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9 01:39:00
導語:旅游發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旅游業現狀及旅游資源特色
(一)旅游業現狀
**市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郡,也是一座充滿生機的新興內河港口城市,不但擁有豐富的自然物產資源,而且擁有獨特的宗教人文資源。其中有全國知名度的桂平西山、太平天國金田起義舊址;還有區風知名度的資源南山寺、龍潭國家森林公園、大藤峽、平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白石山,在資源的基礎上開發了桂平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太平天國金田起義舊址景區、**南山寺風景名勝區、龍潭國家森林公園、大藤峽生態旅游景區、平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等著名旅游風景區,旅游產品遍及宗教文化、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等各個領域。但是,**市的旅游資源還是處于初步開發的階段,許多重要的旅游景點如白石山、大桂山、鵬山、南江村、九凌湖等自然旅游資源,石夾龍眼、大玉余甘果等農業旅游資源,**市、桂平市的城市旅游資源、鄉村旅游資源、工業旅游資源等都還處于待開發的狀態。
**市的旅游業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的勢頭,**期間,**市總共接待國內游客1221.02萬人次,國內旅游總收入總計33.71億人民幣;總共接待入境游客39244人次,入境旅游總收入總計958.45萬美元。2006年,**市接待國內游客340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0.8516億元人民幣,接待入境游客2.184人次,旅游外匯收入545.9萬美元,創歷史新高。目前**市擁有旅行社16家,其中國內社15家,國際社1家;擁有星級酒店18家,其中四星級酒店1家,三星級酒店7家,客房數共1517間,床位達2909床;旅游直接從業人員達到了5000多人,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旅游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二)旅游資源特色
1、宗教文化歷史久遠、聲名遠揚;宗教旅游資源豐富、品位極高。**市擁有南山寺、西山的龍華寺和洗石庵、白石山、羅叢巖等宗教寺廟和名山。其中南山寺始建于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至今已有1017年歷史,其曾獲宋太宗墨賜太宗御書224軸,并建御書閣安奉,當時南山已為天下名山;西山是全國七大佛教勝地之一,其中龍華寺是廣西佛教最早傳播地之一的宋代古寺,至今還是廣西佛教協會駐地,古寺已傳四十三代僧,曾任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的巨贊法師和現任香港佛教聯會會長的先后任西山主持,釋覺光法師贈送的一尊脫胎釋迦佛像現為鎮寺之寶。而洗石庵建于清順治三年,曾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的一代高尼釋寬能法師在此孜孜鉆研佛學,潛心修持,所著的《三乘教義》,對佛教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釋寬能法師圓寂后留下三顆舍利子,是佛教2500多年來有史料記載的第一例比丘尼舍利子,為佛圣吉祥物,鎮庵之寶。白石山在宋代時期就開始修有寺觀,是全國二十一道家洞天,上有壽圣寺、會仙觀等。羅叢巖的“羅叢巖月”被譽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天南福地”。這些宗教寺觀大都修建于宋代,至今1000多年的歷史可謂悠久,且不論古今,南山寺還是西山龍華寺與洗石庵都已聞名全國,以這些悠久的宗教寺觀及其文化為依托的宗教旅游資源涵蓋了佛道兩教、三寺、三山一庵一觀一巖,對于一個地級市來說在廣西及至全國范圍都可稱得上豐富,且在廣西乃至華南地區都具有相當地位和品位。
