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10 17:20: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運營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運營實訓總結

篇1

考慮到本門課程的特點及學生學習的認知順序,我們將該門課程設計為3個教學情境,其間為遞進的關系,前兩個教學情境都是模擬企業6年的運營,步驟相同但內容不同,后者所包含的知識更加復雜;第三個情境為診斷師階段,為企業出現的情況進行分析并總結。這3個教學情境的選取可以說源于實際企業的運營過程,經過整合加工高度概括抽象后濃縮到沙盤上,可以使學生在游戲般的學習過程中了解企業運營的流程,掌握企業運營的規律,解決企業運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如企業會計報表的制作,生產排程,資金斷流、銷脫節,各部門信息不對稱,企業信息化水平低,成本過高,決策失誤等,解決這些問題既需要他們運用已經學過的前期課程的知識,又需要他們不斷地查閱資料,學習新知識。教學情境一為接手運營“老企業”(可利用ERP沙盤、營銷沙盤等),將學生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接手一個已經運營若干年的企業,可以幫助學生盡快熟悉企業運營流程,掌握經營企業的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項。教學情境二為創立運營新企業,學生團隊經過了初期的磨合,已經能夠很好地進行分工合作,能夠熟練地手工計算產能、制作報表,并開始有意識地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財務預算、數值分析、報表平賬,企業的運營風險大幅度降低,學生的主要精力也由企業的常規事務轉移到戰略管理,這時實訓教具應由看得見的物理沙盤轉變成電腦軟件,即電子沙盤。教學情境三為企業診斷,通過兩輪模擬企業的運營,由于各個團隊對風險的預估不同,戰略不同,出現了不同的盈利、虧損狀況。

所有團隊要應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對企業運營情況進行診斷和分析,制作幻燈片進行匯報。這既是對本門課程的總結,也是對之前所學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每一個企業不再是遙不可及,而是自己親自運營的活案例。學生通過情境一了解了企業運營的整體流程,通過情境二開始建立全局觀,對企業進行戰略管理,通過情境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將理論靈活應用于實踐,從此,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成本分析、財務分析、杜邦分析等都不再是理論和抽象的知識。至此,整體教學目標實現。

2模擬企業實訓課程學生成績的評定———過程性考核

篇2

一、高職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體系尚未脫離學科體系的窠臼

高職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即在教學計劃中表現為:課程主要分為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技能課,在這些課程中,前三樣課程課時比例約為80%,該教學計劃容易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而教育部關于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性文件明確規定課程教學中實踐教學課時比例不得低于40%。

(二)教學內容過分強調理論,實踐教學力度不夠

高職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教學仍未打破傳統的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理論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雖然開設了實訓課程,卻因為缺少足夠的實訓設備和實訓時間,而無法達到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條件,使得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無法銜接。

(三)缺乏“雙師型”教師隊伍,企業兼職教師比例還不夠合理

高職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絕大多數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僅有少數教師有在鐵路一線工作過的經歷。而且由于規章、設備、技術的更新,理論知識與現場應用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就會存在現場崗位工作知識無法及時告知學生

有實際工作經驗的鐵路從業人員,由于工作時間與學校上課時間相沖突,從而無法來學校兼職。還有些鐵路單位,限制本單位職工去學校兼職上課,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對于有很強實踐能力和一線生產經驗的兼職教師的引進。

目前高職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從行業企業聘請兼職教師,但兼職教師占“雙師型”教師比例仍不合理。

(四)教材質量不高,偏理論輕實踐

當前高職教材的建設存在著許多問題,雖然近幾年出版了些適合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高職的教材,但新出版的教材多數仍未跳出偏理論輕實踐的怪圈,對于新的教學方法的應用仍有

定難度。雖然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也有部分教師自編或合編教材,但連年的擴招導致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只能利用業余時間編寫教材,很少有時間深入企業,深入生產線,其編寫的教材也就很難走出重理論輕實踐的老路。

(五)實踐教學條件還不完善

隨著鐵路高速化、信息化進程的加快,現有的實踐教學條件不能完全適應高速鐵路高技能運營人才的需要,需進一步改善。學校的實踐實訓設備不足,大多數的實踐實訓都是在校內的實訓基地完成的,到校外的實訓基地,一般也以客運頂崗實習為主,對于其它的幾門專業核心課實踐機會較少。以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鐵路行車所涉及的崗位,高職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學生幾乎無法到鐵路現場進行頂崗實踐。

二、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循崗施教”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鐵道交通運營專業所涉及的行車、貨運、客運三大工種對應的三個崗位群,各崗位群內部崗位之間由低到高呈遞進關系。針對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對應的崗位群能級關系的需求特點,在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推行“循崗施教”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滿足高速鐵路運營管理各崗位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所謂“循崗施教”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遵照職業生涯發展規律,按崗位能力需求實施教學并依次遞進,以滿足各崗位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循崗施教”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目標體系

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應具有的知識、技能與素質如下表所示:

(二)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1 基本工作過程的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開發。成立由專業帶頭人、企業實踐專家、骨干教師、專業建設專家組成的課程建設團隊。根據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按照以下步驟開發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

確定專業定位:專業建設團隊對鐵路運輸企業進行調研,以工作崗位為主線,了解企業對鐵道交通運營管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結合我國高速鐵路發展情況,確定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定位。

分析工作任務:召開企業實踐專家訪談會,把本專業所涉及的職業活動分解成若干獨立的工作任務,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形成專家小組認可、層次分明的工作任務分析表。

歸納典型工作任務:由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和企業實踐專業根據鐵路行車組織、鐵路貨運組織、鐵路客運組織工作任務的共性,總結歸納出典型工作任務。

確定學習領域:通過召開教學研討會,組織專業教師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梳理、歸類、整合、提煉,將其轉化為鐵路行車組織、鐵路貨運組織、鐵路客運織等核心學習領域,并詳細描述每個學習領域的內容。

構建課程體系:根據認知規律和各崗位工作過程規律,針對本專業課程的工作任務,進行學習領域課程設計。

教學設計:與企業合作,將學習領域課程內容進一步細化,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項目,并按照分階段、分學時設計每個教學項目的教學內容。

2 改革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課程模塊的教學進程。課程模塊化是以課程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功能分析為基礎,充分考慮課程編排和課程實施的要求,將課程內容按照知識和能力要求,編排為合理的課程模塊。由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顧問委員會牽頭,通過集中討論,對本專業的任職崗位進行職業能力分析,完成職業能力的歸納總結,按職業能力歸納總結內容開發相對獨立的課程模塊。其課程模塊包括基礎理論模塊、專門化模塊、行業技能模塊、素質模塊。課程模塊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規律,進行合理的安排和推進。

3 積極推進基于工作過程的、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的開發。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在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后,還沒有相應的教材與之相配套,因此,就有必要推進基于工作過程的校本教材的開發。高職教材開發通過分析鐵道運輸行業、職業或職業崗位群的工作過程與任務需要的知識、技能,按照行動導向,開發獨具特色的高職教材。

在教材開發過程中,應加大實習、實訓教材的開發力度。具體做法如下:一是開發建設專門的實訓課程教材;二是在主干課程的教材建設中,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內容。

在教材開發中,應增加“雙師素質型”編者的比例,另一方面應采取邀請生產一線的技術專家審稿的措施,更好的體現教材的實用性、先進性和技術性。在確定‘雙師’型編者時,要特別挑選有定教學經驗、懂得教學規律、文字功底深厚的編寫者。

(三)加強“雙師型”的教學團隊的建設

每年需選派本專業教師到鐵路運輸現場實踐鍛煉不少于2個月,熟練掌握鐵路行車、鐵路貨運、鐵路客運領域各工種的作業程序、作業組織方法、高速鐵路先進的運輸組織方法和新設備的操作

方法,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同時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教師應參加國內外教學技能培訓,使之成為“雙師型”的教學骨干。

從鐵路局、站段選聘些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較強、具有教師基本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與教學工作,以達到教師隊伍整體優化。并且從鐵路運輸一線引進高級技師充實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專任實訓教師隊伍,使學生校內實訓技能與鐵路現場需要技能更趨致。

兼職教師、引進的技師和學校原有的教師共同進行教學活動,可以帶動學校原有教師向“雙師型”轉化。

(四)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加大對列車調度指揮實訓室、接發列車實訓室、技術站工作組織實訓室、票務工作實訓室、車站客運服務實訓室、貨運實訓室的投入,盡可能構建真實或仿真的崗位情境。在該情境下,學生能夠進行崗位實際訓練或仿真訓練,有效地學習現場作業的實際知識與技能,培養綜合職業素質,以達到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認定的標準。

