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學期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1 13:42: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德育學期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德育學期論文

篇1

本文,就將以此為視角,分以下四個方面對《論語》進行挖掘。

一、什么人教

1.身正,而后正人。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讓筆者感觸很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篇》)。古人云: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當你立下一個制度時,你萬不能成為這個制度的最大破壞者。讓學生不許亂扔雜物,自己隨手丟煙頭;讓學生不許玩網絡游戲,自己在辦公室上網玩得不亦樂乎,如此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前提與效益。

“身正,而后正人”。這應成為教育工作者們時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話。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作為一名老師,孔子是這樣要求自己的:“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篇》)這簡單的十二個字,便是一個學習型與奉獻型教師的全部體現。而這里的先“學”后“誨”,也正顯示出孔子那種一絲不茍,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高尚人格。

3.虛心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一生杜絕了四種缺點:毋意、毋心、毋固、毋我。即為:不憑空猜測、不武斷、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述而篇》記述過這么一件事情:“子與人歌而善,必使人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孔子與別人一道唱歌,如果別人唱得好,就一定虛心請教他,讓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著他唱和。這里不難看出,孔子善于發掘他人之長,后必學他人之長,直至補己之短。如今的時代正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很快。有好多東西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去學習摸索,和學生一塊探究,最終教學相長。而此時,我們一定要具備一顆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品質,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傳播錯誤的知識最終只會失去學生對老師的信任。

4.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教師的角色姿態是教育界一直討論不停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論語》在幾千年前就告訴了我們。通讀《論語》的人不難發現,孔子并不是一個整天板著臉告訴你這不行那不行的老頭子,他是一個理想的熱烈追求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也是一個笑語晏晏的老者,有著和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他感傷于“逝者如斯夫”的時光,可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從不退縮,即便身處逆境困于陳蔡之間,還不時也和學生開開玩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我們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沿著曠野行走,是不是我們的道義不行了?)他也直接表達過對社會的不滿,對黑暗政治的失望:“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此外,作為一名老師,孔子相當性情。他毫不掩飾對某個學生的喜愛。季康子問他誰最好學,孔子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矣,今也則無。”顏回死,孔子大哭:“天喪予!”他很直接很嚴厲地批評不思進取的學生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公共場合,孔子彬彬有禮,可燕居在家時,他卻是“寢不尺,居不容”,并且“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輕松和悅的樣子)。他有著圣人一樣的智慧與品質,也有著常人一樣的好惡。

教師,并不需要裝深沉,也不需要扎于學生堆里不分你我。像孔子那樣的為師風范,正是我們現今教育者們應當努力奮進的目標。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5.心存“浮云之志”。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云。”(《《述而篇》)教師的職業,必須是一個坐得了冷板凳,受得了寂寞的人才能干好的職業。帶著一顆功利心去從事它,你的一生都不會收獲事業的快樂。甚至一生都會活在矛盾之中。所以當時光飛逝,從事其他職業的朋友同學物質生活已和你形成鮮明的對比時,我們一定要堅守住那份執著與淡泊,堅守住那份“浮云之志”。我們的財富,在那一頁頁厚重的文字上,在整個社會中,在自己那淡定的心里。

二、教什么人

《論語》中好學生的特質有三:一、不貳過。二、止于至善。三、舉一反三。

顏回是孔子最好的學生,可在孔子的眼中理想學生是什么樣呢?孔子在《雍也篇》中給了六個字:不遷怒,不貳過。人無完人,不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確實是一種了不得的境界修養。簡單的六個字,卻是人格的至善。

好學生顏回對學習有這樣一番感慨:“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由此看,有志于學習的人總是有一顆堅定的、務實的、止于至善的探索之心。

此外,《論語》中多次強調學生要學會遷移,要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知識。比如在《學而篇》中就有這樣一段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孔子認為,子貢學《詩》的前提,便是舉一反三。類似的思想,在《論語》中有多次表達。如《述而篇》中孔子有言:“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又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認為,告訴學生一角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個角,就不要再教他了,可見知識遷移的重要性。

以上幾點,時至今日,對我們學生的素質培養都起到一個指向性的作用。如果我們的學生都能自覺地以此作為自己的人格奮斗目標,那么當代教育就實現了它的全部價值。

三、教什么

對這一點,《論語》以一言蔽之,即:文、行、忠、信。文,指文化;行,行為規范;忠信,即為誠信。這幾點與現今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是基本吻合的。這里蘊涵的道理,說得更直白些,就像著名特級教師王棟生講的那樣:“給學生一張大學門票的同時,給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種子。”

四、怎么教

在教學方法上,《論語》中反復強調的一點,就是“因材施教”。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篇》)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顏回上課的時候表現很不活躍,從不說話也不提問題,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如愚”。筆者認為假如我們的學生都像這樣的話,像啟發式教學或探究式教學都是無法實施的。而孔子檢測其學力的方法便是在課后設置一些問題或情景去考察顏回,之后才發現顏回“亦足以發,回也不愚”。所以一個學生課堂活躍與否并不能說明其教學效益的高低,能否遷移靈活運用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魯莽的子路,上課從來就喜歡搶嘴,甚至插嘴。但效益是最低的,對待這樣的學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率性直接的。《述而篇》有這樣一個例子: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由此可見,孔子對待像子路宰予這樣的學生批評是很嚴厲直接的。然而卻有中庸之效。

此外,像公西華,為人謙虛謹慎,少言寡語,孔子發現這一點,常在課堂主動提問他。

而對待曾點這樣彬彬有禮的學生,孔子對他的教育便顯現出十分的寬松與信任。比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和學生一起討論關于以禮治國的政治理想。之前幾個人都是想通過入仕來實現抱負,而曾點所述則與主題大相徑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表達了自己不愿做官而要過悠然生活的政治理想。其描繪的風清秀美的郊游場景,更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圖畫。這個脫離主題的答案放于今日的課堂肯定會有同學笑出聲來,可孔子卻很直接肯定他說:“吾與點也!”像曾點這樣知行合一的學生,多給他一點空間,則更有利于他的拓展。

教學有法無定法,孔子深信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教學手法單一化,無法適應個性迥異的學生。在教學中去了解學生個性,又通過對學生個性的了解反作用于教學,如此,教學工作必將在良性循環下處于“彬彬然”。

《論語》,作為一部中華民族的瑰寶,給我們的啟示遠不止這一些,本文充其量只能作為一個指向。筆者堅信其中的奧秘,將隨著教學工作的深化,而被進一步挖掘。

篇2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語文教學

1983年美國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人的智能有八種,即:語言智能、邏輯智能、視空間智能、運動智能、節奏智能、交往智能、內省能力和觀察智能。這八種智能是每個人都同時擁有的,只是它們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由于這八種智能在每個個體身上的組合不同,因此每個個體之間具有一定的智能差異。人類的各項智能是平等的且相互影響的,并受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該理論對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對語文教學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新的教育理念,轉變落后的教育觀

