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3-12-26 18:00: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

篇1

[關鍵詞] 氣候變化 特點 農作物 影響

[中圖分類號] P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7-0291-01

以全球變暖為標志,諸多的氣候、環境變化逐漸顯現出來,其中不但包括我們熟悉的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損,還包括生態系統退化、大氣成分改變等。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全球氣候變化幅度已經超過了自然演進的范圍,長此以往勢必會威脅到人類生存、經濟可持續發展。筆者將氣候變化于農作物生長聯系在一起,對近年來氣候變化體現出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氣候變化于農作物的影響。

一、近年來氣候變化特點分析

如今的全球氣候變化較大,生態環境日益惡劣,而我國的氣候變化有著自己的特點,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水資源穩定性差

相關調查顯示,近百年來我國的年降水量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主要河流的流量也受到較大影響,出現旱情的幾率明顯增加,局部地區在一些極端氣候的影響下,甚至會爆發洪水以及次生災害。總的來看,全球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穩定性,將產生較大的影響,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將體現得更加尖銳。

2.氣溫要明顯增加

通過對我國近百年氣溫年均值比較后發現,氣溫增長比較明顯,增長區間在0.5―0.8℃之間,這一氣溫均值相較于全球均值要更高。中國氣溫升高比較顯著的是近五十年,其中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隨著工業的發展,商業活動的活躍,對外貿易的開放,氣溫升高趨勢日益明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冬季是增溫比較明顯的季節。

3.極端氣候較常見

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出現的越來越多,諸如臺風、干旱、高溫熱浪等都出現得更加頻繁。當前全球變暖趨勢日益明顯,中國的自然環境復雜性又較高,相較于其他國家,中國出現極端天氣的可能性要更高。就既往的情況來看,中國受到氣象災害的影響最為嚴重。

二、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我國氣候變化的特點有了清晰地認識,正是這些典型的氣候變化對農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總的來看,氣候變化影響農作物,需要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積極影響

光、熱、水對農作物的生長至關重要,這三個要素的組合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的效果。氣候變化、溫度上升會導致作物種植熟制北移。氣溫不斷上升,可以使積溫增加,進而延長作物的生長期,這不但會影響到作物種植的結構,還會對種植制度產生較大的影響。就既往的情況來看,北方存在嚴重的凍害,氣候變暖將使這種狀況得到很大的改善。以冬麥種植為例,上世紀50―70年代,北方冬麥區低溫凍害較為常見,大大減少了冬麥的產量,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方凍害得到了緩解,強度也有所減輕。

2.消極影響

雖然氣候變化對農作物有積極的影響,但是其帶來的消極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具體來說,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消極影響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2.1減少農作物產量

農作物的生育期,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會縮短,如果不采取新的農業技術,中國的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產量將大為減少。雖然氣候變暖使作物的生長期得以延長,但是缺乏足夠長的生育期,將直接導致農作物減產。

2.2導致病蟲害發生

氣候條件的變化會直接對農業病蟲害產生影響,農業病蟲害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影響甚巨,我國幅員遼闊,農業種植產量的減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病蟲害,因此造成的糧食損失達到了總產量的9%。由于氣候發生了變化,我國農業病蟲害的客觀條件得到加強,致使病蟲害的管理和控制存在更大的難度。且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害蟲蟲卵越冬界北移,這間接提高了害蟲生活率,這無疑為農作物的生長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2.3誘發了洪澇災害

氣候變化加劇,我國極端天氣出現的幾率大為增加,暴雨頻發,這無疑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沖擊。暴雨本身會帶來大量的降水,緩解旱情,對農作物生長是有利的;但是如果雨量過分集中,山洪爆發、河堤決口、路基沖毀都災害都有可能發生,釀成慘劇。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農業生產,和這些極端天氣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2.4影響農作物品質

農作物的品質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也會受到影響,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水稻,稻米的外觀、品質,在氣候變暖的作用下將會大打折扣,在高溫的影響下農作物度過了開花至成熟時期,水稻的成熟天數被大大縮減,這樣就導致了稻米籽粒充實不良、精米率降低等品質問題。一般來說,水稻成熟期的時候,米粒透明度與有效積溫負相關,大米的蒸煮食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溫度的影響,米飯香味濃郁,一般需要保證灌漿結實期間,具有較大的晝夜溫差;在灌漿期間溫度比較高的話,就會導致煮熟的米飯過硬。

三、總結

氣候變化導致氣象災害的多發性、異常性日益突出,災害的強度更大,諸多的氣候、環境變化逐漸顯現出來,其中不但包括我們熟悉的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損,還包括生態系統退化、大氣成分改變等。從這個角度來看,加強對氣候變化的研究,對農業生產的意義十分重大。本文對近年來氣候變化體現出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氣候變化于農作物的影響。

參考文獻

篇2

1氣候變化對農業資源的影響

1.1氣候變化對熱量資源的影響

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域溫度呈現升高趨勢,溫度提升最明顯的地區是華北、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在將來各種氣體排放的影響下,以冬季變暖情況最為突出,這主要在于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導致溫度升高。1.2氣候變化對光資源的影響

當前我國平均白天時間正在逐漸變短,減少幅度最顯著的地域是華北和東北地區。輻射減少也許是因為火山噴發、城市建設和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等方面的因素影響,由于輻射的減少導致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減弱,以至于農作物不能有效地利用光資源。

1.3氣候變化對水分資源的影響

我國年平均降水量改變趨勢不顯著,但地區降水量波動很大,華北、東北和西北東部呈現出下降趨勢。在將來各種氣體排放的作用下,降水變化分布相對穩定,年降水增多明顯地區是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由于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導致溫度升高,進而造成農作物需水量增大,在其他氣象因素保持穩定的前提下,華北地區不同作物的需水量由于溫度升高而變化的情況會有所不同,但越來越緊缺的水資源將會影響農作物的產量。

2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溫度是影響農作物生長速度的主要因素,溫度的變化決定了生長期的長短。溫度升高,其生長速度相對增加加快。據調查發現:平均溫度增長1℃,水稻生長期平均減少7.6d。但溫度增高對不同品種水稻的生長作用是不同的。溫度升高對冬小麥影響最大的階段是其生長前期,對后期的影響很小,導致春季生長期提前,拔節期影響最為顯著,抽穗以后各生長期影響較少,冬季生長期和全部生長期顯著減少。通過研究冬小麥的生長情況,在土壤不缺水的條件下,黃淮海地區秋冬季溫度升高,播種期到開花期過程變短,開花期到成熟期過程有所增長,播種期到成熟期整個生長期的過程變短。總之,氣候變化讓農作物生長期變短,并且對生長前期的影響高于對生長后期的影響。

3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

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產量上,由于全球氣候變化正負效應的不一性。當前主要解決辦法是使用氣候模型與作物模式相關聯,對作物產量可能遭受的影響制定解決方案。在模擬未來氣候環境條件下,溫度增高,作物生長速度加快,生長期變短,不同品種水稻產量會受到不同的降低。溫度升高造成小麥生長過快,生長期變短,春小麥產量降低程度也會高于冬小麥。由于不同地區未來降水量變化不同,華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雨養冬小麥產量會有所增加,而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春小麥產量會有所降低。

4氣候變化對品種布局的影響

在溫度升高的影響下,人們可以通過改變種植環境、替換產量較高的中晚熟品種來解決產量問題,以確保產量的增加。在溫度升高的影響下,在不考慮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對作物生長的影響的基礎上,東北地區玉米不同品種種植區域會呈向北移動的趨勢,在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區域可以考慮用中晚熟品種代替早熟品種,縮短玉米的生長期;干物質含量增多,能夠提升東北區域春玉米產量。東北區域不同品種的玉米可種植區域呈向北擴張的趨勢,小興安嶺能夠播種極早熟玉米品種。所以,在溫度升高的影響下,會利于喜溫和晚熟品種的播種,進而能夠增加作物產量。

5氣候變化對作物生產潛力和氣候資源利用率的影響

農作物生產潛力是判斷農業氣候資源狀況的主要根據,其生產潛力的大小決定于光、水、溫3種條件的狀況和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據調查發現,溫度升高對熱量豐富地域作物產量的影響呈現為下降趨勢,遼寧地區將來因溫度升高超過了玉米生長的適宜氣溫,作物生產潛力呈降低趨勢;但東北地區另外兩省通過播種晚熟品種,使生產潛力呈上升趨勢。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光、水、溫3種資源的分配不均是導致生產潛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河北地區降水量逐漸下降,雖然光、溫資源可以滿足作物生長所需,但是冬小麥的產量在逐漸降低。將來氣候變化明顯限制春玉米的生產潛力,而降水量變化造成的影響會高于溫度變化影響,降水量變化趨勢對其影響作用會更加顯著。當前全球很多地區農業氣候資源利用率較低,我國光能利用率、熱能利用率、水分利用率和綜合利用率在全球僅處于中等水平。

