐熱大腸菌群合格率僅為50%,縣級機構微生物檢驗能力和質控水平亟待加強。雖然衛生微生物檢驗是基層衛生檢驗機構普遍開展的項目,在實際工作中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在經費人員等方面的投入偏少,儀器設備配置不足,自動化程度低且更新維修難度大,與國家規劃配置要求差距不小。檢驗人員較少、部分為兼職且業務素質不夠高;基層技術人員教育培訓不夠多,獎勵機制不靈活、待遇較低,工作量較大,重復性工作多,開展更高層次研究的機會小,專業技術人員流動性較大。這些都造成基層單位檢驗能力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對不斷發生的突發事故應急檢測技術儲備不足,一些機構疲于應付,食源性或水源性疾病病因查明率低。

2.4衛生微生物檢驗發展趨勢與展望

衛生微生物檢驗是保障食品、水等健康相關產品安全和公共場所衛生的重要支撐。要充分發揮衛生微生物檢驗的作用,運用和開發各類檢測新技術,滿足食品等健康相關產品行業發展的需求。衛生微生物檢驗正朝著簡便快速、實時在線、高靈敏度、高選擇性、高通量、自動化、標準化和無損檢測的方向發展,以指示菌代表致病菌及其毒素存在的方法已被直接檢出致病菌或其毒素的方法所代替。發展綠色檢驗技術,研制新型檢驗儀器和方法已成潮流。食品微生物學重點運用基因分型技術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新型檢驗技術,提高致病菌DNA溯源能力,應用免疫學方法拓展生物毒素的研究領域。配合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及時跟蹤國際國內檢驗技術的發展潮流。推廣應用核酸技術,發展實時在線的快速檢驗技術,研究病原菌的精確定量和溯源技術,為病原微生物風險評估和食物中毒的診斷服務。食源性疾病監控研究的重點是建立起多部門、多層次和從食品生產到銷售多環節的全省食品污染物監測體系,在研究食品中危害因素與暴露水平的基礎上上,找出食源性致病菌作用的閾值。

3 衛生毒理學檢驗與保健食品功能學評價

3.1概述

衛生毒理學是研究外源化學物質的毒性和產生毒性作用的條件,闡明劑量一效應(反應)關系,為制訂衛生標準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論依據。保健食品功能學是研究保健食品中活性(功能)組分與機體相互作用,并闡明其作用規律和機制的學科。

3.2歷史回顧與現狀分析

我省食品毒理學安全性評價工作與國內先進省份一樣,起步較早,始于20世紀70年代未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能夠開展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試驗的第一、二階段全部以及第三階段部分項目的評價工作。我省食品毒理學學科發展偏向應用性,目前,全省僅省疾控中心從事食品毒理學檢驗,檢驗工作朝著更加嚴謹、規范的方向邁進。省疾控中心多次參加實驗窒能力驗證.均獲得優秀的成績。與應用毒理學所取得成績相比,我省在食品毒理學科研、跟蹤國內外最新進展方面,略有不足。

健康相關產品的毒理學評價包括化妝品、消殺產品及涉水產品的毒理學檢驗與評價。我省消殺產品的毒理學檢驗與評價發展多年來一直穩步發展,常開展的項目有急性經口毒性、經皮毒性、皮膚刺激、眼刺激、陰道粘膜刺激和皮膚變態等試驗。化妝品和涉水產品衛生毒理學檢測項目開展較為齊全,但社會委托樣品較少。

我省依山靠海,突發公共衛生的應急毒理學檢測有其特殊性,有毒動植物和微生物毒素中毒在食物中毒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年來海洋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尤為常見,毒素種類和中毒事故數量呈增加趨勢。常見生物毒素有河豚毒素、麻痹性貝類毒素、腹瀉性貝類毒素、雪卡毒素和毒蕈毒素等,中毒食物品種有河豚魚、織紋螺、貽貝和毒蘑菇等。目前全省開展海洋生物毒素毒理檢測的機構僅少數幾家,但在檢測的規范化方面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我省保健食品功能學檢驗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為衛生部認定的全國首批保健食品功能學檢驗機構,能開展免疫力增強功能、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糖和抗氧化等2l項功能學的檢驗與評價。

我省近年來加大了對衛生毒理學、保健食品功能學科研工作的重視,在全國保健食品功能檢驗方法的建立和完善過程中,做出不少貢獻。參加了國家863項目《功能性食品安全性評價與功能因子關鍵檢測技術》子課題、國家藥監局《對化學性肝損傷有保護功能》、《輔助降血糖功能》等多項保健食品功能學檢驗方法改進等科研工作。注重關鍵毒理學技術的攻關,開展了肺癌胃癌分子流行病學、血清流行病、癌癥早期篩查生物標識技術、致癌化學物的篩查方法和遺傳毒性等方面的研究,申報了致癌物篩查評價技術的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和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其中《p53、GADD45a基因表達水平在評價食品化學物致癌性中的應用》獲得省自然科學基金立項,《二丁基錫對人羊膜上皮細胞凋亡的誘導作用及其機制研究》獲得省衛生廳青年科研項目資助。在《Cell Biology and Toxicology》、《衛生研究》等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SCI論文約10篇。

3.3衛生毒理學檢驗與保健食品功能學評價存在問題

目前全國疾控機構衛生毒理學工作無歸口管理和技術指導部門,沒有專項工作經費和工作會議,缺乏溝通渠道和組織協調,培訓交流少,業務技術提高慢。全省從事衛生毒理學與保健食品功能學檢驗的人員不足,學科發展不快。學科定位和發展方向不明確。衛生毒理學檢驗除少量突發中毒事故應急檢測外,大部分工作都是社會第三方委托檢測,屬于市場調節行為,而保健食品功能學檢驗全部為委托檢測服務,以一類公益性機構從事第三方檢測存在一定困難。中毒事件應急檢測缺少統一的技術規范,檢測工作不夠規范。部分實驗動物和有證毒素標準品難以獲得。應用毒理學技術發展緩慢,未能跟上世界范圍內毒理學學科前沿的迅速發展,毒理學檢驗分支學科的科研工作受到制約。2010年開始,國家保健食品功能學評價機構資質審批機構與檢測機構行政主管機構屬于兩個部門,導致協調溝通難度加大,對檢測工作產生不少影響。

3.4衛生毒理學與保健食品功能學發展趨勢與展望

毒理學試驗方法朝著人源細胞、特定器官替代法方向發展,研究更靈敏可靠的評價方法、指標以及篩選敏感動物、器官和組織已成主流。保健食品功能學試驗方法將向指標客觀、定量、更加注重人體試驗方向發展。衛生毒理學發展趨勢是分化與綜合相結合、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相結合、從整體動物實驗到替代試驗、從傳統毒理學到系統毒理學、從環境基因組學到環境表觀基因組學、從描述毒理學到預測毒理學。我省衛生毒理學科研究新方向包括開展病理常規指標量化、化學毒物聯合毒作用研究,建立毒性病理學的標準檢查程序和診斷方法,提高檢驗結果的可比性,研究人源細胞、特定器官替代法的毒理學新方法。