此外,規范地建設一批校外實訓基地,也是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選擇若干個在鐵路運輸生產經營方面有代表性、有適當規模、生產技術先進、現代化管理水平高的鐵路有關站段作為校外實訓基地,如武昌車站,漢陽車站,武漢車站等。可以使學生到服務、管理第一線中去,在濃厚的職業氛圍與真實環境下,真刀真槍地進行職業規范化訓練,培養學生從事和勝任某一職業崗位(群)、解決生產實踐和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構建科學有效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

篇3

【Key words】Scene teaching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s professional

0 引言

在自然和社會現實活動中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便是現場教學。現場教學法是老師和學生同時到現場,通過對現場事物的學習、調查和研究,學習到新的知識或總結出可供借鑒的經驗,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現場教學的最大特征就是將課堂移至現場,將實際事物作為教材,教師成為主導,學生成為主體,使學生能夠親臨現場、直接去認識真實的事物,面對真實的事物來學習,最終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現場教學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必要的補充,而且是課堂教學的繼續和發展,是與課堂教學相聯系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

現場教學法的組織形式一般可分為兩種類型:

(1)根據傳授理論性知識的需要,組織學生到有關現場進行教學;

(2)根據學生從事實踐活動的需要,到現場向學生傳授必要的技術。

現場教學的方法和形式,要根據教學任務、教材的性質、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現場的具體條件來確定。

1 移動通信的發展及其特點

移動通信是個飛速發展的產業。

2009年1月7日,隨著工信部發放三張3G牌照,我國正式進入第三代移動通信時代,中國的3G至今經歷了5年的發展,三大運營商移動(TD-SCDMA)、聯通(WCDMA)、電信(CDMA2000)在短短的5年期間推出了3G的一個又一個版本,用戶的數據業務體驗達到了一個有一個的提升。

2014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頒發TD-LTE制式的4G牌照。三家運營企業均已開展TD-LTE規模網絡試驗,TD-LTE技術完善和產業發展的成熟度已具備規模商用的條件,同時聯通和電信在進行FD-LTE的試驗網,4G的到來給移動數據業務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秒100M的速率不再是神話。

從我國移動通信的歷程來看,發展的速度是學校的實訓室所不能追趕的。當我們還在研究GSM網絡的時候,運營商已經在做3G的網絡了;當我們還在學習3G網絡的時候,4G已經開始商用了。高校實訓室建設一般歷時較長。以一個3G實訓室建設為例:一個3G的實訓室從調研、申報、招標、軟硬件建設一般歷時一至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從3G的發展來看,僅僅實訓室的建成已經耗去了3G發展一半的時間,我們一般高校實訓室的建設遠落后于商用移動通信的發展。

此外,移動通信的2G到3G,3G到4G的過渡都是跨時代的飛躍,其所使用的接入網和核心網設備都有很大的區別,不是純粹的平滑過渡。高校尤其是高職類院校的移動通信專業如果只憑實訓室的教學,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將來就業需要的。

移動通信專業又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傳統的理論、原理的學習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也無法適應信息化社會的高速發展。移動通信實訓室雖然能在校園網環境下來模擬電信運營商環境,實現商用環境中業務需求的在校實訓。但是由于實訓室條件的限制,學生無法學習到最新的知識,無法達到運營商所需要的技能。

2 將現場教學法引入移動通信專業的教學中

移動通信專業學習的重點是接入網部分,接入網部分在學習的時候,學生可以從實訓室學到普通的3G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的配置和維護,并且僅僅是三大運營商中的某個運營商的設備。如果學校能夠和運營商進行深入的校企合作,我們就能很好的引入現場教學,學生在學習接入側設備的時候,以學校的3G實訓室為基礎,教師將課堂搬至運營商的機房,對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延伸和擴展。

例如,參觀運營商真實的機房,讓學生能真實的了解機房的概況,真正的感受到運營商的實際現場的情況,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學習機房選址、機房安裝、和布線的具體規則和要求。在參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自己或者邀請運營商的資深的工程師講解基站的各個組成及功能,學生可以看到具體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設備以及各種基站天線,直觀并且印象深刻。

由于我們使用的是運營商的機房設備,就不會拘泥于某個運營商,學校可以和多家運營商合作,將各種不同的設備展示給學生,更有利于老師來給學生分析、講解各個運營商的特點和區別。

目前4G正在飛速的發展,每天我們的周圍都有大量的的4G基站在安裝調測。我們可以聯系合作的運營商,帶領學生去參觀、學習基站的安裝和做一些簡單的路測,學生既接觸了4G的設備,了解了4G設備的安裝、調測和維護,又能學習到課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例如真實的工作狀態、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等。

移動通信專業學習的另一個實踐性很強的部分是直放站的學習。在隧道、樓梯、地下車庫、用戶量大的地方等都會涉及到直放站的運用。但是對于移動通信專業,一般的高職類院校是不會專門建設一個直放站的實訓室,那么這部分的學習我們主要依靠運營商的商用環境做現場教學。例如教師帶學生去參觀、學習運營商在地下車庫的直放站的組網,給學生現場講解直放站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了解直放站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再換一個環境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出各部分的功能。再深一步的教學,讓學生自己測試周圍的信號盲區,根據周圍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補盲的組網方法。并且能夠將現場教學中學到的東西靈活的運用到實際的環境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現場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目標要明確。現場教學要解決什么問題,完成什么任務必須明確。

(2)教師準備要充分。教師要認真考慮現場教學所要解決的矛盾,引導學生做好必要的知識儲備,教師自身要把握好學習的重難點。同時,還要動員組織學生,使他們了解現場教學的目的、要求、注意事項,做好心理上、物質上的準備。

(3)教師要重視現場指導。在現場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充分了解實際的設備和組網,并有針對性地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深化學生的理性認識,還要鼓勵學生動手操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教師要及時總結。現場教學不是學生的放松和娛樂,不是只在乎“過程”,不是過程結束了就完了,而是要在必要和適當的時候及時進行總結。

在移動通信專業的教學中引入現場教學會帶來以下的好處:

(1)有利于學生獲得直接經驗,深刻理解理論知識。現場教學作為現代教學組織的輔助形式,它能在某種程度上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在這種教學組織形式下,教師可以結合實際,講授理論知識,使抽象理論直觀化。

(2)使教學豐富多彩。現場教學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使教學更為生動,豐富,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掌握知識、技能。

(3)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現場教學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做一做,增強其動手操作的能力。

(4)解決高校移動通信專業建設的資金難題。使用運營商的商用環境做現場教學,使高校可以節省大量的實訓室建設的資金,使移動通信專業成為普通高校尤其是高職類院校辦得起的專業。

篇4

【關鍵詞】技能,經驗,服務社會,模式

目前,我國高等學校分為研究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和技能教學型等四大類,各類型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定位絕然不一樣,具有的現實或潛在的職能、層次也不一樣。因此,各類型高校在社會服務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特征也各不相同,社會服務所承擔的任務與內容、服務的空間范疇各有側重。本文以石家莊職業技術院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在學生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踐為例,就高職院校連鎖經營專業服務社會模式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討。

一、以校內運營實體為平臺,構建社會服務、教學、科研“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本專業依托學校的校內實踐基地開展了富有特色和開創性的集社會服務、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社會服務,做到了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的高度融合。

1、教師、學生全程參與式實體運營,理論與實踐相融合。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與本地的連鎖企業天元有限公司合作,在學校校內實訓基地開辦了天元長興便利店,采用準實體化運營,教師和學生完成參與實體的運營過程,實體從選址、商圈調研、店面裝修到商品采購、商品定價等運營的全過程,由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專業教師和學生全程化參與,容理論于實踐,在實踐中豐富理論,教師的理論、科研成果在實體開辦過程中得到了升華。并結合實體的運營情況,由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共同研究并制定出了《天元長興便利店》的系列規章制度,并形成了自己特色化的運營方式:為了解決學生上課和崗位實訓相沖突的問題,實行學生倒班制;形成了特創的師傅帶徒弟的培訓模式。

2、以校內實訓實體為平臺,完成學生崗位輪換,為就業實現零距離對接。校內實訓基地解決了在校外實訓過程中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輪崗,專業實習實訓要解決學生在不同崗位上技能的培養和鍛煉,但校外實訓基地涉及到企業的經濟效益等問題,始終無法解決輪崗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這個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的實習內可以保障學生在收銀員、理貨員、店長助理、店長等崗位上完成崗位輪換。為學生未來就業實現零距離對接;同時,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就完成職業體驗,為學生的未來就業給予恰當的引導,有助于一次就業率的提升。

