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醫學專業規劃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4 08:52: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動物醫學專業規劃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動物醫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
1職業院校動物醫學專業實訓基地的現狀
1.1基地建設不完備,影響學生技能的提升。目前多數職業院校缺少或沒有專門的實訓基地,軟件硬件設施不完備。高職動物醫學專業是屬醫學類的專業,是技能操作性很強的專業。高職動物醫學專業學制較短,這本身就限制了技能目標的達成度,并且,多數院校在實踐教學安排上仍延用過去老方案,受限于基地設備等條件,使實踐教學安排的學生有限,更阻礙學生技能素質的提高,不利于人才培養。1.2實訓設計不合理,缺少職業氛圍。許多院校動物醫學實訓場地,只是劃分出不同的實訓室場地而已并不明確實訓功能,更缺少工作過程的連續性,只開展單項的實驗實訓,沒有系統化的總體設計,缺少根據真實崗位需求設計出的連續性、能重復性的強化訓練項目,難以完成動物醫學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另外,大部分職業院校在專業建設中,無論教師、學校還是社會,只是口頭上關注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訓上來。很多實習基地缺東少西,不能真正的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更不注重在學生敬業精神、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職業素養的培養上下功夫[3]。但事實上,學生在校期間職業素養的提高,會間接影響臨床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的穩定性。所以我們不僅要重視職業技能的提升,還要更重視職業素養,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零距離對接崗位,更好的滿足畜牧業發展對人才需求。1.3專業化程度弱,缺少開放性。很多院校動物醫學專業沒有專項基地,有的一個基地掛一個門牌,實際還承載其他專業的很多別的實訓項目。例如:動物解剖實訓室,既用來進行常規的動物生理解剖,還用來做診療實訓、外科手術縫合實訓等;基地規劃和設計,沒能與時俱進,單方面考慮為校內學生提供基本技能實訓場所,沒有融入作為一個高等學府對社會的服務功能上,這也是影響職業院校學生培養水平的重要因素,也切斷教學與社會、教學與企業的需求這個鏈條;基地設施設備上也沒有走在行業企業的前頭,有一定的滯后性,缺少開放性,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1.4教師人力不足。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動物醫學專業師生比例嚴重失調,校內實訓基地指導教師大多由專業教師兼職擔任,根本無法滿足大批學生同時進行實習實訓;另外,個別專業教師并不具備很強的臨床實踐經驗,導致指導教師進一步匱乏,很難對學生做專業性的指導。
2動物醫學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要作用
2.1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就業機會。從目前學生實習單位的反饋情況看,在學生就業和實習中,對其實習效果和就業影響較大的因素是學生缺少真正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隨著畜牧業的科學化、規模化發展,對實習就業學生的專業核心技能需求越來越明顯,學生在校內完成職業能力的訓練與提升,可大大縮短學生實習與就業之間的適應期,綬解學生實習期的心理焦慮。同時,通過校企合作,把企業的優秀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帶動和推進學校更好更快的發展,學生就業實習時,進入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時會很快的做出適應,大大提高了就業成功率和穩定性。一些技能操作水平較高的優秀學生,也能很好的適應社會需求,通過努力創辦屬于自己的動物醫院。他們事業取得成功之后,會積極和學院開展合作交流,為師弟師妹提供較好的實習就業的機會[4]。這使得實訓基地成為就業培養基地,進一步突顯了基地的培育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作用。2.2為畜牧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儲備人才。隨著畜牧業的進一步科學化規模化的發展,尤其在近幾年豬肉價格明顯飆升,寵物行業迅猛發展的今天,對動物醫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顯著增加。實訓基地建設的好壞,不僅關乎學生的技能水平,宏觀上也是在為整個畜牧行業培育優質的人才儲備,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實訓高仿真模擬職業環境,練就職業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先進的經營理念、學習科學的診療技術,這都將為未來他們對大型綜合性畜牧企業的高效發展起推動作用。2.3提高教學,服務科研。建立的實踐教學基地不僅有利于培養優秀的學生,更加有利于我們職業院校教師的科研與教學工作。職業院校不僅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更離不開科研,這才是高校教學和科研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2]。基地建設是保障校企合作的大前提,基地建設完備有利于開展實質意義的校企合作,是學生在校期間能真正向企業人角色轉換的有效的途徑。有了基地,學校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的機會增多,這使得教學能隨時了解行業企業的發展動向或發展趨勢,有利于校方更好的調整學生的實踐技能訓練項目,做到專向培養。