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荒漠化治理范文
時間:2024-02-04 17:53: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草原荒漠化治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內蒙古草原荒漠化現狀及主要成因、危害
(一)內蒙古草原荒漠化現狀
草原荒漠化是指土地退化、草原植被荒漠化、土壤鹽漬化、水土流失等現象,以及由此引發的地表生物與社會生產力減退的現象。《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中明確指出,荒漠化是包括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在內的各種因素導致的干旱、半干旱以及干旱亞濕潤地區土地退化現象。
根據國家林業局《關于開墾第四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工作的通知》,自治區林業廳從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歷時15個月,完成監測活動。截至2009年底,全區荒漠化土地面積為61.77萬平方公里,占自治區總面積的52.2%。干旱區荒漠化土地面積為14.27萬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總面積23.10%;半干旱區荒漠化土地面積25.05萬平方公里,占40.55%;亞濕潤干旱區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2.46萬平方公里,占36.35%。荒漠化以及因荒漠化引發的生態問題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
(二)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成因
內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中氣候變化占一定比重,但更主要的是人為因素。人為因素主要表現為大規模開墾草原、過度放牧、樵柴開礦和地表植物的無序采挖等方面。
1.大規模開墾
內蒙古草原的大規模開荒是造成草原荒漠化最主要的原因。內蒙古草原被頻繁開荒并且開荒面積最大的要數從自治區成立到上世紀末的50多年間,所進行的3次大開墾。有關資料統計,在1958-1976年的18年間全區開墾草原20617萬公頃,其中部隊、兵團、機關、學校、企業等單位在16個牧業旗開墾草原9313萬公頃。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并持續近10年的第3次草原開墾的開墾強度和開墾面積遠大于前2次,大興安嶺兩側新開墾面積逾千萬畝。根據國家環保局1999年公布的數字,我國草原的90%以上處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全國草原面積正以每年650-700千公頃的速度凈減少,其中,草原墾荒是重要原因之一。
2.過度放牧
過度放牧也是造成內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之一。過度放牧是指草地放牧牲畜密度過大,超出生態系統調節能力的行為。內蒙古天然草地全年理論載畜量為4215萬羊單位,近年來放牧超過5000萬羊單位,超載785萬羊單位。據草地調查統計資料,自治區所屬88個旗縣中,超載的有67個,占旗縣總數的76%。1990年全區牲畜總頭數達4740頭,比解放初期的1947年增長4.6倍,平均每頭牲畜占有草場從8.l公頃,降至1.4公頃。1994年錫林郭勒盟草地暖季載畜量為1592.5萬羊單位,實際放牧1837.8萬羊單位,超載15.4%,冷季超載27.4%。
3.礦產資源隨意開采
內蒙古的礦產資源多分布于低山丘陵或戈壁高原地帶,幾個大型能源礦山均處于草原地區。近幾年,在礦產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利用過程中,由于缺乏科學指導,環境保護意識淡薄,許多礦山企業只注重開發,忽視環境保護、生態恢復和污染治理,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據統計,內蒙古礦山企業礦區總面積為3583 平方千米,應復墾面積為 112 平方千米,實際復墾面積為 17 平方千米,復墾率僅為15%。由于隨意開采,進入礦區的車輛沒有固定的行車路線,致使礦區周邊草地被過度碾壓,礦產開采形成的廢渣、廢石、尾礦直接壓占了大量草地,礦區草場幾乎全被破壞,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
4.地表植被無序采挖
由于內蒙古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適宜一些珍貴中草藥以及野菜的生長,這為內蒙古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優勢。但與此同時,正是受這種經濟利益的驅使,人們無序的采挖更是加劇了內蒙古草原荒漠化的程度。對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甘草、麻黃、蓯蓉等藥用植物的無序采挖,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期間,周邊省區200余萬農民先后涌人錫林郭勒、烏蘭察布、鄂爾多斯、阿拉善等盟、市草原地區挖摟發菜,時間持續近20年,致使700萬公頃草原受到嚴重破壞,其中400萬公頃已經荒漠化。
(三)草原荒漠化的危害
1.草原荒漠化造成經濟損失
荒漠化是最為嚴重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之一,威脅人類的生存發展。監測結果顯示,全國1/4以上的國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億元。草原荒漠化所帶來的間接經濟損失由于涉及范圍較廣和監測周期較長等原因至今沒有確切的數據。由此可知,草原荒漠化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2.草原荒漠化影響社會穩定
草原是牧民賴以生存的資源,草原對牧民就等同于土地對農民那么重要。草原荒漠化致使牧民可利用的資源減少,其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從而引發一些或違法事件,影響社會的穩定性。
3.草原荒漠化致使牧民收入減少
草原荒漠化導致家畜所需的牧草供給量減少,牲畜正常的生長受限,致使家畜的生產性能下降。換言之,由于牲畜生長、生產所需的資源減少,導致奶牛的產奶量下降,牲畜生長周期延長。因此,牧民在收入方面會受到直接的經濟損失。
4.草原荒漠化影響氣候以及生態環境
草原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土地的貧瘠化和水土流失,進而植被的防風固沙能力下降。在北方風季來臨之際,大風攜帶大量的沙塵形成沙塵暴吹向處于下風口的省市,包括北京地區。除此之外,草原土地的荒漠化打破了生態系統的平衡,使得食物鏈由于部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缺失難以維系,從而導致許多珍惜物種滅絕,嚴重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二、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府際關系問題
(一)府際關系
1.府際關系的內涵
北京大學謝慶奎教授認為,“府際關系”即政府間關系,包括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間、政府部門之間、各地區政府之間的關系。
本文所指的府際關系是廣義的府際關系,即包括國際間政府關系、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地方政府間關系以及地方政府內的關系。主體概念參照謝慶奎教授所提出的府際關系范疇。
2.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需要建立良好府際關系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草原荒漠化治理是一項關乎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利國利民之舉,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由于治理的資金不到位,治理的技術不成熟,專業的學者技術人員不足等原因使得草原荒漠化的治理總體顯現“心有余,力不足”。內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治理是一項涉及面與惠及面都很廣的大工程,若是僅僅依靠的力量來解決是不切實際的。要想完成這項大工程,只能依靠與中央政府、其它省市的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府際關系。以良好的府際關系為基礎共同解決治理資金問題,共同協調資源、技術、人員的問題,才能保障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工程科學有序地開展。
(二)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府際關系制約因素
1.草原荒漠化治理資金緊缺
中央政府的財政預算、建設計劃與區域發展計劃不相匹配。對于內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治理,中央難以拿出相應的專項資金用于治理草原荒漠化。同時,用于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資金,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支付比例沒有明確的劃分,中央政府的轉移支付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地方政府間區域治理基金會建立與發展的不完善,這些都是造成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資金短缺的主要原因。
2.“條塊分割”缺乏統一的行動方案
國務院2012年2月20正式批復《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時期,國家將更加注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著力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西部地區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19%,并重點鎖定西部五大區域。
在草原荒漠化治理的過程中,由于五大區域分別歸屬不同的行政區劃省市,在進行荒漠化治理的過程中,受行政區劃的影響,五大區域在治理過程中不能進行及時、良好的溝通與協調形成統一的聯動機制。
3.信息不共享
在草原荒漠化治理過程中,各省、市、縣的信息不共享也是荒漠化治理的制約因素之一。各個省區荒漠化的現狀、參與荒漠化治理的組織以及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采取的措施和保障機制等信息僅局限于一省之內或是一市之內。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共享,有效的措施、方案得不到相互借鑒。同時,由于信息的不共享,也會因治理中的無效方案或是嘗試探索過程浪費大量的資金。
4.東西部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討價還價
對于草原荒漠化的治理,西部地區認為東部是此項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并且造成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中各種能源礦產的開發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開采出的礦產有一部分輸送到了東部,支持東部的發展。所以,在對草原荒漠化的治理過程中,東部地區有責任盡一份力。與之相反,東部地區認為使用西部地區的能源,滿足誰受益誰付費,是有償使用,而不是無償占有。造成西部地區草原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西部地區的管理不善,所以在草原荒漠化治理的過程中,東部地區沒有治理之責。東西部地區在針對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過程中責任的相互推諉也是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制約府際關系的又一因素。
5.同一地區同類資源重復開發加劇草原荒漠化
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內蒙古應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和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因此,自治區正加大力度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大力推動能源結構調整、清潔型能源開發、有色金屬資源的整合等幾個方面的工作。
但是,實際情況是,內各盟市資源重復開發現象嚴重,產業同質化程度高。例如:內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之鄉。全國五大露天煤礦,內蒙古地區占有4個,正是這種各個盟市各自為政、互不溝通,只注重一盟一市的利益,缺乏整體意識和盟市優勢互補觀念的狀況,才造成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難以推行。
三、府際關系視角下治理草原荒漠化的對策
(一)加強國際政府間合作
在草原生態治理方面,我國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地同國外進行聯系與溝通,加大國際合作項目的爭取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十年來,先后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丹麥4個國家開展了9項有關草原生態治理的國際合作項目。
同樣,由于地理位置和所處緯度帶臨近,內蒙古地區同樣重視與蒙古、俄羅斯等接壤國家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合作。由中、蒙、俄三國相關領域學者組成的“中亞游牧文明的變遷”國際科學考察隊于2000-2001年間進行了田野考察。近幾十年來草原荒漠化在內蒙古、蒙古國、布里亞特三個地區已經普遍出現,三個國家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合作不斷加深。
今后,在草原生態治理國際合作中應該進一步擴大合作的范圍與領域,由項目合作拓展到學科合作,同時加強有關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知識與技術的交流,共同培養專業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實現知識、科學技術、專業人員的多方位合作,早日提出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最佳方案。
(二)做好中央和地方政府規劃統籌
在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過程中,主要涉及的央地關系體現為財政方面與政策方面。
1.財政方面
為了使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真正落到實處,首先資金要落實到位。中央政府要將政府的預算、建設計劃和區域發展計劃相匹配。確保有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區域發展。其次,要充分發揮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利用轉移支付等方式,保證用于草原治理的款項實質實量地配發到所需區域。
2.政策方面
國內有關草原荒漠化理論從1977年聯合國沙漠大會提出至今已經30多年。以內蒙古地區為例,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并不是非常顯著,究其原因是沒有一整套的協同治理方案,并且有關部門和相關省市的職責缺乏法律的規范化。鑒于此,中央政府應該制定相應法規明確職責,并且制定出各省市對于草原荒漠化治理系統的聯動方案。
(三)形成東西部地區跨域治理
針對東西部地區在草原荒漠化治理過程中的討價還價,除需要中央政府做好東西部地區的協調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東西部地區要轉變觀念意識,建立跨域治理的合作模式。跨域治理是指超越不同范圍的行政區域,建立協調、合作的治理體系,以解決區內地方資源與建設不易協調或配合的問題。
建立跨域治理的合作模式,首先,中央要制定宏觀政策指導,制定專項法律保障實施。中央制定的政策是東西部跨域治理的總綱,沒有指導性的方向,東西部的跨域合作就僅僅是沒有方向的盲動,不僅治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只有中央政府規劃出大方向與治理的整體方案,東西部各個省市依照規劃科學有序的行動,才能完成好任務。同時,專項法律的出臺,也是跨域治理連續性與長期性的保障。隨意的、非正規的條文,在政策執行上缺乏法律的約束與保障,影響治理的連續性;同樣,出現問題由于沒有法律的明確歸責,就會造成責任的相互推諉,不利于治理的長期開展。所以,中央的宏觀指導與專項法律必不可少。
其次,要保證信息、技術和專業人員的共享。要建立起聯系各級政府間的“政務內網和各業務部門對外的“公共服務外網”、四庫(牧業人口和草原承包戶基礎信息庫、區內外參與防治荒漠化和沙漠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牧區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庫、畜牧業宏觀經濟數據庫等)。邀請東部地區對草原荒漠化治理有所研究以及有興趣研究的專家、學者到內蒙古地區進行考察和實地研究,并且與西部地區相關領域的專家交流、討論,為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提出有效方案。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其中有許多難題需要高新技術來攻克,但是西部地區自身的實力難以完成,就需要東部地區予以幫助。
再次,建立有效的協調與合作組織。跨域合作組織對于實現內蒙古草原荒漠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現狀是要么缺乏正規的合作組織,要么,已建立的合作組織缺乏有效的內部運作機制。建立東西部多方位多領域的合作組織,完善現有合作組織的職能,是實現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需要攻克的一大難題。
最后,要做到治理過程的實時監控與治理結果的及時反饋。監控與反饋的結果是檢驗跨域治理最有效的指標。通過結果的及時反饋,既可以發現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又可以及時的修正方案,同時還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東西部地區的合作成效。
(四)實現內蒙古地區協調發展
地方政府內關系的協調主要體現為要做好內蒙古地區各類資源的科學合理的開發,避免相同資源的無序開發。前文所提及內蒙古地區四大露天煤礦的存在對于內蒙古草原荒漠化形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應對內蒙古地區現已開發資源的開采點的數量與分布,重復開采的程度有所掌握。避免同種資源的重復開采,同時要嚴格控制開采點的數量,堅決取締非法開采的礦井。要合理規劃,充分協調,力爭形成資源互補、合理有序的資源開發模式。
以府際關系的視角,形成國際政府間合作、中央和地方政府規劃統籌、東西部地區跨域治理、內蒙古地區協調開發的自上而下的主體框架,是實現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根本與保證。為早日實現內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目標,就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職能,協調好各級政府的關系。
參考文獻:
[1]荒漠化和沙化狀況公報[EB/OL].http://WWW.northnews.cm/2011/0327/307414.shtml,2011-03-27/2013-07-12.
