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自然災害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4-01-04 17:47: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氣候變化對自然災害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內容摘要:氣候變化引發了一系列自然災害,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建設氣候變化適應性城市。對城市脆弱性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本文以寧波市為例,根據當地氣候變化及自然災害的表征特點,分析城市脆弱性所在,提出規劃氣候適應性城市建設、構建減災防災體系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氣候變化 城市脆弱性 氣候變化性適應城市 減災防災體系
“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新貢獻”,“強化防災減災工作”,十七大報告明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工作。氣候變化問題是全球面臨的重大共同挑戰,應對氣候變化,涉及資源能源、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內政外交和國家安全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不斷提升氣候、生態、環境保護的層次和水平,同時在科學發展觀基礎上構建氣候適應性城市的防災減災體系,提升全社會防災減災能力。
城市脆弱性的內涵與構成
(一)城市脆弱性的認識
城市脆弱性包括城市生態脆弱性、城市環境脆弱性、城市鄰里關系脆弱性、城市能源脆弱性、城市安全脆弱性等(喻小紅等,2007)。從生態系統角度來說,城市脆弱性就是指城市生態系統在面臨外界各種壓力和干擾(包括人類活動的擾動和自然界的各種壓力),可能導致城市出現損傷和退化特征的程度的一個衡量。城市脆弱性有側重于從生態系統角度來分析的,也有側重于自然災害來研究城市脆弱性。其實這兩個方面對城市脆弱性的研究,都是從城市的風險源角度進行的分析,自然災害是城市脆弱性的風險源表現形式,而生態環境則是自然災害的根本原因。城市脆弱性研究的應該是承災體―城市面臨由于人類活動引起的生態環境變化所導致的自然災害的脆弱程度。
(二)城市脆弱性的內涵
本文研究的是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城市脆弱性,尤其是城市針對自然災害的脆弱性;氣候變化是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是城市里的生態系統所面臨的環境因素,氣候變化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因此,這里的城市脆弱性包括三個要素:第一,與氣候變化有關,第二,與氣候變化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有關,第三,與氣候變化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帶來的自然災害有關。
根據脆弱性概念的內因和外因分析,城市脆弱性的承災體主要包括城市自身,城市的基本設施、公共設施,城市內的社區、居民等(以下統稱“城市”),這是城市脆弱性的內因。由于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地質結構、人口規模、基本設施、社區居民設置等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脆弱性程度也各不相同。城市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城市的生態環境及其所引發的自然災害(詳見圖1);種類不同、強度不同,生態環境及自然災害作為風險源的危險性也不同,由此引發的城市脆弱性也不同。
(三)城市脆弱性的構成
脆弱性的結構經歷了從敏感性和應對能力組成的二元結構,到敏感性、暴露性、應對、適應能力等組成的多元結構;從內在風險的自然狀態、或可能受傷害程度的經濟社會狀態的單一維度,到自然、社會、經濟、環境、制度等組成的多維度結構。本文認為,城市脆弱性結構在脆弱性結構的基礎上,應該包括了敏感性、應對能力和恢復力。敏感性強調的是承災體的本身屬性,由其物理性質(結構)決定,在災害發生前就客觀存在;應對能力主要是城市的社會經濟系統在災害發生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抵制能力,持續在災害發生過程中;恢復力是災害發生后表現出來的經濟社會系統的恢復能力,多用城市社會經濟系統盡可能恢復至災害發生前狀態所需的時間、精力和效率來衡量,偏重于災害發生以后(見圖2)。
氣候變化下的城市脆弱性
(一)氣候變化的界定
氣候是長時間內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平均或統計狀態,通常由某一時期的平均值和離差值表征。氣候變化是指氣候平均值和離差值兩者中的一個或兩者同時隨時間出現了統計意義上的顯著變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氣候平均狀態的變化;離差值增大,表明氣候狀態不穩定性增加,氣候異常愈明顯。氣候變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變化,也包括變率的變化。氣候變化一詞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使用中,是指氣候隨時間的任何變化,無論其原因是自然變率,還是人類活動的結果。《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一款中,將“氣候變化”定義為:“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觀察,在自然氣候變化之外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全球大氣組成所導致的氣候改變。”UNFCCC因此將因人類活動而改變大氣組成的“氣候變化”與歸因于自然原因的“氣候變率”區分開來。
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現為三方面:全球氣候變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層破壞(Ozone Depletion)。本文采用UNFCCC對氣候變化的定義,即側重研究人類活動所引起的氣候變化,暫且不考慮自然原因引起的氣候變率。
(二)氣候變化對城市的影響
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提供的預測結果是,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可能上升1.4℃-5.8℃。未來變暖的變幅取決于人類采取什么樣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但全球氣候總的變化趨勢仍繼續向變暖的方向發展。氣候變暖將對全球的生態系統、各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影響。氣候變化是事關生態與環境保護、能源與水資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類健康以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人類活動所引起的氣候變化主要表現人為增暖,溫度升高造成的影響表現為:北半球高緯地區的早春農作物播種,林火和蟲害對森林的影響;歐洲與熱浪相關的死亡率,某些地區的傳染病傳播媒介,以膠北半球中高緯地區的花粉過敏;在北極地區冰雪上狩獵和旅行,在低海拔高山地區的運動等。城市及其系統受到了氣候變化和氣候變異的影響,如山區人居環境遭受冰川湖泊爆發洪水的風險加大;海平面升高和人類的發展,增加了許多地區海岸帶洪水造成的損害。
(三)氣候變化引發的自然災害
氣象災害占了中國自然災害較高比例,而極端氣象現象與氣候變化、尤其是氣候變暖高度有關。又由于我國人口眾多、自然環境相對惡劣,自然系統和人類社會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高等因素,容易遭受自然災害的侵襲;同時,由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技術水平較低,基礎設施不完善,以及有效資源管理手段缺乏等原因,我國自然系統和人類社會在災害發生過程中對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相對低下,由此所致的災后重建恢復能力也較差。我國較易遭受的自然災害,包括:洪澇災害。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統計顯示,截止2009年8月24日,全年直接經濟損失711億元,共有29個省份不同程度發生洪澇災害。暴雨泥石流。2010年8月7日甘肅舟曲因特大暴雨引發的泥石流至今讓人觸目驚心;2010年8月12日起,由于連日的強降雨天氣,四川多地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達11.6億元。海平面上升。我國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中國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2.5毫米/年。2004~2006年,中國全海域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71毫米。與2003年相比,2004~2006年中國全海域海平面呈起伏上升趨勢,各海區海平面變化趨勢與全海域一致。海平面上升不僅會造成我國沿海地區土地資源的嚴重損失,而且會嚴重影響沿海地區的重要工程設施和沿海城市發展。這些自然災害和其他氣候變化引發的自然災害都是城市脆弱性的外因,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強度。
適應氣候變化的城市脆弱性:以寧波為例
(一)寧波氣候變化的趨勢和特點
寧波氣候變化的趨勢。2010年初以來,歐洲各國遭遇“50年罕見暴風雪和寒冬”,美國發生“罕見冰暴天氣”,澳大利亞“火熱水深”,我國北方遭遇50年一遇嚴重旱災……作為地球村的一個“角落”,寧波市也出現了歷史同期罕見的冰雹天氣。IPCC(國際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2007年)認為:最近100年地球經歷了以增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從1906年至2005年全球年平均地表溫度上升了0.74℃,最近50年增暖趨勢更加明顯,達到每10年升高0.13℃。統計數據顯示,同全球氣候一樣,寧波市氣候也在發生明顯的改變,其中1980年至2005年,寧波每10年氣溫升高0.74℃,升溫幅度明顯高于全球平均。寧波的年降水量雖然沒有發生趨勢性改變,但降水日數明顯呈現減少趨勢,降水日數的減少主要是小雨日數的減少,而中雨以上降水日數呈現緩慢增加趨勢,這表明寧波出現強降水的幾率在增加。同時,寧波市年平均風速出現減小趨勢,8級以上大風天氣也呈現減少趨勢,但影響寧波市的臺風個數呈緩慢增多趨勢。此外,寧波市的大霧天氣減少,陰霾天氣增多,降雪日數明顯減少。
寧波氣候變化的特點:以2010年為例。2010年1~6月全市平均氣溫13.7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6度;全市平均降水量912.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6.4%。2010年上半年寧波市天氣氣候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連陰雨天氣頻繁出現。2010年以來寧波市已出現5次長連陰雨過程,分別出現在1月31日~2月11日(雨日11天)、2月25日~3月9日(雨日12天)、3月30日~農歷2010年3月初二(雨日16天)、5月13日~23日(雨日9天)、6月14日~7月1日(雨日16天),比常年明顯偏多。寒潮天氣近年罕見。2010年1月份和2月份寧波市各出現了一次寒潮天氣,為近年來所罕見。1月20日~22日的寒潮過程,24小時降溫幅度10.7℃,48小時降溫幅度14.7℃,最低氣溫2.1℃。2月9日~11日的寒潮過程,48小時降溫幅度13.1℃,最低氣溫達到1.9℃。浮塵天氣影響空氣質量。受北方沙塵暴天氣影響,3月21日寧波市出現了自2007年4月2日以來最嚴重的浮塵天氣,寧波市區空氣污染指數高達500,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
(二)寧波氣候變化引發的自然災害及特征分析
1.寧波的自然災害。寧波的自然災害主要是由一些惡劣天氣(干旱、臺風)引起的,如洪水,洪澇,海水侵蝕及山體滑坡。臺風影響期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每年平均2.8次。超強臺風(雨量>= 200毫米)每隔幾年發生一次,給寧波帶來嚴重損害。1953年以來,共有四個超強臺風登陸寧波。由臺風引起的暴風雨給寧波造成了巨大損害,例如,第5612號強臺風給象山縣造成了巨大損失,第9711號臺風造成的損失超過45億元。暴風雨年均2-5場,集中在6月到7月初的雨季期和8月至9月的臺風期,其中9月暴發頻率較高。從空間分布來看,寧海縣的暴風雨比其他縣市區更多。暴雨通常會引起洪水災害,例如1988年7月30日由暴雨引起的洪水災害致100多人死亡。干旱通常發生在8月至9月,在梅雨期之后,特別是在寧海,象山等縣山區每2-3年發生一次,而其他地區一般4-5年一次。
