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沙化整治調研匯報

時間:2022-02-10 10:54:00

導語:草原沙化整治調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草原沙化整治調研匯報

為控制沙地南侵,恢復和改善草原生態環境,自2009年起,省委、省政府投資3億元,全面啟動實施遼西北三年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我市是實施此項工程的10個項目縣之一。工程啟動實施以來,我市堅持“科學規劃、科學施工、科學管理、集中連片、強調規模、保證質量、注重實效”的原則,積極推進治理工程,并得到上級政府和業務部門的一致認可,實施治理的項目區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初步顯現。

積極推進35萬畝治理任務全面告捷

在遼西北三年300萬畝草原沙化治理任務中,我市承擔治理任務35萬畝。截至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草原沙化治理任務,項目總投資3500萬元,共用水泥柱275050根,其中中小立柱251600根、中間柱23450根,刺線997噸,圍欄線總長110萬延長米,各種牧草種籽600噸;共出動人工20萬個、車工3萬個,動用土石方3萬余立方米。目前已在全市27個鄉鎮形成集中連片的圍欄治理地塊65個。

多措并舉治理工程有序實施

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既是一項防止土地沙化的生態工程,也是一項惠民富民的民生工程。我市緊緊抓住省實施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的政策機遇,成立組織,明確責任,搶抓進度,嚴格施工,傾力打造草原沙化治理精品工程。

(一)突出“實”字,統籌謀劃。成立組織,加強領導。成立了以市長為總指揮,分管副市長為副總指揮,動監、發改、財政等相關部門和項目區所在鄉鎮主要領導為成員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指揮部;各項目實施鄉鎮也分別成立了由鄉鎮長為主要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的項目領導組織,逐級強化組織領導。簽狀包保,砸實任務。市政府與27個項目區所在鄉鎮分別簽訂《草原沙化治理工作責任狀》,明確治理任務和責任。實行技術人員包鄉包地塊制度,做到了鄉鄉都有技術人員實地指導和監督,確保了項目的實施進度和工程質量。強化考核,有效推進。將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納入項目鄉鎮重點工作崗位目標考核,按照每完成1000畝草原沙化治理任務在年終畜牧重點工作考核中加10分的標準進行嚴格考核。實行獎勵制度,對保質按量完成治理任務并通過省級驗收的,每畝給予一定金額的獎勵資金,有效調動了項目鄉鎮的積極性。

(二)突出“早”字,扎實推進。早規劃,早準備。項目實施以來,每年年初及早制定年度工程實施方案,同時組織專業隊伍對項目地塊的土壤、土層、有機質、坡度、成草狀況等基本情況進行詳細踏查,并對各地塊補播面積、圍欄線路、物資及牧草種子用量等進行詳細測算,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早動手,早確權。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啟動伊始,市草原工作站就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克服作業條件艱苦等不利因素,科學組織,認真操作,逐地塊進行認真測量,共完成天然草原確權152萬畝。早部署,早行動。針對我市十年九旱的氣候狀況,市動監局每年2月份就召開牧草補播工作會議,全面安排部署補播工作。由于在牧草補播上抓的早、抓的緊,三年的補播均抓住了墑情、保住了苗情,2010年和2011年保苗率均達到了85%以上。在進行補播的同時,及時跟進圍欄設置工作,截至目前,35萬畝治理區全部完成牧草補播和圍欄封育任務。

(三)突出“嚴”字,打造精品。健全制度,規范管理。制定項目設計、工程施工、檢查驗收、效果評估等一系列管理辦法,指導工程管理和建設。嚴格資金管理,實行專賬核算,專人管理,專款專用,確保規范使用。嚴格政府采購、法人負責和工程監理等各項制度,提高項目實施透明度。嚴格按照工程刺線圍欄及補播技術規程標準,規范要求,加強技術培訓,為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嚴把“四關”,力求精品。市草原工作站與各施工單位簽訂工程質量合同,并派技術人員對每個項目區進行技術指導和施工全過程監督,嚴把“四關”,確保工程質量。嚴把材料質量關,對水泥柱、刺線等物資進行公開招標、政府采購、跟蹤審計,堅持采購品質高、質量好的工程材料,并聘請施工監理對質量進行把關。嚴把牧草補播關,無論是重點地塊還是非重點地塊,全部按照技術規程補播,確保出苗率。嚴把圍欄設置關,針對立地條件較差的地塊,各施工單位采用重型設備進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規范要求。嚴把管護關,各鄉鎮認真落實管護責任,每個地塊指定專人進行管理,并簽訂管護合同,有效防止了偷牧牛羊和盜取圍欄設施等破壞治理成果的行為。自檢驗收,嚴格規范。每年工程結束后,市草原工作站都成立驗收小組,對各圍封區進行嚴格驗收。采用衛星定位儀,嚴格檢查圍封面積;對圍欄質量實施逐地逐塊檢查,發現問題,限時整改;全面檢查圍封區草原狀況,對出現小開荒等問題堅決予以查處。

效益初顯鞏固成果仍須加力

我市草原沙化治理項目實施以來,治理區的植被蓋度由治理前的30%提高到了目前的60%,治理區沙丘被固定,4級風吹不起沙塵,50毫米的降雨不會出現徑流,草地土壤涵養水源能力明顯提高,后續補播的牧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幅提升,治理區內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通過實施圍欄封育和多次牧草補播,極大地促進了天然草原的恢復,治理區牧草生物量成倍增長,畝產干草量由原來的不足50千克提高到100千克,青草量由原來的不足100千克提高到300千克,草地畝收入達到40-50元。大板鎮黃土坎村的徐國昌承包草原2000畝,今年僅草籽和牧草收入就可達到近10萬元。承包草原帶來的明顯經濟效益贏得了廣大基層干部和群眾的認可,越來越多的群眾愿意承包經營草原。承包草地規模較大的農戶,在附近建起牛羊養殖小區,利用所產的優良牧草大力發展草食家畜,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通過種草養畜走上了致富路。

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即將結束,我市草原沙化治理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如何鞏固好治理成果,充分發揮工程效益,是擺在當前的重要課題。一是搶抓機遇積極爭取草原沙化治理項目。國務院于今年8月11日召開的全國牧區工作會議,把草原生態建設作為牧區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市作為國家268個牧區、半牧區縣之一,應把握好這一有利契機,積極申報治理項目,并認真組織實施,逐步使治理項目的規模化效應得以充分發揮。二是不斷完善草原管護機制。維護好草原沙化治理成果,應建立草原管護的長效機制。一方面,應制定草原管護制度,并同承包者簽訂管護合同,明確承包者的管護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應通過向上爭取、積極配套等途徑,設立圍欄設施管護和種草補貼資金,調動農民種草積極性,確保工程建設成果持續有效;同時,加大草原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工程設施、亂開礦、亂開墾等破壞草原的違法行為。三是切實加強草原防火工作。隨著治理工程的深入推進,治理區內的植被蓋度將不斷提高,為防止治理成果“毀之一炬”,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草原防火應急體系和應急預案,切實加強草原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對草原火情、火災的監控和應急撲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