以傳統智力觀為基礎的傳統教育存在著極大地缺陷,因為他只注重了人的某一部分智力的發展,而忽視了例如口頭語言表達、實際動手操作、音樂鑒賞與欣賞、人際溝通與交往等方面智力的發展。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化的全面發展,與我國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相違背。多元智能理論指,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擁有多項智能,每一種智能代表著一種獨特的思維模式,人們解決問題時都需要運用多種智能,因此每一種智能對人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啟示著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樹立新的教育理念,確立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力發展空間的思想,不能只注重學生語言和數理邏輯智能的發展,而要要重視學生每一種智能的發展,以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為目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項智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擁有相對獨立的八種智能,這八種智能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程度和發展程度是有所不同的。人的智能只有強弱不同,沒有好壞之分,我們不能評價哪些人更聰明,只能說他們各自在哪些方面更突出、更優秀,個體間智力的差異在于智力的不同組合。這啟示著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智力特點,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學生的特長,針對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智力特點,采取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通過給學生適當的鼓勵和教育,可以更好的促使學生潛在智能的發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三、樹立多樣化地教學觀,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多元智能理論強調,人的八種智能不是均衡發展的,有的人八種智能或多數智能發展得早些,具有較高水平,而有些人八種智能或多數智能發展的較晚,都是初步發展。而且由于每個人的智能結構也各異,導致了學生之間學習興趣的差異以及學習風格的差別。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多樣化,過去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學生智力發展的。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是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語文教師應樹立多樣化地教學觀,在教學中應該針對學生不同的智能強項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使同一內容的知識用不同的方法教給學生,以適應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僅增加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培養和發展學生優勢智能的同時帶動其弱勢智能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樹立多元多維的評價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策略

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僅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可以對老師教學進行及時的反饋。但長期以來語文教學評價仍采用卷面考試的方式來評價學生,這種評價過于片面,只注重了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完全忽視了對學生其他智能的考核。這不但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也影響到了語文教師的教學。因此多元智能理論啟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就不能只從單一方面考慮,應該樹立多元多維的評價觀,積極地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策略,通過多種途徑,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全面的評價學生。比如在評價內容方面,可以根據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各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在評價主體方面,可以由老師、學生本人、其他同學和家長來評價;在評價方式上,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

參考文獻

[1]吳志宏,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論、方法與實踐》

篇3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和諧氛圍;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0文獻標識碼:C

一、為學生著想

為學生著想,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將自己的身份與學生對調,把自己想象成課堂中的學生,從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樣才能設計出更好的教學目標,才能營造更好的教學氛圍。比如,教師在講授《少年閏土》一文時,學生可能對一些農村場景不熟悉,無法感受作者所營造的那種歡快的氣氛,對作者向往有一天能到瓜田去的美好憧憬自然無法產生深刻認識。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把他們帶到那種“稻花香里說豐年”的美好中去,可以想辦法組織一次郊游,帶著學生到農村去看,這樣課文中所描述的美好場景就很容易進入學生的內心,學生自然也就理解了農村的純樸、自然,以及文中“我”這樣的城市少年為什么對農村生活如此向往,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教師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完成這一目標和要求,對廣大老師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身段,做好“學生”。只有先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覺得老師不錯,覺得這門課有意思,才會進行關注,也才會付出精力和時間去學好它,這也就達成了教學目標。師生之間應該是一種平等的、合作的關系,彼此尊重、合作信賴。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快地進入自己的角色,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才能煥發獨特的魅力。

二、肯定學生的想法

如果把學生比作馳騁千里的良駒,那教師就是善于發現和識別良馬的伯樂。其實無論是誰,不管是在課堂上表現好的還是差的,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別人的肯定,被賞識是每一個人所想要得到的。清代學者顏元曾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就是講了贊揚對學生所產生的激勵作用。教師不應吝嗇自己的獎勵,但是也不能無限地夸學生,獎勵也應適度。在肯定學生想法的同時還應指出其不足,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思考,從而在分析和考慮問題時更全面。在課堂上,無論是同學們的掌聲,還是老師的一句贊揚,還是得到的一件小小的獎品,這些在學生心中的地位都是至高無上的,都是榮譽的象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走向勝利的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扮演傾聽者的角色,聽每個學生的想法,讓每個學生盡情說出自己對課堂問題的看法。語文教學不像數學、物理等答案是固定的,語文是靈活的,沒有固定的答案,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就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去思索問題,得出自己的答案。

三、以優雅的態度吸引學生

教師給自己的定位是教育工作者,平時著裝時應注意整潔,既要時尚端莊,與時代接軌,也要搭配得當,這樣才能讓人覺得可親可敬。既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也要注意自己的內在修養,腹有詩書氣自華,在課堂上用無形的文化魅力,吸引學生,引導學生,將學生帶入美的人文的殿堂。對多種教學方式加以靈活運用,可以輕唱淺吟,也可以激情朗誦,可以組織課堂小組活動,也可以以自己為主導來開展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將學生引入其中,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走入生活、體驗文字的一次文化審美旅行。例如,在講《黃山》一文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黃山的美景,教師可以尋找一些有關黃山的圖片,再配上適當的背影音樂,制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黃山的美。運用多媒體技術講課,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角度著想,把學生看作與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時時給學生以肯定和獎勵,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不打擊學生,不挫傷學生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從而真正成為學生的代言人,真正使學生喜歡語文,樂于學好語文。

參考文獻:

篇4

他們如何健康發展,需要有明確的針對性德育素質教育,而且還需要有正確的德育教育方式,要更好的加強和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2.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在德育教育過程里,教師要注重深化德育管理者的全面素質。學校德育工作的執行者為所有在校的教職工,其對德育工作的理解,德育工作認識程度、自身素質以及學習能力、工作能力,指揮能力與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都從根本影響學著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我們要整合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注意師德教育,全面提升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要注意表揚學生,將賞識教育貫穿其中。學生在未來想做什么樣的人,掌握權在學生自己手里,而教師的任務則是發現他們優秀的一面與積極一面。激勵學生樂觀的面對人生,對未來負責,做自己命運的掌控者。合理的運用表揚,讓學生變得更為積極主動。且教師要用發展的目光去看待學生,多予以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少一點責備。我們在工作過程里要用真誠的感情去尊重、理解以及信任任何一個名生。要通過愛心與真誠去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教師要從本校的切實情況出發,全面為學生構建人性的、開放的、平等的、民主的以及合作的文化環境,同時要為學生構建一個主動發展的氛圍。讓學生了解校訓,展示學生的獎狀,同時在校園中以及教室放置一些帶有正能量的箴言等,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向學生詮釋相應的道德教育,而且,各個班級按照學生的愛好與興趣,在教室中擺設相關的圖書、學習用具等活動角,從而去陶冶學生的情操。將學校深化為探索與求知的圣殿,同時要讓學生感覺到溫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得到更為有效的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我們要將學校、社會以及家庭德育進行有機的結合,最終要達到德育合力共建的最終目的。我們都知道深化小學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性,由于學生思想道德構建的成功與否,可以影響國家以及民族的興衰。所以,讓學生懂得該如何做人,這也是學校以及社會的責任。而學校的德育教育不可以只滯留在校園與書本中,我們要全面利用國家以及社會的力量,構建家庭、學校與社會多層次的德育教育體系。比如,我們可以構建家長委員會,邀請一些校外的輔導員,通過讓家長參加德育;依靠“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兼職校外法制副校長”等社會力量,充分挖掘和利用社會“德育資源”等各種途徑進行多方位的教育,從而讓學生可以受到全面的德育教育,這樣學生受到的教育就會來自不同層次,因此對社會就會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而且,專家與名人的形象也在學生中形成一定的效應,潛移默化的為學生提供內在動力,這樣也會激勵學生自律自強、拼搏奮進。

篇5

將體驗式英語學習理念引入CBI英語文學課堂開展教學,這一構想是建立在學習、借鑒兩種理念各自的理論依據及相關研究的基礎之上的。體驗英語教學和CBI英語文學教學在學習對象、學習途徑以及學習者身份的界定上都實現了有機的契合。

