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庸俗化理解經驗材料

時間:2022-06-14 08:37:00

導語:以人為本的庸俗化理解經驗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人為本的庸俗化理解經驗材料

全黨正在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目前。目的于全面準確地理解科學發展觀的精神精神實質和深刻內涵,并在基礎上用科學的理論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然而,一些基層黨員干部中,不同水平地存在對黨的這一重大戰略思想理解不全面不準確的現象,特別是對以人為本這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問題,甚至存在庸俗化理解。沒有正確的理論,就沒有正確的行動;進一步講,沒有對正確理論的正確理解,也不會有正確的行動。所以很有必要對現實中存在對以人為本庸俗化理解的情況,認真地加以分析,并進行合理的引導。

一、對以人為本庸俗化理解的主要形式及危害

實踐中有兩種主要形式,對以人為本的庸俗化理解。一種對以人為本的低俗化理解;一種則是對以人為本的狹隘化理解。兩種形式只是版本不同,但在實踐中的影響卻是同樣惡劣。

換句話講就是回避矛盾,對以人為本的低俗化理解。搞所謂“中庸調和”這種形式在基層黨員干部身上表示最為突出,一些人認為:中央講以人為本就是要求我下面的人不要激化矛盾,不要給中央添麻煩,所以,方法要“迂回”干事要“藝術”一句話,人不“出事”就是以人為本。以致在發展中放不開手腳、不敢直面現實矛盾,對應該積極爭取和推動的發展事項當作“案上吵”今天談“利益分配”問題,明天談“群眾信訪”問題,后天談“前期投入”問題,結果什么問題都沒談成,倒是發展成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導致整個發展勢頭明顯減弱,個別地方甚至還出現倒退的現象。更有甚者,對單位部門職工整天無所事事放任自流,不敢管、也不想管,以致上班就像進茶館,進進出出、悠哉游哉,單位領導和干部職工“相安無事”據說也是為了貫徹”以人為本。簡直是荒唐之極!固然,正處在一個經濟社會全新發展的歷史時期,由于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化、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各種問題相對集中、矛盾開始凸顯、形勢錯綜復雜。與此同時,隨著群眾自覺維權意識的增強,近幾來出現的各種群眾信訪問題確實十分突出,局部群眾越級上訪的頻頻出現更是讓基層領導“談訪色變”所以,作為上級黨政部門充分體諒基層實際,應該的也是必需的但是由于矛盾棘手、壓力繁重,而私下里埋怨上級,說這個時候提出“以人為本”不符合基層實際,從而懷疑“以人為本”正確性、及時性和科學性,那就是一個原則性的錯誤。其實,對群眾的信訪問題,各級黨委政府的首要任務應該認真分析發生信訪問題的真實原由,并采取合理科學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而不是只是一味地疲于奔命、窮塞猛堵。轄區呈現了群眾信訪問題,首先應該反思我自己是否做到科學執政、民主行執政和依法執政,制定的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是否符合“三個有利于”判斷規范,否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否盡最大努力廣大了改革效果的惠民空間,而絕不是首先考慮自己的政績、單位的考核甚至是地方或單位的聲譽是不是受到影響的問題。因為如果群眾不擁護、不贊成、不高興、不答應,就算你轄區“風平浪靜”政績會突出?考核會高分?聲譽會提升?其實,這還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問題的關鍵在于:如果不認真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甚至庸俗的認為“以人為本”就是息事寧人,這非但不是以人本為,而且還是黨性褪化的表示,必需引起我高度重視,并自覺加以克服。至于把干部職放任自流當作以人為本的做法,簡直是對以人為本庸俗化理解的極致之作”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做法不只是理論認識水平方面的問題,簡直是絕對的錯誤!這種對以人為本低俗化的理解,實質是用以人為本掩遮自己無所作為的真相,目的就是既拿俸祿,又不干事。豈有此理!

