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3 07:06: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子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電子教案

篇1

1.電子教案的主要特點

(1)高效率

(2)便交流

(3)多媒體

2.電子教案的制作原則

(1)突出重點原則

(2)逐步引入原則

(3)簡潔實用原則

3.電子教案的制作過程

(1)制作教案演示稿

(2)輸入幻燈片的備注

(3)將演示文稿發送到Word中進行編輯

所謂電子教案,是將傳統教案中的內容轉換成計算機能處理的數字信息格式后存儲子記錄介質(如磁盤、磁帶、光盤等)中的一種形態。因此電子教案的制作過程,不是通過普通的紙和筆,而是將教案內容經計算機的輸入設備輸入,利用適當的工具軟件編輯存儲而成的,其最終的形式是計算機能讀取的文件。

二、電子教案的主要特點

1.高效率

有經驗的教師都要經常修改和訂正教案,特別是在新的一輪課開始,更要對原有教案仔細推敲,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對教案的部分內容加以調整,甚至重寫教案。因此,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可能會有很多內容相近的教案。

而電子教案,對于內容的插入、刪除、復制和改寫非常方便,尤其是對文字塊的編輯操作。對占有資料較多的教師來說,更是提供了方便。原本要幾個小時來準備的教案,只要幾分鐘便可完成了,從而極大地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真正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

2.方便交流

磁盤、光盤與紙張相比,存貯信息的容量要大得多。一張1.44 MB、

3.5英寸大小的軟磁盤可存儲漢字(純文本)大約75萬字,相當于500頁的16開書籍的文本內容,光盤就更大了。

因此,在進行教學研討或學術交流時,攜帶存儲于磁盤上的電子教案,顯然要比攜帶紙張幻燈膠片形式的資料更方便,而且可以在與會者需要時,方便地進行拷貝,大大方便了教師間的交流學習。

3.多媒體

一般的教案或板書,主要通過一維方式,依靠語言、文字、數據來表示、傳遞和處理信息,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電子教案由于可以借助一些使用方便的軟件工具,很容易編輯制作出具有專業水平的動畫圖形、圖像,并且可以配上語言和音樂,借助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形式,使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學生的自然思維習慣,使學生的思維活動易于突破抽象邏輯思維的難點,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電子教案的制作原則

1.突出重點原則

電子教案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信息。文字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文字內容應盡量簡明扼要,以提綱式為主。文字和背景的顏色搭配要合理,一般文字顏色以亮色為主,背景以暗色為主。對于文字內容中關鍵性的標題、結論、總結等,要用不同的字體、字號、字形和顏色加以區別。音樂的節奏要與教學內容相符,重點內容處可選擇舒緩、節奏較慢的音樂,以增強感染力。

2.逐步引入原則

對于一屏文字資料,應該隨著講課過程逐步顯示,引入時,可采用多種多樣的動畫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悅耳的音響效果,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對于較復雜的圖形,如果一下子顯示全貌,會導致學生抓不住重點,也不便于教師講解。應隨著教師的講解,分步顯示圖形,直到最后顯示出全圖,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重點,循序漸進。

3.簡潔實用原則

名詞解釋、數據資料、圖表等文字資料,可采用交互形式提供,閱讀完后自行消失。對于動畫和視頻圖像,應具有重復演示功能,學生可能一次沒看清時,可重復播放,讓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進行控制操作。

四、電子教案的制作過程

1.制作教案演示文稿

運行PowerPoint選擇“文件”菜單中的“新建”命令,在“新建演示文稿”對話框的“常用”選項卡中,選擇“空白文稿”選項。當“新幻燈片”對話框出現時,為文稿中的幻燈片選擇一種適當的教案版式,并單擊“確定”按鈕,按課程設置將相關內容輸入到每一張幻燈片中,便可獲得該課程的演示文稿。 .

2.輸入幻燈片的備注

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需要通過投影機,顯示其內容。因此,這種演示文稿還不為真正的電子教案,要制作真正的電子教案,必須加入一些注釋內容,如重點提示、教學方式和時間安排等,供講解時參考。這些內容可輸入PowerPoint備注頁視圖的“演講者備注”中。

具體做法是:在PowerPoint中顯示要輸入備注的幻燈片,“視圖”

菜單選擇“備注頁”,輸入注釋內容,然后更換幻燈片,繼續輸入相應的注釋內容。

3.將演示文稿發送到Word中進行編輯

由于PowerPoint的備注功能不能進行字、段落等格式設置,因此,如果想將演示文稿及其備注打印出來,可將其發送到Word中進行編輯。

將PowerPoint演示文稿保存后,單擊“文件”菜單下“發送”命令中的“Microsoft Word”項,并按“確定”按鈕,系統自動運行Word,可通過鼠標來調整:幻燈片編號區、演示文稿內容區、備注內容區三部分的大小,對備注進行格式等的編輯后保存,用打印機將其打印出來就是打印文稿。

篇2

關鍵詞:電子教案;AIR;設計

電子教案是借助計算機將教學材料進行有機的歸類、鏈接和合成,以便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演示、查閱及打印輸出的教案[1]。電子教案已經廣泛應用于大學及中小學課堂教學之中。目前,常見的電子教案制作工具有PowerPoint、Authorware等,這些工具具有操作簡便、應用范圍廣等特點,但由于不是專門為編輯電子教案所設計,教師在使用這些工具時容易出現編輯教案效率低,實現復雜交互比較困難等問題。例如,PowerPoint就存在播放時不能實現按需放大字號的問題;另外,這些工具還普遍存在系統的跨平臺性比較弱和教案數據不方便為第三方共享、復用率比較低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工具中的不足,本文設計并實現了一個基于AIR(Adobe Integrated Runtime)技術的電子教案系統。該系統是一個電子教案編輯與演示的可視化操作平臺,主要提供電子教案的新建、導入、編輯、演示、保存以及打印等功能。系統將電子教案中常見的內容展現形式和交互動作封裝成不同組件,提高了電子教案的制作效率,同時將電子教案的數據存儲到XML文件和對應的媒體資源文件夾中,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復用。系統的特色之一是實現了大段文本的圖文混排編輯以及演示時按需調整字號大小等功能。

本文將首先介紹基于AIR的電子教案系統的總體設計以及各功能模塊;其次,論述在實現該系統過程中的若干關鍵技術;最后,總結本系統的成果并提出進一步完善的工作。

系統設計

系統基于AIR進行開發,AIR是一個跨操作系統的運行環境,它利用Web技術(Flex,Ajax等)來構建富Internet應用程序并部署為桌面程序[2]。基于AIR的系統既具備桌面程序的強交互特性又具備Web程序的跨平臺特性,能極大地提高用戶體驗。

設計模式好壞、系統功能的設置是否合理以及數據是否易讀取是衡量一個系統優劣的重要標準。下面從系統架構、系統功能模塊和數據存儲格式三個方面闡述系統設計。

1.系統架構設計

為了實現電子教案素材,如文本、圖片、音視頻等數據與用戶業務邏輯的分離,數據與界面呈現形式的分離,系統采用MVC模式架構系統,分為模型(Model)視圖(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三個部分,如圖1所示。模型用于封裝與應用程序相關的數據和業務邏輯,該系統模型定義了系統整個電子教案的結構以及常見交互組件的模型,圖1中Courseware模型用于記錄電子教案的名稱、路徑以及定義教案數據存取的方法,Choice模型用于記錄選擇題的題干、選項、正確答案、已選答案等狀態;視圖是模型的外在表現,一個模型可以對應多個視圖,系統中的數據模型就對應了編輯和演示兩個視圖,視圖一般是通過組合設計模式實現的,通過組合可以實現系統整體視圖和子視圖具有一致性,圖1中視圖部分就是由教案系統,Syspanel、CoursewareMenu、ChoiceComp等子視圖組合而成;控制器是模型和視圖溝通的橋梁,用于處理用戶的行為事件和數據模型的更新事件,當模型加載數據完成時,系統會拋出COMPLETE事件,由控制器通知視圖更新。

2.系統功能模塊劃分

編輯電子教案的一般流程為:首先新建教案,接著編輯教案,然后演示(預覽)教案,最后保存教案,在編輯與預覽環節往往需要做適當的調整。通過分析此流程并結合教案使用者的需求,可將基于AIR的電子教案系統劃分為教案編輯和教案演示兩大模塊。系統具體功能模塊如圖2所示。主要模塊具體功能如下。