6結語

篇3

關鍵詞:氣候;農作物;影響

中圖分類號:S16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氣候環境始終是影響農作物生長的決定性因素。氣象環境變化對農作物的生長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尤其是極端天氣的發生可能會使作物減產甚至顆粒無收,嚴重危及著糧食安全、社會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闡述石河子市的主要氣候環境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使農作物良好生長的對策,以適應農業的發展。

1 石河子市氣候環境簡介

石河子地區屬于灌溉農業區,夏季短而炎熱,冬季長而嚴寒,其氣候干燥,主要表現為降水較少;年降水量較多的月份為4~7月,以北地區降水量為13.0~20.0mm,以南地區降水量21.7~27.6mm;深居內陸,高山環繞,海拔高度的差異較大,屬于典型的干燥的大陸性氣候,干燥少雨,春季氣溫上升較快,夏季酷熱,秋季降溫迅速,冬季嚴寒,晝夜溫差大。

石河子地區的日照也是新疆地區的一大特色,北部地區的日照時數一般高于南部地區,年日照時數為2721~2818h,各個地區的平均最多日照出現在7月。充沛的光照不僅加強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對棉花等農作物的生長、發育也有重要作用。

2 氣象環境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2.1 氣候變暖對農作物的生長不利

氣候變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氣溫升高會加快地表水分的蒸發,使水分不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時還會引發一系列的極端天氣現象。洪澇、颶風、干旱等都與氣候變暖有很大關系。對農作物而言,降水和蒸發量的改變會使農作物在最需要水的時候出現干旱現象,若降水量不能相應地增加,就會對農作物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氣候變暖若沒有新的適應技術,農作物的生長期就會普遍縮短,對物質積累和籽粒的產量有負作用,從而給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

2.2 低溫冷害對農作物的影響

低溫冷害是影響農業生產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災害之一,對不同作物、品種和發育期的危害不同。農作物品種不耐低溫,果樹和蔬菜在0℃以下容易凍傷。農作物一般在出苗期和生育后期對冷害的防御能力較強,在抽穗、開花及灌漿初期等對冷害較為敏感。在較長時間內,冷害會使農作物的發育期延遲,導致作物減產,還會破壞作物的生殖器官,空殼較多而減產。冷害對于小麥、水稻、果樹以及蔬菜等作物有很大影響。

2.3 干燥少雨對農作物的影響

北疆氣候干燥,突出表現為降水偏少。大部分地區的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為華北地區年降水量的一半。干燥少雨對農作物的影響較大,不能夠滿足農作物在特定成長期內對水分的需求,作物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不能夠補償蒸騰消耗的水分,使植物體內的水分收支平衡失調,嚴重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乃至死亡。大范圍的持續干燥少雨會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嚴重的甚至會顆粒無收。

2.4 日照時數的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

日照時數的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主要體現為日照時數減少,光照不足會導致農作物的光合作用下降,使作物積累的養分減少,發育受挫,還會使病蟲害增加,最終導致作物減產。對于棉花而言,習慣于較強光照,在晴天強烈光照少時對棉花的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都十分不利,再加上夏季的雨水較多,更容易造成蕾鈴脫落。

2.5 大風災害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大風造成的災害是由風的壓力造成的,還往往伴隨著暴雨、冰雹等災害。在大風災害的影響下,農作物的受害程度受密度、株高、行向、風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大風可以使農作物的幼苗折斷枯死,開花期遇上大風會影響授粉,成熟期遇上大風會使作物的植株出現倒伏、折斷的情況,還會吹掉果實。另外,大風會使土壤中的水分大量蒸發,從而加重干旱。大風能夠使農作物葉片表面的水分加快散失,在干熱條件下,會加大農作物的耗水量,使作物的根部吸水不足,嚴重時可能會造成作物枯死。大風也會破壞農業生產設施,影響農事活動,傳播病蟲害,擴散各種各樣的污染物,進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3 對策分析

為適應氣候環境的變化,實現農作物的良好生長,需要采取一系列適應性的行動,通過調整使作物逐漸適應氣候的變化,從而減輕災害,提高作物的產量。

3.1 發展生物科技,選育適合氣候變化的作物新品種

為取得重大的突破和進展,選育優良品種需要加強生物技術、光合作用、抗御逆境等方面的技術開發和研究,以提高人們適應氣候變化及其對農業影響的能力。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農技推廣體系,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

3.2 合理調整農業結構和種植制度

調整農業結構就意味著要針對未來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有計劃地改進作物的品種布局。這就需要培育和選用抗旱、抗高溫和低溫等抗逆品種。運用穩產增產和防災抗災的措施預防出現不良現象的農業。在調整種植制度時要了解農作物的生長發育等因素與氣象環境之間的關系,從而開展對防御氣象災害和利用農業氣候資源的研究。

3.3 改善農業基礎設施

為提高抗災減災水平和農業應變能力,需要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強對節水農業及科學灌溉農業的研究、推廣和應用,需要研制農業生產新工藝,以適應氣候的變化。另外,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旱排澇能力,完善灌溉體系,開發智能化的農業生產技術,加強固化防滲,加強防治自然災害的工程設施建設等措施,對增強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以及防御自然災害等具有重要意義。

4 結語

氣象環境是當今世界備受關注的問題,對于石河子地區來說,氣候變暖、日照時數等都呈增加趨勢,會對北疆的主要農作物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農業是石河子市的支柱產業,但是該地區的經濟水平較低,在應對氣象變化方面面臨著嚴峻挑戰,因此,關注氣象環境的變化對石河子市農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篇4

世界人口不斷增加,我國人口已經超過十三億,巨大的人口壓力對事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糧食問題的矛盾也凸顯出來。如果人口不斷增加,而糧食產量沒有提高,人均占有量越來越少,社會矛盾就會激化,給社會及國家的安定帶來隱患。農業生產如果單純的通過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產量,將更加激化生態環境的破壞。植物生長需要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這方面有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但是人類在進行生產活動的時候,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對大氣又造成了污染,這樣的農業生產基本上維持生態平衡。但是,這樣做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擴大耕地面積,自然植物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沙化加劇,生物滅絕,水資源減少等等,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這些問題的加劇反過來會給農業發展帶來進一步的影響。所以,發展生態農業是提高農業產量及質量的必由之路,加大對農業服務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2氣象保障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1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作為基層氣象工作人員,除了為農民提供氣象信息服務,還要幫助農民了解農作物的生長環境,氣候對不同農作物的影響,根據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結構進行調整等等。要了解氣象對保障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首先需要了解氣候和農作物生長的關系。2.2溫度是影響農作物生長與發育的主要因素一般農作物在日均溫≥10℃的情況下才能活躍生長,可把日均溫≥10℃的持續期視為農作物的生長期。把生長期內每天的日均溫累加得到的溫度總和,叫做積溫。根據積溫的多少,我國自南向北可以分成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五個溫度帶,另外,還有一個地勢高、氣候寒冷、面積廣大的青藏高原氣候區。

2.3氣溫的日較差和光照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有著重要影響白天氣溫高,日照強,有利于農作物的光合作用,能產生更多的營養物質;夜間氣溫低,農作物的呼吸作用被削弱,減少了對能量的消耗,有利于營養物質的積累。

2.4水分條件制約著農作物的生長,不同的農作物需水量不同需水較多的農作物有水稻、甘蔗、茶葉等,需水較少的農作物有甜菜、小麥、玉米和高粱等。棉花在播種期和生長期需水較多,采摘期需水較少。我國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風的影響,分布上東南多、西北少。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東部為種植業,西部為畜牧業。大致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南方為水田農業,北方為旱作農業。

2.5光熱、水分的組合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水、熱條件在時間、空間上結合得越好,越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我國東部地區季風氣候的顯著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但因夏季風不穩定,氣象災害頻繁。我國主要的氣象災害有旱、澇、低溫、凍害、干熱風等,其中干旱的影響范圍最大。如華北地區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強烈,但降水較少,易造成春旱;7、8月份長江中下游地區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氣流,高溫少雨,形成伏旱。寒潮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強烈的降溫會使農作物遭受凍害,尤以秋季和春季對農作物危害最大。

