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專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4 23:32: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子信息專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電子信息專業論文

篇1

畢業設計選題是畢業設計的源頭和基礎,是決定整個畢業設計質量好壞的前提。因此,選題必須符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基本要求,內容涵蓋本專業的核心課程;選題應聯系科研、生產或社會實際,促進學、研、產的結合;選題應反映本專業領域的科技發展水平和前沿動態,符合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選題分量、難度、深度要適當,在滿足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改進畢業設計選題工作,可以設立畢業設計課題審查小組,進行選題審查,對課題內容、工作量、難易程度、知識覆蓋面、可行性進行客觀的評估。其次,以就業為導向來選題。考研類學生專業知識扎實,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較強,選用理論研究型課題類型為主;專業相關崗位任職類學生,以工程實踐類課題為主,鼓勵到工作崗位中完成畢業設計;專業不相關崗位任職類學生,其就業對專業知識要求不高,以相對難度稍低的設計類或仿真類課題為主。

2畢業設計指導工作

畢業設計指導工作是決定整個畢業設計質量好壞的關鍵。基于專業導師制畢業設計指導工作的實施,有利于密切師生關系、促進教風和學風建設,有助于解決指導環節存在問題。專業導師負責制,即從大三開始,每位學生都選擇一名專業指導教師,由專業導師指導專業課程學習、專業技能訓練,由專業導師布置和指導其畢業設計。實施專業導師負責制,專業導師來自于科研教學骨干教師與企業工程師,學生和導師雙向選擇,建立專業導師制度;其次,三年級學生即可進入畢業設計環節,在導師指導下,確定專業方向,學習專業知識。

3畢業設計質量管理

3.1建立畢業設計規范制度

建立畢業設計管理辦法與實施細則、畢業設計大綱、指導教師職責、評閱教師職責、成績考核標準、答辯工作規范、工作流程、論文格式規范等系列文件制度,從過程管理上形成選題、指導、中期檢查、評閱、答辯等環節的規范和標準。

3.2選題規范化管理

制定科學、合理、規范化的選題申報制度,畢業設計選題實行一人一題、題目不重復。嚴把指導教師質量關,選派有教學和科研經驗、具有講師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

3.3畢業設計過程監控

畢業設計質量監控機構有學校、院(系)及專業建設組(或教研室)三級,采取院(系)自查和學校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明確各級監控崗位職責。監控環節分為初期檢查階段,包括指導教師資格、選題、開題;中期檢查階段,包括教師指導、設計進度、學生工作情況等;末期檢查階段,包括設計質量、答辯資格審查和答辯情況,整個監控環節形成了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閉環。

3.4畢業設計量化考核

畢業設計工作的量化考核應以畢業設計規范制度為依據,對質量監控過程進行量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分為一級指標(質量監控、題目選擇、論文或設計質量),二級指標(組織領導、質量監控、選題、成績評定、總體水平)及主觀觀測點,最終達到對畢業設計工作的量化考核。

3.5畢業設計網絡化管理

畢業設計網絡化管理系統實現了教師網上出題、開題下任務、中期檢查、論文審閱的全過程指導,提供師生互動平臺,為教學管理人員的組織立題、中期檢查、答辯分組、論文評審、歸檔全過程監督管理提供了工具,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畢業設計管理水平和畢業設計的質量。

4結論

篇2

依據高等教育指導委員會制定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圍繞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方案”從始至終體現“具有創新意識、高素質、應用型”的人才培養思路,體現以學生為本,以畢業生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的價值觀,加強學生思想品德等通用素質和能力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方式逐步體現精細化,差異化、個性化的特征。我校電信專業明確了自己的的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等方面基本知識,掌握分析、設計、應用電子設備及信息系統的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等基本素質,能在電子信息行業及各級企事業單位從事設計、應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工作,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遵循的基本原則

2.1充分的調查論證

(1)召開學生座談會,征集畢業年級學生及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學生對“方案”的修訂意見,了解學生自身需求。堅持以學生的學為中心,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2)邀請用人單位參與“方案”的修訂。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邀請用人單位參與修訂論證,充分考慮行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尤其是行業協會制定的人才質量標準。(3)參照執行教育部的專業規范標準,確保專業完整性。

2.2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處理好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

本著“通識教育為體,專業教育為用”的思想,通識素質類教育貫穿始終,德育工作與通識類課程考核結合,學術講座日常化,引進并開設高質量的藝術類通識教育課程。針對全國各地生源基礎教育水平差異,對外語、數學、計算機課程進行分級教學。專業教育逐步向產學研合作的模式靠近,專業課程開設以業界需求為主導,鼓勵與業界建立長期、穩定、互動的合作關系,鼓勵“方案”的部分課程以合作教育的形式開展,包括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等。

2.3大力開展第二課堂教育,“方案”反映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要求設置6學分區間,給予參加學科競賽、參與教師教、科研課題研究,參加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技、軍事、歷史、藝

術類通識課程修讀,開展創業,參加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英語四、六級考試,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等學生的學分獎勵,該模塊是學生畢業必要條件之一。

2.4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

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方案》,工科實踐教學比例占總學分不低于25%。根據校企合作的實際情況,改革實踐教學模式,靈活多樣,畢業實習以集中統一安排為主。重點讓學生體驗基層行業工人的工作過程,磨練意志,為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提倡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以參與教師的教、科研課題的形式完成。重視課程設計。

2.5合理安排第四學年教學工作

根據學生職業發展需求“,方案”要考慮考取研究生深造和就業兩種需求,1-10周集中安排課程,剩余時間安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準備研究生考試,確保教學秩序。

2.6教學計劃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隨時關注行業發展需求,建立專業與行業信息交流機制,將行業發展最新的信息整合為課程資源,通過短課時的課程、講座等形式開設,同時必須堅持“方案”的執行穩定性。

2.7分方向培養

在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基礎上,從第三學年開始分方向培養:嵌入式集成電路、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方向。嵌入式集成電路方向主要課程: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微控制器應用、嵌入式Linux設備驅動開發;信號與信息處理方向主要課程:信息論基礎、數字圖像處理、DSP技術與應用、信息與網絡安全。同時設置多門其他方向的選修課: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等。

3小結

篇3

1.1明確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作為一門技術基礎課,其中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而且比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學生普遍反映難學,隨著所學內容的增多,越學到后面越覺得亂,理不出個頭緒來,更談不上好好理解并加以應用了,經常是顧此失彼,窮于應付。我們認真地分析了學生所反映的問題,從本專業的特點、學生的素質及教材系統性出發,主要以8086/8088為主,從CPU的組成、內存單元的存儲原理、尋址方式入手,講述指令的組成及應用,實驗部分強調基本接口電路的原理與編程及系統設計的基本方法。