2.氣候變化的頻率和強度分析。根據寧波城市的氣候變化趨勢和特征,現對寧波氣候變化及其所引發的自然災害的城市脆弱性進行分析。氣候變化及其自然災害可用變化頻率(Frequency)和變化強度(Severity)進行描述,臺風在寧波出現頻率不高,影響強度相對較小;而熱浪和暴風雨出現頻率較高,對城市的影響強度也大;干旱則屬于出現頻率高,影響強度相對小;暴風雪和洪水出現頻率較低,影響強度較大。
(三)氣候變化適應性城市建設:以寧波市為例
1.寧波城市脆弱性的總體分析。寧波的自然災害主要位于中國大陸東部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端,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島嶼星羅棋布,歷史上有自然災害,如熱帶氣旋(臺風)和由其引起次生災害,如洪水、洪澇、滑坡和海水入侵。根據最近OECD的研究,寧波是世界前20個對于氣候變化高風險和高脆弱性的城市之一,并且從預測的暴露人口和資產角度而言是全球三大高危城市之一。一個有適應能力的城市是指了解其面對的災害并控制其發展,同時系統地通過災害風險管理和后續活動來適應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寧波旨在通過降低城市應對當前自然災害和預期氣候變化影響的脆弱性來提高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見圖3)。
2.寧波建設氣候變化適應性城市。規劃氣候變化適應性城市建設。寧波氣候變化適應型城市項目旨在建設城市準備和減少現有自然災害及氣候變化預期影響的能力,編制地方應對行動計劃以形成未來計劃的行動并將研究的成果融入到現有的規劃過程中,如十二五規劃。氣候變化適應型城市框架主張將氣候變化和災害風險管理納入城市規劃管理主流。鑒于氣候變化及其對最貧困社區的影響的明確證據,氣候變化問題納入發展規劃是一個高度優先事項。氣候變化與災害風險和貧困間的聯系強調要增強社會、經濟和環境的防御性,特別是在有高度密集資產和人口的城市。城市管理者需要具體的局部驅動戰略,以幫助他們通過規劃識別、減少、管理和應對風險。這種積極規劃的目的在于明顯減少其脆弱性,管理氣候變化和有關自然災害的潛在影響。
構建減災防災體系。寧波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防災減災體系。為了抗擊自然災害,過去幾年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用于高標準海塘、防洪、小流域綜合治理和城市災害應急體系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幾乎所有建成的海堤都達到了50年一遇標準。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的事業,遷移,城市規模都在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新災害和次生災害頻繁發生,例如2007年的洪澇致使部分城市交通癱瘓。現有的防災減災系統無法滿足要求。研究如何在一個更宏觀的區域建設防災減災體系以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是當前一項重要而且緊迫的課題。
構建減災防災體系和建設氣候變化適應性城市的路徑
(一)構建減災防災體系的建議
第一,提高城市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的災前適應能力。加強極端氣候變化和重大氣候現象及其影響的中短期預報和精細化預報,提高重大氣象災害預報的準確率和時效性,形成全國性、多層次、布局合理的氣象監測預報網絡,實現災害性氣候事件的預警分析和風險分析。
第二,加強城市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的災中應對能力。建立不同級別自然災害應急處置制度和響應制度,建立分級響應、屬地管理的縱向組織指揮體系,構建信息共享、分工協作的橫向部門協作聯動體系,建立政府、企業、群眾共同響應的災害應急處置體系。
第三,加速城市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的災后恢復能力。充分發揮政府在災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從組織領導、保障措施、責任落實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切實做好災后的重建恢復工作。政府加強資金和物資管理,強化督促檢查,統籌處理災后重建與做好日常工作的關系,確保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扎實推進。
(二)建設氣候變化適應性城市的路徑分析
首先,要厘清全球、全國以及本地區氣候特征、氣候變化趨勢,尤其是極端氣候現象,理清人類經濟社會系統與氣候變化之類的相互關系,從人類經濟社會活動角度減輕和減緩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因此,要加強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的制定和建設,充分運用規劃的提綱挈領作用統籌協調各部門(區域)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在規劃基礎上,加強國家層面上的氣候變化立法工作,以法律規范全社會的經濟社會活動,明確各自責任和義務,切實實現有利于人類可持續發展氣候安全。
其次,要充分發揮科技對氣候變化的支撐作用。通過利用科技加大氣候變化規律研究、氣候變化趨勢預測、氣候變化影響分析、提高氣候變化的預測性,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科學性,以減輕已經存在或可能發生的氣候變化對人類經濟社會的負面影響。
最后,要提高氣候變化適應性城市的防災減災能力。應對氣候變化和防御極端氣候災害能力是體現未來20年和諧社會建設水平與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應把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增強防災減災、抵御極端氣象災害的能力,降低氣候變化的風險,提高農業生產、水資源保障、公共衛生等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參考文獻:
1.Downing, T.and Bakker, K.(2000). Drought Discourse and Vulnerability。In Wilhite, D.(ed.) Drought: a global assessment, Vol.2.London Routledge ECES(2001).Documenting
2.Downing T.E.Climate change and vulnerable places: global food security and country studies in Zimbabwe, Kenya, Senegal and Chile [C]//Environmental change unit.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1992
3.蘇桂武,高慶華.自然災害風險的分析要素[J].地學前緣,2003,10
4.Houghton T, Ding Y, Griggs D.J, et al.IPCC, 2001: Climate Change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1
5.Birkmann J(ed.).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o Hazards of Natural Origin-towards Disaster-Resilient Societies[M].Tokyo and New York: UNU Press, 2006
6.喻小紅等.城市脆弱性的表現及對策[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7(5)
7.周永娟.生態系統脆弱性研究[J].生態經濟,2009(11)
篇2
摘要介紹了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并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包括提前玉米播期、擴大水稻種植面積、調整種植結構、選擇抗逆性品種、加強農田生態保護、采取相應技術措施等內容。
關鍵詞氣候變化;農業生產;影響;對策
農業是應對災害最脆弱的產業,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最大。目前遼寧省處于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時期,糧食安全生產任務艱巨,未來的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還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1],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以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
1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1干旱、霜凍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009年冬、2010春我國西南5省持續高溫少雨,旱情不斷加劇,其中云南、廣西部分地區旱情達到特大干旱等級,貴州出現80年一遇的嚴重干旱,部分地區旱情甚至100年一遇。而2010年春河南、山東、甘肅、遼寧等地區又出現低溫霜凍天氣,嚴重影響春播春管。氣候變化使人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農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1-2]。在人類面臨的與氣候相關的諸多挑戰中,很大程度上依賴靠天吃飯的農業,無疑是受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遼寧農業生態類型多,尤其是農作物,極易受到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嚴重影響到糧食安全。
1.2旱災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近5年來,我國每年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糧食損失達5 000萬t左右,為糧食總產的10%,其中,因旱災造成的損失約占全部災害損失的60%左右。如果不采取氣候變化適應對策,到2030年全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可能下降5%~10%;到21世紀后半葉,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作物的產量整體上可能下降13%~24%。從2009年遼寧的干旱到2010年云南的干旱,包括2009年整個東北的低溫凍害等,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氣象部門提供的數據也證明,最近這些年,遼寧省干旱的趨勢將加重,暴雨的日數增加,強度也加重了,也就是說旱澇的風險增加了,范圍日益擴大,糧食減產幅度加大。自2001年以來,除2005年外,其余8年均發生了較為嚴重的干旱災害,平均受災面積達133.33萬hm2, 2009年遼西北發生自195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干旱,產量損失嚴重。
1.3災害性天氣頻發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氣候本來就多變,而且變率比較高,遼寧省農業總是旱澇不斷,這是一個常態。但是在人為因素的作用下,這些災害性天氣的發生頻率正在加快、強度正在加強。其原因,一是季風氣候本身就具有這種特性;二是氣候變化致使這種變化的幅度加大、強度增強,導致了災害性天氣的頻發。氣候變化增加了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使產量波動大。最近30年,遼寧省糧食作物因氣候變化造成的絕對損失量和相對損失量都在增加。因此,在農業生產中,要把氣候本身的規律和“人為因素影響使災害天氣變化加大”這種規律的認識統一到對農業生產的決策中去,也就是要把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作為農業生產安排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考慮。