[2]恩和.草原荒漠化的歷史反思:發展的文化維度[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2).
[3]董維惠,侯希賢,林小泉,楊玉平,周延林.黑線倉鼠種群數量動態預測研究[J].生態學報,1993(4).
[4]內蒙古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1年至2010年)
[5]恩和.草原荒漠化的歷史反思[J].防災博覽,2005(3).
[6]恩和.內蒙古草原荒漠化的多維觀察[J].中國民族報,2003(3).
[7]宋麗弘,唐孝輝內蒙古草原生態環境治理的國際合作思路[J].中國環境管理,2010(4).
[8]何寶玉. 關于錫林郭勒盟草原退化及其防治的幾點思考[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5).
[9]恩和,額爾敦布和. 內蒙古草原荒漠化問題及其對策中日學術研討會綜述[J]. 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11).
[10]衛智軍,雙全. 內蒙古草地生態環境退化現狀及治理對策淺議[J]. 內蒙古草業,2001(1).
[11]楊龍,劉建軍. 環境治理中府際合作的邏輯[J].中國環境管理,2009(3).
[12]林尚立. 國內政府間關系[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3]謝慶奎. 中國地方政府體制概論[M].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
[14]趙永茂,朱光磊,江大樹,徐斯勤. 府際關系新興研究議題與治理策略[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3).
[15]任維德.中國地方治理的政治生態分析:基于府際關系[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3).
[16]楊宏山. 府際關系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篇2
[關鍵詞]荒漠化;治理;生態經濟;西北地區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2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12-0-02
西北地區大致指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北的廣闊區域。主要包括內蒙、新疆、甘肅、寧夏的大部分地區。整個區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為主。由于距海遙遠,再加上地形對濕潤氣流的阻擋,降水稀少,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補給,大多為內流河,補給來源單一。在氣候條件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態系統脆弱,荒漠化程度高,西北地區分布有大面積的沙漠和戈壁。在本身的惡劣自然氣候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雙重影響下,西北地區荒漠化趨勢愈演愈烈。
1 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1.1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即土地退化,是指由于氣候異常和人類不合理的活動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和半濕潤干旱地區的土地退化的過程,包括鹽漬化、狹義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土壤沙化、草場退化以及水土流失、歷史時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環境因素為標志的具體的自然環境退化。
1.2 荒漠化產生的因素
土地荒漠化產生的因素有自然和人為兩大因素。由于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再加之青藏高原的阻隔,水汽無法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燥,地表水貧乏,河流欠發育,流水作用微弱,加之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戈壁和沙漠蔓延。氣候異常使西北地區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更加不堪一擊,造成生態環境失衡,加劇荒漠化進程。人為因素主要是來自于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以及人類的不合理活動致使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現在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3個方面。
1.3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加劇發展嚴重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生態安全。同時,也容易引發貧困問題,使東部和西部、邊疆和內地、少數民族和漢族之間的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影響區域協調發展。我國因荒漠化問題,每年損失大面積的農田,使土壤更加貧瘠、糧食減產。全國有近1/4人口深受其害,最常見的是春季沙塵暴頻發。因此,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大爆發的季節;一些地區,沙進人退,流沙掩埋莊稼、農田、房屋交通干線的報道屢見不鮮;沙質土造成生物多樣性變少,物種、群落遭到破壞,土地生產潛力下降,物種生存能力下降,許多物種瀕臨滅絕或消亡;河流泥沙淤積,致使中下游地區河床抬高,成為地上懸河,尤其以黃河為例,懸河的形成嚴重威脅著中下游地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2 西北地區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經濟模式
2.1 生態經濟模式
所謂的生態經濟模式就是遵照生態經濟系統原理,通過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增進生產就業、節制公共財產的使用、調控人口增長等一系列措施減弱地區貧困,通過實施環境建設工程、進行產業技術變革、發掘可更新的能源、增進城鄉和諧發展、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等措施實現生態與經濟和諧發展。在貧困化程度降低、經濟與環境相互協調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重目標,最終實現生態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鑒于此,通過政策管控和機制創新,努力發展教育以培養更高素質的人才,大力發展經濟,拓寬就業渠道,提升科技創新的能力,進一步協調投入產出比例,改善人的消費活動,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良勝循環。
建立生態經濟發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區域特色產業經濟,發展適宜本地區發展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根據不同區域的經濟類型和地域特色同時結合不同地區的資源優勢進行生態經濟類型的劃分,充分發揮區域的資源優勢。除此之外,要充分分析論證國內外市場前景,增強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力度,對農副產品進行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擴大國內外市場。
生態經濟模式的發展思路為:實現農業產業化,促進商品流通,帶動龍頭企業發展,實行企業+農戶+基地的模式,大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建成生態化小城鎮(城鎮的垃圾產業,綠色無公害特色蔬菜的生產,鄉鎮工業的清潔環保生產,城鎮的環保設施,周圍生態環境建設,高效清潔生態能源的開發與推廣,自然、人文、觀光農業等旅游資源的開發)。
2.2 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經濟模式
在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經濟模式下,最關鍵的是要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傳播來進行荒漠化治理,發展產業經濟。因此,這三條主線自始至終貫穿其中,而這三條主線間又互相聯系。
2.2.1 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傳播來提高荒漠化地區的資源利用效率
我國大部分的荒漠化土地都分布在西北地區,而這些地區日照時間相對較長,太陽能輻射強,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對于農業生產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風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差。如果這種狀況不加改善,將會限制荒漠化地區農業的發展。科學技術使荒漠化治理的可能性大大加強,也大大提高了人工調節水肥因子技術的可操作性。
在土地荒漠化地區使用新技使大范圍推廣防沙、治沙技術由可能變成現實。農業生產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熱、光的配比組合,如果改變荒漠化地區農業的水、肥、氣、熱等要素的配比,將會大大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減輕荒漠化地區的人口負擔。發展沙區高效型農業,應當采用新技術和新方法,選擇適宜沙區生長的作物,提高產量。通常采用的技術措施有:①通過在沙地建立溫室、塑料棚等現代工程技術措施,提高植物生長的溫度,營造適宜農作生長發育的外部環境,通過這種方法實現農產品優質、高產、高效;②節水保墑增效的農業栽培技術,也就是通過在農作物上增加覆蓋物來改變作物的外部環境,如通過覆蓋地膜、秸稈等措施來增加地表溫度,防止水肥滲透和散失,從而提高產量;③通過不同作物間進行套種,使用立體栽培技術,根據不同作物的高矮,分層利用光能,提高土壤的水肥利用率,進而實現增產增收的目標;④進行選種育種,培育新品種,選擇適宜沙地種植、抗旱抗貧瘠、低耗水高產值的經濟優良品種。
2.2.2 進行荒漠化治理,恢復沙漠生態
荒漠化治理的技術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兩種。生物措施主要以栽培植物為手段,恢復沙化土地土壤肥力和植被,改造利用沙化土地,包括營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帶,阻截外側流沙,以減少對綠洲、交通沿線、城鎮居民點以及其他公共設施的侵害;營造防護林網,減少耕地風蝕和牧場退化;保護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質草原的荒漠化危害。工程措施有設置各種人工沙障或噴灑化學固沙制劑等來阻截流沙。工程措施一般是輔的,旨在固定流沙,工程措施通常包括設置機械沙障、噴灑化學試劑固沙、引水拉沙等多種非生物措施。它的優點在于見效快、固沙效果好,尤其是在一些地區生物治理措施效果不佳,會更多采用工程措施。兩種措施各有利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使用兩種措施,達到防沙治沙的最佳效果。
2.2.3 精深加工農牧產品,發展產業經濟
由于荒漠化地區人口壓力過重,農業生態系統較為簡單,因此,在嚴重荒漠化地區基本沒有成規模的工業。鑒于此,在荒漠化地區農業發展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方發展農業工業化迫在眉睫。進一步加快農牧提升深加工水平,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探索生態經濟、循環經濟與沙產業相結合。大力發展干旱區沙地治理與開發相結合的生態經濟產業,積極探索如何整治沙化土地、恢復植被、調整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實現集團化、產業化經營,而這將從根本上扭轉荒漠化地區人口壓力過大的局面;積極發展節水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發展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走效益型、生態型、特色型產業發展之路,以特色產業的培育和壯大來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荒漠化治理的上述3個方面構成了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經濟理論模式,3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缺一不可。這一理論模式旨在以滿足人們需要為中心,形成生態、產業和技術相互關聯的生態經濟系統。這個系統實現了經濟發展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機結合,既要保護生態環境,也要發展經濟,因而區別于傳統的把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對立起來的治理模式。
3 西北地區防治荒漠化的對策建議
一是加大構建生態農業產業鏈,努力培育荒漠化地區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和新的產業,使荒漠化治理更具有可持續性。構建荒漠化地區生態農業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綠色高效種植業、生態畜牧業,推進荒漠化地區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特色產業,因地制宜開展生態旅游,合理利用荒漠化地區動植物資源,建立沙地森林公園、觀光果園、沙地度假村等,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讓農民在荒漠化治理過程中逐步脫貧致富。只有這樣,才能減輕荒漠化地區人口壓力大的問題,從根源上消除土地荒漠化,達到持續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是形成多元治理主體,更加重視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防治荒漠化是一項系統的治理工程,結合產業開發建設以期達到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政府作為治理主體,必須大力增加投入。同時,放寬市場準入,運用市場機制多渠道多方面籌集防沙治沙資金,讓企業、社會也積極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來,實現防沙治沙產業化,帶動全社會的力量,積極開創全社會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三是堅持以草定畜原則,建設人工、半人工草地。發展現代畜牧業,必須加大力度建設人工草場,因為建設人工草場不僅能保證牲畜的數量,保證牧民收入,而且可以減輕天然草場的負荷,實現草場的持久利用,同時也可以彌補冬春季節飼草料匱乏的局面。針對當前草原生態退化的問題,實施此戰略可以遏制牧民不合理的放牧,有效保護天然草場。在態脆弱的農牧區必須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和封山禁牧政策,對超載、過牧十分嚴重的荒漠草原區必須休養生息,禁止放牧。
四是注重科學治理,積極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一批防沙、治沙人才,構建科學合理的荒漠化防治科技體系。科研機構應當加強對防沙治沙基礎科學和攻堅技術的研究,總結和推廣國內外先進實用的防治技術和模式;堅持以預防和治理相結合的原則,提高荒漠化地區居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可以大大減小荒漠化治理的難度;堅持劃區域治理,配套各項治理措施;堅持人工治理與自然修復兩手都要抓的原則,從源頭上扭轉荒漠化愈演愈烈的趨勢。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民俠.防治西北地區荒漠化 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J].河北農業科學,2009 (1).