系統操作模塊主要用于控制電子教案的輸入輸出,包括教案的新建/導入、保存/另存、打印以及退出。

電子教案在演示的過程中一般以分頁的形式展現,因此本系統的教案編輯以頁為基本單位,它分為結構編輯和內容編輯兩部分。

結構編輯模塊主要用于用戶設計電子教案的結構以及一些整體樣式的設置,包括電子教案頁面的添加、刪除、排序、分組以及背景等整體樣式的設置。

內容編輯模塊主要用于對每頁內容的編輯,包括文本、圖形、聲音、視頻以及常見的交互題型如選擇題、連線題等的插入、移動、復制、粘貼、刪除等。

導航模塊主要是在演示提供頁面導航的功能。導航模塊將教案的結構信息解析為導航菜單,并控制顯示菜單形式。

內容演示模塊主要提供頁面的展示功能,并控制頁面中內容的展現方式以及交互方式。

電子白板模塊主要是用于教案演示時給教案添加注釋,輔助教師教學。電子白板的功能包括內容書寫、添加標記、加亮文字等。

3.電子教案數據存儲格式設計

電子教案數據存儲形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教案的共享復用效果。數據存儲一般可以選用DOC、XLS、XML和數據庫文件等多種格式,但是考慮到數據的共享性、可復用性以及擴展性,通常選用數據庫文件格式或者XML格式存儲數據。分析電子教案的結構可知,一份教案一般有若干部分(Part)組成,每部分又由多個頁面(Page)和Part組成,每個頁面上又包含若干交互內容(item),整個電子教案內容結構呈現樹形,XML相對于數據庫更能方便直觀地表現這種結構,因此本系統選擇XML為存儲電子教案數據的格式。

系統在設計時并沒有將電子教案的所有內容存儲在一個XML文件中,而是將其存儲為一個記錄電子教案結構的主索引文件和若干個表示教案每一頁內容的文件。這樣存儲數據有兩個好處:一是使整個電子教案的數據結構更加清晰,查找數據更加方便;二是數據共享復用時方式更加靈活,如當第三方僅僅只想借用電子教案的一頁或幾頁內容時,只需加載相關的頁文件,從而避免了因加載整個電子教案文件產生的數據冗余,提高了文件的使用效率。

電子教案數據的主索引文件為main.xml,其中包含兩類節點,一類為part節點,用于定義教案的層次結構以及導航信息;一類為page節點,用于記錄頁面的索引信息。

main.xml的結構如下所示:

… …

… …

記錄頁面內容的XML數據包含在main.xml中page節點的ref指向的索引文件中,記錄頁面內容的XML文件結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page、body、item。page為根節點,其中除包含一個body節點外,還定義了一個頁面的樣式屬性節點informationDeclaration用于記錄頁面的樣式信息。每個page僅包含一個body,body中可以包含多個item,item定義的是教案中交互組件的信息,如類型、位置、大小以及內容等。每個item都含有一個type屬性用于定義組件的類型,如文本組件的屬性為type="text"、選擇題組件的type="choice"。頁面數據的XML結構如下所示:

… …

… …

var _gaq = _gaq || [];_gaq.push(['_setAccount', 'UA-22575914-1']);_gaq.push(['_setDomainName', '.省略']);_gaq.push(['_trackPageview']);(function () {var ga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ga.type = 'text/javascript'; ga.async = true;ga.src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ssl' : 'www') + '.省略/ga.js';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ga, s);})();var _userid = '';var _siteid =708;var _istoken = 1;var _model = 'Model01'; WebPageSpeed =313; UrchinTrack();

系統實現中的關鍵技術

在確定系統的框架及主要功能模塊的基礎上,通過MVC模式和Flex技術實現了基于AIR的電子教案系統,開發所使用的語言為ActionScript3。本系統中兩個重要的功能是大段文本的圖文混排編輯和字號調整。這是系統的特色之一,也是技術的難點之一。現就這兩個功能的實現概述如下。

本系統中的圖文混排功能是在TLF2.0(Text Layout Framework 2.0)的基礎上實現的。TLF2.0是ActionScript 3上的高質量、富文本文字排版框架。TLF2.0中包含了一組支持復雜文本、高級排版和布局功能的組件。電子教案系統中的文本題型組件通過繼承TLF中的RichEditableText,實現insertInlineGraphic()和modifyInlineGraphic()接口,實現了文本的編輯、圖片的插入和編輯功能。

2.字號調整功能的實現

該功能需求主要來自于教師在教案演示時需要調整字號,使學生能夠更清楚地看到教案上的內容。在系統中,顯示大段文字的組件PassageComp中圖文的顯示也是在TLF2.0文本框架下實現的。但是TLF框架本身沒有提供字號調整的接口,不支持文字字號的調整。

在TLF框架下SpanElement類表示應用了一組格式屬性的一串文本。SpanElement對象包含段落中的文本。一個簡單的段落(ParagraphElement) 包含一個或多SpanElement對象[3],SpanElement中的fontSize屬性用于控制文本字號大小。因此可通過調整Passage中所有的SpanElement的fontSize屬性實現組件中所有文本字號的調整。

具體實現步驟如下:首先遍歷PssageComp中的所有SpanElement,然后取出SpanElement的fontSize值,最后根據教案使用者的需求修改fontSize的值,實現字號調整。

總結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電子教案編輯工具的跨平臺性、內容數據的可共享性和對電子教案演示的靈活性等的要求越來越高,AIR技術的出現為滿足這些需求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本文所設計的系統增強了圖文混排和按需調整字號的功能,實現了教案數據的可共享性,為教案內容的復用提供了便利,也為演示播放時按用戶需要隨時調整字號等提供了便利。

當然,該系統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在安裝系統前,必須先安裝AIR運行環境,這會給剛接觸AIR程序安裝的人員帶來一些困惑。

參考文獻:

[1]張寶.基于Flex平臺的電子教案系統的設計和開發[D].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

[2]維基百科[EB/OL]. zh.省略/wiki/Adobe_AIR.

[3]ActionScript3語言參考[EB/OL].help.省略/zh_CN/FlashPlatform/reference/actionscript/3/.

篇3

【關鍵詞】工程制圖教學;CAI電子教案;教學設計;界面設計

1.計算機多媒體電子教案教學的基本特點

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即一種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手段的教學系統。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利用CAI電子教案授課已被廣泛應用。同其他助教型CAI課件及錄像教學不同,電子教案授課不是課堂教學中錦上添花的穿插式講授,而是完全甩掉傳統的黑板、粉筆的全程CAI教學。電子教案授課的工具即多媒體電子教案,是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程教學要求,自行制作的、供自己使用的課堂演示型多媒體教學軟件。上課時,由教師操作計算機,通過視頻投影儀、投影大屏幕等設備將教案向學生演示。演示過程由教師隨堂講解,運行速度由教師手動控制,隨著教師的教學思路和課堂節奏,將經多種媒體包裝后的授課內容逐一詳細深入地呈現。就總體而言,計算機輔助教學不僅取代了一部分傳統教學的手段,而且能實現傳統教學方式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還可以大大增加課程容量,提高課程密度。由于利用多媒體、網絡通訊等手段,使課堂講授更直觀清晰、更具吸引力。因此不論從理解或記憶的角度看,計算機輔助教學都能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和鞏固教學內容。

從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看,CAI教學的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

1.1有利于發揚光大傳統教學方式中的精華。與傳統授課方式一樣,電子教案體現了教師個體的教學風格和創造性勞動,因為教案是教師根據對學生特點的把握,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風格親自編制的。在課堂教學中,由教師自行講解,自行控制演示過程。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完全能模仿傳統教學方式中循序漸進的傳授知識過程,啟發學生思維,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隨時調整講課的方式、節奏和進度;師生之間思想互動,情感交流,更利于教學呼應、教學相長,這正是課堂教學的精髓所在。因此,電子教案授課能有效發揚光大傳統教學方式中的精華。

1.2發揮了多媒體信息資源的優勢。電子教案授課效果的優劣與教案本身的質量高低密切相關。電子教案融文本、圖形、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于一體,通過圖文并茂的畫面、形象逼真的動畫,使得一些抽象難懂、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具體,并著力對課程的重、難點內容進行渲染和剖析,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有利于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通過大屏幕動畫演示,模擬傳統教學方式的作圖板書,過程高效、生動有趣,并且可以無限次數“重做”等等。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是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

1.3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解放了教育生產力。電子教案授課完全甩掉了傳統的黑板、粉筆,節省了教師課堂板書、畫圖的時間,在相同的時間內使得課堂信息容量增大,豐富了授課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由于教案中的教學素材,如文字、圖表等用電子教案制作出來后可以永久保留,不需每次上課都重新設計、重新繪制。因此將教師從機械、繁瑣、重復的勞動中解放了出來,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于富于創造性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中,有利于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師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

