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科技方案

時間:2022-10-30 03:44:00

導語:氣候變化科技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氣候變化科技方案

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對世界各國產生了日益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聯合國安理會于**年4月首次討論了氣候變化與安全問題,在德國舉行的G8+5峰會繼2005年后再次把氣候變化作為主要議題之一。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公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教育部、財政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海洋局、中國科協聯合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為有效貫徹落實《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確定的重點任務,統籌協調我市氣候變化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全面提高我市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特制定本綱要。

一、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務

(一)氣候變化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有較大影響

科學研究表明,近50年來人類活動導致了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溫將達1.1℃—6.4℃。這種變化已經并將繼續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經濟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我市氣候也有明顯的變化。1986—**年,我市出現了9個暖冬,尤其是1997年以后氣候進入新的偏暖時段,年平均氣溫18.7℃,偏高0.3℃。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市極端氣候事件頻繁出現,氣象災害增多、影響加重。2006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特大高溫干旱,直接經濟損失近100億元;**年我市西部出現115年來最強的區域性特大暴雨,直接經濟損失近30億元。氣象災害對經濟社會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呈增加趨勢,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

(二)妥善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事關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

未來15—20年,我市經濟將保持快速發展勢頭,能源需求和消費將持續上升,能源消費量將由2005年的3882萬噸標準煤上升到2010年的6000多萬噸標準煤。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到2010年我國萬元GDP能耗水平要比2005年下降20%。我市能源以高硫、高灰份的煤炭為主,隨著能源生產量和消費量的增加,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溫室氣體也將逐年增加。目前,我市工業仍以傳統的重化工業為主,產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業生產成本的75%左右,單位產值能耗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產品單位能耗比國外先進水平高40%。2006年**GDP占全國的比重僅1.68%,而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占3.39%,單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全國平均多一倍以上。**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按照規劃,到2020年,**的人均GDP將達到6500美元,經濟總量將翻兩番。屆時,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將面臨新的壓力。如果仍然按照傳統模式發展,包括溫室氣體在內的污染物排放將數倍增加。因此,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

(三)氣候變化對我市科技工作提出迫切需求

科學技術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基礎和根本手段之一。認識氣候變化規律、識別氣候變化的影響、開發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制定妥善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等需要科技工作的有力支撐。我市氣候變化相關科技工作處于起步階段,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缺乏戰略規劃和充足的資金投入,難以適應氣候變化迅速發展的形勢,也難以滿足制定和執行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行動的需求。加強我市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攻關已迫在眉睫。

二、我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

直轄十年來,我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在節能減排、清潔能源推廣應用、氣候變化監測、實時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1.氣候變化的基礎科學研究。在氣候變化監測與服務方面,針對三峽工程建設啟動了三峽庫區局地氣候監測工作,開展了對我市氣候冷暖、旱澇變化及其影響的研究,分析了主要氣象災害發生和變化規律及成因,在氣象災害評估方面進行了探索,就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及適應開展了國際合作研究,啟動了**市旱澇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的研制,開展了氣候影響評估業務。啟動了對我市及臨近區域極端氣候事件的變化規律研究,特別是夏季高溫干旱氣候事件的發生規律及成因診斷分析,為建立**高溫熱浪和干旱監測預警業務提供了技術支持。

2.氣候變化的影響與對策。開展了氣候變化對農業、水資源影響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支持氣候變化影響研究的數據庫;開展了以極端高溫、干旱等異常氣候事件為主要內容的評估業務;研發了氣候事件評估的模型軟件,建立了氣候變化監測業務技術平臺;開展了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研究,啟動了《**市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條例》的立法工作;編制了《**市清潔能源行動規劃》,為節能減排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3.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開發和應用。在燃煤高效發電技術和熱電聯產技術、煤層氣發電技術、煤矸石混合燃燒發電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高能效和節能技術在鋼鐵、建材、化工、建筑、交通運輸、礦山開發等領域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開展了**市風能資源分布規律及其開發利用、農村能源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工程建設、**市清潔能源行動研究與示范等科技攻關項目,在風能資源評估與開發利用、生物質能開發利用、水電資源開發利用、太陽能開發利用、地熱開發利用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二)科研基礎設施建設

