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生物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3-12-25 17:54: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氣候變化對生物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氣候;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
自18世紀60年代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人們為了更好的生存以及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不斷向大自然爭取生存空間、獲取生存資源,大氣環境已經發生了變遷。人類對大自然的影響不再只是局限于地表,而是擴張至大氣,將影響逐漸布及全球,大幅提高了全球暖化的可能性。數據顯示,大氣中的CO2濃度已由產業革命前的280μmol?mol-1,增加到20世紀 90年代初的350μmol?mol-1,地球表面年均溫也隨之上升0.6℃。而由于大氣的變化,也同樣影響到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發展,生態系統內各種生物的生活環境遭到破壞,進而對生物多樣性的穩定遭到破壞。因此,探討氣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及其內在機理具有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著手于氣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等研究成果進行歸納、綜述。
1.研究背景與進展
能引起氣候變化的因素非常多,比如石油燃料的燃燒、汽車尾氣的排放等,其中均含有能污染大氣改變氣候的物質。迄今為止大家較為熟知的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時,會引發溫室效應,導致各項氣候問題的出現。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直接或間接引發的全球、區域環境問題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大量證據表明,由于大氣中CO2等溫室氣體含量的增加,全球的平均溫度從1900年開始已經增加了0.8℃。且氣候變化越惡劣,物種滅絕的風險就越大。中國幅員遼闊、氣候條件較為復雜、生態環境較為脆弱,極易遭受氣候變化所引起的不利影響,因此清楚認識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所產生的影響,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2.氣候與陸地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變化關系
2.1氣候變化對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它具有很高的生物生產力和生物量以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圈的穩定,維護全球生態系統的功能平穩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森林生態系統與氣候變化之間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氣候的變化將在某種程度上對森林生態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影響生物多樣性的變化。隨著氣候的變化可以發現,氣候不僅影響著森林的分布還影響著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發展。有研究表明,北半球一些森林林線有明顯向更高海拔的區域遷移的趨勢。另外森林生態系統是眾多物種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環境,當氣候變化超過了物種的遷移能力時,這些物種則無法抵御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使其生命遭到威脅,甚至出現滅絕的可能性。據預測,氣候變化可能導致43%的物種消失,即大概5.6萬種地方植物和3700種地方脊椎動物將會滅絕。
2.2氣候變化對草原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草原生態系統是草原地區生物和草原地區非生物環境構成的,典型草原是溫帶內陸半干旱氣候條件下形成的草原類型,其植物主要為旱生和廣旱生多年生叢生禾草,中國的典型草原主要分布于北緯35°―55°之間。據調查,每年因春旱嚴重導致草原植物返青率平均下降10%一20%;樂馗珊凳溝猛寥浪分蒸發量大于降水量,鹽隨水分蒸發被帶到地表,使大量鹽分積聚于地表,進一步加劇了草原的退化。且當干旱發生時,草原土壤的蒸發量將遠大于降水補給量,植被的生長也會受到嚴重的限制。
2.3氣候變化對濕地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濕地生態系統屬于水域生態系統。主要包括:沼澤、湖泊、河灘、海岸灘涂、鹽沼及稻田等。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陸生種類組成,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物種遷移與演變活躍,具有較高的生態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氣候變暖會使濕地分布面積縮小,大片的蘆葦、苔草濕地退化為堿蓬地甚至鹽堿光板地。使大量生存在濕地中的物種受到嚴重的影響,尤其是水生生物,由于水比列的下降使其生存空間受限,同時水中的含鹽量增高,影響淡水生物的存活。除了水生生物,氣候變化還會引起其他生物群落的變化,甚至有的種群可能會逐漸消失,嚴重危害濕地中生物的多樣性分布。
3.展望
通過上述總結可以看出,氣候的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陸地生態系統作為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主體,必須得到及時的改善與防護,其中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其穩定發展是基礎。對于生物多樣性已經遭到破化的生態系統要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通過適應性調整,減輕生態系統的脆弱性,降低損失。但對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還需要從根源的環境保護做起,建立應對預案。在未來的幾年中,我們仍然將重視氣候變化,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積極與廣大人民群眾配合,合力改善現有狀況。讓大家清晰地認識氣候變化背后的嚴重性,自覺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環境,倡導綠色,旨在建立一個良好的氣候環境,創建一個穩定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顏廷武, 尤文忠. 森林生態系統應對氣候變化響應研究綜述[J].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 2010, 30(12):70-73.
[2]趙慧穎. 氣候變化對典型草原區牧草氣候生產潛力的影響[J]. 中國農業氣象, 2007, 28(3):281-284.
[3]牛建明. 氣候變化對內蒙古草原分布和生產力影響的預測研究[J]. 草地學報, 2001, 9(4):277-282.
[4]於P, 許紅梅, 尹紅,等. 氣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和海岸帶地區的影響解讀[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4, 10(3):179-184.
[5]王春磊, 晁暉, 孫迪. 氣候變化對中國草地生態系統的影響[J]. 河北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1): 127-130.
[6]倪健. CO_2增濃和氣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的影響[J]. 大自然探索, 1998(1):1-6.
篇2
關鍵詞:海洋環境科學;生物多樣性;海洋生態系統;氣候變化
由于人類活動的范圍日益擴大,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全球氣候的變化。例如向大氣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該問題已經成為了全球變化研究的焦點問題,并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將立足于氣候變化生態因子,深入研究氣候變化對海洋生物性產生的影響。
一、溫度升高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根據IPCC的報告顯示,相比1860年,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已經升高了0.6℃左右。到了2100年,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要比2000年升高3到4℃左右,同時,隨著溫度的持續升高,地球上會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動植物瀕臨滅絕。目前全球仍然處于上升時期,如果溫度過高,會引起整個地球系統的紊亂,從而引起大批動植物的死亡,因此隨著海洋表層溫度的上升,對海洋生物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1.溫度上升對海洋生物物種分布的影響
一般來說,影響海洋生物物種分布的因素是水溫、海流以及鹽度,與陸生生物不同,海洋生物的遷徙非常頻繁,隨著溫度的升高,物種分布會呈現緯度變化,例如當海洋表層溫度上升時,英吉利海峽附近的生物數量會發生明顯的改變,為了需求物種的延續,海洋生物會離開原本的棲息地,遷徙到更適合生存的地方。因此,自從1860年以來,暖水性生物已經向北移動了3100km左右,因此英吉海峽附近的冷水性生物的比例下降,大量的暖水性生物選擇到英吉利海峽來棲息,可以說水溫變化會改變海洋生物的棲息范圍。
2.溫度上升引起物種組成發生變化
溫度上升時引起珊瑚礁死亡的主要原因,隨著溫度的持續上升,大西洋的珊瑚礁出現了大范圍的珊瑚白化的現象,而在1860年以前,珊瑚礁白化的出現頻率在十年到二十年間出現一次。因此溫度上升對熱帶海域的物種組成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研究表明,如果在海域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還會引起海洋生物的大批死亡。例如在1980年到1981年之間,大西洋的表層海面突然上升了2度,這不僅造成大量原生生物的遷徙,還使珊瑚礁魚類的物種數量減少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給該海洋的生物組成造成大量影響。除此之外,溫度上升還會海洋生物的性別產生一定的影響,研究發現,溫度上升會導致還會繁殖后代雌性比例遠遠高于雄性,這會給族群的繁衍產生不利影響。
根據上述研究表明,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增暖越發明顯,而且我國的近海洋表層溫度也不斷上升,根據國家海洋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廈門海域的水溫,在1965-1990年間,上升了0.2℃,1960年-2003年間,華南近海海洋的表層溫度增長率為0.012-0.019℃/a。
二、CO2濃度上升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隨著現代化的進程不斷深入,大氣中CO2的含量越來越高,相比上世紀九十年代,如今大氣中CO2的含量增長了近一倍,CO2濃度升高會引起海水PH值降低,從而影響海洋中的碳酸鹽系統的化學平衡,對海洋的生態系統造成不良的影響。CO2濃度上升對海洋生物的多樣性的影響,最直接的表現在于海洋鈣化生物的鈣化速率下降,從而導致貝類生物的骨骼脆弱化,可以說,貝類生物和珊瑚礁受CO2影響尤為劇烈,造成大批貝類生物死亡,降低珊瑚礁的分布范圍,因此可以說CO2濃度上升對海洋生物的物種組成和群落結構具有一定的影響。此外,CO2濃度的增加還影響藻類生物的光合作用能力,CO2濃度增加,藻類生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就會隨之下降,而以藻類為食的非鈣化魚類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三、海平面上升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據IPCC報告顯示,20世紀時,溫度上升導致全球的海平面平均上升10-20cm,預計2100年,全球海平面的將比1990年平均升高9-88cm,在這期間,海平面的上升速率為0.09-0.88cm/a。在我,各海域海平面上升最快的地方為南海,研究認為,海平面上升與海水變暖有著直接的關系,隨著CO2排放的增加,海平面的上升速率還在持續的提高,已經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海平面上升對海洋生態系統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最直接的表現在于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將會遭到破壞,而大部分生物會向內陸遷徙,這種遷徙帶來的最直接的后果是海岸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受人類的活動影響,海岸附近的生物會消亡或遭受損失,在一定程度上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持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四、氣候變化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1.影響海洋病原生物的傳播
研究認為,溫度上升,會造成還會變暖,一些細菌和寄生蟲的生長速度會加快,傳染期延長,從而導致了海洋病原蟲的快速傳播。此外,溫度上升還會增加海洋原生物疾病的傳播率,使節肢生物受到一定的影響。據一份調查表明,冬季變短則會加快霍亂、牡蠣病原體的傳播速度,導致海洋病原生物的擴展,從而引發海洋物種疾病的爆發,甚至危及到人類的生存空間,造成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
2.影響海洋浮游生物的群落結構
氣候變化還會對浮游生物的群落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對氣候變化存在反饋機制,例如隨著冬季暖流的加強,暖水種的浮游生物的種類和組成會有所改變,但也會造成營養類群和功能類群不匹配。
五、結語
綜上所述,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但由于缺乏科學的監測手段,人類對海洋物種的認知還不夠全面,相關研究人員需要加強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促進基于全球氣候變化的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杜建國,WilliamW.L.Cheung,陳彬,周秋麟,楊圣云,GuanqiongYe.氣候變化與海洋生物多樣性關系研究進展[J].生物多樣性,2012,06:745-754.
篇3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涉及關于生物多樣性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難點在于:概念過于抽象,書本表述過于簡單,使一線教師在教學中很難將其與社會、科技的發展聯系起來,學生也只能死記硬背,學習效果較差。實際上,在高中進行生物多樣性概念學習時,完全可以引用書上的內容引申開去,啟發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考慮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中邏輯的正確性,進行深入思考。
以下介紹一種通過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深入思考的教學過程:
一、生物多樣性的分布格局
在介紹清楚生物多樣性概念的基礎上,強調生物多樣性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產生了生物多樣性在全球分布模式的不同。從赤道到兩極,生物多樣性隨溫度的降低呈現遞減趨勢。沿海拔高度的上升,氣溫下降,生物多樣性亦呈下降趨勢。沿海水深度,光線減弱,溫度降低,生物多樣性同樣下降。由此可見,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生物多樣性應該與溫度正相關。
媒體關于氣候變暖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報道,主流媒體認為,人為地大量排放CO2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由此得出物種將在全球氣溫上升的大背景下加速滅絕,生物多樣性將呈迅速下降趨勢。
矛盾產生了:生物多樣性在全球的分布模式是與溫度正相關,為何全球氣候變暖反而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
二、分析以上結論的邏輯關系
人類工業活動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增加二氧化碳不阻擋太陽輻射中的可見光,吸收紅外線,地面熱輻射無法逃逸外太空,大氣溫度逐年增加冰川融化,不能再反射太陽光兩極地區的陸地和海洋底部永久凍土層融化,大量比二氧化碳級別更高的溫室氣體甲烷被釋放出來地球加速升溫,一發不可收拾過度炎熱的氣候摧毀岌岌可危的生物圈生物多樣性下降,人類生存受到威脅。
三、請學生分析上述邏輯鏈條的漏洞
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1)目前的地球大氣溫度在地質史上處于什么狀態?(2)全球氣候是否在持續變暖?(3)氣候變暖是二氧化碳引起的嗎?(4)生物多樣性與氣候之間究竟是一種什么關系?
