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公文及文種寫作知識講稿

時間:2022-10-08 11:11:00

導語:機關公文及文種寫作知識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關公文及文種寫作知識講稿

大家好!按照局統一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學習機關公文以及常用文種寫作知識。在開始之前,首先說明兩點:一是這次所講的公文主要指行政機關公文,黨的機關公文的不同點穿插說明;二是希望大家以聽為主,以聯系工作思考為主,大量的內容將發到局域網,供大家參考。結合我局實際,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講,機關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規則;第二講,常用公文和文種的寫法;第三講,怎樣寫好機關公文。因個人水平有限,有不正確和不到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第一講機關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規則

公文在我國歷史上由來已久,新中國成立后,公文的范疇比過去擴大了。目前人們習慣上理解的公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群眾團體在辦理公務中形成和使用的通用公文;另一類是外交、軍事等領域使用的專用公文。我們這里主要是討論行政機關的通用公文處理問題。

行政機關的公文(包括電報,下同),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機關公文的重要作用。就我局來講,要傳達貫徹國家礦產資源管理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活動實施監督管理;要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向上級請示問題、匯報情況,要答復礦業權人的請求事項等等,都離不開公文這一重要工具。可以說,離開了這個工具,我們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活動將寸步難行。我相信,大家一定有比較深切的體會。

那么,行政機關的公文具體包括哪些種類呢?根據國務院2000年8月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共有十三類,十四種。大家可以參照學習。黨的機關公文種類:決議、決定、指示、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公報、條例、規定、函、會議紀要等14種。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為了能用最少的語言,表達最多的內容和信息,機關公文逐漸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和運行傳遞的制度,并在《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有明確的規定。掌握公文的格式和運行要求,是做好公文處理工作的一個基本條件。現在,我們分別進行簡要的介紹。

一、公文的格式

根據規定,公文一般由發文機關、秘密等級、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號、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印章、成文日期、附注、附件、主題詞、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等部分組成。

一份完整的公文,我們通常把它分為文頭、主文、文尾三部分。這里,我們結合下圖逐項予以說明:

(一)文頭部分。位于公文首頁上端,一般約占a4型公文紙的1/3或2/5面積。注意:發文字號的年份要用阿拉伯數字完整填寫,不能把“1997”寫成“97”,讓人誤解為“1097”或“2097”等;括號要用六角括號“〔〕”,而不是“()”或“[]”;機密以上的公文要印文件份數序號;一般上行文需要標注簽發人姓名。

這里,大家要注意請示的格式:一是上報公文的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80mm,留出的空白供上級機關批示文件使用。二是上報公文需要標識簽發人姓名,平行排列于發文字號右側。發文字號居左空1字,簽發人姓名居右空1字;簽發人用3號仿宋字,簽發人后標全角冒號,冒號后用3號楷體字標識簽發人姓名。如有多個簽發人,主辦單位簽發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簽發人姓名從第2行起在主辦單位簽發人姓名之下按發文機關順序依次順排,下移紅色反線,應使發文字號與最后一個簽發人姓名處在同一行。

(二)主文部分。從標題一直到印章,都屬于主文部分,是公文最重要的部分。請大家注意的內容有:

1、標題。除法律法規外,一般不加書名號,不加標點符號。同時,制作標題時,既要反映文章的主題,文題相符;又要規范格式,不能把詞組、名稱人為地分行。

2、主送機關。普發性下行文主送機關較多,一般使用泛稱。上行文的主送機關一般是一個。請示、批復、意見、函的主送機關只能是一個。沒有特指主送機關的公布性公文,如公告、通告等,不寫主送機關。

3、正文。內容較多時,分層序碼的規范順序是:“一”、“(一)”、“1、”、“(1)”、“”。

4、成文時間。以領導人簽發日期為準,聯合行文以最后機關領導人簽發日期為準。同時要用漢字而不能用阿拉伯數字。“零”寫為“o”。

5、印章。務使印章與正文同處一面,不得采取標識“此頁無正文”的方法解決。

(三)文尾部分。這一部分內容雖然不多,卻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地方。

1、主題詞。是經過規范處理的用來標引公文主題內容的詞,主要作用是便于電腦存儲和文件檢索。按規定,公文應當依據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印發的《國務院公文主題詞表》標注主題詞,實際情況是縣級以下機關的公文,對標注主題詞未做硬性要求,但上行文要按上級機關要求標注。

具體標注中應注意掌握選詞原則。一份文件主題詞不能超過5個。順序是先標類別詞,再標類屬詞。在標類屬詞時,先標反映文件內容的詞,最后標反映文種的詞。各主題詞之間空1格,不加標點。如《國務院關于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就要先標類別詞“水利”,再標類屬詞“水土保持”,最后標文種“通知”。另外,主題詞表中沒有的詞,我們叫“自由詞”,在必須標注時,應在該詞后加“△”符號。如《關于張龍之等4名同志任職的通知》,其主題詞為:干部任免張龍之等△通知。

2、附注。主要用于說明其他項目不便說明的事項。可以解釋名詞術語,可以說明發至級別。請示應注明聯系人姓名和電話。附注應加括號,位置居左空2格,在成文時間下一行。

(四)公文排版規格。《辦法》規定,公文用紙采用a4型紙,幅面尺寸為:210mm×297mm。公文頁邊與版心尺寸:

公文用紙天頭(上白邊)為:37mm±1mm

公文用紙訂口(左白邊)為:28mm±1mm

版心尺寸為:156mm×225mm(不含頁碼)

排版規格:正文用3號仿宋體字,文中如有小標題可用3號小標宋體字或黑體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個字。