在每一章節講授之前,先指出重點和難點,重點部分精講,要求學生全面掌握。例如:在講8086/8088結構一節時,存儲器地址分段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講課時應配以大量圖表形式進行重點闡述并輔以例題和練習題加深理解,而關于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一節,學生在前修課程中已經學過,只是粗略復習一下即可。其他章節也采用類似的方法。這樣,學生知道每一章節的重點、難點,學習有了目標,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增加了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

1.2有選擇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基礎,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課堂教學的效果決定了授課過程是否成功,決定了這門課程能否達到授課目的,也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加強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采用邊理論教學邊進行演示實驗的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有趣的學習中掌握理論。例如,在講解芯片引腳圖和芯片的內部結構圖時,可在課件中通過點擊相應文字或按鈕來控制這些圖片的顯示或隱藏,并在圖片旁邊顯示文字說明或語音提示,從而增強圖片的可讀性;又如,匯編語言指令和數據尋址方式是課程的基礎知識,可在課件中用動畫效果來模擬原本無法看到的指令執行過程和數據流動方向。在此課程中,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采用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可以加快教學速度,彌補教學時數的不足,另一方面圖文并茂,動感演示,無疑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閱讀時容易產生聯想。

1.3利用形象比喻法,加深內容理解

本課程有一些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初次接觸時會覺得很難弄明白,例如:堆棧、存儲單元、寄存器、各種尋址方式等等。在教學時,不妨把這些內容和現實中的事情聯系起來,比如:在講解堆棧“后進先出”工作方式時,可以將“堆棧”比喻成火車站,先到的火車排在最后,最后到的火車排在最前,出站時,后到的火車必須先走,先到的火車才能出發。又如,在講存儲器物理地址和邏輯地址時,可用學校的教室做比喻,每一個教室是一個存儲單元,有且只有一個唯一的教室編號,而該教室又屬于某一個教學樓,即存儲器的段,在該段里通過偏移量找到該存儲單元比喻成在該教學樓里找到該教室。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實踐證明,凡是比喻恰當的地方,學生就容易掌握,只要我們認真地去探索和聯想,課本中許多枯燥、抽象的問題都能與生活中的事情聯系起來,從而使它們變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了。

2實驗教學

微機原理與接口實驗是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今后從事系統設計、研究、開發和應用的一門重要實踐課程,學習最終結果是要求學生具有開發嵌入式系統能力。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除了課堂講授原理外,還要靠實踐加深理解,要通過對一些典型軟件、硬件進行設計,編寫程序、調試,直到正常運行,才能讓學生具有基本的微機開發能力。我們在實踐環節上主要作了以下一些探索:

2.1注重實驗的選擇

在傳統教學中,匯編語言的實驗占用了大部分課時,而實際效果卻并不理想。為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匯編語言的調試過程即可。重點學習與輸入輸出相關的指令,并通過實驗熟練掌握。中斷和接口技術對于電信類學生而言,可在今后的實際中直接進行應用,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有重點的學習。

2.2注重實驗方法的運用

在實驗課程中,適當采用逆向教學方式,例如在中斷技術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做實驗。在實驗中,學生們只要將電路按規定連接好,并輸入預先編好的程序即可。然后再在課堂教學中在對實驗的原理和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和分析,學生參與共同討論。由于學生通過實驗已經建立起感性認識,因而在理論學習上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2結束語

從我系學生的平時反映及成績來看,本文所提倡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對“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通過教學改革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能盡快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不斷總結,相信一定可以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馮博琴.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陳靜.淺談《微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的幾點體會[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2(增刊):187-188.

[3]何乃淇,屈莉莉,鄺小磊.《微機原理與應用》課程改革與實踐環節教學探索[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5).

[4]周自強.面向工程應用的微機原理教學方法[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5,(11).

[5]周明德.微型計算機系統原理及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篇4

論文摘要: 專業英語是大學英語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對專業課程的必要補充。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其專業英語教學相對普通高等院校又有自身的特點。本文針對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就教學現狀和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高職電子信息專業畢業生多從事電子制造業,通訊行業等,除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外,對其專業英語水平也有較高的要求。盡管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開展多年,但仍存在較多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從事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的經驗,就教學現狀和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1.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的目標

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主要包括了電子學、計算機和通信等方面的內容。本課程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在掌握一定專業英語詞匯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本專業簡單的英文技術資料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對本專業所學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提高其專業素質,增強其實際工作的能力。

2.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

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的教學工作已經開展多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也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中,但現狀并不令人滿意,還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2.1教材方面

教材的選擇對于課程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眾所周知,大學英語通常包括了精讀、泛讀和聽力等系統教材。相比之下,專業英語的教材選用上則顯得不夠規范和系統。各大高校的每個專業有著各自不同的教材,教材內容通常是對英文專業文獻的節選或是英文科普性文章,無論在規范性和系統性方面都無法和大學英語相比。同時,由于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教材內容常常嚴重滯后于現實發展,與實際嚴重脫節。例如電子信息技術專業英語教材中,在介紹操作系統時,仍以Windows 2000為例,而實際生活中我們已在使用Windows XP或Vista系統。

2.2師資方面

考慮到專業英語自身的特點,除了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英語水平外,同時還要求其具備相關專業知識背景。這一要求引來了大量的矛盾,首先,老教師雖然專業知識豐富,但英語水平未必達標,而青年教師雖然英語水平較高,但專業領域的知識不夠全面;其次,專業教師通常都承擔大量的專業課程教學任務及科研工作,再要從事專業英語教學,教學質量也難以保證;最后,專業英語教學屬于語言教學,與專業課程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有較大區別,這也對教師提出較高的要求。

2.3學生方面

作為教學的受眾,高職院校學生與普通大學學生有一定的差異。無論是基本素質、英語基礎和學習積極性方面都有較多問題。如何能讓高職學生對專業英語感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也是高職專業英語教學面臨的重大問題。同時,高職教育通常采用三年制教學方式,而專業英語課程通常都在第三學年開出,勢

必與學生就業和升學發生沖突,如何安排學時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2.4教學方法方面

專業英語教學屬于語言教學范疇,與專業知識教學在方法和手段上都有較大的差異。而當前高職專業英語教學通常還是采用傳統口頭講授和黑板板書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教學內容也主要集中在詞匯的學習和文章的翻譯方面,對口語表達和聽力沒有太多的要求。這使得原本就晦澀難懂的專業英語變得越發的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沉悶,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3.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探討

