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3-12-24 15:22: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

篇1

目前,大氣環流模型GCMs(GeneralCirculationModels)是預測地球氣候對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反應的最常用方法,這些模型是根據大氣物理的基本定律建立的。為了模擬氣候變化的過程,GCMs把地球分成許多網格小區,每個網格作為面積單位來評價氣候的變化。上個世紀地球表面溫度上升了0•3~0•7℃,這與模型的模擬結果基本一致。模擬結果顯示,假設溫室氣體繼續以目前的速率排放,那么,每隔10年全球溫度可能將增加0•3℃(0•2~0•5℃)。到2025年全球溫度將增加1℃,到下個世紀末溫度將增加3℃。這樣一種變化趨勢表明,全球變暖的強度和速度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大氣成分變化與氣候變化存在時滯效應,因此即使現在立即采取措施阻止溫室氣體的排放,也不可能很快消除過去人類活動所造成的累積效應,它將在今后數十年反映出來[12]。溫室氣體增加(與二氧化碳濃度倍增等值)產生的氣候情景常常作為GCM實驗的終結點。達到此水平的日期估計在2025至2070年之間。那時歐洲的增溫幅度大約在3~6℃之間,增溫最高的可能在高緯度地區,而且冬季增溫比夏季高[12]。對農業生產來說,降雨的變化可能比溫度的變化顯得更重要,尤其是缺少降雨的地區。作為水循環強化的結果,將來全球降雨量會增加,但不同的地區會有差別,如南歐和西歐降雨將會減少。我國氣候變化趨勢與全球基本一致,80年代平均氣溫比70年代高0•16℃,比60年代高0•22℃,比50年代高0•25℃[3]。90年代比80年代有明顯的變暖趨勢。但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變暖的幅度不一致。如我國東北及南方沿海地區有明顯變暖趨勢,而華北、華中、西北大部分則可能干旱。變暖幅度北方明顯大于南方,而且變暖最明顯的季節是冬季。

2氣候變暖對農業害蟲的潛在影響

2.1地理分布范圍擴大

一個種的分布范圍極大地受地理障礙和氣候的影響[14],氣候變暖使得在分布區邊緣的昆蟲有可能向區外擴展,這點可以從昆蟲化石所獲得的古氣候學中得到說明。例如,從化石中確定的21種鞘翅目昆蟲種類,在120000年以前的溫暖期在英國是有分布的,但現在有6種已經消失,而在歐洲南部,所有這些種類卻都能找到[8]。在決定昆蟲全球分布的因素中,低溫往往比高溫更重要[10]。目前受低溫限制的種,將來有可能在較高的緯度地區越冬,因而增加了有害生物向兩極擴散的機會。同時,分布在低海拔地區的種,也有可能向高海拔地區遷移。如果溫度達到致死上限,或者降雨成為限制因子,那么,也可能出現空間分布的收縮。由于害蟲緊密依賴于可供利用的寄主作物,因此,當寄主作物種植區域因氣候變化而改變時,害蟲的分布就受影響。假如溫度的變化允許作物逐漸向兩極方向的某些地區種植,那么,作物和害蟲就可能擴展到這些新的地區,但兩者遷入的時間可能有先后。需要指出的是,理論上,氣候變暖會使作物的種植北界將向北移動,但實際情況常落后于理論分析。并且除了溫度、食物等關鍵因子外,還有許多其它因子也影響害蟲的分布。因此,氣候變暖后害蟲的實際分布區域可能低于理論值,且有地域差異。

2.2越冬界線北移

冬季對許多害蟲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季節,這是由于冬季的極端低溫使死亡率顯著增加,到春季時種群的密度就下降。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害蟲,越冬存活率和春季開始活動的時間在農業生產上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冬季氣候變暖對昆蟲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GCM模型的預測表明,將來冬季的溫度變化是最大的。這將使許多害蟲的越冬存活率提高,并使某些種的越冬界線北移。研究表明:在氣候變暖的情形下,北美的玉米螟種群,其密度會高于目前的水平。在我國,氣候變暖后,1月0℃等溫線將向北移動,冬季低于0℃的日數減少,粘蟲的越冬北界將北移大約1個緯距[2]。稻縱卷葉螟的越冬北界將北移1~2個緯度1)。1986~1987年冬季,在我國稻飛虱常年越冬地區(包括廣東、廣西南部、福建南部),氣溫為建國后同期的最高值或次高值,且暖而少雨,稻飛虱不僅能在常年安全越冬的地區安全越冬,而且能在常年不能安全越冬的地區安全越冬,越冬區域擴大,越冬北界比常年北移了1至2個緯距[7]。

2.3種群增長率改變

昆蟲的發育率極大地影響其種群的增長率,而發育率又受溫度、濕度影響,當這些條件處在最適點時,發育率達到最大。因此,溫度和降雨等環境條件高于或低于最適點,就可能使發育率加快或減慢。在致死高溫限下,溫度越高,發育率越快,因而繁殖成熟時間減少,種群增長加快。這種影響在高緯地區特別重要,因為目前這些地區的溫度,尤其在春季,常常成為昆蟲分布和發育的限制因子。在長期的適應過程中,害蟲與作物之間在生物學或生理學方面,直接或間接地建立了某種固有的聯系。作為對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反應,作物本身將發生生理變化。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改變,直接影響葉片的碳/氮比,使作物的含碳量升高而含氮量降低,害蟲為滿足自身對蛋白質數量的生理需求,將增加取食量。因此作物自身的生理變化將使害蟲的取食為害加重[1]。Rhoades[16]指出,害蟲暴發很可能與作物對氣候變化的反應程度有關,如果植物的防御系統因氣候變暖而被減弱,就降低了對害蟲的抗御能力。我國山東曲阜市90年代以來棉鈴蟲的為害呈加重趨勢與暖氣候有一定的關系。如用T表示該地4月下旬的平均氣溫(單位:℃),用N表示第二代棉鈴蟲發生量(以百株累計卵量計算,單位:粒),當T<15時,N<40;T為15•1~16•5時,N為41~100;T為16•6~17•0時,N為101~200;當T為17•1~17•7時,N為201~350;T>17•8時,N>351。1992年和1993年的T值分別達17•8和18•7,相應的N值為1659和867,其發生等級均達到五級,而且第一代棉鈴蟲的殘留量均隨T值的升高而增加[6]。

2.4世代數增加

地球溫度升高,將使昆蟲發育率加快,發育時間縮短,預計多化性昆蟲會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其發生世代數。如北美的棉鈴蟲(H.zea),芬蘭的麥桿蠅(Oscinellafrit),麥葉蟬(Javasellapellucida),新西蘭的蘋全爪螨(Panonychusulmi),以及蘋果蠹蛾(Cydiapomonella)等害蟲,它們的世代數期望會增加。我國的科學家經研究指出,粘蟲發生的某些地區,其有效積溫年增總值超過685度日時,粘蟲可能在這些地區多發生一代。1992年秋季華北氣溫偏高,棉鈴蟲比常年多發生一代不完全的世代不完全第五代[4]。90年代江蘇省東臺市棉鈴蟲大發生,1994年發生了近年少見的蟲情,這與氣候變暖也有一定關系[5]。氣候變暖后,稻褐飛虱的發育速率加快,各蟲態發育歷期縮短。在全年繁殖氣候帶一年可繁殖10~12代,在越冬氣候帶一年可發生7~9代,在遷入氣候帶一年可發生3~7代,即在各氣候帶內均可多繁殖一代。在溫度增加3±1•5℃的條件下,稻縱卷葉螟的發生世代將增加1~2個世代1)。多化性種世代數的增加,意味著允許多建立一代的種群。例如,1988~1989年英國特別溫暖的冬天使蚜蟲發育提前,加上越冬成蚜數量大,導致許多作物嚴重受害[15]。日照也是影響昆蟲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歐洲玉米螟,溫度與光周期的相互作用引起滯育。夏末光周期減少是否被高溫抵消從而增加一個世代,目前還不清楚。

2.5作物-害蟲同步性改變

害蟲活動的時間,是與作物的生長有關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物候學,它直接影響害蟲為害的程度。有時候害蟲種群的密度比較高,但由于作物不是處在脆弱期,所以沒有引起嚴重為害。氣候變暖引起害蟲發育加快,使害蟲種群在作物幼嫩敏感期就達到猖獗水平,因此引起嚴重為害。據估計,氣候變暖會使美國的一些作物提早受棉鈴蟲的侵害,并可能達到顯著經濟損害水平。同樣,在新西蘭,蘋淺褐卷葉蛾的始見期預計也會提早,如果冬天沒有激冷,該蟲的發生期將會延長。另一方面,那些依賴第二寄主作物而得以生存發育的害蟲,將通過對第二寄主作物的作用而間接影響作物-害蟲的同步性。

2.6種間關系變化

有很多證據說明,害蟲天敵如致病菌、寄生物、捕食者等能夠很好地控制害蟲種群。溫度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害蟲天敵的行為、死亡和代謝,因為對具體某種天敵和害蟲來說其最適溫度因氣候變暖而會改變,因而影響害蟲-捕食者、害蟲-寄生天敵等的種間關系。當自然控制的關系被擾亂,害蟲種群暫時得不到控制而迅速繁殖,就出現害蟲暴發。氣候加上由此引起的農業其他方面的變化會打亂害蟲-天敵的種間關系,改變生物防治的效果。結果,以前是次要的害蟲由于失去天敵的控制而可能成為新的主要害蟲。一般來說,天敵對增長緩慢的害蟲種群影響最大。但如果氣候變暖,害蟲發育率增加,種群增長加快,就有可能使天敵控制跟不上。地理分布范圍的擴大以及生長季節的延長,會引起新的種間關系。Kurppa[13]推測,燕麥長管蚜(Sitobionavenae)和Metapolophiumdirhodum很可能成為芬蘭將來小麥的重要害蟲,這是因為生長季節的延長更有利于這兩種害蟲的繁殖,而現在的主要害蟲稠李縊管蚜(Rhopalosi-phumpadi)將相對不那么重要。在熱帶地區,白天溫度變動較大,促使昆蟲種間活動的日節律(日周期)分離,甚至改變群落中種的成分。中緯度地區農田生態系統害蟲的暴發常常與溫暖干旱天氣有關,這預示氣候變化會引起種間關系分化從而導致害蟲群落的不穩定。

2.7害蟲遷移入侵風險增高

許多昆蟲是遷飛性的,那些因氣候變化而日益成為害蟲適生的地區,就成為這些昆蟲選擇遷飛的目的地。有人分析,將來氣候逐漸變暖,歐洲大陸昆蟲的大量遷飛,使英國有可能出現大范圍的害蟲暴發。如果外遷性昆蟲的繁殖地區逐漸向英國擴展,前面所說的暴發頻率將更頻繁。對某些害蟲種來說,單獨一年的有利天氣并不一定引起暴發,但是,如果在某一地區,溫度是昆蟲發育與存活的主要限制因子的話,氣候變暖就大大促進其他條件向有利于害蟲的方向發展。例如,1986~1988年的好天氣,使沙漠蝗(Schistocercagregari-a)的種群數量急劇增加,結果入侵了幾乎所有的非洲國家,目前該蟲的北界已經到達南歐??茖W家已經對有上述行為的昆蟲進行過研究。例如,Crawford等人[9]認為Lep-eotarsadecemlineata將來在英國建立種群的風險增大,該蟲是馬鈴薯的重要害蟲,目前已經在法國和比利時的北海岸發現。在新西蘭,由氣候變化引起害蟲入侵的風險是最大的威脅。目前在新西蘭北島觀察到蝗蟲行為的變化,顯示有開始群集的可能性,這些現象被認為是溫室效應影響害蟲種群的有力證據[11]。Rhoades[15]報道,某些植物能夠改變它們的化學成分,使本身的組織盡量不利于害蟲的生長。但是,一些害蟲可能入侵的新地區,那里的作物沒有迅速完善它的防御機制,因而易受新入侵害蟲的為害。如果氣候變化有利于引入新的非抗性作物或品種,新的農業害蟲問題將會出現。