在這個環節,教師需要對有關上述問題的各種不同觀點加以了解。
距人類最近的第四紀大冰期于200萬年前開始,截至目前,第四紀大冰期中至少有6個冰期,依次上溯分別為:玉木、里斯、民德、貢茲、多瑙、比貝等。目前,人類還遠遠沒有走出第四紀大冰期,甚至極有可能尚未走出玉木冰期,目前不過處于玉木冰期所屬的最近一次亞冰期和下一次亞冰期之間的一個氣候相對溫暖的短暫亞冰期內。
氣候變暖的權威數據來自“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07年,其第一工作組的第四次評估報告稱:由于自1750年以來的人類活動影響,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濃度已明顯增加,目前已經遠遠超出了根據冰芯記錄得到的工業化前幾千年中的濃度值。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主要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變化,而甲烷和氧化亞氮濃度的變化則主要是由于農業。氣候的變暖是毫不含糊的,目前從全球平均氣溫和海溫升高、大范圍雪和冰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觀測中得到的證據支持了這一觀點。在大陸、區域和洋盆尺度上,已觀測到氣候的多種長期變化,包括北極的溫度和冰、大范圍的降水量、海水鹽度、風場以及包括干旱、強降水、熱浪和熱帶氣旋強度在內的極端天氣方面的變化。但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召開之前的“氣候門”事件(涉嫌操縱氣候數據)影響了該報告的可信度。
大氣二氧化碳與氣溫變化的因果關系學術界并未形成定論。究竟是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導致氣溫升高,還是太陽輻射增強導致氣溫上升,從而加大了海洋、凍土層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就此問題學術界一直在爭論。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日前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歷史觀測數據發現,自1850年以來,留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占其總排放量的比例長期穩定,幾乎沒有什么變化。但從那時到現在,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從每年約20億噸增長至約350億噸,這意味著地球吸收了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另一種觀點認為,氣候變暖的主導因素是太陽輻射的增強和氣候自身活動性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與氣候的關系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目前主流觀點是生物多樣性受到溫度上升的影響會加快喪失速度。主要的原因有:生態環境的退化與喪失;物種向更高緯度和海拔遷移;生物物候期的變化,這種變化正造成生態紊亂;動物繁殖受影響;病蟲害增強。但反對的聲音也存在,即生物多樣性在氣候轉暖時可能有所增加。證據主要有地質史上的泥盆紀、侏羅紀、新生代等溫暖期都伴隨著生物多樣性的極大豐富;另外,最新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對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沒有影響,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以及氣候變暖有利于那些生長迅速的樹木,升高的二氧化碳濃度是否扮演了一個肥料的角色而提高綠色植物的光合效率,尚是一個未解之謎;較高的溫度可能加速產生新物種的進化速度。
四、師生辯證分析、總結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學生應該對生物多樣性與氣候的關系得出自己的結論,形成自己的認識。在生物教學中處理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的相互關系時應持的態度:重視現狀,“不能無憂,不必過慮”,而不必過慮的前提是不能無憂。特別是在很多現象尚未得到合理解釋,人類對自然所知甚少的情況下,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節約資源,保持環境,保護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保護森林、草地、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等做法,仍為明智之舉。為了人類的未來,采取謹慎的態度總是有益無害的。
同時應告知學生,目前人類對自然界,尤其是生態系統中基本問題的認識還非常淺薄,在很多問題未得出明確結論的情況下,面對海量的媒體報道,要學會篩選合理的信息,對任何問題都要關注其正反兩方面的觀點,從而避免陷入認識誤區。
參考文獻:
[1]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小組辦公室,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全球氣候變化:人類面臨的挑戰.商務印書館,2004.
篇4
人類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包括遺傳和后天兩種。遺傳表現在各種氣候條件下表現形態和生理特征,為先天適應。例如在熱帶地區,由于氣候原因,那里的人們具有皮膚色素深、身材矮小的特征,他們的后代基本繼承了這種特征來適應當地的氣候;后天適應是指人類生命期限內,在特有的氣候條件下繼承適應能力形成的。例如,出生在高海拔地區的兒童體重較輕,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但因氧氣不足導致呼吸系統更加健全。因此,人類一般適應出生地氣候,例如:南方人適應潮濕多雨,北方人適應干旱多風,遷居地改變就會出現水土不服而產生疾病。氣候變化對人體部位的反映是非常敏感的,氣象因素是通過人體的感覺器官影響到人體部位,各種天氣、氣候,以及氣象的變化,都會引起人體生理反應。
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健康帶來諸多危險,氣候變化的結果之一是氣候帶的改變,熱帶的邊界會擴大到亞熱帶,溫帶會變成亞熱帶。數據表明,全球平均氣溫升高1攝氏度,氣候帶約向極地方向推移100千米,而這種推移不可能是均勻的,某些氣候帶會因高山、海洋、荒漠的阻隔而間斷甚至消失。熱帶非洲是傳染病、寄生蟲病的高發地區,也是病毒性疾病最大的發源地。隨著溫帶地區的變暖,將使感染或攜帶病原體(尤其是病毒)的分布區域擴大,每年的危害期限延長,使這些疾病的擴散成為可能的事實。
氣候變化的另一結果是,適宜媒介動物生長繁殖時空范圍擴大,從而使細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期擴大。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以及人與動物越來越頻繁的接觸,病原體(尤其是病毒)將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區域,可形成新傳染病的病原體。由新病原體引起的新傳染病對人類是最具危害性的。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最直接的影響是極端高溫產生的熱效應,它將變得更加頻繁、更加廣泛。由于高溫熱浪強度和持續時間的增加,而導致以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為主的疾病或死亡率增高。
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關系十分密切。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由于極端天氣的出現,如夏季高溫、冬季溫暖、干旱等,往往會造成局地空氣質量下降。特別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城市熱島環流的存在,導致空氣污染物不易排放出去造成嚴重污染。大氣中的污染物進入人體后會引起人體感官和生理機能的不適反應,由此產生病理改變,出現臨床體征或存在潛在的遺傳效應,由此發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例如,近年發生在北京等地的霧霾污染,不僅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而且成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紫外線輻射增加。試驗表明,大氣中的臭氧每減少1%,到達地表的紫外線輻射量將增加2%,皮膚癌變發生率則增加4%。地面增加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類健康具有十分有害的影響。
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影響的評估,目前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1.由于氣候變化通常伴隨其它各種環境變化,而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影響不是唯一的,還受其它如遺傳、自身素質、飲食、生活習慣,以及環境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因此在氣候變化與健康影響的研究中,關鍵要從影響健康的諸多因素中分離出氣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篇5
另一方面,氣候變化已成為人類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它幾乎影響到我們社會的所有方面,包括食物供應,并給食物安全帶來嚴重后果。溫度上升是氣候變化最顯著的特征,它直接從生理角度影響作物生長,并因此影響糧食生產的能力。例如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南非的主要作物玉米的產量到2030年預計會下降30%。氣候變化還會導致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增加,這將會導致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和氮素損失,加速土壤退化、侵蝕和堿化,減弱農業生態系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由于氣候變化引起環境變化還可能會加重植物病害、害蟲和雜草生長的蔓延。
對食品和生物燃料的需求的增加,以及由于自然災害而造成的全球作物產量和儲量的減少,已導致全球糧食價格暴漲。氣候變化可能會讓局勢進一步惡化。目前世界上有9.25億饑餓人口,而由于氣候變化,這一數字到2030年可能會再增加6億。而隨著人口總數不斷增加,對食品的絕對需求量仍會逐年增加,因此面臨的挑戰將更加巨大。在氣候變化的威脅面前,系統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生態農業按自然原理進行生產,保護并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適應當地的環境并提供高度多樣化的操作模式。與當前嚴重依賴于農業化學投入的生產模式相比,生態農業可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此外,由于其特性,生態農業更容易適應氣候變化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可以幫助確保國家的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通過使用更多生態無害的方法可持續發展農業,為農民加強自己的土地使用并增加糧食產量提供了可選途徑。2011年3月,聯合國食品方面特別報告員Olivier De Schütter了一份報告,呼吁全球轉向生態農業,將其作為提高產量和改善農村貧困狀況的方法,以迎接未來我們將面臨的氣候挑戰。
本文將介紹生態農業優勢和發展現狀,并列舉一些先進生態農業理念的實例,以期對我國進一步發展生態農業提供思路。
生態農業的優點及發展現狀
生態農業最早受關注是在20世紀60年代。1973年,美國土壤學家W Albreche首次提出了“生態農業(Eco—agriculture)”一詞。20世紀80年代,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出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一書,首次認真地、高調地試圖將減少貧困與自然資源管理和環境狀況相聯系。1981年,英國農學家M. Worthington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并且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在里約熱內盧舉行。在會議的主協議“21世紀議程(Agenda 21)”中,對可持續發展農業的原則,即最小化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危害,達成了協議。
生態農業與自然合作而不是與之對抗,可以大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而且,與今天的破壞性化學成分和化石能源集約型農業相比,生態農業能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影響并從中生存。目前,有很多資源節約型的技術和做法,可以用來改善農田及其周邊生態系統的供給和使用,例如綜合蟲害管理、綜合養分管理、保護性耕作、覆蓋作物、農地林業、干旱地區集水、農業系統中融入家畜和水產養殖等。增加水的利用效率、固碳以及減少農藥使用這些事實,都證明生態農業不僅可以增加產量,也能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同時為重要的環境問題做出了貢獻(如減緩氣候變化)。
通過生態農業實踐增加作物產量方面的數據很多:在非洲,約1.25萬戶采用可持續發展農業的埃塞俄比亞家庭均表示,其農作物產量增加了60%;將池塘養魚集成到低投入農場系統中的2000多個馬拉維農民表示,其蔬菜產量從2700千克/公頃增加到了4000千克/公頃,同時每公頃魚塘能產出1500公斤的魚,成為家庭的新食物來源。在拉丁美洲,恢復傳統的印加梯田導致秘魯的旱地作物增產150%;水土保持和有機肥料已經使洪都拉斯的作物產量增加了三到四倍。在亞洲,參與式灌溉管理使菲律賓的大米產量增加了20%左右;采用農業生態使得尼泊爾農場的產量增加了175%;采用諸如地膜覆蓋、免耕生產、在雙挖床進行果樹堆肥與種植等生態農業技術,巴基斯坦的芒果和柑橘類水果的產量增加了150-200%。
在生態農業中,通過增加耕地中的生物多樣性,植物疾病可以通過不同的物種之間的自然競爭而被有效控制,從而大大減少對農用化學品的需要,進而減少污染。例如將萵苣與黃瓜共同種植、稻田養鴨和稻田養魚系統都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害蟲和雜草,而農民的收入也會提高。同時,這些方法也有助于減少因使用除草劑和殺蟲劑而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人為干預。連續四年的稻田養鴨模式可以控制99%稻田雜草,將水稻根系的稻紋枯病染病率降低56%、稻條紋葉枯病的感染率降低57.7%。
生態農業系統往往還具有一些景觀和經濟職能,它們在為農民和市場生產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同時,也會有一系列的公共貢獻,如潔凈水、有益生物的棲息地、土壤固碳、防洪、地下水補給、景觀美化價值和休閑旅游等。稻田養魚系統顯示,它能改善土壤的氧化還原狀況,并顯著減少甲烷排放量。稻田養鴨系統表明,它能改善小氣候領域并減少甲烷排放量。有機化肥的使用還可以減少對含氮化肥的依賴,并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很明顯,生態農業高產,并具有滿足食品安全需要的潛力。此外,生態農業方法可以讓農民以較低的成本和現成的技術及投入來改善當地的糧食生產,而不會造成環境破壞。
雖然當前目前有很多資源節約的技術和方法正在被使用,但全世界使用這些技術方法的農民總數仍相對較小,因為要采用它們,對農民而言不是一個不花錢的過程,農民要付出代價。例如,農民不可能簡單地削減現有的肥料或農藥的使用卻希望保持同樣的產出,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他們也不能在耕作體系中引入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就希望它成功。另外,最近和當前的政策傾向于促進創新能力較低的專業化、非自適應系統,所以農民要花時間學更多的多元化的做法和措施,以適應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在轉變的過渡時期,農民必須做更多的嘗試,并承擔可能的錯誤以及獲取新知識和信息所產生的成本。
先進生態農業理念案例
經過幾十年探索和實施各種形式的生態農業,許多農場記錄下了他們的經驗。在此列舉一些先進生態農業理念的實例,從中我們可以了解自己與他們之前情況的不同,從而創造適合自己的特定地區和社區的生態農業模式。
【物種多樣性】未來的經濟、社會、生態和惡劣的氣候將需要超級強大的農業恢復能力。要實現這一目標,唯一的途徑就是常年的糧食作物冗余性和互補性,即用多種作物物種解決每種食物營養細分,并盡可能解決更多的營養細分。在美國密歇根州13英畝的農場上,Ken Asmus的木本作物目錄是生態農業的寶庫。他種植、傳播并銷售各種各樣的多年生木本糧食植物,并提供非常好的常年蔬菜和固氮細菌。不僅他的農場的物種多樣性令人驚嘆,每個物種內還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遺傳多樣性。在他的農場中,采用主食作物種植時補充一系列不同的樹木和灌木的方法,這不僅能提供水果、堅果、可食用的葉子、燃料和纖維,而且還能保護土壤,采集雨水,并積累養分。、另外,他納入了自由授粉多樣性,雖然這意味著犧牲了產量最大化,但是能獲取產量規律性和復原能力。而要讓木本作物育種適應當地環境,并保證在未來古怪的天氣條件下為家庭提供食物,這兩點正是關鍵。
【混養】面對安裝資源稀缺和氣候不穩定,農田生態系統將需要更有效地營養捕獲能力,同時需要更強的適應力來應對越來越頻繁的中斷。只有在地面上和地上都具有遺傳學和結構上的高多樣性才能達成這一目標。如果我們希望在以后的世紀繼續有食物可吃,就需要模仿自然生態系統的冗余性和互補性。作為永續農業創始人Bill Mollison的門生,Geoff Lawton可以說是“地球的園丁”。在他加盟的澳大利亞的農場中,模仿自然的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適應性和功能,在多樣性混養中為子孫后代生產糧食、燃料和纖維。
【在土壤中捕獲雨水】在美國大多數地區,降雨變得越來越不均衡,經常是長熱干旱中夾雜著短暫而強烈的降雨。雖然平均降雨量可能仍算“正常”,但農業和土壤的水分動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當雨水用這種奇怪的方式出現的話,我們需要讓它放緩、分散并滲透。這樣,更長的干旱都可以被安然度過,洪水會被最小化,溪流中的基流能被保持,山坡上的泉水會汩汩地起死回生,從而土地興旺。Mark Shepard是一名工程師,他運用工程師的眼睛和生態敏感性處理在威斯康星州106英畝的農場上的降雨。通過相對較小但精心布置的土方工程,將輪廓洼地、底土翻地和集水池塘相結合,利用天時地利,Shepard能夠捕獲在農場的土壤中和池塘里的大多數降雨,并讓雨水一直保持在它所屬的農場,減緩其徑流,將其分散出去,并在糧食作物、草、動物和家人需要時讓它滲透到土壤中。該方法不僅只適用于大農場,因為水管理策略對0.1英畝的土地也同樣重要。
【適應性的一年生作物】在向常年農業的必要過渡期間,具有彈性、適應地方特點的一年生作物是必要的。在某些地方,可能會有挑戰性的時期,而那時只有一年生作物有效。例如,如果預期未來干旱變得非常嚴重,木本作物枯萎,則我們需要求助于短季的一年生作物,因為它們即使在短時間內也能茁壯成長。另外,如果氣候災害、社會動蕩、戰爭或嚴重的污染事件迫使我們遠離常年種植,我們可以使用并運送一年生作物的種子,從而確保食物安全。美國生物學家Carol Deppe發現,在她所在的地方,適應地方特點的作物品種大多已被人們遺忘,而留下的品種因管理不善,導致許多重要品質(口味、營養、存儲能力等)逐漸下降。為此,她開始培育對太平洋西北地區彈性食物供應最關鍵的多種一年生作物,包括南瓜、玉米、豆子、和土豆等。這無疑是當地多年生作物的有力補充。
