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際禮儀范文

時間:2023-03-19 18:41: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交際禮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交際禮儀

篇1

“人看衣衫,馬看鞍”。如果你能配上款式得體的服裝,則顯得高雅文明。反之,穿著馬虎,衣冠不整,就會使人產生反感。

人的體型千差萬別,所以同一件服裝穿在不同體型的人身上,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身高而瘦的人,應選用面料稍厚一點的服裝,這樣會顯得比較豐滿、精神,并要避免顏色暗深的收縮色。

身材肥胖者,服裝的面料不能太厚或者太薄,應選用厚薄適中、輕柔而挺括的面料服裝,并忌穿大花、橫條紋、大方格圖案的服裝,否則體型會更顯得橫寬。對身材肥胖的女士,不應選用皺褶的面料做衣服,不適合穿無袖短衫或連衣裙,最好不穿百褶裙、喇叭裙,西服裙較適宜。

穿衣服必須注意場合,不然,本來很美的服裝,也會因其場合不適而大為遜色,甚至使人反感。

在公共場合不能空針織內衣、緊身內衣或睡衣、睡袍。女士穿下擺窄或長度在膝蓋以上的短裙時,切勿在人前把腿架起來。

服裝色彩的適當搭配,能使人通過錯覺而產生美感。如淺色的擴張作用,能使人顯得胖;而深色有收縮作用,能使人顯得瘦。

服裝色彩與膚色也有關系,如黃皮膚的人應避免藍紫、朱紅等顏色,因為這類顏色與皮膚的對比度強,會使皮膚顯得更黃。皮膚黑的人不宜選用黑、深褐、大紅等顏色;臉色紅的人應避免綠色,而白色幾乎適合于任何人。

沒有不美的顏色,只有不美的搭配,服裝色彩的搭配是有一定審美要求的。所以,在選擇服裝顏色時,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加以選擇。色彩和諧的服裝能使人在公眾面前反映出自己的心理追求和精神風貌。

襯衫和領帶的色澤協調將給人以美感。一般來說,白色的、淺色的條子或方格面料的襯衫適合配穿西裝。穿著粗花呢或隨便一些的外套服裝,襯衫花紋可以粗獷一些。正式場合要求系好領帶,而非正式場合下系領帶也算失禮。穿西服一定要佩戴領帶,因為領帶是西裝的一個組成部分,對西裝的美觀起著重要的點綴作用。凡穿硬領襯衣參加正式活動必須系好領帶。穿針織套頭高領衫或翻領衫不宜系領帶。

領帶是西服的重要組成部分,花色品種很多,它要求與相宜的西服配套,包括襯衣的合理選擇。如上衣為鮮艷的格呢,領帶就應避免條紋或大花,以純粹的小花圖案為宜;如上衣是粗格呢,領帶的顏色則應與格子圖案的某一種色調和諧。一般來講,有圖案的領帶宜于配上素色無花紋的襯衣。

一般來說,鞋子的顏色應該與衣服的顏色相襯,一般場合應著素雅端莊、體面大方的黑色皮鞋。穿花俏衣服時不宜穿黑鞋子。出席壽婚葬祭時,即使外衣和領帶可以從略,但鞋子就不能是茶棕色而應是黑色的,這是我國社交的一種禮節。

襪子具有銜接褲子和鞋子的作用,應與褲、鞋協調。黑色皮鞋應配深色襪子。穩重的西裝長褲和明亮的黑色鞋子,如果配上不協調的花俏顏色的襪子或有花紋的襪子,那就會使人產生雜亂、失調的感覺。男士為避免在坐下時露出腿毛,應穿黑色或深藍色的不透明的中長筒襪。女士襪子的色彩可適度鮮艷,若參加莊重的社交活動就應穿素色的長筒襪,避免露出腿部肌膚,而且夏天不可光腳穿涼鞋。

金銀、珍珠、寶石制作的項鏈、耳環、戒指、鐲頭等飾物對女性來說很重要。它可使人展現出高雅、華貴的豐姿,只要適合自己的身份和活動場所的要求,均有助于贏得公眾的好感。

一身入時的時裝,再配上得體的其他飾物,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帽、圍巾、手帕、腰帶、胸飾、眼鏡、手提包等。

圍巾和帽子對服裝的整體影響很大,在冬季用于點綴色彩尤為重要。如果衣服顏色較暗淡,則圍巾與帽子的顏色可鮮艷一些。若衣服較鮮艷,佩戴的圍巾與帽子就要素雅一些。男士在任何時候不應在室內戴手套、帽子。

手提包一般要求與服裝配套。同時還要根據季節選擇,如夏季拎包應小巧,顯得輕松爽快。

手帕也是裝飾物。在西服左胸上口袋里插上一定形狀的手帕,可令人平添風采。

篇2

在商務交際活動中,特別是在一些慰問、會客、迎送等人們接觸不多而時間又比較短暫的場合中,容易發生把稱呼弄錯的張冠李戴現象。這樣不僅失禮、令人尷尬,而且還會影響交際效果。那么如何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呢?

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張冠李戴的消極作用和不良影響。

在一次經濟技術開發洽談會上,一方的負責人竟連續發生稱呼張冠李戴的現象,引起了另一方的注意,覺得這樣的合作者頭腦不清晰,生產經營能力不可信賴,從而取消了合作的打算。可見,對張冠李戴的現象必須引起注意,因為它是交際活動的障礙。

第二,事先要有充分的準備

交際剛開始時,一般雙方都要互相介紹,但比較簡略,速度也快,印象難以深刻。因此事先要對會見對象的單位、姓名、職務、人物特征有個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這樣,經過介紹后,印象就比較深刻。必要時,在入室落座或會談、就餐前,再做一次詳細介紹。有條件的,交換名片則更理想。

第三,要注意觀察對方的特征,掌握記憶方法

介紹,要留意觀察被介紹者的服飾、體態、語調、動作等,特別注意突出特征或個性特征。對統一著裝的人,要格外注意觀察高、矮、胖、瘦、臉形、戴不戴眼鏡等。

篇3

【關鍵詞】中外社交禮儀;跨文化交際;對外語言教學

一、跨文化交際概述

“跨文化交際”指的是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之間的交際,其主要特點是:文化不同,交際者的歷史傳統,風俗習慣,,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二、中外社交禮儀文化的對比

(一)稱謂語。在漢語中,姓名稱謂是不能亂用的。在親屬之間,稱謂是由輩分關系來確定的,這種特殊的稱謂文化是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的。中國有著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歷史,又是一個農耕文明的社會,以家庭為單位,就形成了以家族宗法制為核心的封建倫理關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等儒家道德觀念根深蒂固,這使得漢民族形成了嚴格的尊卑有序,上下﹑長幼有別的等級觀念,所以下對上,卑對尊,幼對長不能直接稱呼其名,這是不禮貌的,也是不被允許的。而西方國家大多受到人文主義影響,強調自由平等,人與人之間沒有貴賤等級之分,所以即使是長幼輩分和上下級關系也可以直呼大名,人們也不足為怪,習以為常,而且認為這樣稱呼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更顯親切。對于陌生人在中國也有具體的稱謂,例如,根據年齡,性別不同稱為“爺爺,奶奶,阿姨,叔叔,哥哥,姐姐,妹妹,弟弟”以示親切和禮貌。而在西方國家大多只是“Mr,Miss或是Man,Woman,Boy,Girl或Kid,Child”等泛泛的稱謂。再如“先生”這一稱謂,在中國“先生”是用于對大教育家、學者、文人的一種尊稱,表達一種愛戴和尊敬之情,不分男女,如“楊絳先生”、“魯迅先生”等。而在一些西方國家,“先生”只是對一般男性的稱謂語,而作為有學識,有威望的學者或教授,應稱之為“博士(Dr),教授(Professor)”。