1.4霜期延長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遼寧省生長季≥10 ℃界限溫度的積溫值在近50年明顯增加,生長季3 300 ℃有效積溫(大于10 ℃)在20世紀80年代前后空間分布變化不明顯,鐵嶺無霜期158~159 d,但在近20年里該積溫線明顯向外擴張,鐵嶺無霜期為166~168 d。無霜期延長,使作物品種由中早熟型向中晚熟型發展,農作物種植結構出現適應性調整,這種變化直接導致現有農業生產的地理布局發生改變。
1.5氣候變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近幾年來冬季氣溫偏高,使遼北地區冬季凍土期縮短,凍土層厚度變薄,有利于病蟲害的安全越冬,使越冬蟲源、菌源增加,起始發育時間提前,發育速度加快,周期縮短,繁殖力增強,蟲害越冬界限向北擴展,危害范圍擴大,病蟲害危害時間延長,程度加重。造成越冬病蟲卵死亡率降低,病蟲害大面積發生[3-4]。
2對策
2.1提前玉米播期
玉米是喜溫作物,對土壤及外界條件的要求相對較高,在水分正常的情況下,日均氣溫穩定≥8 ℃時是玉米適宜播種期。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積溫增加,可減少中、早熟品種種植范圍,擴大玉米晚熟品種種植范圍,整體使玉米播期提前。這不但充分利用農業熱量資源,避免熱量浪費,同時也促進玉米單位產量的提高。就遼北而言,玉米播期由20世紀80年代的4月中旬到現在的4月上旬,播期提前了4~6 d。
2.2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在遼寧,水稻主產區基本具備灌溉條件,隨著氣候變暖,水稻產量形成期低溫天氣出現頻率減少,低溫冷害幾率低,水稻適宜生長期延長8 d左右,可擴大水稻種植面積,以提高產量。遼寧水稻種植面積達到了66.67萬 hm2,鐵嶺種植面積也達到6.67萬hm2左右。
2.3調整種植結構
針對未來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可能影響,根據未來光、溫、水資源匹配狀況和農業氣象災害的新格局,改進作物、品種布局,采用防災抗災、穩產增產的技術措施及預防可能加重的農業病蟲害。在改革種植結構時要深刻了解作物生長發育、產量形成和氣象條件的關系,進而開展合理利用農業氣候資源,防御農業氣象災害的研究。
2.4選擇抗逆性品種
應該加強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影響的研究,加強對農業生產能力建設的投入,有計劃地培育和選育抗旱、抗澇、抗高溫和低溫等抗逆品種。近年來,農業生產適應氣候變化,在作物和品種布局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這種變化使自然災害“受體”改變,加劇了災害風險,旱澇災害、凍害等發生后造成的損失加大,原因就是很多作物品種的高產性狀上去了,抗逆性狀下來了。東北地區玉米從中早熟發展到中晚熟,到晚熟,其受秋季低溫影響的風險肯定加大了。因此,在選擇品種時,不能單一追求高產,還要充分考慮品種的抗逆等性狀。農業科學研究中不僅要注重提高作物單產、改善品質,還要考慮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5加強農田生態保護
加大科技投入,發展旱作農業、節水農業;有效利用水資源,控制水土流失,增加灌溉和施肥,防治病蟲害等,以提高農作物適應能力;保護土壤環境的可持續利用;施用無公害農藥控制有害雜草、害蟲發生,嚴格控制殘留;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控制化學肥料的施用,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增加農田生態承載力,同時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使農田生產賴以存在的土壤、水源、空氣等一切要素向良性方向發展。
2.6采取相應技術措施
氣候變化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很多變數,發展新的適應現在和未來氣侯變化的應用技術十分迫切。應對氣候變化對農業的不利影響,最好的辦法是因地制宜采取適應措施,包括根據對未來氣候的預測調整農業結構,即要在適宜的時間、地點種植最適宜的作物;加強管理,改善農業基礎設施,特別是要根據未來的氣候變化預測改善灌溉和排水設施;采用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抵御能力;增強農業抗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從防范氣候變化的風險角度來看,農業生產應當加強能力建設;加強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農業災害的監測評估;加強培訓和服務,增強農民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3參考文獻
[1] 趙春雨,王穎,張玉書,等.近50年遼寧省作物生長季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J].災害學,2009,24(4):102-106.
[2] 紀瑞鵬,陳鵬獅,張玉書,等.氣候變化對遼寧農業的影響和減輕自然災害的對策建議[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09,29(3):52-54.
篇3
全球每年死于痢疾的小孩約有150萬,其中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的年齡小于5歲的兒童。僅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每年死于水傳播疾病的年齡小于5歲的兒童約有77600,平均每天死亡200個兒童。
盡管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33個國家中有16個國家已經納和聯合國關于清潔飲用水和水衛生條件的千年發展目標,但是這些國家仍然有6100萬和840萬人的飲用水狀況和衛生條件需要改善。為了確保聯合國的千年目標和繼續減少痢疾等水傳播疾病的發病率,人們需要研究氣候變化對水質和水量供應的影響。
水環境與水傳播疾病
水傳播病癥如痢疾等能夠嚴重影響人體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同時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其它疾病。兒童如果在早期患上痢疾等水傳播疾病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容易造成發育遲緩,以致于影響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甚至影響他們將來的就業。
嚴重的痢疾如果救治不當會直接導致死亡。安全飲用水和健康的衛生條件在減少如痢疾等水傳播疾病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盡管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與聯合國關于飲用水和衛生條件的千年目標相差不多,但是該地區的5.54億人中仍然有0.5億人缺少安全飲用水,其中約有0.34億位于廣大農村地區,1.25億人沒有健康的衛生條件。
不安全的水源存在著被污染的危險,也容易成為水傳播疾病的載體。不健康的衛生條件往往是其它清潔水的污染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導,使用改善后的衛生條件,例如使用清潔廁所等可以將痢疾等水傳播疾病的發病率降低32%,使用改善后的水源,可以將水傳播疾病降低6%到25%。例如使用過濾水井、公用自來水和管道水井等。
氣候變化對水傳播疾病的影響
氣候是一種空間尺度較大并且歷時比較長的天氣形式,一般建立在長年觀測的基礎上。而天氣的波動主要反映在大氣的波動上,例如溫度、降雨和風等,一般歷時在數小時到幾天。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有不同的氣候帶,在氣候性自然災害面前顯得更加脆弱。從1970年到1999年,這個地區70%的自然災害都與其特殊的地形和氣候有關。其中洪水是最為嚴重和主要的災害。
除了地形外,稠密人口增加了氣候變化的脆弱性。例如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大約60%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區,該地區77座大城市的70%位于海濱地區。從1970年到1999年,發生在這里的30場大的自然災害包括臺風、洪水、干旱或者海嘯等,所有這些災害都以各種影響形式潛在地增加了水傳播疾病的發病機率。當氣候災害和人口密集的脆弱性聚合于一起的時候,人類的災難就出現了。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像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這樣的地區對氣候變化如此脆弱的原因。更為嚴重的是,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極端天氣使得情況更加向著令人擔心的方面發展。
此外,新增的安全水源和衛生系統并不能有效確保污染的防護和避免自然災害的破壞。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從1994年到200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由于不健康的水環境和水衛生,造成約6.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包括洪水、臺風和地震在內的自然災害造成至少2100個城市設施的毀壞和4500多個農村溝渠的損壞,還造成28000個水井和173000個廁所的破壞。
這些數字清楚表明了自然災害對已經建成的水系統的破壞影響。擴展這些數字推導出對不完善的水系統和衛生環境的影響將會更加令人悲觀,例如使用地表水作為水源的社區,這種自然災害在健康方面的效果將會更加令人擔心。
一次大的氣象事件所導致的巨大的公共健康和經濟損失,被毀破或者遭到重創的基礎設施在災后還會給人們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有兩個大的極端天氣,一個是厄爾尼諾,另一個是氣溫變化。其實干旱也對這里的人類健康有著重要影響。
厄爾尼諾和嚴重降雨和洪災
當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正常的氣候波動的時候,通常每三年或者七年發生一次。人們擔心的是由于氣候的變化,會增加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頻率或者增加它的破壞強度。厄爾尼諾現象的特征是太平洋東南高壓的增加,同時伴隨著較強的印度低壓,其結果是導致洋流和風場的擺動。這些將會導致區域性氣溫和降雨模式的變化,通常會導致強的降雨。
很多研究學者建立了強降雨和洪水與傳染性疾病的關系,這些研究要么是基于厄爾尼諾及相關事件或者其它氣候的影響。極端的天氣事件極易破壞正常的清潔水源,使暴雨污水和正常的飲用水合流同污,同時造成無蓋水井和地表水的污染,造成水傳播疾病流行的風險。在低洼的人口稠密地區流行這些疾病的風險將會更大。相反地,暴雨和其它大的天氣事件也會把一些微生物組織沖到流域的各個地方,并且在海濱地區累積。非可持續性的發展,例如那些可能會導致森林破壞和土壤侵蝕、損毀土地對徑流的自然吸附能力進而污染水流、導致水體污染的泥石流等。
1997年到1998年,厄爾尼諾現象導致了秘魯、厄瓜多爾、阿根廷和烏干達的嚴重洪水災害。這些地區的日降雨高達75到125毫米不等。同時伴隨著周邊大氣和海洋溫度的變化,發生了很多水傳播疾病,例如痢疾等的流行。在1997年到1998年,有分析表明全球兒童痢疾的發病率比以往五年增加了200%。關于與天氣相關的疾病,有研究表明,周邊大氣溫度每升高一攝氏度,發病率將會增加8%。在南太平洋地區,平均氣溫與腹泄的發病率成正比。
在對發生于1990到1991年的霍亂痢疾等疾病的反思中人們發現,厄爾尼諾可能影響了海洋的溫度以及相應的浮游生物的生長,導致了霍亂微生物在秘魯的沿太平洋地區的泛濫。在疾病爆發的初期,該國超過300000人由于飲用了受污染的水源或者吞食了受了污染的海產品而得上了霍亂,或者由于沒有必要的衛生條件而造成霍亂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染。
溫度的增加
氣候變化會導致海洋水體和地球周邊大氣的溫度增加。增加的海洋水體溫度會直接導致海洋浮游生物和海藻的過度生長。霍亂類的微生物,包括一種v.cholerae的霍亂菌尤其適合于這種海洋環境的生長。在這種溫暖和適中咸度的水體中,無脊椎動物的種類和數量等都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在特殊的情況下,霍亂茵的數量將會擴展海洋菌種的范圍,所有這些情況的綜合效果導致了秘魯1991年霍亂的爆發。
海洋表層水體的增溫也會助長臺風的形成,臺風的形成要求海洋表層水體的最低溫度為26攝氏度,但是更高的海洋表層水的溫度會增強臺風的強度。對于像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這樣的地區,低洼的地形使得這里比赤道地區更容易遭受臺風的破壞。
增加的地球周邊氣溫是未來氣候變化的另一結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全球變暖”的問題,暗示著人類的排放對臭氧層的破壞。同時還可能發生大氣的反常氣溫,使地球近地面的溫度異常增高。
