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態修復治理措施范文

時間:2024-01-04 17:4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草原生態修復治理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草原生態修復治理措施

篇1

關鍵詞 草原 保護 建設 問題 建議

1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保護理念已經確立,但思路還有待改進

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部門到社會各界,都逐步開始意識到草原生態保護的重要性,草原生態保護的理念已經逐步樹立。但草原生態保護的政策和項目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這幾年關于草原生態保護政策和項目的各種爭論不絕于耳、是非難辨。不少草原生態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以及地方政府官員對草原生態保護政策和項目都有些不同看法和建議。其中一個要點就是草原生態治理的思路和方向問題。

1.2項目缺乏綜合性及可持續性

實施的這些草原生態治理項目還存在一些缺陷。主要問題:缺乏整體性及綜合性。項目之間相互割裂,沒有統一性和相互之間的協調協作;有些項目甚至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部門系統內層層下達項目和任務,獨立運作,即便作用于同一個牧區的項目也是各行其是、各為其主;項目建設內容單一,如退牧還草工程一般僅限于圍欄和飼料糧補助,同時圍欄耗掉了項目大多數資金,而飼料糧補助標準又一成不變且偏低;草原生態治理工程中退牧還草、牧民定居、畜牧生產方式改進、飼草料基地建設、畜種改良、草場改良、草原生態監測等方面的綜合性差。缺乏可持續性。牧區基層干部和牧民多數擔心國家草原項目的長期性和可持續性。

1.3草原承包制面臨一些問題

由于草場承包的推進力度不一,在草原建設方面也出現了差距,在有些地方由于各級政府思想統一、政策到位,承包制落實得好,牧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畜牧業有朝著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經營方向演化的可能;而在另一些地方,承包工作走過場,相應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均嚴重不足。草場承包到戶后,帶來不少生產和生活上的經營性、技術性難題。主要有:牧戶分散經營,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科技服務跟不上,舍飼半舍飼養殖等科學管理方式難以推進,不利于生產方式的切實轉變。牧戶分散經營,不利于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規?;洜I模式的實現,嚴重影響了畜牧業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約了現代畜牧業的發展。

1.4退牧還草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目前,牧區集約化畜牧業還沒有形成氣候,牧業生產的專業化、社會化、集約化水平不高。一方面,牧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和設備落后,人員素質低,很難適應新時期草原保護和建設的需要。另一方面,包括牧區水利、交通、電力、圍欄、住房問題、牲畜棚圈等在內的牧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從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角度看,根據農區、農牧交錯帶、牧區的資源優勢進行經濟分工的專業化市場還處于發展當中,農區有發展畜牧業的大量的資源優勢,農牧交錯帶和純牧區之間則可以進行專業化分工,牧區搞繁育,r區搞育肥。但目前,農區和牧區的資源優勢和分工優勢體現還不足,特別是優質優價機制的缺乏使得通過農牧結合、農牧互補,達到以農養牧、共同發展的目的尚有一段路要走。

2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建議

2.1增強生態安全憂患意識

首先,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草原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教育廣大干部和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從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增強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第二,要進一步認識草原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和生態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內蒙古草原主要位于農牧交錯帶和綠洲荒漠帶上,對人為活動和自然干擾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因此要善待草原、保護草原。第三,在草原生態建設中要堅持以預防、保護為主,以草原的自我恢復為主;在牧區資源開發利用中,要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確保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第四,各級政府要創造條件逐步做到人、草、畜三者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教育群眾用現念來改變傳統的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起與草原生態承載力和草原環境容量相適應的生產和生活模式,做到牧區經濟和草原環境協調發展。第五,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盡快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各級領導班子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目標責任制、問責制,并加強督促檢查。

2.2積極穩步實施生態移民

實踐證明,生態移民是緩解草原壓力、改善牧民生活條件,恢復草原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建議各地應依據草原生態容量,依托城市和中心城鎮的輻射帶動優勢和吸納能力,緊密結合扶貧開發和小城鎮建設,對牧區和半農半牧區內生態脆弱地區、草原嚴重退化沙化地區,有計劃、有步驟、因地制宜的實施生態移民。

2.3建議盡快出臺草原生態補償政策,多渠道增加對草原投入

國家和自治區在牧區實施的退牧還草、易地扶貧、移民擴鎮等重點建設項目,不僅有利于草原生態環境的全面恢復,而且加快了牧民轉變生產、生活方式的進程。但目前的生態工程建設任務和資金,滿足不了牧區搬遷移民的要求,加上退牧還草工程年限到期,如果不給予積極支持,已取得的成果也很難鞏固。建議國家加大退牧還草工程和移民搬遷工程的任務量,并提高補助標準。同時應比照國家對“三農”的護農惠農政策,建議國家對牧民在畜種改良、飼草飼料良種、化肥、農藥、燃油和牧業機械購置,棚圈及青儲窖建設等,均應給予相應的補助。

篇2

一、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草原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準確把握當前草原工作面臨的形勢。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大力推進草原保護建設,實施草原重大生態工程,集中治理生態脆弱和嚴重退化草原,成效顯著。目前,草原生態發生了積極變化,全國草原生態環境加速惡化的勢頭初步遏制,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牧民收入持續增長,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草原牧區發展仍面臨諸多矛盾和問題,草原生態環境整體仍在惡化,載畜能力大幅下降;草原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仍很落后,效益低下;草原自然災害頻繁,防災抗災能力薄弱;牧民收入水平低,增收難問題突出。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不僅制約著草原畜牧業發展和牧民增收,影響著牧區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而且直接威脅到國家生態安全,草原保護建設各項工作亟待進一步加強。隨著國家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草原生態優先的戰略定位進一步確立,“十二五”時期將是草原生態保護建設的重要機遇期,也是推進草原生態環境實現整體好轉的攻堅期。必須立足草原牧區實際,堅持科學發展,集中力量解決草原牧區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高草原牧區生態文明水平,增加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統籌推進新時期各項草原工作。做好草原工作,是中央的要求,社會的期望,牧民的期盼。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生態優先戰略,按照“保護草原生態、轉變發展方式、促進草畜平衡、推動轉移就業”的基本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盡快扭轉草原生態持續惡化的局面,提高草原生產能力,促進草原可持續利用。從明年開始,國家將在重點草原省份全面啟動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禁牧補貼、草畜平衡獎勵、牧民生產補貼、牧區教育支持和績效考核獎勵。這是一項大政策,落實這項政策給草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抓好重大草原生態工程建設的同時,扎實推進草原承包、草畜平衡、監督執法、監測預警和科技進步等管當前、利長遠的各項工作,把中央的各項惠牧政策切實落實到草場牧戶。

二、扎實推進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經營制度

(一)明確草原權屬。明晰草原所有權、確定草原使用權是深化牧區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落實草原各項制度的基礎。力爭用五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權屬明確、管理規范、承包到戶的草原承包經營體制改革任務。加強草原資源調查勘測,確定草原土地類型和四至邊界。結合基本草原劃定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明晰草原的權屬關系。按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法》、《草原法》的規定,依法開展草原登記,實現“草定性、地定權、人定心”,充分發揮牧民保護草原的主體作用。

(二)落實草原承包經營制度。將草原承包到戶,明確草原承包者的權利義務是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的前提。只有草原承包到戶,各類草原補貼才能落實到牧戶。目前尚未實行草原承包的,要盡快落實到戶,簽訂承包合同;已承包到戶的,要進一步規范承包合同內容,特別要明確承包經營者落實草畜平衡、保護草原生態的義務和責任;實行聯戶承包的,要盡快在承包合同中確定聯戶成員的具體權益和責任。

(三)規范承包經營權流轉。要加強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在依法自愿有償和加強服務的基礎上,完善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明確流轉的程序、條件、方式及用途。建立健全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規程和流轉合同登記備案制度,指導草原流轉合同的訂立,建立流轉合同檔案,規范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行為,維護流轉雙方合法權益。加強對草原流轉情況的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動態。強化對草原流轉的監督管理,防止以草原流轉為名,擅自改變草原用途。

(四)強化承包管理。要完善草原承包合同管理,各地核發的草原所有權和使用權證應統一式樣,承包合同應確保內容齊全規范,數據準確無誤,做到圖、表、冊一致,人、地、證相符。加強檔案管理,準確、完整、及時地收集整理草原承包合同、牧戶承包情況圖表、原始文字記錄等檔案資料,歸檔保管。建立草原承包電子檔案,實現草原承包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盡快建立草原糾紛調處機制,充分發揮草原監理機構的作用,引導農牧民通過人民調解、行政調處等途徑,依法解決草原承包糾紛。

三、嚴格落實草畜平衡制度

(一)核定草原適宜載畜量。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天然草原生態及生產力狀況,加快確定草原適宜載畜量標準,核定草原載畜量,明確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經營者的放牧牲畜數量上限,為落實草畜平衡獎勵打牢基礎。制定草原載畜量標準或者核定草原載畜量時,應當充分聽取草原使用者和承包經營者的意見,組織專家進行論證,確保草原載畜量標準和草原載畜量核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制定減畜計劃。各地要根據核定的載畜量,制定明確的減畜計劃,確定減畜數量,規定減畜時間進度,并逐級上報備案。要將減畜額度落實到村、到戶,對落實減畜計劃、實現草畜平衡的牧戶及時兌現獎勵資金,確保牧民減畜不減收。

(三)盡快實現草畜平衡。各地要制定完善草畜平衡核定辦法,建立草畜平衡目標管理責任制,逐級簽訂草畜平衡責任狀,明確領導責任。要實行草畜平衡公示制,發揮牧民的自我監督和社會監督作用。各地要切實采取措施,杜絕超載過牧。

四、繼續強化草原執法監督

(一)加強草原監督管理。各地要高度重視草原監理機構執法監督條件和能力建設,配備必要的執法監督裝備,提高監管能力。各級草原監理機構要做好草原承包、草原禁牧休牧輪牧、草畜平衡制度的具體落實和管理工作,加強對草原基礎設施的管護。嚴格草原資源管理,保護草原建設成果。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快制定草原植被恢復費征收標準和征收辦法,力爭從2011年開始依法開展草原植被恢復費征收工作,確保資金取之于草原用之于草原,促進草原生態修復。

(二)加大對草原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要在依法打擊各種破壞草原、損害牧民合法利益行為的同時,加大對草原禁牧休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對禁牧區、休牧期的牲畜放牧情況實行常態化巡查,定期核查草畜平衡實施區放牧牲畜數量,對違反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規定的行為做出糾正或處罰。要創新執法方式,重點查處和曝光一批大案要案,震懾不法分子。

五、不斷加強草原監測預警

(一)加強草原監測。草原監測是確定草原生產能力、核定草畜平衡的基礎,是評估政策效果的重要手段。要針對當前草畜平衡、草原生態方面監測工作比較薄弱的問題,豐富完善草原監測指標體系,改進監測方法和手段,優化監測指標,創新監測方法。在穩步推進國家級草原固定監測點建設的同時,各地要規劃設置數量適宜、分布合理的省級、縣級草原固定監測點。規范固定監測點的運行和管理,定期開展草原固定監測工作。抓緊開展草原本底調查,摸清政策實施基年的草原基本狀況。加快開發監測預警信息系統,提高草原監測數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時編制監測報告,監測信息,客觀反應草原植被生長、草原生產能力、草原生態、草原災害、草原生態工程效益等狀況和變化情況,為評估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實施效果、完善草原扶持政策、加強草原監督執法等提供科學依據。

(二)強化草原火災預警。加強草原火災監測預警,是做好草原防火、保護植被恢復成果的重要保障措施。要加強與氣象部門、科研單位合作,開展草原火災監測預警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提高監測預警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在做好草原火災監測預警的基礎上,繼續加強草原防火預案制度、物資裝備、通訊指揮、應急隊伍等方面的建設,努力提高對草原火災的綜合防控能力。

(三)完善信息預警機制。加強對草原生產和生態變化規律的研究,認真開展草原生產生態形勢分析和預測,對可能出現的重大形勢、趨勢變化做出預報預警。建立信息制度,健全信息平臺,強化信息預警,提出應對措施。積極引導農牧民做好人工草地建設、飼草料儲備、畜群結構調整、牲畜出欄和草原災害防治等工作,不斷提高草原科學管理和風險應對能力。

六、大力推進草原科技進步

(一)加強草原科技創新。要以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為依托,圍繞草原植被恢復和牧民生產方式轉變,開展優質高產牧草和抗性牧草品種篩選、人工草地建植、劃區輪牧模式、放牧季與非放牧季家畜補飼和結構優化、草原現代家庭牧場建設、草原鼠蟲害防控、退化草原治理、草原保護建設成效分析評估等研究工作,盡快開發出一批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

(二)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要以草原技術推廣機構和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為主,根據不同的草原保護建設項目,做好適用技術的篩選、集成和展示工作。加快優良牧草高產栽培、退化草地補播改良、輪牧休牧、舍飼圈養、遙感應用、全球定位等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強草原保護建設科技綜合示范區建設,加大引導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三)加強人才培訓培養工作。要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和培訓需求,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觀摩會、科技入戶、科技書屋等形式,加強對農牧民和基層草原管護員的培訓,提高其發展現代生態畜牧業、開展多種經營和管護草原的能力。加強草原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加快草原實用人才培養,滿足草原建設工作的需要。

七、切實加強草原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落實工作責任。各地要根據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行“目標、任務、責任、資金”四到位的要求,落實屬地管理責任。要把草原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確工作分工,落實具體責任,建立統一領導、各司其職、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保證處處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切實把草原扶持政策落到實處。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逐級建立健全績效考核辦法,細化明確考核指標,做到獎罰分明。建立健全的督查制度,對政策落實施行全過程監控,確保政策不走樣、不縮水。

(二)建立健全工作保障體系。要盡快建立機構設置合理,隊伍結構優化,設施設備齊全,經費保障有力的草原工作體系,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妥善解決機構、編制、人員、經費等問題。在草原面積較大、草原生態脆弱的縣級以上行政區域要建立草原監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責、充實監理隊伍。已經設立監理機構的地方,要進一步理順體制、完善機制。加強草原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明確公益性定位,健全基層服務網絡,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對禁牧、減畜和實施生態移民的牧戶提供生態管護公益崗位,逐步建立一支以牧民為基礎、覆蓋所有草原的基層草原管護隊伍。

(三)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加強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積極爭取發展改革、財政、教育、科技、勞動保障等部門的支持,盡快制定草原保護建設政策落實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嚴格按照實施方案,一抓到底,要全面開展動員部署,組織落實,監督檢查,及時發現新問題,及時加強和改進相關工作,切實保障各項任務按期完成。

篇3

11月30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新聞會,介紹《規劃》有關情況,農經司司長吳曉,政研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財政部農業司副司長何振國,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周建春,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副司長閻奮民,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副司長高敏鳳,農業部計劃司副司長劉北樺,國家林業局退耕辦主任周鴻升出。趙辰昕主持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說,我國耕地草原河湖資源長期過度開發與利用,導致資源承載力降低、可持續發展能力減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一系列嚴重問題,局部地區耕地基礎地力下降明顯,土壤污染加劇。加快建立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制度,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必須提上重要議事日程。

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表示,《規劃》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系統提出了推進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的目標、措施和制度安排。

吳曉強調,推進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要著眼于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資源安全,著重把握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降低開發利用強度。按照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把合理降低開發利用強度作為休養生息的首要任務,通過暫?;蛲顺錾a功能、調整生產結構、調節生產時序,輔之以最嚴格的管控措施,做到取之有時、取之有度,逐步恢復自然生態和資源承載力。