篇2

1.年平均氣溫年際變化

我場年平均氣溫年代變化十分明顯。六十年代平均為1.0℃,七十年代平均比前十年平均升高了0.7℃,而八十年代平均達2.2℃,比七十年平均值高0.4℃,九十年代平均氣溫為2.5℃,2001-2009年年平均氣溫平均為2.6℃。

1.1生長季長度與無霜期

生長季長度是指穩定通過5℃初日至穩定通過10℃終日之間的長度。通過對近四十年資料普查,生長季長度和無霜期都表現為隨年代變長。六十年代生長季長度平均為152天,無霜期平均120天,七十年代生長季長度平均為156天,無霜期平均為120天,八十年代生長季長度平均為160天,無霜期平均為124天,九十年代無霜期平均為128天,2001-2009年無霜期平均為130天。

1.2熱量資源的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作物生長季長度、積溫的增長,對于農作物的能量積累十分有利。并且從氣候角度分析,積溫的逐年代增長,糧食產量也應逐年代增長。經統計分析,我場積溫與大豆、玉米單產的線性關性為:A=-221.1+0.16∑T>10℃ B=-623.4+0.38∑T>10℃

A為大豆單產,B為玉米單產,∑T>10℃為∑T>10℃活動積溫

通過關系式可以看到積溫每增減100℃,大豆單產增減產16斤,玉米增減產38斤。

實際也是如此,以大豆為例:六十年代大豆我場平均單產平均為148斤/畝,七十年代我場平均單產平均為158斤/畝,八十年代我場平均單產平均為165斤/畝,九十年代我場平均單產平均為182斤/畝,近幾年全場大豆單產為206斤/畝。

1.3 對作物栽種布局和品種改良的影響

由于積溫和生長季長度的變化,使我場積溫帶有所改變,按1983年的全場農業區劃,溫和氣候帶主要位于撓力河以西、以北的平原地區,而1997年的新農業區劃細劃,溫和氣、以南部分作業區,并且中南部的冷涼氣候帶有所縮小。這就使作物栽種布局有了改變。另外隨著熱量條件的改變和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廣大農民迫切需要高產、優質品種。實際上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本地大豆主要以早熟的北豐9號和中熟的綏農1號為主,到了八十年代末,自發引進了中早熟品種合豐25號,而且效益相當顯著,這說明品種改良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目前我場大豆以綏農14號、綏農11號、合豐50等中熟、中早熟品種為主。

2.降水量的年際變化

據氣象站1962-2009年近48年降水觀測資料分析,歷年平均降水量575mm,六十年代平均為573mm,七十年代平均為578mm,八十年代平均為609mm,九十年代平均為588mm,2000-2009年平均降水量為549mm。1962-2009年作物生長季5-9月降水量平均為450mm,60年代平均為444mm,70年代平均為451mm,80年代平均為480mm,90年代平均為466mm,2000-2009年平均為406mm。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差異較小,但是年降水量在年內各季分布極為不均勻,特別是在春季和夏季,這在降水變率上表現的更加明顯。

2.1 水分資源的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通過對歷史資料分析,我場九十年代以前水分供應表現為過剩狀態,對歷年糧豆畝產與生長季降水量進行方差分析得到線性關系如下:

A=275.16-0.24R(5-9月)

A為全縣糧豆單產R(5-9月)為5-9月降水總量

分析表明:降水量多,產量下降,降水量少,產量上升。生長季降水量每增減100毫米,糧豆單產相應減增24斤。這主要是由于我場大部分耕地瀕臨江河,土質條件較差,加之排澇設施不完善所致,所以在九十年代以前我場在農業生產上洪、內澇是突出問題。九十年代以后,隨著土壤改良、水利設施的完善,水分供應過剩問題逐漸轉變為有利條件,洪、內澇得到了較大程度的克服。近些年來大氣候背景的變化和我場場域植被的改變,使得我場發生旱情的機率比以往有所提高,九十年代以來旱災機率大過了洪澇災害,尤其春夏連旱對農業生產影響更大。

3 農業氣象災害防御重點的改變

1985年以前,低溫冷害是對我農場糧食生產危害最大的農業氣象災害,出現機率達30%,其次才是旱澇災害。而近幾年由于熱量條件的變化,低溫冷害出現機率變小,1985年至今,僅1992年為低溫年,而旱澇災害卻成了影響年內糧食豐收與否的關鍵。特別是澇災,往往造成大面積農田減產,甚至絕產。因此,興修水利工程,增強防澇抗旱設施,成了近幾年防御農業氣象災害的重點。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和水利工程設施建設的發展,旱澇災害正在逐漸減輕,而各季易發生的局地性氣象災害,如春季大風、冬季暴雪雪災、夏季暴雨、冰雹等等以及它們衍生的自然災害如泥石流、山洪等的危害成了防御重點。

4結束語

篇3

關鍵詞氣候變化;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對策;西遼河流域

中圖分類號S1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8-0291-01

20世紀以來,地球表面溫度升高,導致全球氣候改變,各氣候因素隨之發生變化。全球氣候變化必將對農業產生廣泛的影響,而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制約因素最為突出的就是氣候因素。

西遼河流域位于內蒙古高原東南邊緣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是典型的農牧交錯區,該地區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1 t,超過全國人均占有量的2.5倍[1]。通遼市(西遼河流域的主體)歷年糧食總產量約占自治區的1/4,商品糧占1/3,是內蒙古地區重要的商品糧和商品畜牧生產基地。如何保持該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穩產高產,起到“糧倉、米袋”的作用,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該文通過分析氣候變化對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影響,提出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對策,以確保西遼河流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研究方法(曲線對比分析法)[2]

通過查閱內蒙古統計年鑒,得出1995—2004年西遼河流域農業總產值及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各產值[3],繪制曲線圖,即可分析氣候變化對西遼河流域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影響。

2結果與分析

2.1氣候變化

由于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及經濟需求而砍伐樹木等活動,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于大氣中,從而引起全球及區域氣候變化,主要表現在CO2濃度增加、氣溫升高、降水量趨于增加(但降水量的變化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和海平面上升(溫度上升、冰川融化的結果)。而西遼河流域在1995—2004年的氣候變化表現為CO2濃度增加、年平均氣溫升高和年降水量總趨勢降低[3]。

2.2氣候要素變化對農業各產值的影響

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Agricultural on ecosystem scale,簡稱APES)是用統一量綱表示的農業生態系統保持自身健康的能力與為人類社會提供物質、能量、信息和生態服務的能力[4]。該文側重農業產值(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的分析。

2.2.1氣溫對農業各產值的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1995—1996年種植業產值表現為增長趨勢,但氣溫呈降低趨勢,這是因為近年來盲目開荒使耕地面積由1995年的150萬hm2增長為1999年的209萬hm2,面積增加導致總產值的增加。1999—2000年耕地面積由209萬hm2增加到2 025萬hm2,造林面積由22萬hm2增加到202萬hm2,但種植業、林業產值減小,此時2000年氣溫也是歷年中最低的一年,說明農業生產過程中氣溫是影響產量的重要氣候因子。氣溫的升高可增加區域的積溫和活動積溫,延長生長期,提高地區的氣候生產潛力,促進作物的新陳代謝,加速作物的生化作用,提高作物產量。另外,由于氣溫升高,土壤釋放CO2量增加,農作物光合原料增加,最終會使農、林、牧業(一般放養的家畜可能會因暖冬受益,因為可以延長生長季節,飼料質量可能會稍有提高)產值增加。相反,氣溫低可降低產量。

2.2.2降水量對農業各產值的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1995—1999年降水量變動較大,但種植業產值呈增加趨勢,這主要與西遼河流域的有效灌溉面積增加有關,有效灌溉面積從1995年的65萬hm2增加到2000年的899萬hm2。2000年有效灌溉面積最大,但農業各產值都較低,這是降水量低的緣故。說明降水量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限制因子。

2.2.3海平面的變化對農業各產值的影響。溫度升高使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可能是導致鹽漬化的原因之一。綜合影響可能包括海岸侵蝕和土地流失、洪澇以及鹽水侵入蓄水層,可用水的數量和質量均對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產生影響。

3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對策

農牧交錯帶植被建設上,必須實行草灌優先發展策略;(下轉第294頁)

大量實踐證明,在農牧交錯帶最適宜的植被是多年生灌木和草本植物,禁止只還林而不還草、不還灌的盲目行動。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大部分地區屬于半濕潤半干旱氣候,降雨變率大、干旱頻率大等的現實也不利于大規模發展農業[5]。

在農田與非農田的關系上,要加強農田的生態保護與農產值的產出。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資源及其地域變化差異顯著,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優越自然條件,在該地帶進行特色產品的生產培育無疑是最有效的。許多土特產品如雜糧、雜豆、中藥材、薯類、肉用牛羊等,多為中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原料作物或傳統出口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較高聲譽。

4參考文獻

[1] 劉林德,高玉葆.論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的生態環境建設與系統功能整合[J].地球科學進展,2002,17(2):174-181.

[2] 高旺盛.北方農牧帶農業系統生產力研究方法分析[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2,18(4):278-282.

[3] 內蒙古統計局.內蒙古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篇4

關鍵詞:氣候變化;農業;適應措施;對策

中圖分類號 X196;F0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4)05-0019-06

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約上升了0.85℃。與1850-1900年相比,2003-2012年這10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8℃。近百年來,全球平均降水量變化不明顯,但區域差異明顯,極端干旱洪澇事件頻發[1]。根據《中國氣候變化監測公報》(2012),1901-2012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并伴隨明顯的年代際變化特征,其中1913-2012年中國地表平均氣溫上升了0.91℃,氣候變暖導致中國部分地區的氣溫、降水、日照等主要氣候因素發生改變。農業是對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和脆弱的領域之一,任何程度的氣候變化都會給農業生產及其相關過程帶來潛在的或顯著的影響,特別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誘發的自然災害將造成農業生產的波動,危及糧食安全,社會的穩定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中國地域遼闊,各區域之間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等差異較大,因此受氣候變化影響的農業領域區域差異特征尤為顯著[3]。東北區氣溫呈顯著升高趨勢,農作物種植面積擴大,生長季延長,干旱趨勢增大,水稻產量減少,病蟲害出現,次要病蟲害發展為主要病蟲害。華北區隨著氣溫升高和降水減少,糧食產量降低,水資源短缺加劇,積溫增加,作物生長季縮短,可能復種指數增加,晚熟品種種植增加。華東區增溫速率呈加快趨勢,區域旱澇事件趨多趨強,雙季早稻和夏糧種植面積呈減少趨勢。華中區氣溫呈顯著升高趨勢,雙季稻,春性小麥種植區域增加,水稻生育期縮短,氣候變暖病蟲害發育速度加快。華南區主要植物,動物的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遲,氣候帶有加速北移趨勢,雙季稻中高適宜種植區面積增加,水稻生育期縮短,產量波動增大。西南區主要表現在氣候帶向高海拔和高緯度的位移和作物產量和品質上,山區水稻和玉米等中晚熟品種產量會提高,春旱尤為突出,大田作物產量受影響。西北區無霜期顯著延長,提早了春播作物播種期,推后了秋播作物播種期,加快了作物生長發育速度,種植區域向北和高海拔區域擴展,干旱加劇,種植結構改變,病蟲害增多。

總之,氣候變化對農業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和多層次的,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有利有弊,不同區域之間存在很大差別,對我國農業而言,如何趨利避害,科學應對氣候變化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 氣候變化對農業領域產生的重大影響

1.1 氣候變化對農業氣候資源的影響

農業氣候資源直接影響農業的生產與布局,光、熱、水資源是農業氣候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變化已對農業氣候資源產生了重要影響。氣候變暖使我國年平均氣溫上升,農業生產所需的熱量資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延長了氣候生長季,研究表明[4],年平均溫度增加1℃時,≥10℃積溫的持續日數全國平均可延長15天左右。如東北地區近50年平均氣溫上升1.5℃,增溫率為每10年0-3℃。當熱量資源滿足的情況下,水分則是決定農業發展和產量水平的主要因素。然而氣候變暖使土壤水分蒸發量加大,熱量資源增加的有利因素可能會因水資源的匱乏而得不到充分利用,作物產量波動的氣候風險性增加,如華北平原地區作物生育期內的自然降水和底墑水只能滿足冬小麥全生育期需水的1/3-2/3,如果沒有灌溉,冬小麥全生育期缺水率20%以上出現的概率大都在80%以上,缺水率30%-40%的重旱年出現的概率高達30%[5]。