(二)打招呼。打招呼是人們開始談話最普遍的方法,一是可以自然地引出正式談話,二是表示禮貌和友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打招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打招呼如果運用不當,常常會造成一些交際障礙或尷尬,英美人打招呼常說:“Howareyou!”“It’sverynicetomeetyou!”而中國人打招呼常常會問“姓名,籍貫,工資,年齡”等,在路上遇到會說:“干啥去”,“在哪兒上班呢”,“結婚了嗎”,這些話語其實也是人情味的體現,并沒有多事之意,而在外國人眼里會認為你在打聽他們的私事,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中外在體態上打招呼的方式也有不同,中國人打招呼從古代的作揖到現代人的握手,更多體現的是中國人謙卑,含蓄,內斂的民族性格。而西方人則不然,由于西方特定的地理環境和資本主義發展的特定規律的影響,他們的性格更多呈現的是自信,外向,所以他們見面時常常是拍肩,擁抱,貼面,親吻等肢體較為親密的方式。

(三)拜訪。拜訪在人際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拜訪中也有不同之處,在中國,去朋友家拜訪,做客,時間較為隨意,有時不需要打招呼就可以去。而在一些西方國家,去朋友家拜訪是要提前預約的,確定一個具體的時間,不好突然去人家拜訪,顯得不禮貌。告別語的功能之一是維系交談雙方的社會關系,可以采用不同的告別語來結束談話,在結束言語交際行為上,中西方人采用的語用策略也會有一些差異。例如,在朋友家做客,要離開時,西方人常使用的道別語是:“Goodbye,Seeyou,Goodnight”等,而中國人(主人)常常會委婉地說:“再坐一會兒吧”、“這么著急干嘛”等表示禮貌、客氣,當來訪者離開時會說“慢走,常來玩啊”,其實并不一定是這個意思。有時也會說:“開車小心啊”、“保重身體”等寒暄的話。而這些話語在西方人看來,會顯得有些突兀或多余。

(四)自謙與尊他。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禮”的文化從古至今對中國人的言行舉止有著很深的影響。這些影響也反映在謙敬語的使用上,對自己的父母稱之“家父,家母”,對他人父母稱之“令尊,令堂”,對自己妻子稱之為“內人,賤內,糟糠”,對他人妻子稱之“令妻、佳配、令室”,自己之子稱為“犬子”,對他人之子稱之“令郎”,自己的女兒稱為“小女、犬女”,他人之女稱為“令愛(媛)”等人稱的謙敬詞。而西方國家就沒有這樣的稱呼,只有“你”“我”的區分,沒有這些謙敬詞。中國人還經常會說一些如“給您添麻煩了”、“講的不好,還請大家多多包涵”,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中國人習慣于說“這要歸功于上司的領導,同事的配合”這樣的客套語。有時候使許多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謙虛產生誤解,認為“太虛偽,不真誠”。其實,這是由于他們不了解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和禮貌原則造成的文化沖突。中國人認為“謙虛是人最大的美德”,謙遜,含蓄的文化習慣就表現在言語中、行為上,總是盡量貶低自己,抬高別人,經常考慮別人的反應,注意照顧對方的情感和自尊心,使對方不至于在兩個人的對照中感到自己不如別人而不快。這與西方崇尚的“自我主義”,提倡表現自我,肯定自我的價值觀念和直接的表達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將這些文化差異帶入到教學中會對學生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五)恭維語和道歉語。恭維語是一種積極的言語行為,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恭維語的使用頻率中國要遠低于美國,使用對象和內容也有一些限制,在美國文化中,恭維他人的外貌和所有物是很普遍的現象,任何人都可以恭維其他的任何人,例如一個女性穿了一個新裙子,她的男同事就可以說“Wow,Youlooksohot”,而在中國,當一個男性這樣恭維一個女性時,很可能會被認為輕浮無禮,別有用心。如何回應恭維語,中西文化的差異也是很明顯的。中國人對恭維語的回應往往是“否認”或“自貶”,如:用“哪里哪里”來回答,以表示被夸贊者的謙虛有禮。西方人則習慣“接受”,習慣用“Thankyou”來表示對恭維者的贊同和謝意。由于受不同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影響,中外的道歉頻率和對象都有所差異,美國人的道歉語的使用頻率要高于中國,在一些像公交車,商場等擁擠的場合,中國人很少會因為自己撞到了別人而道歉,而美國人無論自己有意還是無意冒犯了別人,都會道歉。對于美國人來說道歉可能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即使是一些小事他們都會說一句“Sorry”,美國家長會因給孩子帶來不便而向孩子道歉,在中國,父母是很少向孩子們道歉說“對不起”的。中國社會結構是以典型的家長制為基礎的,以倫理為核心,這就決定了中國的社會關系的本質是等級或差序格局的,這種等級關系影響著人的言語行為,諸如道歉語,恭維,問候語等。在西方文化中,社會結構是傾向平等的,無論是上級還是下級,長或幼,只要冒犯了別人,都是要道歉的。

(六)社交禮儀中的禁忌。何為“禁忌”,東漢學者許慎在他所著的《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到“禁,吉兇之忌也;忌,憎惡也”。不同文化背景和歷史傳統下,禁忌方面也有差異。1.數字禁忌。西方普遍禁忌“13”和“星期五”,日本人忌諱“4和9”。這些數字給人以消極的心理印象,所以很忌諱。2.動物禁忌。在中國,人們習慣把貓頭鷹看做“兇鳥”,但在西方人心中,它是智慧,勇猛,剛毅的化身。在漢語中,“狗”有許多貶義意味,常常指壞人和壞事,如“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西方人把狗看做是家庭成員,自己的朋友,在英語中“dog”不但不含貶義,反而有親切的意味,如“luckydog(幸運兒)”。“龍”對于中國人具有很深的寓意,是一種圖騰,是權勢、高貴、成功的象征,中國有許多關于龍的傳說,中國人也常自稱為“龍的傳人”。而在一些西方國家“龍”常被視為兇悍的動物,是不祥的。3.詞匯禁忌。(1)死。中西方文化都忌諱說“死”這一詞匯,所以會用些代替語,在漢語中,代替語會因階級、地位、身份不同而不同,如古代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之死分別稱為“崩、薨、卒、不祿、死”,還有現代的“逝世、歸西、升天、老了、走了”等。西方人也不會直接說“Hedied”會用“passaway”等代替。(2)老。“老”是跨文化交際中的一個很典型的詞匯。中國人經常在熟人,朋友的姓前冠以“老”字,如“老趙、老白”以顯親切,對有地位,有聲望的人稱為“錢老、汪老”以示尊敬。在中國“老”象征著一種權威、資歷、尊嚴,因此與“老”有關的多表達尊敬之意。還有“知識淵博、技能純熟”等褒義色彩,如“老先生”、“老資歷”。在許多西方國家是不喜歡“老”的,在西方文化中“老”有無能、不中用的意思,所以不能稱呼年長者為“oldmen,oldwomen”。