3、實體運營,為學生的就業買單。以校內實踐教學基地———運營實體天元長興便利店為平臺的社會服務、教學、科研“三位一體”社會服務模式的實施,收到了明顯的成效。該模式既促進了“產學合作”,又形成了一定的“造血功能”,為連鎖專業學生未來的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2010年第一屆連鎖經營管理學生就業以來,通過三年的跟蹤調查,在實體完成頂崗實習的學生,就業能力明顯提高,很多學生在還沒有畢業時就已經成為企業的骨干。學生就業能力的增強得益于實訓實體化運營模式,實體用真材實料讓學生演練,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學生對真假貨幣的辨別就是從收假幣開始的。我校的學生通過參與實體崗位技能培訓和實訓操作,就業時可以從事連鎖經營企業中的一線基層崗位:收銀員、理貨員、倉管員等崗位;同時可作為店長助理、店長等職位的后備人選。可以說,連鎖專業通過為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服務于企業,服務于社會。

二、校企合作,服務地方企業

自我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開辦以來,曾與多家當地企業有過深度的合作,在合作中求發展,專業依托地方企業增強專業實力,企業依托學校謀求專業人才。2008年,我系5名教師利用暑假期間在保龍倉(2010年與家樂福合并為家樂福﹒保龍倉)頂崗任職;2009年,60多名學生和老師參與保龍倉勝利店的整個開業準備工作和正式營運工作;2009年,與天元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內實踐基地開辦天元長興便利店由學生獨立運營;2009年,與河北展新體育有限公司合作,學生完成3個月的頂崗實習……今年,又引入了沃爾瑪、麥當勞、樂仁堂、好利來等多家知名企業,在和當地企業的合作中,實現雙方的互贏。一方面,專業可以依托當地連鎖企業解決學生實習、專業能力實踐的場所問題,開拓多種連鎖業態讓學生對專業有更多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同時,通過和企業的深度合作,將一定數量的教師放到企業中去,實現教師“雙師型”培訓中企業的職業能力培訓,教師在完成職業培訓的過程中,又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科研優勢,為企業做培訓,幫助企業分析和探討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和問題,加大了科技服務力度;再其次,當地企業可以在和學校深入合作的過程中,干預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的修訂,真正的獲得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同時,企業在跟學生的接觸中可以優先選擇企業需要的人才,為企業的成長擴大了空間。學校成為企業的一個大人才庫,為企業培養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三、社會服務的功能有待進一步開發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在服務社會模式的探索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運作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更有效的發揮其服務社會的服務功能。

1、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為社會輸送綜合型人才。深化教師科研和學生科研的融合,探索學生深入實體的經營管理,從單純的技能型人才培養進一步深化滿足社會對綜合型、管理型人才需求的培養遙

2、進一步開拓連鎖多種業態,為不同業態的企業輸送相關人才。由于自辦實體經營場所和項目的限制,使學生在能力的培養上僅僅局限于一種業態。從中國連鎖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社會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人員需求遠遠超過了人員的供給,特別是出現了明顯的結構不平衡。

以上通過對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社會服務模式的深入剖析,一方面,總結了物流連鎖群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經濟模式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在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今后專業群服務社會模式的新探索提出了個人建議。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電商環境;高職院校;學生;實訓平臺;影響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于無形之中走進了千家萬戶的生活,和人們的生活、工作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在全社會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電商環境,基于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各行各業都受到了顯著的影響和沖擊。傳統的經營模式在電商環境中的缺陷被無限放大,大小企業都開始積極融入電商環境中撈金,以謀求電商環境下的新的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也受到了電商環境的顯著影響,但這種影響主體上是非常積極的。傳統的高職院校由于缺乏實訓場地、實訓資金以及實訓師資力量,導致學生實訓成為“老大難”的問題,客觀上造成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不足,就業率較低。在電商環境下,依托電商提供的網絡實訓平臺,利用簡單的網絡技術,學生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在網絡實訓平臺中獲得最佳的實訓效果,實現了高職院校教學和行業潮頭的接軌。

一、電商環境對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影響分析

電商環境的到來給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帶來了新的變化,有效提高了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效果。

1.為學生提供虛擬化實訓平臺,降低了實訓成本

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線上線下結合才能進行,但電子商務的主要陣地仍然在網絡,這就決定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不需要線下過多的投資,大大減少了傳統商務經營模式的資金耗費。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環境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不少企業開始滲透于高職院校中,開始謀求人才渠道的對接,但更多的企業無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訓場地,客觀上造成了學生實訓困難的問題。

在此情況下,構建網絡實訓平臺就成為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通過網絡技術,在高職院校校園中建立網絡實訓平臺,依托平臺的作用,整合校內校外各種實訓資源,幫助學生在網絡實訓平臺上完成多種多樣的實戰式實訓,大大降低了傳統實訓方式所需的費用和成本,使得學校和企業雙方都可以接受。電商環境下構建的校園實訓平臺是網絡技術、電商環境和傳統實訓的結合體,其克服了傳統實訓存在的諸多弊端,增加了實訓資源的豐富程度,降低了實訓開展成本,有效推動了高職院校學生實訓工作的有效開展。

2.為學生擴充有效的實訓師資,增加了師資力量

在傳統的高職院校學生實訓過程中,師資配備一直是一大難題。高職院校現有的師資力量本就不足,如果再分配一部分到實訓環節當中,必然導致高職院校理論課教學師資力量缺乏。但由于很多高職院校教師本身缺乏實踐經驗,因而在帶領學生實訓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不太理想,甚至引起學生的詬病。可以說,實訓師資力量的缺乏,也是傳統高職院校學生實訓有效開展的重大阻力。而電商環境的出現,給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途徑。電商環境下校園網絡實訓平臺的構建,可以將數量眾多的教學資源籠絡到實訓平臺當中,其中就包括師資力量。一方面,不同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師可以在平臺中實現教學共享,將實訓的效果擴大;另一方面,行業中先進的實踐人才也可以通過簡單的方式進入校園實訓平臺當中,成為學生的實訓教師,以其豐富的一線實踐經驗,為學生奉上精彩紛呈的實訓課程。

3.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途徑,增加學生就業率

在電商環境下,校園網絡實訓平臺的建立,不僅僅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訓學習環境,更實現了學校、學生、企業三者的良好對接。在校園網絡實訓平臺中,相關企業可以將自身的實訓資源分享到平臺當中,為學生實訓工作提供輔助,而這一過程對于企業來說并不是沒有收益的,企業獲得的最大收益就是可以通過校園網絡實訓平臺尋找適合企業未來發展的人才,達到良好的人才引進。學生從企業中獲得了實訓資源和實踐技能,實現了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雙豐收,實現了個人在專業領域的良好發展,為未來就業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而企業在分享實訓資源、提供實訓內容的過程中,也將自身的企業文化廣泛地擴散出去,并有目的地從眾多的實訓學生中挖掘到了想要的人才,使其成櫧笠滴蠢捶⒄溝娜瞬糯⒈福并且這些人才都是經過實訓環節訓練的,其實踐能力、工作技能已經基本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能力需求,在這些學生畢業后,第一時間就可以進入企業當中,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助力,這自然是企業求之不得的。因此在電商環境下,企業和學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學生獲得了更多的就業途徑,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率自然也隨之提升。

二、電商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提升策略

電商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和實訓迎來了新的機遇,但要有效把握這一機遇,必須采取科學的策略。

1.完善技術措施,提升網絡實訓平臺運營質量

在電商環境下,網絡實訓平臺是學生開展良好學習和有效實訓的堅強陣地,而這個“陣地”的運營質量,自然成為了學校、企業和學生所共同關注的焦點。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和實訓平臺,為了實現院校、企業、學生的良好聯系和緊密對接,必須采取更為完善的網絡技術措施對網絡實訓平臺進行維護和改進,提升網絡實訓平臺的運營質量和服務效果。

具體來說,一方面要由專業的網站技術人員或者專業教師對網絡實訓平臺的基本功能進行完善,通過網站建設、軟件制作、云數據管理等方式,將網絡實訓平臺的基本功能進行適當擴充,讓平臺的運行更加順暢,讓平臺可以實現的功能更加豐富;另一方面在移動網絡盛行的當前,要開發手機終端的網絡實訓平臺App,方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手機終端進入網絡實訓平臺當中,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手機App的用量大,使用便捷,用戶黏性高,可以更好地推動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實訓工作的良好開展。