【農田池塘】低投入的農田池塘能夠提供額外的食品安全,即在其他來源變得緊張時,能提供另一種補充的食物來源(植物和動物)。另外,當我們從沉重的工作中脫身回到家庭、社區和生態系統的時候,池塘還可以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和社區樂趣。Gene Logsdon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有32英畝的農場。在家人的幫助下,他在農場打造了一個小的低投入池塘。這個小池塘不僅帶來了高產的糧食,對周圍的生態系統和他的家庭也十分重要。池塘已成為農場擴展環境的一部分,在雨水管理和生態系統豐富性方面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樣的農場只有在自我維持的動物和植物環境下才可能繼續擴大,而供電和運作幾乎完全依靠太陽。
【可食用和治病的真菌】真菌可以通過其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有效的藥物特性幫助我們增強人類健康。它們可以通過建立土壤、協助植物生長、過濾水徑流和土壤解毒來幫助我們增強土地健康。Paul Stamets是杰出的真菌學家,在華盛頓州的農場,Stamets正試圖改變人們對真菌的看法。他用碎木片和原木生產食用菇和藥用真菌,這兩者正是以植物為基礎的食物和藥物的重要補充。他也開拓了用真菌來讓土地恢復健康的方式,如使用菌絲過濾水并減少水土流失,使用菌根真菌再生森林,使用強真菌酶和超濃縮危險元素為土壤解毒,使用某些真菌威懾害蟲侵蝕等。
【養殖發酵物】我們可以與微生物結為盟友,改善食物的存儲壽命、營養和味道等。目前使用的用于食品保鮮的能量密集型工業方法不久將不會存在。我們的食物將不再能根據需求,從冷庫中直接轉到烤箱,然后放到盤中。因此,我們需要能在室溫下讓食物保存較長時間仍可食用并保持美味的方法。用微生物發酵不僅可以做到這一點,同時還能提高食物營養及更好的腸道健康。Sandor Katz在他的小廚房里養育的微生物,它們的數量比全世界現存的牛、羊、豬和雞還要多。Katz更像一個美食人類學家,將我們與工業化前的舊世界相連,在那時,大量的吃和喝的食物都是發酵的。發酵食品持續時間更長,口味更豐富,包含更多的營養物質。這種對食物的“控制腐爛”對門外漢來說有點可怕,一旦我們學會信任古人的方式,它的光芒將會展露給我們的味覺(甚至是腸道)。
篇6
關鍵詞:低碳農業;外部性;市場失靈;氣候變化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2.02.018
Low-carbon Agriculture Externality and Market Failure
ZHANG Xin-min
(China Center for Industrial Security Research,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Analysis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the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positive externality, market failure was proposed to restrict the low 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as the found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agriculture.
Key words: low carbon agriculture; externality; market failure; climate change
低碳農業是指以減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以減少碳排放、增加碳匯和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為手段,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做好病蟲害防治、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等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方式轉變,實現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匯的農業。低碳農業是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必然途徑。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是人類迄今為止面臨的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挑戰之一,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同時,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口大國,也對全球治理氣候變化承擔重要的責任。聯合國糧食機構指出,低碳農業既能遏制氣候變化,又能增加發展中國家的糧食產量,并呼吁增加低碳農業投資,引導現代農業向低碳農業發展。因此,低碳農業是中國農業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雖然低碳農業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對于具體的農業生產者來說,其行為選擇是理性的,他們更關注經濟效益,機會成本增加和收益溢出,導致低碳農業發展動力不足。建立完善的補償機制是促進低碳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
1 外部性與市場失靈
所謂外部性,是指某一經濟主體的活動對于其他經濟主體產生的一種未能由市場交易或價格體系反映出來的影響,從而導致資源配置不能達到最大效率,即不能達到帕累托最優。由于這種影響是某一經濟主體在謀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產生的,是對局外人產生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又是處于市場交易或價格體系之外,故稱之為外部性。
市場失靈是指市場無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勞務的情況。對經濟學家而言,這個詞匯通常用于市場無效率狀況特別重大時,或非市場機構較有效率而且創造財富的能力較私人選擇為佳時。另一方面,市場失靈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場力量無法滿足公共利益的狀況。由于正的外部性所造成的市場失靈,通常需要政府介入,通過財政補貼或稅收機制來解決。
外部性的存在,使個人成本和個人收益與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相背離。作為經濟理性人,生產者和消費者在決策時,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不會考慮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雖然可做到個體最優,但很難達到社會最優。以有機農業生產為例,由于在生產中嚴格限制使用化學肥料、農藥和生長調節劑等,遵循生態學原理進行農業生產,其單位產品生產成本高于常規農業生產成本,這種成本投入,并不能完全轉化為經濟產量,也就是說,有機農業生產負擔了本應該由社會負擔的環境生態投入成本,而由此產生的環境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可能完全由有機農業生產者占有,就出現有機農業生產的經濟外部性,結果導致有機農業生產供給不足,社會福利不能達到帕累托最優。
解決外部性和市場失靈問題的典型辦法有:一是征稅和補貼,對負的外部性進行征稅,對正的外部性進行補貼。二是重新界定產權,1960年,科斯在《社會成本問題》中提出的解決外部性問題的方案是:在交易費用為零時,只要權利(產權)初始界定清楚,并允許當事人進行談判交易,就可以導致資源的有效配置或社會產值最大化的安排。由這個表述可以看出,科斯提出的解決外部性問題的方案包含3個要素:(1)交易費用為零;(2)產權或權利界定清楚;(3)允許產權或權利在當事人之間自由交易。三是企業合并,使經濟外部性內部化。
2 低碳農業能夠減和適應氣候變化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面臨大最大挑戰之一,人類活動引起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這已成為國際公認的事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初始國家信息通報》(2004),1994年中國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為36.50億t二氧化碳當量,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分別占73.05%、19.73%和7.22%,農業活動導致了50%的甲烷排放和92%氧化亞氮的排放。由于二氧化碳的農業排放很低,沒有報告,因此,農業生產活動是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之一。農業溫室氣體的排放主要包括稻田甲烷排放、農田土壤氧化亞氮的排放、糞便管理系統中的甲烷和氧化亞氮的排放以及動物腸道發酵甲烷的排放。
低碳農業對氣候變化影響包括減和適應兩個有機組成部分。減是指為了減少對氣候系統的人為強迫而進行的人為干預,它包括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源和增加碳匯兩個方面。適應是指自然或人類系統,為應對實際的、或預期的氣候刺激因素、或其影響而做出的趨利避害的調整。
以水稻為例,通過改變稻田的生長環境、生態環境及相關管理措施,可以減少稻田甲烷的排放,如稻-魚共棲生態系統,能顯著降低甲烷排放量,主要原因之一是該系統改善了土壤的氧化還原狀況。低碳農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遵循生態學原理,不使用或減少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和農藥,注重生態環境管理,稻田水生動物增加,其活動起到攪動土壤,降低氧化還原作用,從而減少了甲烷的排放。又如稻-鴨生態系統是低碳生產通常采用的生態模式之一,該系統利用鴨子好動、勤覓食的生活習性,攪拌土壤,起中耕、除草作用,并增加土壤養分,改善田間小氣候,在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減少了甲烷的排放。
農田土壤是大氣中N2O的重要來源,化學肥料特別是氮肥的過量施用是氧化亞氮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碳酸氫銨和尿素是中國農業的主體肥料,但它們的肥效期短,揮發損失量大,氮素利用率低。有機農業禁止施用化學肥料,通過生物措施和施用有機肥來保持和恢復地力,從根本上解決了N2O排放的來源。
低碳農業生產需要大量的有機肥料,為了解決肥料來源,發展沼氣是最為有效的途徑。沼氣是有機物質在厭氧條件下,經過多種細菌發酵作用形成的一種混合氣體。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通常占總體積的50%。通過發展沼氣可以有效地減少由畜禽糞便等引起的甲烷排放以及燃煤、薪柴等導致的CO2排放,從而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做出貢獻。
低碳農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巨大潛力,發展低碳農業是減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之一。有機農業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在減少化學物資和化石能源投入的同時,注重物資和能量的循環,直接和間接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增加碳匯。有機農業兼顧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模式之一,是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3 低碳農業有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
人類為了生存和養活更多的人口,各國農業生產均以追求最高產量和最高利潤為目標,農業耕作強度不斷增加、種植結構越來越單一、過多使用復合肥及農藥除草劑等,導致土壤肥力衰減、土壤侵蝕酸化嚴重、土壤微生物種類和數量下降,農業遺傳多樣性喪失,生物多樣性減少。
低碳農業通過間作套種來恢復地力和防治病蟲害。農田作物的間作套種打破單一的作物結構,作物多樣性提高,對昆蟲種類、數量的增加和農田生物多樣性的提高起積極的作用。而農作物的間作套種有利于雜草和蟲害的控制,從而減少農藥的使用,對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起間接作用。相對于傳統農業來說,低碳農業更好地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4 低碳農業有利于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低碳農業能改善環境,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生態質量,降低自然災害,減少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現代農業的低碳生產是中國“天人合一”傳統文化在農業生產中的具體體現,它以人類、生物、生態系統和環境的動態相互作用為基礎,最大程度地依賴當地可獲得資源的數量和質量,追求人類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一種真正的環境友好型生產。
4.1 低碳農業能夠改善土壤質量,保持土壤健康活力
農業生產活動對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于農藥、化肥和除草劑的使用,污水灌溉,施用污泥等幾個方面。目前,中國每年要施用80~100萬t的化學農藥,高毒農藥占37.4%,其中對土壤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機磷、有機氯和含汞、砷等重金屬的農藥。由于施用方法和農藥種類的影響,大約有50%左右的農藥會進入土壤。殘留在土壤中的一部分農藥,最終會通過食物鏈的作用,進入人體并造成危害。長期過量施用化肥,則會導致土壤板結,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進而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種群的種類和數量。土壤環境健康是農村生態環境健康的基礎,土壤污染是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之一。因此,保護土壤環境是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根本措施之一。
低碳農業生產過程中,通過減少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和除草劑,通過物質內部循環、作物輪作以及生物技術來提高土壤肥力,防止病蟲害,控制了土壤污染物的來源。與常規農業相比,長期進行有機生產的土壤,其有機質含量、土壤團粒結構、微生物和有益生物的數量都能得到非常大的改善,土壤活力明顯增強。
4.2 減少地下水污染,減輕水體富營養化的危害
天然地下水是潔凈的,含氮量極低,遠低于國家飲用水純氮10 mg?L-1的標準。但由于農田化學肥料大量使用而造成的土壤養分特別是氮肥養分流失,已經導致嚴重的飲用水安全問題。在一定的條件下,土壤―植物系統內過量的氮素會以硝態氮的形式淋失,進入地下水,污染井水、河流和湖泊,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淡水養殖業的發展。
據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提供,凡施肥量超過500 kg?hm-2的地區,地下水的硝酸鹽含量都超過飲用水標準,硝酸鹽污染不僅發生在淺層地下水,而且已經進入深層地下水。研究表明,飲用水和食品中過量硝酸鹽會導致高鐵蛋白癥,同時有致癌危險。中國許多地區地下水和飲用水硝酸鹽含量已經超標。例如,對京、津、塘地區69個鄉鎮的一項調查表明,地下水和飲用水1/2以上硝酸鹽含量超標。
低碳農業生產中,減少施用各種化學合成的肥料,通過施用有機肥來恢復地力,大大降低了氮、磷等營養元素在土壤中的積累,從而有效減少這些營養元素進入水體的數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地下水的污染和水體的富營養化。
4.3 低碳農業可以改善農村生活環境
常規農業大量施用化學合成的肥料和農藥,加劇了農村環境的惡化。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大量的畜禽糞便處理成為一個難題,嚴重威脅著農村生態環境,影響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農村每年有大量作物秸稈被焚燒和丟棄,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農村生活環境的惡化成為影響農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低碳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利用,減少化學肥料的施用,有機肥是最重要的物資投入,將畜禽糞便處理、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與生產有機肥結合起來,不僅可以解決農村生活環境問題,而且可以解決有機肥的來源問題。因此,低碳農業有利于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低碳農業生產具有正的外部性,而這種正的外部性帶來福利和效益不可能由有機農業生產者自己獨自占有,也就是說,低碳農業生產所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大于其個人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時,由于低碳農業生產投入大于常規農業生產投入,而這種成本并不能完全通過高質量的低碳農產品的優質優價來彌補,結果就會造成有機農業生產的供給不足,導致低碳農產品市場的市場失靈現象的發生。
5 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促進低碳農業可持續發展
彌補市場失靈,促進低碳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有效的農業生態補償機制。將農業生態補償機制引入低碳農業發展當中,能夠增加農民收入,彌補外部性帶來的額外成本,實現外部的環境效益和農民的經濟效益均衡一致,適應低碳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5.1 政策補償
政策補償是實施生態補償的重要前提,包括中央對地方,上級對下級,工業部門等農業部門的補償,制定合理的政策,促進補償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確定補償原則、補償主體、補償對象、補償標準、補償監管等具體措施。
5.2 資金補償
資金補償是生態補償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涉及面較廣。主要包括農業補貼、財政轉移支付等手段。建立資金補貼既可以直接發到農民手中,也可以向農民提供替代物質(如生物農業、有機肥料等),從而有效促進低碳農業的健康發展。
5.3 技術補償
低碳農業不是傳統農業的回歸,是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技術密集型農業。不斷開展低碳農業生產技術的研發、創新,對低碳農業從業者開展智力服務,提供無償技術咨詢和指導,培養培訓技術人員和農民,提高農民經營管理水平,增加農民人力資本價值,促進低碳農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共和國農業部.低碳農業――應對氣候變化農業行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2] 胡鞍鋼,管清友.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 劉小燕,黃璜,楊治平,等.稻鴨魚共棲生態系統CH4排放規律研究[J].生態環境,2006,15(2):265-269.