3.1教材選擇方面

教材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選擇一本好的教材,對提高教學質量而言至關重要。當前市面上可以找到的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材數不勝數,如何挑選一本合適的教材,應遵循如下幾個原則:首先,教材內容應涵蓋多個專業領域,提高教材的適用范圍。通常情況下應涵蓋電子學、計算機學和通信等電子信息專業領域。其次,考慮到教材必然滯后于現實技術的發展,因此與其選擇當時的先進技術為主題,不如選擇較為經典的內容,如電子學方面可以選擇歐姆定律等,而將新興技術的介紹留到課堂授課時作為補充內容講授。最后,教材的難度應適度,同一章節中應盡量做到難易結合。考慮到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如選用過于繁瑣和晦澀的內容,則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講授。

3.2教學方法選擇方面

多年來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基本均采用傳統課堂講授的授課方式,考核方式也以傳統卷面考試為主。這種教學方法嚴重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也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筆者認為可以做以下幾方面的改革:首先,應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在課件中加入大量動畫內容,形象展示所講授內容,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加深印象。如果課時允許也可以播放較短的原版紀錄片,一方面可以向學生展現專業領域最新的技術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其次,可采用“參與”式教學方式,在完成基本課程的講授之后,教師可以選擇某個主題,讓學生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個人的見解。最后,考核方式可采用卷面考試與論文、報告相結合的形式,將閉卷考試作為對學生的一種督促手段,而論文報告則能綜合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

3.3師資方面

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師的選擇和培養對本課程的發展至關重要。首先,應選擇英語水平較高,同時具備相關專業背景的教師。考慮到專業英語是專業技術與英語相結合的一門課程,只有英語基礎,而沒有專業背景的教師是無法向學生解釋清楚文章中的技術問題;同樣沒有較好的英語水平更是沒法上好這門課。其次,應加強對專業英語教師的培養,除了授課方法和授課技巧的培養之外。同時也應加強教師對本課程重要性的認識,改變專業英語是門副科的觀念。最后,應形成一批穩定的專業英語教師隊伍,專門承擔專業英語教學工作。

4.結語

本文結合筆者從事專業英語教學的實踐,對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和改革作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希望能為高職專業英語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燕斌等.電子專業英語的特點及教學要求[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2.6.

[2]徐靜等.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學探討[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

[3]余建.淺談《電子信息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

篇5

關鍵詞 電子信息;專業英語;調查問卷

中圖分類號:H31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7)06-0069-03

1 前言

專業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1],是基礎英語的后續課程。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正是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通信工程專業等電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2-3]。當今社會日新月異,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迅速。在此過程中,大量的優秀信息技術資料來源如期刊、報紙、新聞、字典、手冊、論文等絕大部分用英文寫作,優秀的研究者為了傳播個人研究成果,往往也需要用英文撰文發表。在這些過程中都無法避免與專業英語打交道。因此,專業英語的學習對于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

然而,筆者作為從教多年的專業英語教師,發現現今高校中的專業英語教學仍然存在較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積極性不高。專業英語課程作為一門涵蓋內容豐富、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卻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學生上課表現得無精打采。

2)教師積極性不高。教學任務分配時大部分教師不愿意接手專業英語課程教學,許多教師反饋不知道如何上這門課程。

3)校方積極性也不高。多數高校的專業英語課程被設置為考查課。眾所周知,考查課的考核要求大大低于考試課,安上考查課的帽子的課程,似乎本身就在宣示:這門課程不重要。

面對這些問題,筆者一直在思考如何走出這樣的困局,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還得先詳細摸清現狀。因此,筆者在近年幾次授課期間,對學生開展了問卷調查。

2 問卷調查及分析

筆者自行設計了書面問卷。問卷形式主要是選擇題,其中包含多選和單選題。問卷調查對象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三個班級,總計約90人次。筆者在給這些學生教授專業英語課程期間開展了問卷調查。經過詳細的統計,筆者截取其中三個問題的調查結果,如圖1~圖3所示。

圖1顯示了關于課程必要性的調查。從結果來看,雖然沒有學生認為該門課程不重要,但仍有近四成的學生認為該門課程一般重要。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很明顯,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該門課程對自己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這部分引導教育的缺失,將直接導致學生對該門課程提不起多大興趣。學生之間亦是相互影響的,當四成學生沒有意識到該門課程的重要性時,整個班級學風都可能受到牽連。

圖2顯示了關于授課教師屬性的調查。從結果來看,傾向于本專業教師授課和傾向于英語專業教師授課的學生比例幾乎對半分。目前,據筆者所知,幾乎沒有英語專業教師承擔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情況,而學生中卻有近一半的人希望英語專業的教師來承擔該門課程,學生的夙愿并不是沒有道理。專業英語,課程雖然開設在電子學院,但是這門課程本身是有“兩條腿”,一條是專業知識,一條是英語知識,“兩條腿”缺一不可。電子專業的教師雖然能夠用中文講清楚課本內容中的相關原理知識,卻往往難以對其中文法知識進行透徹分析介紹,所以由電子專業的教師授課,經常見到的局面是專業英語課生生被上成科普型的專業課。

但是,英語專業的教師缺乏電子行業的基本知識,光憑其所接觸的語言詞匯,很多時候也無法正確解讀課程文章內容的意思精髓。況且,很多詞匯的一般用法和在電子專業內的用法不一致,中文含義也不一致,對英語專業教師來說,這是巨大的門檻。所以,校方也通常不考慮由英語專業教師來承擔專業英語課程授課。

細看調查統計的結果,會發現在支持英語專業教師授課的學生中又分化為兩部分:三分之二的學生支持外教授課,剩余的三分之一支持本土教師授課。可見,學生對外教資源的渴望更為強烈。然而,大部分高校目前做不到引入外教資源來承擔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課程。

圖3顯示了關于課程考核的調查。超過60%的學生傾向于開卷書面考試,而贊成寫小論文考查形式的學生占18%,贊成演講匯報的占12%,贊成閉卷書面考試的僅占6%。英語作為應用工具,尤其需要注意聽說讀寫[5],因此,從專業英語課程考核的需求來說,筆者認為小論文、演講匯報、閉卷書面考試這三種形式是最有益的:小論文的寫作可以考查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演講匯報可以考查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閉卷書面考試可以考查學生的詞匯掌握情況。

然而,在調查結果中偏偏是最雞肋的開卷書面考試最獲學生芳心。為什么?筆者認為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

首先,開卷書面考試,在大部分學生看來是一種較為簡單容易的考核方式,雖然試題不一定簡單,但是考前無須花時間強記,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心理負擔減輕不少,所以他們都避難擇易。

其次,因為這門課程是考查課。在高校中有這樣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在所有課程中,考查課似乎永遠是“二等公民”,學生考查課認真聽講的程度遠不及考試課,考查課作業完成的水準遠不及考試課。連考核方式,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既然是考查課,那就不應該以考試尤其是閉卷考試的方式來考核。其實不僅是學生有這種思想,很多教師也抱有這種思想,于是在備課、教案設計、批改作業等各方面都降低水準要求。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催化,使得這種習氣越發盛行,甚至成為“規則”。這實在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情況。