另外,有了實訓基地教師可以到校內實習基地進行專業實踐鍛煉,更好的了解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并將這些新的知識應用到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企業資源搞專項課題,并將成果融入教學,可以實現科研和教學雙贏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2.4創辦品牌專業、培育雙師隊伍。黑龍江省內各大高職院校80%院校均開設動物醫學專業,如何在激烈的招生竟爭中,突顯我院的優勢和動物醫學專業特色,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大事。在總體師資力量和實訓條件不相上下的前提下,要從眾多學校脫穎而出,是專業建設和發展的目標,而在人才培養體系大同小異的情況下,專業能力的培養就突顯其重要性,要在核心技能培養上有所建設,突顯人才培養的高技能、高素質。首先就是建設一個規范、科學的實踐技能鍛煉基地,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職業素質;同時,還能提升教師本身的雙師型素質,帶動教師、學生共同提升實踐能力,使實習與就業成為良性大循環。有了基地教師可以“引進來,走出去”[3]。學校聘請高職稱的“雙師”型教師,和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企業人員到校任教,并承擔動物醫學專業核心實踐訓練的教學任務,大大提高技能訓練的專業性;還可以聘請行業專家對教師進行實踐操作、專業技能培訓,提高教師動手能力,提高其教學組織與實施能力。教師通過實踐了解專業新知識、新技術及行業新動向,提高專業水平和帶教能力,為創辦優質專業提供軟硬件基礎。
3小結
動物醫學專業學生想提升實踐能力,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和優化是實現學生實踐技能提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動物醫學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勢必要從傳統的實訓室中脫離,要高仿真的模擬的職業環境,要貼近實際崗位和服務的一線,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按未來就業的專業崗位要求,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和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基地建設要向實用型、綜合性和社會化轉變,既要滿足校內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需求,也要成為雙師型教師的培訓基地,還得擔負有面向社會和行業提供動物醫學專業技能培訓及在崗繼續教育提升等社會服務的責任[1]。因此,動物醫學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與優化改革,具有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的任務,勢在必行[5]。
實訓基地對動物醫學實踐教學的作用
1職業院校動物醫學專業實訓基地的現狀
1.1基地建設不完備,影響學生技能的提升。目前多數職業院校缺少或沒有專門的實訓基地,軟件硬件設施不完備。高職動物醫學專業是屬醫學類的專業,是技能操作性很強的專業。高職動物醫學專業學制較短,這本身就限制了技能目標的達成度,并且,多數院校在實踐教學安排上仍延用過去老方案,受限于基地設備等條件,使實踐教學安排的學生有限,更阻礙學生技能素質的提高,不利于人才培養。1.2實訓設計不合理,缺少職業氛圍。許多院校動物醫學實訓場地,只是劃分出不同的實訓室場地而已并不明確實訓功能,更缺少工作過程的連續性,只開展單項的實驗實訓,沒有系統化的總體設計,缺少根據真實崗位需求設計出的連續性、能重復性的強化訓練項目,難以完成動物醫學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另外,大部分職業院校在專業建設中,無論教師、學校還是社會,只是口頭上關注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訓上來。很多實習基地缺東少西,不能真正的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更不注重在學生敬業精神、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職業素養的培養上下功夫[3]。但事實上,學生在校期間職業素養的提高,會間接影響臨床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的穩定性。所以我們不僅要重視職業技能的提升,還要更重視職業素養,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零距離對接崗位,更好的滿足畜牧業發展對人才需求。1.3專業化程度弱,缺少開放性。很多院校動物醫學專業沒有專項基地,有的一個基地掛一個門牌,實際還承載其他專業的很多別的實訓項目。例如:動物解剖實訓室,既用來進行常規的動物生理解剖,還用來做診療實訓、外科手術縫合實訓等;基地規劃和設計,沒能與時俱進,單方面考慮為校內學生提供基本技能實訓場所,沒有融入作為一個高等學府對社會的服務功能上,這也是影響職業院校學生培養水平的重要因素,也切斷教學與社會、教學與企業的需求這個鏈條;基地設施設備上也沒有走在行業企業的前頭,有一定的滯后性,缺少開放性,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1.4教師人力不足。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動物醫學專業師生比例嚴重失調,校內實訓基地指導教師大多由專業教師兼職擔任,根本無法滿足大批學生同時進行實習實訓;另外,個別專業教師并不具備很強的臨床實踐經驗,導致指導教師進一步匱乏,很難對學生做專業性的指導。
2動物醫學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要作用