[4] 陳欣,唐建軍,王兆騫.農業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J].生物多樣性,1999,7(3):234-239.
[5] 顧加力,孟凡橋.有機農業的環境保護作用[J].世界環境,2008(1):48-51.
[6] 邢方紅,翟滿仁.發展生物有機肥的意義[J].磷肥與復肥,2005(7):78.
[7] 劉玉曉,何學良,李春媛,等.淺談低碳農業在中國的發展[J].天津農業科學,2010,16(6):123-124,127.
[8] 劉紹偉,李鳳菊.推進傳統農業“生態化”轉型――農業生態產業鏈網構建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11,17(3):81-84.
[9] 邢繼俊.發展低碳經濟的公共政策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9.
[10] 張新民.中國低碳農業發展的現狀和前景[J].農業展望,2010(12):46-49,54.
篇7
關鍵詞 :氣候變化;環境規劃;“十二五”;適應;減緩
中圖分類號 X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0)02-0079-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2.014
全球氣候變化的發生機制、影響及應對是當今國際科學研究和社會政治的熱點和難點,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全球氣候變化對眾多區域自然環境和人類環境的影響正在出現[1 ]。作為與生態環境相互影響日益重要的新型要素,將氣候變化納入到國家環境規劃的框 架中顯得十分迫切。本文從分析我國實際國情出發,探討國家“十二五”環境規劃應對氣候 變化問題的基本戰略,以此為依據有針對性的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規劃內容。
1 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國家環境規劃體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國氣候條件復雜、海岸線漫長、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向來較 弱,而隨著城市發展和人民需求的提高,氣候變化影響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如2007年全國 平均氣溫達1951年以來的最高值,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溫耗電耗煤導致大氣污染特征變化[2],海平面持續升高使得沿海城市的氣候異常事件和災害損失嚴重[3]。 將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和環境保護戰略緊 密結合起來已成為當務之急。
作為未來一段時期指導我國環境保護活動的核心文件,在國家“十二五”環境規 劃中將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全面、系統地融入環境規劃中,其作用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在全 球氣候變化的大環境下,通過在自然生態、人居環境、產業部門等領域采取積極的應對氣候 變化的措施,使氣候變化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限度;二是將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 保護緊密結合起來,追求兩者之間的平衡,控制應對措施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4]。
我國環境規劃工作經過近三十年的探索,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 ,從規劃編制到實施的體系、程序和方法,國務院《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 下發將應對氣候變化嵌 入到環境規劃體系中提供理論、技術和實踐應用的支持,形成一套充分考慮應對氣候變化的 國家環境規劃方案不僅必要而且可行。
2 我國環境規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策略
2.1 適應和減緩: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途徑
減緩(Mitigation)和適應(Adaptation)是應對氣候變化環境影響的兩個基本途徑[ 5]。減緩是人類對區域環境作用的干預,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源或增加吸收匯減輕氣 候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適應是在承認氣候 變化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人類為應對現實的或預期的氣候刺激對生態系統和人居環境的影響 而做 出調整。減緩和適應都是人類社會為應對氣候變化所做出的政策響應行為,但二者針對的主 體有所不同,減緩是針對地球氣候系統的人類干預行動,而適應則是針對人類社會本身的自 我調整。
減緩和適應行為并不總是協調,本文根據減緩效果和適應效果將應對氣候變化的環境規劃措 施分為三類:一是雙效行為,即規劃措施既有利于適應又有利于減緩氣候變化,如提高植被 覆蓋率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提高了生態承載力;二是偏減緩的單效行為,規劃措施有利于減 緩但不利于適應,如增加水電開發可以減少碳能源消耗,但同時增加了相關流域的生態脆弱 性;三是偏適應的單效行為,這類規劃措施有利于適應但不利于減緩,如環境風險應急設施 建設加強了災害適應能力,但建設和運行過程增加了碳排放。
2.2 基本途徑的分析判斷
由于大多數氣候變化應對措施是減緩和適應此消彼長的單效行為,分別將投資的一半用于更 有效率的減緩活動或適應活動可能比投資于減緩和適應協同措施的凈效益更好[6] ,因此單效方案對于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更為適宜。國家環境規劃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是 如何在有限資金的約束下權衡選擇何種單效方案,本文依據所收集的文獻資料,從行為效益 、實施成本和主體差異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2.2.1 行為效益
國家“十一五”環境保護規劃雖然已明確加入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但著重強調的是溫室氣 體減排,忽略了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的建設,這同多年來國際對如何減緩溫室氣體排放關注較 多,而對如何適應氣候變化重視不夠[7]有關。由于各種氣候過程和反饋的時間尺 度大,即使在嚴格實施減排、溫室氣體濃度實現穩定的情況下,全球氣候變化特征仍會因時 滯效應持續若干個世紀[1],其影響所及的資源供需、生產系統、社會關系和政治 文化四個層次的變化難以避免[8]。雖然這些預期影響存在著大量不確定性,但相 應的適應行為必須及早作出, 并將其實施問題納入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長遠規 劃中[9]。與適應行為相比,國際社會減緩氣候變化的收效甚微,且減緩行動的效 果較適應所需時間長得多,近年來諸多研究和建議也表明,對于氣候變化十分敏感和脆弱的 中國而言,適應行動更應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當務之急[10]。
2.2.2 實施成本
目前國內外沒有低排放、高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可供采用[11],而工業化過程中人 均能源消費和相應碳排放的拐點出現在國家實現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 之后,我國在基本實現現代化之前必然需要碳排放空間。更 為重要的是,煤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主導地位的狀況短期內難以改變,這一背景下溫室氣體 排放量的大量增長不可避免。
陳文穎等[12,13]應用中國MARKAL-MACRO模型對我國未來碳排放基準方案造成的GD P損失率進行計算 ,顯示同樣的減排率下,越早開始實施 減排約束,GDP損失率越大,而如果提前10年或20年進行減排準備,則可以在技術儲備、資 本等方面逐漸適應減排的需要,從而大大減小減排對經濟的影響。如果現 階段的環境規劃中就實施雙效方案或以減緩為主的單效方案,則會嚴重制約我國的社會和經 濟發展,可持續發展目標將受到較大阻礙。因此,以近期為準備,中遠期開始正式實施減緩 行為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問題較為適宜。
2.2.3 適應性排放和國際因素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適應能力和未來排放需求上具有較大差異,基礎設施不完善是發展 中國家對氣候變化相對脆弱的重要原因,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加強工程性適應措施 的建設,由此也帶來對適應性排放的巨大需求[6],我國南水北調、三峽工程都包 含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考慮。這進一步說明采用適應行為的緊迫性和減緩行為的高成本性。
國際因素亦對減緩與適應抉擇產生重要影響,其矛盾主要存在于減緩的長期和全球效益與適 應的中短期局部效益之間的平衡問題,減緩的成本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而不利影響的損失 主要由發展中國家來承受[10],美國等退出《京都議定書》也大大增加了減排策略 推 行的難度。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適應策略在近期比較現實,是環境規劃應對氣候變化的合 理策略。
2.3 基本策略的分析結論
由于減緩和適應之間存在復雜的權衡取舍關系,依據上述分析和國家方案提出的“適應與減 緩并重”的原則,建議未來我國環境規劃中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為“適應先行,減緩后舉, 單雙結合,重點突出”。在“十二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采用以適應為主的“單效”方案 ,在同時融入減緩與適應兩類措施的前提下,主要通過加大適應行動的力度,使氣候變化對 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限度,減緩不作為主要規劃方案,但要納入中遠期規劃并逐步 推進取得階段進展目標(圖1)。這既涵蓋了適應與減緩的雙重途徑,不會因偏廢一方而造成 近期或遠期的應對成本升高,同時亦面向我國當前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問題。
3 我國“十二五”環境規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要領域
3.1 規劃層次與領域
按照張蘭生等[14]提出的全球變化影響途徑,將環境規劃應對氣候變化的領域劃分 為自然承載力、生產系統、社會人居環境三個層面。 根據文獻調研結果[1,2,6,11,15],自然承載力層面以自然生態系統、水資源和 災 害風險防范問題最被關注,生產系統層面的主要問題包括低碳經濟和敏感生產部門應對,社 會人居環境層面中,城市化環境效應和海岸帶城市預期影響較大(圖2)。這七大問題中,適 應行為 需求占絕大多數,低碳經濟體現了減緩行為,符合本文提出的“十二五”環境規劃應對氣候 變化采取偏適應的單效行為的基本策略。
3.2 自然承載力層面
自然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直接關系到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國西部地區湖泊、冰川、凍土、積雪等多種生態系統呈衰退狀態 均與氣候變化有關,如 氣溫上升1.5 ℃則草原旱區相應增長總面積將占國土面積的20%,為荒漠化提供潛在條件 [11],海洋生態系統珊瑚礁、紅樹林的變化亦敏感。通過環境規劃增強自然生態系統 的適應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態系統和自然界本身的調節與恢復,強化氣候變化背景下 的監測評估和有效保護;二是減緩人為影響和干預,通過情景 分析估算氣候變化背景下生態系統承載能力 并依此確定流域或區域開發利用的上限。
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體現為徑流量和降水分布變化。近五 十年來我 國六大流域天然年徑流量整體上呈減少趨勢,其必然導致環境容量的降低,加劇環境污染,引起社會、經濟、資源與環境的連鎖變化[16,17]。應對氣候變 化的環境規劃在城市發展中必須考慮未來水資源的承載能力。 同時降水量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城市用水尾水的水質水量,對水量增多的地區要考慮環境規劃 中 污水處理能力和規模設計,對水量減少的地區,則要考慮徑流減少導致的水質進一步惡化和 最優治污方式的選擇。
應對氣候變化不僅需要關注最可能的氣候情景,并且要特別注意低概率、高影響事件即災害 和風險所帶來的影響。研究顯示,與溫度相關的極端天氣事件的變化與區域氣候變暖關系密 切[18],而水源地污染等相關環境風險會同時增大。氣候變化中的環境風險往往不 易事先被識別和判斷,很難在規劃措施中規避,制定和實施環境規劃時 應根據可能發生的氣候變化災害風險充分設計、做好預 留,并建立各種情景模式下的風險預警與應對機制。
3.3 生產系統層面
全球變化同樣對經濟效率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日趨嚴重的影響。美國氣象局研究表明, 不同行業對氣候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農業、航空、建筑、漁業、林業、交通、工 業[6]。如農業生產土壤有機質的微生物分解將加快,造成地力下降,同時作物 生長季節延長,昆蟲繁衍加快,農藥和化肥的施用量將增大,農業面源污染面臨源強增加和 范圍擴大的壓力。工業部門需要能源的強力支撐和對水資源高度依賴, 化工、冶煉等高耗能和高耗水行業的擴張受資源和容量約束凸顯。納入氣候變化因素的環境 規劃應當從產業結構調整入手,以循環經濟、高效農業為主要規劃手段加以應對。
生產系統既作為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減緩氣候變化的最主要途徑。依據前文提出 的規劃策略,“十二五”環境規劃亦應著手減緩應對措施的準備,逐步開展“低碳經濟”建 設將成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突破口[19],減排的涵義不僅指污 染物排放的減少,還包括溫室氣體排放的減少[20]。從我國“十二五”環境規劃起 ,應把低碳經濟列為環境規劃節能減排的規劃指標之一,以循環經濟為主要手段推進能源結 構和產業結構調整,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低碳經濟發 展模式。值得指出的是,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我國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還將持續增 長,低碳經濟將使中國面臨開創新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挑戰,應充分論證、逐步推行。 為在不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前提下逐步實現低碳經濟模式,“十二五”環境規劃碳減排 指標可先在發達省市選擇性進行,在中遠期規劃再推廣為強制性約束性指標。
3.4 社會人居環境層面
作為高度開放、不完整和脆弱性強的復合 系統,城市在人居生態和社會消費兩方面最為集中地承受了氣候變化環境效應和問題。熱 島效應是人居生態在氣候變化和城市化相結合的最突出表現,其誘發的連鎖氣象變化(如“ 雨島效應”、“霧島效應”、“暗島效應”等)近年來在我國逐漸突出[21],而應 對氣候變化的社會消費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也日趨增加,中國氣候耗能量正由氣候災害 驅動型向溫度驅動型過渡,特別是在較發達地區的城市,其中氣溫為關鍵性因子,氣候變暖將使城市用電壓力呈繼續增 大的趨勢[22,23],并由此帶來要素污染結構和污染分布的變化。應對氣候變化的 城市環境效應和新發污染問題的關鍵是加強氣候變化對不同區域城市的影響和規劃研究,特 別是突出城市排水系統、污水處理設施以及城市能源供應設施脫硫脫氮設施等適應氣候變化 環境效應的措施,并在環境規劃中予以體現和落實[15]。
