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政策交流

時間:2022-11-29 06:52:00

導語:人力資源政策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力資源政策交流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我國人力資源開發利用面臨著勞動力供給高峰到來加劇了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大了城市就業壓力,推進城鎮化需要為農村轉移勞動力創造大量非農業崗位和大量低素質的勞動力難以滿足激烈國際競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等四個方面的嚴峻挑戰。

但是數量龐大的勞動力資源并非就是就業包袱,在未來20年里,我國人力資源開發面臨著良好機遇,開發和利用好這些勞動力資源,將其轉化為經濟優勢,就可以繼續中國經濟快速健康穩定地增長,獲得就業和增長雙贏局面。

一是我國教育發展步入黃金時期。近年來,城鄉居民用于教育消費支出呈較快增長趨勢,為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供了需求動力。用于娛樂文化教育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2001年城鎮居民躍升到第二位,農村居民也處于第三位。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和打破壟斷的教育體制,將能夠有效的刺激城鄉居民教育消費需求。加快城鎮化發展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也為發展農村地區和中西部貧困地區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帶來了契機。

二是勞動力市場發展將起到加速經濟增長的作用。勞動力市場發育和完善將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產生積極的效應。例如,通過勞動力流動提高我國的資源重新配置效率,保持和發揮我國低廉勞動成本的國際競爭優勢,延緩城市老齡化進程,加快城市建設和發展等等。這些效應疊加在一起,將起到促進經濟增長、從而創造就業的巨大作用。

三是經濟增長與結構調整將創造巨大的就業空間和新職業崗位。從就業彈性來看,第一產業平均就業彈性非常低,對就業拉動作用潛力有限;第二產業增長拉動就業作用高于第一產業,存在一定空間;第三產業增長拉動就業作用最大,存在著巨大潛力。假定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保持不變,WTO對第三產業增長拉動達到3個百分點,將帶來每年新增大約200多萬個就業機會,主要分布在零售批發和餐飲業、金融保險業、其他社會服務業如信息咨詢和計算機應用服務業等等。新興產業和行業不斷涌現,產業結構調整帶來了大量新的職業崗位。

政府可以發揮兩個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制定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戰略,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一方面是創造就業機會和實現充分就業,充分開發利用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第一要樹立發展新理念,抓緊制定人力資源開發戰略。制定人力資源開發戰略要充分考慮到國情和發展階段,將人力資源開發利用與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城市化進程、西部大開發等緊密結合,促進中國經濟持續的、均衡的發展。在制定和實施人力資源開發戰略中,要充分強調培養人的創新能力重要性。

第二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創建學習型社會。加快城鄉教育體制改革,加快社會化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建立廣覆蓋、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絡。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礎教育辦學模式,多渠道籌集教育基金,不斷改善基礎教育的辦學條件和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大力發展非義務教育,加強在職培訓和再就業培訓。

第三要繼續保持快速的經濟增長,最大限度創造就業。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和就業容量大、社會需求迫切的教育培訓、社區服務、旅游業等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大力發展非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使之真正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要載體。加快城鎮化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加農業內部和農村地區就業。

第四要加強人才和勞動力市場體系建設,完善政府服務。進一步深化人事勞動制度改革,消除體制因素對人才的制約。加快發展完善人才和勞動力市場體系,健全勞動與職業指導服務機構,規范人才競爭與流動秩序,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加強和完善勞動力市場信息體系建設和職業指導體系建設,提高政府服務水平,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農村勞動力在城鎮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