(一)基于內容的學習對象

體驗英語學習理念指出,英語學習應該以外語語言系統為目標,以學習內容為基礎。認知功能模式的語言觀認為,“外語語言系統的發展必須伴隨著概念系統的發展,它必須在和概念系統的互動中發展;而概念系統也就是人類認知世界以及人際交流所獲得的相關經驗知識”(程琪龍2009:74)。割裂語言系統與概念系統,單純強調語言知識的學習是違背外語學習目標的。首先,以諸如詞匯、語法等孤立的語言要素作為外語學習的主要對象,而忽略有意義的語言內容交流,不利于學習者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有悖于語言傳遞信息的基本功能。其次,脫離內容的語言操練不利于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難以激發學習者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英語應該成為學習者累積社會知識,進行經驗交流的途徑,英語學習不應該以單純語言系統學習為終極目標。外語語言系統的構建需要使用概念內容來激活,讓外語自身語言系統與外部世界所構建的概念系統進行有意義的互動,在體驗交流中提升語言能力,概念系統日臻成熟的同時,外語語言系統也逐步形成。CBI教學理念的突出特點是圍繞內容實施教學,其理論依據是Krashen(1985)的輸入假說。眾多研究表明成功習得第二語言的必要條件是所輸入的目標語言必須是學習者能夠理解的,即可理解性輸入。“這些陌生的信息與學習者現有的經驗知識、對于習得新知識的期待以及學習者仍具缺憾的語言系統發生互動”(Kasper2000:41),為語言習得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語言是通過內容來習得的,而真實系統的語言教學材料可以為有效的學習或習得語言提供有意義的語境”(常俊躍等2008:27),以內容為依托的語言學習活動不再是不自然的、無意義的機械操練。由此可見,體驗英語學習和CBI語言教學都關注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在語言學習對象上二者達成共識,兩種理念的出發點是一致的。

(二)交互合作的學習途徑

Vygotsky(1978)的“文化歷史”發展學說也為CBI教學理念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Vygotsky(1978:86)的“最近發展區(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簡稱ZPD)”理論指出,“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前者由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定,后者則是指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時,兒童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習者通過交互合作學習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眾多社會文化理論學者將“最近發展區”理論進一步深化,著眼于針對學習者最近發展區的開發,將學習活動界定為分布式的、互動式的、情境式的以及親身體驗式的。Vygotsky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CBI教學,提倡交互合作型的學習途徑,諸如合作學習、學徒學習、體驗學習以及研究性學習等。體驗外語教學模式是以學習者獲得積極心理體驗為驅動力和導向特征,以情景、互動、任務/項目、合作學習為主要方法,更多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外語教學資源,搭建二語習得的語言生態環境,營造外語學習的人文環境,通過參與、愉悅、共鳴的體驗學習機理,獲得語言交際能力的新型外語教學模式(劉援2011:59)。在學習途徑方面,體驗英語學習和CBI語言教學也不謀而合,二者都支持交際語言教學原則,強調教學的重點是過程,重視交際和意義,主張讓學習者通過參與有目的交互活動和任務習得語言。

(三)自主完整的學習者

Rogers一向推崇體驗學習,他認為體驗學習關注學習者的個人需求,“是一種自主的學習,其動機來自學習者內部而不是外部,這種學習的核心是‘意義’,一個重要特點是學習者全心投入,對學習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Rogers1983:20,轉引自曾徳琪2003:46)。單純機械性認知教學是毫無意義的,它遏制了學習者的求知欲和主體自由,而體驗教學是“讓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態度等都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在認識知識的同時感受和體驗知識的內在意蘊,獲得精神的豐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長”(辛繼湘2005:66)。CBI英語文學課程區別于傳統的文學概論或者文學史課程,它是基于真實文本細讀的文學課程,學習者“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主動參與文本意義的尋找、發現、創造過程”(王守仁2002:11)。CBI英語文學課程為學習者提供有意義的語言學習環境,架構起依托文學經典進行人文體驗的平臺,“課堂中的文學使用是一種能使學習者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投入的有效方法,它為學習者提供了表達自己觀點、反應和情感的絕好的機會”(Lazar1993:3,轉引自潘章仙2001:35)。CBI英語文學課程為體驗英語學習提供了生動豐富的人文素材,英語語言教學和文學教學也在體驗英語學習模式下實現了有機融合,英語文學課程的學習者在體驗學習和內容依托教學理念聯合創造的真實/仿真實情境下實現了讀者身份的人本回歸,彰顯了人本主義關懷。

二、基于體驗的CBI英語文學課程教學:以英語戲劇課為例

如何在CBI英語文學課堂上貫徹體驗英語學習理念,采用具體步驟實施體驗教學呢?筆者以本人講授的英語戲劇課為例,參照Kolb(1984)構建的體驗學習圈,結合該課程的特點,將英語戲劇課體驗教學模式應用于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反響。

(一)Kolb體驗學習圈

Kolb認為學習應該將重點放在過程,而不是結果上;教學過程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Kolb將體驗學習闡釋為一個體驗循環過程(如圖1),親身體驗(concreteexperi-ence)—觀察反思(reflective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conceptualization)—行動實驗(activeexperimentation)—親身體驗(concreteexperience),如此循環,構建一個自然連貫的學習過程,學習者自動地完成反饋與調整,經歷學習過程,在體驗中認知。由此可見,體驗學習認為“學習應該是由學習者的思維、情感、行為和自我等共同參與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認知過程”(石雷山、王燦明2009:50)。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習者創設人性化的學習情境,讓學習者體味享受學習過程,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意義。

(二)CBI英語戲劇課體驗教學模式

嚴格來講,戲劇文學不同于詩歌和小說,它不是停留在對于劇本的閱讀和賞析上,而是最終要付諸表演與實踐。因此,止于劇本閱讀賞析的戲劇教學是不完整的,“戲劇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對劇本的分析和欣賞能力,還應向學生介紹一定的舞臺表現手法,提高他們的實踐和創造能力”(金李儷2000:59)。針對CBI英語戲劇課的特點,借鑒Kolb(1984)體驗學習循環模式,筆者構建了文本閱讀—賞析反思—表演實踐—自主創作的英語戲劇課體驗教學模式(如圖2),學習者循序漸進融入到整個循環體驗過程,實現文本與學習者、學習者之間以及教學者與學習者的全方位真實交流。筆者選用該課程的劇目之一———蕭伯納的《賣花女》(Pygmalion)為例,具體介紹該模式的操作流程。文本閱讀是整個體驗循環的基礎。CBI英語戲劇課程的文本閱讀是指對于原著文本的細讀。

不可否認,原汁原味的真實戲劇語言材料保障了語言輸入的質量,滿足內容依托語言教學對于可理解性語言輸入的要求;但是由于戲劇文學作品屬于特定地域、歷史、文化背景下的個體思維創作,因而往往具有較高的閱讀難度,甚至讓語言學習者望而生畏。為了適當緩解學習者對于原著文本的閱讀焦慮,有效激發學習者的閱讀興趣,避免學習者斷章取義,筆者基于支架理論(scaffolding)在教學的初始階段設置了導入性介紹和支架性練習。以蕭伯納的《賣花女》為例,教師首先可以向學生介紹劇名的由來,即Pygmalion的神話故事,學生從小故事著手為進一步接觸戲劇文本構建心理預期,從而大大降低閱讀難度;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采用適當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主動了解該劇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創作風格等。這樣的設計大大緩解了學習者的焦慮情緒,幫助學習者自然步入文本閱讀體驗,提升了閱讀效率和質量,為接下來各個環節的有效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賞析反思是從認知體驗向情感體驗的第一步跳躍。教學者可以通過賞析反思環節追蹤學習者文本閱讀效果,教師可以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問答、小組討論、主題辯論等思辨性課堂活動,引導學習者結合情感體驗發表個人觀點見解。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習活動突破了單純的認知層面,上升到情感高度。當學習者“既用認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來進行學習時,有意義的學習才能發生,完整的人格成長才有可能”(辛繼湘2005:65)。《賣花女》中的Eliza改頭換面之后又為什么會發出“What’stobecomeofme?”的吶喊?Eliza和Higgins對于待人之道有著不同的見解,誰的更為可取呢?賣花女的父親Alfred關于“MiddleClassMorality”的論斷是否值得認同呢?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引發學習者個體積極反思的同時,也一度激發了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觀點交鋒,這不僅僅是信息的交換,更是人格之間的對話。賞析反思環節的設計還原了語言學習者的讀者身份,突破了語言認知體驗的情感體驗,給傳統刻板的語言教學課堂賦予了新的意義,彰顯了語言教學本該具有的人文教育功能。