2.1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就業機會。從目前學生實習單位的反饋情況看,在學生就業和實習中,對其實習效果和就業影響較大的因素是學生缺少真正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隨著畜牧業的科學化、規模化發展,對實習就業學生的專業核心技能需求越來越明顯,學生在校內完成職業能力的訓練與提升,可大大縮短學生實習與就業之間的適應期,綬解學生實習期的心理焦慮。同時,通過校企合作,把企業的優秀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帶動和推進學校更好更快的發展,學生就業實習時,進入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時會很快的做出適應,大大提高了就業成功率和穩定性。一些技能操作水平較高的優秀學生,也能很好的適應社會需求,通過努力創辦屬于自己的動物醫院。他們事業取得成功之后,會積極和學院開展合作交流,為師弟師妹提供較好的實習就業的機會[4]。這使得實訓基地成為就業培養基地,進一步突顯了基地的培育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作用。2.2為畜牧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儲備人才。隨著畜牧業的進一步科學化規模化的發展,尤其在近幾年豬肉價格明顯飆升,寵物行業迅猛發展的今天,對動物醫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顯著增加。實訓基地建設的好壞,不僅關乎學生的技能水平,宏觀上也是在為整個畜牧行業培育優質的人才儲備,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實訓高仿真模擬職業環境,練就職業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先進的經營理念、學習科學的診療技術,這都將為未來他們對大型綜合性畜牧企業的高效發展起推動作用。2.3提高教學,服務科研。建立的實踐教學基地不僅有利于培養優秀的學生,更加有利于我們職業院校教師的科研與教學工作。職業院校不僅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更離不開科研,這才是高校教學和科研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2]。基地建設是保障校企合作的大前提,基地建設完備有利于開展實質意義的校企合作,是學生在校期間能真正向企業人角色轉換的有效的途徑。有了基地,學校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的機會增多,這使得教學能隨時了解行業企業的發展動向或發展趨勢,有利于校方更好的調整學生的實踐技能訓練項目,做到專向培養。另外,有了實訓基地教師可以到校內實習基地進行專業實踐鍛煉,更好的了解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并將這些新的知識應用到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企業資源搞專項課題,并將成果融入教學,可以實現科研和教學雙贏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2.4創辦品牌專業、培育雙師隊伍。黑龍江省內各大高職院校80%院校均開設動物醫學專業,如何在激烈的招生竟爭中,突顯我院的優勢和動物醫學專業特色,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大事。在總體師資力量和實訓條件不相上下的前提下,要從眾多學校脫穎而出,是專業建設和發展的目標,而在人才培養體系大同小異的情況下,專業能力的培養就突顯其重要性,要在核心技能培養上有所建設,突顯人才培養的高技能、高素質。首先就是建設一個規范、科學的實踐技能鍛煉基地,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職業素質;同時,還能提升教師本身的雙師型素質,帶動教師、學生共同提升實踐能力,使實習與就業成為良性大循環。有了基地教師可以“引進來,走出去”[3]。學校聘請高職稱的“雙師”型教師,和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企業人員到校任教,并承擔動物醫學專業核心實踐訓練的教學任務,大大提高技能訓練的專業性;還可以聘請行業專家對教師進行實踐操作、專業技能培訓,提高教師動手能力,提高其教學組織與實施能力。教師通過實踐了解專業新知識、新技術及行業新動向,提高專業水平和帶教能力,為創辦優質專業提供軟硬件基礎。
3小結
動物醫學專業學生想提升實踐能力,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和優化是實現學生實踐技能提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動物醫學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勢必要從傳統的實訓室中脫離,要高仿真的模擬的職業環境,要貼近實際崗位和服務的一線,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按未來就業的專業崗位要求,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和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基地建設要向實用型、綜合性和社會化轉變,既要滿足校內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需求,也要成為雙師型教師的培訓基地,還得擔負有面向社會和行業提供動物醫學專業技能培訓及在崗繼續教育提升等社會服務的責任[1]。因此,動物醫學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與優化改革,具有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的任務,勢在必行[5]。
動物醫學專業課程改革論文
1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標的建置