痢疾等水傳播疾病有著較強的季節性,并且在溫暖的月份達到高峰,長歷時的溫度增加或者高溫的持續將會導致發病率的上升。
最后,由于氣候變暖將會導致海平面的上升,由此可能引發更多的海濱地區的洪水,將會導致人們被迫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或者破壞衛生系統,或者使人們遷移到不安全的水域或者沒有衛生條件的地方。
建議
水環境和水衛生條件對于霍亂等疾病的影響,使人們下決心要將這些影響減少到最小。但是人們對于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所知道的還是不夠。盡管人們對氣候變化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且假設了多種可能的危害情形,全是多數研究還只是停留在對過去的反思總結中,我們關于未來氣候變化對水傳播疾病的影響的建議包括兩個方面:監測預警方面和基礎設施方面。此外,家庭性的介入也是有效的,社區和政府應該繼續改善家庭的水存儲、水處理和并要求人們多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關于監測預警建議,有三個方面需要決策者或者項目規劃者注意:即與氣候相關的監測、水質監測和水傳播疾病的監測。理想地,這三方面的監測能夠融合為一,即在目的地采集“氣候和健康”方面信息的監測活動。
在實際中要做到三方面的監測融合為一體可能并不容易,因為在很多地區已經存在著一些監測設施。在那種情況,最重要的事情是將來自不同方面的數據連接在一起,以使政策制定者能夠在給定的時間內獲取足夠多的數據,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特別地,專家指出氣候變化監測不要拘泥于固定形式,其最終目的是監測各種大的氣候活動和小范圍的物理變化,以決定隨時可能產生的問題。例如,海洋生物、衛星影像和臨床監視可以組成一個強大的隊伍,用以監測氣候變化對人體康健的影響。
篇4
1氣候變化特征
本文選用氣象資料序列完整且具有較好代表性的甘南國家氣象觀測站1961~2010年逐年(月)氣溫、降水資料為研究對象,采用小波分析、Mann-Kendall法、常規統計方法、線性趨勢分析、5年滑動平均等方法對年及四季平均氣溫、降水量的變化規律進行了分析。季節劃分標準為,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站點位置47°56′N,123°30′E。
1.1氣溫變化特征統計1961—2010年氣象資料,得出甘南逐年平均氣溫,并進行5年滑動平均,從中看出近50年來甘南年平均氣溫變化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從圖1可以看出:甘南年平均氣溫具有明顯的冷暖階段性轉折變化,1959~1988年年平均氣溫增溫平緩,以每10年0.2℃的幅度緩慢上升,1987~2008年近20年增溫趨勢明顯,達到每10年0.6℃,其中尤其以1987~1996年增溫最為顯著,達到0.9℃。可見甘南地區年平均氣溫的階段變化具有多層次性。在較長時間尺度上,1961~1974年為偏冷階段,1975年開始氣溫明顯升高,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變化比較平緩,比多年平均值偏低,其中60年代后期為最冷時段;80年代以后氣溫明顯升高,其中2001年以來為最暖時段。最暖年為2007年,最冷年為1966年。
1.2年降水量統計分析近50年逐年的降水量,結果顯示近50年來甘南的降水變化具有明顯的波動性,有一個3~5年的變化周期。甘南近50年平均降水量為452.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為1998年的981.3mm,最小年降水量為2004年的198.6mm,最大年降水量比最小年降水量多782.7mm。7月份降水量從1990年開始減少特別顯著。從降水的長期變化趨勢看,降水量略呈現下降趨勢,1999~2008年降水量維持一個較低的水平,甘南連續出現兩年降水量偏少的概率較大,在60%以上。甘南各月的平均降水量變率波動幅度較大,大于黑龍江省的平均波動幅度。冬季、春季、秋季降水量均略有增加,但夏季降水量呈現減少趨勢,近10年平均降水量比60年代平均減少54.1mm;而同期黑龍江省年平均降水量略呈有上升趨勢。從甘南各季節降水量變化分析,降水量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特征,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秋季約占14%、春季約占12%、冬季約占2%。
2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1種植業結構調整氣候變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應按照氣候變暖的實際狀況,趨利避害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對于甘南來說,可利用氣候變暖、熱量條件變好、積溫增加、生育期延長、低溫冷害減輕的有利條件,適當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選育優良品種,增加喜溫抗旱作物的種植面積。在初霜晚年份,擴大晚熟大豆品種種植面積,培育耐旱、耐高溫農作物新品種,增加馬鈴薯、大豆、水稻的種植面積。由于溫度升高可將水稻、大豆的種植日期適時提前,有條件的地方進一步提高復種的指數,提高土地利用率,延長對光、熱能的利用,充分利用延長了的生長季,增加單位面積上的產量。
2.2對農作物的養分吸收及蟲害的影響在較暖的氣候條件下,土壤有機質的微生物分解將加快,長此下去將造成地力下降,從而使產量下降。在高二氧化碳濃度下,雖然光合作用的增強能夠促進根生物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補償土壤有機質的減少,但土壤一旦受旱后,根生物量的積累和分解都將受到限制。這意味著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滿足作物的需要。
篇5
關鍵詞:氣候;農業生產;評估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人類活動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全球氣候變暖越來越厲害。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生態環境都會產生影響,制約經濟、社會、生態的發展。
1 氣候變化特征
1.1氣溫變化特點
統計50年氣象資料,得出杜爾伯特地區逐年平均氣溫為4.3 ℃,50年來杜爾伯特地區的氣溫變化具有一定的波動性,但自80年代中期以來氣溫明顯上升,并一直持續到現在,目前這種趨勢仍在持續。
60年代到80年代末期氣溫較低,從90年代開始氣溫的升高趨勢比較明顯,并且比較穩定,特別是近15年來變暖趨勢更加明顯。隨著氣溫的升高,杜爾伯特地區穩定通過0℃日期和穩定通過10 ℃日期也不同程度提前。
積溫也是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要素,杜爾伯特縣1960~2009年平均穩定通過10 ℃積溫約3050 ℃,一直到80年代中期積溫升高趨勢不十分明顯,但從80年代末期開始積溫升高趨勢顯著曾強,特別是近10年來平均積溫達到3225.80 ℃,保證率達到60 %,最高積溫達到3421.7 ℃,呈階梯狀上升趨勢,這正好反應了全球氣溫升高的趨勢。
1.2降水
統計分析近50年逐年的降水量為410.4 mm,近50年來杜爾伯特地區的降水量變化具有明顯的波動性,其中最大年降水量比最小降水量多346 mm,前者是后者的2.4倍,可見旱年和澇年是間隔出現的。60年代降水量高低相間,70年代降水維持一個較低水平,80年代初開始降水進入一個高峰期,最大降水量達到594.5 mm,80年代末到現在降水高低年份交替出現。
統計分析50年各月平均降水量,可以看出杜爾伯特地區降水季節分布不均,降水年際變化較大,4~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96 %以上,其中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 %。
將逐年各季(按4~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0月為秋季、11~3月為冬季劃分)降水量按10年一個階段進行平均與50年平均進行比較,近10年年降水量略偏少,偏少5.3%,其中春季比多年平均偏多16.1 %,夏、秋季偏少,分別偏少2.4 %、44.2 %,冬季偏多29.7 %。所以,春、夏、秋三季降水量的多少是決定全年降水了多少的關鍵,其中尤以夏季最為突出。
2 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1積溫升高杜爾伯特地區氣溫上升最明顯的影響就是積溫升高,作物生長期延長,土地生產效率提高。隨著氣溫升高,春天土壤解凍時間提前,農事活動提前。通過調查,多年來杜爾伯特地區大田作物播種期集中在5月1日前后,隨著氣溫的升高,特別是近10年來作物播種期提前約5~10 d,同時初霜日期延后5 d左右。
2.2氣溫升高影響種植結構。杜爾伯特農作物以玉米為主,水稻、大豆、綠豆及其他雜糧為輔。多年來作物品種多以早熟、低產品種為主,近年來隨著氣溫的升高生長期延長,高產、晚熟品種已經占據主要地位,大大提高農業產量。
2.3氣溫升高使蒸發量變大容易導致干旱發生。近年來年際降水變化較大,時空分布不均,且有一定的下降趨勢,同期氣溫升高趨勢明顯,特別是春、秋季表現尤為突出,使得干旱天氣經常發生,給全縣農牧業生產造成嚴重威脅。
2.4氣候變化導致極端災害天氣頻發。除了干旱對農牧業造成損失外,其他極端天氣也頻繁發生,如大風、局地強降雨、冰雹等。其中2008年發生在煙筒屯鎮的大暴雨對當地的農田及房屋造成極大損失,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據農業部門統計,近年冰雹等其他災害造成的損失也有上升的趨勢。
2.5農作物病蟲害害加重。任何一種農作物害蟲都要求一定的環境條件,蟲害的發生時間及發生程度隨氣候的變化而變化。氣候變暖將會使蟲害發育的速度加快,繁衍代數增加,增加病蟲害發生、流行的幾率。杜爾伯特地區氣溫升高,必然也會造成害蟲的發育速度加快,繁殖代數增加。
3 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
從本文的分析看出,從80年代末到現在是杜爾伯特地區氣溫上升最快的時期,這也基本符合全球氣候變化的趨勢。因此,采取措施來減小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3.1繼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我縣屬于半干旱地區,為了應對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加大了農田水利建設力度,相繼建成了中部引嫩和南部引嫩工程,把嫩江水引入我縣境內,大大緩解了沿途的農業用水難的問題。近年又相繼改造完成了江灣鄉提水工程及綽爾灌區工程,改善了當地農業種植結構,大大提高土地生產力。以后應當繼續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完善農業灌溉系統,鼓勵農民多打抗旱井,提高應對干旱災害的能力。
篇6
一
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是指能夠識別(如采用統計檢驗)的氣候狀態的變化,即平均值變化和/或各種特性的變率,并持續較長的時間,一般可達幾十年或更長時間[1]。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是不容爭辯的事實,只是氣候系統和氣候要素變化的原因、幅度和區域分布迥異,且未來氣候變化預測還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氣候變化影響了糧食的安全。所謂糧食安全,是指“保證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夠得到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夠糧食”。(聯合國糧農組織)中國的一些學者結合中國國情,根據FAO的定義,對糧食安全概念作了進一步闡釋。例如,郭書田認為:“中國糧食安全應該包括五方面內容,即糧食自給率、糧食庫存率、農民收入、生態環境、食物安全等。”[2]翟虎渠認為:“現代糧食安全的概念應包括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3]從以上對糧食安全的定義可以看出,無論國際或者中國學者怎樣定義糧食安全,其中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都要確保有足夠的糧食。充足的糧食儲存量是國家安全的先決條件,離開這個條件談國家安全,那國家安全就好比是空中樓閣。
二
“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民以食為天的觀念如此源遠流長,反映了中國幾千年文明史和農業關系至為密切。糧食是國民經濟基礎中的基礎,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目前,全球氣候的變化對中國的糧食安全有如下的影響:
第一,氣候變化影響中國糧食的充足供應。糧食的充足供應,指在數量上和市場上有糧可食,包括糧食生產、糧食儲備以及外來糧食援助等。全球氣候體系的異常導致中國在降水、氣溫、自然災害爆發頻率和分布、水資源利用、病蟲害發生機制等方面出現反常,最終沖擊中國糧食的生產和供應。
溫度對糧食單產的影響。在中國,升溫對東北農業區來說是有利的,因為升溫可以延長作物生長季節,而且減少低溫冷害的威脅,是其有利的方面;另一方面,氣候變暖會導致積溫增加,從而使作物的生長期延長。但增溫也有不利的一面,氣候變暖,特別是冬季溫度升高,將有利于害蟲和病原體安全越冬,使來年的蟲病源基數增大,加重危害程度。
氣溫升高對水分有效性也將產生影響。氣溫升高使蒸發量增加,導致了作物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良好的灌溉條件,也只能一定程度地緩和蒸發量增大引起的干旱,并不能完全補償增溫帶來的減產效應。另一方面,土壤水分條件通過影響土壤的透氣性而影響土壤固有有機碳的礦化分解和外源有機碳的降解,進而影響土壤有機碳含量。若土壤水分充足,那么土壤空隙度就大,就促進了有機碳的礦化分解[4],增加土壤肥力。但蒸發量變大會使得土壤水分不足,影響有機碳的礦化分解從而影響糧食單產量。
而在氣溫升高而降水量不增加的情況下,又將會出現中國農牧交錯帶向南擴展。首先,東北與內蒙古接壤地區農牧交錯帶的界限將南移70千米左右。其次,華北北部農牧交錯帶的界限將南移150千米左右。再次,西北部農牧交錯帶界限將南移20千米左右[5]。農牧交錯帶的南移使得草原面積有所增加,但同時也加大了荒漠化的可能,導致中國糧食安全問題進一步加重。
第二,氣候變化影響中國糧食市場價格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氣候變暖后,土壤有機質的微生物分解將加快,這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而施肥量的增加意味著生產成本的增加。同時,氣候變暖可能會加劇病蟲害的流行和雜草蔓延,因此不得不增加農藥和除草劑的施用量,而這將增大農業生產成本。糧食市場價格波動,實際上是通過生產投入要素變動來實現的。所以當生產成本發生變化時,市場對之進行反應的可能途徑就是調整價格和增加市場供求量。而農民生產積極性受挫以及氣候變化引起的自然災害加重導致的糧食減產,使得糧食市場供不應求,糧價就會上漲。糧價上漲一方面對糧食增產起到刺激和促進作用[6];另一方面糧價上漲又會影響中國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引起通貨膨脹,往往會發生經濟社會的震動,1993 年和 2003 年就是兩次典型案例。
三
氣候變化已經對中國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造成巨大挑戰,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積極開展氣候變化應對策略的研究,進行遠期的規劃和防御,發揮優勢避免劣勢,保障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和糧食安全。
第一,應對氣候變化的糧食安全科研政策對策。綜合運用氣候學、農學、遺傳育種學、災害學、生產經濟學等多門學科理論方法,以氣候變化與糧食安全之間的相互作用為切入點,以農業主產區為重點研究區域,研究并揭示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系統的影響機理與適應機制,為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理清科學思緒[7]。
第二,應對氣候變化的糧食安全技術選擇。采取有效得當的農業技術應對氣候變化(如優質農作物品種選育及產業化技術、轉基因生物技術、重大病蟲草害預測預報及防御技術、高效低毒新型化學農藥及生物農藥的創制技術、高效低污染新型化肥農膜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所帶來的破壞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利用氣候變暖所帶來的有利農業生產條件。
篇7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弊端也在不斷顯露,隨之帶來的就是過度的開發,使然環境受到了極大的污染,21世紀以來,由于經濟的過度膨脹開發,使得全球變暖現象嚴重,人為的破壞嚴重影響了氣候變化,從而在國際上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因為氣候變化給水文水資源帶來的巨大影響,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活動,破壞了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水資源對人類的發展不可或缺,本文就氣候變化與水文水資源之間的聯系,以及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分析,提供出解決水資源污染缺乏方案。
【關鍵詞】
氣候變化,水文水資源,影響分析
近年來溫室效應嚴重,人為排放二氧化碳使其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引起了全球范圍內的氣候變化,氣候變化變化嚴重又可能給各個地區帶來強烈的自然災害,例如干旱,洪澇等,這就對我們的水文水資源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作用,所以研究氣候變化與水文水資源之間的聯系,找出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具體影響,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資源的缺乏污染問題。
1.氣候變化與水文水資源的作用關系
就我國來說,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加劇了氣候的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已經相當嚴重,極大的破壞來了生態環境的穩定跟可持續發展,縱觀全球來說,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到到達了一個臨界點,近幾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地區發生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追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一系列的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對水資源的破壞。氣候的主要變化就是全球變暖現象,平均氣候升高,就會帶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的變化,例如氣候上升將會引起海平面上升,當海平面上升到一定范圍后,就會破壞生態環境的穩定,全球變暖趨勢不斷加深,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那些冰川海洋的融化,一些積雪開始消融,導致海平面不斷地上升,再加上溫度上升對水的一個擴張作用,這樣循環往復不斷地惡化,就在一定的情況下影響了降水的正常穩定情況,加劇了洪澇以及干旱的發生幾率,長此久往,只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全球繼續變暖,氣候變化更加莫測,對水資源的影響也是更加嚴重,生態環境持續破壞。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對水資源的需求也就更大,用水增加,污水排放也就更多,水文水資源污染更加嚴重。氣候變化會對水循環造成極大的影響,可利用的水資源數量將會減少,水資源在空間跟時間上的利用也會重新分配,這就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對人類的生存跟發展造成了阻礙。
2.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分析
目前,在全球范圍上都產生了明顯的氣候變化,它的顯著特征就是氣溫的逐漸上升趨勢,全球變暖就會引起水文循環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降水的功能,使得不同地區的洪澇干旱災害嚴重。為了生態環境的穩定,也為了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就要去研究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具體影響分析。研究氣候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有利于我們保護整個生態平衡,對于環境保護,以后的可持續發展,運行規劃管理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很早就開展了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影響的研究,通過大量的研究以及現存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大致清楚的知道目前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氣候變化對冰川積雪的影響。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溫室效應嚴重,這就造成了一部分的冰川積血融化,冰雪的提前不正常消退必定影響著河流量以及流向,這就造成了那些高緯度地區依靠積雪冰川的正常消融的水資源減少,在持續的升溫作用下冰川積雪甚至能夠完全消融,到時候高緯度地區的水源將消失,威脅著人們的生活。氣候變化對河流的影響。氣候變化對那些河川徑流起著很大的影響力,氣溫變化,不僅會使河水的流向發生變化,還會使河水縮減,部分地區將大面積出現河流干枯現象,再加上人們的污水排放,對河流的污染就更加嚴重,嚴重影響了水文水資源。
氣候變化對降水量的影響。全球變暖現象,不僅在氣候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還會通過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徹底的威脅著人們的生活。氣溫升高,就會使海洋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另外溫度的升高也會使海水擴張,從而蒸發量增大,這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長期作用下,必定會使降水量發生嚴重的變化,使得一些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特別是對干旱地區的危害更大,會加劇干旱的程度。降水量發生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江流湖泊的水質,在持續惡化的基礎上,加速了水資源的污染匱乏,也加劇了生態環境的破壞。氣候變化導致的缺水問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急劇增加,本身就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地加大,用水量的增加也造成了排水量的增加,一些廢水污水的不合理排放不僅會污染水源,還會加劇環境的破壞,這就使得水資源更加的緊張。目前干旱跟缺水情況嚴峻,甚至在非洲一些干旱地區加劇缺水現象更加嚴重。水資源有限,如果再這樣繼續的不合理利用,只顧經濟的發展,忽略經濟發展的同時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就會使水資源的可利用率大大降低,這就導致在不久的未來缺水問題嚴峻。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非常巨大,水資源的儲備減少,又會影響自然生態以及社會經濟,人文發展的各個方面。
3.國內外有關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研究進展
國際上很早就出現了關于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研究,早在20世紀80年代世界氣象組織就概述了氣候變化水文水資源影響,國際上多次進行氣候變化評估,以及探索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分析,國際上成立有專門的氣候變化組織,并且舉辦有多場科技大會,探討研究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問題,探索研究在人類活影響下,全球氣候變化與水文水資源的影響規律。我國也開展了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資源的研究分析,分析在不同地區,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具體影響,通過降水,氣溫,水蒸發等的變化來具體研究影響規律,預測未來氣候變化趨勢,進行提前控制。
4.研究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