表演實踐是整個體驗循環的核心環節。“表演是一種建設性的行為,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對周圍世界的判斷力”(Vygotsky1978:76,轉引自金李儷2000:60)。戲劇文學的特點賦予這一環節極強的可操作性,戲劇表演實踐成為英語戲劇課堂的最大亮點,為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筆者選取了《賣花女》劇目中矛盾沖突較明顯的若干片段分配給學生進行小組演繹,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熟悉背誦臺詞,設計準備道具,進行小組彩排,最后在課堂上匯報演出。各小組的表現令人嘆服,學生對于劇本臺詞語氣的拿捏、肢體語言的設計、道具的選用以及舞臺效果的統籌等都做得非常到位。實踐證明,大多學習者都具有較強的表演能力,他們需要更多的機會。通過表演實踐,學習者對于文本的了解更加深刻,對于人物心理的揣摩更加到位、對于劇目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感觸更深。另外,該體驗環節的益處并不止于劇目學習本身,它也助益于學習者舞臺表現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自主創作是對于學習成果的檢驗和體驗學習的升華。通過系統的戲劇課程學習,學習者對于戲劇這種文學創作形式形成了較為深刻的了解,對于抽象的戲劇概念具備了比較成熟的認識,學習者可以通過自主創作活動檢驗所習得的經驗知識,進一步挖掘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潛力。《賣花女》的結尾比較獨特,關于各個人物的最終結局并不是以戲劇文本的形式呈現的,這就為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陳述版的故事結局進行戲劇創作改編,延續該劇的主體風格特點,最終以英語戲劇文本的形式呈現大結局。教師對于這項自主創作成果可以從兩個層面檢驗:一是書面形式的創作劇本,另外是對于創作劇本的表演實踐。教學實踐表明,只要給學習者足夠的自主空間和創作機會,學習者完全可以充分展示和提升其想象力和創造力,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文本閱讀—賞析反思—表演實踐—自主創作”四個環節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地逐一落實開展,完善了CBI英語戲劇課程的學習體驗。體驗循環整合了從感知到領悟再到行動的學習過程,涵蓋了閱讀、聽說、寫作等多種語言能力訓練活動,將語言學習與人文教育合二為一,體驗式語言教學的優勢顯而易見。

三、結語

篇6

企業文化建設要豐富其科學內涵,要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的科學化,要轉變過去偏重于簡單、刻板的模式,采取科學的方式方法,注重開展人文關懷、溫情管理、心理疏導、員工樂于接受等新型的工作方式。企業文化建設要大膽運用科學工具,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各類新型技術層出不窮,因此,可以充分掌握和利用好各種宣傳工具,引導公眾輿論,傳播企業信息,匯聚民意民情,凝聚員工力量。隨著時代的進步,要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的精細化,隨著精細化管理時代的到來,每一個企業都在推進精細化管理,企業文化建設也同樣要求通過精細化管理,在工作中注重每一個工作細節,在細節上體現企業文化的管理水平、工作水平,在細節上彰顯企業對員工的關懷和愛護。企業文化建設的精細化還應該把企業文化建設制度化和規范化,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日常管理,對各類活動的策劃、組織到總結等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進行規范化操作和科學管理,從而提高工作績效,開拓企業文化建設的新局面。

企業文化在處理企業人際關系時具有重要的協調功能,日常工作中,如果將將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融會貫通到員工的精神生活中,通過不斷豐富員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在企業內部形成濃厚的民主氣氛,有助于企業員工彼此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并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協調、和諧、融合的良好氛圍,可以極大地豐富對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同時,又有利于促進企業思想工作向群眾化、社會化發展。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能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那么原本乏味、枯燥的說教就會變成輕松、愉悅的交流,并形成一種合力,進而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業文化可以營造一種共同愿景,它必將喚起全體員工的希望,讓全體員工時刻感受到工作不僅僅是為追求一項蘊含在產品或服務之中的目的,而是有著一種比工作崗位本身更高的遠景目標。由此在全體員工中,形成一種企業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實體和員工賴以生存的棲息之地,它更是全體員工追求實現自我價值實現、尋求精神支柱的平臺。用企業文化愿景激勵人,這就要求全體員工以身作則,強化共同的價值觀,建立共同的理想;讓全體員工根據企業制定出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分解近期工作任務,切實做好目標激勵;通過建立以能力為本、愛崗敬業、競爭上崗、成果共享為原則的制度管理體系,強化員工良好的行為習慣;以企業共有的文化價值理念,幫助員工拓展心智、提高境界,樹立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認同企業所倡導的優秀文化。

2實踐科學發展觀,打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價值取向,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全體員工的勞動權利,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建立一種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堅持精心營造團結真誠向上的人文環境和安全、溫馨的工作環境,不斷規范和引導員工行為,有效地激發員工的內在潛能和動力,推進企業健康和諧發展。企業文化氛圍其實就是一個企業通過對自身內部的各種規章制度以及為員工提供的各種工作、生活的空間舞臺所樹造的一種良好表象,這種表象,是打造企業文化的基礎,基礎打好了,可以開創一種行之有效,寓意長遠的企業文化。企業信念是企業文化運作的原動力和實施基礎,它同時也是企業文化的精髓,企業信念來源于企業精神、企業宗旨、行為準則、經營方針等內容,它對企業具有激勵、導向、輻射、凝聚、穩定等多種多樣的作用。

這種信念一但確定并獲得全體員工的認同,那么,將會在企業內部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可以一種導向的方式融合員工的理想、道德、情操和工作作風,造就和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目的就是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每一位員工都應當為企業發展盡責,而企業也應當為員工發展助力,要不斷引導員工把個人意愿與企業愿景高度統一起來,在實現企業大目標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要在不斷完善企業一系列制度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并建立從上到下,橫向縱向等面對面溝通機制,引導全員參與企業經營決策、關注企業發展動態,提高了企業經營管理及重大事項的透明度,提高員工主人翁責任感,不斷培養員工的忠誠度,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只有員工忠于企業,以實現企業發展為己任,愛崗敬業、廉潔自律、盡職盡責、真誠奉獻,才能激發強烈的意識。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精神驅動力,當代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性的實力競爭,更重要的是無形的、精神文化層面上的競爭。后工業化時代,企業競爭已發展到繼產品、質量、價格、服務之后的企業文化的競爭,先進的企業文化,是構筑企業新的競爭優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企業文化建設可將“人”這個因素調整至最佳狀態,人是企業發展的目的,發展企業其實就是發展人。將員工個人發展理想與企業發展目標協調一致,在員工個人成長中,推動企業目標得以實現,在企業發展中,促進員工個人進步,從而實現員工和企業的“雙贏”,最終達到企業文化預想愿景。

