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急救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1 09:21: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兒科急救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兒科醫生繼續醫學教育現狀分析
摘要:目的評價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兒科醫生的繼續醫學教育培訓現狀和需求,為提高存量社區兒科醫生的服務能力提供參考。方法抽取全國11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樣本單位,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由樣本機構兒科醫生(含能看兒科疾病的全科醫生)自愿匿名在線填寫,共成功調查378人。采用EXCEL進行數據整理,SAS9.1統計學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處理。結果從現狀來看,19.05%的調查對象表示接受過繼續醫學教育相關需求調查,55.82%的調查對象對培訓內容的適用性表示“非常好或好”,培訓師資滿意度為66.67%,高于培訓內容(61.38%)、培訓形式(59.26%)的滿意度。繼續醫學教育內容以“合理用藥”的比例最大(82.01%),繼續醫學教育形式以“網絡學習”占比最高(80.16%)。從需求來看,“疾病診療”“合理用藥”和“急診急救”是社區兒科醫生培訓需求最大的,占比分別為85.45%、87.83%和85.19%。“培訓班”“學術講座會議”和“網絡學習”3種形式是基層兒科醫生最希望的培訓形式,占比分別為66.14%、60.85%和61.90%。結論目前社區兒科醫生培訓需求評估不足,培訓內容、形式以及培訓效果有進一步提升空間;社區兒科醫生培訓內容和形式需求有其獨特性和差異性,應關注其個性化培訓需求。
關鍵詞:基層衛生;兒科醫生;繼續醫學教育
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將加強基層兒童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列入重要目標,并提出全科醫生培訓、資源下沉等綜合措施,要求到2020年每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提供規范的兒童基本醫療服務,滿足基本兒童醫療衛生需求。繼續醫學教育是醫生更新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1-2],但目前我國對基層兒科醫生教育培訓和能力提升的關注不夠,有關基層兒科醫生的培訓現狀和需求研究非常少[3-4],因此本研究通過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兒科醫生的培訓現狀和需求進行評價,為提高存量社區兒科醫生的服務能力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兒科醫生包括注冊范圍為兒科學的兒科醫生,也包括能看兒科疾病的全科醫生,以下統稱“社區兒科醫生”。本研究從全國不同級別城市中抽取直轄市(北京、上海),副省級城市(廈門、哈爾濱和西安),省會城市(石家莊、合肥和蘭州)和地級市(鎮江、岳陽和包頭)共計11個城市作為樣本城市。納入標準:樣本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體社區兒科醫生。排除標準:提供兒童保健服務的兒保醫生。
應急管理在兒科護理的實踐分析
摘要:醫療護理工作中每個環節都有安全風險,兒科具有嬰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缺乏安全意識等特點,就是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應急管理能力,面對突發事件時做出有效的應對和急救處理。尤其在護理高峰期,只有提高應急管理能力,才能有效降低護理風險,提高嬰兒的護理水平,減少安全隱患,保證醫療護理安全。文章對兒科嬰兒護理高峰期存在的護理風險進行分析,以期提高護理人員在嬰兒護理高峰期的應急水平。
關鍵詞:應急管理;兒科;護理;高峰期;實踐