[2]安富博,丁峰.甘肅省民勤縣土地荒漠化的發展趨勢及其防治[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0(2).
篇3
關鍵詞:沙漠化;防治策略;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X14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5)12-0028-02
1引言
沙漠化現象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重大瓶頸,與自然環境和人類的生活有十分緊密的聯系。荒漠化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氣候以及人類的經濟活動,使得一些干旱以及半干旱地區的生態環境出現了嚴重的退化。在眾多的生態環境問題中,沙漠化是最為嚴重的災害之一。沙漠化的表現也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風沙嚴重、土壤鹽漬化,使得土壤的生產能力下降,對農戶的生產和生活有較大的影響。更嚴重的會影響到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人文環境發展。對于一些受到沙漠化嚴重影響的地區,我國正在積極加強對沙漠化問題的治理,我國出現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有西部以及北部,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地域條件有極大的關系。
2沙漠化的危害
2.1縮小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我國的沙漠化土地面積巨大,占我國土地總面積的30%左右,而且每年都呈現逐步增長的趨勢,目前,沙漠化的態勢還在逐漸蔓延,這使得我國的土地面積逐漸減少,人們的生存空間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都不斷縮小。
2.2導致土地生產力的嚴重衰退
沙漠化使得土地的營養力度不斷降低,土地的有機質及氮、磷、鉀等都不斷減少和損失,使得草場的肥力也不斷下降,最終導致生產力降低,對人們的生產生活質量都會產生嚴重影響。
2.3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沙漠化會導致農業、林業等產業的生產受到影響,從而使得生產力降低,人們的收入水平降低,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經濟損失,尤其是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更為嚴重。近幾年來,我國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五六百億元,而且沙漠化嚴重的地區還造成人員傷亡或者失蹤,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有重大影響。
2.4加劇了整個生態環境的惡化
沙漠化的一個直觀表現就是水土流失,而且水土流失越嚴重,沙漠化的程度就越嚴重。比如各地的沙塵暴天氣越來越頻繁,沙塵暴帶來的經濟損失也逐漸增大,還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降低了人類生存環境的質量。
3沙漠化的治理措施
沙漠化對于人類的經濟發展以及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都有很大的阻礙,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沙漠化的控制,以此作為提高人們的生產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在進行沙漠化防治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充分發揮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主導作用
從當前的形勢來看,政府依舊是沙漠化治理過程中的主要力量,具有主導全局的作用。政府部門必須把荒漠化治理作為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內的重要任務,而且要將沙漠化治理工作落實到實處,對沙漠化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有效地解決。具體說來,在主導工作的時候,應該要有全局意識,要做好統籌規劃,加強對全境內的調度管理。在治理的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各種先進的治沙理念的應用,參照其他地區或者其他國家的沙漠化防治經驗,并且有效地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不斷推進沙漠治理工作。在治沙理念上,要本著生態治理的原則,將生態環境的修復與沙漠治理工作兼顧并行,使得沙漠治理的過程中也能做到生態保護,借助各種生態手段進行治理。
3.2標本兼治,進一步擴大治沙成果
沙漠化治理是一項長期可持續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治理的過程也比較復雜,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在沙漠化治理過程中,不僅要擴大治沙規模,逐步向荒漠化核心挺進,更需要做到標本兼治,才能打好這場利國利民的戰役。比如在具體的治理的過程中,可以做好荒漠化核心地段的調查規劃,對當地的沙漠化情
況進行有效的了解,從而促進沙漠化防治工作可以有效的開展;在了解基礎情況的前提下,要對樣本進行采集和分析,并且提出完善的沙漠化治理方案,確定治沙過程中的準確性以及完整性。在具體的治理過程中,生態治理是一個重要的舉措,比如栽種植物,是當前很多地區治沙的有效措施,為了保證沙漠化治理的效果,在植物的選擇上,應該要有一定的原則,需要植物學方面的知識,也學要地理土壤學、經濟學領域的專家提供相應的數據,使得各項數據可以得到綜合的應用,從而不斷推進荒漠化治理工作。
3.3加大資金投入,合理配置資源
充足的資金保障是沙漠化治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由于沙漠化治理過程中的資金不足而導致沙漠化治理問題的地區還有很多,加強資金的投入,是提高沙漠化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徑。對此,一方面,政府應該要積極加強對沙漠化治理的資金投入,可以制定更加完善的治沙計劃,向上級申請資金,同時也能招募更多的社會資金,讓社會資源在沙漠化治理過程中也能發揮出相應的力量。另一方面,對于各項資源應該要做到合理配置,防止資金的投入出現一刀切現象,使得各項資金以及資源能夠用在刀刃上,而不會被浪費。
3.4創新荒漠化治理模式
沙漠化的治理不僅僅是局限于種樹種草等傳統的模式,傳統的治沙模式可以實現沙漠化的有效控制,但是并沒有真正意識到沙漠自身的價值。從經濟學與生態學相結合的角度來講,沙漠化的治理和農村經濟發展可以實現有機結合,從而利用沙漠化治理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雙贏。比如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就成功地將當地的畜牧業發展與畜產品深加工、畜產品的國際分工相結合,實現了產業化經營發展,這些經驗就值得學習,在栽樹種草的時候,也應該要考慮到相應的附加值,不斷轉變生產方式,比如對于草原地區的沙漠化治理,可以實現草原畜牧業的產業化發展,在恢復植被的過程中加強畜牧業的發展,一舉兩得,使得草原生態環境得到優化,同時也提高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
4結語
綜上所述,沙漠化是當前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嚴重問題,加強沙漠化的控制是國家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沙漠化治理過程中,應該要做到標本兼治,不僅要實現表面的治理,更重要的是要實現根本治理,從而使得沙漠化現象可以得到切實有效的解決。
參考文獻:
[1]劉拓.中國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
篇4
吉林省中西部地區既是中外聞名的黃金玉米帶,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蘇打鹽堿土分布地區之一。1990年~1998年,荒漠化土地以每年1.4%的速度擴大。嫩江下游的大安市鹽漬化區域東擴了10公里,乾安縣重度和中度鹽堿地面積增加了270平方公里。與此同時,科爾沁沙地東側沙化土地繼續擴大,與大片鹽漬化區域幾乎連成一片,嚴重威脅著吉林省中部糧食主產區和西部牧業生產。
針對這一情況,吉林省委、省政府在2000年明確提出了生態省建設總體戰略,將27萬公頃嚴重“三化”草地劃歸林業部門牽頭治理,統一規劃,各負其責,各級人民政府層層考核,全面推進生態草建設。為了建設較為完備的植被生態系統,吉林省組織技術攻關,總結成功經驗,確定了“封、造、補、種、改”5字治理方針。
吉林省積極探索荒漠化治理的新機制,改變過去單純由國有集體統一經營的方式,落實“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自覺運用生態、經濟規律實施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積極推進經營主體社會化。
據吉林省林業廳介紹,在解決土地使用權問題上,主要采取三種方式:一是租賃經營,由投資經營者與荒漠化土地產權所有者協商,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和經營權,合同期一般為30年;二是利益分成,由企業、社會團體或個人等經營者投資治理的生態草地,從有收益開始,在經營者和所有者之間按一定比例進行分成;三是無償劃撥,將急需治理的地塊無償劃歸林業部門投資治理和經營。
在生態草建設經營機制上,也采取三種方式:一是建設單位或個人有能力經營治理的,驗收達不到治理要求時,屬國家投資的拒撥建設資金,屬社會認治的扣除風險抵押金,必要時收回土地經營權;二是由生態草建設管理部門介紹有信譽、有實力的草業公司委托經營的,被委托的企業必須承諾治理達標,并從第二年起每年給予認治者不低于投資總額5%的經濟回報;三是成立吉林省荒漠化治理基金會,無償捐贈資金由荒漠化基金會負責管理,組織投資經營,資金投向和治理結果定期公布。
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全省已吸引10余家草業公司,累計投資8000多萬元,治理面積達2.3萬公頃以上;吸引當地農民投資的生態草建設大戶已達30余個,累計投資500多萬元;吸引社會各界5萬余人捐資贈款2800萬元。同時,依托不斷增加的草資源,通過招商引資,在長嶺縣建設起一座亞洲一流的現代化牧草加工廠,并新建一處4萬頭育肥牛場。
為了使生態草建設高標準、可持續、不反彈,防止在產生經濟效益后出現“草綠了、眼紅了”的問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吉林省還制定了相關的管護措施。
吉林省的實踐給荒漠化治理帶來了希望的曙光,但生態環境的惡化趨勢還沒有得到根本好轉,荒漠化土地治理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并沒有從根本上發生改變,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
篇5
[關鍵詞]植樹造林 荒漠治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S776.26+3 文獻標識碼:S 文章編號:1009914X(2013)34012801
引言:多年來的研究表明,荒漠化的擴展趨勢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甚至直接威脅到人類的日常生活。因此荒漠化的防治在全球行動中正成為一個優先領域,其必須建立在科學地評價荒漠化的動態、現狀和趨勢的基礎上進行實施。而植樹造林是目前比較有效的防治措施,不僅可以防止了水土的流失和風沙的侵襲,還可以促進森林覆蓋率不斷的提升。但是植樹造林是一項宏偉的系統工程,還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為了保證造林綠化的各項任務,目標能夠有準備、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必須做好短期計劃和長遠規劃,在發展步驟、戰略布局、關鍵措施以及奮斗目標等方面進行合理安排和統籌規劃。