保健食品功能學發展在立足于科學試驗的基礎上,以中國傳統養生保健理論和現代醫學理論為指導,以滿足群眾保健需求、增進人體健康為目的。功能的定位將更加注重調節機體功能,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因素,針對特定人群,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功能的設立更注重科學性、適用性、針對性。功能評價方法和判斷標準將更加科學、公認、可行。我省將重點開展藥食同源植物安全性毒理學研究、新資源食品的安全性毒理學研究,推廣應用GLP規范,研究新型吸入染毒裝置,開展實驗動物生理生化正常值范圍的研究。開展人體試食試驗規范化、動物試驗條件控制、樣品前處理的科學性及規范化、生物毒素毒力檢測方法的國產化和規范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檢驗經驗探索及毒理學安全性評價等研究,開展對我省影響較大的公共衛生危險因素的風險評估工作。引進基因芯片、基因測序、基因擴增、分子雜交、單細胞凝膠電泳、圖譜圖像分析、轉基因和基因敲除技術。

4 質量控制

4.1概述

衛生檢驗機構為衛生執法、疾病控制和健康相關產品服務,因此衛生檢測的生命在于檢測的質量和可靠性。隨著社會各界法律意識的增強,檢驗機構間競爭的加劇,社會對檢驗結果的公正性、準確性、服務效率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實施規范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在近年來得到很大重視。通過對人員、環境、設備、物資、信息等技術資源加以管理和控制,使抽樣、樣品保存、前處理、檢測和數據處理等檢測的全過程處于受控狀態,確保最終結果的可信度和準確性,加強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并持續改進,使檢驗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4.2歷史回顧與現狀分析

全省衛生檢驗實驗室共91家,61家獲得實驗窒資質認定(計量認證),廈門、南平、泉州和三明等9家機構獲得國家實驗室認可(CNAS)。原省衛生防疫站于1994年成立了質管辦,負責計量認證等質量管理工作,1996年獲得省級計量認證,2005年獲得國家實驗室認可,2010年通過國家級計量認證,2012年獲得食品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至2011年底,省疾控中心共參加CNAS的35次能力驗證活動,涉及食品、化妝品、水及涉水產品等,參數80多項,滿意率為96.3%。還參加國家藥監局、中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組織的質控考核。食品中黃曲霉毒素(4種)、氯丙醇、氯丙醇脂肪酸酯和氯霉素的國際比對考核,均獲得“滿意”的結果;省疾控中心多年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監委和中國疾控中心食源性致病菌質控考核和能力驗證,參加美國ERA水中菌落總數國際比對,結果為“滿意”。質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得到提升,已被各地衛生行政部門擺上重要議程。為提高衛生檢驗實驗室質量管理水平,省疾控中心多次舉辦疾控系統質量管理培訓班,同時組織開展實驗室間水質和食品檢測的比對工作,包括鉛、鐵、錳、氟、亞硝酸鹽氮、二氧化硫、菌落總數、霉菌、酵母、致病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項目。省疾控中心組織了全省食品檢驗機構的沙門氏菌和志賀氏菌考核。2011年起作為微生物領域能力驗證提供者單位,組織全省108家食品檢驗機構(疾控、質檢、農檢、藥檢等系統)參加了菌落總數實驗窒間比對。廈門、龍巖、三明等部分地市疾控機構針對轄區內機構開展了外部質量控制活動。實驗室除了外部質量控制活動,每年均制定內部質控計劃,在理化檢驗中采用加標回收率、平行試驗、空白對照、實驗室間比對復測、陽性樣品重復測試等多種方式;在微生物檢驗中通過培養基質控、關鍵試劑驗收、陰陽對照等多種方式確保檢測結果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配合國家制定了全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質量控制方案。

4.3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①開展能力驗證、實驗室比對和內部質量控制等質控工作的經費缺乏來源。②檢驗人員質量意識還不夠強,質量控制工作不夠規范,未能充分考慮從采樣到檢驗以及報告出具的全過程質量控制,質控措施的針對勝不夠強。③體系文件規定與實際檢驗操作協調性不夠強,甚至脫節。④與質控工作相關的有關部門之間溝通協調不夠暢通,物資保障不及時。⑤缺乏激勵機制,檢驗部門和人員參加外部質量控制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抵觸隋緒。⑥質量控制活動覆蓋的項目不夠廣,未覆蓋到子領域,公共場所監測、有機污染物的能力驗證活動少。⑦對能力驗證結果的分析總結不夠,尤其是出現可疑或不滿意結果時,對原因分析的深度不夠。⑧年度質控計劃落實不徹底,質量監督員和內審員在本部門檢驗質控中發揮的作用不夠。

4.4質量控制的發展趨勢與展望

當前質量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無論是較之實驗室質量保證的需求、政府對實驗室監督管理的需求、還是對于新領域檢測技術的需求都還有一定的距離,需要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如引進智能化糾錯程序。利用統計技術對檢驗過程進行連續監控,對輸出質量的穩定性進行分析,對過程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等。針對重要的、薄弱的檢測項目,有計劃地組織、參加國內外的檢測比對和能力驗證,選擇性參加國際性比對活動。能力驗證的產品將由單一的食品、水質擴大到衛生檢驗的各個領域,如公共場所、室內環境和集中空調清洗相關衛生指標或者標志物。注重實驗室日常規范化的管理和開展內部質量控制活動,把外部質控所用的技術措施應用于日常檢測,減少質控給檢驗帶來的風險。努力提高實驗室質量控制水平,根據工作需要定期組織開展全省性實驗室能力驗證與比對活動,鼓勵參加國際性質控比對活動和獲得國家實驗室認可,推動縣級實驗室通過計量認證。規范檢驗檢測工作,規范檢驗人員行為,提高檢測質量,保證各項檢驗出證工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及時I生。促進質量控制考核工作標準化、常規化,以平常的心態同等對待質控考核和日常檢測工作,對于能力驗證結果不滿意時,應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學習質量控制先進技術,建立適合我省衛生檢驗實驗室間比對樣品制備的管理體系,滿足質控考核需求。要注重采樣、樣品流轉、前處理、樣品檢驗、數據處理、數據審核、檢驗報告等全過程的質量控制。

5 福建省衛生檢驗學科面臨的挑戰

5.1經費投入少、儀器設備不足

政府對衛生檢驗實驗室的投入明顯不如其它系統同類檢測機構,公共衛生經費中用于衛生檢驗的比例也較低,缺少專項工作經費。檢驗收費標準滯后,有償檢測服務收入低,不少項目是賠本檢驗。由于經費不足,導致各級疾控機構開展檢驗技術儲備、人員培訓和質量控制等工作均有困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儀器設備是開展衛生檢驗的重要保障,全省各級疾控中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儀器設備老化、不足和缺乏的現象,省級機構雖然接近國家基本的設備配置要求,但近一半市縣級機構達不到國家要求,這已成為阻礙和制約全省衛生檢驗工作開展的主要因素。氣相色譜儀、蛋白質分析儀和全自動微生物鑒定藥敏分析系統等儀器使用時間長、老化現象嚴重。旋轉蒸發儀、冷凍高速離心機和超低溫冰箱等常用前處理設備數量不足,使實驗室難于應付日益繁重的常規檢測和突發事件應急檢測。省級疾控中心缺乏低本底α、β測量儀、隱孢子蟲和賈第鞭毛蟲快速檢測設備(Filta-Max xpress)和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儀等必要的儀器設備,使得水質全分析檢測能力達不到106項的要求。用于非法添加物檢驗檢測的高端儀器設備仍為空白。