3結束語

篇7

關鍵詞:多元智能;語文教學;學生主角

中圖分類號:H319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語語言智能和邏輯數理智能兩種基本智能外,還有視覺空間關系智能、音樂節奏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每個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擁有上述八種基本智力,這些智能代表了每個人不同的潛能,語文教師應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中因材施教,開發學生潛能,做到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一、全面實施教學目標,關注學生終身發展

多元智能理論主張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加德納認為,學校教育的宗旨應該是開發多種智能并幫助學生發現適合其智能特點的職業和業余愛好,學校教育的目標并不只是培養學生的智能或基本學科內容和技巧,而是學生必須對待定的學習主題有深入的理解,有進一步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元智能是達到好的教育的助手,多元智能理論不僅在幫助學生的學習上有特別的功用,而且在幫助學生達到某種有價值的成人角色狀態方面也有特別的功用。應試教育過分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解題能力的發展,教學目標單一化,只面向少數學生,片面追求升學率。過分片面發展、培養精英、著眼眼前。

多元智能的教學目標是利用個別差異的心理表征的不同方式,以多元智能為教學上的“多元切入點”,在目標制定上變單一的教學目標為多元素質目標,著眼于全面發展,全體發展,未來發展,為所有的學生提供健康發展的多元途徑,實現真正的理解,并使教學與學生的現實及將來的生活真正相聯,在發展個性的同時,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

二、尊重學生主體,凸顯學生主角地位

多元智能的教學強調教學過程中學生角色的主動性。這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

一是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主體間的關系,強調尊重學生的重要性,以“學習者為中心”是多元智能教學的根本倡導,這種“中心”強調教師對學生主體角色的認同。

二是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積極的一種實踐活動。加德納在教學中強調學生的參與,他提倡為學生準備范圍更廣的可供選擇的課程。學生的自主選擇,在多元智能的教學中與建構主義的觀點一樣,被看為是學習和教學中“建構”過程的開始。在教學評估中,加德納更是重視兒童自我評估的重要性。他認為學生通過對自己的評量分析,會產生對自己學習的反思,從而能對自己的學習和發展具有更自覺的責任。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學生主體的理念,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和課程的實施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承擔著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揚民主,加強互動,創設各種活動情境,多激勵,使學生有信心,想方設法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躍起來,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不要一味的灌輸知識,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實踐能力、質疑能力、創新能力,給學生成功的機會,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

三、適時調整預設,關注課堂生成

多元智能理論是一種“內在建構性”的學習觀,在對教學本質及特點的理解上,多元智能理論與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有相同之處,即都強調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知識和建構自己對事物的認識的。因此,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別關注學習者個體智能的差異對教學的意義。加德納強調學校教育的改革必須重視“學生個體的差異”,同時將教學過程界定為一種生成性的過程。加德納沒有直接論述教學過程的這種生成性,但在他的著作《受過訓練的智能》一書中提出,在多元智能理論的基礎上要建立理解的課堂教學,而這種理解的課堂教學就是“重在理解的建構主義者的課堂教學”。借用建構主義的觀點,我們可以將教學過程的生成性理解為兩個方面:一是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主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這種知識的構建以同化和順應兩種方式進行。二是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

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才能擔當起首席的責任。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心理特點、生理特點,了解學生的知識積累、個體差異、整體水平,只有把學生的基礎了然于胸,全面掌握學生實際,才能知道學生的需要,才會預設課堂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

教學設計的內容不能低于或高于學生的知識起點,動態生成的課堂要求我們不僅課前充分把握學生的起點,課堂上還要根據學生的反映適時調整預設內容。預設不應是單向的、封閉的、主觀的線性教學設計,而應是多維的、開放的、動態的板塊式設計,要留出生成的空間——可能出現的問題與應對策略。根據對學生知情意的了解,留出體驗、發現、探究、偶發等的空間。摒棄那種看似嚴密的環環相扣的線性流程,設計幾個不同的動態發展的板塊。這幾個板塊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目標的調整、偶發的因素、教學的需要隨時調整,穿插變化,目標可升可降,環節可先可后,方式自主選擇,手段靈活多樣。面對不同的學生,產生的問題會多種多樣,只有充分預設,適時調整,才不會手足無措,課堂也因而變成不斷創生、深化的動態生成的課堂。

四、認同個體差異,發展多元智能

加德納提出要開發人的多元智能,即語言文字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旋律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論與語文課堂的結合應有兩層含義:

一是充分認同學生對文本的多元理解。

二是利用學生在其他方面的優勢智能來為發展語言智能服務。在教學過程中變一元講讀為講讀、穿插音頻和視頻、組織討論、指導表演等多元教學方法綜合運用,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培養合作精神,發展人際交流智能,達到交流與提高的目的;通過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培養身體運動智能、自我認知智能,加深理解文本;利用信息媒體的多樣性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形象直觀,培養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旋律智能。在作業布置上變一元抄寫為聽說讀寫看演等多種綜合操練。

我們要充分認識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和語文教學目標多元化的特點,發揮不同智能在教學中的不同作用,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以適應各種類型的學生,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多元智能健康發展。

參考資料: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篇8

關鍵詞:中學 語文教師 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1-0056-01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成為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根本,提高中學教師教育質量,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語文學科是基礎教育的基礎,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語文教師是中學語文教育施行的主體,也是語文教育的核心力量。高素質的語文教師隊伍,是我國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那么,新時期中學語文教師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呢?筆者認為,只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1 目前制約中學語文教師素質的問題

1.1教法陳舊

語文教學法的實施效果取決于教師的素質。隨著中學語文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也發生很大的變化。在實踐教學中,雖然教材是新的,但教師觀念是舊的,教法也是舊的。有的教師只能是拘泥教材,搬教參,對答案,生搬硬套,教不活,化不開,不能有效的擴展和深化語文知識,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因此,建設高素質的中學語文教師隊伍,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

1.2語文教師專業素質不夠

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這就要求中學語文教師具有深厚的專業素質。同時語文教師還要有嫻熟的教學技能,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先進的教學理念。

但是目前很多教師仍然停留在“以教師為中心”的層次上,課堂是教師一言堂,填鴨式地灌輸,只重視語言知識的積累,而忽視語言實踐,造成“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還要一些教師存在知識面窄,缺乏基本功,知識老化等問題。這些都不利于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利于中學生的心身健康成長。

2 中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2.1應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敬業愛崗,無私奉獻應成為中學語文教師的座右銘。教師要塑造他人靈魂,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語文首先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才能把工作做好。一個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會對許多中學生的一生產生積極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一個優秀的人才群體。反之,一個不合格的語文教師,也會對學生產生消極作用。首先,語文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敬業愛崗和無私奉獻;其次是熱愛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處處為學生著想;最后是要以身作則、愛崗敬業和為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語文教師必須誠實守信,忠于職守,把自己的職業當成事業。只有這樣,才能有能力說服學生,感染學生。

2.2具有多方面的工作能力

首先,必須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素養,如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藝理論、寫作學等。你有一桶水,才能給人一滴水。其次,還有具備良好的教育科學基礎知識,如教法理論、教學組織管理能力、教學評價能力、科研能力等。除此還有其他能力,如社會活動能力、自我調控能力、管理協調能力、適應環境能力、改革創新能力等。所有這些能力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補充,也是一名優秀語文教師所必須具有的。