2.廣泛吸引企業,提升網絡實訓平臺運營效率

企業擁有大量的實訓資源,這是網絡實訓平臺正常運營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建設高職院校網絡實訓平臺的過程中,必須多方宣傳,大量吸引企業入駐平臺當中,依托企業所具有的優勢以及先進的實訓資源,為學生創造更好的網絡實訓環境。為了廣泛吸引企業,一方面可以強化平臺的廣告宣傳優勢,讓企業看到入駐平臺可以給企業帶來的品牌宣傳方面的好處,吸引企業尤其是先進企業的到來,同時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品牌宣傳服務,實現平臺建設和企業發展的雙贏,這樣的合作模式才能夠長久進行下去;另一方面,可以以平臺良好的運營效果,吸引企業進行風險投資,在資金的推動下,高職院校網絡實訓平臺的運營和發展將會更加順暢、更加寬泛,而基于網絡實訓平臺的良好運營效果,企業為網絡平臺注入的風險投資也將會有所回報,這同樣也是雙贏,對于企業發展、學生成長、院校建設來說,都是有益無害的。

3.推動教師實踐,運用網絡實訓平臺儲備師資

傳統高職院校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有理論教學能力而缺乏實訓教學能力,這是限制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電商環境下,高職院校實訓教學平臺的建設,給高職院校教師實踐帶來了良好的機會。運用網絡實訓平臺推動教師參與實踐,將有效實現高職院校現有教師實踐能力的提升,并有效培養高職院校教師的實訓教學能力,達到儲備師資的良好效果。依托網絡實訓平臺,高職院校教師也可以隨學生一起,充分參與到相關的專業實踐當中,獲得實踐能力的充分提升。推動教師實踐,一方面要建立連續、完善的教師網絡平臺實踐學習制度,以制度的約束力改變部分教師“懶得動、懶得學”的心態,促進教師通過網絡實訓平臺實現個人教學能力的“再發展”;另一方面要對教師形成有效激勵,通過梳理典型、給予獎勵、適當考核的方式,推動教師充分參與到網絡實訓平臺的實踐學習當中,努力成為既能講解理論又能引導實踐的“雙師型”教師,推動高職院校辦學質量的提升。

4.完善平臺機制,建設學生網絡實訓保障機制

基于網絡實訓平臺強大的資源集成和實訓推進功能,網絡實訓平臺在運營過程中必然會獲得一定的經營效益。因此,必須事先建立并逐步完善W絡實訓平臺的運行監督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讓為平臺運營和發展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員、企業、教師都可以從中獲得自己應有的收益,實現平臺的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可以設立專門的網絡實訓平臺運營維護部門,劃定責任人和崗位內容,對網絡實訓平臺的正常運營進行管理和監督,網絡實訓平臺獲得的收益分配應當由會計人員專門負責,本著公平合理、按勞分配的原則,讓所有為平臺運營和發展付出努力的主體從中獲得有的效益。此外,應當完善學生網絡實訓保障機制,對學生的網絡實訓行為進行全面保障,確保學生在網絡實訓過程中的各項權益不被侵犯,確保學生通過網絡實訓可以順利獲得能力的提升,獲得企業的人才“訂單”,實現個人畢業后的順利就業和良好發展。

三、總結

電商環境給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帶來了新的契機,在網絡實訓平臺的支撐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訓學習阻力大大減少,“校企合作”“人才訂單”的現代高職院校辦學模式得以順利開展。在電商環境下,依托網絡技術和網絡平臺,高職院校、學生、企業之間的對接和聯系將更加緊密、可靠,這種“三贏”的模式將是未來高職院校發展的主流路線。

參考文獻:

[1]朱橋艷.基于跨境電商的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對城建學院國貿專業的個案分析[J].知識經濟,2016(9):148-149,151.

[2]郭 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電子商務,2016(5):73-74.

[3]黃玲玲,田 惠.高職院校網絡實訓基地建設問題及對策――基于電商環境下[J].遼寧高職學報,2016(6):75-78.

篇6

關鍵詞:校企合作;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6-0230-02

電子商務對于一些小微企業,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電子商務成本低,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很好的舞臺。建立電子商務創業基地可以為學生提供電子商務的實踐環境,為培養創業型人才創造條件,特別是為學生進行電子商務創業的培育和發展,提供一站式人性化的創業環境,建立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生成發展機制。通過電子商務創業項目的孵化,培養學校電子商務創業帶頭人,形成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機制,對學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及創業就業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校企共建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的內涵

1.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建設的必要性。電子商務創業是以互聯網及其他電子網絡通訊設備為基礎,發現和捕捉新的市場機會,通過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務以創造價值的過程,它具有虛擬性、創新性、網絡企業的快速成長性、以及其創業者的年輕化等特征。大學生利用電子商務創業,風險小、成本低,即使失敗也能重新再來,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進行項目孵化,可以總結出寶貴的實踐經驗,將非常有利于學生畢業以后,甚至是在校期間進行自主創業。(1)學生。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業精神,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使大學生盡早地認識企業文化,實現與產業所需人才的無縫對接,有助于學生增強學生的相關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增加從業經驗,增長管理才干;加深高校學生對電子商務企業的環境以及運作模式的了解,實際地參與電子商務相關工作的流程與操作。成立創業實訓基地的最終意義在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使學生創業成功。(2)企業。解決企業對工商管理類相關人才的需求問題,挖掘和培養相關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為企業提供人才培訓支持,切實推動企業的發展。與此同時,提高企業在學校學生中的口碑,打響企業品牌與知名度。(3)學校。為我校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服務——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促進學生的成功就業和創業,最終實現學生就業和創業成功拓展社會實踐渠道,發掘學生潛能。同時活躍校園創業文化,加強創新意識建設,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

2.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的組織運行模式。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可以由企業提供實訓基地用地,學校負責具體運營管理,實現校企共建、共管、共用、共享,共同打造全真創業環境。該實訓基地可以采用真企業運營模式,引導學生以項目團隊為單位,開展電子商務創業以及電子商務外包服務。實訓基地根據實際工作環境建設,通過學生自愿報名和學校選拔相結合,采用總經理負責制,組建項目團隊,以企業化運作,服務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電子商務創業基地運營期間,學校和企業共同組建的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管理委員會將承擔主要運營責任,負責引導學生參與,承擔學生創業及相關設備配置,并同時履行運營義務,完成基地的配套支持和相關獎勵機制。企業負責基地的日常運營場地支持,安排企業人員對學生進行輔導,并提供水電、網絡和物流等方面支持。

3.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建設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需要。要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具有較強實際動手能力和職業能力的技術型、應用型人才,就要強化創新創業意識,突出教學過程中的學生自主地位,以創新創業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電子商務實訓室,可以讓學生在一個全真的職業環境中進行創新創業的實踐,可以深入市場一線發現和捕捉新的市場機會。同時,電子商務實訓室還能為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提供制度性、智能化的服務平臺,為電子商務創業學生提供有利于存活、發展的服務環境和空間環境的公益,從而使學生可以得到低成本或者無成本的各種創業服務,化解創業風險,有利于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

二、校企共建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的實踐

1.“引企入校”。學校可以與業界著名電子商務企業達成校企共建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協議,明確基地的運作和管理。學生通過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協議能夠在校內感受企業的工作氛圍,實現在校“頂崗實習”,零距離地體驗電子商務,掌握跨入電子商務產業所需的各項技能,成為“一專多能”的應用型人才。

該實訓基地主要采用真實電子商務企業運營模式,以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創業能力為目標的企業化實訓基地。由公司按企業規則來運作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開展電子商務業務活動;同時,由教師來帶領學生團隊進行創業,學生采用業余時間以勤工儉學、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方式加入公司,使學生在校內完成學業的同時,在校內完成電子商務企業化實訓,通過實訓的過程使學生掌握實施電子商務創業的技能。

2.“企業內植”。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由學校依托企業共同建設,其中由企業無償提供場地,學校負責場所裝修以及相關設備配置。這種實訓基地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經濟組織,它通過為大學生提供經營場地、通訊網絡與辦公設施、系統的培訓和咨詢服務,以及政策、融資、法律和市場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大學生創業的風險和成本,是提高大學生創業成活率和成功率的綜合服務系統。同時,通過企業內植的實訓基地建設,可以結合市場運營對電子商務創業的規律進行探討,分析大學生開展電子商務創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歸納出電子商務創業存在的困難,需求創業成功的有效途徑,為那些對電子商務創業感興趣的和正在從事電子商務創業的學生提供創業指南。