3氣象服務對生態農業發展的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技不斷進步,氣象部門對信息的預測越來越準確。通過及時的氣象服務,可以盡早知道即將可能發生的天氣變化和氣象災害。基層工作人員給予及時的幫助,使農民及時掌握這些天氣變化,可以根據變化做出相應的對策,盡最大可能保障農業生產。

3.1影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氣候的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巨大的,氣象保障服務可以及時為地區提供詳細的氣候變化。現在,我國的農業正朝著生態農業的方向發展,積極改進種植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的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然而植物生長需要適宜的氣候,如果沒有充分考慮氣候變化,盲目改進產業結構,只會給農業生產帶來負增長,嚴重的還有可能破壞土壤結構,影響其他作物生長。所以,轉變農業生產結構,必須依靠氣象服務提供準確的信息。

3.2影響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農作物的生長必須依賴光、水、溫度等必要的氣候條件。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的氣候也發生很大變化,氣溫普遍提高,這對農作物生長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生長氣候,所以氣候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到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氣象保障服務工作可以對局部地區的氣候變化做出預測,指導農民有效地根據氣候變化改變作物的種植方法,同科學技術相結合,不僅不會影響作物生長,還會相應地增加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3.3對惡劣天氣做出預警,防患于未然正所謂“天有不測風云”,氣候是瞬息萬變的,如果沒有及時對惡劣天氣變化做出預警,農民沒有防范措施,氣候將會給作物生長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是顆粒無收。氣象保障服務通過對氣象及時監控和準確預測,盡早通知農民做好防范措施,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同時,保護了局部的生態環境。

3.4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農作物生長離不開氣候,氣候的變化就會導致作物生長發生變化,作物發生變化,局部地區的生態環境、土壤、水資源都會隨之發生變化。氣象保障服務可以為農民提供詳細的氣候變化,農民依據這些有效的預測數據,可以對作物生長做出及時的判斷,或者根據氣候的變化轉移種植方向。所以,氣候保障服務對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有很大的作用。同時,氣象保障服務通過對氣候的及時準確預測,達到保護現有耕地、避免開辟新耕地的目的。保護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減少風沙等,氣象保障服務對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起到很大作用。

4加強氣象為農業服務的思考

隨著社會進步和技術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涉及的農業氣象研究與服務內容也越來越區域化、精細化。(1)發揮傳統科研業務服務優勢,進一步明確各級農業氣象服務的職能和分工,擴充服務內容,互相補充。原有的農業氣象服務渠道比較有效,需要繼續發揮已有優勢。對國家級業務單位,主要開展全國性農業氣象服務項目和全國產品,在認真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氣候變化研究、糧食產量預報等開展國家糧食安全分析評估、氣候變化影響評估及生態質量評價等,國家級服務產品應更好地發揮對省級業務單位的指導作用。(2)國家級管理部門應該進一步推進觀測系統的優化設計和觀測資料的綜合利用。根據國家綜合氣象觀測體系建設的總體設計與安排,認真研究農業氣象觀測系統布局與觀測要素設計,既滿足國家級新的業務發展服務的觀測、科研需求,又給地方氣象部門根據地方特色有機補充、調整農業氣象觀測體系一定的自。(3)發揮基層單位面向生產一線、科研業務緊密結合的優勢,積極開展研究和服務。對省級及以下科研業務單位:①要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服務對象,開展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不同農業生產對象的氣象服務需求,進一步凝練和總結,以發現阻礙服務質量和水平提高的科學技術問題和機制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需要進一步開展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及服務工作;②要積極支持和鼓勵省地縣氣象部門設立專門的農業服務專項,開展短平快的實用技術研究、氣象保障咨詢服務、氣象災害防御、農民氣象知識培訓等工作。(4)加強基層工作人員同農民的密切聯系。地區農業發展離不開氣象的保障服務,農民需要準確可靠的氣象信息,同時,獲得氣象信息的通道要時刻保持暢通。這就需要基層氣象人員同廣大農民保持緊密聯系。基層工作人員除了為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信息,還需要經常走進農村,幫助農民學習了解對各種氣象災害的預防和對農作物的保護,普及氣象知識。基層工作人員同農民共同努力,才能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5總結

篇5

關鍵詞:氣候變暖;影響;玉米;

中圖分類號:S513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對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情況分析,主要是因為人類活動的原因造成的。20世紀時全球平均溫度都已升高,其主要都是人為的溫室氣體濃度增加而造成的。而且近50年的氣溫比過去100年的氣溫增溫速率都快了很多。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只有農業發展了才能帶動其他部門的發展。氣候變化會對農作物生產有很大的影響。而黑龍江是受到氣候變暖影響最大的地區。以慶安縣的玉米種植情況為例,對玉米種植受氣候影響的情況進行分析,為以后農業種植和作物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2材料與方法

以氣象站點所采集的月和年的平均氣溫、降水量等資料為依據,收集慶安縣的年糧食產量數據、玉米單位面積產量的數據。玉米的生長情況與5~9月份的農作物生長期的氣象條件變化有很大的關系。所以要依據站點的氣象資料來統計站點的每年玉米生長期的平均氣溫和累計降水量等情況。并且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系數要根據實際的產量變化數據所決定。將產量分為趨勢產量和波動產量,時間趨勢產量可以反映長周期的農業產量發展水平的產量分量、波動產量主要反映的是由氣象所影響的農業氣候產量。依據上述的數據計算氣溫影響系數。

3結果與分析

3.1慶安的氣候變化情況

各地的年平均氣溫總體上都呈現上升變暖趨勢,慶安縣也一樣。對近幾年以來的統計數據進行計算發現,慶安縣春秋兩季的氣溫變異系數較大,這也表明在慶安縣的春秋兩季的溫度變化幅度會很大。這樣穩定性也會比較差,但夏季的氣溫差異就比較小,也正好適合作物的生長。每一年的氣候變化都是不相同的,四季的變化各有特點。但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包括慶安縣的各地的平均氣溫在年和季節上都在變暖。

3.2降水量的情況

大氣環流和地形等都會影響降水量的變化。慶安縣的降水量近年來一直是增加的趨勢。這樣的平均降水量增加也會對作物的生產起到很好的作用。

3.3溫度變化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玉米是慶安縣的主要農作物。是一種喜溫作物,對溫度的要求會比較高,而且具有耐旱的特性。2 300~2 400℃有效積溫線之間是玉米生長最適合的。氣溫的變化趨勢對玉米的產量會有很大的影響。雖然玉米的生育期在縮短,但慶安縣的氣溫變化趨勢對玉米的產量還是很有利的。特別是在生育期的氣溫變化會對玉米產量及質量有很大的影響。還有就是干旱和低溫這樣的自然災害也會對玉米的產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3.4玉米產量與氣溫變化

玉米比其他農作物管理起來要簡單。而且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農機業的應用,慶安縣的玉米播種面積也在擴大。當然也會因為某年的干旱或低溫的關系,玉米的播種面積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其他時候都是一直增加的趨勢。

據研究,在不考慮生產技術的情況下玉米的生產水平會因為氣候變暖發生一定的變化。依據是慶安縣的前十年的玉米產量比后十年的玉米產量增加4%~5%左右。這項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對玉米的生產很有利,如果考慮科技技術對玉米的產量影響,那么會增加更多的產量。比如90年代時氣候變暖反而使玉米的產量增加了5%~15%左右、而近幾年的增產也提高了10%~20%。這不僅是玉米的生育期的縮短造成的,也是因為氣候變化的原因。慶安縣也在不斷培育適應本地的延遲生育期的晚熟玉米,有硬粒玉米和淀粉賴氨酸含量高的玉米等優質品種。

4討論

慶安縣的氣溫一直以來都在增加,對農業來說這是自然氣候的改變。這會使農作物的生長期變長。如在春季的氣溫會很快回升,這時就可以提前播種。充分利用氣溫的提升,早點播種會躲過早霜的危險,也會提高玉米的產量。雖然氣候一直在持續變暖,但在變暖的同時也會出現低溫的年份。不同氣候會對玉米的產量和產值有較大的影響。所以要根據不同年份的氣候變化,對玉米的種植結構和玉米種植比例進行合理科學的生產。在低溫時要適當的減少玉米種植的比例,當到了氣溫回升的年份就可以在原來的玉米種植基礎上增加種植的面積。這樣就能保證農民所種植的玉米有好的收獲。

農業發展時首先要改善田地的生態環境,用節水政策,進一步研究旱作物的科技和節水農業。這樣就能適應氣候突然變干而影響農業產量的情況。科教興農戰略是對農業的長期戰略。慶安縣也在不斷的植樹,為改善生態環境做著貢獻。這樣大力植樹造林不僅能吸收二氧化碳,還能抑制水土的流失。改變和適應生態環境變化的同時,還應該對溫室氣體的監測加大投資力度,并要對氣候變暖的機理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因為氣候變化會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都有很大的影響。

5結論

因為人類活動造成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和溫室效應的產生都使得全球氣候變暖。所以要對農業生產重視起來,不僅能適應氣候變化,也要增加農業的產量產值。玉米的生育期在不斷縮短,而且因為慶安的氣候變化趨勢,也會有利于玉米產量趨勢。黑龍江慶安縣也是氣候變暖最明顯地區之一,而且氣候還會不斷變暖。所以對近年來的慶安縣的玉米產量產值與氣候變化進行分析,為以后的農業科學研究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許吟隆.中國21世紀氣候變化的情景模擬分析[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005(03):36.