二是堅持分類科學施策。充分考慮資源的自然特性和功能要求,分類指導,提出對策。耕地的首要功能仍是糧食和農產品生產,其休養生息以“養”、“退”、“休”、“輪”、“控”為主要措施,即通過耕地養護、退耕還林還草、休耕、輪作、污染防控治理,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草原生態欠賬^多,應更多發揮生態功能,其休養生息以“禁”、“休”、“輪”、“種”為主要措施,即通過禁牧、休牧、劃區輪牧、人工種草,推動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實現草畜平衡、維護草原生態安全。河流湖泊是生產、生活用水的最重要來源,也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水資源相對緊缺,降低河湖開發強度難以一步到位,其休養生息以“治”、“?!薄ⅰ斑€”、“減”、“護”為主要措施,即通過治理重點河湖、保障生態用水、退還合理生態空間、壓減地下水超采量、保護水生生物資源,推進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篇4

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的重點生態功能區,是指生態系統十分重要,關系全國或較大范圍區域的生態安全,現生態系統有所退化,需要在國土空間開發中以發展生態產業為主,以保持并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的區域。經對資源環境承載力等因素的綜合評價,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了25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其功能定位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區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示范區。各重點生態功能區按功能類型分為水源涵養型、水土保持型、防風固沙型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型四種。四川省蘊藏著復雜多樣的生態系統,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陸生生態系統類型,多種地貌共生,多種生物共存,保護好豐富的生態系統、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對維護全國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從地理位置看,川西北地區為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該區域地處長江和黃河流域上游,在涵養水源、蓄洪防旱、調節氣候、凈化水質和環境以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規劃,阿壩州的阿壩縣、若爾蓋縣、紅原縣等3個縣納入了“若爾蓋草原濕地生態功能區”。該功能區位于黃河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地帶,濕地泥炭層深厚,對黃河流域的水源涵養、水文調節和生物多樣性維護有重要作用。根據評價,由于濕地疏干墾植和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退化、沼澤萎縮、水位下降。該功能區定位為水源涵養類型,目的是作為構建青藏高原生態屏障的組成部分,其重點是保護好多樣、獨特的生態系統,發揮涵養水源和調節氣候的作用。根據規劃,甘孜州的康定縣、瀘定縣、丹巴縣、九龍縣、雅江縣、道孚縣、爐霍縣、甘孜縣、新龍縣、色達縣、鄉城縣、稻城縣、得榮縣、白玉縣、石渠縣、德格縣、理塘縣、巴塘縣和阿壩州的馬爾康縣、金川縣、小金縣、壤塘縣、汶川縣、理縣、茂縣、松潘縣、九寨溝縣、黑水縣共28個縣納入了“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該功能區原始森林和野生珍稀動植物資源豐富,是大熊貓、羚牛、金絲猴、林麝(獐子)等重要物種的棲息地,在生物多樣性維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評價,現山地生態環境問題較為突出,由于草原超載過牧等因素,生物多櫸j生已受到威脅。該功能區定位為生物多樣l生維護類型,目的是作為構建全國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的組成部分,重點要加強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護,發揮保障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生態安全的作用。

2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

2.1發展方向

包括阿壩州3個縣范圍的“若爾蓋草原濕地生態功能區”的發展方向是:一是推進天然林和天然草地保護、退耕還林。ih理水土流失,維護和重建濕地、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二是依照法規認真保護具有水源涵養功能的自然植被,防止過度放牧、毀林開墾草原。三是加強江河源頭及上游地區的小流域治理和植樹造林,減少面源污染。包括甘孜州全部18個縣和阿壩州l0個縣范圍的“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的發展方向是:一是禁止對野生動植物進行濫捕濫采,積極恢復野生動植物物種,努力保持種群的平衡。二是加強防御外來物種入侵的能力建設,防止外來有害物種對生態系統的侵害。三是保護自然生態系統與重要物種棲息地,防止生態建設對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的改變。

2.2發展目標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甘孜州和阿壩州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得到了大力加強。“十一五”時期,全面完成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沙化草地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礦山植被恢復任務,空氣和水質達到國家標準,生態文明水平不斷提高?!笆濉睍r期,川西北生態經濟區將繼續加強環境保護,努力實施《青藏高原東南緣—川西北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規劃》,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進一步鞏固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成果;沙化草地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礦山植被恢復取得重大成果;鞏固落實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保護生物多樣性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到2020年,物種多樣性退化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重要生態系統、遺傳多樣性的豐富度得到保持,生態敏感區和脆弱區得到積極保護,基本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3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的主要建設任務

根據規劃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要積極通過實施一系列重點建設項目和開展有關工作,使川西北生態經濟區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資源的生態功能大幅度提升,森林、水系、草原、濕地、農田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得到顯著增強。

3.1實施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修復工程,構建重點生態功能區。啟動第二輪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深入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防沙治沙、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工程,提高天然林管護、人工造林、退耕還林補助標準,擴大實施范圍,鞏固實施成果。實施草原生態保護工程,堅持重點突破與面上治理相結合、工程措施與自然修復相結合,全面加強草原生態建設??茖W合理布局草原圍欄,加快重度退化草原的補播改良。采取填溝還濕、限牧還濕、治沙還濕、滅鼠保濕等措施,重點保護石渠、色達等高原濕地,盡快促進濕地恢復和修復。加快若爾蓋國家級濕地保護區工程和阿壩曼則唐濕地保護區工程建設,啟動紅原日干喬、壤塘南莫且濕地工程建設。加快大熊貓棲息地修復、森林植被恢復、林地生態監測、自然保護區重建等重點項目建設,恢復森林植被。

3.2堅持“點上開發、面上保護”的原則,合理實施生態資源開發。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綜合運用工程、技術、行政、法律等手段,嚴格資源管理。推進清潔能源、優勢礦產、旅游資源和水資源等優勢資源集約開發和節約高效利用,培育生態農業、生態能源業、生態旅游業、生態藥業、生態礦業和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科學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等原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健全資源開發利益共享機制,資源開發與產業發展相結合,資源就地轉化盡可能最大化,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礦產資源有序合理開發。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盡可能依托現有城市作為后勤保障和資源加工基地,避免形成新的孤立居民點。建成以水電為主體的生態能源輸出地,除滿足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發展的需要外,主要向省內和全國東中部地區輸送水電,為保障全省的能源需求及支持全國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3.3加快以產業為支撐的城鎮發展,促進生產要素的適度集聚和城鄉區域的協調發展。以縣城和特色集鎮建設為重點,加快城鎮化進程,大力提高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社會的現代化水平。加強州府和縣城所在地城鎮、重點旅游景區和交通交匯點城鎮特色風貌打造,提高綜合城鎮的存在能力。優化城鎮空間布局。明確功能定位,充分體現地域文化,突出民族特色和自然風貌,進一步優化城鎮空間布局。按照“組團城鎮”發展思路,建立區間便捷通道,引導中心城鎮有序拓展空間。阿壩州將積極培育汶川一茂縣一松潘一九寨溝、汶川一理縣一馬爾康一阿壩、九寨溝—若爾蓋一紅原一壤塘一金川j條城鎮軸線,逐步形成點軸結合、功能互補、規模協調的城鎮體系,打造內涵豐富、文化多元的特色魅力自治州。甘孜州的康東區域將加快集聚生產要素,加快重點城鎮發展;康南區域將依托水電、電網建設和旅游圈以及高原特色農牧林業,培育壯大相關產業,打造一批旅游城鎮;康北區域重點解決農牧區的民生問題,加快縣城公共設施和集中定居點建設。

4推進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發展的建議

4.1加大生態環境建設投入力度。生態建設是一項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偉大事業和宏偉工程,須打破行業、地域、所有制的限制,拓寬投資渠道。積極抓住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繼續加大對川西北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廣泛吸引和鼓勵外資、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入生態環境建沒。堅持“誰破壞、誰治理,誰受益、誰負擔,誰建設、誰保護”的原則,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生態環境建設。

4.2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完善資源開發利益補償長效機制。強化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工程政策的穩定性。加強對生態移民項目和后續替代產業發展的資金和政策扶持。探索建立林業發展基金、牧區育草基金等生態公益基金或征收生態環境建設稅。強化重大資源開發項目的生態保護,增加項目投資中生態保護的比重。探索實行資源使用權有償轉讓制度,強化資源開發的利益補償機制,完善資源開發的補償政策,加快制定資源開發的反哺政策,促進資源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當地群眾生活水平。

4.3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充分重視科技成果在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的建設和管理中的轉化、推廣,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地區行之有效的科技推廣模式和典型,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的技術成果和管理經驗,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努力加大相關農業科研經費對牧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優良畜種和草種選育、草原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等關鍵技術的研發。

篇5

一、關于草原資源輕度利用、放牧利用

草原資源的自然再生產過程納入到經濟生產過程時,即自然再生產過程與經濟再生產過程交織在一起時,就意味著利用;草原資源利用的本質就是自然物質能量運轉的經濟社會化以及自然物能和經濟物能運行的一體化與作用的互輔化。合理利用草原資源就要在保護與利用的廣度和深度上下工夫,使其一切效用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不僅使草原的第一性生產力和第二性生產力最高,也使草原生態系統的生態維護作用最強。草原資源的合理利用包括三方面的含義:一是充分利用,二是有效保護,三是大力擴展;即在使用中保護,在保護中使用,在使用和保護中實現資源的擴大再生產。

合理利用草原資源的基本目標,是實現永續利用和獲取持續最大的產量。永續利用就是根據草原資源的再生特性,通過使用和保護相結合以及資源的不斷增值,使之源源不斷地、永無止境地供應經濟社會擴大再生產的需要。而最大持續產量就是在永續利用草原資源的基礎上,在一定社會經濟和自然生態條件下,獲得最大的、持續的草原生物有機體的生產量和以畜產品為主的經濟產品的提供量,而又不損害資源的更新能力、不減弱其生態效能。

草原資源利用的適合度。由于草原資源的數量、質量以及再生能力的有限性,即自然的生態環境閾限的存在性(屬于自然規律),決定了對其開發利用也應有一個適合度。達不到適合度,是資源利用的不充分;達到這個適合度,利用效率就最高;超過這個適合度,就超出了草原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嚴重的就會引起系統崩潰。而這個適合度正是草原資源合理利用的生態閾限和經濟閾限。一般來說,草原資源的利用速度,不應低于因環境擁擠效應帶來的死亡率,即牧草因自生自滅而形成的資源浪費;但不能高于資源的更新速率,即妨礙牧草再生而形成的資源退化;這可以作為草原利用的生態上限與下限。草原資源利用的經濟下限是資源利用收益不為負值即總產值大于等于總成本時的資源利用量,其經濟上限應與生態上限相對應,即尋求在自然生態和社會經濟約束下的收益極大值時的資源利用規模。適度利用資源,就是要使資源的利用量限定在生態閾限和經濟閾限范圍之內,使資源的破壞以及閑置和浪費降到最低限度,使草原生態經濟的效益極大化。

美國、澳大利亞等畜牧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在20世紀曾受到嚴重超載的危害,于是大量壓縮了實際載畜量。如20世紀80年代美國西部地區草原載畜量僅是同世紀初期的40%左右,澳大利亞南澳洲的干旱草原在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草原載畜量比同世紀80年代高近4倍。澳大利亞的經驗是實際載畜量不能超過干旱年份產草量的理論載畜量,美國的草場利用率一般控制在45%-50%??梢姡覀兊牟菰羺^應適當降低草場的利用率,因地制宜地對草原實行輕度利用。

草原既要輕度利用,也應主要采取放牧的方式進行利用。草原畜牧業主要是放牧畜牧業,舍飼圈養在草原牧區不可普遍推廣。如果把舍飼圈養作為草原牧區牲畜的主要飼養辦法,是不符合草原畜牧業的兩個最基本條件的,即草原資源條件與畜種資源條件,也會使其畜產品喪失在國際與國內市場的競爭優勢。舍飼需要大量的飼草投入,牧戶自身的打草場不具備這樣的供給條件,只能主要依靠購買,這會大大增加生產成本與牧民負擔,使草原畜牧業成本低、效益高及產品價格具有競爭力的優勢受到沖擊;舍飼還需要一定的棚圈條件與飼養技能,特別是適宜圈養的牲畜品種,牧區現有的綿羊、山羊、牛及駱駝等適宜圈養舍飼的不多,若普遍實施舍飼圈養,就需要大規模更換畜種、品種,這樣草原畜牧業特色牲畜及其特色產品、綠色產品的優勢也難以保持。

二、關于草原基本建設

近年來,內蒙古草原基本建設與生態保護不斷加強。2000年以來,國家相繼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退牧還草工程等,拉開了草原生態建設的大幕。 “十五”期間,全區草原建設總體規模年均達8219萬畝,比“九五”期間年均增加4575萬畝?!笆晃濉逼陂g,草原建設總規模5億畝,禁牧休牧面積7.8億畝。草原圍欄建設的速度明顯加快,2003年達到3790萬畝,2004年達到4623.1萬畝,2005年達到4837萬畝,2006年達到3.3億畝,2007年內蒙古草原圍欄已發展到3.74億畝。

要科學分析圍欄的利與弊,停止盲目的、不合理的圍欄封育?!安輬龉谐邪?,牲畜戶有戶養”的改革過程中,為了明晰產權特別是牧戶對草場的使用權,就強調牧戶圍欄其承包的草場?,F在為了保護草場、恢復草原植被,也把圍欄封育作為重要的辦法,這是正確的。在氣候干旱、土質沙性的北方草原地區,如果也把造林種草作為生態建設保護的主要內容,其生態建設的同時必然要引起更大程度的生態破壞,這樣的教訓是深刻的。然而,“圍封”既要考慮保護草場、明晰產權,也要顧及草原資源的合理利用,“圍封”應因草場的類型、退化的程度及草場的利用方式而異,封育可采用圍欄封育與人工管護封育相結合的辦法。不是圍欄越多就越好,也不是所有牧戶把其承包的全部草場都圍起來就是圍欄追求的目標。禁牧區既要適當圍欄封育,也要雇用草場管理員,使圍欄封育與人工封育有機結合;輪牧區應主要按照劃分輪牧場的方式來進行網圍欄建設;休牧區可在飼料地周圍建設網圍欄等。

要非常謹慎地在草原牧區進行飼草料地和人工草地的建設。我國的北方草原牧區絕大部分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量稀少、一般在300毫米以下、有的甚至僅有幾十毫米,地表水非常稀少、地下水也極其缺乏,土壤為沙性質地,能夠建設永久性飼草料基地的地塊微乎其微。即使有一些水土條件看似相對好的地塊,也一般是第一年有水可以種植,第二年水少了難以種植,第三、四年水沒了,飼料地及其周圍的草場就都沙化了。這些沙化點擴展、連接,就能形成連片的沙漠。

發達國家的人工草地主要集中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而不是在干旱地區。對于干旱半干旱的草原,主要采取科學合理的保護利用方式,維持、恢復天然植被,實現草原資源的永續利用。澳大利亞人工草地的發展有嚴格的地域特點,在干旱地區幾乎全部保留原始植被,而在東部及東南部的濕潤和半濕潤地帶集中建設人工草地??梢姡覈娜斯げ莸匾布达暡萘系匾膊粦摻ㄔO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區。草原牧區不應該大力進行飼草料地及人工草地的建設,否則“建設草場、增加牧草、維護草原”的初衷,往往會變成破壞草原的后果。

三、關于草原畜牧業生產經營規模

科學知識與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輪牧式利用草原可以說是實現草原資源永續利用、牧區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方式。輪牧式利用草原必須具備幾個基本條件:一是經營使用的草場面積要足夠大,二是經營使用范圍內的草場要有一定的小類型之分――冬春營盤、夏秋營盤及放牧場、打草場等,而當今草原牧區的大部分地方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由于規模狹小的制約,使得輪牧不能進行,牧戶對一塊固定的、不大的草場長期的重復利用、高強度利用,草原退化沙化豈能避免。