三、中外社交禮儀文化差異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

(一)更新教學理念,重視文化教學。作為對外漢語教師要認識到教授一門語言也是在傳授一種文化,要采用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教學。教師也應該掌握一些中外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了解目的語與母語文化的異同點,引導學生在使用目的語時能夠排除母語干擾。(二)樹立文化相對論的觀念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引導學生樹立文化相對論的觀念,意識到中國文化與他們的母語文化在本質上是平等的,沒有對與錯,高貴與低賤之分。(三)采用多種文化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文化差異意識。要擺脫傳統傳授法教學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弊端,采用角色扮演法,提問法,小組討論法等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教學。

【參考文獻】

[1]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篇4

異性之間:拒絕親密

已經是21世紀了,兩性的工作交流非常頻繁,實在不能再以男女授受不親的老觀念來衡量。即使已婚,也不表示要和異性保持距離,以免犯忌。過分拒絕和異性相處,不僅不像個現代人,更可能妨礙職場角色的扮演。我們也必須承認,兩性都有的工作空間通常比單一性別的環境要來得愉快和諧。也許現代組織的效率較高和女性大量投入職業有些關系。若想重新隔離兩性,不僅不可能,也不合理。刻意疏遠,更非上策。兩性總是要交流的,而且兩性共事應該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所以兩性間絕不能采取隔離策略,而必須找出好辦法使兩性相處有利無害。

因為是異性,對很多事物的看法普遍有很多分歧。如果你是在異性面前很虛心的人,你會發現你在異性中備受寵愛。因為多數人對異性沒有排斥感,而且喜歡幫助異性工作伙伴,他們把這個看作是同事中成就感的一個標志。人人都希望被異性重視、仰慕,一個人如果注意吸取他人的長處,他可以從每個工作伙伴身上學到不同的有助于自己發展的長處。平時注意觀察他人長處,不計較他人短處的人,會覺得同事之間好相處。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是同事、朋友,就有共同語言、互有好感的人,如果你沒有意思將這種關系發展為戀情,就應當將感情投入限制在友誼的范圍內,即使很有好感,也不應表露出來。如果對方射來丘比特之箭,也應明智地將其化解。千萬不要給對方以默許和鼓勵。

對異性采取大方、不輕浮的態度是同異性工作交往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其中包括行為和言語兩方面。以尊重對方是異性工作伙伴的關系來處理辦公室中的一些事務,將會使某些復雜的事物變得簡單一些。千萬勿將辦公室的異性關系處理成類似“戀愛關系”所期望的那種結果,也不要與某個異性發展成比之其他異性更為親密的關系。下班以后作朋友是另外一回事,但在辦公室內千萬要區分“急緩重輕”的關系。

男同事有男同事的苦惱,女同事有女同事的苦惱,他們可能會因為工作頭緒繁多而忙得焦頭爛額,可能會因為事業發展阻力太大而停滯不前,可能會為家庭糾紛而沮喪不已。大多數同事遇到這種情況會表現出逃避的姿態,其實,只要你說出一句“我來幫幫你”的話語,同事就可能感激不已。當他(她)有困難時,或者大家都不敢接近時,如果你能不計利害去幫助他(她),他(她)心中的感激是可想而知的。

同性之間:相依相助

在辦公室里人人都應友好,特別對同性則更應如此。因為每個人來公司上班均是為了生存,大家同在一個屋檐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感受同一種壓力,工作中誰也少不了誰,因而如果可以以一顆同情心來看待同伴的話,關系將很容易處理。因為是同性,很多感受和對事物的看法均有共同點,可以找一些大家均有興趣的話題,不啻是一個表示友好的方式。當然對一些自己認為是話不投機的同則采取“工作伙伴”的態度來對待,可以發展為進一步朋友關系的則多交流一些,不是“同路人”則少交往一點,不必把所有人都當作是可以發展成朋友的“潛在因子”來對待。看見同事打小報告,也不必為此而大驚小怪。若他只為個人利益,則可以完全不去理會,只當作“處理事件不當”,對他個人將來的品格發展必無益處來評判就可以了。每個人都不會在同一家公司干一輩子,大家均是過客而已。注意值得你注意,學習值得你學習的東西足矣。

距離產生美

每天和你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是誰?不是你的親人,也不是你的朋友,是你的同事。他和你在辦公室面對面、肩并肩,同勞動、同吃喝、同娛樂。但當我們有了“私人空間”的概念之后,我們同樣不能忽視合理的社交空間和公共空間,辦公室里的距離如何把握,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

同事關系好,本是好事。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互助當然是好的,但是切記同事之間拒絕親密。同事就是同事,不是朋友,交朋友,除了志趣相投外,忠誠的品格是最重要的,一旦你選擇了我,我選擇了你,彼此信任、忠實于友誼是雙方的責任。同事就不同了,一般來說,如果不是自己創的業,也不想砸自己的飯碗,那么,你是不可能選擇同事的,除非你在人事部門工作。所以,你不能對同事有過高的期望值,否則容易惹麻煩,容易被誤解。適當的距離能讓你跟他看起來最美。

安全車距最妥當

雖然交通事故的發生有多種原因,但因超速駕駛看不清對方車道而產生的摩擦事故最多。要避免撞車,就要注意車距。同樣同事關系中,與他人保持距離是很重要的。專家將同事之間的交往原則歸結為五點。

真誠:爾虞我詐的欺騙和虛偽的敷衍都是對同事關系的褻瀆。真誠不是寫在臉上的,而是發自內心的,偽裝出來的真誠比真正的欺騙更令人討厭。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任何人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接納我們、喜歡我們。別人喜歡我們往往是建立在我們喜歡他們、承認他們的價值的前提下的。

讓別人覺得與你交往值得:我們在交往中總是在交換著某些東西,或者是物質,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它。但在其中,應該注意的是要不怕吃虧、不要急于獲得回報和不要付出太多。

維護別人的自尊心:說簡單了就是給人家面子。但這并不意味著在同事交往中處處逢迎別人。在不危及他人的自尊心的情況下,陳述與對方不同的意見,或者委婉地指出對方的不足是不會影響同事交往的。

創造一種自由的氣氛:在同事交往的過程中,如果要使別人從內心深處接納我們,就必須保證別人在與我

“如何掌握同事間的最佳距離?”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們相處時能夠實現對情境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說,要讓別人在一個平等、自由的氣氛中與我們進行交往。