1.2 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種植制度和布局的影響

氣候變化使我國的種植制度和農業布局發生改變。氣候變化使我國年平均氣溫上升、積溫增加、作物生長期延長,從而導致種植區成片北移,有研究表明,平均氣溫每升高1℃,年平均氣溫等值線將北移1.76°N,種植制度分界線將北移2.44°N,相當于復種指數提高7.2%。據估計,在品種和生產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到2050 年,氣候變暖將使目前中國大部分兩熟制地區有可能成為三熟制適宜種植區;兩熟制北界將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區的中部,一熟制地區的南界將北移250 km-500 km,一熟制地區的面積將減少23%[6]。如東北地區隨著氣溫的升高,喜溫喜濕作物水稻的種植北界已經移至大約52°N的呼瑪縣等地區,玉米的栽培北界向北擴展到黑龍江呼瑪縣, 向東擴展到遼寧東部山區,小麥作為喜涼作物,在溫度、經濟和技術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呈現出顯著的北退現象[7-10]。

1.3 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農業的不穩定性增加,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將會受到影響。研究表明,華北平原區域在夜間冠層增溫2.5℃,冬小麥生育期提前、生長期縮短,產量下降26.6%[11]。從1991-2000年,華北平原耕地生產潛力小幅減少1.1%,約52.7 kg/hm2[12]。研究估計,如果不采取氣候變化適應對策,到2030年全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可能下降5%-10%[13-14]。氣候變化同時也會對農作物品質產生影響。CO2濃度升高對品質的影響因作物品種而異。在CO2濃度加倍的條件下,大豆、冬小麥和玉米的氨基酸和粗蛋白質含量均呈下降趨勢[15]。當溫度和CO2濃度均增加時,水稻籽粒蛋白含量降低,對人體很重要的鐵、鋅元素以及稻米籽粒營養品質(蛋白質與氨基酸含量)顯著下降,直鏈淀粉含量將會增加[16]。

1.4 氣候變化對農業旱澇及病蟲害等氣候災害的影響

隨著氣候變化,高溫、洪澇、干旱、臺風、寒害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有可能增加,最主要的是干旱和洪澇災害發生幾率較大,其導致的災害損失約占氣象災害的70%-85%。氣候變化會加劇農作物病蟲害的流行和雜草蔓延,病蟲害出現范圍也可能向高緯度地區延伸。研究表明,生長季變暖可使大部病蟲害發育歷期縮短、危害期延長,害蟲種群增長力增加、世代增加,發生界限北移和海拔界限高度增加,危害面積和程度不斷加大加重,尤其是水稻病蟲害早發和向北擴張趨勢突出[17-18]。

1.5 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貿易的影響

氣候變化影響糧食安全,全球糧食總產量因嚴重自然災害而降低,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產量總體上因全球變暖可能會減少5%-10%左右,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減產為主。而當前世界主要糧食價格波動呈放大趨勢,糧食安全問題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氣候變化影響農產品貿易,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增加,災害頻繁而嚴重。未來氣候變化影響農業生產, 也間接影響農產品價格和貿易活動,相關研究認為中國的氣溫升高降低了糧食貿易量[19-20]。

2 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技術措施

綜合相關文獻分析,目前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適應技術措施包括:

2.1 調整農業種植制度和布局

針對氣候變化對農業種植制度和布局的影響,在分析和預測農業氣候資源條件變化的基礎上,調整農作物的種植模式,改進農作物的品種布局,提高復種指數,調整作物種植季節[21]。如西北干旱區減少高耗水量的農作物種植,增加馬鈴薯等節水、耐旱型農作物的生產。東北地區利用氣候變暖熱量增加趨勢,應適當推進水稻種植區域北移,華南地區適當增加雙季稻中高適宜種植區面積,西南地區應向高海拔和高緯度地區增加農作物種植面積[22]。

2.2 選育優良農作物品種

針對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影響,開發農作物高光效育種,抗高溫育種技術,選育抗逆品種,提高作物的光合效能以及對逆境的抵抗能力,不但可以抵消氣候變化引起的不利影響,還可以充分利用未來農作物的高CO2肥效作用使糧食獲得增產,保證子孫后代的糧食安全。如隨著氣候變暖,熱量資源的增加,玉米早熟品種逐漸被晚熟品種代替,過渡型、半冬性或弱冬性生態類型的冬小麥品種逐漸取代強冬性冬小麥品種,這些都是應對氣候變暖的適應,有助于農作物總產的穩定和提高。

2.3 加強農業氣候災害防控

針對氣候變化對農業旱澇及病蟲害等氣候災害的影響,開展農業氣候災害預測,建立農業災害監測與預警系統,特別是建立干旱、洪澇、低溫災害、重大植物病蟲害等防空減災體系,并建立農業災害保險機制等,同時開展研發生物農藥有效靶標技術,物理與生態調控技術以及化學防治技術等,有效規避農業氣候災害風險。

2.4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高農作物抗旱,抗澇等能力,有利于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和防御災害能力,如推廣膜下滴水等節水灌溉技術、地膜和秸稈覆蓋技術,可以提高地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及增加土壤有機質。在干旱缺水山區興建一批蓄水塘庫,普及集雨設施與補灌技術,開展坡改梯和溝壩地農田基本建設等,提高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物質基礎與適應能力。

3 農業領域在適應能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1 農業領域適應技術薄弱分散,尚未形成和建立適應技術清單和適應技術集成體系

農業領域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還處于發展的初步階段,各類技術分散于不同部門,其應用領域、影響范圍和成熟度均有不同,限制了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發展,農業領域適應技術主要集中在農作物品種改良、農業氣候災害防控和基礎設施條件建設上,適應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較弱,適應技術之間相互聯系和依賴性相對較差,適應技術缺少典型區域示范,有效的適應技術薄弱,如在西北、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適應溫度升高的農業生產技術,目前仍在試驗中,尚未形成配套和示范規模[18]。部分適應技術措施可操作性不強,尚未形成和建立可操作性的適應技術清單和適應技術集成體系。

3.2 農業領域適應技術評估方法中缺少對適應技術的成本效益分析

選擇適應技術和措施是存在風險和成本的,目前我國對氣候變化適應的農業技術尚停留在對現有可用技術的分析篩選,基于氣候變化影響的風險分析,采取有效性的針對適應技術措施以及對各可行農業適應技術的評估研究還很缺乏,對適應技術的表達方式和適應效果分析比較薄弱,目前對適應成本效益分析的全面評估仍然非常缺乏,應推進相關研究,以便為制定和實施適應對策提供科學依據。

3.3 農業領域適應技術研發和推廣的資金和政策保障體制薄弱

適應氣候變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由于適應的基線較低,在適應行動中需要投入的資金更大[23]。目前我國農業領域尚未構建完善和成熟的適應技術推廣體系,尚無行業可操作性的適應技術清單,在技術研發和引進以及適應技術措施示范方面缺乏穩定的資金和政策保障。

3.4 缺少對農業領域適應技術推廣的國家戰略規劃與國際合作

目前農業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措施開發和應用水平很不平衡,理論研究較多,實踐信息不足。對適應技術研究的科學基礎薄弱,目前科學認識水平尚不足以滿足制訂科學的適應規劃的需要。因此,在采取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行動中,缺少國家適應戰略規劃的指導,導致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適應行動分散、針對性不強。由于缺乏有效的國際合作制度,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適應問題上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和矛盾[23],不能公平和及時掌握農業領域適應技術研究與創新的最新動態,導致在引進、吸收和轉化先進技術方面的國際合作基礎薄弱。

3.5 對農業領域適應技術的公眾關注程度不高

雖然國內外對適應氣候變化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途徑達成一致。但是氣候變化的適應問題卻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對如何提高公眾適應氣候變化的意識與管理水平,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做得很少。當前中國農業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經營為主,小規模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同農業現代化的矛盾突出,相關政策推行、技術普及成本高昂,可操作性難度大。因此,應進一步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的先進農業技術的普及、推廣及應用培訓,提高公眾對氣候變化影響認識的深刻性和行動的自覺性[23]。

4 未來農業領域適應技術措施發展對策

4.1 加強氣候變化對農業領域影響的科學系統研究,減少不確定性,提升農業在全球氣候談判中地位

農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增長快、減排潛力大以及較高的生態脆弱性等決定了其在全球氣候談判中的地位隨著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發展而日漸提升。農業在氣候談判中地位的變化對氣候談判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4]。然而由于氣候變化事實研究的不確定性,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增加,產量波動加大[25]。因此,加強氣候變化對農業領域影響的科學系統研究,開展適應技術的成本效益分析,農業適應技術選擇與評價既要考慮區域之間的差異性,還要考慮區域內部的相對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減少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提升農業在全球氣候談判中地位。

4.2 建立區域性和綜合性的農業適應技術清單和技術集成體系,并示范推廣

在充分收集和總結現有農業適應技術基礎上,根據不同區域氣候變化對農業領域的影響和響應特征,構建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適應技術清單(見表1),并選擇典型區域進行示范,全面推廣成熟與無悔的農業適應技術。建立農業適應技術集成體系,對各種適應技術進行選擇、優化、配置,形成一個由適宜要素組成的、優勢互補的、匹配的有機體系,當前階段,我國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整合集成亟需開展的關鍵工作包括: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構建與技術清單編制; 優選現有比較成熟的適應技術,吸收最新適應技術研發成果,評估其綜合效益與適用范圍,構建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的基本理論與技術體系框架[26-27]。同

時為避免人類無序適應活動所可能產能的不利影響,需開展相應的科學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協調不同部門以形成有序適應,從而實現科學應對氣候變化,達到“有序適應、整體最優、長期受益”[28]。

4.3 建立農業領域適應技術選擇的方法步驟

在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適應技術清單與技術集成框架體系基礎上,選擇和分析農業適應技術應包括四個方法步驟[29]:

一是全面分析農業領域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及其脆弱性和敏感性;

二是正確表達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和優先考慮選擇的適應技術和措施;

三是科學評估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適應技術成本與效益;

四是有效選擇區域性農業適應技術并示范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EB/OL]. http://ipcc.ch.

[2]周曙東,周文魁,朱紅根,等.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1):33-37.[Zhou Shudong,Zhou Wenkui,Zhu Honggen,et 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10(1):33-37.]

[3]科學技術部社會發展科技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適應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Social Development Attend to Technology Division of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ST),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Studies on National Strategy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M].Beijing: Science Press,2011.]

[4]趙秀蘭.近50年中國東北地區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1(9):144-149. [ Zhao Xiulan.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Northeast China in Recent 50 Years [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41(9):144-149.]

[15]高素華,王春乙.CO2對冬小麥和大豆籽粒成分的影響[J].環境科學,1994,15(5):65-66.[Gao Suhua,Wang Chunyi. Effect of CO2 on the Grain Compositions of Winter Wheat and Soybea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4,15(5):65-66.]

[16]高明超,楊偉光.氣候變化及其對農作物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0,(1):293.[Gao Chaoming,Yang Weiguang.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J].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1):293.]

[17]霍治國,李茂松,王麗,等.氣候變暖對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12,45(10):1926-1934.[Huo Zhiguo,Li Maosong,Wang Li,et al. Impa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Crop Diseases and Pests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2,45(10):1926-1934.]

[18]潘根興,高民,胡國華,等.應對氣候變化對未來中國農業生產影響的問題和挑戰[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1,30(9):1707-1712.[Pan Genxing,Gao Min,Hu Guohua,et al. Issues and Challenges on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China’s Future Agriculture[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707-1712.]

[19]任曉娜,孫東升.氣候變化對中國糧食貿易的影響研究[J].生態經濟,2012,25(3):99-101.[Ren Xiaona,Sun Dongsheng.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Grain Trade[J].Ecological Economy,2012,25(3):99-101.]