二、行文規則

公文行文方向有四個:上行(請示、報告)、下行(通知、通報)、平行(函)、泛行(通告、布告)。這里,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一般不得越級請示,因特殊情況必須越級請示的,應抄送被越過的上級機關。所謂特殊情況指:重大緊急事項,不越級請示要誤時誤事;被直接上級機關長期擱置而又急需解決的問題;與直接上級機關意見分歧一時難以協調統一,而又急于處理的事項。

2、請示一般只寫一個主送機關,如需同時送其他機關,應當用抄送形式。如果寫幾個主送機關,可能是誰都不批復,或者是幾個單位都批復,但批復意見又不一致,難以貫徹執行。

3、請示應一文一事,同時,不得抄送下級機關。

4、報告中不得帶請示事項,也不得越級報告。

第二講常用公文和文種的寫法

基層常用的公文有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意見、函、會議紀要。其他文種有:述職報告、調研報告、工作計劃、工作總結、領導講話等。現結合我局實際,主要講以下幾種:

一、決定的寫法

1.表彰決定:這類知照性決定,就是把決定事項簡要地傳達給有關單位,極少有要求執行的具體意見,它的內容比較單純,主要是決定依據和決定事項,即使有號召或者鼓動性的結尾,也很簡短。在寫法上往往開門見山,直接陳述,篇段合一,語句簡練、明快。

2.處分決定的寫法有所不同,應寫受處分人的身份、錯誤事實、錯誤性質、根源、本人對錯誤的態度、處分內容等。

3.關于重大行動或重要事項的決定。這類決定用于安排較大范圍的重大行動或重要事項,一經發出,震動較大。如:《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等。這類決定大都經過一定的會議討論通過。它的寫法更強調把道理說清楚、講透徹,以便盡可能地統一認識,增強執行決定的自覺性。

4、變更或撤消性決定。如:《關于撤消xx廠“文明單位”稱號的決定》。

二、通知的寫法

通知是使用得比較多的一種公文。大多是下行文,有一定的指揮、指導性和廣泛性。大多數類型的通知對受文對象總是有所要求,提出需要執行或辦理的事項。通知還有明顯的時間性,有些通知,如會議通知,只是在指定的一段時間里有效。大部分都遵循的要求是:依據—目的—文種承啟語—事項—要求。

按《辦法》通知可以分為批轉和轉發性通知,傳達、要求執行、周知性通知及人事任免通知三種。一些同志在使用通知時存在這樣幾個問題:一是標題繁瑣。比如出現幾個“關于”或“通知的通知”等情況;二是轉發和批轉性通知的按語部分文字過多或態度不明確;三是要求執行或周知性的通知的引言部分未能表明行文的目的和所依據的事由。因此,我們在擬制通知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標題。一般由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三部分組成,只使用一個介詞“關于”再加事由和通知即可。如:《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199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要點的通知》。在起草層層轉發的通知時,要盡量把標題寫得簡明些。可以采取兩種辦法解決:一是對各個轉發通知都提出了具體要求的,可以綜合改寫為一個新的“通知”,貫穿全部內容或主要精神。二是對非政策性文件,幾個轉發通知又無新要求的,可以減少中間層次,直接轉發。如:關于轉發市計委“關于轉發省計委‘關于轉發國家計委辦公廳《關于批轉(<××日報>)發行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如果改寫為:××市計委關于轉發國家計委辦公廳批轉《××日報》發行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就簡明多了。

2.批轉和轉發性通知。這類通知是針對被批轉或轉發的公文而發的,通知成了主件,原公文成了附件,正件、附件一起,組成了批轉性或轉發性通知。正文包括兩個部分:轉發對象和批注意見。轉發對象要寫明被批轉、轉發的公文名稱及原發文單位。批注意見要寫明對所轉發公文的態度、意見和執行要求。批轉性通知的批語和轉發性通知的按語,可長可短,應看具體情況而定。有的照批照轉,只極為簡要地表明態度、作出評價、提出要求。如:“省經貿委《關于1998年經濟運行調控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有的強調重點,在寫明態度、評價和要求之后,再結合實際情況,對所轉發公文的重要意義或者某一方面的精神,突出加以強調,以引起重視。有的補充完善,對所轉發的公文除作出基本肯定外,還就其本身不夠完善的地方作些補充、說明。但一般情況下,批語和按語不易過多,以免與轉發、批轉文件內容重復。

3.要求執行和周知性通知。引言部分一定要寫清楚行文的緣由、意義、目的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政策。

4.要根據轉發公文的不同情況,恰當使用習慣用語。如表態的“同意”、“原則同意”、“基本同意”等詞語;提出要求希望的“希遵照辦理”、“請認真貫徹執行”、“請研究執行”、“請參照執行”、“供參考”、“請研究試行”等詞語。

5.任免通知。除法定機關的主要領導人外,其他任免一般采用“通知”。任免通知正文只寫明經某級組織決定,任命(或免去)某人擔任某項職務即可。有的還寫明任期和待遇。

三、通報的寫法:

通報可分為表揚性通報、批評性通報、情況通報等。

(一)表揚性通報:正文一般包括先進事跡及其意義、先進經驗、表彰決定、希望和要求四個部分。

先進事跡是這類通報的主要內容。在直述式通報中,這部分內容直接在通報中敘述,寫得詳細些。在轉述式通報中,這部分內容已出現在通報的附件中,就不必再重敘述先進事跡了,只須概括地強調或突出要點。直述式通報在介紹先進事跡時,應做到:第一,要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簡明地交代清楚。第二,要實事求是,不能任意夸大、渲染。第三,要重點突出,涉及能體現先進的精神境界和突出通報中心的,就把事實寫得詳細些,無關緊要的可一筆帶過或略而不記。先進事跡的意義和先進經驗,是通報的主旨。著重表彰先進事跡的通報,應在介紹事跡的基礎上,說明其意義。