3 新時期提高中學語文教師素質的措施

3.1加強師德建設

教書育人是中學語文教師的職責。要做到為人師表,語文教師自身素質又是教書育人的基礎。我們要樹立良好的敬業精神,心中要有“德高為范”的思想, 提倡樂教奉獻,具備良好的職業修養。要堅持用社會主義理論武裝中學語文教師的頭腦。我們要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甘為人梯,嚴格要求自己,將道德品質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去,力爭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的成果。我們要不斷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提高中學語文教師師德水平,為中學語文教育事業貢獻自己應有的才能和智慧。

3.2加強中學語文青年教師培訓工作

上級主管部門要加大對中學語文教師的培訓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師。對中學語文教師的培訓工作要作出長遠規劃,并對各個學校的落實情況及時檢查督促。創造良好再教育機會,有計劃、有目的的選送語文青年教師進行業務進修或培訓。

經常組織參加兄弟學校的的交流與和合作,以促進語文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各大學,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培育。多派青年教師出去進修、學習,尤其要出國去培訓,在英語國家感受,學習他們的語言、文化、歷史、社會。可以是短期培訓,也可以是脫產進修。讓青年教師掌握英語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培養他們的科研能力。因為青年教師是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的主力。

對體育教師的在職培訓作出長遠規劃,提出要求,并對落實情況及時檢查督促。創造良好再教育機會,有計劃的選送體育教師進行業務進修或培訓。組織體育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通過集體教研活動和立項研究等途徑,以促進體育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3.3引進競爭機制

目前中學語文在許多方面還沒有真正形成競爭和激勵機制,教師職業的“終身制”,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師的積極性。因此,建立競爭機制,教師通過平等競爭、擇優上崗,由崗位決定職位和各種待遇。調動那些真正有真才實學、教學和科研能力強的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在崗位上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不僅激發語文教師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與提高自身素質的積極性,同時也加強語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4 結語

總之,新時期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必須是一個具有良好品德修養的人,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一個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人。這既是新課程教育對中學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更是每個中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懈追求的。我們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身素質,才能適應社會發展,不斷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虹.論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師素養[J].語文學刊,2006(04).

[2]劉祥高.初中歷史教學與素質教育[J].文教資料,2009(12).

[3]劉艷.淺談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J].華章,2012(08.

篇9

課前準備是上課的先決條件,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護生和老師都獲益匪淺。作為護理學基礎課教師,在課前必須認真研究教材,適當加入自我見解,找出重點、難點和考點,調整好預期授課的時間分配,理清提綱,同時翻閱大量信息材料,準備好與教學內容相聯系的病例和學生感興趣的事例,配備與課堂內容相適合的教具。護生的準備主要在于對書本的預習,預習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最大的教學功效。根據學齡層次和基礎的不同,護生對理論知識及操作的掌握也略有差別。故在備課時要考慮到這點,學齡層次低的備課得更加詳細、邏輯合理、導課生動、敘事活潑、投其所好,學齡層次高的備課則可有所收斂,在解惑之余著重開發護生的舉一反三和自學歸納能力。而實驗教學的備課最好是全體教師集體備課,規范和統一操作流程和方法,讓護生不會因為每個老師示教的手法不同而有疑問。

二、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開啟學習興趣大門作為高職護理學基礎教學方法中的首要步驟,旨在引導學生加強學習的動力,主動攝取相關知識與技能。主要改進方法如下。

2.1以詳細的資料與生動的圖片取代傳統以往教學中的文字敘述,增進學習趣味。

2.2將國內外護理方法進行對比結合我國目前護理專業的現狀,分析就業前景,增進學生信心。

2.3開展多元化見習課與實踐課堂,組織學生到院內進行參觀,了解護理人員工作情況,激發學生興趣。

2.4組織學生定期參加護理專業的學習研討會,觀看教學視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動力。

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隨著護理專業的不斷發展,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提高教職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樣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職人員可在以往的教育觀念基礎上,加強并樹立新型的教學觀念,以適應當今需求。主要方法有:每位教職人員需在授課之間組織定期定時的集體備課,互相交流經驗,討論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積極尋求幫助;各教職人員需配合時代需要,將傳統的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在教授書本上的內容之外,結合護理事件實例,與臨床應用相結合,定期舉辦臨床實踐[3];積極參加學術研討會或技能操作比賽,以此進一步鞏固并提升專業知識與技能,促使高職護理專業的基礎教學工作不斷革新與發展;教職人員需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教學目標,做到“因材施教”,學會換位思考,了解學生真正要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在教學過程中需擺脫以往傳統教學方式,使課堂富有創意,激發學生獨立自主的發展。

四、總結

篇10

論文關鍵詞:啟蒙話語;現代性反思;啟蒙終結論;新啟蒙體系

1990年代以來,在學界大規模“現代性反思”浪潮中,啟蒙從新時期之初知識界的“共識”淪為反思的對象。在其歷史合法性和現實合理性均備受質疑的今天,堅持啟蒙立場不僅需要一種勇氣,還需要學理層面和現實意義上的論證。文學批評領域啟蒙話語的論證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重申啟蒙話語的歷史合理性、營造啟蒙的文化語境、尋求啟蒙的思想資源。這三個方面相輔相成,呈現了文學批評啟蒙話語的存在形態。

一、重申啟蒙話語的歷史合理性

無論是告別啟蒙,還是解構啟蒙,都是認為五四和1980年代的啟蒙文學思潮存在諸多問題。有批評從后殖民立場來質疑1980年代的“國民性批判”理論,認為其受到了西方權力話語的影響;有批評從底層立場和視角出發,認為1980年代的一些啟蒙者持的是一種與主流意識形態同構的精英主義霸權話語;還有批評者將1990年代以來的某些“私人化”、“欲望化”寫作的原由簡單歸結為啟蒙文學對人性的張揚。在新的理論視野和時代語境下,1990年代以來對啟蒙話語的反思呈現出諸多前人不曾意識到的問題,同時也存在著顯而易見的偏頗。

為此,對1980年代啟蒙話語合理性進行重申,就成為堅持啟蒙立場的批評者正本清源的第一步。一些批評者重新論述了1980年代啟蒙話語產生的現實意義,學者徐友漁駁斥了“后學”對啟蒙的否定態度,認為五四時期和1980年代的啟蒙話語并不是如一些后現代批評者認為的是對西方話語的臣屬,而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李新宇的系列文章中也以知識分子話語為主題,有力地批判了所謂的1980年代知識分子“啟蒙話語霸權”說,論述了啟蒙話語之所以成為1980年代文學和知識分子的必然選擇,是有著歷史和現實意義的。

同樣是“重返80年代”,在一些后現代批評視野中,是“為了告別的反思”,目的在于解構1980年代一些理論話語不言自明的合法性;而在一些啟蒙話語的捍衛者這里,卻是為了重申1980年代啟蒙話語的合法性。在這里,“如何反思80年代”,不僅是一種學術問題,還是一種立場和態度問題。

面對1980年代,啟蒙話語解構者的立足點多為其倚重的理論資源,他們的反思主要是在一種新的理論視野中展開的,較少關注具體的時代語境。如“后殖民”批評認為啟蒙話語是一種“西方化”甚至“殖民化”產物,而一些“新國學”批評則認為1980年代的啟蒙話語對傳統的批判很大程度上帶有激進色彩。這些批評對1980年代啟蒙話語的認識是基于新的理論生發的新的批評視角所致,但這些“后見之明”如果不充分顧及1980年代啟蒙話語產生的具體時代語境,就難免會在“后見”中滲入一些“偏見”。