[20]FAO. 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How Does International Price Volatility Afect Domestic Economies and Food Security?[R]. Rome, Italy, 2011.

[21]陳兆波,陳霞,董文,等. 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現狀與科技對策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專刊):446-450.[Chen Zhaobo,Chen Xia,Dong Wen,et al. Research of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and the Technological Measures [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22(S1):446-450.]

[22]王雅瓊,馬世銘.中國區域農業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選擇[J].中國農業氣象,2009,30(增1):51-56.[Wang Yaqiong,Ma Shiming. Technological Options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2009,30(S1):51-56.]

[23]李虎,邱建軍,王立剛,等. 適應氣候變化:中國農業面臨的新挑戰[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33(6):23-28.[Li Hu,Qiu Jianjun,Wang Ligang,et al. Adaption To Climate Change: New Challenges To Chinese Agriculture[J].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2012,33(6):23-28.]

[24]高小升,嚴雙伍,方建斌. 農業在全球氣候談判中地位的變化及其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4):37-43.[Gao Xiaosheng,Yan Shuangwu,Fang Jianbin. Change of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 and Its Impact[J].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3,13(4):37-43.]

[25]丁一匯,林而達,何建坤.中國氣候變化:科學、影響、適應及對策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201-207.[Ding Yihui,Lin Erda,He Jiankun. Chinese Climate Change: Sience,Impact, Adaptation and Policy Research [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9:201-207.]

[26]韓榮青,潘韜,劉玉潔,等.華北平原農業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集成創新體系[J].地理科學進展, 2012,31(11):1537-1545.[Han Rongqing,Pan Tao,Liu Yujie,et al. Integrated Innovation System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North China Plain[J].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31(11):1537-1545.]

[27]潘韜,劉玉潔,張九天,等. 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的集成創新機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11):1-5.[Pan Tao,Liu Yujie,Zhang Jiutian,et al.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22(11):1-5.]

篇5

關鍵詞:氣候變化;北方;作物生長;長期適應策略;短期響應方案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項目(14JK1017)

中圖分類號: S16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5.01.058

全球變暖加劇,嚴重威脅我國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諸多研究表明,中國北方地區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明顯的區域,未來氣候變化對該區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針對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及未來氣候變化趨勢,尋找農業生產的應對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1 北方地區氣候變化趨勢

北方地區氣候變化主要體現在氣溫、降水的變化以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上。數據表明,近100年我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增加幅度為 0.5℃~0.8℃,到2020 年全國年平均氣溫將比 1950年升高 1.68 ℃[1]。唐國平等[2]選用 GCM 模型對未來中國氣候變化的情景進行模擬,結論表明氣候變化將使中國境內的平均氣溫普遍升高,并且氣溫升高的幅度在高緯度地區大于低緯度地區。北方地區未來溫度會不斷增高,最大增溫區在東北,可達 0.192℃/10 年,其次是華北,為 0.104℃/10 年[3]。降水變化更為復雜,不同空間地域差異較大。受氣溫變暖影響,高緯度地區和一些濕潤熱帶地區的降水量有增加趨勢,但中緯度和干旱熱帶地區的降水將進一步減少。西北中部,青藏高原西南部、華中至華北地區和東北中部 4 個地區的降水則顯著減少[4]。極端降水平均強度和極端降水值都有增強的趨勢,干旱將進一步加劇。

2 氣候變化對中國北方農業生產影響

北方地區自然條件差異很大,未來氣候變化對各地影響也明顯不同,總體趨勢是不同生態區可多利用的積溫均由北至南逐漸增多,本研究根據各地區熱量資源變化情況、種植制度及作物品種劃分原則,可以得出北方三區域的農業生產變化趨勢。

2.1 東北區

在該區域未來春小麥面積將縮小,有向三江平原北部集中的趨勢,而冬小麥面積增加,熱量資源逐漸可以滿足一年兩作的需要,特別是遼寧省南部逐步可以進行冬小麥/夏玉米的輪作。受熱量條件影響較大的喜溫作物和越冬作物以及高原地區的冷涼氣候區的作物種植面積將會迅速擴大,未來玉米種植品種也將由現在的早熟品種更替為晚熟品種。

2.2 華北區

該區溫度增加較多的集中在山東東部和河北北部地區,較少的是華北平原中部地區。河北省北部地區未來積溫增加幅度可滿足冬小麥生長,種植制度可能由一年一熟(春小麥)或兩年二熟(如冬小麥――夏大豆――春玉米)演變為一年兩熟(麥+大豆或麥+棉等);山東省東南部和河南省南部復種指數提高,可由當前一年兩熟(如麥+稻、麥+大豆或麥+棉等)演變為一年三熟,在水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亦可以種植冬小麥+雙季稻[5]。

2.3 西北區

該區冬季氣候變暖使得越冬作物種植區北界西伸北擴,喜溫作物面積擴大,多熟制向北推移,作物品種的熟性由早熟向中晚熟發展,單產增加,品質提高;另外多熟制向北部和高海拔地區推移,復種指數提高[6]。農作物生長發育速度發生明顯變化,春播作物提早播種,喜溫作物生育期延長,越冬作物推遲播種,生育期縮短,如冬小麥,其生育期縮短的趨勢大于春小麥[7],棉花產量明顯增加。氣候變暖使西北干旱區作物種植格局由春小麥為主轉變為玉米、棉花、冬小麥為主;半干旱區由小麥為主轉變為玉米、馬鈴薯、冬小麥為主[8]。

3 應對策略的制定

開展農業適應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應對未來幾十年氣候變化帶來的潛在風險。應對策略應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短期響應方案,另一方面是長期的適應策略。

短期響應方案主要是指農民以及科研機構根據氣候變化做出的努力保持農業系統現狀的一些調整。它們是自主進行的,并沒有政策性的變化或更深層次的研究。 短期調整在本質上是抵御氣候變化的第一道防線。農業的長期適應策略是指在基礎設施、生產技術、市場機制和在應對一些環境或經濟刺激的政策政府的改變上,這種改變是從根本上應對氣候的長遠變化[9]。

3.1 短期響應方案

應對暖干化的短期響應方案一般包括:農藝策略。包括作物品種和種植結構的變化、提前播種和收獲、深耕深播等;保存水分策略。包括保護性耕作、耗水低的農作物輪作、小氣候改造和灌溉調度。

東北地區是我國增暖最明顯的區域,也是未來增溫幅度最大的地區。增溫使該地區春季回暖早,生長季延長,積溫和持續天數增加,積溫帶北移,這些變化為當地農業帶來了更多生產潛力,提高了復種指數,但同時也帶來更多氣象災害的影響。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短期適應策略應重點在調整作物結構,提高作物復種指數,變更作物熟性等方面投入力量。調整作物結構是指可以將當地現有作物結構調整為以糧食、經濟和飼料作物相結合的三元農業種植結構,在北部地區以培育大豆和水稻為主,中部地區以培育玉米、大豆為主,而在西南部地區以水稻、玉米為主,兼顧雜糧,這種混合種植結構有利于充分利用增加的熱量資源并且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10]。提高作物復種指數則主要通過逐漸種植產量較高的冬小麥,取代春小麥,以實現高產目標。變更作物熟性可通過引進或選育生育期相對較長、感光性弱、感溫性強的中晚熟品種, 以增加作物產量;在熟制不變的地區培育生育期更長的晚熟品種,以充分利用增加的熱量資源。

華北地區氣候未來呈現暖干化趨勢,水資源將成為該區農業生產的決定性因素。應合理調整當地作物種植結構,優化作物布局。即適當減少高耗水作物的種植面積,如不耐旱的玉米、春小麥種植面積可視情調整,培育和引進抗旱品種。在水資源能保證作物需求的區域,可維持當前耕作系統,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在水資源匱乏區地區,采取種植業、林果業、畜牧業等混作經營模式,發展多元經濟模式,也可以充分利用增加的潛在熱量資源,獲得較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從農藝措施層面而言,為了提高作物產量,可以對夏玉米進行適當晚收和晚播,冬小麥進行遲播。因為氣候變暖導致冬前積溫增加,暖冬現象加劇,小麥的播期可以延遲[11-12],而玉米延遲收獲可以增加對光溫資源的利用,有利于籽粒灌漿,提高千粒重,增加產量[13-14],夏玉米晚播則是因為氣候增暖后,溫涼且溫差較大的秋季更適于玉米的灌漿,而且較長的生育期亦有利于產量形成[5]。從改變農業生產技術層面而言,氣候變暖有利于設施環境下作物生長,可以進行高效率的農業生產,減小氣象災害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利用采用節水措施開展農業生產,所以可考慮在華北地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西北區地域廣闊,氣候多樣復雜,總體來說未來氣候變化趨勢是由暖干向暖濕轉型[15]。降水量的局部增加、極端氣候事件減少對農業生產有利。但作物生長期氣溫升高,縮短了養分積累的時間,降低了品質,而且西北地區東部降水持續偏少,土壤水分蒸發加劇,由于水分虧缺抑制了熱量資源增加所發揮的作用,部分地區糧食將大幅度減產。針對這些變化趨勢,首先應確保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安全。西北地區集中了大片荒漠區、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區還有青藏高原的高寒區,還有內蒙古地區大片的草場資源,適合農業生產的區域主要集中在關中平原、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新疆地區的綠洲農業,在保證宜農地區農業生產的同時,更要兼顧其他不適宜農業生產地區的生態環境的保護,這樣才能從整體上增強該區域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其次,西北地區土地類型多樣,應根據各地的具體氣候情況調整種植結構,發展優質產品和特色農業[16]。新疆地區光熱資源充足且溫差大,適宜棉花、優質瓜果等經濟作物的生產,減少耗水作物的播種面積。河西走廊夏季冷涼干燥,適宜發展蔬菜生產。在農牧交錯帶地區,主要以畜牧業為主,農業以旱作農業為主,在為數不多的宜農區需要培育和引進抗旱作物品種,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甘寧地區可以結合地方優勢發展藥材種植[17]。陜西中部和南部作為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隨著溫度的增加,可以增加復種指數,開展多熟制度和混作制度,增加糧食產量。青海地區熱量資源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相對較小,還是以喜涼作物或經濟作物為主。

3.2 長期適應策略

長期適應策略是一個有機體或群落或系統,通過改變自身形式或功能去強化響應外界重復擾動的能力[9]。在農業生態系統中,當一個基本生產要素缺乏時,那么作為一個長期的適應機制則意味著作物種植制度形態和功能的變化。例如,日益稀缺的灌溉用水可能會改變旱地農業的耕作技術、設備需求和市場基礎設施。

長期適應策略需要從管理策略、政策制定、經濟因素和技術因素上進行考慮,包括:減緩氣候變暖,這要求政府部門從根本上制定策略來延緩氣候變暖的發生,主要通過減少碳排放等途徑;改進基礎設施,主要體現在農業生產資料的改進,農藝器具的更新;建立可持續能源體系,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多種能源設施,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存的各種能源可能面臨供應緊張或枯竭的局面,如何提高能源轉換和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費,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這些都將是未來需要考慮的方面。從長遠來看,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也將成為推動能源等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驅動力。

4 結論

從不同緯度地區將來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熱量資源變化的潛力上來分析,我國高緯度地區農業適應性較強,存在較大的適應空間;中緯度地區適應性較差,但通過科技進步,調整農業管理措施,可以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在低緯度地區,由于本來基礎溫度就高,未來增溫幅度也不大,農作物對溫度變化的響應不明顯,另外隨著該區域耕地面積的迅速減少也將威脅該區域的糧食安全[18]。在不同區域應對未來氣候變化時,需要從短期響應和長期適應兩方面來考慮,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應對氣候變化的負效應。

參考文獻

[1] 丁一匯,任國玉, 石廣玉, 等.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Ⅰ):中國氣候變化的歷史和未來趨勢[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6, 2(1): 3-8.

[2] 唐國平,李秀彬.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產的影響[J].地理學報,2000,55(2):129-138.

[3] 翟曉慧,劉孝勇, 宋乃平.氣候變化對農業產生的影

響及農業適應對策綜述[J].甘肅農業, 2011, 7:20-23.