2、歷史文化悠久,太平天國策源地名知全國。**市雖然只有10年的建市史,但卻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其境內保留著具有較高歷史價值的摩崖石刻、寺庵廟宇、亭塔樓閣、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等,這其中包括嶺南名剎南山寺、東湖、東塔、西山、暢巖、南江村、大安古建筑群等等;另外,桂平市金田村是中國近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革命的策源地,是被寫進歷史教科書的歷史地點,知名全國乃至中外,太平天國金田起義遺址至今保存完好,成為**市最具歷史內涵和文化品位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
3、森林景觀優美獨特,生態環境保存完好。**市目前建設有桂平西山國家風景區,平天山、龍潭兩個國家森林公園,以及大平山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大藤峽生態旅游區,此外還有未開發建設的大桂山林區、鵬山林區等,這些豐富的森林資源構成了**市保存較為完好的森林生態環境,且這些森林景觀優美,具有很高的科學、生態、經濟、教育價值,為**市發展生態旅游、觀光旅游提供了很高品位的資源本底。
4、自然山水風光壯觀優美,且深有文化內涵。**市地處桂東南,是廣西著名的內陸港口城市,是名山大川匯聚之地,郁江、黔江、潯江等廣西大江都在**匯流,特別是郁江和黔江兩大江在桂平市區匯入潯江,形成了壯觀優美的城市河洲水系風光,各大江沿江植被茂密、怪石嶙峋、山體磅礴,構成了**別樣獨特的自然山水景觀。同時,郁江穿越**城市,是兩千年古城繁衍發展的母親河,是承載著**歷史文化、城市文化的大河;黔江是廣西母親河紅水河的下游,其上的大藤峽曾是明初大規模瑤族農民超義發生地,主席生前曾親筆寫下“大藤峽”三個字,對大藤峽留有深刻意義;潯江是西江的上游,是西江文化的淵源。因此,**市不僅具有壯觀優美的山水風光,且這些山水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旅游發展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
二、影響**旅游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市擁有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但目前旅游業發展的水平客觀上與擁有的資源不相適應,換句話說,**的旅游資源只是潛在的優勢,還沒有轉化為旅游產業的優勢。分析探討制約我市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找準我市旅游產業發展的障礙因素,將是我們努力并且必須認真抓好的研究課題。為此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和召開全市旅游發展研討會的形式,客觀地征詢和探討當前制約我市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旅游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造成了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進程緩慢,形成不了資源的整體優勢,發揮不了應有的經濟效應;二是旅游管理行政分割,各自為政,難以形成統一的規劃、統一的開發、統一的宣傳、統一的營銷,沒有很好地發揮整體合力優勢;三是旅游企業管理體制和投入機制滯后不順,旅游業對外開放的領域不寬,層次不深,在相對程度上抑制了外來資金與管理技術的進入,不能適應當今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四是旅游主管部門宣傳推介專項經費相對缺乏,致使全市旅游宣傳推介無法形成合力和整體營銷效應;五是全市沒有統一的旅游形象和主題突出的營銷口號,旅游知名度還在相當多的客源目標市場還沒有真正樹立,旅游產品缺乏強有力的賣場;六是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層次比較低,旅游產品結構單一,旅游消費水平低,旅游經濟總量提升速度慢;七是旅游專業人才缺乏,旅游業發展缺少應有的智力支持。
三、推進**旅游產業發展的若干思考
按照《廣西旅游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市旅游資源整合概念性規劃》的要求,廣西在“十一五”期間全面推進旅游強省發展戰略,全面構筑“一個旅游龍頭、兩條黃金旅游帶、兩大旅游集散中心、八大旅游區”的區域旅游發展框架,努力構建特色鮮明、重點突出、龍頭帶動、南北對接、東西呼應的廣西區域旅游經濟協調發展格局。**市在全區旅游發展的規劃中舉足輕重,在兩條旅游黃金帶之一“梧州—玉林—**—南寧—百色—崇左”占據關鍵節點,同時**市還處在桂東宗教歷史文化旅游區的中心,創建桂東宗教歷史文化旅游區中心城市的任務歷史地落在我們身上。如何順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和把握發展機遇,將是我們努力探索的歷史課題。