依托國家氣候監測網、國家天氣觀測網、國家專業氣象觀測網和本市區域氣象觀測網,初步形成了區域氣候變化實時監測網絡,積累了比較完整的氣候觀測資料;建立了西南資源開發及環境災害控制工程重點實驗室、**市污染防治與廢物資源化重點實驗室、**市市政與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市能礦資源開發及三峽庫區環境損傷與工程災害重點實驗室、**市資源與環境研究重點實驗室、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市三峽庫區森林生態保護與恢復重點實驗室和**市林木良種培育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具備了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的條件。

(三)人才隊伍和科技機構建設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我市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初步建立了一支包括經濟、社會、能源、氣象、氣候、生態、環境等跨領域、跨學科的核心專家團隊,培養了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科技隊伍。同時,與中國氣象局共同批準成立了市級氣象及相關領域研究的研究機構—**市氣象科學研究所,開展氣候變化及其影響與適應研究;建立了**市清潔生產工程技術中心、**市CDM技術服務中心、**市環境工程中心、**高校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工程中心等一批市級節能減排技術服務機構。

三、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貫徹落實《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基礎和先導作用,促進氣候變化領域的自主創新與科技進步,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節能減排,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強我市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為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2020年GDP翻兩番的戰略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與企業參與相結合。立足我市實際,充分發揮政府在氣候變化科技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同時,通過政策和制度創新,運用市場機制充分鼓勵企業參與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技術突破與對策研究相結合。立足自主創新,瞄準未來科學技術發展方向,集中全市力量進行重點突破,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努力實現氣候變化領域的技術跨越,主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減小氣候變化產生的影響和危害。同時,緊緊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及未來發展戰略目標,結合國際政治、經濟、貿易和外交形勢,研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與激勵機制。

3.近期需求與長遠目標相結合。立足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針對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急需解決的迫切問題,及時提供科學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對策建議;同時,面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建立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支撐體系。

4.整體布局與分工實施相結合。立足現有的科技支持渠道,有效整合各方面資源,對我市氣候變化領域的科技工作進行整體布局;同時,要按照各部門職能與分工,分別落實《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和本綱要的任務。

(三)主要目標

我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的總目標是:到2020年,氣候變化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廣泛應用;重點行業和典型脆弱區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明顯增強;應對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政治、經濟、貿易方面的科技支撐能力顯著提高;氣候變化的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科研基礎條件明顯改善,科技人才隊伍水平顯著提高;公眾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意識顯著增強。

“十一五”期間的階段性目標是:

1.我市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政策框架和協調機制基本形成,整合科技資源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2.改進區域氣候變化領域預測、分析、評價和決策技術與方法;

3.攻克一批節能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開展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試點示范;

4.有關氣候變化對農業、水資源、林業、漁業、生物多樣性、石漠化及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影響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并在三峽庫區等典型脆弱區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的試點示范;

5.編制完成**市應對氣候變化戰略規劃;

6.加快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平臺建設,形成若干具有較高水平的應對氣候變化重點研究開發隊伍和基地,組建一批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

四、重點任務

(一)氣候變化的監測評估和影響研究

新一代氣候系統模式產品解釋應用。開展國家新一代氣候系統模式產品解釋應用研究,建立我市氣候變化檢測、預估、影響評估綜合技術平臺,重建近百年來**區域高分辨率氣候變化標準序列,為開展氣候變化影響評估和預估提供資料基礎。

區域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警。開發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警技術,監測氣候變化的過程和要素,開展大氣成分監測與分析,預測各種溫室氣體排放情況下未來**市氣候變化情況,預測人類活動影響下**區域未來氣候變化,預警極端天氣/氣候和災害事件及其風險評估。