4 方案對策

針對以上調研現狀,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現狀。

首先,增加課程實踐,提高學生對專業英語課程重要性的認識。通常來說,學生重視一門課程,無非幾個條件,或這門課程是考研課程,或這門課程是考試課、學位課,或這門課程對個人作用十分重大。專業英語這門課程不滿足前兩個條件,那么為了提高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可從第三個條件出發。如何讓學生意識到這門課程對自己十分有用?可以通過課程實踐,讓學生參與專業英語資料翻譯、專業英文論文寫作等實踐環節中,讓其切身體會到專業英語的用處所在。

其次,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一般包含英語專業的綜合性大學,本土英語教師資源,或者外教資源,其實都不匱乏,匱乏的是沒有合理利用這些資源的機制。整合公共英語、專業英語兩種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才能避免讓本學科教師承擔教學,或者讓公共英語教師承擔教學所導致的教學“瘸腿”的情況。此外,建設具有可持續性和發展性的師資隊伍,規避讓新進年輕教師“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局面,才能有效持續提高該門課程教師的平均水平。

最后,從提升所有考查課教學水平的角度,校方應當加強對考查課的監管,不能讓考查課成為散漫自由缺失監管之地。只有改變目前教師、學生都不重視考查課的心理,才能徹底提高專業英語這類考查課的教學質量。

5 結語

文章對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進行了調研分析。文章所提問卷針對學生而設計,因此,文章所提調查結果是從學生反饋的角度引發的深層思考。為更全面地剖析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教學的問題,后續筆者還將開展針對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任課教師的問卷調查。

參考文獻

[1]張沛泓.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16):142-143.

[2]鄭蕊蕊,李敏,韓桂英.電子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探索c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34):90-91.

[3]任蕾.利用多元化教學資源豐富專業英語教學內容[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4,36(3):62-64.

篇6

論文摘要: 本文對目前高等職業類院校電子信息專業英語的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結合目前我國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提出運用內容教學法(CBI)將英語學習與專業內容學習于一體,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0引言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已經發展到了由傳統的學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導下的就業導向模式轉變。高職院校傳統的、基于專業的課程正逐步轉向多學科的、基于項目的課程,課程的教學目的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某一專業學科的目標,而是以學生就業后所從事的專業和工作為目標的超學科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專業英語的教學必須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適應人才培養的需求。

1電子信息專業當前教學模式分析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目前的電子信息專業英語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 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不高高職生的主要生源是高考中分數較低的一部分學生,這些學生多數是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本身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就不高,在基礎英語教學階段的應試教學模式對運用英語的能力并沒有提高,在完成相關的考證之后便放松了對英語的學習。因此,學生到畢業時英語水平與基礎階段結束時相比,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普遍下降,達不到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專業所需信息的要求。

1.2 教學方法機械性、授課方式單一目前,電子信息專業英語的教學方法是圍繞著教材展開教學,主要進行文獻的翻譯,一般是教師先讀句子,然后解釋一些生詞和專業詞匯并將句子翻譯成中文,教師容易陷入把專業英語課上成了變相的課文翻譯課,教學的重點過于集中于專業詞匯的英文解釋和英漢翻譯的訓練,以至于有些學生在經過專業英語學習之后,畢業論文的英文摘要部分仍舊錯誤百出,不了解工程英語的表達方式和日常英語的區別。

1.3 專業英語師資水平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高專業英語課的教師主要是相關的專業教師,這部分教師雖然具有較深的專業功底,但英語的語言功底欠扎實,主要表現在英語的聽和說方面。但如果以英語專業的教師來進行教學的話,會對課程所涉及的專業知識缺乏足夠的了解,達不到教學的目的。

2CBI的基本理念與教學模式

2.1 CBI的基本理念CBI的基本理念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①當學習者把語言作為獲得信息的手段而不是作為學習目的時,二語(或外語)學習會更加成功,所以教學以專業知識為中心而不是以語言為中心。學生的語言能力是在學習具體的專業知識過程中習得的。②語言學習有明確的目的。因此,教學中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并完成真實的任務。③語言學習的目的在于獲取新的信息。④學習的內容和學習活動應該符合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和情感需要,要滿足學生將來的職業和個人發展需求。

2.2 CBI常用的教學模式CBI常用的4種教學模式是:主題模式(Theme-based courses );保護式專業教學模式(Sheltered subject matter instruction);輔助模式(Adjunct courses);專門用途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

3電子信息專業英語課程CBI模式的具體實施

CBI把外語學習的焦點從以往傳統的注重學習外語本身轉移到通過學習專業內容來掌握某一外語技能,是外語和專業內容學習的綜合。

3.1 教學材料的編寫教學材料是CBI教學模式實施效果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因此教學材料的編寫,可以由企業人員、英語教師與專業教師組成的團隊共同編撰教學材料。開展對電子信息專業領域中真實語篇運用特點的研究,并以此為基礎編寫、改編教學材料。

3.2 教學內容的選取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和學生將來得工作崗位來選取教學內容,內容要求難易適當、圖文聲像并茂。具體的內容可以是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的技術文獻、產品或儀器的使用說明等,內容上要兼顧英語的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培養。資料來源可以是網絡、國外職業院校的教材、報紙、雜志、歐美教學聲像制品等。

3.3 教學方法的應用①分組開展教學活動。在了解每位學生的英語水平后,按每組高、中、低層級將班級劃分為小組,并設置組長。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的協作意識。②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可以采用音頻、視頻、過程實錄錄像回放等呈現方式來介紹電子信息專業知識。③設計結合實際工作崗位的教學情境。教學活動盡量模擬真實的任務或崗位,強調培養學生“用英語來做事”的能力或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師生之間運用所學內容進行多角色互動。例如,創設設備安裝現場、接待外賓、小型會議等場景。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活動的每一步驟都不能忽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例如,安排學生在多媒體教室、圖書館、宿舍等場所來自覺地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以小組形式合作完成小型研究課題。

3.4 考核方式改變傳統的“一張試卷”的考核方式,將學生的學業成績分解到學習的各個環節、教師應根據學生每節課的表現給以成績的評定,并進行階段性的考核。例如開展幾次詞匯默寫、翻譯練習、口語交流等。

4結束語

CBI模式下的電子信息專業英語課程應該是多學科、超學科的項目導向,而非單一的專業導向,以特定學習者的特定需求為導向,強調英語實際運用語境,強調“做中學”,以實踐、研究為導向。要實現高等職業技術類院校的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CBI模式下的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因該是一種很適合和有效的培養方式。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創造工作;能力培養;途徑探索