(一)強力實施“政府主導型”的發展戰略
實施“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戰略機制是目前國內許多旅游區發展初期所運用的。實施政府主導型旅游發展戰略,這是基于旅游業自身的三個特點決定的。一是由于旅游景觀、旅游線路等旅游產品具有不可移動性,尤其是依托性、綜合性的特點,為滿足旅游者的旅游過程中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消費需求,要求旅游相關的行業和部門必須配合、協調發展。二是旅游產品具有跨地域性,客觀上要求政府積極協調,開發旅游市場,構筑一個利益共享、相得益彰的區域合作的大旅游區。三是旅游業是一個包含面廣、關聯度高、綜合性強的經濟產業,它滲透到眾多部門和行業之中,并與其相融合。如果只由旅游部門抓旅游,很難在短時期內見效,必須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發展旅游的整體合力。這些都必須靠政府的行為才能完成。尤其對于**旅游業而言,更需要加強政府對旅游業的領導,實施政府主導型戰略。關鍵是在規劃主導、部門協調主導、市場監管主導、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主導、宣傳推介主導等方面起決定作用。其本質特點是通過政府行政的強力干預,使旅游業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實現有序繁榮和快速增長。
(二)堅持謀求區域協作的發展戰略。
謀求區域協作,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國際協作方面,加強國際合作,重點加強與東南亞及東盟各國家的合作,與國際友好城市的合作,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二是國內合作方面,加強與廣東周邊城市,特別是珠江三角地區、粵西地區合作,鞏固“兩省十市”區域合作機制,從真正意義上消除區域內旅游障礙,達到兩廣旅游無障礙;三是區域合作方面,加強全方位、多類型的區域合作,實施一體化戰略,構建“玉貴走廊”旅游帶,融入泛珠三角無障礙旅游區,形成北倚桂林、東聯廣州、西接南寧、南引北海的區域合作格局。
(三)積極推行多元化的發展戰略。
按照“發展大旅游、開拓大市場、形成大產業”的要求,從規劃入手,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依據“以人為本”、“最優體驗”和“生態化”的理念,實施規模化、集約化、精品化、多元化的發展戰略。
積極促進旅游產品的轉型和升級,實現由單一觀光型產品為主向觀光型、休閑度假、專項旅游產品(宗教旅游、商務旅游、生態旅游、考古旅游等)相結合復合型產品結構轉型;大力開發面向境外市場和高端市場的旅游產品;充分發揮**經濟技術優勢,強調信息技術的整合與應用,實現對旅游者需求的快速響應,確立獨特競爭優勢。
(四)充分發揮產業聯動的發展戰略。
充分發揮關聯帶動作用,深度挖掘、依托、吸納、整合、聯動相關產業資源,將旅游與其它產業、城市建設、區域經濟發展無縫對接,實現與立體交通網絡、與農林漁產業、與工商貿發展、與房地產開發及城鎮建設的四個結合。在各大產業中融入旅游要求,主動與“沿泛珠三角、沿海、沿路”產業布局銜接,從縱向與橫向培育大旅游的產業鏈,找到旅游業與相關行業發展的內在經濟聯系和結合點,使旅游業切實成為**產業發展的粘合劑,調動相關行業部門和地方共同發展旅游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真正形成合力。
(五)全力打造精品品牌的發展戰略。
“品質”優先于“數量”,要從產品、服務、管理角度努力打造**旅游精品系列,塑造“廣西佛教旅游中心”旅游品牌。通過提供國際化的產品與服務,增加科技含量,大力發展旅游信息化,整體提高**旅游產品的質量與服務水平,在更高的層次滿足國內外旅游者的需求,引領珠三角旅游新時尚,從而推進桂東南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建設。采用城市營銷戰略,著重在主要市場上確立產品品牌和增強市場知名度、美譽度,使效益最大化。
(六)深度挖掘文化提升的發展戰略
深度挖掘旅游發展需要的優秀地域文化,重點提升宗教文化、山水文化和太平天國文化四大特色優勢文化,通過對優秀文化的時尚化、產品化、市場化重組,通過物境、情境、意境設計,充分釋放旅游業特殊的產業關聯力度,最大化發現、提升并實現**旅游所蘊涵的本體價值及附加值,全面提升**旅游的品位與內涵,塑造**旅游鮮明的特色性格。
- 上一篇:廉租住房制度調研報告
- 下一篇:玉貴文明走廊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