[2]趙俊芳,楊曉光,劉志娟.氣候變暖對東北三省春玉米嚴重低溫冷害及種植布局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9(12).

篇6

關鍵詞:氣候變化;病蟲危害;氣象條件

前言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氣候變化會造成病蟲害危害范圍擴大、病蟲危害程度增大,季節變化較大的地區對農作物病蟲害產生的最主要影響就是冬季越冬和地域性遷徙。因此,氣候環境變化所影響的不僅是人們生存環境,同時也影響著水稻生產。下面我們就提高水稻質量和產量,實現水稻安全生產具體實施策略展開論述。

1 氣候變化對水稻病蟲害產生的影響

通過實際科研結果分析研究發現,外界溫度是水稻病蟲害產生的主要因素,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病蟲害也會停止繁殖生育,也會出現大量死亡,高溫天氣也會造成病蟲害死亡但其死亡面積相對較小,由此可知,高溫或低溫都能夠扼制病蟲害發育發展。

現階段,隨著全球溫室效應的影響,各地普遍存在冬季氣候變暖的情況,這提高了病蟲害過冬創造了一定的生存機會。特別是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氣候回暖,農作物播種時期,病蟲害就會提前出現,這會極大的增加病蟲害的暖孵化率,嚴重危害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再者,降水量也是影響水稻病蟲害發生的又一誘因。例如,降水量較多的時期,大氣濕度較高,這樣就會影響稻縱卷葉螟遷飛能力,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卷葉螟的繁殖數量,能夠起到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降水量影響病蟲害繁殖的根本原因在于,長期降水會造成蟲卵發霉變質,降低蟲卵的存活率,破壞蟲卵生存環境。通常每年的3、5月份是病蟲害最佳的繁殖時期,其主要原因是該時期降水量較少。同樣,光照也會影響螟蟲類水稻病蟲害的進食、繁育、休息和休眠等內容,這樣也會對螟蟲類水稻病蟲害造成負面影響。

隨著春夏季日照時數的變化,這給病蟲害繁殖發展創造了一定的便利條件。而若是每年3、4月份不能實施水稻種植區域的全面管理和控制,就會造成稻縱卷葉螟和鉆心蟲危害面積擴大,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

2 水稻病蟲害的有效防治途徑

針對當前水稻種植方面的需要,我們需要綜合考量頻繁發生的災害性天氣,做好生產實際情況調查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病蟲害預防策略,提升水稻質量和產量。

2.1 培育推廣抗逆性較強的水稻新品種

為了更好的應對逐漸惡劣的氣候變化,更好的滿足我國糧食種植需求,我們應當全面考慮當地種植生產情況,并在高產優質的種植基礎上,積極引進、推廣抗逆性較強的水稻種植品種。優質水稻品種的引進,最好是考慮抗病、抗倒伏等特點,盡量將氣候變化對水稻產量影響降至最低。目前,最為優質的水稻品種就是雜交稻的抗逆性較強,而雜交稻的優質高產的生長優勢,雜交稻能夠更好的適應氣候環境和栽培條件變化。我們應當積極推廣優質水稻品種種植,保證水稻生產安全,提高水稻質量。

2.2 創新并完善水稻育苗拋秧法

常用的塑盤育苗拋秧法在我國較為常見,我國有極大部分地區采用的是這種水稻種植方法,該方法極大的提升糧食的生產產量和質量。近年來,災害性天氣頻繁,受臺風和暴雨的影響水稻育苗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而受拋秧期早期的影響水稻秧苗易受寒潮冷害的巨大影響,也就是說常用的育苗拋秧法已經不適用于大面積的田地生產種植。因此,我們應當不斷進行育苗拋秧法創新和完善。第一,進行盤下肥改進,選用三元復合肥一次性施用,這極大的增添了水稻秧苗根系的活力;第二,改進原有的拋秧育苗法,采用5.0~5.5片苗帶蘗拋秧法,不斷提升水稻秧苗整體素質;第三,選用單穴近距離點拋秧,不斷提升拋秧質量,提升大田秧苗抗逆性。

2.3 綜合防治病蟲害

氣候變化也對病蟲害發育規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受各種災害天氣的影響,水稻病蟲害的危害也更加嚴重。因此,我們應當積極引進抗逆性較強且生命力頑強的水稻培育抗病品種,全面推動優質水稻品種的使用,優化大田栽培技術。積極開展水稻田間調查,做好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提升水稻防治效果,實現水稻增產增收。水稻病蟲害危害應當綜合運用農業防治手段和藥物治理相結合,落實各項水稻栽培技術。

水稻作為種植用戶的主要經濟來源,它是不可替代的農業種植作物。而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工作的忽視,造成了環境氣候條件的日益惡化,水稻種植所受的影響也較大。因此,我們必須要正視氣候變化對水稻病蟲害發展產生的影響,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做好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提升水稻產量。

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和重要經濟來源,水稻種植極為重要。因此,我們要根據水稻病蟲害發展趨勢影響,積極做好各項應對措施,充分考慮到氣候變化條件,貫徹落實水稻病蟲害防治策略。

⒖嘉南祝

[1]張蕾;霍治國;王麗;姜玉英;氣候變化對中國農作物蟲害發生的影響[J];生態學雜志;2012年06期

[2]古贊飛;興國縣氣象因素對水稻病蟲發生及危害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0年10期

[3]張國慶;氣候變化對生物災害發生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年01期

[4]寧祖欣.水稻病蟲害防治措施[J]. 農技服務. 2016(11)

篇7

[關鍵詞]氣象要素;氣候變化;水稻;影響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6-0301-01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呈現變暖趨勢,農業生產受氣象災害的影響尤為突出。氣候變化的影響具有多層次、多尺度、全方位等特征,而農業就是受影響較明顯的產業之一。例如2003年我國南方地區出現了罕見的伏旱和“熱浪”,給廣東省農業生產造成極大的危害,特別是受旱面積之廣、損失之嚴重都創造了建國以來的空前高度,其同期的最高氣溫也創下了歷史記錄;2004年4月因氣溫異常偏高造成南方早稻早穗,部分地區刷新了歷史同期的月極端最高氣溫記錄;2006年7月中旬因受4號熱帶風暴“碧利斯”影響,部分地區降水遠超過歷史同期值,民眾的生產、生活受害十分嚴重。針對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國內外學者已經作了大量的研究,多側重于定性的研究范圍或某種氣候要素對農業生產可能產生的影響。在定量研究方向上,一般考慮全年或某個季節的氣候要素變化,在統計時段上較少涉及主要農作物生育期的影響程度。因此,一些研究結論可能與實際生產情況有少許的差異。本文結合作者對梅州地區近30年氣候的分析,對氣象要素變化對梅州地區水稻生產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力求為梅州地區農作物防災減災提供參考。

二、水稻生長期需要的氣候條件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蘗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嚴重影響。相對濕度50~90%為宜。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

梅州地處粵東北部,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是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氣候區的過渡地帶。梅州年平均氣溫20.5-21.3℃, 其中5-10月平均氣溫日較差要大于9.5℃;同時,5-10月平均日照時數要達到6.5h左右。梅州地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土壤肥沃, 適宜水稻的生長發育,