沿海是中國人口稠密、經濟活動最為活躍的地區,中國沿海地區大多地勢低平,建成環境極 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各種生態環境威脅,如沿海生態與環境受損、咸潮上溯加重、海岸侵蝕、土壤鹽漬化等。近30年來,以氣候異常為主要原因造成的中國沿 海海平面 平均上升速率為2.6 mm/a,并預計未來30年繼續上升至2008年升高80-130 mm[3] 。海岸帶地區環境規劃應當針對不同的人工 建成環境分類設計和實施規劃。在宏觀決策層面,對重要的沿海地區采用防護的方法,其它 地區根據發展需要選擇防護、順應或后退;在微觀技術層面,對采用防護手段的地區按照預 防與治理相結合、陸地與海洋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的原則強化防護對策,如 加強沿海及入海河流堤防工程建設和海防林建設。
4 結 語
把應對氣候變化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創新型國 家結合起來,既是從源頭預防、根本解決氣候變化環境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也是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承擔國際責任,從環境保護角度為減緩全球氣候變化而努 力做出的貢獻。采取適應行動是國家“十二五”環境規劃應對氣候變化最緊迫的任務,減緩 不作為主要規劃方案的核心內容,但要納入中遠期規劃取得階段進展目標,從長遠角度看, 其與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協調一致。
必須指出,我國環境規劃的實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量化考核指標的系統性和重點實施工 程的可操作性,要保證“十二五”環境規劃中應對氣候變化方案落實執行,應特別注意科學 規劃目標和指標以及重點工程的保障。規劃目標按照環境保護突出重點、少而精的原則增列 1~2項可監測統計、能定量考核、易分解落實的鼓勵性指標,重點工程緊密圍繞三個層次覆 蓋七個重要領域,優化預算投資和加強部門監督。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IPCC. 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EB/OL]. ipcc.ch/ipccrep orts/assessmentsreports.htm
[2]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全國氣候影響評價2007[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8:4 -5.[National Climate Center/CMA. China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 2007[M]. Be 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08. 4-5.]
[3]國家海洋局.2007年中國海平面公報[EB/OL].2008.soa.省略/hyjww /hygb/zghpmgb/2008/01/1200912279807713.htm[SOA(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Peo 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Sea Level Gazette (2007)[EB/OL].2008.]
[4]姜冬梅,王燦,張孟衡. 中國適應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定位的初步探討[J].環境保護 ,2007(6A):58-61.[Jiang Dongmei, Wang Can, Zhang Mengheng. The Preliminary
S tudy of National Strategy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Environm ental Protection,2007(6A):58-61.]
[5]Klein R Schipper E, Dessai S. Integrating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int o Climate and Development Policy:Three Research Questions[J]. Environmental S cience & Policy,2005,8(6):579-588.
[6]秦大河,陳宜瑜.中國氣候與環境演變(下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373-3 8 0.[Qin Dahe, Chen Yiyu.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in China (Volume II)[M ],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2005:373-380.]
[7]Füssel H. Adaptation Planning for Climate Change:Concepts, Assessment Ap proaches, and Key Lessons[J]. Sustainability Science,2007,2(2):265-275.
[8]楊達源,姜彤.全球變化與區域響應[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23-24.[Y a ng Dayuan, Jiang Tong. Global Change and Regional Response[M].Beijing: Chemica l Industrial Press,2004:23-24.]
[9]劉江.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475-4 77.[Liu
Jiang. Research on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M]. Beijing: Chi na Agriculture Press,2001:475-477.]
[10]殷永元,王桂新.全球氣候變化評估方法及其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 04:204-205.[Yin Yongyuan, Wang Guixin. Climate Change Impact Assessment: Metho ds and Applications[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204-205.]
[11]許小峰,王守榮,任國玉等.氣候變化應對戰略研究[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6 :99-107.[Xu Xiaofeng, Wang Shourong, Ren Guoyu et al.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 ge Response Strategy[M].Beijing: China Meteorology Press,2006:99-107.]
[12]陳文穎,高鵬飛,何建坤.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減排對中國能源系統的影響 [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3):342-346.[Chen Wenying, Gao Pengfei,
H e Jiankun. Impact of Carbon Mitigation on China’s Energy System Using China MAR KALMACRO Model[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004,44(3):342-346.]
[13]陳文穎,高鵬飛,何建坤. 二氧化碳減排對中國未來GDP增長的影響[J]. 清華大 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6):744-747.[Chen Wenying,Gao Pengfei,He Jiankun. I m pacts of Futur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s on the Chinese GDP Growth[J]. Journ 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44(6):744-747.]
[14]張蘭生,方修琦,任國玉.全球變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3-74.[Z h ang Lansheng, Fang Xiuqi, Ren Guoyu. Global Change[M]. Beijing: Higher Educati on Press,2000:73-74.]
[15]王雪臣,王守榮.城市化發展戰略中氣候變化的影響評價研究[J].中國軟科學,20 04(5):107-109.[Wang Xuechen, Wang Shourong.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s on
U 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J]. China Soft Science,2004(5):107-109.] [16]張建云,章四龍,王金星等.近50年來中國六大流域年際徑流變化趨勢研究[J]. 水科 學進展,2007,18(2):230-234.[Zhang Jianyun, Zhang Silong, Wang Jinxing et a l . Study on Runoff Trends of the Six Larger Basin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50 Year s[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7,18(2):230-234.]
[17]矯勇.氣候變化與我國水安全―流域綜合規劃修編中應考慮的氣候變化問題[J].中 國水利,2008(2):10-13.[Jiao Yong. Global Warming and Water Security in China[ J].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08(2):10-13.]
[18]鄭祚芳,張秀麗. 北京極端天氣事件及其與區域氣候變化的聯系[J].自然災害學 報,2007,16(3):55-59.[Zheng Zuofang, Zhang Xiuli. Extreme Synoptic Events
i n Beijing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Regional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Natur al Disasters,2007,16(3):55-59.]
[19]張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國:地位、挑戰與戰略[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 ,18(3):1-7.[Zhang Kunmin. China’s Role, Challenges and Strategy for the Low
Carbon World[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3):1-7. ]
[20]付允,馬永歡,劉怡君等.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8,18(3):14-19.[Fu Yun, Ma Yonghuan, Liu Yijun et al. Development Pattern s
of Low Carbon Economy[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 (3):14-19.]
[21]任春艷,吳殿廷,董鎖成. 西北地區城市化對城市氣候環境的影響[J].地理研究 ,2006,25(2):233-241.[Ren Chunyan, Wu Dianting, Dong Suocheng. The Influen c e of Urbanization on the Urban Climate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China[J]. Geog raphical Research,2006,25(2):233-241.]
[22]段海來,千懷遂. 廣州市城市電力消費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應用氣象學報,200 9,20(1):80-87.[Duan Hailai, Qian Huaisui. Responses of the Electric Power
C onsump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Guangzhou City[J]. Quarterly Journal of Applie d Meteorology,2009,20(1):80-87.]
[23]袁順全,千懷遂. 能源消費與氣候關系的中美比較研究[J].地理科學,2003,23 (5):629-634.[Yuan Shunquan, Qian Huaisui. Relations of Energy Consumption t o
Climat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J], Scientia Geographi ca Sinica,2003,23(5):629-634.]
Discussion on Integrating Climate Change Factors into Environm ental Planning of the National 12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in C hina
YANG Xiao LI Yangfan YIN Rongyao SUN Xiang ZHU Xiaod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s Re use,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Abstract Effect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limate change have been going further now adays. National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in China should have specific po licies on how to take climate change impacts into account through the environmen tal planning. Based on analysis of behavior benefits, implementation costs, adap tive emission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a basic strategy called singleeffect
by adaptation was proposed. In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of the national 12 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should both be i ntegrated to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while adaptation behaviors weight more.