為了生態環境的穩定,在保證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保證水文水資源的合理運用,這就要求我們在全球氣候變化的情況下,研究對水文水資源的優化管理,水資源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必要環境因素,氣候變化如此急速,就要求我們要保障水文水資源的正常運行。目前的情況不容樂觀,氣候變化已經開始通過降水等變化使得海平面上升,導致一系列的干旱洪澇災害,尤其是對干旱地區來說,旱災更為嚴重,氣候變化與水文水資源的變化緊密聯系,這就需要一些相關人員加快對水文水資源的分析進展。經濟建設是很重要,但是,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取短暫的經濟進步,目前不止各個地區發生不同程度的干旱洪澇,還有一部分地區出現水資源短缺問題,我們要對這些水資源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重環境保護,一些工廠的廢水污水排放要經過凈化處理,不能污染水資源,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緩解氣候變化情況,并且要有相關專業人員,健全水資源管理制度,研究氣候變化跟水資源的關系,掌握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具體影響。在現存的環境下,也要加大對干旱缺水地區的供水,對于洪澇多發地,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減少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
5.結束語
正確認識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了解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在發展的同時要保證生態環境的穩定,要學會關注氣候的變化,減少對大自然的傷害,合理的開發利用水資源,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而達,氣候變化與人類,2011,01(1),50-86
篇8
德國知名的經濟議題觀察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在《氣候經濟學》里說:“天氣在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經濟活動中扮演著決定性角色”,同樣一場大雨,下在菲律賓的納卯和下在德國科隆市,兩者的效果就大有不同。對納卯市來說,這場雨代表了一次小災難,除了戶外作業無法進行之外,沿著山坡出現的溪流,還會沖走所經之路上的所有東西,因為積水旅客會遭受到種種不便。如果配電箱又剛好滲水,那么整個區域可能還會因為這場雨而癱瘓好幾個小時。同樣的一場雨,如果下在科隆市,街上的行人可能會涌入商店、咖啡廳或百貨公司,一面躲雨,一面在這些地方消費。
一份名為《2007年氣候變化:氣候變化的影響、適應和脆弱性問題》的報告指出,金融業各個層面都將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首先是銀行業,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將導致一些公司無法承擔到期的貸款而使銀行借貸風險加大,導致銀行呆壞賬增加;然后是期貨市場,農產品期貨和原油期貨價格受氣候變化影響顯著,并反映在交割成本中;從證券業來看,氣候變化導致企業運營風險增加,直接關系到個人投資者的金融安全;當然,受影響最大最直接的是保險業。
現在我們面對的是汶川地震。在地震當日及其后的兩個交易日,A股市場并沒出現極端氣候變化引致的劇烈市場波動,而川渝地區的66家上市公司的緊急停牌也避免了過度的市場波動。事實上,由于此前長達12周的調整,市場心理及操作已經趨于理性。另外,由于災情的詳細數據和位于川渝黔的部分上市公司的損失評估并未公布,因此市場反映只是靠普遍推斷。
目前,業界傾向于“地震不改股市中長期格局”的判斷,在此,筆者也贊同。一般突發的自然災害對短期的農林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影響較大,但對醫藥、環保板塊以及基礎建設產業的股票則有益;從GDP情況看,川、陜、渝、滇、黔等受災區占全國GDP的比重不足17%,不具有從根本上影響GDP增長的可能性,而且,因為GDP增長以流量統計,因此由于災后重建工作會增加當地的需求和支出,因此反映在地區GDP增長上很可能是正值。如果尋找前例的話,可以看到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案例,在地震當日日經指數僅跌0.23%,而且盤中建筑類股普升,而股指真正大跌的是在一周之后,用于媒體的渲染,市場對損失數據的反應過度。而且,大阪和神戶是日本最重要的城市圈之一,GDP占比超過25%,而四川全省的數字是3.9%。
股市前景與經濟走勢息息相關,從多方面分析,汶川地震對股市帶來的沖擊都是有限的。但投資者一定不能輕視其對個別行業影響的遠期效應。
如同地殼運動一樣,大盤原本有自己的前進節奏,因為突發事件帶來的影響作用于盤中,就會引發價格的變化。目前盤面觀察,市場中持股觀望氣氛明顯,目前對保險股的冷落屬于常規判斷。正因為對大盤影響弱對個股及行業的分析才更顯重要,在今后的幾個月中應回避某些實質上受到影響的上市公司。對于目前表現突出的醫藥板塊來說,震災的作用只是短期的,難以影響某一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其他受影響行業如下:
保險業
最終,保險公司將承擔部分災難的賠償。由于地震造成的災害屬于不可抗力,因此財產保險享有除外責任,賠償金額不會很高;對于壽險來說,統計數據沒出來前實在難以估量,但是由于再保險公司將分擔部分損失,因此保險行業出現深跌的可能性不大。由于業績增長預期調低,因此并不建議投資者中線持有。
旅游業
從震中及周邊地帶的示意圖上可知,本次地震波及了四川的主要旅游景點。因為地震有一個長期的心理作用及觀察防范的時間段(短期不少于3個月),因此當地旅游業必然受到影響,由此引致旅游配套產業相應回落。尤其是正值5月開始到11月的旅游旺季,因此建議回避相關上市公司。
零售行業
由于災后重建的需要,當地的零售業將有一個小幅高速增長的可能性,食品及生活必須消費品的需求將增加,但由于地震帶來的心理影響可能會使當地居民的消費傾向于保守,因此高端百貨和奢侈品的消費短期將回落,短線選股敬請注意。
篇9
關鍵詞:氣候變化;農業;適應措施;對策
中圖分類號 X196;F0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4)05-0019-06
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約上升了0.85℃。與1850-1900年相比,2003-2012年這10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8℃。近百年來,全球平均降水量變化不明顯,但區域差異明顯,極端干旱洪澇事件頻發[1]。根據《中國氣候變化監測公報》(2012),1901-2012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并伴隨明顯的年代際變化特征,其中1913-2012年中國地表平均氣溫上升了0.91℃,氣候變暖導致中國部分地區的氣溫、降水、日照等主要氣候因素發生改變。農業是對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和脆弱的領域之一,任何程度的氣候變化都會給農業生產及其相關過程帶來潛在的或顯著的影響,特別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誘發的自然災害將造成農業生產的波動,危及糧食安全,社會的穩定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中國地域遼闊,各區域之間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等差異較大,因此受氣候變化影響的農業領域區域差異特征尤為顯著[3]。東北區氣溫呈顯著升高趨勢,農作物種植面積擴大,生長季延長,干旱趨勢增大,水稻產量減少,病蟲害出現,次要病蟲害發展為主要病蟲害。華北區隨著氣溫升高和降水減少,糧食產量降低,水資源短缺加劇,積溫增加,作物生長季縮短,可能復種指數增加,晚熟品種種植增加。華東區增溫速率呈加快趨勢,區域旱澇事件趨多趨強,雙季早稻和夏糧種植面積呈減少趨勢。華中區氣溫呈顯著升高趨勢,雙季稻,春性小麥種植區域增加,水稻生育期縮短,氣候變暖病蟲害發育速度加快。華南區主要植物,動物的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遲,氣候帶有加速北移趨勢,雙季稻中高適宜種植區面積增加,水稻生育期縮短,產量波動增大。西南區主要表現在氣候帶向高海拔和高緯度的位移和作物產量和品質上,山區水稻和玉米等中晚熟品種產量會提高,春旱尤為突出,大田作物產量受影響。西北區無霜期顯著延長,提早了春播作物播種期,推后了秋播作物播種期,加快了作物生長發育速度,種植區域向北和高海拔區域擴展,干旱加劇,種植結構改變,病蟲害增多。
總之,氣候變化對農業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和多層次的,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有利有弊,不同區域之間存在很大差別,對我國農業而言,如何趨利避害,科學應對氣候變化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 氣候變化對農業領域產生的重大影響
1.1 氣候變化對農業氣候資源的影響
農業氣候資源直接影響農業的生產與布局,光、熱、水資源是農業氣候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變化已對農業氣候資源產生了重要影響。氣候變暖使我國年平均氣溫上升,農業生產所需的熱量資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延長了氣候生長季,研究表明[4],年平均溫度增加1℃時,≥10℃積溫的持續日數全國平均可延長15天左右。如東北地區近50年平均氣溫上升1.5℃,增溫率為每10年0-3℃。當熱量資源滿足的情況下,水分則是決定農業發展和產量水平的主要因素。然而氣候變暖使土壤水分蒸發量加大,熱量資源增加的有利因素可能會因水資源的匱乏而得不到充分利用,作物產量波動的氣候風險性增加,如華北平原地區作物生育期內的自然降水和底墑水只能滿足冬小麥全生育期需水的1/3-2/3,如果沒有灌溉,冬小麥全生育期缺水率20%以上出現的概率大都在80%以上,缺水率30%-40%的重旱年出現的概率高達30%[5]。
1.2 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種植制度和布局的影響
氣候變化使我國的種植制度和農業布局發生改變。氣候變化使我國年平均氣溫上升、積溫增加、作物生長期延長,從而導致種植區成片北移,有研究表明,平均氣溫每升高1℃,年平均氣溫等值線將北移1.76°N,種植制度分界線將北移2.44°N,相當于復種指數提高7.2%。據估計,在品種和生產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到2050 年,氣候變暖將使目前中國大部分兩熟制地區有可能成為三熟制適宜種植區;兩熟制北界將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區的中部,一熟制地區的南界將北移250 km-500 km,一熟制地區的面積將減少23%[6]。如東北地區隨著氣溫的升高,喜溫喜濕作物水稻的種植北界已經移至大約52°N的呼瑪縣等地區,玉米的栽培北界向北擴展到黑龍江呼瑪縣, 向東擴展到遼寧東部山區,小麥作為喜涼作物,在溫度、經濟和技術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呈現出顯著的北退現象[7-10]。
1.3 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農業的不穩定性增加,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將會受到影響。研究表明,華北平原區域在夜間冠層增溫2.5℃,冬小麥生育期提前、生長期縮短,產量下降26.6%[11]。從1991-2000年,華北平原耕地生產潛力小幅減少1.1%,約52.7 kg/hm2[12]。研究估計,如果不采取氣候變化適應對策,到2030年全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可能下降5%-10%[13-14]。氣候變化同時也會對農作物品質產生影響。CO2濃度升高對品質的影響因作物品種而異。在CO2濃度加倍的條件下,大豆、冬小麥和玉米的氨基酸和粗蛋白質含量均呈下降趨勢[15]。當溫度和CO2濃度均增加時,水稻籽粒蛋白含量降低,對人體很重要的鐵、鋅元素以及稻米籽粒營養品質(蛋白質與氨基酸含量)顯著下降,直鏈淀粉含量將會增加[16]。
1.4 氣候變化對農業旱澇及病蟲害等氣候災害的影響
隨著氣候變化,高溫、洪澇、干旱、臺風、寒害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有可能增加,最主要的是干旱和洪澇災害發生幾率較大,其導致的災害損失約占氣象災害的70%-85%。氣候變化會加劇農作物病蟲害的流行和雜草蔓延,病蟲害出現范圍也可能向高緯度地區延伸。研究表明,生長季變暖可使大部病蟲害發育歷期縮短、危害期延長,害蟲種群增長力增加、世代增加,發生界限北移和海拔界限高度增加,危害面積和程度不斷加大加重,尤其是水稻病蟲害早發和向北擴張趨勢突出[17-18]。