與此對應,啟蒙話語的捍衛者注重的是1980年代啟蒙話語的現實意義,面對那些解構啟蒙的話語,這些現實意義固然能夠解釋啟蒙在當時的必要性,但還缺乏足夠的理論力量來對抗解構者在理論層面的一些質問和質疑。理論資源的相對薄弱使得他們在咄咄逼人的“反啟蒙”理論話語面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我看來,反思1980年代的啟蒙話語應該同時兼顧現實意義和理論反思兩個方面。1980年的“新啟蒙”之所以遭到如此多的責難,主要是人們將它置入“后現代”、“后殖民”和“新國學”語境中的緣故。實際上,它最應該置入的是1970年代中前期的“反現代”思潮和“蒙昧主義”語境中。談論1980年代是無法離開“”后這個大的時代背景的,任何把1980年代從具體的歷史規定中抽離出來然后加以奚落的做法都是不負責任的。同時,肯定1980年代啟蒙話語的現實意義并不是說明后來者的反思一無是處或者毫無必要。面對1990年代以來的時代語境,1980年代啟蒙話語的一些命題的意義和價值取向是應該做出一些適當的轉換和調整。

因為“意義”從來就是相對于某種特定的話語系統而言的,當一種命題本身所附著的話語系統消逝或者轉變之后,它的某些意義也就相應地失去了存在依據。不同的語境也在置換不同的時代命題,一些在當時具有重大意義的話題和選擇,時過境遷它所針對的問題已經取消,這種話題本身也就無足輕重了。所以對于啟蒙的捍衛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一味強調1980年代啟蒙話語的現實意義,而是如何面對1990年代以來時代語境,來尋找和發展啟蒙話語的時代命題。

二、營造啟蒙的文化語境,堅持啟蒙立場

當下已經“無蒙可啟”,這是“啟蒙終結論”者宣布“終結啟蒙”的重要理由之一。尤其是一些倚重后現論資源的批評者,他們極力將1990年代以來的文化現象納入后現代主義理論框架來闡釋,認為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以消費為主導的,由大眾傳媒支配的,以實用精神為價值取向的,多元文化構成的”“后新時期”,啟蒙話語的權威性已經結束。基于這樣的認識,他們對文學的“世俗化”走向所蘊涵的犬儒化色彩不僅毫無批判意識,反而積極地為之尋找理論支持。

后現代批評之所以宣布“啟蒙已無必要”,是認為當下中國已經具備了“后現代性”因素,這種因素潛在地解構了啟蒙的文化語境。所以捍衛啟蒙的一個重要策略即是對當下的文化現實進行闡釋,重新營造啟蒙的文化語境。不少批評家對1990年代的文化語境進行了重新闡釋,丁帆就將當前的文學形態概括為“現代性和后現代性同步滲透的文學”,更多學者強調,在現代化進程中,啟蒙的任務不可逾越,只要這一目標還沒有實現,歷史就必須進行補課。持這種“補課觀”的批評者不在少數。

1990年代中期,“新國學”和“后現代”在“重估現代性”的旗幟下對啟蒙主義進行清算時,高遠東就以長文《未完成的現代性——論啟蒙的當代意義并紀念“五四”》做出回應,十余年過去了,這篇文章的意義仍然不減當年。該文回應了“新國學”和“后現代”思潮對于啟蒙主義的質疑,指出了它們內在理路上的同構性,特別對后現代批評做了有力的批判。他指出,后現代反思啟蒙主義有著具體語境,即便是在它產生的西方,也不具有一種普遍意義,這些理論旅行到中國之后,又被加以誤讀。其實在西方被質疑的一些啟蒙命題在中國并非都失去了意義。

后現代文化及其理論的植入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啟蒙的文化語境,而且增加了啟蒙的難度。當下啟蒙所處身的文化語境使它面臨的任務更為復雜:首先,它必須延續1980年代未完成的對蒙昧主義和專制主義的批判;其次,它還要面臨后現代主義的挑戰與擠壓,對西方啟蒙歷史上業已出現的問題給予充分警惕;最終它要面臨的問題還是當下中國由于“文化滯差”的畸形現實而出現的新的蒙昧,這才是啟蒙的真正難題。它既不能依靠啟蒙主義的固有思路來解決,也不能在西方反思現代性的理論框架下來解讀,而這些關涉到中國知識分子自身經驗并處于西方學者視域之外的問題,才是我們必須自己面對和解決的。

三、尋求啟蒙的思想資源

尋求批評的價值尺度和思想資源,是啟蒙批評的最終落腳點。思想資源的找尋大致有兩種途徑:一是返回歷史,在歷史中尋覓適合當下的理論資源;二是針對現實的新問題,進行新的體系構造。這兩種理路在當下的啟蒙批評中都有著自己的實踐形態。在這個消解啟蒙的語境中,啟蒙批評的意義無須多說,這里我要重點分析的是它們在返回歷史和體系構造中存在的問題。

先看返回歷史的一路。將啟蒙話語的思想資源追溯到“五四”,是目前堅持啟蒙立場的批評者的一種思路。新時期之初的文學批評曾策略性借用“五四”思想資源將啟蒙話語合法化。新世紀來臨,文學批評又一次重返了“五四”。2004年,丁帆曾明確宣稱“重回‘五四’起跑線”已經成為他近年來為文的“潛在宗旨”,并重申自己的批評立場和價值尺度:“在人類文化發展的任何一個歷史環鏈中都有一個恒定的、超越一切時空的價值標準,這就是以人性與人道主義為底線的人文價值標準。”而“文學批評和研究只有緊扣著五四現代人文精神的母題,才有根本出路”。

重祭“五四”的旗幟,是為了給文學和文學批評重新找到一個價值基點,這就是“人性和人道主義”精神。這種啟蒙立場在2005年出版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中體現得更為集中。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它看做是1980年代之后,文學批評和研究領域對“五四”啟蒙精神的又一次重申。

該書的《緒論》闡述了全書編寫的指導原則、方法和目的。在開頭處,編者就闡明了編寫這本教材的初衷是“想實實在在地去思考一些被許多歷史陰影遮蔽了的問題”,“做一項正本清源的基礎工作”。編者在批評了當前批評界存在的“歷史補缺主義”、“歷史混合主義”、“庸俗技術主義”等“反現代化立場”后,表明了自己的價值評判標準:“為了使歷史‘鏈條’中的各個環節合乎邏輯地銜接起來,必須有一個基本的價值判斷的標準,這就是人、社會和文學的現代化。……所有這些,都是五四啟蒙主義與五四的基本精神。’’

在反現代性和消解啟蒙成為時髦的今天,作為一部文學史對現代性尺度的堅持、對五四精神的捍衛、對“人的文學” 標準的高揚,這一切都因為難能而可貴,但其中的一些方法和立場還是讓人有些疑問。

以五四為準繩,以人性為底線,《新稿》一方面將“當代文學”理解為“五四啟蒙精神與五四新文學傳統從消解到復歸、文學現代化進程從阻斷到續接的一個文學時段”,另一方面以啟蒙立場對種種反現代、反人性的癥候進行審視。這樣,歷史的“鏈條”~如編者所期望的那樣完整、合乎邏輯。但是當代文學史是否就是一部現代化與反現代化對立統一的歷史呢?在這樣的框架中重新解釋文學史,顯然是將復雜文學現象置于啟蒙立場的準繩上衡量,很可能會遮蔽或誤讀一些作品的意義,對文學史寫作來說,也容易將復雜的文學現象簡單化,從而將復雜的文學史景觀本質化。

