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 農村合作新醫療試點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27 06:51:00

導語:新型 農村合作新醫療試點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型 農村合作新醫療試點調查報告

公安縣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邊緣,荊江南岸,版土面積2257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431個村、101.4萬人,其中農村人口77.3萬,農民人均純收入2885元。2003年,公安縣被列為全國八個首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之一,從2003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試點工作。試點中,我們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愿的原則,加強宣傳引導,不斷提高農民認識,增加參合率,并在管理上力求規范,在運行上力求有序,較高質量地推進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農村的深入開展,使農村的醫療保障水平有了較大提高,農民因病致貧的現象大為減少。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健全網絡,構建了比較完善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體制。

1、健全組織領導體系??h、鄉兩級政府分別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的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村成立了合作醫療管理小組。同時成立了縣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核定編制6人,各鄉鎮相應地設立了合作醫療經辦機構,工作人員按參加合作醫療人數1:20000的比例配備;并在村衛生室設立了核算員,由鄉村醫生兼任。注重加強工作專班隊伍建設,從2005年起,對鄉鎮和縣直定點服務醫療機構合作醫療專管員實行考試聘用制度,經考試、考核后擇優錄用。錄用的專管員在縣合管辦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工資待遇由縣合管辦考核發放,業務上與所在單位徹底分離,不在醫療機構兼職,獨立行使監督職能。

2、落實經費保障體系。為切實保障合作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縣財政將縣合管辦人員和工作經費按行政事業人員經費標準列入預算,2004年列支20萬元,并將鄉鎮經辦機構人員經費按預防保健人員經費標準納入衛生事業經費預算,2004年列支16萬元。今年,縣財政還增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改印費用16萬元。

3、建立信息網絡體系?;I建了公安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網,點擊網站就可查詢或下載合作醫療各項政策、工作動態、補償公示等。網站開通以來,點擊人數已達43000余人次。同時開發了實用性較強的《公安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應用系統》,對定點服務醫療機構、鄉鎮合管辦實行了計算機聯網管理,加強動態實時監測,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了失誤,堵塞了漏洞。

4、強化責任考核體系。堅持縣、鄉(鎮)兩級政府“一把手”負責制,將農民的合作醫療政策知曉率、參合率納入政府和主要責任人的述職和考核內容,強化政府的引導責任和主要負責人的領導責任。我們還制定了《縣財政局合作醫療工作職責》、《農業銀行公安支行合作醫療工作職責》、《縣農業稅務管理局合作醫療工作職責》等,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用制度強化責任,形成了合作醫療管理工作的合力,推進了科學化管理。

(二)強化監督、規范管理,確保了合作基金的安全平穩運行。

1、不斷完善基金收繳方式。2003年合作醫療剛開始進行試點時,有的地方先登記后收費,出現了治病了的愿意交費,沒生病的人不愿交費的現象。為有效解決合作醫療統籌費收繳難、效率低的問題,以及農民年初登記年尾不交錢的問題,從2005年開始,我們實行邊登記、邊簽合同、邊繳費、邊發證的“四邊”工作方式,在規定的時間內,一次性完成。今年試行以來運行良好,共有42.7萬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加合作醫療個人繳費部分收繳率為100%。

2、切實規范基金的管理。嚴格實行“收、管、支”三分離模式,做到收錢的不管錢,管錢的不用錢,用錢的看不到錢。通過農業銀行網上銀行系統,加強對合作醫療基金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控。農民個人門診基金納入合作醫療基金統一管理,分鄉鎮核算。鄉鎮建立了農民個人門診帳戶臺帳,分村記帳,明細到戶,精確到人。農民個人門診帳戶可隨時到鄉鎮經辦機構查詢,做到了縣、鄉鎮、村、農戶“四對口”。

