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方案

時間:2022-12-12 11:40:00

導語: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方案

2008年,我市被列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續建縣。為進一步做好今年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為促進我市現代農業發展、扎實推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根據省農業廳《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實施方案》(贛農字[2008]4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省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培養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總體要求

按照“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采取“政府買單到村、培訓落實到人、機構招標確定、過程規范管理”的工作機制,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農民以及種養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社組織領辦人等農村實用人才為重點,根據項目村主導產業發展實際和農民需求開展農業生產技能和相關知識培訓,以村為基本實施單元實行整村推進,提高廣大農民的生產能力和經營水平。上半年我市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的重點:突出抓好災后恢復生產技術和全面落實早稻增產集成技術的培訓,力爭達到春熟作物損失夏糧補,確保大災之年糧食不減產農民不減收,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給。

三、基本原則

1、服務產業原則。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根據各項目示范村主導產業的發展需求,針對主導產業主要生產環節的技術要求,制定培訓計劃,設置培訓課程,加強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

2、尊重農民意愿。堅持以農民的實際需求為本,在主導產業的確定、培訓課程的設置、培訓過程、培訓方法等方面都要廣泛聽取農民意見和建議,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脫離實際。

3、嚴格項目管理。嚴格按照《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管理辦法》和《中央財政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進行項目管理,重點加強項目公示、資金使用和檢查驗收等過程的管理。

4、注重培訓實效。培訓工作進村入戶,培訓教師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面對面地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提高培訓的有效性。結合農時季節和生產周期,根據農戶需求,靈活多樣地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使農民一學就懂,學了能用,用了能致富。

四、培訓目標和任務

2008年度準備在全市15個鄉(鎮),50個具有“一村一品”發展潛力的村(場),培養2000名以上的新型農民(詳見附表)。對2007年已列為培訓示范村和基本學員的,原則上保持不變。通過培訓項目的實施,使受訓農民掌握從事主導產業的生產技術要領,收入水平有明顯提高;并在每個項目村重點培養2-3名農村實用人才,使其成為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的骨干農民,充分發揮其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骨干帶頭作用,從而促進培訓示范村“一村一品”不斷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比重逐步增加,主導產業和產品質量和檔次進一步提高,進一步提升我市的農業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水平。

五、實施時間

全市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實施時間為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

六、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及培訓要求

培訓對象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和經營,并以農業生產收入作為家庭主要收入的專業農民。每個項目村的培訓工作在實行整體推進的基礎上,確定40名以上從事農業生產的專業農民,作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的基本學員,登記注冊,開展系統培訓。

培訓內容結合市情,體現貴溪的特色,主要是專業農民從事綠色大米生產、大棚蔬菜、西瓜、荸薺、柑桔、南方早熟梨、雷竹、土雞、生豬養殖、特種水產養殖等村級主導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的生產技能和標準化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以及生態環境、經營管理和政策法規等內容。

培訓要求:㈠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的實施圍繞項目示范村的主導產業開展,按照生產周期進村辦班指導,方便農民參加培訓學習。㈡培訓機構按照培訓合同的要求,根據各示范村提出的培訓內容和要求提出培訓計劃,編寫一本適合農民技能培訓的教材。㈢新型農民培訓工程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相結合,實現培訓、指導、服務三位一體。集中培訓由村里提供教室,組織農民參加。現場指導由培訓教師在田間地頭進行面對面、手把手的技術指導。㈣培訓機構年度內對項目示范村開展集中培訓的時間累計不得少于15天,每天集中授課不得少于3個小時,根據農時季節進村開展現場指導不得少于15次。通過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使項目示范村的基本學員能夠掌握從事主導產業的生產技術及相關知識,不斷提高生產技能,增加收入。

七、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成立貴溪市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副市長黃如象任組長,市政協副主席、市財政局局長姚建中、市農業局局長張任水任副組長,市農業局副局長董秋華、市財政局副局長李衛華、市農財股桂田水、市農業局科教能源法規股彭本榮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業局,由董秋華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全市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日常管理工作。有關鄉(鎮)應成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領導小組,由鄉(鎮)分管農業的領導任組長,每個培訓示范村明確村委會主任為具體負責人。

2、建章立制。一是建立管培分離制度。市農業局負責培訓工程的組織實施和管理,根據項目示范村提出的培訓要求,招標確定培訓機構,落實項目資金,組織檢查驗收;市財政局負責落實項目資金,對項目資金使用進行管理和監督;培訓機構按照項目合同,組織教師、科技人員開展培訓工作。二是建立培訓卡制度。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對所有登記注冊的學員發放培訓卡,學員每次參加集中培訓和技術指導,在培訓卡上記錄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和授課老師姓名。三是建立培訓臺賬制度。市領導小組辦公室督促培訓機構建立培訓臺賬。培訓臺賬寫明每次辦班時間、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參加培訓人數及培訓老師。培訓結束后,由培訓教師、村負責人和學員代表三方簽字,培訓臺賬一式兩份,分別由培訓機構和項目村保管。四是培訓工作實行季報告制度。培訓機構每季度必須向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辦班次數、培訓人數、培訓內容以及教師進村次數等情況,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匯總后報省農業廳、省財政廳。五是實行公示制度。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建立項目公示平臺,將項目村、培訓機構、培訓內容等予以公示,跟蹤培訓工作實施情況,并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舉報電話3771185。

3、按要求擇優確定培訓示范村。根據“有一定的產業基礎,農民有強烈的培訓需求,村里有基本的培訓場地,能組織農民參加培訓的要求”,結合產業優勢和發展“一村一品”的要求,由村提出培訓內容和要求,在各自自愿申報的基礎上,由市農業局評審確定培訓示范村(示范村名單詳見附表)。

4、招標確定培訓機構。市項目辦公室根據省農業廳批復下達的培訓任務和補助資金額度,結合示范村提出的培訓內容和要求,按照培訓的機構必須具備的五項條件,通過向社會公開招標確定培訓機構,并報省農業廳批準。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培訓機構簽訂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實施合同,明確培訓任務和要求。

5、加強資金管理。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按照每個培訓示范村150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補助資金的使用范圍主要是用于購買教學耗材、教師補貼、交通費、購買和編印培訓資料、購買培訓證書等。為確保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市財政安排2萬元項目工作經費。為進一步規范資金管理,由省下撥到我市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補助資金,實行報賬制管理,即由培訓機構在培訓結束后,憑培訓臺賬和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出具的檢查驗收合格證明,到市財政局報賬。做到專帳管理、專款專用,使新型農民培訓工程項目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6、嚴格檢查驗收,確保培訓質量。項目培訓結束后,由培訓機構提出驗收申請,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批復的實施方案和與培訓機構簽訂的培訓合同制定檢查驗收方案,于2009年6月組織人員,對每個培訓示范村逐村進行檢查驗收。采取實地考察、走訪農民、問卷測評等方式,核實培訓工作落實情況。重點檢查學員參加培訓情況,了解農民技能掌握情況、產業發展狀況和農民滿意程度。對達到培訓要求的培訓機構出具合格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