草原畜牧業牧戶小規模經營的實施,既調動了牧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草、水、畜、林以及牧道等的固有組合與模式,忽視了放牧勞動的連續性和畜牧業對分工協作的特殊要求,給畜群組合、草畜配置、疫病防治、科技推廣、產品收獲等帶來了困難,使得草原畜牧業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步子滯緩。草原畜牧業的小規模經營,很難形成理想的畜種結構、畜群結構等。傳統的合理的牛、馬、山羊、綿羊、駝的五畜結構逐漸被單一的、欠合理的牛、羊結構取代,科學的分群放養、季節性輪牧有向粗放的混群放養、只在一塊草場放牧逆行的可能。戶營經濟的小生產與不斷發育的社會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加劇,牧區特別是畜牧業生產領域、流通領域等均提出了對規?;?、專業化、組織化的迫切要求。發展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家庭牧場,可以說是草原畜牧業逐步實現規?;?、現代化的比較適宜的途徑。

四、關于牧民轉移

近年來,牧區人口及勞動力轉移的數量不斷增加。內蒙古1998年全區牧區轉移出牧業勞動力不足3萬人,到目前達到了30萬人左右。牧區人口及勞動力的轉移主要是通過“生態移民”等項目進行的,是政策性轉移、被動性轉移,而自發的、主動的轉移較少。牧區人口轉移過程中返回現象非常普遍,一般的返回率在50%左右。轉移出的牧區人口及勞動力就業比較困難,職業選擇和未來的發展等都比較迷茫,少數家庭的生計難以維系。轉移出的牧區勞動力大部分從事以體力勞動為主、技術含量較低的服務業性行業,如飯店服務員、保安、環衛工人等。工作缺乏穩定性,收入水平也較低 。

牧民及牧戶向異地轉移(移民)或向非牧產業轉移,必須堅持自愿、可能與逐步推進的原則,決不能一哄而上、一刀切齊。要在妥善解決了轉移人口的生活與生產條件,并切實尋找到了發展出路的基礎上,再實施轉移。還要特別注意草原文化、草原文明的保持與發展。生態移民的宗旨是減少牧區人口對草原資源的直接壓力,所以要向草原地區以外遷移為主體,實行自治區范圍以及全國范圍的較大跨度轉移。在一個旗縣內,甚至一個蘇木、鄉或嘎查、村內搞遷移,從長遠看要有“拆東墻補西墻”的負作用。

永久性禁牧區的牧戶可考慮實行生態移民、異地開發、妥善安置;無畜戶與少畜戶可向生態(保護性)草業專業戶轉變;適當引導有條件、有意愿的牧戶向第二、三產業轉移等。要確保二、三產業戶及生態草業戶、生態移民戶的收入、生活水平不低于畜牧業戶。從長遠看,應該是少數牧民經營科學的輪牧式畜牧業,多數牧民轉移到第二、三產業,成為非牧民。但這樣的進程需要很長的時間,是一個自然的、自發的過程,決不能揠苗助長、盲目強行轉移。

五、關于牧區工業化、城市化

牧區工業以礦產資源開采及其加工為絕對的主體,其他工業類型所占的比重很小,即使有一些其生存發展的能力與活力也比較缺乏。牧區的礦產資源開發企業,對當地農牧業剩余勞動力和城鎮需要就業者的吸納能力較弱,其對地方經濟的貢獻主要是增加了財政收入等。隨著時間的推移,礦產資源開采難度增加、開發成本上升,甚至會出現礦產資源枯竭的現象,這些礦產資源開發企業就要大大萎縮或者干脆撤離,這樣牧區未來的發展特別是非資源性產業的開拓等要早日謀劃。牧區畜產品主要交易市場及價格形成過程中的主導者一般都在牧區的區域之外、離原產地很遠,牧民討價還價的能力十分微弱,大都處在被動的價格接受者和利益受損者的地位。

不合理的開礦、辦廠,已造成一定程度的草原資源破壞與環境污染。如“七五”期間,陜晉蒙三角區能源基地建設,僅鐵路與公路施工、煤礦開發與建設就造成近300平方公里的草原沙漠化。截止到2007年,內蒙古全區礦山開發占用破壞土地75801.27公頃,其中占用破壞草地占44%,林地占3%,耕地占9%,其他地類占44%;內蒙古東勝礦區面積3481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面積占57%,且沙漠化土地還以每年0.5%的速度擴展。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部分旗近年來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開礦、建廠愈來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壞、生態環境污染也不容忽視。

一些地方沒有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單純追求當前GDP和財政收入的增加,過分強調招商引資、開礦辦企業等,忽視了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忽視了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有的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不顧生態環境保護和群眾利益,忘記了企業的社會責任,甚至存在濫開濫采、破壞草原、生產運輸嚴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問題。這些盡管是個別現象,但影響較大、危害也較重。目前,自治區黨委、政府正在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措施,及時處理、及時糾正,特別是嚴厲打擊各種無證勘查、無證開采、違規占地等違法行為,堅決制止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牧區的城市化率比較高,一般都在50%以上。但是,牧區的城鎮居民中有相當一部分經營的是草原畜牧業,主要依賴在草原上牧養牲畜來維持生計,這部分人中有城鎮的下崗人員、分流人員、失業人員、退休人員等;有的機關干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企業職工等,也在他們的親戚等牧戶的畜群里寄養著自己的牲畜。城市化,通俗一點講就是非農化、非牧化,而在牧區實質上非牧化的人口有限,所以說,牧區真正的城市化水平并不像其城市化率顯示得那么高。

近年來,牧區市(盟)所在地的城市、縣(旗)政府所在地的城鎮,拓展比較迅速,其城市范圍擴大,城市人口特別是流動人口增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市容市貌改善。然而,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合并鄉鎮(蘇木)、集中辦學等,使得牧區的部分小城鎮出現了萎縮甚至荒蕪的現象;這些小城鎮機關搬走、學校停辦、人口流失,一些服務行業也十分蕭條。而這些小城鎮往往又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社會主義新牧區的主要建設點,其發展不良不僅制約著牧區城市化的整體推進,也使得城鄉統籌的連接點、新牧區建設的支撐點和著力點不太穩固。

可見,草原牧區要選擇新型工業化、科學城市化的發展道路。第一,要徹底擯棄西方發達國家已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再恢復的傳統工業化、城市化發展老路,關注不合理的開礦、辦廠、城建等造成的草原資源破壞與環境污染問題,大力發展清潔生產、生態產業、循環經濟,實現生態與經濟、生產與環保協調持續建設發展,發展物質能量消耗少、少污染甚至無污染、少廢物甚至無廢物、物質循環利用綜合利用節約利用的新型產業,建設潔凈、舒適、便捷的綠色化、生態化的城市家園,走協調、高效、快速、可持續發展的工業化、城市化拓展道路,大大提高工業化、城市化的生態經濟效益水平。第二,要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較低的比較優勢,既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注重效率,也要講求公平、高度重視勞動力的普遍就業問題;特別要有效提高二、三產業對農牧業剩余勞動力的吸納能力,要加速實現進入城市的農牧民與城市居民各種待遇的平等化、一致化,從而大幅度提高工業化、城市化的社會經濟效益水平。第三,要以工業化、城市化促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城市化,實現工業化、城市化與信息化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既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也要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既要拓展大中城市,也要建設小城鎮,尤其要使小城鎮的發展與新牧區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有效提高工業化、城市化的技術經濟效益水平。第四,要在開礦、辦廠引起原生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的區域,選擇抗逆性強的草種及樹種,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大力開展以育草為中心的植被營造與恢復,切實有效地治理、防止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工業產品生產與綠色植被營造、環保設施修建、凈化設備運行等協調同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同時提高。

六、關于草原生態補償

篇6

1項目運行管理模式評價分析

在工程運行管理上,由于牧民對節水灌溉工程及設施缺乏管理經驗,目前,工程的維護管理均由鄉水管單位負責管護。根據青海省牧區的自然特點、社會經濟條件和建設模式,主要有以下3種管理模式。

1.1水利管理所+牧委會

對于多數牧區節水灌溉項目,工程竣工驗收后,移交到當地水利管理所負責管理,管理體制的主要模式為“水利管理所+牧委會”形式,產權一般主干渠(管)歸屬國有,支渠(管)歸屬牧委會集體所有。購置的大型噴灌設備交水利管理所負責維修保養。

1.2單戶經營

對于規模較小的項目,灌溉面積在66.7萬hm2以下,實行以家庭牧戶為單元的管理模式,在建設資金上采取國家給予適當補助,實行“誰建、誰管、誰用”的模式。

1.3聯戶經營

對于灌溉面積在66.7hm2以上的飼草料地,實行聯戶開發、分戶經營的模式,推行經營實體與牧民用水合作組織共同管理的體制,按水系、渠系組建用水協會,明確工程建設主體、所有權和受益主體,自主經營管理。根據近10年來青海省牧區水利試點項目建設的實際,形成了“水利管理所+牧委會+牧戶”的運行管理模式。如:海晏縣哈勒景鄉烏蘭哈達村草原節水灌溉示范項目本著“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產權歸水行政部門所有??h水利部門設立水利管理工作站,各鄉(鎮)成立水管站,并配備由村委會推選熟悉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兼職水管員,主要采取鄉(鎮)水管站管理模式。工程管理按照《青海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水利工程運行辦法》執行,全縣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員由縣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領導,工程管理實行縣、鄉、村、社分級管理制度,堅持專人管護和群眾管護相結合的原則。經過1a多運行,牧民反映灌溉省時、費用少,管理模式適應當地牧區要求。牧區水利試點項目均未征收水費,也未嚴格實行用水定額總量控制制度。

2項目經濟評價分析

根據對青海省節水灌溉試點項目的節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數、增產和增收效益等指標調查與分析,經篩選、分析和匯總后得到各項指標,指標統計采用相應范圍內項目節水指標的算術平均值。

2.1節水效益

節水灌溉示范項目采用的主要節水措施包括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及噴灌等先進灌溉技術。牧區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實施后,灌水定額由建設前的10050m3/hm2下降到目前的7350m3/hm2,平均每公頃每年可節水2715m3左右,到2009年底牧區節水灌溉示范項目灌溉面積達到0.667萬hm2,每年可節水0.18億m3;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數從建設前的0.30提高至建設后的0.50。總體來說,牧區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實施后,節水效益顯著。

2.2增產增收效益

(1)增產效益。據共和縣江西溝、都蘭縣查汗烏蘇和貴南本龍森多等項目區的實際測算,項目實施區灌溉天然草地與未灌溉的(對照區)比較,一般灌溉區牧草返青早23d左右,平均產干草比對照區高出2430~17295kg,灌區內牧草覆蓋度達70%~90%,對照區為25%~61%,平均覆蓋度提高35.7%。灌區內牧草高度平均為0.65m,對照區只有0.23m,平均高出0.42m。灌溉當年種植的人工牧草,比未灌溉條件的(對照區)比較,早11d出苗,灌溉的人工種植牧草平均產干草9679kg/hm2,對照區只有2040kg/hm2,平均增產干草7639kg/hm2,是對照區產草量的3.74倍。(2)增收效益。試點項目的實施,提高了當地牧民的經濟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地牧民貧困落后的面貌。如:海南州共和縣江西溝項目,實施完成草原節水灌溉面積182.3hm2,總投資300萬元。通過天然草場補種牧草灌溉后,平均產草量由原來的730.1kg/hm2提高到6690kg/hm2。每公斤干草按0.43元計,每年每公頃可增收2562.8元,項目區每年可增收46.70萬元。2009年底,全省牧區節水灌溉面積達到0.667萬hm2,平均產草量提高(折干草)7639kg/hm2,每公斤干草按0.43元計,平均每公頃可增收3284.6元,每年可增收2189萬元。

3項目影響評價分析[4]

3.1經濟影響評價通過牧區水利試點項目建設,對保護草原生態,促進畜牧業結構調整,提高牧民收入效果顯著。如海晏縣哈勒景、同德縣貢麻和共和江西溝等地區,過去都是游牧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通過項目的實施,對區域內牧民實行生態移民,充分利用退耕地和宜草地種植苜蓿、燕麥和披堿草,積極引導和扶持牧民開展人工種草,建設優質、高產和穩產的灌溉飼草料基地,從而解決牲畜草料供應問題,并結合舍飼和半舍飼等措施,對草場實行輪牧、休牧和禁牧,讓草原得以休養生息,發揮草原自我修復的功能,起到了“建設小綠洲、保護大生態”的作用。

3.2環境影響評價

牧區水利工程建設要統籌兼顧,合理利用水資源,才能發揮最大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青海省60%以上的草原年降水量低于400mm,呈干旱或半干旱狀態。草場退化、沙化,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已嚴重影響到畜牧業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因此,加快牧區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提高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改善草原生態環境顯得十分緊迫。在牧區節水灌溉試點項目建設過程中,根據不同區域草地生態特征和當地條件,采取相應的保護和治理措施。在充分利用退耕地和宜草地集中進行人工草地建設中,堅持開發利用一小片,保護恢復一大片的原則。在選擇項目區時,堅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原則。在重點分析水資源可利用量和水資源開發綜合潛力以及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基礎上,統籌安排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保證了牧區節水灌溉工程最大效益的發揮。

3.3社會影響評價

青海省牧區的主導產業是草原畜牧業,牧民收入的90%以上來自畜牧業。當前,草畜矛盾突出,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制約了牧區經濟的發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項目的實施不僅可對草原生態保護和改善起到積極推動作用,而且將有效地促進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和牧區經濟結構的調整,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為牧民脫貧致富打開了門路,提高了牧民種植牧草的積極性,要求發展高效的畜牧業生產的意愿越來越高。同時,還增強了牧民對節水灌溉工程認識和節水意識,對促進地區穩定、民族團結、社會進步具有引導作用。3.4技術影響評價根據氣候特征、地形地貌、土壤、降雨、水資源狀況、缺水程度以及節水灌溉技術的適應性,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總結出適宜本地區實際的節水灌溉方式。普遍推廣渠道防滲和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有條件地區充分利用自然落差,發展自流灌溉,同時有的工程項目兼顧解決人畜飲水問題。在發展布局和技術帶動上,節水灌溉技術由零散布點向集中連片、規?;ㄔO發展,不斷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充分體現了節水增效,發揮典型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并為實現全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4項目可持續性評價分析

4.1水資源有保障,開發潛力大

青海省牧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602.71億m3,其中黃河流域為176.08億m3,長江流域為180.6億m3,瀾滄江流域為110億m3,內陸河流域為136.03億m3。目前各流域用水總量32.94億m3。全省牧區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175.78億m3,重復量為50.07億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為167.75億m3,占地表水資源量的28.0%;地下水可開采量為58.1億m3,占地下水資源量的22.9%。2008年青海省牧區用水現狀:全省用水總量15.5億m3,其中地表水為14.12億m3,地下水為1.38億m3??傆盟恐猩钣盟繛?.23億m3,其中城鎮生活用水量為0.29億m3,牧區人畜用水量為0.94億m3;工業用水量為1.12億m3;農業用水量為10.36億m3;生態用水量為2.79億m3。農業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66.8%,農業用水浪費嚴重。綜上所述,青海省牧區地表水可利用量為167.75億m3,現狀用水量為14.12億m3;地下水可利用量為58.1億m3,現狀用水量為1.38億m3。青海省牧區現狀用水量占可利用總量的8.82%,開發潛力較大。水資源條件為青海省牧區建設發展灌溉人工飼草料地,保護和改善草原生態環境,促進畜牧業經營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及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4.2節水灌溉技術先進,適應青海省牧區建設發展

通過牧區節水灌溉試點項目實施,總結出適應青海省牧區的灌溉技術摸式主要有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和噴灌3種節水灌溉方式,水源全部為地表水,節水效果較好,灌溉水利用系數可達到0.60以上,技術先進,受到了牧民的歡迎。

