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農業產生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4-01-03 17:51: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氣候變化對農業產生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氣候變化對農業產生的影響

篇1

關鍵詞:氣候變化;中國農業;生產;影響

全球變暖成為當前氣候變化中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對自然、經濟以及人類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更為嚴重,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僅關系到全球糧食生產以及糧食供應的安全,同時還會對農產品的品質以及食物的安全性造成威脅。因此,為了緩解糧食供應的危機,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農業生產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食物供應需求,首先應該對氣候變化進行全面研究和分析。

一、氣候變化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分析

對我國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重要影響的是溫度的變化,一般情況下,溫度的高低決定了農作物生長發育時間的長短。當溫度升高時,農作物生育期就會縮短。

例如,就水稻的生長而言,平均氣溫升高1攝氏度時,水稻的生育期就會縮短7.6天,尤其是對一季稻和早稻的生育期影響更為嚴重。但是對于不同熟性的水稻品種有著完全不同的影響。據有關調查顯示,近年來,廣東地區的水稻生育期積溫增加,早稻發育期有不同程度的提前,晚稻發育期也有著不同程度的推遲,無論是早稻還是晚稻,他們的全生育期均逐漸縮短。

此外,氣候變暖對冬小麥生育前期的影響較大,對冬小麥生育后期的影響相對較小。使得冬小麥的春季發育期普遍提前,尤其是拔節期的提前最為明顯,抽穗以后生育期提前的程度較少,冬季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明顯縮短。有關生態學模式模擬冬小麥生長發育的狀況表明,在土壤水分沒有虧缺的情況下,黃淮海地區的秋冬季溫度升高,小麥從播種期到開花期的時間逐漸縮短,開放期到成熟期的時間延長,就播種期到小麥的成熟期持續日數也不斷縮短。總之,氣候變化會使得農作物的生育期縮短,并且對作物生育前期的影響通常大于對其生育后期的影響。

二、氣候變化對作物產量的影響分析

氣候變化對作物的影響最終表現在產量上,全球氣候變化的正負效應分布不均勻。對于緯度相對較高的地區而言,氣候變暖對這些地區的農作物會產生有利的影響,也會使得耕地的土地面積增加,國內生產值也會隨之增長;對于低緯度地區而言,氣候變化就會減少水分,導致農業和林業的生產力降低,使得商品生產受到影響。氣候變化對中緯度地區的影響都是混合的,這些地區的農作物受到的影響會隨著氣候變化情景的改變而改變。在未來氣候情景下,當溫度升高時,農作物的生長就會加快,生育期也會逐漸縮短。就水稻而言,品種不同的水稻產量也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早稻的平均減產幅度小于中稻和晚稻。氣候變暖的情況下,小麥發育速度會加快,生育期間也會縮短,春小麥和冬小麥相比較,春小麥的生育日數縮短比例大于冬小麥,春小麥的減產幅度也大于冬小麥,無論是哪一種小麥,灌溉條件下水分充足時不會出現較大的減產,雨養條件下減產幅度略大。此外,氣候變化對不同區域作物的產量影響也是不同的,隨著降水量的增加,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華北地區雨養冬小麥就會呈現出增產的趨勢,而西北地區以及東北地區的春小麥以及西南地區的冬小麥就會呈現出減產趨勢。

對于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問題,可以通過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來改善這種情況。氣候變化會導致我國玉米的單產普遍降低,總體產量也會呈現下降的趨勢。 通過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可以很好的緩解這種現狀,尤其是將就雨養玉米來說,會有更加明顯的效果。

三、氣候變化對農作物品種布局的影響分析

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為了改變r作物的產量現狀,以獲得更高的生產效益,人們往往通過改變作物的種植結構以及更換高產品種來增加產量。當氣候變暖時,不考慮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對作物生長的影響時,東北地區的春玉米不同品種的成熟程度不同,一般呈現從北界向北移動的程度,在一些敏感的區域內,中晚熟品種往往會替代早熟品種,從而延長玉米的生育期。增加干物質累積量,就會提升東北三省的春玉米產量。冬小麥的品種有冬性品種、強冬性品種以及弱冬性品種三種,其中,強冬性品種種植北界從西北向東北北移的趨勢比較明顯,冬性品種種植北界在華北向北移動比較明顯,而弱冬性品種種植在安徽、江蘇以及山東交界處的變化更為明顯。東北地區的玉米品種熟性不同時,可以種植在北界并且向北移動,向東擴充。小興安嶺可以種植一些極早熟玉米品種,長白山等地可以種植一些早熟的玉米品種,而三江平原地區就可以種植一些中熟或是晚熟的玉米品種。

就目前我國農作物的總體布局狀況來看,華北地區之前推廣的強冬性小麥品種逐漸會被半冬性的冬小麥品種所取代,而南方地區的水稻品種大多都是耐高溫的品種。我國福建省的平均氣溫在原來的基礎上升高了0.5攝氏度,水稻的熟性品種種植高度也有提高50米,相當于維度向北移動了0.25度。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國河南省冬小麥品種的更新特征是營養生長期不斷縮短,小麥的生殖生長期逐漸延長,總體上也使得小麥的產量逐漸增加。因此,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對于喜溫和晚熟的小麥品種種植非常有利,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農作物的產量逐漸增加。

四、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種植制度的影響分析

種植制度主要是指一個地區甚至是作物種植的結構、種植方式以及配置的總體情況。作物的種植制度通常是根據一個地區作物生產和資源條件而制定的,同時還兼顧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管理狀況,通過一系列方式最終達到預期年度生產的目標。氣候資源以及外界的變化都會對農作物的種植制度產生影響,從而確保作物生產目標的實現。隨著氣候的變化,中國熱量的時空分布格局逐漸被改變,作物的種植結構和種植制度受到嚴重的影響,主要對作物種植界限和品種布局的影響最為突出。因此,農作物種植制度的制定需要從氣候學的角度進行科學的論證,才可以減小氣候變化對作物生產產生的各種影響

五、結語

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同時也涉及到很多的地區,不同地區的氣候變化對作物的影響也會不同,因此,對于氣候變化的預測需要根據實際地區的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建立適應氣候變化的農業示范基地,以農業生態系統的理論為依據,對農業生態系統進行全面評價,并且針對不同的地區,吸收傳統農業精細化生產以及多生態模式生產的特征,進來優質、安全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充分發揮不同地區的優勢,加強預測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的情況,從而達到因地制宜,全面推動農業持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郭建平.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產的影響研究進展[J].應用氣象學報,2015,01:1-11.

[2]周廣勝.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產影響研究展望[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5,01:80-94.

[3]孫華,何茂萍,胡明成. 全球變化背景下氣候變暖對中國農業生產的影響[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07:51-57.

[4]周文魁. 氣候變化對中國糧食生產的影響及應對策略[D].南京農業大學,2012.