植樹造林的技術方法
(一)植苗造林的方法
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植苗造林法的另外的叫法,主要是指用帶有完整根系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其具有生長穩定而且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的特點。所以對造林地立地條件的相對而言,就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具有比較高的造林成活率,并且成活率比較穩定,植苗造林方法的主要優點和最大特點就是生長穩定、適應性強,因而樹種的選擇并不能使植苗造林方法受到限制。總的來說,植苗造林法較少受到造林地立地條件和樹種的限制,還能節省種子,便于管理,在所有造林方法中是應用最廣泛的。另外,植苗造林應用的苗木主要是營養繁殖苗、移植苗以及播種苗,像陜西榆林市的爬地柏、側柏、油松、樟子松就是營養繁殖苗,但野生苗有時可以應用在進行人工更新后的采伐后的土地上。當植苗造林完成后,苗木本身能否水分維持平衡將決定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造林過程中都要盡量保護苗木的水分充足。
(二)播種造林的方法
首先播種造林法又被稱作直播造林,主要是指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不但便于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而且連育苗工序也可以省去,使施工變得更加容易。但是其對幼林在造林后的撫育管理措施要求比較高,也比較嚴格要求造林的地理條件。其次播種和造林的適用條件主要是指適合于種源充足、容易發芽和種粒大的樹種,比如說榆林市進行飛機播種的花棒種粒、紫穗槐種粒等小型的種子,但前提是造林地環境的條件較一定要好,要求各種災害性因素較輕和具有充足水分的造林地土壤,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相對來說更為適宜。最后要求播種前的種子包括消毒、浸種以及催芽等一定要處理好,這些對于早出芽,幼苗抗旱能力增強,鳥獸等危害減少都極為重要。
(三)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又可以稱為分生造林,主要是指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包括枝、根、干等以及竹子的地下莖作為造林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適用營養繁殖的樹種,包括柳樹、松樹、泡桐、楊樹和竹類等,因為其要求造林地的立地條件一定要高,造林地最好土壤疏松、濕潤,這樣更加有利于插穗生根成活,另外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分布狀況以及母樹的數量的限制,而且不宜在母樹分布稀少的地區采用分殖造林方法進行大規模造林。但是其優點也有很多,首先是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其次是操作容易和造林技術簡單,而且成活率也比較高。幼樹初期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并且生長較快。這些都有助于樹苗的快速生長以及森林的形成。
植樹造林在荒漠治理中的應用
(一)植樹造林可以防止風沙的侵襲
植樹造林能夠防風固沙,眾所周知風沙所到之處,城市會變成廢墟,田園會被埋葬,這也是土地荒漠化的一個方面。為了抵御風沙的襲擊,就必須造防護林,從而減弱風的力量,降低風的速度,因為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大約要減弱百分之八十左右。另一方面如果在相隔一定的距離并行排列許多林帶,另外再種上草,就可以大大減少風能刮起的沙礫,從而進一步控制荒漠化的進程。
(二)植樹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和生態重建對荒漠治理都是是極為重要的。植樹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每逢雨季植被覆蓋率低的地方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將會填高河床,毀壞田地,甚至淤塞海口,對人們的生命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須植樹造林來抑制水土流失,因為樹木有可以牢牢抓住土壤的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而樹根又可以不斷地吸收和蓄存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統計證明,有林區可以比無林地區多蓄二十噸水。通過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很好地治理沙化耕地,通過控制水土流失可以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大大改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林慢慢進入成熟期,不但可以使荒漠化得到治理,還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和勞動機會,進一步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植樹造林可以提高森林覆蓋率
森林覆蓋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面積占土地面積的百分比。提高森林覆蓋率可以改造氣候,改良土壤,調節水圈,使生態系統逐漸恢復功能。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主要是遵守國家制定的保護森林,草原,濕地的法律,積極的植樹造林,努力建設林業產業基地,加快森林資源培育,積極發展園林苗木、林下種養業、立體林業等,不但可以加強荒漠化的治理,還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
結語
中國學者通過實驗研究科學、準確地評價了中國的荒漠化現狀和趨勢,認為植樹造林是抑制荒漠化的主要手段,雖然這種方法還有待于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但是其所呈現的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國土利用和整治中防沙治沙的任務非常緊迫。進一步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荒漠,防止沙漠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曉暉,張克斌,慈龍駿.中國荒漠化評價的現狀、問題及其解決途徑[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4年1期
篇6
關鍵詞:自然力;生態補償;生態退化;土壤荒漠化
中圖分類號:X1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0)08-0132-03
1 引言
全球共有十大植被生態系統,我國有其中9類,分別是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針葉林、紅樹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我國唯一缺乏的是非洲薩王那群落(稀樹疏林生態系統)。由于我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導致上述九大生態系統都處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中。森林銳減,荒漠化擴大,那些過去較少受到影響的高寒草甸、溫帶草原和紅樹林也出現了嚴重的退化。生態系統退化造成生態功能衰退,由此引發了各種生態災難。近年來我國已經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恢復破壞的生態系統,但很大程度上由于政策導向性的錯誤,以致耗費大量資金卻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造成了“邊治理,變退化”的尷尬局面。因此對破壞的生態系統不能完全采用人力,強制性去改變其生態現狀,而應該依據自然規律,依靠自然的力量,適當施加人為活動,恢復受損的生態系統[1]。既要進行人工治理,又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進行自我修復,正確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2]。
2自然力的含義
自然力是指在一定的土地上,不同的植物群落從無到有的生物群落演替過程。群落演替是指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取代的過程,如濕潤的森林地區遭受火災之后,在火燒跡地上依次出現多年生草本群落、一年生草本群落、灌叢、森林群落等。利用自然力恢復的過程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圍封,就是在保證土壤不損失的前提下,保證自然分布的各類繁殖體得以自然繁衍。
生態自然恢復廣義概念是指生態系統在適宜的外界條件下,通過自身調節能力逐步恢復生態平衡,使生態系統由惡性循環步入良性循環的健康發展過程[3]。狹義概念是指對疏林地、殘林地與具有一定數量的伐根萌芽、具有根蘗更新能力和天然下種植被條件的地區,實行不同形式地封禁,并借助植被的天然更新能力同時輔以撫育管護措施來逐漸恢復植被的一種方法[3]。
3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
3.1人口的迅猛增長
我國1760年人口不足2億人,1860年約3億人,1970年約8億人,2000年超過13億人。人口增加后,人們通過不斷開荒、毀林、破壞植被來擴大耕地面積,這樣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過于單一的種植農作物,降低了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十分脆弱,一旦發生災害性事故,該生態系統很容易崩潰。同時由于人口增長過快和一些政策錯誤,我國出現了大量的退化的生態系統,水土流失嚴重,北方沙塵天氣頻繁發生。
3.2生境的破碎化
生態系統退化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態系統在自然力或人為干擾下偏離自然狀態,生境破碎,生物失去家園。人為因素主要報刊修公路、鐵路、水壩等設施。公路、鐵路將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分割成破碎的塊狀,影響了生物遷移和遷徙。同時公路、鐵路兩側的土壤植被破壞嚴重,土壤荒漠化現象十分明顯,水土流失嚴重。許多動物一生僅作一次往返遷移。這些生物離開其出生的地方在死之前回到出生地繁殖一次,如鰻鱺和洄游性鮭魚。但水壩破壞了河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阻止了這些生物的遷徙或洄游,導致一些生物的滅絕,降低了生物多樣性。盡管人類經采取了生態補償措施,如修建洄游通道,但效果并不明顯,甚至有些洄游通道已經被沉積的泥沙石礫堵塞,完全失去了作用。
3.3環境污染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也隨之加劇。環境污染會影響生態系統各個層次的結構、功能和動態,進而導致生態系統退化。很多情況下生物對突發的污染在適應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導致生態系統退化。環境污染會在遺傳、種群和生態系統3個層次上造成生態系統的退化。