4.3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方面總結出了成功的經驗

牧區節水灌溉試點項目的實施,深化了牧區水利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健全了水利管理機構,完善了管理辦法,使水利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規范化、科學化和制度化的軌道。在牧區水利建設管理中,結合實際推廣了“水利管理所(站)+牧委會+牧戶”的管理模式,得到了牧民群眾支持和歡迎。

5項目綜合評價[5]

(1)試點項目建成竣工驗收后,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種形式的管理模式,基本能夠維持工程有效運行。進一步加強試點項目的用水定額管理控制;項目區不收水費,今后應加強水費管理和征收機制的政策措施研究,因地制宜地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水費征收機制。

(2)試點項目的實施,建設成優質、高產、穩產的飼草料基地,每年可使牧草增產5090.50萬kg,增收2189萬元,節水0.18億m3。

(3)試點項目的實施,提高了牧民的人均收入,改善了牧民生產生活環境。對牧戶的草場實行輪牧、休牧和禁牧,讓草原得以休養生息,發揮自然自我修復的功能,起到“建設小綠洲、保護大生態”的作用。

(4)試點項目的實施,推廣了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促進了項目區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糧食、經濟作物增產、增收,使牧民真切感受到節水灌溉所帶來的實惠,提高了牧民應用節水灌溉技術的意愿和積極性。在周邊地區產生了良好的技術影響和輻射效果,對科學合理配置水資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帶動區域節水灌溉技術普及推廣,改善水資源和水環境狀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篇7

關鍵詞 封山禁牧;問題;對策;寧夏固原;原州區

中圖分類號 F326.3;S7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20-0284-01

生態環境退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20世紀90年代黃河頻頻斷流、1998年夏季南北大洪水、2000年春季北方地區沙塵暴、西部地區大面積水荒等災難,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嚴酷的生態現實,迫使人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堅定不移地把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放在首位。

長期以來,固原市原州區生產方式落后,人們環保意識淡薄,加之缺乏統一的管理法規,致使一些地方的原生植被大面積毀損,森林和草原生態系統破壞嚴重[1-2]。對改善生態來說,越來越多的人們看到封山禁牧是投資最少、見效最快的措施之一。自治區黨委、政府總結歷史經驗、廣泛調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全區生態建設的思路進行了重大調整。2002年8月,“鹽池會議”安排部署了全寧夏封山禁牧工作,到2003年5月1日,全區如期實現了封山禁牧。

1 開展封山禁牧的意義

1.1 促使草原植被較快恢復,遏制天然草原的退化

原州區以流水侵蝕、干旱剝蝕、風蝕的黃土地貌為主,境內有較為高峻的山地和廣泛分布的丘陵,地表形態復雜多樣,受氣候條件和復雜多樣地形的影響,以及人為干擾和嚴重放牧行為,原有較為稀少的植被和土壤嚴重退化。因此,封山禁牧勢在必行。

1.2 加快林業生態建設步伐

在黨的十報告中,“生態文明”首次獨立成章,并成為“五位一體”發展思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現代林業、打造“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是黨的十提出的總體目標。近年來,全國各地頒布了一系列實施封山禁牧的政策規定,但生態保護治理速度緩慢,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尚未徹底扭轉。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和三北防護林工程等重點工程的實施,林地面積逐漸增大、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綜合效益低的“一大三低”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決。這主要是由于管護不力、隨意放牧造成的。因此,封山禁牧是生態建設的一個重大戰略調整,也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治理方略[3-4]。

1.3 有利于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

生態環境問題不僅關系著經濟社會能否發展,還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因此,要認真組織實施國家生態建設項目,嚴格實施牲畜舍飼圈養,全力鞏固生態保護成果,促進生態自我修復。

2 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原州區把退耕還林草、封山禁牧、恢復生態、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落實生態建設來抓,通過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使被破壞和減少的植被得到休養生息,促進植被更新復壯,土壤侵蝕、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現象得到了有效緩解,使得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有了根本性改善,初步實現了“綠起來”的目標。封山禁牧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思想認識低,觀念轉變慢。部分養殖農戶思想上還存在一定誤區,受傳統養殖習慣影響,部分養殖農戶思想觀念保守,總認為“吃天然草不花錢,圈養卻要買飼料、飼草,不劃算”,短時間內難以接受養殖模式轉變。二是缺乏有效的工作機制,管理辦法不一。禁牧舍飼缺乏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各鄉鎮、村、國營林場之間禁牧管理辦法不統一,極易給養殖戶造成松緊不一的假象。三是科技意識不強,服務不到位。相關配套政策和服務相對滯后,由傳統散養向禁牧舍飼轉變,部分養殖戶科學養殖技術缺乏,政府配套政策和相關服務相對滯后[5-7]。

3 發展封山禁牧的對策

3.1 抓好輿論宣傳導向

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全方位、多角度、長時間的宣傳,大力宣傳《森林法》《寧夏回族自治區封山禁牧條例》。通過懸掛標語和橫幅,播放音像資料,發放和張貼封山禁牧宣傳材料、刷寫固定標語、設立永久性封山禁牧標志牌、出動宣傳車等多種形式宣傳,對違規放牧典型予以曝光[8-9]。

3.2 健全機構,責任到人

成立封山禁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封山禁牧督查隊,各鄉鎮成立了由鄉鎮長任組長的封山禁牧工作領導小組。鄉鎮、村和國營林場成立封山禁牧工作隊,配備5~8名專職禁牧工作人員。層層簽訂年度封山禁牧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管護地界、管護內容、管護指標,真正形成政府主導、鄉村和林場負責、農牧民和職工參與的封山禁牧機制[10]。

3.3 嚴格執法,齊抓共管

充分發揮原州區林政執法大隊在和草原派出所在封山禁牧中的作用,堅持定期或不定期地巡查制度,對在封放牧的人要依法及時查處,農業部門要扶持和培養舍飼養羊的典型,樹立樣板,推動全區舍飼養羊順利進行,財政部門要將封山禁牧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同時按有關規定,履行和扣減經費責任,保證封山禁牧督察機制的正常運轉,公檢司法部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明確在封山禁牧工作中的職責任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要依托各自網絡優勢,引導群眾參與和支持封山禁牧工作[11-12]。

3.4 實施生態移民,加強組織領導

實施生態移民,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各部門要按照市委、政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強化領導責任,強化社會管理,強化督察考核,狠抓落實,確保生態移民攻堅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4 參考文獻

[1] 徐潔,劉學軍,劉建平,等.彭陽縣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水土保持,2005(9):43-44.

[2] 于玉蓮,朱有明,黃建存.封山禁牧對保護祁連山生態的重要性[J].中國林業,2012(12):61.

[3] 趙萬廣,董曉輝.山西省實施封禁治理的實踐與探索[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3(3):31-33.

[4] 杜良平.對固原市原州區林業生態建設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2(24):194,196.

[5] 張強.蒲縣封山禁牧實踐與思考[J].山西林業,2010(1):13-15.

[6] 蘭麗萍,安學軍,吳.關于祁連山保護區封山禁牧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0(21):257-258.

[7] 高曉蘭,陳建平.關于甘州區封山禁牧工作的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3(5):91.

[8] 陳廣宏.寧夏封山禁牧生態修復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水土保持,2007(5):12-14.

[9] 張小勤,張克文.固原市原州區封山禁牧后草地畜牧業的發展對策[J].寧夏農林科技,2003(2):62-63.

[10] 李天躍,許立宏.寧夏封山禁牧的成效與思考[J].寧夏農林科技,2007(3):74-75.

篇8

一、“十一五”畜牧經濟開展回憶

“十一五”期間是我省極不服凡的五年。我們上下同心專心,共克時艱,打敗了汶川特大地動、干旱、洪澇、低溫雨雪冰凍等天然災禍,克制了國際金融危機、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情、畜產物價錢猛烈動搖等多重壓力,以科學開展觀統率畜牧經濟開展全局,果斷貫徹落實省委、省當局各項決議計劃擺設,環繞“兩個加速”,以農人增收、企業增效、財產增值為目的,以機制立異、科技立異、品牌立異為動力,以現代畜牧業試點提質擴面為抓手,統籌統籌動物衛生平安、畜產物質量平安和草原生態平安,加速改變畜牧經濟開展方法,推進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跨越。估計2005年至2010年,全省肉、蛋、奶產量和畜牧業產值辨別增進30.7%、37.6%、27.1%和35%,農人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增進25.9%,畜牧業占農人家庭運營現金收入的46%??偨Y“十一五”任務首要有五個方面的特點:

(一)“5.12”汶川特大地動發作后,全省畜牧獸醫系統自動把災區動物防疫應急任務歸入災后衛生防疫保平安的大范圍,出動防疫人員近2萬人,實時無害化處置滅亡畜禽3217萬頭(只),情況消毒16億平方米,緊要免疫災區1256萬頭(只)動物;指點災區展開出產自救,震后7個月,災區簡略修復畜禽圈舍60%,種畜禽出產才能恢復70%,飼料加工才能恢復85%,實時補欄畜禽9172.1萬(頭、只),成功完成了“大災之后無大疫,重災之年不減產不減收”?;謴椭亟ㄖ?,科學編制重建規劃,精心組織項目施行,到2010歲尾,畜牧業災后重建累計完成投資86.7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96.7%,開工項目121個,開工率100%,竣工項目112個,竣工率93%,圓滿完成“三年目的義務兩年根本完成”的要求。災區畜牧業在恢復重建中完成了跨越和提拔,出產總量和開展質量均超越了災前程度,為災區群眾安身立命供應了強有力的財產支撐。安縣踏水鎮聯盟村經過專合組織開展林下土雞養殖,農人人均純收入由災前的3100多元進步到上一年的5300多元;興仁鄉長溝村開展禽兔,由災前的4000多元進步到11000元。

(二)出產方法加速改變,財產程度上新臺階?!笆晃濉睍r期,全省畜牧業開展方法發作明顯轉變,首要顯示在六個方面:一是規范化規劃養殖疾速開展。2010年各類畜禽規范化規劃養殖小區從2005年的3158個開展到17718個,62個養殖小區(場)被農業部授牌認定為全國畜禽規范化示范場,生豬規劃養殖比重到達47%,比2005年進步29.5個百分點。新增優質生豬出產才能工程發展順暢。以建立國度優質商品豬計謀保證基地為載體,2008年到2010年新增出欄優質生豬1167萬頭。二是畜禽良種化率分明進步。優質種畜禽場從2005年的577個開展到1084個,生豬外三元雜交面比2005年進步20個百分點,牛、羊、兔良種面進步6個百分點以上。三是財產構造進一步優化?!耙回i獨大”的財產構造獲得優化,非豬產值占畜牧業產值比重進步到45%。四是財產化運營措施加速。發賣收入過億元的畜牧龍頭企業開展到128家,個中國度級畜牧財產化龍頭企業18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02家,億元畜牧龍頭企業比2005年新增60家;全省畜產物加工才能到達700萬噸,精湛加工才能到達100萬噸,較2005年辨別增進2.5倍、19倍,肉類加工躍升為我省食物工業僅次于白酒的第二大支柱財產。五是聯系關系財產蓬勃開展。到2010年,全省工業飼料總產量到達742.5萬噸,產值到達279億元,辨別比2005年增進47%和62%,居全國前列;獸藥GMP出產企業到達104家,年產值21.8億元,比2005年增進5倍。六是專業協作組織方興未已。全省養殖專業協作社開展到7321個,比2005年新增3326個;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及各類畜牧財產化運營組織帶動農戶600萬戶,占全省農業財產化運營帶動農戶總數的56%。畜牧業開展進入產量、質量和效益偏重的新階段。

(三)投入力度不時加大,支撐系統健全完美。“十一五”時期,爭奪中心和省級財務投入畜牧業開展資金達100億元,比“十五”增進3.5倍,在現代畜牧業試點、規范化規劃養殖小區建立、畜禽種類改進、動物疫病防控、畜產物質量平安監管、草原維護與建立等方面的攙扶政策框架系統根本構成,支撐系統進一步健全。啟動完成獸醫治理體系體例變革,鄉鎮畜牧獸醫站建立具體增強,樹立了不變的底層防疫步隊,人員經費包羅村級防疫員任務津貼和嚴重動物疫病的監測、預防、節制、息滅等歸入了財務預算,動物疫病防控完成了被動應急向自動防備改變、春秋時節性防控向全年四時常態防控改變?!笆晃濉睍r期,全省沒有發作區域性嚴重動物疫情。畜產物質量平安檢測監管經費歸入了財務預算,啟動了國度級獸藥平安評價實行室建立,新建31個縣級畜產物質量平安檢測站,在全國領先展開飼料、獸藥全掩蓋抽檢,在146個縣(市、區)展開家畜標識及疫病可追溯系統建立,全省無公害畜產物和產物基地辨別到達455、531個,辨別比2005年添加235、189個。五年來,面臨全國嚴肅的畜產物質量平安情勢,全省沒有發作嚴重畜產物質量平安事情。上一年,農業部對我省屠宰企業、超市、農貿市場、養殖小區(場)畜產物4次隨機抽檢中,4次及格率和全年及格率均到達100%。畜牧科技投入繼續增進,科技立異碩果累累,“十一五”時期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效果獎33項。個中,中華農業科技獎3項、省當局科技提高獎30項。市場流暢系統進一步增強,樹立了14個全國性畜產物定點買賣市場,領先在全國樹立了生豬監測預警系統,與重慶農畜產物買賣所展開計謀協作,積極開展生豬現貨和遠期買賣,抗市場風險才能進一步加強。

(四)立異才能不時加強,開展機制日趨完美?!笆晃濉睍r期,在資陽、遂寧、啟動并展開現代畜牧業試點,獲得階段性明顯成效,經過總結推行試點經歷,推進現代畜牧業提質擴面,建成了12個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全省以工業化的理念經營畜牧業開展,不時立異開展機制,鼎力推行“龍頭企業+專合組織+適度規劃養殖戶”開展形式,探究總結出“六方協作+保險”、托養、寄養、訂單養殖等財產開展新機制,將財產鏈上的各個主體無縫整合,構建了出產開展、多方共贏的財產化框架?!傲絽f作+保險”機制,被總理指示印發全國粹習借鑒。立異風險防備機制,施行生豬、奶牛政策性保險,進步了抵擋天然風險的才能;探究樹立種畜禽、飼料、養殖、加工、貯藏、營銷等環節合理的市場風險分攤機制,進步了養殖環節的市場風險防備才能。立異投融資機制,發揚財務資金的導向效果,整合涉農資金,推進畜牧業公益性根底設備和環保設備建立;注重經過財務貼息和建立投融資平臺供應借款擔保等方法,撬動金融本錢和社會本錢投入現代畜牧業建立,擴大財務資金的支撐效應。

(五)草原維護建立措施加速,生態情況分明改善。“十一五”時期,積極履行草原承包運營、根本草原維護、草畜均衡和禁牧休牧輪牧等根本準則,深化推進退牧還草、鼠蟲害防治、草原防火系統建立等嚴重工程,草原維護建立成效明顯。五年來,在川西北牧區33個縣施行國度退牧還草5820萬畝、管理退步草地7550萬畝、滅鼠治蟲5739萬畝次、栽種推行優秀牧草56.5萬畝、牧草種子基地20萬畝。

展開人工種草5846萬畝,全省草原生態惡化的趨向獲得有用遏制,部分生態獲得分明改善。建成1個省級、1個州級草原防火批示中間和1個省級、3個州級、4個縣級防火物資儲藏庫(站),進步了草原防火才能。啟動牧區現代畜牧業試點,加速畜種和草種的“兩個改進”措施,履行家畜舍飼、半舍飼與輪牧、休牧相連系的科學豢養方法,鼎力開展牧區特征畜牧財產,促進了農牧民增產增收。

“十一五”的五年,中心和省委省當局高度注重畜牧業,全社會關懷支撐畜牧業,畜牧業財產位置明顯提拔;“十一五”的五年,攙扶畜牧業開展的政策系統加速樹立,畜牧業投入大幅添加,財產支撐明顯加強;“十一五”的五年,畜牧業開展機制不時立異,開展生機明顯加強,出產方法加速改變,走出了一條龍頭企業做強做大、基地開展標準有序、產加銷一體化的開展路子?!笆晃濉笔亲兏镩_放以來四川畜牧業開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好、農人增收最多的五年,發明了畜牧經濟繼續不變開展的黃金期間。成果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當局準確指導和各級黨委當局全力推進的后果;是各有關部分關懷支撐、通力合作的后果;是全省畜牧獸醫系統干部職工、廣闊農牧民辛勤奮動的后果。在此,我代表省畜牧食物局向關懷支撐畜牧經濟開展的各部分、各單元和社會各界透露表現衷心的感激!向長時間奮戰在畜牧陣線的干部職工、科技人員透露表現最真摯的慰勞和高尚的敬意!