依據國家職業教育指導思想、學校特色與定位、產業發展及職場需求、家長與校友期望、學生個人能力與發展等,確立了三級(校級、院級、專業)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標,即學習成果的確立。制訂的動物醫學專業教育目標為:面向畜牧獸醫行業,培養具有創業能力和較高敬業精神,具有信息處理、有效溝通和終身學習能力,從事動物疾病診斷、治療、預防、控制和動物檢疫檢驗的獸醫技術人員。核心能力從協作力、學習力、責任力、執行力、專業力、發展力六個方面進行制訂,每項核心能力指標具體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溝通整合(協作力),具備與他人、動物有效溝通及團隊協作的能力;具備跨畜牧、獸醫等專業合作的能力。二是學習創新(學習力),具備學會學習及信息處理的能力;具備創新思維及創業的能力。三是責任關懷(責任力),具備承擔責任、關懷社會、關愛動物的精神;具備人文、藝術的基本涵養。四是問題解決(執行力),具備發現、研究動物疾病問題的能力;具備制訂、實施動物疾病防控或診療方案,處理動物疾病的能力。五是專業技能(專業力),具備運用診斷、治療、預防、控制和檢驗動物疾病技術、技能的能力;具備管理動物診療企業崗位的能力。六是職業素養(發展力),具備愛崗敬業、遵守規范、安全生產、保護環境的職業操守;具備適應崗位、心理調適、自我提升的能力。
2課程的調整
在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標的導引下進行課程調整,將原來的基礎課+專業課調為素質通知課程、專業統整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選修學程,增加體現學生協作力、責任力及發展力的課程,以便達到預期目標。素質通知課程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語文閱讀與表達、形勢與政策、大學生心理健康、辦公設備與軟件應用、專業英語、體育、就業指導等;專業統整課程開設實用化學、動物解剖生理、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等;專業核心課程開設動物病理診斷、動物臨床診斷、動物藥物應用、動物外科手術、動物防疫檢疫、中獸醫、獸醫法規等。在專業選修課程中設置動物疾病模組課程和寵物疾病模組課程,學生可根據就業方向進行選修,也可全修。動物疾病模組課程有牛羊病防治、豬病防治、禽病防治、寵物病防治、特種動物病防治;寵物疾病模組課程有寵物內科病防治、寵物外產科病防治、寵物傳染病防制、寵物寄生蟲病防制等。
3課程的設計
動物醫學專業在課程設計時采用工作過程導向的學習領域課程體系,按照獸醫行業“診治防控檢”工作過程開發學習領域,突出動物疾病診治能力、疫病防控能力和動物檢疫檢驗能力的培養。通過對養殖場、動物醫院等企業進行現場調研,對崗位職業能力進行分析,確定動物醫學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崗位是動物疾病診斷、治療、預防、控制和動物檢疫檢驗等。通過對崗位工作任務的收集,整理出疾病調查、病原檢驗、病理剖檢、臨床檢查、藥物治療、外科手術治療、疫病預防與撲滅等典型工作任務,根據能力復雜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務,歸納出動物醫學專業的行動領域是動物疾病診斷、動物疾病治療、動物疫病預防、動物疾病控制和動物檢疫檢驗。在此基礎上,根據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將遞進重構行動領域轉換為學習領域。與企業行業合作,參照獸醫職業資格標準,針對獸醫臨床工作特點,以診療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進行成果導向課程大綱及單元教學設計的開發。
動物醫院虛擬仿真實踐項目建設思考
1虛擬仿真實踐項目的意義
作為動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最重要的臨床實踐教學基地,高校動物醫院的根本任務是培養能夠從事動物疾病診療、防疫檢疫、教學科研等工作的高級人才。而在社會需求不斷提升的今天,如何讓更多的學生方便的接觸到臨床實踐,教師能夠隨時隨地為學生提供實踐指導,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是教學型動物醫院面臨的新挑戰。為了進一步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實踐教學、拓展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延伸時間和空間、提升實踐的質量和水平,2017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提出了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并在2018年《關于加強農科教結合實施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中由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出了建設300個左右農林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全國各高校也陸續將虛擬仿真項目的建設列入了學校的長遠規劃,以適應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虛擬仿真教學項目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不但適應了信息時代合作培養、資源共享的改革要求,而且為動物醫學專業人才的臨床實踐提供了先進手段、開放平臺和優質資源,在動物醫學專業人才綜合能力培養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2]。
2動醫專業對人才的需求