三、校企共建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的功能定位

1.成立政校企協作平臺。依托該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由政府、學校、企業三方聯合建設政校企協作平臺,成立“校企合作中心”。政府在政策范圍內給予相應的扶持;學校負責協作平臺的日常組織工作,并提供專業人員、技術、研究支持;企業提供場地、設施及組織管理。該中心還將定期舉辦各種政校企沙龍活動,起到溝通政府、學校和企業的橋梁作用。所以,通過該協作平臺可以為開發校企合作項目,加強“雙師”結構師資隊伍的建設、開展技術開發與服務等方面提供有利條件,充分發揮為區域經濟和社會服務的功能。

2.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平臺。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作為校企雙方的對節點,由企業提供貨源,學生自主組建創業團隊,依托淘寶、拍拍等網絡零售平臺建設旗艦店,學生通過該平臺進行創業,使學生在校內即可進行創業實踐。同時可以借助基地建設電子商務創業旗艦店,旗艦店的主要功能是學生創業成果展示、教學實訓與網絡營銷服務。通過該創業平臺,學生能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網上開店,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運用到實際的創業項目實踐,從而具備較強的網店日常管理、網店交易管理、網店客戶服務與信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3.電子商務外包服務。政府、高校與企業共建服務外包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有利于落實創業及服務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有利于拓展大學生創業發展平臺,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社會影響力與服務能力。因為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可能受到經驗少、專業人才缺乏和成本高的限制。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可以提供公益性電子商務外包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網站設計、美工、營銷推廣、網店托管、教育培訓、網絡創業研究、商情研究、專家咨詢、投資中介、信用評價等,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成為在業內有重要影響的電子商務產業知識資源開發與服務基地。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揮學校的人才和智力優勢,另一方面可以滿足企業的各種需求,有效地降低企業的成本。

4.建立創業虛擬實訓店。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負責為學生免費提供虛擬店的獨立場地及相關硬件,企業負責提供虛擬店的裝修標準和費用及虛擬店運作初期的貨源支持。該虛擬實訓店在企業管理人員和學校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采取學生自主管理的原則進行運營,模擬真實的電子商務公司運營環境,進行創業實踐。這種將企業的實際項目和任務引入創業過程中的虛擬實訓店,可以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掌握電子商務創業的基本流程,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能運營自己的網上店鋪,為今后進一步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積累實踐經驗,實現零距離上崗。

5.教學實訓。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集教學、實踐性訓練、職業培訓、社會服務為一體,具有開展電子商務創業、移動電子商務應用、談判與溝通、調研與分析等實訓與社會服務功能。實訓項目主要由企業提供理念指導、真實的企業實踐項目以及電子商務創業平臺及相關資源,項目教學任務主要由學校承擔,學校將根據企業的項目需求,對學生進行實訓教學,企業可以適時派遣人員參與實訓項目,實訓項目的成果歸企業所有。

6.培訓體系建設。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學校和企業共同開發電子商務創業等系列培訓課程、項目、教材等,通過校企合作提升基地對企業的增值服務,同時增強學校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專業性。同時,該基地除滿足本校學生進行創業訓練實踐外,還可滿足師資培訓、下崗再就業和轉崗人員培訓及教學科研要求,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基地與設備利用率,實現行業、學校、專業、教師、學生的多方共贏。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作為校企雙方為電子商務創業學生搭建的制度性、智能化的服務平臺,為電子商務創業學生提供有利于存活、發展的服務環境和空間環境的公益平臺。因此,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是向在校大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重要載體,是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校中廠;物流管理;綜合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6)12-0082-03

高素質技能人才是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最終應體現在人才的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上。綜合職業能力是從業者所擁有的知識技能、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綜合體現。具體到物流人才的綜合職業能力,應包含物流領域中具體崗位涉及的專業技能、崗位方法能力、職業素養和社會成長力。其中,崗位專業技能就是學生在任職某一崗位所需要擁有的操作技巧或基礎能力。如快遞收派員崗位,需要掌握快遞單填寫、物品包裝、信息處理等。崗位方法能力是指學生在任職某一崗位或相關崗位所需要的各種技能及其有機結合,如倉庫管理、市場營銷、質量管理等。職業素養和價值觀是指在一個或相近的一組崗位有的思考問題的方式與意識,如在操作崗位中的職業道德意識、客服崗位中的協調溝通意識、市場崗位中的成本意識等。社會成長力是學生在接受職業學習與實踐訓練中積累的社會生存與發展能力、崗位轉換能力和不斷迎接新挑戰的能力,如從收派員轉崗到倉管員或主管等新崗位時能迅速調整并適應的能力。

一、校中廠是高職物流人才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平臺和具體實施模式

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實訓實踐平臺、體系。從國內外實踐來看,校中廠是高職人才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平臺和具體實施模式。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是廣東省高職教育重點專業(在建)。2013年4月,經過近兩年的籌備,專業與順豐速運(東莞)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創建了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工廠”――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速遞中心(以下簡稱“速遞中心”)。

速遞中心既是順豐速運東職營業點,同時又是專業速遞實訓室,具有校企共建、學生自營自管、校企雙重指導的特點。其場地及基礎設施由學校建設提供,業務有關設施如運營操作設備及阿修羅操作系統由順豐提供。速遞中心日常管理及運營包括團隊建設、市場開發與宣傳、HR管理、日常業務管理、質量監控等都由以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為主成立的學生團隊負責,與業務有關的事務接受企業業務、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同時接受學校的行政領導和具體管理。校中廠成立后,在其經營運作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實訓、實習一體化。通過規范化、制度化的真實環境建設,通過直接面向市場的物流操作與運營管理,為學生提供一個既在校園之內又體現了企業化市場化運作的實訓環境,起到了實習基地、實訓場所、教學平臺、師生服務中心的多種作用。

二、物流人才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具體實踐

“校中廠”成立后,如何運營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實訓教學功能,有效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是校中廠運作的關鍵。“校中廠”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成果,既有企業要求,又有教學要求,這決定了在其運行與管理中既要按照市場化運作,體現企業的生產性屬性,又要遵循教育規律,發揮實訓基地的教學作用。

(一)在制度建設和環境設置上體現校企雙重特性

速遞中心既是企業營業網點(門店),同時也是專業實訓教學基地,從業人員既是企業員工,同時又是學生,在經營運作上必然是既要服從企業管理要求,又要遵守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在成立之初,校企雙方經過多次溝通討論,在參照企業運營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學院具體實際,建立了一整套的速遞中心(實訓室)管理制度,如日常運營制度、人員管理制度、值班制度、賬務統計制度、辦公用品使用與管理制度、業務質量監督制度、企業人員協調制度、指導教師管理制度等,保障了速遞中心的順利運營。

從工作環境設置上,按照企業標準運營模式,在室內文化環境、操作設備、工作流程、實訓員工工服工卡等方面設置了具有企業化真實工作氛圍的快遞營業廳,配置了順豐專線網絡、企業操作管理系統(順豐阿修羅系統)、順豐巴槍系統、多媒體電腦、電視機、傳真機、驗鈔機、發票機、電子臺秤等先進的快遞業務操作設備。同時,規劃設置了具有培訓、會議、日常辦公等功能的辦公室,配備了校園內部網絡、企業考勤系統、安防與監控系統、打印機、復印機、文件柜、多媒體電腦、筆記本電腦、移動硬盤、數碼相機、投影儀等現代辦公設備,為運營團隊開展活動提供了真實的職場環境。

(二)企業專家、專業教師及學生共同參與校中廠管理

在組織架構上,采用扁平化矩形組織結構進行管理,在實訓學生團隊中經自愿報名、成員投票及教師把關的方式選拔出骨干學生擔任店長、部長等核心職位,負責速遞中心具體運營事務。在運營指導上,選派兩位教師及順豐點部經理、主管組成指導團隊,實施校企雙重指導(如圖1)。

(三)理實一體、崗位輪換、日常運營與項目管理相結合進行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速遞中心由以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為主組成的運營團隊負責運營管理,設置了綜合部、市場部、運營部、人力資源部等部門,設置了店長、部長等管理崗位及質控、財務、統計、資產管理、招聘、考核、市場開發、內部培訓等技術崗位,同時還根據每日運營需要設置了值班組長、收派員、客服代表、倉管員等業務崗位,實施班組輪值制度,由人力資源部長根據課表調整人員值班時間,合理安排實訓與理論學習。

運營團隊成員實施“崗位見習”輪換,每一位學生都在承擔一個業務崗位的同時兼任一個管理或技術崗位,并不定期進行輪換,使其完整掌握速遞物流運營與管理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培養其專業技能和崗位方法能力。

業務崗位工作內容與順豐運營點部完全一致(包括上門收派件、巴槍操作、客戶服務、數據交換、發票繕制、錢款交接等)。通過每一天具體的業務操作,潛移默化地在語言交流、書面表達、數字運算、自我約束、團隊合作、解決問題、信息處理等方面強化了學生的崗位方法能力與職業素養。

