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局人才交流服務工作匯報
時間:2022-01-11 11:55:00
導語:勞動局人才交流服務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更新機制,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中心成立之初,靠的是政府行政職能,吃的是政策飯,既無壓力也無動力,面對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事行政職能的不斷削弱,工作中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暴露出來了,人才中心原來的機關管理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促進其發展,就必須創新體制,才能真正使人才交流工作做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2009年,我們進行了大膽改革,一是將人才中心與局機關實行人、財、物分離,單獨建帳,給中心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活力;二是充實力量,配備了一名專門檔案管理人員;三是投資數萬元對人才交流中心的辦公條件進行徹底改造,對中心的檔案柜、電腦、打印機等硬件設施進行了重新配備。人才中心體制的改革,硬件設施的改善,增強了人才中心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2009年獲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二、拓展業務,人才服務領域進一步擴大
隨著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各種用工矛盾不斷凸現。有的事業單位人員編制緊縮,但又不能聘用臨時工;有的過去臨時聘用人員一時難于退出現崗;有的因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富余人員難于分流。為了給這些有事要用人,有人難管理,多人無處去的單位和部門排憂解難,有效地整合社會人才資源,優化人才結構,提高人才利用率,我們于2009年由人才中心按照《公司法》正式在工商局注冊成立了“五峰宏興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積極探索人才派遣業務。這項業務起步雖晚,但發展速度較快,公司成立后,我們結合部分單位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實際,與縣電信公司簽訂了第一份派遣合同,緊接著與縣國稅局、工商局、縣一中以及部分鄉鎮建立了業務聯系,截止目前已派遣68人。2009年,縣直單位的聘用合同制人員也將納入派遣范圍,目前這項工作正在籌備之中。人才派遣業務的開展,形成了機關、企事業單位“人”與“事”的有機結合,促進了“以錢養事”的用人新機制的初步建立。在處理人事局機關、人才中心、人才服務公司三者的關系上,我們堅持各司其責,局機關主要是加強監管,并充分利用現有人事政策,為市場運行提供良好的“綠色通道”,各相關職能股室,不僅在政策和業務指導上予以支持,在具體工作中也積極配合;人才中心則不單純以營利創收為目的,主要以公共服務為主體,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人才服務公司則可以放開搞活,建立經營目標責任制,實行市場化、企業化的運作模式。公司的成立,給人才中心逐漸削弱的職能進行了很好的補充,其服務領域得到有效拓展,市場潛力進一步擴大。
三、強化服務,社會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人才交流中心各項工作以服務為宗旨,靠質量求發展,靠優質的服務去贏得更大的市場。
(一)人事工作已成規模。近幾年來,人才中心結合我縣實際,始終把人事工作當作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當作特色工作來抓,樹立人事品牌意識,通過加強政策宣傳、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豐富形式等措施,人事工作正在一年一個臺階迅速發展。為加強人事政策宣傳,我們一是印發宣傳資料,發放到各單位各部門進行宣傳;二是定期組織單位人事勞資負責人進行培訓,加強人事相關政策的學習;三是在電視臺開辟人事宣傳專欄,宣傳人事工作指南,努力擴大人事工作的社會影響。在拓展人事的服務領域上,我們努力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與服務民營經濟相結合。我們針對部分民營經濟以盈利為目的、勞務關系混亂的特點,通過政策引導,監察監管等有效措施,將其納入對象,既幫助單位理順勞務關系,又維護了勞動者權益;二是與促進企事業單位良性發展相結合。針對部分企事業單位聘用臨時工人事關系不好管理的特點,我們主動上門服務,將所有人員全部納入人才中心,方便了用人單位,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三是與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2009年我們以鄉鎮綜合配套改革為契機,積極爭取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將鄉鎮農業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等改革人員200余人全部納入了范圍,積極幫助建立了養老保險。隨著我縣教育、衛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推進,人事工作將面臨更大的機遇。
(二)努力拓展服務內容和領域。為擴大人事服務范圍和領域,我們豐富形式,做到“三個結合”:一是個人與單位相結合,極大方便了用人單位及流動人員;二是部分與全員相結合;三是單項與多項相結合。靈活多樣的形式,給人事工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活力,操作性更強,為社會服務的水平更高。同時還開展形式和內容多樣的服務,如積極開展上門服務、網上服務、短信服務,開辟政策咨詢熱線電話,為人員提供就業、工資、職稱、檔案管理、社會保險等全方位服務,所有人員的社會保險手冊、工資關系、檔案等全部由人才中心代管,特別是在處理勞務糾紛中,我們積極向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宣講政策,認真調解,積極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截止目前,在縣人才中心建立業務的單位102家,共1501人,“辦,找人才”的良好社會形象已經樹立。
(三)人才輸出工作良性發展。在人才輸出工作上,我們緊緊圍繞“求職有服務,輸出有市場,就業有技能,權益有保障”的二十字方針,堅持服務社會各用人單位,服務各類求職人員。為了給求職人員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崗位,我們一是積極向外開辟就業市場,與宜昌伍家人才市場、深圳保安區三禾人才市場聯姻,先后與省內外多家企業簽訂了就業協議。近幾年來共向省內外輸出1000余人,與武鋼物業總公司、武漢房地產公司等大型企業簽訂了長期合作合同,在輸出過程中我們嚴把手續關、合同關、質量關,實行了輸出服務“八項”承諾制,給務工人員及家長吃了一顆定心丸;二是在我縣建立比較穩定的就業基地,積極與縣內多家優秀企業如移動、聯通、電信、天宇等建立長期業務聯系,積極向他們輸送優秀人才,舉辦專場人才招聘會,在為企業提供需要的各類人才的同時,加強了與企業間的橫向聯系,為開展其他業務帶來了方便。三是與國家“陽光工程”緊密結合,積極開展輸出培訓工作。2009年3月,人才中心取得了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項目的培訓資格,為人才輸出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人才中心專門成立了陽光工程專班,并納入單位目標考核責任制,同時在鄉鎮聘請了勞務信息員,聘請專門授課教師,通過培訓提高了求職人員的工作技能,增強了就業能力。為維護廣大求職人員的合法權益,我們建立了跟蹤服務卡,積極協助處理務工人員在工作中出現的勞務糾紛,受到了社會各界充分肯定。
四、加強管理,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
人才中心是一個社會服務性部門,好的服務才能換取顧客的信任。“打鐵尚須自身硬”,為建立一支政治過硬、素質優良、作風扎實、全心全意為社會各單位、社會各類人才服務的工作隊伍,我們緊緊圍繞“扎扎實實抓管理,凝心聚力謀發展”的思想,首先是強化“四個教育”、搞好“三個結合”。“四個教育”即“三個代表”教育、勤政教育、廉政教育、思想教育。三個結合即:一是與文明創建活動相結合;二是與爭先創優活動相結合;三是與做人民滿意的工作者相結合,堅持做到生人熟人一個樣,新老客戶一個樣,單位大小一個樣。其次,我們始終以人為本,狠抓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參加“周四”下午學習日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及為社會服務的能力。由于嚴格的管理,人才中心作風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在單位上下形成了“爭一流服務,創一流業績”的良好氛圍。
- 上一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研究論文
- 下一篇:新農合制度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