2.1發展需要。當前我國的畜牧業發展正處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動物生產的高產、高效、優質、生態以及安全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首要目標。畜牧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不斷提升,從養殖場的規劃設計、生產流程、疫病防控和質量管理等環節都需要大量的高水平專業人才。2.2市場需要。我國寵物的飼養數量快速增長,對高水平寵物保健和診療服務的需求日益提高。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中國寵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統計,未來五年(2019-2023)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78%。到2023年,我國寵物行業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將超過3000億元。寵物的診療水平主要取決于寵物醫生的臨床實踐技能。2.3安全需要。目前動物疫病仍然是制約我國養殖業健康發展的首要問題。近年來,非洲豬瘟、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頻繁暴發和流行,不僅給我國的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對國家的食品安全、人民的健康和綠色生態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動物疫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急需專業的人才和規范化的診療技能。
3高校動物醫院臨床實踐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校動物醫院屬于教學與經營兼用型動物醫院,在培養學生的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方面起著關鍵作用,主要在于幫助學生鞏固專業知識的同時形成動手實踐能力,使之具備從事相關行業的能力[3]。雖然我國培養動物醫學人才的高校一般都建有動物醫院,但動物醫院的臨床教學水平普遍堪憂[4]。3.1缺乏良好的醫療環境和先進的診療設備。由于資金和規模的限制,高校動物醫院在整體硬件條件上依然略顯落后,目前可進行的多為寵物的診療實踐,而畜禽養殖相關的疾病臨床實踐則極少。檢查項目也基本是血液生化、影像、B超和內窺鏡等常規項目,而如CT、血氣分析等更為深入的檢查則無法進行。3.2缺乏穩定的高水平臨床實踐教學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高水平的臨床指導教師。近年來,我國許多高等院校將承擔研究課題、當作職稱晉級的重要指標,致使大多數教師“重科研、輕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指導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造成了高校臨床指導教師短缺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師生比失衡,使得學生在實踐環節中很難得到一對一的指導,積累診療經驗和學習實踐操作的機會就很少。3.3缺乏臨床病例類型。在學生臨床實習期間,高校動物醫院的接診量是沒有規律的,出現的病例有限且不系統,大部分病例是通過以前的記載進行認識學習,給實踐環節的培養帶來了不便,也大大降低了實習效果。3.4難以兼顧學生實訓與對外服務。高校動物醫院在承擔學生實訓的同時還提供對外服務,由于實習學生較多只能分小組進行,而動物醫院接受實習的時間有限,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另外,動物醫院在完成學生實訓任務的同時,對外只能提供有限的服務,這樣導致動物醫院積累的臨床經驗有限,治療技術和水平得不到快速有效的提升。
寵物醫學專業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探討
摘要:根據寵物產業發展需求,在寵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積極開展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探索,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將勞動教育納入寵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搭建特色勞動教育實踐平臺,增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完善師生勞動教育評價機制,為同類院校專業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專業教育
國務院2020年3月頒布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1],高職院校應該根據學科專業的不同特點加強專業教育與勞動教育融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著力解決好職業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重勞動輕教育、重專業技能學習輕勞動素質教育、重技能考核輕素養評審等問題[2],保障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寵物科技學院根據寵物產業發展需求,在寵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積極開展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探索,促進學生核心勞動技能養成和綜合勞動素質提升。
1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目標
寵物醫學專業教育主要面向動物(寵物)疾病診療等行業企業,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國際視野和終身學習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寵物醫學人才。學生經過專業學習能夠掌握動物(寵物)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等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團隊協作的職業素質、創新創業精神和工匠精神,畢業后從事寵物疾病診療技術和經營管理等崗位工作。畢業生經過3-5年的發展,能夠成為相關大中型企業的技術骨干或中小企業一線技術主管,達到主治寵物醫師水平。通過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使培養的寵物醫學專業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能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3]