篇2

關鍵詞氣候變化;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對策;西遼河流域

中圖分類號S1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8-0291-01

20世紀以來,地球表面溫度升高,導致全球氣候改變,各氣候因素隨之發生變化。全球氣候變化必將對農業產生廣泛的影響,而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制約因素最為突出的就是氣候因素。

西遼河流域位于內蒙古高原東南邊緣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是典型的農牧交錯區,該地區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1 t,超過全國人均占有量的2.5倍[1]。通遼市(西遼河流域的主體)歷年糧食總產量約占自治區的1/4,商品糧占1/3,是內蒙古地區重要的商品糧和商品畜牧生產基地。如何保持該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穩產高產,起到“糧倉、米袋”的作用,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該文通過分析氣候變化對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影響,提出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對策,以確保西遼河流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研究方法(曲線對比分析法)[2]

通過查閱內蒙古統計年鑒,得出1995—2004年西遼河流域農業總產值及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各產值[3],繪制曲線圖,即可分析氣候變化對西遼河流域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影響。

2結果與分析

2.1氣候變化

由于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及經濟需求而砍伐樹木等活動,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于大氣中,從而引起全球及區域氣候變化,主要表現在CO2濃度增加、氣溫升高、降水量趨于增加(但降水量的變化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和海平面上升(溫度上升、冰川融化的結果)。而西遼河流域在1995—2004年的氣候變化表現為CO2濃度增加、年平均氣溫升高和年降水量總趨勢降低[3]。

2.2氣候要素變化對農業各產值的影響

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Agricultural on ecosystem scale,簡稱APES)是用統一量綱表示的農業生態系統保持自身健康的能力與為人類社會提供物質、能量、信息和生態服務的能力[4]。該文側重農業產值(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的分析。

2.2.1氣溫對農業各產值的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1995—1996年種植業產值表現為增長趨勢,但氣溫呈降低趨勢,這是因為近年來盲目開荒使耕地面積由1995年的150萬hm2增長為1999年的209萬hm2,面積增加導致總產值的增加。1999—2000年耕地面積由209萬hm2增加到2 025萬hm2,造林面積由22萬hm2增加到202萬hm2,但種植業、林業產值減小,此時2000年氣溫也是歷年中最低的一年,說明農業生產過程中氣溫是影響產量的重要氣候因子。氣溫的升高可增加區域的積溫和活動積溫,延長生長期,提高地區的氣候生產潛力,促進作物的新陳代謝,加速作物的生化作用,提高作物產量。另外,由于氣溫升高,土壤釋放CO2量增加,農作物光合原料增加,最終會使農、林、牧業(一般放養的家畜可能會因暖冬受益,因為可以延長生長季節,飼料質量可能會稍有提高)產值增加。相反,氣溫低可降低產量。

2.2.2降水量對農業各產值的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1995—1999年降水量變動較大,但種植業產值呈增加趨勢,這主要與西遼河流域的有效灌溉面積增加有關,有效灌溉面積從1995年的65萬hm2增加到2000年的899萬hm2。2000年有效灌溉面積最大,但農業各產值都較低,這是降水量低的緣故。說明降水量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限制因子。

2.2.3海平面的變化對農業各產值的影響。溫度升高使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可能是導致鹽漬化的原因之一。綜合影響可能包括海岸侵蝕和土地流失、洪澇以及鹽水侵入蓄水層,可用水的數量和質量均對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產生影響。

3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對策

農牧交錯帶植被建設上,必須實行草灌優先發展策略;(下轉第294頁)

大量實踐證明,在農牧交錯帶最適宜的植被是多年生灌木和草本植物,禁止只還林而不還草、不還灌的盲目行動。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大部分地區屬于半濕潤半干旱氣候,降雨變率大、干旱頻率大等的現實也不利于大規模發展農業[5]。

在農田與非農田的關系上,要加強農田的生態保護與農產值的產出。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資源及其地域變化差異顯著,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優越自然條件,在該地帶進行特色產品的生產培育無疑是最有效的。許多土特產品如雜糧、雜豆、中藥材、薯類、肉用牛羊等,多為中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原料作物或傳統出口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較高聲譽。

4參考文獻

[1] 劉林德,高玉葆.論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的生態環境建設與系統功能整合[J].地球科學進展,2002,17(2):174-181.

[2] 高旺盛.北方農牧帶農業系統生產力研究方法分析[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2,18(4):278-282.

[3] 內蒙古統計局.內蒙古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篇3

[關鍵詞] 氣候變化 特點 農作物 影響

[中圖分類號] P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7-0291-01

以全球變暖為標志,諸多的氣候、環境變化逐漸顯現出來,其中不但包括我們熟悉的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損,還包括生態系統退化、大氣成分改變等。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全球氣候變化幅度已經超過了自然演進的范圍,長此以往勢必會威脅到人類生存、經濟可持續發展。筆者將氣候變化于農作物生長聯系在一起,對近年來氣候變化體現出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氣候變化于農作物的影響。

一、近年來氣候變化特點分析

如今的全球氣候變化較大,生態環境日益惡劣,而我國的氣候變化有著自己的特點,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水資源穩定性差

相關調查顯示,近百年來我國的年降水量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主要河流的流量也受到較大影響,出現旱情的幾率明顯增加,局部地區在一些極端氣候的影響下,甚至會爆發洪水以及次生災害。總的來看,全球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穩定性,將產生較大的影響,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將體現得更加尖銳。

2.氣溫要明顯增加

通過對我國近百年氣溫年均值比較后發現,氣溫增長比較明顯,增長區間在0.5―0.8℃之間,這一氣溫均值相較于全球均值要更高。中國氣溫升高比較顯著的是近五十年,其中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隨著工業的發展,商業活動的活躍,對外貿易的開放,氣溫升高趨勢日益明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冬季是增溫比較明顯的季節。

3.極端氣候較常見

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出現的越來越多,諸如臺風、干旱、高溫熱浪等都出現得更加頻繁。當前全球變暖趨勢日益明顯,中國的自然環境復雜性又較高,相較于其他國家,中國出現極端天氣的可能性要更高。就既往的情況來看,中國受到氣象災害的影響最為嚴重。

二、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我國氣候變化的特點有了清晰地認識,正是這些典型的氣候變化對農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總的來看,氣候變化影響農作物,需要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積極影響

光、熱、水對農作物的生長至關重要,這三個要素的組合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的效果。氣候變化、溫度上升會導致作物種植熟制北移。氣溫不斷上升,可以使積溫增加,進而延長作物的生長期,這不但會影響到作物種植的結構,還會對種植制度產生較大的影響。就既往的情況來看,北方存在嚴重的凍害,氣候變暖將使這種狀況得到很大的改善。以冬麥種植為例,上世紀50―70年代,北方冬麥區低溫凍害較為常見,大大減少了冬麥的產量,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方凍害得到了緩解,強度也有所減輕。

2.消極影響

雖然氣候變化對農作物有積極的影響,但是其帶來的消極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具體來說,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消極影響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2.1減少農作物產量

農作物的生育期,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會縮短,如果不采取新的農業技術,中國的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產量將大為減少。雖然氣候變暖使作物的生長期得以延長,但是缺乏足夠長的生育期,將直接導致農作物減產。

2.2導致病蟲害發生

氣候條件的變化會直接對農業病蟲害產生影響,農業病蟲害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影響甚巨,我國幅員遼闊,農業種植產量的減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病蟲害,因此造成的糧食損失達到了總產量的9%。由于氣候發生了變化,我國農業病蟲害的客觀條件得到加強,致使病蟲害的管理和控制存在更大的難度。且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害蟲蟲卵越冬界北移,這間接提高了害蟲生活率,這無疑為農作物的生長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2.3誘發了洪澇災害

氣候變化加劇,我國極端天氣出現的幾率大為增加,暴雨頻發,這無疑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沖擊。暴雨本身會帶來大量的降水,緩解旱情,對農作物生長是有利的;但是如果雨量過分集中,山洪爆發、河堤決口、路基沖毀都災害都有可能發生,釀成慘劇。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農業生產,和這些極端天氣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2.4影響農作物品質

農作物的品質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也會受到影響,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水稻,稻米的外觀、品質,在氣候變暖的作用下將會大打折扣,在高溫的影響下農作物度過了開花至成熟時期,水稻的成熟天數被大大縮減,這樣就導致了稻米籽粒充實不良、精米率降低等品質問題。一般來說,水稻成熟期的時候,米粒透明度與有效積溫負相關,大米的蒸煮食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溫度的影響,米飯香味濃郁,一般需要保證灌漿結實期間,具有較大的晝夜溫差;在灌漿期間溫度比較高的話,就會導致煮熟的米飯過硬。

三、總結

氣候變化導致氣象災害的多發性、異常性日益突出,災害的強度更大,諸多的氣候、環境變化逐漸顯現出來,其中不但包括我們熟悉的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損,還包括生態系統退化、大氣成分改變等。從這個角度來看,加強對氣候變化的研究,對農業生產的意義十分重大。本文對近年來氣候變化體現出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氣候變化于農作物的影響。