表彰決定是寫明領導機關對先進表彰獎勵的決定,它通常寫在通報的末尾部分。

希望和要求,既包括對被表彰者的勉勵和期望,又包括對廣大群眾的號召和希望。這一部分要發掘先進的典型意義和時代精神,針對當時形勢需要有感而發,力求符合實際,有針對性,概括、鮮明、不千篇一律。”

(二)批評性通報:這類通報的內容除在一定范圍內公布對某單位、某人、某事的批評處理外,著重是要從被通報的事件中吸取教訓,以典型事例對群眾進行教育,以防類似事件的發生。其懲戒作用十分突出。這類通報,有的是批評錯誤、公布處分決定,行文較短。有的除批評錯誤、宣布處分外,側重于分析情況,總結教訓,指導改進工作,篇幅就要長些。正文包括錯誤事實、根源和教訓、處理決定、希望和要求四部分。

(三)情況通報:分為敘述情況;分析情況,闡明意義;提出意見和要求。情況通報也是我們在工作中使用較多的一種通報種類。如《關于2004年度探礦權年檢有關情況的通報》。

四、報告的寫法

報告種類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工作報告、情況報告、答復報告、報送文件的報告(如《關于上報年度會計報表的報告》)等。

1.工作報告。這是用于匯報工作進程、總結工作經驗、反映工作問題、提出工作意見的報告。這類報告是報告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它的正文,一般包括基本情況、主要成績、經驗體會、存在問題、今后意見等幾部分。格式上,每一部分可標出序數分項寫,或列出小標題來寫。根據需要,工作報告可以寫成綜合性的,也可以寫成專題性的。

綜合性的工作報告,它是不同階段、不同范圍的全面工作總結或匯報。可以是各方面的綜合工作,或者一個系統、一個部門的全面工作。如《xx局xx年工作總結》

專題性的工作報告強調專一性,它是就某一項或某一方面的工作向上級機關所作的報告。它可分為總結經驗的專題工作報告和研究工作的專題工作報告。前一類就是呈報上級的專題工作總結,它不需要答復,后一類通常是就落實、開展、加強、發展、改進、改革某項工作向上級作的專題報告。它不一定在工作結束后才寫,常常是在工作進程中,待工作告一段落時寫好,待上級答復、批轉。如《關于x省清理整頓公司工作的報告》以及我局地質災害現場會經驗材料。

2.情況報告。這是對工作中的重大情況、特殊情況、新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后,向上級作出的報告。它不需要答復、主要是讓上級了解、掌握情況,以便根據情況采取措施,指導工作。向上級提出工作建議的報告,也屬這一類。如《xx市商業局關于百貨大樓重大火災事故的報告》。

3.答復報告。這是答復上級機關的查詢、提問或匯報執行上級機關某項指示、意見的結果的報告。正文包括答復依據、答復事項兩部分,寫法比較自由。有的先寫依據,后答復;有的邊寫依據,邊答復。如《xx市財政局關于市民政干部學校有關情況的報告》。

五、請示的寫法

請示一般由請示事由、請示事項、結尾三部分組成。結尾常以請求語作結,習慣用的有“以上意見是否妥當,請批示”、“妥否?請指示”、“當否?請批復”、“以上意見如可行(或如無不妥),請批轉有關單位執行”等。撰寫請示應注意:

第一,要控制使用,當用才用。必須辦理而在自己職權范圍內又不能解決,確實需要請示上級的才可行文請示。不要動輒請示,把矛盾上交。

第二,要一文一事為宜,切忌把不相關聯的問題放在一個請示里,使上級無法批復,影響工作。

第三,要按級請示,確實必須越級請示的,也應同時抄送直接的上級機關。如果一項請示涉及不止一個上級機關,應當以主管此項請示的上級機關為主送單位,其他為抄送單位,避免職責不明,耽誤處理時間。除領導直接交辦的事項外,請示不要直接送領導者個人,也不要同時抄送同級和下級機關。

第四,它的格式也包括標題、正文和結尾。它的標題一定要寫明事由,不能光寫“請示”,以提請上級機關注意,及時處理。

注意:寫請示,語言要謙遜,態度要誠懇;原因要說明,不批準的后果要表達,要讓上級感到不批準就說不過去。

六、意見的寫法

意見是《辦法》中新增加的文種。主要用于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從行文方向看可以是上行文,也可以是下行文。作為上行文,可用于向上級機關報請批轉或轉發有關事項。作為下行文,可用于領導機關或某些重要問題提出處理的方針、原則和措施、辦法。

意見一般由引言、正文和結尾三部分組成。引言要寫明提出意見的事由、依據和目的。正文部分是意見所提出的具體見解和措施辦法,可采用小標題或圍繞問題分條列項進行撰寫。結尾,對貫徹意見提出具體要求。意見的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組成。

七、函的寫法

函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在上下級機關之間、平級機關之間或不相隸屬的機關單位之間,涉及各方面的公務聯系,都可使用。

較為正規的公函,格式可分為三部分:

開頭,包括標題、編號和受文單位。標題可由發函單位、事由、文種組成。

正文是函的主要部分,要看不同用途來確定寫法。去函要把商洽的原委、詢問的問題、請求的事項、告知的情況等寫清楚,以便得到對方的支持、理解或回答。復函,要針對來件所詢問的問題、商請的事項給予明確答復,不能含糊其詞,模棱兩可,不著邊際。

結尾包括結束語及署名、日期。結束語如去函的“為要”、“為盼”、“為感”、“為荷”,復函的“待此復函”、“此復”等。也可不寫結束語,正文寫完即結束。

撰寫函件應注意:

第一,要寫得內容專一、集中、中心突出,一般要一函一事。

第二,要有分寸。對上應尊重,對下應謙遜,對平行或不相隸屬機關,應以禮相待。語氣應力求平和、禮貌。要摒棄不必要的客套、無須講的道理、空洞的套話。

第三,恰當使用習慣用語。

八、會議紀要的寫法

辦公會議紀要的標題,可寫為會議名稱加紀要。專題會議紀要的標題可寫為事由加會議紀要。如:關于減輕農民負擔問題的會議紀要。一般政府機關的辦公會議、常務會議都有固定的文頭。如: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長辦公會議紀要、甘肅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紀要等。正文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簡要敘述會議組織情況,可以寫出會議時間、地點、主持人、出席人員、列席人員(辦公會議的列席人員通常寫在正文之后)等。若會議只有一個議題,可以寫明專題研究討論的議題名稱。如:專題研究了農業問題等。

第二部分是寫會議精神和議定事項,這是紀要的主要部分。這部分可以寫對議題的討論情況、各種意見、建議、會議作出的決議、決定,布置的工作、任務,將要采取的措施和要求等。

若只有一個議題,常采用貫通式的縱式結構,不分條款。專題會議紀要也可采用這種寫法;若多項議題,可依會議議程的先后順序安排組織材料。

撰寫會議紀要應注意:

第一,會議紀要是對所有會議材料的概括、綜合和提煉,因此,要定好紀要必須做好處理材料的工作。要廣泛搜集會議材料,全面掌握會議情況;要按照會議精神和領導工作意圖,對材料進行分類和篩選;要對選用的材料進行分析和綜合,圍繞中心組織好材料。

第二,紀要篇幅不宜過長,語言要簡明扼要。紀要常用第三人稱進行敘述,如“會議認為”、“會議強調”、“會議指出”、“會議號召”、“會議決定”之類。

第三,會議紀要必須全面準確地反映會議情況和基本精神,其內容必須真實、準確。因此,會議記錄人員一定要聚精會神,盡最大努力作好會議記錄。

九、述職報告的寫法

(一)述職報告的特點

述職報告是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的干部,向主管領導部門、人事部門或選區的選民,或本單位的職工群眾,陳述自己在一定時期內工作實績、問題和設想的自我述評性的報告文書。主要特點是:自述性、自評性、報告性。

自述性,就是要求報告人,自己述說自己在一定時期內履行職責的情況。因此,必須使用第一人稱。

自評性,就是要求報告人,依據崗位規范和職責目標,對自己任期內的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的情況,作自我評估、自我鑒定、自我定性。對工作的走向,前因后果,要敘述清楚,評得恰當;所敘述的事情,要概敘,讓人一目了然,并從中引出自評。但要強調:切忌浮泛的空談,切勿引經據典的論證,定性分析必須在定量證明的基礎上進行。

報告性,就是要求報告人,明白自己的“身份”,以被考核、要接受評議、監督的身份,履行職責做報告。語言必須得體,應有禮貌、謙遜、誠懇、樸實、掌握尺寸,不可夸夸其談,嘩眾取寵。

要注意將“工作總結”同述職報告區別開來。工作總結,可以是單位的、集體的、也可以是個人的,其寫作角度是全方位的,即凡屬重大的工作業績,出現的問題,經驗教訓,今后工作設想等都可以寫,而述職報告卻不同,它要求側重寫個人執行職守方面的有關情況,往往不與本部門、本單位的總體業績、問題相摻雜。

(二)述職報告的寫法

述職報告一般由標題、抬頭、正文、落款四部分組成。

1.標題

述職報告的標題,常見的寫法有三種:

①文種式標題,只寫《述職報告》。

②公文式標題,姓名+時限+事由+文種名稱,如《××19××至19××試聘期述職報告》、《19××年至19××年任商業局長職務的述職報告》。

③文章式標題

用正題,或正副題配合,如《19××年述職報告》、《思想政治工作要結合經濟工作一起抓——××造紙廠廠長王××的述職報告》。

2.抬頭

①書面報告的抬頭,寫主送單位名稱如“××黨委”、“××組織部”或“××人事處”等。

②口述報告的抬頭,寫對聽者的稱謂如“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各位同志”,或“各位領導,同志們”。

3.正文

述職報告的正文,由開頭、主體、結尾三部分組成。

①開頭

開頭,又叫引語,一般交代任職的自然情況,包括何時任何職,變動情況及背景;崗位職責和考核期內的目標任務情況及個人認識;對自己工作盡職的整體估價,確定述職范圍和基調。這部分要寫得簡明扼要,給聽者一個大體印象。

②主體

主體,是述職報告的中心內容,主要寫實績、做法、經驗、體會或教訓、問題,要強調寫好以下幾個方面:

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法紀和指示的貫徹執行情況;對上級交辦事項的完成情況;對分管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在工作中出了哪些主意,采取了哪些措施,作出哪些決策,解決了哪些實際問題,糾正了哪些偏差,做了哪些實際工作,取得了哪些業績;個人的思想作風、職業道德,廉潔從政和關心群眾等情況;寫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今后改進的意見和措施。

這部分,要寫得具體、充實、有理有據、條理清楚。由于這部分內容涉及面廣,量多,所以宜分條列項寫出。“條”、“項”要注意內在邏輯關系安排好。

③結尾

結尾一般寫結束語。用“以上報告,請審閱”、“以上報告,請審查”、“特此報告,請審查”、“以上報告,請領導、同志們批評指正”等作結。

4.落款

述職報告的落款,寫上述職人姓名和述職日期或成文日期。署名可放在標題之下,也可以放文尾。

十、調查報告的寫法:(〈興國調查〉)

調查報告大致可分為三類:綜合調查報告(社情調查)、專題調查報告(研究型、總結型、探討型、披露型)、考察報告。特點是:以事喻理,重在說明;材料求實,刻意求真;形式多樣,適應性強。