(1)在遺傳層次上,環境的污染使種群敏感性個體消失,導致整個種群的遺傳多樣性水平降低。污染引起種群規模減小,由于隨機的遺傳漂變地增加,可能降低種群的遺傳多樣性水平。污染引起種群數量減少,由于達到了種群的遺傳學閾值,即使種群最后恢復到種群原來的大小時,遺傳變異的來源也大大降低。
(2)在種群水平上的影響,環境污染可能會造成種群在該地區的消失。如酸雨造成針葉林死亡,又隨地表徑流進入水體,導致魚類消失。
(3)在生態系統層次上的影響。污染會影響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動態,降低了其生態服務價值。
3.4外來物種入侵
對于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來講物種入侵必將擾亂生態平衡。一個新的物種侵入到一個新的生境,在沒有天敵而又食物充足的情況下,將會大量繁殖,與其他的本地物種競爭空間和食物資源,占據其他物種的生態位,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危害。如我國20世紀70年代從南洋引進的水葫蘆對滇池、洞庭湖、微山湖都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4 生態系統退化現狀及其危害
中國各類人均資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別是耕地資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國主要靠擴大耕地面積,依靠自然力恢復地力,調節人地關系。導致我國大面積的毀林、毀草、開荒,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嚴重,沙塵暴災害頻繁發生。
4.1森林生態系統退化現狀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由于病蟲害、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尤其是人為破壞因素,我國大片的森林遭到破壞。盡管近年來森林覆蓋率有所增加,但主要表現為疏林和人工林的增加。然而生態環境效益較高的天然林和成熟林蓄積量則逐年降低,尤其是成熟林面積與20世紀70年代相比,減少了約732萬hm2。
目前我國森林生態系統結構簡單,大都呈片狀或孤島狀分布,森林生態系統破碎化程度高,人為破壞嚴重,年齡構成不合理,幼林面積所占比重很大,大部分森林生態系統都處于退化或成熟階段,穩定性差,抗干擾能力低,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破壞甚至崩潰。由于人類的不合理開荒種地,亂砍濫伐,導致森林面積銳減。面積較小的生態系統不僅自身脆弱,難以發揮應有的生態環境效益,而且容易受到破壞。同時為了提高森林覆蓋率,片面栽種大量速成林,這些人工林物種過于單一,穩定性不高,大量浪費地下水,加速了土壤沙漠化的進程,一旦發生病蟲災害,整個生態系統將面臨崩潰的危險。
4.2退化生態系統的類型
根據退化過程及生態學特征,彭少麟等將退化生態系統分為裸地、森林采伐跡地、棄耕地、沙漠化地、采礦廢棄地和垃圾堆放場6種類型。這6種類型都最終導致土地荒漠化加劇,土壤的蓄水能力降低。在大風天氣條件下形成沙塵暴,席卷我國北方城市,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4.3水土流失
我國國土面積的2/3為承載力差的山地,水土流失現象遍及全國,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江珠、珠江流域,淮河、遼河流域及太行山、魯中山區等。各地的流失程度有所差別,總體形勢上強度高、發展快、成因復雜、危害嚴重。水土流失嚴重降低了土壤肥力,同時使水體富營養化,減少湖泊面積,使江河湖泊的泄洪能力降低,洪澇災害頻繁發生。
4.4荒漠化
荒漠化是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在內的各種因素造成干旱、半干旱和受干旱影響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我國荒漠化面積約260萬hm2,占國土面積的27%,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北部。由于人對水土、動植物資源利用不當,人口激增對土地產生的壓力使荒漠化的局面一時無法得到改觀。我國嚴重的荒漠化情況導致了我國北部沙塵暴災害的頻繁發生,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5 生態系統修復的措施
面對生態系統退化,人們長期以來治理生態退化以造林為主。但“盲目造林”不僅沒有起到很好的防風固沙效果,反而加速了生態的破壞。干旱半干旱地區降雨稀少,這些樹林不僅起不到涵養水源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地下水的耗竭。最終由于地下水嚴重不足,假活了人工林,真死了天然林。因此生態系統的恢復,要根據原始生態情況,針對不同地域,采取還草或還荒措施。
5.1 不宜在半干旱、干旱地區種樹
在年均降雨量不足300mm的地方,天然分布的是草原或灌叢。樹木生長的雨量和積溫不能滿足的話,樹木很難成活。樹木的生態耗水遠大于灌木和草本,再加上沒有草本層的覆蓋,強烈的蒸發作用造成了嚴重的旱情。樹木并不能阻擋沙塵暴,同時死亡的樹木留下的樹坑變成了“風蝕坑”,加速了生態系統的破壞。造林過程中采用飛播,不僅耗費大量資金,樹林成活率低,更有可能會造成生態入侵,如有毒的醉馬草很容易混到羊柴的種子中入侵到優質草原。
5.2休養生息,利用自然力恢復自然
休養生息就是要給自然生態以必要的休養、恢復、生長的時間和空間,是對自然力的自我維持、修復和更新原理的實際應用。根據生態學原理,自然恢復的植被結構合理,其穩定性和生態效益遠優于人工植被[4]。在區域不超過自然恢復的閾值條件下,生態環境會自發的恢復到原有狀態。休養生息時,要對草原進行封育,封禁時間確定為5年。前2年采用全封方式,除了科研調查和撫育管護人員外,不準人畜進入,后3年以輪封方式為主,即以草定畜,合理放牧,采集枯枝,但不得砍伐林木、灌叢及挖草皮[5]。用自然力逐漸恢復其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這種恢復機制我國科學家已在內蒙古草原已經進行了實驗,成功恢復了大量優良草地。
5.3人力恢復措施
當生態破壞程度超過自身恢復閾值時,僅靠自然力無法進行恢復,需要人力的輔助作用。Whisenant提出生態系統的退化與修復過程中應認識到兩類閾值,一類是由生物相互作用控制的,而另一類是由非生物相互作用控制的。生態恢復只需要通過人為干預改變生態系統生態結構來跨越前者,但必須人為干預改變物理環境結構來跨越后者。
即使生態系統破壞程度未超過自然力修復的閾值也需要人力與自然力協調作用。因為休養生息,需要對已經破壞的草原生態系統進行圍封,但這必將影響當地牧民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人力來采取一定的補償措施。主要包括調整產業結構,釋放自然力,以市場帶產業,以產業興市場,吸引農民變工人。同時要開發高效地,用極少的高效地,置換其余土地,將生態恢復的壓力轉移到這極少的高效地上來,在這極少的土地上進行高投入的人力恢復,而對剩余大面積土地上基本不投入,靠自然力恢復。這種以地養地的生態恢復模式將人力與自然力恢復有效的結合在了一起。
6 結語
在以往的生態恢復過程中我國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但并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出現了“邊治理,變退化”的尷尬局面。影響林草植被建設中成活率、保存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關鍵的是人們違背了林草品種的自然適應性,也就是破壞了該品種林草在特定環境下的自然修復能力,導致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中斷[6]。因此我們今后的恢復之路,首先應制定合理的計劃,對那些土壤尚存,或者生態退化沒有達到退化極限的地方,自然力恢復是最明智的做法。對于那些遭到嚴重破壞的,無法用自然力來恢復的可以采用人工恢復。在草原地區可以采用以地養地的生態恢復措施。并且在人力的輔助作用下,確保自然力的釋放。以自然力為主,人力為輔,自然力與人力有效的結合才能是我國的生態系統得到有效的治理。
參考文獻:
[1] 彭珂珊.中國西部生態修復的理論與實踐[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7(4):16~20.
[2] 喬瑞俊. 水土保持生態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關系的探討[J].水保與生態2006(1):33~34.
[3] 張 和,年吉剛. 依靠生態自然修復能力加快我省水土流失治理步伐[J].吉林水利,2001(11):29~31.
[4] 李 炎,王仰仁. 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綜合建設模式研究[J].中國水土保持,2010(2):26~28.
篇7
論文關鍵詞:土地資源;生態環境
一、土地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
社會生產活動對土地的擾動程度具有明顯區域分異,在我國自東向西呈現有規律的遞減。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最發達,人口也最多,對土地的干擾程度最大,中部地區次之,西部地區最小。另外,環北京地區以及黃土高原部分地區,由于處于沙漠邊緣帶和農牧交錯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受多重因素影響,該地區也成為對土地擾動較強的區域。
我國沙地變化呈現南北兩大區域分異特征。北方地區變化最為劇烈的是陜西,其區域沙地治理效果比較顯著。而由于洪澇災害等原因,南方主要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耕地損毀沙化與治理并存。我國濕地變化主要分布在長江中游和珠江三角洲等湖泊廣布地區,其主要原因是挖塘養魚進行農業結構調整。
土地利用程度和方式反映了區域生態環境條件與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隨著經濟建設步伐加快、市場轉型、社會發展及人口數量上升等大環境影響,人類越來越多地面臨著生態環境問題,而問題的根源都與土地資源利用程度及方式有關,因此,生態環境狀況能直接地反映土地資源利用的合理性。
在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和龐大人口生存需求的多重壓力下,我國土地資源時空變化的總體特征是:土地總體利用結構好轉,質量相對下降,耕地結構性減少,牧草地退化嚴重。具體表現在:生態保護用地、建設用地穩步擴大,生態退耕成效顯著,土地利用結構優化,而同時減少的主要是天然林地和濕地,導致其總體生態服務功能相對下降,耕地減少的主要因素是生態退耕,其次是農業、畜牧業結構調整,建設占用;牧草地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牧草地退化為未利用土地。
二、我國土地資源破壞現象
隨著工業化程度提高,人口壓力加大,地區財政來源單一,國內房地產及相關產業經營方式的惡性循環,我國土地生態環境的的污染和破壞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
(一)荒漠化土地面積在不斷擴大
土壤最重要的成分是“有機質”,它由微生物和動植物的代謝物組成,是土壤的養分。土壤的養分和水分不足以使大量的植物生長的狀況就是土地沙化。沙化土壤的主要成分為無機物,沙壤粗糙如砂、保水能力很差,即便有植物生長,也十分稀疏。土地是否會發生沙化決定于土壤中含有多少有機質和水分可供植物吸收利用。任何減少土壤有機質含量和破壞土壤儲存水分的因素都會導致土壤沙化。我國各種成因的荒漠化土地面積83.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8.7%。其中,水蝕作用形成的荒漠化土地37.7萬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的45%;風力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土地37.1萬平方公里,占44.3%;物理及化學作用(包括鹽漬作用和水漬荒漠化土地)6.9萬平方公里,占8.2%;工礦開發引起的為2萬平方公里。我國還有易受荒漠化影響的土地141萬平方公里,其中,易受水蝕荒漠化影響的土地87.5萬平方公里;易受風蝕的沙漠化土地53.7萬平方公里。總計已經荒漠化和易受荒漠化影響的土地224.7萬平方公里。