換句話講就是強調本我拉虎皮作大旗。這些人主觀地認為: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并不是代表群眾個人利益的所以,對以人為本的狹隘化理解。只要我認為正確的就可以理直氣壯。這種現象在實踐中并不是十分突出,但在局部領導干部中市場份額也小,影響也非常惡劣。筆者最近在一家地方刊物上看到一篇談以人為本的文章,作者講:群眾中“有相當一局部人受幾千年封建思想影響,沒有從‘人治’真正轉變到法治’上來,干什么事都想著‘找領導來解決’以為這樣更省事,沒有真正用法律來維護自身權利…久而久之,一局部人就開始信訪不信法、信鬧不信理、信上不信下…供認,現實中確實存在個別群眾個人利益至上,對黨委政府出于大局考慮的政策措施不理解、不支持,甚至采取一些過激行為進行阻礙和干擾,給地方黨委政府的整體工作帶來不少的困難和阻力。但必須強調的這只是個別現象,不能把個別特殊作普遍意義的理解,更不能把這種“理解”上升為“思想”用于實踐的指導。老百姓沒有從“人治”真正轉到法治”上來,固然有作者所講的文化上原因,但就其本質來講,這不是群眾的責任。因為就一般而言,人治”和“法治”問題上,群眾不是處在主導位置,而是處于主動適應狀態。事實上,大多數群眾并不情愿找領導解決問題,因為現實中找領導其實很難。導致群眾信訪不信法、信鬧不信理、信上不信下的原因,地方上不同水平存在司法不公正和行政不作為才是問題的關鍵。就普遍而言,隨著我國依法治國進程的深入推進,廣大人民群眾已經逐漸學會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權益,這在全國各個地方基本上已經成為大趨勢。但同時我也應該看到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時間還相對較短,再加上在體制轉軌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法制建設整體上還不很健全。加之一些司法部門“權力官員化”對于弱勢群體的法律訴求根本不當回事,一紙訴狀遞上去,有可能一年半載,連個音都沒有。老百姓可是等米下鍋”來去幾十回折騰,誰有這耐心?當群眾通過法律渠道不能及時有效地甚至得不到公正的援助時,便開始選擇上訪。地方行政部門接到反映資料后,又是一推二五六,相互踢皮球,空話、官話一大堆,但就是疑惑決實際問題。群眾的忍耐力受到極大的挑戰,便開始與地方部門領導爭吵,要求有個明確的說法,但仍然無濟于事。于是想到省委、想到中央(當然地認為這是最后的希望、同時也是最可靠的希望)越級上訪也就隨之而來。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群眾對我黨的信任,特別是對黨中央的信任。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如果進越級上訪是個別的問題可能出在群眾;但如果越級上訪呈現群體性的上升趨勢,問題就很有可能出在基層的黨員干部。群眾信訪不信法、信鬧不信理、信上不信下,正是應該引起我深思的重大問題,而不能簡單輕率地把一些個別的現象作為“理直氣壯”理由。分析看待問題有些時候不能把原因和結果倒置,否則失之只是毫厘,謬誤將是千里。這種實質對以人的假堅持、真反對,目的為自己在工作中失誤甚至是錯誤找理由,回避反思。豈不謬哉!

二、必需全面準確地理解以人為本

(一)實不實行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發展理念上的根本區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性質決定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理念只是唯利是圖”18世紀。特別是傅立葉關于“貧窮是由過剩自身發生的著名論述,更是一針見血道出了資本主義社會重利不重人的美好表示。只是由于時代條件的限制,未能從實質上認識到資本主義腐朽的實質和原因。馬克思在借鑒前人理論和實踐成果的基礎上,對近代資本主義作了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腐朽的實質和原因。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只是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自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使人和人之間除了光禿禿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的任何聯系”由于資本主義社會自身存在于體內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決定了不可能在發展的理念上堅持以人為本,因為這和資產階級自身利益(或者說是和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自相矛盾的所以資本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特別在危機期間,一方面是很大一局部制成的產品和已經造成的生產力被毀滅掉,另一方面則是普遍的饑荒,大批被拋向街頭的無事可做”產業后備軍。盡管今天的資本主義世界在統治思想和手段上確實也做出許多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的調整,但要資產階級從根本上實行以人為本,這是永遠不可能的真正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只有在實行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條件下才可能完全完全的建立和實現。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未來的新社會是以每一個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指出,社會占有生產資料的條件下,通過社會生產,不只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體力和智力獲得到充沛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這就說明,實行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是由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性質自身決定的當然,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由于主觀上迫切希望早日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出現過“重物輕人”甚至是重物不重人”失誤,但這同資本主義實質上不希望實行“以人為本”有根本區別的所以,黨中央提出以人為本,不只體現了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立場,而且也是對我以往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出現的發展理念”偏差作出的根本性調整。從某種角度上講,沒有以人為本的發展就不是社會主義的發展。