**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災害的形成機理。研究全球變暖背景下**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災害發生頻率、強度和空間分布特征的變化規律和趨勢,研究青藏高原熱力與動力作用、季風、海溫等因素與**旱澇、冷暖等主要氣象災害的關系。

三峽庫區氣候變化監測、診斷、預測及預估。根據三峽庫區氣候監測的需要,在三峽庫區建立加密氣候監測網,根據監測資料研究三峽水庫對**氣候的影響,建立三峽庫區氣候變化診斷、預測、預估模型,并開展三峽庫區氣候變化應對研究,促進庫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系統能量轉化、物質循環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氣候背景下**市生態系統的碳、氮和水循環過程及其耦合機制,以及生態系統結構和過程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氣候變化影響評估。加強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研究,根據**區域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的特點和需求,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氣候變化影響評估工具和綜合評估模型。

(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開發

節能和高能效技術。重點研究開發電力、冶金、化工、建材、交通運輸、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建筑等高耗能領域節能和提高能效的技術與裝備,開展余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以及工業鍋爐(窯爐)改造技術開發,商業和民用節能技術和設備開發,能源梯級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及低能耗、綠色建筑研究與示范等,推廣應用節能照明技術。開發高效熱交換器和熱系統的節能技術,加快發展高耗能工業產業的節能降耗新工藝、關鍵技術和設備。

新能源和再生能源開發及產業化。重點研究低成本規?;稍偕茉撮_發利用技術。積極發展生物能源產業,重點支持研制一體式家用生物質氣化爐及配套設備,開發秸稈發電及秸稈氣化集中供氣技術、能源植物規?;N植與加工技術,生物質熱解氣化、生物柴油、生物質制乙醇、生物質制氫、生物質燃料氣合成二甲醚、生物質燃料氣合成汽油和甲醇技術,小城鎮區域性集中農村沼氣綜合利用技術。加強山區風能資源分布、評價技術研究,加快推進風能發電成套裝備產業化,促進**風電產業發展。支持發展光—熱轉換材料、集熱器結構材料和部件,研發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和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及組件技術,積極推進薄膜電池、單晶硅電池、多晶硅電池等先進太陽電池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太陽電池生產和測試設備的國產化進程。推進新一代的地下溫泉熱水利用技術的開發及推廣應用。發展小型高效天然氣制氫、大規模煤氣化制氫技術。

煤的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重點研究開發高硫煤清潔燃燒與脫硫技術和裝備,開發煤炭地下氣化以及煤矸石、煤泥等綜合利用技術以及煤層氣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等。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重點研究垃圾分類回收利用、中水利用技術、報廢汽車綠色拆解回收利用技術、廢家電綜合利用技術、廢油再生技術、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發電廠二氧化碳凈化利用技術等,強化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

節約型農業技術。重點研究農業節水、節肥、節藥技術,開發節電、節油農業機械和農產品加工設備。

農業和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研究農田免耕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改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研究農田生物固碳技術;研究畜禽溫室氣體減排技術,開展飼料配方優化研究及飼料添加劑對減少畜禽腸道發酵甲烷氣體產生機制及效果評價;研究畜禽糞便循環利用技術。

生物固碳技術研究。重點研究三峽庫區碳循環、物質能循環,各類植物的林分生產力,退化森林生態系統恢復,石漠化等難利用地的綠化造林,林木蓄碳減排,都市圈固碳造林,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動態及效益預測、功能評價、綜合效益評估等技術。

加強碳匯國際合作項目。碳匯是當前國際上非常關注的固碳減排內容,也是發達國家應盡的義務。支持和鼓勵我市企事業單位通過各種渠道積極開展碳匯國際合作。

(三)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和措施

主要脆弱領域氣候變化適應技術。研究氣候變化對**農牧業、水資源、森林、草原、濕地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以及人類健康和公共衛生、特有生態系統和瀕危物種等方面的影響,開發相應的適應技術并提出應對措施。