[4] 左洪超,呂世華,胡隱樵.中國近 50 年氣溫及降水量的變化趨勢分析[J].高原氣象,2004,23(2):238-244.

[5] 金之慶, 葛道闊, 高亮之, 等.我國東部樣帶適應全球氣候變化的若干糧食生產對策的模擬研究[J].1998,31(4):51-58.

[6] 劉德祥,董安祥,鄧振鏞.中國西北地區氣候變暖對農業的影響[J].自然資源學報,2005,20(1):119-125.

[7] 郝祺. 氣候變化對西北地區小麥生產影響的模擬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 2009.

[8] 王潤元. 中國西北主要農作物對氣候變化的響應[D]. 蘭州,蘭州大學,2010.

[9] Easterling W E. Adapting North American agriculture to

climate change in review[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1996, 80(1): 1-53.

[10] 金之慶, 葛道闊, 石春林, 等. 東北平原適應全球氣

候變化的若干糧食生產對策的模擬研究[J],作物學報, 2002, 28(1): 24-31.

[11] 金巖,王從卯,李延奇,史桂萍.氣候變暖對龍口小麥適播期的影響[J].山東氣象2008, 28(2):28-30.

[12] 高蓓.暖冬對陜西省冬小麥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

[J].科技咨詢導報,2008,(18):256.

[13] 李曄.收獲期對夏玉米產量性狀的影響.中國種業[J].2007,(10):42.

[14] 劉月娥.玉米對區域光、溫、水資源變化的響應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

[15] 施雅風,沈永平,胡汝驥.西北氣候由暖干向暖濕轉型的信號、影響和前景初步探討[J].冰川凍土,2002,24(3):219-226.

[16] 林而達,許吟隆,蔣金荷,等.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Ⅱ:氣候變化的影響與適應[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6,2(2):51-56.

[17] 鄧振鏞, 張強, 趙紅巖, 等. 氣候暖干化對西北四省

(區) 農業種植結構的影響及調整方案[J]. 高原氣象, 2012, 31(2): 498-503.

篇6

9月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唐華俊在“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系統的影響機理與適應機制研究”項目啟動會上說:氣候變化與我國糧食生產之間具有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密切關系。我國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行業,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的影響已經初步顯露出來。2008年我國南方遭遇冰雪災害影響,2009年我國北方小麥產區遭遇嚴重干旱以及我國西南地區發生的嚴重干旱等,都對我國農業和糧食生產產生了明顯的影響。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系統的影響非常廣泛,并將繼續造成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其中負面影響將表現得更為突出。

據專家介紹,氣候變化直接導致我國糧食生產的熱、水、光等氣候資源條件變化,直接影響作物布局和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如近年來我國玉米種植面積急劇上升,成為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而小麥則下降為我國第三大作物,小麥品種抗凍性降低,小麥凍害明顯增加,直接影響了我國糧食安全。土壤溫度升高和降雨量的變化使土壤微生物活動發生改變,導致微生物對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加快,加速了土壤養分的變化,可能造成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和土壤肥力下降。大范圍的氣溫升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干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農業生產的布局。

同時,氣候變化可能誘導糧食作物基因抗逆性變化和品種改良,改變糧食作物生長發育機理,導致糧食作物主要病蟲害種類和流行暴發規律的改變。如全球變暖將加重病蟲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特別是小麥銹病、粘蟲、草地螟等的危害加重;暖冬對農作物病蟲害安全越冬十分有利,將導致農作物病蟲害加重。在溫度偏高伴隨階段性干旱條件下,病蟲害的種群世代數量呈上升趨勢,繁殖數量倍增,往往造成病蟲害的大發生。

我國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仍然是以農戶生產方式為主,種植規模小,抗災能力弱,極易受到農業氣象災害的打擊。數據顯示,1995~2005年我國因旱災造成的糧食減產損失約為每年1500萬~2500萬噸,約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8%,占因災總損失的55%以上,每年旱災面積約占耕地面積的1/6左右;洪澇災害所造成的農作物受害面積占氣候災害總面積的27%,每年平均洪澇災害作物1.4億畝。有分析認為,如果不采取措施,未來20~50年我國糧食生產將受到氣候變化的嚴重沖擊,氣候變化將嚴重影響我國長期的糧食安全,造成農業成本和投資大幅度增加,進而影響到糧食主產區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

唐華俊說,揭示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的影響機理及適應機制,摸清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的影響途徑和作用過程,認清我國糧食生產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定量確定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發展等的影響程度,是國家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行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糧食主產區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迫切需求。

篇7

[關鍵詞]氣候變化經濟學;減緩;適應性

[作者簡介]傅東平,廣西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廣西南寧530001

[中圖分類號]F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1)0l-0009-04

一、導論

氣候變化經濟學及經濟政策是一個剛剛起步的研究領域,伴隨著科學家們對氣候變化認識加深和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的大力推動,初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研究內容。目前氣候變化經濟學一般包括全球變暖、節能減排、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等內容。

氣候變化經濟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在三個框架中進行的。一是收益一成本框架。氣候變化政策成本即減少溫室氣體或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的機會成本。氣候變化政策的收益指削減排放以降低氣候變化風險以及在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方面所得收益。Cline(1992)和Stem(2007)認為富裕國家需支出其GDP的2%來采取行動。二是國際公共品框架。氣候變暖源于跨國外部性效應的影響,但氣候變化問題并不是傳統外部性問題的一個簡單拓展,一個國家的行為使其他國家獲利或受損,無法通過市場來進行彌補(Sandier&Hart-ley,2001)。因此,氣候變化需要國際間有效合作。“京都議定書”就是國際合作的一項成果。三是博弈論框架。該框架主要用于國與國之間氣候變化責任與義務的確定,強調每一個參與主體都是自利的,只有一個有效合作博弈才是對所有參與者有利的策略(Schelling,2005;Carraro&Siniscalco,1993)。

氣候變化政策分為適應性氣候政策和減緩性氣候政策。前者強調用低成本政策來適應氣候的變化,后者強調用低成本政策來減緩氣候變化(Stem,2007)。減緩性政策研究較多的是碳稅和限額,限額有助于達到預定的政策目標,碳稅則有利于減少碳排放價格的波動(Metealf,2009;Ka-plow,2010);適應性政策主要是在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氣候變化信息,調整產業結構和調整經濟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展開(Stem,2007)。

近年來國內直接針對氣候變化的研究有所增加,但集中在氣候變化對敏感性行業的影響上(呂亞榮,2010;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2010;劉恩財等,2010),經濟政策方面的研究集中在財政和貨幣政策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性以及相應思路(劉晨陽,2010;張麗賓等,2010)。

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正在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新的國際經濟和貿易規則。廣西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農業占GDP比重較大,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地區。近50年來,年平均氣溫升高了O.69℃,冬季氣溫上升趨勢明顯。1986年到2009年間,廣西經歷16個暖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研究廣西應對氣候變化的經濟政策,主要是希望通過制定合理有效的財政、金融、產業政策,減少排放,提高廣西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促進廣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廣西抓住機遇、實現經濟和外貿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氣候變化對廣西的主要影響

(一) 氣候變化影響廣西農林業

氣候變化對廣西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正在顯現,農業生產不穩定性增加。廣西局部干旱和洪澇的頻率有所增加,危害不斷加大。氣候變暖引起農作物發育期提前,暖冬現象加大了病蟲害現象。氣候變化對廣西農業未來的影響雖有正面效應,但可能仍以負面為主。氣候變暖以及降雨量分布變化引起的干旱和洪澇將減少甘蔗的產量、蠶桑生產的產量和使其質量下降,水稻和玉米也可能以減產為主。廣西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將出現變化。土壤有機質分解加快,農作物病蟲害出現的范圍可能擴大,畜禽生產和繁殖能力可能受到影響,畜禽疫情發生風險加大。

隨著全球變暖,亞熱帶、溫帶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未來廣西大部分地區可能進入熱帶地區,部分地區林帶下限上升,廣西北部的林業種類將發生變化,廣西動植物病蟲害發生頻率上升,分布變化顯著。

未來氣候變化將使廣西生態系統脆弱性進一步增加,主要造林樹種和一些珍稀樹種分布區縮小。森林病蟲害的爆發范圍擴大,森林火災發生頻率和受災面積增加。廣西境內湖泊將進一步萎縮,濕地資源減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二) 氣候變化影響廣西漁業和水產養殖業

廣西是海洋大省,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加劇,引發海水入侵、土壤鹽漬化、海岸侵蝕,損害了濱海濕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態系統,降低了海岸帶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和海岸帶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引起的海溫升高、海水酸化使局部海域形成貧氧區,海洋漁業資源和珍稀瀕危生物資源衰退。

人類食用的水生動物絕大多數屬于變溫動物,水溫升高能夠明顯地影響到動物的新陳代謝、生長速度、繁殖情況以及對于疾病和毒素的抵抗能力。氣候變化使廣西依托海洋的水產養殖業將受到較大影響,可用于水產養殖的海域萎縮,養殖品種減少。由于氣溫升高,海水蒸發速度加快,表層海水中的鹽分不斷增加,引起魚類的生理發生改變,進而影響到水產養殖業的種群和數量。

(三) 氣候變化影響廣西的水資源分布

氣候變化已經引起了廣西水資源分布的變化。就全國來看,近20年來,北方黃河、淮河、海河、遼河水資源總量明顯減少,南方河流水資源總量略有增加。廣西洪澇災害更加頻繁,但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干旱災害更加嚴重,極端氣候現象明顯增多。氣候變化加大了水資源年內和年際變化,氣候變暖使得中國西部地區的冰川融化加速,未來廣西干旱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

(四) 影響廣西人的健康

氣候變化對廣西人健康的直接威脅包括由熱應力引起的疾病和死亡、傳染病(瘧疾和登革熱)、與水有關的疾病如腹瀉和營養不良。氣候變化會間接造成傷害甚至死亡,如泥石流、山洪爆發和熱帶氣旋(強風)造成的結果。因日益惡化的空氣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統疾病也可能是氣候變化引起的。

三、廣西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思路

(一) 加大對氣候變化問題科學研究的支持

科學研究是應對氣候變化決策的基礎和依據。現有關于氣候變化經濟學理論分析主要以適應和減少排放絕對量為目的,且宏觀層面討論為主,這為進一步研究應對氣候變化經濟政策提供了良好

的視角和方法。然而,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一定要考慮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廣西的實際情況討論氣候變化的影響及相應的對策,才更具適用性。因此,廣西要積極開展有關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相關科學研究,盡快取得相應的研究成果和基礎數據,為政策決策服務,并在此基礎上,制定適合廣西自身特點的政策措施。

(二) 抓緊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

隨著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不斷累積,全球氣溫呈緩慢上升態勢,極端天氣發生的概率不斷加大,世界各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將不斷加強,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將不斷強化,能否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將成為廣西能否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目前,國際合作框架內,主要集中在減緩性行動,如發展低碳經濟、減少碳排放。此外,廣西應對氣候變化既是國際、國內壓力的體現,更是廣西經濟發展的一種內生要求。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廣西的發展環境正在不斷變化,為了可持續發展,廣西必須制定合適的政策措施,并不斷地進行調整。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氣候變化作為一種外部性,在時間和地域上已超出了經典經濟學范圍,需要用一種更大的視角進行研究。市場仍是配置應對氣候變化資源的基礎性方式,廣西應抓緊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影響和優化資源配置。由于氣候變化的外部性特點,僅僅依靠廣西自己并不能有效遏制氣候變化,通過適應性政策影響資源配置,在較小的政策成本下,提高廣西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尤為重要。

(三) 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減緩性行動

當前,全球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減緩性行動上,廣西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碳經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隨著北部灣經濟區和“兩區一帶”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區正處于資本密集型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投資規模在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別是資源富集區經濟發展的加快,大的鋁、錳等有色金屬的冶煉廠的建設和擴能,能源消耗總量不斷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量加大。如果只按傳統常規技術的建設模式,一經投入,便有一個投資回報期技術和資金的鎖定效應,將來大規模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可避免。因此,我國未來發展技術路徑的選擇,對國家乃至全球節能減排、減緩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在節能減排的歷史潮流面前,不論從對全球負責的角度,還是從實現我區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都必須積極探索節約發展、低碳發展之路,從法規制度、經濟結構、能源利用、技術創新等多個層面,加快推進低碳經濟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以實實在在的事實,展現廣西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決心和魄力。