我國各類荒漠化土地最近發展的趨勢如下:
1、由于近年來降水減少,全國水土流失面積有減少的趨勢。這意味著“石漠化”問題有可能減輕。但部分地區水土流失仍然值得警惕。廣西、貴州等西南地區的石灰巖地區嚴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也應引起特別的注意。
2、風蝕引起的荒漠化,即沙漠化。隨著生態環境惡化繼續強烈發展,不同類型和地區的沙漠化發展趨勢有較大差異。草場退化引起的草原荒漠化嚴重發展;西部水資源利用不當,導致河流下游地區生態失衡引起的荒漠化仍嚴重發展。
3、土壤鹽漬化荒漠化。從全局講,由于干旱化發展,普遍采用節水灌溉措施,土地鹽漬化面積減少,程度減輕。但也有局部地區存在惡化現象。
(二)耕地的水土流失現象普遍
我國的最大的環境問題就是水土流失嚴重,中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并且水土流失類型眾多,主要有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兩種類型。局部地區存在凍融侵蝕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蝕。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也在加劇。水力侵蝕主要分布于中國長江、黃河、淮河、珠江、海河、松花江、遼河等七大江河上中游的山區、丘陵區。風力侵蝕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的新疆以及長城以北。
水土流失的導致原因有兩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出去影響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氣候、土壤(地面組成物質)、植被等,人為因素為主要因素,人類在土地資源利用過程中的生產建設活動主要是陡坡開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超載過牧;開礦、修路、采石等生產建設,隨意傾倒廢土、棄石、礦渣等。
水土流失的嚴重性:水土流失造成生態惡化。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容易頻發干旱災害。地面植被差,降雨量減少,分布不均,暴雨多。即便在同等降雨的條件下,由于水和土的大量流失,致使水土流失區的旱情加劇。目前我國消失的森林、濕地面積越來越多;水土流失淤積江河湖庫,加劇洪澇災害。黃土高原地區由于水土流失嚴重,大量泥沙淤積在下游河床,形成著名的“地上懸河”。1998年我國長江發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大中小型蓄水工程淤積大量泥沙,嚴重削弱了水利設施的調蓄功能;影響水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和有效利用。水土流失造成坡耕地水、土、肥流失,土地日益瘠薄,田間持水能力降低,加劇了旱情;水土流失使草原退化、沙化、堿化;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嚴重。長江上游是中國滑坡、泥石流災害集中分布地區;除了上述情況,水土流失還會危及工礦企業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城市現代化建設。
(三)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森林的破壞和綠地的喪失,是導致二氧化碳增加的重要因素。而二氧化碳增加會造成全球的溫室效應與氣候的變遷,進而影響人類本身的生存。此外,森林的砍伐所帶來的環境破壞不僅有水土流失、沙漠化、地下水枯竭、地面下沉、并且會使珍稀物種滅絕、地質結構破壞、地貌景觀破壞等。而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需要上百年的時間。
土地利用規模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開墾拓荒力度增大的同時,也占用了大量的未利用地或農用地用于居民點、獨立工礦、交通、水利等建設。結果是:一方面,農用地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建設用地也小幅度上揚;另一方面,未利用地不斷的減少。導致綠林交錯過渡帶的生態用地較少,生態防護作用減弱。眾所周知,耕地、林地、園地等農用地的面積增減會影響地區的小氣候。土地利用規模增加了,是通過開發未利用地來達到的,破壞了原始植被和生態平衡,會導致地表覆被破壞,導致農業生態環境循環難以持續,受到風沙侵襲,土壤養分含量大大下降,也影響了土地的經濟產出和土地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篇8
典型性內陸干旱荒漠性氣候與荒漠廣布的獨特地理條件是導致新疆生態惡化的重要原因。但實施綠洲擴展式的索取與保護,則是加速生態環境惡化的關鍵性因素。
全面貫徹十提出的“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方針,用最嚴厲的措施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洲生態系統和荒漠生態系統、高山生態系統的和諧共生,一要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做到科學用水、科學管水、科學治水;二要加大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力度,實行最嚴厲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三要加大重大生態保護工程的建設;四要加強環境統籌管理,完成生態功能區劃編制,劃定生態紅線;五要創新思路堅持,宜治則治、宜荒則荒。
關鍵詞: 新疆生態環境挑戰對策
中圖分類號: B845.65 文獻標識碼: A
新疆幅員遼闊,但生態環境極為脆弱。全區現有綠洲面積7•07萬平方公里,僅占全區總面積的4.2%,荒漠化土地面積卻占47.7%。土地荒漠化、地壤鹽漬化、山地水源涵養功能弱化,以及環境災害頻發危及綠洲安全。
(一)新疆生態環境面臨的挑戰
1、植被破壞嚴重
半個多世紀以來,新疆綠洲的面積有新的擴展,森林覆蓋率由解放前的1.5%,至1978年降低到1.03%,1995年末達到1.68%,經歷了銳減到提高的過程,但森林生態功能下降的趨勢仍未扭轉。目前,新疆是我國森林面積最少的省區之一,森林覆蓋率僅相當于全國森林覆蓋率的1/8,天然林減少了2.83萬畝。長期超載放牧造成草場退化,耕地增加加劇了草場面積的縮小。天然草地退化面積已占草地總面積的80%,中度退化面積達30%,產草量下降30%一60%,草場退化面積每年達30萬hm2。
2、河流萎縮、生態用水短缺
冰川面積不斷縮小、雪線上升,植被、水源地、濕地、湖泊等出現萎縮,土地次生鹽漬化面積仍在增加,部分地區出現綠洲與荒漠極端對立局面。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前,由于塔河上游水資源的無序過度開發,造成塔河下游斷流,大片荒漠植被枯死,綠洲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塔河下游中段居民因此淪為生態災民,2000年全部被迫搬遷。
3、土地荒漠化趨勢明顯
新疆是我國土地荒漠化面積最大、分布最廣、危害最嚴重的省區。全區87個縣市中,有80個縣市和90多個農墾團場分布有荒漠化土地,全區近90%的縣市、有1200萬人遭受到土地沙漠化的侵害和威脅,荒漠化面積達79.59萬平方公里,占全疆土地面積的47.7%,占全國荒漠面積的30.35%。土地荒漠化以每年4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張。據1986年中科院蘭州冰川沙漠所公布數據為42.1萬hm2,2000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撰的《新疆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報告》提供的沙漠面積為43.04萬hm2,40年間沙漠面積擴大了6.04萬hm2。
4、水土流失嚴重
據國家遙感普查統計,新疆水土流失面積擴展到10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的28.1%。新疆現有大中小型水庫482座,由于山地侵蝕,水土流失,三分之一水庫泥沙淤積嚴重。近30年,約5萬余畝耕地因洪水沖刷而流失。水土流失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地表土壤肥力集中層隨著水土流失使富含各種營養元素的肥力消失,從而造成土地的貧瘠化。
5、氣象災害頻繁發生
新疆是我國受氣象災害影響最嚴重的省(區)之一。新疆災害種類繁多,時空分布廣且很不均勻,不僅包括寒潮、大風、暴風雪、沙塵暴、初終霜凍、暴雨、山洪、沙塵暴、雷電、濃霧等天氣災害,還包括干旱、低溫冷害、雪災、持續高溫、連續浮塵、陰霧等氣候災害,還有山體滑坡、泥石流、雪崩、農業病蟲害、森林和草原火災、沙漠化等氣象次生和衍生災害。其中,和風、沙、雪、干(旱)有關的多項觀測記錄是我國同類災害的極值。因而氣象災害造成損失的比例特別高,約占各種自然災害數量的80%和損失的60%以上。
(二)新疆保護生態環境的對策
新疆是綠洲經濟,人們賴以生存的綠洲生態系統和它的天然屏障——荒漠生態系統,以及它的水之源——高山生態系統,共生共存。荒漠生態系統和高山生態系統的破壞,則會給綠洲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我們要全面貫徹十提出的“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方針,用最嚴厲的措施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洲生態系統和荒漠生態系統、高山生態系統的和諧共生,促進人與環境和諧相處,促進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1、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是生態環境衰退的主要因素。新疆國土面積約占全國的16.7%,而年平均降水總量僅占全國的4%,年地表徑流量占全國的3.3%。一方面水資源緊缺,另一方面水資源浪費又十分嚴重。農田大水漫灌與排水失調造成耕地土壤次生鹽漬化;流域規劃滯后,跨地區用水分配缺乏科學、法定的依據,在跨區域河流上任意引水截流,大部分河流引水率超過60%,有的甚至達到了80%以上,完全忽視了生態用水,造成下游水環境狀況惡化。因而新疆生態建設、生態安全和環境保護問題的核心就是要科學用水、科學管水、科學治水。
2、加大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力度
新疆生態環境的主要危機綜合表現為土地荒漠化。荒漠化吞噬了大片綠洲,引起了沙塵暴,威脅著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防止荒漠化土地的繼續擴大已成為新疆生態保護的重中之重。
改革農耕方式,尤其在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南疆,推廣免耕法及改革農機具,嚴防開墾造成新的土地沙化,努力減少耕作形成的沙塵源。重點加強天然草地的管理。計算天然草地的最大承載量,采取圍欄措施和以草定畜的管理辦法,嚴格控制天然草地放牧強度。對嚴重退化草地采取封山育草方式進行保護治理,禁止放牧,實行退牧還草。
3、加大重大生態保護工程的建設
有計劃地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濕地保護、水土保持等生態建設重點工程。在綠洲內部鞏固、完善、提高農田防護林網建設,穩定發展特色林果基地,構建合理的綠洲林業產業體系。在綠洲以塔克拉瑪干沙漠為重點,大力實施環塔防沙治沙工程,開展以防沙治沙為主的林業生態屏障體系建設。
4、加強環境統籌管理
加快完成自治區生態功能區劃和環境保護功能區劃編制,劃定生態紅線,對生態敏感區域實行最嚴格的保護措施。加強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強化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繼續推行農村連片整治工作,深化“以獎代補”、“以獎促治”政策,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等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改善農村環境質量。