近年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多數都應聘于電子信息行業的公司和企業,以及對應的研究機構。這些用人單位要求學生除了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實踐綜合應用能力外,更要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工作能力。教育改革的主導方向就是適應社會需求,實現培養目標,據此,學校在新培養計劃中增添了8個學分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該平臺設置了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內容與之相適應,同時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方面除了系統完成所需較寬口徑的專業基礎知識教學外,也有針對性地給出了培養創造性工作能力配置的課內外對應強化訓練項目。這是培養“知識+能力+創新”型實用專業人才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學生求職就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因此,針對我校電子信息專業培養目標和現有資源條件,通過追求高素質教師隊伍、有效利用課內外各種實踐教學活動、合理設置相關內容,系統地、有目的地強化創造性工作能力培養的教學,針對培養途徑、內容及相關結構進行系統多方位、多角度的優化設計、合理調整和有效管理,并展開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及實踐活動。

一、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教師本身的素質和能力對學生的創造性工作能力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我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各種途徑刻意選拔或培養高素質和能力的教師,切實從科學研究、教學方法、教育理念和心理等方面提高教師素質和能力,建設開拓性(善于發現新知識、創立新技術)、普及性(善于總結前人知識和方法并消化整理傳授于學生)、全才性(前兩者兼備)完美結合的教師隊伍。

二、配置的課內實習實訓

1.認識實習

為期一周的認識實習一般安排在專業課即將開始的第二學期,通過參觀省內大中型企業的自動化生產過程、省內有關研究所或設計院管理和研發部門、科技城和電子市場,聽取工程技術人員或企業管理人員或專家有關技術和管理、新開發、新技術、新發展方面的報告,了解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發展前沿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情況,認識一些常用的電子元器件、設備及常用集成電路,并了解其應用情況;了解計算機和電子產品市場及本專業人才需求情況;使學生對本專業有關的企業生產管理、工業控制過程、各類電子設備的研究、設計、應用、制造、開發和電子行業的發展前景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熱情、開闊專業視野,為今后的創造性工作能力培養奠定基礎。

2.教學實習實訓

教學實習實訓是我校電子信息專業教學培養計劃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性工具使用及應用的實訓,兩方面內容包括:可視化開發工具――VB6.0設計應用方法和Protel99_Windows95/98環境下的EDA電子輔助設計應用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創造性工作的理念,采取學生自學制作為主、教師實時指導為輔的方式,根據實際工程需求,布置對應的制作課題,充分發揮學生自身多方面素質能力,不設標準結果,以完成制作的技術含量、質量、合理性、獨特性評價成績,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各自潛能,最大限度地培養了學生自學、掌控、總結、發揮和創新的工作能力,也更加充實了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內容。

3.生產實習實訓

生產實習實訓是電子信息專業教學計劃中綜合訓練工程實踐能力的重要實踐環節,是強化本科生創造性工作能力培養的另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幫助培養“知識+能力+創新”型實用專業人才的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形式。在生產實習實訓中,學生能在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本專業實際問題能力方面得到系統性的訓練和培養,同時獲得“設”“裝”“調”“校”“修”的技能和能力。我們根據各年度省和國家電子設計競賽題或聯系廠家的實際情況選取了導性生產實習內容或集中制作一批電子競賽制作中可能涉及的一些平臺或接口設備。通過完整的設計、制版、焊接、編程、組裝、校調、報告等系統工作以及在生產并維修一些用于實驗、課程設計和綜合實驗的實驗設備等具體工作過程中,強化了創意、組織、協作等各方面創造性工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實踐組織能力和實踐教學水平。在學校本科評建期間展示的學生制作的多樣化產品深受全國評建專家的好評。

4.專業綜合實驗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綜合實驗是綜合多門專業課并以多門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為基礎的實踐環節,是為解決本專業的核心知識應用問題而進行的綜合性實驗訓練,旨在提高學生在MCU及傳感器對外部過程參數進行測量、轉換、處理的硬、軟件設計和編程能力;以MCU為核心的嵌入式系統的設計能力;MATLAB等仿真技術在通信和信息處理等應用能力。

三、配置的課外實踐環節

1.開放實驗室項目

為適應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需要,切實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創造性工作能力,同時提高實驗室教學資源利用率,從組織形式、經費支持、開放實驗項目等方面給出了實驗室開放的具體安排。學生可以結合大學生創新實驗活動自行選擇或教師規定開放實驗室的實驗內容,并給出了完成形式,由學校組織統一驗收。

開放實驗室為專業課程設計的實訓二次開發創新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能夠進一步強化動手能力和技能、鞏固理論知識,加深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理解;真正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研發興趣,有效啟迪創造性思維;極大地給了學生發揮和創新的空間;親身體驗自身組織設計工作過程,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處理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協作精神,提升專業工作綜合素質,為學習后續專業課程以及電子信息專業的工程技術工作和科學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2.創新創業教育平臺的理論和實踐配置

(1)電子設計競賽賽前的理論指導

學校在新培養計劃中增添了8個學分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該平臺設置了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內容,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創新創業教育理論平臺開設了電子設計競賽賽前指導理論部分課程,以實現電子設計競賽所涉及的專業知識,綜合運用集中針對性教學目標。

理論課程以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賽前系統培訓為主,結合具體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歷年的題目和設計方案,內容涉及各類題目的分析方法、常用元器件及設備、開放設計軟件語言編程調試與使用、制版和制作、裝配及調試、重點單元功能電路的設計與應用、單片機最小系統設計制作及準備、可編程邏輯器件系統設計簡介、系統設計的綜合訓練、電子設計競賽設計與總結報告寫作、電子設計競賽過程及參賽演示應注意的問題。將競賽內容相關的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并應用,講練結合,使學生在理論上具備設計開發制作電子系統的能力。

(2)電子設計競賽和創新創業大賽等競賽

電子設計競賽和創新創業大賽等競賽是強化培養學生各種實際能力尤其是創造性工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我校為此已將電子設計等競賽納入正式的課外教學實踐活動,并給出了競賽獎勵創新學分的機制。第六學期開展面向全校學生的校電子設計競賽(為期3周),也是省或國家參賽隊的遴選,第七學期或是省電子設計競賽或是全國電子競賽(都從暑假的后2周開始集訓至競賽結束),不僅加強訓練強度也為取得良好的競賽成績提供了必要保證。電子設計競賽和創新創業大賽作為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個大平臺,教師和學生綜合素質、實踐技能、應變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得到了極大提高,由于參賽學生得到了社會選材的認可,成了搶手人才,因此參賽學生人數急劇增加,積極性日益提高。更由于競賽內容100%為綜合性和設計性實踐,學生通過參賽訓練的過程,在軟、硬件知識綜合應用,新技術、新元件應用,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一批具有創造性工作能力、高專業素質的優秀學生脫穎而出。而且對于所有參賽的學生,無論獲獎與否,都在方案論證、系統設計與調試、新器件的選用及創新能力與協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此外,培養學生撰寫科技論文也是強化培養學生創造性工作能力的一條很好途徑。競賽的過程和內容同時也為學生撰寫科技論文提供了很好素材,奠定了寫作科技論文的基礎。

總之,合理設置相關課程,有效利用開放實驗室、專業綜合實驗、各種實習實訓和及電子設計競賽等實踐環節,能夠有效強化培養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的創造性工作能力,是適應當代電子信息類專業發展的需要,更是實現“知識+能力+創新”型實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涉及心理品質+健康體質+廣博知識+創新才能的創造性工作能力培養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劉英杰,石初軍,王勇.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對高教改革及人才培養的作用[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5(12).