5.2人才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檢驗人員數量不夠、結構不盡合理、培訓機會少,人員業務綜合素質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檢驗市場需求和國家對檢驗工作的要求。人員在開展新項目和掌握新設備方面面臨困難。人員年齡比例不夠合理,有的機構高齡職工比例較高,而有的機構則青年人員比例偏高。學科帶頭人、高水平領軍人物少;團隊協作意識不強,論文水平和質量待加強。對檢測中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挖掘不夠。

5.3對衛生檢驗學科認識不夠

現代衛生檢驗對儀器設備、物資和人員投入要求越來越高。衛生檢驗工作如未科學合理安排和管理,將可能是投入多、產出少,這影響到決策層在經費、人員等方面的再投入。實驗室建設上,存在重硬件投入,輕軟件建設和管理,儀器設備使用和維護管理不到位,部門間條塊分割嚴重,資源共享利用難。部分設備利用率偏低,甚至長期閑置,產出低下,進而影響到設備的維修與更新。設備維修更新經費不足,大型儀器設備投入后,缺乏后期維修經費來源。在檢測能力建設上缺乏統一規劃,未充分考慮地區和需求的差異,應建設區域性實驗室,分工發展各自優勢的檢測領域和項目。

5.4學科發展不平衡,新技術、新方法應用不夠

檢驗人員多滿足于簡單按照國家檢驗規范或標準進行檢驗,方法驗證等研究工作開展少,對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和使用不夠。食品衛生檢驗研究較多,而公共場所監測、飲用水檢測等方面的技術研究較少。衛生檢驗人員科研創新精神與大學、研究所等機構相比有較大差距,科研立項少,論文深度不夠,衛生檢驗學科建設重視不夠。

綜上所述,就我省衛生檢驗總體能力而言,不論是儀器設備、質量控制水平、檢驗項目,還是專業技術隊伍,都難以滿足我省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需求,有待進一步改善和提高。

6 福建省衛生檢驗學科的主要任務和對策措施

要繼續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治的工作方針,以人為本,服務于疾控工作的大局,全力滿足社會需求。深化改革,實現疾控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與利用,建立功能完善、技術先進、服務便捷高效,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適應的省內一流、全國先進的衛生檢測機構和工作機制,為全省人民的健康服務,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保駕護航。發展思路要正確定位、機制要創新,衛生檢驗部門本質上還是檢驗服務機構,在業務開展、服務、管理等方面應考慮社會第三方中介組織的特點,實現檢測的公正、準確、及時、科學、高效。多探索多研究,逐步形成適合衛生檢驗機構持續發展的制度和工作模式。

6.1增加投入、改善儀器設備和設施條件

當今檢測水平和效率已經越來越依賴于先進可靠的儀器設備,各級疾控機構衛檢經費都存在較大缺口,儀器設備更新、維修費用不足,基層食品安全檢驗工作下滑嚴重。政府部門要落實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切實增加投入,提高檢驗人員待遇,改善儀器裝備和設施條件。

6.2加強檢測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

衛生檢驗工作的技術性較強,人才是衛生檢驗學發展的關鍵。要培養和建設一支學歷層次高、檢驗技術過硬、管理能力強,具有事業心、責任感、使命感、職業道德高尚的檢驗隊伍是保證學科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要提早做好檢驗人才隊伍建設的規劃,重點著眼于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培養,鼓勵在崗學習,強化學科帶頭人作用和發揮老專家的傳幫帶作用。要立足于已有人才隊伍,同時有重點地培養領軍人物,鼓勵課題研究和科研協作。爭取優惠政策和提高優厚待遇吸引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和留學歸國人員從事衛檢工作。

6.3研究公共衛生應急處置、公共衛生風險監測與評估亟需檢驗技術

積極開展食品安全、飲用水關鍵指標檢測方法研究,應用先進檢測技術,做好技術儲備,為全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飲用水監測和突發中毒事故應急檢驗服務。針對我省典型公共衛生問題,開展自主檢測技術的開發,如貝類毒素、蘑菇毒素、劇毒鼠藥和易被誤用的劇毒中藥材和野生植物的檢測技術。開發適合于現場快速檢測的便攜式儀器或技術,滿足衛生監管監測工作的需要。加強對農藥與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環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生物毒素、違禁化學品和食源性疾病的監測與溯源技術及設備的研究。

6.4開展標準制(修)訂,為衛生執法服務

積極參加國家、行業和地方食品安全、飲用水等標準的制(修)訂,使已有成熟、較為先進的技術轉化為國家標準,牽頭制(修)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衛生規范。鼓勵參加其他機構的標準制訂活動,通過方法驗證、比對等形式,來做好先進實用技術的儲備工作,走出加快檢驗能力建設的新路。

6.5加強技術交流,促進機構間的合作協作

加強與其他行業、部門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和資源共享。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加強與先進實驗室的交流與合作,推進實驗室資源向社會開放。擴大國際間學術技術交流與合作,選派優秀人才出國進修培訓。

篇5

目前,我縣有縣級綜合醫院2家,即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縣二院(二級乙等),中醫院1家(二級乙等),民營專科醫院4家,縣疾控中心、縣衛生監督所、縣婦幼保健院各1家,中心衛生院3所,建制鄉鎮衛生院**所,衛生分院**所,20**年初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個、社區服務站**個(與衛生院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村衛生室***個,個體診所(包括牙科)**家。全縣有衛生技術人員1605人,其中,縣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人,民營醫院醫生***人,鄉村醫生***人,個體醫生**人,村級公共衛生信息員***人。全縣每千人床位數1.94張、衛技人員3.7人,每千人擁有醫生、護士分別為1.9、1.2人。全縣衛生系統固定資產*****萬元,萬元以上的大型醫療設備***臺(件)。

近年來,全縣衛生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以深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為突破口,以提高服務質量為中心,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衛生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平穩運行,社區衛生工作邁上新高。通過政策調整和各鄉鎮、部門的共同努力,農民群眾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大為提高。20**年底,全縣共有**萬名農民參合,參合率達85.4%,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全年共報銷醫療費****萬元。去年初,對現有農村醫療衛生資源進行了整合,設立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重新確定了303名駐村責任醫師,分225個服務點片開展直接面向農民的服務。去年底,我縣責任醫生進村入戶率達**3%,共為**萬名農民進行了健康體檢,體檢率達72%;建立了農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80%;梳理出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對象*****人,年上門隨訪人均4次以上,上門隨訪率達95.3%。

2、預防保健網絡基本形成,愛國衛生工作扎實深入。建立了縣鄉兩級公共衛生工作領導機構,進行了鄉鎮防保體制改革,初步形成了縣、鄉、村三級防保網絡。強化公共衛生事件的控制與管理,制訂完善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初步建立了快速有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提高了應急處理能力。以“母嬰健康工程”、“婦女健康促進工程”為抓手,扎實推進婦幼保健工作。20**年底,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3.61%,孕16周高危孕婦縣級篩查率88.4%,婦女病查治率30.39%,婚前保健咨詢率64.17%,產前篩查率27%,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4.4%,新生兒聽力篩查率64.29%。以創“省級文明縣城”為載體,深入開展衛生鎮、村、戶和衛生先進單位創建活動,積極開展“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全縣農村自來水受益率38.54%,衛生廁所普及率87.49%,糞便無害化處理率42.44%,切實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提高了農民的整體健康水平。