1.4電子教案制作方便,修改容易。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隨著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需要不斷地補充、修改教案。在紙質載體的傳統教案中,修改很困難,尤其是大幅度的修改,往往需要重寫教案,耗時費力,使教師不勝其煩。而電子教案修改容易;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對內容作局部的修改,對相應的教學素材作適當的調整,經“保存”后,即可形成一份新的教案,使教案常用常新,不斷完善。另一方面,與傳統教案相比,電子教案制作技術難度不大,制作周期短,依托目前流行的多媒體制作工具軟件,普通學科教師可獨立編制完成。

2. CAI電子教案教學設計中的幾個問題

工程制圖課程是大學工科學生必修的一門技術基礎主干課程。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的能力,以及對三維形狀與相關位置空間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

長期以來,工程制圖教學以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模式為主,通過教師的講解,輔以模型、掛圖等直觀教具的靜態展示,引導學生分析空間幾何關系,理解三維空間形體與二維平面圖形之間的對應轉換。顯然,教學上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

因此,工程制圖課程多媒體電子教案應充分發揮計算機多媒體形式多樣、形象生動、信息量大、重現力強等方面的優勢,以彌補傳統教學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將教學內容用多種媒體包裝后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有利于對知識深入理解的教學環境,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根本目的。因此,根據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課堂教學規律,汲取傳統教學的精華,溶入現代教學思想方法進行教學設計,是保證電子教案質量的關鍵所在。

2.1電子教案必須注重“意義構建”,打造好CAI與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整合的基礎。CAI技術的發展為教學的改革提供了先進的物質條件,但要充分發揮CAI的多種優越功能,在教案設計時必須首先充分注重教學的意義構建。現代教育理論強調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學習意義的主動構建者。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完成學習者知識意義的構建,因而整個教案都要以“意義構建”為中心去設計和實施。

工程制圖課程課堂教學是由多個要素所構成的一個復雜的系統。大量CAI課件進入課堂,使得原本就復雜的教學系統構成要素發生了變化,也使得教學系統的操作更加復雜化。要使CAI與工程制圖課程教學達到和諧統一,就需要對CAI與工程制圖課程進行整合,使課程內容的各要素相互滲透,整體協調,使系統各要素及整體發揮最大效益。課程整合的目的是減少知識體系的分割及學科間隔離,把不同的知識體系有機聯系起來。CAI與工程制圖課程的整合,不是簡單的把CAI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師課堂教學的演示工具,而是把它作為教與學的工具和培養學生各種素質的載體。要在現代教學理論指導下,把CAI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豐富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并將這些工具全面地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使課堂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理、融合,在系統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使傳統的教學模式得到根本的變革。

2.2電子教案應體現課程的內容體系,它既不應是文字教材的翻版,也不應是傳統教案的電子移植。電子教案的內容就是教師課堂演示的內容。教師在對課程內容深入剖析的基礎上,去粗取精,提煉出課程各章節的框架體系,將對應的教學內容分解為若干個知識單元,再將每個知識單元細分為若干個知識點,然后,以知識點為核心制作電子教案中的微教學單元。例如,將“直線的投影”這部分內容作為一個知識單元,以單元內的“各類直線的投影特性”、“直線上點的投影特性”、“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線段的實長”等知識點為核心,分別制作的“小課件”就構成了電子教案中的多個微教單元。最后,將各個微教學單元按課程的內容體系和教師的講課順序編排。這樣制作出來的電子教案在內容和結構上都具有相當的柔性;不拘泥于某一特定版本的教材,方便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要求加工、重組教案。

在課堂教學中,電子教案應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重點突出,簡潔明了而不求面面俱到。細節內容可由教師講解發揮(或由配套教材體現),有助于形成一個清晰明確的知識結構,有助于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2.3電子教案應注意把握本學科的思維特征,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工程制圖學科的思維特征是不斷地完成“空間

平面”、 “平面 空間 ”的動態思維,即不斷地畫圖和讀圖,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傳統教學中,由于教學手段的局限,無法對思維的動態轉換過程做形象直觀的展示,容易使學生陷入極度的思考之中。在電子教案中,可以利用計算機強大的動態圖形處理功能,充分展示圖形的生成和轉換過程,使抽象的理論按照它的本來面目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讓思維過程變得可視化。例如,在視圖表達部分,通過動畫、仿真等技術表現空間立體的平面抽象和平面圖形的立體再現過程;在剖視面部分,著力表現剖切面切剖立體的過程和斷面及斷面后面的剩余部分生成平面圖形的過程。通過讓學生全面地了解、把握圖形的生成和轉換的全過程,不但促進了對有關知識的學習,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運用CAI教案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于教與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而不是用來為課堂教學做點綴。所以要注意發揮CAI的技術力量,去做傳統教學器具或手段不能做或做得不完善的事情,從而更合理地優化教學資源,構建互動式、多樣化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領悟工程制圖的本質。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建立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的過程,如果CAI教案只是用來驗證知識的結論,就只能整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所以,CAI教案在設計和制作上都要從啟迪創新角度出發,圍繞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來進行。通過提供生動、直觀的學習材料,激發學生的聯想,激活學生的有關知識、經驗或表象,同化新知識,從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4電子教案應根據課程的內容特點和媒體的教學特征,對教學媒體進行合理的選擇和設計。工程制圖教學的特點是:以圖為主,建立概念,說明原理,推導特性和規律;以圖為主進行實踐。從工程制圖課程的內容來看,無論是基本理論的闡述,空間立體和構件的圖示,還是空間幾何問題的圖解,都必須依托于圖形。因此,圖形(包括靜圖和動畫)是工程制圖課程的核心元素。在教案中,可以用大量的規范圖形直觀地展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國家標準規定的各種畫法及標注方法。文字主要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表達,以及對知識的總結歸納、對圖形的注釋和關鍵提示。文字應簡明扼要,切忌連篇累牘。運用CAI可以使許多抽象的概念和難以理解的空間邏輯關系變得生動有趣、直觀形象,在數學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動畫能通過一幅幅畫面藝術造型和動態模擬,將各種空間幾何關系,各種動態的變化過程簡要夸張地展現出來,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明力。在教案中,應注意應用動畫加強對課程重難點內容的渲染和剖析。例如,選擇一些教師用口頭和板書難以表達清楚的,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空間概念,層次復雜或難以想象的立體構造過程及投影作圖過程用對應的二維或三維動畫表達。

動畫的畫面設計,是影響動畫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動畫設計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觀念。例如,對于幾何元素的相對位置、投影變換、截交相貫、組合體視圖畫法等強調作圖過程和步驟的內容,用二維動畫表達,動畫的設計就應與作圖的思路和手工作圖步驟相一致。上課時,教師通過計算機鍵盤或鼠標手動控制,在投影大屏幕上一步一步地進行動畫演示,模擬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黑板上一筆一劃的作圖示范,效果惟妙惟肖。在演示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可以隨時停下來講解,并可以無限次地通過“重做”——再現作圖過程。三維動畫設計應著眼于展示生動清晰的空間概念和形象直觀的動態過程,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比如,在講組合體三視圖這部分內容時,設計了這樣一組三維動畫:在對組合體進行形體分析的基礎上,制作出組成該組合體的各個基本形體的立體圖,并將它們以不同的角度展示出來,然后象搭積木似地逐個組合在一起,最后將組合體慢慢地轉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從組合體的內部到外部,從一個面到另一個面。栩栩如生的動畫效果使學生直觀地了解了組合體的構成、各形體之間的相對位置和表面過渡關系,并且印象深刻,為下一步學習主視圖的選擇和三視圖的畫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實踐表明,在電子教案中,通過合理選擇和精心設計的教學媒體,能夠幫助學生克服思維的“瓶頸”,減輕了學生的認知負擔,使教學內容更充實、更真實可信,強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

3. CAI電子教案的界面設計

良好的界面設計應做到:主題突出、圖形清晰、文字簡煉、視覺明確、色彩和諧、整體協調。

3.1畫面要直觀。電子教案是用于課堂演示的,因此,畫面一定要直觀,即文字、圖形、圖象、動畫等各種媒體信息應視覺清晰、準確無誤、含義明確,不應有多義性。考慮到一部分學生距離屏幕較遠。因此,教案正文部分的文字應設計得稍大些,整個畫面顏色的對比可設計得稍強些,確保計劃范圍內的學生都能看得清楚,否則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3.2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當前的教學內容上。為保證主題突出,每一畫面應只設置一個概念及與此相關的教學信息。課堂演示時,畫面上的各種信息應隨著教師的教學思路和講課的節奏逐步呈現,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當前的教學內容上。