護理風險是指護理各環節都會發生的不安全事件。兒科高峰期護理時,如節假日、中午、晚上、周末等時間段,醫生與護理人員配置少于平常,患兒等候時間過長,患兒很容易發生護理風險。再加上嬰兒年齡過小,免疫系統和代償能力均低于成人,一旦發病病情變化就會很快,臨時處置多,護理時有很大的風險性[1]。再加上父母過于緊張,對護理人員要求過高,治療不滿意時會產生急躁的不良情緒,很容易產生醫療糾紛。因此提高護理人員在嬰兒護理高峰期的應急能力十分重要。
1兒科嬰兒的護理風險分析
1.1安全管理制度的缺乏。由于對護理人員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導致個別護理人員出現護理不良事件時也不及時上報,醫生沒有及時了解情況而沒有對嬰兒不良事件有效預防,從而增加了嬰兒的護理風險。安全管理制度的缺乏會導致管理不當,從而引起的護理缺陷和差錯,導致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對護理記錄沒有及時記錄,有些護理記錄還出現不準確、不規范書寫等問題,容易引發醫療糾紛。尤其是患兒如果病情突變,護理記錄就成為重要的證據。1.2技術與專業水平不足。護理人員經驗不足,技術水平差異較大,這些都會給嬰兒的護理帶來安全隱患,如護理高峰期時嬰兒口唇發紺,停止呼吸,護理人員不具備應急能力,操作前也未對家屬進行告知,家屬不了解操作作用而出現不配合的情況,都會引發糾紛,引起安全隱患。護理技術也在不斷更新[2],臨床對嬰兒的護理難度更大,這也就增加了護理風險。護理人員如果沒有熟練掌握新技術,不能熟練操作新設備,對潛在不安因素就無法做好預見性的安全護理。1.3人員自身問題。各大醫院每年都要增加不同學歷和水平的新護士,護士個人素質與護理水平參差不齊,面對護理高峰期的工作任務是一項很大的挑戰,這就增加了護理風險。有些醫院為控制人力成本,對編制限制較多,導致年資低護士在需要高年資護士才能勝任的崗位上工作,無法實施有效的應急管理,增加了護理風險。護理工作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護理人員也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勝任。而新護士短期培訓后,在操作上、急救知識上缺乏經驗,導致兒科嬰兒應急管理工作忙亂,增加了護理風險。1.4患兒方面的問題。兒科的嬰兒家屬如果未正確使用電熱毯或熱水袋、TDP燈理療等物品很容易引起燙傷,如果病房或走廊過于光滑或有水漬也容易導致家長懷抱嬰兒時發生跌倒,引起突發事件[3]。
2應急管理在兒科護理高峰期的實踐
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工作總結
一、加強兒科醫務人員隊伍建設
根據醫院招聘數量和崗位需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招生向兒科傾斜,到2020年累計培訓兒科專業住院醫師10名以上。加強培訓體系建設,使培訓合格的兒科專業住院醫師具備獨立從事兒科臨床工作的能力。促進兒科醫務人員職業發展。在評優評先工作中,對符合條件的兒科、產科醫務人員應予以重點考慮。
二、完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1.加強兒童醫療服務機構建設。加快建成國家、省、市、縣四級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根據實際情況和醫療需求增加兒科門診和兒科病房。
2.完善兒童醫療服務網絡。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明確服務功能定位。加強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規范化診療和急救處置;做好兒童醫療和預防保健工作。加快建立完善出生缺陷綜合防控體系,做好孕婦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加強與康復機構協作,通過對口支援等方式,促進優質兒童醫療資源流動和下沉。
3.構建兒科醫療聯盟。促進區域間兒科醫療服務同質化,推動區域醫療資源、患者需求的雙向流動。通過對口支援鼓勵兒科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出診、巡診,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方便患者就近就診。
縣婦幼衛生醫院工作計劃
20**年全縣婦幼衛生工作繼續貫徹落實婦幼衛生工作方針,堅持保健與臨床相結合,充分履行保健公共衛生職能,加強基層督導,狠抓降消項目工作存在的不足,拓展母嬰保健技術服務,鞏固愛嬰醫院成果,加強托幼機構管理,啟動婦女健康行動,積極開展二級優秀保健院創建,全面完成婦幼衛生目標任務。
二、主要生命指標
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25/十萬以內