2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具體做法
醫學人文教育的應用3篇
第一篇
一、開設醫學人文綜合課程
醫學人文作為一個多學科和跨學科的研究領域,涉及學科眾多,缺乏橫向聯系,通過開設醫學人文綜合課程可以讓學生對醫學人文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所謂醫學人文綜合課程,即把不同的醫學人文課程有機結合起來,從整體上來介紹醫學人文知識,以問題為中心來學習醫學人文的概念、方法,從醫學人文學科和臨床現象的結合點上,把醫學人文知識內化為醫學人文觀點和醫學信念[2]。建議在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第5學期開設醫學人文綜合課程Ⅰ,第8-10學期開設醫學人文綜合課程Ⅱ。通過醫學人文綜合課程Ⅰ的學習,使學生明確醫學人文的內涵和外延,理解醫生的職業精神是醫生在職業活動中應具有的醫學科學精神與醫學人文精神的統一,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貫穿整個醫學教育的醫學人文課程Patient/Doctor(病人—醫生)Ⅰ-Ⅲ及國內部分高等醫學院校開設的“醫學人文概論”、“醫學人文社會科學概論”等課程都是有益的探索。為保證醫學人文教育的系統性和深入性,建議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在醫學人文綜合課程的基礎上第6-7學期開設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社會學等2-3門醫學人文核心課程。
二、將醫學人文教育融入醫學專業課程中
要加強醫學人文教育,有學者提出應該增加醫學人文課程的門數和課時,但增加很多的課程和課時勢必增添學生的負荷,既不必要,也不可行。以山西醫科大學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為例,第1-7學期共開設42門課程,總學時2939小時,學期均學時為420小時,課程空間已近飽和。醫學人文教育應當另辟蹊徑,以融合的思路解決課程空間的問題,在開設醫學人文綜合課程及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尋求醫學人文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教育的契合點,探索醫學專業課程中的人文教育[3]。醫學與人文既不是二元對立的,也不是簡單加和的,而應該是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通過在醫學專業課程中滲透生死教育、醫學史、醫患溝通、病人心理等醫學人文教育的內容,使醫學生懂得醫學科學知識與醫學人文知識之間存在廣泛而密切的聯系,形成醫學人文與醫學專業課程相互融通、緊密結合的長效機制,打破醫學人文教育中醫學與人文的獨白造成的學科壁壘,同時促進醫學專業知識的學習,達到雙贏。醫學與人文的融合需要教學管理部門、醫學專業教師、醫學人文教師的通力合作。
三、醫學人文與實踐的結合
高校醫學期刊編輯提升學術能力研究
[摘要]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醫學期刊肩負著傳播科學和培養學術人才的雙重任務。作為醫學未來科研工作主力軍的醫學研究生是高校醫學期刊重要的作者群之一。針對醫學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期刊編輯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開展醫學論文寫作指導,進行針對性的稿件退修,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并適時開辟研究生欄目等來提升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培養研究生作者群,優化期刊稿源,促進期刊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醫學期刊;編輯;研究生;學術能力;策略
“雙一流”建設是政府與高校共同推進的一項大工程,在該戰略背景下,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當前,國內幾乎所有醫學院校均將在專業領域核心期刊發表一篇論著作為研究生學位授予的基本條件之一[1]。在很多醫學院校,甚至成為研究生獎學金及各類優秀評定的主要指標,這使得研究生作者的投稿比例越來越高。筆者對溫州醫科大學所屬的《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溫州醫科大學學報》《肝膽胰外科雜志》等期刊近年來研究生作者的論文數量進行大致統計,發現研究生發表的論文均占了較大比例。但是在編輯工作實踐中,筆者發現研究生作者群由于缺乏科研和論文寫作經驗,與其他作者群相比,稿件中總是存在各種問題。一直以來,充足、優質的稿源是高校醫學期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期刊擁有和保持核心競爭力的源泉,但近年來不合理的學術評價體系使得國內的大量優質稿源外流。面對此種現狀,高校醫學期刊如何在“雙一流”建設中通過相應的對策培養優秀作者群,拓寬稿源值得我們編輯深思。為此,筆者對《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研究生作者稿件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后,提出提升研究生學術能力的一系列策略,以期培養研究生作者群,增加優質研究生稿源,達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發展的雙贏效果。
1研究生作者稿件中的常見問題