物理距離與人際關系

對方和你的關系如何,可以通過他與你保持的距離來判斷。根據美國人類學家埃特瓦特?霍爾的觀察,人際關系可通過八種距離來斷定。

1、密切距離,接近型(0.15米):為了、格斗、安慰、保護而保持的距離。

2、密切距離。較近型(0.15~0.45米):伸手可觸的距離,是關系比較密切的同伴之間的距離;也是在擁擠的電車中人與人之間不即不離的距離。

3、個體距離,接近型(0.45~0.75米):能夠擁抱或抓住對方的距離。對于對方的表情一目了然。夫妻處于這種位置是自然的。

4、個體距離,稍近型(0.75~1.20米):這是雙方同時伸手才能觸及到的距離,這是對人有所要求時應有的一種距離。

5、社會距離,接近型(1.20~2.10米):這是超越身體能接觸的界限,是辦事時同事之間所處的一種距離。保持這種距離,使人具有一種高雅、莊嚴的氣質。

6、社會距離,遠離型(2.10~3.60米):這是為便于工作保持的距離,工作時既可以不受他人影響,又不給別人增添麻煩。

7、公眾距離,接近型(3.60~7.50米):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離,說明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有許多問題或思想待解決與交流。

篇5

關鍵詞:文化差異;日常交際;禮儀

中國正以飛速的發展與世界接軌,跨國交際日益增多。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接觸越來越多。中(東)西方文化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由此也對交際禮儀方面有一定的影響。在中(東)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視人際交往。但交往的觀念交往的方式都有著明顯的差別。

一、打招呼

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道:“吃飯了嗎?”“到哪兒去?”“上班呀?”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而若你跟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他 們則會認為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西方人見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 u do!”“Nice day,isn’tit?”

二、感謝

對于別人的贊揚,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并有一套謙虛之詞,象“慚愧”、“哪里”、“寒舍”、“拙文 ”等。而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說“謝謝。”而西方人 整天把“thank you”掛在嘴邊,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

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放在一邊,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說貪心)。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著客人的面馬上打開并連聲稱好。

三、招待客人

中國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覺得難以對付。而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國人送客人時,主人與客人常說:“慢走!”“小心點!”“再見,走好啊!”“你們進去吧!”“請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說:“Bye Bye!””See you later!””See you next time !””Goodnight!”

四、節日禮儀

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還顯著地表現在節日方面。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日(如,New Year’s Day)處,雙方還各有自己獨特的節日。中國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語國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節),Easter(復活節),April fool’s Day(愚人節),Thanks Giving Day(感恩節),Christmas Day(圣誕節)等。中西方節日的風俗習慣也很不相同。在節日里,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表現得無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當面打開。如果當面打開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貪財”的嫌疑。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別人送的禮品,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并且欣然道謝。

五、詞匯語言的文化

英語詞匯在長期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對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的介紹,以防學生單純地從詞匯本身做出主觀評價。比如red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祝活動或喜慶日子有關,英語里有“red—letter days”(節假日)。尤其在中國,紅色象征革命和社會主義等積極意義,但在英語中“red”還意味著危險狀態或使人生氣,如“red flag”(引人生氣的事)。還有當看到商業英語中的“in the red”,別以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虧損,負債。

在教學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文化意識,使他們能主動地,自學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環境中。比如:加強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等等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教學中。又如: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等。

總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六、文化等級觀念

中(東)方文化等級觀念強烈。無論是在組織里,還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級、地位就是非禮。盡管傳統禮制中的等級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級觀念至今仍對東方文化產生影響。在中國,傳統的君臣、父子等級觀念在中國人的頭腦中仍根深蒂固。父親在兒子的眼中、教師在學生的眼中有著絕對的權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長中仍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復雜,傳統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這樣的家庭中,老人幫助照看小孩,兒孫們長大后幫助扶養老人,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密切了親情關系。

在西方國家,除了英國等少數國家有著世襲貴族和森嚴的等級制度外,大多數西方國家都倡導平等觀念。特別在美國,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顯赫的家庭背景為榮,也很少人以自己貧寒出身為恥,因他們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國一句流行的諺語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當總統。”(If working hard, even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國人不講等級,只要彼此尊重,父母與子女可直呼其名。他們的家庭觀念往往比較淡薄,不愿為家庭做出太多犧牲。

當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導致的禮儀上的差異還有很多,比如服飾禮儀、進餐禮儀,秘書禮儀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約,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討。總之,中西方之間有各自的文化習慣,由此也產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習慣。因此,隨著我國進入 WTO經濟的發展和對外交流、貿易的不斷增加,我們不但有必要在與外國人交往或者前往別的國家去之前,了解對方國家的禮儀習慣,而且必須加強專業禮儀人才的培養,提高全民禮儀意識,這不僅是對對方的尊重,也給我們自己帶來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與誤會,還能在現代社會的多方競爭中爭取主動,取得良好的結果或效益。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文化即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編,《英漢對比語言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與文學》,《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1期

篇6

活動口號:“重培養、塑文明、講禮儀,懂交際”

活動時間:3月20-4月20

活動內容:把交際禮儀活動月分為四個板塊進行,分別是:

1.“傳誦禮儀語”:交際禮儀知識競賽,各班評“文明禮儀之星”,使學生廣泛參與禮儀實踐活動。

2.“盛開禮儀花”:縱橫職場我最醒――職交際禮儀場景實況戰。

3.“吟詠禮儀詩”:交際禮儀講座。

4.“紛飛禮儀情”:西方交際文化,調酒與酒會。

活動對象:1.交際禮儀知識競賽面向藥科學院大一大二20個班學生。

2.縱橫職場我最醒――職交際禮儀場景實況戰,交際禮儀講座,西方交際文化,調酒與酒會面向全校。

活動地點:

交際禮儀知識競賽――教學樓課室

交際禮儀場景實況比賽――C,D棟樓下空地

交際禮儀講座――教學樓大課室

西方交際文化:調酒與酒會(待定)

活動目的:

一、使得新生對**市區重點地帶的環境有個系統了解和實地接觸,使參賽者在鍛煉體魄的同時又提高獨立思考、快速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其團隊協作精神;

二、與各點的商家打好關系,為以后外聯部拉贊助積累渠道,與**學院建立外交關系;

三、學生會成員留心觀察,對新生各班氛圍有個初步感受,并從中發掘人才,為學生會日后發展作鋪墊;

四、閃耀藥科人風采,展現藥科新生力,塑造藥科形象。

活動流程:1.交際禮儀知識競賽,各班評“禮儀之星”――3月20日到3月27

2.縱橫職場我最醒――職交際禮儀場景實況戰――3月28-4月5

3.交際禮儀講座――4月6日-4月12日

4.西方交際文化:調酒與酒會――4月13日-4月20日

具體工作安排:第一板塊:“傳誦禮儀語”交際禮儀知識競賽

1

一.活動具體流程:

1.報名事項:每班指定2名參賽選手與其子弟班組成一組作為參賽隊,班長統一交報名人資料,并交代競賽細則。

2.報名時間:3月14,15日(共兩天)

