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思想政治工作調研
時間:2022-05-22 09:39:00
導語:糧食局思想政治工作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政治工作體現人格關懷,就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尊重人的權利,維護人的尊嚴,滿足人的需要的前提下,因勢利導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人們的思想問題,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達到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之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研究和把握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表現的規律,從而把準脈博,對癥下藥,無疑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修課。現代行為科學和管理心理學的理論告訴我們:人的行為表現是由人的需求決定的。首先有某種需求欲望,由需求欲望產生實現需求的動機,在動機的驅動下,于是產生行為。人的需求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人在精神方面最基本的需求就體現在個人尊嚴受到尊重、追求人格平等和享受與義務相對應的權利等等。筆者以為,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從尊重、保護人的正當和基本的精神需求方面入手,給予我們的工作對象以人格關懷,應該是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們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和方法上不斷創新,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當前糧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務,一是為企業改制服務,二是維護企業的穩定。在具體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們面對的職工心理狀態和熱點、難點問題,大致有三個方面:一是企業改制產生的思想波動。企業改制是國有企業又一次利益重新調整,必然涉及到每個職工的切身利益。企業改制本身沒有錯,但是,在近幾年國有企業改革中形成的大量下崗職工,就使職工產生了社會地位失落感和就業不穩定感。在這樣一種心態下,自然就容易產生對企業改制的認識錯位,把企業改制等同于下崗失業。對于身處社會弱勢群體,靠工薪維持全家生計的職工,特別是喪失社會就業競爭能力的中老年職工來說,工作崗位無異于生命。因此,他們對企業改制始終保持高度敏感甚至恐懼,如此脆弱的心態極易產生思想和情緒的波動。二是困難職工的增多以及依賴企業的心態與同樣存在困難的企業形成新的矛盾。近些年,社會收入差距的擴大,使社會財富向小部分人集中,國有企業職工工資收入普遍低于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城市特困人群多數來自國有企業職工的現實說明,國有企業職工實際上已成為社會弱勢群體。因而,企業職工對社會分配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心態。這種不平衡的心理又刺激了職工增加收入的需求。當企業處于困難境地,無法滿足職工對收入的需求時,這種從失衡到需求,從需求到落空的惡性循環,就會轉化為職工的不滿和怨恨情緒。這些不良情緒實質上就是企業內部矛盾和不穩定因素的“火藥桶”,一旦特定因素成為“導火索”,就會發生惡性爆發。三是某些干部作風不實,脫離群眾甚至個別不廉潔行為,使職工對組織和領導產生不信任甚至抵觸情緒,盡管這種情緒帶有以偏概全的盲目性。同時,由于黨內腐敗現象的存在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存在,挫傷了職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他們對企業的前途和個人命運悲觀失望,導致企業人心煥散,紀律松懈,這在困難企業表現尤為明顯。以上三個方面職工心態現狀,我們很難簡單地把它歸納成正確與錯誤思想的矛盾,相反,更多的表現是觀念上的誤區和認識上的偏差。如果我們一味地采取批評、糾正或者就事論事的思想教育是很難奏效的。只有在啟發疏導的同時,輔之以人格關懷,給職工以更多的溫暖,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在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尊重職工,理解職工,關心職工。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同時又是一個具有深厚的儒家思想文化底蘊的國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孟就提出“仁者愛人”、“民為貴,君為輕”的思想,雖然這在封建統治社會根本做不到,但至少說明我國在封建社會初期就已經出現重視人民群眾在社會發展中重要作用的文明思想萌芽。可見,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在我國源遠流長。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重視人的作用,尊重和保護人權,追求人格平等已經成為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史上,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共和國,才真正實現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我們黨歷來倡導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重視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鮮明地寫在黨的旗幟上,貫穿在黨的各項事業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新的歷史時期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宣言。從近幾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代表們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呼聲越來越高,到新一屆中央政府一系列親民政策的出臺,從社會行政管理各個方面新的人格化服務措施的推出,到公安機關在執法中對執法對象尊重人格的規定和要求,我們看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各個領域轉化為一項項具體措施,對包括弱勢群體在內的每個公民的平等保護和人文關懷正在貫穿于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是辦好國有企業的宗旨,這個宗旨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就是必須遵循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原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理所當然地要尊重和滿足職工群眾在精神方面的基本需求,為職工群眾創造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環境。
綜上所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體現人格關懷,貫徹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一貫原則,順應了現代文明社會建設的發展趨勢,貼近了職工群眾,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時代性和實效性。7
怎樣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體現人格關懷,筆者認為,主要有四種工作方法:
一、平等溝通。企業領導和政工干部要放下架子,尊重職工,不管對方貧富貴賤,性格秉性,都要把職工當作人格、地位平等的人看待,主動地和職工進行推心置腹的思想、感情溝通與交流。由于工作崗位和性質的不同以及傳統觀念的束縛,職工和干部之間總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事實上的心理距離和隔膜,因此,企業領導和政工干部要主動地消除這種心理距離和隔膜。
首先,企業領導和政工干部要以身作則,作風正派,使職工敬重你。由于工作性質和責任的原因,領導者總是處于組織者和指揮者的位置,若不注意改進作風,以身作則,很容易隔斷和職工群眾的聯系,阻礙和職工的感情交流。職工是最講實際的,如果一個領導只會指手劃腳,擺著“官”架子,職工不一定就把你當領導尊重,只會敬而遠之,裝聾作啞,調皮一點的還要唱你的“對臺戲”。相反,如果領導者作風正派,平易近人,處處身先士卒,職工反而處處把你當領導尊重,維護和支持你的工作。
其次,要和職工打成一片,建立彼此不分的融洽關系,使職工親近你。人都是講感情的,而人的感情是在相互接觸、交流中產生與加深的。企業領導者不應該僅僅是工作上和職工接觸,還應該注重工作之外與職工群眾的交流與接觸。對自己的職工不應有親疏之分,愛憎之分,盡可能地和每個職工交朋友,使職工了解和熟悉你,增進彼此間的信任和友誼,使職工產生一種親近感,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第三、放下架子,平易近人,主動平等地進行溝通。企業領導和政工干部要放下架子,平易近人,有意識地多和職工接觸,平等地和職工溝通與交流,這樣,才能消除雙方心理隔閡,創造敢講話,講心理話的和諧輕松氣氛,職工才可能和你掏真心,講實話。同時,要聽得進不同意見,讓職工公開和坦率地表達個人意見,達到以心交心,以真情換真情的效果。
平等的和職工進行思想感情的溝通與交流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干群關系,有利于提高領導者的影響力和工作威信,各種矛盾和糾紛也就比較容易得到解決。很多情況下,比較復雜的矛盾和問題靠行政命令和思想工作解決不了,憑著比較融洽的個人感情反而容易順利解決,這是因為感情是每個人生活中最重要,也看得最重的東西。
二、換位思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善于把自己設身處地地置于對方的位置,用對方所處的環境和條件考慮對方的問題,這樣才能較好地理解對方,溝通思想,通情達理地解決矛盾和問題。換位思考是相互理解,溝通感情的橋梁。只有將心比心地進行心理位置交換,才能達到心理相容,思想共鳴,認識統一。換位思考是雙向的。我們不能光要求職工體諒領導的難處,理解企業的困難,還應該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職工的心情,體諒職工的難處。大家都能夠換位思考,很多問題就可以比較輕松的解決。換位思考要有耐心。坐得住,聽得進,讓職工把問題、原因、要求講完,講清楚,不要武斷、粗暴地阻止或打斷對方的敘述。換位思考要有同情心。有了同情心,才會不厭其煩,才有可能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藝術和方法。應該提倡企業領導和政工干部多站在職工角度換位思考,使職工群眾能親切地感受到對自己的尊重,理解和關心,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三、情理交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應該說,人都是通情達理的,這是人區別于動物的基本特征。不承認這個特征,思想政治工作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當然,人也都有一時糊涂或者“不點撥不得通”的時候。企業領導和政工干部就是要不斷地學習和提高“點撥功夫”。
首先,要堅持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樣一件事,有的人能講出深刻的道理來,有的人卻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同樣一個道理,有的人講出來會使人茅塞頓開,心悅誠服,有的人講得口干舌躁,也難于打動人心。這就要求我們懂理善言。“懂理”就是要懂得事情的道理所在。我們說做思想政治工作難,難就難在我們講的都是大道理,職工心里掂量的是個人得失的小道理。人家并不因為你是領導就要服你,你講的是大道理就要聽你的。也就是說,隨著人們現代意識的增強,居高臨下的權力和生硬空洞的說教并不一定具有影響力。但我們堅信,真理和情感是有影響力的,無非是你怎樣把影響全局的大道理和影響個人利益的小道理聯系在一起講清,怎樣擺正位置和職工平等交流。在我國,大到國家利益,小到企業利益都是和每個人的利益相一致而息息相關的,我們就應該從這個結合點上,把大道理、小道理歸結到一個道理上來,從而有藝術、有說服力的把職工心里的疙瘩解開。“善言”,就是要講究語言表達技巧。善于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把自己的觀點和態度表達清楚,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
其次,要堅持以情感人。感情是說理教育的基礎,職工都是有獨立意志,有感情要求的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就是感情交流的過程。入情才能入理,入心,違反常情,情理相悖,就會阻礙思想的溝通與交流,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同樣是講道理,有的人講,職工就愛聽,也樂于接受;而另外的人講,職工就不愛聽,不樂于接受,甚至很反感。這就是缺乏感情基礎的緣故。以情動人,一方面表現在說理教育的過程中,推心置腹,以誠相見,入情入理;另一方面表現在平時和職工朝夕相處中,尊重和信任職工,關心和體貼職工,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基礎。
總之,情和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各有其重要的作用,兩者不可偏廢。只有理中含情,情中蘊理,情理交融,才能達到感情上的共鳴和認識上的一致,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預期效果。
四、排憂解難。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因為人們的思想問題同實際問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思想問題往往是某些實際問題的反映。在通常情況下,把實際問題解決了,思想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離開解決實際問題去講思想政治工作,就必定是軟弱無力。因此,要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多做曖人心,得人心,穩人心的工作。
作為企業領導者,為官一任,總會解決職工個人的一些困難,為職工辦一些實事。但是,也不至于不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承受能力,非要解決職工提出的所有要求,職工才會滿意。當前,企業存在的一些困難,相信職工是理解的。關心職工,排憂解難要把握兩個尺度,一是辦事要公正,也就是“一碗水要端平”。同樣的困難,不能只想到張三,不考慮李四,二是排憂要排在“難”上,解難要解在“急”上,也就是力要用在刀刃上。凡是直接影響到職工正常生活的,我們都要想方設法加以解決,職工才會滿意。同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經常對職工進行細小的關心,體貼和問候,也是我們關心職工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需要強調的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體現人格關懷,決不是不講原則,放松管理,取消積極的思想斗爭,絕不是遷就不合理的要求,容忍違反紀律的行為,任何事情都要防止極端化。什么性質的問題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什么樣的鑰匙開什么樣的鎖,才能夠達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預期目的。
- 上一篇:糧食生產消費調研報告
- 下一篇:糧食局企業改制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