嬰兒死亡率控制在13‰以內
全縣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15‰以內
全縣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控制在1‰以內
兒科護理發展報告
1福建省兒科護理基本建設情況
1.1兒科護理的建設與發展
1.1.1兒科護理模式轉變與工作內涵延伸
我省兒科護理從上世紀50、60年代開始建設,經歷80、90年代的發展,兒科護理模式從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逐漸轉變“以病人為中心”責任制整體護理,護士以患兒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按系統的護理程序進行護理。進入21世紀,兒科護理有了質的飛躍,在新的醫學模式指導下,護士的角色特點從院內疾病照護者向全程健康促進者、??萍膊」芾碚叩榷嘣姆较虬l展。護士承擔的不僅是對患兒的照顧,還要兼顧對患兒整個家庭的支持。讓家庭參與對患兒的照顧,促使患兒獲得生理與情感的最大滿足,如設立母嬰病房、家化病房,成立兒童哮喘病夏令營,早產兒延續護理、新生兒撫觸、開展社區護理義診服務等。
1.1.2兒科護理新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應用
醫學的發展對護士專業照顧能力有了更高要求。護理工作以安全舒適為目標,落實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措施、提供??茡尵?、正確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術,并能真實、客觀、及時地書寫護理記錄。與此同時,兒科臨床護理新技術、新業務發展迅速。早產兒微量持續喂養技術、小兒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橈動脈穿刺、新生兒黃疸換血護理技術、新生兒撫觸在早產兒中的應用、高頻機械通氣護理技術、小兒腸造瘺全程管理規范、兒童皮膚傷口護理技術等,經外周中心靜脈穿刺技術(PICC)在新生兒、血液病、腫瘤等推廣應用大大推動兒科臨床??萍寄艿陌l展,促進專科護理人才的培養。
PDCA循環法在窒息復蘇培訓的運用
按照“積分測評表”的評分標準,產兒科醫生操作考核滿分38分,合格32分;助產士操作考核滿分30分,合格24分。③制訂詳細培訓計劃。包括培訓方法、形式、內容、時間安排、設備、地點等。④購置和更新培訓器材。購置新生兒窒息復蘇模型、喉鏡、自動充氣式復蘇氣囊、負壓吸引器及吸管、輸氧設備等器材。⑤制訂培訓目標。通過培訓達到醫護人員熟練掌握和應用新生兒窒息復蘇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組建由產科主任為組長,獲得新生兒窒息復蘇培訓項目合格證書的產科醫師、兒科醫師、產房助產士護士長為組員的并擔任授課老師的新生兒窒息復蘇考核小組,實行培訓考核責任制,產房助產士護士長全面負責監管整個培訓過程。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集中授課和情景模擬結合的方式,按照總體目標進行培訓。以《新生兒窒息復蘇教程》(第5版)[2]中譯本(NRP)為培訓資料,設置第一章:概述和復蘇原理;第七章:特殊情況;第九章:倫理道德和臨終關懷為熟悉內容;其余章節包括:復蘇的最初步驟;正壓人工呼吸應用;胸外按壓;氣管插管;藥物及早產兒復蘇為掌握內容,以PPT的形式進行理論知識講授。靈活運用各種培訓方式,充分利用現代化通訊設備及情景模擬法進行急救技能培訓[5]。學員觀看各項操作的演示圖片,授課老師示范正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氣管插管等單個操作,再演示復蘇配合要領,強調小組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復蘇成功率。然后由兒科醫生、產科醫生、助產士各1名組成復蘇小組分角色進行情景模擬急救演練,并進行角色互換,直至每位學員均熟練掌握為止。因為培訓對象對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好并不能說明其操作能力強,因此在培訓中我們采取增加操作練習機會來提高培訓質量[6]。同時強調操作中時間的緊迫性和小組協作的重要性,這種緊迫性是指在復蘇操作中分秒必爭,任何操作均以“秒”來計算時間,例如復蘇程序中第一步要求用3~5s快速評估,喉鏡氣管插管時間不能超過20s等[7];小組協作性體現在復蘇時做到分工有序和配合默契,這樣才能在實戰中獲得成功。