“十一五”全省畜牧業開展的艱苦理論,賜與我們良多主要啟迪,經歷極端珍貴。

一是堅持不懈地把優化種類、調整構造作為建立現代畜牧經濟強省的主攻偏向。順應市場對畜產物優質化和多樣化的需求,提拔畜牧業開展質量、出產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必需把優化種類、調整構造作為推進現代畜牧業提質增效的嚴重計謀行動,常抓不懈。要具體推進種類改進,增強動物、草種新種類選育推行及配套技能開拓與運用,不時進步畜禽良種和優質牧草比重,構成特征種類優勢。在持續施行新增優質生豬出產才能工程,加速建立國度優質商品豬計謀保證基地,穩固和開展川豬財產優勢的還,發揚草山草坡資本豐厚的優勢,調整畜禽養殖構造,選擇有比擬優勢和市場潛力的節糧型草食家畜、特征小牲畜禽作為主攻偏向,加速推進“以草換肉”、“以秸稈換肉奶”工程,構成特征光鮮、優勢凸起、效益優越的養殖構造。

二是堅持不懈地履行農戶規范化養殖為根底、適度規劃為主導、種養連系、生態輪回的畜牧業出產方法。傳統渙散養殖的天然性、切割性不順應社會化大出產的需求,無法應對市場動搖的沖擊,不契合現代畜牧業的開展偏向,是不成行的。照搬興旺國度、興旺地域在高度工業化、城市化根底上的大規劃工場化養殖方法,不契合我省省情和農人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財產定位,是不實際的。我省加速開展現代畜牧業的起勁偏向在于加大對傳統畜牧業革新力度,具體履行“龍頭企業+專業協作社+適度規劃養殖農戶”開展形式,把廣闊渙散農戶引入現代畜牧財產系統;生態養殖與綠色栽種相連系,以牧促農、以農養牧,履行“生態養殖+沼氣+綠色栽種”的情況友愛型農牧互動出產形式。

三是堅持不懈地立異開展機制,走龍頭企業做強做大、基地開展標準有序、產加銷一體化的開展路子。財產化運營是完成畜牧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四川地處西部內陸的區位劣勢和畜產物特征,決議了對龍頭企業的高度依靠。必需優化情況、強化效勞,鼓舞和指導龍頭企業興辦種畜禽場、精湛加工、現代物流營銷等農戶辦不了的現代企業,在進步市場中心競爭力和分散帶動農戶開展等方面持續賜與鼎力攙扶。必需發揚專業協作社組織、紐帶、聯合、載體功用,指導農戶依照良種化、規范化、規劃化出產的要求結合起來,進步進入財產系統的組織化水平。必需著眼市場效益和加工需求,優化種類質量構造,組織農戶為龍頭企業建立優質不變的原料基地。必需立異完美畜牧財產各環節分歧好處主體的聯合方法,樹立“對等參加,協作合作,風險共擔,多方共贏”的開展機制,完成家庭出產與現代化大出產連系、千家萬戶出產與千變萬化市場連系、培養龍頭企業與農戶開展致富相連系。

四是堅持不懈地把攙扶畜牧業開展作為黨委、當局推進農業鄉村經濟開展的主要行動?!笆晃濉睍r期,我省畜牧經濟開展獲得的宏大成就,是多種要素綜協作用的后果,是多種力氣同向合力的后果,基本的一條是各級黨委當局高度注重,構建了攙扶財產開展的政策系統、投入機制和一支貫穿省、市、縣、鄉、村不變的畜牧獸醫任務力氣。理論證實,省委、省當局把畜牧業現代化作為打破口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決議計劃擺設,契合農業現代化建立的普通規則,契合我省鄉村實踐,是完全準確的。在推進我省由傳統畜牧業大省向現代畜牧經濟強省跨越的要害期間,應該把推進現代畜牧業提質擴面作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出力重點,堅持不懈地把開展現代畜牧業定位為農人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財產,進一步加大對現代畜牧業開展的政策支撐和財務投入力度,進一步增強畜牧獸醫機構建立和步隊建立,加速改變畜牧業開展方法,提拔畜牧業開展質量和程度,促進農人繼續不變增收。

二、“十二五”畜牧經濟開展的情勢和義務

當時,我省畜牧業出產方法正在發作深入的轉變,零散渙散豢養正在向適度規劃化、規范化豢養方法改變,畜牧業進入了一個出產平穩開展、質量穩步提拔、綜合出產才能不時進步的新階段。

站在新的前史起點,將來五年畜牧經濟開展面對一系列主要時機。國度擴展內需的方針,深化施行新一輪西部大開拓計謀,支撐地動災區開展復興,攙扶民族地域跨更加展和貧窮地域加速開展。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八次全會辨別提出了“推進農業開展方法改變和農業構造計謀性調整,開展現代農業”、“出力培養一批現代農業財產基地強縣和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立優質商品豬和特征畜禽財產基地,打造一批特征農產物品牌”的要求。中心、省上“十二五”規劃建議確定了將來五年開展目的,在光鮮指出推進開展依然是最主要義務的還,愈加存眷民生,強調要深化收入分派準則變革,進步城鄉居民收入和勞動待遇。跟著群眾收入程度的進步,為擴展畜產物市場需求帶來長時間的開展時機。國度對現代畜牧業開展的攙扶力度不時加大,畜禽規范化養殖小區建立、畜禽良種津貼、嚴重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物質量平安查驗投入繼續增進。跟著工業化、城鎮化歷程加速和鄉村勞動力的轉移,為培育職業農人開展適度規劃養殖供應了更大的開展空間和市場空間,有利于持續從事養殖的農人進步勞動出產率和效益。還,疆土資本部、農業手下發的《關于完美設備農用地治理有關問題的告訴》(疆土資發〔2010〕155號),對規劃養殖用地有很多新打破;本年將樹立草原生態維護津貼獎勵機制,啟動南邊草原維護建立項目,以及國度正在研討制訂促進地動災區開展復興的專項規劃等,這些為我省加速現代畜牧業開展供應有力的政策支撐和開展時機。

還,我們也要看到畜牧業開展面對諸多應戰。從開展要求看,跟著工業化、城鎮化措施加速和生齒添加及生涯程度不時進步,畜產物需求剛性增進,產物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畜牧業促增收、保供應、保平安、保生態的壓力越來越大。從外部情況看,國際金融危機的深條理影響仍然存在,通脹預期治理的難度加大,畜牧業開展的資本情況約束趨緊,財產動搖的誘因越來越多,市場風險和天然災禍風險等各類影響要素日趨復雜。從財產本身看,出產方法總體還比擬掉隊,規范化水平和出產效率不高;畜牧業信息監測預警伎倆和財產調控機制還不敷完美;影響平安的要素很多,畜產物質量平安隱患長時間存在;大局部自然草原分歧水平退步,牧區根底設備前提掉隊,草原維護建立和牧區經濟開展義務艱難。從疫景遇勢看,禽流感、口蹄疫等嚴重動物疫情點狀分發態勢沒有獲得基本改變,天然災禍頻發和活畜禽跨區域運輸使防控情勢愈加嚴肅。

綜合剖析“十二五”畜牧經濟開展面對的新情勢,與“十一五”比擬,畜牧業開展的根底前提更好、政策力度更大、支撐才能更強。大時機,需求謀大開展。只需我們積極應對應戰,掌握時機,加速改變開展方法,“十二五”畜牧業就大有作為。

“十二五”期間畜牧經濟任務的計謀義務是: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化開展中同步推進畜牧業現代化,領先建成西部現代畜牧經濟強省,建成國度優質商品豬計謀保證基地,初步樹立長江、黃河上游草地生態樊籬。畜牧業綜合出產才能不變提拔,畜牧業產值年均增進3.5%;農人牧業收入繼續較快增進,到2015年農人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到達2500元;財產構造愈加合理,非豬畜禽比重到達50%左右;草原生態情況分明改善,完成草原增綠、牧民增收和牧業增效協調開展。

完成上述目的,要害在理念,成敗在任務。我們必需深化貫徹落實科學開展觀,以科學開展為主題,以加速改變畜牧經濟開展方法為主線,把促進農人繼續增收作為基本起點和落腳點,把優種類調構造作為主攻偏向,把推進規范化適度規劃養殖作為出力重點,把科技提高和機制立異作為基本動力,進步畜牧業綜合出產才能、抗風險才能和市場競爭才能,加速推進畜牧業良種化、規范化、規劃化、集約化、財產化開展,實在保證動物衛生平安、畜產物質量平安和草原生態平安,推進畜牧大省向畜牧經濟強省跨越。

三、2011年畜牧經濟任務

本年是“十二五”殘局之年,做好畜牧經濟任務,為往后五年的開展打好根底,至關主要。全省畜牧獸醫系統要深化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心鄉村任務會和省委九屆八次全會、省委鄉村任務會精力,緊扣“高位求進,加速開展”任務基調,搶抓國度新一輪西部大開拓時機,凸起優種類調構造和規范化適度規劃養殖兩大重點,統籌保證動物衛生、畜產物質量和草原生態三大平安,以災區畜牧業開展復興、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立(牧區試點縣)和規范化示范創立工程為載體,加速改變畜牧經濟開展方法,起勁在以適度規劃養殖為根底的規范化養殖小區(基地)建立、以種類改進為抓手的質量系統提拔、以專合組織為紐帶的統分連系雙層運營機制立異、以龍頭企業加工為牽引的財產化系統構建、以種養連系為中心的農業輪回經濟開展上獲得新打破。

2011年畜牧經濟任務首要預期目的是:具體完成畜牧業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義務。全省肉、蛋、奶產量辨別增進3.4%、5%和3.8%,畜牧業產值增進3.5%。畜牧業完成投資50億元,新增出欄優質生豬200萬頭。畜牧業為農人人均增收奉獻60元以上。

環繞上述目的重點抓好以下任務:

(一)出力調整優化財產構造。一要優化財產構造。加速建立國度優質商品豬計謀保證基地,持續施行新增優質生豬出產才能工程,加大外系三元雜交豬推行力度,新增出欄優質生豬200萬頭。用好畜牧業構造調整項目資金,爭奪啟動南邊草原維護建立項目;加速推進“以草換肉奶”工程,鼎力開展林下養雞等特征光鮮、優勢凸起、效益優越的小牲畜禽,進步非豬財產比重,進步養殖效益。二要優化質量構造。抓住國度推進現代種業開展的政策時機,增強動物、草種新種類選育推行及配套技能開拓與運用,推進畜禽牧草種業開展。深化施行畜禽良種工程,加速構建主導財產畜禽原種場、擴繁場、商品場互相配套的畜禽良種繁育系統,力爭全省生豬外三元雜交面進步3—5個百分點,牛、羊、禽、兔良種面有分明進步。三要優化種養構造。履行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栽種構造,與草食家畜開展規劃結構相順應,配套開展青貯玉米、人工種草,特殊是要鼎力開展飼料玉米基地,添加省內飼料糧和優質牧草供給,降低畜禽養殖本錢。

(二)深化施行畜禽養殖規范化示范工程。施行畜禽養殖規范化示范工程,是“十二五”加速改變我省畜牧出產方法的嚴重行動,是處理諸多矛盾的要害地點。要在上一年規范化出產推進年運動的根底上,在更高條理、更大局限內推進。連系農業部示范創立任務,本年具體啟動省級規范化養殖示范創立運動,除國度施行的生豬、奶牛、肉牛、肉羊、蛋雞、肉雞外,我省添加肉(獺)兔、牦牛等特征畜種。各地要依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備化、出產標準化、防疫準則化、糞污無害化“五化”要求,一是依據盆地、丘區和山區等分歧地域特點,總結推行一批順應性更強、更符合實踐的畜禽規劃養殖技能規范和標準,本年我省要制定出臺林下養雞出產技能規程。二是仔細總結現有規范化示范小區的經歷,發揚典型引路效果,組織養殖戶現場進修培訓,讓他們看得見、摸得著、弄得懂,不時復制推行,真正做到樹立一個示范小區,帶動一片養殖戶,培訓一批主干,提拔全體實力。三是各地要增強對畜禽養殖規范化示范小區建立的監管與指點,依法對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等投入品運用,畜禽養殖檔案樹立和畜禽標識運用施行有用監管,從泉源上提拔畜產物質量平安程度,一切規范化規劃養殖小區,尤其是部、省級示范小區都應到達無公害出產基地規范,并鼎力展開“三品一標”建立。省局將制訂規范化示范小區建立治理方法,樹立監視審核評價機制,執行動態治理、有進有出。經過施行規范化示范工程,力爭本年創立100個國度和省級示范小區,首要畜禽規范化規劃養殖比重進步4個百分點以上。

(三)不時進步龍頭企業的實踐帶動。一要出力提拔帶動才能。集中培養和引進一批發賣收入財產排位靠前、好處聯合機制完美的畜牧重點龍頭企業,鼎力開展畜禽產物精湛加工,延長財產鏈條,提拔財產化帶動才能。二要出力完美帶念頭制。要指導龍頭企業進入畜牧財產化鏈條中農戶家庭干不了的要害環節和財產開展的單薄環節,要特殊留意從機制和政策設計上攙扶龍頭企業一頭開展種禽畜場、精湛加工、現代物流營銷,一頭參加基地建立,與養殖戶構成嚴密好處聯合,推進財產一體化開展。三要出力加強帶動實效。要鼎力履行“龍頭企業+專業協作社+適度規劃養殖農戶”開展形式,把畜牧財產開展的結果真正落實到農人增收上,確保農人在財產開展中充沛受益、繼續受益、長時間受益。往后評選龍頭企業、布置項目資金都要把帶動農人開展財產、帶動農人繼續增收作為一個根本前提。

(四)鼎力開展畜牧業輪回經濟。一要畜牧業結構與栽種業開展相連系。依照畜禽滲出量和外部消納量相匹配的準則,科學規劃栽種業、養殖業結構和規劃,執行區域內栽種業為養殖業供應飼料,養殖業為栽種業供應有機肥等資本,鼎力履行“生態養殖+沼氣+綠色栽種”輪回經濟形式,盡能夠經過農田渠系、滴灌管網把畜禽滲出物或沼液排到農田,構建種養均衡、農牧互動、生態輪回、情況友愛的財產開展系統。二要畜牧養殖與環保財產開展相促進。加大畜禽養殖拋棄物資本化應用力度,變被動的糞污處置本錢性投入為自動的出產性投入,積極開展有機肥加工等新興財產,鼓舞大型養殖小區應用沼氣發電。三要養殖小區建立與新鄉村建立相配套。在新村建立中合理結構規范化規劃養殖小區,將沼氣池建立與規范化養殖小區建立相配套,既處理潔凈動力問題,又處理情況維護問題,美化凈化鄉村情況。