在調查研究,獲取大量材料數據的基礎上,可以著手寫調查報告。一般分為前言、正文、結語三部分。

(一)前言。包括的內容:一是說明調查的緣起和目的—調查什么,解決什么問題;二是說明調查的對象和范圍;三是調查的經過—時間、地點、過程等。

(二)正文。可分為橫式結構和縱式結構兩種:

一是橫式結構,將內容概括為若干平列的部分,分別說明和闡述。

二是縱式結構,將內容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或內部邏輯關系進行組織,前面的內容是后面的前提和條件,后面的內容是前面的發展和結果,次序不能顛倒。

在寫作時要注意做到:既要實事求是,全面反映情況,又要有鮮明的傾向性,防止材料羅列;要詳略得當,點面結合,有概述、有典型,防止以偏蓋全;要以說明、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事例和數據說話,防止過多的議論和說理。

(三)結語。可以是前面內容的概括和補充,也可以是對策和建議。文字可長可短,但要提供有實際價值的東西。

調查報告,重在事實清楚,說明充分,觀點突出,對策有效。

十一、工作總結的寫法

總結,就是對過去一定時期內的實踐活動包括工作、學習、思想等方面進行回顧、分析、評價,以得出經驗教訓或引出規律性的認識而形成的一種文書。它主要回答的是“做了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問題,是我們在工作中最常見、也最難以掌握的一種文書。大體上分為綜合性總結和專題性總結。

綜合性總結又叫全面總結,展現的是一個地區、一個單位整個工作情況的全貌。一般按照基本情況、成績收獲、存在問題、經驗體會、今后意見幾個部分來寫。如政府工作報告、單位年度工作總結等。

專題性總結是對某項工作、某項活動或某個問題所做的專門總結,內容單純、集中、詳盡、具體,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往往起到典型引路、推動全盤的效果。如年度依法行政工作總結等。

(一)總結的結構形式。常見的有:

1、分點式。將內容按性質和主次分點平列,各點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關系,有事例、有分析、有結論,優點是行文簡潔、生動活潑,但很難把握。一般用于帶全局性的專題總結。

2、小標題式。將內容分為若干個小標題,按成功的原因、經驗,或者階段性標志來寫。多用于專題總結。

3、條目式。內容以工作項目分列為一個條目,每個條目都分為基本情況、成績、存在問題、今后要求等。多用于問題比較復雜、工作繁多的綜合性總結。

4、板塊式。這是我們常用的基本格式。就是把內容分為基本情況、成績經驗、問題教訓、方向設想等部分,按照“總—分—總”的思路進行安排。目前,我局年度總結采用的是這種格式。

5、全文貫通式。既不分條列項,也不用小標題,而是按一定的順序全文貫通、一氣呵成,多用于專題總結。但也難以把握,寫不好就成了大雜燴。

(二)總結的組成。不論那種格式,都包括標題、正文、落款,而正文也包括開頭、主體、結尾三部分。

1、開頭。也叫前言、導語,主要概述基本情況、總的評價,給人以總體印象。要求是簡單精練、突出重點、有吸引力。

2、主體。主要包括:

一是過程和做法。講清楚原計劃做什么?采取的辦法和措施,工作步驟、主要環節。這里要突出對新的、復雜的工作的總結,起到啟迪和借鑒的作用。

二是成績和經驗。這是衡量一篇總結價值的地方。成績指取得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經驗是取得這些成績的原因和方法。要詳實、具體、言之有物;要條理清楚,或按邏輯關系、因果關系、時間順序,或以主次輕重為序。既有一般情況,又有典型事例、統計數據、對比說明;要力求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

三是問題和教訓。寫問題時,要注意找準一些明顯的“瓶頸”問題,也要找準一些關系全局的深層次問題。

(三)寫總結注意事項。一要從總體上分析都有那些工作?這些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各個方面的關系等等,然后再列提綱;二要抓住關鍵,通過對大量材料的研究,找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而不能羅列材料,記流水帳,這樣的材料沒有生氣。如有些匯報事例列的很清楚:x年x月x日干什么,x年x月x日干什么;三要敘議得當,準確清楚,善于安排和擺布材料。也就是說,要把材料放在最能說明觀點的位置上。

十二、領導講話的寫法

時下,不少人感到領導講話稿越來越難寫。這個難,我體會一是難在“多”上。隨著思想的解放,發展的加快,開放的擴大,領導方式的轉變,領導的公務活動越來越多,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撰寫領導講話的任務也就越來越重。二是難在“新”上。由于一些新的事物、新的觀點探討的性質較強,可供參考的內容不多,比較難寫。三是難在“度”上。有些命題,有時感到難以把握,或難以準確把握。這個難,充分說明領導的思維越來越活,聽眾的口味越來越高,形勢發展越來越快。我覺得下面幾句話,可能會給我們一些幫助:

第一句話,關門“當領導”。一篇文稿的成功與否,首先取決于領導是否認可,是否滿意。可以說,這是文稿的“生命線”。這就要求我們在文稿的立意上,盡可能地領會領導意圖,體現領導意圖,實現領導意圖。具體地講,就是要求我們在寫作構思過程中,一定要進入“忘我”境界,忘記自己的身份,關起門來做領導,從領導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何把握領導的意圖呢?一是從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中學習。特別要注意了解每個時期突出強調的方針政策,因為領導意圖從本質上講是黨、國家和人民意志的具體體現,把握住這個方面就會把握住領導的總體思路。二是從一個時期領導的工作重點中捕捉。領導活動是領導意圖的具體體現,了解領導活動動態,有助于加深對領導意圖的理解,同時有利于把領導意圖具體化。三是從領導者思考的熱點問題中發掘。要掌握領導日常談論的重要思路和觀點,并對其連貫思索,這樣對領導的思想情況就會有系統、整體的理解。四是從領導的思維方式和講話習慣中領悟。根據個人的思維習慣、講話習慣寫作,使文稿與講話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來,以求達到更好的效果。最好是當面征詢領導對一些熱點、難點、疑點問題的有關解決措施,澄清一些模糊問題。這樣可避免寫出文稿后再作較大改動,甚至推倒重來。