1.1寫作欠規范。醫學研究生由于初涉科學研究或者進行科學研究的時間較短,論文寫作經驗不足,甚至不知道醫學學術論文該如何寫,所以稿件常存在寫作不規范,可讀性差的問題。筆者對雜志近兩年來的研究生來稿進行分析后,發現寫作方面欠規范主要包括:論文題目不準確,表述累贅,未能概括全文;單位和作者署名隨意,中英文表述不對應;中英文摘要不夠簡練,未能體現全文的主要內容,甚至出現摘要內容和論文內容不符現象;前言內容闡述條理不清,寫一大堆概念性內容,而未能闡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表述不清,讀者無法重復研究;醫學專業術語混用,量和單位使用混亂,圖表和公式使用不規范;文內語言表達不規范,語句不通順;參考文獻著錄信息錯誤,著錄項目不全,引用的文獻無代表性等。1.2科學性不夠。稿件的作者只有大量地查閱相關資料,認真地研究、分析數據,并認真地在科學實驗研究中進行探究,以最充分、最真實有力的實驗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才能保證稿件的科學性[2]。顯然很多初涉科研的研究生做不到以上要求,對相關研究領域的背景和研究進展情況不了解,常出現選擇的實驗方法不科學,得到的實驗數據不準確,投到編輯部的稿件邏輯結構不清晰,論述缺乏依據,結論與結果混淆或者結論只是簡單重復結果的內容,未能與其他研究結果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得出的結論無說服力等問題,導致論文的科學性不夠。1.3存在學術失信行為。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除了進行醫學研究,完成論文答辯外,大部分時間需在醫院各科室輪轉,完成臨床實習,這使得他們能用于研究的時間較非醫學專業的研究生少,再加上醫學研究過程中往往受樣本例數、對象依存性、偏倚及其他不可控性因素的影響,耗時耗力,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于是部分醫學研究生便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偽造、篡改實驗數據甚至直接抄襲、剽竊他人研究成果,以求順利,申請碩士或博士學位[3]。彭志紅等[4]以不記名的方式對醫學研究生進行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6%的研究生承認在實驗中為與預期研究設計一致,曾不同程度地修改數據,編造結果,違背了學術誠信。此外一稿多投也是醫學研究生學術失信的主要表現之一。醫學研究耗時長,完成課題時,往往已臨近畢業,為及早知道審稿結果,盡快,有些研究生便會選擇一稿多投[5]。1.4存在醫學倫理問題。醫學期刊涉及的是人或動物的生命健康,刊發的大部分稿件是關于人或者動物的醫學研究,因此不可避免會產生醫學倫理道德問題[6]。林加西[7]對我國777篇醫學動物實驗論文的倫理規范情況調查顯示,我國醫學期刊論文中大多數作者的倫理意識不強,僅10.55%的論文寫明經倫理審查并同意開展,2.96%的論文注明遵守實驗動物管理條件、飼養及實驗過程,1.8%的論文注明倫理學審查編號。筆者在編輯工作中發現,醫學研究生因研究經驗不足,尚未真正參加臨床工作,缺乏倫理意識,與其他作者相比,研究生的稿件存在更多的醫學倫理問題。
2編輯提升研究生學術能力的思考
醫學專業生物化學課程教學論文
1通識教育的概念及與專業教育的關系
通識教育(generaleducation),又被稱為一般教育或通才教育,來自于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國內外教育家對通識教育的涵義解釋是豐富多彩、見仁見智的,但在各自不同的闡述中,達成共識的是:通識教育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教育方法和內容,而是一種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德性,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的教育[1]。第一個把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聯系在一起的是美國博德學院教授帕卡德(A.S.Packard)。之后,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印度、俄羅斯等諸多國家也有類似的教育理念與做法。20世紀末通識教育理念進入我國大學教育界,眾多教育家對通識教育與我國提出的素質教育、自由教育和通才教育等教育進行了辨析,通過辨析,逐步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推行這一教育理念。通識教育具有多樣化與聯系性的特點。正確理解它的多樣性與聯系性,是把握通識教育科學內涵、促進通識教育實施的一個重要方面。通識教育理念與專業教育的有效結合能較好地解決近代以來大學教育極端專業化和功利化所帶來的一些弊端[2]。在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兩者的關系中,存在許多爭議,作為醫學院校專業課程的一線教師,筆者較為認同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關系,也就是說醫學院校對于學生從事專業工作所必需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必須通過其專業課程學習進行培養,但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始終貫徹通識教育理念,并指導教學過程(包括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等),以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激發學生作為醫務工作者的人文意識,倡導學生加入到基層衛生組織服務隊伍中去。
2醫學專業生物化學的專業地位
總體而言,其內容包括五大板塊:人體的化學物質組成,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人體的正常代謝及調控,遺傳信息的表達與調控,肝臟、血液等重要器官與系統的生物化學[3]。通過五大板塊內容的學習,為醫學各專業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和后期實習及臨床工作奠定基礎。臨床上各種疾病發病機制的闡明以及診斷、治療與預防等都需要生物化學提供必需的理論和技術;利用其理論和技術,護理專業可以更好地進行臨床護理與康復指導,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可以更好地理解檢驗項目中各指標代表的臨床意義,藥學專業則可將其理論、原理和技術用于指導藥物研究、藥品生產、藥物質量控制與臨床應用。