管理及技術崗位方面,定期召開會議,監控日常運營情況,規劃團隊建設項目,不定期實施人力資源管理項目(包括人員招聘、培訓與考核)、市場宣傳與推廣項目(迎新宣傳及不定期的企業業務宣傳)、運營質量監督與控制項目、對外交流項目、內部文化建設項目等,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見表1)。

這種將日常業務操作、點部運營管理與相關項目管理相結合的復合性、綜合性實訓方式,對于培養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提升其專業技能、崗位方法能力、職業素養及社會成長力水平,均產生了良好效果,參加實訓的學生在物流知識、業務操作、溝通表達、團隊合作等方面均有較大的提升,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認可。

四、物流人才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上的成效

將職業能力培養與現實企業的運營實踐相結合,在開展正常企業業務操作的同時實施職業技能訓練,學生在崗位認知、崗位業務操作、崗位輪換、崗位管理的過程中強化了專業技能,實踐了專業理論應用;在不同崗位不同角色的轉換中培養了自己的崗位方法能力;在工作中受到了合作企業先進企業文化的熏陶,切實感受到了物流行業企業的工作氛圍與職業要求,有效提升了職業素養;擔任各層次管理崗位,團隊合作,保障速遞中心的順利運營,培養了一定的社會成長力及經營管理能力,有效提升了個人的綜合職業能力水平;在實訓的同時也初步積累了真實的企業工作經驗,為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已有三屆該專業學生600多人次參加了綜合職業能力實訓,日常業務操作累計收派件7萬多票,日均收派件100票以上,接聽撥打電話日均30次以上,服務師生上萬人次。培訓業務骨干(指參加各屆速遞中心管理運營團隊的同學)共計120多人,為校企合作訂單班輸送了100多名學生。專業就業率近三年一直在99%以上,畢業學生的企業平均滿意度達90%以上。學生參加專業技能競賽,先后獲得了四個國賽一等獎、一個國賽二等獎、八個省賽一等獎、四個省賽二等獎的好成績。

參考文獻:

[1]王建永,凌紅,張高勛.高職院校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內涵、現狀與實踐[J].成人教育,2011(11):38-39.

[2]王軍鋒,謝一風,江民鑫.高職物流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研究[J]. 職教論壇,2012(30):47-52.

[3]陸勤豐.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管理機制的探索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0(7):61-62.

篇8

[關鍵詞]職業能力 物流沙盤 實訓教學系統

[作者簡介]周曉利(1977- ),女,河南洛陽人,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河南 鄭州 450053)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24-0154-02

職業能力是為了勝任職業的“崗位群”而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能力。職業能力既包括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操作能力,也包括分析、理解與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以及承擔社會責任、團隊合作的社會能力。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運輸操作技能、倉儲作業技能、客服技能、業務開拓技能、物流信息處理技能;外語聽說讀寫能力、溝通談判能力、法律知識;吃苦耐勞能力、抗壓能力、執行力、責任心;與人交流、團隊合作、發現并解決問題、創新思維等。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要想迅速適應工作崗位,并得到領導的稱贊賞識,那就必須具備這些必不可少的職業能力。而我們仔細分析這些職業能力所包含的內容就可以發現,這些職業能力的培養都不是傳統的理論教學能夠完成的,必須通過有效的實踐教學才能夠實現。

目前普遍開展的物流實踐教學采用物流企業案例分析、運用多媒體播放物流圖片、物流視頻、課堂情景模擬、第三方物流作業流程模擬軟件的操作、物流基地參觀調查等多種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對物流企業產生一定的認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然而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對物流理論知識深層次的、系統的理解方面卻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物流沙盤實訓教學系統能讓學生模擬物流公司,真正地參與到物流公司的運作中,這些特點使得這種教學方式獨具魅力,脫穎而出,獲得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好評,很多學生在進行為期一周的物流沙盤實訓后感慨到:這一周的學習比之前兩年所學到的知識都還要多。

一、物流沙盤實訓教學系統介紹

物流沙盤教學系統涵蓋了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基礎、財務管理、采購、倉儲、運輸、配送等多門課程的相關內容,它是利用沙盤模擬物流作業流程,通過學生親自操作、分組對抗,使學生深刻地理解物流運作規律,提高學生的物流管理能力、思維能力的一種創新型教學方法。

物流沙盤教學系統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參與性強、競爭性強、在“驚醒”中學習。參與性強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完成一系列的學習任務,從而實現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學生在其中的參與性很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而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競爭性強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全班學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分成六個小組,每個小組成立一個模擬的物流公司,各個物流公司之間是相互競爭的關系,需要通過競標取得不同大小的訂單。在模擬公司運行的時候,各組之間競爭非常激烈,學生能夠深深感受到市場競爭的殘酷性,從而增強自己的責任感以及學習的緊迫感。在“驚醒”中學習是指學生親自動手完成一個個實訓任務的時候,學生往往會對以往所學的理論知識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更透徹的領悟,甚至可能完全顛覆之前對某些知識的理解,從而產生突然“驚醒”的感慨。

在實訓中,學生將之前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中,再將反復規劃、推演、操作所形成的實踐經驗轉化為深層次的理論認識,經歷了一個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的上升過程,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的目的。通過物流沙盤實訓教學,全面培養了學生的以下能力:物流企業整體運營的全局意識、團隊合作和協調能力、戰略分析規劃與決策能力、物流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能力、運輸與配送管理能力、倉儲與庫存管理能力、客戶服務與訂單處理能力、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能力、創新思維的能力、物流服務水平與成本之間的平衡能力。這些能力正是物流企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管理素質與物流作業能力。由此可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目的開展并且優化物流沙盤教學系統意義深遠。

二、物流沙盤實訓系統的教學過程

完整的物流沙盤實訓教學系統一般需要30個學時,具體的教學過程可劃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物流沙盤實訓組織準備工作階段。組織準備工作是物流沙盤實訓教學的首要環節。首先要將全班學生分成六個小組,每組模擬成立一個第三方物流公司,由學生分別扮演總經理、倉儲及庫存經理、運輸及配送經理、計劃及協調經理、財務經理、服務及訂單處理經理等不同的角色。如果教學時間安排比較充裕的話,可以組織一個公司掛牌儀式和經理宣誓就職儀式,這樣會使學習氣氛異常活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活躍的氛圍中進入接下來的實訓將會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階段:模擬物流企業基本情況描述階段。對各個物流模擬企業進行一些必要的介紹。每一個模擬的物流公司里都具備相同的期初財務狀況,例如期初資產總額為140萬元,包括固定資產100萬元和現金4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100萬元包括一處價值50萬元的普通倉儲設施和價值50萬元的車隊。

第三階段:市場規則與企業運營規則的學習階段。學習這些規則大概需要30分鐘的時間,規則的具體內容會在接下來第五階段的企業經營競爭模擬階段進行相關介紹。

第四階段:物流沙盤初始狀態設定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主要是教師采用沙盤教具的形式,下發物流企業的基本資產,并且呈現在沙盤盤面上,為接下來的物流企業經營做好準備工作。

第五階段:物流企業競爭性經營實訓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以物流沙盤實訓課程為主體,共分為四期,每一期代表五個工作日。第一期的實訓任務中,教師代表物流客戶給出六個物流服務訂單,服務產品相同,但是訂單大小不同,按照物流公司的競標服務費率高低確定選單順序。六個物流公司需要在20分鐘之內做出決策,然后由教師主持競標。這個環節可以鍛煉學生的統籌決策能力。每個物流公司拿到自己的訂單之后就可以開始進行運營,第一期的任務是通過公路運輸把客戶所需的貨物以最經濟的方式按時送達,自有的車輛、倉庫不夠可以到教師代表的公共機構進行租賃或者購買,租金按照統一標準收取,這就是在考驗物流公司具體的戰術運營水平。第二期增加了產品商業促銷,從而出現短時間內業務量劇增的情況,物流公司要充分發揮自己對于客戶業務的預測能力,要把握庫存成本和缺貨成本之間的平衡,同時對于車輛、倉庫、運輸路線進行更為細致的把握和規劃,以確保業務順利有序開展。第三期增加了火車運輸,火車運輸成本低廉,這就增加了運輸方式的選擇和成本計算上的復雜度。第四期增加了航空運輸和航海運輸,四種運輸方式的綜合選擇,與現實中的物流公司聯系更加緊密,模擬訓練的寫實度更高,當然難度也隨之增加了。