第二句話,少說“普通話”。領導講話具有明顯的權威性、思想性、鼓動性。權威性可以說是固有的,因而思想性、鼓動性如何,是一篇文稿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思想越豐富,聽者就越入神;鼓動性越強,領導就越滿意。文稿要體現較強的思想性、鼓動性,必須少說“普通話”。就像“燒菜”一樣,必須有特點、講口味,才能贏得“消費者”。少說“普通話”,就是要講領導想說的話。有的領導喜歡文風平實,語言純樸;有的領導講究文辭、偏愛語言的對仗工整;有的注重文稿的思辯性、邏輯性;有的強調文章內容的實在。作為文秘人員,一定要對領導的文風愛好透徹了解,因人而宜,寫出符合領導“口味”的文稿來。少說“普通話”,就是要講群眾想聽的話。在考慮領導身份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聽眾的身份。要針對聽眾的不同身份,注意運用符合聽眾身份的語言,并適當地穿插一些符合聽眾習慣的事例,這樣才能使講者“動情”、聽者“入神”。如在機關干部會議上的講話,要講究點文采,理論性、邏輯性可以強一些。如果聽眾是基層干部和群眾,就要注意語言的平實,必要時引用一些民諺俗語,這樣,才有可能拉近與聽眾的心理距離,收到較好的效果。少說“普通話”,就是要講反映真實情況的話。這里有兩點必須把握住:一是分寸的把握。不講沒有做或做不到的話,不講夸大的話,不講“過頭話”。二是場合的把握。領導講話必須考慮效果。只適宜在一定范圍或部分人員中講的,就不要在全體人員大會上講。

第三句話,執筆“三分主”。有了這“三分主”,我們展示才華就有了機會、就有了空間。做好這“三分主”,重在創新。創新是一切工作進步的動力,是事物發展的要求。起草領導講話稿也不例外。講話稿只有創新,才能打動讀者,才能發人深省,才能更好地傳達意旨。具體來說,一要注重觀點的創新。觀點是講稿的生命和靈魂。絕不能當“二道販子”,販賣別人的東西。要善于思考,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在上級決策部署與本地實際的結合中發現問題,提練觀點。要善于“沙里淘金”,面對浩瀚的材料,善于鑒別,善于去偽存真,去粗取精。要善于從老問題中挖掘新內容,從多角度去分析它、把握它,從中挖掘出新的觀點,“化腐朽為神奇”。二要注重結構的創新。講話稿起草不同于文學創作,它在結構上有一定的模式和規范。但結構是為主題服務的,為了滿足主題的需要,在結構安排上就不能凝固僵化,而要有所創新,讓聽眾容易把握脈絡,給聽眾產生一種美感。三要注重語言的創新。講話稿固然要求平實、樸素,但這絕不等于排斥語言生動和創新;固然不需要像純文學創作那樣講究辭藻華麗、講究繪聲繪色、講究靈活動感,但也絕不能灰頭土臉、味同嚼蠟。適當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可以大大增強文稿的可持續性、新鮮感。

第四句話,“秘密地抄書”。有人講,“秘書,秘書,就是秘密地抄書”。這句話大有諷刺的味道,但我們也可以把它從另外一種角度去理解。“秘密地”就是要“暗暗地下功夫”,“抄書”就是學習和積累。這兩條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第一位的是學習。不學習必定落后于形勢,落后于領導,落后于同事;第二是積累。積累永無止境。有時積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時用不上,但在關鍵時候能用上一個觀點、一個事例、一句話,就實現它的價值了。積累的重中之重是儲備觀點,要注意積累一些有戰略性的思想,有備無患,需則用之。比如,王義政市長在現場會上的致辭,是我在參考其他領導講話基礎上拿出來的;第三是功夫。古人說“功夫在詩外”,就是要熱愛文稿工作,有熱情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靈感,有靈感就有好文稿了;要苦下功夫,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要有責任心,比如說核對校正問題,文稿寫得再好,如果校核上出現一兩處錯漏,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第三講怎樣寫好機關公文

對于經常與文字打交道的人說,掌握文章寫作的一般規律,具備各種常用文體寫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寫作的具體細節,是我們必備的素質。咱們局長對如何寫文章講了兩句話,我覺得十分精辟:第一句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說,寫文章的目的是表達觀點、說明問題,因此應圍繞觀點和主題運用多種有效的構思;第二句是:“把握時代語言”,就是說在語言的組織上,必須緊跟形勢,體現出時代特征。比如每年都有工作總結,如果僅僅變些數字,材料的謀篇布局沒有新意,語言表達還是老生常談,這樣的文章就不會有吸引力。下面簡單談一談公文寫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識和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做好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準備充分,起草公文才能奮筆疾書,一氣呵成,反之就只能不知從何處入手,“十步九回頭”,寫了撕、撕了寫,別別扭扭,很難寫出“高屋建瓴,勢如破竹”的公文來。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呢?