篇9
的確,春日將盡,這個春天肆虐的沙塵暴,令人觸目驚心。
2006年4月6日至7日,特大暴風雪和沙塵暴造成蒙古國八人死亡,約3萬頭牲畜失蹤,部分地區通信、電力中斷。在中國,沙塵暴造成一些地區農作物受損,牧區牲畜丟失,房屋被毀;新疆有一人死亡,一些航班被迫取消,從烏魯木齊開往北京的T70次列車向風一側的雙層鋼化玻璃窗幾乎都被風沙擊碎;內蒙古包頭的電網線路在五個多小時內,相繼發生跳閘事故54次;北京等地刮起了五六級大風,空氣質量下滑至最嚴重的五級重度污染。
4月16至17日,受冷空氣影響,中國新疆南疆盆地、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和山東半島出現沙塵天氣,局部地區發生沙塵暴。先是在4月16日8時左右,新疆南疆盆地出現浮塵天氣;同日10時起,內蒙古中部偏北地區出現沙塵天氣。此后,甘肅河西走廊、內蒙古中西部、寧夏北部、陜西北部等地先后出現沙塵天氣,局部地區發生沙塵暴;16時后,山西、河北北部和北京市先后出現浮塵天氣。據測定,其中北京城區每平方公里降塵量為10.76噸,給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近日,日本東京也發出了沙塵警報。而在此之前數年,沙塵天氣對韓國首都首爾來說,已不再陌生。
為什么沙塵暴來勢如此之烈?為什么多年來沙塵暴治理效果不佳?現在已經到了深入反思的時候。
反思應從現行的環境政策與管理體制入手,分析政策協調與體制障礙導致的沙塵暴治理問題。為此,筆者曾專門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及渾善達克沙地進行深入細致的現場調查。結合調查結果,我們在此對沙塵暴原因背后的政策與體制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荒漠化進程加劇
沙塵暴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人類尚無法左右的氣象因素――大風天氣;二是受人類活動影響極大的植被因素――的地表是沙塵的源泉。沙塵暴從古至今就未中斷過,而近來出現大規模、高頻次的沙塵暴,說明地表植被的破壞在加劇,并導致土地荒漠化的現象愈演愈烈。
暫且不考慮來自國外的沙源,就中國而言,草地退化面積已達1.3億公頃,且每年在以200萬公頃的速度擴大。北方自然植被嚴重退化,草地極度退化面積超過8000平方公里,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荒漠化進程還在加劇。沙漠化面積已占到中國國土面積的15.9%,三分之一的國土受到風沙威脅,沙漠化土地形成了一條西北、華北、東北的弧形分布帶。與此相對應,50年來強沙塵暴年均發生的次數,呈逐漸增多的趨勢。
過去幾十年中,中國政府對荒漠化的防治不可謂不努力,累計投入數千億元之巨。但研究結果顯示,僅有約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得以不同程度的恢復,“局部逆轉,整體惡化”的狀態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土地沙漠化形勢依然嚴峻,沙塵暴也愈演愈烈,竟出現了像今年這樣如此嚴重的局面。
過墾過牧原因何在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渾善達克沙地位于京、津地區上風方位,是形成京津地區沙塵暴的主要沙源。
錫林郭勒盟(下稱錫盟)位于中部,絕大部分是草原牧區,草原退化、沙化嚴重。1985年,全盟退化草地面積1.44億畝,占到2.95億畝草地總面積近一半;1999年,全盟退化草地面積達1.92億畝,占64%。1999年與1984年相比,錫盟植被覆蓋率由35.5%降到27.2%,牧草平均高度由40.9厘米降到26.1厘米,平均每畝產草量由33.9公斤減少到21.24公斤。
渾善達克沙地東西橫跨錫盟中南部,在錫盟內面積為5.8萬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土地占沙地總面積的54.6%。當地植被群落結構簡單、種類少,以耐旱的草本和沙生灌木為主;土壤質地疏松,大部分偏沙,內聚力弱,易于風蝕沙化。
長期以來,中國在農業政策方面,不僅要求在全國范圍實現自給自足,且各個地區都被要求盡可能自給自足;不僅種植業,且畜牧業、養殖業都必須生產出盡可能多的農畜產品。這在錫林郭勒具體體現為擴大耕種面積與增加畜牧頭數,由此,導致了過墾、亂墾、過牧,使得土地退化;大風一起,沙塵暴便隨之而來。
錫盟的農業在產業結構中所占比重不大,耕地面積不足總面積的2%。但是,自給自足政策導致大規模的草原開墾。由于缺乏灌溉、施肥等農田基本建設,實際上“廣種薄收”,致使墾荒地肥力、產量迅速下降,耕種幾年后便撂荒廢棄,出現土地風蝕沙化。
上世紀50年代以來,錫盟經歷了四次大開墾:第一次是50年代,大量移民進入錫盟南部幾個旗,全盟人口、城鎮人口和農區人口分別比1949年增加了10%、45%和13%。為了解決糧食來源問題,政府鼓勵開墾荒地,實行按地畝補助的政策,耕地面積在1951年至1952年內即增加124%,達到64萬畝;第二次是1958年至1961年的大開墾,當時的政策是“”奪高產、奪豐收,僅1959年至1960年新增開墾耕地面積216萬畝,相當于上年耕地面積的157%;第三次是1966年至1976年的“”時期,大搞建設兵團,新增耕地80萬畝;第四次是改革開放后的“開發區熱”。
在錫盟,“以糧為綱”政策的效果是“不鼓勵開墾,但不制止開墾”。對于農牧交錯區的農牧民來說,耕地連著草原,需要開墾就開墾,誰也管不著,也沒有人去管。
至于畜牧業,在計劃經濟時代,以牲畜頭數作為惟一的計劃指標和統計指標的政策,引導政府大力發展牲畜頭數。這個標準至今仍未改變,一些上級領導考核基層干部,仍然不看牧民的實際收入增長了多少,而看牧民的牲畜翻了幾番。
盡管國家制定了《草原法》,提出了“以草定畜”、不準過牧超載的法律,但以牲畜頭數納稅的方式軟化了法律效力。地方政府著眼于牧業稅的稅收,沒有下大力氣制定與生態適應指數相適應的控制牲畜數量的地方性法規。當地政府大力鼓勵養畜大戶,選人大代表、評勞動模范等都看重養畜大戶。牲畜的發展大大超出了草原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
與50年前相比,錫盟如今每個羊單位(牲畜的計算單位。一只羊等于一個羊單位,一頭牛或馬等于五個羊單位)占有草場減少了近60畝。筆者調查發現,錫盟正藍旗烏日圖塔拉蘇木(鄉)烏蘭嘎查(村)的牧民梅尚恒家承包360畝草場,有270個羊單位,平均一個羊單位只有1.3畝草場。
據了解,這種過牧超載情況為數不少,有的家庭甚至于一畝草場一個羊單位。
公共產權悲劇
從經濟學角度看,“過牧”是不徹底的產權變革導致的草地的公共產權悲劇。基于目前的草地與水資源(包括地面與地下水)環境管理政策,管理職責不清,缺乏有效監督,導致并加劇了草地退化。
從1985年開始,錫盟實行牲畜作價歸戶、草牧場家庭承包的“畜草雙承包”制度,但是草場并沒有同時承包下去。牲畜私有了,但草場還是公共資源;不徹底的產權變革使牲畜很快增加,“不吃白不吃”,出現了“放牧無界、使用無償、建設無責”的短期性經營行為,牧場受到掠奪和破壞。
直到1997年至1999年間,牧區草場才基本上承包到戶。此后,牧畜數量劇增之勢很快得到緩解。1999年,白旗、藍旗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比1989年分別下降了4.9%、3.5%。
但是,這一切已經為時太晚。
草場承包遲滯的原因何在?調查發現,對于牲畜承包的辦法,牧民容易接受;但由于過去的游牧習慣,“鞭子一打,想到哪就到哪”,對于草場承包則不容易接受,而且也不善于草地管理。近年來,為了落實草場承包,錫盟提出落實“雙權一制”(即所有權、使用權、責任制),但具體政策沒有跟上去。一些沒有牲畜的草場以及草場多牲畜少的家庭出租草場收錢,實際的草場經營者仍在采取“掠奪方式”經營草場,草場承包沒有收到預期效果。
此外,當地牧民有飼養“長壽羊”的習俗。草原牧民對牲畜有特殊感情,絕大多數以此為財富,存在惜售現象;突出表現為出欄的肉羊中,大多數是成年羯羊和淘汰母羊。這種長壽牲畜對草原畜牧業的危害,比自然災害還要厲害。
長壽羊的最大消耗支出是草,而天然草是公共性資源,沒有進行有償使用。現在盟里每畝只收取0.1元的草地費,這實際上是草地管理費,并不是天然草的真正價格。牧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養長壽羊實質上是賠本的買賣。
由于未進行徹底的產權變革,目前錫盟的畜牧業仍屬于小生產自然經濟范疇。牧民在大市場面前無所適從,賣活畜的多,轉化加工的少;本地銷售的多,跨區域銷售的少;最終結果,只能是拼資源、拼草場。
就草場管理而言,現行管理部門是畜牧局草原站,現行政策多是“關心牲畜頭數”,很少過問“草長得怎么樣”。根據草場承包規定,草原監理站每年每畝收取0.1元草原管理費,上繳財政后,其中80%用于草原建設,其他部分用于監理站建設。現在,用于草原建設的部分基本上用來給村民小組發工資,草原監理隊伍沒有預算,吃防火經費,無法進行草原保護。
與此同時,草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缺位。根據《環境保護法》,環保部門應對所有生態環境問題實行統一監督管理。然而,草原的生態環境監督管理至今不能正常展開。對與草地有關的項目很少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對破壞草地生態環境的行為也沒有任何處罰。
例如,發現有人挖中草藥破壞草場,只能沒收他們的工具和藥材,無法強化監督管理力度。《草原法》中規定了行政處罰條例實施標準,但實際工作中,農戶在草原上多開墾土地是否屬于破壞草原?如果屬于破壞草原,這種破壞面積如何進行準確計量?均缺乏具體的操作細則。
從體制安排看,草原環境資源管理職責亦不清晰,處于多頭管理狀況。如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與錫盟交界處的草原被白銀庫倫軍馬場和錫盟農牧局下屬白銀希勒牧場開墾一例,草原部門當管而不能管,環境保護部門不知該如何管,類似現象屢見不鮮。
超越“退耕還林還草”
近年來,政府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戰略,這無疑是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化的一項重要舉措;但對于解決土地荒漠化、防治沙塵暴,只是起到了治標的作用,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原因在于,這項政策未能消除對草地的生態環境壓力,也并未觸及生態環境管理體制。
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是,實施可持續貿易戰略,從源頭上減少對資源的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為保障糧食安全付出了沉重的生態環境成本,既影響了全國的整體利益,又對農業的進一步可持續發展造成了障礙。
其主要原因是,農業政策目標與環境政策目標極不協調;農業政策的核心是保障糧食安全,環境保護政策的核心則是保護生態環境;在使用化肥農藥與水資源的高投入、高產出的現代農業生產中,在擴大和維持耕地面積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上述生態環境問題。而從環境管理的角度,需要對自給自足的農業政策進行環境影響綜合全面評價。
篇10
關鍵詞:白銀;生態環境;問題;對策
1問題
白銀市位于甘肅省中部干旱地區,北臨騰格里沙漠,南接隴西黃土高原,特定的地理位置致使全市境內生態環境異常嚴酷,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1干旱問題
2000年氣像資料顯示,南部的會寧縣為389.20mm,年蒸發量為1 693.60mm,是降水量的4.40倍,北部的景泰縣年降雨量為148.60mm,年蒸發量則為2 590.20mm,是降水量的17.40倍。若以500mm等雨線作為干濕分界線,全市三縣兩區均屬干旱地區,且降雨量低于300mm的地域面積在70%以上。據記載,自1950年至2000年的50年間發生大小旱災就達35次之多,平均不到一年半就發生一次。2000年在全市發生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7月持續近10個月時間未形成一次有效降雨,造成全市所有干旱山區夏糧因無法下種而受災,以致大部分災區人畜飲水發生困難,給群眾生活造成了極大危脅。
1.2水土流失問題