(四) 把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放在突出位置

自氣候變化問題提出來以后,在聯合國的推動下,國際氣候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減緩,即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以防止危險的氣候變化。廣西也在外在壓力下把發展低碳經濟、完成減排任務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中之重。實際上,由于氣候變化的外部性特點,減緩性氣候政策的效果取決于國際合作程度,哥本哈根、坎昆氣候大會進展緩慢,“巴厘路線圖”的談判至今沒有完成,“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實質性內容并未落實,國際氣候談判越來越艱難。此外,根據斯特恩報告,即使全球停止排放,由于氣候變化的慣性,十年內全球氣溫仍將上升O.5-1度,減緩性行動不能根除氣候變化問題。而且,減緩性行動的不斷推進需要適應性的行動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廣西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要考慮提高廣西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以促進廣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政策建議

(一) 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切實轉變發展方式

廣西應加快結構調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大力發展服務業,推進循環工業,改善農業效益,提高林業的固碳效果。具體來說,廣西應綜合利用財稅、產業、金融政策,積極推進產業結構,不斷提高服務業的比例,降低工業比重。工業內部,應著力發展低碳經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體措施包括淘汰落后設備和產能,建立健全和完善節能、清潔生產、綜合利用的各項機制,落實各級政府成立節能執法機構、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節能工作常態化、市場化等。同時,積極承接東部沿海的高技術和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產業必將向廣西轉移,如技術密集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新興產業等。大力發展林業,提固碳效果。

(二) 加大財政資金在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的投入

廣西應對氣候變化,關鍵依靠技術進步,通過新的技術降低排放,通過新的技術發展清潔能源,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有關氣候變化問題的科研工作在廣西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科研資金嚴重不足,研究成果較少,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基礎數據和資料嚴重缺乏,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新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廣西應設立專門的研究資金,通過政府委托形式進行專題研究,加快共性技術進步。通過激勵和約束機制,鼓勵企業發展實用技術。同時,在各類科研經費的分配中,向氣候變化問題的研究傾斜,提高廣西區內關于氣候變化的科研能力,為制定適合廣西特點的氣候變化政策打下良好基礎。

(三) 提高廣西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

廣西應利用經濟政策,優化氣候變化的資源配置,提高廣西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一是要加快氣候變化趨勢和影響相關知識的研究。目前,對氣候變化最大的共識就是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即氣候變化對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及對未來氣候變化的預測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使得氣候變化政策的成本和收益難以確定,政策評價和選擇變得非常困難。加強對氣候變化趨勢的研究,給公眾提供更多的氣候變化信息,有利于公眾做好準備,提高自我適應能力。二是財政資金大力支持適應性技術的研發。如開發耐干旱的品種、推廣適合較高溫度的物種,通過新技術應用,提高應對極端天氣條件的能力、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監測能力等。三是加大適應氣候變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對敏感地區和敏感行業,如加強農田灌溉設施、加高沿海的防水墻,激勵和補貼農村建設儲水設施等。四是推行有關氣候變化的保險,以加強經濟系統應對氣候變化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農業綜合開發適應氣候變化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財政,2010,(4).

[2]劉晨陽.中國實施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內外部動因及效果初探[J].現代財經,2010,(10).

[3]劉恩財,等.關于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建設問題[J].農業經濟,2010,(1).

[4]張麗賓,等.氣候變化與公共財政政策的理論分析[J],環境經濟學,2010,(5).

[5]cline,w.R.“The Economics of Global Warming.”Washington:Instutute for Intenmllonal Economics.1992.

[6]Kaplow,L.“Taxs,Permits,and Climate chaege”[N].NBER Working Paper 16268.2010.

[7]Metcalf,G.E.“c08tcontsinment.in climate ChangePolicy: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Mitigating Price Volmility[N].NBER Working Paper 15125,2009.

篇8

作者:吳桂月 張亞麗 郭世界 張明宇 王培豪 單位:河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河南省高校農業資源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全省水資源總量的年際變化特點與降水量基本一致,2030年在平水~中等干旱年情況下,全省總缺水量114.3~181.4億m3,占總需水量的21%~31%。氣候變暖對農業灌溉用水的影響,遠遠大于對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響。氣候變化誘致農業災害頻發極端氣候導致農業氣象災害頻發,農業生產風險增大。在河南省農業氣象災害中,主要有干旱、洪澇、干熱風、風沙、冰雹及與氣象條件關系密切的病蟲害。干旱是河南平原地區最普遍、最頻繁的氣象災害,近50年來旱災面積大767萬hm2的年份有22年,頻率達45%。河南省雨澇災害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區域性及年際變化特點。全省春澇、初夏澇頻率南高北低,平均雨澇成災面積每年在80萬hm2以上。各種災害中,以干旱、洪澇災害的危害最重,其造成的損失約占全部農業自然災害損失的70%左右。2009年,河南全省小麥受旱面積達290.00萬hm2,超過麥播面積的1/2,其中4.33萬hm2小麥出現枯死現象。目前河南省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脆弱,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糧食生產條件亟待改善。隨著氣候變暖,重大氣象災害具有“提早、增多、加重”的發生趨勢,氣象災害造成糧食產量減產率由正常年景的10%左右將升至20%~30%,從而使糧食增產的限制性因素增大,對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與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氣候變化導致糧食生產成本增加暖干氣候導致作物生育期可利用水資源總量減少,為保障糧食穩產增產,勢必增加了抗旱灌溉的支出。氣候變暖后,土壤有機質的微生物分解將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這意味著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滿足糧食作物的需要,施肥量的增加意味著投入的增加。氣候變暖和干旱將加重病蟲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特別是小麥銹病、粘蟲、草地螟等的危害加重。各種病蟲出現的范圍也可能向高緯地區延伸,必將增加施用農藥和除草劑,增大糧食生產成本。

河南省糧食生產氣候變化分區根據《河南省綜合農業區劃》、《河南土壤區劃》、《河南省農業氣候區劃》、《河南省水利區劃簡明報告》等資料,對河南省應對氣候變化糧食生產措施進行分區,把全省共分8個區:Ⅰ豫北山區糧食生產氣候區;Ⅱ豫北平原糧食生產氣候區;Ⅲ豫西山地糧食生產氣候區;Ⅳ豫中丘陵糧食生產氣候區;Ⅴ豫東平原糧食生產氣候區;Ⅵ南陽盆地糧食生產氣候區;Ⅶ豫東南平原糧食生產氣候區;Ⅷ豫南山丘糧食生產氣候區。頭腦風暴法簡介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的發明者是現代創造學的創始人,美國學者阿歷克斯•奧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原指精神病患者頭腦中短時間出現的思維紊亂現象,病人會產生大量的胡思亂想。奧斯本借用這個概念來比喻思維高度活躍,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而產生大量創造性設想的狀況。頭腦風暴法力圖通過一定的討論程序與規則來保證創造性討論的有效性,特點是讓與會者敞開思想,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的創造性風暴,是一種集體開發思維的方法[4]。頭腦風暴法在應對氣候變化糧食生產措施遴選中的應用議題: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糧食生產措施遴選及排序。會前準備:根據河南省糧食生產氣候分區及各區主要氣象災害,制定應對自然災害各種農業生產措施清單,請專家綜合考慮各措施(實施應用情況、存在問題、風險、安全性、可行性)進行優先排序。確立定人選:所請專家的專業范圍包括作物栽培、農業氣象、農田水利、林業、環境、農業經濟等專業專家。實施過程:由主持人公布議題,安排各專家針對議題綜合考慮各措施進行優先排序。時間實施:一個區大概10—15min討論時間。最后匯總各個專家們意見措施,再進行糧食生產應對氣候變化適應性措施綜合分析,結果見下表。

合理分配自然資源、多途徑進行節水保肥等技術和措施,對穩固我省糧食生產、推進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后,河南省氣候將繼續向“暖而干”的方向發展,高溫、干旱和強降雨等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增大,而這些氣候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是不可調控的。本文運用頭腦風暴法針對河南省不同的糧食生產變化分區進行分析,并篩選出各個氣候變化分區的適宜性應對措施。氣候變化對河南省糧食生產的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交織,在時間和空間上呈現錯綜復雜的現象和結果,氣候變化及其糧食生產的適應、減緩措施研究涉及因素多、影響方面復雜,各項應對措施的遴選應結合自然條件、氣候變化規律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條件,統籌考慮,進一步細化和重組。

篇9

關鍵詞:氣候變化 經濟

論文正文:

氣候變化中國經濟論文

1、數據來源以及處理方法

本文的主要數據源是年鑒資料(1992~2006)、公報資料(1991~2005)以及中國國家統計局、農業部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統計資料(1991~2005)。依據以上數據源,整合為與氣候變化相關的8種影響,即洪澇、干旱、臺風、風暴潮、風雹、低溫凍害、病蟲害和火災對農林牧漁業以及其他領域的直接影響。其中的小部分資料為量化非經濟指標,參考了1991年以來《中國物價年鑒》的統計價格,先將直接從數據源中獲得的量化非經濟指標轉化為與該時期價格相匹配的量化經濟價值指標,然后將量化的經濟指標與統計資料中直接獲取的經濟指標按照以上的分類計算得到各種影響的經濟損失,8種影響的直接經濟損失總和即為氣候變化的經濟響應評估值。

2、結果分析

2.1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經濟的直接影響1991~2005年氣候變化對農業經濟的直接影響1992~2005年洪澇災害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在214億~1159億元之間,經濟損失的上升趨勢不明顯;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在102億~603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

1991~2005年風雹、低溫凍害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分別為24億~90億元、8億~74億元,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5年農作物病蟲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38億~245億元之間,1991~2000年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4~2003年臺風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上升趨勢不明顯,經濟損失為3億~58億元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近百年的氣候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年平均氣溫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溫平均值,近50年來氣候變暖尤為明顯。

年均降水量變化趨勢不顯著,但區域降水變化波動較大。主要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出現了明顯變化。農業是對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領域之一。1991~2005年干旱、病蟲害、風暴和低溫凍害對農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均呈現上升趨勢,洪澇和臺風的損失上升不明顯。在未來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高溫事件將增加,未來的干旱和洪澇災害亦將增加。農業生產將更加不穩定,產量波動增大,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將出現變動,種植制度和作物品種將發生改變,農業生產條件將發生變化,農業成本和投資需求將大幅度增加。受氣候變化影響,農業遭受的損失會更加嚴重。

2.2中國經濟對氣候變化的響應1991~2005年洪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623億~2551億元之間,經濟損失上升趨勢不明顯;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02億~603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現上升趨勢1995~2005年臺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54億~90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上升趨勢不明顯;1991~2005年風暴潮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3億~308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5年農作物病蟲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38億~245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3年森林病蟲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33億~88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下降趨勢;

1996~2002年草地病蟲害的直接經濟損失在6億~3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5年風雹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5億~138億元之間;1991~2005年低溫凍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6億~180億元之間;1991~2003年森林火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億~17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6~2002年草地火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0.06億~1.25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下降趨勢(1991~2005年因氣候變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932億~357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明顯上升趨勢;相當于當年GDP的1.08%~5.70%,比重呈下降趨勢。GDP年際增長率呈下降趨勢,而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直接經濟損失年際變化率呈上升趨勢。在GDP增長過程中,因氣候變化造成的直接損失顯著抑制國民經濟的增長,成為削弱經濟增長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3、結論和討論

3.1結論

以國家權威部門的統計資料為基礎數據,分析氣候變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結果表明:近15年來氣候變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加劇。1991~2005年期間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932億~3570億元之間,呈明顯上升趨勢;所占GDP的比重為5.70%~1.31%,呈下降趨勢。在此期間,干旱、農作物病蟲害、草地病蟲害、風暴潮、森林火災的直接經濟損失呈現上升趨勢;洪澇災害和臺風上升趨勢不明顯;森林病蟲害和草地火災呈下降趨勢。2000年以來自然災害的直接經濟損失一直穩定在相當于GDP1.08%~2.05%的水平,氣候變化對國民經濟存在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3.2討論