3.共40人,10隊,2對組成一場比賽,共有5場比賽

二.初賽

1.初賽分3教室進行,每個教室進行上,下兩場比賽,每場比賽大約持續40分鐘。

時間:上場下場

地點:教學樓

2.賽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判斷題第二部分:選擇題第三部分:搶答題

3.比賽規則:

1)第一部分,判斷題:

2)第二部分:選擇題

3)第三部分:搶答題

4.宣布賽果,比賽結束。

5.總分最高的4對出線決賽。

6必要人員留下開會總結,并交代工作。

三.半決賽與總決賽

1.時間:地點:教學樓教室(待定)

2.賽程:與初賽一樣。分別出線的兩隊進入決賽,一個賽場出線一對隊伍。

3.宣布賽果并頒獎,比賽結束。

備注:

1.共虛搶答彩旗八枚,2紅,2藍,2黃,2綠

2.獎品(待定)

3.獎勵前2名,即共4個班,并評出“佳合作班級”

“文明禮儀之星”評選:評選出禮儀月的“文明禮儀之星”(每班1名,并上傳突出事例,展現其文明禮儀方面的風采)

具體評選及表彰方式如下:(可采取直接班級民ZHU推選產生)

①班級推薦:3月24日各班推薦一名班級之星為候選人參加校級評選(注:各班候選人名單(連同班級相關材料),務必于11月24日前上報學生會)

②候選人陳詞:候選人依據自己特點選擇文明話題做1分鐘的主題陳詞。

③綜合評議:候選人接受評委1分鐘的提問,并作答辯。

④表彰:綜合評委意見,于酒會當日宣布獲獎名單,并頒發綬帶證書。

注:“文明禮儀之星”事跡將在藥科宣傳欄表彰。

第二版塊:“縱橫職場我最醒”職場交際禮儀場景實況戰

2

活動具體流程:

一、比賽內容:分三個部分

1、形象設計和展示:

1)讓參賽者按日常生活的面貌亮相,作簡單的約2分鐘的自我介紹,自我推薦(只需介紹編號、姓名、班級即可),最終達到把自己的優點、個性、特長盡情地展示出來。

2)進行即場化妝與形象設計,設計符合自己應聘職位的形象。(可自己請一名助手幫忙)約30分鐘。

3)進行職場面試時的自我介紹與自我推薦。

4)評分內容:①儀表;②形式;③語言表達;④內容;⑤總體效果6反應能力

2、才藝表演:就自己對該職位的其他才能展示。以增加競爭力。

可以選擇英文表演,獨唱、獨舞、獨奏、詩朗誦、小品、相聲、口技、專業技能操作、英文表演等等。

3、即興問答:

1)提問均為主觀題,范圍較廣,主要是就工作中常出現的人際交往細節,矛盾處理方式,個人道德修養等問題與參賽者進行問答。(每人2題問題,分兩輪)

2)采取抽簽的辦法選擇問題。

3)評分內容:思想內涵、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

二、設獎:“我是職場高手獎”―――最高獎勵。

除設一般的

一、

二、三等獎外,“我是職場高手獎”

注:(若本活動所拉贊助含化妝品、發飾、服飾商家,可在比賽當晚在舞臺旁作產品展示和提供大賽的化妝品、發飾、服飾等,并可免費給與觀眾造發型,修甲,修眉等)

第三版塊:交際禮儀講座

1.校園文化巡禮"各國交際禮儀文化講座,暫定北歐,非洲和東亞。

邀請我校外教或其他外教

2.西方交際文化:酒會與調酒

邀請一較有名氣的西餐廳的執行經理或主廚講述餐桌禮儀。(也為酒會的食物等贊助作預備)

3.西方交際文化:調酒與酒會(調酒文化暨交際禮儀月頒獎會)

時間:7:00――9:00

地點:A――B棟之間空地

3

主要流程:

1).燃放煙花(禮炮)開幕

2).回顧禮儀月活動,觀眾互動送禮物

3).調酒show

4).交誼舞表演與觀眾現場交誼舞,

5).介紹酒會文化,活躍氣氛,送獎品

6).頒獎禮

7).祝酒

8).禮炮結束

注:現場供應糕點(一共兩輪,分別開放),以及試酒,以調酒與酒會的新鮮激起同學的興趣。現場圍一個小型舞臺(不需搭建),設有調酒專臺與酒品展示,與試飲臺,糕點臺。

篇7

雞尾酒一詞,由英文“雞尾”(cocktail)一詞直譯而來。這種酒為什么有這樣一個古怪的名字?為此,眾說紛壇,莫衷一是。不過每種傳說都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也都有一定的道理。

有入說,從前有位國王的駙馬會配制混合酒,因為受賓客歡迎。他應接不暇。忙亂中丟失了調酒的勺子。情急之下,他信手拔下帽飾上的雞毛來調制,從此這種混合酒便得名雞尾酒。

還有人說,在西歐某國,獵人上山打獵總是各自帶著酒。一次進餐時,大家把酒混合在一起共飲,發現酒味甚佳,非同尋常。各種顏色的酒混合在一起,在陽光下閃閃爍爍,五彩奪目,象雄雞尾那樣美麗,于是人們為它取名雞尾酒。

人們普遍認為雞尾酒的故鄉在美國,它是后來才傳人歐洲的。有人指出,調制雞尾酒的技術是1859年由一個名叫杰里.托馬斯的美國人傳人英國的。關于雞尾酒誕生在美國的說法也就更多了。

據說美國肯塔基州有一家偏僻的鄉村酒店,主人權愛養雞。一天,有只漂亮的斗雞丟失了,主人正在焦急嘆息之際,有人把雞找到并送上門來。斗雞失而復得,珍貴的雞尾一根也沒有損傷。主人。喜出望外,把各種好酒混合在一起,款待拾雞者。隊此這種酒便被稱為雞尾酒。

還有人說,1795年,美國新奧爾良有家藥店老板制出一種在酒中摻入蛋黃的飲料,當地操法語的人把這種飲料稱為“Coquetier”。后來這一名稱漸漸被用來泛指各種混合酒。而”Coquetier”與英文“雞尾”一詞的發音相近,于是大家便都稱它為雞尾酒。

又有人說: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有隊士兵打了大勝仗,當地百姓十分興奮。一家酒店老板特地調制了五顏六色、香氣四溢的混合酒,為他們慶功祝賀。恰巧這家酒店以雄雞斑瀾的羽尾作為商標,人們遂把這種酒稱為雞尾酒。

不論哪種傳說屬實,雞尾酒已成為美國入最喜愛的飲料之一。調制雞尾酒有很多方法。一杯酒里放多少檸檬汁、糖、冰決、香料都有具體規定。要配出一杯味醇色美的雞尾酒也是一門技術。會喝酒的入就象欣賞藝術一樣地醉心于它。雞尾酒自問世以來,品種不斷增加,至今已有兩千多種。現略舉幾種比較常見的雞尾酒配方:

1.白蘭地(2兩)、苦酒(1滴)、檸檬汁和糖;

2.威士忌(2兩)、茵香酒(1兩)和汽水;

3.味美思(2兩)、金酒(1兩)、香擯酒(2兩)、檸檬片和糖;

4.香擯酒(1杯)、薄荷酒(半兩),再加新鮮櫻桃;