[2]袁悅.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提高的途徑探索[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2(9).

[3]劉宏,任繼業,趙紅言.著眼高素質人才培養全方位開展實驗教學改革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2(1).

[4]胡升平,宋躍,余熾業,等.加強綜合設計性實驗指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7(4).

[5]張慶林.創造性研究手冊[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篇8

論文摘 要: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專業英語的特點,從制定大綱、教材建設、師資培訓和教學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1.電子信息專業英語課程的性質和作用

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將專業英語作為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較高或更高層次的要求中都有明確的要求,在一般要求閱讀理解能力中也要求能借助詞典閱讀本專業的英語教材和題材熟悉的英文報刊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作為選修課程面向電子信息類專業高年級學生開設,目的是讓學生在現有專業知識結構和公共英語水平的基礎上,了解專業英語特點,熟悉專業英語詞匯和術語,增強英語科技文獻資料的閱讀理解、翻譯和寫作能力,提高運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和獲取專業知識的能力,將英語學習與專業知識的獲取和處理有效結合,真正發揮英語語言工具的實際效用,為學生個人發展和素質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1]。

2.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

目前專業英語在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普遍開設,但是總體來看效果不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態度不端正;教學方式單調乏味,教學內容不充實;專業英語教師不足;考核方式不科學等因素都直接造成了當前教學的困窘局面。

(1)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專業英語往往在大學的基礎英語之后開設,學生學習英語的勁頭就松懈了下來了,意識不到專業英語對個人今后就業及進一步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影響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

(2)教學方式單調乏味,教學內容不充實、教材不統一。目前多數高校在此課程教學過程中只是照本宣科,采用“單詞講解、語法分析、課文翻譯”的傳統教學模式,嚴重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了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高。教學內容往往僅局限于教材中出現的專業術語和生詞的講解,復雜句的語法分析,課文的翻譯等,缺少相關知識的背景和鏈接,無法成功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現有教材版本很多,雖內容涉及面廣,但課文內容多是一些概念性的、簡介性的英文書刊的文章組合,學科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專業的核心知識點涉及較少,也很少有以英文形式描述的原理圖、電路圖、電路工作機制和過程等,學生普遍感到學習內容枯燥、單一,專業知識和英語應用結合不夠,能獲取的信息量少,因而學習興趣不高。

(3)專業英語教師不足。很多高校的專業英語教師往往由專業教師擔任,而且往往專業教師的英語能力比較薄弱,在教學中感到力不從心。即使教師有很高的英語水平,由于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也無暇深入研究語言教學的特點和方法,無法達到教學要求。

3.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的教學探索

(1)制定合理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教學的綱領性文件,使教學活動做到有綱可循,掌握專業英語的特殊現象使專業英語的學習由“應試型”過渡到“實用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閱讀和翻譯能力,并進一步掌握專業英語寫作能力。

(2)改革授課教材、重視教材建設。選取趣味性濃的書籍作為教材,或者從眾多版本的教材中選取部分內容進行講解,學生興趣有了,則專業英語的學習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選取的教材或內容應具有常用單詞的附錄、中文翻譯和英文寫作等等。

(3)加強師資培訓。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教學需要教師既要有較高的英語語言基礎,又要有扎實的專業功底,還應具備雄厚的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而目前具備這些條件的教師少之又少,因此要加大專業英語教師的培養力度,從學校、教學院系層面、教師個人層面形成一支合力,加強電子信息工程教師和外語教師的業務合作,定期開展專題培訓,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各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尋求有效教學模式和方法。積極引進雙語教學人才,邀請外國專家學者承擔部分教學,通過雙向交流提高師資水平。加強師資梯隊建設,讓英語基礎較好的青年博士、碩士畢業生走上高校講臺。

(4)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改革教學模式。為使學生在有限的學時獲得最大的收益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如在課堂生詞講授過程中, 要善于把專業詞匯與相關的專業知識聯系起來, 作進一步的引申, 促進學生的記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作為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中較高或更高層次的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應緊跟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步伐,在建構主義、有效教學等先進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采用多媒體和錄像機使專業英語教學圖文并茂,科學構建適合專業英語的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有效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注重學生在知識獲取過程中主體性作用的發揮,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2]。

由此可見,專業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在教學中積極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才能出色完成課程教學任務。

(5)改革考核辦法。專業英語的考核應該不同于基礎英語教學的考核,不能單純地從筆試的角度去考核學生對專業知識、英語詞匯、語法的記憶和理解水平,而應著重考核學生綜合應用英語解決相關專業問題的水平。這是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保障。因此,專業英語的考核重點應該放在讀、寫、譯方面,突出其實用性,以此衡量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水平[2]。

4.結論

電子信息類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專業英語教學又有其特點,如何教好這門課程值得深思。在當今社會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環境下,我們應該重視專業英語教學,深入開展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專業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 新建本科院校; 電子信息類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創新;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5)01-60-02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mode of electronics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Xu Huiyan, Gao Jinding, Wu Shuyu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running status of electronic specialtiesin the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ased on many years of reform and practice, combined with the fact of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a new pattern of "3+1 application" excellence electronics engineer personnel is developedwith industry experts together. Three monthsjob skills training in the seventh semester are set up creatively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er. They are useful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in the major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Key words: new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 practice

0 引言

電子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社會。信息社會對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從數量到質量上都有巨大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電子信息類專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幾乎國內所有的高校都開辦了這類專業。據統計,1999-2006年高校擴招人數已翻了一番多,其中超過50%的擴招名額集中在電子信息類專業[1-2]。然而教學資源的建設卻遠遠滯后于擴招的步伐,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培養社會急需的電子信息類人才是每個高校都在思考與探索的問題。新建本科院校,特別是民辦高校,起點低、底子薄、生源質量相對較差,形勢不容樂觀。新建本科高校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不敗之地,如何正確定位,打造自己的辦學特色,實現后發趕超,是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3-5]。