3.3畫面信息的分布結構符合人的視覺心理規律。視覺心理學研究表明,根據人的眼動規律,人眼對畫面的左上方區域總是最先注意到,而且觀察頻率最高,而畫面右下象限為最低觀察區域。因此,界面設計時,應盡可能將主要的教學信息或需要重點觀察的對象放在畫面的左上方區域。如果畫面內容本身的特點決定了重點內容恰好落在觀察頻率低的區域,則可通過色彩對比,明暗變化或其他提示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學生對主要的教學信息優先、充分地感知。

3.4將正文的大小標題用不同的字號加以合理的間隔。標題通常對內容起到概括和提綱挈領的作用。在教案中如果將正文的大小標題用不同的字號加以合理的間隔(至少應相差兩個字號),使標題與內容區分開來,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注意到這些標題,以便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脈絡結構形成一個清晰的認識。同理,將正文中的一些關鍵字(不可太多),用不同的顏色或不同的字體區別于其他的內容,也可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

3.5防止媒體應用中的負效應。連篇累牘的文字,擁擠、雜亂的畫面布局,強烈的色彩對比,各種媒體信息呈現時大幅度的快速跳躍,令人眼花瞭亂的動畫效果等等,諸如此類,都會耗費學生有限的注意力資源,使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的大腦和眼睛不能持久適應,容易疲勞,造成媒體應用中的負效應。

4.結論

成功的CAI教學離不開高質量的電子教案的設計與應用。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師自己開發制作多媒體課堂教學軟件已逐步成為日常教學工作的一部分。如何利用好現有的CAI課件,編寫適用于課堂教學的多媒體電子教案,應是我們在新形勢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點課題。

參考文獻

1.夏俊芳、趙純清,工程制圖教學中傳統教學方式與CAI的有機結合(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67~69

2.袁望姣,工程制圖CAI課件(J),宜春學院學報, 2005年02期; 53~56

3.杜力、馮俊,工程制圖教學中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探(J)討,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年05期; 100~102

篇4

關鍵詞:電子教案;利與弊;政治課教學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普及,電子教案已經走入了課堂,傳統的用筆和紙書寫教案的方式將會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網絡資源和功能,在計算機上進行教學設計,即使用電子教案。

實際教學中,電子教案使我從繁重的書寫教案的束縛下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去鉆研教學業務,研究實際教學,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經過一年多的切身體驗,我覺得電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既有它的利處,又有它的弊處,現就談一談我的看法:

一、電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的優點

(一)運用多媒體課件組織教學,可以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跨越歷史時空,濃縮教材精華,擴大教學容量。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知識面廣、綜合性強。從涉及的學科看,文理兼有;從游歷的空間看,遍及全球;從延展的時間看,更是歷時上下幾千年。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詳講,教時不夠,如果不講或者過于略講,又會影響教材的系統性、完整性,甚至會妨礙學生對后續教學內容的準確把握。而多媒體課件則可以濃縮教材精華,再現典型歷史場景,使學生在幾分鐘內能跨越幾千年的歷史時空,縱橫跋涉于廣袤的多種學科領域,從而有效擴大了教學容量。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組織教學,可以優化學生學習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大容量的信息傳輸,適時的教師點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的思維能力,學生求知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政治課傳統授課方法的不足,便是無法在課堂上向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認識,而多媒體課件則因為它的內容濃縮、容量極大,因而在使用的過程中能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在學生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后,教師適時加以講解點撥,可以促使學生對事物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從了解事物現象到認識事物本質,培養了學生分析綜合的思維能力。

(三)人機交互,雙邊互動,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意識

政治課與物理、化學等其他課程相比沒有實驗、實習,因而學生直接參與教學過程的機會不多,僅有的課堂學生發言也只是少數同學的事,多數同學上課習慣于被動地聽老師講授,學生的主體作用難以發揮。多媒體課件具有較強的人—機—人的交互作用,這種交互作用可以使學生充分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

二、電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的缺點

(一)助長了一些教師的懶惰行為,不利于課堂教學

我們有些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往往會從網上下載電子教案,而不經任何思考和改動就去給學生上課,他們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常說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我們備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備學生,備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這種行為既不利于教師的自身成長,也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損害了學生的實際利益。

(二)無法解決教學中的突發性問題

教學是針對活生生的學生個體,教學過程中難免要發生突發性問題,這種突發性問題電子教案是無法預見的,即使后來我們把這一突發性問題補充到教案中,但是當電子教案運用到另一個班級時,這種突發性問題恰恰沒有發生,我們該怎么辦?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電子教案的優點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而缺點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電子教案是新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途。我們要不遺余力地促進電子教案的發展,使它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松林,李會先.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7).

篇5

關鍵詞: 高校 紙質教學檔案 電子教學檔案 比較

教學檔案是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管理機構及教師個人,在從事教學管理、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有一定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電子載體的,具有有機歷史聯系的文件體系。隨著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大量應用于高校教學、行政管理等常規工作中,教學檔案的存在形式從傳統的紙質形式日益轉變為電子形式,這種變化給高校非電子形式檔案的保存工作帶來挑戰。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學檔案越來越多地傾向于采用基于計算機辦公設備的電子檔案的采集和整理,而且這一形式正在快速成為紙質檔案的有益補充,日益凸顯其重要地位。針對高校教學檔案管理的這一狀況,筆者對兩者進行共性和特性的比較分析,以期對高校教學檔案管理事業建設起到些微促進。

一、紙質教學檔案與電子教學檔案的比較分析

(一)紙質教學檔案與電子教學檔案的共性

1、真實性

不管是紙質教學檔案還是電子教學檔案,都滿足真實性這一基本原則,只要一形成歸檔,就代表所記錄的信息具有客觀性和真實性。如果根據需要再提取使用發生變更時,應附有檔案人員或教學領導簽字,以對過去的活動或事件起到證實的作用。

2、重復利用性

紙質教學檔案和電子教學檔案都具有重復利用性。作為紙質材料,可通過復印的手段完成,不斷的復制,只是這種重復的利用有可能留下老化的痕跡。電子文件的重復使用相對來說更快捷方便,通過拷貝或網絡傳輸,或是直接上網查詢,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在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中,需要用到較多數量的同一文檔時,大多采用原件復印的辦法。

3、對保管環境的要求

紙質教學檔案和電子教學檔案對保存的環境都有要求,這一點上它們既有聯系也有區別。紙質教學檔案對庫房的管理、流動方面要求較高。如保存環境的溫、濕度,實驗得出的專業數據為標準溫度14℃~24℃,相對濕度為45%~60%。同樣地,由于電子教學檔案有硬盤、軟盤、光盤、磁帶等常見的存儲介質載體,這些存儲介質對保存環境的溫、濕度等方面也有相關的要求。電子文件的理想溫度為17℃~20℃,相對濕度為35%~45%。除此之外,電子教學檔案對保存環境中磁場和磁性方面也有嚴格的要求,實踐證明,不適宜的磁場環境會對電子教學檔案造成損傷或丟失,直接表現為數據的缺失和不可復原,因此為了保存好電子教學檔案要遠離有強磁場的環境,盡量做到防磁、防光、防塵、防水、防電的要求。

(二)紙質教學檔案與電子教學檔案的特性

1、紙質教學檔案的優缺點

傳統的教學檔案幾乎都以紙張為主的紙質材料,輔以少量的錄影帶、磁帶。它建立在手工管理的基礎上。

①紙質教學檔案最大的優點在于其原始性和穩定性。紙質教學文件上有個人字跡特征、書寫墨跡新舊、印章等分別,不易偽造,不易變更。目前對其原始性鑒定大多采用“原件”鑒定法,即對原件信息包括印章、筆跡進行真實性鑒定。這種原件的鑒定交直觀有效,操作起來較為簡單。

②真實性、直觀性和安全性。紙質教學檔案能夠給人以直觀真實的視覺感受,可一目了然地獲取信息。安全性方面,由于紙質教學檔案的載體和信息是一體的,所以只要保存好了紙質文件就保存好了文件的內容。另外,紙質教學檔案的載體穩定,存檔壽命較長,可修復性強。

紙質教學檔案缺點之一是對空間的占用,增長速度大于銷毀速度會讓教學檔案空間的利用更為緊張。另一個劣勢表現為易陳舊破損,紙質教學檔案是保存在自然條件下的受到時間和保管環境等條件制約的實物材質,時間過長,再加上保管條件有限的話,字跡褪變、霉爛、破損、蟲蛀的事件時有發生。因此,檔案館或資料室內要根據建筑規模嚴格配備消防器材,條件允許的話還應配備溫濕度調控設備和防塵、防有害生物設施。

