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與勞動關系分析
時間:2022-06-05 10:40:22
導語:勞動合同與勞動關系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不斷完善,勞動合同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的理論基礎,也是重要法律依據。在2008年,我國新頒發了《勞動合同法》,其主要針對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提供更為健全的法律保障。但因各種因素的影響,用人單位、勞動者本人對勞動合同并未有足夠的重視,導致雙方的利益都沒有得到充分保障,一旦發生利益糾紛,缺乏確立勞動關系的重要依據。因此,勞動合同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影響到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
關鍵詞:法律范疇;勞動合同;勞動關系
隨著普法活動的進行,勞動者法制意識不斷增強。勞動者在日常經濟活動中,越來越重視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明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權利義務的法律依據。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勞動合同的地位愈加凸顯。然而勞動合同的實施中問題較多。本文將勞動合同法作為討論中心,對勞動合同在簽訂履行中的法律問題作詳細分析。
1勞動合同與勞動關系的基本內涵
1.1勞動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按照該規定,勞動者加入用人單位,在單位中承擔某工種、崗位、職務時,應遵守相關規定;而用人單位需提供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并保證勞動者保險、福利等。用人單位的行為需與簽訂的協議一致,勞動者也應按照協議承擔相應責任、義務。1.2勞動關系。勞動關系,也就是由勞動形成的社會關系。在實際經濟活動中,勞動關系是指基于國家勞動法下所形成的勞動法律關系。其中雙方當事人都受到的勞動法律的約束,雙方都享有相應的權利,并承擔相應的義務。而雙方的權利及義務的具體實現過程,主要依賴于國家強制力進行保障。按照勞動法律關系中的相關規定,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參與相關的生產勞動,并遵守單位所制定的相關制度、條例;而用人單位方則按照相關規定,支付相應的報酬給勞動者,并為其提供工作條件,改進其物質文化生活。1.3勞動合同與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的本質是合意而非書面形式,無書面形式的合意依然是勞動合同。以此為出發點,則必須承認不是用工而是勞動合同在建立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內容確定方面,勞動關系中雙方地位失衡導致其他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的介入,但這些機制并非要排除私人自治安排勞動關系內容的可能。與其他機制相比,在有利原則的前提下,勞動合同在確定勞動關系內容上具有功能和效力上的優先性;若動態地理解勞動合同,則勞動合同也可以適應勞動關系持續發展的需要。在勞動關系的終止上[2],勞動合同也可用以安排勞動關系的終止。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協調中的重要地位既是由勞動者作為私人的本性決定的,也是由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調配資源的屬性決定的。
2法律范疇下的勞動合同與勞動關系分析
2.1完善勞動合同。經過兩年的努力部署和實踐,勞動合同制度在全國各城鎮企業基本得到落實,極大促進了勞動合同制度在非國有企業中的實施進展。依托于勞動合同制度構建的勞動關系,不僅使企業用人機制得到優化,同時還讓勞動力合理流動,有力保障了勞動者、用人單位的的合法權益,減少了勞動關系中的隱患,極大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1]。但我們還應正視勞動合同制度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些問題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例如合同內容不規范、某些政策缺乏操作性等,這些問題都可能成為引發糾紛的潛在隱患。因此,為能夠促進勞動合同制度進一步落實,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需積極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高度重視勞動合同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加強領導,不斷加強勞動合同管理,努力健全相關制度。政府部門應積極主導,聯合行業主管部門以及用人單位不斷強化勞動合同管理,認真落實勞動合同制度,以促進勞動用人制度改革,從而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其次,應不斷完善勞動合同內容。用人單位應熟悉、掌握《勞動法》,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應檢查各項條目是否符合《勞動法》中的規定,以確保簽訂的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率,才能夠有效保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權益,同時,在簽訂勞動合同后認真履行勞動合同;最后,構建與勞動合同制度相配套的規章制度,以確保勞動合同切實落實。2.2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許多勞動者作為弱勢群體,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始終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依法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為其提供及時、公正的法律服務是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工作的內在要求。勞動者要注意我國的勞動法及其相關的法律,積極利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按照規定,用人單位需按照協議及國家相關規定支付足額的報酬給予勞動者。那么用人單位拖欠、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3],對此,勞動者可以利用勞動合同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最終通過法律及國家強制力,促使用人單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2.3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法律只有真正實施,才能體現其社會價值及意義。勞動合同法也同樣,只有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真正實施勞動合同法,依法保護用人單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才能發揮其價值。因此,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中,不偏不倚,維護、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勞動合同法的順利實施,需要全社會都有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的思想理念。同時,應該樹立用人單位、勞動者誠實信用、遵紀守法的觀念,使雙方都了解自己所受的法律約束,同時也了解法律對自己有保障權益的作用。在確立了勞動關系后,協議雙方必須按照約定內容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對于用人單位支付報酬中的違法問題,勞動行政部門有責任進行監督,并保證勞動者及時足額取得勞動報酬。當前,人們法律意識增強,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極為重視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同時,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是工作的重點,也是立法的重要目標。為此,我國應抓緊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結合勞動合同法存在的缺陷進行修改、補充,做好勞動合同法配套法律、法規制定、完善工作,確保勞動合同法能夠更好地實施,切實保障勞動關系中各方的利益。
當前人們對于新頒布的《勞動法》充滿期待,要發揮其作用,還需要注重它的實施。因此,充分學習、領會和掌握勞動合同法極為關鍵。應順應社會需要,抓緊做好制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法》、《就業促進法》的相關配套法規的工作,使勞動法中相關條款的實施有法可依。同時,應該不斷完善《勞動法》和相關法律、法規,使其對社會中勞動關系的規范更加全面,提供更健全的法律保障。隨著經濟發展,我們可以將《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實施為契機,充分發揮勞動法律制度的作用,保障權利、維護秩序、促進公平。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勞動供求關系發生極大變化,表現為供大于求轉變為供求基本相互持平,有的地方甚至出現勞動力供不應求的現象。鑒于這種環境下,保護勞動者的權益既是勞動者自身的要求,對于國家而言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同時也順應勞動力市場的發展趨勢,因此,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實施勞動合同法,促進社會公平,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范圍.勞動合同形式強制的反思與完善[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8-01-16(08):17-19.
[2]康紀田.勞動者權獨立于勞動權的法治價值[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17-5-27(03):11-15.
[3]毛尉.試論如何捍衛勞動者的合法權益[J].法制博覽,2016-05-25(11):101-103.
作者:楊森福 單位: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上一篇:新媒體反腐倡廉建設研究
- 下一篇:勞動合同條款類型與解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