5.金酒(2兩〕、味美思(1兩)、苦酒(1滴)和小蔥頭。

雞尾酒清涼爽口,酒精含量低,一般在十幾度到二十幾度之間。雞尾酒會原為以雞尾酒和其他飲料招待賓客的酒會,現又泛指各種酒會。雞尾酒會的氣氛十分隨便。大家可以無拘無束地邊飲邊談,它是社交的好場所。酒會布置簡單,不必有固定的桌椅。客人大部分站著進食,有時可設一張長桌作為主臺,臺下布置些花草、盆景。周圍可放幾套沙發供來賓休息,另外再放幾只小圓臺,臺上擺放點心和下酒食品,客人們可以隨意取食。盛雞尾酒的杯子,習慣上使用容量較大的高腳玻璃杯。

篇8

互贈問候卡的習俗是適應人們社交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埃及人互贈新年禮品時,就有馬上賀辭表達美好祝愿的習慣。到公元2世紀,古羅馬出現一種紀念章,上面刻有“羅馬元老院和全體臣民祝愿國父阿德里安.奧古斯都新年偷快”的字樣,有入認為這是問候卡的前身。中世紀時,許多國家相繼出現各種形式的問候卡。在中歐最流行的是木制問候卡,即把賀辭雕刻在光潔圓潤的木頭上。有些人為了使作品更美觀,還把木雕涂上顏料,繪制得五色斑瀾。

情人節(圣瓦倫丁節)卡是歷史最悠久的問候卡之一。早在古羅馬每年2月15日牧神節這一天,姑娘們懷著羞澀和喜悅的心情把表達愛情的祝辭放在一個盒子里,然后由全城的小伙子來抽簽,抽到哪位姑娘的賀辭,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向那位姑娘大膽求愛。姑娘們放在盒子里的祝辭可以說是最早的圣瓦倫丁節卡片。

1840年,美國商人開始把圣瓦倫丁節卡片作為商品大規模生產,制造商名叫埃絲特.A.霍蘭德。第一年,他就贏利5000美元。可見問候卡從誕生之日起便大受人們的青睞。

目前景流行的問候卡——圣誕卡產生得較晚。人們普遍認為該卡第一批設計是于1843年出自英國的一位畫家約翰·C·霍斯利之手。這批卡片總數1000張,全用手工印刷和著色。此后,英國才有幾家公司開始承印圣誕卡。

隨后,美國也開始生產圣誕卡。1874年,美國當時大名鼎鼎的印刷權威、德國移民路易斯’波朗首先在馬薩諸塞印刷圣誕卡。第一年他把產品運往英國推銷。第二年開始在美國市場出售。一張張精美別致的卡片立即吸引了人們,贏得了大眾的喜愛。如今的美國,逢到圣誕節來臨,圣誕卡已達到滿天飛的地步。

19世紀問候卡的特色是圖案豐富多彩。當時有以《圣經》中的故事為題材的圖案,也有盛開的花朵、可愛的動物、嚇人的妖怪和美麗的風光。

郵政制度在歐美的廣泛建立,對問候卡的發展也起了積極的作用。在此之前,人們只能托順路的旅行者和士兵幫助傳遞,山重水復,多有不便。現在,只需花費少許的錢,就可把友情和祝愿通過問候卡送到千里之外的親友身邊。

今天的美國,問候卡花樣不斷翻新,用于一切重要節日和場合的問候卡應有盡有。除各種節日卡外,更為常見的是“應時卡”。親人過生日,可以寄張卡片祝他健康長壽;朋友結婚時,可以寄張卡片祝他幸福美滿:病人臥床可以寄卡片祝他早日康復;有人遠行可以寄卡片祝他一路順風;朋友完成學業可以寄張卡祝他鵬程萬里。此外,還有僅僅問候一聲表示友誼的卡片。據統計,僅生日卡就有1200余種。可想而知各種問候卡是何等的浩繁了。

篇9

[關鍵詞]商務禮儀, 企業成長, 意義, 原則

一、商務禮儀沿革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一直極為重視禮儀,被譽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孔子說過“為國以禮”,可見古人把禮儀看得多么重要。

而發展到現代,禮儀成為禮節和儀式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關系的“劑”,具體表現為禮貌、禮節、儀表等。禮儀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既是交往活動的重要內容,又是道德、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更是實現社會穩定、融洽人際關系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禮儀用到商業中,就是商務禮儀了。商務禮儀作為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在商務交往中的藝術。企業要求人才不僅要具有精湛的業務技能,而且還需要具備良好的綜合能力。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很多人把商業競爭看成是無硝煙的戰場,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人們更加青睞文明經商。商務禮儀作為商務活動中企業形象的重要因素,也顯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是商業競爭成功的關鍵。

二、商務禮儀對企業成長的意義

1.人性化管理

現在,很多企業為了使本企業能穩健的發展,進行很多企業管理的改革和創新,但一個觀點是永恒不變的,那就是不管什么時代企業都需要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包含對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給人提供各種成長與發展機會,注重企業與個人的雙贏戰略,制訂員工的生涯規劃等等。從禮儀和人性化管理的概念里我們可以看到,禮儀滲透在人性化管理中,如果沒有禮儀,就根本談不上人性化的管理。

(1)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凝聚力。在工作中想做到讓別人認可首先需要學會的便是禮節,需要發自內心的去尊重他人,這樣才使得工作更容易開展。尊重上級是一種天職,尊重同事是一種本份,尊重下級是一種美德,尊重客戶是一種常識,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在商務交往中做到“約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使人們更輕松愉快地交往。所以說學習并正確的運用商務禮儀,有助于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并能很有效的促進的社會交往,改善人際關系。

(2)增強員工幸福感。人性化管理以尊重員工為基礎,采取“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文化管理”等方法,能讓員工形成正確的企業價值觀,增強歸屬感,避免管理過程中產生的諸多不必要的問題。梅奧的霍桑試驗告訴我們,人既是經濟人,也是社會人,他們不是單純地追求金錢收入,還要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安拿感、歸屬感和相互尊重等心理欲攀的滿足。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研究也告訴我們,人具有自然屬性,同時具有社會屬陸,呈現出不同層次的需要,分別是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3)促進創新,提高競爭力。企業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會促進企業創新,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以至提高企業的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它的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幫助企業處于不敗競爭地位。創新需要激勵,但對于創新型人才,僅依靠物質手段是不夠的,如果僅把他們當作企業的“高級打工仔”,盡管薪酬不低,但也很難保持持久的創新動力。企業要著眼于滿足他們深層次的精神需求,自我價值的成就感不是物質激勵能夠滿足的。

2.樹立企業形象

禮儀手段的恰當運用,是企業形象的反映之一。要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除建立產品信譽,運用象征性標記外,企業員工的精神風貌、服務態度、業務水平、裝束儀表,都是組織形象的一部分。

(1)塑造員工形象。商務禮儀既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又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修養體現于細節,細節展示素質。待人接物時應盡量欣賞、贊美別人的優點;在工作場合中應依據地點、身份的需要,講合適的話、作合適的舉止;有良好素養的員工在商務交往中著裝是大方得體的。