2、電子教學檔案的優缺點

電子教學檔案是在計算機上完成的、通過電腦操作來進行傳輸和處理的文件材料。它從文件的擬定、整理到歸檔、再利用,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比較起紙質教學檔案,它的優點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共享性和復制性。電子教學檔案可以通過計算機聯網達到共享的目的,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另外,電子教學檔案還具有可重復使用的優勢,不同操作者可對該文件進行同步使用,使信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②靈活性和輕便性。電子教學檔案需要更正修改時,能夠及時快捷;需要查閱資料時,計算機可以借助檢索工具,全方位檢索、查找,完成人工段時間內無法完成的工作,快速靈活。同時,電子教學檔案使用起來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只要使用者登陸一網的計算機即可電子信息進行查閱或修改。

③形象性和趣味性。伴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發展,很多電子教學檔案加入了趣味生動的圖像、音頻,甚至視頻資料,使其變得富有趣味。

④存儲容量大,占用空間小。電子教學檔案是經過整合加工的信息壓縮存儲在一張普通的磁盤上,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少存儲實體空間的使用。

當然,電子教學檔案在使用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

①原始性真實性安全性存在爭議。一直以來,對電子教學檔案原始性真實性的鑒定是比較困難。因為電子教學檔案的信息內容與載體可以分離,無法分清原件復印件,所以很難區分內容更改前后的原始檔案,這也使電子教學檔案的原始性和權威性受到質疑。而且,電子教學檔案還具有易復制、修改、刪除的特點,不同的操作者都有可能非法更改檔案信息而不易被察覺。這一點也使得作為檔案保存的電子文件的價值大打折扣。

②不穩定性。電子教學檔案因其載體材質的因素顯示特征為稍縱即逝。在工作的過程中一旦失去電源或操作出現失誤,即有可能讓自己辛苦半天的勞動成果毀于一旦。

③設備依賴性。電子教學檔案的記錄形式是數字化的,需要電腦、手提等現代電子設備作為媒介才能顯示。

二、對當前高校教學檔案保存的建議

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看出,教學電子檔案的優勢多于劣勢,這或許能解釋它得到全面推廣使用的原因。在日常的教學文件操作過程中,也不應忽視紙質教學檔案的原始性和真實性。因為一旦電子教學檔案出現問題時,仍有紙質教學檔案可用。就高校教學檔案內容來說,需要保存的材料很多,涵蓋著每個專業課程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教學質量評估報告,每個學院和教師的科研成果、實驗實訓計劃和項目運行、教案、教學日歷、課程總結,畢業班學生的實習報告、畢業論文……等圖紙、表格、聲像文件,這些文件材料的收集保存可采用電子版本和紙質版本同步的方法,即目前提倡的“雙軌制”保存辦法,并且紙質文檔收集好之后要整理歸檔。

可見,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和互聯網絡平臺的教學電子檔案雖然擺脫了紙質檔案的時空局限性,但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仍不容忽視掉紙質檔案自身的原始性和重要性,在教學評估或常規教學檢查的時候,紙質教學檔案能夠還原出最初的真實性。就目前而言,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教學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的共性和特性,把握好它們的優勢,做到雙軌并進、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促進高校教學檔案建設規范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青.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的雙軌制比較研究[J].海南檔案,2010(1).

篇6

【關鍵詞】任務驅動 模塊化 電子商務 客戶關系管理 教學方案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9C-0148-03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盈利性商務模式的逐步探索、創新與不斷完善,以及消費者接受程度的不斷提升,電子商務在國內取得了質的飛躍,奪取了驚人的消費市場份額,并呈現出廣闊持續的未來發展空間。電子商務行業的美好前景不但使廣大電商企業堅定了信心,而且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涉足電商界。一方面,產業的發展必然驅動行業對于相應職位的需求;另一方面,作為培養實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設計等方面,都與行業發展的要求存在著一定的滯后、甚至脫節,導致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相應崗位的技能和職業素養要求。因此,相關課程教學方案的設計改革顯得尤為必要。本文基于任務驅動模塊化教學體系,對于新形勢下電子商務專業客戶關系管理課程的教學方案設計進行了相關的探討與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方案。

一、任務驅動模塊化教學的內涵

任務驅動教學,是指將教學的內容以布置任務的方式,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究和練習,在與他人包括教師的互動過程中,逐步掌握課程要求的相應知識與技能。

模塊化教學,是指將教學內容按照教學方案的體系劃分,形成若干個教學模塊,每一模塊再包含進一步細分的教學子模塊,依靠模塊之間的合理搭配組合,共同構建成一張完整的課程教學體系網。通過類似于搭建積木的方式,教師可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基于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學習能力,對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式的調整,從而使課程具備更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教學的可操作性。

將任務驅動與模塊化教學相結合,形成任務驅動模塊化教學體系,對于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的高職院校而言,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教學以基于專業知識的實用技能傳授為主,傳統的由教師在課堂上單方面講授的教學方法,往往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可能會在部分學生中觸發厭學的心理。相反,若能在專業課程的教案與教法的設計上,將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通過任務模塊的方式進行分配,借助于教師的課堂引導,以學生完成任務的方式實施教學工作,便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客戶關系管理課程教學方案改革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以強調培養學生應對未來實際工作的職業技能為主。電子商務作為近年來蓬勃發展的產業,其對人才的需求,主要可分為三個方面,包括技術支持類、商務服務類,以及中高級管理類。根據本院近年來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去向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的專業對口就業方向,還是以商務服務類為主。而客戶關系管理,正是商務服務類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業務內容。從企業生存的角度來看,只有尊重客戶,重視客戶,管理好客戶,企業才能進一步獲取持續健康的發展空間。然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開展客戶關系管理的各項工作,與在傳統環境下開展客戶關系管理的各項工作相比,存在著一些不同之處,并具有一些新的行業特點。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相關教材建設步伐跟不上電子商務行業的飛速發展,導致對應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勞動力市場的實際職業技能需求存在著一定的滯后甚至脫節。現行教材的教學內容以同時面向幾個經濟管理類專業為基礎而設定,內容寬泛性雖然不錯,但是行業針對性不強。工作環境與工作內容的差異性,要求任課教師無論是從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角度,還是從促進專業課程建設跟上行業時展的角度,都必須在課程教學方案的設計上,進行相應的改革。教學方案不能全盤照搬傳統客戶關系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必須與電子商務行業的特征以及相應職位的技能要求進行有機結合,以便作出適當的教學方案調整甚至創新。因此,為使教學方案的設計體系不拘泥于現有教材,客戶關系管理課程的教學方案改革應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為客戶提供各項相應服務的工作內容,依據教學目標設計任務驅動的模塊化教學任務。

三、客戶關系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目標,學生應當在完成客戶關系管理課程的學習之后,掌握在行業內,尤其是電子商務環境下,開展客戶關系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各項知識和技能,并具備相應的職業素養。具體指標可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一)知識目標。第一,了解客戶關系管理的基本內容與基本知識、以及CRM系統的實施方法。第二,熟悉客戶關系管理的各類崗位職責與操作技能的要求、客戶關系管理的常見手段以及CRM系統的類別和組織架構。第三,掌握客戶的識別與定位、客戶的選擇與開發、客戶信息管理、客戶信用與客戶價值管理、客戶滿意與客戶投訴管理、客戶忠誠與客戶流失管理、客戶服務與客戶促銷管理等各項業務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和相關方法。

(二)能力目標。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客戶關系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客戶關系管理的專業技能并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學會通過有效地開展客戶關系管理工作,維護客戶和企業的利益,進而為企業開拓市場,確立競爭優勢創造有利條件。能力目標分為單項技能和綜合技能。單項技能包括:客戶的識別、客戶的定位、客戶的選擇、客戶的分類管理、目標客戶的開發、客戶信息的搜集、客戶信息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客戶信息檔案的分析和利用、客戶信用管理、客戶價值管理、客戶滿意管理、客戶投訴管理、客戶忠誠管理、客戶流失管理、客戶服務管理、客戶促銷管理、客戶呼叫中心以及客戶數據挖掘。綜合技能要求為:在今后的工作中學會綜合運用客戶關系管理的各項知識與技能,不斷提高個人業務分析、業務管理以及業務開拓的能力。

(三)素質目標。形成重視客戶關系管理的意識,具備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優秀的團隊合作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能夠切實、有效地做好客戶關系管理的各項具體工作。