參考文獻

篇4

1.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1旱災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近5年來,我國每年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糧食損失達5000萬噸,為糧食總產的10%,其中,因旱災造成的損失約占全部災害損失的60%左右。如果不采取氣候變化適應對策,到2030年全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將下降5%~10%;到21世紀后半葉,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作物的產量整體上下降13%~24%。

1.2災害性天氣頻發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氣候多變是一個常態。但是在人為因素的作用下,災害性天氣的發生頻率正在加快,強度正在增加。氣候變化增加了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使糧食產量波動加大。因此,在農業生產中,要把氣候的本身規律和人為因素影響使災害天氣變化加大規律的認識統一到對農業生產的決策中去,也就是要把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作為農業生產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考慮。

1.3氣候變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由于近幾年來冬季氣溫偏高,東北地區冬季凍土期縮短,凍土層變薄,有利于病蟲害的安全越冬,使越冬蟲源、菌源增加,起始發育時間提前,發育速度加快,周期縮短,繁殖力增強,病蟲害越冬界限向北擴展,為害范圍擴大,為害時間延長,程度加重。造成越冬病蟲卵死亡率降低,病蟲害大面積發生。

2.采取的對策

2.1玉米提前播期 玉米是喜溫作物,對土壤及外界條件的要求相對較高,在水分正常的情況下,日均氣溫穩定≥8℃時是玉米適宜播種期。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積溫增加,可減少中、早熟品種種植范圍,擴大玉米晚熟品種種植范圍,整體上使玉米播期提前。這不但能充分利用農業熱量資源,避免熱量浪費,同時也促進了玉米單位產量的提高。

2.2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隨著氣候變暖,在水稻產量形成期出現低溫天氣出現頻率減少,低溫冷害幾率低,水稻適宜生長期延長8 天左右,可擴大水稻種植面積,以提高產量。

2.3調整種植結構 針對未來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可能影響及未來光、溫、水資源匹配狀況和農業氣象災害的新變化,改進作物品種布局,采用防災抗災、穩產增產的技術措施及預防可能加重的農業病蟲害。在調整種植結構時要深刻了解作物生長發育、產量形成和氣象條件的關系,進而開展合理利用農業氣候資源,防御農業氣象災害的研究。

2.4選擇抗逆性品種 應加強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影響的研究,加強對農業生產的投入,有計劃地培育和選育抗逆品種。近年來,農業生產在作物和品種布局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這種變化使自然災害“受體”改變,使災害風險,旱澇災害、凍害等發生后造成的損失加大,原因就是很多作物品種的高產性狀上去了,抗逆性下來了。東北地區玉米從中早熟發展到中晚熟,到晚熟,其受秋季低溫影響的風險逐步加大。因此,在選擇品種時,不能單一追求高產,還要注重提高作物單產、改善品質,還要考慮作物的抗逆性。

篇5

關鍵詞:氣候變化 氣象災害 對農業 影響 對策

前言:由于氣候變暖后作物發育期提前,使春季霜凍的危害加大,內蒙古草原區春旱加劇,生產力下降。氣象災害造成的農牧業損失加大。如果不采取適應措施,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生產能力在總體上可能會下降5%~10%,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下降為主。2050年后受到的沖擊會更大,主要作物產量和品質將進一步下降,病蟲害加重,肥料和水分的有效性降低,農業使用的化肥和灌溉水量將增加,生產成本將提高。

一、氣象災害對農業的影響

1、干旱:當植物發生水分虧缺,葉片就會出現萎蔫。萎蔫可分為暫時萎蔫與永久萎蔫兩種。萎蔫特別是永久萎蔫會使植物受到一系列傷害:(1)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加強;(2)有機物的運輸減慢,積累減少;(3)有機物質合成與分解的正常比例遭到破壞;(4)原生質脫水、衰老,遭到破壞,最終使得植物死亡。

2、洪澇:(1)生長減慢,植株較弱:根系吸收水分和養分需要能量,土壤水分過多使根系周圍缺氧,只能進行無氧呼吸,能量轉換效率降低,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供給根系吸收水肥的需要。(2)葉片發黃,莖稈變紅:玉米的氮素營養主要來源于溶解在水中的硝態氮和銨態氮及有機質中的有機氮,當受澇時,一部分被流失,另一部分會經反硝化作用而還原為氣態氮而跑到大氣中去。(3)根系發黑、腐爛:在受澇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氣,嫌氣性微生物活動加強,有機質發酵分解,大量積累二氧化碳,會使根系細胞受害。同時土壤氧化還原電勢下降,有害的還原物質硫化氫、氧化亞鐵等大量出現,都會使根系受害。

3、臺風:臺風攜帶的風雨會對大部分的農作物產生影響,10級以上大風就可使果樹、農作物等大面積倒伏,并且帶來的暴雨會讓土壤水分達到飽和,土壤空氣缺乏使得作物根部呼吸作用受阻導致作物出現生長不良,枯萎甚至死亡。

4、沙塵暴:輕者可使大量牲畜患呼吸道及腸胃疾病,嚴重時將導致大量“春乏”牧畜死亡。所到之處使農作物和牧草根系外露,刮走種子和幼苗,覆蓋在植物葉面上厚厚的沙塵,影響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當年農牧業減產。

5、寒潮:寒潮來臨帶來強降溫及霜凍,對越冬農作物很不利;低溫凍害可能凍死農作物,導致來年農業減產;大風、凍雨會損壞樹木,影響來年水果產量;暴雪覆蓋率草地、壓塌了圈棚,使牛羊等因缺乏草料及受凍大批死亡,導致畜牧業下降。

6、雪災:雪災對新鮮蔬菜的生產,在有些地方甚至是“毀滅性”的,降雪積壓造成了菜棚倒塌。

二、適應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的適應對策

1、不斷應變能力和抗災水平。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不穩定,對農業生產產生不利影響。這些地區應加強農田基本建設,以改土治水為中心,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建設高產穩產農田,提高應變能力和抗災水平。

2、選育抗逆品種,采用穩產增產技術。

通過未來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要分析農業氣象災害的新格局,改善布局作物品種,有計劃地培育抗逆品種,采用防災抗災、穩產增產的技術措施,預防病蟲害。

3、發展生物技術等前沿學科。

面臨21世紀人口、資源、環境、食物以及氣候的襲擊,要加強生物固氮、光合作用、設施農業(如溫室大棚)、生物技術、抗御逆境和精確農業等方面的研究,從而強化人類適應氣候變化及對農業影響的能力。

4、科學地調整種植制度,適應氣候變暖。

在北方,要充分利用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氣候變暖,生長期延長的現象,科學地調整種植制度,適應氣候變暖,大力發展東北糧食產業。

5、加強農業災害性天氣的預警與響應能力建設。

加強氣候災害預警與響應能力建設,完善氣象綜合檢測和應急服務系統建設,把氣象、遙感和計算機通信等先進技術相結合,建立國家級和升級的農業生產氣象保障系統。還要加強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的建設,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極端氣象對農業的影響。

篇6

關鍵詞:氣候;影響;辦法

一、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影響的研究進展與方法

1、究進展

針對氣候變化影響的研究最早是由世界氣象組織(WH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國環境計劃署(UNEP)等多個國際組織于上世紀70年代末發起并開展的,研究計劃包括世界氣候計劃(WCP)、全球能量水循環試驗(GEWEX)等。美國是較早組織氣候變化與水之間關系討論會的國家。隨后多項研究和報告出臺,其中影響力較大的項目是WHO與UNEP共同組建的IPCC,其專門就全球范圍的氣候變化進行評估,旨在為政府決策者提供適應氣候變化決策的科學依據,目前IPCC已4次非常重要的評估報告(分別為1991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氣候變暖及其對水資源、農業、生態和人體健康所造成的影響雖已得到全球公認,但氣候變化問題涉及國際環境、政治、經濟、能源、貿易等諸多問題,在落實《里約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溫室氣體減排方面,如何體現“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方面,各國分歧仍然嚴重。