**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災害的影響及適應技術。研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災害對**經濟社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減災的技術措施,建立相應的預測預警和適應技術、對策與響應機制。

**市氣候變化敏感脆弱區及風險管理體系研究。根據氣候變化情況,開展動態的氣候及農業氣候區劃,通過影響評估劃分我市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脆弱區,評估氣候變化對各類敏感脆弱區影響的風險水平,評估不同部門和區縣(自治縣)的適應氣候變化危險水平的能力,研究建立我市氣候變化影響的風險管理體系。

氣候變化對重要領域的影響及應對措施。評估氣候變化對我市交通運輸、電力供應、重大工程建設和運行的影響及相互作用,提出應對措施。

適應氣候變化案例研究。研究國內外適應氣候變化典型案例,總結適應氣候變化的經驗教訓,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適應政策和措施,分析適應措施的成本及效益。

增強農業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研究氣候變化對我市主要糧食生產能力的影響,加強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市農業和生態氣候區劃工作,研究適應氣候變化的農業氣候資源利用途徑及農業生產力布局。

(四)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與政策研究

**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關系研究。分析未來戰略機遇期內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的態勢及其面臨的資源環境剛性約束;分析和諧社會物質文化需求及對節能減排的要求,分析環境污染態勢情景;分析我市用能水平與國外的差距,進行我市資源豐度評價,國民經濟發展與資源需求預測,資源供給與保障能力評價。進行環境污染損失核算,環境污染自然和社會承受力研究。

**市節能減排潛力分析。進行我市主要工業產品生產能耗與國內外的比較研究,評估在政策調控、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條件下工業節能減排的潛力。進行我市交通運輸能耗與國內外的比較研究,評估在增加公共交通、鐵路、內河和管道運量比重后,通過汽車節能和發展潔凈能源汽車,我市交通運輸的節能減排潛力。進行我市建筑能耗與國內外的比較研究,結合我市城鎮化發展規劃,評估在開發推廣新型建材和建筑節能綜合技術,實施強化建筑節能標準等條件下,我市建筑節能減排潛力。進行我市農業生產能耗與國內外的比較研究,評估在提高化肥、農藥利用率,改變秸稈、薪柴等低效燃燒狀況,提高畜禽糞便等農業廢棄物利用率條件下,我市農業節能減排潛力。根據我市生活用能現狀及生活用能水平的基本特點,結合生活用能技術發展趨勢及供能約束,進行生活照明、家用電器、汽車、用水、炊事用能等節能潛力研究。

應對氣候變化與**能源安全戰略。分析我市中長期能源需求趨勢,研究我市未來能源需求情況和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研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與能源供給和需求的關系,進行能源供給多元化和節能減排政策的經濟技術評價。

**市應對氣候變化戰略規劃編制。分析我市面臨的氣候變化形勢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我市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能力建設和示范工程建設項目,投資概算和效益分析以及保障措施。

節能減排政策與制度研究。研究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市場準入政策及資源供應限制政策,建設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工業企業強制進行清潔生產審核與能源審計政策、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等級認證與相應財政稅收政策、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高效低耗運輸發展政策及管理辦法、建筑工程節能減排審核驗收制度、建筑物使用年限管理制度與政策、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經濟政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政策、水電氣等資源性產品消費價格累進制政策、鼓勵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廢舊家電等回收利用等政策的研究。

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節能減排定額管理制度研究。開展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定額管理制度研究;開展水泥、電解鋁、鋼材、鐵合金、電石、焦炭、煤炭、造紙等重點產品節能減排定額研究;進行重點行業、重點產品提高排污費征收標準的方案研究。

社會節能減排激勵機制研究。評價我市社會節能減排的條件和能力,探索我市社會節能減排的管理體制框架,強化政府在社會節能減排方面的宏觀決策與綜合協調能力;提出我市社會節能減排的市場調節、制度規范、管理強化、宣傳教育的機制和措施,開展促使公民自覺履行節能和環保義務的激勵機制研究。