(五)進一步增強草原維護建立。樹立草原生態維護津貼獎勵機制,鼎力推進禁牧、休牧、輪牧,起勁完成草畜均衡,實在改變牧區畜牧業開展方法,促進人草畜調和開展。進一步抓好退牧還草工程建立,連系牧民久居舉動、富民安康工程、阿壩州綜合防治大骨節病試點,加速草地改進和家畜種類改進,鼎力開展牧區優勢特征畜牧業,做到“牧民有住房、家畜有棚圈、草地有圍欄、冬春有貯草”,促進農牧民增產增收。增強草原防火、鼠蟲害防治、抗災保畜等草原防災減災任務,維護好草原出產才能。指點紅原、爐霍牧區現代畜牧業試點,提拔畜牧業出產程度和經濟效益。

(六)完美推行財產開展新機制。各地要連系實踐,完美推行“六方協作+保險”、“寄養”、“訂單養殖”等財產開展機制,鼎力履行“龍頭企業+專業協作社+適度規劃養殖農戶”集中建立規范化圈舍的養殖小區(園區)開展形式,指導渙散農戶改變開展方法,進入現代畜牧業。做到但凡構成必然規劃主導財產的,都要有各類方式的龍頭帶動;但凡開展的主導財產,都有要農人為主體的專合組織;但凡一致規劃的財產基地,都要探究“大園區、小業主”形式。推行財產開展新機制,要害在于鼎力開展專業協作社,進步農人組織化水平。各地要把開展養殖專業協作社作為出力重點,積極推進各類農人協作組織向法人社偏向開展,推進農戶由天然人向法人社成員改變。要從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加大攙扶力度,經過專業協作社把渙散農戶有用組織起來,與龍頭企業構成不變的聯合機制和運轉機制,進步農人在市場競爭中話語權和博弈權,促進農人繼續不變增收。

(七)實在增強財產風險防備才能建立。一是穩固獸醫治理體系體例變革效果,進一步增強底層動物防疫系統建立。抓好嚴重動物疫病防控的免疫、監測、檢疫、消毒、應急措置和引種治理等要害辦法,確保不發作區域性嚴重動物疫病。二是增強市、縣畜產物質量平安查驗檢測系統建立,推進無公害畜產物和基地一體化認證,持續施行飼料、獸藥“全掩蓋”檢測和“安心肉”工程,嚴厲落實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四到位”,進步畜產物監測頻次和密度,實在保證上市畜產物質量平安,確保不發作嚴重動物源性畜產物質量平安事情。三是實在進步養殖農戶的風險防備才能。鼎力履行生豬、奶牛政策性保險,爭奪擴展優勢畜禽種類政策性保險掩蓋局限,進步農戶應對天然風險的才能。增強市場監測和信息,指導養殖戶合理布置出產營銷;樹立風險調理金,依托企業、專業協作社、養殖農戶之間構成的好處一起體,樹立以峰填谷的機制;指導養殖專業合社、營銷大戶等市場主體積極參加生豬遠期買賣,防備市場動搖風險。

(八)具體完成畜牧業災后恢復重建義務。地動災區要嚴厲依照災后恢復建重建規劃,以畜牧獸醫效勞系統、種畜禽場、草地植被修復等尚未竣工的恢復重建項目為重點,加大任務力度,加速任務進度,具體完成災后重建收尾任務。增強工程完工驗收,維護好治理好運營好各類重建立施,實在發揚項目成效。全力推進災區畜牧業開展復興,依照《汶川地動災區開展復興規劃》,容身特征資本優勢,細化畜牧業開展復興方案,依托恢復重建的畜牧財產基地(小區、園區),加大承接財產轉移力度,培養強大財產化龍頭企業,鼎力開展標準化專業協作社,推進災區現代畜牧業提質增效,促進農人增收致富和災區鄉村經濟的跨更加展。

(九)狠抓系統本身建立。面臨新情勢新義務,我們要實在加強責任感任務感,持續深化展開創先爭優運動,具體增強系統本身建立,不時提拔推進現代畜牧經濟科學開展的才能。一要增強計算監測和進修調研。計算監測是畜牧業主要的根底任務,是畜牧業落實科學開展觀的根本要乞降要害切入點,也是完成畜牧業又好又快開展的前提和前提。數字不明、狀況不清,行業治理無從談起,更說不上科學開展。從本年起,鄉村經濟開展各項目標是由國度計算局駐川查詢總隊擔任,為客觀真實反映畜牧業開展程度,各地要留意與查詢隊和計算部分溝通,精確把握本地計賬戶散布狀況,從項目布置上關懷支撐他們開展畜牧財產。還,要以進修型組織建立為抓手,增強政策理論進修,出力研討事關現代畜牧業開展全局性嚴重問題和畜牧經濟開展中呈現的新狀況新問題。二要增強法律才能和作風建立。深化展開畜牧業“四法三條例”進修,標準部分法律行為,實在實行司法付與畜牧獸醫部分的職責。要把存眷民生、解除民困、協助民富作為首要職責和最大的政治義務,持續發揚真抓實干的優越作風,做到重實踐、講實情、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營建“提拔才能、真情為民、崇尚實干、據守清涼”的行業新風。三要增強協作。系統內部要講連合、講大局,增強上下聯動,發揚全體作戰才能;對外要增強溝通協調,積極爭奪各方面的支撐共同,構成推進現代畜牧經濟強省的任務合力。

最終,強調一下當時春防和防災減災任務。

本年春防任務情勢嚴肅、義務艱難。從國外看,上一年39個國度發作口蹄疫疫情,我國周邊多個國度口蹄疫疫情尚未獲得有用節制,18個國度發作家禽禽流感疫情或從野鳥中檢出病毒,非洲豬瘟等外來動物疫病迫近國門。從國內看,病原污染普遍、多種亞型并存、病毒變異加速,禽流感等嚴重動物疫病發作風險仍然存在,一些人畜共患流行癥有上升趨向。當時正值禽流感、口蹄疫等嚴重動物疫病高發期,節后畜禽補欄、活畜禽及其產物調運買賣頻頻,疫情遠間隔、跨區域傳達風險機率上升,加之機構變革后一些當地底層防疫任務有所放松,疫情防控情勢嚴肅復雜。

對此,全省畜牧系一致定要做好防大疫、打硬仗的預備,要依照春防任務會議擺設,強化免疫、監測、檢疫、消毒、應急措置等要害辦法,集中免疫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確保免疫密度100%,有用抗體及格率高于農業部規則規范,起勁確保不發作區域性嚴重動物疫情,起勁確保不發作嚴重畜產物質量平安事情。春防完畢后,省局將持續接納市(州)集中穿插抽樣、省上一致檢測有用免疫抗體及格率的方法,強化免疫結果評價和目的審核。

篇9

牧區礦產開發會引發地面塌(沉)陷、地裂縫、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2009年國家國土資源監察專員調研組的調研報告顯示[2],土地塌陷面積增加與礦業開發程度逐步提高,基本同步。內蒙古原煤產量已從2002年的10412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35218萬噸,土地塌陷則從2002年的12334公頃上升到2007年的16490公頃,煤炭產量與土地塌陷呈正比關系。內蒙古2010年發生礦山地質災害14處,直接經濟損失1050萬元,死亡3人。礦區水均衡也遭受破壞。在開采過程中,井坑需要疏干排水,致使礦區地下水位下降,打破了整個地表水、地下水的均衡系統[3],使缺水地區供水更為緊張,以致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據《地質環境公報(2010年度)》顯示,“礦坑連續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現象,在全區普遍存在。地下水水位下降區主要集中在元寶山露天礦、寶日希勒露天礦、東明露天礦和伊敏露天礦。最典型的是元寶山露天礦,疏干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達26.26米,漏斗面積達17.57平方公里。平莊露天礦由于礦坑排水造成嚴重的區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山前村鎮部分機井出現掉泵現象”。

在礦山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石、尾礦、工業廢水等,帶來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如內蒙古礦山企業在采選過程中產生的廢(矸)石累計存放量達1.18億噸,且每年以1000多萬噸的速度增長,當年處理量只有排放量的一半左右。而廢棄物(如尾礦等)需要面積較大的堆置場地,導致對土地的過量占用和對堆置場原有生態環境的破壞,甚至變成沙塵暴的主要沙源地。而在產生大量廢棄物的同時,礦區復墾面積占應復墾面積的比例卻較低。據統計,內蒙古全區礦山企業礦區總面積為3583平方公里,應復墾面積112平方公里,已復墾面積17平方公里,占應復墾面積的15%[4]。工業廢水排放量近幾年也在增加,圖1為內蒙古2006~2010年采礦業工業廢水的排放情況??梢钥闯?,工業廢水排放量整體呈增加趨勢,2006年采礦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5330.88萬噸,2010年增加到8260.24萬噸,增長了2929.36萬噸。而且2006~2010年這5年在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開采業,有色金屬開采業,非金屬開采業以及其他采礦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的工業廢水排放量平均值最大,為3926.92萬噸,其次為有色金屬開采業,其工業廢水排放量平均值為1698.14萬噸,再次為黑色金屬開采業,其工業廢水排放量平均值為390.43萬噸。礦業“三廢”、粉塵等排放,又是造成大氣污染、酸雨形成的主要源頭。廢水、廢渣等廢物中含酸性、堿性、毒性、放射性或重金屬成分,通過地表徑流、大氣飄塵污染周圍的土地、水域和大氣[5],損害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如礦區周邊典型的地方病多由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引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9年,我國約有110多個行政村是癌癥高發區,這些村莊多集中在城市工業園區周邊、河流下游、礦山附近,受到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生活垃圾、重金屬等多重復合性污染的危害[6]。另據2009年10月9日《經濟參考報》的報道,“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當地牧民反映,在草原上發展工業項目對草原帶來的破壞和污染還是較為嚴重的。牲畜吃了被煤灰塵污染的草后,患上發燒、拉稀、咳喘、眼睛流淚等各種怪病,導致不少牛羊死亡”。

由于“資源無價、環境無價”的錯誤觀念影響等,牧區許多礦產資源開發企業采取粗放型掠奪式經營方式,資源綜合利用的整體技術水平落后。而且由于綜合利用共伴生礦的成本比常規利用礦產資源要高,多數開采者只注重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愿進行綜合利用,造成礦產資源開采效率低,綜合利用率不高。不僅中、低品位的礦石基本被拋棄,甚至有些富礦也被拋棄,浪費較為嚴重。如內蒙古對共(伴)生礦產的綜合利用不足1/3,綜合回收率小于20%,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更大。白云鄂博鐵-鈮-稀土多金屬礦床擁有世界稀土儲量的80%以上,每年因開采鐵礦所產生的200萬噸混合尾礦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為5%~6%,一年排放的尾礦就構成一個中型的富稀土礦床[3]。再加上資源開發造成的環境污染治理問題是一項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的工程,國家和地方需要大量投入,用來進行生態環境問題的研究、治理、預防和生態恢復。據估算,礦山占用破壞土地的恢復治理率僅為10%左右,金屬和非金屬礦山占用破壞土地恢復治理率分別為3%、5%左右。而且尾礦利用,如煤矸石、金屬尾礦利用率均不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也相對滯后[7]。

由于不合理的開發礦產資源等,草地生態惡化,牧草質量和生產能力下降,導致畜產品產量增速放緩,畜牧業收益下降,牧民增收乏力[2]。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牧區人均純收入遠高于農民人均純收入;而據內蒙古農牧業經營管理站的統計數據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內蒙古牧民的人均收入一般要低于農民的人均收入,2001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61.6元,2002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199.3元,2003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197.2元,2004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125.7元,2006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98.4元,2007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124.6元,2008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159.7元。隨著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強度加大,大量土地資源被占用、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突顯。有的牧民被迫放棄牧場,原有的畜牧業產業鏈斷裂,牧民的生產活動也由畜牧業轉向其他產業。隨之人口流動、移民安置、勞動力就業等新問題產生,政府的財政負擔加重。然而,礦產資源開發企業對當地農牧業剩余勞動力的吸納卻微乎其微,其對地方經濟的貢獻主要是增加了一些財政收入,但還要以一定的草地占用、資源破壞和生態環境污染為代價[8]。蘇德斯琴、訥木和吉日嘎拉[9]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牧業四旗2000~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與牧民收入的研究結果說明,地方經濟發展與牧民收入增減關系不明顯;對于當地居民,礦產資源開發未能提供相應的就業機會。牧區企業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區、農牧民等形成一定利益分配關系。如圖2是世界銀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項目課題組,根據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納林溝煤礦價值鏈計算得出的[10]122~123。企業獲得資源開發所帶來的大部分利益,其次就是政府,而資源所在地的農牧民,僅僅取得了極少部分的利益。在政府間的分配關系中,又是中央政府拿大頭,地方政府得小頭。資源開發企業在資源開發過程中獲得了一半以上的利益,但是企業是否更多的承擔了解決資源開發過程中形成的外部性問題的責任和義務呢?現實中顯然不是。由于資源型企業用工的習慣等,當地農牧民很難參與到企業的基本工種中(如采掘、加工、管理層等),只能從事保安、保管等工種。隨著資源開發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從事資源開發工作的人員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全國及有關省區從事采礦業的職工人數有減少的趨勢。內蒙古自2002年開始采礦業職工人數明顯減少,從2000年27.2萬人減少到2009年的17.9萬人。#p#分頁標題#e#

盡管多年來一直強調“不能走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但事實上在資源開發過程中普遍存在“邊開發、邊破壞、邊治理、邊污染”的現象,資源破壞的代價往往超過了資源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生態環境破壞與污染的速度超過了治理與建設的速度。受產業結構和發展水平等的限制,牧區在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中明顯存在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能源消耗高,“三廢”排放量大,節能降耗減排的任務艱巨。我國民族地區資源開發對GDP的貢獻率總體超過了15%,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資源開發對GDP的貢獻率高達60%[10]11。雖然實現了經濟大幅度增長,但是草原牧區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牧民致富之間的矛盾始終沒有很好的解決,甚至還有所加劇,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持續性日趨嚴重。我國天然草原大多分布在老、少、邊、窮地區,全國大約一半的貧困人口分布在草原地區[11]。這些地區自然條件相對較差,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經濟發展對草原的依賴程度較高。草原是牧民生存的根本,畜牧業是他們的傳統產業和主業,是他們生活和生產資料的主要來源。而開礦使大片草原變為礦業用地,導致牧民失去草場。依靠草原、依靠畜牧業生存和發展的方式被迫改變,很多牧民不知道未來的出路在哪里,后續問題突顯。首先,牧民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改變。要盡快融入到新環境中不僅需要思想的轉變,還需要資金、科學知識和技術等多方面的支持,生產和生活的成本加大,壓力也加大。其次,礦產資源開發需要大量水資源,使牧區缺水的狀況更加嚴重,周圍牧民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同時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也嚴重影響了礦區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再次,礦產資源的開采給草原帶來了破壞,失去草場的牧民雖然得到了一定的補償金,但這是短暫、不持續的,遠遠不能成為牧民未來生活的保障。但他們承擔著資源開發造成草原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的代價。為此,牧民對開礦破壞草場的行為不滿,與礦產開發商產生矛盾。若牧民未來的生產和發展得不到合理的保障,問題得不到解決,矛盾會日益突顯、深化,甚至會引發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引起社會的不穩定。