2、方法

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影響的研究,目前都是基于氣候變化而引起流域氣溫、降水、蒸發的變化,預測徑流流量變化趨勢以及對區域供水的影響。由于氣候變化的復雜性及不確定性,評價氣候變化時無法得到未來氣候變化的準確預測值,只能得到一種可能出現的結果,這種氣候變化模式就稱作“情景”DD種基于假設基礎上獲得的氣候變化時空分布的描述。進行氣候變化影響研究時先定義未來氣候變化的情景,再建立水文水資源模型,將氣候變化情景作為條件輸入到水文水資源模型中,經過模擬運算得到區域水文循環的過程及水文分量,以此評價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措施與對策。氣候變化情景可采用任意設置情景、長系列歷史資料分析、大氣環流模式3種方法生成。水文水資源模型可依據經驗統計、概念分析、流域水文分布等方式建模。已公布的氣候變化情景與水文水資源模型數量眾多,但多屬孤立、靜態模型,存在氣候模型與水文模型耦合性不足問題,且集中于氣候變化對徑流平均變化影響上,故應改進水文模型,建立大尺度分布式水循環模型,研究方向上加強對供用水系統、土壤水分、農業灌溉用水、水環境、航運等方面影響的研究。

二、氣候變化對水文循環產生的影響

水文循環是氣候系統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研究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影響的基礎,雖然水文循環可以對氣候系統進行反饋,但它也會受其制約。如果氣候產生了變化,那么水循環也會有相應的變化,因為流域水循環基本上都是受日照、降水 、氣溫、風相、相對濕度等這些影響,而這些因素都屬于氣候條件,而其中影響最大也是最直接的是降水,畢竟降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為水循環的開始。除了這些直接影響的因素以外,氣候因子可以通過氣溫、日照、風相和相對濕度對路面蒸散發過程造成影響,從而間接的對水循環造成影響。所以,氣候變化對水循環的影響是研究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影響的基礎。

1、降水產生的影響

從20世紀全球的降水資料分析,雖然在20世紀的陸地降水增加了2%,但是在北半球部分地區的降水量卻減少了2%,而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沙漠地區降水更少。從我國范圍來看,我國近百年來的降雨量變化不大,看不出很大區別,但是如果從50年來看,我國很多地區降雨量都減少了,例如我國東北地區、四川地區、青藏地區、黃淮海平原等,除了這些區域,還有我國的黃河、海河流域的降水量在五十年間減少了50~120mm,雖然如此,我國其它地區的降雨量卻有所增加,例如西部地區、西南地區、長江下游、東南丘陵以及東北地區的降水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華南沿海和長江中下游由其明顯,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的降水量也在逐漸增加。

2、流產生的影響

以往50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各大河流的實測流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下降最多的是海河流域,相比1980年前的徑流量,總共減少了40%~70%,并且地下水位也下降了。黃河下游花園口在22出現了不同情況的斷流,就連主要支流也發生過斷流,黃河的年徑流量也在快速減少。淮河的遞減率達到26.95%,而下降趨勢最小的是珠江,十年來的遞減率才為0.96%。徑流對于降水的變化比對氣溫變化更敏感,但是河流徑流量的下降不完全是因為氣候變化而造成的,人類的活動也是影響河流徑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3、散發的影響

蒸散發是地表熱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實際蒸散發的測定工作較為困難,所以只能用蒸發皿蒸發量來最為參考指標。根據我國總共664個氣象站在96年~00年口徑20cm的蒸發皿資料顯示:在96年~2000年期間,我國的蒸發皿蒸發量有顯著的下降趨勢,80年代~90年代的年蒸發皿蒸發量比60年~79年減少了99.8mm,下降幅度達5. 8%.黃河流域在80年代~90年代的年蒸發皿蒸發量比60年代~70年代減少了136mm,下降幅度達到7.5%。

4、水位變化的影響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溫室效應的出現,冰帽、冰川、冰蓋慢慢發生融化現象,因此導致海平面不斷上升。根據材料表示,全球在1961年~2003年期間,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為1.8±0.5mm/年,TOPEX/Poseidon衛星高度儀在此期間測量的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速度為3.1±0.7mm/年。通過這些數據可知,全球海平面的上升趨勢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不斷上升的海平面不但會導致土地鹽漬化和淡水鹽化,也會導致沿海地區發生海嘯災難。

三、降低氣候變化對水資源不利影響的對策及措施

1、造林,涵養水源

樹木的好處有許多,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據調查林地比農田擁有更強的蓄水能力,提高森林覆蓋率可以降低洪水的強度,提高土壤的蓄水量。土壤蓄水量可以通過轉換來增加枯水季節的地表徑流量和水資源,同時也能改善生態環境,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2、科研工作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國家,有的地區水資源豐富,有的卻是嚴重匱乏,而要想解決這個難題,有兩個方法。第一是加大對人工降雨的研究,盡可能低的降低人工降雨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其次就是進行調水,將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調往匱乏地區。例如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這個工程從根本上解決了部分地區的缺水狀況。

3、水的利用率

在諸多用水的部分中,數農業用水和工業用水最為厲害。在農業用水方面,我們有必要加強農業的水利建設,研究并推廣抗旱和節水技術,從節約和高效率利用雙管齊下來達到科學用水的目的。在工業用水方面,我們應該提高水的利用率,同時國家應該出臺強制性政策,對那些污染水的企業進行大量的罰款,同時對那些在用水方面表現好的公司給予一些優惠措施,鼓勵他們科學用水。

篇7

本文的主要數據源是年鑒資料(1992~2006)、公報資料(1991~2005)以及中國國家統計局、農業部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統計資料(1991~2005)。依據以上數據源,整合為與氣候變化相關的8種影響,即洪澇、干旱、臺風、風暴潮、風雹、低溫凍害、病蟲害和火災對農林牧漁業以及其他領域的直接影響。其中的小部分資料為量化非經濟指標,參考了1991年以來《中國物價年鑒》的統計價格,先將直接從數據源中獲得的量化非經濟指標轉化為與該時期價格相匹配的量化經濟價值指標,然后將量化的經濟指標與統計資料中直接獲取的經濟指標按照以上的分類計算得到各種影響的經濟損失,8種影響的直接經濟損失總和即為氣候變化的經濟響應評估值。

2結果分析

2.1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經濟的直接影響1991~2005年氣候變化對農業經濟的直接影響1992~2005年洪澇災害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在214億~1159億元之間,經濟損失的上升趨勢不明顯;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在102億~603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5年風雹、低溫凍害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分別為24億~90億元、8億~74億元,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5年農作物病蟲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38億~245億元之間,1991~2000年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4~2003年臺風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上升趨勢不明顯,經濟損失為3億~58億元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近百年的氣候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年平均氣溫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溫平均值,近50年來氣候變暖尤為明顯。年均降水量變化趨勢不顯著,但區域降水變化波動較大。主要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出現了明顯變化。農業是對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領域之一。1991~2005年干旱、病蟲害、風暴和低溫凍害對農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均呈現上升趨勢,洪澇和臺風的損失上升不明顯。在未來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高溫事件將增加,未來的干旱和洪澇災害亦將增加。農業生產將更加不穩定,產量波動增大,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將出現變動,種植制度和作物品種將發生改變,農業生產條件將發生變化,農業成本和投資需求將大幅度增加。受氣候變化影響,農業遭受的損失會更加嚴重。

2.2中國經濟對氣候變化的響應1991~2005年洪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623億~2551億元之間,經濟損失上升趨勢不明顯;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02億~603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現上升趨勢1995~2005年臺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54億~90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上升趨勢不明顯;1991~2005年風暴潮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3億~308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5年農作物病蟲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38億~245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3年森林病蟲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33億~88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下降趨勢;1996~2002年草地病蟲害的直接經濟損失在6億~3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5年風雹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5億~138億元之間;1991~2005年低溫凍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6億~180億元之間;1991~2003年森林火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億~17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6~2002年草地火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0.06億~1.25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下降趨勢(1991~2005年因氣候變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932億~357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明顯上升趨勢;相當于當年GDP的1.08%~5.70%,比重呈下降趨勢。GDP年際增長率呈下降趨勢,而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直接經濟損失年際變化率呈上升趨勢。在GDP增長過程中,因氣候變化造成的直接損失顯著抑制國民經濟的增長,成為削弱經濟增長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3結論和討論