未來氣候變化國際制度及對**經濟的影響。研究不同時期國際氣候變化制度的發展態勢,分析其各種可能方案對**經濟尤其是產品出口的潛在影響,研究提出應對方案。

清潔發展機制政策與激勵機制。研究氣候變化國際制度對全球碳市場的影響及發展趨勢,研究與清潔發展機制(CDM)相適應的政策與機制,研究促進我市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建設的政策和激勵機制。

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發展。研究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和制度體系,分析我市低碳經濟發展的可能途徑與潛力,研究促進我市低碳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統籌協調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工作

**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科委,以加強對**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辦公室要強化信息溝通、議事和協調職能,充分調動和整合部門、行業、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相關的科技資源,提高聯動協作效率,共同推進我市應對氣候變化有關工作。

大力加強我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的宏觀管理和政策引導,不斷完善工作和協調機制;加強**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專家委員會建設,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對氣候變化重大科技問題的決策咨詢作用和對具體科研工作的學術促進作用,建立和完善專家委員會跨學科的長效工作機制,鼓勵和引導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綜合交叉研究,搞好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攻關。

(二)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資金支持

發揮政府作為氣候變化科技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加強**市各類科技計劃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支持力度,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基金,形成長效投入機制,并積極爭取國家各部門的支持,同時引導各部門、行業和區縣(自治縣)加大對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的投入。

多渠道、多層次籌集社會資金,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的投入。充分發揮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引導企業加大對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等相關技術研發的投入;積極利用金融及資本市場,將科技風險投資引入氣候變化領域;積極鼓勵社會各界為氣候變化科技工作提供資金支持;積極拓展國際資金渠道,爭取國際社會的資金支持。

(三)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加快氣候變化科技隊伍建設

結合我市科技發展戰略需求,大力加強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應對氣候變化各類科技人才的培養,特別是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夠引領學科發展的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人才。加大國內外優秀人才的引進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完善人才、智力、項目相結合的柔性引進機制,鼓勵采取咨詢、講學、技術合作等靈活方式引進海外優秀人才。

建立人才激勵與競爭的長效機制,著力培育和建設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專業特長突出、在國際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團隊,形成一支既解決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際技術問題,又為政府提供政策方案和決策咨詢的氣候變化科技人才隊伍。

(四)加強科技平臺建設,為氣候變化科技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撐條件

建設一批學科交叉、綜合集成、機制創新的國家級和市級氣候變化研究開發基地,加快建設“三峽庫區氣候與生態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的國家氣候變化研究網絡節點。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大力加強氣候觀測系統,災害預測預警系統以及農業、水資源和生態系統觀測網絡等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氣候變化領域科學數據平臺建設,并把共享和整合作為重點,推進網絡化氣候變化科技資源共享體系和機制建設,加強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臺與機制建設,構筑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支撐平臺,形成我市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服務體系。

(五)加強科學普及,提高公眾的氣候變化意識

建立政府、媒體、企業與公眾相結合的宣傳機制,將應對氣候變化宣傳納入重大主題宣傳活動。每年制訂應對氣候變化宣傳方案,通過報紙、電視、電臺、網絡等途徑廣泛宣傳氣候變化的科學知識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國家采取的政策措施、進展和成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媒體宣傳成為加強政府引導、推進企業行動、提高公眾意識的有效途徑。

組織開發和編寫系列氣候變化科普讀物和宣傳材料。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中小學生氣候變化科普活動和相關教育。推動高等院校建立相關學生社團,設立氣候變化大學生論壇,加強高校氣候變化學科建設,開展相關科普活動。

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科普和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活動的重要內容,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培訓、宣傳和示范引導。在城市和農村因地制宜開展氣候變化宣傳和科普活動。

(六)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

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廣泛開展節能減排國際科技合作,與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建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機制,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拓寬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領域和范圍,提高我市氣候變化研究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

鼓勵對氣候變化技術和環境友好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鼓勵在我市舉辦重要的氣候變化國際學術會議和專題研討會,分享國際前沿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