3、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高,衛生執法監督切實加強。各醫療單位以“醫療質量管理年”活動為載體,修訂完善各種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各項質控措施,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進一步提高了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去年全縣無重大醫療事故和案件發生。加強衛生執法監督,大力開展衛生專項整治活動,確保了我縣人民群眾的公共衛生安全。去年共出動衛生執法人員***人次,對縣城***家餐飲單位、**家食堂進行***家次的全面監督檢查,取締**家,當場處罰案件**起,立案查處**起。目前,縣城持衛生許可證經營的餐飲單位達***家,持證率92.5%;建立原料進貨索證的餐飲單位和食堂***家,比例達90%;***家餐飲單位和食堂銷售使用的豬肉來自定點屠宰企業,比例達100%;實施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100%。

二、我縣衛生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縣衛生事業雖然發展較快,但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三個不到位”:

1、資金投入不到位。由于縣財政困難,20**年投入衛生事業總費用為****萬元(包括新農醫***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5.48%,人均64.9元,與全省平均水平(人均88.6元)還有一定差距。一是衛生基礎設施薄弱。我縣的鄉鎮衛生院用房大多建于上世紀60-70年代,不少還是土木結構,雖經維修,但部分房屋還是破舊不堪。大部分村衛生室的房屋靠鄉村醫生租借或利用自家的房屋作為工作用房,工作、業務、生活用房“三合一”,條件十分簡陋。因為缺少投入,醫療器械短缺、老化問題相當普遍。據了解,全縣24家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配備“新六件”的只有7家,其中配備b超17臺、心電圖13臺、血球計數儀11臺、尿液

分析儀8臺、半自動生化分析儀11臺、x光機8臺,而且許多設備購置于上世紀80-90年代,檔次低、故障率高。部分社區衛生服務站仍靠老三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開展診療,手段落后單一,診斷準確率低。二是縣醫院、中醫院、縣二院三家縣級醫院因藥品降價和醫療服務收費價格大幅度調整,導致利潤驟減。三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普遍效益差,衛生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低。失業保險、養老統籌的征繳,使許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經濟負擔加重,發展步履維艱。

2、人才技術不到位。目前,我縣衛生技術人才缺乏,結構不合理,隊伍不穩定。在全縣1605名衛技人員中,本科學歷以上131人,僅占8.16%,大專以上學歷296人,占18.44%;副高以上職稱47人,僅占2.92%,中級職稱342人,占21.3%。近三年我縣副高以上職稱衛技人員流失8人,占副高以上總數的17%;而近三年本科以上學歷的醫學畢業生回到**就業僅4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多以中專畢業的衛技人員為主,目前尚有16人未取得執業資格,占6.3%。

3、服務功能不到位。我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在基層衛生院的基礎上于20**年初建立起來的,如何從原來的醫療功能盡快轉向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綜合服務功能有待進一步探索。目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才缺乏,設備簡陋,導致群眾對社區衛生服務缺乏信任感,去大醫院看“小病”的現象普遍存在。

三、加快我縣衛生事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衛生工作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我們要從戰略的高度、全局的角度,深化認識,抓住機遇,因地制宜,統籌兼顧,推進我縣衛生事業健康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1、適時開展衛生強縣創建,進一步加強對衛生工作的領導。奔小康,先健康。要充分認識加強衛生工作的重大意義,增強責任意識,提高重視程度,把衛生工作作為關心群眾疾苦、構建和諧社會的民生工程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任務,強化督查考核,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要加強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衛生知識的宣傳,提高群眾的衛生主體意識,強化保健康促發展理念,營造全社會共同做好衛生工作的良好氛圍。建議在適當的時候開展創建衛生強縣活動,通過創建活動,帶動我縣衛生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2、完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要按照中央、省級有關農村衛生工作的政策規定,逐步加大對衛生事業的經費投入。衛生事業經費投入占同級財政支出的比例應逐年有所提高,增加的衛生事業經費主要用于農村衛生和公共衛生。要有重點、有步驟地改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施條件,添置必要的醫療設備,逐步提高基層衛技人員待遇,穩定基層衛技隊伍。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衛生經費管理,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要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衛生事業,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投入體制。

3、科學規劃布局,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要統籌城鄉發展,整合資源,科學規劃,加快構建以縣級公立醫院為龍頭,以民營專科醫院為補充,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針對我縣新區人口日漸密集,群眾對醫療需求日益強烈以及老城區醫療資源的富足,可以考慮將縣人民醫院搬至新區,提升縣級醫院檔次,打造區域品牌醫院。要加大對民營醫院的扶持力度,鼓勵和支持民營醫院充分發揮專科特色優勢,并協助縣級醫療機構做好基本醫療和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要針對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及時制訂城鄉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分年、分批建立健全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要按規劃建設,通過幾年的努力,達到國家或省規定的標準。積極探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縣級醫院的雙向轉診制度,逐步形成“小病進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模式。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人才培養,把“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工作更好地開展起來。大力加強村衛生室建設,將其納入農村整個衛生服務體系,承擔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交給的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加快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提高籌資水平,加大財政補助力度,不斷提高農民參合積極性,擴大新農醫的覆蓋面。進一步完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困難群眾醫療救助體系,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的目標。

篇6

(一)我有較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工作多年來,我始終堅持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成熟,在實踐中提高,不斷豐富和自我完善,通過向實踐學習、向領導誠心求教、同導虛心學習,在工作中,我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夠認真學習各種專業知識、熟練掌握了許多工作技巧和方式方法,具備了處理各種復雜和突發事件的能力,具備了和諧解決各種工作矛盾的基本素質。

(二)我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在工作中,能夠主動與同志們和服務對象進行有效溝通,及時向領導匯報工作情況,與各有關部門的工作銜接運轉良好。在各項工作中都能較好地把握工作原則,多想辦法,想好辦法,靈活審慎地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取得了顯著成績。

(三)我有較強的自律能力。執法隊是我區衛生系統的窗口,執法形象直接影響著衛生系統的榮辱。工作中,我時刻牢記自己是執法隊的一員,執法隊的興旺與形象需要我的努力與維護,因此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按原則辦事,按程序辦事,按規定辦事,模范遵守單位的規章制度,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吃商戶一粥一飯,處處、時時體現一名執法職工的應有風格。

(四)工作態度端正。執法隊工作是國家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權為民所用是一個執法者應有的工作態度。我時刻牢記為工作對象服務的宗旨,以極大的工作熱情、耐心、責任感和端正的工作態度,為執法隊的發展做貢獻,為群眾提供滿意的服務。我有信心去競聘中隊長這個崗位。就是堅信自己能夠秉公執法,能夠熱心服務群眾,能夠一心一意為執法隊謀發展、謀利益。

以上四條是我競聘中隊長的優勢條件,假如我有幸競聘上這個崗位,我認為,這些優勢條件將有助于我很快熟悉工作、進入角色、有效開展工作,為執法隊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工作中,我將貫徹以下工作思想和措施:

爭創一流抓重點。我將努力在科室上下大力營造“創一流業績、造一流環境、樹一流形象”的良好氛圍。在自己的崗位上于細微處體現創業精神。創一流業績,就是要以一流的工作水平,圓滿完成各項任務,使工作走在先進的行列,造一流環境,就是要樹立強烈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主人翁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努力使中隊全體人員都成為行家里手,進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樹一流形象,就是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執法隊整體形象的樹立需要中隊個體的努力,要本著“維護法律尊嚴,為百姓做好服務,促進單位發展”的宗旨,誠實高效秉公執法,服務群眾,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

勤奮務實促工作。首先要帶領中隊人員徹底轉變工作作風,把精力投入到具體監督指導和提高工作質量中,將變被動“要好”的工作意識,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干好”行動;其次要從機制、制度著手,抓住工作的“癥結”所在,然后建章立制,使日常工作變得有章可循,做到每項工作有人管,能管好,實現責、權、利的有機統一。第三要充分發揮自己和中隊的集體才智,帶領和團結中隊全體同志,發揚“周周五加二、天天白加黑”的精神,做到“接受任務不講條件、執行任務不找借口、完成任務追求圓滿”,辛勤工作,努力進取,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誠懇待人、誠實為人、誠心辦事是我的為人態度!

勤奮務實、負重開拓、創新發展是種的工作態度!

篇7

區政協副主席 __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又是根本的根本。我區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鄉村,鄉鎮衛生院的狀況直接關系到農村廣大群眾的就醫質量和身體健康。近期,我帶著這個問題對鄉鎮衛生院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剖析制約基層衛生發展的癥結問題,尋找破解思路。調研結果如下:

一、全區鄉鎮衛生院建設的基本情況

目前,全區共有鄉鎮醫療單位28家。其中,中心醫院8所,衛生院20所。在職職工785人,其中衛技人員697人。自20__年起,市政府組織實施了鄉鎮衛生院改造工程,計劃在三年時間內,新建擴建鄉鎮衛生院22所,總建筑面積36810平米,建設總投資4279萬元。截至目前,已有16所衛生院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另有5所正在進行主體施工,1所處在基礎工程建設階段。

二、當前鄉鎮衛生院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一)醫療設備簡陋老化。

由于多年來衛生事業經費投入不足,衛生院底子薄,無法投入更多的資金及時更新醫療設備,致使部分衛生院醫療設備陳舊簡陋。大部分衛生院至今只有如b超、心電圖、血球計數儀、尿十項分析儀、洗胃機等最基本的醫療設備,且大部分醫療設備都已陳舊過期。

(二)醫療隊伍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偏低。

據統計,785名職工中,本科學歷50人,占6.4%;大專245人,占31.2%;中專415人,占59.5%;高中及高中以下人員75人,占9.6%。從職稱上看,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44人,初級職稱450人,分別占衛技人員總數的0.2%,20.7%和64.6%,中高級衛醫技人員缺乏,高層次、高素質人員明顯不足,醫療質量難以保證,很難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診,因而絕大部分衛生院存在以藥養醫問題。

(三)醫療經費不到位問題。

目前,全區20所衛生院和撤鄉并鎮前的雙樹衛生院、大沙河衛生院、聶莊子衛生院、北蔡村衛生院、后巷衛生院,其經費由鄉鎮財政撥付。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計拖欠醫療經費389.93萬元。其中大孟莊鎮、大堿廠鎮、下伍旗鎮累計拖欠經費均達到70萬元以上,今年上半年衛生院醫療經費拖欠總計29.35萬元。

由于嚴重拖欠醫療經費,直接造成衛生院職工工資普遍偏低(大部分衛生院職工工資1000余元,如大孟莊、豆張莊衛生院人均工資只有六、七百元),導致無法吸引高素質醫療人才,造成衛生院服務質量和能力水平提不上去,業務開展不暢,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調查顯示,今年1至9月份衛生院業務總收入4207.79萬元,較去年同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年度結余均呈現盈余狀態。但是,由于購置設備及償還陳年舊帳等原因,仍有12所衛生院流動資金結余呈現負數。由此看出,政府不加大投入力度,衛生院要發展光靠自身力量舉步維艱。

(四)部分衛生院存在管理水平不高問題。

據調查,全區大部分衛生院院長都是從臨床醫務人員中選的,未接受管理知識培訓,不熟悉管理工作,經營理念和辦法缺乏,難以調動職工積極性。管理機制滯后,很難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醫療服務運行過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五)“重醫輕防”問題。

長期以來,鄉鎮衛生院的“重醫輕防”現象非常嚴重。目前鄉鎮衛生院防保人員不僅數量過少,而且質量低下,使得鄉鎮衛生院防保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提供公共衛生服務本應是鄉鎮衛生院工作的重心,但是由于現行體制的原因,使得原本在功能上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的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逐漸轉為全面競爭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公共衛生服務無法帶來明顯收益,故被逐漸弱化,導致鄉鎮衛生“重醫輕防”傾向不斷發展。

作為“夾心層”的鄉鎮衛生院,在醫療領域,其便利性和服務價格不及村衛生室(所),在醫療水平上又難以與城區醫院相比,在競爭中逐漸落入下風。近年來,隨著政府對農村衛生工作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一些惠及鄉鎮衛生院的政策相繼出臺,改善了鄉鎮衛生院的硬件設施,“新農合”在報銷方面向鄉鎮衛生院傾斜,另外,“十八項公共衛生工作”的開展也為其帶來了發展的契機。然而,這些政策僅僅只是“救活”鄉鎮衛生院,使他們能維持正常運轉,沒有在鄉鎮衛生院回歸其本來定位上做出實質性貢獻,大多數鄉鎮衛生院仍然行進在“重醫輕防”的老路上。

三、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明確功能定位。

建立和完善縣、鄉、村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是政府的重要責任。在這三級衛生服務網絡中,鄉鎮衛生院是“樞紐”。它以公共衛生為主,綜合提供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并承擔轄區內公共衛生管理職能。多年以來,由于人們對鄉鎮衛生院功能定位認識偏差,甚至把它當作生產性企業來運營,以致造成對衛生院投入少、工作條件差、衛技人員流失多的難以生存的局面。要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改變目前的狀況,首先要進一步明確鄉鎮衛生院的功能定位,轉變觀念,加大投入,切實把鄉鎮衛生院工作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來抓,充分發揮其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絡中的樞紐作用,實現“常見病不出鄉鎮”的目標。

(二)加大投入,加強基礎建設,深化內部管理。

當前全區還有多家鄉鎮衛生院存在著醫療儀器陳舊、醫療設備匱乏等問題,需進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要深化鄉鎮衛生院的內部管理,逐步完善內部管理機制,通過科學管理,提高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出臺相關政策來調動廣大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鄉鎮衛生院工作的開展。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鄉鎮衛生院管理各項規章制度,推動鄉鎮衛生院工作朝著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方向發展。要把如何將鄉鎮衛生院建設與“新農合”、“十八項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開展有機結合起來作為當前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一個重要問題深

入進行研究。(三)制政策、抓舉措,穩定農村衛技隊伍,吸引優秀人才,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篇8

下午好!謹代表我個人向您的到來表示歡迎!能準時坐到這里,傳達的是一種態度,是對教育問題的關注,讓我們走到了一起。所以,還要對您的到來表示感謝!