篇8
目前,大黃石生態系統面積達48562~72843km2,橫跨懷俄明、蒙太拿和愛達荷三州,由2個國家公園、6個國家森林地、3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3個印第安原著民保護區以及州立土地、城鎮和私人土地組成[5],黃石國家公園是大黃石生態系統的核心。大黃石生態系統是地球上最大的保存完好的溫帶生態系統之一。熱泉特征、野生動物、湖泊、大峽谷以及石化樹構成了大黃石的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財富。其中野生動物包括北美最大的麋鹿群之一,美國最大的放養的野牛群,稀有的灰熊群以及罕見的狼獾和猞猁。生物種類涵蓋了67種哺乳動物、322種鳥類、16種魚類、10種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12000種昆蟲和1150種原生維管植物[6]。大黃石生態系統內的動物物種豐富度和分布取決于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所在棲息地的環境質量[7],并且受到了火山地質運動、森林火災、氣候變化以及越來越多的自然和人為的影響。總體來說,大黃石生態系統由氣象氣候、地質地貌、生物水文和人類土地使用構成,而各要素之間隨時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如黃石地區獨特的間隙泉和溫泉受到火山活動的影響;熱泉中硫、碳、氮含量對水體底部的微生物(嗜熱菌、細菌、古生菌)等產生影響;土壤和水體中的礦物質、大氣溫度濕度等變化帶來植被分布和數量的變化,進而影響著食草動物和狼群的分布和數量。同時,人的因素也不可忽略,人類在大黃石地區的伐木、狩獵、采礦、游憩、居住、工作等活動直接影響了植物和動物廊道;汽車尾氣、生活垃圾廢水、空調等對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的影響,氣候變化是引起外來物種入侵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周期性的森林火災也對黃石生態系統產生影響,成為維護黃石國家公園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其演化的直接動力之一。
2大黃石生態系統管理的體制適應性
2.1管理機構
大黃石地區的聯邦土地在行政區劃上由國家公園管理局、野生動物局、土地管理局和國家森林局共同管理,前三者隸屬于美國聯邦內政部,而國家森林局隸屬于美國聯邦農業部[7]。1964年,國家公園管理局和國家森林局2個部門通過“理解備忘錄(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達成共識,合作共管大黃石地區,并成立了大黃石協調委員會(GreaterYellowstoneCoordinationCommittee,簡稱“GYCC”)。之后,美國野生動物局和土地管理局分別于2002年和2012年相繼加入GYCC。GYCC作為大黃石地區生態系統管理的協作平臺,每年召開一次會議,會上四大政府機構官員與當地利益團體、商業團體、非政府環保組織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商議區域生態系統管理事務。大黃石地區的生態系統管理的相關組織機構和利益團體及其相互關系如圖1所示。大黃石生態系統的分析評估、決策機制、項目實施等事項通過委員會進行統籌協調,各部門力圖找到交叉的任務,尋求共同管理大黃石地區資源的機會。其任務是:1)提供公眾服務和維持大黃石地區資源方面的領導策略;2)協調國家公園、國家森林、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和土地管理行政區規劃和監測;3)設置大黃石生態系統為優先考慮對象,并分配資源來實現目標;4)提供聯邦、州、地方機構、民間組織和公眾之間互動論壇,鼓勵在聯邦單位和合作伙伴間的協調和共享;5)確定并解決持續出現的新問題,運用相互協作的戰略思維;6)減少重復工作,尋求共享信息、資源和數據的機會;7)在法律允許和機構使命的范圍內,制定大黃石地區統一的規則、要求、程序和公眾信息[8]。在大黃石生態系統委員會的統一合作戰略目標下,進一步設立多個專業委員會(簡稱專委會)實現主要生態系統議題的分項管理,包括水生入侵物種合作社、陸生入侵物種小組、清潔空氣合作伙伴、防火安全管理團隊、漁業團隊、水文團隊、白皮松委員會、可持續經營委員會等。專業委員會成員來自與大黃石地區相關的聯邦、州立、縣機構的管理者和專家。其他還有一些專業組織在GYCC統一協調下參與到大黃石生態系統的管理中,如1983年成立的跨部門的灰熊委員會(InteragencyGrizzlyBearCommittee,簡稱“IGBC”),其成員組成包括了聯邦政府的國家公園管理局、野生動物局、森林管理局、土地管理局和地質勘探局,州立政府的相關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他們在GYCC的協調下進行灰熊數量的監測和保護[9]。由此可見,目標統一、職能細分的管理形式使大黃石生態系統委員會兼具綜合化和專門化的特點。
2.2當前管理內容與形式
2009年,大黃石生態系統委員會的聯邦政府機構管理者、美國地質勘查局和來自高校的科學家共同確定了威脅大黃石生態系統的三大外部力量:氣候變化、土地使用變化和入侵物種[10]。參與者總結大黃石生態系統所面臨的挑戰是:“理解大尺度的壓力是如何影響生態系統動力及其服務功能的,并在此理解的基礎上決定管理景觀的最佳途徑。”他們確定了研究的需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生態系統是如何響應氣候變化的?尤其是水系統,高原和林木群落的變化,雪和土壤濕度的改變,以及諸如干旱、洪水、火災、昆蟲騷擾和疾病等干擾過程;2)人類如何影響生態系統?例如如何管理人類聚居才能最小化野生動物生態的影響?放牧、采礦和能源發展這些人類活動是如何改變土地使用和生態系統的?3)是什么促使入侵物種的傳播?入侵物種如何影響大黃石生態系統的?氣候變化和土地使用的變化如何影響入侵物種以及它們的管理?這3部分的議題可歸結為對生態系統中各組成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的屬性、程度、機制和規律的研究,在此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經設定指標、確立閾值、風險分析等步驟實現生態系統的管理,建立起生態科學研究和管理政策之間的聯系。針對氣候變化、入侵物種、物種保護、土地使用等問題,各小組通過制定清單普查、監測評估、戰略計劃、實施計劃、管理導則、管理手冊等文件落實管理,并定期匯報完成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重點。管理內容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1)對生物物種或自然災害在尺度、范圍、結構和功能等屬性上進行普查、制作清單,評估其狀態并建立監測機制;2)采用適應性管理策略進行生態系統的維持、保護和修復;3)制定物種管理或災害防治的管理戰略(表1)。管理內容細致地考慮了地質、水文、生物資源、氣候以及人為要素對于大黃石地區生態系統的作用,旨在生態系統保護、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共享生物資源三者之間達到平衡。既有以生物、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管理規劃,如《大黃石地區灰熊管理指導方針》《大黃石禿鷹管理計劃》《大黃石地區空氣質量評估》《大黃石地區白皮松策略》等;又有將人類及文化的多樣性視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而進行的管理規劃,如《冬季游客使用管理:多機構的評估》《春秋季大黃石地區游憩評估》等(表1)。
2.3管理途徑
大黃石生態系統管理涉及多個部門特別是國家森林局、土地管理局等,如何保證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法律與制度是重要基礎。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森林局與國家公園局官方就達成了大黃石協調管理共識,圍繞野生動物問題、火管理計劃以及裝備政策等開展對話協調,也制定了合作計劃與實施方案,但效果不佳,直到1988年國會進入干預,制定促進協調的法案,加快大黃石協調管理政策的改革,促進國家公園局、森林局等部門捆綁政策的制定,1988年大黃石協調委員會成立區域領導團隊,負責機構內部以及區域之間長期目標、計劃與管理戰略的協調等,這樣大黃石生態系統管理才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6]。
3大黃石生態系統管理的特征和借鑒意義
3.1戰略上:跨邊界的生態系統管理思路
國家公園邊界常常是一個理想的和考慮實際成本以及其他因素后妥協的結果,邊界的修訂與公園游憩特征和機會、操作和管理上的議題有關,例如可達性、地形測量、自然特征、道路等,同時也受到管理授權的影響,如管理可行性、尺度、配置、所有權、成本和其他因素[9]。黃石國家公園的邊界雖然已經包含了地熱資源和多種野生動物棲息地,但生態格局的演變和生態過程相互作用的范圍遠遠超過了這個邊界,野生動物的遷徙和捕食路徑不會局限在此邊界內,邊界之外的氣候、地質、水文變化以及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都對國家公園邊界內的自然資源產生影響。黃石地區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運用生態系統的思想,從單獨的邊界內的物種保護、恢復擴展到區域景觀的尺度;在管理上打破行政邊界的阻隔,以黃石國家公園為核心,針對特定保護目標的需要擴大管理邊界。我國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保護地均有明確的邊界,但由于公園內部及其周圍地區管理目標的不同導致了2個或多行政區域在邊界處的管理特別脆弱,城鎮化、工業化促進保護地邊緣地帶土地性質轉變使物種棲息地受到威脅,生態系統承受的壓力增加[11];另外,目前國內風景名勝區或自然保護區在進行資源調查分析時對區內資源要素與環境屬性描述較多,但從生態系統角度對生物體、環境和人為因素之間相互長期的影響規律和分析明顯欠缺。黃石公園這種從區域生態系統角度思考國家公園資源有效管理的思想對于我國目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保護地保護具有借鑒意義,即從區域角度構建保護地生態安全格局,這種格局是基于保護地特定保護目標的需要而建立的。
3.2制度上:跨部門的合作協調機制
大黃石生態系統管理跨部門合作協調主要由大黃石協調委員會(GYCC)來實現。大黃石協調委員會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3個階段:1)1964—1991年建立統一框架階段;2)1992—2005年內部成員擴大和管理內容細分階段;3)2006—2012年現狀成果評估和完善分項規劃階段。從大黃石協調委員會的形成歷程來看,其跨部門的合作協調機制同美國和加拿大共管的五大湖流域生態系統的管理框架非常相似(圖2)。框架揭示了實施生態系統管理方法的基本過程,其步驟是針對達成共識的生態系統問題制定戰略框架、實施行動計劃;其特色在于監測評估反饋和利益相關者間協商的反饋。目前我國學界普遍認同美國國家公園的中央集權垂直管理模式要優于我國保護地分權管理模式的觀點[13]。實際上美國國家公園的垂直管理模式并不是單向的管理,同樣存在多部門協調如同農業部、森林局、土地局、地方利益相關者等,如何有效協調實施是該制度的關鍵,大黃石生態系統的跨部門合作協調機制為我國建立國家公園制度與政策提供了參考。針對生態系統問題建立統一的戰略框架,建立信息和數據的共享機制和平臺,加強協調和反饋,政策與法律賦予大黃石協調委員會的權力,保障發展計劃的實施。
3.3決策程序上:基于科學研究的管理決策體系
大黃石生態系統的管理決策以大量的科學評估和監測為依據,通過適應性管理框架把科學知識和管理行動統一起來(圖3),通過科學監測和分析能夠證實或潛在地改變管理行動[10]。由于生態系統時空尺度變化的多樣性,使得生態系統監測的結果可能是非線性的,具有不確定性,導致生態系統管理措施可能會根據科學研究的進展而不斷調整、完善。科學家一方面通過設計監測模型幫助管理者理解管理行動及其成果,使管理者和科學家互動;另一方面,在生態資源評估時,管理者可能要求科學家給出更多信息,使科學家重新設計數據收集計劃,建立監測模型,這就要求科學人員與管理者保持合作,對生態系統進行動態的監測和管理,目的是指導科學研究能夠更好地服務管理者,從而不斷完善基礎數據清單和長期監測項目,揭示更有意義的大黃石地區生態系統現象和所受影響。20世紀60年代以前黃石國家公園獵殺灰狼以增加鹿和野牛的數量使灰狼瀕臨滅絕,引進外來樹種培育風景林,導致生態系統功能嚴重破壞[14]。這是由于規劃決策只注重人的觀賞體驗需要,忽略生態系統的自然運作規律所帶來的后果。生態系統管理提供了一個將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應用到具體管理實踐的框架[15]。國家公園保護與管理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黃石國家公園的教訓以及今天在生態系統保護上的成功揭示了基于科學研究的管理決策體系的重要性,我國保護地的規劃管理應該在動態的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決策,應依靠多學科的力量,進行生物資源的專項分析,從而避免管理中的盲目性。
4結語
篇9
關鍵字:森林;土壤;有機碳
中圖分類號: S285 文獻標識碼: A
碳循環是生態系統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等生態過程的基礎。大氣 CO2 濃度和氣溫升高將對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儲量和循環產生深刻影響,如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產物積累、運輸與分配,改變凋落物產量等,而后者的變化又可以通過影響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來加速或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的進程。近年來,CO2等溫室氣體排放及其與全球氣候變化的關系已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針對不同的生態系統開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自1850 年以來,大氣CO2濃度升高了近100 umolmol-1, 地球表面溫度升高了0. 76℃。全球變暖以及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
近年來,不同的學者就不同地區的土壤碳密度與碳儲量、土壤碳庫的在不同生態系統的分布特點以及土壤碳過程及其穩定性開展了研究。但是由于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結構的復雜性以及森林對干擾和變化環境響應的時空動態變化,至今對森林土壤碳庫的儲量和動態的科學估算,以及土壤關鍵碳過程及其穩定性維持機制的認識還不是很多。尤其是對土壤碳的管理鮮有報道。由于人們對森林的經營活動不可避免的影響到森林生態系統的碳過程,因此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應該將碳管理的理念貫徹于森林生態系統的經營活動中。
1 土壤有機碳庫研究概況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人們對土壤有機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有機質中含碳有機物的種類,數量及其與土壤性質與肥力之間的關系等方面。20世紀50年代,Francis Hole在兩個森林生態系統和一個草地生態系統中設立DIRT 實驗研究土壤碳輸入來源和速率。20世紀70~80年代由于森林的大面積采伐與破壞,人們開始關注森林采伐,以及土地利用方式改變所引起的土壤碳流失。20世紀90年代關于土壤有機碳的研究已經就不同尺度的土壤碳庫估算,土壤碳庫分布特征,土壤碳的影響因素和轉化過程與土壤碳庫動態及歷史演變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引起的N沉降以及大氣CO2濃度升高對不同生態系統土壤碳的影響見于報道。這表明研究者已經開始關注全球氣候變化與土壤碳庫的關系。森林是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約85%的陸地生物量聚集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森林對維持全球碳平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關于森林生態系統土壤碳循環的研究卻依然相對較少。