第六階段:實訓任務總結與提升階段。在每一期實訓結束后學生都要填制管理報告單,在顧客滿意度、公司總利潤、市場占有率等多項指標間加權得分,從而評定各個公司的排名。然后召開總結大會,分析本期公司運營成敗的原因,主要應涉及對策略原因、管理原因的反思,還要談一談在本期實訓中獲得的經驗與教訓。

三、物流沙盤實踐教學系統的優化措施

1.培養物流沙盤實訓教師。如果指導教師沒有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深厚的實戰經驗,教授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融合實訓現象與理論知識,實訓就會流于形式,變成簡單的游戲。實戰經驗豐富的教師能夠指導學生在“錯誤中成長”,讓學生在錯誤中“驚醒”,取得極好的教學效果。沙盤實訓課程中,教師突破了傳統的課堂主導的地位,扮演了教練、顧問、分析員、供應商、銀行、公共租賃機構等輔助角色,而學生成了課堂的真正主角。因此,學校要加強對物流沙盤實訓教師的培養,讓更多的老師能夠扎實、熟練地掌握物流沙盤實訓方法。

2.課前準備充分,實訓方案構思優良。物流沙盤模擬了物流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用到的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基礎、財務管理、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多學科的專業知識,這就需要教師提前對這些知識融會貫通,尤其要能對于學生實訓中可能涉及的知識點給予充分的解釋。同時,在實訓中對學生通報信息的把握程度、實訓任務的操作順序以及容易出現的問題和對應解決辦法都應該了然于胸,做到游刃有余。所以教師在課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提前設計構思優良的實訓方案,以使教學順利開展。

3.合理選擇實訓時間和內容。物流沙盤實訓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實訓課程,涉及幾乎所有物流專業知識,還會用到財務管理、管理學、經濟學、市場營銷等領域的知識。因此,考慮到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儲備情況等因素,我院通常在第四學期期末安排實訓教學。我們也有打算在第一學期對學生進行專業介紹的時候,通過簡單的沙盤對抗課程,讓學生對物流有初步的認識,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以后的專業基礎課。

4.沙盤對抗大賽,激發學習熱情。通過組織一些物流沙盤對抗大賽,讓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組成團隊來參與角逐,尤其是物流專業群,如工商管理專業、國際貿易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報關等相關專業,他們學習了物流基礎理論知識,具備參賽的理論基礎,再加上他們所擅長的專業知識,如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最終會創造出令人驚嘆的業績。通過沙盤大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實踐運用的能力,也有益于學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5.編寫實訓教材,規范實訓教學。目前,國內的物流沙盤實訓教學體系發展還不成熟,教學體系還不完整,尤其是還沒有一套統一的實訓教材,這使得教師在指導學生實訓時壓力比較大,備課的工作量也非常繁重,使順利完成實訓教學存在很多困難。所以,組織有經驗的實訓教師根據該課程的特點,結合在實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編寫一本配套的實訓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實訓教學負擔,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資料,同時也可以使教學系統更加規范合理,獲得更加理想的實訓效果。

6.拓寬實戰方式。物流沙盤實訓教學系統雖然可以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做中學”“在錯誤中成長”“在爭吵中團結”,具有較強的模擬性,但是畢竟不是實戰,因此除了努力做好校內的實訓教學,學校還應該拓展渠道,與其他諸多的實訓方式相結合,比如與校外企業合作、工學結合等方式,以徹底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真正培養、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玉梅.談談沙盤教學的體會[J].職業技術教學與研究,2009(33).

[2]童艷蓉.在沙盤中“玩轉”物流[J].教師發展,2012(5).

[3]王軍鋒,謝一風,江民鑫.高職物流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研究[J].職教論壇,2012(30).

篇9

關鍵詞:實踐技能;鐵道交通運營管理;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4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由職業院校培養的技能應用型人才更是受到用人單位歡迎,但是于此同時對高職院校也提出了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能將學生培養成符合企業要求,勝任企業工作崗位需要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我院作為眾多高職院校的一員,也在大力進行實踐教學改革,以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例,該專業所培養的畢業生主要就業于到各個鐵路局、地方鐵路、廠礦企業等,從事鐵路客貨運組織、行車組織工作等,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更趨向于操作層面的要求,需要我們的畢業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遇到各種故障的隨機應變能力,而這些能力必須通過實踐鍛煉才能形成。

1 鐵道運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環節現狀分析

近年來,本專業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學改革模式下加大實踐教學改革的力度,做了很多工作,效果差強人意,究其原因,總結如下。

1.1 教材更新與規章變化不能同步

鐵路運輸工作是由車、機、工、電、輛五大系統共同協調、配合來完成生產任務的,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每個系統的每個部門、崗位都有自己的作業標準、工作規范,必須嚴格按章操作,才能確保鐵路運輸工作的順利完成。但是由于市場經濟的特點決定,鐵路運輸企業也要根據市場需要來調整其工作內容及作業規范,所以其規章更新或變化較多,而且比較頻繁。我們高職院校的教材恰恰是以現場工作的規章、作業標準等為范本來編制的,一本教材從編寫到印刷到發行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所以我們教學所用的教材無法跟得上規章的變化,很難第一時間將最新、最前沿的知識傳授給我們的學生。

1.2 實訓設備、資源不足,實訓效果不顯著

鐵路運輸系統是一個大的聯動機,只有經驗豐富、技術純熟的人員才能勝任,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在校必須要經過大量的實踐操作課程的訓練才行。可現有的情況是簡單的設備模型缺少動態過程,達不到實踐的效果,仿真設備投資又較大,很難實現運輸生產過程的全仿真,只能“以靜代動,以點代面”,效果并不明顯。

1.3 教師隊伍結構失衡,實踐教學能力欠缺

高職院校的教師以年輕教師居多,這些教師大都“從學校到學校”,沒有企業一線的工作經歷,實際動手能力普遍較差,理論與實際聯系不夠;其次,由于實踐教學存在工作環境差、時間長、強度大等因素,教師一般不愿意從事實踐教學,致使實踐教學的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學歷層次不高;再次,由于種種原因,聘請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并不能完全從事實踐教學,而且和校內專任教師一樣也從事理論教學工作,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效用[1]。

1.4 實踐技能考核方式過于形式化

近些年來,應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我們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多門專業課程加大了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力度,但實作考核部分實際運作起來難度加大,一是因為實作考核的項目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實施;二是進行實作考核要有詳細的考核計劃、實施方法及考核標準等的要求,必須要提起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三是考核的項目還不能難度太大或涉及設備過多,否則可能會造成學生考核不合格或無法實現等問題。所以教師為了照顧學生的成績及操作層面的問題,選擇的考核內容過于簡單或形式化,達不到或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2 提高實踐教學改革意識,加強實踐教學改革力度

基于上面提到的有礙實踐技能提高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應結合專業特點,在借鑒其他院校及國內外實踐教學改革的經驗,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以使實踐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2.1 由校企合作編制校本教材

由于鐵路運輸企業的新技術、新設備、新規章更新變化較快,傳統教材的內容無法適應教學的需要,學院可以和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每學年開始前由專業部和企業共同確定教學目標和學生應該掌握的實踐技能項目,根據企業提供的更新變化后的規章內容,由校企共同編制校本教材,并在每個學期開始前進行校本教材的更新,以適應教學的需要。

2.2 進行實訓資源整合,提高實訓條件

以我院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例,該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既涉及對機車、車輛設備的運用,又涉及對鐵路線路、通信信號、站房等設備的運用,盡管在我院這些實訓設施或多或少都有,但是數量有限,并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甚至一些設備陳舊,不能跟上鐵路現場上設備更新換代的步伐,致使實踐教學效果不佳。但在當地的鐵路局職工培訓基地,那卻有著先進的設備,仿真的實訓環境和實訓設備,我們可以與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共同使用實訓資源,既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又達到了為學生提供實訓條件的目的。同時應充分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手段,在現場實習安排困難或危險性高的專業領域,開發替代性虛擬仿真實訓系統,針對教學中難以理解的復雜結構復雜運動等,開發仿真教學軟件。推廣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實時互動的遠程教學[2]。

2.3加強“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實踐技能

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提升專任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是關鍵,應建立專任教師的培養和繼續教育制度。學院和鐵路局或鐵路車站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探索“學歷教育+企業實訓”的培養辦法;完善以老帶新的青年教師培養機制;建立教師輪訓制度。