推進牧區生態經濟協調持續發展的對策

長期以來,在礦產資源開發中,由于受到利益的驅動,對礦產資源保護認識不足,對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維護,從而形成了礦產工業粗放經營的經濟增長模式。“遍地開花”、“掠奪式”的亂采、濫挖使寶貴的資源嚴重浪費,并且造成當地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增強環保意識是改變資源浪費和破壞,改變環境污染現狀的根本。一是增強開發利用者的環境保護意識。在資源開發、項目建設的過程中,聘請相關專家對可能存在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深入分析,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做到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有效遏制生態環境的破壞,確保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加強公眾環保意識,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三是加強管理部門的監管力度,杜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管理不力的現象;提高執法隊伍素質,增加執法力量,改進執法手段,并有效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如南非法律規定采礦企業在開礦之前,必須要有恢復生態植被的規劃,政府才發營業執照;如果在經營過程中沒有及時恢復生態植被,政府則立即吊銷營業執照,關閉采礦企業;在南非種草和植樹,已成為采礦企業的自覺行動。礦產企業一邊開采一邊進行植被恢復,根據礦渣上層回填土層的高度,種植不同的植物恢復礦區植被。我們應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加強保護草原生態的執法力度[12]。從源頭上抓起,從礦產資源開采項目的立項、設計、建設之初,就應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加強對已建礦山的監管,制訂科學的閉坑計劃;對已關閉的礦山,加強生態環境變化的動態監測,提高生態環境恢復水平;對歷史遺留的礦山生態環境問題,國家、地方政府、企業共同推進礦山環境的恢復和治理,有效減輕礦業開發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四是提高地方政府預防和治理草原環境污染的積極性,把綠色GDP和環境保護列入績效考核的內容。

在項目開發前,就要充分開展調研和交流活動,形成政府、項目開發建設方和廣大牧民通暢的互動交流渠道。首先,政府作為決策者應該充分考慮長遠利益,辨析項目可能引起的潛在問題,正確決策。并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廣大牧民最關心的問題,幫助解決問題,如在牧區工業化過程中,了解和解決牧民生活適應性等問題,增加牧民生存技能培訓和教育的機會,并積極協調解決廣大牧民同項目建設者之間的矛盾。政府應實施責任追究制度,推動資源開發項目良性發展。同時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鼓勵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提高礦山尾礦利用率的新技術開發和應用,鼓勵開展礦區土地整治,使被破壞的土地得以恢復和重新利用。解決由采礦引發的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問題,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13]。其次,項目建設方應該允許受項目影響區的牧民監督項目建設中的環保措施,使他們能夠及時了解周邊的環境信息,及時表達意見和建議。再次,廣大牧民應該與項目建設方認真磋商相關事宜,充分考慮草場被占用、破壞的補償額度、補償方式等。

礦山企業在享受礦產資源開發帶來的經濟利益時,當地居民卻承擔著資源開發后的種種不良后果。這種外部不經濟效應的治理成本應當內化為企業的生產成本,讓污染制造者為經濟行為的不經濟性“買單”,促使礦產品價格體現生態環境的價值。要堅持“破壞者恢復、使用者付費、受益者補償”的原則,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并使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同時不僅要使資源體現經濟價值,還要體現其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雖然我國對礦產資源開采造成生態破壞、環境污染進行治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多種,但是現行補償法規依然存在缺陷,如補償缺乏量化衡量的準則,礦區生態恢復沒能形成可操作的依據;沒有根據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以及開發活動的損失等為基礎制定收費費率,標準偏低,難以刺激開發者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等。應科學地制訂收費標準,規范生態環境補償費的征收和使用行為。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針對具體地區的實踐,積極探討補償資金來源、補償渠道、補償方式和保障體系,健全完善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補償機制。比如以補償方式為例,礦業主給予牧民的補償費可以采用更加豐富的補償方式,補償費與礦產開發的產量掛鉤,或者折地入股、投資投勞入股等。以內蒙古草原牧區為例,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結合相關專家的研究,我們粗略地估測出牧區礦產資源開發生態補償的大致標準:草原牧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補償費(由企業向政府、社區、牧民等提供的補償)為每噸礦產每年50~80元。#p#分頁標題#e#

草原牧區一般生態環境脆弱,干旱缺水,沙漠化嚴重,生態環境自我修復的能力差,其環境容量非常有限。礦產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一旦超過極限,就很難恢復。因此,礦產資源開發增速應與草原牧區環境容量相協調。一要準確把握礦產資源開發速度,二要制定出科學并切實可行的與經濟發展規劃相協調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規劃,三要加強尾礦利用和礦區環境恢復治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創新方法,科學治理,強化礦山企業的責任,做到邊開采、邊恢復治理,礦山關閉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基本完成。牧區的能源工業主要包括煤炭工業、電力工業等。而傳統的煤炭、電力工業一般為高污染的產業,對牧區生態環境的維護與改良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要大幅度提高廢氣、廢水、廢渣的治理水平,實現達標排放,同時不斷改善工藝設備,推進清潔生產,發展少污染甚至無污染的生態能源工業。特別要在真正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有序開發礦產資源,整頓開發秩序,提高準入門檻,可實行生態型、集約化、小數量(企業數量少,開采的總體規模較?。┑臐u次開發,并把相當一部分牧區礦產資源作為國家的長期儲備資源。草原牧區風力、太陽輻射等資源非常豐富,風能、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綠色能源、清潔能源,而廣大牧區人口居住相對分散,建設網電成本很高,發展單家獨戶的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對牧區現代化的實現非常重要;同時,草原牧區風能、太陽能大規模地開發利用,轉化成電能等有效輸往其他地區,可以有效增加我國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的比重,滿足經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篇10

青藏高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雄渾壯麗的自然景觀、異彩紛呈的人文景觀、色彩繽紛的民俗風情,使青藏高原旅游資源具有大容量、多樣性、壟斷性、獨特性的總體特征。青藏高原恢弘博大,豐富深邃,原始奇特,有著獨一無二的生態旅游資源優勢。依托青藏高原豐富的旅游資源,目前青藏地區已開發出一系列生態旅游產品。所謂森林旅游是指人們在林區依托森林風景資源開展的以旅游為主要目的的多種形式的野游活動。青藏高原森林土地資源有0.19億公頃,其中95%集中分布在高原南緣喜瑪拉雅山地和東南部的橫斷山區。青海有仙米、互助北山、尖扎坎布拉、鷂子溝、群加等流水潺潺、云蒸霧尉、蒼松翠柏、綠野如蔭的5處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面積717萬公頃,這里保存有色季拉、巴松湖、熱振、結德秀、瑪旁雍措和班公湖等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這些國家級森林公園,不僅擁有繁茂的原始森林,還有冰川、鳥島、湖泊、寺廟等自然和人文景觀。自治區在保護原始自然生態的前提下,為游人提供生態觀光旅游,以提高人們對森林、冰川、湖泊等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近年來,加強了森林高原生態旅游的開發力度,色季拉、巴松湖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已投入1.38億元,用于公路、景區、旅游飯店等基礎設施建設。2003年僅色季拉、巴松湖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收入達693萬元,當地政府部門將其中240萬元用于環境保護。青海省充分利用互助北山、坎布拉等國家級森林公園資源,打造多元化的業態,著力發展觀光旅游、生態休閑度假、運動探險、保健療養、山珍美食、水庫親水體驗等旅游產品,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游客,實現了旅游目的地環境———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青藏高原獨特的山山水水,珍稀草木禽獸,已經成為表達藏族傳統文化的象征符號。青藏高原的江河湖泊堪稱世界之最,不僅分布數量多、海拔高、水質清澈,秀麗迷人,而且還與許多美妙的神話傳說相連,被譽為別具一格、獨具魅力的“江河圣湖”,適宜觀光考察和旅游。當地政府已將長江、黃河、青海湖、雅魯藏布江、納木措湖等開發成極具旅游休閑價值的風景區,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現在,青海、兩省區依托這些江河湖泊,不僅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而且樹立起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浩瀚遼闊的草原、千姿百態的荒漠,構成了一幅幅奇妙的壯美畫卷,草原與荒漠充滿著神秘與未知,是旅游者和科考、探險、攝影與歷史學家們神馳向往之地。青藏高原各類天然草地面積共約1.2億公頃,其中有天然草地8207萬公頃,約占全國天然草地面積的21%,占土地面積的68.11%。青海省擁有草原面積5.47億畝,占國土面積的50.7%,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積4.74億畝,居全國第四位,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是草原生態旅游的最佳地區之一。近年來,青藏地區草原生態旅游也在悄然興起,雖說草原生態旅游尚處在起步階段,但其前景是無比廣闊的。

以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依托開展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觀賞游。如已建立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25處,建立起以黑頸鶴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雅江中游河谷和色林錯兩個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建立起以藏羚羊、野牦牛等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世界最大數量的野生食草動物種群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起以滇金絲猴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芒康金絲猴自然保護區。青海省已建立起以黑頸鶴、大天鵝、斑頭雁等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青海湖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觀鳥室、蛋島生態通道和鸕鶿島生態木棧道已建成投入使用。青海還建立起以藏羚羊、野牦牛等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建立起以黑頸鶴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隆寶自然保護區,建立起以珍稀動物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建立起以水禽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可魯克湖———托索湖自然保護區。青藏兩省區依托這些自然保護區逐步發展野生動物觀賞生態游。

體育旅游在發達國家開展得十分普遍,人們通過旅游參與一些體育活動,比如騎自行車郊游、上山滑雪、山間旅游,周末的時候到海濱沖浪、游泳、乘游艇出海等,既達到健身目的,又實現了對大自然的回歸,使身心徹底放松。在我國,青藏高原體育健身旅游也在悄然興起,譬如,近幾年青海省以項目為載體,積極推進觀光型旅游向度假型、運動型、體驗型旅游轉變,高起點策劃、高質量推出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中國青海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巖賽等旅游項目,增加了參與性和娛樂性,豐富了旅游精品內容,滿足了國內外廣大體育旅游愛好者的休閑需求。探險旅游,指旅游者從未見過、聽過或者經歷過,既標新立異,又使人特別興奮或驚心動魄的旅游活動。許多旅游者把獲得各種刺激性的探險看作是一種享受。青藏高原碧綠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巍峨的雪山,奔騰的江河,集高大、雄偉、遼闊、俊秀于一體,是景色絕佳的探險旅游天地。青藏兩省區徒步探險生態景區,主要以珠穆朗瑪峰、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三江源、可可西里等為代表。每年來這里觀光、考察、探險的國內外游客絡繹不絕。

藏文化內容非常豐富,其中最有特色、最能夠吸引人的是它的宗教———藏傳佛教,這是在我國青海、、內蒙古以及現在距離較近地區崇奉的宗教。以藏傳佛教文化為中心,青藏地區開發形成了一大批生態旅游產品。如建筑藝術,千座藏傳佛教寺廟作為宗教文化的集成載體,從建筑、裝飾、壁畫、塑像、宗教活動及儀式等方面展現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獨特的民族文化。以布達拉宮為代表的宮殿建筑和許多著名的寺廟古墓,如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薩迦寺、藏王墓、古格王朝遺址均被列為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青海神秘的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以及瞿曇寺、隆務寺、文成公主廟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些都發展成了有名的生態文化游景點。

世居青藏高原的各民族共同創造出了多元共存、豐富多彩的民居民俗文化,其與眾不同的民居建筑、民俗風情和民間藝術是舉世矚目的。各民族的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建筑文化、婚喪嫁娶、節日慶典、、待客禮儀等,極富民族性、趣味性、娛樂性和觀賞性。的傳統民居,與的其他文化形態一樣,也具有其獨特的個性。譬如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區的帳房、雅魯藏布江流域林區的木構建筑各有特色。民居的歷史十分久遠,四千年前的卡若新石器時代遺址已有了豐富的建筑遺存,這些傳統的民居建筑是發展現代旅游業的重要物質基礎,對游人訪古探幽、欣賞藝術、考察研究、增長知識都有極高價值。當地各級政府憑借這些獨特的民居民俗風情,開發了“藏家樂”等令國內外游客喜聞樂見的生態旅游形式,較好地滿足了旅游者觀察、體驗民族風情的需要。青海省則直接利用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自然樸實的村落資源,建立民族(民俗)文化村,如青海的土族民俗文化村等,開展民居、民俗文化村生態游,受到國內外游客的青睞。青藏兩省區的各種節日、賽事等也成為民俗生態游的一大熱點,如的“雪頓節”、沐浴節、望果節,青海的“射箭”比賽、“花兒”演唱會,回族的“古爾邦節”等。#p#分頁標題#e#

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著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它是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區域,旅游資源極其豐富。目前,已有拉薩市、日喀則市、江孜縣3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昌珠鎮。青海有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同仁,同仁有以隆務寺為代表的藏傳佛教寺院36座,藏傳文化氛圍十分濃厚,是青海省藏族文化留存比較完整的地區。境內散布著新石器、青銅器等時期的古文化遺址170余處,有19處古建筑及古文化遺址被列入國家、省級和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仁古城凸現了極強的人文特色,特別是分別代表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伊斯蘭教的隆務寺、圓通寺、清真寺在百年滄桑中,始終和睦相處,同舟共濟,共處一條街,是各種文化相互交融的物證,是全國罕見的一大人文景觀。青海還有歷史文化名城———湟源丹噶爾古城,這里是農業區與牧業區、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結合部,這里的昆侖文化、卡約遺址、漢唐古堡、明清寺廟、絲綢南路、唐蕃古道等文化遺存引人向往,湟源自古為中原通往西部牧區和地區的重要門戶,素有“海藏咽喉”、“茶馬商都”之美稱。如今青藏地區這些歷史古城都已開發成聞名遐邇的文化生態旅游景區,成為該地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自治區文化廳文化產業處處長姚維平說:“大量國內外游客的涌入,使得藏族文化受眾面空前擴大。民族藝術沒有因為游客的進入而消失,而且呈現日趨繁榮的局面。”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使得民族傳統藝術的受眾面不斷擴大,民族藝術更加繁榮。而民族藝術的繁榮反過來又促進了民族文化旅游的進一步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青藏地區豐富多彩的民族藝術也成為文化生態游的一大亮點和賣點。如的唐卡繪畫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藝術門類之一,其表現題材廣泛,除宗教外,還包括大量的歷史和民俗風情,所以唐卡也被稱作是了解的“大百科全書”。還有各大寺廟的壁畫藝術“;果諧”、“堆諧”、“鍋莊”等歌舞藝術;被譽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戲藝術;雪堆白金屬雕刻藝術,它的題材、內容、藝術形式都能體現藏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濃郁宗教氣息,凸顯了濃厚的地方特色與民族特色。青海同仁縣的“熱貢藝術”是藏傳佛教藝術的一個重要流派,繪畫、雕塑、堆繡等藝術精巧絕倫,具有較強的裝飾性和濃郁的民族風格,是我國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瑰寶。2006年熱貢藝術、熱貢藏鄉“六月會”、熱貢藏戲、熱貢土族“於菟”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行保護。湟源排燈、丹噶爾皮繡、陳醋、藏靴制作、民間剪紙、根雕、石刻等民族藝術豐富多彩;花兒、社火、地方曲藝及傳統廟會獨具特色。這些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族藝術令人向往,也被地方旅游局成功策劃成一系列的民族藝術生態游,吸引了不少國內外游客。