2 土壤有機碳庫在全球碳循環中的作用
2.1 土壤有機碳庫的庫-源轉換
陸地碳循環是全球碳循環中最重要的環節,對大氣CO2濃度變化的影響僅次于海洋。據估算世界范圍內約有1500 Pg有機碳儲存在1 m深度的土壤中,土壤碳儲量相當于大氣碳庫的 3. 3倍和植物碳庫的 4. 5倍。全球森林土壤有機碳儲量為 402~787 G t,占全球陸地土壤中碳儲量的25 %~50 %,森林對維持全球碳平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孔玉華等人[11]對科爾沁沙地與遼河平原交界處的森林和草原的過渡帶上,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碳積累及匯源功能轉換特征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及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土壤碳在時空上表現出源與庫的轉換過程。據估計,年土壤呼吸所涉及的碳達68-77Gt,土壤碳庫的變化動態將影響大氣中CO2的濃度,加劇或減緩溫室效應進而影響全球氣候變化,同時對生態系統的分布、組成、結構和功能產生深刻影響。由于土壤有機碳對生態過程以及土壤碳庫對大氣成分與氣候變化的反饋作用的重要性,了解土壤有機碳的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對了解陸地生態系統碳動態至關重要。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預測與應對必須基于對土壤有機碳的分布狀況以及影響土壤有機碳輸入與輸出的各種因素的深入研究。
2.2 土壤有機碳的肥力特征
土壤有機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組成,也是土壤質量評價和土地可持續利用管理的重要指標。許多研究表明土壤有機質含量在在一定范圍內不同程度上決定著各類土壤的肥力高低,增加土壤有機質,可以使土壤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更多的養分,改善植物生長的土壤環境,促進植物的生長。肖靚等認為土壤有機質可以作為土壤營養狀況的主要判斷指標,周國模等則將其作為評價退化生態系統中的恢復效果的指標。土壤中移動快、穩定性差、易氧化和礦化的那部分碳稱為活性碳,它對植物養分供應有最直接作用,可以靈敏反映不同經營措施對土壤碳庫和潛在生產力的影響,指示土壤有機質的早期變化。
3 森林土壤碳儲量以及土壤有機碳庫的分布規律
歐美等主要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初完成了國家水平的土壤碳庫估計和全球土壤碳庫總值估計,Post,Eswaran,Batjes等人基于植被單元或土壤分類單元的全球土壤碳儲量研究表明,在1m深度的土壤中土壤有機碳庫為15001600 Pg,Batjes認為如果將估算深度延伸至2m全球土壤有機碳庫估計量將增加60%。David等人估計美國的森林碳儲量為36.7Pg,其中50%儲存在森林土壤中。Kurz通過長期的定位研究認為1920~1989年間加拿大的森林每年固定的碳為0.2Gt。Alexeyev對俄羅斯森林生態系統土壤碳儲量的估算為74Pg。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學者開始關注和研究土壤碳庫及其變化問題。不同的學者從各自所掌握的土壤數據資料入手,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對中國土壤有機碳儲量做了評估。由于各種碳庫研究的資料和方法的差異,致使估計值在50~185Pg的較大范圍內變動。在第 236 次香山會議上, 與會土壤學家討論認為中國土壤總有機碳庫應在70~90 Pg范圍, 提出可以將90 Pg作為中國土壤總有機碳庫的默認值。近10a 來,中國學者對本國不同氣候帶主要森林類型的土壤碳儲量進行的研究表明,我國各類森林的土壤碳儲量的變化范圍在44-264 t /hm2,平均為107.8 t /hm2。從熱帶至溫帶森林土壤碳儲量總體上呈增加的趨勢,不同森林類型之間土壤碳儲量 碳含量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土壤表層。伴隨著林齡的增加,森林土壤碳含量和碳儲量呈現增加的趨勢;隨著海拔的增加,不同森林類型的土壤有機碳含量和碳儲量也表現為增加的趨勢。不同林分類型土壤有機碳存在明顯差異例如,對我國南亞熱帶 4 種主要人工林類型的研究表明:紅錐火力楠和米老排3 種闊葉人工林的表層土壤有機碳儲量比馬尾松人工林高出了11%~ 19%。
4 土壤有機碳化學結構及其穩定性
土壤有機碳是由復雜多變的有機分子單體和化合物組成,土壤有機碳穩定性的差別來自于土壤不同組分間化學結構的差異。土壤中的糖類物質( 氧烷基碳) 多為不穩定易分解的碳組分,而富含脂肪類物質( 烷基碳) 或木質素( 芳香族碳) 的土壤有機碳由于內在的分子特性而表現為相對穩定且不易分解。因此,土壤碳是否能夠穩定的固持,最終取決于土壤碳的化學組成和結構。
隨著近年來激光分解波譜,固態13C核磁共振波譜,紅外光譜和熱解質譜測量等土壤原位和非破壞性分析技術和手段等應用,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更深入地闡明土壤碳固持的狀態和過程。采用可見/紅外光譜和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研究土壤有機質的光譜學特性發現,西雙版納次生林轉變為橡膠園后,胡敏酸中羧基和酚基結構比例降低,而脂肪族 芳香族和多聚糖比例增加。利用13C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方法研究土壤有機質的化學結構發現, 與馬尾松人工林比較,南亞熱帶3 種闊葉人工林的土壤表層具有較低的烷基碳,較高的氧烷基碳和較低的烷基碳/氧烷基碳比值,說明了馬尾松人工林土壤比3種闊葉人工林土壤碳庫具有較高的化學穩定性。
5 氣候變化和森林管理對土壤碳儲量的影響
土壤有機碳具有不同的更新和周轉速率,其碳轉移方向與強度在不同時間尺度上決定著大氣 CO2 的濃度。因此,研究全球變化影響下森林土壤碳庫的動態變化規律,已成為當前土壤碳的源匯效應演化與全球變化關系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國際上正在興起嘗試采用紅外地纜等加溫設備模擬研究溫度升高或降水變化對森林土壤碳儲量及碳過程的影響。近年來, 在我國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哀牢山亞熱帶森林,東靈山溫帶森林,河南寶天曼暖溫帶天然次生林和廣西亞熱帶人工林陸續開展了土壤增溫與降水控制的長期定位實驗,以期深入揭示區域氣候變暖情景下( 包括干旱脅迫) 森林土壤有機質的動態響應及其調控機理。在影響森林土壤碳庫變化的諸多要素中,氮元素逐漸引起廣泛關注。大氣氮沉降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影響土壤碳的輸入輸出過程,對森林土壤碳庫產生影響。自2003年起,模擬氮沉降對森林生態系統影響的野外控制實驗在我國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森林也逐漸開展,研究表明,氮沉降增加顯著增加氮飽和森林土壤可浸提有機碳的含量,表明氮沉降增加可能會提高森林土壤有機碳的固持能力,土壤碳氮耦合的研究成果表明氮沉降很有可能是影響森林土壤碳儲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森林撫育、恢復、造林、采伐等經營措施可以直接影響森林碳庫,并且能夠通過改變凋落物數量及其化學性質和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影響森林土壤碳庫。森林經營方式的轉變,即將天然林轉變為次生林或人工林后,土壤有機碳儲量顯著降低,土壤輕組有機碳降低尤為明顯。造成森林土壤有機碳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凋落物歸還數量及其質量改變,以及水土流失和經營措施對土壤的擾動引起土壤有機質加速分解或流失等。不同采伐措施對土壤碳儲量和活性有機碳含量也有影響,一般采伐會減少土壤儲存的有機碳,特別是強度采伐跡地增大,雨水沖刷嚴重,加之土溫升高,加速土壤有機碳的釋放和流失; 強度擇伐短期內可增加土壤活性有機碳含量,而皆伐后造林土壤活性有機碳出現下降趨勢。綜上分析,維持森林的高生產力帶來的碳輸入,并且避免由于土壤干擾等造成的碳釋放是提高土壤碳儲量和土壤持續固碳的有效森林經營措施如何通過合理的森林經營模式,包括造林樹種的選擇森林撫育和采伐措施等,提高人工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并且獲得最大化的固碳潛力應該引起研究者的重視。
6 土壤呼吸時空變異及其影響因子
目前,森林土壤呼吸主要集中研究時空變異規律,即日、季節動態,及其與日、季節動態相關的溫度、水分等環境因子間的關系。土壤呼吸的季節變化主要受非生物因子溫度和水分變化的調控,而晝夜變化則可能主要受植物生理活動周期性等生物因素的影響。在我國北亞熱帶-南暖溫帶過渡區,土壤呼吸速率手土壤溫濕度的交互影響。同海拔高度上土壤呼吸的空間變化與土壤溫度呈顯著的相關性,證明土壤溫度是調控土壤呼吸在海拔高度上變化的主導因子。
國內外研究廣泛關注土壤呼吸溫度敏感性 ( Q10值) 及其在區域碳循環模擬估計中的重要性,其中土壤呼吸溫度敏感性與土壤質量的關系引起廣泛討論。研究表明,Q10值表現出強烈的季節和年變異,影響其變化的主要因子是溫度而且受土壤溫度測量深度影響較大,而土壤濕度則是其變化的潛在影響因素。Q10值具有明顯的空間異質性,其空間分布與降水和土壤有機碳含量及穩定性的空間異質性有關。
關于氣候變化引起的溫度,大氣CO2濃度變化以及氮沉降等對土壤呼吸的影響的研究多采用人工模擬的方式。模擬氮沉降實驗表明在不同林分類型中N沉降對土壤呼吸速率和 Q10值的作用效果不同,可能與微生物活性及細根生物量等有關。許多森林土壤模擬增溫試驗研究發現,增溫后土壤呼吸速率顯著提高。但是,模擬 CO2濃度升高對森林土壤呼吸作用的影響尚未確定,在紅松和長白松林中土壤呼吸速率明顯降低,土壤表面 CO2濃度升高導致 CO2擴散受阻可能是土壤呼吸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而在南亞熱帶人工林大氣 CO2濃度倍增和高氮沉降使土壤呼吸速率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衛云燕,尹華軍等.氣候變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循環研究進展.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09,15(6):888~894
[2] 黃從德,張健等.四川森林土壤有機碳儲量的空間分布特征.生態學報,2009,29(3):1217-1225
[3] IPCC. IPCC WGI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Switzerland,2007: 12 - 17
篇10
關鍵詞:石筍;氧同位素;MIS4/5a;Dansgaard/Oeschger(D/O)事件;晚更新世
中圖分類號:P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3-0544-05
末次間冰期以來的氣候變化由于沉積記錄大多保存良好、沉積期后的次生變化小,而且相當多的沉積記錄具有高分辨率的特征,適合高分辨率的古氣候研究,是古氣候研究中的重點[1-3]。特別是末次間冰期以來氣候變化很復雜,存在著一系列的百年、千年以及萬年尺度重復發生的氣候突變事件而成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焦點[4]。對該時段內高分辨率氣候演化歷史的重建及變化機制和表現形式等的研究,有可能為研究近現代氣候變化機制、氣候突變事件以及預測未來氣候變化速率、幅度、持續時間及趨勢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對于MIS4/5a轉換時間有學者認為是70~74 kaBP[5]。早期研究發現阿拉伯海鉆孔巖芯記錄的Toba火山灰層分布于MIS4/5a界限附近[6],Rampino等[7]認為Toba火山的噴發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導因素,并將其噴發時間作為MIS4/5a轉型時間。但有研究表明,Toba火山的噴發前后氣候并沒有顯著變化[8],特別是低緯度地區的氣候變化幅度并不大。古生物研究同時顯示Toba火山噴發并未對生物的生存環境產生毀滅性的影響[9,10]。因此,Toba火山噴發對末次間冰期到末次冰期氣候轉換是否起到決定性作用有不同的觀點。通過系統回顧60~90 kaBP洞穴石筍、極地冰芯等古氣候載體的研究成果,探討72 kaBP氣候突變事件與Toba火山噴發的關系,提出72 kaBP的Toba火山噴發并不是導致72 kaBP氣候事件的主導因素;MIS4/5a的轉換時間不能以72 kaBP氣候事件為界,應以D/O20事件為界;石筍記錄在晚更新世變化趨勢與太陽輻射曲線基本一致,但D/O18事件在不同地區、不同古氣候載體中存在差異性,說明全球氣候在長時間尺度下受太陽輻射影響,而在短時間尺度上受控于多種因素,尤其是區域因素的影響。
1 晚更新世氣候波動
從格陵蘭冰芯記錄GISP2和洞穴石筍記錄中能夠清晰地看到末次間冰期向末次冰期轉換的60~90 kaBP時段里氣候存在著不同幅度的振蕩[11-15]。末次間冰期氣侯整體比末次冰期氣候溫和濕潤,但氣候很不穩定,發生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區域性的氣候突變事件。在60~90 kaBP時段發生了D/O18~22等事件。其中區域性差異突出的有D/O18事件和72 kaBP左右的氣候突變事件。MIS5a作為末次間冰期中最后一個時期(關于末次間冰期的定義存在兩種意見,一種是只相當于海洋氧同位素期MIS5e,持續時間約20 ka,另一種是指整個氧同位素5期,持續時間約57 ka,這里采用后者的定義),其向末次冰期變化的研究對未來氣候變化趨勢的預測有重要意義。目前人類正處于間冰期,下一個冰期何時到來,間冰期向冰期如何轉化的問題都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1.1 Toba火山噴發事件及其影響
火山噴發會對地球氣候產生重要的影響,其改變氣候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增加空氣中CO2的含量、火山噴發過程中產生的硫酸鹽氣溶膠以及進入平流層的塵埃[16]。火山噴發后產生的大量火山灰物質進入平流層,削弱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從而對氣候產生強烈的影響。72 kaBP左右的Toba火山噴發是第四紀以來最猛烈的火山噴發[17],其噴發后產生的火山灰物質總體積超過800 000 m3,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積的1%[18,19]。Toba火山噴發產生數量如此巨大的火山灰物質是否會引起地球氣候從間冰期轉變為冰期?不同學者的研究有不同的結論。從圖1神農架山寶洞石筍記錄[11]、南京葫蘆洞記錄[15]與格陵蘭冰芯記錄[13,14]對比可以看出,山寶洞、葫蘆洞以及巴西洞穴石筍記錄在72 kaBP左右氣候發生變化,格陵蘭冰芯記錄在70 kaBP左右也存在一個大幅度的變化。格陵蘭冰芯記錄GRIP和GISP2氧同位素劇烈偏輕,山寶洞石筍SB22記錄的氧同位素顯著偏重,這些指示了北半球氣溫降低,亞洲季風減弱,降水減少。印尼Toba火山噴發也在72 kaBP左右。因此,Schulz等[20]推測發生于D/O19和D/O20之間的Toba火山噴發是導致氧同位素劇烈波動的主導因子并稱其為“Toba事件”。在格陵蘭冰芯GRIP和GISP2記錄中D/O20暖峰之后氧同位素是處于一個偏輕的過程,而隨后72 kaBP左右Toba火山開始噴發,其加劇了氧同位素的變化,使得氣候發生更強烈的改變。這指示了氧同位素的變化先于Toba火山的噴發,Toba火山噴發加強了氧同位素的變化程度而非主導氧同位素變化的驅動因子。Zielinski等[17]也認為Toba火山噴發并沒有驅動氣候進入MIS4冰期時代。