(2)員工素質代表企業形象。在商務活動中,商務人員的個人形象不但代表自己,還代表著為之工作的企業。在商務場合中,商務人員的儀容、儀表、儀態、言行舉止都很重要。每個員工的良好形象,在商務交流對象眼里都是企業的良好形象,而任何一個員工的不良形象,都會破壞整個企業的良好形象,使企業的競爭處于不利之地。在商務活動中,比爾?蓋茨講“企業競爭,是員工素質的競爭”。掌握優勢乃成功之道,隨著中國加入世貿,商機蓬勃,位處中國的商務人員若能掌握國際商務禮儀之知識,對企業形象也是一個很好的昭示與提升,成為企業成長的助推力。

3.商務合作與企業發展

著名禮儀專家金正昆教授說“禮是尊重別人,儀是尊重的形式。”為了更好的進行現代商務來往,必須重視商務禮儀培訓與教育,更好的發揮其積極作用。

(1)展示企業的文明程度、道德水準。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掌握一定的商務禮儀不僅提高顧客滿意度和美譽度,還能最終達到展示企業文明程度、道德水準,提高企業社會效益的目的。“言必信,行必果”,是對企業誠信經營的要求。“水滿則溢,月圓則虧”,則要求企業在合作之間相互尊重,以禮待人,不能傲視對方,否則會傷害對方,導致合作的破裂。商務禮儀是企業在平等互利、公平公正、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愉快合作的有力保證。良好的商務禮節能營造良好的商務交流氣氛,為企業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相反,可能會給企業造成不良的影響和帶來巨大的損失。

(2)促進商務談判和合作。在商務活動中,雙方人員的高尚道德情操,彬彬有禮的言談舉止,淵博的知識,得體的禮遇,都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對企業產生好感,減少談判阻力,推動交易成功。企業與企業、人與人之間因商務活動而產生的沖突,不是對抗,更不可把交易中的矛盾變為對某個企業或個人的攻擊,而要把人和事區分開來。在商務談判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也要注意禮儀規范,通過理解和勾通,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通過交易,雙方建立友誼,成為長期的合作伙伴。即使交易不成,由于待人真誠,禮儀有加,雙方也會溝通感情,建立友誼,日后會尋找其他的合作途徑。

4.企業國際化經營

在商務活動中不同民族對于不同價值觀念有不同取向,在商務文化中,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禮儀習慣等。中國和西方國家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異,就必然導致中西方商務禮儀千差萬別。國內企業要走出去,跨文化交際不可避免。走出國門,讓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本企業形象,讓本企業的品牌立于不敗之地,是全體企業界與商家的愿望。而要同世界打交道,必須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

(1)應對跨文化沖突。企業開展跨國經營,也就意味著從一種文化的經營跨越到另一種文化的經營。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一個國家中獨特的傳統和習俗塑造著本國人民的態度和行為,構成了一個國家區別于另一個國家的獨特的民族文化。對此,跨國公司就必須加以考慮,特別是在生產經營、商貿活動當中要入境隨俗,盡量避免沖突,維護好與合作國的關系。在國際交往中,既要禮貌地對待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禮俗,又要熟知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禮俗,保持不卑不亢的交往形象,如此才能在交往過程中相互欣賞、相互了解、相互認可,達到交往的目標。

(2)順利開展跨國商務活動。入世以來,國內企業界與商家面臨著大量涌入的跨國公司的激烈競爭,企業家和商家走出國門的機會越來越多。而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價值觀、時間觀、語言習慣及非語言習慣等,都要求在商務交際中注意差異。成功的交際不僅包括語言方面,而且也包括非語言方面。為了獲得有效交際,企業界與商界老總或經理應該具備一些交際禮儀常識。特別是在商務談判中,選擇正確的交際尺度,可以使我們贏得談判主動。對于從事國際商務交際的人員來說,無論到那一個國家,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對有效地從事國際商務活動、提高交際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企業層面的禮儀原則

1.3A原則

商務禮儀的3A原則是商務禮儀的立足資本,是由美國學者布吉尼教授提出來的。3A原則實際上是強調在商務交往中處理人際關系最重要的需要注意的問題,告訴我們在商務交往中不能只見到物而忘掉人。3A原則講的是對交往對象尊重的三大途徑:第一是接受對方,寬以待人,不要難為對方,讓對方難看,客人永遠是對的。比如在交談時有"三不準:

(1)不要打斷別人;

(2)不要輕易的補充對方;

(3)不要隨意更正對方;第二要重視對方,欣賞對方。

重視對方的技巧:

(1)在人際交往中要善于使用尊稱;

(2)記住對方;

(3)贊美對方。

對交往對象應該給予的一種贊美和肯定,贊美對方也有技巧:

(1)實事求是,不能太夸張;

(2)適應對方,要夸到點子上。

2.白金法則

白金法則是美國最有影響的演說人之一托尼?亞歷山德拉博士與人力資源顧問邁克爾?奧康納博士研究的成果。白金法則的精髓在于“別人希望你怎樣對待他們,你就怎樣對待他們”。在現今價值多元的社會里,大家的喜好需求也隨著社會的變革千變萬化,所以當我們在待人接物、處理人際關系的時候,若再從自己的觀點出發“我希望別人如何對待我,我就如何對待別人”時,往往只能達到“自已”猜測對方滿意,而未必是“對方”真正滿意。現今大家耳熟能詳的“以客為尊”、“顧客滿意”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人之所欲,才施于人”,這是人際經營的白金定律。白金法則指導你根據他人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采取相應的行動,使事業獲得更大的成功。

3.細節突破原則

良好的修養體現于細節,細節決定命運。關注細節,完美細節,留下良好印象,事半功倍。心理學家指出,我們于別人心目中的印象,一般在十五秒內形成。如果你平時多一個溫馨的微笑,一句熱情的問候,一個友善的舉動,一副真誠的態度,處處都能以禮待人,那么就會使我們顯得很有修養。細節決定成敗,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唐納?希爾頓就是一個“做于細”的高手,每到一家希爾頓飯店,他問得最多的就是:“你今天對客人微笑了沒有?”良好的禮儀使希爾頓飯店度過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走出困境,步入坦途,并帶來了巨額豐厚利潤。

4.實踐強化原則

根據專家研究,要使一個行為變成習慣,就必須把這種行為強化17遍。因而,企業要通過灌輸的方式將企業所需的商務禮儀知識,滲透到員工的頭腦中去,內化為行為,潛移默化地運用。在企業生活中,IBM制訂了一系列工作禮節,例如要求員工每天第一次見面都要相互行禮,并說聲“早”或“好”;要求員工上下電梯時,要請客人先行并對先乘的客人微笑示意,以展示企業文明形象...為使這些工作禮節得到落實,IBM專門制訂了工作禮節的自我檢查手冊,人手一冊,隨時對照檢查。同時,為檢查員工是否遵守必要的禮節,托馬斯?沃森在各個基層中,任命1~2名“禮節委員”來監督禮節的推行,從而在公司內形成文明禮貌、友愛互助的良好風氣。