3.1結論以國家權威部門的統計資料為基礎數據,分析氣候變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結果表明:近15年來氣候變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加劇。1991~2005年期間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932億~3570億元之間,呈明顯上升趨勢;所占GDP的比重為5.70%~1.31%,呈下降趨勢。在此期間,干旱、農作物病蟲害、草地病蟲害、風暴潮、森林火災的直接經濟損失呈現上升趨勢;洪澇災害和臺風上升趨勢不明顯;森林病蟲害和草地火災呈下降趨勢。2000年以來自然災害的直接經濟損失一直穩定在相當于GDP1.08%~2.05%的水平,氣候變化對國民經濟存在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3.2討論

據《中國災情報告》統計,我國每年僅氣象、洪水、海洋、地質、地震、農作物病蟲害、森林災害等7大類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折算成1990年價格):50年代平均每年約480億元,60年代平均每年約570億元,70年代平均每年約590億元,80年代平均每年約690億元,90年代前5年平均每年約1190億元,經濟損失逐年增加。建國近50年來,各種自然災害經濟損失高達25000多億元,平均每年造成的損失大約是平均GDP的3%~6%,財政收入的30%左右,是發達國家的數十倍。

我國GDP連續多年保持8%的高速增長,但各種災害造成的損失也在逐年上升。1989~1996年,中國每年因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占GDP的比重在3%~6%之間,平均為3.9%。所不同的是,與氣候變化有關的自然災害不包括地震、赤潮、人為誘導的地質災害和火災等。1991~2005年由氣候變化引起的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932億~357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明顯上升趨勢;損失相當于當年GDP的1.31%~5.70%,呈下降趨勢。尤其在2002年GDP首次突破10萬億之后,2003~2005年GDP保持13.96%、16.99%和33.55%高增長率的情況下,2000年以來經濟損失一直維持在GDP1.08%~2.05%的水平上,直接經濟損失對我國GDP的負面影響并沒有隨著經濟迅速增長而減弱。我國目前觀測到的氣候變化影響遠不止上述8種,還有:20世紀50年代以來,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1.4~3.2mm•a-1,西北冰川面積減少了21%,凍土層減薄,最大可達4~5m,四川、青海和甘南草原產草量下降;20世紀80年代以來,春季物候期提前2~4d,海南和廣西還發現珊瑚白化現象,六大江河實測徑流量都呈下降趨勢;20世紀60年代以來,祁連山山地森林面積減少16.5%,林帶上升400m,覆蓋度減少10%,西南地區、三江平原和青海的濕地面積減少,功能衰退,氣候變化對蟲媒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洪澇災害后,感染性腹瀉,如霍亂、痢疾、傷寒、副傷寒等病例增加。這些由氣候變化引起的緩變性影響尚沒有從經濟的角度開展研究,若不采取應對和緩減措施,其中一些影響將給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致命的毀壞,功能的衰退或喪失造成的潛在價值損失可能也遠超過直接經濟損失。我國未來的氣候變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與2000年相比較,2020年年平均氣溫將升高1.3~2.1℃,2050年將升高2.3~3.3℃;未來50年年平均降水量將呈增加趨勢,預計到2020年,全國年平均降水量將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未來100年,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可能性增大;干旱區范圍可能擴大、荒漠化可能加重;沿海海平面仍將繼續上升,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將加速退縮,一些小型冰川將消失;草原承載力和載畜量的分布格局將發生變化;主要造林樹種的分布發生變化;河流的徑流量下降,平均年降水量偏少,以及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縮、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積萎縮、海水入侵、海岸侵蝕、凍土融化、河湖冰遲凍與早融、中高緯生長季延長、動植物分布范圍向極區和高海拔區延伸、某些動植物數量減少、一些植物的開花期提前,冰川、珊瑚礁島、紅樹林、熱帶雨林、極地和高山生態系統、草原濕地、殘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等仍面臨適應能力有限的問題,容易受到嚴重的、甚至不可恢復的破壞危險,緩變性的經濟影響隨氣候變化的加劇繼續加重。未來加強研究其經濟影響對全面認識、正確看待氣候變化影響至關重要,但是評價難度也遠大于直接突變性經濟影響,需要各國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篇8

關鍵詞:氣象服務;農業生產;防災減災

中圖分類號:S16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77

氣象服務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尤其是在農業生產中,為防災減災做出了巨大貢獻,本文主要分析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1 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氣象服務屬于公共服務類范疇,可以分為決策氣象服務、專業氣象服務和公眾氣象服務等,其中決策氣象服務主要是向政府部門提供氣象服務,專業氣象服務是為各行各業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氣象服務。

氣候變化將會嚴重影響農業的生產,因此農業的生產必須應對氣候變化,目前我國針對抵抗極端氣候事件的能力抑制比較差,近幾年各種自然災害情況逐漸上升,造成的危害也是逐漸增加。氣象服務在為農業減災防災提供服務中需要做好各種自然災害的預報工作。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氣象設備技術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氣候變化預報準確率逐漸上升,目前已經可以預測到什么時間出現干旱、霜凍等,能夠為農業生產提供支持。氣象服務能夠為農業修建水利工程提供指導,在農業生產中可以根據氣象服務改變耕作制度、物種選擇等,避免霜凍、旱澇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當前在氣象服務中已經使用到了多普勒天氣雷達,能夠預報短時的氣候變化,實施檢測中小尺度強對流天氣變化,實時檢測強對流天氣的變化,依照短時天氣變化,氣象部門能夠使用應急中心采取預警聯動。目前氣象服務已經能夠改變小范圍內的天氣情況,針對干旱地區,可以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來增加降水量,達到抗旱防霜的效果,減少農業損失。

氣象服務在農藥生產中發揮出巨大作用,有不少城市開展專門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氣象服務,如開展日光溫室蔬菜農業氣象服務平臺,推廣使用小氣候調控實用技術,最大限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如在某縣建立了日光溫室大棚氣象調控技術試驗棚,安裝農田小氣候自動觀測儀器,開展冷棚氣象要素對比觀測,可以測量溫度、濕度、CO2 含量以及風向等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每一星期調查農田生產情況,形成更加具有精細化的農村氣象災害監測預報能力,覆蓋面更廣,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服務。

2 氣象服務存在問題分析

氣象服務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生產,但是也需要看到當前提供的氣象服務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在氣象信息方面,氣象信息的準確性對于農業生產而言至關重要,當前各級氣象臺都已經完成了人機交換的建設,能夠通過數據來分析未來的天氣走向,綜合分析氣象服務可能對農業產生的影響,但是計算機模擬軟件并不能實際的模擬天氣變化情況,氣候信息存在很大的不準確性。從農民接受氣象服務來分析,當前農村氣象服務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農民接受氣象服務的途徑非常有限,一般都是通過天氣預報來了解氣候變化,農村信息化建設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影響了氣象服務作用的發揮。從傳播途徑來分析,不少農村地處偏遠地區,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部分農村比較落后,農民獲取氣象服務的渠道受到極大的限制。

3 加強氣象為農服務的建議分析

針對氣象為農服務存在的不足,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完善。氣象部門需要根據近些年農業結構的調整來分析氣候因素,農業結構的調整意味著氣候變化所引起影響的差異,因此氣象部門需要建立區域性的觀測網站,為小區域內的農業生產提供氣象減災防災服務,利用高密度、自動化的氣象綜合檢測網絡提高氣象服務質量。氣象部門需要提高自身對災害的預警能力,只有能夠準確的預報,才能災害發生時做出更好的反應,減少農業損失,因此氣象部門需要根據農業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災害預警工作,重點做好災害性天氣的預報工作,另外氣象部門也需要增加農業生產的氣象服務,有針對性的指導農業生產。在提供氣象服務中,需要不斷完善農村氣象體系建設,了解農村的實際需求,針對不同的區域提供相適應的氣象服務,可以通過報紙、廣播以及電視等途徑來向農民提供氣象服務信息,另外也需要加強宣傳工作,提高農民識別氣象變化的能力,減少氣象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氣象服務在農業減災防災中的應用,除了本文所分析的改進措施之外,在氣象服務中也需要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加具有的信息,為農業經濟產品銷售提供適宜的農業經濟氣候的規劃,提高農業產業的效益。