同時需要商榷的還有“五四”這個精神旗幟,上述批評之所以能夠水到渠成、左右逢源,是它將五四啟蒙精神作為文化旗幟的緣故,但是五四精神究竟是什么?目前的文學批評在什么意義上接續了五四精神?這一切都被一個“現代化”籠而統之地覆蓋了。實際上,“五四”本身也蘊涵著不同文化精神,由它開始的啟蒙運動沒有能夠繼續下去,除了外在的社會變動之外,與“五四”本身身分復雜和充滿矛盾是有關系的,這一點在后來的批評者的反思中都可以看到。“五四”作為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固然有著深遠影響和意義,但如果將它化約為“啟蒙”并成為衡量后來所有時代文學的價值標準,一概用永恒不變的啟蒙立場對不同文學時段加以梳理或評判,顯然有些不太合適,尤其是對于1990年代以來的文學現象。啟蒙固然是文學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但決不可能也不應該是文學的全部。在當下的文學語境中,擔心這種啟蒙批評成為一種新的話語霸權可能有些多余,我想諸位主編如此高調地提出文學批評和研究的啟蒙立場,針對的顯然是當前批評界的一種消解啟蒙、反對現代化的傾向,以此來重申啟蒙立場對于文學批評的必要性。如此看來,這種矯枉過正的姿態不難理解。

回歸“五四”,既是一種話語策略,也是一種無奈之舉,高調的姿態掩飾不住的仍然是啟蒙批評思想資源的匱乏。如何探求新的啟蒙思想資源,并重新激活它在當下語境中的潛在能量,建構當下新啟蒙主義的理論體系,就成為一些致力于啟蒙思想研究的批評者關注的重心。

新世紀開始不久,一場關于“新啟蒙主義”的爭論將啟蒙這個似乎被冷落已久的話題重新置于學術前沿,這場爭論是由張光芒的長文《道德形而上主義與百年中國新文學》引起的。在對中國啟蒙思想的特點和缺陷進行分析之后,張光芒試圖對中國啟蒙資源進行根本上的重構,這就是他提出的以“道德形而上”為核心的“新啟蒙主義”思想體系。

“人”的問題是張光芒構筑新啟蒙體系的立足點。他認為中國的啟蒙本意在于“立人”而不是“救亡”,由此,他將啟蒙的問題鎖定在“立人”方面。圍繞著“人性啟蒙”問題,張光芒從歷史、理論、現實層面上論述了對“新啟蒙主義”的深層需求。歷史地看,近現代和1980年代的啟蒙運動都是“未完成時”;理論上說,1990年代以來,“現代性”反思的諸種學說將啟蒙問題驅逐出理論視域的同時也驅逐了啟蒙的內在價值與永恒意義,導致了啟蒙問題的狹隘化和邊緣化;最后,“新啟蒙主義”是對現實深層需求的回應。他認為當下文化表象背后的真實面目是——愚昧與偏見,啟蒙在今天非但沒有過時,而且是當務之急。“道德形而上主義”即是張光芒為當下“人性啟蒙”所開出的一劑藥方,也是他給中國屢屢挫敗的啟蒙歷史做出的診斷。在批判了中國啟蒙歷史過于實用化的特點后,他構建了以道德為核心的“形而上啟蒙”,并設計出“人性解放——人性上升——人格完成”的啟蒙“三部曲”。

顯然,“道德形而上主義”是借助文學啟蒙來達到人性啟蒙的最終目的。正如一位評論者所說的那樣,這種觀點雖存在著一定偏激,“但卻抓住了問題的主要癥結所在,具有很強的現實針砭意義”。在這個啟蒙備受嘲諷、反啟蒙的力量甚囂塵上,但是人們卻被一種“傲慢與偏見”裹挾著的當下社會,在這個蔑視道德、“人性最底線”一降再降的時代,在這個崇尚實用主義、以自我為中心的文化語境中,道德的啟蒙有著它不容置疑的現實意義。“道德形而上主義”將通向人的自由和超越的“人性啟蒙”分為三個層面,將啟蒙的最終完成歸結到“自我啟蒙”和“自我拯救”方面,這種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的啟蒙設想,是有意識將啟蒙與現實中國的文化建設結合起來的一種努力。在他看來,當前中國啟蒙面臨的問題并不是西方的“啟蒙的辯證法”,而是“欲望的辯證法”。在這個泛濫、金錢角逐、精神分裂的時代,我們不僅要面對歷史遺留的由封建土義,至專制主義造就的蒙昧,還要面對欲望化時代一種新的“愚昧與偏見”,道德形而上主義是批評者面對這種歷史和現實的雙重啟蒙任務而提出的一種路徑。

僅就當下啟蒙的實踐層面,張光芒的“道德形而上主義”的“新啟蒙”體系不失為一種“人性啟蒙”的可行性道路,但是這種新啟蒙體系是通過文學途徑來闡釋的,它實際上是在啟蒙問題意識的背景下生發的文學啟蒙問題,這就給它的闡釋和實施帶來了一些糾纏不清的問題。我無意于評判中國啟蒙歷史的功過是非,也無意于探究道德形而上主義究竟能否最終改變啟蒙的困境,在此僅僅在文學范疇內探討張光芒的這種新體系構建存在的一些問題。

從啟蒙的視角來研究文學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度,但是我并不同意這樣一種看法,即認為“無論哪一種思想和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在現時代的實踐意義上看來,都具有‘啟蒙’的意義”口。啟蒙作為一個從西方引進的概念,固然在中國的本土實踐中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但同時它還是一個有著特定范疇的概念,如果過分夸大了啟蒙的內涵和外延,也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它的意義特征。以挖掘中國本土啟蒙思想的心態來關照百年新文學,張光芒“從撲朔迷離、錯綜復雜的歷史客體深層中發現中國近現代啟蒙文學思潮的原創思想與內在邏輯,許多為傳統性研究輕視甚至遮蔽排拒的歷史現象被納人‘啟蒙文學思潮’范疇,給出新的界定、新的闡釋”,這樣在使得中國啟蒙文學的內在脈絡得以延續、啟蒙文學思潮不斷壯大的同時,卻出現了另一種吊詭一——“豐富復雜的新文學”在他的筆下只剩下兩個字:“啟蒙”。對于本土啟蒙文學思潮的挖掘產生了這樣的閱讀效果,這恐怕是作者始料未及的。

就以他對20世紀“50一70年代文學”“啟蒙”意義的闡述為例。首先,張光芒認為這一階段的文學之所以起到了重大的啟蒙作用,是因為它具備了震撼人心的“道德形而上”力量。這個觀點是大可質疑的。作者認為它“啟蒙”影響大的原因是:存在時間長、受眾大、對人生價值觀影響深遠。這的確是一種實情,但這并非它產生所謂“啟蒙”作用的主要原因。如果沒有50~70年代的特殊語境,這樣的文學是決不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的。那些作品之所以在當時會產生批評者描述的那種“啟蒙”效果,既是當時單調貧乏的文化土壤造就的,也是政治意識形態無孔不人教化的結果,如果無視這樣的現實,大談道德對人的凈化和影響,可謂一葉障目。

再者,如果我們還承認“啟蒙”的內涵是將人“從蒙昧中解脫出來”,那么認為“50一70年代”的主流文學蘊涵著道德“啟蒙”色彩并具有“啟蒙”大眾的人生選擇的觀點雖不失新穎但不脫荒謬。這一時期的文學尤其是作者陳述的具有“啟蒙”色彩的文學,無不是在主流意識形態的框架中去闡釋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如果說“啟蒙”是讓自己具有自主選擇自己道路的能力,那么我決不認為塑造了這樣的“英雄”的文學作品起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啟蒙”作用。批評者棄“啟蒙”的真正本質于不顧而大談“啟蒙”,無異于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