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培訓后,對各小組人員進行考核,共同討論存在的問題,然后由考核老師進行總結,及時反饋存在的不足,以便進一步改進,使每位學員均能掌握完善的新生兒窒息復蘇操作技能,同時調查學員對培訓內容和方式的意見和建議。培訓結束后對每位醫護人員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以便及時進行改正;對考核成績、培訓方式等進行總結,分析培訓方案的優缺點,便于完善下一次的培訓,從而進入下一輪PDCA循環。同時制作規范的新生兒窒息復蘇流程圖,懸掛于分娩室顯要位置,使大家時刻溫習,牢記于心。培訓時間設置半年為1個周期,培訓結束后比較培訓前后產兒科醫生及助產士的考核成績。考核形式由評估老師提供模擬病例,被評估人員回答問題并在模型上操作,其中涵蓋理論、操作技能和評估等知識??己朔譃樘岣甙妫óa兒科醫生用)和基礎版(助產士用),提高版滿分38分,基礎版滿分30分,正確完成5個項目后予以評分,提高版32分合格,基礎版24分合格。1.3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培訓前后醫護人員考核成績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結果
培訓前后醫護人員考核成績比較見表1。由表1可見,培訓前后醫護人員考核成績比較,均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培訓后優于培訓前。
討論
研究顯示[2],臨床上需要接受復蘇手段才能建立有效呼吸的僅占出生新生兒總數的l%左右,也就是說臨床上窒息病例不常遇到,那么平時必須以模擬裝置來進行實踐培訓[8],才能在新生兒窒息發生之際,有條不紊、操作熟練地確保復蘇的成功。另有研究表明[6],醫護人員對心肺復蘇知識和技術的保持率較差;在實際操作機會較少的情況下,大多數醫護人員在接受培訓6個月后會逐漸遺忘所學內容,因此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重新培訓和考核,才能確保每個分娩現場至少有一名受過窒息復蘇培訓、熟練掌握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的醫護人員,以降低新生兒窒息的死亡率和致殘率[9]。2009年以前產兒科是以老帶新,以傳幫帶的形式進行新生兒窒息復蘇培訓,助產人員大多僅集中參加專題講座和短時間的臨床帶教,且未進行統一考核,無規范化的操作流程和評價標準,在需要復蘇時大多憑臨床經驗來進行。任定玉[10]報道,將PDCA循環管理方法應用于醫護人員的繼續教育管理中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可促進繼續教育質量的持續改進。2010年以后產兒科應用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環管理法進行新生兒窒息復蘇培訓和考核,使培訓有了連續性和整體性,形成良性循環,彌補了傳統培訓中的許多不足。PDCA循環4個階段緊密結合,環環相扣,在循環和反饋中得到改進和提高。通過每次循環,發現存在問題,并針對問題制訂下一個循環的計劃,使醫護人員熟練掌握新生兒窒息復蘇急救流程。結果顯示,培訓后產科醫護人員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明顯提高,培訓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
結論
衛生崗位技能大賽實施方案
開展婦幼衛生崗位技能大賽是提高臨床應急處理能力,提升婦幼保健服務水平,確保母嬰安全和婦女兒童健康的重要舉措。為確保大賽順利進行,取得實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展婦幼衛生崗位技能大賽,進一步推廣普及產科、兒科急診急救知識和婦幼保健服務技能,強化“三基三嚴”訓練,推動產兒科應急體制機制建設,提高全市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臨床急救能力,規范婦幼保健服務,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技術隊伍,為全市婦女兒童健康保駕護航。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崗位技能大賽,激發廣大婦幼衛生工作者的學習熱情,營造愛崗敬業、銳意進取的工作氛圍,以精益求精、持續改進的工作作風,不斷提升全市婦幼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確保醫療安全,群眾滿意。