一要提高個人的思想修養和學識儲備。一方面,正確的世界觀、政治觀、道德觀、藝術觀、美學觀、歷史觀、倫理觀、文化觀對作者的文風、作品的質量至關重要。古人說:“志高者意必遠。”寫作者樹立了正確、遠大的理想,寫作時才能正確地“言志”,做到文意深遠。另一方面,“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者只有博覽群書,對各方面的知識才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同時,公文寫作要求的學識既要博,也要專,假如寫經濟方面的材料,沒有經濟學理論作基礎,寫政黨建設的材料,沒有政黨理論作基礎,那是寫不出好材料的。所以,平時我們要強化自己的思想境界修養,要增進自己多方面的文化科學知識的素養。

二要掌握領導意圖、語言風格。所謂“領導意圖”,就是領導對撰寫某一公文的目的和打算。如果在起草公文前,不了解領導意圖,只能是自作主張,瞎寫一氣。所以,在公文寫作前,必須把領導意圖搞清楚。對領導意圖,了解得越具體越好,越透徹越好。當然,有時領導對領導意圖不可能談得那么具體、那么透徹,這要靠平時對近期領導關注問題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了。有了領導意圖,寫作就有了“尚方寶劍”,就知道寫些什么了。“語言風格”就是領導講話風格和習慣。如果不了解領導的語言風格,講話稿寫的再好,與領導行不成共同語言,領導也不會欣賞。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參加會議等多種途徑掌握領導的語言風格。

三要學習有關文件和報刊,深刻領會中央和上級黨委指示精神。中央和上級黨委指示精神,是各級黨政組織工作的指南。掌握了這個指南,工作就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離開了這個指南,就會迷失方向,甚至會走到斜路上去。只有深刻領會中央和上級黨委指示精神,才能在公文里正確體現,才能保證上級指示精神的貫徹和落實。所以,在起草公文前,我們必須通過學習,把近期中央和上級黨委指示精神領會深透,把準當前時代的脈搏。這是非常重要的。

四要了解實際情況。各級機關的任務,就是要做好中央和上級精神與當地實際結合的文章。只有了解當地實際情況,才能做好上下結合這篇文章,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要了解當地實際,就要多翻閱一些資料,經常深入下去,搞些調查研究,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現代化建設日新日異,新情況、新問題、新事物層出不窮,這就需要我們經常地了解當地實際,把握新鮮事物,否則,就容易犯“照抄、照搬、照傳”的毛病,就容易發生“言之無物,空話連篇”的弊端。這是公文寫作的大忌。

五要統籌兼顧,科學組織。在遇到寫大材料,一人準備匯報材料來不及的時候,就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經驗的做法就是采取“統—分—統”的組織寫作方法,即:統一研究寫作提綱,分頭去寫,最后一人統稿。市委、市政府的秘書部門比較常用。

二、謀篇布局

文章謀篇布局的好壞,直接影響表達效果,所以在確立了公文的主題后,就要圍繞主題對整個公文結構進行謀篇布局,考慮文章的組織構造及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使其“首位開闔,繁簡奇飛,各極其度。”

(一)基本要求

一是完整連貫,首尾圓合。所謂完整是指文章的結構布局有頭有尾,首尾對應,通篇一體。要求文章的部分與部分之間,片斷與片斷之間,前言與后語之間,都要緊密連接,以一貫之,結構嚴謹、完美。二是疏密相間,錯落有致。我們在安排層次和段落時,長短要適當搭配,其密度不要均等,要根據公文主題表達的需要,有詳密、有疏落,使全篇布局疏密相間,錯落有致。總之,要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才能使公文錯綜其勢,舒緩自如,給人一種抑揚頓挫、節奏鏗鏘之感。三是波瀾起伏,曲折變化。“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布局應該崇曲忌直。謀篇布局的波瀾起伏和曲折變化,反映了客觀事物的錯綜復雜和發展變化,同時,也能滿足讀者、聽者的審美要求。但是,必須合乎法度,既要出人意外,又要在情理之中,要使開合、起落、曲直、伸縮等等,恰到好處。

(二)基本內容

文章的結構包括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兩種。

1、內部結構。所謂文章的內部結構,就是文章思路的內在邏輯結構。在敘述性文體里,稱之為“線索”;議論性、說理性文體里,稱之為“脈絡”。不管什么文體,只要有一貫到底的思路,一脈貫通的邏輯,它就必然有一縷貫穿的線索和脈絡。思路是線索和脈絡的基礎;線索和脈絡是思路的表現形式。文章的主題、人物、事物、中心事件、感情等都可以為線索,如《項鏈》以項鏈這一事物為線索,《紅樓夢》以愛情悲劇為中心線索等,線索無形地穿梭著全文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構成嚴謹的藝術整體。作為我們行政機關,平時處理的公文主要是說理性質的文體,基本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脈絡形態,它自身必須要具有條理性、貫通性和嚴謹性,即:分清先后順序,有條不紊地表達思想;合乎邏輯,合乎人們的思維形式,使文章流暢貫通;思想脈絡細密周嚴,沒有縫隙,沒有漏洞。

2、外部結構。所謂外部結構,就是文章的外部存在形式。它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層次和段落。層次是指文章各部分內容表達的次序,它著眼于思想內容的劃分,段落是行文時自然形成的基本單位,它側重于文字表達的需要。層次和段落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層次著眼于思想內容的劃分,段落側重于文字表達的需要;一般來講,層次大于段落,即幾個段落表達一個層次,但也有時段落的劃分恰好與層次一致,二者相等;層次安排方式有總分式、并列式、遞進式和對比式,根據作者的思想或者線索來決定,段落劃分強調的是集中、完整和勻稱。二是過渡和照應。過渡和照應是使文章內容前后連貫的一種重要結構手段。過渡在文章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使先后相關的兩個層次和段落上下連貫,前后銜接。照應就是文章前后內容關照呼應,能使結構嚴密,脈絡連貫。三是開頭和結尾。古人語“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所以“虎頭龍尾”是好文章的半壁江山,當然,怎樣開頭和結尾,應從文章的整體出發,有利于主題的表達和全文各部分的和諧。公文開頭多用開篇點題式:開門見山,起句發意,直接揭示主旨,落筆入題,說明緣由,交代作者寫作的緣由;開頭總說,提攝全文,先揭示文章的中心,然后再分說。公文、特別是領導講話稿的結尾方式一般有兩種:醒明主旨,篇末點題;展望未來,鼓勵斗志,向人們提出希望,發出號召,指明方向,鼓舞人們為實現目標去努力奮斗。