四、客戶關系管理課程教學方案設計的體系指導思想

為培養能夠勝任未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開展客戶關系管理各項工作的合格人才,本門課程應基于任務驅動模塊化教學,堅持在課程中貫徹教、學、做三點一線相結合的教學理念,以客戶關系管理的基礎知識為主線,以職業資格的崗位能力訓練為輔助,從職業資格所需要的職業職責和崗位技能來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各教學模塊的教學內容應當與電子商務的實際運營進行有機結合,注重在培養學生掌握客戶關系管理各項技能過程中的教法創新性、操作性和實用性。通過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方式,理論聯系實際,以完成工作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在親自實踐的工作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最終掌握相應的職業技能。

五、任務驅動模塊化教學方案的設計

(一)模塊與任務目標分解。本門課程采用項目模塊化教學,分為10個項目模塊,共計26個教學子模塊。模塊與任務目標分解詳見表1。

(二)任務設置與分配。依據任務目標,以學生在前期課程中開設的網店作為任務訓練載體,設計教學任務,并對各項目模塊的子模塊進行任務分配。

(三)課程考核與成績評定。根據本門課程內容實戰性強的特點,學生對于客戶關系管理所要求的各項專業技能以及職業素質,應通過項目作業的考核方式來進行檢驗。最終成績由學生的平時表現成績(10%)、課堂練習成績(20%),課后練習成績(30%)和期末項目任務考核成績(40%)共計四項內容組成,成績評定由教師評分,學生自評、互評等方式綜合而成。

五、實施建議

較之傳統行業,電子商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領域。技術的進步、商務模式的演化,都使得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開展客戶關系管理,會遭遇各種新興的問題與挑戰。因此,本門課程的教學開展,除堅持任務驅動模塊化的授課體系外,還應注意結合業界發展的新趨勢,以個人任務和小組任務等多種方式,對授課案例和訓練作業內容進行適時的調整,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不忽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橋梁作用,以使學生完成本門課程后所具備的職業素質和掌握的專業技能儲備能夠勝任未來的工作崗位要求。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整體接受能力程度,在不改變教學基本框架的前提下,依靠模塊組合,適時調整教學的難易程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洪冬星.客戶服務管理體系設計全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2]李國彥,劉逸.客戶關系管理實務[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

[3]劉偉軍.項目教學法在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客戶關系管理課程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0(32)

[4]盤紅華.高職專業核心課程的整體設計與實施探討——以《電子商務客戶服務》為例[J].新課程研究,2010(29)

[5]粟衛紅.項目教學法在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0(5)

篇7

    [關鍵詞] 電子商務安全 安全套接層協議 安全電子交易協議

    在電子商務過程中,買賣雙方是通過網絡來聯系的,因而建立交易雙方的安全和信任關系是相當困難的。這樣使得電子商務交易雙方都面臨不同的安全威脅。而電子商務的主要特征是在線支持,為了加強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性,需要采用數據加密和身份認證技術,以便營造一種可信賴的電子交易環境。目前有兩種安全支付協議被采用,即安全套接層SSL協議和安全電子交易SET協議。 

    一、安全套接層協議

    安全套接層協議SSL(Secure Sockets Layer)是Netscape公司1995年推出的一種安全通信協議。SSL提供了兩臺計算機之間的安全連接,對計算機整個會話進行了加密,從而保證了信息傳輸的安全,實現瀏覽器與Web服務器之間的安全通信,在Internet上廣泛應用于處理與金融有關的敏感信息。

    SSL協議是一種保護Web通信的工業標準,能夠對信用卡和個人信息、電子商務提供較強的加密保護。

    1.SSL協議提供安全連接的基本特點

    (1)連接是保密的:對于每個連接都有一個惟一的會話密鑰,采用對稱密碼體制(如DES、RC4等)來加密數據;

    (2)連接是可靠的:消息的傳輸采用MAC算法(如MD5、SHA等)進行完整性檢驗;

    (3)對端實體的鑒別采用非對稱密碼體制(如RSA、DSS等)進行認證。

    2.SSL協議提供的服務

    (1)數據和服務器的合法認證。使得用戶和服務器能夠確信數據將被發送到正確的客戶機和服務器上。客戶機和服務器都有各自的識別號,由公開密鑰編排。為了驗證用戶,SSL協議要求在握手交換數據中做數字認證,以此來確保用戶的合法性。

    (2)加密數據以便隱藏被傳送的數據。SSL協議采用的加密技術既有對稱密鑰也有公開密鑰。具體來說,就是客戶機與服務器交換數據之前,先交換SSL初始握手信息。在SSL握手信息中采用了各種加密技術,以保證數據的機密性,防止非法用戶破譯。

    (3)維護數據的完整性。SSL協議采用Hash函數和機密共享的方法,提供完整信息性的服務,來建立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的安全通道,使經過處理的業務在傳輸過程中能夠完整、準確地到達目的地。 

    3.SSL協議的構成

    SSL協議分為兩層:SSL握手協議和SSL記錄協議。

    (1)SSL握手協議。SSL握手協議用于在通信雙方建立安全傳輸通道,是在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交換信息強化安全性的協議。具體實現以下功能:

    ①在客戶端驗證服務器,SSL協議采用公鑰方式進行身份認證;

    ②在服務器端驗證客戶(可選的);

    ③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協商雙方都支持的加密算法和壓縮算法。

    ④產生對稱加密算法的會話密鑰;

    ⑤建立加密SSL連接。

    SSL握手協議最終使雙方建立起合適的會話狀態信息要素,包括對話標識、對等證書、壓縮方法、加密說明、會話密鑰等信息。

    (2)SSL記錄協議。SSL記錄協議提供通信、認證功能,從高層接收到數據后要經過分段、壓縮和加密處理,最后由傳輸層發送出去。在SSL協議中所有的傳輸數據都被封裝在記錄中,SSL記錄協議規定了記錄頭和記錄數據的格式。每個SSL記錄包含內容類型、協議版本號、記錄長度、數據有效載荷、MAC等信息。

    二、安全電子交易協議

    安全電子交易協議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是1996年由Visa (維薩)與 MasterCard (萬事達)兩大國際信用卡公司聯合制訂的安全電子交易規范。它提供了消費者、商家和銀行之間的認證,確保網上交易的保密性、數據完整性、交易的不可否認性和交易的身份認證,保證在開放網絡環境下使用信用卡進行在線購物的安全。

    目前,SET協議由SETCo負責推廣、發展和認證。SETCo是由Visa和MasterCard這兩個公司為首組成的SET廠商集團,把SET標識授予成功通過SET兼容性試驗的軟件廠商。

    1.SET協議中采用的數據加密過程的特點

    (1)交易參與者的身份鑒別采用數字證書的方式來完成,數字證書的格式一般采用X.509國際標準;

    (2)交易的不可否認性用數字簽名的方式來實現。由于數字簽名是由發送方的私鑰產生,而發送方的私鑰只有他本人知道,所以發送方便不能對其發送過的交易數據進行抵賴;

    (3)用報文摘要算法來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4)由于非對稱加密算法的運算速度慢,所以要和對稱加密算法聯合使用,用對稱加密算法來加密數據,用數字信封來交換對稱密鑰。

    2.SET協議的數據交換過程

    SET協議的購物系統由持卡人、商家、支付網關、收單行和發卡行五個部分組成,這五大部分之間的數據交換過程如下:(1)持卡人決定購買,向商家發出購買請求;

    (2)商家返回商家證書等信息;

    (3)持卡人驗證商家身份,將定購信息和支付信息安全傳送給商家,但支付信息對商家來說是不可見的(用銀行公鑰加密);

    (4)商家驗證支付網關身份,把支付信息傳給支付網關,要求驗證持卡人的支付信息是否有效;

    (5)支付網關驗證商家身份,通過傳統的銀行網絡到發卡行驗證持卡人的支付信息是否有效,并把結果返回商家;

    (6)商家返回信息給持卡人,按照訂單信息送貨;

    (7)商家定期向支付網關發送要求支付信息,支付網關通知發卡行劃賬,并把結果返回商家,交易結束。

    三、SSL協議和SET協議的對比

    SSL協議和SET協議的差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用戶接口

    SSL協議已被瀏覽器和WEB服務器內置,無需安裝專門軟件;而SET協議中客戶端需安裝專門的電子錢包軟件,在商家服務器和銀行網絡上也需安裝相應的軟件。

    2.處理速度

    SET協議非常復雜、龐大,處理速度慢。一個典型的SET交易過程需驗證電子證書9次、驗證數字簽名6次、傳遞證書7次、進行5次簽名、4次對稱加密和4次非對稱加密,整個交易過程可能需花費1.5至2分鐘;而SSL協議則簡單得多,處理速度比SET協議快。