篇9

【關鍵詞】全球氣候變化;水文;水資源;影響;建議

由于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人口激增、廢氣排放、土地遭到破壞、海洋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污染、有毒廢料污染等情況都會對全球氣候變化產生影響,而當全球氣候發生了變化后,反過來又對水文與水資源產生直接影響,進而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因此,需要對全球氣候變化對水文與水資源的影響進行分析,并通過合理的對策來應對。

1全球氣候變化對水文與水資源的影響

1.1對水文水資源質量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暖是當前氣候變化最為明顯的表現,全球氣溫的升高使得一些干旱或是半干旱地區的降雨量增加,空氣中的濕度也有所提升,這樣的氣候變化對農業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性作用。但是對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講,降雨量的增加會導致洪澇災害發生的幾率增加。此外,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氣溫的整體提升,這樣會影響到水資源對污染物的分解能力,無法保障水文水資源的質量,進而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1.2對供水方面的影響

農業發展、工業發展以及人們的生活都離不開對水資源的需求,而全球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了區域降水量不平衡的情況發生,進而引起水資源蒸發總量升高,影響了水資源的正常供給狀態,更多地使用自然供給方式,減少人工供給量。但是在實際情況中,一些地區的降雨量并沒有產生很大變化,如果降低了供給量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全球氣候變化會直接對供水方面產生影響。

1.3對水資源管理方面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很多情況變化,比如:海平面上升、徑流減小、降水分布情況不均勻等,進而影響到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但與此同時,人口總量的升高會對水資源的利用產生直接影響,加劇了水資源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由于我國南北方人口分布不均勻,因此,水資源的分布也不均勻,比如:北方人口較多,但是實際水資源的占有量卻很少,導致北方干旱缺水情況嚴重;而南方則水資源較為豐富,甚至一些地區由于降水量的增加而經常發生洪澇災害。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國水資源管理部門的管理工作的難度將會增加。

2降低全球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影響的建議

2.1強化水資源的供需和管理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我國相關管理部門應當要加強對水資源的供需管理,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水資源供需管理系統,并定期對水資源的使用情況及其承載力進行全面評估,確保我國不同地區的水資源供給和需求處在更加穩定的狀態。比如:針對我國北方、西北方降水量較少、容易干旱的地區,可以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來進行水資源供給,以緩解干旱的情況發生。此外,為了加強水文與水資源的管理,需要對天氣情況進行全方面了解,不斷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程度,以便做好預防措施和水資源管理應對措施,避免氣象災害導致降雨量突增而影響了水文水資源的整體管理。

2.2加強節水、高效利用

加強節水、高效利用水資源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節約用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水資源的總量和質量,降低污水排放量,降低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也能夠節約成本,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為了促進提高人們的節約用水、高效用水意識,需要相關部門加大節約用水的宣傳,呼吁人們在生活過程中節約用水,并進行多渠道開源節流,如:再生水、非傳統水源甚至是海水等,都可以將其作為水資源供應。此外,為了節約用水,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的方式來涵養水源,通過增加植被的覆蓋率來避免水資源流失過快,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壤的含水量,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情況。還可以加強對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更加有效地利用水資源。

2.3加強體制改革

基于全球氣候變化對水文與水資源的影響,相關人員應當要不斷探索水資源變化的實際情況,改善當前的管理體制,提高管理能效。在加強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應當要注重部門之間的協調性和互動性,以便在對水資源管理的過程中能夠高效化完成,避免出現管理工作的時滯性。此外,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通過嚴格的法律條例來對水資源的利用進行統一、全面的管理,同時也能夠對水資源市場進行嚴格的管理,降低水文水資源浪費的現象,避免全球變化對水文與水資源產生的負面影響。除了上述內容,相關科研人員應當要加大力度展開研究,給予水資源開發管理和利用工作一定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促進水文水資源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有效利用。

2.4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上文中已經提到,全球氣候變化很可能會導致極端干旱、頻繁降水等情況發生。因此,相關管理部門應當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確保人們所從事的各種活動都能夠尊重自然,尊重與水資源之間的協調發展,比如:強化沙漠地帶的儲水工程建設,有效緩解沙漠化加劇的情況發生;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避免降雨量突增而影響了水資源的總量,造成洪澇災害。此外,應當要充分調節人類與水資源之間的關系,提高人們抗旱、防洪、減災的理念,做到未雨綢。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干旱、洪澇的情況發生,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建立預警急救系統,對水資源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監控,保證水資源的調度能夠滿足人類發展與自然的正常發展。如圖1所示,為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水文水資源監控管理平臺。

篇10

作者簡介:許光清,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氣候變化管理。

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編號:11XNI017)。

(1.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北京 100872;2.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北京 100871)

摘要 本文首先總結了氣候變化意識的定義和內涵,認為氣候變化意識包括對氣候變化的原因、影響和應對措施等問題的認知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行為意愿兩部分。其次基于問卷調查的數據,統計了企業管理人員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知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行為意愿的各項問題的得分率。在氣候變化的認知方面,受訪者對于氣候變化的原因的認知水平比較低,對于氣候變化的全球協議和中國政策的認知水平非常低,對于氣候變化的原因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的認知水平比較高,對于適應氣候變化的各項措施的認知程度則有明顯的差異;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行為意愿方面,大多數受訪者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動減緩氣候變化,也有大部分受訪者認為企業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利益相關方之一,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最主要的推動力是強制性的標準和法令的執行以及經濟激勵政策的引導,中國企業已經采取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主要是節能減排取得了明顯成效、淘汰了落后產能、開展了清潔生產及循環經濟等。

關鍵詞 企業;氣候變化意識;認知;行為意愿

中圖分類號 P46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2-2104(2011)07-0062-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7.011

全球氣候變化正在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當今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工商業的重要議題,作為社會責任的履約者以及氣候變化的利益相關者之一,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

國內外學者開始意識到氣候變化背景下企業受到的影響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鄧梁春認為氣候變化本身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國內行動都將對企業產生影響,氣候變化還將使得企業的原材料投入、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的價格產生變化,從而影響到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是企業實現生產運營方式和產品服務市場戰略轉型的重大機遇[1]。潘家華等認為企業界之所以越來越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有其內在原因。第一,企業已經或者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更為嚴格的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措施的限制,提前行動可以規避因氣候變化以及監管措施變動所可能帶來的風險;第二,越來越多的公眾也開始關注氣候變化問題,因此,采取積極態度有利于企業迎合社會輿論,體現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商業形象,增加無形資產;第三,關注氣候問題有利于企業實現技術創新,保持和提高核心競爭力;第四,關注氣候變化問題帶來了新的商業機會[2]。

國內也有研究已經意識到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企業界在企業戰略層面上的欠缺,如姜克雋等認為,中國企業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經濟的認識起步較晚,大多數中國企業還沒有從戰略角度來思考低碳發展問題,也沒有以全球視野來研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3]。碳信息披露項目中國報告發現,從總體上看,中國企業多數還是將氣候變化視為風險,尤其是將其視為政府的政策要求,被動應對,但也有部分行業的龍頭企業采取了更積極主動的策略[4]。

近十幾年來,國內外有關公眾氣候變化意識的調查非常多[5-12],但這類調查研究主要集中于對公眾的研究,而對于作為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主力軍的企業,專門的調查研究非常少。