1.5 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貿易的影響
氣候變化影響糧食安全,全球糧食總產量因嚴重自然災害而降低,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產量總體上因全球變暖可能會減少5%-10%左右,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減產為主。而當前世界主要糧食價格波動呈放大趨勢,糧食安全問題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氣候變化影響農產品貿易,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增加,災害頻繁而嚴重。未來氣候變化影響農業生產, 也間接影響農產品價格和貿易活動,相關研究認為中國的氣溫升高降低了糧食貿易量[19-20]。
2 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技術措施
綜合相關文獻分析,目前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適應技術措施包括:
2.1 調整農業種植制度和布局
針對氣候變化對農業種植制度和布局的影響,在分析和預測農業氣候資源條件變化的基礎上,調整農作物的種植模式,改進農作物的品種布局,提高復種指數,調整作物種植季節[21]。如西北干旱區減少高耗水量的農作物種植,增加馬鈴薯等節水、耐旱型農作物的生產。東北地區利用氣候變暖熱量增加趨勢,應適當推進水稻種植區域北移,華南地區適當增加雙季稻中高適宜種植區面積,西南地區應向高海拔和高緯度地區增加農作物種植面積[22]。
2.2 選育優良農作物品種
針對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影響,開發農作物高光效育種,抗高溫育種技術,選育抗逆品種,提高作物的光合效能以及對逆境的抵抗能力,不但可以抵消氣候變化引起的不利影響,還可以充分利用未來農作物的高CO2肥效作用使糧食獲得增產,保證子孫后代的糧食安全。如隨著氣候變暖,熱量資源的增加,玉米早熟品種逐漸被晚熟品種代替,過渡型、半冬性或弱冬性生態類型的冬小麥品種逐漸取代強冬性冬小麥品種,這些都是應對氣候變暖的適應,有助于農作物總產的穩定和提高。
2.3 加強農業氣候災害防控
針對氣候變化對農業旱澇及病蟲害等氣候災害的影響,開展農業氣候災害預測,建立農業災害監測與預警系統,特別是建立干旱、洪澇、低溫災害、重大植物病蟲害等防空減災體系,并建立農業災害保險機制等,同時開展研發生物農藥有效靶標技術,物理與生態調控技術以及化學防治技術等,有效規避農業氣候災害風險。
2.4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高農作物抗旱,抗澇等能力,有利于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和防御災害能力,如推廣膜下滴水等節水灌溉技術、地膜和秸稈覆蓋技術,可以提高地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及增加土壤有機質。在干旱缺水山區興建一批蓄水塘庫,普及集雨設施與補灌技術,開展坡改梯和溝壩地農田基本建設等,提高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物質基礎與適應能力。
3 農業領域在適應能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1 農業領域適應技術薄弱分散,尚未形成和建立適應技術清單和適應技術集成體系
農業領域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還處于發展的初步階段,各類技術分散于不同部門,其應用領域、影響范圍和成熟度均有不同,限制了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發展,農業領域適應技術主要集中在農作物品種改良、農業氣候災害防控和基礎設施條件建設上,適應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較弱,適應技術之間相互聯系和依賴性相對較差,適應技術缺少典型區域示范,有效的適應技術薄弱,如在西北、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適應溫度升高的農業生產技術,目前仍在試驗中,尚未形成配套和示范規模[18]。部分適應技術措施可操作性不強,尚未形成和建立可操作性的適應技術清單和適應技術集成體系。
3.2 農業領域適應技術評估方法中缺少對適應技術的成本效益分析
選擇適應技術和措施是存在風險和成本的,目前我國對氣候變化適應的農業技術尚停留在對現有可用技術的分析篩選,基于氣候變化影響的風險分析,采取有效性的針對適應技術措施以及對各可行農業適應技術的評估研究還很缺乏,對適應技術的表達方式和適應效果分析比較薄弱,目前對適應成本效益分析的全面評估仍然非常缺乏,應推進相關研究,以便為制定和實施適應對策提供科學依據。
3.3 農業領域適應技術研發和推廣的資金和政策保障體制薄弱
適應氣候變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由于適應的基線較低,在適應行動中需要投入的資金更大[23]。目前我國農業領域尚未構建完善和成熟的適應技術推廣體系,尚無行業可操作性的適應技術清單,在技術研發和引進以及適應技術措施示范方面缺乏穩定的資金和政策保障。
3.4 缺少對農業領域適應技術推廣的國家戰略規劃與國際合作
目前農業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措施開發和應用水平很不平衡,理論研究較多,實踐信息不足。對適應技術研究的科學基礎薄弱,目前科學認識水平尚不足以滿足制訂科學的適應規劃的需要。因此,在采取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行動中,缺少國家適應戰略規劃的指導,導致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適應行動分散、針對性不強。由于缺乏有效的國際合作制度,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適應問題上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和矛盾[23],不能公平和及時掌握農業領域適應技術研究與創新的最新動態,導致在引進、吸收和轉化先進技術方面的國際合作基礎薄弱。
3.5 對農業領域適應技術的公眾關注程度不高
雖然國內外對適應氣候變化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途徑達成一致。但是氣候變化的適應問題卻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對如何提高公眾適應氣候變化的意識與管理水平,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做得很少。當前中國農業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經營為主,小規模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同農業現代化的矛盾突出,相關政策推行、技術普及成本高昂,可操作性難度大。因此,應進一步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的先進農業技術的普及、推廣及應用培訓,提高公眾對氣候變化影響認識的深刻性和行動的自覺性[23]。
4 未來農業領域適應技術措施發展對策
4.1 加強氣候變化對農業領域影響的科學系統研究,減少不確定性,提升農業在全球氣候談判中地位
農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增長快、減排潛力大以及較高的生態脆弱性等決定了其在全球氣候談判中的地位隨著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發展而日漸提升。農業在氣候談判中地位的變化對氣候談判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4]。然而由于氣候變化事實研究的不確定性,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增加,產量波動加大[25]。因此,加強氣候變化對農業領域影響的科學系統研究,開展適應技術的成本效益分析,農業適應技術選擇與評價既要考慮區域之間的差異性,還要考慮區域內部的相對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減少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提升農業在全球氣候談判中地位。
4.2 建立區域性和綜合性的農業適應技術清單和技術集成體系,并示范推廣
在充分收集和總結現有農業適應技術基礎上,根據不同區域氣候變化對農業領域的影響和響應特征,構建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適應技術清單(見表1),并選擇典型區域進行示范,全面推廣成熟與無悔的農業適應技術。建立農業適應技術集成體系,對各種適應技術進行選擇、優化、配置,形成一個由適宜要素組成的、優勢互補的、匹配的有機體系,當前階段,我國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整合集成亟需開展的關鍵工作包括: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構建與技術清單編制; 優選現有比較成熟的適應技術,吸收最新適應技術研發成果,評估其綜合效益與適用范圍,構建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的基本理論與技術體系框架[26-27]。同
時為避免人類無序適應活動所可能產能的不利影響,需開展相應的科學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協調不同部門以形成有序適應,從而實現科學應對氣候變化,達到“有序適應、整體最優、長期受益”[28]。
4.3 建立農業領域適應技術選擇的方法步驟
在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適應技術清單與技術集成框架體系基礎上,選擇和分析農業適應技術應包括四個方法步驟[29]:
一是全面分析農業領域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及其脆弱性和敏感性;
二是正確表達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和優先考慮選擇的適應技術和措施;
三是科學評估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適應技術成本與效益;
四是有效選擇區域性農業適應技術并示范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EB/OL]. http://ipcc.ch.
[2]周曙東,周文魁,朱紅根,等.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1):33-37.[Zhou Shudong,Zhou Wenkui,Zhu Honggen,et 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10(1):33-37.]
[3]科學技術部社會發展科技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適應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Social Development Attend to Technology Division of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ST),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Studies on National Strategy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M].Beijing: Science Press,2011.]
[4]趙秀蘭.近50年中國東北地區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1(9):144-149. [ Zhao Xiulan.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Northeast China in Recent 50 Years [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41(9):144-149.]
[15]高素華,王春乙.CO2對冬小麥和大豆籽粒成分的影響[J].環境科學,1994,15(5):65-66.[Gao Suhua,Wang Chunyi. Effect of CO2 on the Grain Compositions of Winter Wheat and Soybea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4,15(5):65-66.]