四、結語

對于現代企業來說,學習商務禮儀、普及商務禮儀,已成了企業塑造組織文化、提高員工工作滿意度、增強組織凝聚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卡耐基說,一個成功的企業,18%需要專業技術,82%需要有效的人際關系的溝通。商務禮儀作為溝通的藝術,是時代商業競爭的需要,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隨著商務活動越來越全球化,商務禮儀更成為國際商務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把商務禮儀培訓作為員工的基礎培訓內容。商務禮儀為企業的成長和壯大保駕護航,為企業的提升和前進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金正昆.商務禮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2]李嘉珊.國際商務禮儀.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年

[3]鄧小瓊.商務禮儀在商業競爭中的重要性分析.現代商業,2009(23)

[4]郭華.淺談商務禮儀在商務活動中的作用.文化教育,2009年

[5]袁曉華.淺談跨文化交際中的商務禮儀行為.蘇鹽科技,2002(1)

[6]張文.企業國際化經營中的跨文化沖突.中圖分類號F270

[7]張友恒,丁靖坤,馮梅.漫談企業禮儀文化.新財經(理論版),2010(6)

[8]陳知然.創新性企業的管理提升--論實施人性管理的必要性.改革與戰略,2007(6)

篇10

關鍵詞: 禮儀教育 高校 “和諧校園”建設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建設“和諧校園”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高校是傳播知識、培育人才、服務社會的重要陣地,匯集了大量高素質的人才精英。高校的和諧對社會的和諧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和諧校園”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建設“和諧校園”的重點之一是普及禮儀教育。

一、建設“和諧校園”,培養和諧發展的人才需要普及禮儀教育

1.禮儀知識是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識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交往越來越頻繁。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交際,一個人交際能力直接影響到他的生活、事業……成功的交際離不開禮儀。馬斯洛根據人的需要層次闡述理論,人有社會需要,這一層次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系融洽或保持友誼的忠誠;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于一個群體的需要,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并相互關心和照顧。換言之,人人都需要與周圍的人很好地交往,促成良好交往的劑就是禮儀。無論在什么場合,一個人的儀態和談吐都直接體現出他的素質。試想一個有著良好專業素質的人才在社交場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會給周圍的人留下怎樣的印象,所以說個人身心的發展離不開禮儀知識。

2.“和諧校園”建設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和諧發展的人才

培養和諧發展的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我國高等教育的終極使命。[1]人的全面發展應該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認為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的主體發展需要是辯證統一的。只有把滿足社會需要同促進學生的自身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使兩者和諧,學校教育才能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諧教育要形成一個整體優化的育人系統,促使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正,心尚禮則心泰”。(顏元)當今社交禮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社會需要懂禮儀的人才,因此,高等學校的教育要適應社會需要,重視禮儀教育,將禮儀教育融入到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中。

二、禮儀教育在我國高校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1.系統的禮儀教育沒有普及

我國的禮儀教育近年來發展很快,但在高等學校還沒有真正普及。現在開設禮儀課程的學校大部分是一些有相關專業知識要求的職業技術學院,多數院校沒有開設禮儀課程,而是通過其他課程的教學滲透禮儀教育。有很多高校畢業生在學校沒有系統地學習禮儀知識,等進入社會后意識到禮儀知識的重要性,再通過其他途徑參加禮儀培訓填補相關知識的空缺。這樣,不僅耽誤了時間,更影響了事業的發展。有人認為沒必要設禮儀為通識教育課程,因為禮儀課和思想品德修養密不可分,思品課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了。誠然,“道德是禮儀的基礎,禮儀是道德的表現形式,任何一種禮儀都離不開道德,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2]“從本質上說,禮儀修養的作用目的與道德修養的作用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幫助大學生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素質的人”,[3]但“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與禮儀教育的側重點應該有所不同,思想道德教育一般著重與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禮儀教育則側重于禮儀知識的學習與運用,著重于人際交往中應該和如何正確表達對交往對象的尊重和理解”。[4]因此,在大學階段讓每一個學生都系統學習禮儀知識,在走入社會之前做好充分準備是十分有必要的。

2.當前的禮儀教育存在一定的誤區

目前,禮儀教育的地位并沒有得到應有的肯定與重視,有的學校禮儀教育僅作為思想品德課的一個部分,有的僅把禮儀設為公選課;現代社會過分重視專業理論和技術導致部分學生片面認識:上大學與禮儀問題不沾邊,學好專業知識就行。這就造成學生即使選修了禮儀課,也僅僅滿足于獲得幾個學分,“講禮儀”的觀念沒有深入學生的心中。大學校園中存在很多不文明現象:在公共場吸煙、男女過分親昵,穿拖鞋、穿背心進入課堂,隨地吐痰,隨手扔廢物,在公共設施上涂寫刻畫文字和圖案,遲到、早退,上課中間拎著書包大搖大擺走出教室,在課堂大聲聊天,收發短信,接打電話,玩游戲,聽音樂,吃東西,翻閱與課本無關的讀物,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睡大覺……這些現象都成為高校“和諧校園”建設的障礙。

禮儀教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比較單一。大部分禮儀課的教學采用講課式教學,教師滿堂灌式地講禮儀知識令學生很難提起興趣。禮儀課應該是一門重實踐的課程,需要有場地模擬社交的場景,讓學生參與訓練。但相關的配套設施建設滯后,禮儀教學相當于紙上談兵,難以收到理想成效。

三、采取適宜的禮儀教學措施,促進高校“和諧校園”建設

1.和諧配置禮儀教育資源

合理的教育資源是開發和發展教育產業的基本保障和基本條件,包括硬資源和軟資源兩類。硬資源是有形資源,包括財力資源、物力資源和人力資源。軟資源是指無形資產包括技術資源和管理資源。這里所說的禮儀教育資源的和諧配置主要指對禮儀教育的資金投入要充足,要加大對禮儀教學師資的培養力度。只有配套設施完善,教學隊伍充實,才能保障禮儀教學的質量。

2.采用科學的禮儀教學方法

在禮儀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上,應遵循應用型本科和高職課程建設的基本規律,采用將通識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知識講授與實踐訓練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系統學習與習慣養成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5]

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注重采取講練式教學、模擬式教學、學生講課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輔以課外禮儀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模擬的情境或真實的情境中,掌握禮儀規范的操作方法,實現禮儀課程的教學目標。

在課程考核方式上要改變傳統的“一卷定終生”的方式。卷面所反映的是單一的理論知識,雖然經過考試,學生考試成績很好,但缺乏應用能力,尤其是缺乏實際的操作能力,這不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因此,考核方式應該有效地改革。

3.建設和諧共進的師生關系和學生關系

大學校園是社會的“縮影”,和諧的校園環境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吸收和實踐禮儀知識。和諧的校園環境需要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學生關系。師生關系的和諧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學生獲得知識的前提和關鍵,和諧的課堂氣氛是良好的師生關系最直接的體現。和諧校園的構建最終要落實在學生身上,大學生正處在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發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他們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設和諧共進的師生關系和學生關系有利于禮儀教育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劉向信.高校和諧校園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