3運用通識教育理念指導醫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
3.1以通識教育理念指導擴展內容的選取
醫學多媒體技術課程設計研究
摘要:文章通過對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醫學多媒體技術”課程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學習任務單的策劃、教學活動的設計進行探討,以提供更加完善的課程設計,為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教學任務完善提出一定的建議與改進方向。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課程設計;學多媒體技術
1“醫學多媒體技術”課程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經濟在發展的同時教育也逐步跟進發展。在新形勢下,傳統教育的弊端逐漸顯露。傳統教學通常是在課堂中進行,在固定時間里上固定的課程,由教師為主導進行知識的傳輸。這種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同時知識的接收范圍也十分有限。在信息化進程中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化教學,需要在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來進行教學方式的完善。混合式教學將一節課程分為多個階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包含了不同的學習階段,每個學習階段都有相應的學習任務。本文基于對“醫學多媒體技術”課程整體的了解進行混合式教學的學習任務方案構思。
2混合式教學下學習任務單的策劃
首先,明確學習目標。“醫學多媒體技術”是一門基于醫學知識進行醫學基礎知識信息搜集、處理、整理的學科,主要培養學生對醫學信息的處理能力。該課程的學習主題即是圍繞對醫學信息的搜集、處理和整合能力的提升。其次,確定學習內容。學習任務內容圍繞課程主題開展,從對多媒體基礎知識的了解到具體的應用,將其應用至醫學領域中去。再次,明確學習方法。針對該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安排,以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課程的實施。線上進行課前預習、操作練習、階段測驗、課后延伸等工作,線下則是教師引導的理論學習、技能訓練。最后,明確學習任務的形式。學習任務形式主要有資源瀏覽型、問題探索型、疑問收集型等。資源瀏覽型任務可以利用現有的慕課、微課和教學視頻、教學課件、電子教材、閱讀材料等資源。問題探索型任務可以布置研究主題,學生自行查找資料,嘗試解決。疑問收集型任務一般要求學生提供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旨在了解學情。另外,任務的布置還需要注重對個人信息搜集、從小組合作能力提升方面進行考慮。
動物科學系實踐教學特色的探討
我院是一所綜合型的應用型院校,堅持以最大限度滿足經濟建設的需求為最高辦學準則,以社會評價作為辦學水平高低,以服務經濟貢獻社會作為我院自身發展的根本動力。動物科學系作為農科院系,如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緊跟時代變化的步伐,辦出自身的風格和特色,是一個十分緊迫而現實的課題。本文根據動物科學系幾年來的實踐教學的基本狀況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必要可行的設想,以探討具有我院自身風格和特色的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
一、實踐教學在動物科學各專業中的地位
實踐教學是整個教育過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人才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與課堂理論教學具有同等的重要意義。動物科學系的各個專業與農學門類諸專業相似,均屬于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型專業,畢業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成為新世紀謀職就業的重要必備條件。培養這種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即實踐教學環節。只有通過實踐教學,才能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模式,也是動物科學系辦學重要特色之一。
(一)、實踐教學在動物檢疫專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生必須通過實驗課、技能課、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專業勞動課以及社會實踐等增加感性知識,提高實際操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作能力。例如,學生在畢業實習時必須到動物檢疫站、所,參加實地的畜禽及產品的檢疫檢驗工作,才能獲得上崗資格。
(二)、實踐教學是動物科學專業理論聯系實際的必要途徑。對于動物科學專業必須要求學生深入畜牧生產實踐活動,掌握各種動物飼養管理方法和畜禽日糧的科學配方,才能有效的組織畜牧生產和動物食品安全,確保人類的健康。
(三)、動物醫學更需要實踐教學。學生只有在實踐教學中鍛煉自己的操作技能,熟練醫學臨床上的各種診療動物疾病的技術,才能有效地運用理論知識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確保畜牧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