    3.認證要求

    早期的SSL協議并沒有提供身份認證機制,雖然在SSL3.0中可以通過數字簽名和數字證書實現瀏覽器和Web服務器之間的身份驗證,但仍不能實現多方認證,而且SSL中只有商家服務器的認證是必須的,客戶端認證則是可選的。相比之下,SET協議的認證要求較高,所有參與SET交易的成員都必須申請數字證書,并且解決了客戶與銀行、客戶與商家、商家與銀行之間的多方認證問題。

    4.安全性

    安全性是網上交易中最關鍵的問題。SET協議由于采用了公鑰加密、信息摘要和數字簽名可以確保信息的保密性、可鑒別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且SET協議采用了雙重簽名來保證參與交易活動的各方信息的相互隔離,使商家只能看到持卡人的訂購數據,而銀行只能取得持卡人的信用卡信息。SSL協議雖也采用了公鑰加密、信息摘要和MAC檢測,可以提供保密性、完整性和一定程度的身份鑒別功能,但缺乏一套完整的認證體系,不能提供完備的防抵賴功能。因此,SET的安全性遠比SSL高。

    5.協議層次和功能

    SSL屬于傳輸層的安全技術規范,它不具備電子商務的商務性、協調性和集成性功能。而SET協議位于應用層,它不僅規范了整個商務活動的流程,而且制定了嚴格的加密和認證標準,具備商務性、協調性和集成性功能。

    四、總結

    由于SSL協議的成本低、速度快、使用簡單,對現有網絡系統不需進行大的修改,因而目前在電子商務中取得了廣泛的應用。但隨著電子商務規模的擴大,網絡欺詐的風險性也在提高,需要對參與交易的多方進行認證,在未來的電子商務中SET協議將會逐步占據主導地位。

    參考文獻:

    [1]丁韶年:中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建設的政策建議[J]. 電子商務世界,2004(4)

    [2]韋蘇婕 王素仙:試論我國電子商務中的信息安全問題[J].大眾科技,2004(9) 

篇8

案例教學法的可行性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教師根據工程生產實際給出若干案例,學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組,在教師地引導下組織文獻查閱、研究和討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案例的設計后,通過報告的形式匯報研究成果,匯報完成后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對相關問題的討論。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發掘者,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案例教學法的優勢十分突出,大大改善了教學效果,因此已經在我國高校的課堂教學中得到應用。[6,7]電力電子技術在工業生產和國民生活中應用廣泛,同時也綜合了電子技術、電路、自動控制等多個學科,因此具有很強的工程性和綜合性。同時,“電力電子技術”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因此必須重視實踐性教學。在“電力電子技術”的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對于達到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要求,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改善教學效果,大有裨益。

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新型教學法的實施步驟為:1.提出課題(案例)將全班學生分為5個課題小組,小組可由教師劃定,學生也可以自由組合。根據“電力電子技術”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要求,選取實踐性較強的5個案例,分配給5個課題小組,每個小組負責1個課題,課題的選擇由各組自行協商。由于學生剛剛接觸“電力電子技術”,因此教師在選擇案例時需注意案例的難度,案例不能過于簡單,需具有挑戰性,但也不能難度過大,占用學生過多的時間,甚至令學生失去興趣。經過實踐,筆者給出的第一批5個案例為:級聯式晶閘管整流器的設計、高功率因數PWM整流器的設計、SPWM逆變電源的設計、矩形波交流電源的設計、高頻高壓脈沖電源的設計。當然,案例的選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為了防止部分學生向上一屆學生索要案例設計結果,同時考慮到電力電子技術發展迅速,每一屆教學中都將對案例進行修改或更換.2.研究學習各課題小組根據案例的要求,進行分工合作,首先要充分理解教材,判斷案例涉及教材中的哪部分章節的內容,深入閱讀教材,然后根據教師提供的文獻資料及學習方法,通過圖書館、期刊網等文獻檢索工具的幫助,查閱相關文獻,對課題進行拓展學習。由于課題涉及的電路、自動控制等方面的理論較多,需要學生閱讀較多的文獻。小組成員之間需要經常溝通和討論,并進行材料的整合并為報告做準備。3.仿真研究由于學時以及實驗條件所限,學生無法對每個設計出的電路進行實驗研究,為了檢驗設計結果的正確性,可采用仿真驗證的方法。目前,有多種仿真軟件可以仿真電力電子電路,其中最常用的是Matlab/Simulink和PSIM。這兩種軟件已被許多教師用于課堂教學中,但學生動手使用的并不多,實際上,這兩種軟件易學易用,學生無需在學習軟件的使用方法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在案例設計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用設計的仿真程序驗證設計的正確性;設計完成后,要給出不同拓撲結構、不同控制策略、不同電路參數和控制參數下的主要波形,并由此確定最佳拓撲和參數。在第二和第三階段,學生可通過網絡課程平臺與教師交流。4.報告討論報告和討論是案例教學法的重要環節,一般安排在課程結尾階段進行。由于學時的限制,為每個案例分配的時間為20分鐘~30分鐘。課題組推舉一位報告人,報告人應在報告前做好PowerPoint講稿,報告時用5分鐘的時間介紹案例的要求和設計結果。余下時間由全體學生討論設計的合理性,學生也可以提出各種問題,由報告人進行解答,報告人解答不了的,由該課題組的其他成員解答。教師在此過程中應對討論的深度和廣度加以把握,最后對案例設計的結果進行點評,并記錄學生在報告和討論過程中的表現,作為考核的依據。5.撰寫小論文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與實踐,每個學生提交一份與案例相關的研究性小論文,教師應要求每個課題組內各成員間的小論文內容有區別,即應側重于自己所研究的那一部分。6.期末考核期末考核的成績由三部分組成:報告和討論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小論文的質量。為了保證考核的公平性,教師在布置任務時要為課題組的每個成員分配不同的工作。以“SPWM逆變電源的設計”為例,可將案例拆分為若干子課題,如:單相逆變電源的設計、三相逆變電源的設計、常規SPWM調制方法研究、梯形波SPWM調制方法研究、鞍形波SPWM調制方法研究等幾個子課題。在小組成員較多的情況下,可令其中一部分同學用Matlab/Simulink仿真,其余同學用PSIM仿真,這樣不僅使每個學生都有相互獨立的任務,還可將不同仿真軟件得到的結果進行相互驗證。

案例舉例

篇9

一、案例教學法與傳統工科專業教學比較

傳統的工科專業教學往往采用講授法教學,以“教”為中心,即以教師為主體,由教師提供教學資料,組織和控制教學過程,“教法”制約了“學法”,造成學生只能“照葫蘆畫瓢”,完全被動,使的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大大下降,阻礙了學生創造性發揮,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法則通過教師采用案例引導來說明理論知識,學生通過案例的研究分析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學生通過深入討論,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增加了他們的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分析、歸納、總結能力。

所以傳統工科專業教學與案例教學法有著如下區別

二、工科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一)傳統工科專業教學都是由理論教學、課程實驗和課程設計等教學環節組成,各個環節依次進行,相輔相成,課程實驗驗證理論,課程設計綜合運用理論,但往往造成學生對教學內容感性認識被延時,以致對學習內容起初產生的興趣隨時間推移而消失。如果在工科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對實例進行理論分析后,不通過實驗驗證,又往往會造成學生感性認識不深刻。但如果課程中穿插實驗,又會使教學時間安排過緊,造成滿堂灌,不利于學生接受。對于這個問題可以在通過EDA軟件進行輔助教學,對實例進行仿真驗證,使理論與案例緊密結合,加強感性認識,深化理性認識。

(二)學生長期接受傳統的講授法教學模式,學生積極性不高,難于適應勤于思考,勇躍發言探討的案例教學模式,所以要求教師要善于引導,牢牢把握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宗旨,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避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冷場。

三、基于MULITISIM2001的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具有生動、形象、具體、實效性強的潛在優勢,所以如何把案例教學的優勢,變為實實在在的教學效果,就是“好的案例+好的教法=好的效果”,為了增加教學效果,我在案例教學中采用了EWB(虛擬電子工作臺)軟件輔助案例教學。EWB軟件有著界面簡單,容易操作,現象直觀的優點。下面我以數字電路教學為例。