據《中國災情報告》統計,我國每年僅氣象、洪水、海洋、地質、地震、農作物病蟲害、森林災害等7大類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折算成1990年價格):50年代平均每年約480億元,60年代平均每年約570億元,70年代平均每年約590億元,80年代平均每年約690億元,90年代前5年平均每年約1190億元,經濟損失逐年增加。建國近50年來,各種自然災害經濟損失高達25000多億元,平均每年造成的損失大約是平均GDP的3%~6%,財政收入的30%左右,是發達國家的數十倍。

我國GDP連續多年保持8%的高速增長,但各種災害造成的損失也在逐年上升。1989~1996年,中國每年因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占GDP的比重在3%~6%之間,平均為3.9%。

所不同的是,與氣候變化有關的自然災害不包括地震、赤潮、人為誘導的地質災害和火災等。1991~2005年由氣候變化引起的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932億~357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明顯上升趨勢;損失相當于當年GDP的1.31%~5.70%,呈下降趨勢。尤其在2002年GDP首次突破10萬億之后,2003~2005年GDP保持13.96%、16.99%和33.55%高增長率的情況下,2000年以來經濟損失一直維持在GDP1.08%~2.05%的水平上,直接經濟損失對我國GDP的負面影響并沒有隨著經濟迅速增長而減弱。

我國目前觀測到的氣候變化影響遠不止上述8種,還有:20世紀50年代以來,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1.4~3.2mma-1,西北冰川面積減少了21%,西藏凍土層減薄,最大可達4~5m,四川、青海和甘南草原產草量下降;20世紀80年代以來,春季物候期提前2~4d,海南和廣西還發現珊瑚白化現象,六大江河實測徑流量都呈下降趨勢;20世紀60年代以來,祁連山山地森林面積減少16.5%,林帶上升400m,覆蓋度減少10%,西南地區、三江平原和青海的濕地面積減少,功能衰退,氣候變化對蟲媒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洪澇災害后,感染性腹瀉,如霍亂、痢疾、傷寒、副傷寒等病例增加。這些由氣候變化引起的緩變性影響尚沒有從經濟的角度開展研究,若不采取應對和緩減措施,其中一些影響將給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致命的毀壞,功能的衰退或喪失造成的潛在價值損失可能也遠超過直接經濟損失。我國未來的氣候變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與2000年相比較,2020年年平均氣溫將升高1.3~2.1℃,2050年將升高2.3~3.3℃;未來50年年平均降水量將呈增加趨勢,預計到2020年,全國年平均降水量將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未來100年,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可能性增大;干旱區范圍可能擴大、荒漠化可能加重;沿海海平面仍將繼續上升,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將加速退縮,一些小型冰川將消失;草原承載力和載畜量的分布格局將發生變化;

主要造林樹種的分布發生變化;河流的徑流量下降,平均年降水量偏少,以及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縮、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積萎縮、海水入侵、海岸侵蝕、凍土融化、河湖冰遲凍與早融、中高緯生長季延長、動植物分布范圍向極區和高海拔區延伸、某些動植物數量減少、一些植物的開花期提前,冰川、珊瑚礁島、紅樹林、熱帶雨林、極地和高山生態系統、草原濕地、殘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等仍面臨適應能力有限的問題,容易受到嚴重的、甚至不可恢復的破壞危險,緩變性的經濟影響隨氣候變化的加劇繼續加重。未來加強研究其經濟影響對全面認識、正確看待氣候變化影響至關重要,但是評價難度也遠大于直接突變性經濟影響,需要各國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從我國15年來GDP的增長率與氣候變化直接經濟損失增長率的變化趨勢來看,我國GDP增長率逐漸下降,氣候變化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增長率逐漸上升。隨著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方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等政策性措施的實施,以及節能減排技術的進步,經濟損失增長率應該會有所下降。

但是,目前災害直接損失沒有統計毀壞設施的災后重建和修復費用,還有一些沒有從經濟的角度量化到已有的直接影響。因此,對直接經濟影響的評估值可能比其真實值要小得多,實際經濟損失值增長可能會更快。隨著20世紀90年代以來災害評估方法的改進和認知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災害影響的研究愈來愈受到重視,前期的直接經濟損失縮微化的程度可能比后期要大得多。

篇10

氣候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何變化都會對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層次的,既包括正面影響,同時也包括負面效應。

但目前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因為不利影響可能會危及人類社會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會給人類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適應氣候變化會花費不小的代價。

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并將繼續產生明顯影響

觀測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許多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產生了影響,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縮、凍土融化、河(湖)封凍期縮短、中高緯生長季節延長、動植物分布范圍向南、北極區和高海拔區延伸、某些動植物數量減少、一些植物開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態系統由于適應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嚴重的、甚至不可恢復的破壞。正面臨這種危險的系統包括:冰川、珊瑚礁島、紅樹林、熱帶林、極地和高山生態系統、草原濕地、殘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等。隨著氣候變化頻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在數目上會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圍也將增加。

自然生態系統按其生長環境可分成陸生與水生兩大類生態系統。前者又可按其植被類型分成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態系統,也可按地形劃分高山、盆地、海岸帶等生態系統。后者可分成海洋和淡水兩類生態系統,其中淡水又分靜水(湖泊、池塘、水庫、濕地與河口灣)生態系統與流水(江、河、溪流)生態系統。下面選取冰川、湖泊、江河、海岸帶、植被(森林、草原)和農業等對氣候變化較為敏感的生態系統為例,介紹全球氣候變暖對自然生態系統影響的觀測事實和未來可能的演變趨勢。

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與物種組成可能發生明顯變化

氣候是決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全球生物群落的分布型與全球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有很好的對應關系。自然植被分布的變化最能體現氣候變化的影響。距今6000年前左右的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階段,我國植被帶明顯偏北。現今西北地區的草原與荒漠區,在全新世曾是廣闊的溫帶森林和森林草原,各種草原動物也非常豐富。但隨著全球氣溫的波動式下降,同時受第四紀冰期氣候波動和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山地隆升的影響,我國自然環境出現了明顯的區域差異,生物多樣性也隨之發生了顯著變化。

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取決于氣候變化后物種相互作用的變化,以及物種遷移后與環境之間的適應性平衡。在移動過程中,生態系統并不是作為一個一個單元整體遷移的,它將產生一個新的生態結構系統,生物物種構成及其優勢物種都將會變化。這種變化的結果可能會滯后于氣候變化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植被模擬研究顯示,氣候變化時,某些物種由于不能適應新環境而面臨滅絕的危險,也可能出現新的物種體系。

全球變暖將對我國植被的水平及垂直分布、面積、結構及生產力等產生很大影響。氣候變化將改變植被的組成、結構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發生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等。

小冰期后期以來的變化

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地面立體攝影)

2002年3月27日,內蒙古中部地區迎來今春第一場區域性、大范圍連續降雨,一些地區出現雨加雪天氣。這次降水覆蓋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盟等地,并向自治區中東部錫林郭勒盟、赤峰市等地移動。內蒙古中東部地區已連續3年大旱,給當地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巨大損失。這次降雨將遏制內蒙古中東部地區的揚沙、沙塵暴天氣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春旱。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曹家洼村,一群綿羊冒著雨雪趕路。

冰川、凍土和積雪可能減少

高山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冰川將隨著氣候變化而改變其規模。由于全球變暖,一些冰川出現了減少和退縮現象。如非洲乞里馬扎羅山的冰川面積在1912~2000年間減少了81%。1889年它完全由冰雪圍繞,今天只剩下15%由冰雪圍繞,且主要由季節性冰雪覆蓋。

我國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自小冰期后期以來,一直處于后退狀態。1962年至1980年,冰川退縮了80米;1980年至1992年,冰川又退縮了60米。據1959年開始觀測以來所積累的資料,該冰川的物質平衡虧損20世紀60年代平均為-53毫米/年,20世紀80年代增到-346毫米/年,1990~1991年間更增至-706毫米/年。1959~1986年累積負平衡達6130000立方米,相當于冰川減薄3.25米。在烏魯木齊河流域,1964年航測地形圖上共量算到的冰川面積為48.2平方公里,1992年再次航測冰川面積已減至40.9平方公里,減少15.1%。

據資料推算,我國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積自“小冰期”以來減少了24.7%,達7000平方公里左右。

隨著全球進一步增暖,山地冰川將繼續后退萎縮。根據小冰期以來冰川退縮的規律和未來夏季氣溫和降水量變化的預測,估計到2050年我國西部冰川面積將減少27.2%,折合冰量約16184km3。其中,海洋性冰川減少最顯著,為52.5%,6925km3;亞極地型冰川次之,為24.4%,6631km3;極地型冰川最少,為13.8%,2629km3。三類冰川的冰川物質平衡每年虧損值分別高達-1318毫米、-900毫米和-623毫米,冰川平衡線高度將分別上升238米、168米和138米。未來50年西部地區冰川融水總量將處于增加狀態,天山北麓與河西走廊最大融水徑流預計出現在21世紀初期,其年增長量為幾百萬到千萬立方米不等;柴達木及青藏高原的內陸河流域冰川融水高峰預計出現在2030~2050年,年增長約20%~30%;塔里木盆地周圍高山冰川2050年前徑流增加量可達25%左右。

我國西北各山系“小冰期”冰川與現有冰川比較(單位:平方公里)

山系“小冰期”盛時冰川面積(平方公里)現有冰川面積(平方公里)面積變化(平方公里)百分比(%)

阿爾泰山449293-156-53.2

天山122489196-3052-33.2

帕米爾28822206-676-30.6

喀喇昆侖山66305925-705-11.9

昆侖山98358735-1100-12.6

祁連山32881972-1316-66.7

總計3533228328-7004-24.7

隨著全球進一步增暖,凍土面積繼續縮小。未來50年,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空間分布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80%~90%的島狀凍土發生退化,季節融化深度增加,形成融化夾層和深埋藏凍土;表層凍土面積減少10%~15%,凍土下界抬升150~250m,亞穩定及穩定凍土溫度將升高0.5~0.7℃。

隨著全球進一步增暖,高山季節性積雪持續時間將縮短,春季大范圍積雪提前消失,積雪量將較大幅度減少,積雪年際變率顯著增大。到2050年,冬季氣溫將升高1~2℃,隨著降雪量緩慢增加,青藏高原和新疆、內蒙古穩定積雪區積雪深度將分別以2.3%和0.2%的速度緩慢增加。同時,雪深年振幅將顯著增大,大雪年和枯雪年的出現更為頻繁。到2100年大范圍積雪將可能于3月份提前消失,春旱加劇,融雪對河川徑流的調節作用將大大減小。

氣候變化可能是導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積萎縮的主要因素之一

湖泊作為降水和有效降水的歷史和現代記錄,更能反映氣候變化的空間變化和區域特征。以我國青海湖為例,氣候變化可能是導致其水位下降和湖面萎縮的因素之一。青海湖水位在15~19世紀的近500年間盡管存在較大的升降波動,但出現明顯的直線式下降趨勢卻是在近百年,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以來,僅在1908~1986年間就下降了約11米,湖面縮小了676平方公里。有實測記錄以來,1957~1986年間下降了2~3米,湖面縮小了264平方公里。

50年代至80年代我國西北主要湖泊面積變化(單位:平方公里)

湖名50年代統計60年代地形圖量算70年代衛星照片量算80年代統計

艾比湖1070823522500

博斯騰湖996980930864

布倫托海835790770765

瑪納斯湖550590

塞里木湖454454457457

巴里坤湖1401148890

艾丁湖124230

青海湖45684304

另外,我國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賽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均處于入不敷出的負平衡狀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湖泊均向萎縮方向發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