三、活動范圍
新生兒科護士操作分層培訓分析
摘要:目的基于護士技能發展模式,就新生兒科各層級護士操作培訓需求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為新生兒科護士分層培訓提供依據。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以“金數據”二維碼掃碼作答方式,對64名新生兒科護士進行操作培訓需求調查。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探討不同層級護士培訓需求的差異。結果新生兒科護士操作培訓需求較高,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顯示,新生兒科護士層級、崗位、自評工作勝任情況、接受培訓意愿、操作培訓最高需求各不相同。結論基于技能發展模式,在新生兒科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分層技能培訓,滿足不同層級護士培訓需求。
關鍵詞:技能發展模式;新生兒科護士;分層培訓需求
1980年,Dreyfus等提出技能發展模式,認為在技能獲得與發展方面,學習者要經歷5個階段,從生手、進階、勝任、精通到專家[1]?;诩寄馨l展模式,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率先提出了能級進階模式[2],我國也在近年提出了能級進階模式及分層培訓[3]?!度珖o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4],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護士培訓制度,根據護士臨床服務能力,結合職稱等對其進行分層培訓。分級別、分層次培訓是保證培訓質量的良好方法[5]。魏芳等[6]對臨床護理人員分層培訓方法進行探討及效果評價,但有關新生兒科護士分層培訓需求的相關研究并不多見。本文通過對不同層級新生兒科護士操作培訓需求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為護理管理者有針對性地制訂干預措施實行分層培訓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取整群抽樣方法,對某婦產兒??漆t院新生兒科護士進行調查。納入標準:(1)在本院新生兒科工作,具有護士執業資格證書;(2)在崗且愿意參加本次研究;(3)無嚴重身心疾病。排除標準:(1)護理輪轉人員;(2)不符合以上任何一項納入標準者。護理部按照臨床護士的工作年限、職稱、學歷、技術水平和能力,將其分為CN1、CN2、CN3、CN44個級別。新生兒科共有護士69名,除3名護士長及2名護士長助理外,調查對象共64名,其中CN1護士23名,CN2護士27名,CN3護士14名。1.2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確定新生兒科護士??撇僮骷寄芘嘤杻热?,采用問卷調查表調查其操作培訓需求現狀,分析影響因素。1.3調查工具。自行設計調查表,包括一般情況調查表及新生兒科不同層級護士培訓需求問卷。1.3.1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9個項目,分別為性別、年齡、工作年限、職稱、目前層級、目前學歷、崗位、接受培訓的意愿、自評工作勝任情況。1.3.2培訓需求問卷。自行研制新生兒科不同層級護士培訓需求調查問卷,由5位護理專家先后多次對內容進行審閱、修改,最終問卷專家評價內容效度為0.954,Cronbach′sα系數為0.968,重測信度為0.835。問卷共有兩個維度,分別是新生兒臨床護理基礎技能及??萍寄?。其中CN1有30個條目,CN2有22個條目,CN3有12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5級計分法,0分為不需要,1分為不太需要,2分為一般,3分為需要,4分為非常需要,分數越高說明需求程度越高。1.4資料收集方法。研究者將問卷內容輸入到“金數據”后生成二維碼,發至新生兒科護士微信群,向護士說明調查目的,要求其通過掃碼形式自愿參與填寫。共回收64份,有效問卷64份,有效回收率100.0%。1.5質量控制。成立課題指導小組,由5人組成,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4人。主要任務是擬定研究主題,確定調查內容,收集并統計分析調查結果。
2統計學方法
年輕護士臨床知識能力培訓思考