下面分兩個方面和大家進行交流——

1.我在學校的語文教學。

進入中年級的最后一個學期,寫作的重要性已逐步超越字詞。但是,咱們班的實際情況是,字詞問題仍舊值得重視,不容樂觀。所以,學習生字的過程一般是放在課上的,寫生字是家庭作業,書寫認真且正確率高的同學有周博文、王夢琦、蕭涵、付浩宇、何玉涵、黃奕霖、李書峰、李璐函、翟于洋、劉岱云,說明什么問題,說明這些孩子上課認真聽了,還有,寫作業能做到專心致志。請大家一定協助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預習是一種很重要的自學能力。所以,每個孩子都建立了預習本。預習本上每篇課文的預習內容分為兩部分:一是詞語解釋,二是資料積累。孩子們基本上能足數上交。多數學生的預習本是很有價值的,他們查找的詞語和資料都很有意義。比如翟于洋、何玉涵、王昊宇、傅航。說明他們都是些用心的孩子。拜托各位一定不失時機地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語文課堂上的思考者。數學是理性思維訓練營,語文課上,同樣也有縝密的思考和邏輯的訓練。從回答問題上來看,可以考察這些項目:孩子有沒有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第二,就是他會不會思考并表達?咱們班善于思考的大多都是男孩子,如劉海鵬、陳雨昂、傅航、李化瑞、王昊宇、周博文;善于表達的不太多。希望大家平時多和孩子交流交流,多聽孩子說,尊重孩子的想法。

習作能力的訓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前給孩子們推薦了大量的閱讀書目,希望家長們繼續和孩子一起讀下去。現在的習作課堂上,手把手的指導多一些。比如,這次寫運動會。我會和孩子們一起回憶運動會上的場面,并分享一些好詞佳句,給孩子更直接的引導。這會降低他們寫作的難度,也能提高一點習作的質量。寫作比較好的有,周博文、翟于洋、傅航、李書峰、李璐函、杲會璽、王昊宇。指導孩子的習作,還是要在讀書上下功夫。

2.在家里,您可以這樣做。

經常把孩子叫到身邊,讓他讀書給您聽。每一個人都有表現的欲望,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給孩子一個施展的舞臺,在孩子認真讀完后,不妨給他最真誠的贊美。

經常捧讀孩子的語文書,聽寫一下應會詞語。仔細研究一下我們的語文書,其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八組課文,八個不同的主題,分別從不同的方面滋養我們的心靈。順便和孩子復習一下基礎的字詞。

經常到孩子的書桌前看一看,送去您的關心。經常有家長反應孩子寫作業慢,邊寫邊玩。我想,這是他被忽略的體現,他覺得沒有人在關注他。大家可以這樣試一試,和孩子約定好寫完作業共同做一件事。相信他會快很多。

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隨時記錄所見所感。這里所說的記錄,不只是用筆寫下來。還可以讓孩子用心去感受,并說出來,刻在心靈的成長記錄中。或者是發表在博客上,讓更多的人去關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經常陪孩子看新聞,交流態度和看法。這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好途徑。從小關注我們的社會,關心我們的民族,培養一個大氣的孩子。在交流過程中,也可以鍛煉表達能力,并調整孩子評價問題的標準,也就是是非觀念。

五個經常,希望我們一起扎扎實實地做好。

篇9

1問題的提出

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關心支持特殊教育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殘疾學生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應和普通學生一樣享受優質教學資源和平等的教育。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知識及技術的更新變換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如何讓特殊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微課是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與技能點而精心設計的,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一種情景化、趣味性、可視化的微型視頻資源課。當前,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能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已是大家所共同認可的事實,但實踐應用中仍面臨多種問題與挑戰需要我們加強研究解決,因此,筆者將研究主題鎖定在“微課的開發與應用研究”上,力圖研究探討以下兩個問題:(1)通過什么策略或方法,設計和開發符合聽障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微課?(2)設計與開發的微課該如何有效應用于聽障學生課堂教學,進而提高聽障學生信息素養以及課堂學習效果?

2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2.1國外研究現狀

通過對國外相關文獻的調研發現,國外直接對應的高中聽障學生微課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相對較少,因此筆者擴大范圍搜索了國外教育視頻資源在聽障學生的教學應用的研究。

國外的研究分為開發與應用兩方面,在教育視頻資源的開發方面從開始的關注聽障教育節目的質量逐漸向關注聽障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需求以及注重教育視頻字幕的設計方向轉變。比如Golos等 在2010年的研究中認為聽障學生可以通過基于美國手語的教育視頻探索從學習語言到探索科學、參與社會及數學學科等領域。Colwell(2005) 等人通過對比研究發現視頻材料提供字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成績。Margaret S(2001)等人 通過研究結果顯示,閱讀理解水平依賴于對字幕的理解,在有字幕環境下,聾生能較好的理解節目。Anderson-Inman等人認為對重點的學習詞匯,通過插圖或概念圖提示學生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關注度以及學習的效果。澳大利亞聾人電視節目認為字幕應該突出設計在底部,并且字幕的顏色、大小的設計應符合一定規范,方便聾人的觀看,比如,可設計白底黑字,或者黑字白底等。

而國外在聽障學生的教育視頻應用方面,注重為聾人提供視覺的教學媒體與服務,注重聽障學生的操作技能,協作交流能力的發展,注重教學平臺的建設以及注重教學視頻資源在聽障學生教學應用的評價以及應用效果研究。

2.2國內研究現狀述評

通過cnki,谷歌學術等渠道搜索國內高中聽障學生微課的開發策略與應用效果的相關文獻,發現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從聽障學生缺陷補償的角度,研究微課的開發策略。如王冠 認為現行的教師采用口、手同步講解課堂教學內容的形式會造成聽障學生接受信息的遺漏,因此,依據可視化基于高職聽障學生的認知理論、聽覺性認知缺陷、補償教學理論及聽礙學生教學法設計了可視化微課設計開發模式。

2.2.2從微課的設計制作角度,研究?障學生微課的開發策略,如金肖健 認為微課能讓原本枯燥的手語教學變得更有意思,符合聾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提出使用錄播教室,數字視頻攝像機配合普通教室,數字視頻攝像機配合筆記本電腦三種符合聽障學生微課的開發模式。

2.2.3從微課教學應用的角度,研究微課的開發策略。如高媛媛 在一對一效應,全納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理論下設計語文課程的微課,提出聾校學生的微課在微視頻設計過程中,艷麗的色彩和動態的畫面是對聽障學生視覺的利用,在一些概念性的詞語加上手語注釋或字幕,可以給學生與以往不同的視覺刺激。

綜上所述,本研究整合國內外面向高中聽障學生微課的開發以及應用方面的研究,以教學設計理論、電視教材編導與制作理論,特殊教育理論以及缺陷補償以及潛能開發原則為指導,提出了面向高中聽障學生微課的開發策略。

3面向高中聽障學生微課的開發策略

借鑒已有的微課,依據微課開發的微型性,實用性,學習者為中心以及資源完整性的原則,依據教學設計理論、電視編導與制作理論、缺陷補償以及潛能開發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聽障學生的學習特點、微課學習環境、學習工具和學習資源的特點,本文提出面向高中聽障學生微課的開發策略。