三、農業氣象要素變化特征及對水稻生長發育的影響

農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必需的環境因素之一就是熱量條件,一般用溫度來表示,通常用界限溫度表示不同作物的溫度要求。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水稻薄膜覆蓋育秧或旱育秧開始播種;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5℃,水育秧開始大面積播種。雜交稻或晚秈稻開花齊穗的臨界溫度為22℃。因此,水稻安全齊穗的最后日期是22℃終日。

(1) 水稻生長的熱量條件年際變化特征

梅州地區歷年穩定通過10℃初日的年際變化波動較大,從當地觀測站30多年的資料來看,最早的日期為1月5日(1983年),最遲的日期為3月22日(1986年),最早和最遲的跨度為77d,80%的年份在2月3日之前。從通過10℃初日的趨勢分析看,變化傾向率很低,變化趨勢不明顯。歷年通過15℃的初日也有較大波動,最早日期為2月17日(1980年),最遲日期為4月9日(1993年),其時間的跨度為52d,80%的年份在3月7日之前。分析初日的變化趨勢,其變化傾向率為-0.05d/a。穩定通過22℃終日的最早日期為9月20 日(1997年),最遲日期為10月26日(1986年),其跨度為37d,出現的平均日期在10月17日,80%的年份終止日期發生在10月10日。從趨勢分析看,變化傾向率為-0.052 d/a。穩定通過10℃初日到22℃終日的持續天數,最短有160 d(1982年),最長有212d(2001年),二者跨度為52d,波動幅度也較大;超過80%的年份持續天數在180d 以上。年際變化傾向率為-0.062d/a。

(2) 暴雨日數變化對水稻的影響

遇上洪澇災害,可直接沖毀農田,對水稻的生產影響很嚴重。統計近30年資料得出,暴雨日數呈現略微減少趨勢。但暴雨多的年份也有8d左右。每年3到9月是暴雨出現的主要時段,其中3到5月比6到8月少不了幾天。9月相對要少一些。其余時段不能完全排除沒有暴雨發生。無論是抽穗開花,還是灌溉成熟,都是早稻形成的關鍵期,5月下旬~6月中旬、9月下旬分別是早稻晚稻抽穗揚花期,遇上暴雨天氣會影響開花受粉,增加空秕粒,造成減產甚至失收。因此,早稻的花期可能很容易受到暴雨影響,而晚稻由于9月暴雨相對較少,收成可能相對較好。

(3) 冰雹、低溫陰雨、寒潮對水稻的影響

據市氣象站觀測資料分析,梅州地區自1981年開始有冰雹記錄,1981~2010年間僅有5次冰雹記錄,5次冰雹天氣有3次出現在4月,另外兩次出現在3月。明顯冰雹主要出現在早稻播種季節,但頻率低,對農業的影響是很少見的。而寒潮出現在11月至翌年3月,最早的寒潮出現在11月11日(1982年),最晚的遲至3月4日(1977年)。因此,3月上旬以前都不利于播種,而第二季稻收獲也應在11月中旬以前。在每年2~3月,出現日平均氣溫≤12℃的天數連續≥3天,或日平均氣溫≤15℃,每日日照時數≤2小時的天數連續≥7天,稱為一次低溫陰雨過程。低溫陰雨主要不利早稻播種,導致爛秧、死苗,貽誤農時。梅州地區低溫陰雨災害頻繁發生,最長的一次過程為23天,出現在1968年2月。最遲的出現在1978年3月。因此,同寒潮的結束期接近,可將早稻的播種期定在3月下旬。結合未來幾天的天氣預報,這樣可以保證播種百分百成功。

(4) 農業氣象要素變化對水稻生長發育的影響

通過對梅州市的熱量條件分析可知,在當前全球氣溫變暖的背景下,即使年平均氣溫明顯上升,但各界限溫度以上的積溫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水稻生育期內,雙季早稻安全播種的初

日和終日僅略有提前;雙季晚稻安全齊穗的日期(即穩定通過22℃終日)也略有提前,但變化趨勢也不明顯。從雙季稻的早稻播種到晚稻齊穗的生育期天數(穩定通過10℃初日到22℃終日的持續天數)略微有所減少,但沒有明顯的變化趨勢,對應的積溫也沒有明顯變化。因此,在目前的氣候變化形式下,與水稻生長相關的農業氣象要素變化不明顯,對水稻生長影響很小。

四、結論

總之,在氣溫升高、日照減少的氣候變化背景下,對主要農作物水稻生育期內農業氣象要素的空間分布和年際變化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由于氣候變暖趨勢,水稻發育期可能縮短。因此,早稻的播種期定在3月下旬,收獲期可以定在7月中上旬。由于梅州地區從9月開始,暴雨呈現減少趨勢,9到11月多光照,少暴雨的氣候特點更利于水稻的生長。因此,晚稻的收成不遜于早稻。考慮到11月中旬以后會受寒潮影響,晚稻的收成期不利于定在11月中旬以后,因此晚稻播種期不宜拖延太遲。

參考文獻

[1] 黃晚華,劉曉波,鄧偉.湖南農業氣象要素變化及對主要農作物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2009(1):61-64.

[2] 信乃詮,程延年.未來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農學通報,1995,11(3):1-4,8.

篇8

全球變暖驅趕植物遷居

全球氣候變暖改變了海洋和冰川,而海洋和冰川對陸地有著更為直接的影響。在干旱的山區,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高度依賴于山頂上的積雪。積雪在溫暖的季節里緩慢融化,為眾多生物提供了寶貴的生命之水。但是,過早到來的春季和酷熱的夏季使得積雪提前消融,大量蒸發。等到真正需要時,水已不見蹤影。這意味著,全球氣候變暖使得本來就岌岌可危的某些干旱地區跨過危機警戒線,變得更加干旱。與此同時,“厄爾尼諾”現象還會進一步阻礙非洲和東亞干旱區域的降水。

根據最新研究成果,地球表面受旱災影響的面積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翻了一番還不止。酷熱干燥的土地是植物的克星。在印尼、美國西部,甚至在阿拉斯加內陸等地區,野火燒不盡,森林都被烤干了。森林火災使得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的樹木越來越稀少,同時又將更多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氣。那些沒有被火焰吞噬的森林最終還是無法逃脫厄運。美國科學家發現,在過去100多年時間里,內華達山脈的森林覆蓋線向上升高了30米,以躲避低地的酷熱和干旱。

不僅在美國,在歐洲,由多國科學家所組成的調查小組,比較了該地區171種植物在1905~2005年這100年間生存領地的變化情況。這份考法國國家氣候網相關資料的報告,針對歐洲境內6座高山進行研究,包括比利牛斯山北部、馬塞大山中部、朱拉山、佛日山脈、西科卡山脈和阿爾卑斯山等地。這些地方從1980年開始到現在,20多年來平均氣溫都上升了大約1℃。

負責該項研究的法國人雷諾教授解釋:“我們考察了海拔高度從0~2600米區域內的植物,結果發現氣候變暖已經造成植物的理想生存環境發生了變化,它們不斷地從低海拔地區向高海拔地區推進。尤其是在過去10年里,明顯地平均向上推進了29米。”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這種現象可能會大大影響植物的生態和進化。

研究還發現,從半個物利,來看,不同物利,向高處遷移的速度各不相同:一些僅在高山地帶生存的物種如高山野花等遷移較快,那些能在低地生存的植物遷移步伐相對慢一些;生命周期較短的植物如草本植物遷移很快,而成熟較慢的樹種遷移也較慢。科學家總結說,不同植物物種移動速度的不同,意味著氣候變化正在把高山物種之間微妙的物種關系打亂,使得整個高山生態環境的構成發生變化,這可能導致一些物種走向滅絕。

動物和植物一起搬家

隨著植物向高緯度和高海拔的地區遷移,那些依靠這些植物生存的動物也會發生轉移。也就是,氣候變暖將導致全球生態系統發生重大變化,一些炎熱而且缺水地區的沙漠化程度將增大。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包括植物、蝴蝶、蝙蝠和鼠類在內的幾百個物種正向極地方向遷移,最長的遷移距離已達到300千米。

當然,并非所有的植物都能成功地向涼爽區域遷移,一些來不及遷移的植物可能被“熱死”。比如南非的國花――帝王花所在的普羅梯亞木屈,處境就不容樂觀。科學家擔心,到2050年,1/3的普羅梯亞木屬植物將永遠消失。西班牙植物學家戴維,布蘭姆維爾博,如果地球氣溫在未來100年中升高2~3℃,地球上的約40萬種高等植物和10萬種尚未被發現和記載的植物將有一半面臨滅絕。同樣,植物不能及時遷移所導致的滅絕也會殃及動物,因為有些動物只靠那些可能滅絕的植物為生。