(三)如何謀篇布局

要鍛煉思路。謀篇布局是思路的表現形式,所以,我們寫文章要提高謀篇布局的能力,根本的是要認真鍛煉思路,加強思維活動的邏輯性、條理性的訓練。曾說:“寫文章要講邏輯,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講話的結構,開頭、中間、尾巴要有一種關系,要有一種內在聯系,不要互相沖突。”只有對內容經過精心思考,對文章的謀篇布局做到胸有成竹,再動筆寫作,才能寫出結構嚴謹,邏輯性、條理性強的文章。要列好提綱,或打腹稿。這是起草公文的一道重要工序。按提綱寫稿子,有許多好處:可以幫你組織材料;可以使你想問題更周到;免得一面寫一面想,吃力不討好。列提綱,一定要在掌握領導意圖和吃透“兩頭”的基礎上進行。提綱列的越細致越好,不要光列大題目,還要列小題目,就連每個小題目里各寫幾層意思,哪一層意思放在哪一個題目里面,每一層意思用哪些材料也要考慮清楚。比較簡短的公文,可以不列提綱,但一定要打好腹稿。打腹稿,雖然不一定形成文字,但對文稿的謀篇不拘也要想明白。有了好的提綱或好的腹稿,文章等于完成了一半,起草公文就會得心應手。

三、語言的錘煉

準確、簡潔、鮮明、易懂是公文語言的基本要求。

準確。公文代表著領導機關或領導集體的聲音和意見,不準確,含糊不清,摸棱兩可,執行的標準就不好把握,就不好執行。

簡潔。同志說:“文字要簡短,使他們頃刻之間能看完;要精警,使他們一看起一個印象。”公文必須簡短扼要,特別是領導講話一定要注意多用短句,忌用長句子,不要用過多修飾,把意思講明白就可以。

鮮明。公文,表達要清楚、明白,無論贊成或反對什么、提倡或禁止什么、肯定或否定什么,都要非常確切地表述和說明,使人心領神會,一目了然。還要簡潔易懂,不能用那些華麗而不易懂的辭藻;不能用那些自己生造的語言;不能有“學生腔”、“文學腔”;不講空泛的“普通話”,多講實實在在的“地方話”,多用群眾語言。

有文采。我們說,一般情況下公文的語言風格講究簡潔、平實。但并不是說一定要形成那種干巴生硬、缺乏生氣的八股文章。古人講: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就是這個道理。馬克思《共產黨宣言》中開篇一句:“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就極其生動;的著作,唐詩、宋詞、漢文章信手拈來,恰到好處,各種排比句、比喻運用自如,使所要表達的思想更深刻、更生動。所以,我們在追求內容到位的同時,也要努力寫出富有文采的好文章來。

四、日常公文寫作需注意的幾個細節問題

1、公文寫作的標題。標題實際上就是公文的題眼,是觀點及公文邏輯結構的集中體現。按照層次大小劃分,標題可以劃分為大標題、小標題,一級標題、二級標題等。標題的確立應根據公文的中心思想和層次要求具體確立,一篇文章的標題與標題之間應層次分明、邏輯嚴謹、相互照應。公文的標題既要求緊扣文意、層意、段意,不能跑題、偏題和以偏蓋全,又要求語言簡潔精練,有些公文,比如講話的語言必須體現領導同志的感情色彩和風格要求。在公文寫作中,有時公文的內容較多,人們看起來、聽起來,留下印象的內容并不多,所記下來、留下印象的大多是文章的題目和各個標題,所以公文好的標題或標題群,能引人入勝,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公文寫作的觀點。好公文的關鍵是要有新意和創意,按部就班,對著葫蘆畫瓢,體現不出個人的觀點是寫不出好公文的。所以公文寫作者平時必須通過經常學習黨政理論和相關專業知識,深刻領會上級政策,經常調查研究了解當地實際,多上下結合深入思考來提高自己的“悟性”,身在外而心在內,雖不是領導,但多從領導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同時,在執筆時,注意要以工作為中心,以思路為紐帶,把多個觀點、觀點群有機聯系起來,做到主次有位、先后有序,既前后園合,又錯落有致。

3、資料、語言方面的取舍。修改過程中的取舍。對于初稿,一定要進行修改,通過縝密的思考,根據公文的性質,進行語言錘煉,看看哪些材料可以去掉,哪些必須保留,哪種表達方式更為精妙和符合領導語言風格。對于引用的材料,關鍵把握一點:拿來主義,以“有用”為原則,吸其精華,去其糟粕。簡單的引用,無疑于一件單色的衣服補上了一塊花補丁,補丁雖好,但影響了整體的和諧。所以,對借鑒的材料一定要加以認真改造,根據公文主旨和文章的邏輯結構,對引用的材料進行再加工,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與公文的整體邏輯結構和語言、語氣統一起來,做到天衣無縫、錦上添花。

4、提倡自己動筆寫文章。隨著電腦的普及、電子政務的發展,無紙化辦公成為辦公室發展的趨勢,但動筆仍然不可或缺。從健康的角度考慮,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對眼睛、肌體的健康無疑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需要動筆。從思考的程度考慮,動筆寫作時作者的精力更為集中,思考問題的深度、廣度更深更大,而長時間坐在屏幕前,容易造成疲勞,精力分散影響思考程度,往往寫不出思路連貫、一氣呵成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