1 新建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問題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是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高校,也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從2005年升格為本科高校至今,以“高水平教學應用型”本科院校為指導,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內涵建設,初步形成了以經濟、管理為特色,電子、通信、計算機、機械等理工類專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目前設有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等電子信息類本科四個專業,每年招收規模在300-400人之間。長期以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歸納如下。

⑴ 生源整體水平較低、個體差異較大。我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歷年錄取分數大部分都在二本控制線附近,其中有1/3左右的生源來自職高對口升學,2/3的生源來自普通高中。如何對普高學生和職高學生分類培養和因材施教是必須重視的問題。

⑵ 電子信息類專業是技術性很強的專業,但是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研發工程師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即便是重點大學的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畢業生,能夠直接從事研發工作的學生比例也是很低的。如何實現人才的分類培養是個重要問題。

⑶ 按照一般學校的做法,在第七學期安排理論教學。但第七學期學生由于考研、找工作等各種原因,到課率比較低,如何在滿足考研學生需求并提高考研上線率的同時,又提高其他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就業質量值得研究。

這些問題是困擾我校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為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電子信息類應用型人才,我們結合我校辦學實際進行了一些改革與探索。

2 創新型人才培養新模式與教學方法

2.1 設置校內崗位技能實訓教學環節

提出并實踐了“卓越電子工程師”“3+1”電子信息類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前三年在校進行理論課程學習(含課程實驗、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等集中實踐教學環節),第四年進行集中實踐教學(其中第七學期前10周進行校內崗位技能實訓,后10周赴企業頂崗實習,第八學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其中崗位技能環節的設置如圖1所示,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及潛質,從“技術研發型人才”、“技術管理型人才”、“研究創新型人才”三個大方向進行選修,從而實現了人才的分類培養,同時有效地解決了第七學期到課率低等問題。目前技術研發型崗位技能實訓環節主要涵蓋了單片機應用系統工程師、嵌入式系統工程師、PCB設計工程師、FPGA開發工程師、IC設計師等電子信息技術類崗位模塊。與湖南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創博龍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企業一起,完成崗位技能實訓環節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方法改革。實現了學生動手能力與社會崗位需求的零距離對接,使學生畢業后即已具備了約一年左右的工作經驗。

[

崗位

技能

實訓

教學

環節

][技術研發

型人才][技術管理

型人才][研究創新

型人才][單片機應用系統工程師

嵌入式系統工程師

PCB設計與工藝工程師

FPGA開發工程師

IC設計工程師][電子商務師

市場營銷

企業管理][考研輔導模塊]

圖1 崗位技能實訓教學環節

2.2 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

成立了由合作企業知名專家參與的專業教學委員會,包括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教學體系的設計、課程教學等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都有行業企業專家的參與。其中部分專業課程由合作企業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來校授課。部分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比如PCB課程設計、崗位技能培訓環節、頂崗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在合作企業完成或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完成。可以說,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都有行業企業的深度參與。逐步形成了“企業技術專家進課堂、學生教學進企業相結合”的新模式。

2.3 “教、學、做”一體化,大比重實踐教學

電子信息類專業將以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為出發點,重視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有針對性地采取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等教學模式,融“教、學、做”為一體,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學習要求具備較強的數理基礎,為了讓學生能更形象地了解各種復雜抽象的原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們把電子信息類專業大部分的專業課程都安排在實驗室授課,以項目教學、仿真教學、體驗教學為主,采用邊教邊練的形式授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培養方案中每學期的集中實踐教學環節一般為2至3周,四年集中實踐教學總周數不低于40周。同時聘請有企業工作經歷的專兼職教師進行授課或指導學生進行各類工程實踐,實踐教學學分占總學分比例不低于40%。

2.4 廣泛開展課外科技學術活動

在完善基本實踐教學主體的同時,探索實踐了“企業定制”和美國勞瑞德國際大學聯盟“國際聯合”等人才培養新模式。建立了大學生電子制作及競賽基地實踐基地,成立了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電子通信俱樂部”等興趣小組;支持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現有實驗條件進行科技創新自主實驗或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舉辦科技文化節和學術講座,使學生及時了解最新科技發展動態;組織學生參加創新性實驗計劃、學科競賽等不同層次的課外科技活動,采取教師與工程師聯合指導的新方法,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提高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3 實踐效果

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們構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電子信息類大學生創新教育體系,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踐教學條件、人才培養質量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標志性的成果。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專業獲批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數字電子技術”獲批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省級精品課程;建成了“電工與電子技術”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實踐教學示范中心;電子信息類湖南省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獲批立項建設;“民辦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創新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近年來有60%以上的學生參加了各類科技學術實踐活動,近千名學生參加了各級各類科技競賽活動,獲批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10項,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與技能大賽等比賽中,獲得省級三等獎及以上獎勵37項,其中全國一等獎1項,三等獎4項。從2010年第一屆本科畢業生至今,累計有55位學生被中南大學等知名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4 結束語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改革教學方法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主旋律。本文提出了設置崗位技能實訓環節、深度與行業企業合作、項目式教學等措施,以期對新建本科院校特別是民辦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于如何結合各個新建本科院校辦學實際,合理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崗位技能實訓環節,以及如何將校企合作機制制度化等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秋華,章堅武,王玉娜.電子信息類專業實驗教學體系改革[J].高等

理科教育,2008.77(1):64-66

[2] 曾旭日,孫克輝.培養理科學生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 高等理科

教育,2006.1:97-99

[3] 鄔書躍,高金定,李晉等.通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應用型人才

培養模式探討[J].創新與產業教育,2012.5:48-50

[4] 高金定,鄔書躍,孫彥斌等.EDA技術創新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

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2):158-160

篇10

近年來,好多高校建立了新的圖書館,圖書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越來越豐富,這些資源如何被師生高效率利用是圖書館最關注的問題,提高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能力,拓展服務范圍,都與電子資源的建設密切相關。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外文獻供應商推出了網絡版二次文獻數據庫,具有強大檢索功能,隨后又推出了具有豐富內容的網絡版全文期刊數據庫。我國也是從20世紀90年代圖書館學者開始逐漸重視電子資源。但由于因多種因素的限制,如投入資金、網絡技術等,導致我國電子資源發展水平低,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應用。近20年,我國高校圖書館逐漸重視并推廣電子資源,極大地方便了師生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查詢。圖書館在紙質資源建設的同時,要積極參與電子資源共建,特別是高校聯盟的共建共享,才能有效地進行資源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