有關研究表明,在未來氣候增暖而河川徑流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平原湖泊由于水體蒸發加劇,入湖河流的來水量不可能增長,將會加快萎縮、含鹽量增長,并逐漸轉化為鹽湖,對湖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利;高山、高原湖泊中,少數依賴冰川融水補給的小湖(如帕米爾高原的一些湖泊),可能先因冰川融水增加而擴大,后因冰川縮小后融水減少而縮小;地處山間盆地以降水、河川徑流或降水與冰川融水混合補給的大湖,其變化趨勢引人注目,如青海湖長期處于較大的負平衡狀況,湖水位呈下降趨勢。如未來溫度繼續升高,湖區水面蒸發和陸面蒸散均會有所增加,若多年平均降水量僅增加10%,仍不足以抑制湖面的繼續萎縮,僅趨勢減緩,如降水增加20%或更多,湖泊來水量會增加,湖泊會擴大,水面上升,湖水淡化,有利于湖泊漁業和湖周地區生態與環境的改善。這樣的機遇有可能在下世紀某個時間出現。

海平面升高將影響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系統

1900年以來,全球變暖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這將會嚴重影響珊瑚礁、珊瑚島、礁島、鹽沼以及紅樹林等海岸帶生態系統和海洋生物資源,進而影響海岸帶環境和經濟。

沿海主要驗潮站的實測資料顯示,我國海平面近50年呈明顯上升趨勢,上升的平均速率為每年2.6毫米,近幾年上升速率加快。據專家預測,我國未來海平面還將繼續上升。這將使許多海岸區遭受洪水泛濫的機會增大、遭受風暴影響的程度和嚴重性加大,這將會引起海岸灘涂濕地、紅樹林和珊湖礁等生態群喪失,海岸侵蝕,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沿海土地鹽漬化等,從而造成海岸、河口、海灣自然生態環境的失衡,給海岸帶生態環境系統帶來災難。同時,也將對社會經濟產生嚴重的影響,因為我國海岸線漫長,沿海低洼地區約占整個海岸線地區的30%。約有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國民經濟,集中在東部經濟帶和沿海地區。

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增加

目前對氣候變暖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出現的變化了解甚少?,F有的研究指出,與全球變暖關系密切的一些極端事件,如厄爾尼諾、干旱、洪水、熱浪、雪崩和風暴、沙塵暴、森林火災等,其發生頻率和強度可能會增加。由這些極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會加劇。如干旱發生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將加重草地土壤侵蝕,因而將增大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趨勢。

綜上所述,全球變暖可能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是全方位、多層次的,許多是不利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氣候變化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可能以負面為主

氣候作為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同時作為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在社會經濟系統中發揮作用。氣候變化會程度不同地影響到全球各地區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如主要農作物及畜牧業的生產、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資源供給、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人類居住環境與人類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類社會系統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隨其地理位置、時間、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條件而變化。

我國農業生產將面臨產量波動增大、布局與結構調整、成本與投資增加等問題

農業可能是對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部門之一。氣候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環境,更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質資源之一。氣候變化也對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產業的生產環境、布局和結構產生影響。

試驗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作物產量的影響取決于諸多因素。這些因素包括:作物品種及培育、土壤性質、病蟲害、二氧化碳對植物的直接影響,以及氣溫、二氧化碳濃度和作物適應能力等因子之間彼此的相互作用。現有關于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未來(2020年,2050年和2080年)全球三大作物(小麥、玉米和水稻)產量變化的研究結果表明,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作物產量將減少,北半球發達國家的產量將增加。由于氣候變化影響存在的這種區域差異性,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將更為嚴峻。以亞洲為例,目前亞洲地區谷物進口量隨著人口的增加,已從1961年的2000多萬噸,增長到1998年的8000多萬噸。在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亞洲糧食供應與需求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我國是農業大國,氣候變化將使我國未來農業生產面臨以下三個突出問題:

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增加,產量波動大

氣候變化對我國作物生產和產量的影響,在一些地區是正效應,在另一些地區是負效應。對產量的影響可能主要來自于極端氣候事件頻率的變化,而不是平均氣候狀況的變化。

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后,灌溉和雨養春小麥的產量將分別減少17.7%和31.4%。氣候變暖后,不考慮水分的影響,早稻、晚稻、單季稻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均呈現出不同幅度的減產,其中早稻減產幅度較小(-3.7%),晚稻和單季稻減產幅度較大(-10.5%)。氣候變暖后,我國玉米總產量平均減產3%~6%,其中春玉米平均減產2%~7%,夏玉米減產5%~7%;灌溉玉米減產2%~6%,無灌溉玉米減產7%左右。

總之,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倍增時,溫度升高、作物發育速度加快和生育期縮短是作物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據估算,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產量在總體上因全球變暖可能會減少5%~10%左右,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減產為主。但氣候變暖對不同地區和不同種類作物的產量影響不同,我國水稻、小麥以及玉米品種多,品種間差異也很大,因此要有意識地調整農業種植制度、選育抗逆性強的品種和選擇適當的生產措施等,使之適應氣候變化。如果能夠對不利影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的話,未來30~50年(2020~2050年)的氣候變化還不會對全球乃至中國的糧食安全、重要基礎設施和自然資源產生重大影響。

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將出現變動

氣候變化對我國農業影響的研究表明,年平均溫度增加1℃時,大于10℃積溫的持續日數全國平均可延長15天左右,冬小麥的安全種植北界將由目前的長城一線北移到沈陽——張家口——包頭——烏魯木齊——線。氣候變暖還將使我國作物種植制度發生較大的變化。據計算,到2050年,氣候變暖將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千米之多,從長江流域移至黃河流域;而兩熟制地區將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區的中部,一熟制地區的面積將減少23.1%。

氣候變暖后,我國主要作物品種的布局也將發生變化。華北目前推廣的冬小麥品種(強冬性),因冬季無法經歷足夠的寒冷期而不能滿足春化作用對低溫的要求,將不得不被其它類型的冬小麥品種(如半冬性)所取代。比較耐高溫的水稻品種將在南方占主導地位,而且還將逐漸向北方稻區發展。東北地區玉米的早熟品種逐漸被中、晚熟品種取代。

氣候變暖后,蒸發相應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顯增加,將會使我國農牧交錯帶南擴,東北與內蒙古相接地區農牧交錯帶的界限將南移70公里左右,華北北部農牧交錯帶的界限將南移150公里左右,西北部農牧交錯帶界線將南移20公里左右。農牧過渡帶的南移雖然可增加草原的面積,但由于農牧過渡帶是潛在的沙漠化地區,新的過渡帶地區如不加保護,也有可能變成沙漠化地區。

農業生產條件改變,農業成本和投資大幅度增加

氣候變暖后,土壤有機質的微生物分解將加快,造成地力下降。在高二氧化碳濃度下,雖然光合作用的增強能夠促進根生物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土壤有機質的減少,但土壤一旦受旱,根生物量的積累和分解都將受到限制。這意味著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滿足作物的需要,施肥量的增加意味著投入的增加。

氣候變暖后,農藥的施用量將增大。隨著氣候變暖,作物生長季延長,昆蟲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數將增加,而冬溫較高也有利于幼蟲安全越冬。溫度高還為各種雜草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因此,氣候變暖可能會加劇病蟲害的流行和雜草蔓延。另外,氣候變暖后各種病蟲出現的范圍也可能擴大向高緯地區延伸,目前局限在熱帶的病原和寄生組織將會蔓延到亞熱帶甚至溫帶地區。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氣候變暖后可能不得不增加施用農藥和除草劑,而這將增大農業生產成本。

氣候變暖將導致地表徑流、旱澇災害頻率和一些地區的水質等發生變化,

特別是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更為突出

水資源對全球變暖的響應問題,是事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全球變暖會影響整個水循環過程,可能使蒸發加大,可能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的發生,導致洪澇、干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以及使地表徑流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地表徑流將發生變化

對于全球變暖后地表徑流的變化,現在比較一致的預測是:到2050年,全球年平均徑流變化將表現為高緯和東南亞地區徑流增加,中亞、地中海地區、南非、澳大利亞減少的趨勢。對我國而言,七大流域天然年徑流量整體上呈減少趨勢。其中,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年徑流量變幅較?。换春蛹捌湟员钡貐^變幅最大,以遼河流域增幅最大,黃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全球變暖后,我國各流域年平均蒸發將增大,其中黃河及內陸河地區的蒸發量將可能增大15%左右。

臺灣缺水:2002年4月24日,在中國臺北縣附近的一座水庫,一名當地男子在幾近干涸的水庫庫區察看情況。臺灣持續的干旱少雨使得當局被迫決定在夏季關閉游泳池以節省用水,必要時還要實施配給供水。

水資源的供需狀況將出現變化

隨著徑流減少,蒸發增大,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盡管由氣候變化引起的缺水量小于人口增長及經濟發展引起的缺水量,但在干旱年份氣候變化引起的缺水量將大大加劇我國華北、西北等地區的缺水形勢,并對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全球變暖對農業灌溉用水的影響遠遠大于對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響,尤其是在降水減少和蒸發增加的地區。預計,2010~2030年西部地區缺水量約為200億立方米,2050年將缺水100億立方米。而且西部地區由于缺乏供水工程等水利設施,水資源系統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較大。

旱澇災害出現的頻率將發生變化

全球變暖可能增強全球水文循環,使全球平均降水量趨于增加,但降水變率可能隨著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發生變化,蒸發量也會因全球平均溫度增加而增大,這可能意味著未來旱澇等災害的出現頻率會增加。

一些地區的水質將出現變化

全球變暖后,一些地區由于蒸發量加大,河水流量趨于減少,可能會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特別是在枯水季節。同時,河水溫度的上升,也會促進河流里污染物沉積、廢棄物分解,進而使水質下降。當然,年平均流量明顯增加的河流,水質可能會有所好轉。

對氣候變化敏感的傳染性疾病傳播范圍可能增加,危害人類健康

眾所周知,許多通過昆蟲、食物和水傳播的傳染性疾病,如瘧疾等,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全球變暖后,瘧疾和登革熱的傳播范圍將增加,這兩種通過昆蟲傳播的疾病將殃及世界人口的40%~50%。而且,氣候變化可通過各種渠道對發病產生影響,危害人類健康,其中包括對人體直接影響,對病毒、細菌、寄生蟲、敏感原的影響,對各種傳染媒介和宿主的影響,對人的精神、人體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的影響等等。

人們因氣候變化而產生不適應的感覺,也會助長某些疾病的蔓延,使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據研究,氣溫變化與死亡率有密切關系,在美國、德國等國的城市,當有熱浪襲擊時總體死亡率呈上升趨勢。全球變暖后,高溫熱浪將隨之增加,這將引起與熱有關的疾病和死亡增加。

全球變暖對人類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對貧窮地區的人口將是最大的。

氣候變化將影響人類居住環境

大量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將從下述三個方面對人居環境產生影響,一是氣候變化后,資源生產、商品及服務市場的需求產生了變化,使支持居住的經濟條件受到了影響;二是氣候變化對能源輸送系統、建筑物、城市設施以及工農業、旅游業、建筑業等特定產業的一些直接影響,轉而對人居環境產生了影響;三是氣候變化后,因極端天氣事件增加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使得居住人口遷移。

人類居住地尤其是河邊和海岸帶居民受氣候變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脅是洪澇和滑坡。人類居住環境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處理和交通等環境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因高溫、多雨而加劇。

低海拔海岸區的城鎮化快速發展,正在迅速地增加那里的人口居住密度,使得人為財富(城市)處于海岸氣候極端事件的威脅之中。

面臨氣候變化時,居民收入大部分來源于受氣候支配的初級資源產業,如農業、林業和漁業的經濟單一居住區,比經濟多樣化的居住區更脆弱。

盡管目前關于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系統的影響研究只是初步的結論,但氣候變化會對全球各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將直接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一點是確定的。

氣候變化可能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

大部分熱帶、亞熱帶區和多數中緯度地區普遍存在作物減產的可能;對許多缺水地區的居民來說,水的有效利用降低,特別是亞熱帶區;同時,受到傳染性疾病影響的人口數量增加,熱死亡人數也將增加;另外,大暴雨事件和海平面升高引起的洪澇,將危及許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區;由于夏季高溫而導致用于降溫的能源消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