3.1訪談調查研究,確定主題,滿足學習者需求

通過對聾校微課使用情況的調查發現,目前聾校微課資源針對語文、數學以及生活科目的較多,針對信息技術科目的較少,針對培養聽障學生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協助下解決日常生活、學習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較少。高中聽障學生的閱讀能力,認知能力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信息素養也相對低年級有更高水平,從課程目標要求出發,微課的選題應該滿足促進聽障學生的信息素養發展,解決其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微課可以選擇聽障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較多的技術工具類課程主題,以滿足聽障學生學以致用的要求,從而確定選題。

3.2 聽障學生為本位,目標導向,確定重難點

手語與文字語言的區別,導致聾生所寫的書面語非常不通順,高中甚至大學的聾生所寫的文字材料都會出現語句顛倒,語句不通的情況 。聾生的認知能力普遍偏低,高中聾生也不能準確恰當地選取與主題相關的素材,并且他們對知識學得快,忘得也快,聾校高中信息技術課沒有統一的課程大綱,因此,本研究參考廣州市聾人學校Photoshop課程的教學計劃及課程教學目標,確定本研究微課的教學目標,并確定操作步驟為重點,修復工具的原理為難點,采取對一些抽象的專業名詞進行多次解釋的方法,加深聽障學生的記憶。

3.3依據微課理念,缺陷補償原則,組織學習內容

微課的理念是以小見大,用微課堂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適當的讓學生動手做 。教育學上的缺陷補償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依據障礙學生身心特點,綜合使用一切有利因素,通過多種途徑替代、促進、改善或恢復因障礙而造成的功能性損傷,從而促進障礙學生充分發展的活動過程 。面向高中聽障學生的微課的開發,應結合微課的開發理念,以及高中聽障學生的學習特征,設計符合他們學習需求的微課。

3.4.學習者為主體,技術包裝,設計多樣表現手法

3.4.1依據缺陷補償原則,融入親切手語表達

高中聽障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使用手語進行交流中,手語以手形、手的位置、手的運動方向、手的朝向以及面部表情等手段來表達其語意,有自己的語法體系 。因此,在以視頻為主的教學資源中,融入手語表達,能夠拉近與聾生的距離,吸引聽障學生的學習興趣,補償他們聽力上的缺陷,是激發高中聽障學生學習動機的一種良好方式。

3.4.2以聽障學生為導向,視頻添加字幕

在高中聽障學生的教育中,字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8-19歲的高中聾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相當于8-9歲的健聽生的能力,他們能閱讀簡單字句,能看懂字幕的提示,因此,字幕能替代聲音幫助聽障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培養其在對語言符號的強化和感知,并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因此,在微課中加入字幕提示滿足聽障學生的學習需求。

3.4.3步驟講解,操作演示,重復模仿

根據調查顯示,高中階段的聾生的模仿以及表演能力比較強,他們喜歡操作性的課程。在課堂教學中,他們可以通過重復模仿教師的操作從而習得知識。因此,通過操作演示,重復模仿,能夠提高中聽障學生的學習效果。

3.4.4多種資源輔助,提高學習效果

微課除了主要的視頻資源外,還包括其他輔助學習的資源,其中包括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等。微教案有助于高中聽障學生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但是微教案的設計應淺顯易懂,盡量通過插圖其他方式來表現課程計劃,因為這樣他們可自主了解課程要求,微練習檢測聽障學生學習的效果。

3.4.5平臺整合,注重資源可拓展性

最后,把所有制作的微課整合到一個平臺里,平臺設計界面精美,導航清晰,簡易操作。課程學習網絡平臺注重資源的可拓展性,方便資源的更新及下載。

綜上所述,整合面向高中聽障學生微課的開發策略,如圖1所示。

篇10

20__年4月8日,本人與2名工作人員組成衛生行業作風建設調研小組,分別與市、縣(市、區)、鄉、村四級的醫療單位、部分醫務工作者和群眾、出院患者等進行了調研座談。在此基礎上,調研小組與部份醫療機構負責人進行了認真討論,綜合分析,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地處__中部,現轄利通區、青銅峽市、鹽池縣、同心縣、紅寺堡開發區5個縣(市、區),總面積2.0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30.8萬,其中回族人口65.6萬,占總人口的50.2%,是名副其實的回族之鄉。目前,全市共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811所(個),其中:公立綜合醫院6所、中醫醫院4所、婦幼保健院(所)5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所、衛生監督所5所、中心血站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9所、鄉鎮衛生院40所、村衛生室548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5個,民營醫院18所、個體醫療診所(社會辦醫)155所;共開設床位3464張,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數2.66張;共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245人,其中執業醫師1751人,執業助理醫師1451人,注冊護士1383人,鄉村醫生779人。

二、 存在問題:

1、當前社會上對醫療衛生服務反映的突出問題。

當前社會上對醫療衛生服務反映的突出問題也是群眾“不放心、不滿意”的問題。

調查顯示,“收費不透明問題”和“服務不到位問題”是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產生“不放心、不滿意”的最主要原因。有的醫院的收費標準和藥價公示制度、住院費用一日清單等制度堅持的不夠好,開特殊藥、做特殊檢查沒有與患者家屬及時溝通協商。醫務人員的“開單提成、搭車開藥”的現象時有發生。

其次,部分服務環節薄弱,整體服務質量和水平未如人意。目前,不少醫療機構都在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進服務方式,努力為病人提供安全、舒適的就醫環境和服務。但是,群眾對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及服務質量仍有意見。部分醫務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夠強,對病人或敷衍搪塞;或缺乏同情,態度冷漠,言語生硬;

2、醫療衛生行業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首先,風險高、壓力大的職業特點引發了醫務人員的畏難情緒。調研中了解到,面對醫療這個風險高責任重的職業,醫務人員普遍感到壓力很大。醫生每日面對病人,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正確診斷和處理,及時向病人家屬交待有關事項,若有欠缺或差錯,便有可能受指責,甚至遭打罵、上告。調查發現,有近一半的醫務人員曾經因工作壓力過大,產生畏難情緒,有過轉行的念頭。新出臺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要求在醫療訴訟中“舉證責任倒置”,更使醫務人員感到困惑。大部分醫務人員認為,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會導致醫生為自我保護而在醫療上變得保守。

其次,對醫院長期實行差額管理,大部分醫院僅能維持人員及日常業務開支,缺乏進一步發展的經濟基礎,在基礎設施及大型設備購置上,普遍有等、靠、要的思想。再加上引不來人才,醫療隊伍后繼乏人,已直接影響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三、 原因分析:

1、醫療體制欠明晰,導致醫療機構主體責任的混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從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然而,醫療體制改革卻大大滯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機構的體制與投入機制不相適應。醫院難以實現“科學合理的經營”,成了市場經濟環境下“不合格”的經營主體。目前,我國的公立醫院定位為帶有一定福利性質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屬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以提供價格合理的優質醫療服務為宗旨。作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國家應保證其資金供給。財政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除了基本建設和特大型設備外,日常經費撥款還不到在編人員工資額的50%。