一、高校圖書館學生利用電子信息資源的現狀

1.電子資源共享已經成為圖書館發展趨勢

隨著電腦技術和網絡的迅猛發展, 讓一切紙質資源電子化已經不是難題。國內外高校的電子圖書有很多,典型的有超星圖書館和方正圖書館。很多的學術期刊、學位論文和會議文獻都可以在各種數據庫中找到。電子資源的學科種類全而廣,具備圖文聲像并茂,更具系統性,查找起來也方便快捷等的優勢已經成為生活的主要信息來源,特別是年輕的學生們更容易接受網絡資源。豐富適用的各種數據庫(CNKI、萬方、維普等)更可以達到資源共享目的。

2.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越來越廣泛

電子資源以其更靈活的方式組織信息,有更大的信息含量,方便讀者閱讀。讀者在電腦上處理各種資料,多途徑、多渠道檢索,降低了查找書刊尋找信息的工作量,復制也方便,提高資料的利用率。

電子資源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存儲介質相較傳統書籍而言容量更大,可以容納更多的信息量;成本更低。相同的容量比較,存儲體的價格可以是傳統媒體價格的1/10-1/100甚至更低;內容更豐富,數字化資料可以包含圖文聲像等各種資料,增強可讀性。

3.電子資源的利用率遠遠超越了紙質書刊

隨著信息技術?c網絡的發展,大量電子資源進人大學圖書館, 成為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中的一支強大的資源集群, 改變了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布局結構, 豐富了館藏模式、業性數據庫產品的增加, 電子資源在大學圖書館資源中所占的比重的日趨增長, 越來越多的用戶離不開電子資源的服務模式以及用戶利用圖書館和資源的方式, 對圖書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商服務。

二、電子信息資源在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資金短缺

盡管高校圖書館投入電子資源的經費、設備逐年上漲,但圖書館的電子信息資源畢竟不可能將收藏全各個學科,資金短缺顯而易見。目前,中國知網最主要的是《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正因為它收錄出版了中國的期刊雜志,以及學術論文、會議論文,報紙、年鑒、工具書、國內外專利,還有國家的科技成果,以及一些圖書、圖譜等,知網的價格也頻頻上漲。內蒙古師范大學圖書館購買的數據庫有:知網、萬方、cssci中文、Apabi教學等20多家;外文數據庫有:SCI、JCR、EI、Nature、Springerlink等近20家,經費從2000年100萬到2016年200萬左右。據報道,2013年底,云南省高校圖工委所屬近十所高校因知網漲價幅度太高而停用知網,尤其云南大學,知網的報價從原來40萬提高到70萬,談判屢屢受挫,談崩后不得已停用了知網。

2.技術不到位

電子信息資源是海量數據,要求保證資源的客觀性和完整性,同時要保證信息的有序性和穩定性。這種情況下,同時“閱讀”許多文獻,快速地檢索、辨析和組織相關內容,電子服務器的管理和技術問題就尤顯重要。

3.電子資源共享利用率不高

內蒙古各大高校圖書館購買了很多相同的數據庫,如CNKI,萬方數據庫、維普期刊網,超星電子圖書館;外文的Springer外文電子、EI等等,各個圖書館的這種 “占有”意識淡化了共建共享意識,使得每個圖書館寧可花巨資也不愿意節約錢而使用其他大學圖書館的數據庫,不但導致資金的浪費,也使高校圖書館也越來越孤立,“共享”一詞成為空話。不僅各個大學之間沒有資源共享,大學的各個學院都有自己的資料室,各資料室的重復訂購沒有和本校圖書館成為統一的整體,達到資源共享,使電子資源的利用率不盡如意。

三、電子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電子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高校圖書館的基本職能就是為廣大師生提供安全的,信息量全的資源。從近年來用戶使用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情況來看,高校師生對文獻信息的需求已經是多學科、多途徑,單一的文獻資源庫或者只對本校學科的電子資源庫不能滿足用戶需求。高校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專業的擴展,新興學科的增設,交叉學科開設的增多,科研工作也隨之越來越深入,電子信息資源的比重越來越多,共建共享,可以使用戶不再局限于一個或幾個圖書館選擇信息,而是可以有更大的選擇范圍。

內蒙古師范大學圖書館擁有國家級善本100余部,省級善本500余部,其中有海內孤本《宗門三關密旨?附十七問》,明嘉靖年間巡按直隸監察御使劉以節刊《洪武正韻十六卷》等等。館藏蒙古文經卷和古籍達4250冊,其中有康熙皇帝十七子果毅親王組織翻譯抄寫的世界上唯一的《伏藏》,此《伏藏》約700余冊,除歐洲藏有數十冊,俄羅斯藏數冊外,600余冊均藏于內蒙古師范大學圖書館。這些珍貴的文獻資源不可能直接給讀者借閱,只能調動內蒙古各高校圖書館的專家建成電子資源庫以饗讀者。各個高校都有自己館藏特色,只有共建電子資源庫,師生在共享自己信息資源的同時,也享受其他用戶的信息資源,使信息資源實現最大限度的共享。

2.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

近幾年,高校圖書館都參加地區聯盟建設,電子信息資源本書就是網絡資源,可以同時被多個用戶使用,同一地區的聯盟圖書館很方便建設共享的數據庫。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和計算機功能的強大足可以支撐同一地區高校師生的同時訪問查詢,達成電子資源共建共享,實現經費的合理分配,資源的最大化開發和用戶的高效利用。

內蒙古高校圖書館都是使用匯文系統進行管理,統一的管理平臺易于資源共享。特別是內蒙古地區的大學圖書館有很多特色文獻,蒙古文的信息資源不會在CNKI和超星上找到,所以借助計算機掃描等的高科技手段是可以圖書的原貌,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的目標。

四、如何提高電子信息資源共享的利用率

1.建立圖書館聯盟

我國有不少的高校聯盟,如C9聯盟,卓越聯盟,華約聯盟等,也有地區的圖書館聯盟。內蒙古師范大學屬于華北地區高等學校圖書館協作委員會成員之一,成員館之間可以對電子信息資源進行共建共享。各個大學都有開設有自己的特色專業,圖書館主要購買本校所開設的專業學科類數據庫即可,非本校所開設專業一旦需求可以通過其他大學圖書館共享獲得。如農業大學可以購買CNKI數據庫中的農業科技類文獻庫,工業大學可以購買工程科技類數據庫,醫科大學可以購買醫藥衛生科技類數據庫,基礎學科數據庫可以由內蒙古大?W購買,教育類數據庫可以由內蒙古師范大學購買,這樣每個大學除節約大量的資金外,購買電子資源經費的合理搭配,還能滿足用戶需求,每個大學都在使用,極大提高電子信息資源共享的利用率。

2.建立“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