從赤道到兩極的動、植物都感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全球變暖的另一個明顯的后果是春天提早到來。植物開花、蟲卵孵化,青蛙產卵都在提早。在英國,蝴蝶在春天的出現時間較20年前平均提前了6天。在歐洲,樹木呈現秋色的時間每10年晚0.3~1.6天,許多遷徙的鳥類正在改變它們的旅行日程。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動、植物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正不斷地改變著其活動范圍和行為。許多情況下,這樣的變遷正在引起生態混亂。例如,遷徙的鳥類到達歐洲的時間太晚,以致其產下的后代錯過了毛蟲的生長旺季,嚴重影響到后代的生存。

隨著動、植物的大規模遷移,原有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破壞。比如,北美洲的森林分布在慢慢發生著變化:松樹、橡樹、楓樹等樹種的分布地區,都在往緯度更高的地方“走”。而在加拿大溫哥華的一個省,人們發現很多綠色的樹已經消失了。為什么呢?因為它們被從南面爬過來的一種瓢蟲吃掉了。另外還有一利,杉樹蟲,也是從緯度比較低的地方爬過來的,它們把生長在那里的綠色植物都破壞掉了。

農作物的野生品種遷移緩慢

全球氣候變暖不但對野生植物影響很大,對農作物的影響也很大。某國際農業組織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說,全球變暖正使土豆、花生等重要農作物的野生親緣種面臨滅絕危險,導致農業育種的重要基因資源蒙受損失。在今后50年里,在氣候變暖的影響下,51種野生花生中將有61%的品種滅絕,108種野生土豆中將有12%的品種滅絕。其余幸免于難的物種,生長區域也將大大縮小,滅絕風險增加。比如,豇豆的48個野生親緣種里,雖然只有2種滅絕,但大多數野生豇豆的數量將大大下降,原因是氣候變化使許多區域變得不再適宜其生長。

科學家況,所有物種都會受到氣候變化的損害,其中一部分受到的影響非常嚴重。例如花生的野生親緣科在面對氣候變化時格外脆弱,原因之一是花生果實深埋在地下,不利于物種遷移,而且在花生生長的平原地區,它們要遷移很遠才能到達與原生長地不同的氣候區域。山區植物則只需向上遷移很短距離就能找到更涼爽的生長地。專家認為,人們的當務之急是分析哪些野生親緣種更容易受氣候變暖的威脅,對其給予優先保護。

篇9

統計模型是利用回歸分析、周期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別分析和方差分析中一種或多種的組合對特定區域特定品種的產量數據和氣候數據之間構建的非動態經驗或統計方程,由此來估算作物生產力或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對作物產量的影響。由于受科學技術和基礎數據的不完善等,統計模型主要應用于氣候變化和作物產量研究的初期階段,不需要對糧食生產與環境變量之間復雜物理機理的透徹理解,缺乏植物生態學方面的內在機制和過程理論基礎,一般用于區域潛在產量的評價。因此模型精度相對較低,尤其是在研究區范圍的大小和空間位置發生變化時,將帶來的誤差更大。雖然在機理過程的表達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但研究區耕作、田間管理、土壤、地形、水文、氣象等基礎數據不完善或難以獲取時,該類模型在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評價中起到重要作用。王效瑞E”】、陸魁東”。等利用線性相關模型研究了安徽、湖南等地年平均氣溫、0~C,10cI=積溫和地理因子(經度、緯度和高程)的關系以及積溫和無霜期與年平均氣溫之間的函數關系,探討了未來氣候變化(未來升溫IoC,2~C和降水~10,~20的假設情景下)對農業生產、種植制度和農田蒸散量的量化研究,探討了作物產量的波動趨勢。

2基于過程模型的氣候變化影響模擬

采用作物生長模型是另一種氣候變化對作物生產可能產生影響的主要評估方法。過程模型是通過深入探究植物的生長過程機理和能量的內在轉換機制,對植物體及土壤水分散失的過程以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形成產量的過程進行模擬。過程模型除考慮溫度和降水對作物產量形成的影響外,還考慮太陽輻射、蒸騰作用、CO濃度、土壤質地和持水量、濕度、風速、田間管理以及碳和氮的動態變化等諸多環境因子,來揭示作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進而模擬作物的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形成過程。因此,模型的生態學機制清楚,結果也較準確,但模型結構復雜,所需參數較多。通常,用過程模型進行影響和預測研究比統計模型的基礎更扎實,但其對模型的檢驗或模擬未來的影響所需輸入的資料要求較高n。目前過程模型一般用于較小的空間尺度上,忽略了環境參數的空間多變性,有待向更大范圍或區域拓展。由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世界上許多國家研發了多種類型的作物模型,到目前為止,已經提出了至少有100種不同的過程模型口,覆蓋作物種類包括谷類、豆類、根莖類、塊莖類以及特殊作物如蔬菜、棉花和水果等,其中針對小麥、玉米和水稻的模擬模型較多。這類模型有WOFOST,DNDC,CERES系列,EPIC,VIP以及中國MPESMt。”,COTGR0w等。過程模型最初主要應用于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過程的數學表達和定量預測,但隨著對作物生理生態機理研究的深入,計算機技術和系統科學的不斷發展,已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成為農業研究最有力的技術工具。特別是在1990年和1992年IPCC第一次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報告及其補充報告的分別問世以來,基于作物生長模型的氣候變化對作物產量形成、生長發育的影響評價以及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研究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發展。

2.1氣候變化對作物產量影響的模擬

模擬作物生長過程和產量是作物生長模型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利用作物生長模型進行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經過近20年大量的研究工作[22,模型精度得到不斷提高,已經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為定量評價氣候變化對作物產量影響的主要研究方法。這些研究多以大氣環流模型GCM。’或區域氣候模型RCM口剮等氣候模式輸出的氣候變化情景以及未來增溫(如1℃~4oC)、降水(O%,士10%,4-20%等)和CO:濃度倍增的統一假設口陽作為作物模型的輸入來評估未來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的作物產量可能的波動趨勢,其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主要取決于作物模型和氣候模式的準確性和以及兩者的連接過程。在國內,中國學者針對華北平原、東北、寧夏、重慶等地區以及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量的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研究,但由于所采用的氣候模式和作物生長模型的不同以及這些模型的不確定性,所得出的結論仍存在差異。熊偉等p叫在其研究中,根據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劃,將氣候模型、水資源模型、未來社會經濟發展情景與作物模型相連接,綜合評價了未來中國三大糧食(小麥、玉米、水稻)產量波動狀況。研究表明,未來氣候變化(2011—2030年和2031—205O年)對中國三大糧食總產量具有積極作用,而與其同時考慮未來水資源變化和土地利用因素,三大糧食作物總產量增加幅度明顯降低,甚至在不考慮CO肥效作用下,總產量將明顯降低于BS(1960—1990年)水平。近年來,在氣候變化對作物影響評價的模擬研究中不僅考慮了溫、水、光、CO:濃度等變化,還引入了氣候變率弛、災害性天氣指標和蒸騰作用u等多項環境因子,模擬了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花生和馬鈴薯等多種作物類型的未來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產量波動。使用的模型主要是EPIC、CERES系列模型、wOFOST等模型。過去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因供試品種、區域和環境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在一些地區可能增加產量,在另一些地區可能降低產量,且作物產量波動幅度較大。雖然大氣CO濃度的增加,可加強光合作用,降低氣孔導度,增加水分利用率,從而提高作物產量,但溫度增高而出現的生長期縮短和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繁發生可能使作物產量下降,導致總體上氣候變化引起的產量下降趨勢更為明顯。總之,盡管區域氣候變化的前景尚不確定,增溫導致蒸發、風蝕、干旱的加強和臺風頻率的加大,使農業總產量至少損失5%。