[16]高明超,楊偉光.氣候變化及其對農作物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0,(1):293.[Gao Chaoming,Yang Weiguang.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J].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1):293.]
[17]霍治國,李茂松,王麗,等.氣候變暖對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12,45(10):1926-1934.[Huo Zhiguo,Li Maosong,Wang Li,et al. Impa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Crop Diseases and Pests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2,45(10):1926-1934.]
[18]潘根興,高民,胡國華,等.應對氣候變化對未來中國農業生產影響的問題和挑戰[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1,30(9):1707-1712.[Pan Genxing,Gao Min,Hu Guohua,et al. Issues and Challenges on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China’s Future Agriculture[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707-1712.]
[19]任曉娜,孫東升.氣候變化對中國糧食貿易的影響研究[J].生態經濟,2012,25(3):99-101.[Ren Xiaona,Sun Dongsheng.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Grain Trade[J].Ecological Economy,2012,25(3):99-101.]
[20]FAO. 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How Does International Price Volatility Afect Domestic Economies and Food Security?[R]. Rome, Italy, 2011.
[21]陳兆波,陳霞,董文,等. 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現狀與科技對策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專刊):446-450.[Chen Zhaobo,Chen Xia,Dong Wen,et al. Research of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and the Technological Measures [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22(S1):446-450.]
[22]王雅瓊,馬世銘.中國區域農業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選擇[J].中國農業氣象,2009,30(增1):51-56.[Wang Yaqiong,Ma Shiming. Technological Options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2009,30(S1):51-56.]
[23]李虎,邱建軍,王立剛,等. 適應氣候變化:中國農業面臨的新挑戰[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33(6):23-28.[Li Hu,Qiu Jianjun,Wang Ligang,et al. Adaption To Climate Change: New Challenges To Chinese Agriculture[J].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2012,33(6):23-28.]
[24]高小升,嚴雙伍,方建斌. 農業在全球氣候談判中地位的變化及其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4):37-43.[Gao Xiaosheng,Yan Shuangwu,Fang Jianbin. Change of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 and Its Impact[J].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3,13(4):37-43.]
[25]丁一匯,林而達,何建坤.中國氣候變化:科學、影響、適應及對策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201-207.[Ding Yihui,Lin Erda,He Jiankun. Chinese Climate Change: Sience,Impact, Adaptation and Policy Research [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9:201-207.]
[26]韓榮青,潘韜,劉玉潔,等.華北平原農業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集成創新體系[J].地理科學進展, 2012,31(11):1537-1545.[Han Rongqing,Pan Tao,Liu Yujie,et al. Integrated Innovation System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North China Plain[J].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31(11):1537-1545.]
[27]潘韜,劉玉潔,張九天,等. 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的集成創新機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11):1-5.[Pan Tao,Liu Yujie,Zhang Jiutian,et al.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22(11):1-5.]
篇10
關鍵詞:氣候變化 水文水資源 影響 挑戰
眾所周知,當前室溫效應導致了全世界的氣溫升高,使得氣候也隨之出現了變化,惡劣的暴風雪等時有發生。加上其他問題導致的氣候變化,引起了當前水文水資源的改變。進而對人類的社會以及大自然的生態等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尤其是人類社會的工業、農業以及經濟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對水文水資源的開發、使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對水文水資源進行研究的同時,要對于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所帶來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和預測是非常必要的。IPCC在對全世界的氣候變化前后進行了四次統計,并依據相應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和預測,結果表明,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本文基于IPCC的統計數據,對全球性氣候的變化給予人類社會和大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影響進行了闡述,并對我國的水資源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對于未來水資源工作的重點進行了進一步的討論和分析。
1.氣候的變化對全世界的水文水資源產生的影響
眾所周知,室溫效益誘發了全球性的氣候變暖,進一步促使了海平面增高。近年來,氣候溫度的升高相應的導致了南極和北極積雪和冰川逐漸融化。IPCC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在過去的五十年中,全世界的溫度基本上十年增加0 .13 ℃。這個數據是過去一百年平均增長速度的兩倍以上。而且,近年來,氣候的變暖問題越來越嚴峻,統計數據顯示,1978年后北冰洋范圍內的冰雪面積減少速度約為2.7%每十年。而且,陸地冰川的大量減少,相應的就產生了海洋平面增高的結果。此外,海洋水也會因為溫度的增加,出現水面的擴張問題,而海水的擴張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海洋平面的增高。IPCC的統計數據中,1961年到2003年這個階段內,海洋的水平面的上升速度為1.8mm/年,而在1993年到2003年這個階段內,海洋的水平面的上升速度為3.1mm/年。
此外,當前全世界的氣候變暖狀況,也導致了降水量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全世界氣候的變暖,造成了大氣環境水循環形態的加劇和活躍,相應的就造成了大氣中水含量的增加,因此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局部范圍大暴雨等災害的發生,而其他地區則相應的就會產生干旱的狀況。
2.氣候的變化對當前全世界水文水資源影響的預測
當前,全世界的氣候的變化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相應的水文水資源也發生了隨之而來的改變,雖然這些改變是細微的,但卻是不能不被重視。尤其是全球范圍內的降水問題,伴隨著全世界氣候氣溫的增加,很多的地區范圍內,出現了降水量差異很大的狀況。而且這種差異性的變化,相比于上世紀呈現出顯著的增加。
當前的全球范圍內的雨水情況表現為高緯度的區域降水量增大的狀況。在中緯度的北部區域、南極、熱帶以及東亞地區等區域,就出現了年降雨量的增大。而澳大利亞地區以及中美洲的一些地域則出現了年降雨量的降低。近年間,由于水分蒸發量的增加以及氣候溫度的提升,降雨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暴雨和干旱的狀況出現幾率越來越多。權威機構預測,這種極端的降雨狀況出現幾率將不斷的增大,而且極度的程度也會越來越惡劣。也就是說,全球范圍內,很多的地區會出現洪澇等自然災害,而另外的一些地域則會出現干旱等自然災害。
此外,全世界氣候溫度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對水資源的水質和水量等造成了影響。IPCC的統計數據表明,全世界的氣候溫度每提升一度,就會有4~17億的人口面臨缺水的問題,而氣候溫度一旦提升兩度,相應的就會出現二十億的人口面臨缺水問題。如果地球表面的溫度提升了7~9攝氏度,將會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面臨洪澇災害的影響,進而將有11~31億的人口面臨缺水的問題。如果問題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到二十一世紀末,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地面將出現干旱的狀況。而且環境氣候溫度的提升,也會造成水質質量的污染和退化,進一步的,水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也跟著水流的狀況發生變化。
3.氣候變化對我國當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
當前,全球范圍內的氣候的變化以及其造成水文水資源改變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且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對于的全世界氣候溫度的變暖及其帶來的危害也有了深刻的認識。我國的氣候特點非常的明顯和多樣化。有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組成。這也造成了氣候的提升對于我國的水文水資源所帶來的影響具有差異性。
氣候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國降雨情況的分別和強度的差異性。當前,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的西部地區在降水量上具有逐年提升的勢態,相應的表現為西北地區降水量的提升和西南地區降水量的降低。在我國的東部地區,其局部的降水量變化非常大,其中華北的中部以及西南的沿海地區具有降雨量增加的勢態,而華北的大部以及華東的北部地區則相應的表現為降雨量的逐年減少。同時,在降雨的頻率上,我國的華南地區則有著顯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區的降雨量則有著顯著的提升。此外,地區降雨量的提升,不等同于地區水資源總量的提升。這是由于在地區氣候溫度增加的狀況下,水分的蒸發總量以及植物中水分的蒸騰在很大程度上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可利用水資源中河流中實際的水資源總量降低的狀況。
環境氣候溫度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國當前冰雪面積的降低以及冰川面積的減少。我國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西北山區中,山峰冰川的面積逐漸的變少,這相應的體現在以冰川融化為關鍵補給來源的河流水流和水量的降低。
當前氣候溫度的提升,在對降雨量的頻率和強度造成影響的基礎上,對當前的水循環系統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此外,當前氣候溫度的提升還對暴雨和干旱等帶來的水災等有密切的關系。這些自然環境包括森林、濕地等,以及相應的生態系統等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氣候的變化造成的。當前,氣候溫度的提升,進一步的造成了水資源溫度的增大,而水資源溫度的增大,也就造成了水分蒸發總量提升,進一步就造成了水資源徑流量的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檔期河流的污染加劇的狀況,同時溫度的增加也會使河流中污染物的分解加快, 影響我國水資源的質量。
4.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水文水資源工作
在全球氣候不斷變化的背景下, 我國水文水資源工作首先應當對我國水文水資源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認識。我國由于氣候變化引發的水災害在不斷增加, 證明了我國水資源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從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來看, 在面對洪澇、干旱以及水資源短缺等問題的適應能力都很低, 所以在水文水資源工作與管理中應當認識到我國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這一事實。
其次要認識到改變水資源對氣候變化脆弱性的努力方向包括當前的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管理機制建設、經濟發展因素以及科技水平因素。要加強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首先應當加強對水文水資源的認識人手, 認識到當前水文水資源正在氣候的變化下產生著哪些變化, 從而有依據、有目的的開展水文水資源工作, 這就需要加大水文水資源研究力度, 通過理論的突破與技術的突破來使評價機制和預測機制更加成熟;其次在工程建設方面, 工程系統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應對的問題包括極端氣候的出現以及破壞性防治, 提高水庫、分蓄洪區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標準, 增加供水能力。
再次通過法律法規的完善為統一的可持續管理提供法律依據, 從而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要加大對水文水資源工作的科研投人力度, 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減少水資源浪費, 從而緩解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工作帶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劉昌明,劉小莽,鄭紅星.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影響問題的探討[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8(2).
[2]寧金花,申雙和.氣候變化對中國水資源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8(4).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氣候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