(二)以人為本必需堅持發展這一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鄧小平同志說過。發展愉快也不是社會主義。從十一屆三中會以來的黨中央,都明確指出我國正處于并將臨時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發明更加豐富的以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物質文化產品,不時積累發展社會主義的物質前提。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深刻教訓充分說明,沒有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沒有物質文化產品的極大豐富,就根本無法保證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也根本無法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有時甚至是恰恰相反。道理很簡單,如果沒有經濟社會充分發展這樣一個前提,拿什么來保證社會主義每個個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又拿什么來滿足諸如教育、醫療、交通、住房、社保等等,這些對于個人體力和智力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必不可少的物質投入呢?沒有發展,沒有充分的物質前提,以人為本就只能成為一句空話。通過發展,發明了更加發達的生產力,發明了更加豐富的物質文化產品,就能夠更好落實和體現以人為本。反之,堅持社會主義的條件下,使社會全體成員共享發展改革效果,促進社會的每一個個人盡可能在體力和智力方面得到充沛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這必將極大地提高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從而促使他以更大的熱情、更高的智慧、更強的體魄投入到社會生產的偉大實踐。這樣,就可以發明出更加豐富的滿足自身需的物質文化產品,推動社會生產力不時向前發展,推動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完善的方向前進。所以科學發展觀講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既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又充分體現了黨的宗旨和執政理念。兩者是有機統一的辯證關系,不可偏廢,更不割離。所以,沒有發展前提的以人為本是空想化甚至是庸俗化的人本主義。

(三)以人為本必需堅持人民群眾在發展中的主體要位。馬克思主義指出。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同時指出,人民群眾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發明了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總書記指出,相信誰、為了誰、依靠誰,否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所以,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需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營造充分發揮人民群眾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不時增強全社會的發明活力,密切聯系群眾、始終相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最充分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億萬群眾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形成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實踐中,要善于引導群眾、團結群眾和幫助群眾,特別是當群眾對我主張在認識和理解上還存在一定差異的時候,既要繼續推動發展,又要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引導和幫助,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帶領群眾一道前進,做到既步調一致,又和諧穩定。

(四)以人為本必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的全部任務和責任,就是帶領廣大人民實現自己的利益。這就要求我實踐中必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追求,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我一切工作的最高規范,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總書記教導我群眾利益無小事”就是要求我執政干事必需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對群眾要誠之又誠、實之又實、慎之又慎、真之又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對待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要一件一件做實,一件一件的做好。如果像“狹隘論”者所理解的那樣,不是每一個個體的問題都是小問題呢?殊不知,如果沒有對每一個個體的小利益的空虛現、維護和發展,又哪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呢?所以實踐中對以人為本的狹隘化理解,不全面的甚至也是危險的前蘇聯的解體,縱然是由諸多國際國內因素所致,但未能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恐怕應該是主要因素之一。這樣的教訓是慘痛而深刻的應時刻銘記,真正做到一日三省、警鐘長鳴。

三、堅持以人為本必需注意的兩個重要問題

(一)必需正確處置以人為本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關系。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必需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得到一定水平的緩解,這為我堅持和貫徹好以人為本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也必須清醒了認識到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仍然不高,特別是西部的一些落后地區,這個問題還十分突出。所以,實踐中,既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以人為本,把一切有利于發展改革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同時又必需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承載能力,堅持量入為出,科學合理地安排財力,有序推進全體社會成員的全面自由發展,逐漸達到共同富裕、共同進步。二是要克服“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實踐中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則,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正確處置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營造社會主義條件下充溢生機活力的競爭平臺和創業機制,不時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不時保證全社會成員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到充沛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

(二)必需正確處置以人為本與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的關系。解放思想大討論中。已經講得非常清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分析中,也沒有否認階級斗爭將繼續存在可能性,并指出在一定范圍內還有可能激化。所以,以人為本必需堅持在處置人民內部矛盾范圍內適應的原則,不能把以人為本同維護社會政治和諧穩定混淆起來,不能把以人為本作擴大化的理解,對于諸如“藏獨”分子、東突”勢力、”邪教組織等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首要分子,不是以不以人為本的問題,而是必需堅決予以打擊!堅決予以取締!因為,打擊和取締這些反動分子,維護社會政治和諧穩定,正是對廣大人民以人為本最大的維護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