水土流失區主要由黃河干流及其一級支流祖厲河流域構成。黃河流經白銀區、靖遠縣、平川區和景泰縣,全長214km,其支流祖厲河縱貫會寧全境和靖遠5個鄉,全長150km。根據白銀市水土保持區劃,白銀市水土流失面積1.93萬平方公里,占總土地面積的96%。除景泰西北部降雨稀少,土壤侵蝕以風蝕為主外,其它地區均以水蝕為主,全年降水的60%~70%形成地表徑流,年流失土壤6 112萬噸,土壤侵蝕模數達3174.09t/km2。僅祖厲河流域年侵蝕總量就達4316.0萬噸,占全市水土流失總量的70.60%。相當于每年流失表土4.50mm左右,大量的泥土隨水順河流走,使祖厲河成為黃河水系上有名的泥河。
1.3草場退化問題
綜合白銀全市植被分布狀況,大體可分為山地草甸草原、山地森林灌叢、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及荒漠植被類型。草場退化問題則集中反映在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及荒漠植被分布區。在水平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漸由草原向荒漠過渡,植被草場呈明顯退化趨勢,主要表現在天然草原面積的縮小和牧草產量的下降兩個方面。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為毀林毀草開荒,因大面積開荒造成植被破壞、草場面積縮小的程度雖無準確數據可查,但從各縣(區)土地概查資料中全市耕地面積(51.49萬公頃)與統計資料中全市耕地面積30.17萬公頃兩者之間的差距(21.32萬公頃)而言,就足以說明毀林毀草開荒的程度。在開荒問題比較嚴重的祖厲河流域,據調查,部分農戶開荒耕種面積相當甚至大于承包地面積(以上涉及的數據只作論證問題時參考);除此,草場退化問題則主要表現在草原荒漠化引起的牧草產量下降方面,退化草地平均草產量下降30%~50%。客觀分析造成退化的原因,既有大氣候環境變化導致的干旱等自然因素造成草場退化的不可抗因素,又有長期超載過牧、濫樵亂采等超過草地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極限形成草場退化的人為因素,但隨著草場水平分布的不同,造成退化的的原因也有明顯差異,南部以草原草場為主,其退化因素主要為人為因素,兼有不可抗因素;北部以荒漠草場為主,其退化因素則主要為不可抗因素,兼有人為因素;最受人們關注的則是平川、靖遠北部的草原沙化問題,有關調查資料表明,該區內已有近2萬公頃荒漠草場退化為沙漠化土地。
1.4城市環境問題
白銀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礦企業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水體污染。據統計,全市每年向黃河排放工業廢水達2 514萬噸,其中工業廢水1 693萬噸,占排放總量的67.34%,生活污水821萬噸,占32.66%,工業污水處理量為1 160萬噸,僅占排放量的68.50%,處理達標率僅為30.69%;由于大量的工業廢水未經徹底處理便排入黃河,造成黃河白銀段重金屬嚴重超標;生活污水未經處理便排入黃河,造成黃河白銀段大腸菌群常年嚴重超標;二是大氣污染。城區大氣主要呈煤煙型污染,目前市區年耗煤量達100.36萬噸,其中工業煤70.36萬噸,民用煤30萬噸,每年排放煙氣151.97億立方米,凈化處理129.84億立方米,凈化率84.55%;年排放二氧化硫2.897萬噸,煙塵及粉塵1.25萬噸,空氣總懸浮微粒和二氧化硫濃度嚴重超標;三是噪音污染。目前,一類混合區晝間等效聲級超標1.20分貝,交通干線兩側區域夜間等效聲級超標0.40分貝,形成了較為嚴重的噪聲污染。
在表明白銀生態環境嚴酷的上述四個主要因素中,既有原生的自然環境問題,又有次生的人為環境問題。對此,在制定生態環境建設發展規劃中要進行科學分析和正確評價,既要重視對次生環境問題的改善,又始終不可低估原生環境問題對全市生態環境的基本影響,做到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綜合治理。
2對策
2.1三水齊抓,拓寬水路,以水治旱
干旱缺水問題一直困擾著全市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對白銀來講,水既是生存條件,又是發展要素,有水就有生機,有水就有希望。就生態環境建設而言,水既是維護生態的決定因素,也是建設生態的必備條件,立足白銀實際,開展生態環境建設,必須全力抓好水利建設,走以水治旱的路子。
2.1.1有效蓄集天然降水白銀境內降雨少,且分布不均,春夏多旱,秋季又宜形成洪澇災害。因此,對天然降水進行有效蓄集,是保障生態建設乃至整個農業生產的必要手段。自“121”工程實施以來,全市境內傳統旱作農業發生了根本性轉折。靠工程措施集雨并實行節水補充灌溉,調節改善降雨在時空和雨量分布上的不均,實現了以水治旱的目的,保證了旱地農作物及林木生長的基本要求,實現了變被動為主動抗旱,變側重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到同時利用天上水,形成了“三水齊抓”的新思路。對此,今后的生態建設中還須進一步在推廣中予以創新和發展。首先在集雨方式上,由單一的庭院屋面集流向集流場集流、道路集流、坡面集流、排洪溝集流、耕地輪歇集流發展,其中坡面是水土流失程度較嚴重的地段,也是實施生態建設的主要區域,地形復雜多變,集雨方式靈活多樣,目前,大多通過修筑水平梯田、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魚鱗坑等工程措施實現雨水蓄集,這些措施已在過去生產中得以實踐,對造林種草等生態建設是完全必要的,今后還須嚴加規范,并積極引進推廣集水面處理新技術,如覆膜、噴灑防滲材料有機硅、乳化瀝青等,使過去單純修筑蓄水池窖、塘壩的蓄集方式向以土壤為“水庫”的大田富集方式上擴展,通過合理配置集水工程,使坡面上的空閑地得以科學利用,實現全方位綜合集水;其次在用水目的上,要由主要解決人畜用水向保障生態建設、發展庭院經濟、農田補灌方面延伸;在用水方法上由單一的人擔車拉點灌向滴灌、滲灌、低壓管灌等節水灌溉方式發展。
2.1.2 高效利用灌溉用水目前,全市已發展有效灌溉面積125.98萬畝,已形成了以高揚程提灌為主,井泉庫灌為輔,集雨節灌為補充的新格局。根據水利建設規劃,今后15年,全市將發展有效灌溉面積100多萬畝,累計達到226萬畝,農村人均1.50畝。隨著灌溉面積的不斷擴大和水資源的進一步貧乏,灌溉用水的高效利用問題,將成為今后水利事業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立足白銀水資源和灌溉方式現狀,近期宜抓好常規節水技術的推廣,積極發展高技術含量的微、噴、滴灌工程技術。在造林種草等生態建設工程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滲灌、插管根灌、膜孔灌以及利用注水槍根部注水等技術措施,以總體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2.1.3強化土壤保水性能地面水分蒸發是造成土壤含水量低,導致土壤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白銀境內光熱資源極為豐富,土壤水份年平均蒸發量高達近2 000mm,是年平均降水量的7倍多。因此,通過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團粒數量和孔隙度,抑制土壤水份物理性蒸散,增強土壤的蓄水、保水性能,實現土壤內部以肥調水功能,提高土壤水份利用率,是長期以來人們在生產實踐中解決干旱問題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對土壤進行保護性耕作、科學施肥、輪作倒茬等。近年來,通過研究和實踐,又總結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土壤保水抗旱技術,如目前已廣泛應用的覆蓋塑料薄膜、鋪壓砂石、秸稈、廄肥以及造林中在穴內添加草、鋸末、綠肥等抗旱技術,今后在生態建設中必須加以推廣應用,同時還要積極引進保水劑、ABT生根粉、菌根菌、稀土、生物合成劑等高新技術材料。
2.2按山系布局,整流域推進,綜合治理水土流失
依據白銀地域特征,實施水保治理宜以縣(區)為單位進行規劃布局,在縣(區)內不論大流域還是小流域均應堅持“按山系布局,整流域推進”的原則,做到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并統一步調,協同進行,限期完成。水土流失的形成發展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社會性,只能采取綜合性、社會性的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實踐證明,生物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技術政策完全正確有效,并且有投資少,見效快,周期短,效益高的特點。今后應根據流域間的差異性,從當前著手,從長遠著眼,在兩者的最佳結合方案上多做研究,建立不同流域間的最佳治理模式,既治山又治水,既植樹種草,又修橋通路,真正做到山田水林路綜合治理。
2.3法律保障,科技支撐,恢復林草植被
草場退化問題的形成發展與人為活動影響密不可分。因此,恢復林草植被,首先必須從控制和消除人為活動影響入手,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林地資源的依法管理問題,林地資源既包括有林地,也包括宜林地。但在管理過程中普遍側重有林地的管理,對宜林地資源底子不清,管理疏漏,造成大面積宜林地資源流失,特別是陡坡開荒問題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和解決。為此,對現有的相關法律必須加以完善,強化群眾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對已遭破壞的植被依法進行恢復,對新的破壞活動給予嚴厲打擊;二是封山與興牧的關系問題。超載放牧是白銀境內植被退化、草原荒漠化的主要人為因素。對此可采取切塊封禁和舍飼圈養兩種措施加以解決。近期內宜結合天保工程,對重點區域予以切塊封禁,并逐年擴大封禁范圍,封嚴禁一切放牧活動,人工促進天然恢復植被;長遠考慮應引導群眾走舍飼圈養的路子,并逐步建立相關的法規制度進行約束。飼料來源可通過農業結構調整,結合生態建設發展人工種草來解決。三是科技支撐問題。從目前白銀的實際分析,科技支撐的重點應放在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與示范上,當前急需在節水灌溉技術,集雨補灌技術,抗旱造林技術,優良品種培育技術,資源保護和持續經營技術等方面狠下功夫,同時還要對高新技術的應用加以重視,如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等,使高新技術與常規技術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科技在植被恢復重建中的支撐作用。
2.4城鄉一體,標本兼治,亮化城市環境
白銀是甘肅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通道,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資源,雄厚的工業基礎,使白銀成為黃河上游經濟區開發潛力最大的經濟圈之一。今后在城市生態建設中,必須堅持“城鄉一體、標本兼治”的原則。首先從維護居民基本生存條件的高度出發,下大力氣整治環境污染問題,特別對工礦企業“三廢”排放問題要建立長期跟蹤監查制度,從源頭抓起,根治污染問題。與此同時,要不惜一切代價抓好城市綠化工作。城市綠化是當今世界社會文明和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我國的城市林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白銀城市林業建設剛剛起步,目前,全國城鄉一體化綠化試點城市建設和中韓合作大環境綠化等項目即將在白銀啟動,形勢非常有利。為此,我們必須抓住歷史機遇,大力開展城市林業建設工作,在一次性搞好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和庭院、廠區、居民區綠化的同時,要特別注意以城鄉結合部為重點的大環境綠化。我們的起步雖晚,但起點一定要高,要立足大手筆、大動作創建綠化精品工程,力爭用10~15年時間,把白銀建成一座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現代化城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