隨著現代醫院的蓬勃發展,作為西南地區綜合實力前列的大型婦女兒童醫院,該院收治高危婦產科病員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1]。根據醫院對婦產科2018年的發展規劃以及醫療需求的不斷增加,培養出優秀、高效的婦產科護理團隊刻不容緩。婦產科低年資護士(工作1~3年)承擔了大量臨床護理工作,為加強低年資護士綜合素質,提高護士安全意識與應對能力,確保護理質量,婦產科對1~3年的年輕護士進行針對性培訓[2]。由護理部及婦產兒科20名護士長根據低年資護士在臨床工作中表現突出的薄弱環節制定培訓計劃,以理論知識為基礎,結合醫院真實發生的案例做分析,強化應變處理能力改變固有思維模式,采用新型教學模式—課堂派為工具,配合實境化的急救演練、多媒體視聽等方法進行培訓[3]。該文對培訓效果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該院至2018年入職1~3年的婦產科年輕護士23人,其中本屆學員22人,往屆補考學員1人,共23人參加培訓。1.2方法。1.2.1精良的師資。由護理部、婦產科、新生兒科共20名護士長組成的教學小組,有著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管理經驗及教學經驗,都有著中級以及中級以上的專業技術職稱,了解低年資護士在臨床工作中表現突出的薄弱環節,以及急需的了解的、感興趣的相關知識點,共同討論制定了符合現今需求的培訓計劃及課程。1.2.2合理的方法。該次培訓除延用以前的講授、演示、討論、案例分析、視聽教材等方法,還引用新型教學模式—課堂派,要求各位學員做到100%課前預習,根據人體記憶曲線原理在培訓前、授課后2周分別針對同一知識點各進行1次考核??偣舶才?2次培訓,其中第1次培訓為綜合能力考核,以便教學組了解學員的基礎能力。其后10次培訓,每2周培訓1次,每次培訓2節課2個內容,共20個內容,涉及急救的內容分別進行急救演練,對其中18個內容進行考試,第12次培訓再次進行綜合能力考核,以了解學習掌握情況。1.2.3強化理論。低年資護士的工作經驗較少,基礎知識薄弱,涉及跨科的專科知識更是不足,根據這點開展多學科聯合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婦科、產科、新生兒科、乳腺科。結合病例,以生動的病案討論和經驗分享培養學員的觀察、思考能力,同時增加她們的知識儲備和經驗儲備。1.2.4重視實訓。培訓課程中包括新生兒窒息復蘇、急產的處理、孕產婦心跳驟停、子癇急救、新生兒撫觸及智護技術等涉及急救和操作的課程開展急救演練和技術操作培訓。以案例為主,結合關鍵環節及重點難點講解、互動討論、現場演練、分組訓練考核等方式對培訓學員進行實訓。在培訓期間病房工作的培訓學員到產房實習12d,產房工作的培訓學員到病房實習12d。由帶教老師一對一手把手的帶教,實習完成由帶教老師和護士長進行操作考核。1.2.5提升素質。培訓中教學組請來心理咨詢師為學員講解孕產婦心理保健,讓學員更深入地了解孕產婦的心理變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能理解和貼近孕產婦的心理,更好地開展工作。由護理部副主任為學員進行團隊精神培訓,為建立優秀的護理團隊夯實基礎。1.3考核反饋和培訓。考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員的臨床護理能力。因此,利用課堂派各科護士長能及時了解該科室培訓學員每次的考試成績及影響成績的原因、分析知識薄弱點,做到心中有數。培訓開始前,由各區教學組長對培訓學員進行一次病員管理考核,考核內容根據本科室實際情況結合培訓內容進行。針對基礎較差的培訓學員相關科室的護理教學組長會對其進行科內的針對性計劃性培訓,幫助其提高。1.4效果評價。對23名學員培訓中18個內容36次考試成績進行總結,對培訓前、培訓后的綜合能力考核成績進行分析。1.5統計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18個項目培訓前后平均成績情況。培訓后的成績明顯優于培訓前的成績,見表1。2.2培訓開始前與培訓結束后綜合能力考核成績情況。培訓后綜合能力考試成績高于培訓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兒科護士論文:兒科新護士培訓的效果透析
本文作者:趙秀芳工作單位: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總體要求總培訓時間為2年3個階段。進人臨床前,經過醫院和護理部組織的崗前培訓1周。第一階段12個月,在婦產科、兒科、門急診部分別輪轉4個月(本院是婦產兒童專科醫院),主要從事基礎護理工作;第二階段6個月,根據自愿和科室意見選擇二級學壞斗(婦產科、兒科和門急診);第三階段6個月,也在自愿和科室意見基礎上在三級學科(某個專業)定向培養。兒科規范化培訓在兒科的培訓時間共l年4個月,可輪轉4個病區,分別是第一和第三階段各1個病區,第二階段輪轉2個病區(每個病區3個月),如果該生畢業前訂實習是在本院兒科,則在培訓結束后可輪轉兒科所設的全部5個病區。培訓期間要求掌握基礎護理相關知識、常用護理技術操作、兒科護理基礎理論和專科技術操作、兒科常見疾病護理常規及急救技能,在第三階段時更注重于??评碚摵图寄艿呐囵B,使受訓者能全面掌握或熟悉兒科相關知識和技能,更好地適應兒科臨床護理工作。