由葫蘆洞石筍碳、氧穩定同位素記錄[15]可知,73 kaBP左右碳、氧同位素曲線存在著差異。δ18O曲線在72.5 kaBP存在一個氣候突變事件,而δ13C曲線的氣候突變事件時間更早。由于碳、氧同位素是采自同一石筍樣品,因此兩者表現出的差異應與定年誤差無關。按照MSL石筍記錄,在Toba火山噴發前δ13C曲線就開始發生偏輕的變化,且偏輕變化的時間遠比δ18O曲線在72.5 kaBP左右變化的時間長。說明了Toba火山噴發可能不是72 kaBP左右的冷事件發生的主導因子,也說明了碳穩定同位素或上覆植被對氣候變化更為敏感,對Toba火山噴發前S-SO42-的反應比較劇烈。這些假設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明。格陵蘭冰芯記錄與石筍記錄的72 kaBP左右氣候變化也存在差異。從圖1可以看出,格陵蘭冰芯記錄在D/O20事件之后氧同位素就開始偏輕隨后開始劇烈偏輕,這不同于石筍記錄在D/O20事件之后的直接變化,Toba火山噴發若是導致“72 ka氣候事件”的主導因子,為什么同一事件會引起變化的不同模式?另外,Toba火山噴發前后多項記錄無實質性變化。例如,阿拉伯海的SO90-93KL巖芯記錄在Toba火山噴發前后SST均處于穩定下降狀態[21]。東海MD97-2151巖芯記錄了在Toba火山噴發后SST并未有大幅波動[22]。蘇門答臘島的猩猩數量在Toba火山噴發后不減反增[9,10]。這些變化不大的記錄使得人們對Toba火山噴發是否能引起全球性的氣候變化產生了疑問。因此,作者認為Toba火山噴發并不是72 kaBP氣候突變事件的主導因子。
1.2 MIS4/5a轉型時間
對MIS4/5a的轉型時間有學者建議是70~74 kaBP[5],但由于代用指標的差異、定年誤差等原因,不同學者對MIS4/5a的轉型時間還存在不同的劃分。覃嘉銘等[23]通過研究貴州七星洞石筍認為MIS4/5a為78.5 kaBP;在SPECMAP年代標尺中MIS5a結束的時間約為70 kaBP[5];在格陵蘭GRIP冰芯記錄中則為75~80 kaBP[5]。早期的研究發現,阿拉伯海鉆孔巖芯記錄的Toba火山灰層分布于MIS4/5a的界線附近,以Toba火山噴發的時間為MIS4/5a轉型時期,是MIS4冰期的起點[7]。而從圖1格陵蘭冰芯記錄GRIP和GISP2曲線的變化趨勢可知,冰芯記錄的氧同位素早于Toba火山噴發時間(在D/O20事件暖峰之后)開始偏輕,因此傳統的將Toba火山噴發作為MIS4/5a的轉型時間不準確。由于D/O20事件氧同位素的振幅與MIS5c相當,且D/O20暖峰后氣候總體維持在一個長達12 ka左右的相對較冷時段。因此,MIS4/5a的轉型時間應以D/O20事件為分界。
1.3 MIS5a間冰階結構
通過圖2、圖3可見,不同地區的石筍氧同位素記錄在MIS5a階段都具有相似性,并能很好地與太陽輻射變化進行對應,說明全球氣候主要受控于太陽輻射[24]。此外,萬象洞等氧同位素曲線與南半球巴西BT洞氧同位素曲線存在反相位關系,說明南、北半球氣候存在蹺蹺板效應(“seesaw”效應)[25,26]。MIS5a階段的氣候也存在差異性。圖2中MIS5b向5a轉換時,不同的記錄轉換快慢不同。SB22記錄中轉換是緩慢進行的,而在萬象洞記錄、NGRIP冰芯記錄[27]和巴西BT洞記錄中卻是迅速轉換。安春雷等[25]認為這可能是由于萬象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對季風變化較山寶洞更加敏感。
2 晚更新世D/O事件
氣候變化受到了許多因素的影響。辛普森假說指出由于太陽輻射量的改變引起氣候的變化,最終導致冰期、間冰期的出現,米蘭科維奇假說指出由于地球軌道參數的變化引起地球冷暖的變化,導致冰期、間冰期的出現,主要的驅動機制有400 ka和100 ka的公轉軌道偏心率周期、41 ka地軸傾斜率周期和21 ka歲差周期[28],但這些地球外部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釋長時間尺度背景下的短時間氣候突變事件,其他因子也會影響地球的氣候,例如溫鹽環流、火山活動、人類活動等都會對氣候產生深遠的影響。在60~90 kaBP的氣候變化過程中,D/O17~22事件呈現出明顯的千年尺度變化。圖1中D/O19、20事件在不同氣候代用指標記錄中都有很好的對應關系,而D/O18事件在不同地區卻不能很好地重現。
D/O18事件在格陵蘭冰芯記錄GRIP和GISP2中表現得很顯著;巴西石筍BT2005在D/O18事件處也有大幅振蕩;神農架天鵝洞石筍SW12中D/O18事件峰型顯著,強度同MIS3階段[29];重慶新崖洞石筍XY2的D/O18事件也表現明顯[30],而在高分辨率的葫蘆洞石筍MSL、董哥洞石筍D4、山寶洞石筍SB22中卻并不突出。同樣都是在亞洲季風區,為什么幾個洞穴對同一氣候事件的記錄卻有如此大的區別?圖3中60~90 kaBP氣候變化的不同地質記錄曲線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在長時間尺度背景下與65°N太陽輻射線能夠很好地吻合,說明太陽輻射是長時間尺度全球氣候變化的主導因素,但在短時間尺度內還存在著其他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由于區域性差異導致不同氣候代用指標對一些短時間尺度氣候變化事件響應存在一定的差異。D/O18事件是由多種驅動因子引起的。山寶洞石筍SB22記錄缺少D/O18事件是由于分辨率低導致其沒有體現[11],而葫蘆洞、董哥洞石筍記錄中D/O18事件不顯著說明存在其他影響因素。不同地區石筍對D/O18事件記錄的差異性表明,D/O18事件可能受到太陽輻射、溫鹽環流等多因子綜合影響,導致不同地區對D/O18事件的記錄不同。
3 結論與展望
通過對比60~90 kaBP石筍、極地冰芯等古氣候載體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結論:
1)60~90 kaBP是末次間冰期向末次冰期轉型的階段,在長時間尺度上石筍氧同位素記錄曲線、格陵蘭冰芯氧同位素曲線等都與65°N太陽輻射曲線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說明氣候變化在長時間尺度受太陽輻射影響,符合米蘭科維奇假說。
2)60~90 kaBP時段不同的古氣候載體研究成果在短時間尺度上表現出差異性,如D/O18事件在不同記錄中存在明顯差異,這與古氣候載體自身特點和影響氣候變化的區域性因素有關。
3)Toba火山噴發并不是引起72 kaBP氣候突變事件的主導因子,其對氣候變化起到了加強作用。
為了更好地了解60~90 kaBP的氣候變化,應加強60~90 kaBP時段氣候突變事件的研究,提高古氣候記錄的分辨率和定年的精度。對Toba火山噴發與72 kaBP氣候突變事件的關系,應提高古氣候記錄的分辨率,為進一步判斷兩者的關系提供有力證據。為了確定MIS4/5a轉型時間,需要獲取更多不同地區的氣候代用指標,通過對比來達成統一的共識。要確認導致D/O18事件差異的因素,需要比較與之相類似的氣候突變事件,加強短時間尺度氣候突變因素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LINSLEY B K. Oxygen isotope evidence of sea level and climatic variations in the Sulu Sea over the past 150,000 years[J]. Nature,1996,380:234-237.
[2] WANG Y J, CHENG H, EDWARDS R L, et al. A high-resolution absolute-dated Late Pleistocene monsoon record from Hulu Cave, China[J]. Science,2001,294:2345-2348.
[3] YUAN D X, CHENG H, EDWARDS R L, et al. Timing, duration, and transitions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Asian monsoon[J]. Science, 2004,304:575-578.
[4] WANG Y J, CHENG H, EDWARDS R L,et al. Millennial- and orbital-scale changes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over the past 224,000 years[J]. Nature,2008,451:1090-1093.
[5] 沈 吉,于 革,吳敬祿,等. 第四紀環境演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6] LEUSCHNER D C, SIROCKO F. The low-latitude monsoon climateduring Dansgaard-Oeschger cycles and Heinrich events[J].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2000,19(1/5):243-254.
[7] RAMPINO M R, SELF S. Volcanic winter and accelerated glaciation following the Toba super-eruption [J].Nature,1992, 359:50-52.
[8] 吳帥男,陳仕濤,段福才. 北半球72kaBP氣候突變事件及其與Toba火山的關系[J]. 地球科學進展,2012,27(1):35-41.
[9] WILLIAMS M A J,AMBROSE S H, VAN DER KAARS S, et al. Reply to the comment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73 ka Toba super-eruption in South Asia” by M. A. J. Williams, S. H. Ambrose, S. van der Kaars, C. Ruehlemann, U. Chattopadhyaya, J. Pal, P. R. Chauhan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84 (2009) 295-314][J]. 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2010,296:199-203.
[10] STEIPER M E. Population history,biogeography,and taxonomy of orangutans (Genus: Pongo) based on a population genetic metaanalysis of multiple loci [J].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2006,50(5):509-522.
[11] 夏志鋒,孔興功,汪永進,等. 東亞季風95~56 kaBP期間D/O 事件年代的精確測定:以中國神農架山寶洞石筍為例[J]. 中國科學(D輯),2006,36(9):830-837.
[12] CRUZ JR F W, BURNS S J, KARMANN I, et al. Insolation-driven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ver the past 116,000 years in subtropical Brazil[J]. Nature,2005,434: 63-66.
[13] GROOTS P M,STUILBER M,WHITE J N C,et al. Comparison of oxygen isotope temperature records from GISP2 and GRIP Greenland ice cores[J]. Nature,1993,366:552-554.
[14] DANSGAARD W, JOHNSEN S J, CLAUSEN H B ,et al. Evidence for general instability of past climate from a 250-kyr ice-core record[J]. Nature,1993,364:218-220.
[15] 吳江瀅,汪永進,邵曉華,等. 晚更新世東亞季風氣候不穩定性的洞穴石筍同位素證據[J]. 地質學報,2002,76(3):413-418.
[16] 劉東生. 氣候過程和氣候變化[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17] ZIELINSKI G,MAYEWSKI P,MEEKER L,et al.Potential atmospheric impact of the Toba mega-eruption 71,000 years ago[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996,23(8):837-840.
[18] ROSE W I,CHESNER C A. Dispersal of ash in the great Toba eruption,75 ka[J]. Geology,1987,15(10):913-917.
[19] ROSE W I,CHESNER C A.Worldwide dispersal of ash and gases from earth's largest known eruption:Toba,Sumatra,75 ka[J].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1990,89(3):269-275.
[20] SCHULZ H, EMEIS K C, ERLENKEUSER H,et al. The Toba volcanic event and interstadial / stadial climates at the marine isotopic stage 5 to 4 transition in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 [J]. Quaternary Research,2002,57(1):22-31.
[21] GASPAROTTO G,SPADAFORA E,SUMMA V,et al.Contribution of grain size and compositional data from the Bengal Fan sediment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oba volcanic event[J].Marine Geology,2000,162(2/4):561-572.
[22] HUANG C Y,ZHAO M,WANG C C,et al.Cool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y the Toba Eruption and correlation with other climate proxies ~71,000 years ago[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1,28(20):3915-3918.
[23] 覃嘉銘,林玉石,張美良,等. 末次冰期東亞季風氣候的變遷:貴州都勻七星洞石筍的δ18O記錄[J]. 中國巖溶,2003,2(3):167-173.
[24] MOSBLECH N A S, BUSH M B, GOSLING W D, et al. North Atlantic forcing of Amazonian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last ice age[J]. Nature Geoscience,2012,5:817-820.
[25] 安春雷,張平中,代志波,等. 中國黃土高原西緣甘肅萬象洞MIS5石筍δ18O 記錄與南方地區石筍記錄的對比研究[J]. 第四紀研究,2006,26(6):985-990.
[26] BROECKER W S. Paleocean circulation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A bipolar seesaw?[J].Paleoceanography, 1998, 13:119-121.
[27] ANDERSEN K K, AZUMA N, BARNOLA J M, et al. High-resolution record of Northern Hemisphere climate extending into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J]. Nature,2004,431:147-151.
[28] 張蘭生,方修琦,任國玉.全球變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9] 劉殿兵,汪永進,陳仕濤.神農架天鵝洞石筍76~58kaB.P.時段DO事件[J].沉積學報,2007,25(1):131-138.
- 上一篇:中西方飲食文化內涵與特征
- 下一篇:云計算基礎技術與應用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氣候諺語