3、有效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我們積極探索并成功實施了五項管理制度,有效地將醫療費用控制在支出能力之內。一是實行住院醫療費總額控制制度。對各級定點服務醫療機構制定了醫療費用總額控制標準,如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人均醫療費控制在2300元以內;鄉鎮衛生院人均醫療費控制在1000元以內。凡參加合作醫療人員因病住院人均醫療費超過控制總額的,超過部分由定點服務醫療機構承擔。二是實行醫療服務項目限額結算制度。制訂了《公安縣合作醫療服務項目結算標準》和《手術項目結算標準》,共核定常用醫療服務項目結算標準197項,凡超過規定服務項目結算標準的部分,農民不繳,合管辦不補,由定點服務醫療機構承擔。三是實行合作醫療用藥目錄以外的藥品使用比例控管制。合作醫療用藥目錄以外的藥品使用比例,鄉鎮定點服務醫療機構控制在5%以內,縣級控制在10%以內,市級控制在25%以內,超過規定比例的由定點服務醫療機構承擔,從補償基金撥款中扣出。四是實行住院費用一日清單制。住院病人在醫院住院治療時,就診醫院必須將住院病人一日消費卡送到床頭,讓病人明明白白地消費。五是實行藥價公示控管制??h直醫療衛生單位嚴格執行藥品招標采購,鄉鎮衛生院實行實價進藥,村衛生室的藥品由鄉鎮衛生院統一配送。藥品一律實行順價銷售,銷售價格公開、公示。

3、嚴格加強對補償費用的審核監管。推行住院補償“三級結算審核制”。參合農民在定點服務醫療機構住院治療,住院時由醫療機構進行資格審查,出院時合作醫療補償部份由醫院直接補償;鄉鎮合管辦或醫院合管科負責對補償情況進行復審,審查出來的問題由其負責處理;縣合管辦負責對鄉鎮合管辦或醫院合管科上報的結算資料進行審核,對審核出的不符合規定的不予補償,并責令鄉鎮合管辦或醫院合管科限期整改。同時,加強對住院情況的實時監督,做到巡查到科室,核對到床頭。實行“四查四看”,一查病人,看是否人、證相符;二查病歷,看記錄和醫囑執行是否真實;三查處方,看用藥是否符合規定;四查服務、手術、檢驗、藥品、材料,看收費是否符合規定。截止2004年12月,共查處冒名頂替行為10起,扣減違規收費、違規補償金額32073元,處罰定點服務醫療機構1個。

(三)以人為本,合理補償,讓農民在合作醫療中切實得到了實惠。

1、不斷調整完善補償政策。在以收定支、保障適度的原則指導下,我們根據基金運行情況及預測,先后4次調整了有關補償政策。一是調整住院“起付線”標準。鄉鎮定點服務醫療機構住院治療“起付線”由100元調整為50元,地市級醫院住院起付線由200元上調至400元,引導病人合理分流;二是擴大補償范圍。將地方病血吸蟲病、住院分娩、非人為或不可抗力因素所致的意外傷害等納入合作醫療補償范圍;三是將中風后遺癥、糖尿病、惡性腫瘤、肺結核等七種慢性病實行門診限額補償。四是支持和鼓勵中醫藥參與農村合作醫療。將中醫醫療機構、組方中藥飲片、自制中成藥、適宜技術均納入了合作醫療補償范圍。

2、充分尊重參合農民的權益。尊重患者的擇醫權,實行合作醫療一證“走”全縣,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患者在本縣范圍內各縣、鄉(鎮)、村定點服務機構就診,不需辦理轉診手續。住院治療直接補償,門診屬地報銷,讓參合農民充分行使自主擇醫權,防止層層設卡截留病員,消除醫療隱患,并促進了定點醫療服務機構的良性競爭。尊重參合農戶的知情權。實行合作醫療公示制,將《合作醫療服務項目結算標準》、《手術項目結算標準》、《湖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用藥目錄》、《參合住院患者結算流程》、《參合農民權利和義務》等規范性的文件制成公示牌,掛在定點服務醫療機構補償結算處,方便參合人員對照結算。各級定點醫療機構每月月初將上月在其處住院治療并獲得合作醫療補償的病患者基本情況及補償金額上墻公示,接受監督。