醫院建立完善的護士規范化培訓制度,包括《管理辦法》、《培訓細則》等,成立規范化培訓管理職能組織(四級)并明確各級管理組織的職責。各二、三級學科在醫院《培訓細則》基礎上,根據??铺攸c制定各科培訓細則并組織實施。專人管理,建立《規范化培訓手冊》和《帶教老師手冊》。本人填寫《規范化培訓手冊》,其中的操作量化表要求每天登記并有老師簽字,月底匯總后交教務部審核保存,培訓周期結束后手冊歸檔保存。帶教老師做好《帶教老師手冊》記錄,以備查。護士長做教學管理,記錄在護士長手冊中??己朔椒ǚ制綍r抽查、出科考核、階段性考試和結業考試。平時抽查包括帶教老師、護士長、科護士長和護理部的抽查:出科考核在輪轉下一個科室前完成,包括勞動紀律、醫德醫風、服務態度、工作態度、學習態度、溝通協調能力、團隊精神、專業理論、技術操作和分管病人情況等:在每一個階段結束和完成培訓后進行階段性考試和結業考試,考試內容第一階段為基礎護理知識,第二階段為兒科相關知識,第三階段為所在兒科某專業理論知識,結業考試為綜合應用性試題。所有考核均以百分制計算,結果交醫院教務部存檔,并作為評優(評優比例為巧%)和培訓結束醫院選留的依據。自2007年進行護士規范化培訓以來,共招收5屆,300余人,已結業3屆。本文結果只統計已結業的3屆學員情況。理論成績總體上均有提高,各屆一階段與三階段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o,01),二階段與三階段具有統汁學意義(P<0.05),一階段與’二階段僅2009屆學員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技術操作成績各階段無統計學差異。
規范化培訓適應了兒科護理工作的需要基于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兒科護理在護理評估、溝通交流和技術操作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規范化培訓可滿足兒科護理對護士的特殊需要。目前全國還沒有一所兒童專科護士學校,剛從普通護士學校或護理院校畢業的護士,很難承擔兒科臨床護理的工作。每年均有部分受訓者中途退出培訓,原因之一為考核不合格(表1),還有部分不愿在兒科工作者(表2)。從護生到獨立承擔護士角色需要1.5一2年的過渡階段,且在校學得的理淪知識需要一段時間(幾年)有指導的臨床實踐才能真正轉化為臨床工作能力。因此,開展規范化培訓適應了兒科護理工作的需要。規范化培訓提高了受訓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在規范化培訓的過程中,我們注重對受訓者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高。在培訓細則中規定了各項護理操應完成的數量,建立操作量化登記表,要求受訓者每日記錄,并有當天老師的簽字,月底匯總;帶教老師、護士長和其他各級管理人員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各階段結束要考核,規范其臨床護理操作,強化理論知識。通過培訓,學員的理論和技術水平都得到了較大提高(表3)。規范化培訓提高了受訓者的綜合素質在培訓過程中,我還注重受訓者綜合素質的培養,包括醫德醫風、服務態度、工作態度、學習態度、溝通協調能力、團隊粘神的培養,每輪轉完9個科室都要對以上內容進行綜合測評,結果納人總成績。同時還要求受訓者在培訓期間要進行高一級的學歷教育學習,進一步提高學歷水平,所有持中專和大專文憑的學員都在繼續大專和專升本科學習(未完成學歷教育)。經過近2年的培訓,學員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臨床護士規范化培訓是護理專業畢業后教育的重要階段,是終生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護理人才培養和專業隊伍穩定,提高護理水平,保障病人安全。兒科新護士的規范化培訓提高了護士的專業知識、技術水平和綜合能力,適應了兒科臨床護理需要,為??谱o士培養奠定了基礎,是兒科護理隊伍整體素質和護理質量提高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