2.2氣候變化對作物生長發育影響的模擬

一個地區的作物生長發育與產量的形成過程是當地的氣候、土壤肥力等自然環境和耕作,施肥,灌水等一系列栽培措施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氣候條件的影響非常顯著。尤其是氣候變暖,通過改變熱量條件,縮短作物生長發育期天數,使主要發育期提前,使光合作用時間縮短,進而直接影響農業產量、生產布局和結構。氣候變化對作物生育期產生的影響,國內學者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金之慶等[25-27]使用CERES系列作物生長模型與3個通用大氣環流模型(GFDL、GISS、UI~O)在模擬CO:濃度倍增條件下,氣候變化對中國玉米、水稻、冬小麥等作物生育期的影響,認為不同CO濃度倍增條件下,3種作物的平均模擬生育期較之BASELINE以不同程度地縮短,尤其對大幅度增溫反應敏感的東北中早熟或早熟玉米品種(現行主要品種)更為突出。對于目前氣溫偏高,現行品種對高溫有較好適應性的黃淮海夏玉米區,增溫造成的生育期縮短程度較輕。生育期的縮短將減少作物光合作用積累干物質的時間,從而直接影響產量的提高。2000年之后,熊偉【30】、楊勤等分別對基于站點尺度的作物生長模型進行區域升尺度校準和驗證,并與以IPCC修訂的A2和B2兩種排放情景作為外部驅動的區域氣候模型PRECIS相耦合,從區域尺度評價了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長發育過程和產量的影響,探討了未來作物高產和穩產風險。這些對提高復種指數、改進和培育新品種、調整品種布局和播種日期等多種適應性對策的研究具有實際意義。

2.3氣候變化影響的區域尺度模擬

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模擬過程中,基于站點尺度或均質小尺度(限于1hm2以下)的作物模型和大尺度(200km以上)的大氣環流模型(GCM)相結合是存在的最大問題。前人就這一問題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一般有2種解決方法,即作物模型的升尺度和大氣環流模型的降尺度連接[29】。20世紀90年代,金之慶等采用CERES系列和GCMS耦合方法,評價了氣候變化對中國糧食生產的影響,但這些研究主要注重于作物模型的站點尺度應用和分辨率較低的GCMS的應用上,后來隨著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的日益成熟和廣泛應用,將原來基于小尺度的作物模型升尺度推廣到區域尺度上,以反映產量的時空變化趨勢。作物模型的升尺度一般對氣象、土壤、田間管理等作物模型主要輸入參數和作物遺傳參數進行區域校準,實現作物模型的區域運行。目前,氣象和土壤數據在一定的空間尺度上基本可滿足作物模型區域應用的要求,但田間管理多種多樣且經常變化,在區域模擬中一般利用假定的或最優的設置進行模擬】。對于作物遺傳參數的區域升尺度,江敏等口1從作物品種類型區、縣級尺度、省級尺度和代表性品種單點調試等不同角度進行研究,得出基于稻區尺度的區域校準效果較好,較之其他3種方法更適于氣候變化影響評價研究的結論。但所選空間尺度適宜度非常重要,尺度的過大或過小都將導致較大偏差。由于大氣環流模型(GCM)模擬輸出的水平分辨率和時間分辨率都較低(一般為月值),難于模擬出作物模型所需要的較細致的逐日區域氣候情景。因此,隨著區域氣候模式的發展,近幾年,基于PRECIS、RegCM3等區域氣候模型和區域作物模型的相耦合的氣候變化評價研究被廣泛開展,提高作物模型的區域評價效率和空間分辨率。楊勤[341、熊偉[15,28,30,36]等將PRECIS和區域作物模型相結合,分別以25kmx25km和50kmx50km的網格為評價單元,對寧夏及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區域模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模擬效率,更好地反映了氣候變化對中國糧食生產影響的時間和空間變化趨勢,并進一步推動了作物模型在區域尺度上的應用。

2.4氣候變化對作物影響的其他方面的模擬

有高一致性和充分證據表明,若沿用當前的氣候變化減緩政策和相關的可持續發展做法,未來幾十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將繼續增長,并由于與各種氣候過程和反饋相關的時間尺度,即使溫室氣體濃度實現穩定,人為變暖仍會持續若干世紀,因此適應氣候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現實而緊迫的問題p。因此,除了上述主要影響模擬研究以外,在農作物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氣候變化背景下農業用水量等方面的研究也是迫切需要。孫芳等p’耦合SUBSTOR模型和Hadley中心區域氣候模型(PRECIS),在模擬B2排放情景下的未來氣候變化對寧夏馬鈴薯生產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了通過改變播種日期和馬鈴薯品種特性來提高作物對氣候變化適應和應對能力的方案。其研究表明,如果播期提前5~20天,未來馬鈴薯的產量將增加,但播期提前超過lO天后,播期提前帶來的增產效應開始減小。如果將播期推遲5~10天,馬鈴薯產量將明顯減少。另外,如果改種對溫度敏感性弱的新品種,即喜溫耐熱的品種,可以延長馬鈴薯的生育期,進一步提高馬鈴薯產量。由于溫度升高而導致的生長期縮短,成熟期提前等現象,農作物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研究,是通過提高復種指數、引進新品種、加強排灌設施建設和適當調整播種日期等方面的措施,來提高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的農作物高產和穩產風險。研究表明,氣溫的增高、降水量和CO:濃度的變化通過間接或直接的途徑來影響作物的水分利用率。大氣CO濃度的提高不僅加強光合速率,提高產量,而且還隨著作物長期處于高濃度的CO環境,氣孔導度降低,蒸散量減少,從而提高冠層水分利用率,減緩干旱不利影響。這種效應對小麥等C,作物更為明顯。

3展望

總體來看,國內對模型模擬法評價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研究已經有一定程度上的開展和應用,但存在很多不足。隨著國內基礎數據的完善和共享,將會進一步深入對模型參數本地化、氣候變化對作物產量影響方面的研究。

(1)由于目前對作物生理生態過程的認識不夠透徹,所構建的作物生長模型還不是完全的作物生長機理模型,仍然存在很多經驗表達式,且大多數作物模型是在正常氣候條件下構建的,對一些極端氣候事件和GCM所模擬的未來高溫和高CO:濃度條件下能否做出相應的反應和模擬精度上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另外,雖然諸多作物生長模型充分考慮了干旱脅迫、水分利用、養分吸收、輻射利用率和田間管理等多種因素,但突發性的極端天氣事件對模型模擬精度影響的研究尚很少。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實驗室模擬或FACE(FreeAirCO2Enrichment)等田間觀測實驗,獲取許多重要數據,實現模型參數的優化和本地化,為研究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系統的影響及其機理提供重要基礎。

(2)目前開展的很多氣候變化影響研究都采用了一個大氣環流模型和多種大氣環流模型來建立未來氣候情景或對未來增溫(如l℃~4℃)、降水(0%,士l0%,士2O%,一40%等)和CO濃度倍增給出統一構想,來評價未來氣候情景下的作物產量波動。但未來增溫、降水和CO濃度變幅的統一構想法忽略了氣候變化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的多變性,難以滿足于全國或全球范圍的影響評價需求。由于缺乏對全球氣候系統動力學過程的詳細認識和未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不確定,目前大氣環流模型中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尤其在區域降水量的模擬上存在顯著差異,很難判斷哪一種大氣環流模型更能準確地模擬未來氣候變化。此外,昔日的研究多采用1xCO和2xCO:的情景下,探討CO:濃度作物產量的影響,但實際上C02等溫室氣體濃度的增長是連續的,從而導致研究結果也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篇10

太湖流域農業結構現狀

農業產業結構

總體現狀農業是蘇錫常三市的傳統產業,近年來呈現出逐步衰落的態勢,在地區經濟中比重較小。調查顯示,農業產生的生產總值僅為區域GDP的1%~3%左右。2010年,太湖流域(特指蘇錫常)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40.68億元,第二產業為7999.12億元,第三產業為5083.2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81∶60.04∶38.15。蘇州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08.86億元,第二產業為4155.54億元,第三產業為2436.8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60∶62.00∶36.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太湖流域第一產業增加值的45.23%。無錫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為63.50億元,第二產業為2546.07億元,第三產業為1809.9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40∶57.60∶41.00,第一產業增加值占流域第一產業增加值的26.38%。常州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為68.32億元,第二產業為1297.51億元,第三產業為836.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3.10∶58.92∶37.98,第一產業增加值分別占流域第一產業增加值的28.39%(圖1)。從農業產業結構來看,太湖流域蘇錫常三市的種植業和漁業是支柱產業類型,其次為畜牧業、林業(表1)。具體三市均以傳統種植、生態農業、水產養殖、畜禽養殖等為主,其中常州利用溧陽和金壇等丘陵地帶在經濟果林、花卉苗木等領域有了一定的發展,成為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農業產業內部結構現狀