山南的雅礱河谷是藏民族最早定居區和第一個統一政權――吐蕃政權的誕生地,被譽為藏民族的搖籃和文化發祥地。藏民族在這里不僅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政權,而且在與中原頻繁的交往中創造了文明史上的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座寺院桑耶寺,第一塊農田素當,第一部經書邦貢恰加,第一部藏戲巴噶布。近年來,各級政府投入巨資對雅礱文化區進行保護和修繕,使雅礱河谷成為文化氛圍最濃的地區之一。政府還成功舉辦“雅礱文化節”,以雅礱文化旅游節為載體,帶動旅游產業發展,促進經貿與文化交流,推進山南經濟快速發展。三江源地區位于我國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孕育中華民族、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歷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三江之源,以其擁有的大山、大江、大河、大草原、大雪山、大濕地、大動物樂園等原生態的自然景觀,以其匯集了藏傳佛教、唐蕃古道、玉樹歌舞、賽馬節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節慶活動,極為典型地體現出青藏高原之大美意境和內涵。三江源區不僅是青海旅游的“富礦區”,也是中國旅游乃至世界旅游的稀缺資源帶,具有發展綠色旅游不可替代的資源優勢。根據《青海省三江源地區生態旅游發展規劃》,青海省將在三江源地區建設35個生態旅游重點項目,規劃建設6個重點景區,包括可可西里、年保玉則、阿尼瑪卿雪山、勒巴溝、達那寺峽谷和黃河源景區。三江源生態旅游將以“三江之源”水源地生態與環境體驗“、康巴安多”藏文化原生態體驗、“青南高原”人與自然關系體驗、“青南高原”戶外運動與自駕車旅游為主體系列產品。以黃河源生態體驗、長江源生態體驗、瀾滄江源生態體驗、湖泊水生態、歌舞之鄉采風、馬背文化體驗、藏傳佛教文化探秘、格薩爾文化生態旅游、雪山冰川攀登探險、青南自駕游等為主打的系列產品。為確保通過旅游開發,推進三江源生態環境,《規劃》確定三江源地區的總體定位是融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為一體的具有示范意義的江河源型國際級生態旅游目的地。

青藏高原生態旅游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青藏高原雖然擁有眾多的生態旅游資源,并且已開發了一些生態旅游產品,但從總體看青藏高原的生態旅游還停留在初級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青藏旅游業由于受客觀自然環境和特殊高原氣候的影響,形成冬夏兩季明顯的淡旺季之分,導致部分旅游景點和旅游項目季節性過強,失去發展平衡。旺季往往出現在7—9月,高峰在8月,淡季在1—3月,低谷在11—12月。由于秋冬季氣溫偏低,早晚溫差大,植被較少,游客進青藏后高原反應明顯;而夏季氣候涼爽,成為青藏高原旅游的黃金季節,8月游客是11月的47.45倍。青藏地區漫長寒冷的冬季使得適合開展生態旅游活動的時間過短,這大大限制了生態旅游的發展。同時旅游的季節性使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利用率不高,投資回報率下降。投入多了,淡季閑置浪費嚴重,投入少,旺季無法滿足需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很大壓力。所以,平衡青藏旅游的季節性差異,是青藏發展生態旅游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F代旅游產業是大投入、大產出的新興產業,旅游產品要見效益,需足夠的資金投入,且資金投入的多少會直接影響旅游產品開發的廣度和深度。由于青藏高原旅游管理體制還未完全理順,加之現有資金、人力和物力的限制,青藏地區的旅游產品開發投入不足,致使現實性旅游產品主要以觀光型、宗教性和民俗性為主,結構單一,同時產品的開發深度也不夠,沒有發揮出資源優勢。#p#分頁標題#e#

青藏高原地區許多景區(點)開發目前仍停留在“立一根木樁,搭一個山門”即成景區(點)的簡單層面上,對旅游市場的需求及當今旅游發展的潮流認識不清,開發出的產品功能單一,缺乏內涵。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與管理,境內多數旅游景區的開發基本處于自發狀態,亂開發、亂建設、亂用地的現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個別地方在利益驅使下,竟置景區的生態環境和未來的發展于不顧,對景區進行破壞和耗竭性開發利用,毀壞了景區旅游發展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致使部分地方景觀退化、環境惡化。由于旅游產品總體的開發粗放和發展無序,致使該地區雖有眾多景區,但吸引力不強,綜合效益不高。近年來,青海、旅游管理部門雖然實施了人才培訓計劃,培訓了一批國家級和省區級旅游專業人員,但人才短缺仍不能在短期內改觀。旅游中高級管理人才嚴重老化,且管理手段仍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水平。絕大部分地區沒有獨立的管理機構,有些地區甚至沒有專職旅游管理人員,更談不上旅游業行業管理。導游人才也很缺乏。“據統計,目前旅游專業人員從事旅游行業的比例非常低,以2008年為例,大學82名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中從事旅游行業的人數只有6人,為7%。自2004年以來,大學為各地區旅游部門輸送旅游專業畢業生170名,但實際從事旅游行業的人員只有10名,占6%。”生態旅游專業人才的匱乏,是導致青藏地區生態旅游經營管理水平低下的直接原因,嚴重影響和制約了青藏地區生態旅游業的發展。

雖然青藏旅游業已經經過了20年的發展,但由于青藏旅游相對于其他省區的旅游有極強的特殊性,給行業管理和市場規范帶來諸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針對新情況和新問題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還處在探索階段。由于受經費制約,旅游宣傳促銷還處在“游擊戰”階段。加之現有旅游產品單一、老化,又缺乏旅游產品開發研究的專門機構(內地大多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結合)去挖掘和開發新的旅游產品來吸引更多的游客入藏旅游,且宣傳手段、宣傳策劃、宣傳形式等都相對落后,尚未形成整體宣傳和強有力的宣傳促銷攻勢以及全民參與旅游的意識。青藏地區雖然生態旅游資源豐富,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條件,生態環境脆弱,在發展初期就需要大量旅游資金的投入。青藏高原能夠發展生態旅游的地區,往往經濟落后,當地政府資金缺乏。青藏地區一些旅游企業又長期依賴于政府支持,習慣于向政府“等、靠、要”,缺乏競爭意識,從而影響了社會融資。不少生態旅游地長期“開”而不“發”,“啟”而不“動”,分散的旅游資源得不到整合、盤活,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更是長期得不到完善,豐富的資源優勢無法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生態旅游建設的資金嚴重不足,造成目前青藏地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率非常低,嚴重制約了青藏生態旅游業的發展。

促進青藏高原生態旅游發展的對策建議

生態旅游的最終目的,不僅要使旅游業本身得到發展,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特殊形式的旅游使人類從大自然中獲取知識和利益,同時永久持續地保持全球生態環境原生系統的完整性。青藏高原自然條件受“高”“、寒”的影響,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壞便難以恢復。同時,青藏地區獨特的氣候特征、地理位置和多樣的生態系統、豐富的生物資源,是亞洲乃至北半球氣候變化的調節器,也是維系高原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及周邊地區生態平衡的重要保障,生態地位十分重要。針對青藏生態旅游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我們認為應采取以下對策改善促進青藏高原生態旅游業的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是統籌人與自然發展,這與生態旅游的發展主旨相符合。生態旅游就是處理好在旅游過程中人與自然界中各種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維護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實現地區經濟和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青藏高原生態旅游的健康發展,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五個統籌”,加大生態保護法制建設、宣傳和教育的力度,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政績觀,依法保護生態的法制觀,節約資源的消費觀,以及生態保護、生態建設和控制污染并重的戰略觀,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實現區域和流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同步實施,生態質量同步提高。做好旅游開發規劃,貫徹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思想,這不僅是開發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預防資源和環境遭到破壞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編制旅游區總體規劃時,首先,應按照尊重文化、保護生態、保障民生的原則,堅持生態保護、綠色發展與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相結合,科學規劃,改革創新,形成符合青藏地區功能定位的保護發展模式,建成生態文明的先行區。其次,要建立新型綠色績效考評機制,轉變政績觀念,切實扭轉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做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再次,必須對旅游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和涉及到環境質量的各類資源進行認真的調查,以便針對開展旅游活動所帶來的環境損害進行足夠的準備,并采取積極措施,消除或減少污染源,加強對環境質量的監測。為保證生態旅游環境質量的高品位,旅游區的有關建設必須遵循適度有序地分層次開發的原則,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有損自然的開發行動。每個項目都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要從生態角度嚴格控制服務設施的規模、數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風格,提倡以自然景觀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勢,體現自然之美,對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費等項目堅決制止,經濟開發可以在風景區以外的土地上進行。第四,基礎設施建設要服從生態保護。即使是配合風景區的旅游,其主要服務設施也完全可以在風景區建設。應該嚴格控制進入生態旅游區的游客數量,接待旅游量不能超過環境的承載能力。同時生態風景區的建筑數量必須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內,建筑的風格和規模不能破壞生態旅游區的景觀。因為,環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壞容易修復難,一旦超過了環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環境破壞,再來治理就十分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

旅游規劃時將環境保護置于優先地位。要使旅游資源可持續利用,就必須加強對旅游資源的保護。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總的原則是:開發應服從保護,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開發。資源得到了妥善的保護,開發才能得到收益;開發取得收益,反過來可促進保護工作。但是,一旦“開發”與“保護”出現矛盾,“保護”對“開發”擁有絕對否決權。怎樣更好地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呢?更陽先生提出的幾點措施可供借鑒:(1)重樹藏民族傳統的生態環保意識。繼承和弘揚藏民族“尊重生命、慈悲為懷、禁止殺生(害鼠、害蟲等除外)”的珍愛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態倫理和生態道德,不斷提高全民的生態保護意識。(2)建立有成效的自然生態保護區。(3)建立原始生態文化保留區。所謂保留區,就是要保留和恢復藏民族沿襲下來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始生態文化原貌區。眾所周知,青藏高原是一個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隨著向工業文明的邁進,人口、生態、環境、資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把保護生態和環境、節約資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資源相協調,這樣才能實現生態旅游發展的良性循環。發展決不能“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決不能“滿了口袋,空了腦袋”,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發展,不但要顧及到當代人的經濟需要,而且還要顧及到不對后代人的未來需要構成威脅和危害。通過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者的協調,使當代人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旅游資源利用,造福子孫后代,實現生態旅游的持續健康發展。#p#分頁標題#e#

鑒于旅游作為一種產業對環境的特殊影響和累計性的破壞,生態旅游一定要加強環境立法和管理。嚴格遵守和執行我國的《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文物保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與旅游密切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并針對旅游業對環境影響有潛在性、持續性和累計性的特點,補充相關規定。如增加對旅游的環境保護稅收,用于修復被損環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游有關部門應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增強法制觀念,例如對生態保護區的開發,要根據環境法律,規定哪些部分嚴禁開發,哪些部分可以開發以及開發的規模、開放的季節和可接待的人數等等。又如規定哪些地區禁止帶火種,禁止狩獵和毀壞林木,禁止遺棄垃圾和生活用品。對違法侵害自然資源者,加大執法力度,使其承擔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應盡快制訂《生態旅游環境保護規定或條例》等相關法規,建立強有力的旅游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和完整的管理體系,來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并監督和管理生態旅游開發和發展中的環境問題。

青藏高原生態投資嚴重不足,生態投資體系一直以國家投資為主體,而西部大開發中國家資金要肩負青藏高原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任,因此如何同時兼顧經濟建設和生態保護是政府的一個難題。如果不能很好地突破青藏高原生態資金不足的瓶頸,恢復和建設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戰略構想必然要落空。因此我們要在保證國家資金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綠色貸款、境外資金、綠色債券、民間資本等金融資金的作用,提出生態金融的概念,研究生態與金融有效融合、協調發展的問題。也就是說,發展生態旅游,需要相應的加大保護性投入,需要有科研、管理隊伍的跟進,需要建設相應的交通、通信和裝備等保障設施,對環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但是資金來源單純依靠國家或地方投入并不現實,而且由于基礎條件較差,單純依靠市場推進也不可能,今后可以考慮根據“國家、部門、地方、集體、個人一起上,自力更生與利用外資一起上”和“誰投資、誰受益”的旅游投資政策,注重多方面招商引資來籌集旅游開發資金。同時,青藏地區政府要進一步優化旅游投資環境,盡快建立吸引多元化旅游投資的新機制,盡快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資的具體優惠措施,積極進行機構改革,簡化行政審批制度,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青藏地區的旅游行業中,從而改善青藏高原生態旅游的接待能力,實現生態旅游的跨越式發展。

面對青藏地區旅游從業人才的短缺問題,青藏兩省應大力加強旅游院系和中等專業學校建設,加大對旅游及其相關專業教育的投入,盡快培養一批素質高、富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有專業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生態旅游從業人員,盡快滿足生態旅游業的人才需求。當然,由于生態旅游涉及林業、旅游、環保、建設、文物、地理、歷史、文學、管理等多門學科,在短時間內難以達到精通的程度。因此,人才培養僅僅依靠青藏兩省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大力引進外來人才才能緩解生態旅游的人才供需矛盾。尤其對于從事生態旅游景觀規劃與設計的高端人才甚至可以從國外引進。同時,進行青藏高原生態旅游市場開拓時,要側重培養兩類人才:一是既懂旅游開發經營又懂環境保護的高素質開發商;二是對環境保護有誠意的生態旅游相關經銷商。只有生態旅游的開發商和經銷商都重視環境保護,才能對青藏高原的生態旅游資源進行科學開發和有效合理的營銷。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西部大開發戰略等政策的實施使青藏地區的生態旅游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但是青海和對生態旅游產品的宣傳還遠遠不夠。作為普通游客大多不知道到青藏地區到底要游覽什么,他們也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去游遍青藏高原各地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因此,青藏高原生態旅游產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通過政府引導、調控,抓住雪域圣地高原特色,結合生態旅游市場需求,策劃開發3至5個在國際、國內市場有吸引力的高水準生態旅游精品,特別是國際、國內市場上有強吸引力的高水平旅游王牌產品,而這需要做到“精心規劃、大力宣傳”。加大青藏高原生態旅游宣傳促銷力度,可實施以下的宣傳營銷對策:(1)充分利用互聯網所提供的便利條件,開辦特色門戶網站,聘用高水平的創意團隊和技術人才制作特色網頁,利用文字、視頻、動畫等手段表現青藏兩省區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和特色旅游市場。把有關青藏高原生態旅游的信息存入國際、國內傳播網絡,供生態旅游者隨時查閱。(2)積極主動地和影視制作公司合作,在對資源有效保護的前提下為其提供影視拍攝基地,借助影視作品的公演,達到宣傳的目的。(3)選擇一些旅游開發基礎較好、區位優勢明顯、景觀特色突出、生態環境優美的景區進行重點建設和規范化建設,使之發揮示范功能。(4)選擇輻射全國的大眾媒體向游客傳播形象,使用網絡技術形象廣告,在國內主要客源城市和重要客源國進行生態旅游展覽和宣傳。(5)在旅游批發商和其他旅游行業組織為對象的出版物上刊登有關青藏高原生態旅游廣告;參加全國和地區旅游交易會,并設展臺專門介紹青藏各具特色生態旅游項目。(6)不定期召開青海和兩省區生態旅游學術研討會,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吸取國內外發展生態旅游的成功經驗,使青藏高原的生態旅游高起點高水平發展。

通過多渠道多管齊下,營造良好的生態旅游市場氛圍,實現青藏高原生態旅游產業的大發展和大繁榮。保持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自然之美,促進生態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青藏兩省區在宣傳促銷的同時,必須加強全民生態教育,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以普及生態知識和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為目標的全民生態教育,用可持續發展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去影響和改變人們傳統的發展模式、消費方式、思維方式,批評舊的、不科學的環保理念,提倡新的、科學的生態觀,培育和引導生態導向的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形成提倡節約和保護環境的社會價值觀念;必須在旅游者、旅游經營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社區居民中間進行環境知識教育,形成保護自然環境的合力??梢酝ㄟ^由政府主管部門督促旅游企業,由旅游企業督促旅游服務人員如導游,再由服務人員對游客進行具體的講解,宣傳交代旅游過程中有關環境保護的注意事項;在相關旅游景點可以樹立一些警示牌;不定期地舉辦有關知識講座。各級環保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抓好旅游生態環境保護的職業培訓,實施生態旅游培訓上崗制度,普及生態科學知識,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努力提高他們的生態環境保護素質,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學旅游、健康旅游的良好社會氛圍。#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