氣候變化意識屬于廣義的環境意識的一部分,是伴隨著人們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識和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而產生的。氣候變化意識也主要包括兩方面的涵義,其一是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識水平,其二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自覺程度。企業管理人員的氣候變化意識主要指企業管理人員做為企業決策、企業行為的主體時的氣候變化意識,不完全等同于其做為普通公眾的氣候變化意識[13]。

本文基于作者所做的一項針對企業管理人員氣候變化意識的調查,認為氣候變化意識包括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知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行為意愿兩部分,其中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知包括對氣候變化原因的認知、對氣候變化全球協議和中國政策的認知、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的認知、對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的認知和對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的認知幾個方面;應對氣候變化的行為意愿主要包括愿意采取的減緩氣候變化的個人行為、各利益相關方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責任分擔、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推動力、企業已經采取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等。

1 被調查者的原始信息

本次調查采用訪問調查的方式,時間從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共發放問卷380份,收回366份,其中有效問卷358份;回收率為96%,有效回收率為94%。

1.1 性別比例、年齡及受教育程度

在所有的被調查者當中,有男性240人占67%,女性118人占33%。年齡在36歲到45歲之間的占到39%,26歲到35歲之間的占31%,46-55歲之間的占18%。本科及以下學歷的占到了近八成,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占近兩成,而博士及以上學歷的占3%。

1.2 所在企業的基本情況

從被調查者所在企業來看,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居多,分別占到總體的50%和49%;第一產業僅占1%。國有企業占到被調查者的一半,其次是私營企業,占到27%。同時,來自大型企業的占34%,來自中型企業的占44%,來自小型企業的占22%。

1.3 所在工作部門

本次調查所涉及的企業管理人員所屬的工作部門的分布如下:董事和監事占17%、技術占22%、銷售占21%、人事和財務占29%、其他占11%。

2 企業管理人員有關氣候變化問題的認知

2.1 氣候變化的原因

表1列出了有關氣候變化的原因和受訪者的正確答題率。總體來說,企業管理人員對于氣候變化的原因的認知水平處于中等偏下的狀況,平均正確率為44%。58%的受訪者認識到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人類活動造成的,36%的受訪者認識到氣候變化是由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升高造成的,32%的受訪者認識到溫室氣體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59%的受訪者認識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絕大部分是工業革命以來發達國家排放的,37%的受訪者認識到人類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也造成了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升高。

2.2 氣候變化的全球協議和中國政策

表2列出了有關氣候變化的全球協議和中國政策的基本問題以及受訪者的正確答題率。總體來說,企業管理

表1 對氣候變化原因相關知識的了解

Tab.1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and driving forces

of climate change

人員對于氣候變化的全球協議和中國政策的認知水平相當低,平均正確率只有27%。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國際組織和國際公約,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京都議定書》的三個靈活合作機制――排放貿易、聯合履約和清潔發展機制,有35%的企業管理人員選出了正確答案。在被問及《京都議定書》定義的人類活動排放的六種溫室氣體時,正確率只有25%,大多數受訪者將氮氣排除在溫室氣體之外,但很少有人能將二氧化硫排除在溫室氣體之外。

受訪企業管理人員對于歐盟提出的全球升溫的安全幅度的答題正確率只有21%。2℃上限屬于共同愿景的部分內容,是當前國際談判的一項重要議題,共同愿景是《巴厘行動計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中列出的要素之一,是一個非常綜合而復雜的問題,交織著科學、經濟、政治、倫理等諸多因素,與減緩、適應、技術和資金等議題都有聯系。無論是歐盟推崇的2℃上限,還是450 ppmv或550 ppmv危險濃度水平,以及3 W/m2或4.5 W/m2輻射強迫的穩定情景,都是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表現形式[2]。由于該問題的難度和復雜性,受訪企業管理人員的答題正確率偏低是可以理解的。

只有約1/4的受訪者正確選出了中國2020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的目標。該40%到45%的目標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并且廣泛宣傳。受訪者對該問題的答題正確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見,企業管理人員對于氣候變化的全球協議和中國政策的知識有所欠缺,由于傳統媒體、網絡和看到或聽到的環保宣傳活動是企業管理人員了解氣候變化問題的最主要的途徑,企業

表2 對氣候變化全球協議相關知識及中國政策的了解

Tab.2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mate-change related

global agreements and protocols and China’s policies

管理人員了解氣候變化問題主要是被動的,自覺程度較低,其氣候變化知識缺乏系統性和應有的深度。

2.3 氣候變化的影響

在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的認知上,受訪者的平均正確率達到了60%,遠遠超出了對氣候變化原因的認識和對氣候變化全球協議及中國政策的了解。75%的受訪者認識到極端氣候事件出現的頻率增加是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65%的受訪者認識到局部地區的洪澇、干旱加劇也是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64%的受訪者認識到海平面上升也是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63%的受訪者認識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受影響也是由于氣候變化,55%的受訪者認識到氣候變化還會影響人類健康。由于這些氣候變化的影響比較直觀,也由于近年來中國國內氣象、自然災害頻發,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媒體報道的力度也比較大,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使得受訪者對這部分氣候變化影響的認知水平比較高。但是僅僅有35%的受訪者認識到氣候變化會使糧食產量受影響,這主要是因為受訪的企業管理人員主要分布在第二、第三產業,缺乏對農業領域的直觀認識。

2.4 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

在對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的認知上,受訪者的平均正確率也達到了60%,75%的受訪者認識到改變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減緩氣候變化,73%的受訪者認識到植樹造林保護森林可以減緩氣候變化,66%的受訪者認識到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減緩氣候變化,52%的受訪者認識到提高能效可以減緩氣候變化。這些減緩措施的認知程度比較高,主要因為受訪的企業管理人員主要分布于第二和第三產業,對上述減緩措施有比較直觀的認識,同時也得力于媒體的廣泛宣傳。但是,對減緩氣候變化的具體技術,僅有約1/3(35%)的企業管理人員認識到推廣使用碳捕獲與封存(CCS)技術可以減緩氣候變化,主要由于該技術的成本過高,很難在現階段大規模推廣,導致其在企業管理人員中的認知偏低。但是該技術做為一項重要的在未來有巨大潛力的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在國際社會上已經得到眾多政府官員、研究人員、企業界人士的認可,由此可見,國內受訪的企業管理人員對具體的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措施還缺乏系統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2.5 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

在對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的認知上,受訪的企業管理人員的平均正確率達到了46%,但是對各項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的認知程度有明顯的差別,說明企業管理人員缺乏適應氣候變化領域的系統知識,其知識呈現零散化的特點。強化對生態系統的保護是受訪企業管理人員認識到的最主要的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有88%的受訪者選擇了這一項;強化水資源管理和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也是受訪的企業管理人員認識到的比較主要的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分別有58%和42%的受訪者選擇了這兩項;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訪企業管理人員認識到控制沿海地區地下水超采和保護紅樹林也是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分別有35%和27%的受訪者選擇了這兩項,可見受訪的企業管理人員普遍對海岸帶環境與生態系統在氣候變化中的脆弱性和我國海岸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在農業領域,僅僅有23%的受訪者認識到選育推廣農業抗逆優良品種也是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這與前述僅有35%的受訪者認識到氣候變化會使糧食產量受影響相

呼應,再一次印證了受訪的企業管理人員缺乏農業領域受氣候變化影響及如何適應氣候變化的相關知識。

3 企業管理人員應對氣候變化的行為意愿

3.1 愿意采取的減緩氣候變化的個人行為

企業管理人員也是社會公民的一分子,首先應當承擔作為一個公民的環境責任和應盡的義務。表3顯示了受訪者作為公民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愿意采取的個人行動。總體上看,分別有86%、84%、77%受訪的企業管理人員非常愿意采取節約用水、節約用電、購買節能產品等行動來減緩氣候變化,分別有61%和60%受訪的企業管理人員愿意采取低碳辦公和減少奢侈品的購買和使用等行動來減緩氣候變化。然而,在購買當地當季水果和蔬菜、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盡量減少坐飛機的次數等減緩氣候變化的個人行為上,選擇肯定會這么做的企業管理人員比例明顯下降,分別為40%、39%和28%,這可能與企業管理人員普遍生活節奏緊張、公務繁忙有關,可見當