(1)種植業。太湖流域農作物主要有糧食作物、油料、棉花、麻類、糖料、藥材和蔬菜瓜果。根據資料統計,太湖流域共有農作物種植面積68.207萬hm2,其中蘇州27.242萬hm2、無錫17.613萬hm2、常州23.352萬hm2,分別占流域種植總面積的39.94%、25.82%和34.24%。在農作物品種上,太湖流域共有糧食作物44.416萬hm2,占種植總面積的65.12%,在三市的空間分布比重為36.57∶27.32∶36.11;油料作物4.976萬hm2,占7.30%,三市空間分布比重為35.57∶16.40∶48.03;蔬菜瓜類14.813萬hm2,占21.72%,三市空間分布比重為52.07∶27.37∶20.56;其余棉、麻、糖、藥等作物種植面積占5.86%,主要分布在蘇州和常州(表2)。

(2)林果業。太湖流域林果業主要有蠶桑、茶葉和梨、橘、桃、蘋果、葡萄等多種水果。從產業產值上來看,太湖流域林果業雖然不是整個流域農業產業的主要支撐,但憑借流域優越的自然水土條件,林果業成就了太湖流域一批特色產品,如無錫水蜜桃、蘇州絲綢、茶葉等。根據資料統計,太湖流域共造林14245hm2、四旁植樹2395萬株、育苗15795hm2,年末擁有各類桑園、茶園、果園面積分別為7104hm2、15326hm2、30270hm2;全年共收獲蠶繭3530t、茶葉11012t、水果299915t。在空間分布上,桑園主要分布在蘇州和常州,分別占流域桑園總面積的54.24%和40.92%;茶園主要分布在無錫和常州,分別占流域茶園總面積的37.34%和48.26%;果園分布較為均衡,三市均在30%左右(表3)。

(3)畜禽養殖業。畜禽養殖是太湖流域農業產業中相對重要的產業,“十一五”期間,太湖流域畜禽養殖業發展較快,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為9.29%。根據資料統計,太湖流域畜禽養殖年產值為87.25億元,占流域農林牧漁總產值的35%。全流域全年共出欄牛6100頭、豬約290萬頭、羊約23萬只、家禽約8698萬只、兔約30萬只,至年末尚存欄牛5.22萬頭、豬178.86萬頭、羊12.52萬只、家禽2151.45萬只、兔子6萬只(表4)。

(4)水產養殖業。憑借太湖流域豐富的水資源,水產養殖是太湖流域農業的第二大支撐產業。根據資料統計,太湖流域共擁有淡水養殖面積14.393萬hm2,年收獲各類淡水產品53萬t,會同少數海水產品共實現產值115億元,占當年農林牧漁總產值的25.65%。在養殖品種上,整個流域淡水產品較為豐富,有青、草、鰱、鳊、鱖等多種淡水魚和河蟹、青蝦等甲殼類水產品,此外,“太湖三白”、“太湖珍珠”等水產品已成為整個流域的特色水產品。

氣候變化對江蘇農業產生的影響

根據江蘇省氣候變化中心1961—2007年全省氣象觀測資料綜合分析,氣候變化已成為客觀事實。全省年平均氣溫每10年上升0.16~0.45℃。由北向南增加的幅度加大,蘇北每10年上升0.16~0.39℃,蘇中每10年上升0.19~0.45℃,蘇南每10年上升0.21~0.43℃。按照二氧化碳當量計算,江蘇省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為82445.71萬t,農業生產過程排放的溫室氣體約為43.9萬t甲烷,折算為922.4萬t二氧化碳當量;固體廢棄物和廢水處理排放溫室氣體總量為43.9萬t甲烷,折算為921.5萬t二氧化碳當量。其中,全省稻田甲烷排放量為36.2萬t,動物腸道發酵甲烷排放量為6.2萬t,動物糞便管理系統甲烷排放量為1.5萬t。氣候變化增加了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由于受溫、光、水、氣及其變化的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呈不穩定變化趨勢,冬季變暖將導致病蟲害大暴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還可能會給農業基礎設施造成重大破壞。同時,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如春季氣候變暖會導致湖泊藍藻大規模暴發,影響生態系統平衡,進而影響農業生產。資料顯示,太湖流域平均氣溫每升高1℃,農作物生育期縮短10~15d,導致產量降低。以水稻為例,雙季稻區早稻平均減產約為16%~17%左右,晚稻減產平均14%~15%[4]。

太湖流域發展低碳農業對策分析

低碳農業是在農業生產、經營中排放最少的溫室氣體,同時獲得最大收益的農業發展方式,以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以減少碳排放、增加碳匯和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為手段,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做好病蟲害防治、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等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方式轉變,實現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高碳匯、高效率的農業。從理論而言,低碳農業是一種資源節約型、效益綜合型和生態安全型農業,與其他農業發展實施相比,除具有生產功能、生活功能之外,還具有生態涵養功能、氣候調節功能、農業碳匯功能。因此,在太湖流域經濟發達地區應當大力發展低碳農業。低碳農業的實現途徑分析農業既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也是溫室氣體的吸收主體。農業如何實現由高碳向低碳的發展方式轉變,如何在生產管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減少對資源的過度依賴,減少對氣候的負面影響,減少對生態環境的面源污染,對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3-6]。根據調研結果以及碳的源匯理論分析[1-3],江蘇太湖流域低碳農業的實現途徑從宏觀上可以分為減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儲備兩大類途徑,其中減少碳排放途徑又可以分為直接減少碳排放和間接減少碳排放的2種途徑,增加碳儲備途徑又可以分為直接增加碳儲備和間接增加碳儲備的2種途徑;從微觀上可以分為生態健康養殖途徑、農用化學品替代途徑、立體復合種養途徑、農村清潔能源途徑、廢棄物循環利用途徑、新型農作物育種途徑、農田間歇灌溉與清潔栽培途徑、節水節能途徑、平衡施肥途徑、提高反芻動物飼料利用率途徑、污水生態凈化循環利用途徑、病蟲害綜合防治途徑、植樹造林生態屏障途徑、草地保護性管理途徑、加工與營銷環節清潔生產途徑、農業低碳消費途徑等16種具體的實現途徑。不同低碳農業模式對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當量減排效果作為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省份,江蘇省在低碳農業發展方式上進行了大膽嘗試,在本省原有的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實踐和發展創新了一批具有江蘇特色的低碳養殖和低碳種植的低碳農業新模式,在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實踐成效。這些低碳農業模式主要包括:生態健康養殖模式、農業面源污染物生態攔截模式、鄉村生活污水生態凈化模式、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種養復合生態循環模式、三品生產基地模式、環湖生態農業圈模式、農用化學品替代模式等(表5)。

太湖流域低碳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1)強化低碳農業發展的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低碳農業發展的源源不竭動力,也是江蘇省低碳農業得以不斷發展創新的原動力。一是要鼓勵低碳農業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創新;二是要加強低碳農業的技術集成和模式創新;三是要加大低碳農業示范點的建設與規范;四是要開展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五是要加強低碳農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六是要加強低碳農業發展的政策支持研究。

(2)完善低碳農業發展的政策機制。加快研究和建立適合江蘇省低碳農業發展的政策保障機制,從制度上規范和引導江蘇省低碳農業的發展。一是要加快制定與低碳農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地方政策法規,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體系;二是要建立促進低碳農業發展的市場碳匯機制;三是要制定低碳農業發展的扶持政策,設立低碳農業建設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和財政貼息資金。

(3)加強低碳農業的金融支持。發展低碳農業需要本省各級政府通過多種渠道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還要建立適宜本省低碳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長效機制。一是要加大低碳農業建設項目的投入力度,支持高碳農業的低碳農業基礎設施改造、基本建設項目和種植養殖方式與耕作制度調整;二是要建立低碳農業的生態補償機制,支持因高碳農業向低碳農業發展形成的部分產量損失和經濟投入;三是要通過投資、稅收和價格等優惠政策引導社會、企業、農民積極投資低碳農業,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作用。

(4)加強低碳農業的宣傳培訓。通過輿論宣傳、技術引導、典型引路和示范推廣,逐步推進本省低碳農業健康、快速發展。一是要利用現代宣傳輿論工具,廣泛開展低碳農業知識宣傳,大力宣傳建設發展低碳農業的重要意義;二是要通過多種途徑,廣泛開展低碳農業科技培訓;三是要鼓勵企業和農民嘗試低碳農業措施,培育低碳農業建設示范企業、示范產業和示范村鎮;四是要增強公眾參與發展低碳農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