(一)精選案例

講述數字電路的譯碼顯示電路時,為了加強學生數字綜合設計的能力,我選用了智力競賽搶答器電路,因為這個設計包含了數字電路的觸發器、編碼器、譯碼器、顯示器的知識,有利學生較全面熟悉數字電路設計過程。

(二)情景描述,介紹案例

通過多媒體介紹資料,如七段顯示器顯示數字的過程通過動畫展示,并通過圖形分析結構工作原理,使學生了解七段數碼顯示器的驅動問題和共陰共陽類型區別;對于譯碼器74LS47,74LS48通過MULTI?鄄SIM2001仿真(如圖1),實時控制鍵盤鍵位給集成芯片引腳加載高低電平,看七段數碼顯示器輸出數字,分析譯碼芯片的真值表,加深學生感性認識。

(三)提煉理論,分析案例

導入案例,要求學生運用以上資料設計一個四人智力競賽信號搶答器電路。先對以上多媒體展示的資料進行提煉,引出數字電路設計過程,提出自頂向下的設計思想,并用多媒體框圖從右到左演示(如圖2),然后與學生一起分析討論,即以

半開放式分析,指導學生從數碼顯示器到譯碼器,編碼器分步設計電路。其中提出設計的要害和關鍵問題,如如何使譯碼器正確顯示三號和四號選手的數碼3,4,以及如何使譯碼器和編碼器正確銜接,同時通過多媒體超鏈接對所要用到的芯片資料進行一下復習。

(四)應用理論,審視案例

根據理論,讓學生進行討論,設計電路,然后對電路(圖3)進行EWB仿真驗證。

從仿真電路的現象指出設計缺陷,由于編碼器選用了74LS147優先編碼器導致選手搶答時優先顯示高位數碼。提出對搶答信號重新設計。進行開放式討論缺陷的原因,到最后暗示學生運用教材以前的實例,JK觸發器組成第一信號鑒別電路來設計搶答信號。讓學生重新設計電路,得到電路(如圖5),再進行EWB仿真驗證,完善了設計電路。

(五)總結歸納,形成體系

總結數字電路設計理念,介紹設計時細節處理方法。使學生在系統掌握知識同時提高能力。

通過這種案例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參與能力,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使學生不但掌握了數字電路知識,同時了解了數字電路的分析設計方法,達到了學以致用,取得了明顯的收效。

【參考文獻】

[1]韓力,吳海霞,齊春東.Electronicsworkbench應用教程[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2]楊志忠衛樺林.數字電子技術[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關鍵詞:模擬電子電路;三極管;三種組態;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6-0184-02

一、三極管放大電路三種組態的共同點

三極管作為放大器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來放大交流信號的,但不管其接成任何一種組態,直流偏置都應該是一樣的,即發射極正偏、集電極反偏,這樣才能滿足組成三極管放大電路的基本偏置條件,如圖1所示。

二、三極管放大電路三種組態的判斷

三極管放大電路的這三種組態的主要特點就在這個“共”字上,即哪個極作為輸入、輸出信號的交流信號公共端,圖2、圖3、圖4分別畫出了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共集電極放大電路、共基極放大電路的交流通路示意圖。

在確定了公共端后,還要看輸入信號加在三極管的哪個電極,輸出信號從哪個電極輸出。共發射極放大電路,信號由基極輸入,集電極輸出;共集電極放大電路,信號從基極輸入,發射極輸出;共基極放大電路,信號從發射極輸入,集電極輸出。

三、三極管放大電路三種組態的特點和用途

三極管放大電路三種組態在理論上有何區別呢?這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這三種組態特點的關鍵。首先把三極管看成一個四端網絡,通過微變等效分析法可分析出三極管放大電路三種組態的各自特點,如表1所示。

通過表1我們可以分析出:共發射極組態電壓、電流放大倍數高,輸入電阻中等,輸出電阻高,因此該種組態一般適用于放大電路的中間極;共集電極組態電壓放大倍數低,電流放大倍數高,最主要的特征是輸入電阻高,輸出電阻低,因此該種電路適用于輸入、輸出級及緩沖級;共基極組態電壓放大倍數高,電流放大倍數低,輸入電阻低,輸出電阻高,頻率特性好是它的重要特性,因此常用于高頻電路或寬帶放大器。

四、三極管放大電路不同組態組合放大電路

在講完三級管放大電路三種基本組態后,要想進一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就要介紹一下三極管放大電路不同組態組合放大電路。在現實中,可根據三極管三種組態的不同特點,將其中任意兩種組態進行組合,構成三極管放大電路的不同組態組合,以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

(一)共射―共基組合放大電路

共射―共基組合放大電路的交流通路如圖5所示,在這兩種組態組合放大電路中,后級的輸入電阻是前級的負載,由于后級共基極放大電路輸入電阻很小,致使前級共發射極組態的電壓增益很小,整個電路的電壓增益主要由共基極放大電路提供,由于共基極放大電路的頻帶寬,所以這種組合電路特別適用于高頻工作,常常用于視頻放大電路。

(二)共集―共射組合放大電路

共集―共射組合放大電路的交流通路如圖6所示,第一級共集電極電路主要特點是輸入電阻高,用于提高整個電路的輸入電阻,第二級共發射極電路主要用于提高電路的放大倍數。

五、三極管放大電路三種組態及組合的實際案例分析

讓學生能夠理解三極管放大電路三種組態的不同應用是讓學生正確理解好這一問題的關鍵,而實際案例教學是解決好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在教學中,筆者通過以下實例來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這一問題。

實例1:視頻放大及視頻輸出電路。

一般電視機都有音頻、視頻輸入輸出轉換板,這里給學生介紹一下視頻輸入信號輸入端子部分電路的例子,視頻輸入端子是為VCD等視頻設備提供視頻輸入信號的輸入端,這個電路一般有兩部分,一部分為視頻放大部分,另一部分為視頻信號放大后與內部電路的緩沖及阻抗匹配部分,這兩部分由于功能不同,所以各有特點。視頻放大部分因主要完成的是視頻放大,且視頻信號頻率較高,故應采用寬帶放大器,因此用共基極放大電路較適宜。而與內部電路連接需考慮阻抗匹配,輸出阻抗要低,因此應采用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圖7為某品牌電視機的這一視頻放大轉換電路。課上要對這一電路進行簡單分析以加強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1、R2、R3、R4、C1、VT1組成共基極放大電路,外接視頻輸出設備,輸入視頻信號從VT1發射極輸入,集電極輸出,C1為VT1基極交流接地電容;R5、R6、R7、VT2組成共集電極放大電路,視頻信號通過C2從VT2基極輸入,發射極輸出。這兩級電路由于功能不同,分別采用了不同的組態形式,保證了視頻信號的放大及與內部電路之間的阻抗匹配。通過這一實例使學生理解三極管各種組態在電路中的作用,由于問題是從實際案例出發,因此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實例2:超外差收音機高放與混頻電路。

這個例子是我們經常使用的超外差式收音機電路的一部分,而且是用一個三極管分別組成共發射極和共基極放大電路以完成高頻放大和混頻兩個功能的電路,實際電路如圖8所示。在講這個實例之前先給學生介紹一些超外差收音機的原理,使學生對這個實例更容易理解。從圖8中可分析出,雙聯可變電容器的一部分CA與磁棒線圈B1的主線圈組成了一個串聯諧振電路,利用這個電路的選頻特性并通過調節可變電容CA對高頻信號進行選頻,以選出要收聽的電臺電磁波信號,這個高頻電臺信號通過磁棒主副線圈的耦合作用傳送到三極管VT1的基極,對于這個電臺高頻信號,三極管VT1組成的是共發射極放大電路,放大后的電臺高頻信號從集電極輸出。同時三極管VT1與振蕩線圈B2及雙聯可變電容的一部分CB組成共基極振蕩電路。這里有兩個信號:①高頻電臺信號f1;②振蕩器的振蕩信號f2。這兩個信號同時在VT1基極輸入端進行疊加,利用三極管的非線性產生兩個頻率:f2-f1和f2+f1,在通過選頻網絡選出f2-f1,這就是超外差收音機中的465KHZ中頻信號,這個中頻信號再經過中頻放大、檢波、功率放大推動揚聲器發出聲音。這里主要是介紹混頻電路,因為這個電路既含有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又含有共基極振蕩電路,是一個三極管分別組成兩個組態放大電路的實例,因此分析好這個電路對于學生掌握三極管三種組態的應用具有很大的幫助。

六、結語

三極管放大電路三種組態是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較難學的一部分內容,如何讓學生學懂、學好這部分內容是授課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筆者通過改進教學方法,用案例法進行授課,從而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小珉.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