表3 愿意采取的減緩氣候變化的個人行為

Tab.3 Intended individual behavioral changes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減緩氣候變化的行動與工作效率發生矛盾時,大多數人的選擇還是以工作效率為主。

3.2 各利益相關方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責任分擔

表4是受訪者選出的應對氣候變化各利益相關方應當承擔的責任,可見大部分企業管理人員認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利益相關方。

表4 應對氣候變化各利益相關方應當承擔的責任

Tab.4 Divided responsibilities of stakeholders

whe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3.3 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推動力

圖4是調查中關于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推動力的結果。從圖中可知,69%的受訪者選擇了強制性的標準和法令的執行、61%的企業管理人員選擇了經濟激勵政策的引導,這兩項是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同時,46%的企業管理人員選擇了新商機和新的利潤增長點的驅動,有43%的企業管理人員選擇了樹立良好的企業和品牌形象、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需要,有36%的企業管理人員選擇了企業管理觀念和意識的轉變,由此可見,已有少部分的企業管理人員主動將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發展目標和應對氣候變化有機結合,并能意識到氣候變化帶來的新機遇。

另外,僅有24%的企業管理人員認為應對氣候變化是國際競爭和開辟國際市場的需要,這可能與此次調查的大多數的企業管理人員來自內向型企業有關,同時也說明大多數的企業管理人員無論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還是在企業發展問題上還沒有全球視野;僅有23%的企業管理人員認為應對氣候變化是由于受到了來自社會輿論的壓力,這說明了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氛圍還比較弱,同時也說明在我國,對企業行為來說,社會公眾的影響力很小。

3.4 企業已經采取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

圖5是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已經采取的具體措施。從圖中可知,57%的企業節能減排成效顯著;53%的企業已經提高了能效;有49%的企業已經采取了淘汰落

后產能,39%的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另有38%的企業利用了可再生能源。由此可見,中國企業已經采取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措施主要是節能減排取得了明顯成效、提高了能效、淘汰了落后產能、開展了清潔生產及循環經濟、利用了可再生能源。

僅有11%的企業申請了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雖然CDM項目在我國發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我國企業通過參與CDM項目,已獲簽發的減排量達2.2億tCO2當量,但是,對大多數的企業來說,由于信息、能力等障礙,或者產業類型、主營業務的不同,并沒有從CDM項目中受益,也沒有通過CDM項目獲得相關的氣候變化知識,從而提升氣候變化意識。

4 結論與建議

基于上述分析和總結,并綜合多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的觀點[14-17],本文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議,以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氣候變化意識,從而使我國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中,發揮其應有的重要作用:

(1)與媒體宣傳相結合,對企業管理人員加強氣候變化方面的培訓,使企業管理人員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知更加具體化、系統化。

(2)積極實行促進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經濟激勵政策,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鼓勵企業進行低碳產品認證、自愿碳減排協議、碳交易、碳中和等嘗試,使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的氣候變化意識進一步提高,使中國企業從被動迎接氣候變化的挑戰轉變為從企業戰略的高度上主動出擊。

(3)與節能減排政策相結合,重視強制性的標準和法規的作用,進一步實行可再生能源強制入網、提高能效標準、循環經濟立法和試點、淘汰落后產能、關停并轉、上大壓小等一系列命令控制型手段,促進企業采取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和行動。

(4)積極發揮學術團體和環保民間社團的作用,提高公眾的氣候變化意識,創造全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氛圍,充分發揮公眾的作用,對企業行為加強監督,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氣候變化意識。

(5)通過增加投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各種形式,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新技術行業,創設公平的競爭環境,加強企業創新能力,使企業有足夠的能力和潛力主動應對氣候變化。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鄧梁春. 應對氣候變化與發展低碳經濟:企業的挑戰與機遇[J]. 世界環境, 2008,(6):60-62. [Deng Liangchun. Climate Change and Low-carbon Economy: Business Risks and Opportunities[J].World Environment, 2008, (6):60-62.]

[2]潘家華,陳迎,莊貴陽,等. 2008-2009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形勢分析與展望[M]// 王偉光,鄭國光. 2009氣候變化綠皮書.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1-38. [Pan Jiahua, Chen Ying, Zhuang Guiyang, et al. 2008-2009: The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n the World[M]//Wang Weiguang, Zheng Guoguang. Annual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Actions:2009.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9: 1-38.]

[3]姜克雋,苗韌,鄭平,等. 氣候變化與中國企業[R/OL].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 世界自然基金會, 2010 [2010-07-01]. 省略/wwfpress/publication/climate/ CCandCE.pdf. [Jiang Kejun, Miao Ren, Zheng Ping, et al. Climate Change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R/OL]. Beijing: China Entrepreneur Club, 2010 [2010-07-01]. 省略 /wwfpress/publication/climate/CCandCE.pdf.]

[4]商道縱橫. 碳信息披露項目中國報告[R/OL]. 2010 [2010-12-01]. 省略 /new_theme4Detail.asp?ThemeID98&T4AR3&Page_ID13324. [SynTao-Sustainability Solutions.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2010 China Report[R/OL]. 2010 [2010-12-01]. 省略 /new_theme4Detail.asp?ThemeID98&T4AR3&Page_ID13324.]

[5]Bord R J, Fisher A, O’Connor R E. Public Perceptions of Global Warming: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J]. Climate Research, 1998,11:75-84.

[6]Steven R B. Comparative Public Opinion and Knowledge on Global Climatic Change and the Kyoto Protocol: The U.S. Versus the Worl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2003, 23(10):106-131.

[7]Lorenzoni I, Nick E P. Public Views on Climate Change: European and USA Perspectives[J]. Climate Change, 2006,77(1-2):73-95.

[8]Lorenzoni I, Nicholson-Cole S, Whitmarsh L. Barriers Perceived to Engag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mong the UK Public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7,17(1):445-459.

[9]Jan C S, David E H,et al. Public Perception of Climate Change[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8,35(5):479-487.

[10] Sampei Y, Aoyagi-Usui M. Mass-media Coverage, Its Influence on Public Awareness of Climate-change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Japan’s National Campaign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9, 19 (2):203-212.

[11]潘葳楠,余瀟瀟,潘根興,等.大學生氣候變化意識的一次調查: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09, 5(5): 304-307. [Pan Weinan. Yu Xiaoxiao. Pan Genxin,et al.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Consciousness Am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and Its Analysis: A Cas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9, 5(5): 304-307.]

[12]Whitmarsh L, Seyfang G, O’Neill S. Public Engagement with Carbon and Climate Change: To What Extent Is the Public ‘Carbon Capable’?[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0,20(7):1-9.

[13]許光清,郭會珍,原陽陽,等.企業管理人員氣候變化意識及影響因素分析[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1, 7(1): 59-64.[Xu Guangqing. Guo Huizhen. Yuan Yangyang. Dong Zhiyong.Evalu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limate Change Awareness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Personnel[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1, 7(1): 59-64.]

[14]徐冠華. 關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幾個重要問題[J]. 中國軟科學,2006,(10):1-14.[Xu Guanhua. The Important Issues on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ve Nation[J]. Chinese Soft Science, 2006,(10):1-14.]

[15]李俊峰. 發展好新能源產業,政府應該做什么?[J]. 綠葉, 2010,(8):9-14.[Li Junfeng. What Should the Government Do in Developing the New Energy Industry?[J]. Greenery, 2010, (8):9-14.]

[16]唐丁丁. 開展低碳產品認證,引領可持續消費[J]. 環境保護,2010,(16):32-34.[Tang Dingding. Developing Low-carbon Products Certification to Guid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0, (16):32-34.]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Climate Change Awareness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Personnel

XU Guang-qing1 DONG Zhi-yong2 GUO Ying2

(1.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