醫院是當前我國藥品消費的主要渠道,必然成為藥品生產和供應商推銷產品的目標。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一切商業行為的終極目標。盡管我市嚴格執行藥品“三統一”政策,但高價格、高利潤可以說是目前醫藥兩家的共同需要,因此,市場上高價藥品越來越多,即使不是新藥,也要想法子換包裝,把價提上去,醫院也樂于使用;而平價藥利潤少,如今便是無廠家生產,也少有醫院愿意使用。其結果必然是醫藥費用支出居高不下,群眾不滿情緒日漲。

2、傳統的醫德教育方式未能適應市場經濟環境新形勢的要求。

醫德教育是醫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和塑造醫務人員高尚情操、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徑。多年來,醫德醫風這個話題一直在講,活動也搞

得不少,但醫療衛生行業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并沒有一路走強,近年甚至成了群眾投訴意見最大的行業之一。“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有被“白衣狼”侵害的危險。在多種經濟體制并存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們的利益訴求呈現多樣性。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成為人們一種合理的要求,講求經濟效益成了管理者追求的一項重要指標。一部分醫務人員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出現重經濟輕醫德的傾向。行政主管部門雖然也相當重視醫德醫風教育,但教育手段不能適應變化了的情況,仍然沿用說教式的教育方法,或采取“一票否決”等形式主義管理方式,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持之以恒的制度建設,使本屬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變成突擊性的運動化形式,時抓時停,結果不但收效不大,甚至產生抵觸情緒或不如實上報情況的現象。

四、建議:

1、加快改革步伐,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相適應的現代醫療衛生體制。

民意調查顯示,老年人群及低收入人群擔心在醫改中把醫院推向市場后將會顯著加重他們的經濟負擔,反對意見頗多;其他人群則表示醫院應該走向市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階層發生了重大變化,各種需求呈現多樣化,一方面高收入階層“綠色健康消費”需求明顯增加;另一方面“弱勢群體”仍徘徊在尋求基本生活和基本醫療保障水平上。這為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分類經營管理提供了必需的社會條件。醫療衛生機構為社會提供多層次的健康保障服務,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在我國推行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大環境下,醫療衛生體制應當適應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需要,作出相應的改革。近年我市實行醫保制度的改革、醫療單位分類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為全面推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是醫療衛生機構的性質定位,以及與之配套的相關制度設計,以確立醫療單位在市場經濟中的“科學合理的經營”地位。醫療衛生部門是以保障廣大人民健康為宗旨的社會公共服務行業。國家對于公共衛生的監控、疾病預防及基本醫療服務應當承擔主體責任,列入政府工作規劃及公共財政支出計劃,提供與經濟發展相匹配的經常性資金保障,使其成為真正的非營利性公益事業單位,集中精力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以外的其他醫療衛生服務部門及項目,應改行市場化經營,允許國家、集體、民營或外資多種投資主體,在符合醫療衛生機構準入條件的前提下,以獨資或合資形式經營,競爭發展。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在資質認證、服務范圍、質量標準、價格和稅收管理等方面制定相應的規則并實施有效的監管。

2、加大對基層以及鄉村醫療機構的扶持力度。

建立城市新型衛生服務體系,是適應我市經濟建設迅速發展和人民對健康需求日益提高的迫切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醫療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政府已注意到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速度,并加大了投入的力度。但要全面促進衛生事業的發展,除了增加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用改革創新的新思維,重組整合現有的資源,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政府主管部門要按國務院的要求,結合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制定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規劃和相關的標準,全市統一標準和要求,分步分鄉達標完成,力爭在三五年內構建起可靠的公共衛生保障網絡。

此外,政府主管部門要制定相關規定簡化雙向轉診手續,合理分流病人,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市整體醫療資源效益,有效地降低醫療成本。同時,制定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準入制度,并運用競爭上崗、實績考察、末位淘汰等形式,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服務水準,增進群眾對社鄉衛生服務站的信任度。

3、理順藥品流通渠道,糾正醫藥購銷中的不正之風。

政府要下大決心從機制上切斷藥品購銷中不正之風的源頭。要降低虛高的藥價,必須對藥品流通環節進行宏觀控制,并從藥品生產審批的源頭抓起,由衛生、藥監、物價等部門共同實施。重點加強對新特藥品和外來藥品進入市場的管理。一要加大藥品定價的透明度,規定合理的利潤空間,嚴禁抬高藥價;二要規范藥品的流通渠道,減少不必要的流通環節;三要擴大藥品公開招標范圍,嚴厲懲處經銷商聯手抬高藥品標價的行為;四要禁止醫療行政機構、醫院非相關部門的公職人員與藥廠、經銷商、醫藥代表的聯系,對因違規而獲得利益者應給予嚴厲處罰。此外,要積極實行藥品單獨核算制度,對公立醫療機構內部的藥品進貨、庫存、銷售、利潤等情況實行計算機聯網管理,加強外部監督。

4、改進思想教育方式,不斷提升醫德醫風。

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醫務人員良好的醫德內在素質是在長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醫療活動中修養積累而來的。當前,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風尚既繼承了傳統醫德,又受到市場經濟環境的強烈影響。各人的醫德基礎水平不同,職業道德行為有異,更增加醫德醫風建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解決醫療衛生行風問題,要改變教育管理模式,要從建立具可操作性、能持之以恒的制度入手,把醫德醫風建設真正作為日常工作內容長抓不懈。一要強化學校教育,把醫德教育列入教育大綱,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醫德修養的基本原則、規范和方法;二要嚴格崗前培訓,強化醫德繼續教育,結合臨床正反兩方面實例,細化對醫德行為規范條文的理解;三要強化醫德考核手段,制定公平、公開的獎懲辦法,把醫德醫風表現同個人考核、晉級、薪金等緊密結合起來,提高醫務人員醫德修養的自覺性,逐步使其成為一種自我修養行為。

調研中發現,年齡大、資歷深的醫務人員

被病人刁難的機率較少,而年齡和資歷較淺的則反之,這是醫德形象和信譽的一種反映。醫德形象具有公開性、示范性和社會性。社會主義醫德,講究的是要全心全意地為病人服務。制度是促進醫德醫風建設的重要保證,我市應把對醫療系統的行風檢查作為一項社會制度堅持下來,通過具有公信力的行風檢查,加強社會對醫療衛生系統的監督。同時,要及時發現、宣傳醫療衛生界的新風尚和好人好事,表彰要形成制度。建議2-3年搞一次評議表彰活動,讓全社會廣大群眾都來參與評議,以弘揚醫療衛生界的主旋律,讓群眾了解醫務人員,增加對醫務人員的理解和信任。此外,建議由政府搭臺,社會多方籌集資金,建立扶持衛生事業發展的專項獎勵經費。 5、完善醫療法規,營造良好的醫療服務輿論環境。

鑒于醫療工作的特殊性、風險性及其醫療單位的公益性等因素,應考慮將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與普通民事糾紛的損害賠償加以區別,結合《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及我市的實際情況,從刑事、民事、行政法規的統一角度制定處理醫療糾紛的地方法規。這是改善醫患關系的有效措施。

健全醫療事故鑒定的監督機制,并加大透明度和公開性。成立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醫療界、法律界等有關人士參加,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直接領導的合議委員會,增加醫療事故鑒定的透明度和公開性,消除患方對鑒定結論的懷疑,減低處理醫療糾紛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