2.4 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

由企業與高等職業院校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機制。校企共同制定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學校主要負責理論課程教學、學生日常管理等工作,合作企業主要負責選派企業技術人員承擔實踐教學任務、組織實習實訓。以我院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例,學制三年,前2.5或前2年,學生在學校接受理論學習,后0.5年或后1年被送到企業進行生產實習,學生在實習期間即便發現了自己的短板,想再回學校進行彌補已經來不及來,所以實習效果并不顯著。我們可以把學生最后一年的生產實習時間進行拆分,分散到各個學期中去,使學生每個學期都有機會到企業去學習,帶著理論學習中的疑問到企業去實習,帶著實習中遇到的疑回到學校繼續理論學習,這樣學生學習就具有目的性,又可以達到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目的。

3 結論

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是職業院校一直致力研究與探索的工作,但每個學校每個專業的的情況又有所差異,我們因該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實踐改革操作,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服務外包 呼叫中心 實訓模式

[作者簡介]劉巧曼(1978- ),女,遼寧錦州人,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韓玉君(1979- ),女,河北承德人,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江蘇 南京 21116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院級科研課題“適應服務外包的呼叫中心實訓模式及課程體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JSJM2010041)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08-0163-02

一、問題的提出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中,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專注于核心業務,將提供服務等非核心業務外包已成為一種趨勢。服務外包的呼叫中心正是針對這種需求而建立的,充分結合通信、計算機、數據庫以及多媒體等技術成果,通過為企業客戶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交流與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戶滿意度,及時反饋客戶需求變化,分析和管理客戶資源,從而幫助企業與客戶建立并保持一種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為企業有效降低客戶管理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市場對于呼叫中心的需求正快速增加。在國外,呼叫中心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據調查顯示,僅在美國和加拿大,呼叫中心的數量就達14萬家左右,分散在其他各地的呼叫中心還有2萬多家。由于市場潛力巨大,各國都非常重視呼叫中心人才的培養,美國、印度等國家的呼叫中心之所以發展較好,其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在培養人才的時候非常注重實訓模式的運用,將管理服務與實訓模式產業化,并根據市場需求培養相應的呼叫中心專業人才。在我國,隨著服務營銷的不斷拓展,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和流程的細致化分工,服務外包呼叫中心對員工素質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改革相應的實訓模式,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的發展變化。在高職院校建立呼叫中心實訓基地,將服務外包的策略直接引入教學中的實訓模式正是基于這樣的要求而提出的,稱之為“適應服務外包的呼叫中心”實訓模式,它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用工成本,還能讓學生實現就業“零距離”的實訓,真正實現企業、學校和學生三方共贏。

二、適應服務外包的呼叫中心實訓模式的內涵

適應服務外包的呼叫中心實訓模式是將企業請進學校,通過與企業深層次合作,在學校的實訓基地建立企業呼叫中心車間,讓學生置身于企業真實的業務環境中,根據不同的崗位進行分組,從而完成呼叫中心業務的一種實訓模式。學生通過這種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一體化的實訓模式,在學校內便可完成與企業全面對接的頂崗實習。

1.以“動態能力集”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指導原則。所謂的“動態能力集”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依據行業需求,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中心,將實際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各種能力任務化、項目化,構建人才培養動態能力集。該模式主要通過“學―半工半學―工”三個階段實現。而適應服務外包的呼叫中心實訓模式貫穿于每個階段,真正實現了與企業的結合。在為企業提供外包服務的過程中,讓學生對崗位有一個全面的認知,提前參與真正的實戰。通過實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不僅了解了整個呼叫中心崗位運行的各個環節,掌握了呼叫座席員應有的基本素質和技能,而且還能更好地適應呼叫中心的日常管理和處理突發事件,在就業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2.以真實的外包項目為任務驅動。在真正的實訓中,通過與多家企業合作,獲取真實的外包項目,給學生下發實訓任務。同時,將知識點融入真實的項目中,通過課堂講解、實際操作和檢查總結,使知識點逐步滲透到學生的技能中。這種大強度任務驅動式實訓,不僅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學生對未來工作環境的適應性,還能滿足企業客戶的需求,提升企業的效益和品牌形象,實現學生與企業共贏的發展目標。

3.適應服務外包的呼叫中心實訓模式的實施。適應服務外包的呼叫中心實訓模式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以培養基于呼叫中心的網絡營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為基礎,以真實的企業外包項目為實訓依據,其內容的制定、環境的設置、管理的實施以及成績的考核等是否科學合理且符合實際,成為高職院校有效實施實訓模式教學的關鍵。

實訓內容的制定。由于該實訓模式是基于企業外包業務展開的,所以實訓內容的制定離不開企業的全程參與,要根據企業的需求及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共同協商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及實訓內容。具體的實訓內容可分為服務取向型、營銷取向型、運營管理型和運營維護型等若干工作任務。其中,服務取向型以呼入業務為主,主要受理客戶的咨詢、投訴及銷售訂單等業務;營銷取向型以呼出業務為主,主要受理電話預約、市場推廣、客戶回訪及客戶關系管理等業務;運營管理型以流程管理為主,通過對現場和質量的管控,以有效地協調銷售、市場和服務;運營維護型從底層了解呼叫中心的建設原理,能夠理解常規的呼叫中心建設運營。這樣既能保證企業的業務要求,也確保呼叫中心實訓教學的全面性。具體的工作任務設計要求見下表。

實訓環境的設置。作為呼叫中心的座席員,需要長時間接打電話,所以工作環境的舒適與否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為了使學生盡快從原來的角色轉換到工作角色,在實訓室建設初期要積極聽取企業意見,同企業合作將實訓室的硬件環境打造成與真實的工作環境相一致。除了工作環境的設置外,實訓環境還包括學生角色的設置。在整個實訓中,學生的角色完全企業化,將學生設定為某個企業某個崗位的職員,將教師作為該崗位的上級主管,以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在實訓過程中獲得更好的技能與經驗。

管理制度的實施。在實訓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管理是依據企業對該崗位員工的實際管理制度來實施的。當出現管理制度在實訓過程中難以操作時,可以做一定的修改和調整,以確保實訓管理的可操作性。具體的管理制度可按以下幾方面制定:企業安排相關人員參與實訓項目,在實訓初期可以采用企業員工與學生按15比例設置,當學生業務熟練后比例逐步放大到120;管理流程中的業務流程、服務規范等由企業制定;業務信息和服務規范的、管理由企業負責;業務信息和相關服務規范的落實由學生完成;其他的各項流程規范包括交接班制度、考勤制度、批假流程、安全制度、機房制度等由企業和院校共同制定。

實訓成績的考核。為了保證對學生實訓成績考核和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考核和評價時,由原來的教師給定成績改為由企業根據學生的工作量、出勤情況以及客戶投訴率等每周進行考核。對于連續兩周高于考核基點的學生,企業將根據名次給予一定的額外物質獎勵,而對于連續兩周低于考核基點的學生,將調換崗位并重新開始學習。

三、適應服務外包的呼叫中心實訓模式的實踐意義

1.以真實需求為內容,以外包項目為導向,創新課程設計。由于該實訓模式是基于企業實際外包業務展開的,這就要求實訓內容的設置必須要從企業的真實需求出發,根據具體的外包項目來制定。傳統的課程設計已經不能適應這種模式,必須在教學內容、手段以及方法上加以改進。創新后的課程設計以企業的真實需求為內容、以充分挖掘學生潛力為目標、以工學結合為手段,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職業素質,帶動專業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2.以能力為中心,以就業為向導,提升學生能力。通過企業外包項目的呼叫中心實訓,采用企業化的管理模式,讓學生融入真實的工作環境,使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實踐工作能力,進而有助于提升整個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此外,學生通過實訓,能更多地與企業交流,充分理解企業的需求,更加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水平和質量,為學生“零距離”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以校企合作為基點,以學生為主體,實現三方共贏。實施這種適應服務外包的呼叫中心實訓模式意味著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共同建設實訓基地,這不僅迫使學校轉變人才培養觀念,還增強了學校辦學的市場意識。此外,與其他實訓模式不同,該模式是將企業請進學校,學生不需要去企業實習就可以真實體驗職業環境,使學校免去了學生安全等問題的困擾。對于企業而言,在實訓結束前,可根據學生的表現擇優雙向選擇錄用,將表現優秀的學生直接錄用為企業的正式員工,從而降低了企業的培養成本,提高了人才配置和利用的效率。學生則通過實訓所帶來的就業競爭優勢,可以在就業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選擇自己滿意的崗位。通過三者的有機結合,真正實現了“教育就業一體化”的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共贏。

[參考文獻]

[1]李暢,劉任熊.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動態能力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8(2).

[2]趙溪.呼叫中心運營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林娟.依托行業背景創新職業培訓模式的實踐――以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