3、盡力擴大合作醫療保障程度。為使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享受到合作醫療制度最大的優越性,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我們推行了住院醫療費用補償保底制度,從2005年3月1日起實行,在鄉鎮衛生院住院補償金額未達到本次住院發生的醫藥總額50%的,補償保底到50%;在縣二人民醫院、縣皮膚病防治院住院補償金額未達到本次住院發生的醫藥總額35%的,補償保底到35%;在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住院補償金額未達到本次住院發生的醫藥總費用30%的,補償保底到30%;在縣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補償金額未達到本次住院發生的醫藥費總額20%的,補償保底到20%。另外,我們還推行了二次補償制度,如果合作醫療基金節當年余較多,則對患者進行適當的二次補償。如2004年對部分重病患者進行二次補償60多萬元。

4、積極探索門診合作新方式。2004年,我們在埠河、麻豪口兩個鄉鎮對門診補償進行了不同模式的試點。埠河鎮實行的是“鎮級統籌,合醫不合藥”的辦法,主要是對門診服務費全免和對常規檢查費用減免,但對藥費不進行補償。麻豪口鎮采取的是“鎮級統籌,既合醫又合藥”的辦法,即對門診按醫療費的20%的比例補償,并設立封頂線,每次不超過6元;單項檢查費在40元以下的按20%進行補償,超過40元部分不予以補償。一年多來,兩個鄉鎮門診合作補償的方式運行基本穩定,體現了“農民互助、政府補助,大病大補、小病小補”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特點,得到了農民的認可。

目前全縣參合農民達到43萬人,基金運行規模達到1645萬元。2004年,在確保人平10元的門診補償全部落實的前提下,共有11916人次得到住院補償,補償金額680.3萬元,列支慢性病補償、大病救助、二次補償、健康體檢等228.9萬元,大病統籌資金節余99.2萬元,大病統籌資金有效使用率達到91.5%。

二、幾點思考

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問題,需要逐步加以解決。

(一)合作醫療運行成本逐步增高。據測算,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參合率達到60%時,人均成本費用達到2.5-2.8元,全縣費用支出達到100萬元左右。縣人民政府在合作醫療的配套費和管理費用方面,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衛生部門也承擔了很大的經濟壓力,但仍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資金需求。公安縣是農業大縣,是補貼財政,吃飯財政,財力十分緊張,難以滿足公共衛生保障體系的投入需求,需要上級部門把縣、鄉合作醫療工作經費列入衛生事業發展項目,從資金上予以支持。

(二)合作醫療基金面臨醫療費用上漲的壓力。盡管我們在醫療費用的控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醫療費用上漲也有其內在的必然因素。如果醫療費用不斷上漲,而合作醫療籌資固定不變,最終會導致合作醫療基金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要么降低補償標準或范圍;要么增加合作醫療籌資標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民增收,后者有較大的可及性。增加籌資標準時,國家補貼部分和農民上交部分都應相應提高。

(三)農村衛生專業人才匱乏。由于人才流動的市場化作用,農村醫療衛生機構,特別是主要承擔農村合作醫療的鄉鎮衛生院人才缺乏的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緩解。一方面是中專無人讀,大專畢業生引不來,多數鄉鎮衛生院近5年來沒有新進大中專生,形成了一個人才斷檔期;另一方面是培養成才的想跳槽。鄉鎮衛生院條件差、環境不好、待遇低,留不住人才。解決占總人口70%的農民基本醫療服務,首先要解決農村專業技術人員匱乏問題。如何改善待遇、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是當前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更是真正把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的方向性問題。

(四)村級衛生組織建設亟待加強。村級衛生組織是農村衛生工作的基礎,在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初級衛生保健,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對村級衛生機構的建設、管理,以及鄉村醫生的待遇、激勵、約束等,國家沒有政策,地方沒有規定,以致成為衛生政策的盲區。隨著國家“三農”政策的落實,農民經濟條件好轉,村級衛生機構建設和鄉村醫生的水平將無法適應農民日益提高的醫療保健需求。國家應制訂相關政策,對村級衛生機構建設和鄉村醫生培訓給予適當的投入,不斷提高農村衛生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